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前編 卷之五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正編 卷之一
正編 卷之二 

起戊辰丁先皇元年,盡丁未黎帝龍鋌應天十四年凡四十年

戊辰丁先皇帝元年宋太祖開寶元年,萬勝王卽皇帝位,國號大瞿越月缺無考

帝大黃花閭洞人,父公著,母譚氏。著初爲楊延藝牙將,授攝驩州刺史。後屬吳王,仍舊職。公著卒,帝尚幼,譚氏攜歸山峒居焉。牧牛於野,與羣童戲,眾其下之,行必交手,捧之爲乘輿狀。又以蘆花左右導引,象天子儀衞,相與往擊別村兒童。所至皆服,供樵爨充課役。母喜,爲烹家豚饗之。稍長,能役屬近邑,諸柵父老相告曰:此兒器量非常,必能濟事。遂率子弟從之,立爲長。居陶澳柵,日往攻他柵之未服者。辰叔預據芃柵,與帝拒戰。帝以眾寡弗敵敗走。過譚家橋,橋折,陷淖音鬧,泥也中。預追刺之,見黃龍夾擁,懼而退。帝收餘眾復戰,預乃降。辰南北紛紜,諸部使君迭起,互相雄長,割據土宇。帝聞陳明公有德,往依之。明公使典兵柄。及明公卒,帝因其眾。遂據花閭,收攬豪傑,依險自守。吳南晉、天策二王攻之不克。及吳亡,降范防遏,破杜洞,拔城邑,所至克捷,號萬勝王。遂平十二使君,自立爲帝。

註:大黃,州名,今寧平嘉遠縣是。譚家,村名,今嘉遠恬舍社是。花閭洞,註見前編南晉吳昌文元年。十二使君,詳見前編當宋乾德四年。

御批:天道福謙,人道戎滿。丁先皇不學無術,專用驕猛,卒致父子不能令終,纔及二世而亡。仁暴異途,可爲明鑒。而萬勝之與萬世之期亦同泰轍。悲夫。

都花閭。

帝欲都譚村,以其地隘狹,又無設險之利,遂建新都於華閭,築城鑿池,起宮殿,制朝儀。

羣臣上尊號,尊號曰大勝明皇帝。

置鼎養虎,以威罪人。

帝欲以威制天下,乃置大鼎於廷,養猛虎於檻,下令曰:有違者,烹嚙之。人皆脅息,無有犯者。

己巳二年宋開寶二年夏五月,立子璉爲南越王。

庚午太平元年宋開寶三年春正月,建元,遣使如宋。

辰南漢主劉鋹拒命,宋遣大將潘美伐之。帝聞之懼,遣使如宋通好。

初立皇后五。

五後,一曰丹嘉,二曰貞明,三曰矯國,四曰瞿國,五曰歌翁。

黎文休曰:丁先皇無稽古學,而羣臣又無匡正之者,致使溺私,竝立五後。其後黎李多效而行之,先皇倡始之也。

辛未二年宋開寶四年,定文武階品。以阮匐爲定國公,劉基爲都護府士師,黎桓爲十道將軍。

註:都護府,唐書地理志:唐置都護府,治龍編。丁因其名,置官領之。士師,官名,蓋倣唐虞之刑官也。阮匐、劉基,皆大黃花閭人。黎桓,青廉保泰人。

賜僧統吳眞流號匡越大師。

帝崇尚釋敎,初定僧道階品。眞流旣號大師,又以張麻尼爲僧錄道士,授鄧玄光崇眞威儀。

壬申三年宋開寶五年,遣南越王璉如宋,以方物聘。

癸酉四年宋開寶六年,宋使來。

辰南越王璉使還,宋遣使冊封帝爲交阯郡王,復授璉檢校太師、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制詞略曰:世爲右族,能保遐方志。慕華風,常思內附。九州混一,五嶺廓淸,遂達梯航。乃輸職貢。嘉令子稱藩之意,賜乃父裂土之秩,以維師疇之井賦,用褒耆德。豈限彝章。

甲戌五年宋開寶七年春二月,定十道軍。

分國內爲十道,置軍旅。一道十軍,一軍十旅,一旅十卒,一卒十伍,一伍十人,各戴四方平頂帽。

註:平頂帽,以皮爲之,四邊夾縫上狹下寬,謂之平頂。十道,分置未詳。

乙亥六年宋開寶八年定春,定文武冠服。

秋,宋使復來。

辰帝遣鄭琇以方物遺宋。宋遣鴻臚寺卿高保緒、王彥符齎制冊,加授南越王璉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交阯郡王。自是遣使如宋,以璉爲主。

御批:當日情事如何,誠不可解。或有所隱避,如何而然邪。

謹按:綱目續編:部領署其子璉爲節度使,尋遜璉位。漢亡,璉入貢。東都事略:璉襲父位,宋平嶺南,璉遣使內附,意是辰先皇自主其國,而邦交大事,一委於璉。宋王璉,蓋使之襲父位也。而先皇於國稱帝,故不以爲嫌歟。

註:鄭琇,大黃州人。

丙子七年宋太太平興國元年春,遣使如宋。

遣陳元泰以方物聘。

丁丑八年宋太平興國二年,遣使如宋,賀太卽位。

戊寅九年宋太平興國三年春正月,地震。

立少子項郎爲太子,次子璿爲衞王。

二月,雨雹。

註:雹,雨冰也。陽爲陰所薄,不相入散而爲雹。

夏六月,旱。

仙田阮儼曰:按:先皇立項郎,前乎此爲地震,後乎此爲雨雹爲旱,天之示人顯矣。忽之不圖,悟之不早,其欲無亡得乎。

己卯十年宋太平興國四年春,南越王璉殺太子項郎。

璉,帝長子,勞苦而功高。帝旣得國,封南越王,又嘗請命受封於宋。及項郎生,帝偏愛之,立爲太子。璉以是不平,使人陰殺之。

冬十月,祗候內人杜釋弒帝及南越王璉。定國公阮匐等捕釋,誅之,奉衞王璿卽位。

初,釋爲桐關吏,夜臥橋上。忽見流星入口,自負神異,遂圖非望。自是乘帝夜宴醉臥宮庭中,遂弒之,害及南越王璉。辰捕賊甚急,釋潛伏宮霤,踰三日,渴甚,遇雨,引手承水飲。宮女見之,奔告匐。匐收斬之,遂與丁佃、黎桓等奉衞王璿卽位,追尊帝曰先皇帝。帝在位十二年,壽五十六。

註:杜釋,天本大堤人。桐關吏,吳仕史作潼關,今無考。霤,力救切,音溜。記註:堂前有承霤。說文:屋水流也。

葬花閭山陵。

謹按:舊史於丁先皇及黎大行,皆書葬長安山陵。今據寧平冊,先皇陵在長安上社馬鞍山,大行陵在長安下社品山。長安二社,卽丁、黎故都花閭地也。李順天元年,始改花閭爲長安府。則長安之名,丁、黎所未有。舊史所書謬,今正之。

尊母楊氏爲皇太后。

十道將軍黎桓自稱副王,定國公阮匐、外甲丁佃、范盍等起兵討桓,不克,死之。

帝嗣位,年六歲,匐等皆以大臣輔政,而桓專掌軍旅,出入禁中。太后見而悅之,遂與之私,令攝行周公之事。桓挾後寵,無所避忌。匐等相與謀曰:黎桓將不利於孺子,吾輩受國厚恩,若不早圖,以安社稷,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乎。遂相與起兵,分水陸竝進,欲向京師誅桓。太后聞之,謂桓曰:匐等唱亂,官家幼弱,未堪多難,公其圖之。桓對曰:臣居攝副,死生以之。乃整旅,與匐、佃戰於愛州。匐、佃敗北,復以舟師進戰。桓乘風縱火,焚其戰艦。佃死於陣。執匐送京師,面數之曰:先帝罹難,神人共憤。汝乃乘其喪亂,身爲戎首,臣子之義,固如是乎。遂害之。匐、佃旣死,盍軍氣沮喪,奔北江。桓追,執歸京師殺之。

謹按:舊史書:匐、佃相率起兵,欲向京師誅桓。而起兵之地略不見載。今按桓與匐、佃戰於西都,西都卽愛州也。或是誅桓謀定,遂往愛州起兵。而舊史闕之,姑存俟考。

註:外甲,官名。丁佃,大黃花閭人。范盍,南冊人。南冊,今海陽南策府是。北江,卽京北,註見黎聖光順十年。

吳日慶以占人入寇。

日慶,吳先主權之後。初稱安王,與十二使君據帝爭雄。先皇討平之,納其母爲後,妹爲南越王璉夫人。又以公主妻之。而日慶怨怒不已。因挈其妻出奔。抵南界海門,引佩刀斫公主臉,數之曰:汝父欺脅我母子,我豈以汝故,而忘汝父之惡哉。汝且歸,我獨往,以求能救我者。遂奔占城。至是,聞先皇崩,引占人由海道入寇,經大鵶、小康二海口,會大風,舟皆覆沒。日慶溺死,惟占主倖免,乃收餘眾而還。

註:日慶,唐林人。唐林,今甘霖社,屬山西福壽縣。占城,卽林邑,註見前編屬晉穆帝永和九年。南界海門,在天祿、石河二縣分界。大鵶海口,卽大鴉,註見前編李後帝元年。小康海口,在寧平安謨縣界,今乾海口是。

庚辰十一年帝璿仍稱太平十一年,七月以後黎大行皇帝天福元年。宋太平興國五年秋七月,楊氏遣黎桓發兵拒宋。桓遂稱帝,廢帝璿復爲衞王。丁亡。

先是,宋知邕州侯仁寶上言交州內擾,可以偏師取之,願詣闕面陳其狀。宋帝喜,將驛召之。盧多遜言:彼內自擾亂,此天亡之秋,當出其不意襲擊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者也。若先召仁寶,其謀必泄。彼得預之爲備,未易取也。不如密令仁寶經度其事,發兵長驅,勢必萬全。宋帝以爲然。遂以仁寶爲交州水陸轉運使,孫全興、陳欽祚、劉澄、賈湜等竝爲兵馬都部署,約日來侵。諒州以事聞。楊後遣黎桓選勇士拒之。以范巨倆爲大將軍,畫策出師。巨倆與諸將各被戎服,直入殿庭,謂眾曰:夫賞有功而罰不用命,行師之法。今主上幼弱,我輩雖盡死力脫,有尺寸之功,其誰知之。不如先冊十道將軍爲天子,然後出師。軍士皆呼萬歲。楊後見眾心悅服,命以龍袞加桓身,親爲勸進。桓遂卽位改元,降封帝復爲衞王。

御批:南北殊疆,而運會則一。黎之龍袞加身,李之木識,不覺何與宋一般相似也。抑作史者見此傳,會以神之,豈天有意而爲哉。

謹按:綱目:歲年,例天子繼世,則但於行下朱書諡號。註雲後有被廢無諡者,但曰帝某,而不用後人所貶之爵。晉海西公爲桓溫所廢,綱目大書帝奕,書法旣無帝諡,則稱其名。此綱目之變例。舊史於丁璿,乃以廢帝書之。今改書帝璿,以合義例。

註:邕州,淸一統志:邕州屬廣西統部。侯仁寶,綱目續編:侯仁寶,趙普女弟夫也。盧多遜與普有隙,出仁寶於邕州,九年不得代。仁寶恐因循死嶺外,乃上言交州事,請詣闕面陳其狀。交州,註見前編屬唐高調露元年。諒州,黎、李爲路,陳爲諒江路,今諒山省。范巨倆,范盍弟。

右丁,起先皇元年戊辰三年,紀元太平,至帝璿仍稱太平十一年庚辰,共二帝,十三年。

追尊父覔爲長興王,鄧氏爲皇太后。

初,帝母鄧氏懷娠,夢腹生蓮花。俄而結子取之,分以與人,己獨不食。旣覺,甚怪之。及生帝,鄧氏見其采貌異常,語人曰:此兒他日當大貴,恐吾不及享其祿。數年母亡,父亦尋沒。愛州黎觀察缺名見而異之,養爲己子。常遇冬寒,帝覆舂臥,夜光滿室,黃龍擁其上。觀察愈奇之。及長,事南越王璉,倜儻有大志。先皇嘉其智勇,以兵二千與之,累遷至十道將軍、殿前指揮使。至是篡位,追崇其父母焉。

謹按:周武興王追太上王王季、文王。宋祖稱帝,禧祖、翼祖竝尊爲帝。黎大行旣稱帝,而但尊其父爲王,祖考以上不與焉,不經甚矣。況尊父爲王,而母爲皇太后,顚倒如此。厥後李太祖尊父爲顯慶王、母爲明德太后,大行始之也。

註:愛州,卽淸化,註見黎聖光順十年。

冬十月,遣使如宋。

辰宋詔出師,遣盧多遜以書告諭。其書略曰:煌煌炎州,煙蒸霧烤⿰火者。我飛堯雲沛爲甘雨,湯湯海瘴,雲燒石鎔,我張舜絃扇爲薰風。又曰:整其車徒,戒其𨨨鼓,向化其赦,逆命其伐。帝得書,遣牙校江巨望、王紹祚齎書於宋,詐爲璿表,求襲父位,乞賜眞命,以緩宋師。辰宋已興師,不許。遣張尊權齎諭之曰:丁氏傳襲三世,朕欲以璿爲統帥,卿副之。若璿將才無取,猶有童心,宜速遣母子及親屬來歸,俟其入朝,必示優禮。卻授卿以節鉞,凡茲二途,宜審其一。帝皆寢不報。

辛巳,黎大行皇帝天福二年宋太平興國六年春三月,宋兵來侵,帝自將擊敗之。

是辰,宋兵分道來侵。侯仁寶、孫全興至諒山,陳欽祚至西結,劉澄至白藤江。帝自將禦之,令士卒植樁於白藤將捍之。宋兵甚盛,官軍不利,戰艦二百艘皆爲所獲。侯仁寶率前軍以進。孫全興頓兵不行,仁寶累促之。至支稜江,帝令人詐降,誘仁寶,擒斬之。澄等引退。欽祚聞之,收軍還。帝復率諸將擊之,欽祚軍大敗,死者太半,擒其部將郭君辨、趙奉勳等歸京師。宋轉運使許仲宣以敗狀聞。宋帝遂詔班師。

註:諒山,古陸海部,漢屬交阯,唐屬交州。丁分爲諒山道,又爲諒州。黎、李爲路。陳爲諒江路。黎爲諒山承宣。今諒山省。白藤江,註見前編屬晉高祖天福三年。支稜,社名,屬長慶府溫州,爲諒山界首。支稜江,支稜社江也。西結,失詳。

羣臣上尊號。

帝旣敗宋師,海內大定。羣臣上尊號曰明乾應運神武昇平至仁廣孝皇帝。

壬午三年宋太平興國七年,立丁太后楊氏爲大勝明皇后。

楊氏初配丁先皇,生衞王璿。璿繼位,年幼,後遂與帝私,謀移丁祚。至是,立爲大勝明皇后。又立奉乾至理皇后、順聖明道皇后、鄭國皇后、范皇后爲五皇后。

吳仕曰:大勝明,丁先皇尊號。大行以故君之號爲其後名,無所忌憚甚矣。書之於冊,貽笑千古。

遣使如宋。

帝託爲璿使入貢。懼宋師復來故也。

帝親政占城,大破之。

先是,帝遣徐穆、吳子庚使占,占人拘之。帝怒,繕戰船,治戈甲,自將征之,斬其將篦邊兮切眉稅於陣,俘獲甚眾。占主棄城走,獲其宮女百人,收金銀貨寶以萬,夷其城池,毀其廟。朞月,還京師。

註:占城,卽林邑。註見前編屬晉穆帝永和九年。

大饑。

癸未四年宋太平興國八年春,遣使如宋。

新港成。

帝征占。辰歷銅鼓山,至婆和江,山路險難,人馬困憊。乃命浚新港,至是成。公私皆得其便。

註:銅鼓山,在淸化安定縣丹泥社。婆和江,在淸化玉山縣,今同和社江是。

甲申五年宋雍熙元年春二月,鑄天福錢。建百寶千歲殿。

造殿於大雲山,裝以金銀,爲視朝之所。東曰風流殿,西曰紫華殿,左曰蓬萊殿,右曰極樂殿。又構大雲樓,起長春殿,爲御寢之所。長春殿側,起龍祿殿,蓋以銀瓦。

註:大雲山,在華閭城,今長安社山是。

乙酉六年宋雍熙二年秋七月,誕日競舟。

以竹作假山於舟上,號南山,作競舟戲。自是歲以爲常。

遣使如宋。

辰宋使來,帝因遣使,以金龜、象牙往聘之,求領節鎭也。

丙戌七年宋雍熙三年秋八月,選親軍。

選其驍健者,補宿衞,謂之親軍。皆黥額,涅天子軍三字。

冬十月,宋使來。

宋遣左補闕李若拙、國子監博士李覺齎制,冊封帝爲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尉、安南都護、靜海軍節度使、京兆郡開國侯。制冊略曰:士燮彊明,化越俗以咸乂,尉佗恭順,稟漢詔以無違。其撫夷落,對揚王休。帝受制,盡恭饗禮甚厚。以前所獲郭君辨、趙奉勳還之。又謂若拙、李覺曰:蕞爾小邦,山川悠遠,去天萬里,僻地一隅,行使往來,跋涉山川,不亦勞乎。覺曰:本朝提封萬里,列郡四百,地有坦有夷,亦有險阻。此一方,何足爲遠。

以徐穆爲總管,知軍民事,賜侯爵。范巨倆爲太尉。

註:總管,唐官名,專掌軍政。黎倣唐制置官,又使兼領民事。

遣使如宋。

遣吳國恩以方物聘,且言:占人蒲羅遏率其族百餘人內附。吳仕史:是辰,帝初平占。占人畏其侵逼,舉族百餘,求附於宋。儋州以狀聞。修史者誤認爲國使所奏之事。按此與舊史不同,併錄備考。

註:儋州,卽儋耳,註見前編趙王建德元年。

丁亥八年宋雍熙四年,春耕耤田。

初,耕於隊山,得金一甕。又耕蟠海山,得銀一甕。因名金銀田。

註:隊山,一名龍隊山,在河內維先縣隊山社。蟠海山,無考。

大熟。

戊子九年宋端拱元年,宋使來。

是歲,宋帝改元,遣戶部員外郎魏庠、直史館李度齎制冊,進封帝開國公。帝遣使如宋,以方物聘。

謹按:高熊徵安南志及交阯遺編:雍熙三年,宋封帝檢校太尉、京兆郡開國侯。端拱元年,進封開國公。有次第。舊史前書封京兆郡侯,此書封檢校太尉,謬,今正之。

己丑興統元年宋端拱二年春正月,大赦。

以改元興統故也。

立子龍鉞爲南封王。

長子龍鍮封擎天大王,次子銀錫封東城王,立第三子龍鉞爲南封王。

楊進祿以驩、愛叛,捕誅之。

管甲進祿奉命往徵驩、愛稅,因率二州叛,附於占城。占人不納。帝率諸軍捕誅之,殺州人不可勝數。

註:驩州,卽乂安。愛州,卽淸化。竝註見黎聖光順十年。占城,卽林邑,註見前編屬晉穆帝永和九年。管甲,官名。

庚寅二年宋淳化元年,宋使來。

宋遣左正言宋鎬、右正言王世則齎制冊,加帝特進。帝遣指揮使丁承正以舟師往太平軍迎之。經半月,至白藤江,乘潮而行。比至長州,帝郊迎,與之按轡偕行。至明德門,帝奉制書不拜,自言:近歲與蠻寇接戰,墜馬傷足。鎬等信之。翌日,設宴筵行饗禮。帝謂鎬曰:道里悠遠,山川阻深,後有國信,當於界首交割,毋煩使君至此。鎬歸以聞。宋帝允之。明張燮東西洋考註:宋鎬使還,言於宋帝曰:去歲抵交州,桓率軍民乘船鼓譟,近城之山,虛張白旗,爲陳兵之象。比至都門,桓受詔不拜。嘗以大蛇饋使館,曰:若能食此,當治之饌以獻。又羈送二虎,皆卻之不受。其卒三千人,悉黥其面額曰天子軍。

註:太平軍,淸一統志:太平軍,秦象郡地。漢合浦縣。唐改廉州。宋太平興國,置爲太平軍。咸平,復置廉州。今淸因之,屬廣東統部。白藤江,註見前編屬晉高祖天福三年。長州,註見前編屬唐高調露元年。

辛卯三年宋淳化二年春二月,遣使如宋。

遣陶勤以方物聘。

壬辰四年宋淳化三年春正月,帝觀燈於乾元殿。

立子龍鋌爲開明王。

辰諸子以次受封,分居州郡。開明王龍鋌居藤州,禦蠻王龍釘居峯州,禦北王龍釿居扶蘭,定藩王龍鏦居五縣江司營城,副王龍鏘居杜洞,中國王龍鏡居末連,南國王龍鋩居武瀧,行軍王龍鍉居古覽,扶帶王義子缺名居扶帶。

註:龍鋌,第五子。龍釘,第四子。龍釿,第六子。龍鏦,第七子。龍鏘,第八子。龍鏡,第九子。龍鋩,第十子。龍鍉,第十一子。藤州,註見前編屬宋乾德四年。峯州,註見前編雄王都峯州。扶蘭,寨名,今扶衞社,屬海陽唐豪縣。五縣江,在山西安朗縣,南注金英,東岸環繞安豐、仙遊等縣,放於月德江。司營城,無考。杜洞,註見前編當宋乾德四年。末連,縣名,今仙侶縣,屬興安快州府。武瀧,州名,屬淸化省,節次分隸,今無考。古覽,州名,今東岸縣,屬北寧慈山府。扶帶,鄉名,今扶載社,屬海陽永賴縣。

夏六月,放所獲占人歸國。

放地哩舊城人歸烏里州,凡三百六十餘人。

註:地哩,註見李聖神武元年。烏里,古越裳地。秦屬象郡,漢屬日南,唐爲景州。宋辰爲占城北境,曰烏里州。陳興隆年間,占主納之於陳,改順州、化州。屬明置順化府,以順州、化州隸之。黎置順化承宣,今廣治之登昌、海陵,承天之豐田、廣田、香茶是。古順州地,承天之富祿、富榮。廣南之延福、和榮,是古化州地。

命輔國吳子安率三萬人開陸路,自南界海門至占城地哩州。

註:輔國,官名。南界海門,註見丁太平十年。

癸巳五年宋淳化四年春二月朔,日食。

宋使來。

辰帝遣使入貢,幷上丁璿讓表。宋帝懲孫全興之敗,許之。乃遣王世則、李居簡齎制冊,冊封靜海軍節度使、交阯郡王。綱目續編:淳化四年,黎桓入貢,以桓爲交阯郡王。發明所貴乎天子者,以其奉行天命,誅亂討逆而已。交州乃丁氏所據,開寶六年,丁璉入貢,受命爲王。則是子孫承襲,禮之正也。丁璉旣卒,弟璿嗣位。部將黎桓欺制其主,遂執國政,是誠亂臣賊子,在王法之所必誅。茲因來貢,亦加王爵。則是交阯之王可以勢取,不可以義受也。使桓之臣亦尤而效之,將何以制哉。於乎,討伐不行,則亂臣無所懲戒矣。綱目上書,黎桓入貢,下書詔封爲王,則中外均以利,爲利而不以義。爲利也,公道何由而伸乎。

丙午應天元年宋淳化五年春正月,遣使如宋。

遣牙校費崇德以方物聘。

占制荄入朝。

先是,占主使制冬來獻方物。帝責其違禮,拒之。占主懼,遣其孫制荄來朝。

乙未二年宋至道元年


丙申三年宋至道二年春二月,遣使如宋。

是辰,帝縱邊民,侵掠宋境。廣西路轉運使張觀、如洪鎭兵馬監押衞昭美以事聞。宋帝意在撫寧,置而不問。觀又上言帝,爲丁氏斥逐,擁餘眾居海島間,寇抄自給,今已沒。宋帝命太常丞陳士龍爲採訪使,偵其虛實,知觀所言皆妄,詔議觀等罪,更以陳堯叟充廣西路轉運使,仍遣海康尉李建中齎詔賜之。先是,潮陽民文勇等得罪,出亡宋欽州如昔鎭。鎭將黃令德匿之。帝遣潮陽鎭將黃成雅追捕,不獲。至是,堯叟至如昔,詰得藏匿之由,盡以所匿男女老少百餘人還之。帝遂執蛋人不曉華言者二十七人送廣西。因遣使如宋謝恩,且言已執送海賊,約勒溪峒,不復騷動矣。

註:如洪、如昔,淸一統志:如洪、如昔二鎭,皆在欽州西,屬廣東廉州府。潮陽,鎭名,註見李太祖順天十四年。蛋人,蛋音但,胡夷蛋蠻。周去非嶺外代答:以舟爲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者,蛋也。

宋使來錫命。

宋復遣李若拙齎詔書、玉帶來賜。旣至,帝郊迎,慢不爲禮。謂若拙曰:昔劫如洪,乃外境賊,皇帝知否。使交州構叛,當先入廣州,次入閩州諸郡,豈止如洪而已。若拙從容言曰:足下拔自牙將,授以節鉞,禮合盡恭,必無他意。然大臣皆以海賊攘亂,交州不能獨制,請發兵會勦,以絕後患。帝慮交州不測,朝旨或致驚駭,是故不復會兵。帝愕然曰:海賊犯邊,守臣之罪也。自今願凜恭朝化,肅淸瘴海。言訖頓首謝。

註:交州,註見前編屬唐高調露元年。廣州,註見前編屬梁大同七年。閩州,今屬福建統部。

丁酉四年宋至道三年夏四月,宋加封帝南平王。

宋眞卽位,加封南平王。先是,宋使至,常以貢鹹爲辭,因緣賦斂。眞聞之,至是只令疆吏召授綸命,而不復專遣使者。

遣使如宋。

是歲,占城寇邊,帝擊走之。遂以方物聘於宋。因上表,略云:交州境接占城,一二年間,鄰部騷動,掠近鄉之稅戶,侵邊境之良民。累發兵戈往捍禦,致稽朝貢,深負典章。宋優答之,賜以玉帶、甲、馬。

大水。

戊戌五年宋眞咸平元年春三月,地震。夏五月朔,日食。是月不雨,至於六月。冬十月朔,日食。

己亥六年宋咸平二年,帝親征何洞,平之。

何洞等四十九洞悉平之。自是諸洞莫不率服。

註:何洞,卽何蠻洞,今淸化石城縣是其地也。

庚子七年宋咸平三年,峯州鄭航等作亂,詔平之。

航等作亂。帝遣兵討之,奔傘圓。

註:峯州,註見前編雄王都峯州。傘圓,山名,在山西不拔縣,山勢聳拔如傘,故名。

遣將分巡邊陲。

遣徐穆巡海西境,吳子安巡北境,覘察邊情。

辛丑八年宋咸平四年,故丁主璿卒於莒隆。

帝征莒隆,衞王璿從。辰賊眾見帝張弓注矢,將發,矢墜。再舉絃,又斷,懼引退。帝乘舟沿江追之。賊夾兩岸拒戰。官軍陷於江,衞王爲流矢所中,卒於陣。帝呼天者三,親自督戰。賊乃敗。

御批:黎桓旣乘辰奪人之國,又不善待其故主,故擯之死地,不得不亡。其呼天投地,同一詐僞,誠難掩於秋公論也。

註:莒隆,蠻名,丁、黎爲莒隆蠻,李滅之,黎順天置洛水縣,光順改錦水,今因之。屬淸化、廣化府。

壬寅九年宋咸平五年,春三月,定律令。

揀諸軍。

揀民丁之壯勇者,充補隊伍。分將校爲兩班。造兜鍪數千頂,頒賜六軍。

註:兜鍪,註見前編趙越王元年。

改十道爲路、府、州。

註:路、府、州,改置失詳。

癸卯十年宋咸平六年帝如驩州,浚多蓋港。

辰浚多蓋港,人有怨叛者。帝令斬之以徇。日効城民頭目黃慶集等,挈其屬四百五十餘人,出亡宋欽州。宋人慰撫,令還。慶集等畏罪不還,遂於海岸居焉。

註:驩州,卽乂安,註見黎聖光順十年。多蓋,社名,今興元香蓋社是。乂安志:香蓋港在興元縣西南。日効城,安南志作効城場,今無考。欽州,今屬淸廣東廉州府。交阯遺編:黃慶集入居欽州界勇步江烏土村。

甲辰十一年宋景德元年春正月,立南封王龍鉞爲太子。

先是,長子擎天大王龍鍮薨,銀錫以次當立。辰龍鋌求爲太子,帝欲許之。廷臣議以爲不立長而立次,非禮也。乃止。至是立龍鉞爲太子,仍加東城王銀錫、開明王龍鋌爲大王。

遣行軍王明提如宋。

遣行軍王明提稱攝驩州刺史,往聘宋。明提至汴,懇求恩命。宋帝許之,召入便殿勞問,賜賚甚厚,授以金紫榮祿大夫、檢校太尉、驩州刺史。

註:明提,卽龍鍉,第十一子。

觀漁於大黃江。

註:大黃江,今嘉遠大有江是。

乙巳十二年宋景德二年春三月,帝崩。

帝初崩,號大行皇帝。因爲廟號而不改。在位二十四年,壽六十五。

註:漢書:高帝初崩,朝臣稱爲大行皇帝。魏孫毓曰:諡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先君未諡,嗣君已立,臣下稱之。宜有異詞,故謂之大行。大行之號,蓋祖於此。

葬花閭山陵。

冬十月,太子龍鉞卽位。

先是,東城王銀錫、中國王龍鏡及開明王龍鋌俱作亂,太子不得立。相持八月,國內無主。至是始卽位。銀錫出奔,爲石河人所殺。

註:石河,州名。丁、黎爲石河州,李改爲縣。陳改爲日南州。屬明爲南靖州。後黎復爲石河縣。今河靜省石河縣是。

開明王龍鋌弒帝龍鉞而自立。

帝龍鉞卽位三日,龍鋌使盜踰入宮中,弒之。遂篡位,追諡帝曰中皇帝。

以李公蘊爲四廂軍副指揮使。

帝龍鉞之弒也,羣臣皆奔亡,惟殿前軍李公蘊抱屍而哭。龍鋌以爲忠,擢用之。

追尊母爲興國廣聖皇太后。

帝旣篡立,稱尊號曰開天應運聖文神武則天崇道大勝明光孝皇帝,追尊母爲皇太后,

註:太后,祗候妙女,缺姓。

立皇后四。

帝親征禦北王龍釿、中國王龍鏡,平之。

辰帝卽位,龍釿、龍鏡據扶蘭以拒。帝親征之,二王堅壁固守,圍之數月,糧盡。龍釿執龍鏡以獻。帝命斬之,原龍釿罪。因引兵伐禦蠻王龍釘於峯州,降之。自是諸王皆服。

註:扶蘭,註見興統四年。峯州,註見前編雄王都峯州。

升藤州爲太平府。

師還,至藤州,因命升爲府。

註:藤州,註見前編當宋太祖乾德四年。

親征莒隆。

初,帝在扶蘭驛,奏莒隆入寇至神投海門。及峯州平,師還至㵅,遂幸愛州,以討之。

註:莒隆,蠻名,註見大行應天八年。神投海門,在寧平安謨縣界。黎改爲神符,今大正汛是。㵅,音貪,水名,的處未詳。愛州,卽淸化,註見黎聖光順十年。

丙午十三年帝龍鋌仍稱應天十三年,宋景德三年春二月,立子乍爲開封王,養子紹理爲楚王、紹興爲漢王。

謹按:龍鋌弒立,荒淫成疾,臥而視朝,因號臥朝。舊史書臥朝皇帝,蓋據當辰所稱,而非諡號也,不經甚矣。夫旣無諡號,則書其名,此綱目之變例。今改書帝龍鋌,以合義例。

改定官制朝服。

改定文武官制及朝服,一遵於宋。

註:宋朝服之冠有三,一曰進賢冠,一品、二品之服;二曰貂蟬冠,諸司三品、御史臺三品、兩省五品之服;三曰獬豸冠,四品至六品之服,公卿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靑。

夏六月,宋使來。

先是,諸王爭立,國中擾亂。宋帝聞之,令廣州知州淩策與沿邊安撫使邵曄經度便宜以聞。策等上言,准廉州所送到交阯人黃慶集等言:南平王諸子各散據寨柵,官屬離析,刻日可取。若朝廷允其請,以廣南諸州屯兵,益以荊湖勁卒五千,水路竝進,立可平定。宋帝以黎氏久修職貢,不忍加兵,詔策等依舊招撫,務令安靜。仍命曄齎書曉諭之。帝懼,請遣弟入貢。

註:廣南,淸一統志:廣東,五代辰爲南漢。宋置爲廣南東西路。元合置廣東道。明改爲省。淸因之。廣州,註見前編屬梁大同七年。

明提還自宋。

應天末,明提奉命如宋,以國亂不能還,駐廣州。至是宋詔安撫使邵曄給賜人船遣還。曄欲乘此以圖進取,乃上邕州至交州水陸圖。宋帝以示近臣曰:交州,瘴癘之地,若出師征伐,傷損必多,當愼守祖境土而已。事遂寢。

註:邕州,註見丁帝璿太平十一年。交州,註見前編屬唐高調露元年。

丁未十四年宋景德四年春,遣弟明昶如宋。

遣明昶與掌書記黃成雅獻白犀於宋,表乞九經及大藏經文。宋帝許之。帝復遣使遺之馴犀。宋以犀遠來違土性,令候使者回,縱之海濱。帝表請甲冑金裝。宋帝許之。又求於邕州互市。宋帝不從,止許於廉州及如洪鎭通市。

註:大藏,佛經也。互市,言交互有無貿易於市也。廉州,卽太平軍,註見黎大行興統二年。如洪鎭,註見應天三年。

秋八月,宋使來。

冊封交阯郡王,領靜海軍節度使,賜名至忠。舊制,初授交州者,惟加節鉞,未賜王爵。眞以交州遠地,須朝廷恩命方可鎭服,特命鑄交阯郡王印賜之。又追封大行皇帝爲南越王,備禮弔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