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同文韻統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欽定同文韻統 提要

  御製同文韻統序
  粵自切韻字母之學興於西域流傳中土遂轉梵為華而中華之字不特與西域音韻攸殊即用切韻之法比類呼之音亦不備於是有反切有轉注甚至有音無字則為之空圈影附其言浩若河漢而其緒紛如亂絲我國朝以十二字頭括宇宙之大文用合聲切字而字無遁音華言之所未備者合聲無不悉具亦無不脗合信乎同文之極則矣間甞流覽梵夾華文筆授充牣支那而咒語不繙取存印度本音以傳真諦顧緇流持誦迥非西僧梵韻是豈說咒不譯之本意耶和碩莊親王當
  皇祖時面承音韻闡微之要㫖精貫字母博渉明辨爰命率同儒臣咨之灌頂普善廣慈國師章嘉胡土克圖攷西番本音溯其淵源別其同異為之列以圖譜系以圖說辨隂陽清濁於希微杳渺之間各得其元音之所在至變而莫能淆至賾而不可亂既正貝葉流傳之訛謬即研窮字母形聲之學者亦可探婆羅門書之窔奧而破
  拘墟之曲見書成名之曰同文韻統而著其縁起如此雲
  乾隆歳在庚午冬十二月既望御筆













  和碩莊親王臣允祿等謹
  奏臣等遵
  㫖恭譯梵音字母查文殊問經金剛頂經師利問經三部內俱有此五十字而所用漢字各有不同臣等於三經內擇其與西番本字音韻相合者取用外其音韻不合者另於十二字頭漢字內取用字頭內有借用仄聲字者照字典例發平聲圈其有本字呼聲應長者三經內用引字為記查從前譯十二字頭時奉
  㫖凡本字下有餘音者將餘音字細書於本字下欽此今遵㫖凡遇呼聲應長之字即將本字疊書而下一字㣲小合為一字其本字下另帶別音者即於本字下將別音字細書合為一字其有有音無字者照釋典本身切例將所切二字並書合為一字其一字有二音者如上音分數多下音分數少或下音分數多上音分數少將分數多之字正書分數少之字細書俱合為一字此後有一字帶三音者亦照此例將分數多之一字正書分數少之二字細書亦俱合為一字以上所譯漢字俱照梵字本韻遵音韻闡㣲等韻法將喉齒唇舌等音及反切分別註於其下謹將字母五十字繕摺恭呈
  御覽伏𠉀
  聖訓裁定其餘諸字臣等遵照辦理陸續進呈謹奏乾隆十三年九月十四日具奏本日奉
  㫖照此辦理欽此
  和碩莊親王臣允祿等謹
  奏臣等遵
  㫖恭譯梵字先經譯出字母五十字進呈奉
  㫖照此辦理欽此查字母五十字內阿阿阿等十六字為音韻字嘎喀等三十四字為反切字以反切三十四字配合音韻十六字除配阿字仍得本音外每字各成十五字共成五百一十字又以反切三十四字除末一字不用外餘三十三字各繫以鴉喇拉斡四字配合成一百三十二字又以反切三十四字疊書成三十四字又以反切三十四字除末九字不用外餘二十五字為五類將毎類後一字加於前四字之上成二十字又於反切五類二十五字之上各加拉沙卡薩四字成三十四字又舉鍋字為例加巴魯逹一記號呼長三分者成一字加三記號呼長九分者成一字又於嘎喀二字上各加扎嘛嚕記號成二字又於巴葩二字上加烏巴逹嘛記號成二字又數字疊書成二十六字以上共八百六十二字臣等謹按梵音繙譯漢字遵照前次進
  呈條例俱於
  欽定十二字頭漢字內取用其呼聲應長之字照十二字頭內有餘音字例將本字疊書而下一字微小合為一字其本字下另帶別音者於本字下將別音字細書合為一字其有聲無字者照釋典本身切例將所切二字並書合為一字其一字有二音三音者將分數多之字大書分數少之字細書合為一字其二合三合字音內有音相近之字即用音相近之一字將反切註於其下其數字疊書者將収聲末一字大書其上數字皆細書謹繕摺恭呈
  御覽㐲𠉀
  訓定謹
  奏乾隆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具奏二十八日奉
  㫖中華字母原本西番而字不備音故華言經咒不能得其本韻若用西番音韻翻切之法編成字譜發明等韻源流則中華字母反切之法有以知所自來且凡有音無字者皆可得其本韻王可同尚書汪由敦商量南書房翰林內有通曉韻學者𣲖出一同辦理編輯進呈欽此
  和碩荘親王臣允祿謹
  奏臣奉
  命纂輯西番音韻翻切一書欽遵
  諭㫖與尚書汪由敦商量據稱南書房翰林內左都御史劉統勲於切韻曽經講求贊善張若澄尚能領㑹等語應請
  㫖𣲖劉統勲張若澄二員㑹同原辦之左都御史德通侍郎何國宗並唐古特學司業福亮僧源泰等詳悉編纂臣暨章嘉胡土克圖照西番字韻分別隂陽逐一校定進
  呈恭𠉀
  皇上指示庶可成音韻之正宗而全書易於告竣矣為
  此謹
  奏乾隆十四年正月初三日具奏本日奉
  㫖知道了欽此
  和碩莊親王臣允祿等謹
  奏前經臣等恭譯梵言音韻翻切等字進呈欽奉
  諭㫖中華字母原本西番而字不備音故華言經咒不能得其本韻若用西番音韻翻切之法編成字譜發明等韻源流則中華字母反切之法有以知所自來且凡有音無字者皆可得其本韻欽此臣等伏查大藏經典原出天竺流布西番自晉唐以來譯入中土其間聲字類多假借比附流傳日久漸失本真現行神珙三十六字母亦係參合華梵逐漸増加而成因譯經各家不能盡通番語借用翻切略傳大意今若以西番音韻徑譯藏經諸咒寔為直㨗的當妙合本音臣等遵
  㫖編輯成書謹擬首列天竺字母五十字以標經咒諸字淵源次列音韻翻切配合所成一千二百一十二字各譜以備經咒諸字聲韻此譜以西番字按照天竺體例排成已足譯咒之用但番經內佛號地名尚有須用番字對譯始合本音者謹擬將唐古特字母另編一譜以備番字音聲至於天竺西番字中俱分別隂陽及可隂可陽三種其義例各有不同謹擬就章嘉胡土克圖所說分別列表一併載入再查華音譯咒諸家各有不同臣等前次所撰梵音字母係擇師利問金剛頂文殊問三經中字母考定成編今揀查大藏經中譯經字母共十一家雖大段相同而中間互異謹擬列為大藏經典字母同異考俾誦持者知從前華音譯咒各有出入不如一歸梵音始合本韻至神珙所傳華音三十六字母原從天竺西番字母演譯而出謹擬取用梵字切合華言編成華梵字母合璧譜一以見神珙字母有所自來一以見其切韻之法有所未備以上六條華梵字母既考本源且各得本韻免用虛圈以滋影響讀經咒者既由漢字而得梵音考翻切者復由番音而正漢韻子母相發形聲並諧則西來貝葉震旦鹹得宣揚東土精藍持誦悉合梵唄矣今將臣等現經辦出天竺字母譜天竺音韻翻切字配合各譜西番字母配合各譜天竺西番隂陽字譜並各譜論說繕具草本恭呈
  御覽伏𠉀
  聖訓謹
  奏乾隆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具奏二十八日奉
  㫖著照指示辦理欽此
  和碩荘親王臣允祿等謹
  奏臣等遵
  㫖編譯梵言字譜恭擬條目並將辧出字譜論說進呈
  伏䝉
  聖訓指示臣等欽遵粘籖改正恭呈
  御覽伏𠉀
  皇上訓定臣等欽遵辦理另行繕冩進呈謹
  奏乾隆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具奏二十三日奉
  㫖著照指示辦理欽此
  和碩荘親王臣允祿等謹
  奏臣等遵
  㫖改正梵言字譜進
  呈伏蒙
  聖訓指示臣等欽遵詳酌謹將第二譜中秺侘垞三字改用齎妻齏鴉鴉鴉三字其所生之字一併改正至單字對音前此未註翻切今俱用雙字切腳註於本字之下其吉固納囉記號謹照
  御筆所書番字記號書於句中各記號之上又
  御筆添註西番即唐古特天竺即厄訥特珂克二處地名臣等謹擬冩於上卷首篇初見天竺西番地名行內至各字譜前此聫寫者今俱分篇另行自成一譜以上遵
  㫖改定之各條謹另繕清本並將原書粘貼黃籖一併
  進呈
  御覽伏𠉀
  皇上訓誨指示謹
  奏乾隆十四年七月初五日具奏初六日奉
  㫖照硃筆改定辦理欽此
  和碩莊親王臣允祿等謹
  奏先經臣等遵
  㫖改正梵言字譜進
  呈伏蒙
  皇上御筆改定焉陽因英字樣臣等欽遵改正
  御筆敬謹存收統俟書成一併恭繳再查臣等原編書內有伊字收聲由字收聲之字今欽遵
  聖訓焉陽因英之例將伊字收聲者改為字收聲由字收聲者改為麼由字收聲再查臣等原編天竺字譜説內配昂字所生者即本字合英字收聲今查配昂字所生字內有合昂字成者有合安字成者有帶嘛字音者擬於説內添註聲明謹將原書貼籖並將臣等編成字母同異考一卷一併恭呈
  御覽伏候
  聖訓謹
  奏乾隆十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具奏本日奉
  㫖照硃筆改定辦理欽此
  和碩莊親王臣允祿等謹
  奏臣等遵
  㫖恭編梵言字譜一書先經編成五卷進
  呈蒙
  皇上親加改定每韻各有隂陽二字收聲臣等欽遵聖訓細心尋繹編成華梵字母合璧一譜華梵合璧諧韻生聲十二譜共為一卷每韻各有隂陽四呼陽韻四呼用四陽字收聲隂韻四呼用四隂字收聲與
  國書十二字頭康熙字典音韻闡微之理皆相符合謹繕稿本同前五卷一併恭呈
  御覽伏乞
  皇上訓示改正臣等欽遵另繕正本進
  呈並祈
  欽定嘉名
  御製序文弁於卷端交
  武英殿刋刻以垂永久所有臣等摺奏所奉
  諭㫖並臣等編纂校譯職名應否開載伏𠉀
  聖訓再臣等將前次所進書五卷復加校對其中字句
  有應行酌改之處謹粘籖擬改合併
  奏明謹
  奏乾隆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具奏本日奉
  㫖知道了書名用同文韻統職名准開載欽此






  乾隆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奉
  㫖開列諸臣職名
  監纂
  和   碩   莊    親   王臣允  祿
  經筵講官太保保和殿大學士領侍衞內大臣忠勇公臣傅恆經筵講官太子少師刑部尚書臣汪由敦
  太子少保議政大臣理藩院尚書鑲藍旗䝉古都統臣納延泰
  纂修
  灌 頂 普 善 廣 慈 大 國 師臣章嘉胡土克圖
  彚編
  經 筵 講 官 工 部 尚 書臣劉統勲議政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革職留任臣德 通工 部 左 侍 郎 革 職 留 任臣何國宗左  春  坊  左  贊  善臣張若澄
  校譯
  理  藩  院  員  外  郎臣呉勒穆濟唐  古  特  學  司 業臣福 亮唐  古  特  官  學 生臣傅 成萬 夀 寺 掌 印 住 持臣明 鼎靜  黙  寺  住  持臣海 寛龍  王   廟   住  持臣源 泰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