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大清一統志 (四庫全書本)/卷160
欽定大清一統志 卷一百六十 |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一百六十
懷慶府〈在河南省治西北三百里東西距三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東至衛輝府獲嘉縣界一百四十里西至山西絳州垣曲縣界二百五十里南至河南府孟津縣界七十里北至山西澤州府鳳臺縣界六十五里東南至衛輝府封邱縣界二百里西南至河南府洛陽縣治一百四十里東北至衛輝府輝縣治二百里西北至山西鳳臺縣治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分野天文室壁分野陬訾之次兼觜觹參分野實沈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覃懷之域啇周畿內地春秋為晉南陽〈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今孟州懷州皆春秋南陽之地〉戰國屬魏秦為三川郡地漢初屬殷國後改置河內郡屬司隸部治懷縣〈李吉甫元和郡縣志項羽立司馬卬為殷王王河內髙帝二年卬降以其地置河內郡理懷 按漢書昭帝紀始元元年有司請以河內屬冀州而地理志仍屬司隸〉後漢因之三國屬魏晉徙郡治野王屬司州後魏天安二年置懷州太和八年州罷東魏天平初復置〈並析置武徳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復為河內郡〈樂史太平寰宇記後魏置懷州兼置河內郡治古野王城隋開皇三年郡廢而州存十三年改野王縣為河內縣大業二年州廢復為河內郡〉唐初復置懷州立總管府〈舊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於濟源西南柏崖城置懷州其年置總管府四年移懷州於今治野王城〉貞觀元年府罷天授元年仍曰河內郡乾元元年復故屬河北道〈寰宇記㑹昌三年河陽升為孟州時河陽節度使以懷州為理所會昌四年移理所於孟州〉五代因之宋曰懷州河南郡屬河內北路金天㑹六年曰南懷州〈金史地理志以臨潢府有懐州故加南字〉置沁南軍節度天徳三年仍曰懷州大定五年置立元帥府屬河東南路元初曰懷州憲宗七年改懷孟路總管府延祐六年改懷慶路屬中書省燕南河北道明曰懷慶府屬河南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屬河南省乾隆四十八年以開封陽武來屬領縣八
河內縣〈附郭東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武陟縣界六十里西至濟源縣界三十五里南至孟縣界三十里北至山西澤州府鳯臺縣界六十里東南至溫縣界二十五里西南至孟縣界三十五里東北至澤州府陵川縣界七十里西北至鳯臺縣界七十里春秋晉野王邑漢置野王縣屬河內郡後漢因之晉為河內郡治後魏為懷州治隋開皇十六年改河內縣為懷州治大業初為河內郡治唐為懐州治五代及宋因之金為南懷州沁南軍治元為懷慶路治明為懐慶府治〉
〈本朝因之〉濟源縣〈在府西七十里東西距二百五里南北距八十里東至河內縣界三十五里西至山西絳州垣曲縣界一百七十里南至河南府孟津縣界五十里北至山西澤州府陽城縣界三十里東南至孟縣治六十里西南至河南府新安縣治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澤州府鳯臺縣治一百七十里西北至垣曲縣治二百里周為原國春秋晉原邑漢置沁水軹二縣屬河內郡後漢晉魏因之北齊省沁水縣隋開皇十六年始分軹縣置濟源縣屬懷州大業初屬河內郡唐武徳二年於濟源縣置西濟州四年州廢縣屬懷州貞觀元年省軹縣入焉顯慶二年改屬洛州廣徳後屬河陽三城使㑹昌三年屬孟州五代宋金因之元太宗六年改置原州七年復為濟源縣屬孟州明洪武十年改屬懷慶府 本朝因之〉修武縣〈在府東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衛輝府獲嘉縣界二十里西至河內縣界六十里南至武陟縣界二十里北至山西澤州府陵川縣界七十里東南至陽武縣治一百里西南至溫縣治九十里東北至衛輝府輝縣治九十里西北至山西澤州府鳯臺縣治二百里春秋晉南陽邑漢置山陽縣屬河內郡後漢因之三國魏改為山陽國晉仍為山陽縣屬汲郡後魏孝昌二年置山陽郡又分置北修武縣東魏改為廣寧郡又置西修武縣尋廢北齊移修武縣治於西修武併北修武入之後周郡廢隋曰修武縣屬河內郡大業十年徙廢唐武徳二年復置修武縣並置陟州四年州廢縣徙別置修武縣於西修武故城屬殷州貞觀元年屬懷州五代因之宋熈寧六年省為鎮入武陟元祐元年復為縣仍屬懷州金因之元屬懐慶路明屬懷慶府 本朝因之〉武陟縣〈在府東一百里東西距一百里南北距四十五里東至原武縣界六十里西至河內縣界四十里南至開封府榮澤縣界三十里北至修武縣界十五里東南至開封府滎澤縣界五十里西南至溫縣界五十里東北至衛輝府獲嘉縣界四十里西北至河內縣界三十五里周畿內邑漢置懷縣為河內郡治又置武徳縣屬焉後漢因置之晉移郡治野王以懷為屬縣省武徳入懐後魏因之東魏天平初改屬武徳郡隋開皇十六年分修武置武陟縣大業初與懷縣皆廢十年移修武縣徙治唐武徳四年改曰武陟屬殷州貞觀元年屬懷州五代宋金因之元屬懷慶路明屬懐慶府 本朝因之〉孟縣〈在府南五十里東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三里東至溫縣界二十里西至濟源縣界四十五里南至河南府孟津縣界十八里北至河內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河南府鞏縣界十五里西南至濟源縣界四十里東北至溫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濟源縣界四十五里周畿內地春秋晉河陽邑漢置河陽縣屬河內郡後漢及魏晉因之晉末省後魏孝昌中復置仍屬河內郡北齊省入溫軹二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仍屬河內郡唐武徳四年置盟州八年州廢縣屬懷州顯慶二年屬洛州建中二年置河陽三城節度使治此㑹昌三年改置孟州屬河北道五代因之宋初曰孟州河陽軍政和二年改濟源郡屬京西北路金天㑹六年降為孟州屬河東南路元屬懷慶路明洪武初省河陽縣入州十年降孟州為孟縣屬懷慶府 本朝因之〉溫縣〈在府東南五十里東西距六十里南北距四十里東至武陟縣界三十里西至孟縣界三十里南至開封府汜水縣界二十里北至河內縣界二十里東南至汜水縣界三十里西南至河南府鞏縣界二十七里東北至武陟縣治六十里西北至河內縣界二十五里周畿內溫邑漢置溫縣屬河內郡後漢及魏晉因之東魏天平初改屬武徳郡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河內郡唐武徳四年改縣曰李城並置平州是年州廢縣復故名屬孟州八年屬懷州顯慶二年屬洛州建中二年屬河陽三城使㑹昌三年屬孟州五代宋金元皆因之明屬懷慶府 本朝因之〉原武縣〈在府東一百八十里東西距四十里南北距五十五里東至開封府屬陽武縣界二十里西至武陟縣界二十里南至開封府鄭州界二十里北至衛輝府新鄉縣界三十五里東南至開封府中牟縣界二十五里西南至開封府滎澤縣界十八里東北至開封府陽武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衛輝府獲嘉縣界十五里戰國魏卷邑漢置卷縣屬河南郡後漢因之晉改屬滎陽郡魏太平真君八年省太和十一年復置北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六年移置原武縣治此屬滎陽郡後改曰原陵唐初復曰原武武徳四年屬管州貞觀元年屬鄭州五代因之宋熙寧五年省為鎮入陽武元豐元年復為縣屬鄭州奉寧軍金屬鄭州貞祐三年分屬延州元初屬鄭州後屬開封府尋又屬延州至元九年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本朝雍正九年改屬懷慶府〉陽武縣〈在府東二百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衛輝府封邱縣界三十里西至原武縣界二十里南至開封府中牟縣界三十里北至衛輝府新鄉縣界三十里東南至開封府祥符縣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原武縣治三十里東北至衛輝府延津縣界三十五里西北至衛輝府新鄉縣界三十里秦置陽武縣漢分置原武縣皆屬河南郡後漢因之晉省原武以陽武屬滎陽郡後魏因之東魏改屬廣武郡北齊省隋復置仍屬滎陽郡唐初屬管州貞觀元年改屬鄭州五代屬開封府宋金因之元初屬延州至元九年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本朝因之乾隆四十八年改屬懷慶府〉
形勢 帶河為固北連上黨南迫洛陽〈後漢書寇恂傳〉山川延袤雄跨衛孟〈郎蔚之圖經〉太行北峙沁水東流近帶黃河逺挹伊洛〈府志〉
風俗好氣任俠有濮上風其地險要富實其俗樸野易治熙熙向風不靡不暴〈漢書地理志〉風土得四方之正是以習俗好尚奢簡得中〈元史地理志〉民多敦本力耕桑而鄙販鬻〈府志〉
城池懷慶府城〈周九里有竒門四池廣五丈元至正中建明洪武初重築 本朝順治十二年修雍正七年重修乾隆二十七年再修〉濟源縣城〈周五里有竒門四池廣二丈五尺隋開皇中建明景泰四年增築崇禎十一年甃磚 本朝乾隆九年十九年二十八年屢修〉修武縣城〈周四里門四池廣二丈明景泰初增築水本朝康熙二十三年重修雍正七年又修〉武陟縣城〈周四里有竒門三池廣一丈五尺唐武徳中築明洪武景㤗嘉靖間屢修 本朝康熙十四年重修二十六年再修乾隆二十七年又修〉孟縣城〈周九里有竒門四池廣二丈二尺金大定中築明景㤗二年增修本朝乾隆十年重修二十七年又修〉溫縣城〈周五里有竒門三池廣一丈二尺唐武徳中建明景㤗初修築 本朝康熙五十五年重建雍正八年修乾隆十年又修〉原武縣城〈周四里有竒門四池廣一丈五尺明洪武初修築正統中重建〉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重修乾隆九年増修二十七年又修〉陽武縣城〈周九里門五池廣一丈四尺漢建明正統中增築崇禎十二年甃磚本朝順治七年雍正七年修乾隆二十八年重修〉
學校懷慶府學〈在府治東南元至元八年創建明洪武六年重建 本朝順治十六年修康熙乾隆年間屢加修葺入學額數二十名〉河內縣學〈在縣治西明洪武十四年建本朝順治十四年修康熙乾隆年間時加修葺入學額數二十名〉濟源縣學〈在縣治東南元至元十年創建明洪武三十年重建 本朝順治十四年修康熙四十九年又修乾隆九年十九年二十五年屢修入學額數十五名〉修武縣學〈在縣治西南金天㑹中創建元至元中重建 本朝康熙十六年修雍正乾隆年間屢加修葺入學額數十二名〉武陟縣學〈在縣治東南元至正十年建明洪武三年重建本朝順治十二年修康熙乾隆年間時加修葺入學額數十五名〉孟縣學〈在縣治東南金大定中創建明洪武三年重建 本朝康熙十四年修乾隆二十七年增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溫縣學〈舊在縣治東南元至元十二年創建明嘉靖十年徙建今縣治南 本朝順治十五年修乾隆七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原武縣學〈在縣治東元至元中創建明洪武四年重建本朝順治六年修乾隆四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陽武縣學〈在縣治西明洪武二十三年建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懷仁書院〈在河內縣治北明萬厯十九年推官王如堅改察院為之 本朝順治十三年分守道張藩重建康熙四十九年重修雍正中設學地三頃二十畝又縣治西有昌黎書院祀唐韓愈明萬厯十九年修濟源縣有啟運書院在西門外明萬厯三十年建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重建五十七年重修又孟縣有河陽書院康熙二十三年建學山書院康熙三十二年建其各縣並有義學社學 按武陟縣舊有講學書院孟縣有同寅書院造士書院俱明時修建今皆廢附註於此〉
戸口〈原額人丁一十二萬九千九百又滋生人丁八萬九千三十七〉
田賦〈民衛田地四萬四千八百八十一頃七畝零額徴補徴雜辦丁銀匠價等銀三十九萬八百七十有一兩六錢八分零正兌改兌正耗潤耗行糧米三萬一千二百九十七石三斗八升一合零豆八千七百六十三石隨漕輕折等銀一萬三千三百八十九兩九錢零〉
山川太行山〈一名五行山府境河內濟源修武三縣皆在其麓東接衛輝府輝縣界北接山西澤州府界書禹貢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孔傳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齊侯代晉登太行注太行山在河內郡北史記韓世家秦擊我於太行註山在懷州河內縣界二十五里漢書地理志山陽野王太行山在西北隋書地理志濟源縣有母山郭縁生述征記太行山首始河內北至幽州凡百嶺連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陘第一軹關陘第二太行陘第三白陘皆在河內界蕭徳言括地誌太行山南屬懷州北屬澤州又東北連亘河北諸州凡數千里為天下之眷元和志太行山又在武徳縣北五十里太行陘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濶三歩長四十里羊腸所經瀑布懸流實為險隘寰宇記太行山始於濟源相傳為皇母山或名女媧山金史地理志濟源縣有太行山以沁水為界西為王屋東為太行通鑑地理通釋秦漢之間稱山北山南山東山西者皆指太行太行在漢屬河內郡野王山陽之間今屬懷州在天下之中故指此山以表地勢焉 按淮南子武王欲築宮於五行之山髙誘注即太行秦白起攻太行道絶而韓之野王降後魏永安三年誅爾朱榮使將軍史仵龍等守太行嶺隋仁夀末漢王諒舉兵并州遣其將余公理自太行趨河陽大業三年北巡發河北丁男鑿太行山達於并州以通馳道既而自太原還上太行開直道數千里至濟源唐武徳三年攻王世充於東都分遣將劉徳威自太行東圍河內八年突厥寇并州詔總管任瓌屯大行以備之光化三年朱全忠冦易定李克用遣李嗣昭將兵下太行抜懷州攻河陽以救之明年全忠攻克用分遣其將氏叔琮入自太行宋建隆初昭義節度使李筠謀舉兵從事閭邱仲卿説筠南下太行直抵懷孟東向而爭天下太祖遣石守信等擊筠敕使急引兵阨隘勿縱筠下太行筠遂破滅謀並北漢亦以開太行運路靖康元年訥黙亨下太行入懷州明洪武元年兵克元都遂西下太行收山西州郡則太行山實據南北之咽喉也訥黙亨舊作粘沒喝今改〉水峪山〈在河內縣北二十五里泉流石磴間夜靜時如聞琴瑟聲〉方山〈在河內縣北四十里又孤山在縣北五十里二山位勢方正介然特立故名〉栲栳山〈在河內縣北五十里逺望如栲栳然四面陡絶丹水蜿蜒繞其下〉碗子城山〈在河內縣北五十里其形如碗上有古城〉十二廻山〈在河內縣北六十里山路旋繞凡十二廻〉明月山〈在河內縣東北四十里有古剎自山坳層搆而上最後曰慿虛閣髙峻舒豁可以登眺〉金繖山〈在河內縣東北五十里峯形崒嵂最為竒秀〉雲巖山〈在河內縣東北五十里山谷深𮟏雲氣氤氳〉柏山〈在河內縣東北五十里上多松柏〉青山〈在河內縣東北六十里倚太行之側〉馬頭山〈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上有石柱鐡環相傳洪水懷襄時民繫舟於此〉三尖山〈在河內縣西北四十里三峯聳列故名〉懸谷山〈在河內縣西北四十里俗名真谷巖壑幽𮟏山腰有靈泉迸出多唐宋人遺跡〉倍澗山〈在河內縣西北四十里兩山夾澗長五里許倍澗水出焉〉沐澗山〈在河內縣西北四十五里紫金壇後山勢四合飛泉細流滙為一池瑩碧可沐故名其西有蛟脊龕〉陽落山〈在河內縣西北五十里內多仙跡〉西釡山〈在濟源縣西二十里四髙中窪其形如釡〉玉陽山〈在濟源縣西三十里有二峯相對曰東玉陽西玉陽河南通志相傳唐睿宗女玉真公主修道之所有尚書谷谷內有憇鶴堂〉五指山〈在濟源縣西五十里五峯峙立如指故名又有金爐山禪堂山鳯頭山洞壑深邃〉王屋山〈在濟源縣西八十里與山西平陽府垣曲縣接境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書禹貢底柱析城至於王屋山海經王屋山上有金玉下有陽石漢書地理志在河東郡垣縣東北魏書地形志在萇平縣括地誌在王屋縣北十里元和志在王屋縣北十五里周一百三十里髙三十里鄭樵通志王屋山形四面如削玉名為天下第一洞天世傳軒轅訪道處明李濓記畧山上有黒龍洞洞前有太乙泉葢濟水發源處〉天壇山〈即王屋山絶頂軒轅祈天之所故名東曰日精峯西曰月華峯即唐司馬承禎得道之所唐李白詩有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壇北有王母洞壇東有八仙嶺又有華葢峯在天壇南通志山頂有老子煉丹池軒轅亭山北有麻龍山〉藥櫃山〈在濟源縣西一百五十里多産藥草〉共山〈在濟源縣北十二里即蒸川南山酈道元水經注沇水潛行地下至共山南復出〉白澗山〈在濟源縣東北二十里懸瀑如練下注沁水縣西北又有西白澗山〉孔山〈在濟源縣東北二十五里上有數峯峯皆玲瓏逺近洞見水經注山上石穴洞開穴內石上有車轍牛跡自然成者非人工所能也曹學佺名勝志孔山泉下注沁水白居易詩孔山刀劍立沁水龍蛇走即此〉熊山〈在濟源縣東北五十里三面距沁水惟西向一峯特立〉武山〈在濟源縣西北十三里許北接猴嶺山東麓〉陵山〈在濟源縣西北十五里亦名靈山岡阜突起西即軹闗寰宇記濟源縣有陵山在原城西北以孤絶似陵故名〉琮山〈在濟源縣西北三十里溴水所出即古原山也相連者為莽山瀧水出焉其麓為姑嫂山〉猴嶺山〈在濟源縣西北五十里北接太行 阻猿麓俗稱侯景山〉析城山〈在濟源縣西北九十里入山西界又小淅山在縣西北九十里乃析城之麓舊有成湯廟俗呼聖王坪〉六真山〈在修武縣北二十五里下有六真洞水經注山陽縣東北二十五里有陸真阜〉溫峪山〈在修武縣北五十里上為石峽髙數百仞下有溫峪潭又二十里為石峽山峭壁千仞懸瀑下注滙而為潭即黒白二龍潭〉鳳凰山〈在修武縣北六十里髙出諸峯之上相傳宋熙寧間有鳳集此故名〉覆釡山〈在修武縣北魏書地形志北修武縣有覆釡山 按水經注次陸真阜之東北得覆釡堆即此〉天門山〈在修武縣西北四十里兩山對峙其狀如門山麓有百家巖有嵇康鍛竈〉嵇山〈在修武縣西北三十五里晉嵇康居焉亦名狄山寰宇記陽城北有狄山即晉嵇康園宅〉紫金山〈在孟縣西八里北接太行舊名嶺山地宜麥亦名麥山唐太宗本紀貞觀十一年如懷州獵於濟源麥山寰宇記嶺山在河陽縣西北三十里岡嶺橫亙故名輿地記紫金山下即孟津通志又西七里有髙端岡〉貓兒山〈在孟縣西南寰宇記在河清縣西十里〉太平山〈在溫縣西二十里〉筆架山〈在溫縣城內東南隅〉黑洋山〈在原武縣東北二十五里〉聚來𡶶〈在武陟縣西三十里通志今石佛臺其遺址也〉金莎嶺〈在濟源縣南二十五里〉秦嶺〈在濟源縣西五十里一名齊子嶺西魏大統十二年髙歡圍玉壁別使侯景將兵趨齊子嶺後周建徳五年周主攻齊晉州分遣大將軍韓明守齊子嶺皆此地元和志嶺在王屋縣東十二里周齊分境處也明李濓記畧縣西四十里至虎嶺折而西南十五里至秦嶺縣志髙歡宇文㤗爭戰之界故齊秦嶺兩呼之〉九芝嶺〈在濟源縣北九十里又縣北四十里為韓王嶺與山西陽城縣分界〉獅子嶺〈在濟源縣東北二十五里盤谷東南〉清風嶺〈在武陟縣南十里通志西連孟溫東瞰廣武東抵黃沁之滙流〉脾沙岡〈在陽武縣東三十五里一名黒古阜昔時商賈輻輳今淪於河〉花石崖〈在孟縣西三十五里崖谷幽𮟏其石色淺黃隠隠成花木形〉羊腸坂〈在河內縣北太行山張守節史記正義羊腸太行山坂道名括地誌羊腸坂在懷州河內縣北二十五里〉髙槲坡〈在濟源縣西一百里多産槲樹〉十八盤坡〈在濟源縣西一百五十里形勢極險峻盤旋而上〉孔陽坡〈在修武縣西北太行之西形勢突兀巖磴縈紆又有伏諸坡形勢最低伏於太行之內故名〉盤谷〈在濟源縣北二十里唐李願隠居於此韓愈送願歸盤谷序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 本朝乾隆三十五年〉
〈皇上考訂盤谷岐誤 御製濟源盤谷考證磨崖刻之〉天井谷〈在濟源縣盤谷西北府志水流為天井溪石上有數坎深若井水自上溢相接而落逺視若倚劍然韓愈詩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當路峪〈在修武縣北太行山下又有甕澗皆故陶處今陶器猶存〉紫金壇〈在河內縣西北四十三里太行之陽諸峰之上毎嵗九日郡人登髙於此其下有魏夫人祠久廢宋碑尚存〉黃河〈自山西絳州垣曲縣流入府界經濟源縣南又東經孟縣南又東經溫縣南又東經武陟縣南又東經原武縣南流入開封府陽武縣界水經注河水西㑹濝水又東過平隂縣北湛水從北來注之又東逕河陽縣故城南河水至斯有孟津之目尚書所謂東至於孟津者也按河陽有三城北中城後魏太和中築南城中潬城東魏元象初築中有河橋杜預所造厯代為〉
〈拒守攻戰要津唐貞觀十一年河溢壞陜州河北縣毀河陽中潬太宗幸白司馬坂觀之此河決府界之始也永淳二年河溢壞河陽橋如意元年河溢壞河陽縣大順二年河陽河溢五代晉開運三年河決原武漢乾祐元年三年河決原武宋建隆二年孟州河決乾徳三年河溢孟州壞中潬城太平興國三年孟州河溢壞溫縣堤七十餘歩七年河決懷州武陟縣淳化元年孟州河漲大中祥符四年河溢孟州溫縣嘉祐三年原武河決熙寧十年河陽河水湍漲壞南倉元豐五年河決原武埽元至元九年二十年河溢孟州明洪武十四年河溢原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之黑洋山正統二年原武河漲十三年河決原武先是河流經原武縣北至是改經縣南天順元年河溢原武宏治二年河復決原武萬厯十五年原武河溢崇禎四年河決原武湖村舖 本朝順治初溫縣河北堤塌三十里十年築原武河堤康熙元年二年九年二十三年屢築原武河堤六十年河決武陟縣之詹家店馬營口魏家口等處尋建壩堵築六十一年河水復漲漫總河陳鵬年於廣武山下王家溝挑引河一道水勢始平雍正元年秦家厰馬營口堤壩工峻河歸故道尋以沁黃交漲由銚期營觀灘而出經原武舊河流七十餘里命大學士張鵬翮同河臣齊蘇勒等恊力修築又各築小堤接合大堤以防秋汛二年以兵部侍郎嵇曾筠疏奏於銚期營秦家厰建雁翅壩一座挑水壩二座倉頭對面開引河六百三十丈而沁黃頂沖之勢始減壩工賴以永固矣乾隆十六年銚期營増築大堤〉濟水〈一名沇水源出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經縣北又東南經孟縣北又東南入河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孔傳泉源為沇流去為濟在溫西北平地山海經王屋之山㶌水出焉注㶌沇聲相近即沇水也潛行地下至共山南復出於東邱劉熙釋名濟濟也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水經注濟水重源出溫城西北平地水有二源東源出原城東北南逕其城東又南流與西〉
〈源合西源出原城西東流逕原城南東合北水亂流東南注分為二水一水東南流俗謂之衍水即沇水也又東南逕郗城北而出於溫其一水枝津南流注溴水濟水於溫城西北與故瀆分南逕溫縣故城西南厯虢公臺西南流注於河濟水故瀆東南合奉溝水又逕墳城西屈而東北流逕其城北又東逕平臯城南又南注於河括地誌沇水出王屋山頂崖下石泉停而不流其深不測既見而伏至濟源西北二十里平地其源重發而東南流胡渭禹貢錐指酈注濟水故瀆即漢志所謂東南至武徳入河者葢禹跡也又酈注奉溝水東南流右泄為沙溝東南注於陂陂水又東南流入河先儒咸謂是為濟渠古濟水由此入河 按濟河自縣東南流至柏鄉鎮分為二一於鎮之東北流至河內縣穿郡城經龍澗村入沁河一於鎮之西南流入豬龍河自小營村入黃河〉沁水〈自山西澤州府陽城縣流入東南流經濟源縣北又東南經河內縣北又東經武陟縣北折而南經縣東入河其枝河自武陟縣北東引入修武縣經縣西南又東入衛輝府獲嘉縣界漢書地理志沁水東南至滎陽入河注師古曰今沁水至懷州武陟縣界入河水經注沁水過陽阿縣東又南出山逕石門謂之沁口晉司馬孚所造夾岸累石結以為門舊有枋口之稱又南分為朱溝又逕沁水縣故城北又東逕沁水亭北又東右合小沁水又東倍澗水注之又東逕野王縣故城北又東朱溝枝津入焉又東與丹水合又東光溝水注之又東逕中都亭內又合界溝水又東過州縣北白馬溝水注之又東逕懷縣北又東逕武徳縣南積為陂通結數湖朱溝水注之又西納沙溝水又東南入於河元和志沁水在河內縣北四里在武陟縣東一里北去武徳縣二里金史河渠志設黃沁都巡河官於懷州舊志明永樂九年沁水溢淹沒武陟田廬詔修決口禦之嘉靖三十五年決武陟縣西北大樊村萬厯七年十五年決蓮花口東入衛尋復隄塞沁水性善變舊由縣東南二十里入河後又徙去縣四十餘里十八年水漲又徙由南賈村直入河去縣僅十五里崇禎十二年旱竭 本朝順治十年河決水入武陟縣城康熙六十一年於沁河口東建挑水壩是年六月沁水暴溢全河盡注河臣陳鵬年於廣武山官莊峪挑引河一百四十餘丈以洩水勢 按沁水至武陟界與黃㑹合其湍激之勢較黃河益甚而武陟東岸之蓮花池金𡵻𡽊最其衝射要害處也有舊沁河在原武縣西北本朝乾隆二十六年動帑修築堤防〉溴水〈在濟源縣西南東流經孟縣北又東南入河爾雅梁莫大於溴梁左傳襄公十六年公會諸侯於溴梁注溴水出河內軹縣東南至溫入河水經注溴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勲掌谷俗謂之白澗水南逕原城西又東南逕陽城東與南源水合水出陽城南溪東北流與漫流水合北注於湨湨水又東合北水亂流東南左㑹濟水支渠又東逕鐘繇塢北又東南塗溝水注之又東北流經波縣故城北又東南流天漿水澗水注之又東南流右㑹同水東南逕安國城東又南逕無辟邑西又南注於河舊志溴源有三一出姑嫂山南紅嶺經澗水北村西武山南一出五指山紙坊㑹靈都宮麻姑河二水而東一出秦嶺山下逕曲陽故城西南俱至官橋村西北地名三河口滙為一川逕縣城南東流與瀧水合又東南入孟縣界入河〉丹水〈自山西澤州府鳯臺縣南流入經府城東北又南入沁河水經注丹水出上黨髙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山海經曰沁水之東有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丹水自源東北流又屈而東注左㑹絶水東南流注於丹谷又經二石人北又東南厯西巖下乂南白水注之又東南出山逕鄈城西又南屈而西轉光溝水出焉又西逕苑鄉城北南屈東轉逕其城南東南流注於沁謂之丹口隋書地理志河內有丹水唐書地理志丹水開元十一年更名懷水元和志丹水北去河內縣七里府志丹水穿太行山而南中間分為溝渠凡十有八道其經流南入沁首尾三十餘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河臣王新命以丹河發源太行山至丹口分渠九道大丹河直歸沁河其餘六渠民引溉田惟小丹河上秦河二渠所餘水用以通衛毎嵗三月初塞八河渠使水歸小丹河入衛濟漕至五月盡則開八河渠塞小丹河口以防山水漫溢至今民稱便焉〉長明溝水〈在河內縣城東北與河分流經清化鎮南又東經武陟縣北又東經修武縣南流入衛輝府獲嘉縣界一名預河今曰小丹河水經注長明溝上承河內野王縣東北界溝分枝津東逕雍城南寒泉水注之又東逕射犬城北東入石澗東流蔡溝水入焉又東逕修武縣之吳亭北東入吳陂明統志預河在修武縣南五里積潦而成東入衛河修武縣志小丹河舊在縣南五里明嘉靖間改流縣北為三里河萬厯十三年復導經縣南附城而東經獲嘉縣入衛〉古蔡溝水〈在河內縣城東北分流入武陟縣經縣西北又東經修武縣南又東合於小丹河水經注蔡溝水上承州縣北白馬溝東分謂之蔡溝東㑹長明溝水武陟縣志上清河在縣西北十七里上通河內小丹河舊自白馬溝南流入沁後沁水淤塞始改從今道〉廣濟河〈在濟源縣北東南流經河內縣南又東經溫縣北又東南入黃河本沁水支流其在濟源河內者即古朱溝水其至溫縣入河者即古沙溝水水經注朱溝水上承沁水於沁水縣西北自枋口東南流奉溝水右出焉又東南流右洩為沙溝水其水又東南於野王城西枝渠左出焉東逕野王城南又屈逕其城東而北注沁水朱溝自枝渠東南逕州城南又東逕懷城南又東逕殷城北又東南注於湖沙溝水分朱溝水南派東南逕安昌城西又東逕隰城北又逕殷城西東南流入於陂元史河渠志中統二年於太行山下沁口古跡置分水渠口開浚大河內道厯濟源河內河陽溫武陟五縣入黃河約五百餘里溉民田三千餘頃渠成名曰廣濟府志古枋口秦渠元世祖時始名廣濟明宏治間鄉民張志奏於城西北六十里開五龍口萬厯二十八年河內知縣袁應㤗同濟源知縣史記言鑿山穿洞懸閘於兩崖間啟閘受水閉閘障水引水由濟源河內孟縣溫縣武陟至唐郭入黃河渠長一百五十里分為二十四堰其在永利堰者曰永利河南入濟源縣界在永福堰者曰利人河東流經府城西北又東至東關閘口入沁在廣福堰曰豐稔河河至府城西南崇義鎮入湨在永濟堰者曰通濟河東北流至府城東尚香鎮入沁又自通濟河分流曰支堰河至府城東北石澗村入沁舊志今之廣濟葢即朱溝永利即支津豐稔即奉溝也〉小沁水〈在河內縣西北水經注水出北山臺渟淵南流為臺渟水東南入沁水〉倍澗水〈在河內縣西北水經注倍澗水源出北五行之山南流於沁水〉䢴水〈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水經注䢴水出太行之阜山其水南流至䢴城西又東南經孔子廟東又東南逕䢴亭西又東流注於沁〉絶水〈在河內縣西北自山西澤州府流入又東南入沁漢書地理志上黨郡氏有絶水南至野王入沁水經注絶水出氏縣西北楊谷東南流左㑹長平水又東南流逕氏縣故城北東南與水㑹亂流東南入髙都縣右入丹水〉光溝水〈在河內縣東北水經注光溝水首受丹水東南流界溝水出焉又南入沁水〉界溝水〈在河內縣東北二十五里水經注界溝水上承光溝水東南流長明溝水出焉又南逕中都城西而南流注於沁水府志今遺沼尚存淵而不流〉白馬溝水〈在河內縣東北水經注白馬溝水首受白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長明溝湖水東南流逕金亭西分為二水一水東出為蔡溝一水南流注於沁府志白馬湖在府東北二十里今湖水流入小丹河 按以上諸溝皆丹水支流元和志雲丹水分溝灌溉百姓資其利今府城北丹河東岸有上秦渠三郭渠董下渠白沽渠張濟渠老武渠太保渠張金渠陳添渠西岸有郭魯渠流澇渠花園渠上清渠下清渠中泗渠貝澗渠廣濟民渠俱上承丹河尾入沁河葢即諸溝故瀆〉寒泉水〈在河內縣東北水經注寒泉水出雍城西北泉流南注逕雍城西又東南注長明溝〉濝水〈在濟源縣西水經河水西㑹濝水注水出王屋西山濝溪夾山東南流逕故城東西屈逕關城南厯軹闗南逕苖亭西又東注於河縣志濝水東逕避秦溝南俗呼為澗河亦曰劍河西南逕大峪岸坎二村又南流入沁 又按隋書地理志濟源有淇水即濝水之訛也〉浝水〈源出濟源縣西北四十里遶城北而東合湨河金王藏器橋記浝水自西北來稍折而東湍流悍急而縣治適當其衝至於東門下髙岸陡落㡬及數尋廣狹三倍之 按劉漪浝水論雲浝水出莽山經勲掌村東里許分為二其一南流自石牛村北又東漫衍平地經石露頭南泥河頭東離縣西六里南入於湨古通稱為湨水今涸其一東流抵北石村西又東南至石露頭東騰湧而出抵縣城西垣下北遶轉東三里南入於湨土人稱為莾河葢以出於莽山而名又訛為蟒河今通稱為浝河莽蟒浝聲相同也湨之三河並流逕縣南浝水獨經縣北勢可相敵其實皆湨水雲〉塗溝水〈在濟源縣西南水經注塗溝水出軹縣西南山下北流東轉入軹縣故城東又屈而北流出軹郭又東北流注於湨縣志今軹城西北留村之南平地一源東北流會塗溝水東注於湨〉漫流水〈在濟源縣西南水經注漫流水出軹闗東南北流又北注於湨謂之漫流口縣志今漫流有二一出花石偏崖溝逕南姚村一出留陽村西南逕馬棚村俱東北流注於湨〉天漿水〈源出濟源縣南東北流入孟縣至縣西北合湨水水經注天漿水出軹南睪向城北其水有二源俱導各出一溪東北流合為一川名曰天漿溪又東北逕一故城俗謂之冶城亦曰冶水又東流注於湨通志天漿溪在濟源縣南二十里 按濟源縣志今軹南有四澗水一出紅土山一出怪潭東北流逕鍾公壘東又北㑹塗溝水又東注於湨即天漿溪也〉同水〈源出濟源縣南東北流入孟縣至縣西北合湨水水經注同水出南源下東北流逕白騎塢南又東北流逕安國城西又東北注湨水金史地理志孟州河陽有同水縣志同水有二一在濟源出金莎嶺北崖下一在孟縣出金莎嶺南蘧家溝俱東北流至林泉村相合又東經冶城白牆又東注於湨〉餘濟河〈在孟縣北上接河內縣之豐稔渠及濟源縣之永利支渠亦沁水分流也府志明萬厯中引沁水為廣濟渠又分廣濟為永利渠其支流所注為渠有二一渠東南流一渠南流皆入湨其東南流者天啟元年引為餘濟河其南流者甚㣲本朝順治三年始鑿渠引水北流滙於餘濟河〉澇河〈在溫縣北二十里積澇而成明永樂〉
〈年疏通經縣東南與湨水合流入於黃河嘉靖三十年重濬今東通豐稔河〉湛水〈在濟源縣西南水經注湛水出河內軹縣西北山東過其縣北又東過波縣之北又東過母辟邑南又東南當平隂之東北南入於河其水自谿之南流南逕向城東而東注又東南逕鄧南注於河故河濟有鄧津之名金史地理志孟州河陽有湛水〉隂溝水〈在原武縣南自開封府滎澤縣流入東逕陽武復入祥符縣界水經注隂溝水首受大河於卷縣東南流逕卷縣故城南又東分為二右瀆東逕陽池城北又東南絶長城經安亭北又東㑹左瀆左瀆東絶長城經垣雍城南又東合右瀆今亦混入黃河〉新河〈在修武縣西北七里唐書河渠志修武縣西北二十里有新河自六真山下合黃母泉水南流入吳澤陂大中間杜令開縣志新河久淤塞明宏治中修濬並引馬坊諸泉入焉其後復塞萬厯中復疏雲〉東道山河〈在武陟縣西北十七里源出太行山經府城東北流入縣境復由縣西北東經修武縣東流入衞今淤〉賈魯河〈在原武縣南馬家渡二里毎秋水漲由板厰泛溢而東〉孟津〈在孟縣南十八里書禹貢導河又東至於孟津傳孟地名在洛北都道所湊古今以為津左傳隠公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有盟注盟即河陽縣南孟津以武王濟此近代呼為武濟水經注武王伐紂與八百諸侯咸同此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又曰富平津晉杜預造橋於富平津所謂造舟為梁也又謂之陶河魏尚書僕射杜畿以帝將幸許試樓船覆於陶河隋書地理志河內郡河陽有盟津〉冶坂津〈在孟縣西南孟津之西魏書太宗紀㤗常八年幸陳留東郡濟河而北西之河內造浮橋於冶坂津〉望仙溪〈在濟源縣西八十里源出王屋山北其水伏流南入於河〉馬頭溪〈在濟源縣西北馬頭村即濟水下流有六十餘泉俱入此溪〉錦溪〈在濟源縣東南金莎嶺東〉七谷溝〈在濟源縣西一百三十里有七山之水合流於此〉百尺溝〈在濟源縣東北六里引濟水灌溉隋仁夀三年置見元和志〉古白溝〈在陽武封邱二縣界孟康曰春秋敗狄師於長邱今封邱縣翟溝是魏書地形志封邱有白溝水經注濟水東南流入武陽縣又東為白馬淵淵東西二里南北一百五十歩名為白溝九域志陽武縣有白溝河其水至封邱境內又曰翟溝舊志白溝在陽武縣東南三里又翟溝在封邱縣南八里即白溝也南接黃河支流引瀆東入今堙〉東陽澗〈在濟源縣西百里源出花園溝西北下流與鐵山河合東南逕逢石里又南入河〉西陽澗〈在濟源縣西百餘里源出王屋山北逕下正村南入於河〉宣聖陂〈在修武縣北十里舊傳孔子欲北至趙聞殺竇鳴犢乃還即此地故以名陂〉吳澤陂〈在修武縣北十里東流入衛輝府獲嘉縣界詳見衛輝府〉平臯陂〈在溫縣東平臯城西南魏書地形志武徳郡平臯有平臯陂元和志平臯陂在武徳縣南二十里周迴二十五里菱荇蒲葦而百姓資其利寰宇記陂南即黃河〉李陂〈在溫縣西南即奉溝水也水經注奉溝水上承朱溝於野王城西南東南逕陽鄉城北又東南流逕陽鄉城東又東南逕李城西於城西南為陂水淹地百許頃蒹葭萑葦生焉號曰李陂〉石根潭〈在濟源縣西上有石山下有水潭南流入河〉萬艘潭〈在孟縣南黃河側潭水深平舟楫湊泊〉黒龍潭〈在原武縣北磁□堤北方十餘歩明萬厯中濬以溉田〉堯池〈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堯廟前發源太行麓滙廟前諸泉東南流二十餘里入扵沁〉濟源池〈在濟源縣西北三里元和志濟有二源東源周圍七百步其深莫測西源周圍六百八十五歩深一丈皆繚之以周牆明李濓記濟瀆祠後有池是謂東池西有石橋橋之西曰西池濟水自王屋山頂流入太乙池乃伏流地中東行九十里復見此滙為二池東即東源周僅百餘步亦不甚深西即西源周如東池深纔三四尺耳王屋山頂太乙池亦涸 按劉漪西源辨雲據水經注二源一源在原城東北一在原城西地殊逺不可以一橋之界遂分東西而謂二源俱在是也意此池之為東源信矣池西二里有一源舊稱為龍潭時出時沒不闗水旱下流逕濟廟南㑹池水於東北當為濟之西源耳〉淬劍池〈在修武縣西北嵇山下宋嘉祐四年河北提刑使曹涇大書淬劍池三字石刻存王存九域志懷州有淬劍池晉嵇康淬劍之所〉明月池〈在修武縣西北百家巖下〉蓮花池〈在武陟縣東北木欒店亦名蓮花口明萬厯中沁水從此決入衛河〉畜魚池〈在孟縣治旁水泊尚存居人以種蓮蒲唐書地理志孟州河陽有池永徽四年引濟水灌之開元中以畜黃魚〉五龍池〈在原武縣西門外明萬厯十五年大旱鑿池取水禱雨甘霖立澍〉五色泉〈在濟源縣北泉下有五色沙石故名或雲昔有異人濯五色綺於此唐溫造別墅在焉又有鑑泉亦名琵琶泉在縣東北珍珠泉二色泉亦在縣東北有金沙湧出有月泉在縣北東流入濟又抜劍泉相傳王喬拔劍於此泉湧出宋文彥愽有詩〉玉泉〈在濟源縣北里浝水北唐盧仝嘗汲泉煮茶亦名玉川遺井〉馬鳴泉〈在修武縣東北又有王烈泉昭烏泉巧婦泉五里泉 按水經注覆釜堆南有三泉相去四五里參差合次南注於吳陂泉在濁鹿城西葢即以上諸泉也〉熨斗泉〈在修武縣北又有靈泉陶泉濁鹿泉㑹泉魏書地形志汲郡北修武有熨斗泉〉皇母泉〈在修武縣西北十五里水經注陸真阜南有皇母馬鳴二泉東南合注於吳陂〉茍泉〈在修武縣西南流入呉澤陂水經注茍泉水出山陽縣故修武城西南同源分派裂為二水南為茍泉北為吳瀆二瀆雙導俱東入陂〉雙泉〈在武陟縣西北明天啟初知府王景於寧郭鎮西北開渠引修武縣茍泉南流五里為寧郭鎮城濠水崇禎五年復濬之又郭村西北有泉久塞亦疏之引入石橋下交流因名雙泉〉青龍泉〈在孟縣西二十五里東北流入湨河〉溫泉〈有二一在孟縣西北東流入湨河一在溫縣西縣之得名以此今涸〉觀灘〈在武陟縣東四十五里沁水之北舊為決溢處〉順利渠〈即府城濠塹元至元中總管石抹斯益遜引濟水穿城而入作二橋曰利津曰覽勝由東闗閘口入沁嵗久淤塞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重修石抹斯益遜舊作石抹冝孫今改〉安阜渠〈在河內縣北源出堯池自太行之麓迤𨓦至清河明萬厯中開東西長十五里引以溉田〉千倉渠〈在濟源縣東濟水分流也唐溫造所作縣志千倉渠有上下二堰上堰池水分為六閘下堰用龍潭水分為五閘皆以溉田〉永利渠〈在濟源縣東北明萬厯中開置天平閘〉永濟渠〈在武陟縣北隋書煬帝紀大業四年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溫潤渠〈在溫縣西北隋開皇中刺史盧賁於河內引沁水東注派入溫縣以溉潟鹵府志有豐稔河分廣濟河水南至溫縣入河即此〉靈井〈在濟源縣西四十里軹闗城內寰宇記魏時刺史有平鑒祝井得水故名〉燕家井〈在濟源縣西王屋裡相傳晉燕真人煙蘿子嘗於此洗參食之故名〉原昌井〈在濟源縣西北即元大尹梁貞投檄處〉
古蹟野王故城〈今府治左傳宣公十七年晉人執晏弱於野王史記始皇本紀衛君角率其支屬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內漢書地理志河內郡野王後漢書王梁從平河北拜野王令三國魏志漢興平中以張揚為河內太守屯野王晉書地理志屬河內郡後魏因之天興二年穆崇救洛陽即鎮野王除豫州刺史天安中為懷州治隋改縣曰河內仍為州郡治〉州縣故城〈在河內縣東南本周畿內州邑左傳隠公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有州後又屬晉為欒豹邑昭公二年晉人以州賜鄭公孫叚七年子産歸州田於韓宣子宣子因徙居之漢置縣屬河內郡後漢晉因之東魏天平初置武徳郡治此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縣曰邢邱大業初又改曰安昌仍屬河內郡唐武徳二年改曰武徳兼置北義州四年州廢屬懷州五代因之宋熙寧六年省為鎮入河內九域志河內縣有武徳鎮府志武徳鎮即武徳城在河內縣東南四十里〉軹縣故城〈在濟源縣南十三里戰國魏軹邑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鄭釐侯使許息來致地我取軹道與鄭鹿史記蘇秦説趙曰秦下軹道則南陽危又秦昭襄王十六年伐魏取軹漢書文帝元年封舅薄昭為軹侯杜佑通典濟源縣漢軹縣地故城在今縣東南括地誌軹故城在濟源縣東南三十里〉波縣故城〈在濟源縣東南漢置縣屬河內郡後漢因之晉省水經注溴水經波城北寰宇記波城在濟源縣東南三十八里 按縣志有裴城在縣東南二十里疑即波城波裴聲相近而訛也〉沁水故城〈在濟源縣東北漢置沁水縣北齊廢水經注沁水逕沁水縣故城北葢藉水以名縣矣又東逕沁水亭北世謂之小沁城縣志廢城在縣東北沁水南沁臺西今呼王寨城〉王屋故城〈在濟源縣西八十里後魏置長平縣屬卲郡後周改曰王屋並置王屋郡隋初郡廢縣改屬河內郡唐武徳元年更名卲原𨽻卲州貞觀元年州廢隸懷州顯慶二年復故名𨽻河南府宋熙寧五年改屬孟州金因之元至元三年省入濟源縣九域志王屋故城在孟州西北一百三十里〉栢崖故城〈在濟源縣西南本名栢崖戍唐武徳二年懷州僑治濟源之栢崖城四年州還治河內咸亨四年置栢崖縣尋省杜佑通典栢崖故城在河清縣西即東魏將侯景築寰宇記栢崖城在河清縣西三里臨黃河〉北修武故城〈在修武縣北魏書地形志北修武孝昌中分南修武置治清陽城寰宇記東魏置西修武縣尋省髙齊天保七年自今獲嘉縣移修武縣於西修武故城隋大業十一年移今武陟縣界唐武徳二年又移於濁鹿城四年又移還西修武縣即今治 按後漢書獻帝紀帝為山陽公居於山陽之濁鹿城注濁鹿城一名青陽城元和志濁鹿故城在修武縣東北二十三里〉山陽故城〈在修武縣西北三十五里史記秦始皇五年將軍驁攻魏山陽㧞之注河南有山陽縣後漢書獻帝紀奉帝為山陽公魏書地形志汲郡山陽二漢晉屬河內孝昌二年置郡治共城後移治山陽城尋罷括地誌山陽故城在修武縣西北〉廣寧故城〈在修武縣東南隋書地理志修武有東魏廣寧郡後周廢寰宇記大寧故城在修武縣東南二十八里舊名西邸閣城大寧葢即廣寧避隋諱而訛也〉武徳故城〈在武陟縣東南秦縣也始皇東巡置漢屬河內郡後漢延康元年封曹睿為侯邑晉省隋析置武陟縣後併入修武元和志隋武陟縣理武徳故城在今武陟縣東二十里〉懷縣故城〈在武陟縣西南禹貢覃懷底績孔安國傳覃懷近河地名鄭元曰懷即河內懷縣左傳隠公十一年王與鄭田有懷後屬晉史記趙成侯四年魏敗我懷又魏安釐王九年秦㧞我懷漢置懷縣為河內郡治後漢建武元年車駕幸懷晉建興後不復為郡治東魏改屬武徳郡隋大業初省入安昌唐初復置屬懐州貞觀元年省入武陟括地誌懷縣故城在懷州武陟縣西十一里〉河陽故城〈在孟縣西三十五里春秋晉河陽邑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於河陽戰國屬魏史記趙惠文王十一年董叔與魏氏伐宋得河陽於魏漢置縣屬河內郡晉省水經注河水東逕河陽縣故城南魏孝昌中復置髙齊省隋時復置移治北中府城而此城廢隋志河陽有古河陽城治寰宇記在今河陽縣西三十五里〉溫縣故城〈在今溫縣西南三十里亦曰蘇城周為畿內邑左傳隠公二年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注溫今河內溫縣成公十一年劉康公曰蘓忿生以溫為司冦蘇氏即狄又不能於狄故遂出而奔衛於是襄王勞文公而賜之溫戰國時為魏地漢置縣屬河內郡東魏天平中移縣於古城東北七十里隋大業十三年又移治於李城〉平臯故城〈在溫縣東本晉邢邱邑左傳宣公六年赤狄伐晉圍邢邱注今河內平臯縣戰國屬魏史記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攻魏取邢邱漢書地理志河內郡平臯注應劭曰晉號曰邢邱以其在河之臯處勢平夷故曰平臯後漢晉因之東魏改屬武徳郡北齊廢括地誌平臯故城在武徳縣東南二十里寰宇記平臯城在武徳縣西府志平臯城在溫縣東二十里邢城在平臯東北隅〉卷縣故城〈在原武縣西北戰國魏邑史記蘇秦列傳據衛取淇卷則齊必入朝秦又秦本紀昭襄王三十二年客卿吳傷攻魏巻取之注正義曰卷城在鄭州原武縣西北七里二漢屬河內郡晉魏屬滎陽郡北齊省歐陽忞輿地廣記故城在原武縣東〉陽武故城〈在今陽武縣東南秦置史記秦始皇二十九年東游至陽武博浪沙中漢初曹參自曲遇從攻陽武魏書地形志陽武有陽武城葢非故治也寰宇記陽武故城在陽武縣東南二十八里髙齊天保七年移治汴水南一里今無遺址隋開皇五年復理此城唐武徳四年又移理漢原武城即今治也〉原武故城〈今陽武縣治漢置縣晉省後魏孝昌中復置魏書地形志原武有原武城葢非故治也髙齊天保七年又廢寰宇記唐武徳四年於漢原武城復置陽武縣即今理也〉忠義廢縣〈在河內縣西南三十里唐書地理志武徳三年析河內置忠義縣四年省府志今崇義鎮即舊忠義縣〉紫陵廢縣〈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唐書地理志武徳三年析河內置紫陵縣四年省寰宇記河內縣有紫陵磵縣近磵故以為名通志今為紫陵村〉太行廢縣〈在河內縣東北四十里唐書地理志武徳三年析河內置太行縣四年省府志今清化鎮即舊太行縣〉湨陽廢縣〈在濟源縣東湨水之北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析濟源置湨陽縣四年省〉邵原廢縣〈在濟源縣西一百二十里古曰郫亦曰郫邵亦曰卲亭左傳文公六年晉趙孟殺公子樂於郫襄公二十三年齊伐晉取郫邵後漢郡國志垣縣有邵亭注博物記河東垣縣東九十里有郫邵之阨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析濟源置邵原縣四年省寰宇記邵原在王屋縣西四十里府志今為卲原鎮〉長泉廢縣〈在濟源縣西南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析垣縣置屬懷州後省縣志今縣西南有長泉里以故縣得名〉蒸川廢縣〈在濟源縣北十三里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析濟源置屬西濟州四年省〉集城廢縣〈在孟縣東南唐書地理志武徳四年析集城置盟州八年州廢省集城入河陽縣志今名城子村〉穀旦廢縣〈在孟縣北十五里俗訛為郭旦唐書地理志武徳析河陽置穀旦縣屬懷州四年省縣志今為孟縣穀旦鎮〉河清廢縣〈在孟縣西南五十里本漢軹縣地唐武徳三年於栢崖東置大基縣屬懷州八年省咸亨四年復置屬洛州先天二年改曰河清會昌三年改屬孟州後仍屬河南府尋廢咸通中復置大順元年因亂毀壞移在栢崖隙地權置宋開寳元年移治白波鎮金改曰孟津故城遂廢金史地理志孟津有河清故鎮〉䢴城〈在河內縣西北周初䢴國史記周世家文王代䢴左傳䢴晉應韓武之穆也隠公十一年王取蒍之田於鄭京相璠春秋土地名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䢴城䢴臺水經注䢴水南流逕䢴城西故䢴國也城南有䢴臺今故城當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括地誌故䢴城在河內縣西北二十七里通志今為〉〈䢴臺鎮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絺城〈在河內縣西南左傳隠公十一年桓王以蘇忿生之田與鄭有絺注絺城在野王西南漢書地理志波注孟康曰今有絺城水經注濟水逕郗城北郗即絺字之訛也括地誌故有絺城在河內縣西南三十里明統志付逯城即古絺城〉陽鄉城〈在河內縣西南晉大興初耿稚襲擊劉粲粲奔陽鄉即此水經注奉溝水東南逕陽鄉城北〉成鄉城〈在河內縣東南水經注沁水東南流入成鄉城北〉雍城〈在河內縣東北周初雍國左傳郜雍曺滕文之昭也注雍國在山陽縣西後漢書郡國志山陽邑有雍城水經注長明溝水逕雍城南寒泉水逕雍城西京相璠曰今河內山陽縣西有故雍城魏書地形志州縣有雍城郡國地道記故雍城在武徳縣西北三十五里寰宇記武徳縣有南斗城在縣北三十里北斗城在縣北五十里疑即故雍城也〉射犬城〈在河內縣東北後漢書光武紀更始二年世祖破赤眉於射犬注射犬故城在武徳縣北又司馬彪郡國志野王有射犬聚三國魏志漢建安四年眭固以其衆屬袁紹屯射犬曹公大破之水經注長溝水東逕射犬城北〉沙城〈在河內縣東北晉太元八年慕容垂使鮮卑可渾譚集兵於河內之沙城即此水經注滎澤際又有沙城城在佩濟瀆〉中都城〈在河內縣東北魏書地形志州有中都城水經注沁水逕中都亭南〉金城〈有東西二金城俱在河內縣東北四十里魏書地形志州有金城水經注白馬河水東南流逕金城西〉鄈城〈在河內縣北水經注丹水又東南出山逕鄈城西城在水際俗謂之期城京相璠曰河內山陽西北有鄈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韓懿侯伐我葵即此城也舊志期城在府西北三十里此又一期城非古鄈城 按漢書郡國志山陽有蔡城葢蔡葵字相類故訛〉碗子城〈在河內縣北太行山頂其路羊腸百折中有平地僅畆許唐初築城以控懷慶澤州之衝其城甚小故名〉苑鄉城〈在河內縣北水經注丹水西逕苑鄉城北南屈東轉逕其城南東南流入沁水〉向城〈在濟源縣南周畿內向邑詩作都於向左傳隠公十一年桓王以蘇忿生之田與鄭有向注軹縣西有地名向上竹書紀年魏襄王二十四年鄭使韓辰歸陽及向二月城陽向更名陽為河雍向為髙平水經注天漿水出軹南睪向城北俗謂之韓王城闞駰十三州志軹縣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向國也括地誌韓王故城在河陽縣西北四十里〉陽城〈在濟源縣西南周畿內樊邑左傳隠公十一年桓王以蘇忿生之田與鄭有樊注樊一名陽樊野王縣西南有陽城又僖公二十五年晉文公定王室次於陽樊國語王以陽樊賜晉後漢書郡國志修武有陽樊注服䖍曰樊仲山甫之所居故名陽樊水經注湨水南源出陽城南谿府志陽樊城在濟孟之交湨水南岸今呼皮城〉原城〈在濟源縣西北周初原國左傳隠公十一年王以蘇忿生田與鄭有原注原在沁水縣西後漢書郡國志軹有原鄉水經注濟水東源出原城東北昔晉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即此城也俗以濟水重源所發因復謂之濟源城隋書地理志濟源有古原城括地誌在濟源西北二里寰宇記在今縣九里〉湛城〈在濟源縣南後漢書郡國志河陽有湛城水經注湛水自向城南逕湛城東或謂之隰城非也〉勲掌城〈在濟源縣西北二十五里水經注湨水出原城西北二里勲掌谷北齊書斛律光傳河清二年光築勲掌城於軹闗西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攢城〈在修武縣西北二十里左傳隠公十一年王以蘇忿生田與鄭有攢注攢在修武縣北後漢書郡國志修武有攢茅田注縣西北有攢城通鑑地理通釋攢茅在修武縣北今為大陸村〉殷城〈在武陟縣東南水經注朱溝東逕殷城北述征記曰河之北岸河內懷縣有殷城或謂楚漢之際殷王卬治之非也 按竹書紀年秦師伐鄭次於懐城殷殷即是城也晉劉聰以郭黙為殷州刺史都督縁河諸軍治此元和志殷城在縣東南十里〉隰城〈在武陟縣西南十五里左傳隠公十一年王以蘇忿生田與鄭有隰城又僖公二十五年晉侯殺太叔於隰城注在懷縣西南〉樊城〈在武陟縣西南四十里今名古樊城相傳樊噲屯兵於此〉永橋城〈在武陟縣西髙齊有永橋大都督葢地近河陽設以控三城之險後周書大象二年韋孝寛討尉遲迴進次永橋城之東南諸將士以此城當路請先攻之孝寛以城小而固引軍次於武陟寰宇記隋大業十年移修武縣於永橋縣志永橋即今縣西虹橋鎮〉沁陽城〈在武陟縣西水經注懷縣北有沁陽城魏書地形志山陽有沁陽城府志沁陽城在沁水北河內武陟之交今呼沁陽村〉鄧城〈在孟縣西南戰國魏邑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錯取軹及鄧注南陽有鄧縣括地誌故鄧城在河陽縣西三十一里〉冶坂城〈在孟縣西南冶坂津述征記即春秋踐土水經注冶坂城舊名漢祖渡城險固南臨孟津城〉中潬城〈在孟縣西南河陽三城之一也元和志東魏元象元年築仍置河陽闗洪邁容齋隨筆河中一洲名曰中潬上有河伯祠水環四周喬木蔚然嘉祐八年秋大水懷襄了無遺跡中潬由此遂廢明統志中潬城今夾灘縣志即今黃河中郭家灘〉南城〈在孟縣西南寰宇記南城與河陽縣接東魏元象元年築通鑑地理通釋南城在河陽縣西四面臨河即孟津之地〉安國城〈在孟縣西南水經注向水東北流逕安國城西湨水東南逕安國城東〉程莊城〈在孟縣西南元統志程莊城在河陽縣北十五里遺址存焉〉北中城〈在孟縣南水經注河北側岸有二城相對置北中郎府徙諸縣𨽻府戶並羽林虎賁領隊防之後魏武泰初爾朱榮自晉陽南下胡太后遣將守河橋及北中城以拒之永安二年元顥入洛遣陳慶之守北中城自據南崖分兵守河中渚又遣別將緣河固守三年魏主誅尒朱榮遣將軍奚毅等將兵鎮北中東魏元象元年又築南城及中潬城是為三城使潘樂屯北中城髙永樂守南城其後汗薩出為五城都督鎮河陽葢有五城矣寰宇記孟州城即北中府城也後魏太和二十年置髙齊於其中置行䑓周武平齊改為河陽鎮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河陽縣治此 按元史地理志孟州金大定中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築今城徙治焉故城謂之下孟州新城謂之上孟州元初仍治下孟州憲宗八年復治上孟州今有下孟鎮在縣南十八里即故孟州治〉無辟城〈在孟縣東後魏太和二十年廢太子恂置於河陽無鼻城在河橋北二里水經注湨水經無辟邑西世謂之無比城亦曰馬髀城〉冶城〈在孟縣西北水經注天漿水東北逕一故城俗謂冶城縣志冶城俗呼為冶墻今縣北西路有冶墻村〉李城〈即今溫縣治後漢書郡國志平臯有李城水經注奉溝水逕李城西秦攻趙邯鄲李同說平原君勝分家財饗士得敢死者三千人李同與赴秦軍秦軍退李同死封其父為李侯即此城也元和志隋大業十三年自故溫縣移於今理西南至河南一百三里〉安昌城〈在溫縣東北水經注沙溝水東南逕安昌城西漢成帝和平四年封丞相張禹為侯國魏書地形志平臯有安昌城元和志安昌故城在武徳縣東南十三里新志有南北二平臯安昌葢即北平臯也〉司馬城〈有二一在溫縣西二十里招賢鎮司馬懿所築一在武陟縣西南三十里晉司馬氏所居其鄉有司馬村〉陽池城〈今原武縣治竹書紀年魏惠王十五年遣將龍賈築陽池以備秦水經注隂溝右瀆南逕陽池城北元和志原武縣隋復置縣理即古陽池城〉垣雍城〈在原武縣西北五里即衡雍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敗楚師於城濮還至于衡雍注衡雍鄭地今滎陽卷縣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四十八年韓獻垣雍又魏世家信陵君謂魏王曰秦有鄭地得垣雍注徐廣曰垣雍城在卷縣卷屬魏也水經注隂溝左瀆絶長城逕垣雍城南昔晉文公戰勝於楚周襄王勞之於此故春秋曰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宮於踐土呂氏春秋曰尊天子于衡雍者也〉長城〈在原武縣西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龍賈帥師築長城於西邉戰國䇿蘇秦説魏王曰西有長城之界漢書郡國志卷有長城經陽武到宻〉安城〈在原武縣東南史記魏世家昭王十三年秦抜武安城又無忌謂魏王曰通韓上黨於共寗使道安城出入賦之通鑑地理通釋安城在鄭州原武縣東南二十里〉棣城〈在陽武縣北左傳襄公五年諸侯戍陳子囊伐陳㑹於城棣以救之杜預注城棣鄭地今陳留酸棗縣西南有棣城元和志南棣北棣二故城在陽武縣北十里〉博浪城〈在陽武縣東南史記張良為韓報仇得力士為鐵錐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索隠地在陽武南今浚儀西北四十里有博浪城元和志博浪沙在陽武縣東南五里〉曲亭〈在修武縣北後漢延熹二年封尚書令張敬為山陽曲亭侯〉鄇人亭〈在武陟縣西南十五里左傳成公十一年晉郤至與周爭鄇田注鄇溫別邑懷縣西南有鄇人亭〉修武亭〈在原武縣東左傳成公十一年晉人及鄭子然盟於修澤注卷縣東有修武亭亦名修魚史記秦本紀惠文王後七年韓趙燕齊共攻秦𥘿使庶長疾與戰修魚注正義曰修魚韓邑水經注濟水自滎澤東經滎陽卷縣之修武亭南〉扈亭〈在原武縣西北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公與齊侯盟於扈文公七年趙盾與諸侯盟於扈杜注鄭邑卷縣西北有扈亭水經注河水又東北逕巻之扈亭北竹書紀年晉出公二十二年河絶於扈即於是也〉烏巢亭〈在陽武縣東北後漢建安五年袁紹與曹操相持於官渡紹遣淳于瓊北迎運車瓊宿烏巢去紹軍四十里水經注濟瀆東逕酸棗縣之烏巢澤北澤有故亭晉太康地記曰澤在酸棗之東南昔魏太祖納許攸之䇿破袁紹軍處也〉懷宮〈在河內縣治後漢書光武紀建武元年祠髙祖太宗於懷宮注懷河內縣名有離宮周書武帝紀宣政元年行幸懷州置懷州宮〉河陽宮〈在孟縣南寰宇記河陽縣隋煬帝置河陽宮入唐宮廢〉大臺〈在河內縣治東寰宇記河內縣有大臺光武遣王梁擊赤眉賊處〉憩鶴臺〈在濟源縣西寰宇記在河清縣西北三十里相傳王子喬浮邱公遊王屋憩鶴於此〉沁臺〈寰宇記在濟源縣東北三十里與沁水故城相去五里〉醒酒臺〈在修武縣西北百家巖前傳是晉劉伶遺跡宋曹涇大書石刻存〉鬬雞臺〈在孟縣西五里唐時洛陽王公貴家嵗時令節相聚㑹走馬鬭雞於此今臺址尚存〉虢公臺〈在溫縣西南十五里水經注濟水南厯虢公臺西皇覽曰溫縣南有虢公臺基尚存寰宇記俗名賀酒臺晉帝過故邑集溫父老登此臺宴飲父老捧觴慶賀因謂之賀酒臺〉鳯凰臺〈有二一在溫縣西十五里王羊店本草逺志出溫縣西鳯凰臺下即此今臺基尚存一在縣治北五里渠河明嘉靖中鳯凰集於渠河東臺因名〉懷古堂〈在府治內舊懷州治唐太守杜正倫建〉草堂〈在濟源縣西北濟瀆廟西宋傅堯俞建司馬光蘇軾有詩久廢人猶呼為傅家園又有別墅在濟源縣北盤谷〉徳威堂〈在孟縣南舊孟州治宋文彥博以司空判河陽後其子及甫亦為河陽守彥博以太師就養建此堂蘇軾作銘又有太師堂亦及甫所建刻父三詩於石范祖禹作記〉鎮山亭〈在府城內金沁南軍節度使耿光祿建於此厲兵秣馬鎮遏太行之冦碑刻尚存〉萬桞亭〈在濟源縣西唐白居易溫庭筠皆有詩〉苖亭〈在濟源縣西水經注濝水逕苖亭西春秋苗賁皇采邑〉裴公亭〈在濟源縣西北濟瀆廟側唐裴休所居李洞有詩〉房公亭〈在濟源縣北濟瀆廟西唐房琯建〉望懷亭〈在濟源縣東北三十里下臨枋口〉聨芳亭〈在孟縣西舊河陽縣治後圃宋慶厯中縣令鮮于亨建〉望嶽樓〈在河內縣治元初建面嵩少背太行得一郡勝概〉迎風樓〈在河內縣北宋王巖叟有詩〉避暑樓〈在修武縣西北百家巖西舊傳漢獻帝避暑於此址磴猶存〉懷川閣〈在府城內宋尹洙建有詩〉平嵩閣〈在孟縣南舊孟州治後圃因城為閣北倚太行南憑嵩少俯瞰黃河為河陽勝觀宋司馬光有記〉揚清閣〈在孟縣西舊河陽縣治後圃宋慶厯中縣令鮮于亨建高令元敏復新之黃庭堅有詩〉青蘿齋〈在濟源縣西王屋山下唐岑參別業也參詩所謂早年家王屋五別青蘿春者今廢〉禮賢館〈在孟縣南舊孟州治後圃宋呂公著守河陽司馬光范鎮徃謁呂公館之於此二賢皆有詩〉沁園〈在河內縣東北沁水北岸金時官僚宴㑹之所有石圖本今廢〉吏隱園〈在濟源縣治有唐元和年碑記〉竇氏園〈在濟源縣鐵岸之北宋王巖叟詩云李郭名園竇氏隣傅林花竹逺相親言李郭傅三園相去不逺也〉㑹春園〈在濟源縣北沁河北岸五代周顯徳中建〉韓愈別墅〈在孟縣西十里今呼韓莊〉盧仝別墅〈在濟源縣西北二十里石村之北有玉川烹茶館在焉仝詩買得一片田濟源花洞前〉石晉別墅〈有二一在濟源縣西六十里韓村社俗呼特進莊一在孟縣東十五里今呼駙馬莊皆傳晉髙祖㣲時居此〉許衡別墅〈在河內縣東北十五里景賢村〉司馬故宅〈在溫縣城內東南隅舊為學宮今為興化寺晉書宣帝本紀司馬氏河內溫縣孝敬里人〉張㫖宅〈在府城內〉深井裡〈在濟源縣南故軹城旁即聶政所居史記刺客傳聶政者軹深井裡人也〉鐵岸〈在濟源縣北濟瀆廟東夾濟河岸如鐡石因名〉竹塢〈在河內縣東北明月山之南乾隆十五年巡幸嵩洛經此有〉
〈御製駐蹕竹塢詩〉鍾繇塢〈在濟源縣東南鍾王村水經注湨水東逕鍾繇塢北世謂之鍾公壘〉白騎塢〈在孟縣西北水經注同水東北流逕白騎塢南塢在源上為二谿之㑹北帶深隍三面阻險惟西版築而已縣志漢末賊將張白騎築故名今名為白牆縣北西路有白牆村焉〉新城壘〈在河內縣東北九里元和志武徳三年劉徳威置營於此〉東吳壘〈在孟縣西南晉昇平元年㤗山太守諸葛攸率水陸軍擊燕入自石門屯於河渚燕將慕容詳等與攸戰於東呉即此〉鉤陳壘〈在孟縣西南四十里水經河南有鉤陳壘世傳武王代紂八百諸侯所㑹處也紫㣲有鉤陳之宿主兵陣是以壘資其名〉七賢鄉〈在修武縣北晉初阮籍嵇康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同居山陽時人號為竹林七賢避暑録謂七賢竹林在今懷州修武縣初若欲避世逺禍者然反以此得名本朝乾隆十五年〉
〈聖駕經此有 御製七賢詠詩〉𥅆村〈在修武縣西二十里周老𥅆所居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於此亦名孔莊〉義門村〈在修武縣西二十里宋張𢎞毅家於此有連理槐兩樹相去三歩許上枝交貫為一今猶甚茂前有龍虎二石不假雕刻形象天成〉懷慶舊衛〈在府治東明洪武七年建今廢〉
欽定大清一綂志卷一百六十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大清一統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467年 (提及)
- 484年 (提及)
- 583年 (提及)
- 606年 (提及)
- 619年 (提及)
- 844年 (提及)
- 1257年 (提及)
- 1319年 (提及)
- 1783年 (提及)
- 596年 (提及)
- 657年 (提及)
- 1377年 (提及)
- 526年 (提及)
- 614年 (提及)
- 1073年 (提及)
- 1086年 (提及)
- 621年 (提及)
- 1112年 (提及)
- 447年 (提及)
- 487年 (提及)
- 1072年 (提及)
- 1215年 (提及)
- 1272年 (提及)
- 1731年 (提及)
- 1655年 (提及)
- 1729年 (提及)
- 1762年 (提及)
- 1453年 (提及)
- 1638年 (提及)
- 1744年 (提及)
- 1684年 (提及)
- 1675年 (提及)
- 1745年 (提及)
- 1716年 (提及)
- 1730年 (提及)
- 1682年 (提及)
- 1639年 (提及)
- 1650年 (提及)
- 1763年 (提及)
- 1271年 (提及)
- 1373年 (提及)
- 1659年 (提及)
- 1381年 (提及)
- 1657年 (提及)
- 1273年 (提及)
- 1397年 (提及)
- 1710年 (提及)
- 1677年 (提及)
- 1350年 (提及)
- 1370年 (提及)
- 1275年 (提及)
- 1531年 (提及)
- 1658年 (提及)
- 1742年 (提及)
- 1371年 (提及)
- 1649年 (提及)
- 1739年 (提及)
- 1390年 (提及)
- 1689年 (提及)
- 1656年 (提及)
- 1705年 (提及)
- 1693年 (提及)
- 607年 (提及)
- 620年 (提及)
- 900年 (提及)
- 1126年 (提及)
- 546年 (提及)
- 576年 (提及)
- 1770年 (提及)
- 683年 (提及)
- 692年 (提及)
- 946年 (提及)
- 961年 (提及)
- 978年 (提及)
- 990年 (提及)
- 1011年 (提及)
- 1058年 (提及)
- 1077年 (提及)
- 1437年 (提及)
- 1631年 (提及)
- 1662年 (提及)
- 1723年 (提及)
- 1751年 (提及)
- 1411年 (提及)
- 1556年 (提及)
- 1653年 (提及)
- 1722年 (提及)
- 1761年 (提及)
- 723年 (提及)
- 1690年 (提及)
- 1261年 (提及)
- 1646年 (提及)
- 1551年 (提及)
- 1059年 (提及)
- 653年 (提及)
- 1632年 (提及)
- 608年 (提及)
- 598年 (提及)
- 前291年 (提及)
- 618年 (提及)
- 673年 (提及)
- 615年 (提及)
- 前371年 (提及)
- 前288年 (提及)
- 617年 (提及)
- 前266年 (提及)
- 前218年 (提及)
- 585年 (提及)
- 713年 (提及)
- 843年 (提及)
- 199年 (提及)
- 383年 (提及)
- 563年 (提及)
- 580年 (提及)
- 538年 (提及)
- 1063年 (提及)
- 496年 (提及)
- 1258年 (提及)
- 前355年 (提及)
- 159年 (提及)
- 前453年 (提及)
- 200年 (提及)
- 578年 (提及)
- 1750年 (提及)
- 1374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