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第32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三百二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三百二十卷目錄
皮革部彙考二
書經〈禹貢〉
周禮〈夏官〉
淮南子〈地形訓〉
本草綱目〈皮巾子 皮腰袋 皮靴〉
皮革部選句
皮革部紀事
皮革部雜錄
膠部彙考
禮記〈月令〉
周禮〈冬官〉
十洲記〈續弦膠〉
拾遺記〈神膠〉
本草綱目〈阿膠 黃明膠〉
證治準繩〈膠飴 阿膠〉
膠部選句
膠部紀事
膠部雜錄
膠部外編
食貨典第三百二十卷
皮革部彙考二
[編輯]《書經》
[編輯]禹貢
[編輯]揚州,厥貢:「齒、革、羽、毛。」
〈傳〉革,犀皮。〈疏〉正義曰:《考工記》「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宣二年《左傳》云:「犀兕尚多,棄甲則那。」是甲之所用,犀革為上。革之所美莫過於犀,知革是犀皮也。
荊州厥貢羽毛齒革。
〈疏〉《正義》曰:「與揚州同」,而揚州先「齒革。」此州先《羽毛》者,蓋以善者為先也。
梁州,厥貢熊、羆、狐狸織皮。
〈傳〉貢「四獸之皮,織金罽。」〈蔡傳〉織皮者,「梁州之地,山林為多,獸之所走,熊、羆、狐、狸四獸之皮,製之可以為裘;其毳毛,織之可以為罽也。」
《周禮》
[編輯]夏官
[編輯]《職方氏》正南曰「荊州,其利丹、銀、齒、革。」
〈訂義〉鄭康成曰:「革,犀兕革也。」
《淮南子》
[編輯]地形訓
[編輯]東北方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
〈注〉虎豹皮:
《本草綱目》
[編輯]皮巾子
[編輯]主治
李時珍曰:「下血及大風癘瘡,燒灰入藥。」
附方
積年腸風瀉血,百藥不瘥:「敗皮巾子燒灰,白礬燒各 一兩,人指甲燒焦,麝香各一分,乾薑炰三兩,為末」,每 服一錢,米飲下。〈聖惠方〉
皮腰袋
[編輯]主治
李時珍曰:「大風癘瘡,燒灰入藥。」
皮靴
[編輯]《釋名》
[編輯]靴。
李時珍曰。靴,皮履也。所以華足,故字從《革。華》入藥當 用牛皮者。
主治
李時珍曰:「癬瘡取舊靴底燒灰,同皂礬末摻之。先以 蔥、椒湯洗淨。」
附方
牛皮癬瘡:舊皮鞋底燒灰,入輕粉少許,麻油調抹。〈直指 方〉
小兒頭瘡:《聖惠方》:「用皮鞋底洗淨,煮爛傅之。」又方: 舊皮鞋面燒灰,入輕粉少許,生油調傅。
瘰𤻤已潰:「牛皮油、靴底燒灰,麻油調傅之。」〈集元方〉 身項粉瘤:舊皮鞋底洗淨煮爛成凍子,常食之,瘤自 破,如豆腐,極臭。〈直指方〉
腸風下血:皮鞋底、蠶繭蛻、核桃殼紅、雞冠花等分,燒 灰,每酒服一錢。〈聖惠方〉
皮革部選句
[編輯]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水斷蛟龍,陸剸犀革。」
揚雄《長楊賦》:「永無邊城之災,金革之患。」
南齊王融《曲水詩序》:「偃革辭軒,銷金罷刃。」
梁江淹《為齊高帝讓羽部鼓吹表》:「勒岫銘海之功,鞞 革寫其詠,龕難夷邦之業,簫管凝其聲。」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飲其琉璃之酒,賞其虎豹之皮。」 隋虞世南《諫太宗畋獵疏》:「夷凶剪暴,以衛黎元。收革 擢羽,用充軍器。」
唐韓愈《進學解》,「牛溲馬渤,敗鼓之皮。」〈又〉《太學聽彈琴 詩序》「四序無鬥爭金革之聲。」
柳宗元《招海》,賈文黑齒。《齴鱗文肌》三角駢列耳,離 披反斷叉牙踔嶺崖。蜿首狶鬣虎豹皮,群沒互出讙 遨嬉。
北周庾信詩:「白虎題書觀,元熊帖射皮。」
唐杜甫《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憶爾腰下鐵絲箭,射 殺林中雪色鹿。前者坐皮因問毛,知子歷險人馬勞。」 韓愈詩:「駒麛著爪牙,猛虎借與皮。」
白居易詩:「裘新青兔褐,褥軟白猿皮。」
宋梅堯臣《永叔見索敘述》詩:「昔同騎破韉,今控銀轡 革。」〈又〉《和燕秀才詩》「循舊臨學宮,虎革被羊質。」
黃庭堅詩:「僧床臥虎皮。」
陳樵詩:「投老拋書衣鹿皮。」
范成大詩:「牛革厚逾氈,鱟食銛勝鈒。」
金蕭貢詩:「古人相馬遺毛皮。」
元張翥詩:「寫多髡,兔穎藏久。」蚛「貂皮」, 汪元量《杭州和林石田》詩:「人誰包馬革,子獨取羊裘。」 明劉基詩:「䲭革愁何極,羊裘鈞不迂。」〈又〉撞金伐革殷 朝夕,丹蕤翠葩相焜煌。
孫炎《寶劍歌》:「自從虎革裹干戈,飛入芒碭有光彩。」 唐順之詩:「鞶舞呈鞮革,侏言譯象胥。」
皮革部紀事
[編輯]《史記·三皇紀》:「大昊伏犧氏,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 《埤雅》:「東海中有獸,狀如牛,蒼身無角,一足。出入則有 風雨,其音如雷,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冒鼓,聲聞 五十里。」
《楚辭》:「浞娶純狐,眩妻爰謀。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注〉浞,寒浞,眩惑也。爰,於也。言浞娶於純狐氏女,眩惑 愛之,遂與浞謀殺羿也。射革,貫革也。吞,滅也。揆,謀度 也。
《詩經召南羔羊》篇:「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 蛇委蛇。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注〉 《南國》被文王之化,在位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 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
《史記·秦本紀》:「惡來有力,能裂虎兕革。」
《禮記樂記》:「武王克殷,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散軍而 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注〉射,穿 甲革也。
《史記漢高祖紀》:「殷事已畢,武王偃革為軒。」
《荀子》:「周公定三革。」〈注〉《犀兕》牛也。
《周禮·地官》:鄉師之職,「以鄉射之禮五物詢眾庶,三曰 主皮。」
《春官》:「大宗伯孤執皮帛。」〈訂義〉鄭鍔曰:「三孤貳公洪化寅 亮天地,以弼一人,其名曰孤。蓋三公之下,六卿之上, 位漸進乎上矣,要當特立無朋,然後足以稱其位。有 天子之孤,有諸侯之孤,非有衣被人之德與夫炳蔚 之文,著見乎外者,不可以當此選,故執以皮帛,蓋束 帛為摯,飾之以皮,皮實於庭,而執帛以見也。天子之 孤以虎,諸侯之孤以豹,帛之色」,孔安國於《書》之「三帛」 以為「纁元、黃,則諸侯世子、公之孤、附庸之君執之。」鄭 康成以為赤、白、黑,則高陽、高辛之後與其餘諸侯執 之。周家三孤之帛,其色有別,固可知,第於《經》無攷耳。 崔氏曰:「執虎豹之皮者,義取有文而能服猛。」
巾車革路,龍勒條纓,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衛。 〈訂義〉鄭康成曰:「《革路》,鞔之以革而漆之,無他飾。」鄭鍔曰: 「革之為物,鞏物而固之,堅而不可解,以象信也。 《夏官》服不氏,凡賓客之事則抗皮。」〈訂義〉鄭鍔曰:「賓客以 虎豹之皮為庭實,必布於庭,服不氏則抗舉其皮以 示王朝之威。」
《司弓矢》掌頒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質者。〈訂義〉鄭鍔 曰:「甲革,說者謂即革車也。」
《秋官》:穴氏「掌攻蟄獸,各以其物火之,以時獻其珍異 皮革。」
《小行人》「合六幣,璋以皮。」〈訂義〉鄭鍔曰:「璋者,禮南方之玉, 萬物相見,文明著見之地,故有文德之著者,宜享以 璋,必用皮以合之,蓋皮者虎豹之皮也,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君子豹變,其文蔚也,皆文之生乎自然者也, 是以配乎文德之著也。《易氏》曰:『璋用於南方者也,有 致飾之義,而皮用虎豹,有自然之飾,亦南方之象,故 合璋以皮』。」
《冬官函人》:「凡為甲,必先為容,然後製革。」〈訂義〉鄭鍔曰:「為 甲必製革以為札。」
《穆天子傳》:「河宗之子孫絮逆天子,先豹皮十,良馬二 六,天子使井利受之。」
《詩經小雅采𦬊》篇:「方叔率止,路車有奭。簟茀魚服,鉤 膺鞗革。」
《大雅·韓奕》篇:「獻其貔皮,赤豹黃羆。」〈疏〉《正義》曰:「此言韓 侯既受賜歸國,令百蠻追貊,獻其貔獸之皮,及赤豹 黃羆之皮。」
《列子》:宣王曰:「吾力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 《左傳》隱公五年春,公將如棠觀魚者,臧僖伯諫曰:「皮 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則公不射,古之制也。」 莊公十二年,宋南宮萬奔陳,宋人請南宮萬於陳,以 賂陳人,使婦人飲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 皆見,宋人皆醢之。
《國語》:「桓公知諸侯之歸己也,使輕其幣而重其禮,罷 馬以為幣,縷纂以為奉,鹿皮四個。諸侯之使垂橐而 入,捆載而歸。」
《管子·輕重戊篇》:桓公問於管子曰:「代國之出何有?」管 子對曰:「代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貴買之?」管子曰:「狐白 應陰陽之變,六月而壹見,公貴買之,代人忘其難得, 喜其貴買,必相率而求之。則是齊金錢不必出,代民 必去其本而居山林之中,離枝聞之,必侵其北;離枝 侵其北,代必歸於齊。」公因令齊載金錢而往。桓公曰: 「諾。」即令中大夫王師北將人徒載金錢之代谷之上, 求狐白之皮。代王聞之,即告其相曰:「代之所以弱於 離枝者,以無金錢也。今齊乃以金錢求狐白之皮,是 代之福也。子急令民求狐白之皮,以致齊之幣,寡人 將以來離枝之氏。」代人果去其本,處山林之中,求狐 白之皮,二十四月而不得一。離枝聞「之,則侵其北。代 王聞之大恐,則將其士卒葆於代谷之上。離枝遂侵 其北。王即將其士卒,願以下齊。齊未亡一錢幣,修使 三年而代服。」
《說苑》:「秦穆公使賈人載鹽,徵諸賈人。賈人買百里奚 以五羖羊之皮,使將車之秦。」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師陳於莘北,胥臣以下軍之 佐當陳、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將中軍,曰:「今日必無 晉矣!」子西將左,子上將右。胥臣蒙馬以虎皮,先犯陳、 蔡。陳、蔡奔楚,右師潰。
二十三年,晉公子及楚,楚子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 則何以報不穀?」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 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皆君之餘也,其何以報 君?」
《韓子》:「翟人獻豐狐元豹之皮於晉文。」
《左傳·襄公四年》:「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如晉,因魏莊子 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戎。」
二十一年,齊莊公為勇爵,殖綽、郭最欲與焉。州綽曰: 「東閭之役,臣左驂迫還於門中,識其枚數,其可以與 於此乎?」公曰:「子為晉君也。」對曰:「臣為隸新。然二子者 譬於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
二十六年,楚伍舉奔晉。聲子通使於晉,還如楚,令尹 子木與之語,問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卿不如 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 楚有材,晉實用之。」
定公四年冬蔡侯吳子、唐侯伐楚武城黑謂子常曰: 「吳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戰。」
《史記·伍子胥傳》:「子胥自剄死,吳王乃取子胥屍,盛以 鴟夷革,浮之江中。」〈注〉應劭曰:「取馬革為鴟夷。鴟夷,榼 形。」
《新序》淳于髡曰:「狐白之裘,補之以弊羊皮,可乎?」鄒忌 曰:「敬諾。請不敢雜賢以不肖。」
《漢書貢禹傳》:「禹奏言,孝文皇帝衣綈履革,器亡琱文 金銀之飾。」
《食貨志》:武帝時,有司言曰:「古者皮幣,諸侯以聘享,今 遠方用幣,煩費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緣以繢為皮 幣,直四十萬,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 後得行。
《西京雜記》:「魏哀王冢,漆兕革為棺,厚數寸,累積十餘 重,力不能開。」
《後漢書馬援傳》:援拜伏波將軍,軍還將至,故人多迎 勞之。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 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 在兒女子手中邪?」
《耿弇傳》:「弇弟國,國弟子恭為戊己校尉,屯後王部金 蒲城,匈奴來攻。會顯宗崩,救兵不至,車師復畔,與匈 奴共攻恭。恭食盡窮困,乃煮鎧弩,食其筋革。」
《李恂傳》:「恂拜兗州刺史,以清約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
《鄧禹傳》:「禹子訓為護羌校尉,發湟中六千人,令長史 任尚將之,縫革為船,置於箄上以渡河,掩擊迷唐廬 落大豪,多所斬獲。」
孔融與諸卿書:「子以為郊天之鼓,必麒麟皮也。」 《南史·宋本紀》:文帝性存儉約,不好奢侈,輦席舊以烏 皮緣故,欲代以紫皮,上以紫色貴,不聽改。其率素如 此。
《何尚之傳》:尚之以左光祿拜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如 故。尚之在家,常著鹿皮帽。及拜開府,沈慶之戲曰:「今 日何不戴鹿皮冠。」
《齊高帝諸子傳》:「武陵王曄善射,武帝幸豫章王嶷東 田,呼使射,屢發命中。後於華林射賭,凡六箭,五破一 皮,賜錢五萬。」
《梁武帝諸子傳》:「昭明太子統,有司奏太子婚,納徵用 玉璧、虎皮。」
《魏書孟表傳》:「表除南兗州刺史,鎮渦陽,後蕭鸞遣裴 叔業攻圍六十餘日,城中食盡,唯以朽革及草木皮 葉為糧,表撫循將士,戮力固守。」
《唐書選舉志》:「武舉課試之制,畫布為五規,置之於垛, 去之百有五步,列坐引射,名曰長垛。又穿土為埒,其 長與垛均,綴皮為兩鹿,歷置其上,馳馬射之,名曰馬 射。」
《薛萬均傳》:萬均拜潞國公,卒後,帝嘗賜群臣貘皮及 萬徹,而誤呼萬均,愴然曰:「萬均,朕勳舊,忽口其名,豈 死者有知,冀此賜乎?」因命取焚之,舉坐感嘆。
《酉陽雜俎》:「永泰初,豐州烽子暮出,為党項縛入西蕃 易馬。蕃將令穴肩骨,貫以皮索,以馬數百蹄配之。經 半歲,馬息一倍,蕃將賞以羊革數百。」
《唐書王翃傳》:「翃為東都留守,既至,開田二十餘屯,修 器械,皆良金壽革。」
《劇談錄》:李德裕嘗因暇日邀同列及朝士,時畏景赫 曦,咸有鬱蒸之苦。及列坐開尊,煩暑都盡,良久,覺清 飆凜冽,如涉高秋。好事者求親信察問之,云:「此日以 金盆貯水,浸白龍皮,置於坐末。」
《唐書李茂勳傳》:「王處存以輕兵三千,蒙羊皮,夜布之 野,以精騎伏他道。李全忠軍望為群羊,爭趨之。處存 伏騎發,大敗之。」
《五代史·死節傳》:「王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 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於忠義,蓋天性也』。」
《元史·輿服志》:「偏帶,五品以下以烏犀,並八胯,綎用朱 革。」
《后妃傳》:「世祖昭睿順聖皇后,率宮人親執女工,宣徽 院羊臑皮置不用,後取之,合縫為地氈。」其勤儉有節, 而無棄物類如此。
皮革部雜錄
[編輯]《易經遯卦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
《革卦》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詩經小雅蓼蕭》篇:「鞗革沖沖,和鸞雝雝。」〈傳〉鞗,轡也。《革》, 轡首也。
《禮記·王制》:「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禮運》:「昔者先王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又〉「冕弁兵革,藏 於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
《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
《內則》:「男鞶革,女鞶絲。」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轂,欲其眼也;進而視之, 欲其幬之廉也。無所取之,取諸急也。」〈訂義〉《鄭鍔》曰:「幬,覆 也。廉,隅也。覆之以革,革之急而廉見也。」
《儀禮·士冠禮》:「主人酬賓,束帛儷皮。」〈注〉儷皮,兩鹿皮也。 《聘禮》:「賓入門左,揖讓如初,升致命,張皮。」
《握奇經陣勢八》「二革二金為天,三革三金為地,二革 三金為風,三革二金為雲,四革三金為龍,三革四金 為虎,四革五金為鳥,五革四金為蛇。」
《國語》:「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又〉古人「夏則資皮,冬 則資絺」,以待之也。
《墨子》:「古之民,未知為衣,衣皮帶茭。」
《荀子》:「楚人蛟革犀兕以為甲。」
《韓子》,「西門豹性急,佩韋以緩己;董安於心緩,佩絃以 自急。」
《史記禮書》:「堅革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 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
《大宛傳》:「安息在大月氏西,畫革旁行,以為書記。」 《貨殖傳》:「通邑大都,屠牛羊,彘千皮,榻布皮,革千石,狐 貂裘千皮,羔羊裘千石。」此亦比千乘之家。
《漢書百官表》註:「主乳馬,以韋革為夾兜,受數斗,盛馬 乳,挏取其上肥,因名曰挏馬。」挏,徒孔反。
《淮南子道應訓》:「其為政也,以苛為察,以切為明,以刻 下為忠,以計多為功,譬之廓革者也。」
《兵略訓》:「人無筋骨之強,爪牙之利,故割革而為甲,爍 鐵而為刃。」
今夫虎豹便捷,熊羆多力,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通其知而壹其力也。
《修務訓》:「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若使之銜腐;鼠蒙蝟 皮,人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
《神異經》:「北方層水萬里,厚百丈,有磎鼠在冰下土中 焉,食草木,肉重千斤,可以作脯。食之已熱,其皮可以 蒙鼓,聞千里。」
《說苑》:「虎豹為猛,人尚食其肉而席其皮。」
揚子《法言吾子》篇:「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 忘其皮之虎也。」
《後漢書輿服志》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 崔駰《博徒論》:「脛如燒椽,皮如領革。」
《論衡》「服革於腰,佩刀於左,舞劍於右。」
《漢官解》:「詁執金吾。」執者,禦也。典執金革,以禦非常也。 《文心雕龍》,狐腋非一皮能溫,雞蹠必數千而飽。 《唐書·地理志》:靈州靈武郡大都督府,土貢野馬、鹿、革。 會州會寧郡,土貢野馬革。
《五代史·四夷附錄》:「東女真,其人無定居,行以牛負物, 遇雨則張革為屋。」
回鶻地出《騊駼》之革。
《清異錄》:「豹革為囊,風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 滌滯思而起清風。」
《桂海虞衡志》:「象皮,可以為甲,或條截之,硾之至乾,治 以為杖,甚堅。」
膠部彙考
[編輯]《禮記》:
月令
[編輯]季春之月,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金、鐵、皮、革、筋、 角、齒、羽、箭、幹、脂、膠、丹、漆,毋或不良。」
《周禮》
[編輯]冬官
[編輯]《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 廉。」
〈訂義〉《鄭鍔》曰:此言相膠之法。賈氏曰:「案下鹿膠青白已下,惟牛膠火赤,自餘非純赤,則牛膠為善矣。」
《王昭禹》曰:「凡相膠,以純赤為上,又欲其文之交。」
錯,故曰「朱色。」 而昔深瑕而澤者,言其表裡皆有文,而其色潤澤也。
鹿膠青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 黃。
王昭禹曰:「膠或用皮,或用角,或用膘。如鹿膠用其角,如魚膠用其膘,如馬、牛、犀鼠用其皮。」
《十洲記》
[編輯]續弦膠
[編輯]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 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洲上多鳳麟數萬,各 為群。又有山川池澤及神藥百種,亦多仙家,煮鳳喙 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為「續弦膠」,或名「連金泥。」此膠 能續弓弩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更以膠連續之, 使力士掣之,他處乃斷,所續之際,終無斷也。武帝天 漢二年,帝幸北海祠恆山。四月,西國王使至,獻此膠 四兩,吉光毛裘。武帝受以付外庫,不知膠裘二物之 妙用也。以為西國雖遠,而上貢者不奇,稽留使者未 遣。又時武帝幸華林園射虎而弩弦斷。使者時從駕, 乃上膠一分口濡以續弩弦。帝驚曰:「異物也。」乃使武 士數人共對掣引之,終日不脫,如未續時也,膠色青 如碧玉。
《拾遺記》
[編輯]神膠
[編輯]神膠,出鬱夷國,接弓弩之斷者,百斷百續也。
《本草綱目》
[編輯]阿膠
[編輯]《釋名》
[編輯]傅致膠。
陶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
李時珍曰:何井在今山東兗州府陽穀縣東北六十 里,即古之東阿縣也。有官舍禁之。酈道元《水經注》云: 「東阿有井,大如輪,深六七丈,歲常煮膠以貢天府者」, 即此也。其井乃濟水所注,取井水煮膠用,攪濁水則 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蓋濟水清而重,其性趨 下,故治淤濁及逆上之痰也。
集解
《別錄》曰:「阿膠,出東平郡東阿縣,煮牛皮作之。」
陶弘景曰:「今東都亦能作之。用皮有老少,膠有清濁, 熬時須用一片鹿角,即成膠,不爾不成也。膠有三種: 清而薄者;畫家用清而厚者,名覆盆膠,入藥用;濁而 黑者,不入藥,但可膠物爾。」
蘇頌曰:「今鄆州亦能作之,以阿縣城北井水作煮者為真。其井官禁真膠極難得,貨者多偽。其膠以烏驢 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爾。」今時方家用黃明膠,多是 牛皮。《本經》阿膠亦用牛皮,是二皮可通用。但今牛皮 膠製作不甚精,止可膠物,故不堪入藥也。陳藏器言: 「諸膠皆能療風,止洩補虛,而驢皮膠主風為最,此阿」 膠所以勝諸膠也。
李時珍曰:「凡造諸膠,自十月至二三月間,用沙牛、水 牛、驢皮者為上,豬、馬、騾、駝皮者次之,其舊皮鞋履等 物者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極淨,熬煮時 時攪之,恆添水至爛,濾汁再熬成膠,傾盆內待凝,近 盆底者,名坌膠。煎膠水以鹹苦者為妙。大抵古方所 用,多是牛皮,後世乃貴驢皮。若偽者,皆雜以馬皮,舊」 革鞍靴之類。其氣濁臭。不堪入藥。當以黃透如琥珀 色。或光黑如瑿漆者為真。真者不作皮臭。夏月亦不 濕軟。
修治
陶弘景曰:「凡用皆火炙之。」
《雷斆》曰:「凡用,先以豬脂浸一夜,取出,柳木火上炙燥, 研用。」
李時珍曰:「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麪炒,或以火炙,或 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當各 從本方。」
氣味
甘平無毒。
《別錄》曰:「微溫。」
張元素曰:「性平味淡,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手少 陰、足少陰、厥陰經。得火良。薯蕷為之使。畏大黃。」
主治
《本經》云:「心腹內崩,勞極灑灑。」〈音蘚〉如瘧狀。腰腹痛。四肢 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輕身益氣。
《別錄》曰:「丈夫小腹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腳酸不能 久立,養肝氣。」
《藥性》曰:「堅筋骨,益氣,止痢。」
《蘇頌》曰:「止洩痢,得黃連、蠟尢,佳。」
李時珍曰:「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 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男 女一切風病,骨節疼痛,水氣浮腫,虛勞咳嗽喘急,肺 痿唾膿血,及癰疽腫毒,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 肺,利小便,調大腸,聖藥也。」
發明
陳藏器曰:「諸膠皆主風,止洩補虛,而驢皮主風為最。」 寇宗奭曰:「驢皮煎膠,取其發散皮膚之外也。用烏者, 取烏色屬水,以制熱,則生風之義。如烏蛇、烏鴉、烏雞 之類皆然。」
李時珍曰:阿膠大要,只是補血與液,故能清肺益陰, 而治諸證。按:陳自明云:「補虛用牛皮膠,去風用驢皮 膠。」成無己云:「陰不足者,補之以味,阿膠之甘,以補陰 血。」楊士瀛云:「凡治喘嗽,不論肺虛肺實,可下可溫,須 用阿膠以安肺潤肺,其性和平,為肺經要藥。」小兒驚 風後,瞳人不正者,以阿膠倍人參煎服最良。阿膠育 「神,人參益氣也。又痢疾多因傷暑伏熱而成,阿膠乃 大腸之要藥,有熱毒留滯者,則能疏導。無熱毒留滯 者,則能平安。」所說足以發明阿膠之蘊矣。
附方
攤緩偏風:治攤緩風及諸風手腳不遂,腰腳無力者。 驢皮膠微炙熱,先煮蔥豉粥一升,別又以水一升,煮 香豉二合,去滓入膠,更煮七沸,膠烊如餳,頓服之,乃 暖喫蔥豉粥,如此三四劑,即止。若冷喫粥,令人嘔逆。 〈廣濟方〉
肺風喘促,涎潮眼竄:用透明阿膠切炒,以紫蘇、烏梅 肉焙研等分,水煎服之。〈直指方〉
老人虛祕:阿膠炒二錢,蔥白三根,水煎化,入密二匙, 溫服。
《胞轉淋閟》:阿膠三兩,水二升,煮七合,溫服。〈千金方〉 赤白痢疾:黃連阿膠丸:「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 赤白,裡急後重,腹痛,小便不利。用阿膠炒過,水化成 膏一兩,黃連三兩,茯苓二兩,為末,搗丸梧子大。每服 五十丸,粟米湯下,日三。」〈和劑局方〉
吐血不止:阿膠炒二兩,蒲黃六合,生地黃三升,水五 升,煮三升,分服。〈千金翼〉
大人小兒吐血:「阿膠炒、蛤粉各一兩,辰砂少許,為末, 藕節搗汁,入蜜調服。」〈經驗方〉
肺損嘔血並開胃:用阿膠炒三錢,木香一錢,糯米一 合半,為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服,日一。〈普濟方〉 大衄不止,口耳俱出用阿膠炙,蒲黃半兩,每服二錢, 水一盞,生地黃汁一合,煎至六分,溫服,急以帛繫兩 乳。〈聖惠方〉
月水不調:阿膠一錢,蛤粉炒成珠,研末,熱酒服即安。 一方入辰砂末五分。
月水不止:阿膠炒焦為末,酒服二錢。〈祕韞方〉
妊娠尿血:阿膠炒黃為末,食前粥飲下二錢。〈聖惠方〉妊娠血痢:阿膠二兩,酒一升半,煮一升,頓服。
妊娠下血不止:「阿膠三兩炙為末,酒一升半,煎化服, 即愈。」又方:用阿膠末二兩,生地黃半斤,搗汁,入清 酒二升,分三服。〈梅師方〉
妊娠胎動:明《刪繁》用阿膠炙研二兩,香豉一升,蔥一 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入膠化服。《產寶》膠艾湯:用阿膠 炒熟,艾葉二兩,蔥白一升,水四升,煮一升,分服。 產後虛閟:阿膠炒、枳殼炒各一兩,滑石二錢半,為末,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下,未通再服。〈和劑局方〉 久嗽經年:阿膠炒、人參各二兩,為末,每用三錢,豉湯 一盞,蔥白少許,煎服,日三次。〈聖濟總錄〉
黃明膠
[編輯]《釋名》
[編輯]牛皮、膠 水、膠 海、犀膏
正誤
甄權曰:「白膠,一名黃明膠。」
蘇頌曰:「今方家所用黃明膠,多是牛皮。《本經》阿膠亦 用牛皮,是二膠亦通用。但今牛皮膠製作不精,故不 堪用,止以膠物耳。而鹿角膠,《本經》謂之白膠,處處能 作,但功倍於牛膠,故鮮有真者。」
李時珍曰:按《本經》「白膠一名鹿角膠,煮鹿角作之。阿 膠一名傅致膠,煮牛皮作之。」其說甚明。黃明膠即今 水膠,乃牛皮所作,其色黃明,非白膠也,但非阿井水 所作耳。甄權以黃明為鹿角白膠,唐慎微又采黃明 諸方附之,並誤矣。今正其誤,以附阿膠之後。但其功 用,亦與阿膠彷彿。苟阿膠難得,則真牛皮膠亦可權 用,其性味皆平補,宜於虛熱。若鹿角膠則性味熱補 非虛熱者所宜,不可不致辯也。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吐血,衄血,下血,血淋,下痢,妊婦胎動血下, 風濕走注疼痛,打撲傷損,湯火灼瘡,一切癰疽腫毒, 活血止痛,潤燥利大小腸。」
附方
肺痿吐血:「黃明膠炙乾花、桑葉陰乾各二兩,研末,每 服三錢,生地黃汁調下。」〈普濟方〉
肺破出血,或嗽血不止,用「海犀膏」,即水膠一大片,炙 黃,塗酥再炙,研末,用白湯化三錢,服之即止。〈斗門方〉 吐血咯血:黃明膠一兩,切片炙黃,新綿一兩,燒研,每 服一錢,食後米飲服,日再。〈食療方〉
衄血不止,「黃明膠盪軟,帖山根至髮際。」〈三因方〉 妊娠下血:黃明膠二兩,酒煮化,頓服之。〈肘後方〉 欬嗽不瘥:黃明膠炙研,每服一錢,人參末二錢,薄豉 湯二盞,蔥白少許,煎沸,嗽時溫呷三五口,即止。〈食療方〉 腎虛失精:水膠三兩研末,以酒二碗化服,日三服。〈千金 方〉
面上木痺:牛皮膠化和桂末厚塗一二分良。〈葉氏摘元方〉 寒濕腳氣:牛皮膠一塊,細切,麪炒成珠,研末。每服一 錢,酒下,其痛立止。〈萬氏方〉
風濕走痛:牛皮膠一兩,薑汁半杯,同化成膏,攤紙上, 熱貼之,冷即易,甚效。一加乳香、沒藥一錢。〈鄧筆峰方〉 腳底木硬,牛皮膠、生薑汁化開,調南星末塗上,烘物 熨之。
屍腳坼裂,烊膠著布上烘貼之。〈千金方〉
破傷中風:黃明膠燒存性,研末,酒服二錢,取汁。〈普濟方〉 跌撲傷損:真牛皮膠一兩,乾冬瓜皮一兩,剉,同炒存 性,研末。每服五錢,熱酒一鍾調服,仍飲酒二、三鍾,暖 臥微汗痛止,一宿接元如故。〈藺氏方〉
湯火傷灼:「水煎膠如糊,冷埽塗之。」〈斗門方〉
一切腫毒已成未成:用水膠一兩,水漬軟,當頭開孔 貼之。未有膿者自消,已潰者令膿自出。〈外臺祕要〉 諸般癰腫:黃明膠一兩,水半升化開,入黃丹一兩煮 勻,以翎掃上瘡口。如未成者,塗其四圍,自消。〈本事方〉 便毒初起,水膠鎔化塗之即散。〈直指方〉
乳癤初發:黃明水膠,以濃醋化塗之,立消。〈簡便方〉 背疽初發:《阮氏經驗方》:用黃明牛皮膠四兩,酒一盌, 重湯頓化,隨意飲盡。不能飲者,滾白湯飲之,服此毒 不內攻,不傳惡症。談埜翁《試效方》:以新瓦上燒存 性,研末,酒二盌服之。《唐氏經驗方》又加穿山甲四 片,同燒存性,雲極妙無比。
瘰𤻤結核:黑牛皮膠鎔化攤膏貼之。已潰者將膏搓 作線,長寸許,紝入孔中,頻換拭之,取效。〈楊氏經驗方〉 小兒痘瘢:黃明膠炒研末,溫酒調服一錢匕,痘已出 者,服之無瘢,未出者,服之瀉下。
物入耳中,以麻繩剪令頭散,著膠粘上,徐引出之。〈千金 方〉
《證治準繩》
[編輯]膠飴
[編輯]氣溫,味甘,無毒。入《太陰經》。
成無已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膠飴之甘,以緩中也。」
王海藏曰:「飴,乃脾經氣分藥也。甘能補脾之不足。」 寇宗奭曰:「多食動脾氣,亦助胃火。」
阿膠
[編輯]陳藏器曰:「諸膠皆主風止洩,而驢皮主風為最。」 李時珍曰:「剉如豆大,或以蛤粉,或以䴸,或以草灰,皆 炒成珠,研末用,或以湯酒鎔化,各從本方。」
膠部選句
[編輯]北周庾信《馬射賦》:「唐弓九合,冬幹春膠,夏箭三成,青 莖赤羽。」〈又〉古槐時變火,枯楓乍落膠。
宋吳淑《弓賦》:「麟膠棘竹,燕角楚筋。」
周邦彥《汴都賦》:「金角丹漆,脂膠竹木。」
《古樂府》:「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北周庾信詩:「壯水初開地,盲風正折膠。」
唐駱賓王詩:「胡地寒膠折,邊城夜柝聞。」
《李賀詩》:「桃膠迎夏新琥珀。」
元稹詩:「阿膠在末派,四象游上原。」
白居易詩:「松膠黏琥珀,筠粉撲琅玕。」
《杜牧詩》:「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弦膠。」
陸龜蒙詩:「魏武平生不愛香,楓膠蕙炷潔宮房。」 司空圖《短歌行》:「女媧只解補青天,不解煎膠黏日月。」 吳融詩:「莫道斷絲不可續,丹穴鳳凰膠不遠。」
宋韓琦詩:「風入弓膠士氣豪。」
王安石詩:「我欲往滄海,客來自河源。手探囊中膠,救 此千載渾。」
《秦觀詩》:「取皮煎作膠,清此崑崙河。」
朱熹詩:「豈此一寸膠,救此十丈渾。」
謝翱詩:「烹魚腹有膠,不患海水深。」
元楊維楨《樂府》:「麟角煮為膠,續弦弦在手。」〈又〉《詩》「弦斷 應銜鳳觜膠。」
膠部紀事
[編輯]《拾遺記》:「黃帝以神金鑄器,皆銘題詔使,百辟群臣受 德教者,必列珪玉於蘭蒲蓆上,燃沈榆之香,舂雜寶 為屑,以沈榆之膠和之為泥,以塗地。」
《韓詩外傳》:齊景公使人為弓,三年乃成。弓人之妻曰: 「此弓者,南山之南,烏號之柘,騂牛之角,荊糜之筋,河 魚之膠也。」
《博物志》:漢武帝時,西海國有獻膠五兩者,帝以付外 庫。餘膠半兩,西使佩以自隨。後從武帝射於甘泉宮, 帝弓弦斷,從者欲更張弦,西使乃進乞以所送餘香 膠續之座上,左右莫不怪,西使乃以口濡膠為水,以 注斷弦,兩頭相連,注弦遂相著。帝乃使力士各引其 一頭,終不相離。西使曰:「可以射,終日不斷。」帝大怪,左 右稱奇。因名曰「續弦膠。」
《鍾離意別傳》:意相魯省堂有孔子小車,乘皆朽敗。意 自糶俸,雇漆膠之直,及護幾席劍履。後得甕中素書 曰:「護吾履鍾離意。」
《洞冥記》:善苑國嘗貢一蟹,長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 百足蟹。煮其殼,勝於黃膠,亦謂之螯膠,勝於鳳喙之 膠也。
魏武帝令「房室不潔,聽得燒楓膠及蕙草。」
《南史何敬容傳》:「武帝雖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須潔。敬 容希旨,故益鮮明。常以膠清刷鬚,衣裳不整,伏床熨 之,或暑月背為之焦。」
《墨經》賈思勰墨法:「煤一斤,用膠五兩,未盡善也。膠多 利久,膠少利新。匠者以其速售,故喜用膠。少。」觀易水 奚氏、歙州李氏,皆用大膠,所以養墨時大膠墨紙黃, 小膠墨紙微黃,其力以是為差。
潘谷見《陳相墨》,曰:「惜哉!其用生膠耳,當以重煎者為 良。」
《唐書。突厥傳》:「頡利請和贄魚膠紿,雲固二國之好也。」 《雲仙雜記》:「李白游慈恩寺,寺僧用水松牌刷以吳膠 粉,奉乞新詩。」
《五代史雜傳》:故事:「吏部文武官告身,皆輸朱膠紙軸 錢,然後給。」
《春渚紀聞》:「沈珪於居彥實家造墨,而出灰池失早,墨 皆斷裂。彥實以所用墨料精佳,惜不忍棄,遂蒸浸以
出故膠,再以新膠和之,墨成,堅如玉石膠部雜錄
[編輯]《周禮·考工記》:「輪人為輪,容轂必直,陳篆必正,施膠必 厚。」
「《弓人》斲摯不中」,膠之不均,則及其大修也,角代之受 病。夫懷膠於內而摩其角,夫角之所由挫,恆由此作。 〈又〉「《鬻》《膠》欲孰」,而「水火相得。」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淳于髡曰:弓膠昔幹,所以為合 也。然而不能傅合疏罅?」
《漢書晁錯傳》:「錯曰:『欲立威者,始於折膠』。」 《韓詩外傳》:「實之與實,如膠如漆;虛之與虛,如薄冰之 見晝日。」
《淮南子覽冥訓》:「以冬鑠膠,以夏造冰。」
《參同契》:「藥物非種,名類不同。亦猶和膠補釜,以磠塗 瘡。」
《晉書夏侯湛傳》湛作抵疑辭曰:「譬投盈寸之膠,而欲 使江海易色;燒一羽之毛,而欲令大爐增勢。」
《載記》論:「候滿月而窺兵,乘折膠而縱鏑。」
《抱朴子·嘉遁篇》:「寸膠不能治黃河之濁。」
《水經注》:東阿,大城北門內西側,皋上有大井,歲嘗煮 膠以供天府,《本草》所謂阿膠是也。
《顏氏家訓》:「漢武不信弦膠,魏文不信火布。」
《唐書西域傳》:「康者一名薩末鞬,生兒以石蜜啖之,置 膠於掌,欲長而甘言持珤若黏雲。」 《酉陽雜俎》:「仙藥有鍾山白膠,閬風石腦。」〈又〉食膠蟲。夏 月食松膠。
《墨經》衛夫人曰:「墨,取廬山松煙,代郡鹿膠。」〈又〉墨膠不 可單用,或以牛膠、魚膠、參和之。〈又〉潘谷之煤,人多有 之,而人製墨,莫有及谷者,正在煎膠之妙。
《宋史·地理志》:「東平府貢阿膠。」〈又〉濟州。貢「阿膠。」〈又〉金州 貢:「白膠。」〈又〉通州貢「鰾膠。」
《小學紺珠》:「弓人六材,取幹以冬,取角以秋,絲漆以夏, 筋膠以春。」
《本草》:「松葉、松節、松膠,皆可為酒,能已疾。」
膠部外編
[編輯]《遊仙記》:「老子西遊,太真王母供以紫輕梨,千年一花。 冬月乃煎膠食之,身輕如太虛。」
《列仙傳》:「靈子真者,服桃膠得仙。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