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又一偉大勝利 我國工人階級創造世界橋梁史上偉大奇蹟 南京長江大橋提前全面建成通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又一偉大勝利 我國工人階級創造世界橋梁史上偉大奇蹟 南京長江大橋提前全面建成通車
新華社
1968年12月3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十二月二十九日,勝利建成公路橋,南京五萬軍民隆重集會慶祝,熱烈歡呼毛主席萬歲!萬萬歲!雄偉壯麗的長江大橋的建成,溝通了我國南北鐵路和公路交通,在政治、經濟、戰略上有着重大意義

新華社南京二十九日電 在億萬軍民熱烈歡呼我國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新的氫彈試驗的大喜日子裡,從揚子江畔又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喜訊:我國工人階級靠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高速度、高質量地在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勝利地建成了南京長江大橋的公路橋。至此,我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最大的現代化橋梁——南京長江大橋,已經全面提前建成通車。

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南京市五萬多軍民歡聚在江邊橋頭,冒雨隆重舉行大會,慶祝大橋的提前全面建成,熱烈歡呼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和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又一偉大勝利,熱烈歡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又一豐碩成果!慶祝大會結束後,紅色的信號彈騰空而起,在一片鞭炮和鑼鼓聲中,一百多輛滿載南京工農兵代表和紅衛兵小將的彩車徐徐通過公路橋。頓時,大江南北,橋上橋下,車內車外,一片歡騰。「偉大領袖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的歡呼聲震撼大地,響徹雲霄。 雄偉壯麗的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是世界橋梁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蹟。大橋鐵路橋全長六千七百多米,公路橋全長四千五百多米。江中正橋下層鋪設雙軌,南來北往的列車可以同時對開;上層寬闊的公路橋面,可以並列行駛四輛大型卡車。正橋兩端,矗立着四座巨大的工農兵的塑像。兩岸公路引橋接近市區的部分由二十二孔富有民族特色的雙曲拱橋組成,看去象一條美麗的彩練,使宏偉的南京長江大橋顯得更加絢麗多姿。清晨,噴薄而出的紅日映照着大橋巨大的橋身,如同橫臥雲空的鋼鐵長虹;橋頭堡的三面紅旗直插雲霄,格外鮮艷奪目。入夜,大橋上萬盞燈火齊放光明,綿延十幾里,有如銀河飄落在寬闊的江面上,把祖國的大好河山裝扮得分外妖嬈。

南京長江大橋的全面建成通車,把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津浦線和滬寧線連接了起來,把大江南北的公路交通連接了起來,在政治上、經濟上、戰略上有着重大的意義。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一個路線,一種觀點,要經常講,反覆講。只給少數人講不行,要使廣大革命群眾都知道。」建設南京長江大橋的革命工人反覆學習了毛主席的這一最新指示,並且結合自己的戰鬥實踐,回顧了大橋的建設過程,進一步提高了兩條路線鬥爭的覺悟,更加速了大橋的建設進程。廣大工人群眾說,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橋史,就是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鬥爭史,就是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勝利史。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代理人,在南京長江大橋建設中推行了一整套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他們對抗偉大領袖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偉大方針,鼓吹洋奴哲學、爬行主義,荒謬地提出:「沒有幾個『外國專家』,要在南京修造長江大橋是不可能的」。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建橋工人和革命的工程技術人員,同劉少奇及其代理人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他們遵照毛主席「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業發展道路」的偉大教導,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自力更生」的方針,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奮勇前進。他們活學活用毛主席的光輝著作《實踐論》,從實踐中摸索經驗,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敢於攀登前人沒有攀登過的高峰,闖出了一條我國自力更生建橋的寬廣道路。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建橋工人在人民解放軍的大力支持下,徹底粉碎了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把建橋大權牢牢掌握在無產階級的手裡,保證了大橋建設的勝利進行。

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的實踐證明,只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堅定不移地依靠工人階級,徹底批判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就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任何困難,就能創造出人間的奇蹟來。

偉大領袖毛主席「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和「認真搞好鬥、批、改」的偉大教導,極大地鼓舞了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橋工人。廣大建橋工人在領導斗、批、改中,懷着對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代理人的刻骨仇恨,燃起革命大批判的熊熊烈火,向着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猛烈進攻。在國慶以後兩個多月的時間內,整個大橋工地開了數千次各種類型的現場批判會。工人群眾以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為武器,破除修正主義的管理制度,發揮了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創造力,大大加快了大橋的建設。黨的八屆擴大的十二中全會公報發表後,建橋工人熱烈響應公報提出的戰鬥號召,狠抓革命,猛促生產,冒着風雨嚴寒堅持施工,工效成倍提高,以驚人的速度提前全面地完成了大橋建設任務。

人民解放軍駐大橋支左、支工、護橋部隊的廣大指戰員,在南京長江大橋建設過程中,同廣大工人群眾並肩戰鬥,充分發揮戰鬥隊、工作隊和生產隊的作用,在長江大橋建設中立下了新的功勳。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