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29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九十五卷 |
第二百九十五卷目錄
巡狩部彙考三
隋〈高祖開皇三則 煬帝大業九則〉
唐〈總一則 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六則 高宗永徽一則 顯慶三則 龍朔二則
麟德一則 咸亨二則 儀鳳二則 永淳一則 弘道一則 睿宗先天一則 元宗開
元十二則〉
禮儀典第二百九十五卷
巡狩部彙考三
[編輯]隋
[編輯]高祖開皇四年春二月庚戌幸隴州九月乙丑幸霸水觀漕渠甲戌駕幸洛陽關內饑也
[編輯]按:《隋書高祖本紀》云云。
開皇七年,幸同蒲二州及馮翊。
按《隋書高祖本紀》,開皇七年:「冬十月庚申,行幸同州, 以先帝所居,降囚徒。癸亥,幸蒲州,丙寅,宴父老。十一 月甲午,幸馮翊,親祠故社。父老對詔失旨,上大怒,免 其縣官而去。戊戌,至自馮翊。」
開皇十五年,東巡狩。
按《隋書高祖本紀》。開皇十四年「十二月乙未。東巡狩。 十五年春正月壬戌。車駕次齊州。親問疾苦。丙寅旅 王符山。庚午。上以歲旱祠泰山。以謝愆咎。大赦天下。 三月己未。至自東巡狩。望祭五嶽海瀆」按《禮儀志》。 「隋制。行幸所過名山大川。則有司致祭。嶽瀆以太牢。 山川以少牢。親征及巡狩。則類上帝。宜社造廟。還禮 亦」如之。將發軔,則軷祭。其禮:有司於國門外委土為 山象,設埋埳。有司刳羊,陳俎豆。駕將至,委奠幣,薦脯 醢,加羊於軷,西首。又奠酒解羊,並饌埋於埳。駕至,太 僕祭兩軹及軌前,乃飲,授爵,遂轢軷上而行。
煬帝大業元年三月詔巡淮海八月幸江都
[編輯]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元年「春三月戊申,詔曰:『聽採 輿頌,謀及庶民,故能審政刑之得失。是知昧旦思治, 欲使幽枉必達,彝倫有章,而關河重阻,無由自達。朕 故建立東京,躬親存問。今將巡歷淮海,觀省風俗。辛 亥,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穀 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通於淮。庚申,遣黃門侍郎』」 王弘、上儀同干士澄往江南採木,造「龍舟、鳳䑵」、黃龍、 赤艦、樓船等數萬艘。秋,八月,壬寅,上御龍舟,幸江都, 以左武衛大將軍郭衍為前軍,右武衛大將軍李景 為後軍,文武官「五品已上給樓船,九品已上給黃筏」, 舳艫相接,二百餘里。
按《文獻通考》,「大業元年八月,行幸江都,上御小朱航, 自漕渠出洛口,御龍舟。龍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長二 百尺。上重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 房,皆飾以金玉,下重內侍處之。皇后乘翔螭舟,制度 差小,而裝飾無異。別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乂 有漾彩、朱鳥、蒼螭、白虎、元武、飛羽、青鳧、凌波五樓,道」 場、元壇樓船《板䑽》《黃筏》等數千艘,後宮、諸王、公主、百 官、僧尼、道士、蕃客乘之,及載內外百司供奉之物,共 用挽船士八萬餘人,其挽漾彩以上者九千餘人,謂 之「殿腳」,皆以錦綵為袍。又有平乘青龍艨艟艚。《八 櫂》艇舸等數千艘,並十二衛兵乘之,並載兵器帳幙, 兵士自引,不給夫。舳艫相接二百餘里,照耀川陸,騎 兵翊兩岸而行,旌旗蔽野。所過州縣,百里內皆令獻 食,多者一州至百轝。極水陸珍奇。後宮厭飫,將發之 際,多棄埋之。
大業二年車駕發江都入於東京。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二年春三月庚午,車駕發江 都。先是,太府少卿何稠、太府丞雲定興盛修儀仗,至 是而成。夏四月庚戌,上自伊闕陳法駕,備千乘萬騎, 入於東京。」
大業三年。詔巡省趙魏。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三年「夏四月庚辰,詔曰:『古者 帝王觀風問俗,皆所以憂勤兆庶,安集遐荒。自蕃夷 內附,未遑親撫,山東經亂,須加存恤。今欲安集河北, 巡省趙魏,所司依式。丙申,車駕北巡狩。戊戌,敕百司 不得踐暴禾稼,其有須開為路者,有司計地所收,即 以近倉酬賜,務從優厚』。」己亥,次赤岸澤,以太牢祭故 太師李穆墓。五月丁巳,突厥啟民可汗遣子拓特勒 來朝。戊午,發河北十餘郡丁男鑿太行山,達於并州, 以通馳道。丙寅,啟民可汗遣其兄子毗黎伽特勒來 朝。辛未,啟民可汗遣使請自入塞奉迎輿駕,上不許。 六月辛巳,獵於連谷。戊子,次榆林郡。丁酉,啟民可汙 來朝。己亥,吐谷渾、高昌並遣使貢方物。甲辰,上御北 樓,觀漁於河,以宴百寮。秋七月辛亥,啟民可汗上表, 請變服,襲冠帶。詔「啟民贊拜不名,位在諸侯王上。」甲 寅,上於郡城東御大帳,其下備儀衛,建旌旗,宴啟民 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奏百戲之樂,賜啟民及其部 落各有差。八月壬午,車駕發榆林。乙酉,啟民飾廬清道,以候乘輿。帝幸其帳,啟民奉觴上壽,宴賜極厚。上 謂高麗使者曰:「歸語爾王,當早來朝見。不然者,吾與 啟民巡彼土矣。」皇后亦幸義城公主帳。己丑,啟民可 汗歸蕃。癸巳,入樓煩關。壬寅,次太原。詔營晉陽宮。九 月己未,次濟源,幸御史大夫張衡宅,宴享極歡。己巳, 至東都。
按《文獻通考》:「大業三年,車駕北巡。時天下承平,百物 豐實,甲士五十餘萬,馬十萬匹,旌旗輜重,千里不絕。 令宇文愷造觀風行殿,上容侍衛者數百人,離合為 之,下施輪軸,倏忽推移。又作行城,周二千步,以板為 幹,衣之以布,飾以丹青,樓櫓悉備,諸蕃驚以為神。 大業四年,幸五原,因出塞巡長城。」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四年春三月乙丑,車駕幸五 原。因出塞巡長城。秋八月辛酉,親祠恆嶽。河北道郡 守畢集。大赦天下。車駕所經郡縣,免一年租調」 按《文獻通考》,「大業四年,車駕幸五原。因巡長城。行宮 設六合板城,載以槍車。每頓舍則外其轅以為外圍, 內布鐵菱,次施弩床。床皆插鋼錐外向。上施旋機弩 以繩」連機,人來觸繩,則弩機旋轉所處而發其外,又 以矰周圍施鈴柱。
大業五年正月自東都還京師。三月復西巡。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東都 還京師。二月戊戌,次於閿鄉,詔祭古帝王陵及開皇 功臣墓。戊申,車駕至京師。三月己巳,車駕西巡河右。 庚午,有司言武功男子史永遵與從父昆弟同居。上 嘉之,賜物一百段,米二百石,表其門閭。乙亥,幸扶風 舊宅。夏四月癸亥,出臨津關,渡黃河,至西平。陳兵講」 武。五月庚辰,入長寧谷。壬午,度星嶺。甲申,宴群臣於 金山之上。丙戌,梁浩舋御馬度而橋壞,斬朝散大夫 黃亙及督役者九人。六月癸卯,經大斗拔谷,山路隘 險,魚貫而出,風霰晦冥,與從官相失,士卒凍死者大 半。丙午,次張掖。壬子,高昌王麴伯雅來朝。伊吾吐屯 設等獻西域數千里之地,上大悅。丙辰,上御觀風行 殿,盛陳文物,奏《九部樂》,設魚龍曼延。宴高昌王吐屯, 設於殿上以寵異之。其蠻夷陪列者三十餘國。戊午, 大赦天下。隴右諸郡給復一年,行經之所給復二年。 秋九月癸未,車駕入長安。冬,十一月丙子,車駕幸東 都。
按《文獻通考》:「大業五年六月至張掖,命裴矩說高昌 王及伊吾吐屯設等,啗以厚利,召使入朝。帝至燕支 山,高昌王及西域二十七國謁於道左,皆令佩金玉, 被錦罽,焚香奏樂,歌舞諠譁。帝復令武威、張掖士女 盛服縱觀,衣服車馬不鮮者,郡縣督課之,騎乘填咽, 周亙數十里,以示中國之盛。」
大業六年,幸《江都》。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六年三月癸亥,幸江都宮。 按《文獻通考》,大業六年三月,帝幸江都宮,詔以百官 從駕皆服褲褶,於軍旅間不便令從駕,涉遠者文武 官皆戎衣,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要用緋綠, 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皁,士卒以黃。」敕「穿江南 河,自京口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 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
大業七年,東巡,幸涿郡。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七年二月乙亥,上自江都御 龍舟入通濟渠,遂幸於涿郡。壬午,詔曰:武有七德,先 之以安民;政有六本,興之以教義。高麗、高元虧失藩 禮,將欲問罪遼左,恢宣勝略,雖懷伐國,仍事省方。今 往涿郡,巡撫民俗,其河北諸郡及山西、山東年九十 以上者,版授太守,八十者,授縣令。」夏四月庚午,至涿 郡之臨朔宮。
大業十年。幸東都。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十年春三月壬子,行幸涿郡。 癸亥,次臨渝宮,親御戎服,禡祭黃帝,斬叛軍者以釁 鼓。夏四月甲午,車駕次北平。秋七月癸丑,車駕次懷 遠鎮。冬十月丁卯,上至東都。己丑,還京師。」按《禮儀 志》,大業十年,幸東都,過祀華嶽,築場於廟側。事乃不 經,蓋非有司之定禮也。
大業十一年,巡北塞。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十一年秋八月乙丑,巡北塞。 戊辰,突厥始畢可汗率騎數十萬,謀襲乘輿,義成公 主遣使告變。壬申,車駕馳幸鴈門。癸酉,突厥圍城,官 軍頻戰不利。上大懼,欲率精騎潰圍而出,民部尚書 樊子蓋固諫,乃止。齊王暕以後軍保子崞縣。甲申,詔 天下諸郡募兵。於是守令各來赴難。九月甲辰,突厥」 解圍而去。丁未,曲赦太原、鴈門郡死罪已下。冬,十月, 壬戌,上至於東都。
唐
[編輯]唐制,「天子巡狩,告祭昊天上帝及太廟、社稷,文臣五 品以上表參起居。」
按《唐書禮樂志》:「天子將巡狩,告於其方之州曰:『皇帝
以某月於某巡狩,各修乃守,考乃職事,敢不敬戒,國有常刑。將發,告於圜丘,前一日,皇帝齋如郊祀,告昊天上帝,又告於太廟社稷,具大駕鹵簿。所過州縣,刺 史令候於境,通事舍人承制問高年,祭古帝王名臣 烈士。既至,刺史令皆先奉見。將作築告至圜壇於嶽』」 下,四出陛,設昊天上帝配帝位。天子至執事,皆齋一 日。明日,望於嶽、鎮、海、瀆、山、川、林、澤、丘、陵、墳、衍、原、隰,所 司為壇。設祭官次於東壝門外道南,北向。設饌幔內 壝東門外道北,南向。設宮縣、登歌,為瘞埳。祭官執事 皆齋一日。嶽、鎮、海、瀆、山、川、林、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尊, 在壇上南陛之東,北向。設玉篚及洗,設神座壇上,北 方獻官奠玉幣及爵於嶽神,祝史助奠。鎮海以下,明 日乃肆覲。將作,於行宮南為壝三分壝間之二,在南 為壇於北,廣九丈六尺,高九尺,四出陛。設宮縣。壇南 御座,壇上之北,解劍席。南陛之西,文武官次門外東 西刺史令,次文官,南蕃客,次武官。南列輦路。壇南文 官九品位壇東南,武官西南相向。刺史令位壇南,三 分庭一,蕃客位於西。又設門外位,建牙旗於壝外。黃 麾大仗屯門鈒戟陳壝中。吏部主客、戶部贊群官、客 使就門外位。刺史令贄其土之實,錦綺繒布葛越皆 五兩為束,錦以黃帊,常貢之物,皆篚其屬執列令後。 文武九品先入就位。皇帝乘輿入北壝門,由北陛升 壇,即坐,南向。刺史、蕃客皆入壝門,至位,再拜,奠贄,興, 執贄侍中降於刺史東北,皆拜。宣已,又拜。蕃客以舍 人稱制如之。戶部導貢物入刺史前,龜首之金次之, 丹漆絲纊,四海九州之美物重行陳。執者退就東西 文武前側立。通事舍人導刺史一人,解劍脫舄,執贄 升前,北向跪「奏官封臣姓名等,敢獻壤奠。」遂奠贄,舍 人跪舉以東,授所司。刺史劍、舄復位。初,刺史升奠贄, 在庭者以次奠於位前,皆再拜。戶部尚書壇間北向 跪請以貢物付所司,侍中承制曰:「可。」所司受贄,出東 門。中書侍郎以州鎮表方一案俟於西門外,給事中 以瑞案俟於東門外,乃就侍臣位。初,刺史將入,乃各 引案分進東西陛下。刺史將升,中書令、黃門侍郎降 立,既升,乃取表升。尚書既請受贄,中書令乃前跪讀。 黃門侍郎、給事中進跪,奏瑞,侍郎、給事中導案,退。文 武刺史、國客皆再拜,北向位者出就門外位。皇帝降 北陛以入,東西位者出,設會如正至。刺史、蕃客入門, 皆奏樂,如上公。會之明日,考制度,太常卿採《詩》陳之, 以觀風俗,「命市納賈,以觀民之好惡。典禮者考時定 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舉為不 恭,宗廟有不慎為不孝,皆黜爵革制度衣服者為叛, 有討,有功德於百姓者爵賞之。」按《百官志》:「皇帝巡 幸兩京,文武官職事五品以上,月朔以表參起居,近 州刺史遣使一參;留守月遣使起居,北都則四時」遣 使起居。「諸司奏大事者,前期三日具狀,長官躬署,對 仗伏奏。仗下,中書門下涖讀。」河南、太原府父老,每歲 上表願駕幸,遣使以聞。駕在都,則京兆府亦如之。
高祖武德三年正月幸蒲州二月如華陰
[編輯]按《唐書高祖本紀》:武德三年「春正月辛巳,如蒲州。癸 巳,至自蒲州。二月庚子,如華陰。夏四月丙申,祠華山。 壬寅,至自華陰。」
按:《舊唐書高祖本紀》:「武德三年春正月辛巳,幸蒲州, 命祀舜廟。」
太宗貞觀四年幸隴州
[編輯]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四年秋九月己卯,如隴州。壬 午,禁芻牧於古明君賢臣烈士之墓者。十月壬辰,赦 岐隴二州,免今歲租賦,降咸陽、始平、武功死罪以下。 辛丑,獵於貴泉谷。甲辰,獵於魚龍川,獻獲於大安宮。 乙卯,免武功今歲租賦。十一月甲子,至自隴州。」 貞觀十一年「二月,如洛陽宮。九月,河溢,幸白司馬坂 觀之。」《十一月,如懷州》。
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十一年春二月甲子,如洛陽 宮。乙丑,給民百歲以上侍五人。三月癸卯,降洛州囚 見徒,免一歲租調。九月丁亥,河溢,壞陝州河北縣,毀 河陽中潬,幸白司馬坂觀之,賜瀕河遭水家粟帛。十 一月辛卯,如懷州。丙午,如洛陽宮。」
貞觀十二年,如河北縣。
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十二年二月「癸亥,如河北縣, 觀底柱。乙丑,如陝州。丁卯,觀鹽池。庚午,如蒲州。甲戌, 如長春宮。免朝邑今歲租賦,降囚罪。丙戌,至自長春 宮。」
按《舊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十二年二月乙卯,車駕還 京。癸亥,觀砥柱,勒銘以紀功德。」
貞觀十五年。如洛陽。
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十五年正月辛巳,如洛陽宮, 次溫湯。三月戊辰,如襄城宮。四月乙未,免洛州今歲 租,還戶故給復者,加給一年。賜民八十以上物,惸獨 鰥寡疾病不能自存者,米二斛。十二月戊子,至自洛 陽宮。」
按《冊府元龜》:「貞觀十五年正月,如洛陽,次溫泉,衛士 崔卿、刁文懿憚於行役,冀鑾輿驚擾而停,遂夜射行宮矢及寢院者五,皆以大逆論。己丑,詔從行士卒家 貧親老,並放還。二月癸丑,宴從官及山東宗姓洛陽 年高於貞觀殿。三月戊辰,如襄城宮。庚午,罷襄城宮, 分賜百姓。十月壬辰,幸嵩陽。辛丑,還宮。十一月壬申」, 還京。十二月戊子,至自洛陽。
貞觀十八年正月,如鍾官城,遂如鄠。二月,如零口 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十八年正月乙未,如鍾官城。 庚子,如鄠。壬寅,幸溫湯。二月己酉,如零口。乙卯,至自 零口。四月辛亥,如九成宮。八月甲子,至自九成宮。十 月甲寅,如洛陽宮。十一月戊寅,遣使巡問鄭、汝、懷、澤 四州高年,宴賜之。」
按《冊府元龜》:「貞觀十八年二月己酉,幸零口村落偪 側,問其受田丁三十畝,遂夜分而寢,憂其不給,詔雍 州錄尢少田者並給,復移之於寬鄉。乙卯,還宮。十一 月壬申,至洛陽宮。壬午,宴父老百九十人於儀鑾殿, 班賜有差。」
貞觀二十年,幸靈州。
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二十年八月「己巳,如靈州。庚 辰,次涇州,賜高年鰥寡粟帛。丙戌,踰隴山關,次瓦亭, 觀牧馬。九月辛卯,遣使巡察嶺南。十月丙戌,至自靈 州。」
高宗永徽五年幸萬年宮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永徽五年三月戊午,如萬年宮。乙 丑,次鳳泉湯。辛未,赦岐州及所過徒罪以下。八月己 未,詔免麟遊、岐陽今歲課役,岐州及供頓縣半歲。九 月丁酉,至自萬年宮。」
顯慶二年閏正月如洛陽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顯慶二年,閏正月壬寅,如洛陽宮。 二月癸亥,降洛州囚罪,徒以下原之,免民一歲租調, 賜百歲以上氈衾粟帛。十一月戊戌,如許州。甲辰,遣 使慮所過州縣囚。乙巳,赦鄭州,免一歲租賦,賜八十 以上粟帛,其嘗事高祖任佐史者以名聞。十二月乙 卯,如洛陽宮。丁卯,以洛陽宮為東都。」
顯慶四年閏十月,幸東都。
按《唐書高宗本紀》:「顯慶四年閏十月戊寅,如東都,皇 太子監國。辛巳,詔所過供頓,免今歲租賦之半,賜民 八十以上氈衾粟帛。」
顯慶五年正月,幸并州四月,如東都。
按《唐書高宗本紀》,顯慶五年「正月甲子,如并州。己巳, 次長平,賜父老布帛。二月丙戌,赦并州及所過州縣。 義旗初嘗任五品以上葬并州者,祭之,加佐命功臣 食別封者子孫二階,大將軍府僚佐存者一階。民年 八十以上版授刺史、縣令,賜酺三日。甲午,祠舊宅。三 月丙午,皇后宴親族鄰里於朝堂,會命婦於內殿,賜 從官五品以上并州長史、司馬勳一轉,婦人八十以 上版授郡君,賜氈衾布、粟。」四月癸巳,如東都。
龍朔元年三月幸合璧宮七月還東都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高宗本紀》,「龍朔 元年三月壬戌。幸合璧宮。七月癸卯車駕還東都。八 月丙戌令諸州舉孝行尢著及累葉義居可以勵風 俗者。九月甲辰,以河南縣大女張年百三歲。親幸其 第。又幸李勣之第。天宮寺是高祖潛龍時舊宅。上周 歷殿宇。感愴久之。度僧二十人。皇后至許圉師第。壬 子」敕「中書門下五品已上、諸司長官、尚書省侍郎並 諸親三等以上,並詣沛王宅設宴禮奏《九部樂》,禮畢, 賜帛雜綵等各有差。」十月丁卯,狩於陸渾。癸酉,還宮。 龍朔二年三月乙巳,如河北縣。辛亥,如蒲州。癸丑,如 同州。四月庚申,至自同州。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麟德二年二月幸東都十月幸泰山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麟德二年二月壬午,如東都。四月 丙寅,講武於邙山之陽。十月丁卯,如泰山。」
按《冊府元龜》:「麟德二年十月丁卯,發東都,赴東嶽。十 一月己卯,至滎陽;丁亥,至衛南,幸司空李勣舊居之 宅;戊子,至濮陽。十二月,至齊州,停十日;丙辰,發靈巖 頓,至於泰岳之下。」
咸亨元年詔來正幸東都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咸亨元年九 月丁丑,以京師久旱,詔來年正月幸東都。在路供頓 所須,並令司稼自供,不得令州縣差科。所經道路,修 理開拓,水可涉渡,不煩造橋築宮。又擬置御營之驛, 並不敢擅加修補,在路不得妄有進獻。」
《咸亨》二年如東都。
按《唐書高宗本紀》:「咸亨二年正月乙巳,如東都,皇太 子監國。二月辛未,遣使存問諸州。十一月庚戌,如許 州,遣使存問所過老疾鰥寡,慮囚。十二月癸酉,獵於 昆陽。丙戌,如東都。」
儀鳳元年二月如汝州三月如東都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儀鳳元年二月「丁亥,如汝州溫湯, 遣使慮免汝州輕繫。三月甲辰,如東都,免汝州今歲
半租,賜民八十以上帛。」四月戊申至自東都儀鳳三年五月,幸九成宮,十月詔以來正幸東都按《唐書高宗本紀》,儀鳳三年五月壬戌,如九成宮,九 月辛酉至自九成宮。
按《冊府元龜》,「儀鳳三年五月壬戌,發京師,幸九成宮, 丙戌,至九成宮。是日山中霖雨,大寒,從行兵士有凍 死者,各賜絹三匹,給棺槥,官為埋殯。」又:「九月丁巳,車 駕發九成宮。辛酉,至京師。十月詔曰,咸京天府,地隘 人繁,百役所歸,五方胥萃。雖獲登秋之積,猶虧洊歲 之資。眷言於此,思蠲徭賦。夫以交風奧壤,測景神州, 職貢所均,水陸輻輳,今茲豐熟,特倍常時,事貴從宜, 實惟權道。即以來年正月幸東都,關內百姓,宜免一 年庸調及租,並地子稅草。其當道諸縣,特免二年。劍 南隴右諸軍,每供進物,一二年且停。」
永淳元年幸東都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永淳元年四月丙寅,如東都,皇太 子監國。」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永淳元年四月丙寅,幸東都。皇 太子京師留守,命劉仁軌、裴炎、薛元超等輔之。上以 穀貴,減扈從兵,士庶從者多殍踣於路。戊寅,次澠池 之紫桂宮。乙酉,至東都。」
弘道元年幸奉天宮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弘道元年正月甲午,幸奉天宮。四 月己未,如東都。」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弘道元年,幸奉天宮,遣使祭嵩 岳、少室、箕山、具茨等山,西王母、啟母、巢父、許由等祠。」
睿宗先天元年太上皇遣帝巡邊不果
[編輯]按《唐書睿宗本紀》,先天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為 皇帝,自尊為太上皇。十一月丁亥,誥遣皇帝巡邊 按《冊府元龜》,先天元年十一月,睿宗命帝巡邊。誥曰, 先王省方,所以觀風設教;聖人順動,所以刑清甿服。 故協時同律,《虞典》之嘗道,喬嶽翕河,《周詩》之盛德。自 王風不競,茲禮遂亡。兩漢本朝,有時於邁;三國以降, 日「不暇給。」我皇家開元首出,十代重光,寰宇大寧,車 書無外。文祖神宗之德,洽於人心;考祥展義之規,昭 於國典。朕祗若丕構,寅奉慶靈,夙懷箕潁之心,耿遂 汾陽之志。皇帝天錫英武,神與聰明,純孝極於安親, 大功深於濟代。自陟元後,實總朕師,時政益明,彝倫 攸敘。而邊甿遐阻,藩服悠曠。式慰來蘇之懷,實允卜 征之意。加以頃年邊將,授任或乖,師旅以虧,軍威不 振。今盛德在水,元冥御辰,天道成於積陰,王制崇於 大閱。皇帝宜順時巡狩,親幸邊陲,掌圖修考事之儀, 典樂具陳詩之禮。西泊河塞,東踰燕朔,望秩名山,肆 覲群後,休農問老,誓師訓卒。其有牧州典郡,功施於 人,杖節擁旄,隱若敵國「者,當崇進律之賞,加以分麾 之命。若郡政不舉,軍令莫修,聚斂苛細,侵削戰士者, 宜明茲典憲,肅以天誅。然後七萃騰裝,三軍按節,合 符釜山之典,覽軒帝之餘風;勒騎單于之臺,踐漢皇 之故事,使陰山罷祲,大漠無塵。其供帳所資,儲擬之 費,皆令有司支備,不得煩人。」甲午,帝以北巡之故,慎 選良將,乃以幽州防禦使、幽州都督宋璟為左軍大 總管,和戎等軍大使,并州長史薛訥為中軍大總管, 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右軍大總管,既而竟不行。
元宗開元元年詔以十一月行幸東都〈開元元年即先天二年〉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先天二年八月癸卯制曰咸雒京師建都惟舊乃眷時邁卜御斯
[編輯]在。朕承天纂曆,恭己臨人。鼎俎雖甘,念疲甿之不足; 宮室信美,惕浮戶之未安。事內攢於千慮,心外周於 萬物。則知帝業初起,崤函乃金湯之地;天下大定,河 雒為會同之府。周公測景,實曰土中。總六氣之所交, 均萬方之來貢,引魚鹽於淮海,通稅紵於吳越,瞻彼 雒汭,長無阻饑。自中宗入關,於今八載,省方之典,久 「而莫修。遂使水漕陸輓,方春不息,勞人奪農,卒歲何 望,關東嗟怨,朕實聞焉。思欲寧人而休轉運,館穀而 就敖庾。加以暑雨作害,災拂秦川,歲星有福,祥歸豫 野。朕情深救弊,身豈懷安,博考靈心,審聽輿語,上奉 天以為孝,下利人以為忠,順時而動,從眾之願。宜以 今年十一月行幸東都。凡厥有司,各恭乃事。至於行 從兵馬,供頓貯積,務在撙節,勿使煩勞。考使選人,咸 令都集。東都宮殿須理,量加補葺,不得煩人。朕本為 人而行,非擬勞人自奉所過州縣,無費黎元,亦不得 輒有差科,旁求進獻。宣布遐邇,知朕意焉。」十月已亥, 幸新豐之溫湯。乙巳,至自溫湯。
開元二年。幸新豐之溫湯。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二年九月,幸溫湯,十月,至自 溫湯。」
按《冊府元龜》,「開元二年九月戊申,幸新豐之溫湯。十 一月甲辰敕曰,惟此新豐是出,古之順豫,義兼巡省。」 頃者觀風,數臨茲地,以冤滯詢於故老,閭里歡康,田 疇墾闢。況冬降積雪,春期有年,且諺王遊,果符時邁。 雖千乘萬騎,咸給於主司;而累月再來,頗勤於除掃。 且下復蠲之令,慰其望幸之心。新豐縣百姓免一年雜差科。縣官及溫泉監官經兩度祗承者,與一中上 考。
開元三年,幸郿縣之「鳳泉湯。」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三年十月甲子,如鳳泉湯。十 一月己卯,至自鳳泉湯。」
按《冊府元龜》,開元三年十月癸亥,幸郿縣之鳳泉湯。 甲戌制曰:「詩人賦田,以備蒐狩之義;王者順時,式展 畋遊之禮。」頃者築場神甸,清道子來,經上林之苑囿, 指扶風之藪澤。雖獵將提鼓,虞人植旗,仍憫沍寒之 節,不行肅殺之命。豈惟虞舜之典,咸秩山川;所冀周 文之風,及於鳥獸。繇是罷還士卒,非重盤遊,養彼吏 「人,致有煩擾。所謂行者幸也,後來其蘇。宜申恩惠,用 符古昔。所經州縣供承頓官百姓,並告營幕橋道等 事,宜令所司勘會奏聞。其緣御路及頓場麥苗有損 者,亦令具實奏聞。」十一月己卯,至鳳泉湯。是月,詔曰: 「陳《詩》展義,問俗觀風,乃王者之所務也。頃屬農事皆 隙,歲功有成,近歷鄷、鎬,左連岐、雍,見」江山秀麗,溝塍 綺錯,長楊鄠杜之間,竹林園果之富,相望於道。家給 人足,謂之「時邁」,頗慰予懷。思所以問耆老,恤淹滯,舉 逸人,旌賢士,庶協巡遊之典,以符行在之恩。駕所過 之縣,見禁囚徒以下,咸宜放免。流以上罪犯,具狀奏 聽進止。古者親問高年,養存孤老,年九十以上並篤 疾,各賜物四段,綿布「各一匹。」
開元五年,如東都,詔訪刺史上佐政術,別為三等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五年正月辛亥,如東都。 按《冊府元龜》,開元五年正月辛亥,幸東都。庚申敕曰: 「行幸所經州,宜令紫微令黃門平章事蘇頲訪察刺 史上佐政術,定作三等奏聞。」二月甲戌,至東都。 開元六年十一月辛卯,至自東都。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按《冊府元龜》,開元六年七月辛酉詔曰:「觀俗省方,所 以愛人治國;崇尊廟貌,所以事神享親。欽若昔典,此 惟大義。朕祗膺鴻業,積稔咸泰。去歲欲幸雒京,已發 成命,旋屬重營太廟,因將中止,未即展軨效駕,信弗 可違。終肆覲於東方,當載馳於西土。流晷不駐,通喪 永畢,象居始成,如在增慕。朕之前志,日夜匪遑。故可 以《詩》陳肅雍,《禮》極禋祀。況神明之隩,時惟雍州,稼穡 有年,莫若關輔。王假用吉,後來其蘇。實獲我心,俾從 人慾。可以今年十月取北路幸長安,所司準式,務在 節省,無得勞費。」甲寅,復詔曰:「兩京來去,乃是尋常,緣 頓所須,皆用官物。至於百姓,縱暫祗承,處置有條,不 合辛苦。其中侵擾,莫非橫干。或漁獵畜養以將進獻, 徒使役以徇聲名,實由綱紀未樹,教令不行。去年從 京向都,嘗亦處分蒲州刺史程行諶、同州刺史李朝 隱、陝州姜師度,至其州界,咸有進奉。惜其能善政,故 乃屈法收情。憶至於今,豈能無怪。冬中西幸,不可踵 前,其有輒進送及餉遺從官,並別有煩擾者,必科以 法。御史明加糾察,隨事奏聞。」九月辛卯,以將作大匠 韋溱為東郡留守。十月甲寅,還京。十一月辛未,至自 東都。
開元九年,詔以明正幸東都。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開元九年九 月甲戌詔曰:王者觀俗以賦政,考祥以省方,必將協 於人和,而奉若天命。朕祗承鴻業,用康黎庶,思振德 以惠物,豈勞人以尊己?頃年關輔之地,轉輸實煩,重 以河塞之役,兵戎屢動。千金有費,九載未儲,懷此勞 軫,以增旰昃。且夫苟利於物,可隨方而變通;將適於 人」,故因時以巡幸。卜雒萬方之隩,維嵩五嶽之中,風 雨之所交,舟車之所會,流通江汴之漕,控引河淇之 運,利俗阜財,於是乎在。今欲省其費務,以實關中,即 彼敖庾,少留河邑,乘歲陽之吉,展遊順之儀,豈惟龜 筮不違,故亦詢謀是協,修五禮,問百年,車輿動而不 勞,玉帛會而胥悅,所謂先天以弘道,因「人以為利也。 宜以明年正月十五日幸東都。」
開元十年正月。幸東都八月。詔以明正幸并州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年正月丁巳。如東都。二月 丁丑。次望春頓。賜從官帛。
按《舊唐書禮儀志》:「開元十年,因幸東都,於華嶽祠前 立碑,高五十餘丈。」又於嶽上置道士觀,修功德。 按《冊府元龜》:開元十年正月丁巳幸東都,二月戊寅 至東都。八月壬子,制曰:朕頃自鎬京,省方於雒本,以 息轉輸之費,即河瀍之殷。今屬宗廟改修,禮崇昭事, 永言配享,必在躬親。又眷彼晉陽,是稱重鎮。將陳《詩》 以問「俗,式安邊而訓武。雖來往祗供,頗有煩役,而國 之大事,不可雲勞。宜以明年正月三日發雒幸并州 取便路還京。應須支計所留,準式緣頓祗承,一事已 上,並用當處官物,不許科斂百姓。其遞運及從兵馬 官寮等,務從減省。所在公私,並不得輒有進獻。違者, 所由州縣官及進獻人各量事貶罰。布告」遐邇,咸使 聞知。
開元十一年北巡如并州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一年正月「丁卯,降東都囚 罪。杖以下原之。己巳如并州。降囚罪。徒以下原之。賜 侍老物。庚辰,次潞州。赦囚給復五年,以故第為飛龍 宮。辛卯,次并州。改并州為北都。癸巳,赦太原府,給復 一年。下戶三年,元從家五年。版授侍老。八十以上上 縣令,婦人縣君。九十以上上州長史,婦人郡君;百歲 以上上州刺史,婦人郡夫人。」二月壬子,如《汾陰》,祠後 土,賜文武官階、勳、爵、帛。三月辛未,至自汾陰,免所過 今歲稅,赦京城。
按《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一年正月己巳,北都巡 狩,敕所至處存問高年鰥寡惸獨征人之家,減流死 罪一等,徒以下放免。庚辰,幸并州、潞州,宴父老,曲赦 大辟罪以下,給復五年。武德功臣及元從子孫有才 堪文武未有官者,委府縣搜揚,具以名薦。上親制《起 義堂頌》及書,刻石紀功於太原府之南街。」
開元十二年十一月庚午,如東都。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按:《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二年十一月庚午,幸東 都,至華陰,上制嶽廟文,勒之於石,立於祠南之道周。 戊寅,至自東都。」
開元十三年。發東都,如東岳。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三年十月「辛酉,如兗州。庚 午,次濮州,賜河南北五百里內父老帛。十一月庚寅, 封於泰山。辛卯,禪於社首。壬辰,大赦,賜文武官階、勳、 爵,致仕官一季祿,公主、嗣王、郡縣主一子官,諸蕃酋 長來會者一官。免所過一歲,兗州二歲租。賜天下酺 七日。丙申,幸孔子宅,遣使以太牢祭其墓,給復近墓 五戶。」丁酉,賜徐、曹、亳、許、仙、豫六州父老帛。十二月己 巳,如東都。
開元十五年十月己卯,至自東都。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按《冊府元龜》,「開元十五年六月乙巳,西京父老詣闕 上表請幸,帝手詔許之。甲寅,制曰:朕粵自鎬鄷,省方 瀍雒屬,九服寧晏,四時順成,殊徵龐殷,景福紛委。遂 荷靈睠,登於介丘,先天成功,允答休祜,蓋敬天知命, 不敢以寧也。我來於東,歲亦數稔,而西土耆老,徯予 多怨。況關輔之地,頃則有年,宜葉卜征之祥,式展時 巡之義。可以今年閏九月十日,取北路幸長安。所司 準式緣頓支供,一事以上,並用當處官物,不須科斂 百姓。其遞運及行從官寮等,務從減省。所在公私,不 得輒有進獻,宣布遐邇,知朕意焉。」八月己巳,制曰:「朕 君臨區宇,子育黎元,每懷勤恤,不欲勞煩。而鎬京之 地,陵寢所在,自展義河雒,已歷歲年,所以式尊卜征, 有事時邁。抑惟嘗典,寧敢憚勞。將欲西巡,元取北路。 今同州有暴水,浸於邑居,載懷憂惕,無忘鑒寐。且從 南路幸長安,所司準式。」閏九月庚申,發東都,幸京師。 十月己卯,至京師。
開元十九年十月,幸東都。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九年十月丙申,如東都。十 一月乙卯,次洛陽城南,賜從官帛。」
按《冊府元龜》,「開元十九年六月丁卯制曰:『三秦九雒, 咸曰帝京,五載一巡,時維邦典。上腴多饒衍之美,仍 勞於轉輸;中壤均舟車之湊,頗聞於殷積。朕所以相 時度宜,期於利物者也。況河汴頻稔,江淮屢登,二周 馳望幸之誠,三川勤徯予之請。然猶未便順動,且念 人勞,期以來年,方議時邁。而頃京輔近甸,膏澤未均; 陝雒之交,稼穡亦盛。固不可俟於今日,庶用協乎光 天,豈肆心於宴安,期順人而從幸。兩京供帳,宿有儲 擬,十月滌場,是因暇隙,信可備法駕,整勾陳,清蹕崤 潼,觀風河雒。宜以今年十月四日幸東都,所司準式』。」 十月丙申幸東都。敕:「供頓州縣百姓所緣料及充木 匠雜祗供人等,《宜放今年地租,自餘》」戶等免今年地 稅半,應定供頓縣官各與一中上考。庚辰至東都。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