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第19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九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一百九十五卷目錄
兵略部彙考九十三
親征平定朔漠方略二
戎政典第一百九十五卷
兵略部彙考九十三
[編輯]《親征平定朔漠方略二》
[編輯]康熙二十二年七月戊戌,使厄魯特內大臣祁他特等還,以其使臣來覆。
命祁他特等奏曰:〈臣〉等將至厄魯特之地,先遣薩木
坦格隆等前往。於十一月二十八日至薩爾巴爾兔地方。薩木坦格隆等回報曰:「我等已見噶爾丹。」 言遣使之故噶爾丹雲
中國使臣從無臨我厄魯特者。今聞遣使前來,不
「勝欣悅。爾明日可即起行,我亦遣人往迎其來迎之人。」格塞爾尋至,十二月初十日,至茅西口。噶爾丹又遣其寨桑色稜來迎,設筵以待饋。〈臣。〉等四人,馬各一匹,給驛馬九十匹,駱駝十頭,及食用羊隻。二十四日,至齊齊哈,止宿噶爾丹,又遣其寨桑車臣來迎,車臣以其私問曰:「自古以來,從無遣使涉我地者,今來有何事?」
《敕內》辭意,可得聞乎?〈臣〉等曰:
敕辭,並無他故。今天下太平。乘此閒暇、特沛
皇仁,大加賞賚。我等明日即到。如何迎接。如何行禮。
汝仍先來迎,告以便交授。
敕書、及賞賚幣物。次日、既近噶爾丹所居。噶爾丹遣
其格《塞爾》來告曰:「本當即與」
中國使臣相見受賞。但自古及今、從無使來。今乃
初次應「擇吉」受之。〈臣。〉等曰:
天子《敕書》。所到之處、當即祗領。今既欲擇吉、當少待
之,將所擇日期並如何行禮之處,即來告我。頃之,格塞爾以其汗之言來告曰:「擇以二十八日為吉。中國禮繁,我國禮簡而易。」 中國部臣受之,上奏一月後方行。
賜宴,我國雖無部院,而有寨桑,若使寨桑接受是行。
中國之禮也。如我國之禮,則使臣以
敕書、並賞賚諸物、親授我汗。我汗親身受之。至二十
八日。〈臣。〉等齎。
《敕書》,並賞賚諸物。進噶爾丹所居帷幕。見噶爾丹膝
席以俟及交
《敕書》。噶爾丹俯身兩手受之。其衣服等物,則彼左右
之人受之。其器用幣帛等物,並《駱駝》牽入,一一展視受之。〈臣。〉等傳。
旨問噶爾丹無恙。噶爾丹語其近坐之喇嘛曰:「幸無」
恙敢請
皇上起居、〈臣〉等答曰:
天子萬安。既坐,噶爾丹問曰:「聞中國有寇亂,遲至數」
「年始滅」,其信然乎?〈臣。〉等答曰:「比年曾有寇盜竊發,我」
天子仁慈、恐用兵擾民、故漸次收服者有之。勦滅者
有之,今已盡皆底定矣。若似爾地曠野,何至持久耶?噶爾丹又曰:「聞遣八人至唐古特國習其文,有學至精妙者乎?」〈臣。〉等曰:「有學至精妙者。」乃設宴。宴畢,歸於旅次。二十九日,請觀喇嘛作《儺舞》。〈臣〉等往閱之。正月朔日,請聽喇嘛講經。講畢,噶爾丹即邀入所居。幕中設筵凡三日。至初九日,〈臣〉等,召寨桑車臣吳爾占扎卜至,將部發查訊額爾德尼和碩齊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之文授之曰:「此項事情,先已檄行兩次,並無回文。故因我等此來之便,令定議。如額爾德尼和碩齊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係爾屬下人,當限日收捕,照例治罪,齎罰贖送部。若非爾屬下人,或不能收捕,我」
朝另有裁奪。頃之。寨桑車臣等以其汗之言來告曰:
前所行兩檄信有之,第以為部文,所以未答。今諸大臣稱係
聖旨、敢不以覆。額爾德尼和碩齊者、原係我屬下人
《得罪而逃至中國》、又復獲罪,可往擒之。其屬產等項,悉聽
上裁至額爾德尼《和碩齊》本身、乞以畀我。〈臣〉等曰:「額。」
「爾德尼和碩齊獲罪於中國,乃欲擒彼與汝,是何言耶?且汝等止言及額爾德尼和碩齊,而巴圖爾額爾克濟農與汝無涉乎?」 車臣曰:「請以此再告我汗。」 頃之,來覆曰:「額爾德尼和碩齊、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皆我所屬。此二人已歸達賴喇嘛,我當遣人往召之。倘如命而至,我治其罪爾」
等遣人來取罰贖。若復他遁,則無如彼何也。〈臣。〉等令彼約期,期以丑年四月。〈臣〉等曰:「歲內可結之案,何緩至三年乎?」曰:「遣人至額爾德尼和碩齊巴圖爾、額爾克濟農處,往返約須一年。倘不能即結,勢必遣使前往達賴喇嘛並達賴巴圖爾處,道路遙遠,不能不緩其期。期內或得即結,亦未可定。」〈臣〉等曰:「額爾德尼和碩齊等向在邊境作亂,但念汝等職貢年久,所以姑待。今約期既遠,其間未必不又作亂也。彼稱噶爾丹之言曰:『其間或又作亂,一惟』」
上裁。〈臣〉等。又謂之曰:「去年七月,有稱為汝汗之姪丹」
《津溫卜》之使者並無符驗,前來進貢。汝處何項人等給之符驗?何項人等不給符驗?彼復稱噶爾丹之言曰:我遣使請
《安》進貢必有印文至。我屬下之人各處貿易,潛至中
國「冒稱我使亦未可定。且杜爾伯特、圖爾古特、和碩特等部落雖皆在我屬下,其居住遙遠不便取我符驗,我亦不及給之。且伊等向來亦不用符驗也。自今以後我若遣使當用印文開註年月日期而遣之。」〈臣。〉等曰:「汝母弟子姪等各自遣使往來,汝給以符驗否乎?」答曰:「此無庸給符驗也。我有三印,若非此印,即非我使也。」〈臣〉等曰:「汝母與弟及子姪等,若無汝符驗,則不准入關。汝知之乎?」曰:「准入關與否,一惟」
上裁至十九日。〈臣〉等召吳爾占扎卜至、謂之曰:「我等」
「將於二十一日起行矣,其以我馬駝來。」吳爾占扎卜稱其汗之言曰:「願留一二日。」至二十一日,〈臣。〉等。又召《寨桑》等至、語之曰:「我等奉」
命而來,不便久待,越翼日行矣。彼又稱噶爾丹之言,
曰:「道里遙遠。」 《蒙》。
皇上俯念,特遣使至。諸大人起行之事,我知之矣。至
二十三日,設筵以餞。〈臣。〉等於正月二十七日起行。「噶爾丹博碩克圖汗遣其額爾克格隆察汗溫卜卓禮克圖溫卜盆楚克等四人貢馬四百匹、駱駝六十頭、貂皮三百、銀鼠五百、舍利孫皮三張、沙狐皮一百、黃狐皮二十、活雕一隻、貼金牛皮五張、厄魯特鳥鎗四桿。」隨〈臣〉等來謝
恩。祁他特等又疏曰:〈臣〉等。去年十二月初至噶爾丹。
地方有歸化城都統顧《慕德》所屬班達爾善之子巴朗來投。〈臣。〉等告曰:「我於康熙十八年正月自歸化城歸,途遇厄魯特所使寨桑阿卜都拉額爾克同入貢之格楚爾者,將我綑縛帶至此地。今聞大人至此,特來相投。」〈臣〉等,召其寨桑車臣等語之故。且曰:「此巴朗乃」
天朝另戶之民,非人家僕也。其格楚爾以汝國例,應
治何罪?車臣復告曰:「我汗言當拘格楚爾訊之。」越數日問之,言格楚爾已他往矣,早晚即歸。候至十八日,尚無覆〈臣。〉等曰:「我等即日起行,格楚爾事曾訊之否?」車臣等往見其汗,來告曰:「格楚爾已回,又復去矣。以此觀之,其所行之事是真,故避去耳。但我國一切罪犯,從無殺之之例,可罰格楚爾以十五九牲畜,乞諸大人稍候帶歸。」〈臣〉等言:「我等奉差頒」
恩賞而來,並非來取罰贖。其妄行之人,令汝等懲究。
「聞之於我。我等不便等候、俟有貢使之便、將罰贖附解可也。」 疏入,得
旨「令議政王、貝勒、大臣等逐一詳議。」議曰:「噶爾丹、博」
碩克圖汗、累代進貢、往來通好。今將
敕書賞物、照彼蒙古禮接受。恭請
《聖安》又稱:「嗣後遣使俱給用印符,驗填註年月日期。」
應無庸議。其額爾德尼和碩齊等事,約以丑年四月為期。約期之內,如仍復作亂,悉聽。
「皇上聖裁,應俟所期之年再議。」攜回之巴朗交都統
顧慕德,其格楚爾應俟照彼國例治罪,將罰贖牲畜解送到日,所司再議。
上從之。
九月戊寅
命拉都虎回京。理藩院以鄂爾多斯多羅貝勒宋拉。
卜。報稱、厄魯特之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移近黃河對岸游牧。請遣官往會宋拉卜等、諭令退回。奏入得
旨「不必遣官,其以此情節檄發拉都虎曉諭,退回」拉
都虎久勞於外,事畢,令竟來京回奏。
癸未
命宣諭厄魯特、噶爾丹約束貢使。
敕曰:「自《聲教既一》以來,爾歷世相承,虔修職貢,聘問」
有年。朕嘉爾「盡心敬順,往來不絕,故向來爾處所遣之使,不限人數,一概俱准放入邊關。前此來使無多,且頭目人等善於約束,是以並無妄行作亂者。」 比年爾處使來或千餘人,或數千人,連綿不絕,沿途往回搶奪塞外蒙古馬匹牲畜,進邊之後,任
意,牧放牲畜、踐食田禾、綑縛平民、搶掠財物,妄行者甚多。邊外蒙古與內地百姓非不能相拒報復祗以凜遵朕之法度耳。朕俯念爾等素行恭順不將若輩照內地律例究處以致妄行殃民日以益眾。用是限定數目放入邊關。嗣後爾處所遣貢使有印驗者限二百名以內准入邊關。其餘俱令在張家口、歸化城等處貿易。其向來不用爾處印驗另行納貢之厄魯特、噶爾馬帶青和碩齊和碩特之博洛庫濟台吉、杜爾《伯特》之阿爾達爾台吉、《圖爾古特》之阿玉奇台吉等所遣貢使放入邊關者亦不許過二百人爾噶爾丹博碩克圖汗尚毋違朕視四海一家、中外一體至意敬慎遵行。嗣後遣使必選賢能頭目,嚴行約束。若仍前沿途搶掠,殃民作亂,即依本朝律例,傷人者以傷人之罪罪之;盜劫人財物者以盜劫之罪罪之。特此先行曉諭,爾其知之。
十一月壬申
敕諭喀爾喀、「毋越境遊牧。」喀爾喀土謝圖汗車臣汗
額爾克帶青諾顏、墨爾根諾顏各遣子弟請
安入貢。並口奏曰:「去歲蒙」
皇上諭令各牧地設立汛哨,以警寇盜。但我等就《草》
《游牧》居止不定,難以置哨。
聖上,限以何處為界,請遵。
旨而行。理藩院議曰:「康熙三年七月內,喀爾喀等越」
噶爾拜瀚海之地,前來游牧。
皇上軫念邊境地方。亂之所生。皆由於此
特遣都統畢力克圖等齎
敕於車臣汗丹津喇嘛。令其曉諭部下屬眾。毋許越
境《遊牧》,今亦應撰寫。
敕書、齎發曉諭
上是之。
敕曰:「爾喀爾喀等、向來不越噶爾拜瀚海之地遊牧」
康熙三年七月內,爾等越界而來,朕念亂之所生皆此之故,故特頒敕旨,曉諭爾等部下屬眾。迨後喀爾喀間有一二違禁來近境遊牧,以致逃盜紛紛不絕,故令爾等設哨立界。今爾等既稱就水草遷徙、居止不定,難以置哨,請限以何地為界,可停其置哨,限以噶爾拜瀚海為界,不得越此遊牧。噶爾拜瀚海之地距我邊境有三日程,其瀚海盡界之東,亦須離我邊境三日之地,不得內入。朕視天下為一體,率土之人靡不撫恤,或邊境地方芻牧美好,朕亦知之。若喀爾喀或遇災旱,芻草不生,必不得已具奏請旨,方可內向遊牧。俟草生時仍回原處。如不請旨擅入內地,即令我邊地官兵驅逐。
康熙二十三年。二月。庚子。
上遣阿齊圖、格隆等齎
敕諭達賴喇嘛。先是喀爾喀右翼扎薩克圖汗、兩次
《陳奏疏》言:「自康熙元年羅卜臧變亂以來,我弟兄子姪多投左翼,屢索不還。曾往訴達賴喇嘛,蒙諭七旗曰:『扎薩克圖汗,爾七旗當共尊之。其變亂以來子弟人民流入左翼者,俱應發還』。」 因差扎爾布奈前來蒞盟,乃土謝圖汗不至。
皇上係我大眾之主,謹以此情上
聞至是。
上念喀爾喀累世恭順,職貢有年。不忍其子弟人民。
《離散》。遣阿齊圖、格隆等齎
敕往諭達賴喇嘛,令其遣使議和。
敕曰:「朕統御寰區願中外無征戰之勞離散之苦使。」
群生皆臻安樂。近者喀爾喀扎薩克圖汗屢次疏言,「右翼子弟,人民離散,奔入左翼,索之未還」 等語。爾喇嘛從來積大福力,永遠真誠,慈悲濟眾,聲聞炳著,無不欽其高行而讚頌之者。喀爾喀諸汗貝子,皆供奉爾喇嘛,信爾之教而尊其道法。爾於本朝,亦誠心敬慎,進貢往來不絕。今天下共享太平,而扎薩克圖汗「人民離散未得完聚朕心大為軫惻。念其中必有父子兄弟、骨肉分離者未必不生事互殺交相戰爭。兵戎一起姑不論人民困苦即兩汗亦豈能並存。伊等於朕向來恭順竭誠奔走於爾喇嘛亦為護法久矣。何忍默視使至此極乎?朕與爾俱當遣使往諭將扎薩克圖汗離散人民給還俾兩翼永」 歸於好,既副朕「一視同仁」 之至意。而於爾喇嘛「六度之行」 、《四無量》之心、亦符合矣。爾喇嘛其遣大喇嘛一人與朕行人會於喀爾喀境內,定期而遣之。朕於此亦遣使臣赴所約之地。與爾使同往。
九月乙亥,厄魯特博碩克圖汗噶爾丹,遣使率三千人入貢。噶爾丹遣使古爾班拜等㩦夥伴三千人入貢,帶有印文。理藩院奏「請遣官驗其符信以入,毋得過二百人,餘令遣回。」
上曰:「來人浮於定額,著阿爾尼前往,酌量議遣。」
十一月,甲子,厄魯特憨都台吉額爾德尼和碩。
齊遣使入貢謝罪。憨都台吉疏「稍臣部運衰」,遭噶爾丹執。〈臣。〉祖楚呼爾,吳巴什滅。〈臣〉父:班第。〈臣〉時年十三有陪。〈臣〉額爾德尼和碩齊《者挈》。〈臣〉逃出,遵達賴喇嘛之諭,在厄濟納託賴之地與
皇上邊民同居,不謂其妄行劫掠,致干天討。〈臣〉《常誡》。
懲之今已悔過伏望
聖主鑒宥,額爾德尼和碩齊疏曰:〈臣〉之兩「諾顏。」乃噶
爾丹之叔及弟也無罪,而噶爾丹執之殺之,既蔑我主,何能與之共事?故掠其邊境,奔遁至此。
皇上聖德光昭。〈臣〉等本無為非之心。祗以惜死。遂致
草竊。今日夜思維,無所逃於天壤。謹悚惶陳奏於
聖明之前。奏入、得
旨:「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劫掠鄂爾多斯」之事、已經寬
免,則憨都台吉屬下額爾德尼和碩齊,亦應一體宥赦。所貢准其上納。
十二月庚子,阿齊圖、格隆等以達賴喇嘛奏疏復
命達賴喇嘛疏曰:「謹奏。」
「皇帝陛下聚無量諸佛之典。一藏兼收。」揚上乘文殊。
之靈,眾生並育,勢如輪轉,仁覃宇內。其喀爾喀左右翼議好之事,曾遣扎爾布奈往盟。始則右翼不從,繼則左翼不服,是以未能協和。但
皇上安集流離、使之和好。以眾生父母之心、惻然鑒
照誠善事也今仰遵
聖旨復遣參巴陳布庫圖克圖、令於十二月到喀爾
喀國定議,謹遣拉木扎木巴羅卜臧諾爾卜拉通阿旺拉克巴等齎奏,以
聞。
康熙二十四年正月甲子,以阿齊圖《格隆》為綽爾濟,復使達賴喇嘛,達賴喇嘛遵奉。
敕諭所遣。諭和喀爾喀七旗之參巴陳布庫圖克圖
行至歸化城地方病歿
上復遣阿齊圖、格隆等齎
敕告以故。且以阿齊圖屢使西域有勞。加以綽爾濟。
之號
賜達賴喇嘛。
敕曰:「前因喀爾喀扎薩克圖汗奏陳、土謝圖汗許還」
「屬裔而不還,許赴會盟而不赴,朕恐兩翼不和,必致有攻戰之患、離散之憂。特敕諭爾喇嘛,共遣使往彼諭和爾喇嘛以禮法為念、以慈悲為行,即遣參巴陳布庫圖克圖前來,朕心嘉之。特遣大臣往迎。不意參巴陳布至歸化城之布爾哈素臺病歿,扎薩克圖、土謝圖兩汗事,究未得和協。今將仍前遣使,爾喇嘛其重遣一人。約定何地何時會」 喀爾喀境內。朕亦遣大臣依期赴所約之地以會。
四月戊戌,授厄魯特伊拉古克三庫圖克圖為「歸化城掌印扎薩克大喇嘛。」
五月癸未
命議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等。
《歸併安插事》。時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屢疏請頒
敕印以約束部眾。院議不允。至是
上諭大學士覺羅勒德洪、明珠曰:「《鄂齊爾圖汗》為噶」
爾丹所滅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離其故地來至邊境劫掠。毛明安、吳喇忒本應殄滅但若輩皆《鄂齊爾圖汗》所屬朕俯念《鄂齊爾圖汗》世奉職貢恪恭奔走兼之彼亦迫於饑渴是以宥其罪戾又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係《鄂齊爾圖汗》之孫與巴圖爾濟農為兄弟行應遣大臣往諭朕旨相度可居之地歸併安插封以名號,給之金印璽書,以示朕興滅繼絕至意。其令議之。
七月壬午,厄魯特博碩克圖汗噶爾丹、為遣使事覆奏。噶爾丹《奏》曰:「恭聞」
皇上萬安,不勝欣悅。此地叨達賴喇嘛福庇,幸得無
恙。蒙檄丹巴來文:「貿易之人入關定限人數,若妄行,果真。」
上諭「誠是。但自古以來。四厄魯特貿易向有舊制。」我
等未便廢也。若仍遵舊制,則凡事皆宜矣。《得》
旨下所司議。理藩院議曰:「康熙二十二年會議,已有」
《定例》,噶爾丹所奏「舊制不便廢」 之語,應毋庸議。疏入。
報「可。」
九月丁卯,綽爾濟阿齊圖歸自達賴喇嘛。達賴喇嘛疏曰:「前為喀爾喀扎薩克圖汗事。」
諭「遣喇嘛為使,不敢有違」、即遣參巴陳布庫圖克圖
乃未至而道卒,近者又復。
諭以「彼地生靈,須得一賢能尊大之喇嘛前往,庶乎。」
可濟。此土白特之地,無有尊於噶爾亶西勒圖者,是用遣之,伏祈
霽顏俯鑒。奏至
上諭尚書阿爾尼曰:「爾部可遣官二員,乘驛至西海
由西寧酌取米、麪、茶葉,並食羊百隻,給噶爾亶西勒圖為稟餼,併傳諭云:「此冬春之際,若赴喀爾喀,朕使亦自能到。但喀爾喀各就水草游牧,時氣不和,誠恐會盟未能齊集,喇嘛可徐行,於來年四五月到彼,朕使亦令於四五月間赴之。節候既佳,會盟亦易,是用遣使存問喇嘛,併餽爾廩餼。」
十月壬子,理藩院尚書阿爾尼以「訊問巴圖爾額爾克濟農情事」 還復。
命。先是議政王大臣等議言、「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但」
奏請
敕印。彼欲永居何地,未經聲明,應遣大臣曉諭巴圖
爾額爾克濟農問明到日定議。
上命阿爾尼前往。至是阿爾尼奏曰:〈臣〉至巴圖爾濟。
農所宣諭
聖旨巴圖爾額爾克濟農曰:
皇上以「我兄弟族屬離散」,欲使合處乃係非常殊恩。
何敢違
命近者,達賴喇嘛亦謂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所居。
布壟吉里之地,地隘草惡,難以容眾,不若與濟農同居。〈臣。〉因問濟農欲居何地?彼曰:「欲環居阿喇克山之陰,以遏寇盜,以靖邊疆。令部眾從此地而北,當喀爾喀畢馬拉吉里第諾顏之地,由噶爾拜瀚海、額濟內河、姑喇耐河、鴉布賴山、巴顏努魯、喀爾占、布爾古忒、空郭爾俄壟以內,東倚喀爾喀丹津喇嘛之部眾,西極高河而居之,則咸沐」
「皇上恩澤,而各得安生矣。」奏至,議政王、貝勒、大臣議
曰頃奉
上諭:「遣使往訊達賴喇嘛,俟訊明到日再議。」
上是之。
十一月,癸酉,以「安插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事」 ,遣使。
諭達賴喇嘛。先是,理藩院以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
及巴圖爾濟農「歸併安插」 事、開列應遣大臣職名。奏入。
諭曰:「且勿遣。其以此意諭知達賴喇嘛,令一同遣使。」
至是
命扎薩克喇嘛垂木珠爾拉木、扎木巴得木齊商南。
多爾濟、副都御史拉都虎等齎
敕前往。
敕曰:「朕統馭㝢內繼絕舉廢欲期咸底隆平。」厄魯特
「噶爾丹博碩克圖汗滅鄂齊爾圖汗時,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紛紜離散來至邊境竄跡於金塔寺、賀蘭山等處。乃巴圖爾額爾克濟農額爾德厄和碩齊等又以生計窘迫在鄂爾多斯、毛明安、吳喇忒、寧夏等處妄行劫掠。朕於此時不即發兵勦滅者乃軫念鄂齊爾圖汗歷世職貢誠敬奔」 走,是以寬宥其罪。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亦戴朕恩,願依朕為生,屢疏奏請敕印。前此朕曾諭厄魯特噶爾丹博碩克圖汗云:「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如係爾所屬當即收之不能朕另有裁度」 乃彼約以丑年春為期,如逾期悉惟上裁。今逾期已數月矣,天下太平惟伊等兄弟骨肉分離、散處失所,朕「心殊為惻然。爾喇嘛素以惻隱之心度此眾生,凡厄魯特諸貝子皆供奉喇嘛,信崇爾法。朕思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皆鄂齊爾圖汗之苗裔也,鄂齊爾圖汗於喇嘛為護法久矣,何忍默視其子孫宗族至於困窮?今朕欲將伊等歸併一處,安插於可居之地,以示興絕舉廢之至意。爾喇嘛其遣使與朕行人定期往會。朕於此即遣大臣至所約之地,偕爾使人前往。」
〈臣〉謹按: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皆厄魯特種族,先後離散。
皇上念其先鄂齊爾圖汗職貢恪共,故加意撫納。雖
有《劫掠》之罪,亦貰而不治,仍畀以名號。
敕印。俾擇善地安插。興滅繼絕、不啻澤及枯骨矣。前
既以此諭噶爾丹,茲復令達賴喇嘛為之度地定居,欲令耦俱無猜,且使噶爾丹不得藉以為辭,更生嫌釁也。
皇上於「遠人」不惟來之,而又有以安之者如此。
康熙二十五年正月乙亥,厄魯特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來。
朝。先是理藩院尚書阿爾尼奏言、「巴圖爾額爾克濟」
農㩦其屬七百八十人將至,請遣官往迎。
諭曰:「巴圖爾額爾克濟農所屬,亦限以二百人入關。」
餘者留歸化城。則現在《噶爾丹》之貢使可無辭矣。茲當嚴冬之際,行李牲畜盜賊可虞。歸化城都統《顧慕德》,現以年節來覲。可令速回監視供應。其回歸化城之人,著遣戶部司官一員將宣府所貯米石給為廩餼。並遣爾院賢能官一員由光祿寺支
取銀兩、採買羊隻給之。此係外藩賓客、不必限以銀數,爾院所差之官竟行買給可也。至是
賜宴畢、照大台吉例頒賞。仍以
上服貂裘賜之。
壬午,噶爾丹復奏《額爾德尼和碩齊》情事。噶爾丹奏曰:「《額爾德尼和碩齊》事,曾約於丑年四月回覆,今已踰期,其所行乖舛,凡有是非,一聽」
《聖裁》:
旨下議政王、貝勒、大臣等集議,議曰:「安插巴圖爾額」
爾克濟農、額爾德尼和碩齊等,已遣使達賴喇嘛,應俟復奏到日再議。
上是之。
四月乙酉朔。遣大臣台吉等前往喀爾喀涖盟理藩院奏稱、「達賴喇嘛所遣噶爾亶西勒圖、約於今歲閏四月至喀爾喀墨爾根台吉處今為期已近。應遣大臣涖盟。」 奏入
命尚書阿爾尼台吉巴忒馬什畢力克圖、喇嘛阿齊、
圖綽爾濟前往,又以喀爾喀七旗地方遼闊,右翼
「扎薩克圖汗」 處,遣歸化城鄂木布丹津占素格隆員外諾木齊岱「去額爾德尼濟農盆楚克拉卜灘處,遣德木齊達爾漢格隆員外馬迪」 ;「去色稜阿海台吉處,遣滾布格隆員外阿爾必特祜」 去達爾馬西里諾顏處,遣大喇嘛丹津格隆員外「巴牙思呼朗」 去遵義。盆楚克台吉處,遣德木齊卓特拔達爾扎格隆員外沙哈里去「額爾克諾顏」 處,遣薩木坦額木濟格隆員外費顏圖;去「左翼土謝圖汗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處,遣大喇嘛垂重格隆郎中喀拉去車臣汗處,遣克巴格隆員外達虎」 ;去「信順額爾克帶青諾顏」 處,遣丹巴色爾濟格隆員外保住去「墨爾根諾顏處,遣額木齊格隆郎中安布祿」 去
賜喀爾喀七旗汗、濟農諾顏、台吉等。
敕曰:「朕統御寰宇,中外一體。務使交相輯睦,共享昇」
「平,乃爾右翼扎薩克等內自相亂,兄弟人民多歸左翼。其左翼扎薩克兄弟人民,亦有歸入右翼者。爾等以兄弟之親,互相吞併,異日必至交惡生亂,朕心惻焉!」 康熙二十三年,曾頒敕於達賴喇嘛,議共遣使諭和爾等。而達賴喇嘛亦謂朕俯念道法,慈憫眾生,有如父母,意甚善也。特遣噶爾亶、西勒圖前來,朕亦命「尚書阿爾尼台吉巴忒馬什、畢力克圖喇嘛阿齊圖綽爾濟等與之偕往。爾汗濟農諾顏、台吉等,當仰體朕憫爾累世恭順、職貢修好之至意。及達賴喇嘛廣運六度,虔修四無量之慈心,盡釋舊怨,將兄弟人民各歸本扎薩克,令其和協,照舊安居。不但仰副朕命與達賴喇嘛之意,即爾七旗永無離」 散之苦,爭鬥之害,福祿所綏,亦且無疆矣。
時喀爾喀右翼扎薩克圖汗歿,其子噶爾旦台吉請襲父職。
上允之。並
命阿爾尼,因便致賻。
六月乙卯,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遵
諭「覆奏。」先是大喇嘛垂重《格隆》起行。
上命傳諭折卜、尊丹巴,「令亦至盟壇共議。」至是,折卜、
尊丹巴奏曰:「臣自幼皈達賴喇嘛之教,叨折卜尊丹巴之名,普度為心,闡揚佛法,息列辟之爭,救生民之苦。扎薩克圖汗之子孫屬裔前已陸續給還,餘者正在察核。今蒙」
聖慈念喀爾喀七旗不睦,遣使於達賴喇嘛。而達賴
喇嘛亦遣噶爾亶西勒圖為使赴盟。
諭:〈臣〉亦至盟壇,其議其事。〈臣〉當遵。
旨,同赴盟所,竭誠公議,以仰副
「聖懷。」疏入、
上命移文尚書阿爾尼噶爾亶西勒圖等知之。
七月癸己
命侍郎拉都虎等往會達賴喇嘛使人於阿喇克山。
達賴喇嘛疏曰
皇上俯鑒鄂齊爾圖汗職貢有年,不忍其後人骨肉
分散,靡所止居,惻然垂照。欲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集居一處,特降
恩綸,甚盛德也。第此西海之地,各有分屬,若使居 天朝境內,又恐厄魯特或有異言。其《阿喇克山》之旁
亦屬狹隘乞
「大君矜憐,擇水草寬闊之處安插一隅。」茲已遣《車齊》。
克他賴堪布《羅卜臧》令「於十月內至阿喇克山,伏請遣使往會。」
上命遣拉都虎溫達去。且
諭之曰:「爾等可與達賴喇嘛使者同往召集巴圖爾。」
額爾克濟農、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等相度伊等可以游牧之地指而與之。仍會同提督孫思克將地之界限令伊標下官弁認記之巴圖爾額爾克
《濟農》等如因給地安插,欲來謝恩,則許之來。《達賴喇嘛》使人如欲來請安,亦許之來。否則給以《廩餼》而遣之。其《額爾德尼和碩齊等,如欲與巴圖爾濟農等》一同游牧,亦許之。爾等可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等定沿邊為盜作亂之罰,著為令。《前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來覲之時,已自誓不復令屬下為非,其《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亦須嚴禁。所屬兄弟既已完聚,從此和睦安居,倘再致流亡他往,殊負朕歸併眷恤之意矣。朕所以不憚諄切訓諭者,亦以其先世恭順有年,不欲令其子孫失所也。其一一傳諭之。
九月壬辰
命副都統綽爾濟雅克運送尚書阿爾尼糗糧。時阿
爾尼差筆帖式英古,奏報會盟日期,且言「軍中所有糗糧,僅可食至十月中旬,恐致匱乏。」
上命於《歸化城》動支二百餘人一月之糧,令喀爾喀
和碩達爾漢親王諾內等六旗選取駱駝解送。地方遙遠。仍遣歸化城副都統綽爾濟雅克率佐領驍騎人等一同解往。
十月戊午,尚書阿爾尼喇嘛、噶爾亶、西勒圖等各奏報:「喀爾喀七旗遵」
諭誓和阿爾尼疏曰:〈臣〉等,於八月十六日召集喀爾
喀兩翼汗、及濟農諾顏台吉等宣示
《聖諭》:〈臣〉等復於二十二日召集伊等,曉諭之曰:我等
來時曾降
訓旨諭爾等曰:「爾汗及濟農諾顏、台吉等、以侵占屬」
裔之故,兄弟不睦。爾等本係同祖子孫,若交惡搆怨,將來必致罹於塗炭。朕不忍坐視,故特頒敕旨,「爾等即宜和睦,和睦於朕無所利,不睦亦於朕無不利也。惟念爾等累世恭順職貢,朕矜恤之心,無分中外,是以開誠曉諭,令爾等同歸於好。」 《宣》
諭畢色稜、阿海台吉等跪言曰:「我七旗喀爾喀俱係」
一「祖之子孫向皆和好。自《羅卜臧》肇亂以來,互將人民隱占,是以蓄怒交惡。」 今
皇上與達賴喇嘛特遣大臣喇嘛等使我等和睦安。
樂。我等小人不勝懽忭然欽遵
聖旨、「和好息爭與否、在吾兩汗爾」土謝圖汗之弟西
地西里巴圖魯台吉跪言曰:
聖上諭旨,勸我等甚當。「我兩汗相惡,俱係小人獻讒。」
「所致。今使兩汗納忠言,斥讒佞,我等竭力諫諍,自當言歸於好。」 兩翼汗曰:
皇上令我等和睦。
聖意諄復、所以開示愚昧者甚至。我等敢不祗遵〈臣〉
等。遂令扎薩克圖汗、土謝圖汗行相問抱見禮。又令左右二翼眾台吉,亦行相問抱見禮。於本月二十三日,令汗及濟農大諾顏、台吉等,「檢選所屬六十餘材能寨桑,俱於噶爾亶西勒圖折卜尊丹巴前懸掛佛像,設立重誓。兩翼互相侵占之台吉人民,令各歸本主。一切應結事件,俱審擬完結。」 仍令濟農諾顏、台吉等,跪於佛像之前,設立重誓曰:「自今以往,當永遠和協。」 此皆
皇上非常威德之所致也。謹以狀。
聞。噶爾亶西勒圖、亦以諭和事竣、具疏陳奏。得 旨、「喀爾喀《左右兩翼汗》、及濟農諾顏台吉等、俱遵朕」
諭旨、即行設誓、和睦可嘉。所司其知之
〈臣〉等謹按:凡立國者,必先有內釁,而後外侮始生。喀爾喀與厄魯特境壤相接,強鄰洊食,已駸駸乎有不支之勢,乃迷而不悟,兄弟鬩牆,日尋干戈,內自讎敵,其根本先撥,而望枝葉之無害,難矣。故以七旗之眾,一朝破敗而不可救。
皇上於其未敗之前,先幾洞燭宣示。
詔書,勸諭婉切,欲使敦在原急難之義,以併力捍禦。
毋或骨肉相殘,致為他人所吞噬也。
聖謨洋洋、嘉言孔彰。意豈不深遠哉。
十一月癸巳,侍郎拉都虎等以安插事畢,復
命拉都虎溫達、商南多爾濟等疏曰:〈臣〉等出寧夏。阿
喇克山,閱視地形,得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約其在東大山北候聽宣
旨:「於九月十二日在嘉峪關外得遇《達賴喇嘛》使者。」
車齊克他賴堪布隨遣人召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至,語之故。亦約會於東大山北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曰「蒙
皇上弘恩,賜我等地方,當即偕諸大人往赴約會之。
地。但我姊阿奴乃噶爾丹之妻,聞率兵千人聲言往謁達賴喇嘛,從此而過,或中懷詭計襲我,亦未可定。不得不整力待之,請即於此地宣
旨「可乎?」〈臣〉等,隨同車齊克他賴堪布宣。
旨訖。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回奏曰:
聖上俯念〈臣〉祖鄂齊爾圖汗《使》:〈臣〉兄弟完聚給以土。
地。〈臣。〉不勝欣忭,即當遷至濟農所居,一同游牧。但正值冬月屬下,人民散處,使之遷移,貧人牲
「畜少者難以度冬,請俟來年草青時遷之。」《本月二十三日》。〈臣。〉等至《東大山北》。令巴圖爾額爾克濟農跪宣
旨「畢。」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奏云:〈臣〉等係亡國流裔,蒙 皇上矜憐,給以牧地,俾令得所。
高厚之恩。愧弗克當。當即叩頭謝
恩。〈臣〉等又謂巴圖爾額爾克濟農曰:「爾所請喀爾占」
「布爾古忒空郭爾俄壟、巴顏努魯、鴉布賴、噶爾拜瀚海等地方,給汝游牧外,自寧夏所屬玉泉營以西、羅薩喀喇山嘴後,至賀蘭山陰一帶布爾哈蘇台之口。又自西寧所屬倭波嶺塞口以北、奴渾努魯山後,甘州所屬鎮番塞口以北,沿陶闌泰、薩喇春、濟雷渾希里等地西向至厄濟納河,俱以離邊六十里為界。」隨與巴圖爾濟農屬下「達爾漢噶卜楚喇嘛波克寨桑及提督孫思克」標下遊擊李本善等畫地為界而記之。〈臣。〉等又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定議罰例:「蒙古如殺邊內之民,不論幾人俱斬,其妻子牲畜入官。偷盜民人牲畜者,為首二人絞,仍將妻子牲畜入官;餘者罰以三九牲畜,仍鞕一百。其不為盜而私入邊游牧者,台吉則罰以三九牲畜,寨桑等罰以一九牲畜,平人則鞭五十外,仍將所騎馬匹盡行入官。其㩦帶家口牲畜入邊游牧者,不論幾戶俱入官。至民人往邊外伐木刈草,蒙古有奪其食物者不論幾人將所乘馬匹盡行給還。民人仍鞭三十。其屬下每犯一次併罰濟農五九牲畜。俟羅卜臧滾卜、阿拉卜灘來會之時將此項情節亦明告於彼。其額爾德尼和碩齊亦須嚴禁勿使妄行盜竊。」又厄魯特諾顏庫圖克圖之子噶爾亶多爾濟者、「亦係鄂齊爾圖汗之嫡孫。應令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附牧。」奏入。
上曰:「《噶爾亶多爾濟》、既係鄂齊爾圖汗之孫。應令其」
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一同游牧。其拉都虎等所定地界並嚴禁盜竊之例理藩院其移文督撫提鎮通行曉諭。
康熙二十六年正月丙申,喀爾喀兩翼汗及七旗《濟農》諾顏、台吉等合疏請上
尊號土謝圖汗等疏曰:「喀爾喀兩汗、率領七旗貝勒」
等謹奏
至聖皇帝睿覽。蒙
皇上鑒照時事、欲安輯遠方。往
諭:「達賴喇嘛遣使」並差大臣會同七旗大喇嘛折卜
尊丹巴庫圖克圖。召集汗、濟農、諾顏、台吉等、宣讀
訓旨。「我等欽遵。」
聖諭,不敢有違。普濟眾生、得大安樂。道既蕩平、法亦
恢布
聖主弘恩。無計酬報。口不能悉。敢竭悃忱,請上 尊號。伏祈
「仁慈憐而受之。」疏入,
諭曰:「喀爾喀諸汗貝勒等,戴朕向來仁恩,恪恭敬順。」
請上尊號,具悉悃忱。但眾汗貝勒等宜仰體朕「一視同仁,無分中外至意。謹識朕諭和」 之旨,自茲以後,無相侵擾,親睦雍和,永享安樂,更勝於上朕尊號也。況前者內外諸王貝勒大臣等請上尊號,未經允行,此所奏請,亦不准行。著理藩院將此情由,行文曉諭之。
乙已土謝圖汗奏請
敕印。土謝圖汗奏言、「我喀爾喀國、從來聘享、貢獻」服
教承
恩,得以安居樂業。間有微愆,亦蒙
聖訓悉與湔洗。「國中向無佛教,是以愚迷。自我曾祖。」
往謁達賴喇嘛,得蒙優禮,加以「瓦察喇賽音汗」 之號。於是我地佛法,炳如日星,延及我身。往謁達賴喇嘛,蒙其俯恤,授以道法弘訓,錫以名號印劄。又蒙
皇帝寵眷、厚加恩賚、俾得暢遂。茲特懇者、敢祈與遐
《荒萬國君長》中,分別優異之。
錫以「金章寶券。俾世世子孫、恪恭固守。」奏至。
上曰:「喀爾喀兩翼授受屬裔之事未結,未便遽與印。」
章可將原疏發還口,傳旨諭之。
二月丙子
命以車臣汗長子伊爾登阿拉卜灘襲汗號。時車臣
汗歿,其長子伊爾登阿拉卜灘遣使奏:
聞。
上曰:「喀爾喀七旗。誓和未久。車臣汗之位、不便久懸。」
其敕諭土謝圖汗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扎薩克圖汗等。將車臣汗長子伊爾登阿拉卜灘速襲為汗。仍遣敕曉諭達賴喇嘛知之。
賜土謝圖汗等敕曰:「朕惟自古帝王統御寰區遐邇
一、體其歷年久遠。職貢恭順、竭盡誠心者益加「賴焉。爾等累世悃誠,遣使入貢,恭順有年,正在嘉賞,忽聞車臣汗身故,朕殊震悼,特遣大臣遺之賻贈。近念爾喀爾喀內自交惡,朕特遣大臣諭令和睦未久,車臣汗之位不可久虛,爾喀爾喀例以長子承襲」,伊爾登阿拉卜灘台吉既係長子,且聞其人亦可著嗣立為汗,爾等其遵諭速行。
賜達賴喇嘛敕亦如之。
四月甲寅,噶爾丹遣使入奏。噶爾丹疏曰:「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羅卜臧滾布、額爾德尼和碩齊之事,前遣內大臣已向我等言之矣。今聞又以伊等之事聞之達賴喇嘛,信有之乎?四厄魯特與漢人貿易之事,如仍復舊例,則事皆歸好矣。」 又一書遺尚書阿爾尼等曰:「喀爾喀七旗之事,達賴喇嘛雖曾遣扎爾布奈往」 盟,七旗不能從其言。今
聖主欲使大眾安樂,遣使於達賴喇嘛。達賴喇嘛遣
西勒圖與
天使偕往,會盟《七旗》。是役也,折卜尊丹巴與西勒圖
相見之禮。殊屬未當。此係得之傳聞者。如果真。則萬無是理也。前內大臣來時。據雲
聖主之意,以為「法門者,黃帽法門;喇嘛」者,達賴喇嘛。
「也。諸使臣當視有裨於《黃帽法》門者而行之。我等乃黃帽之施主,故以所聞之言,致書於諸大臣。大約道法以何者為善,其明白致覆奏。」 下所司議。理藩院議以「貿易之事已有定例,喀爾喀七旗會盟,其事已畢,所奏應無庸議。」
上是之。
五月辛卯
命以伊拉古克三庫圖克圖為「總管京城喇嘛班第。」
扎薩克大喇嘛
丁酉,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奏報噶爾丹貽書詰責情事。折卜尊丹巴奏言:「噶爾丹遺書於我內,雲枯冷白爾齊爾之盟。爾與西勒圖抗禮踞坐,大為非理。達賴喇嘛道法遍及十方。西勒圖者,係宗喀巴座上之喇嘛,特遣以主盟議事者也。若竟行鈞敵之禮,於理順乎?」 奏至,下所司議。理藩院議,以去年盟會,西勒圖「與折卜尊丹巴議定而後相見,已往之事應無庸議。」
上是之。
六月甲戌,土謝圖汗奏報扎薩克圖汗與噶爾丹會盟情事。土謝圖汗奏言:「噶爾丹以枯冷白爾齊爾之盟折卜尊丹巴與西勒圖敵禮,相見甚屬非理。」 貽書詰責:「近聞噶爾丹遣伊屬車臣吳巴什者令右翼會盟。即盟所讀其《誓書》略曰:『汝右翼人等毋得違扎薩克圖汗號令,違者即為叛教。以羅卜臧賽音台吉為』」 例。又聞噶爾丹移營前來,由阿爾台山陽進三黑格爾之地,扎薩克圖汗亦移營前往會之。又噶爾丹不許得克得黑墨爾根阿海來歸左翼,令其移營前往,且令右翼諸諾顏等隨扎薩克圖汗環繞安營。噶爾丹前書之詞既甚兇狠,今偵得復欲加兵於我,倘或不備,則坐受攻伐。如欲備之,恐蹈先舉之愆。謹以此情事奏明奏至
上曰:「扎薩克圖汗受朕恩最深,此言或係下人虛傳。」
《疑間》。其檄知土謝圖汗當以日前誓和為重,永歸於好。
九月庚子
敕諭厄魯特、喀爾喀罷兵時土謝圖汗帶青諾顏、墨
爾根台吉遣使奏言:「『《噶爾丹》書至,我等曾遣使致覆。彼言我乃黃帽大施主,心不釋然,終必在此伺察』等語。我喀爾喀之在彼國者,及厄魯特向與我等通好者,俱言噶爾丹分南北兩路來伐,是實。我喀爾喀右翼人等,除扎薩克圖汗及得克得黑帶青台吉之外,餘者俱言興兵,是實。我界上人等驚惶,屢促我等赴」 彼。是以率兵起行。伏乞
《聖鑒》。去年盟誓時,扎薩克圖汗之情形,非特尚書見
「之,他人亦盡知之。彼現今與厄魯特杜噶爾阿拉卜灘台吉一處遊牧,詳視《噶爾丹》之狀,大有爭執禮體是非之意,為此馳奏。」 奏至
旨下,議政王、貝勒、大臣集議。「安親王素諳蒙古事宜。」
亦令集議。議曰:「厄魯特、喀爾喀俱係」
本朝職貢之國應遣
敕。令其罷兵,同歸於好。仍
敕「達賴喇嘛、令其遣使諭令罷兵。其《土謝圖汗 敕書》。即發來使布延圖、綽克圖、寨桑等齎去噶爾丹 《敕書》即交來使陶賴、哈什哈等乘驛齎去達賴喇嘛。」
處
敕書、發與喇嘛商南多爾濟、郎中布顏圖齎去。 上從之賜噶爾丹敕曰:「據喀爾喀土謝圖汗奏稱、厄魯特內」
「向游牧,兩路來攻。我界上人等屢請赴彼,故出兵迎之」 等語。朕統御宇內、無分中外。爾厄魯特、喀爾喀兩部落若果互相殘害朕心大不忍焉。曾於康熙十六年檄諭爾等,務期共相和好爾覆奏云:「厄魯特蒙古之道仗達賴喇嘛福庇得以鞏固。」 聖諭誠是等語。爾噶爾丹博碩克圖汗累世恭順、職貢有年如果舉此「大事無不奏聞於朕者。因路遠地遙、真偽難明朕尚未之深信或不逞之徒兩地搆煽,亦未可定。爾兩部如果興兵必有一方至於敗亡不但重負朕向來一視同仁之至意。群黎之死亡離散,朕心深為憫惻。《敕書》到日即為息爭修好。則爾恭順之心朕實嘉之。」 亦已敕諭土謝圖汗、令其罷兵矣。為此特令爾使陶賴、哈什哈等齎敕往諭
《賜土謝圖汗達賴喇嘛敕》略同。
十月己巳,巴圖爾額爾克濟農自請往援土謝圖汗。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移文於理藩院曰:「伏思前讎,急欲往援土謝圖汗,但身屬」
朝廷不敢專擅。乞轉奏。
聖明俯鑒允許。所慮貧苦屬裔欲多往、則途路遙遠
艱於馬匹,少往則救援勢寡,又乏器械。至欲奏報所聞緊急大事,若由舊路而往則遠,若自鄂爾多斯而往未冰之時又難以渡河。自寧夏前往,路雖近而不許擅行。此等情由,祈即示知。理藩院以
聞。
命滿洲大學士、及兵部理藩院集議。議曰:「頃者上謝」
圖汗奏
聞發兵。
皇上軫念喀爾喀、厄魯特累世恪共職貢,特頒 聖諭令其和好。又
敕達賴喇嘛遣使諭兩部落「息兵罷戰,則巴圖爾額。」
「爾克濟農所請之事應無庸議。至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倘欲奏聞緊急重情遇冰凍時經鄂爾多斯著貝勒宋拉卜派人引路送至京城。若冰消時從寧夏入口寧夏總兵官派人引路送出橫城口至《鄂爾多斯》貝勒宋拉卜仍派人引路送至京城其遣奏緊急重情不許過三四人。若常貢遣使仍照前行」 議入
上從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