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續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本)/卷147
欽定續文獻通考 卷一百四十七 |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七
經籍考
經〈書〉
明
書傳㑹選六卷
翰林學士劉三吾等奉勅撰
劉三吾序略曰九峯蔡氏集傳發明殆盡矣然書成於朱子既卒之後不無可議如堯典天與日月皆左旋洪範相協厥居為天之隂隲下民有未當者宜考正其説爰奉命校定之
顧炎武曰此書若堯典謂天左旋日月星辰違天而右旋主陳氏祥道高宗肜日謂祖庚繹祭高宗之廟主金氏履祥西伯戡黎謂是武王亦主金氏洛誥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謂周公輔成王之七年主陳氏櫟皆不易之論又如禹貢厥賦貞主蘇氏軾謂賦與田正相當涇屬渭汭主孔傳水北曰汭太甲自周有終主金氏謂周當作君多方不克開於民之麗主葉氏惟金縢周公居東駮孔氏以為東征非是至洛誥又取東征之説自相牴牾耳每傳之末繫以經傳音釋於字音字體字義辨之甚悉其傳中用古人姓氏古書名目必具出處兼亦考正典故蓋宋元以來諸儒之規模猶在而其為此書者皆自㓜為務本之學非由八股發身之人故所著之書雖不及先儒而尚有功於後
書傳大全十卷
胡廣等奉勅撰
〈臣〉等謹案書以蔡沈集傳為主自延祐貢舉條格已然然元制猶兼用古註疏明太祖親騐天象知蔡傳不盡可據因命作書傳㑹選以糾其失是洪武中尚不以蔡傳為主其専主蔡傳定為功令者則始自廣等
朱升尚書旁註六卷
升見易類
陳雅言尚書卓躍六卷
雅言永豐人洪武初以薦官本縣教諭
〈臣〉等謹案楊士竒謂此書專為科舉而設
徐善述尚書直指六卷
善述字好古天台人洪武中貢入太學授貴陽學正官至左贊善坐累死洪熈初贈太子少保諡文肅朱彛尊曰是書未曽刋行亦不列撰書姓名其後中官錢能鏤板不知為文肅所著也予從同里曹溶家見之因為標出
彭朂書傳通釋六卷
朂字祖期永豐人永樂進士累官山東按察司副使
章陬書經提要〈無卷數〉
陬字仲寅黃巖人正統進士官禮部主事
韓邦竒禹貢詳略〈無卷數〉
邦竒見易類
呂柟尚書説要五卷
柟見易類
張雲章曰此涇野門人因扣擊而得之師者筆之於編焦氏經籍志朱氏授經圖所載因問錄疑即其書
梅鷟尚書考異五卷 尚書譜五卷
鷟見易類
鷟自序略曰朱子云古文東晉時始出前此諸儒皆未之見無而為有將以誰欺安國不言史記不載使聖人正經反附偽書以行世隋唐以來千餘年自吳草廬纂言之外曽無一人為聖經之忠臣義士者豈不痛哉予作此譜使古文廢興之由先後義僭之辨如指諸掌庶幾裨纂言之未備雲〈臣〉等謹案鷟是書辨正古文尚書其謂二十五篇為皇甫謐偽作雜取諸傳記中語補綴為之則宇宙殊時而一理聖賢異世而同心不得以其詞之相近而遽疑其相襲誠有如陳第尚書疏衍所云者至其辨孔傳非安國所作則指摘多有依據如謂瀍水出谷城縣而漢志並同晉始省谷城入河南而孔傳乃雲出河南北山積石山在西南羌中漢昭帝始元六年始置金城郡而孔傳乃雲積石山在金城西南孔安國卒於漢武時載在史記則猶在司馬遷以前安得知此地名乎凡此之類援證皆確固非好為掊擊者比也
吳世忠書傳洪範考疑一卷
世忠字懋貞金谿人𢎞治進士累官僉都御史巡撫延綏
王大用書經㫖略一卷
大用字時行號櫱谷興化人正徳進士官至副都御史
馬明衡尚書疑義六卷
明衡字子萃莆田人正徳進士官御史事蹟附見明史朱淛傳
張雲章曰治書之家其與蔡氏異者元新安程氏直方著蔡傳辨正鄱陽余氏芑舒程氏葆舒著讀蔡傳疑蔡傳訂誤明嘉善袁仁有砭蔡編今其書不盡傳是編亦止見抄本
〈臣〉等謹案是書前有自序雲凡於所明而無疑者從蔡氏其有所疑於心而不敢茍從者輒錄為篇書中如六宗從祭法輯五瑞謂是朝覲之常非為更新立異治梁及岐謂蔡傳勝孔氏洪範日月之行取沈括之説於金縢頗有疑詞皆能參酌衆説不主一家非有心與蔡氏異者惟三江必欲連震澤而於所其無逸之所字亦不從蔡傳則未免意見之偏要自瑕不掩瑜也
豐坊古書世學六卷
坊見易類
顧炎武曰豐熈之古書世本可怪焉曰箕子朝鮮本者箕子封於朝鮮傳書古文自帝典至微子止後附洪範一篇曰徐市倭國本者徐市為秦博士因李斯坑儒生託言入海求仙盡載古書至島上立倭國即今日本是也二國所譯書其曽大父河南布政慶錄得之以藏於家按宋歐陽修日本刀歌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蓋昔時已有是説而葉少藴固已疑之夫詩人寄興之時豈必真有其事哉日本之職貢於唐久矣自唐及宋厯代求書之詔不能得而千載之後慶乃得之其得之又不以獻之朝廷而藏之家何也至曰箕子傳書古文自帝典至微子則不應別無一篇逸書而一一盡同於伏生孔安國之所傳其曰後附洪範一篇者蓋徒見左氏傳三引洪範皆謂之啇書而不知王者周人之稱十有三年者周史之記不得為商人之書也禹貢以導山導水移於九州之前此不知古人先經後緯之義也五子之歌為人上者奈何不敬以其不葉而改之曰可不敬乎謂本之鴻都石經據正義言蔡邕所書石經尚書止今文三十四篇無五子之歌熈又何以不攷而妄言之也
〈臣〉等謹案是編以今文古文石經列於前而後以楷書釋之且采朝鮮倭國二本以合於古本故曰古書又以豐氏自宋迄明世學古書稷為正音慶為續音𤋮為集說道生為考補故曰世學攷坊序所稱正統六年朝鮮使臣媯文卿日本使臣徐睿入貢檢明英宗實録無此兩使臣之名又朝鮮今為外藩其書不異中國絶無箕子本之說日本所刻之尚書一一與中國註疏本同不過字句偶異耳此不待辨而可知其妄者也
蔡悉書疇彛訓一卷
悉字士備合肥人嘉靖進士官至南京尚寶司卿移署國子監祭酒明史儒林傳附王畿傳後
鄭曉禹貢說一卷
曉字窒甫海鹽人嘉靖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諡端簡
張居正書經直解十三卷
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嘉靖進士官至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諡文忠
沈偉書經説意十卷
偉號虹野吳江人嘉靖舉人
〈臣〉等謹案朱彛尊經義考有杜氏偉尚書說意不著卷數考偉本姓杜少育於沈漢家因冐其姓後乃歸宗此蓋其未復姓時所著彛尊則據其後而言之也
王樵尚書日記十六卷 書帷別記四卷
樵見易類
李維楨序曰書有古文今文而今之解書者又有古義時義初學士劉三吾等為書傳會選其後有直指輯註㑹通纂義疏意書繹數十家是為古義而經生科舉之文不盡用自書經大全布在學官獨重蔡氏註經生習之其主蔡氏而為之説者坊肆所盛行亦數十家皆便科舉之文是為時義惟金壇王中丞公日記裒録百家訓詁於經㫖多所發明而亦可用於科舉之文其中若精一協一建中建極禹箕衍疇之法湯尹談理之宗召誥周官之義微箕抱器受封周公居東致辟之辨本原學術窮究性命昭掲倫常破除誣罔有功於經不少也
張萱曰金壇王樵著日記一編上自羲皇之紀洎於厯代稗官即今士大夫譚議凡有當於尚書者皆參收之
張雲章曰方麓日記字比句櫛討論折衷或並存衆說或定從一家必求至當之歸而於厯象璣衡地理皆詳稽而得其依據有明一代以尚書之學著聞者絶少朱蔡之傳頼王氏以不墜矣書帷別記為舉業而作自序行之
申時行書經講義會編十二卷
時行字汝黙號瑤泉長洲人嘉靖壬戍進士第一累官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諡文定
袁仁尚書砭蔡編一巻
仁字良貴蘇州人
王鑑山川郡邑攷四卷
鑑字汝明無錫人嘉靖進士官至太僕寺卿
俞鯤禹貢元珠一卷
鯤字之鵬嘉興人
〈臣〉等謹案是書朱彛尊經義考不著録而別載其百家尚書彚解列於申時行袁仁之後屠本畯鄧元錫之前蓋嘉隆間人也
陳第尚書疏衍四卷
第見易類
陳泰來尚書註考一卷
泰來字長水平湖人萬厯進士官至禮部精膳司員外郎
〈臣〉等謹案是書皆考訂蔡傳之訛
郝敬尚書辨解十卷
敬見易類
張雲章曰京山郝氏專信今文而力辨孔傳為非且以周公未嘗有東征殺管叔之事亦未嘗有踐阼朝諸侯之事蔡仲之命致辟管叔乃誤解金縢中我之弗辟一句禮記明堂位周公朝諸侯誤解洛誥中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之文其意以孔書偽作禮記出於漢儒俱不足信其指似吳草廬纂言前八卷解今文後二卷辨正古文
姚舜牧書經疑問十二卷
舜牧見易類
王肯堂尚書要㫖三十巻
肯堂字宇泰金壇人樵之次子萬厯進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參政
張雲章曰要㫖一書肯堂官詞館所撰蓋原本家學而為學士家說經訓詁之用者也
胡瓚禹貢備遺二卷
瓚字伯玉桐城人萬厯進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參政
曹學佺書傳㑹衷十卷
學佺見易類
張雲章曰此書大槩即蔡傳而損益之
陸鍵尚書傳翼十卷
鍵字實府秀水人其時又有一陸鍵平湖人萬厯丙午舉人未知是一是二也
陳懿典曰邇來經生專務新説開仲所訂尚書傳翼博而不泛深而不僻其見卓其心苦
史惟堡尚書晚訂十二卷
惟堡字景南金壇人萬厯進士官工部郎中
鄒期楨尚書揆一六卷
期楨字公寧無錫人萬厯中諸生
潘士遴尚書葦籥二十一巻
士遴字叔獻烏程人天啟進士官至大理寺寺副
朱朝瑛讀尚書畧記〈無卷數〉
朝瑛見易類
茅瑞徴虞書箋二卷 禹貢滙疏十五卷
瑞徴字伯符歸安人萬厯進士累官南京光祿寺卿瑞徴禹貢滙疏自序畧曰禹貢一書兩孔氏註疏原本山川頗得其概而三江九江悉屬影響至宋蔡氏深心訂定多出先儒意表然援引證據未能曲暢閒考蘇端明書傳意解各殊及參以大全諸儒論著問難鋒起因從誦讀之餘凡關禹貢疑義信手摘録彚為全書
萬嗣達書經集意六卷
嗣達字孝仲潯陽人履貫無考自序稱天啟壬戍書於陪京序中有雲曹簡靜云云蓋官南京刑部時所作
艾南英禹貢圖注〈無卷數〉
南英字千子東鄉人天啟舉人事蹟具明史文苑傳南英自序畧曰禹貢一書古今地理志之祖何可汶汶是編內註一遵蔡氏刪繁就簡以便記誦有不可廢者仍録為外註諸儒之論足與傳註相發咸收之以備參考間有訂訛釋疑皆出前儒之㫖無敢師心若乃疆域之下形勢表裏之獨詳古今都會之孰優以至河道之遷徙轉運之難易尤加意焉形勢要害守國之所重而河淮汶濟之間又今日之不可不講也
夏允彞禹貢合注五巻
允彞字彞仲華亭人崇禎進士官長樂縣知縣福王時召為吏部主事南都失守投水死
允彞自序畧曰余偕陳臥子出入見其留意博詢凡水泉之曲折塗徑之分岐必明晰而後已因念即此是學欲作地理圖於用兵險要水利屯田城池賦稅尤加詳焉其說閎達非數年不能竣先舉其大畧為禹貢古今合注惟閩粵滇黔未入禹貢九州不能附贅餘已包舉以為用世之一助陳子龍曰其書引伸觸類旁覽史傳山水之經郡國之志無不採險要之區泉澤之利無不載探竒攬勝之蹟物産方俗之異無不紀皆附見於經文之下可謂宏博而核矣
黃道周洪範明義四卷
道周見易類
楊文彩書繹六卷
文彩字治文寧都人
許胥臣禹貢廣覧三卷
胥臣錢塘人
蔡璋尚書講義〈無卷數〉
璋字達夫無錫人
李楨扆尚書解意六卷
楨扆字華麓任邱人
邵璜禹貢通解一卷
璜嘉興人始末無攷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七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