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天祿琳琅書目 (四庫全書本)/卷08
欽定天祿琳琅書目 卷八 |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卷八
明版史部
廿一史〈八十函五百五十冊〉
明萬厯間奉勅刋史記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隠張守節正義一百三十卷前貞索隠前後二序補史記序駰集解序守節正義序論例諡法解漢書漢班固撰唐顔師古注一百卷前師古漢書序例宋余靖刋誤進表宋祁叅校諸本目録劉之問識語後漢書宋范蔚宗撰唐章懐太子賢注一百三十卷內志三十卷梁劉昭注補前宋余靖序三國志晉陳夀撰宋裴松之注六十五卷晉書唐太宗御撰一百三十卷後附唐楊齊宣序並音義三卷宋書梁沈約撰一百卷南齊書梁蕭子顯撰五十九卷前宋曽鞏序梁書唐姚思㢘撰五十六卷陳書唐姚思㢘撰三十六卷前宋曽鞏序魏書齊魏收撰一百十四卷前宋劉攽等序北齊書隋李百藥撰五十卷周書唐令狐徳棻等撰五十卷前宋梁燾等序南史唐李延夀撰八十卷北史唐李延夀撰一百卷隋書唐魏徴長孫無忌等撰八十五卷唐書宋歐陽修宋祁撰二百二十五卷前宋曽公亮等進書表後宋董衝唐書釋音二十五卷五代史宋歐陽修撰七十四卷前宋陳師錫序宋史元脫脫〈今改正曰托克托〉等撰四百九十六卷遼史元脫脫等撰一百十六卷前脫脫等進書表金史元脫脫等撰一百三十五卷前元阿魯圖〈今改正曰阿嚕圖〉進書表元史明宋濓王褘等撰二百十卷前明李善長等進書表
明萬厯二十一年刻十三經既成隨於二十四年開雕此書閲十有一載至三十四年竣事版式與十三經同所列較刋重修之祭酒司業銜名亦倣前式
史記〈四函二十四冊〉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補三皇本紀並索隠張守節正義一百三十卷前守節正義序貞索隠序補史記序裴駰集解序後貞索隠後序明仿宋刋畧得形似而已
明趙宦光藏本按姑蘇志宦光字凡夫太倉人卜居於寒山所著書多至數十種而尤専精字學創作草篆説文長箋是其所獨解也餘印無考
史記〈六函六十冊〉
篇目同前
此與前書同出一版前書目錄後之第三行四行有割去重補之痕當是明人所記刻書年月書賈以其形似宋版故為割去此書目録後無史記目録終五字而有校對宣徳郎秘書省正字張來𨽻書木記較前書所補之痕増寛一倍若果為原版所有前書何以割去即或割之而補痕寛窄何以不合按秘書省正字雖是宋代官名而張來者亦無可考其為書賈欲偽充宋槧別刋目録未葉増入木記彰彰然矣
明興宗第四子衡王允熞藏本有衡王圖書餘印無考
闕補傳七〈六〉傳五十〈二十四〉傳六十〈六〉傳六十三〈十九〉傳六十七〈八〉
漢書〈六函六十冊〉
漢班固撰唐顔師古注一百卷前敘例一卷此書未知誰氏所刋字畫頗具顔體似係明初之本闕補傳二十八之傳三十六〈全〉傳七十二〈一二〉
漢書〈五函四十冊〉
篇目同前
仿宋本橅印紙質頗佳而字拙墨淡惜不能稱之武林高氏藏本印記見前餘印無考
<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卷八>
<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卷八>
闕補𫝊三十三〈四〉𫝊五十九〈六〉
後漢書〈六函六十冊〉
宋范蔚宗撰梁劉昭補志唐章懐太子賢注一百三十卷前宋余靖進刋誤表
與漢書前一部同版紙墨亦復相等
闕補紀四〈十三〉𫝊九〈三四〉𫝊二十〈一二〉
後漢書〈八函五十四冊〉
篇目同前不載宋余靖表
版式長短不齊其中亦有似宋刋者係書賈得不全舊版従而補成耳
書中冇清虛𤣥妙之寶考明史世宗好修齋醮嘗命夏言充監禮使湛若水顧鼎臣充導引官鼎臣進步虛詞七章上嘉之自是詞臣多以青詞干進繼又以道士邵元節為禮部尚書加方士陶仲文少師則所謂清虛𤣥妙當為世宗之寶也陸氏春雨堂印無考
闕補志十〈三四〉𫝊七十〈十二之十五〉
晉書〈六函六十冊〉
唐太宗御撰一百三十卷載記前有太宗序各卷後附唐楊齊宣音義
字畫不能圓勁係翻刻使然宋諱仍従缺筆亦沿原版之舊
闕補志三志四〈全〉志十五〈二十六〉
晉書〈十二函一百冊〉
篇目同前
此亦従宋版翻出以刋行在先橅印較為清朗其目録後仍存淳熈丁未季春宏文館校刻一行葢刻是書者竟欲作宋槧為賈利之資耳
明蔣文藻藏本李目華六研齋筆記文藻與姚丹邱同𨼆大雲執師資之禮書畫皆步趨之頗臻其妙餘印無考
三十四〈二十一〉傳五十四〈十七〉載記十四〈三十九〉
晉書〈十函一百冊〉
篇目同前
與第一部同版橅印稍後
晉書〈十二函一百冊〉
篇目同前前有明人序序闕末葉失其名又太宗原序
明人序稱舊版存南國子學宮久多脫誤邑人周文學若年氏見宋祕閣本欣然授之剞劂未成而卒丁進士孟嘉委産續成云云今以版式字畫較之與前第一部大畧相似可知是書之版大半皆出翻刻但惜此序闕去末葉不知其名而他本欲求此失名之序復不可得總由書賈作偽割去者多也周若年丁孟嘉爵里俱未詳
闕補志十五〈三十九〉志十九〈五〉傳六十六〈十〉傳九十〈九 二十七〉載記十〈二十二〉載記十二〈五〉
梁書〈一函十冊〉
唐姚思㢘撰五十六卷
此明南監本版心中有稱嘉靖八年補刋者亦有稱九年及十年者亦有不記刋刻之年者是其中本有舊版不盡為南監所梓行者矣
收藏印記無考
闕補傳四十〈九〉
梁書〈二函二十冊〉
篇目同前
與晉書版式相等其中間有字畫模糊者當是宋槧所遺殘版
闕補紀一〈四十〉紀二〈十六 二十四〉紀三〈十九 三十八〉紀四〈二三九〉紀五〈八〉傳一〈五 七十一〉傳五〈十〉傳六〈七十〉傳七〈三七〉傳八〈五 十三〉傳九〈一二〉傳十〈七八〉傳十一〈一二〉傳十二〈四 七十五〉傳十三〈六七〉傳十五〈七〉傳十六〈十二十五〉傳十七〈七八〉傳十八〈九〉傳二十〈八 九十〉傳二十七〈十五 十六二十四〉傳二十八〈十九〉傳二十九〈八 十三〉傳三十〈四六〉傳三十三〈十三十四〉傳三十五〈一之四十一〉傳三十七〈一二〉傳三十八〈二四〉傳三十九〈一 十一二十〉傳四十〈三之六〉傳四十一〈九〉傳四十二〈十 十一二十三〉傳四十三〈十三 十四十九〉傳四十四〈二 三 二十二二十五 二十六〉傳四十八〈三十二 三十三三十八之四十四十二〉傳四十九〈八〉傳五十〈二 五 六二十〉
陳書〈二函十六冊〉
唐姚思㢘撰三十六卷目録後有宋曽鞏序版心上方有割補處其字畫版式與梁書前一部同葢去嘉靖某年刋補字樣圖作宋槧也
書中有裴字並閒主人二印鈐版心補紙之上明係書賈作偽以掩補痕者其裴字乃取裴菴印左方之字觀裴菴印與李葆貞慶東兩印每牽連並用篆法俱不工印色復相似皆出偽造無疑均不足録惟有沈率祖印篆刻頗精惜其人不可考又秀峯方文印考廬山志有開先寺
本朝更名曰秀峯此書或經收藏也
闕補紀一〈二〉紀四〈四〉傳十一〈四〉傳十三〈十三〉傳十四〈七〉傳十五〈五〉傳十八〈十三〉傳二十一〈十五〉傳二十七〈四〉
陳書〈一函十二冊〉
篇目同前
字畫糢糊係新舊參半之板與梁書後一部同闕補目録〈六〉紀一〈八〉紀二〈十 十四〉紀三〈九十〉傳一〈五 七九〉傳二〈七〉傳三〈五六〉傳五〈十 十一〉傳六〈三〉傳十三〈十七〉傳十五〈四 五十五〉傳十六〈三〉傳二十二〈四五〉傳二十五〈十七〉傳二十八〈十四十五〉傳二十九〈十三十四〉
北齊書〈四函二十冊〉
隋李百藥撰五十卷
版式亦與梁書後一部同兼屬一時橅印之本
周書〈一函十冊〉
唐令狐徳棻等撰五十卷目録後有宋梁燾等序版心上方亦間載嘉靖補刋之年其年分並與前梁書脗合
周書〈一函十冊〉
篇目同前
版心上方亦經割補其無補刋字様之葉字畫反較清朗者橅印在先也
宛陵太守藏本其子翰臣亦無考
闕補紀八〈一〉傳二十四〈一〉傳二十八〈十八之二十〉
舊唐書〈五函二十冊〉
石晉劉昫撰二百卷前明聞人銓文徵明楊循吉三序
聞人銓序稱劉氏唐書欝絶不傳酷志刋復苦無善本逮弭節姑蘇窮搜力索呉令朱子得列傳於光祿張氏長洲賀子得紀志於守溪公遺籍俱出宋時模板旬月之間二美璧合乃督同蘇庠嚴為校刻司訓沈子獨肩斯任効勤四載書幸成編匱直千金刻未竟業石江歐陽公聞而助以厚鎰午山馮子西郭陳子以迨郡邑諸長貳成力輔以終事肇工於嘉靖乙未卒刻於嘉靖戊戌云云詮循吉明史俱無傳按朱彞尊明詩綜小序詮字邦正餘姚人嘉靖丙戌進士除寶應知縣擢山西道御史巡視兩闗歴湖廣按察副使有芷蘭集今觀書中列銜稱督學畿南彞尊作小序時未經考及循吉字君謙呉縣人成化甲辰進士除禮部主事以病乞歸有松籌堂集徴明見前所云司訓沈子名桐嘉興人詮之門人也
闕補紀十二〈二十三〉志二十〈十九〉志二十四〈十三〉傳一百十五〈三〉傳一百三十五上〈二〉傳一百五十下〈十〉
五代史記〈一函五冊〉
宋歐陽修撰徐無黨注七十四卷前宋陳師錫序版之徑圍較諸史縮十之三葢取便行篋所攜者
南唐書〈一函八冊〉
宋馬令撰三十巻前令自序二篇
馬令陽羨人具序作於崇寧乙酉按乙酉為宋徽宗崇寧四年陳振孫書録解題稱其書畧備紀傳體而亦言徐湯悅之疎畧焉此書雖係坊間刻梓而字畫清朗紙墨精潔亦足為插架之珍也檇李項篤夀藏本有萬卷樓印篤夀見前餘印無考
文公先生資治通鑑綱目〈六函六十冊〉
宋朱子編五十九卷前批抹綱目凡例次朱子綱目凡例次朱子序例王幼學集覽序例尹起莘發明序次朱子與趙師淵論綱目書附宋王柏識語此書仿宋槧式不能精善所採王幼學集覽尹起莘發明汪克寛考異皆分標於綱目毎條之下其中亦間有載陳濟正誤者數人之名皆於每卷標題後按行分列並稱京兆劉寛裕刋行寛裕為何如人不可考按汪克寛陳濟皆明人而書首所載綱目凡例視各卷之版縮半寸餘似是従他本割取補入葢凡例従宋王柏識語有鋟梓於涵古堂與同志共之之語書賈得是書不知克寛濟為明人慾借柏識語以充宋槧耳克寛字仲裕祁門人元舉於鄉不第遂𨼆居教授明初預修元史程敏政目為史局第一人見凌迪知萬姓統譜陳濟字伯載武進人成祖詔修永樂大典用大臣薦以布衣召為都總裁書成授右贊善明史有傳
收藏印記無考
資治通鑑綱目〈八函五十六冊〉
宋朱子編五十九卷前明憲宗序次綱目凡例目録次綱目凡例後附宋王幼學習覽五十九卷並序尹起莘發明五十九卷並序續綱目二十七卷幷憲宗序續綱目凡例商輅萬安等進書表憲宗綱目序稱傳刻既久間有缺訛甚至書法與所著凡例提要或有不同是以後人疑焉有考異考証之作嘗求其故葢凡例提要乃朱子親筆以授門人使據之以成書及書既成再加筆削則隨事立文時有小異而大體終不出乎勸懲之外所有書法與凡例小異無大闗涉者悉仍其舊盡去考異考證不使並傳此重刋綱目之意也續綱目序稱宋元二代之史迄無定本雖有長編續編之作然概以朱子書法未能盡合乃申勅儒臣遵朱子成例編纂二史上接綱目共為一書此重編續綱目之意也其書刻印精良紙潔墨潤洵推明刻善本當時董其事者為商輅萬安考明史輅字宏載淳安人登正統十年進士及第除修撰歴官至吏部尚書進謹身殿大學士加少保卒贈太傅諡文毅安字循吉眉州人正統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累官至吏部尚書進華葢殿大學士加少傅卒贈太師諡文康恩遇常優於輅而品節則逺不逮焉
明內府藏本有廣運之寶表章經史之寶
資治通鑑綱目〈八函五十四冊〉
篇目同前
此坊間翻刻之本橅印之工次於前部
資治通鑑綱目〈六函四十二冊〉
篇目同前闕王幼學集覽尹起莘發明
考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所載朱子資治通鑑綱目王幼學集覽尹起莘發明皆各為單行之書此本以正續綱目合裝則本文已成全帙雖無集覽發明正不得以闕佚棄之
書中有項氏家藏汪氏象家二印篆文杜撰昧於古法又二印字畫糢糊不可辨識均出書賈僞造之手不足存也
資治通鑑綱目〈六函四十二冊〉
篇目同前闕續通鑑綱目
憲宗續綱目序有朱子通鑑綱目既命儒臣重加校定鋟梓頒行之語是續綱目未成帙時此書已𫝊宇內非始全而終闕也明矣
明內府所鈐之寶與前第一部同又有道卿頓首印考明太學進士題名碑有吳道卿者山東平山衞人隆慶五年進士或即其人餘印無考
資治通鑑綱目集説〈八函六十二冊〉
明扶安輯綱目五十九卷前編二卷首列朱子序例次朱子與趙師淵論綱目書次元汪克寛考異序徐昭文考證序宋王幼學集覽序明陳濟正誤序馮智舒質實序尹起莘發明序元掲徯斯書法序次歴代先儒姓氏次明晏宏識語次朱子綱目凡例綱目目録次明劉璣序
劉璣序稱鎮守陜西束齋晏先生集胡三省音注呂東萊大事記少微通鑑大明一統志邱濟世史正綱諸家之説合而為一稿雖其師馬平扶先生自立然實託諸先生以成之也又稱馬平諱安字世寧卒年七十有二朝廷賜祠額昭義䕃其姪孫數人束齋名宏字約之云云考明史職官志有以文臣而稱鎮守者永樂時命尚書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巡行天下初名巡撫亦名鎮守後定為巡撫或加提督或加賛理參賛並總督諸名不復稱鎮守惟內監為鎮守者始於洪熙徧於正統凡各省鎮無不有之至嘉靖八年後始革今按璣序作於嘉靖己丑正嘉靖八年其猶稱晏宏為鎮守則為宦官無疑矣而扶安之賜祠賜䕃亦明代內寺㤙倖之常數也王道浚收藏諸印無考
通鑑紀事本末〈四函二十四冊〉
宋袁樞編四十二卷前宋楊萬里趙與𥲅元陳良弼三序
前宋版中是書有三部宋印者二元印者一寛行大字精妙出羣此本橅刻雖亦清朗然不免相形見絀矣
厯代通鑑纂要〈四函四十冊〉
明𢎞治間奉勅輯九十二卷前明武宗序次李東陽等進書表及編纂儒臣銜名次凡例次引用書目次先儒姓氏
武宗序作於正徳二年稱孝宗好觀通鑑綱目苦其繁多特勅儒臣撮其要畧賜名纂要昔在東宮預聞是舉乃𢎞治乙丑冬翰林以首帙備講讀又明年丁夘夏始克成編云云考明史武宗印位於𢎞治十八年五月明年丙寅改元正徳又明年丁夘即正徳二年所云𢎞治乙丑乃𢎞治十八年也是書之作葢創始於𢎞治之末而藏事於正徳二年者觀其紙墨精良當是橅印最初之本
明內府藏本有廣運之寳表章經史之寳
闕補卷五十二〈四十二〉
歴代通鑑纂要〈六函六十冊〉
篇目同前
此係通行之本橅印逺遜前部
闕補卷八〈五六〉
通鑑總𩔖〈二函十六冊〉
宋沈樞撰二十卷前宋樓鑰序
前元版中有是書以此較之橅刻則猶出其上也
少微通鑑節要〈六函三十冊〉
宋江贄撰外紀節要四卷通鑑節要五十卷前明武宗序次歴代帝王𫝊授總圖後附資治通鑑節要續編三十卷
考凌迪知萬姓統譜江贄字叔圭崇安人初遊上庠與龔深之以學易並著名𨼆居里中近臣薦其賢明不赴政和中太史奏少微星見賜號少微先生所著通鑑節要行於世其説與王圻續文獻通考所載畧同武宗序稱偶檢少㣲通鑑悅之詳不至泛畧不至疎一開卷間首尾具見前日纂要之修亦備採擇第嵗久字畫糢糊因命司禮監重刻之又附宋元節要續編於其後云云書中不著撰續編人姓氏前扶安通鑑綱目集説載歴代先儒姓氏內稱建陽劉剡字用章號仁齋著少微宋元二鑑是通鑑節要續編正為劉剡所作也
明內府藏本有廣運之寶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少微通鑑節要〈五函四十冊〉
篇目同前
此亦正徳間初印本紙墨俱極光潔有廣運之寶
闕補續編卷二十三〈四十六〉
呉越春秋〈一函四冊〉
漢趙曄著元徐天祐音註十卷前天祐序
趙曄字長君山隂人嘗従杜撫受韓詩所著有詩細歴神淵並此書見後漢書徐天祐字受之越州人見凌迪知萬姓統譜天祐序稱此書越嘗鋟梓嵗久不存汴梁劉侯治越重刻於學侯名世昌世大其字云云卷十後刋大徳十年丙午三月音注越六月書成刻版十二月畢工又刋文林郎國子監書庫官徐天祐音注並列紹興路學官及提調學校官銜名考宋史職官志淳化後改國子監印書錢物所為國子監書庫官而元史百官志無國子書庫之名又考萬姓統譜稱天祐登進士第徳祐二年以文林郎國庫書監召不赴云云按徳祐為宋瀛國公年號則知天祐本宋末人入元不仕其結銜葢於刻音注時追敘宋官耳此本目録後有萬歴丙戌之秋武林馮念祖重梓於臥龍山房木記考臥龍為越郡山名則又因元版而翻刻於越中者其橅印極精固翻版最佳之本也
十六國春秋〈二函十二冊〉
後魏崔鴻撰一百巻前明朱國祚序並載北齊魏收撰崔鴻本傳
朱國祚序稱此書不傳已久屠侍御之孫喬孫與諸友校讐其闕於是此書復完云云目録後列喬孫及同校姓氏十人末行稱萬歴三十七年蘭暉堂鏤版是此書為明代新刋非仿舊翻刻之本故字畫俱極清朗國祚字兆隆秀水人萬厯十一年進士第一歴官至武英殿大學士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卒贈太傅諡文恪立朝能持大體詳見明史本傳喬孫爵里未詳
闕補卷八〈三四〉卷十三〈十二〉卷三十九〈一二〉卷四十四〈十五〉卷五十九〈一 二二十三〉卷六十六〈九十〉卷七十二〈十五〉巻七十六〈十三之十六〉卷七十八〈十九二十〉卷八十一〈七八〉
路史〈二函十六冊〉
宋羅泌撰泌子苹註前紀九卷後紀十三卷餘論一卷國名記六卷歸愚子大衍數一卷國姓衍慶紀原一卷國名紀信一卷路史發揮六卷共三十八卷前泌自序餘論前有宋費煇序發揮後有宋曽大鼎序
此書不載刋刻年月惟首卷標題下稱錢塘洪楩校刋洪楩未詳其人而橅印頗佳葢亦深於嗜古者按乾隆元年有泌裔孫玉藻重刻是書書前載明金堡序文稱呉子伯持妙年好古有路史之役較訛訂譌斯已精矣云云考金堡仁和人登崇禎庚辰進士玉藻刻是書獨載其序者似所刋即従呉本摹出然版式字畫不及此本逺甚則知洪本逺在呉本之前惜玉藻未得而見之也泌字長源江西廬陵人
貞觀政要〈一函五冊〉
唐呉兢撰元戈直集論十卷前明憲宗序次元呉澄序次郭思貞戈直二序次呉兢原序次集論諸儒姓氏
憲宗序稱貞觀政要有元儒士臨川戈直復加考訂註釋附載諸儒論説以暢其義顧傳刻嵗久字多訛謬因命儒臣重訂刻梓云云是此書之凡有集論者皆為元後所刋此本係奉勅重梓紙墨亦精然較前金版之書則逺遜其古香古色矣明內府藏本有廣運之寳
貞觀政要〈一函五冊〉
篇目同前
此書橅印在後乃坊間鬻市之本
闕補憲宗序〈三〉吳澄題辭郭思貞戈直二序〈全〉卷四〈十七 十八 二十三二十四 二十五〉卷五〈三十九〉卷七〈三〉卷九〈二十五二十六〉
帝學〈一函二冊〉
宋范祖禹編八卷前齊礪序
前宋版已有是書卷帙並同
本朝何焯藏本有印記焯字屺瞻長洲縣人翰林院編修贈侍讀學士
厯代君鑒〈一函五冊〉
明代宗御撰五十卷前代宗序
是書編輯漢唐以來諸君嘉言善行掲曰善可為法其惡可為戒者則附之末考明史藝文志惟載宣宗御製歴代臣鑒三十七卷而不及代宗此書葢自英宗復辟之後代宗御製之書中外已鮮流傳且有明一代獨無代宗實録僅以事蹟附見英宗實録中故史家遂無従紀載耳此本墨香紙質完好如新正不得不以少見珍矣
明內府藏本有廣運之寶
文獻通考〈二十函一百冊〉
宋馬端臨撰三百四十八卷前明世宗序次元至治二年訪文獻通考文移次元王夀延進書表次端臨自序
明世宗序作於嘉靖三年以是書為有益於世特命司禮監重刻此本橅印極精所載王夀延進書表題延祐六年自稱宏文輔道粹徳真人考延祐為元仁宗年號陶宗儀輟耕録載夀延字眉叟杭州人出家為道士受知晉邸後以宏文輔道粹徳真人管領開元宮所云晉邸者考元史仁宗嘗出封懐州懐州即今懐慶本晉地也但進書宜在訪書之後而書中所載訪書文移反稱至治二年至治為英宗年號按英宗以延祐七年即位明年方改元至治則書中所刋必有差悞或至治係至大之訛訪書在武宗時未可知也
明內府藏本有廣運之寶表章經史之寶
文獻通考〈二十函一百冊〉
篇目同前
此書橅印稍後墨色亦遜前本
文獻通考〈二十函一百冊〉
篇目同前
此書與第二部紙墨相埒
闕補卷一百二十三〈三十三〉
文獻通考〈二十函一百冊〉
篇目同前
以上三部橅印並出一時皆坊間售本故無內府收藏之寶
闕補卷一百五十二〈二〉卷三百三〈五六〉卷三百四〈二三〉
文獻通考〈十四函九十八冊〉
篇目同前
此亦前版而書賈將嘉靖靖字割去補書定字亦充宋槧且所鈐廣運之寶篆筆薾弱亦非明時內府原璽不足採録
闕補卷二十三〈七之十〉卷七十〈二十七二十八〉卷一百五〈二十一〉卷一百八〈二十五二十六〉卷一百五十五〈十七十八〉卷一百五十六〈三十三三十七〉卷一百六十一〈三十一三十二〉卷一百六十六〈四十一四十二〉卷二百七〈十五〉卷二百十一〈二十一之二十八〉卷二百十八〈十五〉卷二百二十二〈十五十六〉卷二百二十四〈十九〉卷二百二十九〈十三十四〉卷二百三十三〈十一十二〉卷二百三十四〈三十一三十二〉卷二百五十一〈十一十二〉卷二百五十六〈二十一二十二〉卷二百六十一〈二十二之二十四〉卷二百六十五〈三十三之三十六〉卷二百六十八〈十九二十〉卷二百七十六〈三十三三十四〉卷二百八十一〈二十一二十二〉卷二百八十三〈十七之二十五〉卷三百三〈十三十四〉卷三百四〈二十一二十二〉卷三百六〈二十三二十四〉卷三百九〈十四〉卷三百十〈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三 三十四〉卷三百十二〈十三十四〉卷三百十五〈十一十二〉卷三百二十三〈九〉卷三百二十四〈二十九三十三十一〉卷三百三十四〈十九二十〉卷三百三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大明㑹典〈二十函七十四冊〉
明萬厯間重修二百二十八卷前孝宗𢎞治十五年御製序次武宗正徳四年御製序次神宗萬厯十五年御製序次𢎞治正徳嘉靖萬厯四朝勅諭次纂輯諸書次開報文冊衙門次𢎞治間凡例次嘉靖間續纂凡例次萬厯四年張居正呂調陽張四維等請勅禮部編輯事例送館剳子次萬厯間重修凡例次萬厯十五年申時行許國王錫爵等進書表次重修諸臣銜名
考大明㑹典一書始修於𢎞治重訂於正徳嘉靖時復加參補増入𢎞治十六年以後事例至萬厯間又増入嘉靖二十八年以後條例校刋成書故明史藝文志稱為萬厯中重修大明㑹典第此書自孝宗迄神宗四朝俱經纂輯而世宗獨無御製序文按書中所載萬厯四年諭㫖謂世宗申命儒臣重加校輯比及進覽訖未頒行似於聖心猶有未當據此則世宗時僅以稿本進覽並未刋行故不為製序非有闕佚也張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嘉靖丁未進士隆慶初以禮部侍郎入內閣萬厯中累加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諡文忠張四維字子維蒲州人嘉靖癸丑進士隆慶時歴官吏部侍郎萬歴間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累加至少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贈太師諡文毅申時行字汝黙呉縣人嘉靖壬戌進士第一累官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諡文定許國字維楨歙縣人嘉靖乙丑進士累官少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贈太保諡文穆王錫爵字元馭太倉人嘉靖壬戌進士累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贈太傅諡文肅俱見明史本傳呂調陽臨桂人嘉靖庚戌進士第二見太學題名碑
大明集禮〈三函三十冊〉
明太祖御撰五十三卷前明世宗序
考明史藝文志載大明集禮一書稱洪武中梁寅等纂修初係寫本嘉靖中詔禮部校刋今觀世宗御製序亦稱禮部請刻布中外俾人有所知見乃命內閣發秘藏令其刋布茲以訖工遂使廣行宣傳云云與史所言脗合是本版非初印紙亦不精蓋為書肆通行之本
水經山海經〈三函二十四冊〉
水經漢桑欽撰魏酈道元注四十卷山海經晉郭璞撰十八卷山海經前載璞原序並劉歆目録序水經前有明黃省曽總序
黃省曽序稱二經一主敘山而水歸詳綴一専紀水而山亦寓列山者水之根柢水者山之委枝云云葢言二經所以合刋之故也省曽字勉之呉縣人嘉靖辛夘舉人嘗著五嶽山人集見朱彞尊明詩綜小傳此序作於嘉靖甲午即省曽發解後之三年書賈以其規仿宋槧因將嘉靖靖字割去填改定字於補紙之上謬稱宋刻此作偽之顯然者二書版式字畫並同惟山海經版心上方有前山書屋四字而水經無之或水經刋梓在先其時尚未有此書屋額名也
朱臥菴收藏印記見前餘印無考
闕補水經卷二十六
古今遊名山記〈四函二十六冊〉
明何鏜撰十七卷前明黃佐吳炳王世貞王穉登四序次凡例次總録紀勝一卷總録名言一卷總録類考一卷後鏜自序蔡文範跋
鏜自序作於嘉靖四十四年其書以前人所作名山遊記及自記所經游者合為一編故以古今為稱鏜嘉靖丁未進士浙江處州衞軍籍順天府宛平縣人見太學題名碑明史王佐字才伯香山人正徳中舉鄉試第一成進士改庶吉士嘉靖初授編修歴國子祭酒少詹事兼翰林學士贈禮部侍郎諡文恪呉炳宜興人萬厯末進士崇禎中官江西提學副使後従永明王至桂林以兵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死事衡州朱彞尊明詩綜小傳蔡文範字伯華瑞州新昌人隆慶戊辰進士歴官廣東布政司參議王世貞王穉登並見前
泊如齋重修考古圖〈一函二冊〉
宋呂大臨輯十卷前大臨自序
此書刋刻極精楷體仿二王書篆法亦古乃明版中傑出之本第考古圖別本均有元大徳二年茶陵陳才子翼子兄弟二序才子序且雲屬羅兄更翁臨本刻以傳世是自元以後所刋者方謂之重修書前應載其序而此本無之則書賈之所私汰也
收藏諸印記無考
寶古堂重修宣和博古圖〈三函三十冊〉
宋徽宗御撰三十卷明吳公宏重刋前明焦竑洪世俊蔣三序
按蔣序作於嘉靖七年言屬掌鹽司黃君景星翻刻焦竑洪世俊二序作於萬厯三十一年俱言新安吳氏公宏重刻則此書當是公宏所刋縁其仿照蔣本故載暘原序也第竑序標題稱為考古博古二圖序且序中有以古王圖附焉之語今書則僅存博古其考古圖古玉圖二種葢已佚矣考明史藝文志惟載程士莊博古圖録三十卷而蔣呉二家所刋均不著録則此書之流傳希少概可知也是本橅刻極精竑序作篆書係出歐陽序之手用筆深有古致考江寧府志歐陽序字惟禮江寧人能詩詞工篆籕仕福州府幕官蔣山東樂安人正徳辛巳進士洪世俊歙縣人萬厯乙未進士並見太學題名碑焦竑見前呉公宏無考餘菴珍藏印記未詳何人
闕補卷五〈三十〉卷六〈三十二〉卷七〈五〉卷十五〈二十一〉卷十六〈十五〉卷十七〈四〉卷十八〈十八〉卷二十二〈四〉卷二十九〈二十九〉卷三十〈十五〉
大事記〈二函十八冊〉
宋呂祖謙著大事記十二巻解題十二卷共二十四卷前祖謙自序後宋呉學識語
考祖謙既作大事記十二卷又作解題十二卷通釋一卷見陳振孫書録解題馬端臨諸家著録皆合通釋為一書而是本佚而不刋知非宋槧之舊且宋時傳本亦非一板如宋史藝文志所載又作二十七卷非二十四亦非二十五也
按祖謙自序作於淳熙七年呉學識語稱嘉定壬申鋟木相去已三十餘年則疑宋時初刻原合三書而呉學重刋不及通釋其源流固可考而知但此本又為明人翻刻故字畫益不能精整矣至書中所標校正諸人姓氏一無可考見觀其結銜有免解進士及府學直學學録武義縣主簿等名則皆祖謙同郡後學與呉學同為嘉定時人耳又呉學識語稱學掾東陽李大有書考大有字謙仲慶元二年進士官至太常博士見浙江志則呉學疑亦東陽人未可知也
闕補大事記卷八〈四五〉卷九〈六七〉解題卷五〈十八〉卷九〈七十七〉卷十一〈二十九三十〉卷十二〈四十四 五十六七十六〉
秦漢印統〈二函八冊〉
明羅王常編呉元維顧晉亨同校八卷前明王穉登黃姬水二序
按王穉登序作於萬厯乙亥黃姬水序作於隆慶辛未穉登之序後於姬水故所序始末轉従其畧但言顧呉二君同撰斯編嘉名印統姬水序則稱東川御醫顧公博雅嗜古厥嗣汝由光祿汝脩鴻臚汝和廷評暨光祿仲子天錫太學三世五君極搜窮購得古印章俾登諸冊名曰秦漢印統以貽好事云云而羅王常之名二序俱不及之本書但刋鄣郡人餘無可考呉元維亦未詳其人考松江志稱顧定芳字世安上海人博綜典籍尤深於醫以夏文愍薦授太醫院御醫直至濟殿今黃序稱御醫顧公當即其人晉亨其別字也志又稱顧従禮字汝由上海人以夏文愍薦修承天大志特授翰林院典籍累官光祿寺少卿顧従義字汝和嘉靖二十八年以善書應御試第一授中書舍人加大理評事顧九錫字天錫國子生萬厯中以薦授詹事府主簿所言官爵世系悉與黃序符合但遺汝修鴻臚一人以前宋版漢書中王世貞跋語並收藏印記證之則汝修當名従徳也又考六館日鈔言嘉靖三十八年丁士美榜進士題名碑為中書舍人顧従禮書則汝由又歴官中書而後為光祿且素工於書者松江志又稱汝由楷書逼鍾尚書行草宗右軍父子徑尺大字仿顔平原云云據此則顧氏世工書學故於是書搜採宏富摹刻獨臻妙品羅氏所編特其藍本耳其書並以朱印古色瑩然迥殊俗本閲第一卷末行刋萬厯丙午春王正月望日新都呉氏樹滋堂繡梓距萬歴乙亥穉登作序之年又三十二載所稱樹滋堂是否即呉元維所居惜無可考然此書告竣實在天錫為詹事主簿之後嵗久功深概可見也
闕補卷六〈二十四三十九〉
讀史漫録〈一函四冊〉
明于慎行撰十四卷前明葉向高題辭謝肇淛黃體仁二序目録後有郭應寵識語二篇
按郭應寵識語二篇其一識於萬厯己酉稱慎行為師又稱慎行子緯將圖剞劂屬之釐次訂訛彚為十四卷其一識於萬厯癸丑則言是編業已梓於閩建書林未經讐校茲公子中翰君圖並筆麈鋟之餘深嘉其是舉徧搜遺稿復得讀史五十通補入始為完書云云是此書係重刋之本然橅刻不工紙墨俱劣又何説也慎行字無垢東阿人隆慶戊辰進士累官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贈太子太保諡文定葉向高字進卿福清人萬厯癸未進士累官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贈太師諡文忠並見明史謝肇淛字在杭長樂人萬厯壬辰進士官至廣西左布政使見福建通志黃體仁松江人萬厯甲辰進士見太學題名碑收藏諸印記無考
班馬字類〈一函五冊〉
宋婁機撰上下二卷前宋洪邁樓鑰二序後機自序二篇
考陳振孫書録解題及馬端臨文獻通考宋史藝文志俱載是書篇目並同惟藝文志稱為字韻則史臣之誤也婁機字彥發嘉興人乾道間進士累官參知政事贈金紫光祿大夫加贈特進見宋史本傳洪邁樓鑰俱見前此本明仿宋刋頗得其似選紙選墨皆不苟焉
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卷八
<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欽定天祿琳琅書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