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大清一統志 (四庫全書本)/卷132
欽定大清一統志 卷一百三十二 |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三十二
東昌府〈在山東省治西二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東至濟南府長清縣界一百里西至直𨽻大名府元城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兗州府陽榖縣界三十里北至臨清州界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泰安府東阿縣界九十里西南至大名府開州治二百六十里東北至濟南府齊河縣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臨清州界一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九百四十里〉
分野天文虛危分野元枵之次兼營室東壁之分建置沿革禹貢兗州之域周為齊衛二國之境戰國時分屬齊趙秦為東郡地兩漢因之三國魏為平原郡地晉為平原國地後魏太常八年置濟州〈治府東境〉太和十一年改置平原郡武泰初分置南冀州永安中州廢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博州大業初廢改屬武陽郡唐武徳四年復置博州天寶初改曰博平郡乾元初復曰博州屬河北道五代因之宋曰博州博平郡屬河北東路金曰博州屬山東西路元初屬東平路至元四年析為博州路總管府十三年改為東昌路屬中書省明洪武初改為東昌府
本朝因之〈乾隆四十一年升臨清為直𨽻州以武城夏津邱縣屬之〉領州一縣九聊城縣〈附郭東西距三十三里南北距四十里東至茌平縣界一十五里西至堂邑縣界十八里南至兗州府陽穀縣界十五里北至堂邑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泰安府東阿縣界四十里西南至莘縣界五十五里東北至博平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堂邑縣界三十里春秋時齊西境聊攝地漢置聊城縣屬東郡後漢因之三國魏改屬平原郡晉屬平原國後魏太和十一年為平原郡治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為博州治大業初州廢以縣屬武陽郡唐復為博州治天祐三年改曰聊邑五代後唐同光初復故宋金因之元為東昌路治明為東昌府治 本朝因之〉堂邑縣〈在府西四十里東西距三十六里南北距六十四里東至聊城縣界十二里西至冠縣界二十四里南至聊城縣界十四里北至直𨽻臨清州界五十里東南至聊城縣界二十五里西南至莘縣界二十五里東北至博縣界三十五里西北至舘陶縣界六十里春秋時齊清邑漢置清發干二縣皆屬東郡後漢改清縣曰樂平三國魏改屬陽平郡晉因之後魏省發干入樂平屬東陽平郡北齊俱省隋開皇六年始置堂邑縣屬毛州大業初屬武陽郡唐初仍屬毛州貞觀初改屬博州五代晉改為河清縣尋復曰堂邑宋金因之元屬東昌路明屬東昌府 本朝因之〉博平縣〈在府北四十里東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三十二里東至茌平縣界十五里西至堂邑縣界四十里南至茌平縣界七里北至清平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茌平縣界十五里西南至聊城縣界十二里東北至髙唐州界四十里西北至清平縣界四十里春秋時齊博陵邑漢置博平縣屬東郡後漢因之晉改屬平原國後魏屬平原郡隋初屬毛州後屬博州大業初改屬清河郡屬博州貞觀十七年省入聊城改置縣天授二年復置仍屬博州五代及宋金因之元屬東昌路明屬東昌府 本朝因之〉茌平縣〈在府東少北六十里東西距四十二里南北距七十里東至濟南府長清縣界三十里西至博平縣界十二里南至泰安府東阿縣界四十里北至髙唐州界三十里東南至泰安府平隂縣界五十里西南至聊城縣界三十里東北至濟南府濟河縣界五十里西北至清平縣界四十里漢置茌平縣屬東郡後漢改屬濟北國晉屬平原國後漢因之北齊廢隋開皇初復之屬清河郡唐初屬博州貞觀八年省入聊城金天會中劉豫復置茌平縣屬博州元屬東昌路明屬東昌府 本朝因之〉清平縣〈在府北七十里東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二十二里東至髙唐州界十里西至臨清州界五十五里南至博平縣界十二里北至高唐州界十里東南至博平縣界十二里西南至博平縣界三十里東北至高唐州界八里西北至臨清州夏津縣界三十里漢置厝貝邱二縣皆屬清河郡後漢安帝改厝縣曰甘陵移清河國治焉晉改甘陵曰清河為清河國治後魏因之北齊徙清河郡於信城省貝邱入清河改清河縣曰貝邱隋開皇六年改貝邱曰清陽仍分置貝邱縣十六年始改貝邱曰清平與清陽皆屬清河郡唐屬貝州永昌初徙清陽於清河五代周時以清平屬大名府宋金因之元屬徳州明改屬東昌府 本朝因之〉莘縣〈在府西南七十里東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十里東至兗州府陽榖縣界三十里西至冠縣界七十里南至曹州府朝城縣界四十里北至堂邑縣界七十里東南至陽穀縣界三十里西南至朝城縣界四十里東北至聊城縣界七十里西北至冠縣界七十里春秋時衛莘邑漢置陽平縣屬東郡後漢因之三國魏改屬陽平郡晉省入樂平後魏太和二十一年復置北齊改為樂平縣治後周建徳七年於此置武陽郡隋開皇初郡廢六年復改縣曰陽平八年又改曰清邑十六年置莘州大業初州廢改縣曰莘縣屬武陽郡唐武徳五年復置莘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魏州宋屬大名府金因之元改屬東昌路明屬東昌府 本朝因之〉冠縣〈在府西一百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五十里東至堂邑縣界三十五里西至館陶縣界十五里南至曹州府朝城縣界二十五里北至館陶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莘縣治八十里西南至直𨽻大名府元城縣治六十里東北至臨清州治一百十里西北至邱縣治九十里春秋時晉冠氏邑漢為舘陶縣地隋開皇六年始析置冠氏縣屬武陽郡唐初屬毛州貞觀初改屬魏州宋屬大名府金因之元初屬東平府至元六年升為冠州明洪武初降為縣改屬東昌府 本朝因之〉館陶縣〈在府西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五十二里南北距五十里東至堂邑縣界四十里西至臨清州邱縣界十二里南至冠縣界二十五里北至臨清州界二十五里東南至冠縣界十八里西南至邱縣界十八里東北至臨清州治七十里西北至臨清州界二十五里春秋時晉冠氏地漢置館陶縣屬魏郡後漢因之三國魏改屬陽平郡晉因之石趙徙陽平郡治此後魏因之後周大象二年兼置毛州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以縣屬武陽郡唐武徳五年復置毛州貞觀初州廢縣屬魏州宋屬大名府金因之元初屬東平路至元三年改屬濮州明洪武初改屬東昌府宏治二年改屬臨清州本朝仍改屬東昌府〉恩縣〈在府東北一百八十里東西距七十二里南北距六十五里東至濟南府平原縣界十二里西至臨清州武城縣界六十里南至髙唐州界三十五里北至濟南府徳州界三十里東南至濟南府禹城縣界六十里西南至夏津縣界四十里東北至濟南府陵縣界五十八里西北至直𨽻河間府故城縣治七十里本漢東陽縣地屬清河郡後漢省晉以後為武城鄃二縣地隋開皇十六年析置歴亭縣仍屬清河郡唐屬貝州宋屬恩州金徙恩州治此屬大名府路元初仍為恩州屬東平路至元二年以州治歴亭縣省入七年以州直𨽻中書省明洪武二年降州為恩縣改屬髙唐州 本朝屬東昌府〉髙唐州〈在府東北一百十里東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七十五里東至茌平縣界二十五里西至清平縣界三十里南至茌平縣界三十五里北至恩縣界四十里東南至濟南府長清縣界三十里西南至博平縣治七十里東北至濟南府平原縣治三十里西北至夏津縣界三十里漢置靈縣屬清河郡後漢初省永元九年復置屬清河國晉因之後魏景明三年始分置高唐縣後又於靈縣置南清河郡以高唐屬之北齊廢郡及靈縣以髙唐屬清河郡隋因之唐屬博州長夀二年改縣曰崇武神龍元年復故五代梁改曰魚邱後唐復故晉又改曰齊城漢初復故宋金因之元初屬東昌路至昌七年為高唐州治明洪武初省縣入州改屬東昌府治 本朝因之〉
形勢地平土沃無名山大川之限〈元史地理志〉南接濟兗北連徳景漕河所經實要衝之地〈明統志〉襟衛河而帶會通控幽薊而引淮泗泰嶽東峙漳水西環實齊魯之會〈府志〉
風俗鄒魯齊衛之交多好尚儒學性質直懐義有古風烈〈隋書地理志〉其民樸厚好稼穡務蠶織〈元史地理志〉
城池東昌府城〈周七里有竒門四濠廣三丈宋淳化三年土築明洪武五年甃以磗〉堂邑故城〈周六里門四水門二明洪武初土築正徳中増堤濬濠崇禎十年環城共為濠三重〉博平故城〈周四里餘門四濠廣二丈宋景祐中土築 本朝康熙中屢修〉茌平縣城〈周三里有竒門四濠廣三丈明正徳六年改築〉清平縣城〈周六里門四濠廣二丈金大定十三年土築〉莘縣城〈周五里有竒門四濠廣三丈明成化十九年因故址築正徳七年築外城〉冠縣城〈周四里門三濠廣三丈金舊址明萬厯二十二年甃磚〉館陶縣城〈周四里門四濠廣三丈明成化三年土築崇禎十二年甃磚〉恩縣城〈周五里門五濠廣三丈明成化三年土築〉高唐州城〈周九里有竒門四濠廣二丈元舊址明正徳六年増築 本朝乾隆三十二年修〉
學校東昌府學〈在府治東明洪武三年建入學額數二十名〉聊城縣學〈在府城東北隅明成化間徙建入學額數十二名〉堂邑縣學〈在府治東北金大定間徙建明洪武六年重建入學額數十五名〉博平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三年創建成化十八年因舊布政分司暑改建入學額數十二名〉茌平縣學〈在縣治東南金承安間徙建明景泰六年重建萬歴十二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清平縣學〈在城東北隅金大定十三年建入學額數十五名〉莘縣學〈在縣治東北明洪武三年徙建入學額數十五名〉冠縣學〈在縣治東金貞元中建元明以來屢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館陶縣學〈在縣東南隅金皇統中建後圮於水明洪武三年重建入學額數十五名〉恩縣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七年徙建入學額數十五名〉高唐州學〈在州治東元至元二十四年建明正統中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陽平書院〈在府治 本朝康熙五十八年建乾隆二十八年修又聊城縣光岳書院雍正五年建堂邑縣白雀書院康熙五十六年建莘縣先覺書院康熙三十八年建髙唐州鳴山書院乾隆十一年建恩縣近聖書院雍正元年建其餘州縣俱設有義學 按冠縣舊有崇文書院在崇文鄉以冉子嘗寓此故建恩縣有青蓮書院在縣治西南隅大沼中上有小洲明萬厯間知縣周淳建為書院植栁萬株駕橋其南名曰步瀛附記於此〉
戶口〈原額人丁二十五萬五千四百三十四又滋生人丁三萬九千五百二十六〉
田賦〈田地九萬四千五十九頃三十一畆零額徴銀三十萬一千五百四十四兩三分三釐麥改米一萬五千九百八十六石一斗八升五合零米十萬二千一百九十一石五斗八升五合零〉
山川平山〈在聊城西南土阜隆起突如山舊設平山衛得名以此〉駱駝山〈在堂邑縣西十八里地形隱起如伏駝故名〉茌山〈在茌平縣治東北土脈赤墳橫亙五百餘步府志相傳金元時取土築城其山遂平〉弇山〈在莘縣北四十里北魏孝昌二年忽有泉湧出號曰弇山泉宋崇寧中禱雨輙應建祠賜號顯仁金史地理志堂邑縣有弇山〉平邱山〈在邱縣治東爾雅小陵曰邱縣因以名〉西山〈在恩縣西四十里舊恩縣遺址存焉〉隂山〈在恩縣南二十里今僅存土阜〉魚邱山〈在髙唐州東狀如魚五代時改縣名魚邱以此又州城東北有土岡亦謂之髙唐山唐段成式酉陽雜爼高唐縣有鳴石山髙百餘仞以石扣之聲甚清越晉太康中逸士田宣隱此 按鳴石山州志載入而不詳其方隅里數今髙唐境內並無寸嶂而段成式乃雲山髙百仞殆不可考附記於此〉丁家岡〈在茌平縣西四十里有泉甘冽釀酒甚美乂有興隆岡在城南十里〉牡邱〈在茌平縣東十里春秋僖公二十五年諸侯同盟於牡邱〉重邱〈在茌平縣西南二十五里與聊城縣接界春秋襄公二十五年諸侯同盟於重邱杜預注重邱齊地樂史太平寰宇記聊城縣東北有重邱〉陶邱〈在館陶縣西南五十里亦名陶山〉鵞子巋〈在博平縣西北十五里土阜巍然以形似名〉運河〈自兗州府陽縣流入聊城縣境又北逕堂邑縣東北四十五里博平縣西南二十五里又北逕清平縣西南三十里入臨清州境餘詳臨清卷〉漳河〈在府境自大名府東北流入館陶縣界逕縣南館陶鎮入衛河水經注漳水東北逕平恩縣故城西又逕曲周縣故城東元和郡縣志漳水在漳南縣北四十六里明史河渠志元時分漳水支流入衛河以殺其勢永樂間湮塞舊跡尚存御史林廷舉請發丁夫疏濬漳水遂通於衛萬厯二年漳水北溢入曲周縣之滏陽河而入衛之道漸湮 夲朝順治九年漳水自廣平元城等處直注臨清州邱縣其館陶縣僅有通漳遺跡康熙三十六年漳水驟至館陶與衛河合此後北流漸㣲四十七年入邱之上流盡塞而全漳㑹於館陶自此漳衛會流舟行順利其禆益於漕者多矣〉古黃河〈在府境史記河渠書禹廝二渠以引其河注二渠其一出貝邱西南二析者也其一則漯川漢書溝洫志孝武元光中河決瓠子後二十餘載塞瓠子導河北引二渠復禹舊跡其後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宣帝地節中光祿大夫郭昌更穿渠直東經東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元帝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遂絶成帝初河決館陶及東郡金堤泛濫兗豫入平原干乘濟南凡灌四郡水經注大河故瀆又東逕艾亭城南又東逕平晉城南又東北逕靈縣故城南別出為鳴犢河河水故瀆又東逕鄃縣故城東又河水自東阿縣故城西東北流注鄧里渠又東北過茌平縣西自鄧里渠東北逕昌鄉亭北逕碻磝城西又東北流逕四瀆津元和郡縣志大河故瀆俗名王莽河在館陶縣東四里冠氏縣北十八里博州武水縣黃河南去縣二十二里聊城縣黃河南去縣四十三里宋史河渠志皇祐二年河決大名府館陶縣之郭固四年正月塞郭固而河勢猶壅議者請開六塔以披其勢嘉祐五年河流𣲖別於魏之第六埽曰二股河行一百三十里至魏恩徳博之境曰四界首河明統志黃河故道在館陶縣西南五十里舊志王莽河故道在館陶西南六十里遷堤村之南自元城縣黃金堤迤邐而北入衛河又縣西南有黃河故道廣濶數里與廣平相接居漳衛西又博平縣有新河凡二𣲖一自縣西南東北流入禹城縣界一自縣西南東流入管氏河又有馮家河亦在河西遶城三面東流至二十里舖河皆古黃河餘流也 按黃河自兩漢以迄唐宋皆經府境金元以後南合於淮去郡始逺自明宏治中築斷黃陵岡而沙灣水之流亦絶今以漢書水經注元和郡縣志宋史諸書合近志考之證以今之輿地自大名府元城縣入境東北歴冠縣館陶堂邑清平博平髙唐恩諸州縣以入濟南府平原徳州界者此西漢黃河之故道水經河水故瀆東北逕發干以下是也其自茌平以入濟南府禹城平原界者此東漢以後黃河之故道水經河水自鄧里渠東北過茌平以下是也其在聊城之南以至平隂縣界者此唐及五代之故道也宋初東京故道猶循其舊慶歴中商胡埽決改而北流合永濟渠則自大名之元城入境東北歴冠縣之西北館陶臨清之西入廣平府威縣之南北達清河又逕臨清州夏津之西北武城之西以至冀州棗強縣界此宋時黃河北流之故道也至金明昌五年河決陽武由南北清河分流入海遂不由府境矣〉古屯氏河〈在府境故道自館陶縣東北流逕臨清州界又東北流逕清平縣之北夏津縣之南又東北逕髙唐州及恩縣界漢書地理志魏郡館陶河水別出為屯氏河東北至章武入海過郡西行千五百里又溝洫志屯氏河東北逕魏郡清河信都渤海入海廣深與大河等元帝永光五年河決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絶成帝初清河都尉馮逡請開屯氏河使分流殺水力水經屯氏河逕館陶縣界又東北別河出焉又東逕甘陵之信鄉縣故城南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北逕靈縣北又東北逕鄃縣與鳴犢河古瀆合又東逕清河郡北又東北逕陵鄉南又東北逕東武城縣故城南又東北逕東陽縣故城南元和郡縣志屯氏河俗名毛河在館陶縣西二里夏津縣北府志今冠縣館陶邱縣茌平髙唐俱有屯氏河故道又有熙河在茌平縣北七十里北流至髙唐州入濟南府禹城縣界其源無考蓋即屯氏河也按元和郡縣志謂永濟渠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東北入臨清此渠蓋漢屯氏故瀆也後人縁此為説清淇屯氏遂混而為一而以水經注考之屯氏河自大河決出逕館陶清淵之東而東出清河縣之南清淇水逕館陶清淵之西而出河清之北今考衛河所行自臨清以上則皆古清淇也自臨清以下行清河縣南則古屯氏也與元和郡縣志之言頗合然今衛河自武城以下又皆清淇所行非屯氏所能至矣〉古漯河〈黃河支流也俗名大土河亦曰徒駭故道自曹州府朝城縣流入逕莘縣東又東北逕堂邑縣東南又東逕府城北又東北逕博平縣南又北逕清平縣西又東逕高唐州西又東北至濟南府禹城縣界水經注漯水自高唐城北逕東武縣之故城南又東北逕陽平縣之固城西又北逕莘道城之西北又東北逕樂平縣故城東又北逕聊城縣故城西又東北逕清河縣故城北又東北逕文鄉城東南又東北逕博平縣右與黃溝同注川澤又東北逕援縣故城西又逕高唐縣故城東胡渭禹貢錐指漯首受河自黎陽宿胥口始不起東武陽也水經注所敘河水自宿胥口至委粟津皆古漯水也自周定王五年河徙從宿胥口東行漯川至長夀津始與漯別其津以西漯水之故道悉為河所占而上㳺較短矣然河之故瀆不經東武陽亦不經高唐迨漢成帝建始末河決館陶由東武陽絶漯水而東北至高唐又絶漯水東北至千乗入海雖嘗塞治而故道猶存王莽始建國三年復決於此莽為元城冡墓計不堤塞明帝永平中王景修之遂為大河之經流自是委粟津以西漯水之故道又為河所占上㳺益短矣漯水一出於武陽再出於高唐據成帝後之言耳水經注所言漯水乃自西漢末以迄後魏漯川之源委也〉馬頰河〈自曹州府朝城縣流入東北流逕莘縣西五十里又北逕堂邑縣西十二里又北逕清平縣西十二里又東北逕夏津縣東三十里又東北逕髙唐州西北二十里又東北逕恩縣南二十里津期店亦名津期河又逕縣東十二里東北入濟南府平原縣界 按禹貢九河之馬頰故道久湮與今郡境無涉唐時有馬頰河出澶州清豐縣界東北流至平昌合篤馬河即此河也宋至和二年李仲昌議開六塔河引歸橫隴故道歐陽修言六塔止是別河下流已泛為濵棣徳博之患是宋之六塔實唐時之馬頰惟李仲昌所開引商胡決流使之東南入橫隴故道為異耳至嘉祐五年河流𣲖別於魏之第六埽曰二股河自魏恩東至徳滄入海當時馬頰故道又為二股河所行今此河或斷或續故道雖存但因運河身高水難滙入遂至棄為平地募種陞科無藉疏濬之力矣〉鳴犢河〈在博平縣北又東北逕高唐州南漢書地理志清河郡靈河水別出為鳴犢河東北至蓚入屯氏河溝洫志元帝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水經鳴犢河故瀆上承大河故瀆於靈縣口東北逕靈縣東東入鄃縣而北合屯氏瀆〉湄河〈在博平縣境今湮府忠以為即古漯河非是又有小湄河在縣南十五里景泰間開鑿循城東而北入鳴犢河今亦堙〉七里河〈在博平縣西南自府城東南七里受漕河減水閘之水北流入縣界又北逕縣西北鄧家橋入鳴犢河明成化間漕河減水汛漲奏請開鑿以洩之〉鄧里渠〈茌平縣東自陽榖縣流入古瓠子河瀆也氷經注鄧里渠自臨邑縣北逕茌平縣東臨邑縣故城西北流入河〉洩水渠〈在恩縣西北長二十里明萬厯二十年河水漲溢知縣孫居相開渠洩水歸河〉黃溝〈在聊城縣東古漯水支渠水經注黃溝承聊城溝水水泛則津注水耗則輟流自城東北出逕清河城南又東北逕攝城北〉唐公溝〈在髙唐州東門外明成化中知州唐稹因東北地下濬溝注董固河水患遂息〉龍湫〈在清平縣西南二十五里東南去博平縣四十里縣志湫當漕河之東漯水之上流汪洋百頃波濤洶湧即宋時河決清平故城處也明嘉靖間風雨雷電移於下流五十餘里夏津縣之馬頰橋今又移恩縣界不絶如帶而已〉龍灣〈在恩縣東十二里冬夏不涸〉龍潭〈在茌平縣南十五里方百畝又縣北六十里亦有龍潭〉黒龍潭〈在恩縣南二十里津期橋東其深不測橋西亦有白龍潭〉大溪陂〈在茌平縣東南三十里㢠環二十餘里〉中洲〈在臨清州城西汶衛二水相會處元時即名中洲其時未有磚板二閘止有舊㑹通河入衛今則宛在中央始成洲矣東曰鰲頭磯砌以石如鰲頭築觀音閣其上新舊四閘分建左右焉〉文泉〈在博平縣城內學舍東南古井也明正徳中泉自湧而甘冽又有甘泉在縣治西南亦古井相傳嘗飲萬馬不竭〉靈泉〈在博平縣西三十里莎堤北明永樂中疏㑹通河泉堙〉雙井〈在聊城縣東闗泉清味甘又南闗外有濟衆寒泉東闗寺內有隆興寒泉水皆甘冽〉玉環井
〈在聊城縣西南一名玉井井中甃石如玉〉樓兒井〈在髙唐州城內西南隈水清甘夏月久貯不變〉古蹟聊城故城〈在聊城縣西北十五里本齊聊攝也左傳晏子曰聊攝以東戰國策燕將守聊城漢置聊城縣屬東郡後漢因之三國魏改屬平原郡晉屬平原國後魏為郡治魏書地形志平原郡太和十一年分屬濟州治聊城縣後罷並郡有王城郡又有西聊縣孝昌中分聊城置治聊城水經注黃溝水逕王城北魏泰常七年安平王鎮平原所築世謂之王城太和二十三年罷鎮立平原郡治此隋開皇初郡廢兼廢西聊以聊城屬武陽郡唐武徳四年置博州治聊城蕭徳言括地誌聊城故城在今縣西四十里 按水經注後魏太和二十三年立平原郡與魏志不合存以俟攷〉武水故城〈在聊城縣西南五十里漢陽平縣地屬東郡隋開皇中析置武水縣唐初屬莘州貞觀初改屬博州元和郡縣志縣東北至州六十里在武水溝之南故名太平寰宇記周廣順二年為河決衝壞顯徳二年割屬聊城宋大觀三年置武水巡司於此舊志故城內有石柱後魏孝文帝所立為鄴東之表水經雲武水東流從石柱北是也〉發干故城〈在堂邑縣西南漢置縣屬東郡元狩五年封衛青子登為侯邑後漢建安十一年割屬魏郡晉屬陽平郡南燕時僑置幽州於此後魏仍屬陽平郡北齊省括地誌發干故城在堂邑縣西南二十三里〉清縣故城〈在堂邑縣東南春秋時齊邑左傳成公十七年齊侯使國勝告難於晉待命於清杜預注今樂平也漢置清縣屬東郡後漢為樂平侯國仍屬東郡三國魏改屬陽平郡晉及後魏因之北齊省元和郡縣志樂平故城在堂邑縣東三十里〉堂邑故城〈在今堂邑縣西十里漢為發干縣地隋開皇六年置堂邑縣大業末宇文化及掌屯兵於此築臺於南南唐屬博州天寶十五載平原太守顔真卿遣兵擊賊約袁如泰於堂邑西南 按堂邑縣本漢清發干二地宋熙寧中圮於水因東徙今治焉〉博平故城〈在今博平縣西北三十里本齊之博陵邑史記齊威王十六年晉代我至博陵注徐廣曰東郡之博平是也亦謂之博闗張儀曰趙兵至清河指博闗漢置縣宋徙今治金史地理志愽平縣有博平鎮即故治也〉茌平故城〈在今茌平縣西漢置縣漢書地理志東郡茌平注應劭曰茌山名縣在山之平陸故曰茌平昔石勒之𨽻師灌屯耕於茌平聞鼓角鞞鐸之聲於是縣也魏書地形志茌平縣治鼓城有茌平城蓋已移治也元和郡縣志茌平故城在聊城縣東五十三里於欽齊乗茌平縣在聊城東北七十里唐武徳初以聊城之興利鎮置尋廢至金劉豫始復屬博州即今治也縣志茌平故城在今縣西二十里興利鎮在今縣西三十里〉濟州故城〈在茌平縣西南即碻磝城也晉永和八年姚襄屯碻磝城宋永初四年魏人立濟州濟北郡於此後魏泰常八年置濟州治碻磝城是也元嘉七年到彥之等取魏碻磝尋復入於魏水經注河水經碻磝城西有碻磝□其城臨水西南圯於河後魏更城之立濟州治此其西南隅又圮於河即故茌平縣也隋廢為濟北郡治盧縣唐武徳四年復於盧縣置濟州天寶初改濟陽郡十三載州廢以盧縣屬鄆州元和郡縣志盧縣東南至鄆州一百里其濟州復為河所䧟廢太平寰宇記盧縣仍屬鄆州又曰博州東南至舊濟州五十里後廢 按濟州在濟水西岸為漢茌平縣地水經注元和郡縣志歴歴可証其所治盧縣蓋亦元魏時僑置非漢縣也後人但以長清縣有故盧縣不復分別並以濟州入之誤矣〉貝邱故城〈在清平縣西南漢置縣屬清河郡應劭曰即左傳齊侯田於貝邱是也後漢屬清河國晉因之後魏屬清河郡北齊省入清河縣元和郡縣志貝邱城在臨清縣東南五十里城內有邱髙六丈周廻六十八歩城因此名太平寰宇記後魏初移於故城東北十里今縣東有貝邱城即後魏治所〉甘陵故城〈在清平縣南漢置縣屬清河郡後漢安帝改曰甘陵移清河國治此桓帝建和二年改清河國亦曰甘陵水經注屯氏故瀆東逕甘陵縣故城北晉改國縣俱曰清河後齊移郡治於信城改此為貝邱縣隋開皇六年改曰清陽仍屬清河郡唐屬貝州舊唐書地理志清陽縣舊治甘陵城永昌中始移縣治於今直𨽻清河縣界〉清平故城〈在今清平縣西四十里隋開皇六年置貝邱縣十六年改曰清平屬清河郡唐屬博州元和郡縣志縣東南至州八十里隋自臨清縣界移貝邱縣於此後改名也宋初改屬大名府太平寰宇記縣在府東北一百四十里宋史地理志熙寧二年割博平之明靈寨來屬移縣治之齊乘舊治在縣西四十里清平鎮元豐間漯河決壞城徙治明靈寨即今治也〉陽平故城〈今莘縣治漢置陽平縣後漢為侯國隋大葉初改曰莘縣元和郡縣志魏州莘縣西至州一百里太平寰宇記莘縣在魏府東七十五里有武陽城在縣南後周置郡於此〉莘亭故城〈在莘縣北春秋時衛地左傳桓公十六年宣姜與公子朔搆公及伋使諸齊使盜待諸莘注陽平城西北有莘亭屬陽平縣隋於此置莘亭縣大業初廢唐武徳四年復置屬博州五年併入莘縣元和郡縣志莘亭在莘縣北十三里〉冠氏故城〈在冠縣北春秋時晉冠氏地左傳哀公十五年子贛曰齊為衛故伐晉冠氏注冠氏即陽平館陶縣水經注喬亭城去冠陶十五里春秋冠氏也隋因置冠氏縣元和郡縣志縣西去州六十里今移於今治〉東陽故城〈在恩縣西北春秋時晉地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晉荀呉略東陽戰國時為衛地後屬趙戰國䇿國子曰兼魏之河南絶趙之東陽漢為東陽侯國後漢省水經注應劭曰東武城東北三十里有東陽鄉故縣也隋開皇六年復置東陽縣屬貝州十八年改為漳南縣大業十一年竇建徳起兵漳南元和郡縣志東陽故城在歴亭縣西十八里又貝州漳南縣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漢東陽縣地太平寰宇記隋分棗強於今縣東北二十二里置東陽縣後改名唐武徳七年移於今理宋至和元年省為鎮入歴亭金史地理志歴亭有漳南鎮故縣也舊志鎮在今縣西北六十里衛河南岸〉歴亭故城〈在恩縣西四十里隋開皇十六年分武城縣置唐武徳六年移貝州治此八年仍還舊治而縣屬之元和郡縣志縣西南至貝州一百里本漢東陽縣地後漢省東陽其地屬鄃縣隋改置歴亭縣遙取漢歴縣為名太平寰宇記隋置縣於今縣之東永濟渠南後以其地下濕鹹鹵移龍盤河在古歴城西七十里即今縣也金初移恩州治此明洪武二年降為縣七年移縣治東四十里許官鎮即今治也今故城俗呼為舊縣城址猶存〉靈縣故城〈在髙唐州西南與博平縣接界漢置靈縣屬清河郡後魏置南清河郡治此北齊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大業初省入博平唐武徳初復置尋省入博平太平寰宇記故靈城在髙唐縣西二十里齊天保七年省今博平縣為河所壞曾寄理於此金史地理記博州高唐有靈城鎮即故縣也〉髙唐廢縣〈今髙唐州治春秋時齊有高唐邑漢置高唐縣在今濟南府禹城縣界後魏景明三年始改置縣於此元和郡縣志縣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索盧廢縣〈在恩縣北魏書地形志長樂郡領索盧縣晉屬廣川神瑞二年併廣川太和二十二年復置有索盧城隋書地理志清河郡漳南有後魏索盧城隋併入棗強開皇十六年來屬〉古頼邑〈在聊城縣西齊境上邑也史記晉趙鞅伐齊至頼而去〉夷儀城〈在聊城縣西南十二里後漢書郡國志東郡聊城有夷儀聚 按春秋邢遷於夷儀注夷儀邢地今直𨽻順徳府邢臺縣有夷儀城是也地名偶同與此無涉〉巢陵城〈在聊城縣東北十五里縣志相傳巢父隱居躬耕處五代晉開運時嘗遷州治於此尋圮於水〉微子城〈在聊城縣東北十八里太平寰宇記聊城縣有微子城紂之庶兄封邑於此又有郭城春秋時郭公舊墟〉畔城〈在聊城縣西魏書地形志平原郡聊城有畔城〉博固城〈在聊城縣東北太平寰宇記聊城縣博固城或謂之布鼔城石勒時築在大河之曲〉攝城〈在博平縣西左傳昭公二十年晏子曰聊攝以東注聊攝齊西界也平原聊城縣東北有攝城水經注黃溝東北逕攝城北春秋所謂聊攝以東也俗稱郭城非也京相璠曰聊城縣東北三里有故攝城元和郡縣志城在博平縣西南二十里〉艾亭城〈在博平縣北水經注大河故瀆東逕艾亭城內〉博望城〈在博平縣舊城西南史記田敬仲世家宣王二年三晉之王皆因田嬰朝齊王於博望〉陽城〈在茌平縣南二十餘里今西北二靣垣墉猶存〉清河城〈在清平縣南水經注在甘陵城東四十里〉文鄉城〈在清平縣南水經注漯水又東逕文鄉城〉岡成城〈在莘縣西後漢書郡國志東郡陽平有岡成城府志有頓城在縣東南十里斗城陽縣西南七里其城如斗故名〉黃城〈在冠縣南本趙邑後屬魏史記田敬仲世家宣公四十三年伐晉毀黃城又趙世家敬侯八年拔魏黃城肅侯十七年圍魏黃不克括地誌故黃城在冠氏縣南十里讀書記漢陳留郡有外黃縣魏郡有內黃縣山陽郡有黃縣俱在大河旁為戰爭之地王氏曰蘇秦説齊趙集魏之河北燒棘蒲隊黃城乃河非之黃城也在冠氏南十里〉蕭城〈在館陶縣東南五里周十餘里髙三丈門四壘址俱存宋景徳元年遼蕭後兵至澶淵築城於此亦謂之歇馬城又有青陽城在縣西十里〉緑雲亭〈在府城西北隅宋建舊名自公亭元至元間改名〉靈芝亭〈在聊城縣西南四十五里本宋武水鎮都巡檢司講武亭大觀間有芝生於梁故名〉致慤亭〈在茌平縣東北一里許元尚書梁宣建呉澄記又縣境有孝思亭元張通甫建虞集記〉魯連臺〈在聊城縣西北十五里古聊城中高七十餘尺即射書燕將之所〉晉臺〈在博平西北三十里舊縣城中府志相傳晉公子重耳奔齊桓公以宗女妻之留齊五歲築臺以望故名晉臺〉黃花臺〈在館陶縣西南二十里府志相傳漢館陶公主所築又縣西南四十里有駙馬渡〉四知堂〈在堂邑縣治內元縣尹張飬浩建〉茌山草堂〈在茌平縣東南隅元馬興祖讀書處〉三槐堂〈在莘縣東北二里地名羣賢保即宋王祐手植三槐䖏蘇軾有記〉龍井堂〈在髙唐州北二十里徐稽神録唐僖昭時魏州人羅宏信徽時投寄髙唐田氏田氏撫愛如子遂冒姓田已令浚井甫下忽龍自井出雷雨交作衆皆驚悸宏信自井出神色自若後以軍功進爵豫章郡王迎田氏夫婦事之如父母及沒又為堂於龍井之上以祀之〉光嶽樓〈在府城中髙廣數丈樓作四層矗立雲表 本朝乾隆三十年〉
〈聖駕南巡廻蹕過東昌府登光嶽樓有〉
〈御製詩二章 按城東北隅有望嶽樓舊志混而為一恭繹御製詩注始知其舛雲三十六年四十一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並有御製疊前韻許〉警宵樓〈在堂邑縣西北元縣尹張養浩建〉孟館〈在茌平縣東通志相傳孟子逰齊館於此〉魯連村〈在茌平縣東北二十里府志相傳魯仲連所居今名望魯店〉馬莊〈在茌平縣東南十里府志相傳唐中書令馬周宅相傳有興隆岡岡下坡陀相屬又南二十里有賀欒店相傳石晉時賀欒宅〉孫奭宅〈在博平縣西北舊城南〉馬牧〈在茌平縣晉永興中汲桑石勒起於馬收亦謂之牧苑齊乗茌平縣西南地名牛叢塊相傳是石勒舊耕處又李陽爭漚麻池今謂之大李莊〉古戰場〈在堂邑縣東南縣志相傳唐顔真卿同李萼破賊䖏〉樂平故壘〈在茌平縣東南三十里遺址橫數百步今為樂平舖〉蘇康壘〈在館陶縣西南境通鑑晉太元十七年丁零翟釗遣將翟都侵館陶屯蘇康壘胡三省注蘇康人姓名〉麒麟碣〈在府城中府學內明統志碣載鄉賢淳于髠等三十人贊取漢麒麟閣義而名〉三絶碑〈在府學內金大定間重修廟碑王去非撰黨懐英篆王庭筠書時稱三絶〉界碑〈在恩縣西北太平寰宇記在漳南縣西北八里後魏太和六年置當鄴正東三百里〉
關隘四口闗〈在茌平縣南即古四瀆口也水經注河水東北逕四瀆津津西側岸臨河有四瀆祠東對四瀆口河水自是出東北流逕九里與清水合故泲瀆也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水逕周通故有四瀆之名也元和郡縣志四口古闗在聊城縣東南八十里隋置〉東昌衛〈在府治西南隅明置指揮使 本朝設守備及領運千總又平山衛在府治東南明置指揮使 本朝設領運千總〉魏家灣〈在清平縣西南三十里清陽驛西其下十餘里為戴家灣管河主簿駐此〉王官鎮〈在聊城縣東南四十里金史地理志聊城縣有王官武水二鎮府志今其地在王官莊舖〉侯固鎮〈在堂邑縣北五十里金史地理志堂邑縣有回河侯固二鎮舊志侯固鎮即今堠堌集在縣北五十里又有栁林集在縣西北五十里二集俱有土城明嘉靖二十二年築〉廣平鎮〈在茌平縣西南三十里金史地理志茌平縣有廣平興利二鎮縣志廣平鎮城址猶存〉馬橋鎮〈在莘縣北四十里金史地理志莘縣有馬橋鎮〉清水鎮〈在冠縣東北四十里有城堡即古清水縣也金史地理志冠氏縣有普通清水博寧桑橋四鎮縣志明嘉靖中築堡濬濠周四百丈又各築一墩於堡外五里防察奸民遂為徃來貿易䖏〉固獻鎮〈在冠縣西北一百里衛河北岸與館陶邱縣臨清州及直𨽻之廣宗威縣皆犬牙相錯〉南館陶鎮〈在館陶縣西南四十里舊縣治也明洪武七年置巡司今省〉固河鎮〈在髙唐州東北金史地理志髙唐州有固河齊城靈城夾灘四鎮州志固河鎮在州東北齊城鎮在州東舊有廟學元閻復為記夾灘鎮在州東南十五里靈城在州東北三十里南鎮在州南三十里北鎮即新劉南鎮即南劉也〉白馬鎮〈在恩縣西十五里唐置鎮於此亦曰白馬營〉四女樹鎮〈在恩縣西北五十五里九域志歴亭有安樂陽於禮固漳南四鎮金史地理志歴亭有漳南新安樂舊安樂王杲四鎮縣志安樂鎮今名四女樹鎮在衛河東岸相傳漢時有傅長者生四女因無兄弟守頁飬親共植一槐於此故名今為徃來通道漳南鎮在縣西北西望坦平中心髙阜環以水王杲鎮在縣北二十里〉賈鎮堡〈在冠縣東三十里明知縣姚本所築周三百八十餘丈外為濠各濶二丈築墩一〉崇武水馬驛〈在聊城縣東門外運河西岸舊有驛丞今裁〉翼邱馬驛〈在茌平縣治東〉清陽水驛〈在茌平縣西南三十里運河東岸舊有驛丞今裁〉魚邱馬驛〈在髙唐州治東〉太平馬驛〈在恩縣南門外〉
津梁通濟橋〈在聊城縣東門運河上〉董家橋〈在聊城縣東北十五里為商旅大路〉中行橋〈在堂邑縣南門外明嘉靖二十九年建〉捍石橋〈在堂邑縣西北八里明成化間建〉鄧家橋〈在博平縣西北十五里跨鳴犢河〉倫家橋〈在博平縣西北四十五里跨古漯河〉劉公橋〈在茌平縣東南久廢元和郡縣志劉公橋架濟水在盧縣東二十七宋武帝伐燕過此所造故名〉望岱橋〈在茌平縣南闗外〉鐵板橋〈在茌平縣東北六十里跨古漯河〉通便橋〈在茌平縣東北七十里〉牟家橋〈在清平縣西七里許跨古黃河〉藺家橋〈在清平縣魏家灣東徃來要道也〉通津橋〈在莘縣西門外明正徳二年建〉津期橋〈在恩縣南二十里今名永長橋〉張家橋〈在恩縣西北漳南鎮北五里為棗強故城二縣之通道〉楊官屯橋〈在髙唐州東二十五里跨通濟河每夏秋水漲〉
〈作筏以濟〉囤家橋〈在高唐州西三十五里跨馬頰河入臨清大路明嘉靖十九年建長二百丈〉堤堰雙堤〈在聊城縣南五里有䕶城堤 本朝順治間築〉禹堤〈在博平縣西三十里縣志自縣西南入境遶舊治西迤北入清平境〉金堤〈自博平縣西南東北入茌平境迤邐至館陶縣西南五十里上接冠縣下入臨清皆漢堤故跡〉薛家圈新堤〈在館陶縣西南八里縣志衛水去城至近夏秋間嘗漂溢為民害明萬厯二年水大漲知縣李仲奎相視於薛家圈築月堤一道長十餘里亦曰李公堤〉古堤口〈在恩縣西衛河東岸河之西與武城分界舊築之以障河決者〉爵堤〈在髙唐州西州志堤在州西十里以禦馬頰河之泛溢俗呼其地為馬灣〉周家店閘〈在聊城縣東南三十二里運河上南距兗州府陽穀縣七級下閘十二里元大徳四年建今有閘官其北十二里為李海務閘元貞元二年建 本朝乾隆二十八年修舊有閘官今裁又北二十里為通濟橋閘明永樂九年建又北二十里為永通閘明萬厯十七年建今皆有閘官外有進水閘二曰房家口曰十里舖在漕渠西岸伏秋水大開此引水入河以利漕其龍灣之進水閘今已廢減水閘四曰裴家口曰米家口曰官窰口曰栁家口並在漕渠東岸河水盛漲則開此洩水由引河歸徒駭河入海〉梁家鄉閘〈在堂邑縣北南距永通閘十八里明宣徳四年建有閘官其北十二里為土橋閘明成化七年建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修河之西岸有進水閘二曰中閘曰涵谷洞河之東岸舊有土城中有減水閘二明季廢〉戴家灣閘〈在清平縣西北南距土橋閘三十八里明成化元年建 本朝乾隆十年修有閘官河之東岸有李家口魏家灣二減水閘自魏家灣迤南又有減水閘五屬博平縣界〉
陵墓古髙陽氏陵〈在聊城縣西北二十里陵前有廟又有聖水井旱禱輙應 按髙陽氏為帝顓頊 本朝遣官祭告在河南滑縣聊城之陵出於附會無疑也〉巢父墓〈在聊城縣東南十五里又河南登封縣有巢父塜 按巢父見皇甫謐髙士傳莊子但言許由不言巢父或曰許由夏常居巢故又號巢父其人既荒逺難稽則塜墓亦類多傅會姑存其名以備攷〉周段干木墓〈在館陶縣北十里 按府志干木魏人墓在安邑段村不知館陶何以有之據段道超墓誌為干木裔孫貝州永濟人世逺殆不可攷〉田盻子塜〈在髙唐州東四十里固河鎮 按田盻子齊人見史記楚世家〉淳于髠墓〈在茌平縣西二里許〉甘羅墓〈在舊茌平縣北縣志在縣北七十里秦上卿祖茂仕秦出奔於齊因家馬後遂葬此〉馬周墓〈在茌平縣東一里許 本朝康熙二年修築〉五女墓〈在聊城縣西同穴而葬唐王建宋氏五女詩注五女貝州宋處士廷芬之女也曰若華若昭若倫若憲若荀其父老病五女誓不嫁以奉事之〉宋王旦墓〈在莘縣東北二里許 按歐陽修碑旦葬於開封新里鄉則墓不應在此疑旦父祐所葬也〉廉公諤墓〈在堂邑縣東北八里〉王巖叟墓〈在清平縣任官屯北〉金張琪墓〈在莘縣南二十里〉賈墓〈在博平縣南〉閻詠墓〈在高唐州西七里〉元閻復墓〈在髙唐州東二十里〉梁宜墓〈在茌平縣東北一里許〉明郭敦墓〈在堂邑縣西十里〉穆孔暉墓〈在堂邑縣北三里〉張後覺墓〈在茌平縣北義莊〉
祠廟濟廟〈在茌平縣東故臨邑縣東南界漢書郊祀志宣帝改元神爵祠濟於臨邑界中地理志東郡臨邑有濟廟〉伊尹廟〈在莘縣城內〉二子廟〈在莘縣東祀衛宣公二子伋壽水經注陽平縣東有二子廟謂之孝祠〉晉文公廟〈在高唐州西縣志相傳文公奔齊嘗舍於此後人因為立廟〉仲弓祠〈在冠縣北二十里明天順二年建有司春秋致祭〉孟子廟〈在茌平縣東北孟家莊縣志相傳孟子逰齊梁時嘗經此後人為立廟〉魯仲連祠〈在茌平縣西鄉〉東方朔祠〈在高唐州東北十里今祠廢元閻復碑存〉馬周祠〈在茌平縣東一里明景泰二年建〉羊使君廟〈在聊城縣東北二十里明統志使君失㤀其名晉開運初為博州郡守河溢城欲沒使君投水死民立廟以祀〉魯義姑祠〈在博平縣西北十五里鵞子歸旁〉四女祠〈在恩縣西北衛河南岸土人稱為四女寺 按四女名不可考相傳漢景帝時人姓傅因父無子四女矢志不嫁以飬親後俱得仙去祠有明成化間碑具列其事説雖涉荒誕然自昔相沿並稱四女乃縣志所載題詠以恩屬唐貝州遂以䖏士宋玢五女當之又獨詘若憲一人與四女之名不合益為附㑹不足信矣〉後唐明宗廟〈在清平縣治西南山東通志明宗嘗屯兵於此民頼其保障名為明靈寨立廟祀之〉於御史祠〈在府城東闗祀明靖難御史丁志芳土人稱為忠臣廟又有忠善祠祀靖難典史周飬民〉
寺觀隆興寺〈在聊城縣東門外明洪武間建〉覺慈寺〈在茌平縣東北郭里店宋嘉祐八年仁宗夢神僧求賜名因賜今額〉鐵旛寺〈在莘縣治東北金天春二年建一名黑塔寺內有磚塔一座髙十三級可望七十里塔頂銅籠容二十餘人明正徳六年巨冦逼城邑令諸忠令民登塔望賊隨方設備自後賊不敢犯城頼以全〉寶應寺〈在館陶縣治西南金時建方搆寺時出一石匣內有古銅磬一口佛像十幅今存其六〉白雀觀〈在堂邑縣北門外縣志相傳堂邑城初築時有白雀馴集因名白雀城元置白雀觀於此今為真武廟基明穆孔暉有記〉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三十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487年 (提及)
- 621年 (提及)
- 1776年 (提及)
- 596年 (提及)
- 586年 (提及)
- 643年 (提及)
- 497年 (提及)
- 578年 (提及)
- 622年 (提及)
- 580年 (提及)
- 1369年 (提及)
- 97年 (提及)
- 502年 (提及)
- 992年 (提及)
- 1372年 (提及)
- 1637年 (提及)
- 1483年 (提及)
- 1467年 (提及)
- 1639年 (提及)
- 1767年 (提及)
- 1370年 (提及)
- 1373年 (提及)
- 1482年 (提及)
- 1455年 (提及)
- 1374年 (提及)
- 1287年 (提及)
- 1719年 (提及)
- 1763年 (提及)
- 1727年 (提及)
- 1717年 (提及)
- 1699年 (提及)
- 1746年 (提及)
- 1723年 (提及)
- 526年 (提及)
- 1652年 (提及)
- 1697年 (提及)
- 前39年 (提及)
- 1050年 (提及)
- 1060年 (提及)
- 1194年 (提及)
- 前602年 (提及)
- 340年 (提及)
- 1055年 (提及)
- 422年 (提及)
- 499年 (提及)
- 952年 (提及)
- 1109年 (提及)
- 前118年 (提及)
- 206年 (提及)
- 756年 (提及)
- 前341年 (提及)
- 352年 (提及)
- 110年 (提及)
- 423年 (提及)
- 430年 (提及)
- 1069年 (提及)
- 615年 (提及)
- 624年 (提及)
- 1054年 (提及)
- 623年 (提及)
- 415年 (提及)
- 498年 (提及)
- 1004年 (提及)
- 1765年 (提及)
- 392年 (提及)
- 1543年 (提及)
- 1550年 (提及)
- 1540年 (提及)
- 1411年 (提及)
- 1429年 (提及)
- 1471年 (提及)
- 1758年 (提及)
- 1465年 (提及)
- 1745年 (提及)
- 1663年 (提及)
- 1451年 (提及)
- 1063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