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34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三百四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三百四十二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三百四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三百四十二卷目錄

 帶佩部彙考

  詩經衛風芄蘭 王風丘中 鄭風雞鳴 子衿 秦風渭陽 曹風鳴鳩 小雅大東

   大雅篤公劉

  禮記內則 玉藻

  爾雅釋器

  方言衣服雜釋

  釋名帶 佩

  說文帶 佩

  白虎通帶佩

  毛詩疑字議

  中華古今注文武品階腰帶 九環帶 玉佩 天子乘輿赤綬 公侯大將軍

  紫綬 皇后大後印綬

  三才圖會雜佩 綬 縭 帨 觿 韘 大帶 絛

  事物原始紳 帶

  本草綱目衣帶

 帶佩部總論

  陳祥道禮書

 帶佩部藝文一

  帶銘           周武王

  答太子書         魏劉楨

  謝賜佩啟        齊褚彥回

  謝敕賜玉佩啟      梁簡文帝

  謝趙王賚犀帶等啟    北周庾信

  佩賦           唐胡運

  古君子佩玉賦        裴度

  佩賦           麻不期

  衝牙賦           闕名

  謝賜對衣金帶馬表     宋蘇軾

  錦帶賦         明李攀龍

 帶佩部藝文二

  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衲裙相報次韻

               宋蘇軾

  佩韋          元揭祐民

  癸未甲申三扈聖駕上陵賜大紅織金曳撒鸞

  帶等物         明于慎行

 帶佩部選句

禮儀典第三百四十二卷

帶佩部彙考

[編輯]

《詩經》

[編輯]

《衛風芄蘭》

[編輯]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 垂帶悸兮。芄蘭之葉,童子佩韘。

觿所以解結,成人之佩也。韘,玦也,能射御則帶韘。容,容刀也。遂,瑞也。紳帶三尺。韘之言㳫,所以彄沓手指。朱注觿,錐也,以象骨為之,所以解結成人之佩,非童子之飾也。容遂,舒緩放肆之貌。悸,帶下垂之貌。韘,決也,以象骨為之,著右手大指,所以鉤弦闓體。鄭氏曰:「沓也。」即《大射》所謂「朱極三」是也。以朱韋為之,用以彄沓右手食指、將指、無名指也。大全鄭氏曰:「極猶放也,所以韜指,利放弦也。三者,食指、將指、無名指也。」

《王風丘中》

[編輯]

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正義《玖》,佩玉之名。

《鄭風雞鳴》

[編輯]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朱注雜佩者,左右佩玉也。止橫曰珩,下繫三組,貫以蠙珠;中組之半貫一大珠,曰瑀;末懸一玉,兩端皆銳,曰衝牙;兩旁組半各懸一玉,長博而方曰琚;其末各懸一玉,如半璧,而內向,曰璜。又以兩組貫珠,上繫珩兩端,下交貫於瑀,而下繫於兩璜,行則衝牙觸璜而有聲也。呂氏曰:「非獨玉也,觿、燧、箴、管,凡可佩者,皆是也。」大全建安熊氏曰:「婦人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線纊,大觿木燧之屬,備尊者使令也。燧取火,箴,貯以管。」

《子衿》

[編輯]

青青子佩。

朱注青青,組綬之色。佩,佩玉也。大全《禮記·玉藻注》曰:「所以貫佩玉相承受者,組綬一物也。」孔氏曰:「禮不佩青玉,而雲青青子佩者,佩玉以組綬帶之。」

《秦風渭陽》

[編輯]

何以贈之,瓊瑰玉佩

《瓊瑰》「石而次玉。」「瓊」者,玉之美名,非玉名也。瑰是美石之名也。以佩玉之制,唯天子用純,諸侯以下則玉石雜用,此贈晉侯,故知瓊瑰是美石次玉。

《曹風鳲鳩》

[編輯]

淑人君子,其帶伊絲。

大帶,用素絲,有雜色飾焉。《玉藻》說大帶之制云:「天子素帶,朱裡,終辟,諸侯素帶,終辟,大夫素帶,辟垂,士練帶,率下辟。」是大夫以上大帶用素,故知其帶伊絲,謂大帶用素絲,故言絲也。《玉藻》又云:「雜帶,君朱綠,大夫元華,士緇辟。」是其有雜色飾焉。

《小雅大東》

[編輯]

《鞙鞙》佩璲,不以其長。

朱注《鞙鞙》,長貌。璲,瑞也。言東人或與之以鞙然之佩璲,而西人曾不以為長。大全鄭氏曰:「《佩璲》者,以瑞玉為佩。」

《大雅篤公劉》

[編輯]

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韠琫》容刀。

朱注舟,帶也。韠,刀鞘也。琫,刀上飾也。容刀,容飾之刀也。或曰:「容刀,如言容臭」,謂韠琫之中容此刀耳。

《禮記》

[編輯]

《內則》

[編輯]

子事父母,「左右佩用。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右佩 玦捍管遰大觿木燧。」

陳注所佩之物,皆是備尊者使令之用。紛以拭器,帨以拭手。皆巾也。刀礪,小刀與礪石也。觿狀如錐,象骨為之。小觿,所以解小結者。金燧,用以取火於日中者。玦,射者著於右手。大指,所以鉤弦而開弓體。捍,拾也。韜左臂而收拾衣袖,以利弦也。管,舊注云:「筆彄」,其形制未聞。遰,刀室也。大觿所以解大結。木燧,鑽火之器,晴則用金燧以取火,陰則用木燧以鑽火也。

婦事舅姑,如事父母。「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右佩 箴管線纊,施縏袠,大觿木燧,衿纓綦屨,以適父母舅 姑之所。」

陳注箴管,箴在管中也。縏袠,皆囊屬,施縏袠者為貯。箴,線纊也。衿,結也。纓,香囊也。大全陳氏曰:「男女事父母,婦事舅姑,皆有纓以佩容臭,則與女子許嫁之纓不同。」

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

陳注容臭,香物也,助為形容之飾,故言「容臭」,以纓佩之,後世香囊,即其遺制。

《玉藻》

[編輯]

天子「素帶朱裡,終辟。」

陳注素,熟絹也,用朱為裡。終,竟也,終辟終竟,此帶盡緣之也。

而素帶,終辟大夫素帶,辟垂士練帶,率下辟居士錦 帶,弟子縞帶。

陳注「而」下缺「諸侯」字。諸侯亦素帶,終辟而不朱裡。大夫之素帶,則惟緣其兩耳及垂下之紳,腰後不緣,練繒也。士以練為帶,單用之,而緶緝其兩邊,故謂之繂。腰及兩耳皆不緣,惟緣其紳,故云:下辟以錦為帶,示文也。弟子用生絹,示質也。鄭氏曰:「居士,道藝,處士也。」

並紐,約用組三寸,長齊於帶。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 尺有五寸。子游曰:「參分帶下,紳居二焉。紳、韠結三齊。」

陳注疏曰:並,並也,謂天子下至弟子,其所紐約之物,並用組為之。方氏曰:「『紐,帶之交結也。合併其紐,用組以約,則帶始束而不可解矣。三寸,其廣也,長齊於帶』者,言組之垂適與紳齊也。紳之長制士三尺」者,自要而下為稱也。士如此,亦舉卑以見尊也。有司欲便於趨走,故特去五寸。引子游之言,言人長八尺,自要而下四尺五寸,分為三分,而紳居二,故長三尺也。韠,蔽膝也。結,即組也。紳、韠、結三者,皆長三尺,故曰「三齊。」

大夫大帶,四寸;雜帶,君朱綠。大夫元華。士緇辟二寸; 再繚,四寸。

陳注四寸,廣之度也。雜帶,謂以雜色為辟緣也。「朱綠」者,上以朱,下以綠。「元華」者,外以元,內以華。華,黃色也。士帶之辟,則內外皆緇,是為緇帶。大夫以上帶皆廣四寸。士練帶惟廣二寸,而再繞要一匝,則亦是四寸矣。一說,大帶者,正服之帶,雜帶者,雜服之帶。

凡帶有率無箴功。

陳注凡帶當率緶之處,箴線細密,不見用箴之功,若無《箴》功也。

《肆》束及帶,勤者有事則收之,走則擁之。

陳注肆讀為肄,餘也。《詩》「伐其條」,肄謂約束帶之餘組及紳之垂者。遇有勤勞之事,則收斂而持於手,若事迫而不容不走者,則擁抱之於懷也。

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

陳注此以命數之多寡定韍佩之制。縕,赤黃色也。《幽

讀為黝。黑色也。衡。佩玉之衡也。蔥。青色也。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

陳注徵、角、宮、羽,以玉聲所中言也。徵為事,角為民,故在右,右為動作之方也。宮為君,羽為物,君道宜靜,物道宜積,故在左,左乃無事之方也。不言「商」者,或以西方肅殺之音,故遺之歟?

趨以《采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 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 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陳注路寢門外至應門謂之「趨」,於此趨時歌《采齊》之詩以為節。路寢門內至堂謂之「行」,於行之時則歌《肆夏》之詩以為節。進而前則其身略俯,如揖然,退而後則其身微仰,故曰「揚之。」

「君在不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

陳注「君在」,謂世子在君所也。不佩玉,非去之也,但結蹙其左佩之綬,不使玉之有聲。玉以比德,示不敢表其有如玉之德耳。「右設佩」者,佩謂事佩觿燧之屬,設之於右,示有服役以奉事於上也。「居則設佩」,謂退而燕居則佩玉如常也。「朝則結佩」,申言上意。此皆謂世子也。

齊則綪結佩而爵韠。

陳注凡佩玉者,遇齊時,則綪結其佩。綪,屈也。為結其綬而又屈上之也。爵韠,爵色之韋為韠也。士之服但齊,則雖諸侯大夫亦服之也。

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衝牙,君子無故玉不 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

陳注《疏》曰:「凡佩玉,必上繫於衡,下垂三道,穿以蠙珠,下端前後以懸璜,中央下端懸以衝牙。動則衝牙前後觸璜而為聲,所觸之玉,其形似牙。」

天子佩白玉而元組綬,公侯佩山元玉而朱組綬,大 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 瓀玫而縕組綬。

陳注綬,所以貫佩之珠玉而相承受者。元組綬,謂以元色之組為綬也。山元水蒼,如山之元,如水之蒼也。瑜,美玉也。綦,雜文也。瓀,玫石之次玉者。縕,赤黃色。

《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組綬。

陳注《象環》,象牙之環也,其廣五寸。孔子謙不佩玉,故燕居佩之,非謂禮服之正佩也。

《爾雅》

[編輯]

《釋器》

[編輯]

繸,綬也。

所佩之玉名「繸」,繫玉之組名「綬」,以其連繫繸玉,因名其綬曰「繸。」

《方言》

[編輯]

《衣服雜釋》

[編輯]

佩紟謂之裎。

所以繫玉佩帶也

《釋名》

[編輯]

《帶》

[編輯]

「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

《佩》

[編輯]

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倍貳也。有珠,有玉,有容刀,有 帨巾,有觿之屬也。

《說文》

[編輯]

《帶》

[編輯]

帶,紳也。男子鞶帶,婦人絲帶,象繫佩之形。帶必有巾, 故從「巾。」

《佩》

[編輯]

佩,大帶佩也。從人從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

《白虎通》

[編輯]

《帶佩》

[編輯]

所以必有紳帶,示敬謹自約整。繢繒為結於前,下垂 三分身半,紳居二焉。必有鞶帶者,示有事也。所以必 有佩者,《論語》曰:「去喪無所不佩。天子佩白玉,諸侯佩 元玉,大夫佩水蒼玉,士佩瓀珉石。」佩即象其事,若農 夫佩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婦人佩其鍼縷。何以知 婦人亦佩玉?《詩》云:「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 音不忘。

《毛詩疑字議》

[編輯]

《佩》

[編輯]

佩者,服用之稱。珮者,玉器之名。稱其服用,則字從「人」; 名其器,則字從「玉。」

《中華古今註》

[編輯]

《文武品階腰帶》

[編輯]

蓋古革帶也。自三代以來,降至秦、漢,皆庶人服之,而 貴賤通以銅為銙,以韋為綎,六品以上用銀為銙,九 品以上及庶人以鐵為銙。沿至貞觀二年,三品以上 以金為銙,服綠,庶人以鐵為銙,服白,向下,捶垂頭而 取順,合呼「撻尾。」漢中興,每以端午賜百寮烏犀腰帶。 魏武帝賜宮人金隱起師子銙腰帶,以助將軍之勇也。貞觀中端午。賜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 示色不改更故也。

《九環帶》

[編輯]

唐革隋政,天子用「九環帶」,百官士庶皆同。

《玉佩》

[編輯]

玉佩之法,漢末喪亂而不傳。至魏侍中王粲,識古佩 之法,更制焉。

《天子乘輿赤綬》

[編輯]

天子乘輿之制:赤綬,四采,黃、赤、縹、紺,黃為圭,長二丈 九尺,五百首。諸侯赤綬,四采,赤、黃、縹、淳赤圭,長二丈 一尺,三百首。

《公侯大將軍紫綬》

[編輯]

紫綬二采,紫白淳紫圭長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公 侯、封君服紫綬。九卿、中二千石,綠綬三采,青白紅青 圭,長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一千石、六百石,墨綬三 采,青紺淳青圭,長一丈六尺,八十首。四百石、五百石 之長,同前制也。三百石、二百石,黃綬,淳黃一采,圭長 一丈五尺,六十首。一百石,青綬,青紺綸一采,婉轉繆 織,長一丈二尺。自青綬以上,皆長三尺二寸,綠綬同 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繸也,佩綬相迎受,故曰「縌。」紫 綬已上,縌綬之間,施玉環玦。自黑綬已下,縌皆長三 尺,與黃綬同采而首半之。凡先合單方焉。一絲、四絲 為一扶,五扶為一首,五成為一文,文采淳為一圭,皆 廣一尺六寸。

《皇后太后印綬》

[編輯]

太皇太后、皇太后綬,其制與天子乘輿同。赤綬,四采, 黃赤縹紺淳黃為圭,長二丈九尺,五百首。長公主、天 子貴人,與諸侯王同制。其赤綬,四采,赤黃縹紺赤圭, 長二丈一尺,三百首。諸國貴人、相國皆綠綬,三采,綠 紫紺淳綠圭長二丈一尺,三百四十首。

《三才圖會》

[編輯]

《雜佩》

[編輯]

「雜佩」者,左右佩玉也。上橫曰珩,繫三組,貫以蠙珠,中 組之半貫瑀,末懸衝牙;兩旁組各懸琚璜,又兩組交 貫於瑀,上繫珩,下繫璜,行則衝牙觸璜而有聲也。

《綬》

[編輯]

《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天子佩白玉而元組綬,公 侯佩元玉而朱組綬,大夫佩蒼玉而純組綬,士佩瓀 珉而縕組綬,以其貫玉相承受也。」

《縭》

[編輯]

《爾雅》云:「婦人之褘謂之縭。」孫氏云:「褘,帨巾也。」故《集傳》 曰:「婦人之褘,母戒女而為之施衿結帨也。」

《帨》

[編輯]

《禮記》:「婦事舅姑。左佩紛帨。」註:「紛帨,拭手之巾也。」

《觿》

[編輯]

狀如錐角,以象骨為之,頭以解結。

《韘》

[編輯]

古注云:「韘沓也,以朱韋為之,射以彄沓右手食指、將 指、無名指以遂弦也。」

《大帶》

[編輯]

帶以素,天子朱裡,終紕羽,帶與紐及紳,皆飾其側也。 大夫裨其紐及末,士裨其末。帶,玦絹為之,廣四寸,裨 用黑繒,各廣一寸。紳垂三尺,紐闊三寸,長三尺,與紳 齊。

《絛》

[編輯]

以青絲絞如帶,中別綴一流蘇,即所謂「儒紳大帶」之 遺制也。

《事物原始》

[編輯]

《紳》

[編輯]

紳,大帶也。古者搢笏於紳謂之「搢紳」,謂插笏於帶也。 其制始於周。

《帶》

[編輯]

《易》曰:「或錫之鞶帶。」注云:「鞶,大也。即今鸞帶之屬。」劉馮 事始曰:「帶,所以結束衣服者。古有腰帶,以革為之,以 纊為帶,自秦二世始。」

《本草綱目》

[編輯]

《衣帶主治》

[編輯]

陳藏器曰:「婦人難產,及日月未至而產,臨時取夫衣 帶五寸,燒為末,酒服之,裩帶最佳。」 李時珍曰:「療小兒下痢客忤,妊婦下痢難產。」

附方

小兒客忤卒中者:「燒母帶三寸,並髮灰少許,乳汁灌 之。」外臺祕要

小兒下痢,腹大且堅:用多垢故衣帶,切一升,水五升, 煮一升,分三服。千金方

妊娠下痢:中衣帶三寸,燒研水服。千金方

金瘡犯肉,血出不止:取所交婦人中衣帶三寸,燒末, 水服。千金方

令病不復。取女中下裳帶一尺。燒研。米飲服。即免勞 復。肘後方

帶佩部總論

[編輯]

陳祥道《禮書》。

《帶》

[編輯]

古者革帶、大帶皆謂之鞶,《內則》所謂「男鞶革帶」也,《春 秋傳》所謂「鞶厲大帶」也。《易》言「鞶帶」,揚子言「鞶帨」,以至 許慎、服虔、杜預之徒皆以鞶為帶,特鄭氏以男鞶革 為盛帨之囊,誤也。《詩》言「垂帶而厲」,毛萇、杜預之徒皆 以厲為帶之垂者,特鄭氏以「而厲」為「如裂」,亦誤也。辟 猶冠裳之辟積也,率縫合之也。天子諸侯大帶終辟 則竟帶之,身辟之。大夫辟其垂,士辟其下而已,雜飾 也。飾帶,君朱綠,大夫元華,士緇。故《儀禮》士冠主人朝 服緇帶冠者,爵弁、皮弁、緇布冠皆緇帶,則士帶練而 飾以緇也。士辟下二寸,則所辟其下端二寸也。「再繚 四寸」,則結處再繚屈之四寸也。天子至士帶,皆合帛 為之,或以素,或以練,或終辟,或辟垂,或辟下,其飾或 朱綠,或元華。蓋素得於自然,練成於人功。終辟則所 積者備,辟垂辟下則所積者少。朱者正陽之色,綠者 少陽之雜。元與「緇」者,陰之體,華者文之盛。惟天子體 陽而兼乎下,故朱裡而裨以朱綠;諸侯雖體陽而不 兼乎上,故飾以朱綠而不朱裡。大夫體陰而有文,故 飾以元華;士則體陰而已,故飾以緇。然於大夫,言帶 廣四寸,則其上可知,而士不必四寸也。於士言紳三 尺,則其上可知,而有司止於二尺五寸也。凡帶有率 無箴功,則帶繂而已,無刺繡之功也。以至並組約,紐 三寸,再繚四寸,紳、韠結三齊,皆天子至士所同也。夫 所束長所飾,則失之太拘;所飾長於束,則失之太文。 紳韠結三齊,然後為稱,則有司之約韠,蓋亦二尺五 寸歟?古者於物言華,則五色備矣,於文稱凡則眾禮 該矣。鄭氏以「華」為黃,以凡帶為有司之帶,以率為士 與有司之帶,以辟為裨,以二寸為士帶廣,以至大夫 以上用合帛,士以下裨而不合,皆非經據之論也。 《內則》曰:「男鞶革。」《莊子》曰:「帶死牛之脅。」《玉藻》曰:「革帶博 二寸。」《士喪禮》:「韐帶用革笏,插於帶之右旁。」然則革帶 其博二寸,其用以繫佩韍,然後加以大帶,而佩繫於 革帶,笏搢於二帶之間矣。《晉語》:寺人勃鞮曰:「乾時之 役,申孫之矢集於桓鉤,鉤近於袪,而無怨言,則革帶 役。申孫之矢集於桓鉤,鉤近於袪,而無怨言,則革帶 有鉤以拘之。後世謂之鉤䚢。」阮諶云:「䚢螳螂,用以相 拘帶,謂之拘䚢。」唐以玉為鉤䚢,與古異矣。然革帶用 於吉而已,荀卿曰:「縉紳而無鉤帶」是也。古者裼衣象 裘色,韠屨象裳色,而革帶與韠,其用相因,則革帶豈 亦與韠同色歟?

帶佩部藝文一

[編輯]

《帶銘》
周武王

[編輯]

《火滅修容》,慎戒必恭。恭則壽。

《答太子書》
魏·劉楨

[編輯]

太子初賜楨廓落帶,其後師死,欲借取以為殉,因書啁楨,楨答之。

楨聞荊山之璞,曜元後之寶;隋侯之珠,燭眾士之好; 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鼲貂之尾,綴侍臣之幘。此四 寶者,伏朽石之下,潛污泥之中,而揚光千載之上,發 彩疇昔之外,亦皆未能初自接於至尊也。夫尊者所 服,卑者所脩也,貴者所御,賤者所先也。故夏屋初成, 而大匠先立其下;嘉禾始熟,而農夫先嘗其粒。恨楨 所帶,無他妙飾,若實殊異,尚可納也。

《謝賜佩啟》
齊·褚彥回

[編輯]

傳詔「宣敕,賜臣玉佩一具。」製懋姬嬴,寶冠荊越。璇瑰 鎮曜,珩玦凝華。采賁蓬楹,響聞繩戶。佩服載驚,心容 交惕。

《謝敕賜玉佩啟》
梁·簡文帝

[編輯]

臣綱言:「主衣裘智瑋奏宣敕旨,垂賚臣玉佩一具」,藍 田麗彩,槐水鏤文,飾以金闕之珠,製以魯班之巧。故 以裾端照色,影外生光,恩發內府,猥垂霑賜。臣方溫 謝德,比振慚聲,沐浴深慈,欣荷交至。

《謝趙王賚犀帶等啟》
北周·庾信

[編輯]

某啟:奉教,垂賚犀裝帶錢十貫。魏君寶帶,特賜劉楨; 趙王國租,偏資裴楷。貫藏文馬,如燒安息之銀;帶插 通犀,似獵雲南之獸。北郭騷之長貧,是所甘愜;南宮 敬之載寶,殊非念望。花開四照,惟見其榮;鼇載三山, 深知其重。昔沈羲將盡,逢司命而還生;士燮行埋,值 仙人而更活。今日慈矜,斯之謂矣。馬前驅而導路,或 以識恩;雞未曉而開關,容能報主。謹啟。

《佩賦》
唐·胡運

[編輯]

「玉有環佩所以節威儀,珪璋所以應朝覲。」朝覲貴乎 特達,威儀在乎淑慎,則佩之為用以德聞,佩之為服 以禮進,既取堅以縝密,亦體柔以溫潤。其彩炯明,涵 黼黻之華;其聲清越,諧金石之韻。豈止法先王之服, 戒乎大夫。抑以觀古人之象,原之帝舜。由是表尊卑之飾,彰朝覲之美。佩山元而抱水,蒼搖搖兮耿光,左 宮羽而右角,徵鏘鏘兮垂委。非徒抑其進退,亦以制 其容止。珩韍相煥,品命不渝。貫以桃花之綬,錯以明 月之珠。時也朝北極,歷天衢,明玉殿,耀金鋪。徽音生 於矩步,繁響起於風趨。濟翼為君臣之榮觀,逶迤乃 賢哲之令圖。亦何必搴修蘭於長坂,折瓊枝於遠區, 然後為美乎?別有楚臺神媛,越國名姝;嬌羅艷縠,秀 色鮮膚。振鳴玉以亮響,踐瑤階以踟躕。聲珊珊兮若 有無,睇綿綿兮意愉愉,翩躚躚兮望坐隅。欲從君子 禮之拘。乃歌曰:「佩玉蕊兮德音發,中規矩兮聲不歇。 馳畋獵兮思敬慎,壽考不忘兮長歲月。端法服兮臨 魏闕,群後覲兮萬方謁。」

《古君子佩玉賦》
裴度

[編輯]

伊君子兮何師,邈淳古而繹思,儼然有章。相威儀於 樂只,溫其如玉。故切磋而佩之,縝密是比。貞明所資, 追琢斯成,既殊張氏之印;清美可羨,寧匹孔侯之龜。 是用濯自丹水,取諸元圃。君求美質,我則表溫潤於 光容;臣聽好音,我則動淒清於步武。結以紳帶,綴以 環組。使感之者在約而思純,服之者居今而行古。豈 比夫詩人無文,贈雜佩兮夫君;騷人著美,紉幽蘭兮 之子。是以嘉其抱素,貴以合真。想見白虹之氣,思聞 清越之聲。發凝輝兮既昭我述,鏘雅韻兮必俟君行。 是以敬慎侯度,獨高人情。至若斲以為壺,徒玩其質; 執而為璧,徒旌其秩。豈若用之有方,垂之無必。威儀 棣棣,居則粲然之光;進退瑲瑲,動則泠然之律。是以 古之君子,物有其章,溫恭可象,環佩其鏘。既睹容而 生敬,諒播往以傳芳。然則貞玉之質,非賢無以服用; 昔賢之佩,非玉無以表彰。故佩斯敬,睹斯莊。方今野 無遺賢,山不藏玉。彼華佩兮,同昔時以入用;彼君子 兮,思古人以自勗。故能振休風,播淳俗。則今日之佩 玉,昔賢之高躅者也。

《佩賦》
麻不期

[編輯]

夫聖人彰德以建物,表意以興名。禮容孔備,制度昭 明,衣冠振序,簪紱齊榮。亦茲佩之為用,隨劍履而揚 聲。觀其所興,爰自古昔。玉華既重於周后,《蠙珠》亦珍 於漢辟。蓋將以威儀節度,知無不易。豈徒矜珠玉之 芳聲,喧步頓之前跡。懿其符彩照燭,流曜暉光,宮徵 合韻,左右鏗鏘。此亦邦國之儀範,為衣裳之典章。於 是垂為臣,倚為主,式標上下,動合規矩。亦非獨洛妃 解贈於《陳思》,漢女見投於《交甫》,爾其幽人所重,君子 攸資。則蘭蕊馳馨於楚客,《象環》騰譽於宣尼。斯偶物 昇榮,助荷衣之蔥翠;因時適用,陪藻服之葳蕤。既而 天子會朝臣,御華闕,冠蓋雲發,公侯進退而為容,卿, 七俛仰而趨謁。茲佩也,幸朝儀不棄,流響未歇,既連 帶於虹蜺,庶傳名於日月。

《衝牙賦》
闕名

[編輯]

「佩必有節,牙惟應聲。既熠熠以光動,始鏘鏘而韻清。 馳聲曲折之間,突爾乃激;方隨步武之際,跳然若驚。 嘉其琢自良工,飾於君子。冀靜聞而中矩,每徐轉而 知止。乍旁達以散遷,忽高飄而間起。比於德,寧無故 以去身;習乎容,諒和鳴而入耳。」是知宮徵交應,周旋 必聞。助清音而靡絕,混真質以纔分。將觀其禮朝於 君。假抑揚而有耀,俟動靜以成文。故乃藉此相攻,彰 夫必佩。窅爾同聲,服而非礙。顧規模之可則,宛在其 中;聽寥亮之無差,不離於內。則知俯仰寧阻,進退皆 由。引異響而非往,配禮容而必周。虛徐互振,寂寞相 求。洞晨照而彌徹,驚微風而更幽。原夫製彼奇形,韻 茲良玉。雖杳杳以將盡,竟遲遲而潛續,澹以成章,靜 而應曲。重輕莫雜,恆宛轉而下垂;左右皆調,每玲瓏 而中觸。由是孤光屢進,片影彌輕,駐幽音而乍默,值 逸勢而俄成。方將應組綬,廁瑤瓊,應疾徐而動徹,順 激射以鏘鳴。故其悄以分音,玲然自我。當待扣而逾 寂,匪輕搖而孰可。豈不以佩服紛綸,威儀眾夥,徵《衝 牙》之微旨,然後知古《禮》之不墮。

《謝賜對衣金帶馬表》
宋·蘇軾

[編輯]

臣軾言:伏蒙聖恩,特賜衣一對、金腰帶一條、金鍍銀 鞍轡一副、馬一匹者,命服斯皇。《詩》詠周宣之德,康侯 用錫,《易》稱王母之仁。惠澤所加,臣工知勸。伏念臣資 材朽鈍,學術空疏。矧茲衰病之餘,豈復光華之羨。荷 寵章之蕃庶,人以為榮;顧形影之支離,臣惟自愧。此 蓋伏遇太皇太后陛下,知人堯哲,遍物舜仁。時遣拾 遺補過之臣,出為承流宣化之任。子衣安吉,不待請 而得之;我馬虺隤,蓋知勞而賜者。敢不勉思忠藎,務 報恩勤。永為廄庫之珍,莫非民力。無忘獄市之寄,以 副上心。

《錦帶賦》
明·李攀龍

[編輯]

彼都人士,上谷少年。翩翩逸麗,原嘗是賢。連交紱冕, 英俊之域。締好貂璫,景繆之家。三輔豪舉,五陵紛華。 莫不肺肝共瀝,意氣相加。爾其冠蓋如雲,騎從如水。 持觴竢盡,投袂鵲起。浮遊近縣,邁言千里。思美「孟姜, 在濟之湄。神招魂佻,匪我愆期。怨青春兮桃李衰,況白日兮西南馳。握君手兮淚愈滋,悵軒車兮來何遲。」 忽嫮目兮調笑容,復易中兮思怨移。緪洞房,羅幬帳, 爇蘭鐙,酌瑤漿。《桑間詩》,芍藥章,酡朱顏,發娭光。始容 與以微動兮,體陂陁而精蕩。頩薄怒以相難兮,旋靡 迤而態暢。爾乃下裝金,恣歡情,沈湎日夜,極欲所營。 乍百草兮艷陽,又群芳兮素秋。胡鴈鳴兮憶故鄉,逝 將返兮動離憂。幾抗軔而北發,重嫣然而且留。若乃 聊城控急,邯鄲被圍。射書則紛難立解,竊符則趙魏 焉依。回鑣迅赴,媚子頓違。羈棲就道,繾綣去闈。送復 送兮遠山曲,行復行兮大河隈。飛雪掩野,悲風北來。 抆血相對,灑涕銜恩。妾居齊右,君家薊門。摻子袪兮 蒼玉玦,捐余佩兮贈王孫。於是願假須臾,似行未辭。 何以報之?錦帶幡而方其織。下秦川之機,垂諸燕市 之俠。颺纓繡於輕飆,繫《陸離》之長鋏。容兮遂兮,鞙鞙 獵獵。於是引如霜兮並刀,剖五色兮紛㩋「乍若彩霞 初斷,倚若木,又如虹霓中絕。垂碧濤,鸂𪆵兮鳳凰,羽 翼兮垂傷。令黃河兮如此帶,置懷袖兮天地長。女如 束,素,郎亦青衿。雖縷思之乍分,庶離緒之可尋。羌良 會兮終合,將永結兮同心。」於是紆領徘徊,引踵遷延, 痛一逝而異鄉,恐芳華之坐捐。驅征輪兮不顧,望行 塵兮霑巾。塵漠漠而無見,別脈脈以方新。「居人閨掩, 遊子馬嘶。夢搖搖以空逐,形怳怳以長睽。撫此物兮 準疇昔,欲往從之誰為匹。」

帶佩部藝文二

[編輯]

《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衲裙相報次韻》

[編輯]

宋蘇軾

瘦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欲教乞食歌姬 院,故與雲山舊衲衣。

《佩韋》
元·揭祐民

[編輯]

吾韋佩已久,韋敝將若何。縱有未革性,謝韋功已多。

《癸未甲申三扈聖駕上陵賜大紅織金曳撒鸞帶等物》
明·于慎行

[編輯]

閣門五夜聽傳呼,受賜先從左闕趨。繡帶平懸金鑿 落,鞶囊斜掛錦襜褕。行隨豹尾陪天仗,立傍螭坳夾 御爐。卻笑「《甘泉》稱侍從,不知原廟似今無。」

帶佩部選句

[編輯]

《楚辭》:「紉秋蘭以為佩。」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 陸離。壒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捐余玦 兮江中,遺余佩兮澧浦。撫余佩兮繽紛,高太息兮 自憐。

漢班固《與竇憲牋》,「復賜群毗金頭帶。」此將軍所自帶 也。

魏曹植《七啟》:「佩則結綠懸黎,寶之微妙,符彩昭爛,流 景揚輝。」

《洛神賦》:「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

梁劉孝綽《謝晉安王賜銀裝絲帶啟》:「雕鏤新奇,織製 精潔。越中玉女,不得關思;上方名匠,莫能議巧。人情 駭觀,如見買臣之綬;望貌移姿,似逢子訓之術。」 唐王維詩:「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晨 搖玉佩趨金殿,晝捧天書拜《瑣闈》。

《岑參詩》:「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賈至詩:「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

杜甫詩:「時聞雜佩聲珊珊。」宮草霏霏承委佩, 《皇甫曾詩》:「玉佩成行引上公。」

《耿湋詩》:「侍臣鳴佩出西曹。」

白居易詩:「銀魚金帶繞腰光。」劍佩曉趨雙鳳闕, 魚佩葺鱗光照地,鶻銜瑞帶勢沖天。

《姚合詩》:「仰聞天語近,俯拜佩聲連。」

《韓愈詩》:「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帶垂蒼玉佩」, 《柳宗元詩》。「響切晨趨佩。」

韋元旦詩:「佩玉朝三陛,鳴珂度九門。」

宋文彥博詩:「錦帶佩吳鉤,翩翩躍紫騮。」

《陸游》詩:「五更束帶聽朝雞,出省回家日已西。」

元袁桷詩:「花光搖曳佩僊僊。」

《李裕》詩:「千年仙去空塵土,半夜月明聞佩環。」

《葛邏祿迺賢》詩:「珊瑚小帶佩豪曹,壓轡鈴鐺雉尾高。」 伯顏帖木兒《遊金城開福寺》詩:「珍重坡仙留玉帶,山 門千古有光榮。」

虞集詩:「退朝花底佩珊珊。」

明劉基詩:「好將薜荔紉衣帶,更取新衣結佩纕。」 程敏政詩:「劍佩森森拱太微楊子器詩:「向曙趨朝玉佩和。」

于慎行詩:「九廟神靈應已慰,兩階環佩不勝歡。」日 浮仙佩暖宜春。

謝榛詩。「劍佩爐煙近,旌旗日影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