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大清㑹典則例 (四庫全書本)/卷0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八十三 欽定大清㑹典則例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八十四
  禮部
  祠祭清吏同
  羣祀一
  一祀
  北極佑聖真君於
  地安門外日中坊橋東廟曰
  靈眀顯佑宮○順治八年定每年㳟遇
  萬夀聖節遣官祀
  北極佑聖真君用白色禮神制帛一核桃荔枝龍眼棗栗各一盤各祠廟果品同饅首五盤餻五盤餅四盤大寳糚花一茶三琖
  一祀
  司火之神
  廟建於
  地安門日中坊橋西每年六月二十三二日遣官祀火神○康熙二年定祀用白色禮神制帛一羊一豕一果品五盤尊一爵三○雍正八年奏準每嵗祀
  火神廟加少牢為太牢○乾隆十八年奏準祀火神改用紅色禮神制帛
  一祀
  礮神○康熙二十八年定每歳九月初一日陳礮位於盧溝橋沙鍋村八旗按翼排列各設
  神位皆羊一豕一鑪一鐙二爵三共尊二設祝案於鑲黃旗礮位前賛禮郎引承祭都統於鑲黃旗礮位前上香三獻讀祝文行禮餘七旗都統各於本旗礮位前隨承祭官上香三獻行禮各望燎副都統以下等官皆陪祀咸補服○康熙三十五年
  聖祖仁皇帝親征噶爾丹遣官致祭
  火礮之神行禮如儀○三十六年大軍凱旋翼日遣官祭
  太嵗之神於
  太嵗殿
  道路之神於
  天安門設一
  壇於安定門外祭隨營旗纛於鑲黃旗教場設一壇於徳勝門外祭隨營礮位於正黃旗教塲各陳牛一羊一豕一果五盤㸃香燭奠帛獻爵讀祝文致祭分遣大臣二人主祭凡管纛之大臣官員皆陪祀於
  旗纛壇火噐營大臣官員皆陪祀於
  礮位壇○雍正三年定每三年一次遣官祀礮神○乾隆十八年定每三年一次祀
  礮神遣都統或副都統每旗各一人承祭各用太常賛禮郎二人引禮賛禮郎通賛每旗增設酒琖三十祝文內書
  皇帝遣某官等致祭書鑲黃旗都統名如鑲黃旗都統以事書次旗都統名由太常
  寺臨時開列具奏

  火噐營祭八旗
  礮神乾隆十四年定於盧溝橋沙鍋村致祭每年請
  㫖舉行祭時共設一案以火噐營總統一人承祭火噐營官員咸補服陪祭上香讀祝獻爵望燎均與漢軍祭礮儀同







  羣祀二
  一祭
  都城隍之神
  廟建於都城西南隅每嵗秋月諏吉遣太常寺卿致祭○順治三年定祭用白色禮神制帛一羊一豕一鉶二簠二簋二籩十豆十尊一爵三○八年題準每年
  萬夀聖節遣官致祭用帛一牛羊豕各一果品五盤
  尊一爵三○雍正三年議凖嗣後祭
  都城隍廟前期太常寺開列部院尚書左都御史題請
  欽命一人致祭
  一祭
  東嶽之神
  廟建於
  朝陽門外每年
  萬夀聖節遣官致祭○順治八年定祭用青色禮神制帛一牛一羊一豕一果品五盤尊一爵三一祭
  昭靈沛澤龍王之神康熙二十年
  都城西北三十餘里金山之麓舊有黑龍潭禱雨輒應重建祠宇
  御製碑文勒石○雍正二年以禱雨霑足
  御製碑文
  親灑宸翰勒石
  廟庭○乾隆三年
  諭黑龍潭龍神福國佑民靈顯素著每遇京師雨澤愆期祈禱必應是眀神功徳實能膏潤田疇順成年穀為萬姓之所仰頼昔年
  皇祖式廓廟貌建立豐碑
  皇考又復易以黃瓦用昭敬禮今應議加封號以示尊崇著大學士會同該部定議具奏欽此遵
  㫖議準
  勅封為昭靈沛澤龍王之神製造神牌安設供奉遣官致祭一次祭文由翰林院撰擬祭品由太常寺備辦每嵗春秋致祭用黑色禮神制帛一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籩豆各十尊一爵三
  一祭
  玉泉龍神
  廟建於
  靜眀園內玉泉山○乾隆九年
  㫖封京都玉泉山龍王之神為
  恵濟慈佑龍神○十六年奉
  㫖玉泉山龍神祠易以緑琉璃瓦○又
  諭京師玉泉靈源濬發為水徳之樞紐畿甸衆流環匯皆從此瀠注朕歴品名泉實為天下苐一其澤流潤廣恵濟者博而逺矣上有龍神祠已命所司鳩工崇飾宜列之祀典其品式一視黑龍潭該部具儀以聞欽此遵
  㫖議準謹按玉泉出西山東流環注
  京師距通州合白潞以逹於海靈源濬發流澤布恵利頼於畿輔實多允宜列之祀典竢廟工完竣照例遣禮部堂官一人徃祭並請
  勅賜鴻文勒石祠左用以昭紀
  神功春秋二祭祭品儀禮均與祭
  黑龍潭龍神同
  一祭
  后土
  司工之神順治初年定遇大興作隨其營造所在各建采棚設
  后土
  司工神位遣官致祭各用白色禮神制帛一羊一豕一果品五盤饅首五盤餻五盤餅四盤大寳糚花一尊一爵三
  一迎吻祭
  琉璃窰神並經由一路
  門神陳設禮儀均與祭
  后土
  司工之神同
  一祭
  司機之神順治十六年織造局設機祭告
  司機之神遣禮部堂官行禮一應禮儀與祭司工之神同
  一祭
  司倉之神雍正七年覆準通州三倉惟大西倉舊有倉神祠在
  京城內七倉右翼興平倉舊有太倉神廟請重加修葺左翼擇於海運倉照興平倉廟式建立廟宇城外五倉統於新建之儲濟倉建廟設
  司倉神位每嵗令倉場侍郎春秋致祭各用帛一羊一豕一果品十盤乾鮮各五尊一爵三京通各倉監督咸朝服陪祭














  羣祀三
  一祭
  先醫順治元年定每年春二月冬十一月上甲日遣
  官致祭
  先醫於太醫院署之
  景恵殿殿中安奉
  太昊伏義氏神位於正中
  炎帝神農氏神位於左
  黃帝軒轅氏神位於右東配句芒風后西配祝融力牧東廡設僦貸季天師岐伯伯髙少師太乙雷公伊尹倉公淳于意華陀皇甫謐巢元方藥王韋慈藏錢乙劉完素李杲神位西廡設鬼臾區俞跗少俞桐君馬師皇神應王扁鵲張機王叔和抱朴子葛洪真人孫思邈啟元子王冰朱肱張元素朱彥修神位以次從祀正殿以禮部尚書一人主祭行禮兩廡以太醫院堂官二人分獻○雍正十二年議準春冬二季致祭
  先醫廟其太醫院御醫吏目等官咸齋戒陪祀
  一祭
  關帝順治元年定建
  關帝廟於
  地安門外宛平縣之東嵗以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九年
  勅封忠義神武大帝○雍正三年議準
  勅封關帝
  曾祖為光昭公
  祖為裕昌公
  父為成忠公製造神牌安奉後殿於五月致祭外增春秋二祭是年奉
  㫖將
  關帝大宗後裔在洛陽者授為五經博士世襲罔替嗣後凡有承襲均照雍正二年議定之例由該撫送部考試文理通曉者註冊竢襲職時具題給劄○四年奏準
  關帝原籍山西解州後裔照洛陽後裔世襲之例授為五經博士○五年奏準每年五月十三日致祭前殿用牛一羊一豕一白色禮神制帛一果品五尊一爵三後殿用少牢餘如前殿春秋二祭前殿用帛一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簋各二籩豆各十尊一爵三遣官一人承祭行三跪九叩禮後殿用帛各一羊各一豕各一鉶二簠簋各二籩豆各八尊一爵九遣太常寺堂官承祭行二跪六叩禮○十年覆準湖北當陽縣增置世襲五經博士一人奉祀
  關帝塚墓
  一直省祭
  關帝廟雍正七年定五月十三日及春秋二祭並用太牢
  一祭禦災捍患諸神順治三年以黃河著異加
  封浙人謝緒為顯佑通濟之神宋末人行四讀書金龍山故俗稱金龍四大王
  廟祀江南宿遷縣○康熙十九年
  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𢎞仁普濟天妃遣官詣福建莆田縣致祭祭文由翰林院撰擬香帛由太常寺豫偹祭品用帛一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籩豆各十尊一爵三○雍正三年
  封春秋吳國上大夫伍員為英衞公廟祀錢塘縣唐吳越王錢鏐為誠應王廟祀臨安縣宋張夏為靜安公廟祀蕭山縣眀紹興太守湯紹恩為寧江伯廟祀紹興府○四年
  封眀禮部尚書宋禮為寧漕公老人白英為永濟之神
  均廟祀汶上縣○五年覆準
  封漢蜀郡太守李冰為敷澤興濟通佑王其子李二郎為承績廣恵顯英王廟祀四川灌縣○八年加
  封浙江顯佑侯戴繼元為保濟顯佑侯廟祀徳清縣又封故廣東雷州府海安營水師副將姜起龍為英佑驍騎將軍之神廟祀徐聞縣海口○十二年以江西鄱陽湖舊祀唐代忠臣張巡
  封為顯佑安瀾之神廟祀浮梁縣○乾隆二年加封天妃為䕶國庇民妙靈昭應𢎞仁普濟福佑羣生
  天后○三年
  封河南人黃守才為靈佑襄濟之神廟祀陳留縣○
  四年
  封江南人張祥為彰靈衛漕之神廟祀清河縣○八
  
  封故蜀漢禆將武當為顯佑英濟廣福王廟祀廣西
  義寧縣○二十二年覆準加
  封天后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𢎞仁普濟福佑羣生
  誠感咸孚天后於祈報祭文內將
  封號書眀以上皆所在有司嵗以春秋致祭
  
  巡幸祭先代名臣先賢忠烈祠墓暨
  本朝名臣○康熙三十六年
  聖祖仁皇帝西巡狩至陝西橫城
  諭趙良棟乃為國宣力建功之臣來朝經過其門遣皇長子及部院諸臣徃奠致祭一次陳福曽為國効力適至此地亦著致祭一次欽此○又
  諭朕躬親至此地寧夏陣亡官員兵丁宜察眀加恩所有陣亡官員遣官致祭欽此○四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西巡狩至陝西西安府
  諭西安百里內若有本朝勲臣墳墓著察眀具奏欽此
  ○乾隆十四年議準
  乘輿巡省中州
  御道所經於附近
  輦路之前代名臣忠烈先賢祠墓與
  本朝勲臣雖屬有間但思表墓式閭自昔著有令典㳟逄
  皇帝巡俗省方禮隆咸秩應請就該撫咨開祠墓詳
  加酌議其名臣以從祀
  帝王廟者為斷如伊尹周公許遠呂䝉正范仲淹司馬光王曾韓琦岳飛等九人先賢以從祀
  聖廟者為斷如子貢韓愈程顥程頥邵雍朱子許衡等七人其祠墓均應遣賜祭醊以昭曠典又如殷比干墓漢關侯墓晉嵇紹祠唐顔真卿墓皆忠義卓越千古並應一體叨榮祭文由翰林院撰擬香帛由太常寺祭品由地方官豫偹遣祭各官照例開列具奏㳟𠉀
  欽命徃祭○又奏準直督咨稱
  御道所經有魏裔介宋璟墓考唐臣宋璟配饗
  帝王廟
  本朝大學士魏裔介從祀賢良祠祠墓既在御道三十里內亦應遣官致祭祭文祭品香帛均照例由各衙門豫偹○十五年議準
  車駕南巡凡先賢祠墓在
  御道三十里內者據浙撫咨開到部如唐陸贄宋岳飛眀于謙皆從祀
  帝王廟眀王守仁從祀
  文廟
  本朝徐潮從祀賢良祠皆與中州議準祀典相符理應遣祭又吳越王錢鏐首建江塘功徳在民見在臨安有祠均宜膺祀典祭文祭品及香帛均照例豫偹○十六年議準江督咨報境內先賢名臣祠墓到部如㤗伯季札至徳髙風著稱經傳言子㳺范仲淹皆吳産從祀
  聖廟張玉書趙申喬從祀賢良祠均與奏準遣祭之例相符卞壼曹彬宗澤韓世忠徐逹常遇春方孝孺于成龍傅臘塔湯斌張伯行陳鵬年等皆非江蘇常鎮四府人但或配饗
  帝王廟或從祀賢良祠或忠義卓著於史冊其於江蘇地方或有功斯民或盡節茲土或歸𦵏此鄉祠墓既均在
  御道三十里以內應一體仰邀遣祭以彰盛典一昭忠祠雍正二年
  諭朕惟周禮有司勲之官凡有功者書名太常祭於大烝祭法曰以死勤事則祀之凡以崇徳報功風勵忠節也我
  太祖髙皇帝肇造鴻圖
  太宗文皇帝式廓區夏
  世祖章皇帝奄有萬邦自創業以至定鼎將帥之臣致命立功者不少
  聖祖仁皇帝臨御六十一年中間殱滅三逆永清朔漠以及平定西藏臺灣雖天戈所指如疾風振槁而師旅之臣捐軀馬革及守土之官見危授命者所在多有邇者青海蕩平西域效順然自用兵以來將士奮勇前驅亦有沒於行陣者此皆盡忠報國之臣朕甚嘉之亦甚憫之當於京師建立祠廟春秋妥侑世世血食其偏禆士卒力戰敵愾舎生取義者亦附列左右用褒崇大節揚表芳徽俾遠近觀聼勃然生忠義之心於治道亦有禆益仍令翰林官纂其籍貫事蹟各為立傳彚成一編垂諸永乆九卿詹事科道悉心詳議具奏欽此遵
  㫖議定交與兵部詳考案卷行文八旗直𨽻各省督撫凡臨陣捐軀守土授命之文武諸臣以及偏禆士卒赤心報國奮不顧身者將籍貫事蹟詳晰繕冊具奏其建祠之處交與工部於
  京城內相度地方鳩工庀材建立祠宇製造神牌㳟請
  欽定匾額字様行令欽天監擇吉懸掛將文武諸臣之位安設正祠偏將士卒之位安設兩廡入祠之日太常寺前期奏遣大臣一人致祭祭文由翰林院撰擬祭祀事宜由太常寺豫偹每年春秋二祭均由太常寺辦理仍交翰林院詳稽
  實録
  國史方畧各館冊籍移取兵部清冊各為立傳彚成一編垂諸永乆○四年遵
  㫖議準大臣神位於正房安設官員等位於兩傍配樓及後層正房作兩層安設兵丁等位於兩旁羣房內作五層安設正殿設七龕每龕一案每案素帛一果品五盤爵三中一案設羊一豕一左三案共設羊豕各一右三案共設羊豕各一東配樓設五龕每龕一案每案素帛一果品五盤爵三五案共設羊豕各一西配樓後層正房兩旁正房陳設皆同其安設兵丁之羣房三十六間每間設一龕每龕設一案每案果品二盤豕肉一盤爵三嗣後春秋二祭照祭定南武壯王之禮遣太常寺堂官一人行禮兩配樓後層正房等處太常寺委官分獻○是年
  諭所議並未及宗室王大臣著將宗室王在王一處宗室大臣在大臣一處分議具奏欽此隨行文宗人府
  察眀事實至五年遵
  㫖議準和碩敬謹莊親王尼堪神位應安設於正殿龕內正中英誠武勲王揚古利神位居左定南武壯王孔有徳神位居右追贈輔國公諡武襄巴爾堪神位在揚古利之次○六年廟工告竣
  欽定勅建昭忠祠○七年遵照原議將
  欽定表奬忠勲字様匾額擇吉懸掛禮部會同工部太常寺堂官將王公大臣官員兵丁牌位按次安設讀文致祭其祭祀事宜悉照原議辦理○前大殿正中奉和碩敬謹莊親王尼堪英誠武勲王揚古利定南武壯王孔有徳追贈忠勇王黃芳度武襄公巴爾堪五人東次龕奉贈太傅一等公安北將軍諡忠勇佟國綱贈太師一等公諡忠烈佟養正散秩大臣一等公逹福贈一品光祿大夫一等公議政大臣領侍衞內大臣佐領西哈一等侯諡襄武馬得功贈三等侯一等伯巴什泰一等伯都統諡武壯宜理布贈二等伯都統巴都里一等伯議政大臣程尼三等伯副都統議政大臣穆和琳太子太保兼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贈光祿大夫張泰贈一等伯三等輕車都尉前鋒統領議政大臣羅沙太子少保三等伯諡忠義王之鼎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福建總督諡忠貞范承謨額駙托栢大學士贈二等輕車都尉龍西太子太保兼太子少保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贈光祿大夫色思泰湖廣總督贈三等輕車都尉諡忠勇額倫特副將軍尚書查弼納贈內大臣兵部尚書佐領圗捫太子太保光祿大夫佟濟倉場總督雲騎尉王秉仁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巡撫諡忠毅傅𢎞烈三等輕車都尉追封光祿大夫二等子兵部尚書都統博波圖大臣長史諡襄壯雅賚光祿大夫議政大臣刑部尚書雲騎尉道禪議政大臣工部尚書世襲二等輕車都尉加三級光祿大夫名蓋叅賛內大臣馬爾薩共三十人西次龕奉續順公沈瑞輔國公諡襄愍巴賽大學士兵部尚書贈騎都尉諡忠愍莫洛禮部尚書都統一等輕車都尉布顔岱十六大臣一等輕車都尉兼専管佐領綽和諾湖北巡撫柯永昇都統贈騎都尉沙里布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巡撫諡文毅馬雄鎮贈兵部尚書雲貴總督諡忠果甘文焜贈太子少保兩廣總督佟養甲禮部侍郎䕶軍統領贈二等輕車都尉朝哈爾贈禮部尚書鹽運使諡忠烈髙天爵贈工部左侍郎䕶軍叅領費揚古贈三等子前鋒統領圖魯錫贈三等男䕶軍統領喀爾他拉贈一等輕車都尉䕶軍統領喀爾䕶吉叅賛副都統海蘭叅賛副都統蘇圖太子少師前鋒統領三等輕車都尉胡里布一等輕車都尉䕶軍統領哈克三贈䕶軍統領佐領葉喜侍郎永國䕶軍統領贈三等輕車都尉阿爾岱湖廣提督總兵官兼輕車都尉孫定遼二十有四人東又次龕前鋒統領騎都尉劉哈副都統一等男盧錫副都統一等男科普蘇贈騎都尉副都統阿喀倪刑部侍郎副都統納爾特副都統錫密賚副都統三等男科爾坤副都統一等輕車都尉多頗洛副都統戴豪副都統一等輕車都尉渾錦贈一等輕車都尉副都統魏正副都統二等輕車都尉羅濟贈三等輕車都尉副都統阿什圖贈三等輕車都尉副都統覺羅阿克善副都統常祿副都統贈三等輕車都尉阿爾䕶副都統贈騎都尉吉三贈騎都尉副都統巴雅思虎朗十八人西又次龕福建提督叚應舉副都統騎都尉穆舒副都統贈雲騎尉孟魁副都統白原任遵化州巡撫賈維鑰副都統雲騎尉邁圖贈副都統前鋒叅領葛思特贈戶部右侍郎雲南巡撫朱國治贈右副都御史巡撫張文衡刑部侍郎三等輕車都尉馬如璧贈工部右侍郎諡忠節糧儲道葉映橊贈工部侍郎巡海道諡忠毅陳啟泰一等輕車都尉通政使司通政使莫洛渾一等子穆克覃一等子贈雲騎尉阿納逹一等子代音布贈通政使司通政使巡道陳丹赤一等子覺羅莫洛渾十八人東稍龕贈左都督太子少保總兵官諡忠愍吳萬福贈太子太傅總兵官徐勇贈太子少保左都督總兵官諡忠勇費雅逹贈太子少保總兵官諡忠壯朱天貴贈左都督總兵官張存福贈左都督都督僉事洪徵總兵官諡忠武阿爾泰贈太子少保總兵官歐陽凱贈光祿寺卿湖南衡永郴兵偹道署廣西巡撫事李懋祖總兵官楊佐贈雲騎尉統領張廷輔贈總兵官㳺擊楊光祖前鋒統領定夀贈右都督總兵官王承業侍衞贈三等子錫喇巴江西左布政使司遲變龍十八人西稍龕贈雲騎尉䕶軍叅領署䕶軍統領郭色三等輕車都尉䕶軍統領新泰原任提督加贈署都督同知諡壯勇康泰二等子覺羅顧納岱原任總兵官加贈署都督同知司九經二等子拜蘭三等輕車都尉總兵官郝効忠三等輕車都尉總兵官劉良臣三等子巴郎都爾莽鼐副將贈左都督楊三虎贈都督同知叅將趙登舉贈提督守偹紀法叅將贈總兵官甘應龍贈右都督副將蔡隆二等子拜三一等男路什總兵官康海十七人後正堂偹禦尼馬禪等一百十有五人左次龕贈雲騎尉䕶軍叅領倭赫等七十人右次龕一等輕車都尉季普哈逹等八十人左又次龕叅將劉衍等四十五人右又次龕二等輕車都尉莽儀祿等四十人東配樓贈雲騎尉七品官覺羅星徳等七十四人左次龕贈雲騎尉䕶軍校徳赫得等六十九人右次龕贈雲騎尉驍騎校花色等七十二人左又次龕贈雲騎尉䕶軍校艾塔等百有八人右又次龕贈雲騎尉五品官薩郭等一百十有三人西配樓贈雲騎尉䕶軍校雅思哈等一百十有九人左次龕䕶軍校胡紐等七十一人右次龕贈七品官䕶軍覺和托等七十四人左又次龕千總李龍等七十三人右又次龕典史贈主簿諸士英等百有一人東廡三等輕車都尉赫爾徳等五十六人左次龕騎都尉贈雲騎尉汪騰髙等七十七人右次龕騎都尉吳魯禮等五十五人西廡守偹劉澤乆等五十六人左次龕雲騎尉贈騎都尉牛黙淳等六十九人祔祀兵丁分別東西房共一萬三百有七人○八年
  諭嗣後祭昭忠祠著將各部滿尚書八旗都統開列請㫖後祠兩廡著太常寺委官分獻欽此○十一年議準昭忠祠春秋祭祀之期凡前後入祠滿漢諸臣之子孫在京居官及有頂帶人員均於祭日齊集祠內各按品級隨班行禮○乾隆元年
  諭昭忠祠崇祀忠節諸臣原屬酬勲之曠典其子孫內或有寖至衰替不克振其家聲者情殊可憫著將崇祀昭忠祠各員之子孫除見在出仕者無庸具奏外其子孫內如並無出仕之人而貧乏不給才尚有可用者各該旗簡選引見𠉀㫖以示朕崇奬忠勲之至意欽此○十三年
  諭經畧大學士等奏稱署總兵任舉統兵攻昔嶺石城親身督戰奮徃直前多所斬獲乘勝追殺致被槍傷陣亡等語考之典禮以死勤事者祀之本朝特建昭忠祠用饗疆場効命之臣任舉著入祠從祀欽此遵
  㫖議準總兵官加贈都督同知任舉應照例行文軍營造具行間事蹟清冊送部移咨翰林院立傳並交工部製造牌位入昭忠祠安設○又
  諭四川軍營奏稱十一月二十一日焚燒賊巢塔髙山梁及木耳金岡地方碉樓攻殺賊番之際三等侍衛丹㤗奮勇攻擊直逼城邊殺死賊番三人矢盡力戰槍傷陣亡等語實屬可憫其如何施恩給官職之處著該部察例具奏欽此遵
  㫖議準三等侍衛加贈雲騎尉丹泰應照例行文軍營造具事蹟清冊送部移咨翰林院立傳並交工部製造牌位入祀昭忠祠○是年議準八旗世爵官員有年乆絶嗣者將原立官之人於昭忠祠設立牌位一體饗祀以昭勞績○十四年
  諭金川逆囚窮蹙乞命朕已網開三面允準納降見在振旅班師但念自用兵以來已逾二載將弁兵丁有攻碉奪卡奮不顧身以致陣亡者深堪憫惻著四川總督等詳察報眀經畧覈定具奏交部從優議䘏欽此遵
  㫖議準陣亡叅將贈副將賈國良守偹贈叅將李成邦陣亡守偹署都司僉書梁士偉楊懐玉千總贈守偹趙越吳士秀寗法武潘浩向朝選傷亡千總髙澤衍陣亡把總贈千總張㴻張文璧王憲楊國璽傅正伸陳琳傷亡把總任友蕭成張丕徳曾榮等共二十人陣亡外委劉記印等十有六人傷亡外委馬化龍等四人共四十人均照例行文四川總督將各將弁事蹟造具清冊送部移咨翰林院立傳並交工部製造牌位送入昭忠祠其兵部原題內緑旗陣亡傷亡馬兵九十九人歩兵九百六十九人陣亡土兵千一百九十六人傷亡六十四人均効命疆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奮不顧身亦應一體製牌入祠照例移送翰林院立傳又雲南貴州陝西甘肅等省出師金川陣亡兵弁雲南陣亡千總張祥外委二人陣亡傷亡馬歩兵一百七十三人貴州陣亡𠉀補守偹楊先春傷亡守偹金國保陣亡千總卜熊把總李如珪楊自旺陣亡外委十人傷亡外委一人陣亡傷亡馬歩兵二百二十七人陜西甘肅陣亡㳺擊孟臣沙亮傷亡㳺擊路建瀚陣亡都司溫和守偹張進喜傷亡守偹孟珏李漣陣亡千總金悅楊青張伏政康寧把總楊生吉王正國郭生花馬得海李養美郭士榮襲守桓馬得龍滿宏祥髙雲昇陣亡外委王治等十人傷亡外委曹元靈等五人淹沒外委一人陣亡傷亡馬歩兵千一百十有三人均照四川陣亡傷亡兵弁例一體立傳製牌位入祀昭忠祠○十五年駐藏都統加贈一等伯傅清左都御史加贈一等伯拉布敦入祀昭忠祠春秋致祭詳見賢良祠○十八年議準昭忠祠前殿正龕內武襄公巴爾堪西第一龕內輔國公巴賽皆追封簡親王巴爾堪應改題封號移位於英誠武勲王揚古利之上巴賽應改題封號移入中龕位於定南武壯王孔有徳之上前室左右各三龕祀公侯以下至二三品官向皆以爵秩尊卑為序不論時代先後遂至淆雜無倫應將入祠大臣官員自天命年以來按代序官同代同官則序年月以免淆溷再前室內見設神牌有贈襲公侯伯子男世爵而官兼尚書都統侍郎副都統者有任尚書都統等官而世爵不及五等者亦有贈襲世爵而別無兼銜者更有官爵本小以子孫貴顯追封加大者位次最難允協應照賢良祠按代序官之例公侯伯居首大學士內大臣次之尚書都統將軍總督一品子爵前鋒統領䕶軍統領侍郎巡撫副都統二品男爵三品京卿提督總兵官及武職加贈至正從一品等官皆依序列於前室其四品卿翰林院學士藩臬一等侍衛叅領輕車都尉及武職二品之副將等官皆列後正室五品少卿二等侍衛道府佐領騎都尉及武職三品之叅將㳺擊等官皆列後左室講讀御史部員三等侍衛雲騎尉及武職四品之都司等官皆列後右室同知知州通判驍騎等校及武職五品之守偹等官皆列前東配室知縣筆帖式州同雜佐以下及武職六七品之千把總等官皆列前西配室以上均按時代官爵為序庶位次秩然而忠義之靈益昭妥侑至祠內兵丁設位計前後廡共八處應將各龕皆以橫版隔別次苐安設春秋配食可垂永乆並請詳察兵部死事原案翰林院小傳及八旗志書將重複遺漏彼此互異之處加意清釐隨時改正以昭勸忠勵節之
  盛典○又奏凖昭忠祠雙忠祠武壯王祠改用報功制帛○二十一年以死事義烈公班第剛烈伯鄂容安入祀昭忠祠由工部製造牌位太常寺依次安設每嵗春秋二季致祭
  一賢良祠雍正八年
  諭國家効忠宣力之臣勲績懋著必膺崇報之典令其世饗烝嘗雍正二年朕已勅建昭忠祠自開國以來致命立功盡忠報國之儔皆得春秋妥侑世世血食顧念古者大烝之祭凡法施於民以勞定國者皆得並列祀典永受眀禋則我朝名臣良弼其經邦佐治黼黻昇平者皆祭法所必登朕欲為之建立祠宇乆矣即如怡親王之精白一心忠誠體國勲在社稷澤被生民其功徳隆盛又豈一切効忠宣力者之所可比倫乎洪惟
  太祖
  太宗創業垂統厥有一徳佐命之良
  世祖撫綏萬邦實多奮庸熙載之彥迨我
  聖祖臨御六十餘年間良臣碩輔後先相望據朕所深知者舉其一二如大學士公圖海公頼塔大學士張英尚書顧八代馬爾漢趙申喬河道總督靳輔齊蘇勒總督楊宗仁巡撫陳璸等持躬正直奉職公忠或垂節鉞之勲或勵冰霜之節俯仰無愧為朝野所共欽終始不渝無瑕疵之可指此等靖共爾位不愧古大臣之風者正不乏人既樹羽儀於一世宜隆俎豆於千秋且使世世為臣者觀感奮發知所慕效羣以臯䕫稷契共相期許則眀良喜起之盛朕於斯有厚望焉著於京城內選擇吉地特建廟宇命名賢良祠春秋以時展祭其應入祠之人著大學士會同該部察眀本朝滿漢文武大臣才徳著聞完名全節者詳慎開列具奏請㫖將來繼起之臣亦並得沾被恩光永為盛典欽此遵
  㫖議凖怡賢親王宗功元祀宜為賢良之首其良臣碩輔如大學士公圖海公頼塔大學士張英尚書顧八代馬爾漢趙申喬河道總督靳輔齊蘇勒總督楊宗仁巡撫陳璸等均宜入祠崇祀以光祀典並將其餘擬定入祠滿漢文武大臣繕録事宜開列名單恭呈
  御覽竢
  命下之日奏請
  欽賜匾額行令欽天監擇日懸掛其應行入祠之大臣製造牌位各按爵秩品級敘次安設及撰文設祭均照昭忠祠之例交各該衙門敬謹辦理○十年
  諭原任將軍阿爾納恪謹持躬忠誠奉職從前西陲用兵宣力年乆收復土魯番平定青海均有勞績原任都統馮國相謹慎小心樸誠自矢服官辦事從無過愆向來各旗公庫皆有虧空惟馮國相所管正藍旗全無欠闕此即其出納謹嚴操守潔清之實據伊乃朕藩邸之人知之有素阿爾納馮國相二人應否入賢良祠著九卿會議具奏欽此遵
  㫖議凖將軍阿爾納都統馮國相均入祀賢良祠○又諭賢良祠之王大臣應各立小傳以記生平事蹟著擬稾進呈欽此○又
  欽定原任大學士范文程榜式逹海大學士阿蘭泰李之芳吳琠張玉書李光地富寧安張鵬翮領侍衞內大臣福善費揚古尚書勵杜訥徐潮姚文然魏象樞湯斌提督張勇王進寳孫思克總督趙良棟于成龍傅臘塔均凖入祀賢良祠○又遵
  㫖議凖原任大學士𡩋完我魏裔介都統李國翰提督施琅䕶軍統領莽依圖定西將軍公愛星阿將軍佛尼勒總督孟喬均入賢良祠○又奉
  㫖原任大學士額色黑王熙總督李國英都統根特副都統褚庫巴圖魯此五人均入賢良祠○又
  諭原任領侍衞內大臣公尹徳乃額宜都之孫居心謹厚行已端方朕所悉知似應入賢良祠著詢問九卿具奏欽此遵
  㫖議凖尹徳應入祀賢良祠並立傳以垂永乆○十一
  年禮部具奏賢良祠工竣擇吉㳟懸
  御書崇忠念舊四字匾額禮部會同工部太常寺堂官前期將王公大臣神位照原議各按爵秩品級序次安設讀文致祭其前殿承祭官一人由太常寺前期奏遣內大臣散秩大臣尚書都統後殿遣太常寺堂官一人行禮嗣後春秋遣官承祭均照例遵行奉
  㫖依議賢良祠之王公大臣等著於本家各賜祭一壇欽此○又議凖賢良諸臣入祠之日太常寺先期知會王大臣之後裔至期齊集祠內分班行禮嗣後凡遇春秋二祭亦照例先期知會齊集陪祭○十二年
  諭原任大學士田從典品行端直老成謹愿居官亷潔奉國公忠應入賢良祠以風有位欽此○又
  諭原任大學士髙其位端方亷潔忠厚和平簡任綸扉夀登大耋應入賢良祠以旌耆舊欽此○又議凖賢良祠前殿供奉和碩怡賢親王神位應照王府園寢設立下馬柱之例於賢良祠大門外設立下馬紅柱○乾隆元年
  諭原任加禮部尚書銜兼國子監祭酒楊名時學問醇正品行端方著加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欽此○又
  諭原任大學士朱軾品行端方學術醇正純修清徳望重朝端著加贈太傅入祀賢良祠欽此○又議凖原任太子太保內大臣議政大臣一等男哈世屯原任戶部尚書議政大臣一等男米思翰均崇祀賢良祠照例請
  㫖賜祭奉
  㫖著於本家賜祭一次欽此○五年直𨽻題請原任
  直𨽻總督李衞列祀省會賢良祠奉
  㫖李衞𫾻歴中外屢任封疆宣力多年勤勞素著亦應入京師賢良祠著九卿會議具奏欽此遵
  㫖議凖原任直𨽻總督李衞應於
  京師賢良祠崇祀並照例立傳○六年
  諭原任江蘇巡撫徐士林學問有素忠孝性成著入京師賢良祠以為臣工勸欽此○又
  諭尚書徐元夢人品端方學問優裕踐履篤實言行相符歴事三朝出入禁近小心謹慎數十年如一日謂之完人洵可無愧著加贈太傅入祀賢良祠以示優禮耆舊格外加恩之至意欽此○十年議凖賢良祠內前殿製龕案設怡賢親王神位應仍遵原議祀奉其後宇四龕奉祀賢良臣五十八位請合為一龕恭照我
  朝繼承之序定諸位饗祀之班首序世次之最先者餘則左右分行各按世次序其爵秩如見在配饗大學士宜居前領侍衛內大臣次之尚書都統將軍總督前鋒統領䕶軍統領提督侍郎巡撫副都統各依次安設至世爵列爵五等有子男授尚書都統者亦有侯伯為侍郎副都統者應以尚書都統等秩為序以昭畫一謹將所擬安設神牌左右次序繕冊進
  呈天聰年間名臣贈大學士諡文成榜式逹海崇徳年間名臣大傅兼太子太師內秘書院大學士一等子諡文肅范文程䝉古副都統一等輕車都尉諡襄壯禇庫巴圖魯順治年間名臣少傅兼太子太傅內國史院大學士諡文毅𡩋完我少師兼太子太師內國史院大學士諡文恪額色黑少保兼太子太保定西將軍內大臣一等公諡靖康愛星阿太子太保內大臣議政大臣一等男加一雲騎尉諡恪僖哈世屯贈太子太保定西將軍都統三等侯諡敏壯墨勒根轄李國翰少保兼太子太保加贈太保四川陝西總督諡忠毅孟喬芳四川陝西總督諡勤襄李國英康熙年間名臣贈少保兼太子太傅中和殿大學士加封一等忠逹公諡文襄圖海太子太保加贈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諡文毅魏裔介少傅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諡文靖王熙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諡文襄李之芳贈太子太保加贈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諡文清阿蘭泰贈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諡文貞張玉書保和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諡文端吳琠贈太子太保加贈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諡文端張英贈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諡文貞李光地太子太保領侍衞內大臣一等公諡㳟懿福善太子少師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諡襄壯費揚古戶部尚書議政大臣一等男加一雲騎尉諡敏果米思翰刑部尚書諡端恪姚文然刑部尚書諡敏果魏象樞工部尚書管詹事府事諡文正湯斌贈太傅加贈太師禮部尚書諡文端顧八代贈太子太傅議政大臣吏部尚書諡㳟勤馬爾漢贈太子太傅刑部右侍郎贈禮部尚書諡文恪勵杜訥贈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諡㳟毅趙申喬吏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諡文敬徐潮太子少保贈太傅尚書銜食俸諡文定徐元夢禮部尚書銜福建巡撫諡清端陳璸太子太保工部尚書銜河道總督諡文襄靳輔鑲藍旗滿洲都統諡襄壯根特正白旗滿洲都統追封一等褒績公諡襄毅頼塔正藍旗漢軍都統諡桓僖馮國相贈太子少傅靖海將軍靖海侯福建水師提督諡襄壯施琅少傅兼太子太師贈少師仍兼太子太師靖逆將軍一等侯甘肅提督諡襄壯張勇太子少保加贈太子太保振武將軍甘肅提督諡襄武孫思克贈太子太保奮威將軍陜西提督諡忠勇王進寳鎮南將軍鑲白旗䕶軍統領諡襄壯莽依圖西安將軍諡㳟靖佛尼勒勇畧將軍雲南貴州總督兼一等子諡襄忠趙良棟贈太子太保江南江西總督諡清端傅臘塔贈太子太保江南江西總督諡清端于成龍雍正年間名臣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諡文㳟富寧安太子太傅加贈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世襲騎都尉諡文端朱軾太子太保加贈少保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諡文端張鵬翮太子太師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諡文端田從典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世襲二等輕車都尉諡文恪髙其位領侍衛內大臣二等公諡慤敬尹徳鑲紅旗䝉古都統協理將軍諡僖恪阿爾納贈太子太傅加禮部尚書銜兼管國子監祭酒事敎習庶吉士諡文定楊名時太子少傅加贈少保湖廣總督諡清端楊宗仁太子太傅河道總督諡勤恪齊蘇勒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銜直𨽻總督諡敏逹李衞乾隆年間名臣江蘇巡撫徐士林○十二年議凖原任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世襲二等伯加贈太傅諡文穆馬齊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諡文端伊桑阿入祀賢良祠照依世次爵秩安設祠內各神位之次○十四年
  諭原任直𨽻總督那蘇圖乆任封疆公忠謹慎茂著勞績著加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欽此○十五年
  諭朱爾墨特那木札爾反形已露倘不先加誅戮傅清等亦必遭其荼毒則傅清拉布敦之先幾籌畫殱厥渠魁實屬可嘉非如霍光之誘致樓蘭而斬之也夫臨陣捐軀雖奮不顧身然尚廹以勢所不得不然如傅清拉布敦揆幾審勢決計定謀其心較苦而其功為尤大著加恩追贈為一等伯入賢良祠昭忠祠春秋致祭並入伊家祠從祀欽此○又
  諭定邊左副將軍固倫額駙喀爾喀扎薩克和碩超勇親王䇿凌以名藩尚主班崇懿戚在
  皇祖時即已宣力邊陲勛猷茂著
  皇考眷注優隆晉爵親王任専閫外身先血戰殄靖狡
  㓂偉績丕昭益勤忠藎朕以王
  兩朝勲舊倚毗彌殷寄重長城倍加渥澤自昔功臣勛
  戚侑食廟廷以王之功宜得配饗
  太廟雖䝉古親藩從未有與配饗者朕以王功在王室名勒旂常簡在乆孚宜膺特典且令衆䝉古知朕崇奬賢勞中外一體俾共知感奮益切勸勉並照和碩怡賢親王之例從祀賢良祠永垂秩祀以示朕酬庸展親優賢篤舊之至意欽此遵
  㫖議凖賢良祠正殿五間正中安奉怡賢親王牌位後寢五間安奉大學士榜式逹海等五十八人牌位今超勇親王䇿凌入祠牌位應於怡賢親王左次間設龕案安奉其牌位龕案祭噐等項交與該衙門如式製造欽天監選擇吉期太常寺恭送入祠於本家致祭一壇仍交翰林院詳考事蹟立傳以垂永乆○十六年
  諭兩廣總督陳大受才品優長精眀勤慎著入祀賢良祠以奬賢勞欽此○十七年
  諭潘思榘簡任巡撫實心黽勉著照江蘇巡撫徐士林之例入京師賢良祠以示優䘏欽此
  一直省賢良祠雍正十年
  諭我朝從前文武大臣持躬正直奉職公忠樹績建勲完名全節者朕已降㫖於京師建立賢良祠永遠展祀以彰令善因思外任大臣鎮撫封疆宣猷布化忠勇効命威愛宜民其政績卓然可紀者身故之後若於本地建立賢良祠俾得永膺祀典既足慰兵民懿好之公亦足為後來居官者之勸如近日之將軍蔡良提督張起雲總兵蘇大有魏翥國皆素有賢聲勤勞王事而歿於官者尤宜在賢良祠之列著直省各於省會之地建立祠宇其與祀之人若追溯從前恐稽考未確或滋濫膺亦未可定不若即從近年為始向後若有應請入祠者該督撫於一人各具一本請㫖不必彚奏其一切事宜著九卿妥議具奏欽此遵
  㫖議凖令各省於省城內建立祠宇將近年各省督撫將軍提鎮等大員有政績卓然可紀及此後外任文武諸大員著有賢名於身故之後應請入祠者令該督撫詳考事蹟博採公論一人各具一本據實繕奏恭請
  欽定一例入祠致祭其每嵗春秋祭品均照各省名宦祠之例令地方官偹辦入於祭祀銀內開銷一功臣専祠順治十一年
  勅建祠於廣寧門外嵗以春秋仲月致祭定南王諡武壯孔有徳並妃白氏李氏每祭素帛三羊一豕一果品五盤尊一爵九○康熙十九年
  勅建祠於安定門外嵗以春秋仲月致祭宏毅公諡恪僖遏必隆並縣主一品夫人舒舒覺羅氏祭品用素帛二餘與武壯王祠同○雍正二年
  勅建祠於朝陽門外嵗以春秋仲月致祭太師定南將軍一等公諡勤襄佟圖頼並一品夫人覺羅氏次太傅安北將軍內大臣都統一等公諡忠勇佟國綱並一品夫人他塔喇氏溫都氏次太傅領侍衞內大臣一等公諡端純佟國維並一品夫人赫舎里氏每祭用素帛七羊三豕三果品十有五盤尊三爵二十有一○是年
  勅建祠於徳勝門外嵗以春秋仲月致祭少保兼太子太傅一等公中和殿大學士諡文襄圖海並一品夫人覺爾禪氏鈕祜祿氏每祭用素帛三羊一豕一果品五盤尊一爵九○乾隆二年
  勅建祠於安定門外嵗以春秋仲月致祭光祿大夫宏毅公額宜都祭用素帛一爵三牲醴果品與各祠同○十四年
  勅建祠於東安門內嵗以春秋仲月致祭太子太保內大臣議政大臣內務府總管一等男兼一雲騎尉追封一等承恩公諡恪僖哈世屯並一品夫人覺羅氏次戶部尚書內務府總管一等男兼一雲騎尉追封一等承恩公諡敏果米思翰並一品夫人穆溪覺羅氏博爾濟吉特氏次一等男兼一雲騎尉兼察哈爾總管追贈一等承恩公諡莊慤李榮保並一品夫人覺羅氏祭用素帛七羊三豕三果品十有五盤尊三爵二十有一
  一雙忠祠乾隆十六年
  諭駐藏大臣等奏朱爾墨特那木扎爾自立名號潛遣其心腹堅叅扎錫等通欵凖噶酒稱䇿旺多爾濟那木扎爾為汗且求其發兵至拉逹克地方以為聲援幸值凖夷內潰所遣使人回藏被獲得其逆書並餽獻諸物是其隂蓄異志勾結凖夷罪不容誅設非都統傅清左都御史拉布敦協力同心決計先發則其貽害藏地將不可言是二臣之心甚苦而有功於國家甚大應特建雙忠祠合祀二人春秋致祭丕昭勸忠令典傅清既有専祀著不必從祀家廟該部會同內務府酌撥官房營度以聞欽此遵
  㫖建雙忠祠於崇文門內合祀都統一等伯諡襄烈傅清左都御史一等伯諡壯果拉布敦照例安設牌位春秋致祭每祭用帛二羊一豕一果品五盤尊一爵六
  一春秋致祭八旗左右翼及直省府州縣忠義孝弟祠節孝祠雍正二年
  諭旌表節義給銀建坊民間徃往視為具文未曾建立恐日乆仍至泯沒不能使民間有所觀感著於學宮內建忠義祠一所立石碑一通於學宮附近處購買基址建節孝祠一所立大牌坊一座其石碑牌坊將前後忠孝節義之人悉標姓氏於其上已故者設牌位於祠中春秋祭祀用闡幽光以垂永乆欽此遵
  㫖議凖行令順天府奉天府直𨽻各省府州縣衞分別男女各建二祠一為忠義孝弟之祠建於學宮之內祠門內立石碑一通將前後忠義孝弟之人刋刻姓氏於其上已故者設牌位於祠中一為節孝之祠別擇地營建祠門外建大坊一座將前後節孝婦女標題姓氏於其上已故者設牌位於祠中每年春秋二次令直省各府州縣衛守土官致祭其建立祠宇碑坊銀動用正項錢糧報工部奏銷
  一直省祭厲壇順治初年定直省府州縣各立厲壇於北郊每年清眀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用羊三豕三米飯三石並香燭酒醴棉帛以祭本境無祀鬼神府稱郡厲縣稱邑厲咸以有司承祭祭日豫設
  城隍神位於壇行









  家祭
  一王公家祭崇徳元年定宗室封王者立家廟致祭○順治五年定宗室封王無嗣者於
  太廟後殿兩廡祔祭有嗣者令其子孫立廟致祭○廟制正殿七間臺基髙二尺一寸院內東西房三間貯祭噐及祭獻等項西廂房三間貯樂噐臺基皆髙一尺六寸大門三間臺基髙一尺六寸院內西旁門一座院內東旁設燎鑪一座大門外西旁設宰牲房三間其正殿廂房大門皆五色彩畫花草上用緑琉璃瓦殿門墻外用紅土內用白堊院牆用紅土緑瓦蓋頂帛鑪亦用緑瓦牌位髙二尺濶四寸朱紅色上刻追封諡號墨書安於朱紅木龕內設紅片金帳幔其廟中王位以居中為尊餘分列左右如止一王正設中間每於正月四月七月十月歳暮日前期三日齋戒𠉀饗
  太廟諸王陪祭禮成各囘府致祭凡有薦新品物如太廟未獻之先不許家廟薦獻如王有事不得親祭令子弟代祭如無子弟令䕶衞代祭其奠帛祭品該王自行偹辦引賛人於所屬官員內選充其祝文內閣撰給體式○又定莊親王立一廟禮親王巽親王謙郡王共立一廟肅親王立一廟饒餘郡王端重親王共立一廟頴親王順承郡王共立一廟豫郡王立一廟克勤郡王衍禧郡王共立一廟○雍正九年定怡賢親王立一廟






  欽定大淸㑹典則例卷八十四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欽定大清會典則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