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照亮了多快好省辦地質的道路
毛澤東思想照亮了多快好省辦地質的道路 地質局寫作小組 1971年2月14日 |
|
發展工業,必須首先建立礦物原料基地,沒有原料,光搞加工工業,就叫做只搞「無米之炊」。而建立礦物原料基地,又必須首先進行地質勘察,弄清資源情況,探明必需的工業儲量,這就是地質工作的重要任務。地質工作是地下情況的偵察工作,搞好了,就可以促進工業的發展。因而地質工作必須急社會主義建設之所急,探社會主義建設之所需,真正成為工業建設的先行,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戰備服務。
新中國的地質事業,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在同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地質部門的代理人的反覆鬥爭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別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廣大地質戰士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徹底摧毀了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他們「身在深山鬧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紅」,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尤其可喜的是以江西九○九地質隊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單位,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指引下,開展「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人民解放軍」的群眾運動,闖出了一條多快好省辦地質的道路,帶動了地質戰線的革命和生產不斷發展。二十一年來,地質隊伍比舊中國增長了好幾百倍。在我們遼闊廣大的祖國地下,已經找到了世界上已知的一百四十多種有用礦產。一些被認為「稀缺」的礦產,在我國並不稀缺。某些礦產的探明儲量居於世界前列。這些事實,完全證實了毛主席關於我國廣大領土「貯藏了豐富的礦產」的科學論斷;也完全證明: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地質工作就蓬勃發展,背離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地質工作就停滯不前。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對地質工作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是執行黨的「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走在工業建設事業的前頭,還是滿足於已有的成績,離開政治和經濟的要求,拖住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後腿?這是擺在地質工作面前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為了適應這一新的形勢,必須在地質戰線上進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提高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自覺性,進一步肅清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餘毒,使地質工作切實當好社會主義工業建設的開路先鋒。
發揮兩個積極性,加強黨對地質工作的一元化領導
[編輯]毛主席早就指出:「有兩個積極性,比只有一個積極性好得多」。地質工作點多線長,地質隊伍分散流動,因此,在中央的統一計劃下,更多地發揮地方辦地質的積極性,加強地方各級黨組織對地質工作的一元化領導,就尤其重要。
過去,劉少奇及其在地質部門的代理人,抗拒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千方百計驅使地質工作脫離黨的領導,脫離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政治方向。他們實行業務部門的垂直領導,企圖通過經濟管理上的高度壟斷,達到政治上的高度集權,大搞「獨立王國」。他們削弱地方黨組織對地質工作的領導,挫傷地方辦地質的積極性,束縛了地質事業的發展,也妨礙了建設地方工業和支援農業。事實證明,地質工作脫離地方黨組織的一元化領導是不行的。地方對於發展地質事業有着極大的積極性。他們能夠把群眾廣泛動員起來,進行地質普查和勘探工作。許多在地質部門垂直領導下辦不到的事情,一交給地方,很快就辦成了。例如,多少年沒有找到的礦藏,很快就找出來了;過去要用好幾年才能探明的礦區,只用幾個月或一年多時間就搞清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衝破了地質部門的「一家獨辦」和垂直領導,發揮了地方積極性,地質工作出現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江西省革委會和贛州地區革委會狠抓地質戰線的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培養先進典型,以思想革命化帶動地質工作革命化,使地質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把地質工作置於黨的統一領導之下,就能保證地質工作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戰備服務的政治方向,多快好省地發展我國的地質事業。不這樣做,地質工作的路子就會走歪。
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建設一支革命化的地質隊伍
[編輯]發展地質事業,必須有一支革命化、戰鬥化的又紅又專的地質隊伍。這支隊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拉得動,拖不垮,收得攏,撒得開。要建設這樣一支隊伍,必須突出無產階級政治,以兩個「決議」為指針,以解放軍為榜樣,加強革命化建設。
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就是要突出毛澤東思想,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廣大地質職工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就有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徹底革命精神,就心紅膽壯,能吃大苦,耐大勞。正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武裝下,甘肅第四地質隊和青海第十五地質隊的同志常年奮戰在空氣稀薄、風雪瀰漫的高山地區,以驚人的毅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雲南第九地質隊的同志冒着攝氏五十多度的酷熱堅持戰鬥;內蒙古一○五地質隊的十多個女鑽工,打破陳規,颯爽英姿上機台,風雪草原煉紅心,鑽探效率達到先進水平。無數事實說明:廣大地質職工有了毛澤東思想,勇敢也有了,幹勁也有了,革命樂觀主義的氣概也有了,過硬的作風也有了,就能打硬仗,打惡仗,不怕千難萬險,越苦越累志越堅。有了毛澤東思想,有了思想革命化,就能用革命化統帥機械化、帶動機械化,掌握技術就比較容易、比較快,就能夠建成一支又紅又專的地質隊伍。
過去劉少奇及其在地質部門的代理人,以反動的「地質業務技術中心論」與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相對抗,其目的就是妄圖把地質隊伍引到只顧業務、不問政治的邪路。我們必須進一步肅清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餘毒,批判他們所散布的各種謬論。
領導班子就是政權。各級領導班子是地質工作的掌權人,也是地質隊伍革命化的帶頭人。由於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鬥爭的存在,各級領導班子必須時刻不忘用毛主席革命路線掌權。在地質戰線上,那個單位的領導班子帶頭搞革命化,按毛主席革命路線掌權,那裡的革命就熱氣騰騰,生產就蒸蒸日上。反之,就會離開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把地質工作引到邪路上去。
事實告訴我們,要建設起一支革命化的地質隊伍,必須切實搞好各級領導班子的革命化,提高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自覺性。
堅持群眾路線,發動群眾報礦
[編輯]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堅持群眾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大搞群眾運動。」在地質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依靠廣大地質職工,實行「兩參、一改、三結合」;就是要充分發動群眾,使專業地質隊伍和群眾找礦、報礦相結合。這樣,既可以多快好省地找礦、探礦,滿足工業建設多方面的需要,又可以使地質技術人員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密切工農關係,有利於鞏固工農聯盟。
一九五八年,在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照耀下,廣大地質戰士和千百萬人民群眾一道上山找礦,發現了十幾萬處礦點,找到了許多工農業急需的礦產。但是劉少奇及其在地質部門的代理人卻迷信「專家」,到處散布「地質工作神秘論」,污衊群眾找礦、報礦「不可靠」、「不正規」,肆意砍殺地質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煥發了廣大地質戰士和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地質戰線的許多單位實行以工人為主體、有革命幹部和革命技術人員參加的「三結合」。廣大地質技術人員深入農村,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過程中,宣傳毛澤東思想,宣傳為革命找礦;幫助有條件的社、隊建立「三結合」報礦領導小組,培養報礦骨幹;在當地黨組織和革委會領導下,組織群眾結合興修水利、砍柴割草、放牧採藥、走親訪友等活動進行找礦、報礦。群眾報礦活動在許多省、區再次蓬勃興起,僅一九七○年就報了幾萬處礦點。浙江、廣東等省的各級黨組織和革委會,發動群眾,開展找煤、挖煤的群眾運動,找到了大量煤點、煤礦,為扭轉北煤南運提供了資源條件。江西九○八地質隊過去不依靠群眾找礦,長年找不到勘探基地,近幾年來,在當地革委會領導下,發動群眾找礦、報礦,發現礦點一千多處,有勘探不完的基地。
「地質工作神秘論」是「群眾落後論」在地質工作領域的翻版。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大地的主人,他們熟悉當地的山、川、土、石,在長期勞動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找礦、認礦經驗。專業地質人員力量有限,找礦也只能查點、跑線;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無窮,「依靠群眾就有了『千里眼』,脫離群眾就是『睜眼瞎』。」
認真學習毛主席的哲學思想,用辯證唯物論指導找礦、探礦
[編輯]毛主席哲學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的思想武器,也是我們不斷地破資產階級唯心論和形而上學,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多快好省地探明礦產資源的強大思想武器。
礦產資源多數埋藏在地下,它的賦存、分布十分錯綜複雜,人們不能直接觀察它的全貌,要認識它、探明它,只有經過細緻的調查研究。這就必須在辯證唯物論這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樹立為革命勇於實踐、敢於探索的精神,運用一分為二的辯證法,通過地表現象,認識地下情況,多快好省地探明礦產資源。但是過去一小撮走資派和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機械地搬用「傳統地質學」,照抄「洋框框」;或者囿於局部地區的狹隘經驗,炮製了不少唯心主義的「無礦論」和形而上學、煩瑣哲學的普查勘探方法,結果有礦也常常找不到,弄不清。
地質工作的過程是調查研究地質礦產情況及其規律的過程。調查,包括向群眾調查和向自然調查,都是為了取得感性材料。研究,則是對這些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維加工,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根據點上的材料推斷面上的情況。人們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循環往復,使主觀認識越來越接近於地下情況的客觀實際。而「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要完成認識的飛躍,必須用氣力參加實踐。「不用氣力就會滑到唯心論和形而上學方面去」。江西的大鹽礦,是九○九隊的廣大地質戰士活學活用毛主席哲學思想,訪問了三千多群眾,踏勘了二百多平方公里,分析了五十多口水井、水泉,對比了十個地段的地層變化才找到的;又打了許多鑽孔,觀察、分析了大量岩心,才肯定了它的規模和價值。第二水文地質大隊也是運用毛主席哲學思想,在「貧水區」找到了豐富的地下水,使「死水」變活水,「無水」變有水。
實踐出真知。死框框套不住千差萬別的客觀地質情況,只有毛主席的光輝哲學思想,才是正確認識地下情況的望遠鏡和顯微鏡。
實行綜合找礦、綜合評價,大、中、小礦一起找 礦山保護、綜合利用很重要。綜合利用礦產資源,是礦山保護的重要內容,而綜合找礦和對礦床的綜合評價,則是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的重要前提。
自然界的各種礦產,大都是由多種礦物或元素錯綜複雜地組合而成的。過去走資派和資產階級技術「權威」,無視礦物共生的客觀規律,片面地強調「專業化」,大搞「單打一」,一個隊只找一種礦。結果在一個地區你來我往,互相穿插;勘探一個礦床,也只評價主要礦種,不管伴生礦物;不僅浪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還丟棄了許多寶貴資源。有一個曾經在洋專家指揮下進行過「正規」勘探的鉛鋅礦,它的頂、底板都是很富的菱鎂礦,由於「單打一」,被丟棄十多年,而當地所需菱鎂礦石卻要從幾千里外調運。直到一九七○年,才經二○七地質隊檢查發現,他們沒有鑽一個新孔,就獲得了數目可觀的礦量。這個事實,是對那些「單打一」論者的當頭一棒。
搞小礦,搞富礦,這個路子是對的。富礦可以加快建設速度,節約設備和投資,早收經濟效果。這是人們易於了解的。小礦,便於地方開採,可以儘快利用;小礦,可以積少成多;小礦,可以滿足各地發展地方工業的需要。礦的規模大小,是客觀存在的。但人們對它的認識卻有一個由點到面、由表及里的過程。有些表面看起來是小礦,但延伸到深部往往很大。在找礦指導思想上「貪大棄小」,常常弄得大礦找不到,小礦丟掉了。只有大、中、小礦一起找,才能做到大礦不丟,小礦不漏。
礦山保護和綜合利用礦產資源,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政策;大、中、小礦一起找,是我們必須貫徹執行的找礦方針,也是地質工作更好地為工業建設服務的方向,要切實注意。在我們社會主義祖國,丟棄礦產資源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走自己武裝自己的道路 向地球開戰,要有一支裝備精良的隊伍,兵要精,武器要好。把方針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發動群眾,自造設備,自己武裝自己,是解決地質技術裝備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多快好省辦地質的重要一環。一九七○年以來,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地質局、隊,大破「伸手有理」的消極依賴思想,自己動手,大搞技術革新,試製出各種型號的鑽機,打開了新局面。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我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地質隊伍常年活動在深山野嶺,要在複雜多變的條件下獨立作戰,更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廣大群眾有了這樣的精神,就有源源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就有無窮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會從持續的技術革新中找竅門,要辦法;就會從清倉查庫、修舊利廢、節約代用、加工改制中找材料,挖潛力。河北第八地質隊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土法上馬,用半個月時間,花幾百元錢,在一間四面透風、房頂掉土的破廟裡辦起了化驗室。沒有化驗員,就從工人和知識青年中培養;沒有工作檯,就架起兩塊床板干;沒有鉑坩堝,就試用鎳坩堝代替。苦幹加巧幹,土辦法加洋辦法,解決了一些「洋」化驗室沒有解決的某些元素分析難關,顯示了毛澤東思想的巨大威力。
自己武裝自己,可以大大提高設備製造和維修能力。有的探礦機械廠在保證完成國家計劃的同時,發動群眾,造出了幾百台(件)設備和工具,使全廠生產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些地質隊設備極其簡陋的修配間,在保證維修的前提下,自己動手造設備,實現了鑽機「大修不出隊,小修不下山」。這些地質隊、廠的工人深深體會到:「依賴伸手要,越伸越懶志越短;自己動手造,越造越勤心越紅。」
為了搞好地質工作,一定要提倡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反對唯心論和形而上學。在注意到一種傾向的時候,也要注意可能掩蓋着的另一種傾向。既要更多地發揮地方辦地質的積極性,又要加強全局觀念,按照中央的統一計劃精神辦事。反對「技術掛帥」,同時要提倡為革命鑽研技術。批判「專家路線」,依靠群眾辦地質,同時要注意發揮專業地質隊伍和革命技術人員的作用。要破除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又要堅持合理的規章制度,尊重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理論和經驗。實行綜合找礦,又要分清主次,保證重點。提倡自己武裝自己,又要處理好主機和配件、製造和維修、創新和改舊的關係。總之,我們要用一分為二的唯物辯證法,分析矛盾,解決矛盾,防止片面性和絕對化。
革命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我們有以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黨中央的英明領導和親切關懷,有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有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和革委會的直接領導,有各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協助,有廣大地質職工同心協力地艱苦奮鬥,我們一定能夠把地質工作趕上去,力爭提早為國家建設準備足夠的礦產資源和地質資料,特別是在最需要的地方,找出和探明埋藏淺、品位富、收效快、獲益大的礦產資源,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