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21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二百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十九卷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二百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二百十九卷目錄

 杖部彙考

  禮記王制

  周禮秋官

  說文

  博古圖漢蟠龍杖頭圖考 流蟠螭杖頭圖考

  北戶錄方竹杖

  癸辛雜識靈壽杖

  蓬窗續錄藜杖

  考槃餘事方竹杖

  太平清話藤杖

  書蕉筇竹杖

  宛委餘編靈壽杖

 杖部藝文一

  杖銘            周武王

  杖銘            漢劉向

  杖銘            馮衍

  杖頌             崔駰

  靈壽杖銘           李尤

  杖銘            晉傅元

  杖銘             張華

  杖銘             傅咸

  杖賦            張翰

  杖銘             殷允

  靈壽杖銘        劉柔妻王氏

  竹杖賦          北周庾信

  卭竹杖賦           前人

  杖銘            唐羅袞

  杖賦            宋吳淑

  杖賦           元楊維楨

  玉龜杖賦           袁桷

  烏木杖賦           姚燧

  楷杖銘          明何喬新

  藜杖銘           汪道昆

  竹杖銘            前人

 杖部藝文二詩詞

  答到建安餉杖        梁任昉

  餉任新安斑竹杖因贈      到溉

  桃竹杖贈章留後       唐杜甫

  謝裴侍御見贈斑竹杖     李嘉祐

  和徐法曹贈崔洛陽斑竹杖    盧綸

  詠紅藤杖          白居易

  答僧拄杖           張籍

  酬藤杖            前人

  贈宗魯邛竹杖        李商隱

  謝人惠紫栗拄杖       僧齊己

  鐵拄杖           宋蘇軾

  鐵拄杖壽樂全先生並贈詩    前人

  和子瞻鐵拄杖         蘇轍

  謝人惠紫竹杖        歐陽徹

  詠梅杖           元閻復

  方竹杖          明謝應芳

  詠杖             夏言

  南陵梅杖          舒本忠

  簫杖             丁敏

  新製方竹杖          吳寬

  謝張欽天惠靈壽杖詩已上詩王盧溪

  瑞鶴仙筇杖 詞    宋高觀國

 杖部紀事

 杖部雜錄

 杖部外編

考工典第二百十九卷

杖部彙考

[編輯]

《禮記》

[編輯]

《王制》

[編輯]

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陳注杖所以扶衰弱,五十始衰,故杖未五十者不得執也。大全延平周氏曰:「《貴貴》、老老,不可偏廢也;八十與之杖,老老也。」

《周禮》

[編輯]

《秋官》

[編輯]

《伊耆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訂義鄭鍔曰:「先王篤養老之禮,為其氣體巳衰,年德彌尊,設為賜杖之制以優之。自七十者杖於國,至八十者杖於朝,取伊耆息老之義以名官,且取耆艾之義。 陸氏曰:『《禮記》曰『伊耆氏始為蠟,為伊耆氏,掌共王之齒杖』。以耆待杖然後安,猶老物待蠟然後息也。伊耆氏,有功於耆老者也,故後世以其官為姓,周又以其姓』」名官,先儒為其制鼓籥,又始

考證

為蠟,於是以為古王者號。然隸首造數,《容成》造曆,蒼頡造書之類,豈為古王者哉?伊耆氏實古王者之號,周不宜列於銜枚氏之後,而以下士之官名之 。黃氏曰:「刑官終於伊耆氏。杖所以扶老者,安之也。道德之威,中外肅穆,而人各得長老慈幼,所謂堯、舜行德而民仁壽也。」

掌國之大祭祀,共其杖咸。

鄭康成曰:「咸讀為函  。」 王昭禹曰:「咸,盛杖之器。」 鄭鍔曰:「杖之有咸,猶節之有英。蕩爾老臣,雖杖於朝。至於祭祀之時,以敬為主,雖老而不敢杖。伊耆氏共其函以盛之,既事乃授之,所以尊神也。」

軍旅授有爵者杖

黃氏曰:「有爵者皆有統率,在軍見王、見帥,宜當執杖,今三衙兵官常朝亦執杖也 。」 鄭鍔曰:「軍中以斧鉞為威,將帥所執爾。若有爵者在其中,既非杖鉞之將,又非將校之列,宜有以表異之,故授以杖,見其爵位之尊 。」 劉執中曰:「尊其爵以御眾,不必老焉。然古之杖皆授於君,而有等制,不可以私作矣。」

共王之齒杖。

鄭鍔曰:「國老年齒已高,在禮宜杖,是之謂齒杖。以齒論之,雖可以杖,必出於王之所賜然後杖,伊耆氏之職則共之於王而王用以賜也。周家之杖有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在鄉、在家、在國、在朝之異,此所共者,其在朝、在國者乎?漢之哀帝賜孔光以靈壽杖,其有周舊典歟 ?」 王昭禹曰:「軍旅授有爵者杖,貴貴也;共王之齒杖。」 老,老也。

《說文》

[編輯]

[編輯]

杖持也。所以扶持而防傾跌者也。

《博古圖》

[編輯]

漢蟠龍杖頭圖

漢蟠龍杖頭圖

漢蟠龍杖頭圖考

[編輯]

右長五寸,闊一寸四分,厚五分,重六兩,無銘。杖頭為 一龍,蟠屈而下銜其柄,蜿蜒若飛動勢,且以金鋈之, 非近世物也。昔漢費長房從壺公之游,及其歸,以杖 投葛陂澤中,化龍而去。則以龍蟠杖頭,豈其取法耶? 為漢物,固宜有之。且九章之服,龍居其最,以龍者升 降自如,不見制蓄神而變者也。於是惟尊者得專有 之耳。

漢蟠螭杖頭圖

漢蟠螭杖頭圖

漢蟠螭杖頭圖考

[編輯]

右長六寸,闊一寸五分,厚六分,重五兩。無銘。按是器 與蟠龍杖頭略相似,但以土花所蝕,見其彷彿,比之 龍而無角,故以螭名之。螭於鼎彝間無所不用,宜杖 頭亦或有之。《秋官》:「伊耆氏供王之齒杖」,謂賜老者。漢 文以優老臣,故賜吳王濞几杖。其後靈壽杖亦為大 臣孔光之賜。是則蟠螭當賜臣下之物,其於龍頭杖, 非一等物也,蓋若古之衣服車馬制度之等級同耳。

《北戶錄》

[編輯]

方竹杖

[編輯]

澄州產方竹,體如削成,勁挺堪為杖,亦不讓張騫「筇 竹杖」也。其隔州亦出,大者數丈。又《海晏》。地名「出蘆堪為 拄杖高。」潘州出「千歲蕨。」《拄杖》之類具多,更有疏節竹。 五六尺一節僧道多以為杖。又按,王最云:「溱州通竹,直上 無節,空心也。」

《癸辛雜識》

[編輯]

靈壽杖

[編輯]

「靈壽杖」,出西域,自黃河隨流而出,不知為何木。其輕如竹,而性極堅韌。又有赬柳,色如紅玉,亦可為杖,能 辟雷。每雷作時,杖頭皆有火光,殊不可解。

《蓬窗續錄》

[編輯]

藜杖

[編輯]

古稱藜杖,藜即苜蓿,養之歷霜雪,經一二歲,其本修 直,生鬼面,可杖,取其輕而堅,非藜木也。用藜為燃光 最明,可傳火徹夜。古讀書者燃藜以此。

《考槃餘事》

[編輯]

方竹杖

[編輯]

有方竹,上生九節,其崇不滿七尺。有棕竹、合竹,俱可 作杖。三代時立鳩飛鳩,杖頭周身金銀填嵌,用以飾 杖。上懸二、三寸長小葫蘆、小靈芝及《五嶽圖卷》,暮年 攜之,探奇歷怪,多有相長之益。若萬歲藤,藜藿為杖, 形雖奇怪,此為老衲行具,恐非山人家扶老也,姑置 弗取。

《太平清話》

[編輯]

藤杖

[編輯]

天台藤可斸為杖,然有數種,有含春藤、石南藤、清風 藤、耆婆藤、天壽根藤。

《書蕉》

[編輯]

筇竹杖

[編輯]

筇竹杖,蜀中無之,乃出徼外蠻洞,蠻人持至瀘、敘間 賣之,一杖纔四五錢,以堅潤細瘦、九節而直者為上。

《宛委餘編》

[編輯]

《靈壽杖》

[編輯]

靈壽杖,《顏注》:「木似竹,有節,長不過八九尺,圍可三四 寸,自然合杖,不煩削治。」

杖部藝文一

[編輯]

《杖銘》
周武王

[編輯]

惡乎危?於忿疐?惡乎失道?於嗜慾?惡乎相忘?於富貴。

《杖銘》
漢·劉向

[編輯]

歷危乘險,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彊。有杖不任, 顛跌誰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都蔗雖甘,殆不可杖。 佞人悅己,亦不可相。杖必取便,不必用味。士必任賢, 何必取貴。

《杖銘》
馮衍

[編輯]

「杖莫如信,行莫如仁。惠而無實,怨及爾身。」趙武之珍, 子罕之寶。二子之跡,蓋近於道。

《杖頌》
崔駰

[編輯]

爰植根於湘浦,承雷夏之洪澤。「寓浮雲而貽我,合天 生之質直。用以為杖,飾以犀角。王母扶持,永保百祿。 壽如南極,子孫千億。」

《靈壽杖銘》
李尤

[編輯]

亭亭奇幹,實曰「靈壽。甘泉潤根,清露流莖。乃制為杖, 扶危定傾。既憑其實,亦貴其名。」

《杖銘》
晉·傅元

[編輯]

「《杖》正心安,厥身以隨。」不安則傾,不貞則危。

《杖銘》
張華

[編輯]

不正陷墜,不安傾危。

《杖銘》
傅咸

[編輯]

嘉茲奇竹,質勁體直。立比高節,示世矜式。

《杖賦》
張翰

[編輯]

惟萬物之品分,何利人之獨畫。中神性之極妙,豈給 口之至味。雖至味之御內,乃靡失乎身外。舍少壯之 自然,假扶我之攸賴。良工登乎層巒,妙匠鑒乎《林阿》。 顧盼乎《晞陽》之條,投刃乎直理之柯。方圓適意,洪細 可手。請幫助識別此字。《踽》旦夕欲與永久儀制,則於一尋假飾,存乎 首尾。「瑩牙」為其眉額,朗金為其觜距。

《杖銘》
殷允

[編輯]

二老晨征,匪杖不遠。四皓降趾,匪杖不反。翼德扶耆, 捨杖焉資?輔相天地,匪賢而誰?荃蕙雖秀,才非貞質。 異端雖美,道無元術。杖必不撓,無取荏弱。人貴一德, 勿惑穿鑿。

《靈壽杖銘》
劉柔妻王氏

[編輯]

籊籊鮮榦,秀彼崇㟽。下澤蘭液,上瑩芳霄。貞勁內固, 鮮粲外昭。耀質靈薈,作珍華朝。杖之身安,越齡松喬。

《竹杖賦》
北周·庾信

[編輯]

桓宣武平荊州,外白有稱楚丘先生,來詣門下。宣武 曰:「名父之子,流離江漢,孤之責矣。」及命引進,乃曰:「噫 子老矣,鶴髮雞皮,蓬頭歷齒,迺是江漢英靈,衡荊杞 梓,雖有聞於十室,幸無求於千里。寡人有銅環靈壽, 銀角桃枝,開木瓜而未落,養蓮花而不萎,迎仙客於 錦市,送遊龍於葛陂,先生將以養老,將以扶危。先生」 笑而言曰:「中國明於理義,闇於知人,心之憂矣。惟我 生民,雖復疏條勁柘,促節貞筠,杖端刻鳥,角首圖麟, 豈能相予此疾,將予此身。若乃世變市朝,年移陵谷, 猿唫鷹厲,風霜慘黷,楚漢爭衡,袁曹競逐,獸食無草, 禽巢無木。於時無懼而慄,不寒而戰,胡馬哀唫,羌笳 悽斷,親友離絕,妻孥流轉,玉關寄書章臺留釧,寒關 悽愴,羈旅悲涼,疏毛抵於矰繳,脆骨被於風霜,髮種

種而逾短,眉髟髟而競長。是以憂榦扶疏,悲條鬱結
考證
宿昔僛醜,俄然耆耋,變田鳳於承宮,改陽文於鬷蔑,

潘岳秋興,嵇生倦遊,桓譚不樂,吳質長愁,並皆年華 未暮,容貌先秋,予此衰矣!雖然有以非鬼非魊,乃心 憂矣。未見從心,先求順耳。伯玉何嗟,丘明惟恥。拉虎 捭熊,余猶稚童,觀形察貌,子實悲翁。別有九棘龐眉, 三槐暮齒。孔光謝病,袁逢致仕;吳濞不朝,楊彪喪子。 明公此贈,或非乖理。」先生乃歌曰:「秋藜促節,白藋同 心。終堪荷蓧,自足驅禽,一傳大夏,空成鄧林。」

《卭竹杖賦》
前人

[編輯]

「《沉冥子》遊巴山之岑,取竹於北陰。㛹娟高節,寂歷無 心,霜風色古,露染斑深。每與龍鍾之族,幽翳沉沉。文 不自殊,質而見賞,蘊諸鳴鳳之律,制以成龍之杖。拔 條勁直,璘斌色滋,和輪人之不重,待羽客以相貽。青 春欲暮,白雲來遲。謀於長者,操以從之。執末而獻,無 因自持。諸蔗雖甘,不可以倚;彼藜雖實,不可以美。未」 若處不材之間,當有用之始。魯分以爵,漢錫以年。昔 尚爾齒,今優我賢。書橫幾,玉塵筵,則函之以後,拂之 以前。爾其摘芳林沼,行樂軒除。間尊卑之垂帨,隨上 下之遊紆夫寄根江南,淼淼幽潭;傳節大夏,悠悠廣 野。豈比夫接君堂上之履,為君座右之銘。而得與綺 紳瑤珮,出芳房與蕙庭。

《杖銘》
唐·羅袞

[編輯]

身之疲,杖以扶之;國之危,賢以圖之。

《杖賦》
宋·吳淑

[編輯]

「夫杖者,所以褒元老,彰淑德。故六十杖於鄉,七十杖 於國。」則有別以延年,賜之朝直。荷蓧曾見於丈人,吹 火仍聞於太乙。若夫筇竹之來大夏,靈壽之出九真, 金則有少千之侈,藜則有原憲之貧。若其刻塔狀新, 飾鳩製古,麟角既傳於劉向,《桃枝》亦聞於魏武。投葛 陂而遽化,棄鄧林而自茂。長房得之而靈變,介象與 之而遐騖。則有賜於卓茂,錫以袁逢,協楊沛之嘉夢, 報麋竺之陰功,聞負手於仲尼,逢掛錢於阮氏。山賓 對巨源之目,昌邑求積竹之製,誦武王踐阼之銘,行 鄉人飲酒之義。既執末以為獻,亦在函而當祭。仲尼 制禮,問之有貴賤之差;陸賈著書,用之在傾危之際。

《杖賦》
元·楊維楨

[編輯]

余今年初度,踰強年之二,已有子貢「倦而願息」之心。《故吏四明魏》請幫助識別此字。《得鐵靈杖以壽余,因感而賦酒,餘且命》請幫助識別此字。「歌之以自強。」

伊珍木之託根兮,乃在儋崖之山,孕祝融之火德兮, 食炎海之鹹次,得大椿之春秋兮,曾不計年之幾千。 絜其長兮協八尺之度,圍其大兮倍徑寸之圜。爰有 至人,制其自然,不雕不削,樸全其天。觸頭角兮豸起, 鏗指甲兮金宣。爭青藜之吐燄,陋邛竹之中乾;臨葛 陂之未化,配九節以不刓,空而擲之,若「雷公掣火,逐 烏尾之蜿蜒;握而即之,若飛仙縮劍,袖青蛇之連蜷。」 故假其威,可以折衝乎外侮;論其壽,可以竊比乎銅 仙。昔太師之謝疾,賜靈壽以優賢。迨元老之褒崇,亦 延年之寵頒。自非高年與碩德,尊更老之衣冠。若盜 聲之處士,曾何足以上煩。茲珍木之自重,不與鳩玉 以同班。苟所杖之非人,「固不如隨策於魯連。」顧斯杖 之納交,適先生之解官。當先生今年之初度,去杖鄉 之期尚十有九年。胡爾杖之介壽,相世步之多艱。先 生方倦遊而欲息,復賈勇而挽前。鄙丈人之荷蓧,招 太乙而吹煙。或梯之以奔月,或跨之以入淵。或採桃 核於西崑之池,或摘菡萏於太華之巔。凌萬里於一 息,欻曾「舉於九關。排閶闔以自許,誓持危而扶顛。託 六尺以不負,心寸鐵以同堅。玆鐵靈之為杖,微斯人 其誰專?既託先生之金石,長與君兮周旋。」重為歌曰: 「杖兮杖兮,爾之生也勁且良;又靈且壽兮,神隱顯之 不常,山中之人兮壽而康。今何日兮杖以自彊?與爾 杖兮相羊,鬼工避射兮豺虎避倀。與爾杖兮」靈長崆 峒齊道兮南極齊光。與爾杖兮,既安且臧。慎勿見水 踴躍,去變為干將。

《玉龜杖賦》
袁桷

[編輯]

「有璞於此,純綸氤氳。瑤光之精,為靈為文。謹櫝以藏, 不泄孔溫。穹窿中乾,夷靜合坤。淵淵其容,深深其神。 爰有善木,含章揚芬。飾端以儀,往來無垠。鬱峨壽宮, 有粲者雲。維秀翼翼,聿懷彼濆。跪而祝諸,以奉番君。」 曰:「履道坦而元吉者歟?任重而不希,其力者歟?視下 而無危。嬉戲如兒,蕃時而行。得艮以防,抑心自強。底」 夫康莊。其形不孤,其智若圓。化而神之,曷知其遷,以 相以持,是謂「期頤。」

《烏木杖賦》有序
姚燧

[編輯]

去年史仲威得烏木杖,大徑咫,高可過顙,嘗析一枝遺余,許為賦報之。其秋仲威疾,歷三時未勿藥也。今年餘生朝,使人肩木之半相壽且促曰:「吾疾所以嬰綿者,豈思不償賦致耶?」 不佞誠得一誦其辭,或可釋杖而起矣。余動其言而賦曰:

或曰:「炎海之山,珍木產焉。金為之聲,石與其堅。魋結 伐荷,投諸瀧淵,依居蛟蜃,漱沫濡㳄,歲月俟之,化而為元。要出人為,非得自天。此島夷假以售利於中土 之微權也。」抑齋聞而笑之曰:「昔賈鬻鞭梔蠟其膚,市 者一濯已呈。蒼枯胥是,黝材裏表一如從可占知,迺 受形其本初者也。鬍子以由彼而然乎?今夫中土之」 山,有眾其植,斧取觀之,內各異色,樟柞椆文,杜棗栵 赤,檀柏柘黃,蒲檭棫白,與爾漢里,遐裔絕域,瀘嶲衫 紫,儋黎沉褐,罽賓,雞舌相半,白黑一隅斯舉,三可反 賾,茲庶品之爛爛,果孰漚以何澤,況於兩間滋雨噓 風,敷吐華耀,為白為紅,深淺濃淡,萬不齊同,令人感 之,欣心悅瞳,問誰為之能然,皆著妙「於化工。」夫其見 諸柯葉之外者如此,又何惑理質於其中哉?且水火 之赤黑,不一其色者,雖童子猶能知之。至語其相賊 而為用,有戴白之老所未思。維男子之婦王賓,雄黑 而赤雌,始若悍而難馭,終為夫之所移。今其色之幽 幽,迺昔赤之由基。是何資於遠讎,只煬竈而可窺。彼 炎赩而烈者,焰也,其煙液為煤必黔而緇,因以曉夫 巧繪之棄鉛朱,亦懼其既久漫漶而為黔,又以信《道 書》「坎盛之侵離」也。不然,南服之洲,祝融之宅也,歊金 石而焦流,蓋火熾之已極,非灑其水以滅之,則物將 不能以生活。故伊人之晬,面不渥赭而深黑,示火色 之素藏,惟獨見夫水德而已矣。其木理之如漆者,又 足惑乎哉?史鰌之孫,其畏可象,析而杖之,奔走相餉, 輟矛應於猛士,配幾履於席上,試扶衰以起策,觸爪 甲而鏗響,思卷鐵而含簧,陋柳侯之為匠,必求同於 所異。纔黑蛇之《髴髣》噫物之變化不可期兮,猶足以 乘雲霞而騰往也。

《楷杖銘》
明·何喬新

[編輯]

予得《孔林楷杖》以遺予弟廷祺,而為之銘曰:

產於孔林,化雨維深。嗤彼桃竹,出於江心。匪規而圓, 匪繩而直。制以為杖,用之無斁。金嶂銀溪,出入相從。 或過葛陂,毋化為龍。顛兮汝扶,危兮汝持。爾子爾孫, 永世保之。

《藜杖銘》
汪道昆

[編輯]

爾碩不食,亭亭乎司直。我躬爾弼,我則無射。

《竹杖銘》
前人

[編輯]

或賜我履,或授我幾。猗與《有斐》,唯子是以。

杖部藝文二詩詞

[編輯]

《答到建安餉杖》
梁·任昉

[編輯]

故人有所贈,稱以冒霜筠。定是湘妃淚潛灑,遂請幫助識別此字。《彬》。 「扶危復防咽,事歸薄暮人。勞君尚齒意,矜此杖鄉辰。 復資後生彥,候余方欠伸。獻君千里笑,紓我百憂嚬。 坐適雖有器,臥遊苦無津。何由乘此竹,直見平生親。」

《餉仕新安斑竹杖因贈》
到溉

[編輯]

邛竹藉舊聞,靈壽資前職。復有冒霜筠,寄生桂潭側。 文彩既斑斕,質性甚綢直。所以矢天真,為有乘危力。 未嘗以過投,屢經芸苗植。

《桃竹杖引贈章留後》
唐·杜甫

[編輯]

江心蟠石生桃竹。蒼波噴浸尺度足,斬根削度如紫 玉。江妃水仙惜不得,梓橦使君開一束。滿堂賓客皆 嘆息,憐我老病贈兩莖。出入爪甲鏗有聲,老夫復欲 東南征。乘濤鼓枻白帝城,路幽必為鬼神奪,拔劍或 與蛟龍爭。重為告曰「杖兮杖兮,爾之生也甚正直。慎 勿見水踴躍學變化為龍。使我不得爾之扶持,滅跡」 於君山湖上之青峰。噫!風塵澒洞兮豺虎咬人,忽失 雙杖兮吾將曷從

《謝裴侍御見贈斑竹杖》
李嘉祐

[編輯]

騷人誇《竹杖》,贈我意何深。萬點湘妃淚,三年《賈誼》心。 願持終白首,誰道貴黃金。他日歸愚谷,偏宜綠綺琴。

《和徐法曹贈崔洛陽斑竹杖》
盧綸

[編輯]

玉榦一尋餘。苔花錦不如。勁堪和醉倚,輕好向空書。 採拂稽山曲,因依釋氏居。芳辰將獨步,豈與此君疏。

《詠紅藤杖》
白居易

[編輯]

「南詔紅藤杖,西江白首人。時時攜步月,處處把尋春。」 勁健孤莖直,疏圓六節勻。火山生處遠,瀘水洗來新。 粗細纔盈手,高低僅過身。「天邊望鄉客,何日拄歸秦。」

《答僧拄杖》
張籍

[編輯]

靈藤為拄杖。白淨色如銀。得自高僧手。將扶病客身。 春遊不騎馬。夜會亦呈人。持此歸山去。深宜戴角巾。

《酬藤杖》
前人

[編輯]

病裏出門行步遲,喜君相贈古藤枝。倚來自覺身生 力,每向傍人說得時。

《贈宗魯卭竹杖》
李商隱

[編輯]

大夏資金策,全溪贈所思。靜憐穿樹遠,滑想過苔遲。 鶴怨朝還望,僧閒暮有期。風流真底事,常欲傍青羸。

《謝人惠紫栗拄杖》
僧齊己

[編輯]

仙掌峰前得,何當此見遺。百年衰朽骨,六尺歲寒姿。 雲外兼松憑,泉邊待月攲。他時出山去,猶謝見相隨。

《鐵拄杖》
宋·蘇軾

[編輯]

柳真齡,字安期,閩人也。家寶一鐵拄杖,如《榔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雲「得之浙中。」 相傳王審知以遺錢鏐,鏐以賜一僧,柳偶得之,以

考證

遺余作此詩謝之

「柳公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節。忽聞鏗然爪甲 聲,四座驚顧知是鐵。含簧腹中細泉語,迸火石上飛 星裂。公言此物老有神,自昔閩王餉吳越。不知流落 幾人手,坐看變滅如春雪。」忽然贈我意安在,兩腳未 許甘衰歇。便尋轍跡訪崆峒,徑度洞庭探禹穴。披榛 覓藥採芝菌,刺虎鏦蛟擉蛇蠍。會教化作兩錢錐,歸 來見公未華髮。問我鐵君無恙否,取出摩挲向公說。

《鐵拄杖壽樂全先生並贈詩》
前人

[編輯]

二年相伴影隨身,踏遍江湖草木春。擿石舊痕猶作 眼,閉門高節欲生鱗。畏途自衛真無敵,捷徑爭先卻 累人。遠寄知公不嫌重,筆端猶自斡千鈞。

《和子瞻鐵拄杖》
蘇轍

[編輯]

截竹為杖瘦且輕,石堅竹破誤汝行。削木為杖輕且 好,道遠木折恐不到。閩君鐵杖七尺長,色如黑蛇氣 如霜。提攜但恐汝不力,撞堅過險安能傷。柳公雖老 尚強健,閉門卻掃不復將。知公足力無嶮阻,憐公未 有登山侶。平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長劍為兩人。洞庭 漫天不覺過,半酣起舞驚鬼神。願公此杖亦如此,適 意遨遊日千里。歸來倚壁示時人,海外蒼茫空自記。

《謝人惠紫竹杖》
歐陽徹

[編輯]

王猷珍重惠龍孫,策險扶危價莫論。爛醉懸錢過酒 肆,狂吟步月打僧門。虛心尚有《凌雲操》,勁節原無染 淚痕。應向香山居士道,朱藤雖好未為尊。

《詠梅杖》
元·閻復

[編輯]

揀盡西湖萬玉柯,春風入手重摩挲。較量龍竹能香 否,比並鳩藤奈自何。聲破夢寒霜滿戶,影隨詩瘦月 橫波。只知功到調羹盡,不道扶顛力更多。

《方竹杖》並序
明·謝應芳

[編輯]

予性喜方,偶得一方竹為杖,甚愛之,因念古之崇節義、尚廉隅者類焉,刻詩其端,持以自警。

猗歟竹君,易圜為方。虛心固節,悉如其常。其方伊何? 如玉界尺。不砥而平,不繩而直。曰「予老矣,賴君扶持。 義以方外,庶克似之。」

《詠杖》
夏言

[編輯]

九節蒼蒼碧玉同,隨行隨止伴衰翁。寒蹊點雪鳩頭 白,春徑挨花鶴膝紅。縮地一從人去後,敲門多在月 明中。扶危指佞兼堪用,亙古誰如贊「相功。」

《南陵梅杖》
舒本忠

[編輯]

「揀得南枝數尺長,霜皮猶帶蘚痕蒼。扶時賴有登山 力,倚處應疑帶雪香。」庾嶺拖雲春寂寞,孤山挑月夜 昏黃。醉來獨坐橫窗下,卻訝逋仙在草堂。

《簫杖》
丁敏

[編輯]

嶰谷新裁六尺形,半含宮徵半扶行。吹時只恐成龍 去,策處常疑作鳳鳴。掛壁影憐秦女瘦,敲門音合《舜 韶》清。月明持向仙壇上,同和鈞天奏《九成》。

《新製方竹杖》
吳寬

[編輯]

紫玉新裁恰過肩,斑斑四面帶湘煙。病軀藉爾能扶 直,巧手煩渠莫削圓。世事固知方則止,時人應道曲 能全。此生得免模稜誚,晚節相依尚挺然。

《謝張欽天惠靈壽杖詩》
王盧溪

[編輯]

九疑連綿青未了,郴江擘出蛟龍吼。雷公霹靂搜巖 幽,化為鬱律黃蛇走。飛電迸火出奇節,黃蛇起立僵 如鐵。攜看玉女洗頭盆,拄上九疑探禹穴。莫挑馬菙 渡黃河,莫扣柴門閽者訶。但掛百錢時一醉,從教風 雨濕田蓑。青錢學士方年少,年少若為老人調。即看 飛走上蓬瀛,別有青藜夜相照。

《瑞鶴仙》筇杖
宋·高觀國

[編輯]

一枝蒼玉冷。愛露節霜根,從他孤勁。提攜遠塵境自 清癯,骨力歲寒心性。登臨助興。甚偏與、芒鞋相稱。笑 葛洪陂外騰飛,渺渺水閒煙迥。 尋勝。撥開林影,卓 破苔痕,緩支幽徑。分雲度嶺。待隨處、問梅信。任香挑 村醑,寒拋夜月,識盡江山好景。扣禪關拗折,歸來萬 緣自靜。

杖部紀事

[編輯]

《莊子》:知《北遊》,妸荷甘與神農同學於老龍,吉。神農隱 幾闔戶。晝暝,妸荷甘日中奓戶而入曰:「老龍死矣。」神 農隱几擁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 訑,故棄予而死。已矣。夫子無所發予之狂言而死矣 夫。

《韓子內儲說》:周王下令索曲杖,吏求之數日不能得。 周王私使人求之,不移日而得之,乃謂吏曰:「吾知吏 不事事也,杖甚易得,而不能得,我令人求,不移日而得之,豈可謂忠哉!」吏乃皆悚懼,以其君為神明。 《拾遺記》:老子當周之末,居山與世人絕跡,唯有黃髮 老叟五人,手握青筠之杖,與老子共談天地之數。五 老即五方之精也。

《左傳定公二年》:「邾莊公與夷射姑飲酒,私出閽乞肉 焉,奪之,杖而敲之。」

《呂氏春秋》:孔子之弟子從遠方來者,孔子荷杖而問 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摶杖而揖之,問曰:「子之父母 不有恙乎?」置杖而問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杙步而 倍之,問曰:「子之妻子不有恙乎?」故孔子以六尺之杖, 論貴賤之等,辨親疏之義。

《禮記·檀弓》:孔子蚤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歌曰:「泰山 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子貢聞之曰:「夫子 殆將病也。」

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曾子弔之。子夏曰:「天乎!予之 無罪也!」曾子曰:「商,汝何無罪也?吾與汝事夫子於洙 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汝於夫 子,爾罪一也;喪爾親,使民未有聞焉,爾罪二也;喪爾 子,喪爾明,爾罪三也。而曰『爾何無罪與』?」子夏投其杖 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莊子》讓王原憲居魯,環堵之室,匡坐而弦。子貢乘大 馬,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杖藜而應 門。

《國語》:範文子莫退於朝。武子曰:「何莫也?」對曰:「有秦客 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 夫非不能也,讓父兄也。爾童子何知,而三掩人於朝? 吾不在晉國,亡無日矣。」擊之以杖,折委笄。

《賈誼新書》:「二世胡亥之為公子,昆弟數人,詔置酒饗 群臣,召諸子賜食。先罷,胡亥下陛視群臣,陳履杖,善 者因行殘敗而去。諸侯聞之,莫不太息。及二世即位, 皆知天下必棄之。」

《風俗通》:漢高祖與項籍戰京索間,遁叢薄中,時有鳩 鳴其上,追者不疑,遂得脫。及即位,異此鳥,故作鳩杖 賜老人。

《搜神記》:「魯少千者,山陽人也。漢文帝嘗微服懷金過 之,欲問其道,少千拄金杖出應門。」

《史記·大宛傳》:大夏東南有身毒國。張騫曰:「在大夏時, 見邛竹杖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 市之身毒。」

《新序》:昌邑王徵為天子,到榮陽,置積竹刺杖二枚。龔 遂諫曰:「積竹剌杖者,驕蹇少年杖也。大王奉大喪,當 拄竹杖。」

《拾遺記》:劉向於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 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登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 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燃,因以見向。說開闢已前,向 因受「五行《洪範》之文。」

《漢書孔光傳》:「光稱疾辭位。太后詔曰:太師光,聖人之 後,先師之子,德行純淑,道術通明,居四輔職,輔道於 帝。今年耆有疾,俊乂大臣,惟國之重,其猶不可以闕 焉。《書》曰:『無遺耇老,國之將興,尊師而重傅。其令太師 毋朝,十日一賜餐。賜太師靈壽杖。黃門令為太師省 中坐置幾,太師入省中用杖,賜餐十七物,然後歸老』」 於第,官屬按職如故。服虔曰:「靈壽,木名。」師古曰:「木 似竹,有枝節,長不過八九尺,圍三四寸,自然有合杖 制,不須削治也。」

《後漢書卓茂傳》:「光武即位,詔以茂為太傅,賜几杖車 馬,衣一襲,絮五百斤。」

《樊英傳》:「順帝策書,備禮元纁徵英郡縣,駕載上道,英 不得已到京師,天子乃為英設壇席,令公車令導,尚 書奉引,賜几杖,待以師傅之禮。」

《禮儀志》:「養三老、五更之儀,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 為老,次一人為更也。皆服都紵大袍單衣,皂緣領袖 中衣,冠進賢,扶玉杖。五更亦如之,不杖。」

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 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尺,端以鳩 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

《香案牘》:「孔元方以杖拄地,一手抱杖,倒豎頭在下,足 向上,以一手持酒杯倒飲之。」

《世說》:陳太丘詣荀朗陵,「貧儉無僕役,乃使元方將車, 季方持杖後從。」

《魏志周宣傳》:宣為郡吏,太守楊沛夢人曰:「八月一日, 曹公當至,必與君杖,飲以藥酒。」使宣占之,是時黃巾 賊起,宣對曰:「夫杖起弱,藥治人病,八月一日,賊必除 滅。」至期賊果破。

《後漢書袁紹傳》:「建安五年,劉備殺徐州刺史車冑,曹 操自將征備。田豐說紹襲其後,紹辭以子疾,未得行。 豐舉杖擊地曰:『夫遭難遇之機,而以嬰兒病失其會, 惜哉』!」

《魏略》:「晉宣帝好學,曹洪自以粗疏,屈身輔帝。帝恥往 訪,乃託病拄杖。洪恨之,以語太祖。太祖召帝,乃投杖 以應命《邇鑑》:「魏黃初二年十月己亥,公卿朝朔旦引楊彪,待 以客禮,賜延年杖憑几。」

《晉書山濤傳》:「魏帝嘗賜景帝春服,帝以賜濤,又以其 母年老,並贈藜杖一枚。」

《塔寺記》:謝尚夢其父告之曰:「西南有氣至衝人必死, 勿當其鋒,建塔寺可禳。未暇立寺,可杖頭刻作塔形, 見有氣來指之。」尚如其言,置杖左右,果有黑氣衝尚 家,尚以杖指之,氣即回散,闔門獲全。氣所經處,數里 無復孑遺。

《世說》:「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 暢。」

《晉書·五行志》:「元康中,天下始相傚為烏杖,以柱掖其 後梢,施其鐓,住則植之。」夫木東方之行,金之臣也。杖 者,扶體之器,烏其頭者,尤便用也。必旁柱掖者,旁救 之象也。施其金,住則植之,言木因於金,能孤立也。及 懷、愍之世,王室多故,而中都喪敗。元帝以藩臣樹德 東方,維持天下,柱掖之應也。至社稷無主,海內歸之, 遂成天命,建都江外,獨立之應也。

《蓮社高賢傳》:法師慧遠,太元六年至尋陽,見廬山閒 曠,可以息心,乃立精舍,以去水猶遠,舉杖扣地曰:「若 此可居,當使朽壤抽泉。」言畢,清流湧出。

《佛國記》:「那竭國城東北谷口,有佛錫杖,亦起精舍供 養。杖以牛頭栴檀作,長丈六七許,以木筒盛之,正復 百千人舉不能移。」

《交州記》:「合浦囿洲有石室,其裏一石如鼓形,見榴木 杖倚著石壁,採珠人常致祭焉。」

《南史隱逸傳》:「沙門釋寶誌者,不知何許人,有於宋太 始中見之。出入鍾山,往來都邑,年已五六十矣。齊宋 之交,稍顯靈跡,被髮徒跣,語默不倫。或被錦袍,飲啖 同於凡俗。恆以銅鏡剪刀鑷屬掛杖,負之而趨。」 《蕭思話傳》:「思話子惠開,惠開從子琛,少明悟,有才辯, 起家齊太學博士。時王儉當朝,琛年少,未為儉所識, 負其」才氣。候儉宴於樂游,乃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 造儉坐。儉與語大悅。

《任昉傳》:「昉出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邊幅,率然曳杖, 徒行邑郭,人通辭訟者,就路決焉。為政清省,吏人便 之。」

《梁書沈峻傳》:「峻字士嵩,吳興武康人,師事宗人沈麟 士門下積年,晝夜自課,時或睡寐,輒以杖自擊。其篤 志如此。」

《北史檀特師傳》:「檀特師名惠豐,身為比丘。侯景未叛 東魏之前,忽捉一杖,杖頭刻為獮猴,令其面常向西, 日夜弄之。又索一角弓牽挽之。俄而景啟降,尋復背 叛,人皆以為驗。」

《談藪》後魏河間邢巒。字山賓遷殿中侍御史。嘗有疾, 策山桃杖,帝問:「此何杖?」答曰:「巨源杖。」巨源,山濤字也。 太武諱燾,故不敢言。山桃,借言巨源雲。

《魏書甄琛傳》:「琛拜侍中,以其衰老,詔賜御府杖,朝直, 杖以出入。」

《高允傳》:「允太和二年告歸,賜素几杖各一。」

《玉海》:「後周武帝以于謹為三老,賜延年杖。」

《隋書譙國夫人傳》:「夫人,高涼冼氏之女也。世為南越 首領。陳永定二年,其子僕拜陽春郡守。至德中,陳國 亡,嶺南未有所附,數郡共奉夫人,號為聖母。初,夫人 以扶南犀杖獻於陳主,至此,晉王廣遣陳主遺夫人 書,令其歸化,並以犀杖及兵符為信。夫人見杖驗,知 陳亡,集首領數千,盡日慟哭,遣其孫魂帥眾迎隋總」 管韋洸入廣州,嶺南悉定。

《唐書元宗本紀》:「開元二年九月,宴京師侍老於含元 殿庭,賜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鳩杖,婦人亦如之, 賜於其家。」

《古奇器錄》:「隱士郭休有一拄杖,色如朱漆,叩之則有 聲。每出入遇夜,則此杖有光,可照十步之內,登危涉 險,未嘗失足,杖之力也。」

《桂苑叢談》:太尉朱崖公兩出鎮於浙右,前任罷日,遊 甘露寺,因訪別於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詔西行,祗別 和尚。昔有客遺筇竹杖一條,聊與師贈別。」亟令取之, 須臾而至。其杖雖竹而方,所持向上,節眼鬚牙,四面 對出,天生可愛,且朱崖所寶之物,即可知也。別後不 數歲,再鎮浙右。居三日,復因到院。問:「前時拄杖何在?」 曰:「至今寶之。」公請出觀之,則老僧規圓而漆之矣。至 嗟嘆彌日,自此不復目其僧矣。太尉多蓄古遠之物, 雲是大宛國人所遺竹,唯此一莖而方者也。

《酉陽雜俎》:「蜀將尹偃,膂力絕人,常戲左右,以棗節杖 擊其脛,隨擊,筋漲擁腫,初無撻痕。」

《聞奇錄》:凌途賣香好施。一日旦,有僧負布囊攜木杖 至,謂曰:「龍鍾步多蹇,寄店憩歇可否?」途乃設榻僧寢, 移時起曰:「略到近郊,權寄囊杖去。」月餘不來取。途潛 啟,囊,有異香末二包,其杖三尺,本是黃金。途得其香, 和眾香而貨,乃致家富。

《五代史?漢本紀》:「天福四年,契丹犯京師,出帝北遷。王遣牙將王峻奉表契丹,耶律德光呼之為兒,賜以木 枴一。木柺如中國几杖,非優大臣不可得。」

《清異錄》:「天師杜光庭驕龍杖,紅如猩肉,重若玉石,似 非藤竹所為,相傳是仙人留賜。」

《東坡詩集》:「柳真齡寶一鐵拄杖,如楖栗木,牙節宛轉 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太平清話》:「山谷有苕帚杖、虎背杖。」

《宋史江公望傳》:公望,建中靖國初拜左司諫。內苑稍 畜珍禽異獸,公望力言非初政所宜。他日入對,帝曰: 「已縱遣之矣。唯一白鷴,畜之久,終不肯去。」先是,帝以 拄杖逐鷴,鷴不去,乃刻公望姓名於杖頭,以識其諫。 葉夢得《避暑錄話》:晁任道自天台來,以石橋藤杖二 為贈,自言親取於懸崖間,柔韌而輕,堅如束筋。余往 自許昌歸,得天壇藤杖數十,外圓寔,與此不類,而中 相若。時餘年四十三,足力尚彊健,以為好而非所須, 置之室中不及用,悉為好事者取去。今老矣,行十許 步輒一歇,每念之,不可復致,而得任道之惠,蓋喜不 自勝也。門生邵大受復遺淳安木竹杖六,節密而內 實,略如天壇藤。間有突起如鶴膝者,非峭勁敵風霜, 不能爾也。此即贊寧《筍譜》,本出錢塘靈隱山,今不知 有否,當求其種植之,以為後計。晉人謂許遠遊健於 登陟,不特有勝情,亦有濟勝之具。今吾所以濟勝者, 不求之足,而求之杖,亦安知杖之非吾足乎?若遇遠 遊,當不免一笑,使孔光見之,可免為靈壽之辱也。 《夢溪筆談》:「隨州大洪山」,作人李遙,殺人亡命,踰年至 秭歸,因出市見鬻拄杖者等閒以數十錢買之。是時 秭歸適又有邑民為人所殺,求賊甚急。民之子見遙 所操杖,識之曰:「此吾父杖也。」遂以告官司執遙驗之, 果邑民之杖也。搒掠備至,遙實買杖,而鬻杖者已不 見,卒未有以自明。有司詰其行止來歷,勢不可隱,乃 通隨州,而大洪殺人之罪遂敗。卒不知鬻杖者何人。 市人千萬而遙適值之因緣。及其隱匿。此亦事之可 怪者。

《西湖志餘》:「隆興初,孝宗銳志復古,戒燕安之鴆,躬御 鞍馬,以習勞事,時召諸將擊鞠殿中。又嘗於宮中攜 漆拄杖,宦官宮妾莫敢睨視。一日游後苑,偶忘攜焉, 命兩小黃門取之,力曳乃舉,蓋精鐵也。」

《桯史》:「張紫巖,謫居十五年,憂國耿耿,不替昕夕。適權 姦新斃,時宰倖安,紫巖方居母喪,上疏論事,朝廷以 為狂,復詔居零陵。一日慨然作幾間丸墨並常支筇 竹杖二銘以寓意。墨之銘曰:『存身於昏昏,而天下之 理因以昭昭,斯為瀟湘之寶。予將與之歸老而逍遙』。」 杖之銘曰:「用則行,舍則藏,惟我與爾。危不持,顛不扶, 則焉用彼?」或錄以示當路,大怒,以為諷己。將奏之,會 病卒不果。他日陳正獻俊卿為《孝皇》誦之,摘其一銘, 書於御杖焉。

《錄異記》:「蘇校書者,好酒,唱《望江南》,善製毬杖,外混於 眾,內潛修真,每有所闕,即以毬杖干於人,得所酬之 金以易酒。」

《蒙齋筆記》:「余少好藏三代秦漢間遺器,遭錢塘兵亂, 盡亡之。後有遺余古銅鳩杖頭,色如碧玉,因以天台 藤杖為幹植之,每置左右。今年所親章徽州在平江 有鬻銅酒器,其首為牛,製作簡質,其間塗金,隱隱猶 可見意古之兕觥。會餘生朝,章亟取為余壽,余欣然 戲之曰:『正患吾鳩杖無侶,造物豈以是假之耶?二物』」 常以自隨,往歲行山間,使童子操杖以從,殆以為觀 爾,未必真須此物也。邇來足力漸覺微,每陟降不可 無,時坐石間,兒子甥姪輩環於側,輒倚杖使以觥酌 酒而進,即為引滿,常亦自笑其癖。頃有嘲好古物者, 謬云:「以市古物不計直,破家無以食。」遂為丐,猶持所 有顏子陋巷瓢,號於人曰:「孰有太公九府錢乞一金, 吾得無似之耶?」

《金史盧璣傳》:「璣為左宣徽使,是時璣年已七十,詔許 朝參,得坐於廊下,復致仕。泰和初,詔璣天壽節預宴。 二年,元妃李氏生皇子,滿三月,章宗以璣老而康彊, 命以所策杖為洗兒禮物。章宗幸玉泉山,詔璣與致 仕宰相俱會食,許策杖給扶。」

《章宗本紀》:太和三年四月,敕點檢司,致仕官入宮,年 高艱於步履者,並聽策杖,仍令舍人護衛扶之。 《元史察罕傳》:「察罕武勇過人,幼牧羊於野,植杖於地, 脫帽置杖端,跪拜歌舞。太祖出獵,見而問之,對曰:獨 行則帽在上而尊,二人行則年長者尊。今獨行致敬 於帽,且聞有大官至,先習禮儀耳。」帝異之,挈以歸。 《石抹明安傳》:石抹明安,桓州人,性寬厚,不拘小節。為 童子時,嘗騎杖為馬,令群兒前導,行列整肅,無敢喧 譁者。父兄見而異之。

《石天麟傳》:天麟拜中書左丞,年七十餘,帝以所御金 龍頭杖賜之曰:「卿年老,出入宮掖,杖此可也。」

《太平清話》:至元二十九年春,上賜侍衛都指揮使王 慶端西土所貢雕玉杖一根。天下聞之,作詩而美之 者五十餘首《瑯嬛記》:「呼子先,夜不臥,惟倚藜杖,閉目少頃,即謂之 睡。後與酒姥仙去,留其杖。子先故人陸麟寶之,謂之 藜床。後麟卒,命其子置於棺中。」

《輟畊錄》:「白廷玉先生珽,號湛淵,錢塘人。家多竹,忽一 竿上岐為二,人皆異之,賦《雙竹杖》詩。未幾,先生歿。先 生有二子,或以為先兆雲。」

《巖棲幽事》:有天台僧寄余藤杖,余答以詩云:「僧寄天 台杖,支余獨上臺。借他時點綴,不是老相催。打果驚 黃鳥,疏泉破碧苔。秋聲滿松壑,並與夕陽來。」

《吳中往哲記》:「杜東原先生用嘉,詞翰人品,俱重一時。 郡守兩薦之,皆固辭不赴。晚歲持方竹杖,出遊朋舊 間,逍遙自娛,號鹿冠老人。」

杖部雜錄

[編輯]

《禮記·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則必賜之几杖。」 幾,所以憑,杖所以倚,賜之使自安適也。

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謀於長者」,謂往就長 者而謀議所為也。

獻杖者執末。杖末拄地不淨故,執以自向。


《進几杖》者拂之。拭去塵也。

《几杖不入公門》。几杖所以優高年,嫌自尊也。 《月令》:「仲秋之月,養衰老,授几杖。」

《內則》「父母舅姑之杖屨,祗敬之,勿敢近。」

陸賈《新語》:「夫居高者,自處不可以不安,履危者,任杖 不可以不固。自處不安則墜,任杖不固則仆。是以聖 人居高處上,則以仁義為巢;乘危履傾,則以聖賢為 杖。」

《王右軍集》與人帖:「去夏得足下致卭竹杖,皆至此。士 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遠惠之至。」 卭竹杖帖,周益州送此卭竹杖,鄉尊長或須,今送。 《廣志》:「九真出靈壽杖。」

《拾遺》《名山記》:「員嶠山有草,名芸蓬,色白如雪,一枝二 丈,夜視有白光,可以為杖。」

《彥周詩話》:王豐父作《拄杖詩》云:「老境得為丘壑伴,醉 鄉還勝子孫扶。」其風味雍容如此。


《避暑錄話》:《續漢·禮儀志》記歲八月,民年八十,賜玉杖, 端以鳩為飾。鳩者,不噎之鳥,欲老人不噎。而《風俗記》 又言:「漢高帝與項籍戰京索間,兵敗伏叢薄中,有鳩 鳴其上,追者不疑,得免即位,作鳩杖賜老人。」此絕無 稽考,高祖雖敗,其肯伏叢薄耶?余親戚有為先州守 得古銅鳩一,大半掌許,俯首斂翼,具尾足,若蹲伏,腹 虛其中,有圈穿腹,正可受杖。製作甚工,以遺余,疑即 漢鳩杖之飾,因以為杖,良是。首輕而尾重,舉之則探 前偃後,蓋如此乃可取力,此所以佐老人也。

《老學庵筆記》:拄杖,斑竹為上。竹欲老瘦而堅勁,斑欲 微赤而點疏。賈長江詩云:「揀得林中最細枝,結根石 上長身遲。莫嫌滴瀝紅斑少,恰是湘妃淚盡時。」善言 拄杖者也。然非予有此癖,亦未易賞音。

《桂海草木志》:「桃枝竹,多生石上,葉如小棕櫚,人以大 者為杖。」

《瑯嬛記》:山中老人以禿鶖頭形刻杖上, 謂之「扶老。」以 此鳥能辟蛇也。《古今注》以禿鶖為扶老,甚謬。

《雨航紀靈壽杖》一,長可三尺,文如紫玉,四時變色,靈 物也。

杖部外編

[編輯]

《山海經》:「夸父與日競走,渴飲河渭不足,北走大澤,未 至道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北涼錄》:沮渠蒙遜謂郎中劉炳曰:「昔魯人有浮海而 失津者,至於亶州。仲尼及七十二子遊於海中,與魯 人木杖,令閉目乘之,使歸告魯侯,築城以備寇。魯人 出海,投杖水中,乃龍也。」

《劉根別傳》:「孝武皇帝登少室,見一女子以九節杖仰 指日,閉左目,開右目,氣且絕,久乃蘇息。武帝使人問 之所行何等,女子不答。東方朔曰:『婦人食日精者』。」 《神仙傳》:「費長房欲求道而顧家憂壺公乃斷一青竹 杖,與長房身等,使懸之舍後,家人見以為縊死,大驚 號,遂殯葬之,長房立其傍,無見者。後長房歸,家人不 信」是房。房曰:「往。」曰:「所葬竹耳。」發塚視杖猶存。

壺公遣費長房歸,以一竹杖與之騎。長房騎杖忽然 如睡,少頃到家,以杖投葛陂中,顧之乃青龍也。 《南康記》:「南野縣有漢監匠陳鄰,其人通靈,夜嘗乘龍 還家。其婦懷身,母疑與外人通,密視乃知是鄰乘龍龍至家輒化青竹杖。鄰內致戶前,母不知,因將杖去, 須臾光彩滿室,俄爾飛失杖,乃御雙鵠還。」

《搜神記》:漢陳留考城史姁,年少時,嘗病,臨死謂母曰: 「我死當復生,埋我,以竹杖柱於瘞上,若杖折,掘出我, 及死埋之。」柱如其言,七日往視,杖果折,即掘出之,已 活,走至井上,浴平復如故。

《論衡》廣文伯,河東蒲坂人也。其生以夜半時適生,有 人從門呼其父名,父出應之,不見人。有大木杖植其 門側,好善異於眾。其父持杖入門以示人,人占曰:「吉。」 文伯長大學宦,位至廣漢太守。文伯當富貴,故父得 賜杖。其占者若曰:「杖當子力矣。」

《拾遺記》:麋竺用陶朱計術,日益億萬之利,有寶庫千 間,竺嘗賑生恤死,馬廄屋仄有古塚,夜聞涕泣聲,竺 乃尋之,忽見一婦人袒背而來,訴云:「漢末妾為赤眉 所害,剖棺見剝,羞晝見人,今就將軍,乞更深埋,並敝 衣以掩形體。」竺許之,即命為棺槨,以青布為衣衫,置 於塚中。歷一年復見前婦人語竺云:「君財寶可支一 世,應遭火厄,今以青蘆杖一,杖長九尺,報君棺槨衣 服之惠。」竺挾杖而歸。後鄰家常見竺家有青氣,如龍 蛇之形。或有人謂竺曰:「將非怪也。」竺乃疑之,問其家 僮,云:「時見青蘆杖自出門間,疑其神,不敢言也。」旬日, 火從庫內起,燒其珠玉,有青氣如雲,覆於火上,火即 滅。

《神異記》:「陳敏,孫皓之世為江夏太守,自建業赴職,聞 宮亭廟驗過,乞在任安穩,當上銀杖一枚。年限既滿, 作杖擬以還廟,捶鐵為幹,以銀塗之。尋徵為散騎常 侍,往宮亭送杖於廟中,訖即進路。日晚降神巫宣教 曰:『陳敏許我銀杖,今以塗杖見與。便投杖水中,當送 以還之。欺蔑之罪不可容』。部眾取杖看之,見鐵幹,乃」 置之湖中。杖浮江水上。其疾如飛。遙到敏舫前。敏舟 遂覆。

《述異記》:桂陽郡有銀井,鑿之轉深。漢有村人焦先,於 半道見三老人,遍身皓白,雲「逐我太苦,今往他所。」先 知是怪,以刀斫之。三翁各以杖受刀,忽不見。視其斷 杖是銀,其井後遂不生銀也。

《疑仙傳》:管革者,趙人也,少好道,不事耕鑿,多遊趙魏 之間,性不好謙恭,而復辯慧。忽因遊,偶遇張果先生, 先生招之,擲所策之杖,變青牛,令革乘之,與果同入 恆山。果因引革登絕頂,革曰:「爾命我遊恆山者,止欲 一示我策杖為牛邪?爾豈不知何物不可變化,物之 變化不足奇,自人而化仙者,尚世世有之。」遽起不辭 果而下絕頂。

《酉陽雜俎》:晉高衡為魏郡太守,戍石頭。其孫雅之在 廄中,有神來降,自稱白頭公,所拄杖光照一室。 《蓮社高賢傳》:曇翼入秦望山誦《法華經》,感普賢大士 化女子身,至師前曰:「妾入山採薇,日已斜,敢託一宿。」


遂令居草床上,夜半號呼腹疼,告師按摩。師辭以持 戒,不應手觸,乃布裹錫杖,遙為按之。翌日,女凌空而 上,謂師曰:「我普賢菩薩,特來相試。」

《二石遺事》:「佛圖澄死,以所服金杖銀缽內置棺中。後 開棺視之,不見體,唯見杖缽。」

《神仙傳》:「介象令人騎青竹杖,自吳往蜀。」

《法顯記》:「祗垣精舍西北四里有榛林,名曰得眼木」,有 五百盲人,佛為說法,盡得眼開。盲人喜,剌杖著地,頭 面作禮,遂生長成榛林。

《列仙傳》:「王烈曾授赤城老人九節蒼藤杖,拄杖行地 上,雖奔馬不能及。」

《神仙傳》:「王遙夜遇雨,令弟子以九節杖擔篋,冒雨而 行,衣不霑濕。」

《開天遺事》:羅公遠中秋夜與明皇玩月,乃取杖向空 中擲之,化為請帝同登,遂至大城門,牓曰「廣寒清 虛府」,乃月宮也。

《雲仙雜記》:「徐鳳儀有一杖,直如筆管,其後每年生一 節,二十年每年縮一節,三月則杖之,四面青赤白黑, 各開一花,不知何木也。」

《宣室志》:楊隱之謁唐先生,將歸,先生以杖畫地,視其 庭,忽化懸崖萬仞,巖谷重疊,謂隱之曰:「陵谷既遷,子 將安歸?」隱之泣告,乃以帚埽之,其庭戶如故,始得歸。 《酉陽雜俎》:張魏公在蜀時,有梵僧難陁,得如幻三昧, 入水火,貫金石,變化無窮。初入蜀與三少尼俱行,或 大醉狂歌,戍將將斷之。及僧至,且曰:「某寄跡桑門,別」 有樂術。因指三尼:「此妙於歌管。」戍將反敬之,遂留連 為辦酒肉。夜會客,與之劇飲。《僧假》請幫助識別此字。襠巾幗,市鉛黛, 伎其三。尼及坐,含睇調笑,逸態絕世。飲將闌,僧謂尼 曰:「可為押衙踏其曲也。」因徐對對舞,曳緒回雪,迅赴 摩跌,伎又絕倫也。良久喝曰:「婦女風邪!」忽起取戍將 佩刀,眾謂酒狂,各驚走。僧乃拔刀斫之,皆踣於地,血 及數丈。戍將大懼,呼左右縛僧。僧笑曰:「無草草。」徐舉 尼,三支筇杖也,血乃酒耳。

虞部郎中。陸紹,元和中嘗看表兄於定水寺,因為院 僧具蜜餌。時果鄰院僧與一李秀才偕至,乃環坐,笑語頗劇。院僧顧弟子煮新茗,巡將匝而不及李秀才。 陸不平曰:「茶初未及李秀才,何也?」僧笑曰:「如此秀才 亦要知茶味。」且以餘茶飲之。鄰院僧曰:「秀才乃術士 座主,不可輕言。」其僧又言:「不逞之子,弟何所憚。」秀才 忽怒曰:「我與上人素未相識,焉知予不逞徒也?」僧復 大言:「望酒旗,翫變場者,豈有佳者乎?」李乃白座客:「某 不免對貴客作造次矣。」因奉手袖中,據兩膝,叱其僧 曰:「麤行阿師,爭敢輒無禮!拄杖何在?可擊之。」其僧房 門後,有筇杖孑孑,跳出,連擊其僧。時眾亦為嚴護,杖 伺人隙輒中,若有物執持也。

《杭州府志》:「馬湘字自然,錢塘人,或曰鹽官人。狀若風 狂。人有疾告之,即以所拄竹杖指病者口吹杖頭如 雷聲,病隨愈。跛倚而來者,以杖叩之,應手便伸展。與 之財物,則以遺貧者。大中祥符九年卒。後聞於東川 上昇,乃發冢觀之,止存竹杖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