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日下舊聞考 (四庫全書本)/卷1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四十 欽定日下舊聞考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四十一
  京畿密雲縣二
  原鮑邱水出禦夷北塞中南流逕九莊嶺東俗謂之大榆河水經注
  等謹按據
  大清一統志鮑邱水即今之潮河
  又按水經注以濡水為經白檀白檀今密雲地非濡水所經恭繹
  御製灤河濡水源考證並
  御製熱河考
  指示酈注之疏誤以漢書地理志之洫水為濡水按洫水今潮河非濡水也謹辨其誤於潮河條下
  御製全文已恭載
  欽定熱河志卷內茲不複綴
  原大榆河又東南峽逕安州舊漁陽郡之滑鹽縣南王莽更名匡德也漢明帝改曰鹽田世謂之斛鹽城西北去禦夷鎮二百里水經注
  等謹按原書此條及後滑鹽廢縣二條入平谷縣卷內考水經注原文大榆河又東南出峽經滑鹽縣南又南逕傂奚縣故城東又西南逕獷平縣故城東是其地形遞次而南滑鹽在傂奚之北傂奚又在密雲東北至平谷在密雲西南七十里相去甚逺境內不應有滑鹽縣地今據地理沿革表改正
  原鮑邱水又南逕傂奚縣故城東王莽更之曰敦徳也水經注原道人溪在縣東北源發龍門流經縣界入於潮河方輿紀要
  等謹按據

  大清一統志潮河發源古北口西北三百里許郭家屯西古開平南境水經注所謂鮑邱水出禦夷北塞中是也自古北口西流入密雲縣界即折而西南至縣東南與白河㑹明時潮白兩河猶分流會於牛欄山下自嘉靖三十四年遏潮河不使入順義境由密雲合白河於是牛欄山以上潮河故道遂為白河所經據此是密雲以北二水分流密雲以南舊時猶分今滙為一矣
  增乾隆二十九年
  御製潮河詩 白河過浮橋厗奚歴迤邐潮河帯城南弗渡遵其涘近郭列市𨞬枕堰非髙峙緩急何所頼尋思葢乆矣謀安民自知寧必更張屢洶湧奔新漲竹箭莫喻駛昨晚東北雷聞聲今見爾
  等謹按潮河
  御製詩恭載首見之篇餘不備録
  補余有丁密雲縣疏河記 密雲巖邑王畿之左輔也城東為潮河出孤山折而東注西則白河㑹之嵗甲寅秋大雨兩河離常流夾城而下城受齧中丞劉公開府於是謀於中丞楊公都䕶戚公憲使王公析渠引河陳畚鍤具甓甃積土塗繕城堡不匝月而功成計東隄三百五十餘丈西一百餘丈髙各三丈五尺 余文敏集增密雲東北九十五里潮河崖有潮河神祠密雲縣冊
  臣
等謹按潮河神祠乾隆十七年
  勅建
  增潮河浮橋在南天門之麓密雲縣冊
  等謹按潮河由喀喇河屯入古北口經栁林曲至南天門四山環束波流迅駛每嵗
  秋獮木蘭
  乗輿過此例造正副浮橋以渡南天門
  勅建觀音寺寺旁精舍
  御書額曰攬勝軒
  御製詩篇恭載卷內
  增乾隆六年
  御製南天門觀音寺遙望詩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谷轉見行騎山髙截半雲是時秋始孟緑樹猶繁紛兩山闢仙境一路無纎塵裊裊旌斾影隠現出嶙峋逸興一以暢轉益憂懐頻念彼隨從者䟦涉良苦辛
  增乾隆八年
  御製攬勝軒小憇詩 偶來精室憇征鞍𥦗啟嵐光送曉寒谷裏蜺旌煙裏度座中羽騎畫中看盤盤古栢隂猶翠的的秋英露未乾不向空王陳罪福闍黎空自羨人檀
  增乾隆十七年
  御製南天門詩 牝谷晨行衝曉靄是處淙淙鳴石瀨廻谿複嶺數十盤蓮宮始見青雲外到來初地空塵心憑虛萬景𥦗前繪舉鞭旋復度巖扉真教隔絶仙凡界天闗虎豹信森嚴此或當然我所戒
  增乾隆二十九年
  御製攬勝軒放歌 北河澗接南河澗谷中曉氣金風翻須臾日出髙峯朗䟦馬真是羾天門橫嶺入雲潮河帯其下俗名南天門軒在寺旁祗園左側有精舎我向名之攬勝軒每來憇坐必攬勝縈青繚白羅嶟嶟偨池夏木猶餘翠低㽔髙葉紛繙㠾九閽何必守虎豹䕫䕫為憶三閭言
  等謹按南天門
  御製諸詩謹繹有闗紀述者恭載卷內餘不備録增三城水出臼里山西逕三城謂之三城水又逕香陘山又西逕石窟南又西北逕伏凌山南與石門水合又西南逕獷平城東南而右注鮑邱水水經注
  增漁水出漁陽縣東南平地泉流西逕漁陽縣故城南城在斯水之陽故名又西南入沽水同上
  増黃門子河在縣東九十里源出黃門闗口泉水西流入潮河 大清一統志
  增湯河在縣東北七十里源出司馬臺闗口泉南流西折貫古北營城中西出又南入潮河同上
  增白馬闗河在縣北一百里源出口外自馬闗口東流入界南流入白河同上
  增馮家峪河在縣北九十里源出口外自馮家峪流入白河同上
  增水峪河在縣北三十里源出口外自水峪口流入白河同上
  原黒城川在縣北四十里平頂山後唐之鎮逺軍也密雲縣志
  原要水出塞外三川並導謂之大要水東南流逕要陽縣故城東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術矣水經注
  増乾塔河在縣東北一百四十里源出口外自黒峪闗流入西流逕古北城內會清水河又西南入潮河 大清一統志
  原濡河東出峽入安州界東南流逕漁陽白檀縣故城地理志曰濡水出縣北蠻中漢景帝詔李廣曰將軍其帥師東轅弭節白檀者也水經注
  等謹按此條沿水經之誤以濡水為經宻雲
  御製熱河考並灤河濡水源考證
  釐訂原委宻雲之並無濡水明甚詳前潮河條下原渤海泉在縣東三十里泉涌如珠時有雲氣砦有清修寺唐建成化間修谷夀寺在縣東三十里元建宻雲縣志原縣東北六十里為石匣城昌平山水記
  等謹按石匣城明𢎞治十七年廵撫洪忠建築土城周四里有竒嘉靖四十五年改築石城修撰陸泰有記
  本朝特設副將駐守東北三十三里為古北口凡古北
  口事蹟並
  御製詩篇謹詳邊障卷內茲不複綴
  
  聖祖御製石匣營作 青嶺橫峯䕃薜蘿時方小暑緑新荷蒲編詩興光巖穴虎士桓桓扣角歌
  原石匣東南渡潮河十五里為石盆谷有龍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懸崖而下入於潭潭外為盆水從潭靣歴盆扺峽而下數里入於潮河有龍宅焉其深無底潭中有石門水淺則見土人曰龍所從出入也上有廟距縣東北五十里昌平山水記
  等謹按石匣龍潭神祠乾隆四十三年
  勅修建祠前坊座南靣額曰石林水府北靣曰雲影天
  光殿內
  御書額曰普澤昭靈聨曰宅勝境而靈川渟嶽峙潤羣
  生者廣雲行雨施皆
  御書並
  御製龍泉寺瞻禮詩恭載卷內
  增乾隆四十四年
  御製龍泉寺瞻禮二十韻 石匣白龍潭舊傳為靈境徃來每遙瞻瓣香遣致敬昨嵗夏值旱特以專官請昨夏乆不雨適召見攝京兆事胡李堂詢其田禾情形據奏農氏望澤甚切若即得透雨尚可有收並奏石匣龍潭向來禱雨轍應即命其親徃誠請翊日甘霖大沛逺近均霑禾稼頓覺芃勃復命時又奏言潭上祠宇及其前龍泉寺嵗乆頽圮特發內帑萬金鼎新之茲工已落成因廵幸避暑山荘便道至祠瞻禮應禱普被霖舊宇因新整北廵值落成親詣抒誠秉取道九松山東北循山逕近寺趣頓殊樹宻峯巒靜三潭疊㵼瀑尋源更遙迥石洞𥥆首潭其深不可等想即神所安一泓含溟涬便風亦不波雖冬而恆泂神祠臨峭崖像設聞欬謦四圍陡壁間松栢森勁挺一川氷雪飛五月衣裳冷所見竒蹟多似此頗鮮並祠旁搆精舍以備小憩領疏𥦗既納涼曲檻堪憑景無須勞歩履坐攬得全省意謂此多哉吾豈為遊幸惟祈雨暘時鴻庥利民永
  等謹按龍泉寺
  御製詩恭載首見之篇餘不備錄
  原金溝舘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亦謂之金溝淀方輿紀要原檀州五十里至金溝館將至館川原平曠謂之金溝淀國主常於此過冬自此入山詰曲登陟無復里堠但以馬行計日約其里數王文正上遼事
  原獲野館在舊城西門外五里萬歴二年建宻雲縣志增共城即舜流共工之地在密雲縣東北五十里方輿紀要原共城在檀州燕樂縣界括地誌
  原漁陽城在縣南十八里秦郡治此二世發閭左戍漁陽即此城也方輿紀要
  增貍陽故城在宻雲縣南史記趙世家
  增博陸城在縣東南水經注洳水出傂奚縣東南逕博陸故城北 大清一統志
  原厗奚廢縣在縣東南漢置屬漁陽郡方輿紀要
  原後漢曰傂奚縣晉廢魏書志皇始二年置宻雲郡初治提攜城即厗奚之譌也同上
  原白檀廢縣在縣南漢置以縣有白檀山而名後漢廢建安中曹操歴白檀破烏桓於栁城即白檀故城也同上
  臣
等謹按白檀山今在懐柔縣界
  原要陽廢縣在縣東南六十里漢縣漁陽都尉治此方輿紀要
  原葢延漁陽要陽人後漢書
  原後漢廢要陽後魏復置屬宻雲郡北齊廢方輿紀要原滑鹽廢縣在縣西北漢置屬漁陽郡後漢縣廢北魏時有斛鹽戍孝昌三年安州石離穴城斛鹽三戍兵反應上谷賊杜洛周洛周自松硎赴之石離穴城二戍葢在斛鹽戍西同上
  原滑鹽地冝五穀有鹽池之利括地以上二條原在平志 谷縣卷內今改移原安樂郡舊置安州後周改為元州開皇十六年州徙尋置檀州隋書
  補栁應芳陪張尚書登檀州北城樓作 縱目層樓上時開旅客顔山臨燕塞斷水繞漢城灣秋色孤鴻外邊聲萬馬間令公多暇日登眺不知還 明詩正聲
  原安市廢縣在縣東北五十里漢遼東屬縣後魏橋置於此太武帝延和初置交州治焉太平真君二年改置安樂郡兼領土垠縣方輿紀要
  原後齊廢土垠入安市後周廢安市入宻雲縣隋書臣等謹按舊志土垠故城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陳宮山下今入豐澤縣
  原燕樂廢縣在縣東北八十里漢厗奚縣地後魏延和九年置燕樂縣又僑置益州於此太平真君九年改廣陽郡北齊郡廢以廣興方城二縣併入隋大業初置安樂郡治焉唐初郡廢仍為燕樂縣屬檀州亦謂之廣陽城寳應二年史朝義敗走廣陽廣陽不受即此方輿紀要原燕樂縣初治白檀城長壽二年移治新興城舊唐書原梁乾化三年晉將周德威伐燕劉守光奔燕樂被擒縣尋廢方輿紀要
  原燕樂漢厗奚縣地五代時廢為燕莊其地平曠可屯續通典
  原元至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於燕樂方輿紀要原方城廢縣在縣東北魏主燾以方城併入宻雲方城葢慕容燕所置縣魏主宏於皇興二年置安州治故方城同上
  原天平中陷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魏書
  原普泰初復置方城縣屬廣陽郡葢即舊城置北齊廢方輿紀要
  原行唐廢縣亦在縣東本定州屬縣同上
  原遼太祖掠定州破行唐盡驅其民北至檀州擇曠土居之凡置十砦仍名行唐縣遼史
  原龍慶倉在密雲縣四鎮三闗志
  原密雲中衛領左右中前四千戶所與縣同城而居昌平山水記
  等謹按密雲中衛署今廢
  原衛在縣治東洪武四年明一統志
  原密雲有太古墓圍十餘里髙與山等昔人慾發之將及墓門有羣蜂飛出螫人遂不敢入相傳以為遼太后所𦵏燕山叢録
  原龍興寺在縣治北唐建太安中重修明一統志
  原龍興寺元大德丁酉重修明成化十七年嘉靖元年又修俗名錐塔寺密雲縣志
  原祐國寺在縣南十里至元八年同上
  原香巖寺在縣東二十五里元至正年建內有鴨腳子一株俗名白果寺同上
  原冶山上寺冶山下寺遼重熙八年同上
  原崇福寺在縣東北十里栗園莊元至正年建明嘉靖年重修同上
  原大安寺在縣東北五十里舊名白猿院北齊天保五年建金承安四年重修同上
  原三教寺在青銅山下又有臥佛寺唐建明嘉靖中重修同上
  原縣故有大悲菴嘉靖戊子御史王大用為赤肚子展居室改題曰棲真院大學士夏言更題其門曰了師菴同上
  原赤肚子不知何許人正德辛未入密雲城入豕圈與豕同眠無穢氣人皆異之後徙學宮傍又徒滕家巷居民簷下壘磚為井踞坐以足頂尾閭兩拳握六指不放如勾問之則不言與之食則食不食暈酒不多食過午則不食與之衣則裂之避之與之貨則給僧以誦經赤身鬅首覆以片氊祈寒盛暑勿侵也居民市鬻者與之輒多利競致之入人寢室如其家不避婦女有戲之者亦躍足昻首嬉然而笑置囹圄中數日不食亦不死許內臣為繪象京師及四方好事者俱呼以仙嘉靖壬辰春夏大旱居民強令祈雨凡八日不食至五月十二日雨乃食十三日又雨人益異之赤肚子傳
  原慶峯觀在縣治南元建洪武十六年重修密雲縣志原清都觀在縣西北十里大安二年羽士杜宗道建至元中改洞真宮洪武二十四年置道籙司同上
  原清都觀在清都山距縣東北五十里同上
  原霞峯觀在霞北四十里元道士魏志和建延佑五年周道昌重修同上
  原王道亨霞峯觀記 檀州北有水谷出乾維山谷間與白水合中有遐峯觀國初李尊師結庵此地弟子魏志和史志端季道純力事營造已又得楊道勉劉道本共成之原李志寧霞峯觀記 白檀山北曰水谷袤延峯嶺林木森秀有宗師霍道隆於延祐二年棲隱其間建道院一區既而道友王宏 道協謀經營堂宇炳煥一新焉
  原乾亨二年十二月如蒲瑰坂獵於檀州之南遼史太平五年八月獵於檀州北山射兔於平川同上原珠嘉佛紳薊州猛安人貞祐二年為提控與同知順州軍州事溫特赫伊扎爾俱守密雲佛紳家屬在薊州元兵得之以示佛紳曰若速降當以付汝否則殺之佛紳曰吾事本朝受厚恩戰則速戰終不能降也豈以家人死生為計耶城破死於陣伊扎爾被執亦不屈而死詔贈佛紳開府儀同三司樞密副使封宿國公伊扎爾鎮國上將軍順州刺史命樹碑以時致祭金史忠義傳按珠嘉舊作術甲從八旗姓譜改正佛紳滿洲語柄也舊作法心伊扎爾䝉古語根源也舊作咬查剌今俱譯改補錢藻備兵密雲有二京軍刼人於通州獲之不服州以白藻二賊恃為京軍出語無狀藻乃移甲於大門之外獨留乙鞠問數四聲色甚厲已而握筆作百許字若録乙口語狀遣去隨以甲入紿之曰乙巳吐實事由於汝乙當生汝當死矣甲不意其紿也忿然曰乙本首事何委於我乃盡白乙首事狀藻出乙訟之遂論如法智囊永樂十五年十一月金水河太液池冰凝結衆像態狀竒巧其時宻雲亦獻瑞冰如水晶含玉者凡七與金水河所結無異泊菴集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四十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