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氏族博攷 (四庫全書本)/全覽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氏族博攷 全覽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巻一
  明 凌迪知 撰
  姓氏
  總論
  舜典曰別生分類生姓也別其姓氏分其族類
  夏書曰錫土姓以新生之土賜之為姓
  傳曰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絶祀無國無之傳曰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為氏
  史記注曰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也姓者所以統繫百世使不相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出故世本之篇言姓則在上言氏則在下也
  説文曰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神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因生以從女女生亦聲也
  白虎通曰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逺禽獸別婚姻也故紀世別類使生相愛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為重人倫也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詩云天生烝民尚書曰平章百姓姓所以有百者何以為古者聖人吹律定姓以記其族人各五常而生正聲有五宮商角徵羽轉而相襍五五二十五轉生四時異氣殊音悉備故姓有百也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貴功德下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聞其氏即可知矣所以勉人為善也或雲王父字者何所以別諸侯之後為興滅國繼絶世也王者之子稱王子王者之孫稱王孫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各以其王父字為氏故春秋有王子瑕論語王孫賈又有衛公子荊公孫朝魯有仲氏孟氏叔氏季氏楚有昭屈景氏齊有高國崔盧氏以知其子孫也王者之子亦稱王子兄弟立而皆封也或曰王者之孫亦稱王孫刑德放曰堯知命表稷契賜姓於姬臯陶典刑不表姓言天任德逺刑禹姓姒祖昌意以薏苡生殷姓子氏祖以𤣥鳥子生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跡生也
  風俗通曰萬類之中惟人為貴春秋左氏傳官有世功即有官族邑亦如之公羊譏衛滅邢論語貶昭公娶於吳誤同姓也蓋姓有九或氏於號或氏於諡或氏於爵或氏於國或氏於官或氏於字或氏於居或氏於事或氏於職以號唐虞夏殷也以諡戴武宣穆也以爵王公侯伯也以國曹魯宋衛也以官司馬司徒司寇司空司成也以字伯仲叔季也以居城國園池也以事巫卜陶丘也以職三馬五鹿青牛馬也自族別而為姓姓別而為望望別而為房故姓多則訛其族望多則訛其姓房多則訛其望必然之理也今夫劉氏一族自堯陶唐氏至秦為劉氏而其姓有六媯氏一族自舜別為姚氏至齊王建之子別為王氏而其姓有四若是則姓多而訛其族杜氏一姓自枝伯之沒為杜城杜氏王赫子威之沒為濮陽杜氏一姓而五望張氏一族自常山王耳之沒為河間張氏至唐相亮為鄭州張氏一姓而十望若是則望而訛其姓清河崔氏一望而三房博陵崔氏一望而四房趙郡李氏一望而六房隴西李氏一望而四房若是則房多而訛其望凡姓族異者所以別異人也猶乃物皆名有名以相分別天子賜姓賜氏諸侯但賜氏不得賜姓杜預雲舜生媯汭賜姓曰媯封舜之後於陳以所封之土命為氏舜後姓媯為氏曰陳故鄭驤異義雲炎帝姓姜大皡之所賜也黃帝姓姬炎帝之所賜也故堯賜伯夷姓曰姜賜禹姓曰姒賜契姓曰子賜稷姓曰姬是天子賜姓也諸侯賜卿大夫以氏若同姓公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公孫公孫之子其親已逺不得上連於公故以王父字為氏若適夫人之子則以五十字伯仲為氏若魯之仲孫季孫是也若子庶妾子則以二十字為氏則展氏臧氏是也若男姓則以父祖官及所食之邑為氏以官為氏者則司馬司成是也以邑為氏者若韓魏趙是也凡賜氏族者此為卿乃賜有大功德者生賜以族若叔孫得臣是也雖公子之身若有大功德則以公子之賜為族若仲遂是也其無功德死後迺賜族若無駭是也若子孫不為卿其君不賜族子孫自以王父字為族也雜編宋朝先正嚴於姓氏之別如希文少依母氏冒朱姓已稱朱學究也既長知其世家泣從范氏其視滕公隨外家而姓孫所見逺矣武襄逺祖狄梁公已有誥身可驗也公以一時遭際不敢凂梁公之後其視郭崇韜哭子儀之墓所得多矣若夫司馬之呼聳聞大遼小范之稱驚動西夏則知姓氏以人物而榮子厚無行有玷郇公京卞憸人借名端明則知姓氏以人而辱或榮或辱皆由乎人彼區區冒姓亦何益哉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歴代竝有圖譜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通古文之儒知撰譜事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狀者則上之官為考定詳實藏於秘閣副在左戶若私書有濫則糾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則稽之以私書此近古之制以繩天下使貴有常尊賤有等威者也所以國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自五季以來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故其書散佚而其學不傳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今南方諸蠻此道猶存古之諸侯詛辭多曰墜命亡氏踣其國家以明亡氏則與奪爵失國同可知其為賤也故姓可呼為氏氏不可呼為姓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於文女生為姓故姓之家多從女如姬姜嬴姒媯姑妘姻姶姪嫪之類是也所以為婦人之稱如伯姬季姬孟姜之類竝稱姓也奈何司馬子長劉知幾謂周公為姬旦文王為伯乎三代之時無此語也良由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雖子長知幾二良史猶昧於此通志氏族序
  按左氏之書子長之史記其載諸國姓氏與夫世裔皆有可疑者春秋之時諸侯之國凡一百十五可以知其姓與爵者四十有六晉楚之類是也可以知其姓而不可以知其爵者一十有八焦陽之類是也可以知其爵而不可以知其姓者一十有七沈之類是也其爵其姓皆不可得而知者三十有三鮮魚陸渾之類是也不知其姓不可得而見之矣而知其姓者又不可究信如以趙為芉 -- or 𦍋 ?姓而子長又以為姬姓以邧姓⿰國為重黎之後又以為吳國之後此其言異同固不足論至於姜氏為伯夷之後又以為四岳之後是其言自相異同也舜之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禮僉曰伯夷若以四岳為伯夷則是唐薦其才也豈其然乎此左氏之言姓氏所以為可疑也子長之史記始於黃帝迄於漢武天子世次見於帝紀諸侯世次見於世家夏之後則為杞商之後則為宋以其世家本紀併而攷之則其苗裔歴歴而可考至於滕薛邾郳之屬雖其事見於春秋而其世次之不傳者又不可盡信堯乃舜之從高祖而舜乃妻其女鯀乃舜五世從叔公與舜同為堯臣湯與王季同世也湯下傳十六世而為紂王季傳一世而為文王二世而為武王則是文王以十五世祖而臣事十五世孫紂武王以十四世祖而伐十四世孫紂而代之必不然矣此子長之謂世次所以為可疑也大抵去古既逺抱舛承訛無所取正左氏猶然況子長乎子長猶然況班固以下乎左氏以嬴姓為伯翳之後班固又以為伯益之後韋昭遂以為伯益即伯翳也孔穎達復以伯益為臯陶之子按史記之文臯陶之後封蓼六伯翳之後封秦垂伯益之後不知所封是則伯益伯翳臯陶各為一族翳與益不得為一人而益不得為皋陶子矣雜編
  周禮小史奠世繫辨昭穆左傳衆仲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祚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氏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禮書曰姓非天子不可以賜而氏非諸侯不可以命姓所以繫百世之正統氏所以別子孫之旁出族則以氏之所聚而已然氏謂之姓故大傳言繫之以姓又言庶姓別於上則氏與姓一也氏有謂之族故羽父為無駭諸侯隱公命以為展氏則氏族一也蓋別姓則為氏氏則有族族無不同氏氏有不同族故八元八凱出於高陽氏高辛氏而謂之十六族是氏有不同族也商氏條氏徐氏之類謂之六族陶氏施氏之類謂之七族摯氏謂之戴族向氏謂之威族是族無不同氏也
  又襄四年曰穆叔如晉范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太平御覧
  三代之時曰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者也百世而不變者也曰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者也數世而一變者也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其得姓雖一而子孫別而為氏者不勝其多焉有以王父之字為氏者矣有以先世之諡為氏者矣有以所居之官為氏者矣有以始封之邑為氏者矣枝分派別千塗萬轍初若參錯紛亂而難考及徐而視之有綱有條猶指諸掌焉孟仲季臧東門子叔同出於魯也游國封印公父伯張同出於鄭也向華蕩樂鱗魚仲老同出於宋也欒高崔國叔仲東郭同出於齊也尋其流可以知其源尋其葉可以知其根抑何易耶自秦漢以來氏族之制出於上之所賜下之所更者絶無而僅有至於世守一氏傳千餘年而不變者天下皆是也其變非若古之屢其列非若古之多可謂簡而易知者矣然人罕有能辨氏族之源者王之氏一也吾不知出於元城之王耶宜春之王耶卭城之王耶劉之氏一也吾不知出於陶唐之劉耶奉春之劉耶元海之劉耶其能明辨而不惑者鮮矣氏之馬者未必能辨其為馬服之馬及馬矢之馬也氏之石者未必能辨其周衛之石及後趙之石也古之氏族繁而知之者反多今之氏族簡而知之者反少蓋由譜牒之明與廢而已以是知譜牒之學不可不講也
  問姓氏如何分別曰姓是大總腦處氏是後來次第分別處如魯本姬姓其後有孟氏季氏同為姬姓而氏有不同某嘗言天子因生以賜姓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竊恐諡本氏字先儒隨他錯處解將去義理不通且如舜生於媯汭武王遂賜陳胡公滿為媯姓此即因生以賜姓如鄭之國氏本子國之後駟氏本子駟之後如此之類所謂以字為氏因為族事文類聚
  前漢去古未逺風俗質略故太上皇無名母媼無姓然唐宰相世繫表敘劉氏所出雲晉士㑹適秦歸晉有子留於秦自為劉氏秦滅魏徙大梁生清徙沛生仁號豐公生煓字執嘉生四子伯仲邦交邦漢高祖也高祖之父漢史不載而其名唐史乃載之亦可一笑白孔六帖武后嘗問張説曰諸儒言氏族皆本炎黃之裔則上古無乃無姓乎説曰古未有姓若夷狄然自炎帝之薑黃帝之姬始因所生地而為之姓其後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黃帝二十五子而得姓者十四德同者姓同德異者姓殊其後或以官或以國或以王父之字始為賜以久乃為姓唐虞抵戰國姓族漸廣周衰列國既滅其民各以舊國為之氏下及兩漢人皆有姓故姓之以國者韓陳許鄭魯衛趙魏為多後曰善近世乃有五姓謂宮也商也角也徵也羽也以為天下萬物悉配屬之以處吉凶然言皆不類如張王為商武庾為羽是以音相諧附至柳官宮趙為角則又不然其間一姓而兩屬復姓數字不得所歸是直野人巫師説爾白孔六帖
  氏族之譌久矣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𦙍也此三者實一姓也自分為三派寖逺寖㤀則為三姓矣退之所謂徐與秦俱出韓與何同姓之類是也揚子雲於蜀無他揚今此揚姓不復見亦皆襍於楊矣錢鏐有吳越吳越之人避其諱以劉去偏傍而為金王審知據閩閩人避其諱以沈去水而為尤二姓實一姓也今之稱複姓者皆從省文如司馬則曰馬諸葛則曰葛歐陽則曰歐鮮于則曰於如此之類甚多相承不已複姓又將混於單姓矣唐永貞元年十二月淳于姓改為於以音與憲宗名同也至今二於無復可辨如豆盧蓋唐大族欽望瑑革皆嘗為相而此姓今不復見其殆混於盧耶類苑夫氏姓之著人倫之所繇敘風俗之所繇篤亦政敎之甚急也而世或忽之使不明焉然則俗之澆惡豈惟民之罪哉古者司商以協民姓民庶之家無妄改也後世官厯之書反著天老乞姓之文此何為耶若是而欲氏族之不亂不可得矣武為蝮揚為梟簫為蛸孫為厲此惡號也亦必有繇焉王為可頻李為徒何楊為普陋如而蔡為大利稽此夷語也然而猶可稽也奈何氏姓之書不知其繇乃復妄為之説如以䨇姓為出䝉䨇奇姓為出伯奇愚出愚公度出度支軍本冠軍皇本三皇兒因語兒終因六終春則自於春申有則自於有巢居本於先且居西本於西門豹謂為匠麗之變謂冷為伶倫之訛芻因於牛哀之食芻茲因於才子之宣茲審出於面勢之審曲此何典故又若以童為出老童而洪出於共工箕出於商紂伊繇唐堯昌繇昌意累出累祖𥅆出於𥅆叔季載而卑本於卑耳之國其妄繆可勝槩邪上世書必同文而後世儒流視為小伎漫不之習無惑乎氏姓之失其統也且以山名非必從山鳥名非必從鳥草木之名豈皆傍施草木䖝魚之字奚必則設䖝魚是則國邑之名古之從邑者甚少今也不原其始而謂邾郳鄷𨚕䢾邳鄾鄐郾鄅𨝯鄶鄣⿰邡⿰䢵鄪邭邵鄖鄘邴鄎鄩鄤⿰鄃邘郜郕郲鄸⿰邼郙之類皆因失國避難而去邑不知從邑者乃後世之俗制古希有也張納碑言張本張星柳敏碣言柳因柳宿果何據耶盧雷陳甄既雲聲轉仇求棗棘則謂仇改惟不學之過哉亦不識字之所致也往嘗謂王羲之弄筆寫林禽為來禽而世亦千年弗知反為説曰果孰禽來而以為名俗儒之可笑類如此東方生曰來來為棗而棗陽本棘陽也予以是知文士士棘祗棘據之改為棗非避仇也世之避翼祖諱者析其字以為文苟二氏而不知翼祖之諱不從茍不從文也昔者魯之公索氏將祭而㤀其姓人以是龜其必亡而隨之文帝惡隨之從辵乃去其辵以為隋不知隋自音妥隋者屍祭鬼神之物也守祧既祭則藏其隋亦云釁殺裂落肉之名也卒之國以隋裂而終則書名之講其禍如是然則君子可不知所戒哉路史








  氏族博攷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二
  明 凌迪知 撰
  氏攷
  同源異派第一
  唐氏有二堯之後為唐周以封晉此晉之唐也伊祁姓爕父之後封於唐為楚所並此楚之唐也姬姓
  虞氏有二姚姓之虞舜後也姬姓之虞仲雍之後也夏氏有二夏後之後以國為氏陳宣公之子子夏之後以字為氏
  商氏有二成湯之後為商衞鞅封商君其後亦為商周氏有五后稷之後為周氏又姬氏唐先天中避諱改為周氏又暨氏上元中淮制改為周氏又代北賀魯氏普氏後魏竝改為周氏
  秦氏有三秦國有秦氏魯有秦邑亦為秦氏秦非是也楚又有秦商
  燕氏有二有姬姓之燕有姞姓之燕
  管氏有二叔鮮之後以國為氏出自文王又齊管衡出自穆王
  畢氏有二畢公高之後為畢後魏出連氏改為畢于氏有三周武王之子䢴叔之後或去邑為于氏後魏萬紐于氏改為於又淳于氏避唐諱改為於
  胡氏有二周之胡國為胡氏後魏紇骨氏亦為胡氏齊氏有二太公之後以國為氏衛大夫齊子之後以字為氏
  楚氏有二鬻熊之後以國為氏魯林楚之後以名為氏陳氏有四舜之後以國為氏也又白氏隋初改為陳此萬年之陳也又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嗣此廣陵之陳也又侯莫陳之後亦改為陳氏
  朱氏有三邾子之後去邑為朱又渴燭渾氏可朱渾氏竝改為朱
  婁氏有二邾婁之後也又疋婁氏改為婁氏
  兒氏有二郳氏去邑為兒又賀兒氏亦改為兒
  越氏有三勾踐之後以國為氏又有越彊氏改為越氏又有越質詰氏改為越氏
  薛氏有三奚仲之後以國為氏又叱干氏改為薛又有遼西薛氏
  沈氏有二沈子逞之後以國為氏又莊王之子公子正封於沈鹿其後以邑為氏
  徐氏有二若木之後以國為氏又一族出於黃帝十四姓
  雲氏有二䢵國之後去邑為雲又後魏牒雲氏改為雲禹氏有二鄅國去邑為禹又夏禹之後以名為氏宿氏有二風姓之後以國為氏又有宿六斤氏改為宿羅氏有二妘姓之後以國為氏又有叱羅氏改為羅䕫氏有二熊摰之後以國為氏又天竺亦有䕫氏夷氏有四夷詭諸之後為夷氏又逸民夷逸齊大夫夷仲年邾大夫夷射姑之後皆以名字為氏
  須氏有二密須之後為須須句之後亦為須
  黎氏有三子姓之後以國為氏又齊大夫黎彌且以邑為氏又後魏素𥞇氏改為黎氏
  申氏有二姜姓之後以國為氏又楚之申邑申公居之以邑為氏
  向氏有二祁姓之後以國為氏又宋公子肹字向以字為氏
  葛氏有三嬴姓之後以國為氏又葛天氏之後亦為葛氏後魏賀葛氏改為葛
  權氏有二顓帝之後楚王滅權子孫為權氏又鬬緡尹權因以為氏
  㑹氏有二鄶國去邑為氏又㑹邑之後亦為㑹氏辛氏有三莘氏訛為辛又計然本姓辛又周有項亶賜姓辛氏
  呂氏有五姜姓之後以國為氏又晉有呂氏出於魏氏又叱丘氏副呂氏叱呂氏竝改為呂
  戴氏有二戴國為鄭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又宋戴公之後亦為戴氏
  譚氏有二子爵以國為氏又巴南六姓有譚氏
  冀氏有二冀國之後以國為氏晉滅冀以為邑郄氏食之為冀苪子孫以邑為氏
  顓㬰氏有三伏羲之後封顓㬰子孫以國為氏又去顓為㬰氏或去㬰為顓氏
  鬲氏有二有鬲之國以國為氏又商人膠鬲以名為氏顧氏有二顧國夏商諸侯也又勾踐之後別封顧余以邑為氏
  共氏有三共者商之侯國也其後以國為氏鄭公子叚曰共叔晉太子申生曰共君以諡為氏
  廖氏有二風俗通雲廖叔安之後或言周文王小伯廖之後
  龔氏有三恭國籕書作龔又晉大夫龔堅之後也又漢邑郡蠻酋有龔氏
  梁氏有二伯益之後封於梁以國為氏又有拔列蘭氏改為梁氏夷姓也
  洪氏有二共氏改為洪氏又豫章𢎞氏避唐明皇諱改為洪氏
  彭氏有二大彭之國為彭氏祝融之後八姓亦有彭氏者
  祭氏有二周公之後以國為氏又鄭有祭邑祭仲是其後也
  蘇氏有二祝融之後陸終生昆吾封於蘇以國為氏又拔畧氏改為蘇氏
  毛氏有二毛伯聃之後以國為氏又有北狄之族世為酋長
  樊氏有二仲山甫食采於樊因邑命氏又商七族有樊氏
  劉氏有五堯之後有劉累為劉氏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劉邑亦為劉漢賜項氏婁氏竝為劉氏又匈奴之族從母姓劉
  欒氏有二晉欒賓之後姬姓也以邑為氏齊子欒之後姜姓也以字為氏
  路氏有四路子爵晉滅之以國為氏又黃帝封其支子於路又姬姓帝摯子𤣥元堯封於中路歴虞夏稱侯子孫以國為氏又沒路真氏改為路
  荀氏有二荀本侯國也又晉荀林父以邑為氏
  丙氏有二邴豫之後或去邑作丙又李陵降匈奴裔孫歸魏也丙殿因賜氏焉
  緱氏有二周卿士食采之邑以邑為氏又渴侯氏改為緱氏
  蒍氏有二薳章之後亦作蒍以邑為氏晉士蒍之後以字為氏
  孫氏有三衛公子惠孫之後以字為氏又楚為芉 -- or 𦍋 ?姓之孫齊有媯姓之孫皆以字為氏
  續氏有二晉大夫狐鞠居食采於續故謂之續又舜七友續牙之後
  南氏有三衞公子郢字子南其後為南氏又楚有子南氏亦為南氏竝以字為氏晉有南氏以鄉為氏
  國氏有二鄭子國之後以字為氏姬姓也齊有國氏姜姓也
  孔氏有三宋孔父嘉之後也仲尼父嘉六世孫又衞有孔氏為世卿鄭亦有孔氏皆以字為氏者
  東陵氏有二東陵侯卲平子孫代焉又齊景公時有隱居東陵因以為氏
  董氏有二董父之後以字為氏又有陸終之子參胡姓董以姓為氏
  費氏有二夏禹之後封費邑以邑為氏又費廉氏改為費氏
  成氏有二楚若敖之後以字為氏又周有成氏
  孟氏有二魯慶父之後為孟氏又衞公孟縶之後亦為孟氏
  仲氏有二魯慶父曰共仲之後為仲氏又宋莊公之子子仲之後亦為仲氏
  祁氏有三晉獻公孫英食采於祁遂以為氏又隰叔之後又黃帝後
  叔氏有四魯叔牙之後魯文公之子叔肹之後八凱叔達之後竝以叔為氏
  步氏有二姬姓晉公族㕁氏之後又歩陸氏改為步氏季氏有二魯公子季友之後也又陸終之子季連亦為季氏
  伯氏有二晉中行伯之後也或言伯益之後亦為伯氏士氏有二隰叔為晉士師以官為氏又有士季氏之後以字為氏
  渠丘氏有二莒國之君居於渠丘故謂之渠丘又漢彭城王之後亦為渠丘
  王氏有四有姬姓之王有媯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夷姓之王二族姬姓之王媯姓之王有一族子姓之王有一族夷姓之王有四族
  任氏有三黃帝二十五子得姓為任者其後以姓為氏又顓帝少子陽封於任其後以國為氏又任為風姓之國太昊之後也亦以國為氏
  諸葛氏有二葛伯之後居諸縣謂之諸葛又有熊氏之後為詹葛氏齊人語訛以詹葛為諸葛
  偃氏有二有偃氏之國後為偃氏又臯陶之後姓偃亦以姓為氏
  宣氏有二魯叔孫僑如諡宣伯與宋宣公之後竝以諡為氏
  稷氏有二后稷之後有稷氏漢稷嗣君叔孫通支孫亦為稷氏
  溫氏有二唐叔虞之後封溫以封為氏又溫悤氏改為溫氏
  楊氏有六唐叔虞之後封楊以封為氏又周宣王子尚父封後為氏又周景王之後又晉之公族楊食邑於羊舌凡三縣一曰揚氏又楊突周賜姓獨孤氏隋復本姓又有莫胡胡盧氏改為楊氏
  州氏有二晉州綽州賓之後又淳于氏謂之州公其後亦為州氏
  鄂氏有二晉鄂侯之後又巴郡七姓鄂其一也
  元氏有五衞大夫元咺之後食邑於元以邑為氏又拓跋氏雲黃帝子昌意之後至魏文帝更為元氏又紇骨氏改為元氏又有是雲氏改為元氏又有景氏改為元氏
  常氏有二衞康叔支孫食邑於常因以為氏又黃帝臣常先之後
  京氏有二鄭武公少子改封於京以邑為氏又李氏改為京氏
  盧氏有六齊太公之後食采於盧以邑為氏又有盧葛氏出自桓公亦為盧氏又河南官氏志有莫盧氏改為盧又有范陽雷氏聲近改為盧又有三原閭氏改為盧氏又章仇大翼隋煬帝賜姓盧氏
  鮑氏有三夏禹之後食采於鮑以邑為氏又俟力氏改為鮑義俟力代氏亦為鮑
  屈氏有二屈瑕食邑於屈以邑為氏又屈突氏改為屈氏
  隂氏有三夷吾六代孫為隂大夫以邑為氏又隂康代之後又後周賜姓丘曰隂氏
  鹿氏有二趙大夫食采五鹿因氏又阿鹿元氏改為鹿氏
  裴氏有三伯益之後封裴鄉以鄉為氏又晉平公封顓帝孫於裴中號裴君子孫以為氏又唐開元右驍衛大將軍疎勒王裴夷徤之後
  陸氏有三田敬仲之後封平原陸鄉以鄉為氏又代北有部落大人號步陸孤氏後魏孝文遷洛陽改為陸氏麋氏有二楚大夫受封於南陽麋亭以亭為氏又工尹麋之後以名為氏
  𥞇氏有二夏少康封子季舒於㑹稽遂為稽氏漢初改為𥞇氏又統𥞇氏改為𥞇氏
  闗氏有二風俗通雲闗令尹喜之後又雲夏大夫闗龍逢之後
  丘氏有三太公都營丘支庶以地為氏又有丘林氏丘敦氏竝改為丘氏
  艾氏有二大夫艾孔之後又河南官氏志艾斤氏改為艾氏
  申屠氏有二申侯之後居安定屠原以地為氏又申徒氏隨音改為申屠氏
  門氏有四周禮公卿之子入王端門教以六藝謂之門子其後為氏又河南官氏志有叱門氏改為門氏又有吐門氏改為門氏又有庫門氏改為門氏
  姜氏有二炎帝生於姜水因生為姓其後太公封於齊子孫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又桓廷昌上元中准制改為姜氏
  無婁氏有二莒子無婁之後又無婁先生之後亦為氏姒氏有二伯鯀之姓又官氏志姒亦改為似又渴侯氏改為姒氏
  漆氏有三⿰瞞之國姓漆又為氏又漆室女之後又漆雕開後亦單為漆氏
  林氏有三周平王庶子林開之後因以為氏又比乾子堅逃長林遂為氏義丘林氏改為林
  家氏有二家父之後以字為氏又魯有子家氏亦為家氏
  吉氏有二尹吉甫之後又姞氏改為吉氏
  奇氏有二伯奇之後以王父字為氏又河南官氏志奇斤氏改為奇氏
  胥氏有二晉大夫胥恆之後以字為氏又赫胥氏之後亦為胥氏
  石氏有二靖伯之孫石蠟有功於衞世為衞大夫其後以字為氏又烏石蘭氏改為石氏
  靈氏有三宋大夫子靈之後又文公之子公子圍龜字子靈以字為氏又齊靈公之後皆以字為氏
  乙氏有二商湯字天乙支孫因以王父字為氏又河南官氏志乙弗氏改為乙氏
  賀氏有三即慶氏也漢慶質避諱既為賀氏又賀蘭氏賀賴氏竝改為賀氏
  顔氏有二邾夷父字顔公子孫以為氏又王儉譜雲顔氏出自魯侯伯禽支庶食采顔邑因氏焉
  潘氏有二楚之公族以字為氏又破多羅氏改姓潘氏昊氏有二昊英氏之後一雲少昊之後
  甲氏有二太甲之後又鄭大夫石甲之後
  龍氏有二舜臣龍為納言以名為氏又董父己姓以能畜龍故賜氏為豢龍氏子孫以為氏
  輿氏有二周大夫伯輿之後以王父字為氏又莫輿氏改為輿氏
  晁氏有二周景王子王子朝之後又衛大夫史晁之後狐氏有二周平王之子王子狐之後以名為氏又唐叔之後世為晉卿
  萬氏有三畢萬之後以名為氏又芮伯萬之後又吐萬改萬氏
  蘭氏有三鄭穆公名蘭以王父名為氏又南匈奴四姓有蘭氏又河南官氏志烏蘭氏改為蘭氏
  高氏有四公子高之後以名為氏又惠公之子析字子高亦為高氏又高麗羽真氏改為高氏又是婁氏改為高氏
  駱氏有二齊太公之後公子駱以名為氏又地駱捘氏改為駱氏
  奚氏有二奚仲之後又薄奚氏改為奚氏
  督氏有二宋大夫華督父之後以名為氏又巴郡蠻酋有督氏
  和氏有二羲和之後以名為氏又後魏素和氏改為和氏
  由氏有二由余相秦子孫氏焉又楚王孫由丹亦為由氏
  渾氏有三渾良夫之後又官氏志吐谷渾氏改為渾又唐表渾氏出自匈奴渾邪王隋拓跋氏徙河南因以為氏
  狼氏有二晉大夫狼瞫之後又官氏志叱奴氏改為狼氏
  顛氏有二晉大夫顛頡之後又周太顛之後
  柯氏有二吳公子柯盧之後又河南官氏志柯拔氏改為柯氏
  茍氏有二黃帝之後有茍實茍參或以河內多茍杞因以為氏又若干氏改為茍氏
  古氏有二古公亶父之後又吐奚氏改為古氏
  左氏有二齊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以為氏楚有左史官亦為左氏
  單氏音丹有三可丹氏改為單氏又阿單氏渴單氏俱改為單氏
  雲氏有二縉雲氏之後又連宥氏改為雲氏
  烏氏有三少昊氏以烏鳥名官以世功命氏又唐表言烏餘之裔又烏石蘭改為烏氏
  史氏有二周大夫史佚之後以官為氏又有阿史那氏改為史氏
  山氏有三周山師掌山林之官以官為氏又烈山之後又吐難氏改為山氏
  寇氏有三周蘇忿生為司寇子孫以官為氏又衞康叔為周司寇支孫以官為氏又後魏改四引氏為寇氏宗氏有二周大夫宗伯之後以官命氏又楚少子宗家於南陽以王父字為氏
  衡氏有二伊尹為湯阿衡子孫以衡為氏又魯公子衡之後以王父字為氏又袁氏改為衡氏
  阿氏有三伊尹為阿衡支孫以官為氏又河南官氏志阿伏氏及阿賀氏竝改為阿氏
  庫氏有二漢倉氏庫氏以官為氏又官氏志庫傉官氏改為庫氏
  僕氏有二周禮僕人之後又河南官氏志僕蘭氏改為僕氏
  皇氏有二三皇之後因氏焉又世本雲皇甫克石之後以字為氏
  侯氏有三魯侯緡之後子孫適他國稱侯氏以爵為氏又夏后氏之裔又古列氏改為侯氏
  陶氏有三陶唐氏之後因氏焉又虞思為周陶正亦為陶氏又左傳商人七族有陶氏
  卜氏有二周禮卜人氏又須卜氏改為卜氏
  竇氏有二少康之後逃出自竇而少支孫以竇為氏又鮮卑賜姓䬣豆陵氏後魏孝文改為竇氏
  車氏有二田千秋號車丞相子孫氏焉又後魏疎屬曰車裩氏改為車氏
  桓氏有二齊桓公之後以諡為氏又宋桓公之後向魋亦為桓氏又烏九氏改桓氏
  穆氏有二宋穆公之後以諡為氏又有丘穆陵氏改為穆氏
  宣氏有二叔孫僑諡宣伯以諡為氏又宋宣公之後靖氏有二單靖公之後以諡為氏又齊田氏之族靖郭君之後
  公孫氏有二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又黃帝姓公孫因亦以為氏
  利氏有二楚公子食采於利後以為氏又官氏志叱利氏改為利氏
  木氏有二端木賜之後避仇改為木氏又百濟八姓其五曰木氏
  賜氏第二
  周穆王使造父攻徐偃王破之乃賜以趙國由此為趙氏
  婁氏漢婁敬勸高帝都長安封為奉春君賜姓劉氏項氏漢賜劉氏後周賜辛氏
  酈食其曽孫漢賜以食其為氏𤣥孫武平帝時為侍中復改侍其
  漢金日磾七世內侍本以休屠作金人祭天故賜為金氏
  晉州稽胡晉初賜呼延氏
  獨孤屯本姓李從齊神武沙苑戰敗為柱國獨孤信所擒配為士伍賜獨孤氏
  高獲自高麗歸魏周賜姓獨孤氏
  章仇禿髮氏歸後魏太武賜源氏
  後周蔡祐字承先陳留圉人有膂力善騎射太祖以其戰功賜姓大利稽氏三國典畧
  范陽董秦大厯賜姓李氏
  章仇大翼善天文隋煬帝賜盧氏
  唐李勣本姓徐後賜姓李封英國公又李抱玉本姓安名重璋元宗以其戰河西有功改名賜姓李
  王簡為鎮小將鎮州軍亂殺田𢎞正穆宗為之旰食召簡問計簡極言利害願自效明年拜橫海節度使賜姓李氏名全畧
  唐遊藝賜武氏
  唐邴氏以元紘杜氏以伏威胡氏以大恩𢎞氏以播郭氏以子和麻氏以延昌鮮于氏以叔明安氏以元諒張氏以寳臣阿希布氏以懷孫跌氏以光進舍利氏以奉國董氏以忠臣羅氏以德雋以藝朱邪氏以國昌竝由立功賜李氏從國氏也
  宋李繼俸賜名趙保忠李繼遷賜名趙保吉後叛宋改本姓
  本朝太祖有義子數人如李曹國文忠沐西平英都督何文輝徐司馬等皆賜朱姓正德五年義子武德一姓裴七年都督錢寧錢安許國賜朱姓又賜都督朱福朱綱都指揮朱春朱翥朱增朱斌朱政朱海朱岳朱昇朱晟朱彪朱鏞朱鈁指揮朱欽等千百戶鎮撫旗舍朱欽等百二十人姓十二年賜舍人朱山朱準朱容朱淮朱渭朱欽朱義朱大爵朱印朱珂姓俱錦衣衞食糧尋詔都督江彬許秦劉暉張洪神周李琮指揮焦睿俱賜朱姓又改指揮楊瑄曰璋焦春曰棕桂曰松張天祐曰海廷鸞曰璧俱朱姓
  太宗時賜降人姓名都督丑驢曰李賢忠勇王也先土干曰金忠安順侯脫火赤曰薛貴清平侯買驢曰吳成忠勇伯把台曰蔣信都督把都帖木兒曰吳允論都兒灰曰柴秉誠把敦杭曰吳守義都指揮僉事把住曰楊效誠朶兒只曰馬惟良鐵住曰柴克恭行都指揮同知滿宋兒灰曰柴志誠都指揮僉事阿克剌台曰楊汝誠指揮伯帖木兒也曰柴志敬指揮同知猛歌曰安汝敬僉事脫脫曰楊必敬只蘭曰吳克誠朶列子曰吳存敬失夫答曰韓以謙祖住不花曰柴永謙
  改氏第三
  叚氏干木之子隱如入闗去干字改為叚氏
  漢車千秋本齊田氏千秋以年老得乗小車出入省中時人謂之車丞相子孫遂為車氏
  𥞇康本奚氏後康易而為𥞇
  漢訾順本姓祭以為不祥改為訾
  晉元達字長宏本姓喬以生日妨父故改為陳
  唐源乾曜本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太祖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為源氏乾曜其後也
  赫連勃曰朕之皇祖自北遷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國故後從母氏為劉子從母姓非義也朕將以義易之帝王者繫天為子今改姓曰赫連氏庶協皇天之意其非正統皆以鐵伐為氏庶朕宗族子孫剛鋭如鐵皆伐人三十國春秋
  康居王姓溫月氏先是張掖祁連山北昭武城為突厥所破南依蔥嶺遂有其地枝庶皆改姓昭武示不忘本也唐書
  尚可孤宇文之別種也代居松漠之間上元中歸順累遷左右畏威二大將軍
  魚朝恩後禁軍愛其勇力甚委遇之奏改姓魚氏唐書桓庭昌唐上元准制改為姜
  暨佐時唐上元准制改為周
  媯氏改為姚氏    袁氏改為衡氏
  裴氏改為壘氏    姞氏改為吉氏
  羊舌氏改為吉氏   姞氏改為羊氏
  閭氏改為盧氏    計然本辛氏改為計氏
  姒氏改為似氏    稽氏改為𥞇氏
  求氏改為裘氏    景氏改為元氏
  賁氏改為封氏
  氏氏孔融謿氏儀以氏字民無上改為是氏
  是光改為齊氏    梁鴻氏改為運期氏
  馬矢氏改為馬官氏
  魏全琮孫暉食封白水改為泉氏
  渾沌氏改屯氏去水
  屈全之裔孫仕後魏以自南方乃改南或作男
  謝服為鴻臚卿後漢末出征嫌其名姓不祥乃改為射咸
  京房本姓李吹律定姓改為京氏
  劉遵考以忠諫比伍員改為員猶有源流可攷逃難山谷強氏曰潛遂失本姓一姓改為數姓者如炅橫四子守墳墓者為炅居徐者為昋居幽者為桂居華隂者為炔此四姓同一炅也
  勾姓本避高宗諱勾濤則仍字更音鈎光祖則加金絇紡則加絲諶則加草句思則加易字勾龍如淵則加龍此六姓同一勾也
  本朝洪武初改元南臺大夫福壽子為陳鑄歴太僕寺少卿
  改惡氏第四
  蕭氏齊武帝以巴東王子響叛逆改為蛸氏
  馬氏以何羅逆誅馬後惡之改為莽氏
  唐則天時琅琊王沖據博州起兵沖父豫州刺史越王貞又舉兵於豫州與相應討平之改姓為虺氏
  梟氏隋煬帝誅楊𤣥感改為梟氏
  勃氏梁武帝改豫章王綜為勃氏
  黥氏淮南王英布少時以罪被黥遂為黥氏
  蝮氏唐乾封元年改武惟良為蝮氏
  吳孫皓以孫秀奔魏改為厲氏
  劉誕謀逆貶為留氏
  唐高宗廢后王氏及良娣為武后所殺改后姓為蟒良娣為梟
  帝王姓系第五
  堯姓祁其後為唐為劉為韋為范為士為尹為豖韋唐杜舜姓姚其後為媯又為陳為田為穰為威為法為王為袁為轅為占為息為陸為司馬為胡母為顓孫子獻子鞅子芒子尚子禽子輿子寤子沮子夏子宋第二第五第八禹姓姒其後為夏為啓又為杞為𥞇為夏侯為於越為獯鬻湯姓子其後為商為殷為湯為甲為沃為槐又為宋為箕為正為祿為乙為奐為微為衍為華為孔為靈為邉為向為合為牛為樂為皇甫為事父武王姓姬其先為稷為鞠其後為管為周為林為忌為祭為謀為毛為邢為胙為茅為樊為甘為王為原為郕為霍為朝為狐為謝為丘為聃為郜為雍又為魯為臧為郈為孟為叔為季為展為柳為施為衆為家為士為孟孫為叔孫為季孫為臧孫為瑕丘為公父為公之為公石為少施為子服為子陽為子家為王父為子揚為子孟為子我為子仲為意如為南又為晉為邘為應為韓為欒為卻為苦為溫為祁為犨為曲為歩為荀為別為中行為智為輔為續為羊舌為叔向為樓季為大戊為大㹞為梁其為夷吾又為衞為寗為元為常為汲為孫為彌為析為右為南為輒為兼為子郢為王孫為賈孫為公柝又為畢為原為鄷為郇為馮為魏又為蔡又為吳為壽為季為慶忌為延陵又為鄭為段為游為國為駟為印為罕為良為羽為豐為蘭為然為伯有為子豐為子然為去疾為東里又為虞又為曹又為滕又為虢又為召為燕又為韓為橫為藺為龎為閻為梁垣為董明為子臧
  齊姜姓亦呂其後為隰為望為尚為桓為懿為厲為孝為崔為慶為賀為盧為棠為檀為丘為高為柴為駱為左為將具為子旗為子乾為子工為子泉為子為子雅為子尾為大陸為雍門為東郭為於陵  三苖楚芉 -- or 𦍋 ?姓其後為鬻為熊為成為鬬為班為潘為囊為為昭為屈為景為俞豆為若敖為伯比為子西為子庚為子趙為子期
  秦嬴姓其後為衙為李為裴為桑為繆為樗里為飛廉為高陵其別為莒為葛為趙為馬為主父為叔帶此僅二帝三王五伯之後其他可以類推矣後世之議婚者寧能不相犯也
  五帝三王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顓帝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禹為夏後而別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稷為周姓姬氏史舜紀












  氏族博攷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三
  明 凌迪知 撰
  氏攷
  漢魏受氏第六
  按成周以國命氏漢則稱郡國者亦有之
  楚元王交之子劉富初封休侯更封紅侯其後遂為紅氏
  楚懷王孫心都郴其後遂為郴氏番音婆氏因吳芮封番君支孫氏焉櫟陽氏後漢景丹封櫟陽侯曽孫分避亂隴西因封為氏周陽氏漢淮南王舅趙兼封周陽侯子由為河東尉因封為氏東陵氏因卲平之封子孫遂以為氏廣武氏因李左車之封子孫遂以為氏冠軍氏者因霍去病之封也信都氏者因張敖之封也武彊氏者因後漢王梁之封也鄿氏者姓苑雲鄿春侯之後鄮氏者姓纂雲越人以郡為姓今明州鄮縣是也如此之類是為以郡命氏者也
  春秋之時冀苪居冀地潁考叔居潁谷介之推燭之武竝以地命氏者漢四皓亦然如綺里季居於綺里也其後有綺氏亦有綺里氏甪里先生居於甪里也其後有甪氏亦有甪里氏少康之後漢初徙居𥞇山遂為𥞇氏後漢鮭陽鴻為少府居鮭陽遂為鮭音圭氏如此之類漢亦多矣是為以地命氏者也
  成周以邑命氏漢魏亦有之揭陽氏者因漢功臣安道侯揭陽定為揭縣令因氏為泉氏因全琮之孫暉魏封南陽侯食封白水改為泉氏如此之類是為以邑命氏者也
  三代之時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按漢郊祀志汾隂人無錦粵人勇之是亦有名無氏者蓋錦為工技之賤勇之為蠻夷之賤也
  按亡氏之賤漢亦有之受氏之道漢魏有傳略載一二以備考古漢魏之後無所聞惟用古姓氏耳
  變易第七
  賀魯之為周  賀葛之為葛  是婁之為高叱盧之為祝  口引之為冠  如稽之為緩去斤之為艾  是賁之為封  叱奴之為狼吐難之為山  古引之為侯  出連之為里乞扶之為扶  那婁之為婁  是連之為連俟畿之為俟  可單之為單  紇骨之為骨沓盧之為沓  莫千之為郃  屈突之為屈俟亥之為亥  俟畿之為畿  賀兒之為兒叱利之為利  叱李之為李  柯枝之為柯叱羅之為羅  那莫之為莫  莫輿之為輿費連之為費  費羽之為羽  黜弗之為弗莫盧之為盧  爾綿之為綿  解毗之為解奇斤之為奇  統萬之為萬  統𥞇之為𥞇安遲之為安  輾遲之為展  馝邘之為邘如羅之為如  薄奚之為古  若干之為茍副呂之為副  那蔞之為蔞  綦連之為綦⿱盧之為⿱  姒先之為姒  渴侯之為紙烏蘭之為蘭  薄奚之為奚  幸和之為和拔略之為蘇  紇干之為干  乙弗之為乙渴侯之為緱  渴俟之為似  丘林之為林歩鹿之為歩  屋引之為房  車焜之為車牒雲之為雲  素𥞇之為黎  達勃之為褒普周之為周  高護之為李  叱於之為薛茙眷之為茙又為眷  莫蘆之為蘆或為盧
  丘林之為林又為丘丘敦亦為丘
  副呂之為副又為呂叱丘亦為呂
  就賴之為就莵賴亦為就
  溫狐之為溫溫盆亦為溫
  阿伏之為阿阿賀亦為阿
  紇單之為紇紇奚亦為紇
  羽真之為高楚婁亦為高
  是雲之為是是奴亦為是
  蓋婁之為婁疋婁亦為婁
  俟力之為鮑俟力代亦為鮑
  烏丸之為桓阿鹿桓亦為桓
  可地之為延可地延亦為延
  俟奴之為俟俟伏斤亦為俟
  費羽之為羽拂羽亦為羽
  黜弗之為弗燕弗亦為弗鐵弗亦為弗
  吐門之為門叱門亦為門庫門亦為門
  拓跋之為元紇骨亦為元是雲亦為元景氏亦為元阿單之為單渴單亦為單
  悉雲之為雲宥連亦為雲
  賀蘭之為賀賴氏亦為賀
  右二字
  吐谷渾之為渾    俟呂隣之為呂
  沒鹿囘之為竇紇豆陵亦為竇
  萬紐於之為於勿忸於亦為於
  斛瑟羅之為羅破多羅亦為羅
  溫石蘭之為石烏石蘭亦為石又為烏
  步六孤之為陸    丘穆陵之為穆
  阿伏干之為阿    普陋茹之為茹
  拔列蘭之為梁    烏落蘭之為蘭
  宿六斤之為宿    庫若干之為干
  扈地干之為扈    俟伏斤之為斤
  地駱拔之為駱    郁原甄之為甄
  若口引之為冠    破多羅之為潘
  破落郍之為郍    步鹿如之為鹿
  阿史郍之為史    沒路真之為路
  譬厯辰之為辰    紇突隣之為隣
  骨咄祿之為祿    大利稽之為邰
  俟力代之為俟    大洛稽之為稽
  俟伏斤之為伏    壹㪷眷之為明
  步鹿斤之為步    獨孤渾之為杜
  樹洛於之為樹    庫褥官之為庫
  奚什盧之為盧    莫胡盧之為陽
  渴燭渾之為朱
  右三字
  按代北之人隨後魏遷河南者後魏獻帝為之定姓為複姓或為三字姓或為四字姓其音多似西域梵書有二合三合四合者皆指一字之音故孝文皆改為單字之姓又孝文詔南遷者死不得還即葬洛陽故夷姓皆在河南又按其書曰河南官氏志者蓋優代北之人隨後魏南遷因作其書而為之志又按孝文之時咸改單姓惟賀若氏不改及乙旃氏改為叔孫拔枝氏改為長孫
  變易第八
  閻慶之為大野氏   辛威之為普屯氏
  韓裒之為俟呂隣氏  李弼之為徒何氏
  田𢎞之為紇干氏   王雄之為可頻氏
  王熊之為柘王氏   蔡氏之為大利稽氏
  隂氏之為丘目陵氏  張氏之為叱羅氏
  侯氏之為侯伏氏又為賀屯氏
  周氏之為車非氏   南氏之為宇文氏
  按後周宇文氏以其起於北夷故欲變從其國俗然官制乃一遵三代何相反之如是也
  別族第九
  魯季氏自季孫行父以至季孫彊大宗也故稱季孫如季公鳥季子差季寤之類但稱季者所以別支庶叔氏之大宗亦稱叔孫其支庶稱叔仲氏又曰仲壬孟丙亦是也
  仲氏之大宗亦稱仲孫氏其支庶則稱南宮氏南氏席氏
  臧氏之大宗稱臧氏至於臧㑹氏臧文氏皆支庶有別系其所自出之祖
  伏宓同出伏羲氏異文者其後之人以別族也
  傅餘氏者傅氏餘子之族也
  韓餘氏者韓氏餘子之族也
  褐餘氏者褐冠氏餘子之族也
  成湯之後為殷氏又有北殷氏
  后稷之後為周氏又有西周氏又有周生氏
  舒氏之族見於當時者一曰舒二曰羣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鳩六曰舒鮑
  斟氏之族見於當時者一曰斟二曰斟鄩三曰斟灌四曰斟戈五曰介斟
  荀氏之族見於後世者有田氏有程氏有輔氏有智氏田氏之族見於後世者有第二有第五有第八
  顓㬰之族三有顓㬰有去㬰為顓有去顓為㬰
  密須之族三有密須有去須為密有去密為須
  葛氏居於諸邑者為諸葛
  里氏居於相城者為相里
  目夷氏宋公子目夷字子魚又有魚氏魚孫氏皆所以別族
  避諱第十
  宋以武公名司空改為司功氏
  晉以僖侯名司徒改為司城氏
  籍氏出安定避項羽諱改為席氏
  奭氏避漢元帝諱改為盛氏
  莊氏避漢明帝諱改為嚴氏
  慶氏後漢侍中慶純避安帝父諱改為賀氏
  師氏避晉景帝諱改為帥氏
  姬氏避唐明皇諱改為周氏
  𢎞氏避唐明皇諱改為洪氏
  淳于氏避唐憲宗諱改為于氏
  啖氏避唐武宗諱改為澹氏
  恆氏避宋諱改為常氏
  閩人避王審知諱沈氏去水而為尤氏
  文潞公本姓敬其曽大父避石晉高祖諱更姓文至漢復姓敬入宋避翼祖諱又更姓文
  音訛第十一
  陳氏為田氏 韓氏為何氏 黨氏為掌氏
  歐氏為區氏 戴氏為載氏 巒氏為瞞氏
  虢氏為郭氏 呂氏為甫氏 郯氏為談氏
  姒氏為似氏 苦氏為庫氏 雷氏為盧氏
  恭氏為共氏 共氏為洪氏
  王孫賈之後亦為古孫氏者賈亦近古故也
  苦成子以成子食苦邑故以為氏後訛為古成又為庫成
  慕容氏為慕輿氏   賀遂氏為賀悅氏
  夫餘氏為鳬㬰氏   吾丘氏為虞丘氏
  母丘氏為曼丘氏   申徒氏為申屠氏
  申屠氏古者申信音同為信都氏
  鄫氏為繒氏     穆氏為繆氏
  瞻葛氏為諸葛氏
  簡雍本姓耿幽州人以耿為簡遂為簡氏
  南中多危姓有忘其稱者或改為元
  郭林宗其先出自周王季建國命氏訛謂之郭
  魏初莫護跋率部落入居西遼時燕代多冠步搖諸部因謂之歩揺後音訛為慕容且以為氏
  唐辛替否本夏啓封支子於莘辛莘相近為辛氏王莽嘗曰余黃虞之後也故號其女曰黃皇室主黃王聲相近故俗稱王為黃
  有因二音而訛者員音運俞敕救反葉音攝今從正音甄音堅宣和唱名以堅呼之不應訛為真矣
  省文第十二
  鄣之為章 邴之為丙 郲之為來 鄟之為專鄩之為尋 卲之為召 郈之為後 鄶之為㑹鄅之為禹 䢵之為雲 鄫之為曽 郳之為兒邾之為朱 郕之為成 郇之為旬俱去邑
  幕之為莫去巾橋之為喬去木理之為里去王譚之為覃去言熊之為能去火
  省言第十三
  盧蒲之為盧 閭丘之為閭 即墨之為即
  鍾離之為鍾 馬服之為馬 禇師之為禇
  母丘之為母 司寇之為寇 宗伯之為宗
  褐冠之為冠 主父之為主 須句之為須
  須句之為句
  避仇第十四
  端木賜之後改為木氏又改為沐氏
  墨台之後改為墨氏又改為怡氏
  刁氏之後改為刕   伍氏之後改為五
  巴氏之後後漢巴原避董卓難改為杷氏
  鞠氏之後改為麴   譚氏之後改為覃
  仇氏之後改為求   銅鞮氏之後改為遆
  馝邘氏之後改為邘  滕氏之後改為騰
  秣氏之後改為末   陸氏之後改為褥
  郜氏之後改為浩   槩氏之後改為既
  胙氏之後改為作   杞氏之後改為枹
  彤氏之後改為肜   樓氏之後改為蓋
  薛氏之後改為櫱   棘氏之後改為棗
  景氏之後改為翠   凡氏之後改為汎
  鮮卑氏之後改為庫狄 共氏之後改為洪
  圏氏去囗改為卷氏  章氏避仇為仇章氏
  竺晏本姓竹避仇加二改竺氏
  踈氏避王莽之難去足為束氏又雲疎廣之曽孫彥避王莽於太原改為太傅氏
  姚氏田恢避莽難改為媯氏五代孫敷復為姚氏牛金之子避難改為牢又改尞後復為牛氏
  慕容氏破後種類仍繁懼誅不敢復姓皆以興為氏按避仇之説多非或省文或訛音何必為避仇也據皇甫謐雲凡氏遭秦亂避地添水為汎氏此何所憑哉凡氏者凡伯之後以國為氏汎者周之邑也其大夫食邑於此其後之人以邑為氏自是兩家源流應知避地改姓之説多附㑹然疎廣之後為束為太傅牛金之後為牢為尞此又為避地之事明矣
  生而有文第十五
  武氏唐元和姓纂雲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為氏
  鞠氏后稷之孫生而有文在手曰鞠因以為氏
  南氏姓源韻譜雲盤庚妃姜氏夢龍入懷孕十二月而生手把南字長封荊州號南赤龍
  鮮于氏鮮于血脈譜雲子他之子曰文生而有文在手左曰魚右曰羊及長封漁陽為燕附庸
  閻氏唐表雲昭王少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閻康王封於閻城按左氏謂季友生而有文在其手曰友因以命之每疑其誕也後人由此復廣其道焉且武者以諡為氏南氏者以字為氏鮮于者武王封箕子於朝鮮支子仲食采於於故有鮮于氏閻氏者武王封太伯曽孫仲奕於閻鄉故有閻氏安得無稽之言流於後世大抵氏族之家言多虛誕博雅君子不可不審
  以物為姓第十六
  伯陽生於李樹下遂指李樹為姓
  馬援其先趙奢為趙將能馭馬號馬服君子孫因以為氏
  第五倫其先齊諸田徙園陵多以次第為氏
  陸羽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之水濱畜之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遂以陸為氏羽為名而字以鴻漸
  漢有成功恢禹因禹治水成功而少子遂以為姓有投壺氏因中行穆子相晉侯投壺而生子因以為姓子産稱鄉校為師遂曰校師氏
  趙衰以冬日可愛曰冬日氏
  伊尹生空桑曰空桑氏
  微子乗馬入周曰白馬氏
  三飯氏三飯繚之後













  氏族博攷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四
  明 凌迪知 撰
  氏攷
  復姓第一
  李叔明本姓嚴少孤養外家冒鮮于姓請還宗詔可叔明初不知意醜之乞宗姓列屬籍代宗從之
  宋范仲淹少孤隨母改適朱氏遂冒姓朱後歸范姓本朝曹國公李文忠初賜國姓後改李姓
  西平侯沐英初賜國姓後改沐姓
  平章何文輝初賜國姓後改何姓
  東勝侯汪興祖初張姓 都督僉事謝彥初孫姓右都督寗正初韋姓
  黃觀初從父贅姓許㓜頴敏受學元黃冔冔死節觀益砥礪洪武二十四年㑹試禮部第一廷對擢進士第一受官翰林復黃姓累陞尚寳卿禮部右侍郎建文君改侍中掌尚寳司事與方齊竝見信用
  文皇帝索齊黃時觀草詔極其詆斥建文四年觀奉詔募兵上游且督諸郡勤王至安慶聞變痛哭自分大事已去乃朝服東向再拜於羅剎磯湍急處投水而死詔籍其家
  陳彥囘父被誣論死彥囘謫戍滇南未入滇家人多道死比至蜀惟彥囘與祖母郭存㑹赦又弗原監送者憐而縱之去顧貧不能歸住依定逺知縣黃積良稱黃姓未幾被薦為保寧府學訓導建文初薦陞徽州知府是冬郭氏子承重徽父老乞走京留㑹彥囘衰絰赴闕疏乞得復陳姓彥囘恆以亡命冒宗為愧悒悒不自安屢欲陳首輒自籌曰祖母年高即蹉跌奈何隱忍二十餘年始得行其志燕王兵至江上彥囘糾義勇勤王文皇即位至京死之籍其家
  東里楊先生世為儒家一歲而孤母改適羅公理時舉進士為德安府同知以其家行歲時祀先祠恆命諸子陪禮公獨不見命時尚六歲以問母母泣而語之因慟日益感發七歲私竊磚土倣作神主於外別室祀其三世每旦入焚香謁拜出入扄鑰秘無知者既久左右覘知以告德安公旦視先生入謁與母宜人從戶外竊窺之見其進退拜伏皆感泣遂復姓
  少保楊溥初吳姓
  右都御史熊槩初胡姓
  右副都御史陳泰初曹姓
  太常卿夏㫤初朱姓
  工部尚書趙榮初王姓
  南戶部尚書潘蕃初鍾姓
  副都御史丘鼐初周姓
  尚書孟鳯左布政孟麟初臧姓
  兵部尚書張經初蔡姓
  天順庚辰狀元王一䕫奏復謝姓
  天順甲申㑹元吳釴奏復陸姓
  天順間章尚書恭懿倫身沒後子孫奏復吳姓
  正德中魏太常文簡校身沒後子孫奏復李姓
  嘉隆間御史沈鐸初邵姓
  少傅大學士呂本初李姓
  左布政汪尚寧初程姓
  禮部尚書陸樹聲順天府丞陸樹德初林姓
  侍講邢一鳯初林姓
  大學士申時行初徐姓
  都御史王一鶚初楊姓
  大理評事王大學初孫姓
  都御史廖逢節初楊姓
  按察副使馬顧澤初顧姓
  御史房寰初姚姓   按察副使景承芳初王姓
  同姓名第二
  兩曽參有與曽子同姓名者而殺人人告曽子之母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曽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又一人告之曰曽參殺人其母懼投杼踰垣而走
  兩毛遂野人毛遂墜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喪予矣既而知非平原客
  兩子夏杜欽字子夏少好經書家富而目偏盲茂陵杜鄴與欽同姓字俱以才能稱京師故衣冠謂欽為盲子夏以相別欽惡以疾見詆迺為小冠高廣財二寸由是京師更謂欽為小冠杜子夏而鄴為大冠杜子夏雲兩孟公陳遵字孟公時列侯有與遵同姓字者每至人問曰孟公坐中莫不震動既至而非因號其人曰陳驚坐雲
  兩韓翃韓翃唐德宗時制誥闕人上批曰與韓翃時有與翃同姓名者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進上復批曰春城無處不開花寒食東風御柳斜與此韓翃
  兩李益李益時又有太子庶子李益同在朝故世言文章李益以辨雲
  本朝大臣姓名同
  兩郭子興一高皇帝舊帥滁陽王一洪武中鞏昌侯
  三王真一洪武都督僉事追封臨沂侯一永樂金鄉侯追封寧國公復有都督同知為遼東總兵五張信一洪武狀元侍讀一孝子尚寳卿一永樂隆平侯一宣德兵部左侍郎一𢎞治彭城伯三吳良一洪武江隂侯一正統都督同知一成化都督同知
  三李敏一洪武工部尚書一景泰戶部尚書一成化戶部尚書
  三李浩一洪武刑部侍郎一景泰南工部右侍郎一成化禮部尚書
  三張鳯一洪武行中書省參政一天順戶部尚書一正德右副都御史
  兩朱榮一洪武一永樂俱都督  兩李素一洪武御史中丞一洪熙副都御史兩黃琛一洪武駙馬都尉中都正留守一成化南戶部右侍郎
  兩吳禎一洪武靖海侯一成化都御史 兩劉寧一洪武一成化俱都督
  兩石璞一洪武右侍郎一景泰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兩陳文一洪武都督僉事東海孝勇侯一成化大學士莊靖公
  兩李泰一洪武戶部尚書一成化詹事府詹事兼學士
  兩陳清一洪武都督封合浦侯一𢎞治南京戶部尚書
  兩呂本一洪武吏部尚書建文外大父懿文太子妃父也一即李本改姓
  三李賢一永樂忠勤伯一宣德豐城侯一成化少保大學士
  三王佐一永樂順昌伯一正統戶部尚書一正德南戶部尚書
  兩金忠俱永樂一兵部尚書贈少保一太保封忠勇王
  兩陳亨俱永樂一右都督追封涇國公一左都督追封成武公
  兩張興俱永樂功臣一都督僉事一安鄉侯
  兩蔣驥一永樂禮部侍郎一𢎞治定西侯兩吳江一永樂總兵一𢎞治總兵
  兩陳壽一永樂工部左侍郎贈尚書一正德南刑部尚書
  兩李英俱宣德一達官㑹寧伯一都督同知兩陳智一宣德榮昌伯一正統右都御史兩劉昭一宣德都督一太子少保工部尚書兩劉璉一宣德戸部左侍郎一成化太僕卿兩張本一宣德太子賓客兵部尚書一𢎞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兩顧佐一宣德右都御史一正德戶部尚書兩張昇俱正統一彭城伯一禮部尚書兩張瑾一正統彭城伯一天順太平侯 兩宋傑俱景泰一西寜侯一右副都御史兩劉清一景泰刑部侍郎一成化總兵都督兩王通一景泰都督同知一𢎞治右都督兩韓福一景泰左副都御史一正德戶部左侍郎
  兩李棠一景泰刑部左侍郎一隆慶南史部右侍郎
  兩趙榮俱天順一忻城伯一工部尚書
  兩陸釴俱榜眼一天順甲申一正德辛巳二科俱非正歲
  兩李文俱成化一高陽伯一都督同知 兩李震俱成化一興寜伯一兵部左侍郎兩吳琮俱成化一襲廣義伯一襲清寜伯兩王信俱成化俱都督同知
  兩張鵬俱成化一太子少保兵部尚書一都督僉事
  兩吳節俱成化一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兩馬昻一成化太子少保戶部尚書一正德左都督
  兩李和一成化南戶部右侍郎一嘉靖駙馬都尉
  兩李瑾一成化太子太傅襄城侯一嘉靖征西將軍大同總兵
  兩李本一成化南禮部尚書一嘉靖少傅大學士
  四張泰成化二人一至都督同知為名將一仕翰林修撰為名文人正德二人一以南右都為南戶部尚書一為總制右都御史俱贈太子少保
  三張瓚成化二人一戸部侍郎一襲封惠安伯嘉靖一人少保兵部尚書
  三白玉成化二人一右都督一都督僉事正德一人右都督
  兩韓文俱𢎞治俱字貫道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戶部尚書
  兩徐溥俱𢎞治一永康侯一少師大學士
  兩王道一𢎞治右副都御史一嘉靖吏部右侍郎
  兩王憲一正德襲封靖逺侯一嘉靖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兩張縉一正德南戶部尚書一嘉靖都察院都御史
  兩彭澤俱嘉靖一少保兵部尚書一太常卿兩陳儒俱嘉靖一泰寜侯一都御史兩胡松俱嘉靖一工部尚書一吏部尚書兩張岳一嘉靖一萬厯俱都御史
  兩孫應奎俱嘉靖一戸部尚書一都御史兩吳山俱嘉靖一刑部尚書一禮部尚書兩趙錦一嘉靖太子少保兵部尚書一萬厯南吏部尚書
  兩李春芳俱嘉靖一丁未廷試第一太傅吏部尚書一癸丑進士吏科給事中
  三李際春一嘉靖通政司通政一隆慶戶部主事一萬厯初任知縣
  兩陳瓚隆慶三年一左都御史一太常少卿
  隱姓名第三
  晨門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
  丈人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
  荷蕢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
  屠羊
  屠羊隱名楚王延三旌之位
  牽狗
  武帝東巡至海上羣臣言見一老父牽狗言我欲見鉅公已忽不見
  負苓者
  文中子講道於白牛之溪弟子奉書北面環堂成列講罷程生退省於松下語及周易薛收嘆曰不及伏羲氏乎何辭之多也俄而有負苓者皤皤然倚松而見曰吾子何嘆也薛生曰叟何為者而徵吾嘆負苓者曰云雲負其苓而行追問之居與名不答文中子聞之曰隱者也
  篐桶者
  二程侍父入蜀至大慈寺有篐桶者口吟易數就揖之輓歸質所疑酬答如響問其姓名不答徑去
  麻衣道者
  不著姓名有易解行於世號道者易
  海翁
  海翁忘機
  塞翁
  塞翁失馬
  鹿皮翁
  翁機巧舉手能為器械後山居焉
  瞿硎先生
  逸姓氏太和末居宣城之脊山山中有瞿硎因以為號桓溫嘗造之見先生披鹿裘坐石室神色無忤溫及僚佐數十人莫測乃命伏滔為之銘贊終隱於山中
  野王二老
  光武遣鄧禹西征送之於道既返因於野王獵路見二老者即禽光武問曰禽何向竝舉手西指言此中多虎大王勿往光武曰茍有其備虎亦何患二老曰湯即桀於鳴條而大城於亳武王即紂於牧野而大城於郟鄏彼二王者備非不深也光武悟顧左右曰此隱者也將用之辭而去
  絳縣老
  絳縣人晉悼夫人食城杞者絳縣人或年長往與食問之年曰臣不知紀年臣生歲正月甲子朔四百四十有五甲子矣師曠曰七十三歲趙文子召之而謝過焉曰武不才使吾子辱在泥塗久矣使助為政辭以老與之田使為君復陶以為絳縣師
  陳留老父
  桓帝時黨禍起士大夫有去官者相抱而泣老父過之歎曰夫龍不隱鱗鳯不藏羽網羅高懸去將安所雖泣何及乎衆欲與語不顧而去竟不知其名
  四皓
  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避秦不仕隱居商洛山中漢高帝欲易太子張良畫計以書幣請至為太子客鬚眉皓白衣冠甚偉帝恠問之各言姓名帝驚曰吾求公避逃我何自從吾兒遊乎四人言其故帝曰煩公幸卒調護太子竟不易太子者四人之力也
  漢濱老父
  桓帝幸竟陵過雲夢百姓聚觀老父獨耕不輟尚書郎張溫異之使問焉笑而不答溫自下道與言老父曰請問天下亂而立天子耶理而立天子耶昔聖王宰世茅茨不剪而萬人以寧今子之君勞人自縱何忍觀乎溫大慙問其姓名不告而去
  漢隂叟
  楚人居漢水之隂子貢遊見丈人為圃鑿池抱甕出灌園用力多子貢教之鑿木為桔橰丈人曰吾嘗聞有機事者必有機心也
  楚狂
  接輿楚人孔子在陳蔡之間楚昭王使人聘孔子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以為用孔子非楚之福昭王乃止王尋卒接輿𦍕狂歌而過孔子曰鳯兮鳯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祝雞翁
  洛陽人居屍鄉北山下養雞百餘年雞皆有名字千餘羣暮棲樹上書放散之翁行呼名即種別而至賣雞及子得千萬錢輒置錢去之吳作養魚池後昇吳山白鶴孔雀嘗止其傍
  楚江漁者
  江陵人以漁為業得魚則換酒飲輒自歌舞不言姓氏江陵守崔𤣥見而問之曰君之漁隱者之漁邪漁者之漁邪漁者曰昔姜子牙嚴子陵皆以為隱者之漁也殊不知非釣其魚釣其名耳
  松江漁翁
  不知其姓名每棹小舟遊長橋往來波上扣舷飲酒酣歌自得紹聖中閩人潘裕自京師調官囘吳江遇而異焉過與語翁曰吾厭喧煩處閒曠遯跡於此三十年矣幼喜誦經史百家言後觀釋氏書今皆棄去唯食以嬉且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心形俱忘視軒冕如糞土耳與子出處異趣子勉之裕曰幸聞先生之高義敢問舍所在曰吾姓名不欲人知況居室耶飲畢長揖使裕反其所鼓枻而去
  順昌山人
  靖康末有避亂於順昌山中者深入得茅舍主人風裁甚整即之語士君子也怪而問曰諸君何事挈妻孥至是耶因語之故主人曰亂何自而起衆爭為言主人嗟惻久之曰我父為仁宗朝人也自嘉祐末卜居於此但知有熈寧紀年亦不知於今幾何年矣
  南安翁
  漳州陳元忠嘗赴省試過南安㑹日暮投宿茅茨數椽竹樹茂密可愛主翁麻衣草履舉止談對宛若士人几案間文集散亂陳叩之曰翁訓子讀書乎曰種園為生耳入城市乎曰不出十五年矣問藏書何用曰偶有之耳因襍以他語少焉風雨暴作其二子歸捨鉏揖客不類農家子翁進豆羮享客不復共談遲明別去陳以事留城中翌日見翁倉惶行陳追詰何為到此曰大兒鬻果失稅為闗吏所拘陳為謁監征至則已捕送郡翁與小兒偕詣庭下長子當杖翁懇白郡守曰若渠不勝杖則翌日乏食矣願以身代小兒曰大人豈可受杖某願代大兒又以罪在己甘心焉三人爭不決小兒來父耳旁語若將有所請翁叱之兒必欲前郡守疑之呼問所以對曰大人元係帶職正郎宣和間累典州郡翁急拽其衣使退曰兒狂妄言守詢誥敕在否兒曰見作一束置甕中埋山下守立遣吏隨兒發取果得之即延翁上坐謝而釋其子次日訪之室已虛矣
  漁父
  漁父者不知姓名亦不知何許人也太康孫緬為尋陽太守落日逍遙渚際見一輕舟凌波隱顯俄而漁父至神韻蕭灑垂綸長嘯緬甚異之乃問有魚賣乎漁父笑而答曰其釣非釣寧賣魚者耶緬益隆焉遂褰裳渉水謂曰竊觀先生有道者也終朝鼓枻良亦勞止吾聞黃金白璧重利也駟馬高蓋榮勢也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隱鱗之士靡然向風子何不贊緝熙之美何用晦其若是也漁父曰僕山海狂人不達世務不辨賤貧無論榮貴乃歌曰竹竿籊籊河水悠悠相忘為樂貪餌吞鈎非夷非惠聊以忘憂於是悠然鼓楫而去
  變姓名第四
  改名作相
  范㫿事魏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使於齊齊襄王聞睢辯口乃使人賜睢金十觔及牛酒睢辭謝不受須賈知之大怒以為睢持魏國隂事告齊故得此饋既歸以告魏相魏齊齊大怒使舍人笞擊睢折脅摺齒睢佯死即卷以簀置厠中賓客飲者醉更溺睢及得出伏匿更名姓曰張祿范睢既相秦號曰張祿而魏不知以為范睢已死久矣魏聞秦且東伐韓魏魏使須賈於秦范睢聞之為微行敝衣間步之邸見須賈須賈見之而驚曰范叔固無恙乎曰臣為人傭賃須賈哀之留與坐飲食乃取其一綈袍賜之因問曰秦相張君公知之乎范睢曰主人翁習知之唯睢亦得謁願為君借大車駟馬於主人翁范睢歸取大車駟馬為須賈御之入秦相府須賈待門下良久問門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門下曰乃吾相張君也須賈大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膝行謝罪睢曰汝罪有三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盡請諸侯使與坐堂上飲食盛設而坐須賈於堂下置莝豆其側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數曰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頭來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更名去位
  范蠡事越王竟滅吳雪㑹稽之恥稱大將軍以為大名之下難居乃裝其輕寳與其私徒屬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於海畔居無幾致産數千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蠡喟然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與知友懷其重寳間行以去止於陶以為天下之中善為生自號陶朱公
  載鹽
  第五倫官未達客河東變姓名稱王伯齊載鹽往來太原當所過糞除
  李宻
  李宻去之淮陽變姓名為劉智逺教授諸生自給
  伯顔子中
  故元吏部侍郎伯顔子中西域人祖父仕江西因家焉通春秋五領鄉薦授東湖書院山長陞建昌路儒學教授尋為江西行省都事陳友諒兵䧟贛州子中招募壯士欲復城不克間道入福建行省子中出奇計收復建昌遂浮海獻㨗元都授福建行省郎中累遷至吏部侍郎出使廣東比至未幾而廣已歸附子中墜馬求死不得折其一足於是子中變姓名浪跡於江湖間往來居進賢之北山先是其妻子已為江西叅政楊憲送京師朋友有弔之者子中答曰吾身且不有奚暇顧妻子哉於是週遊天下誓不復仕悲歌慷慨未嘗一日忘於元也嘗懷鴆自隨曰如有強我者便當以死答之郡縣聞而義之不之強至是程立本専使招之子中見使者慨然曰吾今死亦晚矣乃具牲酒祭其祖父師友作歌七章飲鴆而死
  梁良玉
  中書舍人梁良玉郎中族也永樂時易姓名至海南寓市肆粥書為業中書舍人何申建文末奉使四川金川門不守發憤慟哭叱血不數日死宋和郭節亦中書也變姓名挾卜筮書走異域客死梁良用梁中節亦定海人任中書父子兄弟八人同仕於朝相率變姓名避去良用去為舟師中節與郭良同為道士何洲海州人與宋和等友善相約棄官為筮人客死異域
  雪庵和尚
  雪庵和尚名暨不知其姓永樂初方黃之獄殺幾萬人即不殺謫戍窮邊不死於道死於邊者又幾萬人當是時和尚壯年始慟哭落髮為僧西南走重慶重慶大竹善慶里山水奇絶可廬和尚又走善慶里里墟中有隱士杜景賢知和尚非常人與之遊往來白龍諸山山旁有松栢灘灘水清駃蘿篁森蔚和尚欲寺焉景賢有力亟為之寺寺成和尚率其徒數人入居之昕夕誦經山中人不知書謂其誦佛經乃不知其誦易乾卦也景賢曰和尚相釋而誦儒不可請誦佛經景賢意和尚不宜誦儒書恐有蹤跡然又不肯顯言言則恐和尚走去以故婉解之乃和尚亦知景賢意遂棄儒經乃誦觀音經寺因名觀音雲和尚好觀楚詞時時以楚詞袖之登小舟急棹灘中流朗讀一葉輒投一葉於水投已輒哭哭已又讀讀終巻乃已衆莫測其云何景賢固知之然亦不問和尚和尚好酒不戒酒日注酒一壺俟客客至輒飲客不至即拉樵牧豎入飲飲半酡呼兒童歌曰我歌爾和歌竟瞑焉而寐和尚頎形秀爽指柔白剪剪落筆成章詞不甚工密然意氣渙發又能感愴人或曰和尚當建文壬午為御史不數月帝遜位和尚固秘跡以死死之日其徒問曰師即死宜銘何許人和尚張目曰松楊問其姓名不答和尚有若干篇今且百四十餘年尚未敢顯行於世或曰此松楊葉希賢也以賢良方正舉為監察御史
  河西傭
  河西傭不知何許人建文四年夏六月成祖入金陵即帝位傭被葛衣走是冬至金城行乞邊地極寒傭常衣葛衣明年過河西依莊浪豪魯家為傭傭亦取直稍稍積買羊裘披之雖寒必覆之故葛衣葛益破縷縷竟不肯脫故葛衣夏或衣暑布布即新故葛衣輒覆其上人勸之棄故葛衣不肯棄直悶悶不答傭錢有餘走市中買牛肉酒與諸乞兒食飲傭力作倦時自吟哦或夜聞其哭泣聲永樂中有留都官從宋總兵至莊浪者欲與言傭走南山中避旬月留都官去乃還有問留都官傭何人者留都官亦不答在莊浪數年病且死呼主人謝囑曰我死無殮我棺幸西北風大起火我無埋我骨魯家從其言
  川中補鍋匠
  川中補鍋匠亦不知何許人往來䕫慶間為人補鍋至州邑不過三日即去去或復來䕫慶有欲學補者即教之補鍋不索謝錢直令負擔從有後來學者至即遣先學者去如是數年䕫慶間人識之皆呼為老鍋匠補鍋或與錢布米不擇當食時與之食即不復索錢錢稍稍積囊中遇風雨寒暑不出補鍋即出錢買酒飯自飲食嘗寄宿蕭寺中忽䕫州市中逢馮翁者二人相顧愕然已而相持哭哭已相牽入山巖中坐語竟日學補鍋者屏不得聞二人語語已又相持哭且別去言今永訣不可復相見已竟莫知其所終
  馮翁
  馮翁亦不知何許人在䕫州以章句教童子給衣食能為對句及古詩詩輒自題馬二子或馬公或塞馬先生嘗作詩大書壁間比見補鍋匠歸即剷去詩曰夜夢何奇特龍飛天漢津朝橫滄海曲夕過滇池濱光雯皆五色蜿蜒無損鱗淵田變化間張主藉高旻時蓋永樂甲申乙酉間未幾辭主人莫知所終
  東湖樵夫
  東湖樵夫浙東臨海東湖上日負柴入市口不二價建文壬午秋詔至臨海湖上人相率走縣庭聽詔或歸語樵夫曰新皇帝登極樵夫愕然曰皇帝安在或曰闔宮自焚矣樵夫慟哭遂投湖水中死竟不知何許人
  冒姓名第五
  衛青父鄭季給事陽信公主家奴與衛媼通生青故冒姓衛氏
  漢張孟為灌則舍人得幸進之二千石䝉生灌氏曹操奄宦曹騰養子夏侯嵩之子冒姓曹氏
  李元亮本姓安氏少為駱奉先養息冒姓為駱氏貟半千其先本彭城劉氏十世祖凝之事宋及齊受禪奔元魏自比伍員因姓員
  鄭注本姓魚冒為鄭故當時號魚鄭及用事人號為水族
  令狐相綯以姓氏少族人有投者不吝其族由是逺近趨之至有姓胡冒氏者溫庭筠戲為詞曰自從元老登庸後天下諸胡悉帶名
  金陵李氏始以唐號國錢文穆王問之曰金陵李氏冒於巨唐不亦駭人乎沈韜文曰此可取譬也且如鄉校間有姓孔氏者人則謂之孔夫子復何恠哉王大笑五代劉知逺其先沙陁郡人冒姓劉
  石敬塘其父臬捩鷄本出於西夷冒姓石
  楊復恭
  楊復恭常肩輿抵太極殿宰相對延英論叛臣事孔緯曰陛下左右有將反者帝矍然緯指復恭復恭曰臣豈負陛下者緯曰復恭陛下家奴而肩輿至前殿廣樹不逞皆姓楊非反耶復恭曰欲收士心輔天子帝曰誠欲收士心胡不假李姓乎復恭無以對
  冒名為商
  冒名為商建康城南曽公大為人持重居官清廉登第之後七年六考赴班授建昌新城縣居家闕期尚隔兩年一日立於門外忽見一人負名牌而至題曰新知建昌軍新城縣事曽宣教公大甚駭少間有一人乗車而至問為何官曰曽知縣也延之上坐問其諱則曰公大問登第之年又同曽公曰姓同名同官同而年同此其故何也其人起而謝曰某昨於部中見此姓名注授知其履歴故冒姓名為商耳不知為公也今當更之曽公大笑亦不詰問真仁人也
  詭姓名第六
  權臯事永王舉兵脅士大夫臯詭姓名以免
  李知逺選人于姓偽詭為丁
  恥姓名第七
  李抱玉上言世占涼州恥與逆臣共宗有詔賜之姓因徙籍京兆舉族以李為氏
  桑維翰舉進士主司惡其姓桑喪同音人勸勿舉進士維翰著日出扶桑賦以見志又鑄鐵硯曰硯𡚁穿改而他仕卒及第
  慕姓名第八
  慕古賢名梁世有庾晏嬰祖孫登連古人姓名字亦鄙才也
  東丹國長子突欲奔唐賜姓李名贊華工畫本國人物鞍馬習舉子能為詩慕白樂天每通名刺雲鄉貢進士黃居難字樂地欲比白樂天也
  戲姓名第九
  晉王導與諸葛惔戲爭族氏王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何也惔曰譬如驢馬驢能勝馬乎
  宋殷淳字子孚與何勗共食孚羮盡勗曰益殷蓴羮勗司空無忌子也孚徐輟筯曰何無忌憚
  林藴辯給嘗有姓崔者矜氏族藴折之曰崔杼弒其君林放問禮之本優劣如何其人俯首不能對
  梁時朝士有姓吉者謁尚書令何敬容卒問曰君於丙吉幾世矣答曰如明公之於蕭何一時傳以為笑隋何妥八嵗顧良戲曰汝姓是荷葉之荷為河水之河妥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為新故之故衆異之
  不稱姓名第十
  張説開元後宰相不以姓著曰燕公
  本朝洪武三年議賞將士詔稱大將軍等運謀竭忠六師用命遂致強殞弱伏疆宇奠安諸番入貢華夷一統四年命左右相詔稱大將軍收戈解甲於武備之庫息馬家庭從善樂游功名兩全古何過哉皆謂中山王也十九年優恤高年詔辭又稱朕命前大將軍中山武寧王開平忠武王等發兵諸道所向兵偃民得粗安
  著姓名第十一
  後漢韓康伯字伯休賣藥長安市時有女子從康買藥康守價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韓伯休耶乃不二價乎康歎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我何用藥為
  李白失意遊華山縣宰方開門決事白乗醉跨驢過門宰怒不知太白也引至庭下曰汝何人輒敢無禮白乞供狀無姓名曰曽用龍巾拭吐御手調羮力士脫靴貴妃捧硯天子殿前尚容我騎馬華陽縣裏不許我騎驢裴度討吳元濟平淮西以功封晉國公名震四夷使外國者其君長必問度年幾狀貌孰似
  元宗嘗欲用張嘉貞而忘其名夜詔中書侍郎韋抗曰朕嘗記其風操而今為北方大將張姓而復名卿為我思之抗曰非張齊丘乎今為朔方節度使帝即使作詔為相夜且半因閲大臣表疏舉一則嘉貞所獻遂得其名即以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宣宗命相必探中外有人望者三兩人姓名撚之致香案上以物覆之焚香探丸以命草麻
  韓愈論宮市貶陽山令有愛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
  五代盧文紀形貎魁偉廢帝奇之及帝立欲擇相悉書清望官姓名內琉璃瓶中夜焚香祝天以筋探之首得文紀欣然相之
  遼人夏人遣使入朝與吾使至彼中者彼必問司馬公起居及為相遼人敕其邊吏曰中國相司馬矣謹毋生事開邊隙司馬公上疏論新法利害曰後當如是行之十餘年無一不如公言者天下傳誦以公為真宰相雖田父野老皆號司馬公而婦人孺子知其為君實也王樞密疇之夫人梅鼎臣之女也景德初樞密副使梅夫人入謝慈壽宮太后問夫人誰家子對曰梅鼎臣女呂某公歸老於洛嘗遊龍門還閽者執筆厯請官稱公題以詩云思山乗興㸔山囘烏帽綸巾入帝臺閽吏不須詢姓字也曽三到鳯池來
  氏族博攷卷四
<子部,類書類,萬姓統譜__氏族博攷>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五
  明 凌迪知 撰
  氏源
  得姓受氏三十二類
  一曰以國為氏二曰以邑為氏天子諸侯建國故以國為氏虞夏商周魯衞齊宋之類是也卿大夫立邑故以邑為氏崔盧鮑晏臧費柳楊之類是也
  三曰以郷為氏四曰以亭為氏封建有五等之爵降公而為侯降侯而為伯降伯而為子降子而為男亦有五等之封降國侯而為邑侯降邑侯而為闗內侯降闗內侯而為鄉侯降鄉侯而為亭侯學者但知五等之爵而不究五等之封闗內邑者溫原蘇毛甘樊祭尹之類是也但附邑類更不別著裴陸龎閻之類封於鄉者故以鄉氏糜采歐陽之𩔗封於亭者故以亭氏
  五曰以地為氏有封土者以封土命氏無封土者以地居命氏蓋不得受氏之人或有善惡顯著族類繁盛故因其所居之所而呼之則為命氏焉居傅巖者為傅氏徙稽山者為稽氏主東䝉之祀則為䝉氏守橋山冡則為喬氏耏氏因耏班食於耏門潁氏因考叔封於潁谷封人東門襄仲為東門氏桐門右師為桐門氏皆此道也隱逸之人高傲林藪居於祿里者呼之為祿里氏居於綺里者呼之為綺里氏所以為美也優倡之人取媚酒食居於社南者呼之為社南氏居於社北者呼之為社北氏所以為賤也又如介之推燭之武未必無氏由國人所取信也故特標其地以異於衆凡以地命氏者不一而足
  六曰以姓為氏姓之為氏與地之為氏其初一也皆因所居而命得賜者為姓不得賜者為地居於姚墟者賜以姚居於瀛濱者賜以瀛姬之得賜居於姬水故也姜之得賜居於姜水故也故曰因生以賜姓
  七曰以字為氏八曰以名為氏九曰以次為氏凡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不可復言公孫則以王父字為氏鄭穆公之子曰公子騑字子駟其子曰公孫夏其孫則曰駟帶駟乞宋桓公之子曰公子目夷字子魚其子曰公孫友其孫則曰魚莒魚石此之謂以王父字為氏無字者則以名魯孝公之子曰公子展其子曰公孫夷伯其孫則曰展無駭展禽鄭穆公之子曰公子豐其子曰公孫叚其孫則曰豐卷豐施此諸侯之子也天子之子亦然王子狐之後為狐氏王子朝之後為朝氏是也無字者以名然亦有不以字而以名者樊皮字仲文其後以皮為氏伍員字子胥其後以員為氏皆由以名行故也亦有不以王父字為氏者如公子遂之子曰公孫歸父字子家其後為子家氏是也又如公孫枝字子桑其後為子桑氏者亦是也亦有不以王父名為氏而以父名為氏者如公子牙之子曰公孫茲字戴伯其後為茲氏是也又如季公鉏字子彌其後為公鉏氏者亦是也以名字為氏者不一而足左氏但記王父字而已以次為氏者長幼之次也伯仲季叔之類是也次亦為字人生其始也皆以長幼呼及乎徃來既多交親稍衆則長幼有不勝呼然後命字焉長幼之次可行於家裡而已此次與字之別也所以魯國三家皆以次命氏而亦謂之字焉良由三家同出其始也一家之人焉故以長幼稱
  十曰以族為氏按左傳云為諡因以為族又按楚辭雲昭屈景楚之三族也昭氏景氏則以諡為族者也屈氏者因王子瑕食邑於屈初不因諡則知為族之道多矣不可專言諡也族近於次族者氏之別也以親別疎以小別大以異別同以此別彼孟氏仲氏以兄弟別也伯氏叔氏以長少別也丁氏癸氏以先後別也祖氏禰氏以上下別也第五氏第八氏同居之別也南公氏南伯氏同稱之別也孔氏子孔氏旗氏子旗氏字之別也軒氏軒轅氏熊氏熊相氏名之別也季氏之有季孫氏仲氏之有仲孫氏叔氏之有叔孫氏適庶之別也韓氏之有韓餘氏傅氏之有傅餘氏梁氏之有梁餘氏餘子之別也遂人之族分而為四商人之族分而為七此枝分之別也齊有五王合而為一謂之五王氏楚有列宗合而為一謂之列宗氏此同條之別也公孫歸父字子家襄仲之子也歸父有二子一以王父字襄仲為仲氏一以父字子家為子家氏公子郢字子南其後為子南氏而復有子郢氏伏羲之後有伏虙二氏同音異文共叔叚之後有共氏又有叔氏又有叚氏凡此類無非別族十一曰以官為氏十二曰以爵為氏有官者以官無官者以爵如周公之兄弟也周公為太宰康叔為司寇𥅆季為司空是皆有才能可任以官者也五叔無官是皆無才能不可任以官者也然文王之子武王周公之兄弟雖曰無官而未嘗無爵土如此之類乃氏以爵焉以官為氏者太史太師司馬司空之類是也雲氏庾氏籍氏錢氏之類亦是也以爵為氏者皇王公侯是也公乗公士不更庶長亦是也
  十三曰以凶德為氏十四曰以吉德為氏此不論官爵惟善惡顯著者為之以吉德為氏者如趙衰人愛之如冬日其後為冬日氏古有賢人為人所尊尚號為老成子其後為老成氏以凶德為氏者如英布被黥為黥氏楊𤣥感梟首為梟氏齊武惡巴東王蕭子響為同姓故改蕭為蛸後魏惡安樂王元鑒為同姓故改元為兀十五曰以技為氏此不論行而論能巫者之後為巫氏屠者之後為屠氏卜人之後為卜氏匠人之後為匠氏以至豢龍為氏御龍為氏干將為氏烏浴為氏者亦莫不然
  十六曰以事為氏此又不論行能但因其事而命之耳夏后氏遭有窮之難後緡方娠逃出自竇而生少康支孫以竇為氏漢武帝時田千秋為丞相以年老詔乗小車出入省中時號車丞相其後因以為車氏微子乗白馬朝周茲白馬氏之所始也魏初平中有隱者常乗青牛號青牛先生茲青牛氏之所始也
  十七曰以諡為氏周人以諱事神諡法所由立生有爵死有諡貴者之事也諡乃貴稱故亦可以為氏莊氏出於楚莊王僖氏出於魯僖公康氏者衞康叔之後也宣氏者魯宣伯之後也文氏武氏哀氏繆氏之類皆氏於諡者也凡複姓者所以明族也一字足以明此不足以明彼故益一字然後見分族之義言王氏則濫矣本其所系而言則有王叔氏王孫氏言公氏則濫矣本其所系而言則有公子氏公孫氏故十八曰以爵系為氏唐氏雖出於堯而唐孫氏又為堯之別族滕氏雖出於叔繡而滕叔氏又為叔繡之別族故十九曰以國系為氏季友之後傳家則稱季孫不傳家則去孫稱季叔牙之後傳家則稱叔孫不傳家則去孫稱叔故二十曰以族系為氏士季者字也有士氏又別出為士季氏伍參者名也有伍氏又別出為伍參氏此以名氏為氏者也又有如韓嬰者本出韓國加國以名為韓嬰氏如臧㑹者本出臧邑加邑以名為臧㑹氏如屠住者本出住鄉加鄉以名為屠住氏故二十一曰以名氏為氏而國邑鄉附焉禹之後為夏氏杞他奔魯受爵為侯又有夏侯氏出焉媯姓之國為息氏公子邊受爵為大夫又有息夫氏出焉此以國爵為氏者也白氏舊國也楚人取而邑之以其後為白侯氏故二十二曰以國爵為氏而邑爵附焉原氏以周邑而得氏申氏以楚邑而得氏及乎原加伯為原伯氏以別為原氏申加叔為申叔氏以別於申氏是之謂以邑系為氏魯有沂邑因沂大夫相魯而以沂相為氏周有甘邑因甘平公為王卿士而以甘士為氏故二十三曰以邑系為氏而邑爵附焉師氏者太師氏也史氏者太史氏也師延之後為師延氏史晁之後為史晁氏此以名𨽻官是之謂以官名為氏呂不韋為秦相子孫為呂相氏酈食其之後為食其氏曽孫武為侍中改為侍其氏此以官氏為氏者也故二十四曰以官名為氏而官氏附焉以諡為氏所以別族也邑而加諡如苦成子之後為苦成氏臧文仲之後為臧文氏氏而加諡者如楚釐子之後為釐子氏鄭共叔之後為共叔氏爵而加諡者如衞成公之後為成公氏楚成王之後為成王氏故二十五曰以邑諡為氏二十六曰以諡氏為氏二十七曰以爵諡為氏也按古人著複姓之書多矣未有能明其義者也有中國之複姓有夷狄之複姓中國之複姓所以明族有重複之義二字具二義也以中國無衍語一言見一義夷狄多侈辭數言見一義夷狄有複姓者侈辭也一言不能具一義必假數言而後一義具焉其於氏也則有二字氏有三字氏有四字氏其於音也則有二合音有三合音有四合音觀譯經潤文之義則知侈辭之道焉論中國亦有二之音如者焉二合為旃者與之與二合為諸之類是也惟無三合四合之音今論中國亦有二字之氏惟無三字四字之氏此亦形聲之道自然相應者也二十八曰代北複姓二十九曰闗西複姓三十曰諸方複姓此皆夷狄二字姓也三十一曰代北三字姓侯莫陳之類是也三十二曰代北四字姓自死獨膊之類是也通志書氏族序畧













  氏族博攷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六
  明 凌迪知 撰
  氏按
  唐氏
  按釋例唐姬姓又公子譜一曰成王封叔虞於唐號曰唐叔侯其子燮父之後春秋時國小微弱遂屬為楚邑據此當雲其子燮父之後別封於唐近於楚微弱遂為楚屬邑又按堯之後分為六唐氏杜氏范氏劉氏韋氏祁氏皆為著姓豈堯澤之不泯歟
  秦氏
  太史公曰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封分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鍾離氏運奄氏莵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按嬴姓也秦氏也何以謂國為姓乎徐郯莒黃江國也以國為氏者鍾離楚邑莵裘魯邑也以邑為氏者蜚廉人名也以名為氏者何謂以國為姓乎凡此十三氏並趙為十四氏其為氏不同而姓則同嬴也由司馬氏作紀世家為譜系之始而昧於此義致後世之言姓氏者無別焉言秦者又有三秦國之後以國為氏其有出於魯者以邑為氏蓋魯有秦邑故也出於楚者未知以邑以字與然此三秦者所出既殊皆非同姓彼十四氏雖不同秦而同嬴是為同姓此三秦者雖同秦而不同嬴是不為同姓古者婚姻之制別姓不別氏三秦可以通婚姻十四氏不可以通婚姻此道湮蕪已久譜牒之家初無識別
  漢氏
  按三代之時天子諸侯傳國支庶傅氏其傳國者國亡則以國為氏三代之後雖有國號無問適庶皆以氏傳而謂之姓如漢家雖亡亦稱劉氏或有稱漢者雖存古道而存為希姓
  魯氏
  按魯自莊公之時齊桓公始伯爾後齊為盟主魯共命之不暇則報政之言周公不虛也況魯自襄仲殺適立庶宣公之後公室微弱政在三家昭公不反國哀公卒於有山氏可哀也哉魯起周公至頃公三十四世豈周公之澤流芳不逺其微弱之漸亦由伯禽立政之所始也
  吳氏
  按太伯號句吾舊謂勾吳地名然吳曰勾吳越亦曰勾踐皆是名號非謂地名勾者吳越之語辨也
  晉氏
  按晉魯大國而其子孫希少者皆由彊臣剝喪公室枝葉凋落其來已久及夫亡國之日公族無幾矣齊亦如是
  郇氏
  按文王第十七子封郇國郇音荀一音環今有環音之氏而未聞荀者
  按譜文王十七子然原郇二侯不在其列此譜系之家失於紀載原郇為文王之昭左氏見之甚明
  凢氏
  按凡者周公之後為 汎者周大夫采邑也自是兩家因知姓氏家有避地改姓之言多無足取
  邠氏
  按太王去邠遷岐其屬族留於邠者為邠氏
  楚氏
  按陸終氏娶鬼方之女孕而不育十一年開其左脇而出三人焉又開其右脇而出三人焉長曰昆吾名樊為己姓封於衞墟次曰參胡董姓封於韓墟周時為胡國楚滅之三曰彭祖名翦彭姓封於韓大彭之墟即彭城也四曰㑹人妘姓封於鄭墟五曰安曹姓封於邾之墟六曰季連芉 -- or 𦍋 ?姓其後為楚昆吾氏為夏伯湯伐桀滅之彭祖氏為商伯商之末世始亡
  按干寳之論曰先儒多疑此事譙周作古史考以為妄記廢而不論然六子之世子孫有國數千年間迭為伯王天將興之必有尤物若夫前志所傳修己背坼而生禹簡狄胷坼而生契歴代久逺莫足相證近魏黃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從右胳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數月創合母子無恙
  按浮屠氏稱釋迦生於摩邪夫人之右脇亦此理也其徒信之而不疑何學者之疑陸終氏之事宋莆田尉舍之左有市人之妻生男從股髀間出亦能創合母子無他恙此又足以明屈雍之事不誣
  又按以王父字為氏者古之道也然亦有以名為氏者楚以鬻熊之故世稱熊氏女子則稱芉 -- or 𦍋 ?焉楚國亡於秦漢之世是時姓氏之道泯矣故楚以熊著而楚族無聞
  陳氏
  按陳媯姓也然伍員曰夏少康為有仍牧正逃奔有虞虞思妻之以二姚是則又為姚姓也蓋媯姓始於周姚姓自夏有之然則堯妻舜以二女而賜之姓者賜以姚也謂為媯誤矣自是之前為虞國至商為遂國未知虞之存於商否然至周則遂虞皆為姬姓國族而封胡公於陳自是陳稱媯不復言姚矣
  薛氏
  按薛氏血脈譜文王曹夫人姜氏見赤龍交而孕十餘月生子手把薛字因氏為薛乃知譜牒家言多無足取者
  沈氏
  按唐表雲沈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聃叔季字子揖食采於沈成八年為晉所滅沈子生逞字循之奔楚遂為沈氏生嘉字惟良二子尹丙尹戊尹戊字仲違奔楚隱於零山為楚左司馬生諸梁據春秋釋例沈國今言食采則邑耳又釋例所記沈子揖沈子嘉沈子逞皆本春秋今唐表言聃季字子揖何所本也逞字循之嘉字惟良此皆野書之言無足取也
  䕫氏
  按傳言䕫之先楚鬻熊之嫡嗣有疾不得代而別封於䕫為楚附庸其後為䕫子然據䕫氏譜則鬻熊十世而後有䕫子未知孰是
  向氏
  按公子肹字向父其義音響與晉叔向名字同音今以為氏而音餉疑古人讀𦙝向之向有響餉二音也
  龔氏
  按項羽傳義帝柱國共敖顔師古雲共讀曰龔龔即共也籕文從龍又按後漢巴郡蠻酋羅朴督鄂度夕龔凡七姓是巴蠻亦有龔氏
  䝉氏
  按䝉山在沂州費縣西北八十里又有東䝉在費西北七十五里在䝉山之東主其山之祀者子孫因山為氏
  綺氏
  按四皓非顯達之人其初不得受氏之祖故以所居為氏此三代之事也如介之推燭之武冀芮潁考叔之類是矣
  姚氏
  按虞有二姓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故姚惔改姓為媯而媯皓又改姓為姚知姚與媯二姓可通
  嬴氏
  按嬴地名也杜預雲泰山嬴縣唐併入兗州博城博城今為奉符以所居於嬴故因生以姓或言河間有嬴水故為嬴州即嬴姓所居之地
  芉 -- or 𦍋 ?
  按三代之時男子未嘗稱姓支庶未嘗稱國秦滅六國諸侯子孫皆為民庶故或以國以姓為氏所以楚之子孫可稱楚亦可稱芉 -- or 𦍋 ?
  林氏
  按林氏周平王庶子林開之後開生林英英生林茂林慶世系甚明而譜家謂王子比干為紂所戮其子堅逃長林之山遂為氏按古人受氏之義無此義也魯有林放子孫世仕季氏故曰林氏之先皆季氏之良也然桓王之孫又有林英林茂者王子克之子也
  按林氏在唐末為昌宗而特詳著豈林寳作元和姓纂故爾然林氏出比干之子堅之説由寳傳之也著書之家不得有徧狥而私生好惡所當平心直道於我何厚於人何薄哉
  丕氏
  按丕鄭亦曰丕鄭父名字通稱也父者男子之美稱則知自稱為丕鄭人稱之曰丕鄭父
  彌氏
  按王父字為氏者皆公子也諸侯支庶之子為所始之宗故以其字為氏今彌牟者公子郢之子靈公之孫也以此則知亦有以公孫之字為氏者
  析氏
  按鄭公孫黒字子晳楚公子黑肱亦字子晳今析朱鉏乃公子黑之子疑析即黑之字耳晳亦作析
  石氏
  按晉楊食我字伯石鄭公孫叚字子石則知此之為石者必其字也
  慶氏
  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為氏今無虧之子慶父其後為慶氏此又以父字為氏而不以王父字為氏也不可一槩言
  若敖氏
  按若敖者楚君熊義字也或言楚國尊者稱敖如霄敖郟敖之類是也
  桑氏
  按以王父字為氏者公子之為王父者也今公孫枝之後亦用公孫字為氏
  以名為氏
  按諡法起於周自堯舜禹湯之前雖天子亦以名呼故其後之人亦以名氏焉
  宓氏
  按伏宓同出伏羲氏異文者其後之人以別族也
  帝王名
  按中古之前一代質於一代中古之後一代文於一代觀堯舜禹湯猶且名焉則二帝之前良可知伏羲又曰太昊帝嚳又曰高辛皆二命也堯曰放勛舜曰重華禹曰文命湯曰天乙從可知也
  召氏
  按召咸作卲呂公之後春秋召與邵一氏而後世分為二齊有召漢功臣有召歐又汝南安陽之族皆從邑
  堯氏
  按諡義起於周後人不知而作諡法以堯舜禹湯為諡誤矣此皆名也
  甲氏
  按商人之道以實不以文故命名無義死亦無諡自太甲至帝乙紂辛幾四十世惟以十日命生之與死皆以是己之所稱人之所呼亦以是逮周生有名死有諡生以義名死以義諡生曰昌曰發死曰文曰武微子啓微仲衍箕子比干皆周人也故去其甲乙丙丁之類始尚文焉
  廉氏
  按古者帝王猶以名行況臣下乎此以名為氏然以名字為氏者起於商周之世今此廉氏未有所徵且從大廉之號焉
  和氏
  按堯舜二典所命之官如臯䕫益稷之類皆以名稱和以名為氏仲叔又其長幼之稱也
  皮氏
  按世譜樊皮字仲文此則以名為氏不以字為氏也
  輿氏
  按伯輿名也
  狐氏
  按左傳大戎狐姬生公子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姬姓也狐氏也戎國也言戎國狐氏姬姓之女凡姓別婚姻氏別貴賤此言狐姬者明此姬出於王子狐之後貴族之女故兼氏言之蓋戎國不足貴矣所貴者狐氏則知王子狐之後有居於戎者也
  牙氏
  按穆王所以命君牙無國不以名命也
  展氏
  按隱八年無駭卒駭者展之孫也傳言羽父請氏公命以字為展氏然孝公之子四人惠公公子益師字衆父其後為衆氏公子彄食臧邑其後為臧氏公子展名也古人尚質有名無字者多矣益師有字則以字氏彄有邑則以邑氏展無字邑則以名為氏何必専守王父字之説乎
  茲氏
  按公孫茲曰戴伯戴諡也伯長也皆不以為氏而以名為氏則知古人以名行者初不以為惡也以此亦知不以公子字而以公孫名者亦可為氏也
  居氏
  按先且居字霍伯此以名為氏者
  段氏
  按共叔段者共諡叔字叚名也此以名為氏者春秋鄭伯克段於鄢叚名也封於京故謂京城太叔亦謂之太叔氏
  豐氏
  按穆公之子皆以王父字為氏公子去疾字子良其後為良氏良止是也公子喜字子罕其後為罕氏罕虎罕魋是也公子騑字子駟其後為駟氏駟帶駟乞是也公子偃字子游其後為游氏游吉游昄是也以至子孔子國子印子然皆然惟公子豐無字其後為豐施豐卷並以名為氏
  子郢氏
  按公子郢字子南已有子南氏復有子郢氏此後之人所以別族也
  熊氏
  按古之諸侯傳國者為諸侯則稱國支庶非諸侯乃稱氏今楚有國稱王而其君世稱熊氏蠻夷之道也
  班氏
  按鬬穀於莵為虎所乳故名穀於莵而字之曰子文其子曰鬬般與班同音不應父曰班而子亦以般名者此以名為氏者
  枝氏
  按此必晉欒枝或秦大夫公孫枝之後也以名為氏者若枝如子躬其後自為枝如氏矣
  奚氏
  按奚仲封於薛薛任姓也
  幾氏
  按幾氏子姓仲幾字子然此以名為氏者
  余氏
  按余氏隗姓國語潞洛泉余滿皆赤翟隗姓
  季氏
  按世譜雲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以王父字為氏行父是季友之孫故為季氏又為季孫氏也然季氏自行父至季孫彊竝稱季孫氏以傳家故也如季公鳥季公亥之類凡支庶竝稱季氏以別
  丁氏
  按諡法雖始有周周自文王以後世世稱諡是時諸侯猶未能徧及晉魯大國也魯再世伯禽稱魯公晉再世爕父稱晉侯曹蔡皆四世未稱諡齊再世伋稱丁公三世得稱乙公四世慈母稱癸公五世哀公不辰而後稱諡則知所謂丁公者長第之次也
  祖氏
  按祖者子孫所稱其先也支庶以是為氏不獨祖乙也祖辛祖丁祖庚祖甲之子孫往往皆稱祖氏
  左氏景氏
  按所著春秋傳即倚相之後世為楚左史官非左丘明明居左丘為左丘氏非左氏也又按景諡也楚未之聞疑齊景公之後盛繁此為姜姓之族與
  傅餘氏
  按餘者餘子之族也世本於韓餘已言之矣
  褐餘氏
  疑褐冠子之後也桓叔之後何以言褐
  史氏
  按史之為氏者非獨佚也周有史佚史興晉有史蘇史黯史趙史龜史墨楚有史猈史皇衞有史鰌史狗史朝齊有史嚚凡此之類並以史為氏而未得世系者又有太史氏內史氏左史氏右史氏皆主於史不容無別
  褚氏
  按褚氏即褚師氏後世略去師遂為褚氏然衞亦有褚師氏不獨宋也
  司馬氏
  按晉有司馬鄔司馬彌牟司馬寅齊有司馬竈楚有司馬子魚司馬督宋有司馬彊陳有司馬桓子是皆以司馬為氏不獨程伯休父也
  寇氏
  按司寇氏或略去司然蘇忿生之後為蘇氏此以司寇氏者未必忿生之裔
  宗氏
  按宗伯掌禮之官伯夷秩宗其來久矣則宗氏不必因周宗伯而後命氏
  廐尹氏
  按廐尹即宮廐尹也鬬氏世為之
  將軍氏
  按世譜子郢者靈公之子未聞有子昭
  李氏
  按李氏涼武昭王有國二十年高祖有天下三百年支庶既蕃子孫必衆然譜牒之議紛紛不知何始以理官為氏以食木子又為李氏此何理也以官為氏者容有此理以食木子為氏而取理同音者無是理也今不得其始姑從理説寘在官列又按唐家有天下必欲世系詳明然自成紀令之後信以傳信自成紀令之前疑以傳疑蓋譜牒之家信疑相半尚為成紀令因居之其後遂為隴西成紀人故言李者稱隴西又按自明皇以後凡十四代諸王下出閣不分房子孫闕而不見唐之初也自高祖至睿宗子孫皆使之治官臨民然後立功立事故有可著而其後亦盛大且以天族龍種之慧而使之出人間親世事知稼穯之艱難是故功臣文士輩出雖經武后中宗之變而唐祚不衰自明皇之後皇子皇孫皆因納於富貴嗜欲之閫遂令文章事業之姿變為竒技淫巧之行枝葉披離則本根無所庇所以唐室自明皇之後一日不振於一日以此觀之則周家享國長久也宜哉
  皇氏
  按公衍公為即公子衍公子為去子而言公則公為爵矣昭公失國故其子孫以爵為氏
  巫氏
  按此以技術傳家因以為氏魯有巫尫又有鍼巫氏晉有巫臯
  屠氏
  按屠蒯者晉之膳宰也屠氏之職以割牲為事
  白馬氏
  按周時無白馬氏此當為公孫瓉是也
  敬氏
  按姓氏之別起於商周如姓苑所引黃帝之事多不經之語又敬氏至宋朝以諱改為文今潞公家是其氏也亦改為恭氏而晉太子申生諡恭世子其後以為氏亦作共漢代郡太守共友
  肅氏
  按郕武未聞有諡此則周卿士成肅公之後也一雲肅慎氏歸中國改為肅氏梁有吳郡太守西豐侯肅正
  複姓
  按複姓者為有重複之義兩字俱二義也有王氏而又有叔有子所以別王氏之族有公氏而又有子有孫所以別公氏之義或以爵系別或以國系別或以族系別或以名氏別或以邑氏別皆本乎兩字之義所以別族是之謂複也後世夷姓多兩字而無兩字之義名雖同而實異耳
  叔孫氏
  按叔氏桓公子叔牙之後叔牙飲酖而卒季友為之立後故以叔為氏至於得臣則叔牙之孫也故為叔孫氏
  鬬彊氏
  按世本世系及名氏多與春秋公子譜不同譜中自無鬬彊雖有鬬般又鬬穀於莵之子若敖之曽孫也
  韓嬰氏
  按世譜韓宣子𤣥孫無名嬰者惟韓襄王太子嬰
  長孫氏
  按北朝之制雖文采不足而古道猶存觀武王得天下封同姓五十國而兄弟之國十有六今獻帝十姓而七分兄弟其國豈非成周之道乎元魏之起甚微其後盛彊奄有中原垂百六十載豈無所自而然北史長孫嵩傳止言父仁為南部大人初名沙漠雄號拓拔氏而不言與魏同族無忌傳亦不載及考唐世系表乃知仁即鬱律長子什翼犍之兄而珪之伯父也按魏與功臣世世為婚而嵩及道生為道武三代功臣之首無通姻皇族者亦可推矣第宗室傳凡神元昭穆之後即陳留衞王其裔皆疎於嵩而嵩獨別賜氏不𨽻屬籍何耶又考本紀但言什翼犍為鬱律次子不言沙漠雄而世系所傳必有據今世長孫與元氏婚恐不能免不避宗之譏也宰相系又言道武時以嵩宗室之長故曰長孫氏孝文以獻帝長兄為紇骨氏次兄普氏為周氏又次兄為達奚氏又次兄伊婁氏改婁氏又次兄為達奚氏又次兄敦丘氏為丘氏又次兄俟氏為万俟氏叔父之後乙旃氏為叔孫氏疏族車焜氏為車氏曰十姓不知何緣不稱拓拔氏改丘氏及據孝文改達奚氏為奚氏不應又有達奚皆不可曉
  顔氏
  按顔氏曹姓顓帝𤣥孫陸終第五子曰安安裔孫挾周武王封之於邾為魯附庸至於夷父字顔公羊謂之顔公子孫因以為氏據圏稱陳留風俗傳及葛洪要士皆如此雲但謂顔為武公然邾自顔六世至文公蘧除始有爵諡武公之號未必然也王儉譜雲顔氏出自魯侯伯禽支庶食采顔邑因氏焉真卿尚書譜雲未知儉何所憑故當依圏葛二家及舊譜為定
  干氏
  楊萬里談晉於寳一吏取禮部韻書下注晉有干寳以進曰乃干寳非於也楊大喜以為一字師然余家所藏宋板晉書文選俱作於寳於今升及捜神記周禮注亦俱作於無有稱干者胡承之以為字畫相沿之訛而取乾子書為證按春秋有干犨後漢有干吉寳豈其後邪然亦自有於定國焉知寳之不為其後也陸法言廣韻止引干犨而不及寳何法盛晉書稱寳撰晉紀及捜神記而不及干字恐未可據
  桂氏
  按後漢太守陳球碑隂有城陽炅橫被誅四子一守墳姓炅一避難徐州姓胥一居幽州姓桂一居華陽姓炔四字竝音桂字各九畫避難也
  范氏
  按范氏帝堯裔孫劉氏累之後伊祁姓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夏為御龍氏商為豕韋氏周為唐杜氏周衰奔晉為范氏
  鬬氏
  按鬬氏芉 -- or 𦍋 ?姓若敖之後若敖名熊義其先無字鬬者必邑也其地未詳若敖娶於䢵生鬬伯比淫於䢵子之女生子文焉棄諸夢澤中虎乳之䢵子見而收之楚人謂乳為穀謂虎為於莵故名之曰鬬穀子文楚之良也世為令尹秉楚政
  孔氏
  按孔氏子姓出宋閔公之後閔公生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厲公三世生正考父傳所謂三命滋益恭者考父生孔父嘉為大司馬魯隱公三年宋穆公疾召孔父而屬殤公焉桓公三年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於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遂殺嘉而取其妻其子奔魯嘉字孔父後世以字為孔氏又為孔父後世以字為孔氏又為孔父氏自孔父六世而生仲尼三歲喪父十九而娶娶一年而生鯉以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年七十三葬魯城北泗上自漢以來孔氏襲奉百世不絶又衞有孔氏不知所出為衞世卿魯文公元年孔達始見傳昭公七年衞襄公夫人無子嬖人婤姶生孟縶孔成子夢康叔謂已立元余使羈之孫圉與史狗相之故孔氏之孫世為衞大夫又鄭有孔穆公蘭之後也穆公之子十三人其二皆為孔氏 生子曰公子喜字子孔遂為孔氏圭為生子曰  字子孔亦為孔氏後無聞
  王氏
  按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媯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夷姓之王若琅琊太原之王則曰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恭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若京兆河間之王則曰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畢萬封魏後分晉為諸侯至王假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時人號曰王家或言魏至昭王彤生無忌封信陵君信陵君生間憂憂生單子秦滅魏單子逃於秦山漢高帝召為中涓封榮陵侯時人以其王族也謂之王家此皆姬姓之王也出於北海陳留者則曰舜之後也其先齊諸田為秦所滅齊人號為王家此子姓之王也出於河南者則為可類氏出於馮翊者則為鉗耳族出於莒州者本高麗出於安東者本阿布思此皆夷姓之王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族最為蕃盛雲
  穆氏
  按穆或作繆音同或有紕繆之音子姓宋穆公之後其後以諡為氏
  盛氏
  按周之同姓國也後為齊所滅穆天子傳雲盛姬之國公羊雲成降於齊師成者盛也以諱滅同姓故言成也又有奭氏召公奭之後也蓋以名為氏後避漢元帝諱故改奭氏為盛氏焉
  張氏
  按張氏世仕晉晉分為三又世仕韓此即晉之公族以字為氏者譜家謂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賜姓張氏此非命姓氏之義也按晉有解張字張侯自此晉國世有張氏則因張侯之字以命氏可無疑也
  孫氏
  按孫氏姬姓衞武公之後武公和生公子惠孫惠孫生耳為衞上卿食邑於戚生武仲亦曰孫仲以王父字為氏孫仲生炎曰孫昭子自昭子六世至孫嘉世居汲郡晉有孫登即其裔也又有孫氏芉 -- or 𦍋 ?姓楚令尹孫叔敖之後又有孫氏媯姓齊陳敬仲四世孫桓子無宇之後或言桓子之子書戍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非也以字為氏何用賜為此當是桓子祖父字也桓子曽孫武以齊之田鮑四族謀為亂奔吳為將武之子明食采於富春自是世為富春人


  氏族博攷卷六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七     眀 凌廸知 撰氏目
  以國為氏
  古帝王氏
  唐  虞  夏  商  殷  北殷 周西周 周生 秦  漢
  周同姓國
  魯  晉  衛  蔡  曹  滕 燕鄭  呉  魏  韓  何  虢  郭管  焦  滑  霍  聃  郜  浩雍  畢  酆  郇  郕 盛  於應  凢  蔣  邢  茅  胙  作賈  芮  隨  胡  巴 遂  頓道  邠 耿  岑  彤  肜
  周異姓國
  齊  楚  宋  荊  陳  趙  田呂  莒  邾  朱  婁  郳  兒倪  杞  樓東樓 越  紀  息 鄧梁  薛  蕭  沈  曾鄫繒 䢵妘鄖雲徐鄅  宿  羅  䕫  淳于川公夷  榖舒鳩 舒蓼 舒鮑 須句郯  談  黎甲  章  向  葛  諸葛 蓼  黃權  江  顓㬰 鄶  英  六  莘辛  謝  射  偪陽 封  呂  祝仇吾
  周不得姓之國
  萊  頼  譚  覃  弦  戴  載項  暴  陽  冀  牟  鄟  鬲巢  栢  軫  絞  貳
  夏商以前國
  程  崇  扈  房  杜  箕  寒宻須 過  庸  戈  𨚍  鄘  鑄  觀  襃  緡  岐  仍  奄  武羅 吾  昆  昆吾 梅  癸比雷  𤣥  冥  斟斟尋 䣙  用  摰𦙍  灌斟灌 廖 竹  郅  習  西陵安陵 甲父 有窮 有扈 蒲姑 西王 孤竹封父 終利 夙沙 秣  末  栢成 顧阮  共 龔  洪  苑 逢  彭韋
  異域之國
  狄  白狄 翟  代  路 戎  支驪  卑  廬  郍  甌 安  瞞蠻  羌  鼓  米  滿  竺  落洛  淮夷 臯落 義渠 西申
  以郡國為氏
  漢郡國
  紅  蘄  畨  郴  𨟊  東陽  東陵櫟陽 周陽 信都 冠軍 武彊 廣武
  以邑為氏
  周邑
  祭  尹  蘓  毛  樊  尋 單甘  緱  榮  郗  鞏  汜 謝營  劉  原  召
  魯邑
  臧  郈 費  郎  柳  匡  管鄆  落姑 鄒  卞  瑕邱 矍相 莵裘
  晉邑
  欒  郄  苦  祁  荀  智  輔續  戲陽 函與 邯鄲 羊舌 羊  絳歩  蒯 彘  曲  范士隨 苖  邴吾邱虞邱令狐 溫  楊  盂  壺  鞮銅鞮遆  緜  解  州  鄔  莢  鄂翼  俠
  衛邑
  寗  元  儀  常  裘  承  濮戚  汲  聶  棗 商邱 五鹿
  鄭邑
  馮  京
  齊邑
  閭邱 閭  隰  崔  盧  鮑  棠穰  晏  晝  檀  來 菑  盆即墨 即  葵邱 梁邱 籍邱 余邱 安平髙堂
  楚邑
  鬬  薳 屈  隂  鍾  鍾離 春上官 詹  蔓  白  葉  商宻 軒邱三閭 鄧陵 諸梁 棠谿
  宋邑
  留  合  坎  華
  韓邑
  平  橫
  魏邑
  鄴  信
  趙邑
  馬  睢  藺  鹿  武成 鄡
  秦邑
  衙  武安 華陽 涇陽 髙陵
  諸國邑
  通  譙  鄾  鄼  縣  酈  取慮薊  鮮于 鮮  毋邱 毋  三烏 漁陽渠邱著邱堂邑
  漢魏邑
  泉 揭陽
  以鄉為氏
  裴  陸  耨  龎  閻  郝  屍肥  資  郟  胡母 大陸
  以亭為氏
  麋  采  俞豆 歐陽
  以地為氏所居附
  傅  𫎇  陵陽 少室 城  池  塗𥞇  鮭  橋  喬  勞  東闗 闗潁  狐邱 邱  壺邱 桑邱 龍邱 虵邱陶邱 於邱 苞邱 水邱 曹邱 楚邱 廩邱曼邱 咸邱 浮邱 安邱 淄邱 稷邱 雍邱何邱 麥邱 北邱 獻邱 﨑邱 羌邱 逢邱厚邱一作原  羑  綺  濟  巷  艾柘  燭  𦔯  闕  辟閭 申屠 申徒東門 西門 西  南門 北門 陽門 桐門夷門 闕門 木門 逢門 胥門 戈門 雍門耏門 門  東宮 西宮 南宮 北宮 東郭西郭 南郭 北郭 東閭 西閭 屋廬 市南社南 社北 三邱 三州 延陵 於陵 平陵梁垣 蒲圑 東方 西方 九方 東里 百里東鄉 西鄉 南鄉 北鄉 東野 西野 南野北野 北唐 北海 成陽 濮陽 鮮陽 鮭陽梗陽 落下 𤓰田 甪里 祿里 綺里 夏里樗里 桐里 空同 延州 郄州 阪上 鈆陵
  以姓為氏氏附
  姚  媯  姜  歸  任  風  姬嬴  姓  是  子  芉 -- or 𦍋 ?  姒 隗允  偃有偃匽禿  姞 酉  㚰  漆弋  侯岡 伊祁 伊  己  嫪
  以字為氏
  周人字
  林  家  忌  謀  顯  旅  方賁  槐  吉
  魯人字
  施  竒  為  貢  衆  騫  顓孫公父 公之 公石 公索 公伯 公慎 公輸公西 公岡 公冶 公祖 公羊 公良 公齊公山 公儀 公沙 公玉 少施 夏父 子服子家 子桑 子陽 子叔 子士 子言 子楊子孟 子我 子有 子仲 子羽
  晉人字
  張  矯  嘉  胥  先  利孫 㔻叔𢃄 叔向 叔魚
  衛人字
  孫  彌  析  石  南  子南 子玉子伯 子齊 公南 公叔 公孟 公眀 公文公析
  鄭人字
  沈  國  駟  印  良  伯有 羽罕  子師 子國 子罕 子孔 子駟 子晳子游 子豐 子人
  宋人字
  孔  牛  樂  皇甫 靈  邊  正祿  乙  魚  事父 子革 子儀
  齊人字
  慶  賀  尚  旗  子旗 子乾 子工子泉 子襄 子雅 子尾
  邾人字
  顔
  諸國人字
  董  眀  子臧 子華 子州 公賔
  陳人字
  袁  轅  爰  占  子獻 子占 子鞅子芒 子尚 子禽 子興 子寤 子沮 子宋子夏 子枋
  楚人字
  成  包  潘  乗  椒  囊  叔敖無鉤 若敖 伯比 子庚 子季 子西 子重子期 子嚢 桑  逢孫
  以名為氏
  古六子名
  大庭 大  懐  鬷  戲  伏  宓有  神  軒轅 軒  鴻  金  青陽青  媧  盤  昊  少  髙陽 顓王
  帝王名
  堯  禹  啟  湯  甲  沃  槐
  古人名
  力  牧  玉音宿 三苖 夷皷 疇  堪頡  倉頡 僑  蟜  童  僮  老廣  放上聲 奮  蓐  栗  尊盧 騣夷勾龍 熈  脩  白冥 根水 奔水 列夙  訾  蚩  融  勾  尊  沌渾屯  汪  稽  泠  冷  倫  伶倫臺  囘  敳  廉  龍  容  重幕  莫  和  羲  殳  禺  狸纍  實  達  格  雄  終  季連善  囂  臯  敖  陸終 丹  臨參 徴  咸  飛廉 昌  豹  倉蒼
  周人名
  服  鞠  麴  稷  篇  皮  輿晁鼂音朝狐  昔  太  季騧 李隨 閎牙
  魯人名
  展  弓  賜  茲  意如 遺  述牢
  晉人名
  犨  麗  招  居  曠  萬 盈虢射 季嬰 季夙 樓季 弗忌 甥  大狐大戊 嬰  夷吾 梁其 瞫
  鄭人名
  段  司  豐  蘭  然  子然 去疾
  呉人名
  壽  要  既  常壽 慶忌
  衛人名
  輒  兼  強梁 子郢
  齊人名
  髙  柴  臼季 激  刁  刕  連法  光  駱  望  將具 將鉅
  楚人名
  熊  能  鬻  班  貟  建  渦冉  染  枝  到  鈞  倚相 辛廖接輿 棄疾 射入聲 拳  僚  大心 楚李無庸 季融 翠  子建 子午 圍龜 越椒嬰齊 黑肱 巫臣 鮮虞
  夏人名
  羿  悅 奚
  宋人名
  衍  微  微生 幾  仇  求  獲季老 子蕩鐸遏 督  目夷 祝其 耦泥
  諸國人名
  庶其 茅夷 噲  揺  由由余 孫陽 偃師卿  無婁 苴  離  余
  名字未辯
  綸  鱗  渾  禆  開  狼  名顛  麻  柯  瑕  儋  舟  攸祁  干  禽  琴  萇  黔  易苫  𢎞  臼  冶  茍  梓 倚
  尾  汝  伍  禮  免  蹇  散繞  肆  具  闞  洩  㨗  賔恩  肩吾 徐吾 鍾吾 由吾 叔山 叔先叔達 叔夜 叔服 方叔 陶叔 甲鮮 申章子師 富父 仲熊 仲顔 原仲 慶父 安國仲長 仲行 榮叔 墨台 墨  台 立如邴意 舒堅
  以次為氏親附
  孟  仲仲孫 種  叔叔孫叔仲季  伯  丁癸  祖  舅  咎  古  禰  稚次 孺  太叔 太伯 叔仲 中叔 仲叔第五 第二 第八 太士 主父 主  南伯南公 大季
  以族為氏
  因  頷  飢  錡  條  昭  繁嗣  左  景  賞  索  陘  黨掌  長勺 尾勺 趙陽 魯陽 終葵 工婁傅餘 餘  韓餘 褐餘 梁餘 須遂 列宗運奄 脩魚 五王 小王 屈南 續祁 羌憲㑹庌 樂利 幹獻 伊秋
  異域大姓
  ⿱  朴  釋  赫  塞  宜  傍平聲平聲 雕  口  歛  異  騶  紙緩  畿  論  副  沓  蔞  郃徐盧 源  茹  乜
  以官為氏
  雲  五鳩 爽鳩 桑扈 鳥  史  南史內史 青史 太史 王史 侯史 祝史 左史右史 終古 監  士  籍  席  師帥  中英 樂正 太祝 庾  禇師 禇錢  山  司馬 司冦 寇  司徒 司空司城 司功 司鴻 司褐 司工 公正 宗正宗宗伯 符  軍  偏  調  衡  阿環  箴  凌  酒  委 柱  豎宰  宰氏 保  度  庫  御  訓憲  諫  校  候  漏  節  畜鄐  僕  粟  謁  閣  職  嗇大師 大羅 牧師 馬師 少師 少正 宰父行人 王人 徒人 左人 廚人 雍人 封人寺人 太傅 中行 中壘 王官 並官 左尹右尹 門尹 箴尹 工尹 廐尹 連尹 沈尹陵尹 季尹 芋尹 藍尹 樂尹 監尹 清尹占尹 將匠 正令 趣馬 尚方 將軍 下軍右行 右宰 右師 亞飯 三飯 四飯 理里  相里 李
  以爵為氏
  皇  王  公  霸  侯  公乗 公士不更 庶長
  以凶徳為氏
  蛸  莽  聞人 聞  梟  兀  勃杌  鯨  蝮唐武后賜有罪人以虺氏
  以吉徳為氏
  冬日 老成 考成
  以技為氏
  巫  屠  甄  陶  優  卜  匠豢龍 御龍 擾龍 屠羊 烏洛 路洛 干將
  以事為氏
  竇  所  痛  兒  車  鴟夷 冠褐冠 新垣 白馬 乗馬 青牛 白象 白鹿蒲  符  芻  銳  空桑 白石 章仇
  以諡為氏
  莊  嚴  敬文恭 康  武  桓  穆 文  哀  幽  宣  昭  襄聲  寧  威  隠  閔  簡 靖懿  惠  厲  獻  孝  繆謬穆 肅
  以爵系為氏
  王叔 王子 王孫 公子 公孫 士孫
  以國系為氏
  唐孫 室孫 廖叔 滕叔 蔡仲 齊季
  以族系為氏
  仲孫 叔孫 季孫 臧孫 魚孫 楊孫 賈孫右孫 福子 卷子
  以名為氏國邑鄉附
  士匄 士季 士吉 士蒍 士貞 士思 伍參胡非 鬬耆 伯宗 祁夜 鬬班 鬬彊 魏彊巫咸 匠麗 祝圉 臧㑹 韓嬰 韓言 韓厥韓籍 韓褐 孟獲 史葉 封具 精縱 屠住邵皓 干已 先縠 彭祖 熊率 熊相
  以國爵為氏邑爵附
  夏侯 栢侯 韓侯 屈侯 羅侯 白侯 莒子戎子 舒子 滑伯 葛伯 息夫
  以邑系為氏邑官附
  原伯 溫伯 召伯 申叔 沂相 甘士
  以官名為氏官氏附
  師宜 師延 師祁 尹午 呂相 史晁 侍其
  以邑諡為氏
  苦成 古成 庫成 臧文 丁若
  以諡氏為氏
  釐子 共叔 惠叔 顔成 士成 尹文 鬬文武仲
  以爵諡為氏
  成公 成王
  不得系之姓
  東  桐  宮  躬  叢  中  茙蟲  同  充  翁  儂  冬  佟琮  從  松  邦  涳  危  馳綦  慈  釐  斯  移  脂  之其  丌  時  遲  茨  治  蔾騅  衣  斐  希  賁  扶  塗都  區  瞿  俞  俱  衢  模呼  雽  梧  軤  辜  軲  藇如  絇  儲  紆  蘧  璩  沮於  洙  渠  疎  束平聲 初  鉏虛  犀  䧑  窪  毒  𡸔  淮⿰  枚  新  眞  頻  欣  仁誾  勤  筋  芬  言  垣  溒薰  鐏  敦  㑮  乾  端  讙官  莞  但  籛  難  姍  澗間  馯  堅  全  肩  賢  涓蜎  便  牽  延  䖍  吞  纒銚  饒  韶  遼  聊  貂  超朝  麃  膠  蒿  桃  蛾  傰茶  沙  佘  蛇  諸  查  花琅  相  疆  將  芳  涼  彊卭  荒  鄉  當  喪  鄺  杭  訇  經  零  庚  更  星  稱  登  繒  恆  憂  尤脩  郵  秋  不  ⿱  猷  投摎  侵  鐔  欽  諶  鹽  潛鍼  函  藍  奉  重  隴  䦱起  俟  被  弭  紫  履  鬼舞  宇  萬  府  鬴  栩  序舉  處  巨  仵  堵  浦  圃姥  補  禮  邸  洗  亥  改海  忖  菌  本  雋  棧  琯㬊  寋  圏  卷  兗  典  肁紹  表  考  稻  寳  我  假仉  仰  養  彊  鞅  象  𩦠汻  井  永  幸  杏  秉  省猛  鈄  鈕  守  糗  醜  棸厚  後  部  審  品  枕  檢儉  湛  啖  昝  覽  湳  減撖  範  統  鳯  秘  利  義騎  匱  類  貴  尉  暣  意謂  露  固  故  喻 布  樹遇  附  務  瓠  錯  㨿  住鑢  庶  絮  桂  昋  計  棣𨽻  制  毳  蒂𢃄心 稅  藝  裔弊  世  炔  𢃄  藹  沛  貝兌  佴  進  遴  慎  靳  貫冠  爨  贊  炭  戰  戀  賤練  變  見  薦  燃  淖  漕好  耗  播  操  舎  厙  化晉  斥  暢  伉  抗  亢  曠相  諒  亮  盎  況  浪  聖性  豆  鏤  勾  富  繡  救廐  灸  胄  舊  就  禁  念澓  木  沐  谷  睦  潚  鵠䔩  郁  束  鎐  𨞓  逯  卓偓  濁  濯  朔  學  術  曁悉  帙  𦙮  鬱  尉 茀  恤𨚓  厥  骨  髪  笪  察  脫糴  折  渫  桀  櫱  齧  別鐵  恪  佫  洛  薄  錯  矍鐸  博  略  藥  約  直  食敕  墨  勒  植  特  錫  壁㲻  夕  室  赤  辟  笮  適麥  帛  益  革  澤  給  集襲  葢  㧁  䪞  納  渉  接綦母 西乞 西都 西鉏 南榮 北人 九百段干 青萍 長盧 索盧 蒲盧 盧蒲 茲母巨毋 毋將 毋終 毋車 宣於 鬬於 多於梁由 梁石 梁河 仲梁 糓梁 將梁 容成廣成 務成 析成 陽成 上成 盆成 將閭林閭 庚桑 有男 澹臺 浩星 墨夷 飬由安期 沐蘭 端木 姑布 黔婁 中梁 中野室中 路中 歩叔 石作 古野 壤駟 合博漆雕 空相 京相 馬矢 馬適 巫馬 闗龍青烏 羊角 苑羊 羺羊 浩羊 長魚 昭沙樂王 泠州 老萊 列禦 瞻葛 瑕呂 不弟鉤弋 呂管 陸終 邑裘 懸潘 屠岸 函冶洞沐 甫爽 安是 遫僕 補祿 游⿰
  本朝希姓不知所自起
  仝  沖  農  降  規  基  毗尼  思  誰  匙  書  飛  蕪銖  莆  敷  奴  梨  沂  雞霓  皆  咍  才  針  人  塵薰  斤  忻  奔  存  寛  歡完  奸  年  仙  圓  駢  寥澆  瓢  釗  麼  稍  腰  鈔抄  蒿  糟  豪  軻  禾  庹鵞  厓  加  ⿱  祥  坊  棖忙  剛  坑  𨙿  夐  零  升陵  藤  崩  繩  氷  油  甌猶  鎦  浮  壬  今  喜  水杞  侶  仕  耳  爾  扆  緒迕  土  宇  愈  楮  俎  哈靄  揣  盡  閫  涴  緩  烜坎  坦  兆  曉  島  茆  保葆  早  捨  瓦  且  埜  也闕  偶  首  茂  閃  陜  撖縱  示  位  荔  注  意  地據  暮  佐  付  麗  係  閉歲  祱  柰  賣  畫  槩  邁順  韻  鎮  閏  訓  郡  漫寸  奐  酇  院  線  汴  弁釧  妙  教  孝  冐  昊  化赦  亞  旺  定  懋  就  右耉  又  閗  鑒  鑑  夙  璞獨  築  浴  嶽  一  七  淚㭍  月  忽  孛  褐  ⿱  禢搭  八  撒  偰  孑  雒  禚迮  貊  澤  亦  碧  弋  黑植  默  𦘪  立  及  戢  闔帖  揑
  姓字古文今文同異見直音
  𨝯 倲 狨 ⿴ 鳩 賨宗 闕 㹣 䣓 𢆶 𦋅 ⿱ ⿰ □ □ □ □ □ 雽 □ 軤 □ 軲 □ 橆 嬴 □ □ 㜨 㙵 □ □ 𨋎 □ □ 溒 □ □ □ □ 姍 □ 㔾 㢺 □ 㑎 ⿱ 樢 □ □ □ □ □ □ □ □ ⿱ 稜 □ □ 盚 □ □ □ □ □ □ □ □ 寪 □ 骫 骫𨗨 娝 □ □ □ □ 䢵 □ □ □ □ 雋 □ □ 妞 □ 㚼 忹 □ □ □ 侴 沓 □ □ 傫 □ □ 壴 □ □ □ 蒂 □ □ □ □ □ □ □ 菌 熶 □ 薵 □ 受 □ 奡 □ □ □ 㜣 □ □ 䴰 鄓 □ □ □ □ 桌 □ 秩 𨁂 □ 孽 □ □ 㲻 □ □ □ 苩𨚷 □ ⿰ □ 䴬 □ □
  代北複姓
  長孫 万俟 宇文 慕容 慕輿 慕利 豆盧獨孤 達奚 賀蘭 賀若 爾朱 赫連 賀㧞尉遅 屈突 斛律 斛斯 賀婁 伊婁 庫狄若干 呼延 柘王 乙弗 薩孤 紇骨 邱敦綦連 是連 可達 叱利 㧞也 叱干 乙干屋引 賀遂 拓䟦 沮渠 禿髪 乞伏 折婁谷渾 素和 吐萬 車焜 車非 紇干 乙旃可頻 仇尼 賀悅 徒何 谷㑹 大野 㧞略俟利 俟𤣥 俟畿 俟力 俟奴 賀魯 賀葛賀頼 賀兒 是婁 是賁 是雲 是奴 叱門叱呂 叱李 叱盧 宥連 費連 叱羅 叱奴出連 費羽 黜弗 莫盧 莫輿 莫者 莫侯蓋婁 疋婁 悅力 勑力 倍利 多蘭 賀術吐奚 越勒 爾綿 溫孤 解毗 牒雲 護諾鉄伐 胡掖 木易 者舌 尸逐 何奈 先賢唯徐 呼毒 渠復 植黎 竒斤 茹茹 吐賀吐突 紇單 悉㞐 麗飛 吐門 吐難 渴單阿單 渴侯 ⿰萬 綂嵇 悉雲 安遅 輾遲烏蘭 副呂 柯㧞 溫盆 馝䢴 邱林 如稽如羅 鉄弗 薄奚 紇奚 達奚 口引 須卜烏丸 可地 沓盧 茙眷 去斤 莵頼 素黎庫門 可沓 醜門 庫汗 婆衍 若乆 宿勤地倫 武都 普屯 折掘 昝盧 逺歩 斯引叱靈 郁朱 鮑俎 鶻也 渠金 軍車 叱雷駱雷 吐粟 都車 生耳 薄野 鶻奚 九盧荷訾 李蘭 默容 三種 吐火 吐和 屋南鶻野巳上二十一姓見複姓錄並不詳所出  恝苾 阿跌 僕固髙車 哥舒 執失 舎利 沙叱 沙陁 蘓農似和 𨁂跌 大㧞 啜剌已上十四姓並唐朝歸化
  關西複姓
  鉗耳 莫折 荔菲 彌姐 夫𫎇已上西羌人不詳所出昨和 屈男 罕井 魯歩 同蹄 彡且 不𫎇吔咥
  諸方複姓
  夫餘 黑齒 鳬㬰 似先 朝臣 瞿曇 鳩摩佛圖 迦葉 鄯善 烏氏 焉耆 且末 昭武波斯
  代北三字姓
  侯莫陳 破六韓 乙速孤 可朱渾 歩大汗郁久閭 歩六孤 邱穆陵 紇豆陵 沒鹿囘莫多婁 莫那婁 莫胡盧 莫且婁 莫侯盧
  阿史那 阿史徳 阿伏干 乙那婁 斛瑟羅
  歩鹿孤 普陋茹 可地延 㧞列蘭 阿鹿桓
  宿六斤 烏落蘭 破多羅 庫若干 白楊提
  吐谷渾 叱伏列 庫傉官 勿忸於 普六茹
  樹若干 扈地干 俟伏斤 地駱㧞 都原甄
  若口引 費也頭 破落那 沒路真 譬厯辰
  溫石蘭 烏石蘭 紇突隣 骨咄祿 俟呂陵
  大莫干 大利稽 俟力代 大洛稽 侯伏斤
  壹斗眷 歩鹿根 獨孤渾 末那樓 奚什盧
  可足渾 渴燭渾 越質詰 阿逸多 突黎人
  赤小豆
  代北四字姓
  自死獨膊 井彊六斤
  𫎇古七十二種
  阿爾拉 扎拉爾岱 庫克新莽固岱 翁吉喇特 鴻和岱 雲吉喇實 烏嚕古 果爾羅斯 必喇 竒𠱤 圖卜 巴哩勒呼 竒哩婁 伊埓齊勤 扎拉濟蘭 圖嚕卜岱 塔塔爾 哈塔錦 薩里岱 濟雅岱 婁珠克岱 雅克布哈岱 塔拉爾約蘓 沙卜珠岱 黙勒吉岱 阿爾德哷濟達 鄂勒對 拜達勒岱 瑪勒岱 伊克穆爾哈喇 納延濟達 阿爾徳哷濟達 伊竒哩岱 和塔濟達 黙里齊 諤爾古岱 諤摩克岱 阿喇勒岱 巴約特 丹濟岱衛喇特 黙爾吉濟特 碩岱台 鴻和岱 伯蘓岱雅克布色岱 穆爾溫塔岱 莽固岱 塔塔爾岱納延濟達 阿爾徳哷濟達 庫克新塔尼勒 烏嚕克岱 沙卜珠岱 黙勒吉 阿古拉里達 扎瑪勒岱 烏嚕勒岱 布德吉奈曼岱 塔塔爾岱 伊克埓哈喇 昻吉岱 卓囉岱 孟古岱 鄂摩克岱圖嚕卜岱 巴琳徹爾濟達 巴喇呼岱 哈達岱衞喇特
  色目三十一種
  哈喇婁 欽察 唐古 阿克蘓 圖巴 喀喇 科爾羅 拉察岱 竒徹勒岱 輝和爾 囘囘 鼐滿岱 阿勒呼木 和羅岱 和爾拉 薩拉噶 圖伯特 永和爾岱 密持思 巴勒哩 科爾羅丹 桂齊 實喇婁 圖爾哈 哈喇濟達岱 卓爾齊岱圖嚕卜岱 和爾拉 噶瑪拉 齊勒格爾 克實密爾
  金人姓字
  完顔漢姓曰王 烏庫哩曰商 赫舎哩曰髙 圖克坦曰杜 紐祜祿曰郎 烏雅曰朱 富察曰李 延札曰張 溫特赫曰溫 舒穆嚕曰蕭 鄂屯曰曹富珠哩曰魯 伊喇曰劉 沃哷曰石 納喇曰康𤓰爾佳曰仝 費摩曰麻 尼瑪哈曰魚 威凖曰趙阿克展曰雷 阿里罕曰何 溫都曰空 烏嚕曰惠穆延曰孟 都哷曰強 薩塔曰駱 阿布哈曰田烏凌阿曰蔡 布薩曰林 珠格曰董 果爾嘉曰汪匈奴單于姓攣鞮氏其大臣曰呼衍氏蘭氏須卜氏其後冒漢姓為劉氏又為赫連氏逺屬為羯曰石氏俱稱帝在遼東塞外為宇文氏後周太祖出此在北涼為沮渠氏鮮卑其先有熊氏後最盛其在燕為慕容氏在魏為拓㧞氏皆稱帝在隴西為乞伏氏河西為禿髪氏皆稱王慕容之先吐谷渾蠕蠕郁乆閭托䟦氏髙車一雲匃奴種有狄氏袁氏斛律氏解批氏異氏竒斤氏其族有十二姓泣伏利氏叱盧氏乙旃氏阿崘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羅氏乞表氏右外沛氏突厥阿史那氏薛延陀壹利吐氏契丹錫里氏華言耶律囘紇一雲匈奴種藥羅葛氏沙陀初無氏後冒李為後唐韃靼有為卻特氏帝中國曰元此北姓之盛者也女真為完顔氏稱帝曰金此東姓之盛者也羌種為姚氏帝後秦楊氏王仇池氐種為蒲氏又為苻氏王秦吐蕃宰㪍野氏此西姓之盛者也匈奴之先稱夏后氏鮮卑慕容索北拓䟦之先稱軒轅氏氐苻氏之先稱有扈羌姚氏之先稱有虞女眞之先稱肅慎或傳或真未可必也













  氏族博攷卷七
<子部,類書類,萬姓統譜__氏族博攷>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八     眀 凌廸知 撰字辯
  平聲
  空枯工切角音說文竅也從穴工聲又空虛也又司空官名又姓以官為氏又董韻史舜紀匿空旁出音孔又送韻九從切缺也姓依平聲
  徒東切說文合也又州名廣韻作仝今二字俱姓
  說文未冠也本作僮從人童聲童㓜字作童僮僕字作僮今二字俱姓
  說文不眀也從夕瞢省聲又雲夢澤名又姓又送韻莫鳯切說文寢字寐也二字二義與夢字不同姓從平聲
  說文釡屬從鬲㚇聲又姓又董韻草名
  蒲䝉切從艸逢聲詩曰其葉蓬蓬姓也逢鼓聲也詩鼉鼓逢逢薄紅切又姓逢塞也又姓顔之推刋誤正俗曰逄字之逄與逢遇之逢要為別字又雲逄逢之別豈可雷同然揚子淮南子傳寫作逢三字字異而義同
  敷馮切宋分府置豐州又豐邑湋之聚又新豐又姓酆邑名從邑豐聲左傳畢原酆郇又姓或雲通作豐思融切商音說文中嶽嵩髙山也從山白虎通曰中嶽獨加髙字在四方之中故曰嵩髙韻會姓也又崧爾雅山大而髙曰崧又雲通作嵩
  諸容切說文酒器也從金重聲左傳天鍾美於是韻㑹又姓鐘說文樂鐘也從金童聲漢志金曰鐘白虎通姓也又雲通作鍾
  奴容切厲山氏有子曰農能殖榖後世人名耕甿為農又神農帝韻㑹姓也儂從人宋賊儂智髙増韻同一字
  將容切商清音或作從墻容切漢書有縱公又雲從公過秦論合從締交注與從同又宋韻縱足用切放從也姓依平聲
  陟隆切說文和也平也書日中星火又姓又禮中春中秋音沖詩周宣中興音衆又送韻陟仲切發而不中姓依平聲
  平聲爾雅濼管衆又姓又送韻之仲切說文多也周語三人爲衆
  將中切商音說文蟲從三䖝又姓俗省文作蟲非蟲音虺
  徂宗切音與叢同說文南蠻賦也從目宗聲或作悰又琮今三字俱姓
  地名詩侵阮徂共又共工官名又姓以國為氏又送韻渠用切說文同也兩人共也姓依平聲說文地名從邑工聲一曰水名詩惟王之卭又州名又從俗作卬非乃俯卬之卬
  說文人姓也從女其聲漢書娸櫱其短集韻或作媒
  章移切商音支去竹之枝也後趙司空支雄枝說文本別生條從木支聲廣韻枝柯也通作支漢司馬相如賦答遝離支即荔枝也晁錯傳支葉茂接
  鄰知切商音鄭氏曰近曰離逺曰別又流離鳥名離說文曰離神獸也又卦名春秋離婁又作離婁良脂切果名或作梨亦作犂三字俱姓
  說文太原縣從邑從示唐置祁州左傳祁奚姓也祈說文求福也從⽰斤聲晉有祈孔嘉集韻與祁同說文鹿屬從鹿米聲獸也博物志麋聚草澤而食其場成泥名曰麋暖民隨之種稲其収百糓故從米糜忙皮切說文糝也從米麻聲糜即粥也或作⿴皆姓也蜀將麋竺則鹿從米與麻從米不同今糜亦姓
  甸為切說文雲從也從辵隋聲又卦名又國名又姓風俗通隨侯之及隋本作隨隋文帝以周齊不遑寧處故去辵作隋今隨姓多
  渠惟切說文葵菜也從艸癸聲又臨菑縣有葵邱又鄈地名從邑癸聲又鄈邱在河南說文通作葵皆姓也
  音肥地名史記有賁赫又十三元賁音奔虎賁氏又姓又賁大也音濆又上聲十二吻又冥韻賁音秘卦名姓也
  虛其切音與犧同說文樂也從人喜聲漢志魯僖公作釐
  姓也晉郗超又晉大夫郄真子食采於郄郗郄二姓一作希一作隙該入聲
  音其唐亓志求又作亓字又唐將丌志福丌字後人悞作開三字之姓通作其
  說文通也漢疏廣或作踈今踈宻之踈皆作踈禮韻舊俱出踈字
  虧於切音與墟同說文區者小室之名故謂之區廬士稱區士漢有長沙區景又作丘音歐者非說文留止也從禾從龍㫖聲漢書滑稽又會稽山名呂氏春秋秦賢稽黃嵇山名皆今亳州嵇康居扵山側因而化之今土人皆嵇姓
  奴支切姓也漢有兒寛又弱小也通作倪漢書儒林傳又作倪字
  國名詩有邰家室臺堂來切漢有輪臺又侍中臺佟合璧作邰與臺通者非
  古皆作無字母字毋字各有區分父母之母莫後切從女中二㸃象兩乳形無字之毋平聲中一畫象奸之形禁止之詞今人認為一字毋字從平聲
  七餘切水名韓愈南山詩春陽浮沮洳又姓世本沮誦又語韻在呂切又沮陽縣名又御韻土別沮澤姓從平聲
  傳容切音與蟲同復也又疉也又姓又腫韻枉勇切慎也厚也凡物有輕重上聲若因其可重而重之與鄭重皆去聲二音俱姓
  理也攻也澄之切音與馳同又治中官名歐陽氏曰六經治字平聲又寘韻治直吏切孟子治人不治上音持下音値姓從平聲
  音如詩來咨來茹音如又姓又語御韻易連茹去聲詩不茹禮記茹毛音汝
  說文山川氣也從雨雲聲唐置雲州姓也古作雲陸佃曰其上從二二者天中之隂也象形而已今雲雲二姓
  干元切說文從衣軎省聲又州名又姓出胡公之後史袁盎漢書作爰爰姓出濮陽毛氏袁從口俗省從厶作袁者俱非
  周王國在扶風美陽本作邠從邑分聲今經傳作豳唐眀皇以字類幽開元中改作邠今豳邠為二姓多寒切從口卑增韻複之對也又姓又單音染亦姓又單于音然俗作單與吅同非是
  語辭音檀漢有但巴又但蕩旱切與亶同揚雄傳亶費精神於此又入翰韻
  魚名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又善也詩度其鮮原又姓又阮韻鮮小也姓從平聲
  葵兗切音與圏同說文井中蟲從蟲肙聲又姓老子弟子蜎淵又先韻詩蜎蜎者蠋音捐姓從平聲相然切說文長生僊去也僊遷也遷入山也故字從人傍前漢郊祀志僊人羨門之屬師古注古亦為仙又作仚人在山上
  說文縣繫也從系持□倒首也前漢禮樂志髙張四縣又絶也孔子弟子縣成此縣掛之縣今俗加心後人轉用為州縣字作縣姓當讀作縣音𤣥
  渠為切角音君象也卦名徤也唐置乾州又十三元韻乾音乾燥也又乾利曰乾削又桑乾河名今姓當作乾音徤
  說文冠□也所以絭髪從闕元冠有法別故從寸取其在首故從元古亦謂冠爲元服後又謂之冠音官入翰韻音貫二字二音二姓
  視也周禮以觀四國音官又姓又翰韻道髙謂之觀姓從平聲
  胡千切羽音從貝聲臣執事也欲其用之如貝之行也又姓古作□俗作賢非是
  驅賢切角音周勃傳其先卷人又姓又銑韻作眷
  都昆切徴音廣韻廹也詩王事敦我又姓衛醜人敦治又寒韻敦音團聚也又蕭韻敦音刁畫弓也詩敦弓既堅又隊韻敦徒對切樂器也又願韻敦音頓爾雅邱一成為敦邱又太歲在子曰困敦




  陟遙切音與昭同又春王三朝歲朝月朝日朝又朝鮮居東方日出之地故曰朝鮮又姓左傳大夫朝吳或作鼂漢嚴助傳鼂不及夕漢書鼂錯又作朝錯又朝字覲君之稱又姓唐有拾遺朝衛
  馳遙切商音從黽從旦今俗作晁
  說文又取也從金少聲又謄寫也杜詩飯抄雲子白亦作抄本朝始有鈔姓
  乎刀切羽音淮南子智過百人謂之豪又毫長銳毛又十絲曰毫通作毫莊子毫釐二音俱姓郎刀切商音說文用力者勞又姓號韻勞郎刀切慰也勞其勤也今姓從平聲
  倉刀切從手喿聲把持也又號韻操七到切又節操又曲操今操從平聲
  居何切從欠哥聲釋名人聲曰歌古作哥前漢藝文志哥永言哥從二可今呼兄為哥又說文雲古歌字今二姓
  湯河切徴音說文彼之稱也從人它聲或作他河渠書注他與佗同姓
  囊何切徴音說文邑名從邑林聲左傳棄甲則那詩受福不那有那其居又姓西魏有那春俗作那非又合璧郍子那同非是又箇韻那作噤
  說文度也音戈又姓又箇韻古臥切誤也失也又卦名大過小過今姓從平聲
  居牙切角音美也從壴加聲周大夫嘉父又加語相增加也從力口與嘉字不同今二姓
  蒲巴切說文収麥噐從木巴聲又枇杷又榪韻巴歩化切田噐也二音今姓從平聲
  昌遮切商音說文車輿輪之總名又姓又魚韻車音居
  牛加切從行吾聲唐制天子居曰衙後人因以所治為衙又姓秦穆公子食采於衙因氏又語韻上聲音與語同又姓出馮翊
  音查又魚韻作諸専於切今二姓
  謨郎切宮音茫茫廣大貌本作芒詩宅殷土芒芒又汒谷名莊子汒若於夫子之言又忙心廹也又恾憂貌列子恾然無以應通作芒今五字各為姓
  說文望瞻望詩令聞令望易萬夫之望從亡前漢郊祀歌體招揺若永望並叶音平聲又朢說文月滿與日相朢也弦朢從臣從月今通作望又漾韻望去聲今姓依平聲
  千剛切說文穀倉也藏也又姓漢有倉氏蒼說文草色也從艸倉聲又穹蒼天也又蒼天又百姓曰蒼生又姓二字不同姓
  說文亡也持服曰喪又姓楚大夫喪左又漾韻四浪切詩天降喪亂今姓依平聲
  仲良切商音說文乆逺也又常也永也又姓又飬韻長展兩切音與掌同齒髙位尊曰長又君長令長又漾韻作去聲今姓依平聲而雙姓長孫依上聲
  說文木名從木昜聲又姓出𢎞農天水二郡揚飛舉也從手昜聲舉也又稱說也又揚州漢揚雄改揚二字二姓
  渠良切角音說文弓有力也從弓畺聲壯盛也又姓集韻或作弜通作強彊與強俱姓又疆說文界也與彊不同又養韻巨兩切角音勉也姓依平聲
  資良切角清音說文本將帥字又漾韻將字一曰有漸之詞後趙有常山太守將容當從將帥之將字共也詩金玉其相又姓又漾韻相息亮切視也助也又丞相官名後秦有相雲二音俱姓
  薄寒為涼又平涼地名又姓涼茂又涼說文薄也左傳作法於涼虢多涼徳從水今姓從涼字邱京切從卯公卿之卿又姓虞舜之後俗作卿誤
  怡成切羽音滿也從皿從夃又國名俗作盈非又姓
  離貞切徴音詩盧令令平聲姓也又敬韻力正切發號施令今姓從平聲
  何庚切羽音周有大行令官其後氏焉又陽韻詩肅肅鴇行又太行山名又梗韻音杏又漾韻行行如也又軰行也又敬韻下孟切言行之行今姓依太行之行
  囊能切爾雅雲鱉三足能又蒸韻作能姓也又隊韻作能音柰又姓
  知陵切與貞同音說文召也驗也又姓呉太子率更令徴崇又紙韻徴展里切音與紙同姓依平聲從火今俗省文作榮非
  當涇切徴音夏時萬物皆丁壯成實本姜姓丁公之後又庚韻中莖切詩伐木丁丁音與爭同今姓從前切
  唐丁切從廣廷聲詩既庭且實又朝庭又廷字廷尉之廷姓從庭字
  囊丁切徴音從丁今俗作寍寍器也姓從寧又俗作寕非
  虛陵切說文起也又盛也作也又官徴聚揚曰興今雲軍興是也又徑韻興許應切又比興也詩話雲興者感物而發姓從平聲
  郎丁切音與令同說文靈巫以王事神從巫作靈又姓齊靈公之後俗作□非是
  說文詞之舒也徂稜切又曾孫之曾音增論語曾謂太山曾是以為孝乎爾何曾比予於是俱讀作層經史竝無音止當音增從八從日囦聲俗上從⺈從田者非
  說文任也從力舉也又證韻勝詩證切克也姓當依平聲
  辰陵切從手又姓漢有承宮百官表丞相與承各異
  音膺說文當也書誕膺天命又姓出南頓又證韻應於證切音與映同答也物相應也唐置應州門曰應門今姓當依平聲
  廣韻凌氷凌也韻會淩注氷出也詩納於凌隂周禮凌人扵凌字下注水名出臨淮又姓呉有淩統然則今當作淩不當作凌也及查三國志凌綂傳不作淩俟更詳之又證韻作里孕切
  蒲兵切宮音書曰平章百姓又姓齊晏平仲後史記作便章百姓又作辨章今依平字
  廣韻駕也登也孟子不如乗勢又姓又證韻乗實證切萬乗之乗今姓從平聲
  思留切商音從肉攸聲長也又姓又修說文餙也從彡攸聲廣韻通作脩
  力求切說文止也從田丣聲又地名陳留又姓出㑹稽經史作留傳寫誤耳
  ⿱尤切說文魯縣從邑芻聲古邾夷國孟子時改作騶又姓通作騶孟子騶人也又姓句踐之後二字俱姓俗作鄒非
  郎侯切徴音從母從中女今又作婁又星名又姓又虞韻牽也毛詩弗曵弗婁又𪊍韻卷婁猶拘攣也姓從尤韻
  音芣韓送窮文可數也不注平聲又姓汲郡人不凖又有宥勿韻俱作不
  音拘句呉地名通作鉤又姓又虞韻須句地名又韻文調止䖏曰句讀又宥韻句與揖同句當也又姓有句扶尤宥二韻俱姓
  徐心切六尺曰尋倍尋為常又俗謂庸常為尋常從口俗從幾作尋悞晉有尋㑹
  慈鹽切商音說文渉水也從水㬱聲又姓出臨川又𤄵字廬江𤅬山書作濳俗從夫作潛非姓依濳字說文保也從人壬聲音壬又作任堪也保也任用也姓如壬讀
  說文星也音孫參白虎宿三星又孔子弟子曾參又姓祝融後又參差不齊詩參差荇菜音村又覃韻論語立則見其參於前參天兩地又官參知政事作倉含切又感韻襍也素感切與糝同又勘韻七紺切商音鼓曲也參鼓也姓依參星之參俗作參省文非
  徒南切徴音詩葛之覃兮又姓又琰韻徒㸃切又感韻研精覃思作膽今姓從平聲俗作覃非說文劍鼻從金覃聲徐心切又姓又覃韻音談姓依侵韻
  水貌又姓論語澹臺或作淡今二字俱姓
  說文視兆問也從卜口凡相𠉀謂之占又沾沾沾輕薄也又苫詩廉切說文蓋也從艸占聲草覆屋也又粘尼占切說文相著也四字俱姓
  說文里中門從門臽聲閭閻也又姓出河南天水又閆與閻同音通作閻二姓
  離鹽切歛也又州名又姓從廣兼聲俗作㢘非
  鄭地名匈奴傳氾邑又姓從己胡感切從己悞又梵韻濫也作凢姓依平聲
  上聲
  弭母婢切宮音爾雅弓有縁謂之弓無傳謂之弭縁謂矯餙而漆之詩象弭魚服又彌止也通作弭二字竝姓
  芉 -- or 𦍋 ?說文芉 -- or 𦍋 ?羊鳴也此古楚姓也上從艸下從干今從千誤
  姓氏也又支韻氏於連切匈奴閼氏單于後俱姓
  隠綺切羽音依也從人奇聲又姓或作綺俗從立作倚非
  兩耳切在邑曰里又長安曰戚里又姓晉大夫里克又理說文治玉也從王理聲義理也又姓殷有理徴又曰里與理通今二字並姓
  𠇍忍爾切商音言之助也或作爾通作爾今從尒姓
  象齒切本作佀從人㠯聲今㠯字既作以故又加人作似也本朝又有侶姓
  遺𠇍切角音說文舉踵望也從人止聲或作跂義同姓依企
  曰許切大也通作鉅又姓又御韻義與遽同姓從上聲
  象呂切商音次第也敘結也又敘述也又敘州又姓正義雲敘序音義同亦通作緒前漢書張蒼傳緒正律歴與序同從支從余今作敘從又誤二字俱姓
  說文止也從文得幾而止又作處詩爰居爰處又姓見風俗通北海太守處與姓從處字又御韻昌㨿又州名俗作䖏非
  爾也通作汝亦姓又御韻見據切孟子女於呉今從上聲
  說文詁訓故言也從言古聲或作故又慕韻果五切今姓依上聲而詁故皆姓
  說文從壴從支象其手擊之也樂器也又國名與鼔舞之鼔不同鼓從支蒲卜切俗作皷非疑古切角音五行也數也又姓又伍說文相參伍也從人五聲又姓二義不同
  說文辰也又一縱一橫曰旁午又劉向傳蠭午猶雜沓也午從辵曰迕違也禮記本迕其衆以伐有道通作午又午從人曰仵偶也三字俱姓
  說文寫也從口土聲又出也舒也又慕韻去聲姓從上聲
  說文大也從水尃聲廣也通作普詩溥天之下從浦從寸俗作溥非
  屈原賦草木莽莾又鹵莾又姓又養韻母朗切又有韻莽犬善逐兎草中為莽從卉姓從廾非此主切音與且同七序切収也受也又有韻作聚音姓從別切
  爽主切音與暑同說文計也從支婁聲又責也又目也左傳乃執子商而數之又姓又遇韻為遇切算數也取數之多者俗作數從米非
  上主切音與墅同說文豎立也從臤豆又姓左傳有豎拊或作豎俗作監非
  說文山居下也從廣氐聲又止也後漢廣陵王傳封以方底又紙韻厎從廠氐聲如砥礪之砥姓從薺韻山禮切商音說文滌也與灑同前漢書平帝紀灑心自新今經傳皆作洗又極韻其極切洗洗寒貌二字俱姓嶺南有之
  舉蟹切角音說文判也從刀判牛角庖丁解牛廣韻講也脫也散也又卦名又州名又姓又卦韻除也發也又唐進士由鄉而貢曰解又居隘切詩夙夜匪懈又俗作觧從羊一字三音
  五賄切音與洧同陮隗髙也又大隗山名又姓又灰韻平聲音枚姓依賄韻
  糾憤切上聲也說文謹厚也又姓時呼為運
  說文從艸夗聲古謂之囿漢謂之苑風俗通雲苑藴也詩伐木有苑通作菀漢百官表有牧師菀令又宛平聲苑宛俱姓
  五逺切角音說文代郡五阮闗也又姓出陳留又元韻古原字
  光眀也又詩赫兮咺兮注宣著貌又元韻平聲姓依上聲
  當旱切徴音說文厚也誠也或作單詩俾爾單厚又先韻作儃翰韻徒案切姓從旱韻
  蘓旱切商音誕也閒也不自檢束曰散又姓又寒韻閑散作平聲又翰韻先旰切分離也布也姓從旱韻許旱切角音䍐幵皆氐羗種又姓或作早又作罕
  古緩切角音從竹官聲又樂器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又國名又姓通作筦東方朔以管窺天注古管字俗作𬋩非
  說文百家為酇從邑贊聲聚也周禮四里為酇五酇為鄙又曰五鄉為酇又縣名又姓又寒韻作攢又翰韻作管切
  𥳑賈限切角音從竹閒聲詩畏此簡書又姓俗從竹從間
  仕限切商音說文捌也從木戔聲閣也漢燒絶棧道又姓漢有棧濳又諫韻棧仕諫切音餞紀偃切角音唐有侍臣蹇道厚從僖宗西幸僖宗謂曰蹇不利東北因更氏曰寋今有本朝蹇忠定義仍依蹇字或傳寫之誤耳
  說文兗州之兗又姓從口從兒與公厶之字不同今俗作兗字者誤
  上演切商音大也佳也又姓俗作善亦作善又線韻去聲
  曲也詩有卷者阿又中庸一卷之石又銑韻卷古轉切曲也
  舉夭切角音說文矯揉也正曲也妄也汲黯傳矯制又強哉矯詩矯矯虎臣又姓又蕭韻矢躍出也平聲姓依篠韻
  苦浩切角音說文老也從考省丂聲廣韻校也成也又落成曰考通作攷周禮官府設其攷又宰夫攷其治又攷通考
  杜皓切徴音說文所行道也蹈也又號韻作導又姓
  補抱切音與鮑同說文珍也從寳玉聲或作珤後漢珍珤萬倍又姓
  說文非眞也且也借也又姓又麻韻假已也天王登假若價去雲耳注與遐同又禡韻美也詩假樂姓從禡韻
  淺野切角音薦也借曰之辭又姓且發語辭且夫且如之類是也又姓又魚韻且詩籩豆有且又虞韻詩匪我思且又語韻七序切姓從禡韻
  以兩切羽音說文養也育也又姓從羊從食俗作飬非養居倦切又姓凣養生與涵養皆上聲如孟子養氣則去聲養親養志皆入漾韻
  補永切宮音火也又姓又邴說文宋下邑從邑丙聲在泰山又姓通作丙漢宣帝紀邴吉傳作丙吉今二字俱姓
  說文禾永也詩實頴實栗又毛頴又姓又潁水出潁川從水俗作頴非
  魯杏切徴音說文寒也又姓又青韻冷澤也呉人謂水曰冷澤又泠青泠水也又泠泠泉聲又姓周大夫泠州鳩二字不同音
  普等切宮音國名穆天子傳西征至於䣙又前功臣表䣙侯或作傰又作倗三字俱姓
  巨九切角音舂也又姓華謳家臣臼任又咎字災也晉臼犯或作咎犯今二字俱姓
  印鼻也從金丑聲又姓又紐女九切系也從系丑聲今二字俱姓
  始九切商音說文頭也始也又宥韻自陳曰首姓從上聲
  說文守官也主守也又攻守也又執守也又宥韻作去聲姓從上聲
  說文君後也又天子妃曰後曲禮註疏雲後後也後於天子亦以廣後𦙍也又姓
  說文薄味也從水炎聲又姓又覃韻作平聲與澹義同姓從上聲
  而琰切商音本作冄象形或作冉楚辭老冉冉其將至兮又姓今姓從冉字
  說文以繒染為色從水雜聲周禮染人又姓毛氏曰從九俗從丸非
  文減切商音水貌又澄也澹也又湛湛露貌又侵覃鹽韻讀作平聲又作直減切呼為去聲非容逺切角音富用也漢有虎圏又姓又先韻音拳又願韻其願切姓從上聲
  去聲
  奉父勇切說文承也獻也又宋韻去聲姓從去聲
  幾利切音與寄同說文北方也從北異聲又州名又姓或作兾書禹貢兾州今姓從冀又兾亦姓七四切音與刺同又位次也次於上也從欠二聲俗作冫非又佽說文便利也詩決拾旣佽通作次二字二姓
  知義切說文識詞也又姓晉有智伯又論語知者樂水或作知今智知二字俱姓
  神至切垂示也古作示經史借作視詩視民不恌注古示字師古曰漢書多以視為示古字通用香義切羽音從戈虛聲弄也謔也又姓又支韻音僖姓從去聲
  兵媚切音與賁同宻也視也藏也又姓或作秘今二字俱姓
  所類切角音將也主也既也或作率方伯連率又質韻作帥入聲堯舜帥天下以仁今姓從將帥帥字紆胃切音與畏同風俗通火斗曰尉又廷尉官名又姓又勿韻音鬱姓從未韻
  居御切角音說文持也從手豦聲依也引也又姓俗作㨿非
  說文稱也又姓平去二音姓從去聲
  良豫切商音說文謀思也有所圖曰慮又姓又魚韻林慮山名音廬姓從去聲
  殊遇切樹之言豎也又立曰樹又姓古作樹又姓
  俞戌切與豫同寛也容也又姓又書作䘱
  說文使為之也從支古聲舊也事也又物故也又姓通作固史記晉世家咨於固實
  徒故切說文法制也又鐸韻度謀也量也料也時也姓從去聲
  莫故切宮音姓也又慕說文習也思也二字二姓
  去聲金塗謂之錯又姓太宰後與措同又鐸韻清各切詩約軧錯衡一曰襍也或作厝又姓二音俱姓郎計切音與詈同美也善也附也從麗不從兩日又姓又支韻髙麗夷國名音歴又音離
  居太切角音覆也掩也又姓俗作蓋又合韻蓋音盍二字俱姓
  他蓋切徴音說文通也安也又州名又姓今文省作太亦姓泰伯亦稱太伯又經史古大字無㸃後人加㸃以別大小之大字
  於蓋切詩藹藹王多吉士又姓又賄韻作上聲
  說文斗斛槩也又節㮣莊子豈能無大槩於心或作概伯夷傳其文辭不少概見二字義同姓從槩字先代切音與賽同說文隔也邊塞也又職韻蔽塞也姓從隊韻
  即刃切商音進也又易卦名又國名又姓俗作晉非
  說文員數也本作員從貝口聲𨽻省作員楚有伍員後人慕之為姓唐半千員王問切入問韻都困切徴音說文下首也又貯也次也又州名又頓子國又姓又沒韻音特姓從願韻
  無販切宮音陸佃曰蜂一名萬其字象形又樂名又數也又州名又姓又萬字亦姓附萬字說文強也又弓弩曰幹易幹父之蠱又枝幹本作幹後人改從木通作幹又寒韻音翰姓
  古玩切角音詩三歲貫女穿也行也又條貫漢書同條共貫又本貫鄉籍也又姓又寒韻孟子不貫與小人乗音慣左傳貫三人耳音官
  說文仕也從臣俗作䆠非
  胡慣切羽音憂也又賈誼鵬賦又何足患音環平聲姓從去聲
  郎甸切商音說文繒也漢郊祀韻練時日又姓又鍊說文治金也或作煉通作練漢書鍜鍊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三字三義姓從糸
  山巧切商音漸也又效韻所教切姓從巧韻
  凢告命告假之告止音去聲又屋韻音谷姓從去聲
  好者好也本音上聲今姓從去聲
  薄報切音與抱同又強暴之暴又姓又覺韻音曝
  麼駕切説文亞醜也又次也又麻韻東方朔伊優亞者辭未定也音牙姓從禡韻
  胡化切羽音華山山名又州名又姓又麻韻胡𤓰切說文榮也音花姓從禡韻
  神夜切商音又姓又昔韻音易又官名僕射姓從禡韻
  口浪切角音髙極也一曰䍐名左傳亢宗又漢書上下相當無不卑屈曰亢又陽韻音康趙充國傳威謀靡亢又論語陳亢音剛姓從漾韻
  甫亮切說文逐也又肆也又陽韻平聲養韻音訪姓從漾韻
  時亮切商音説文庶幾也從八面聲又髙尚也崇尚也又姓又養韻尚是掌切與上同姓從漾韻初避諱各用其一偏或為文氏或為茍氏然敬從⿱非茍從支非文也俱非其一偏也
  之盛切商音說文守一以正也平也長也君也又歲首曰正月又秦改正月為正字為平聲姓從去聲正也周官司馬掌邦政又大曰政小曰事又姓又庚韻音征
  力正切商音説文發號令也又律也法也善也又縣令又庚韻音伶姓從去聲
  徒徑切徴音說文安也靜也止也又州名又姓又定營室星也詩定之方中音訂
  戾也名與實爽曰繆又姓又尤韻繆莫彪切又綢繆又屋韻繆諡也通作繆二韻俱姓
  宿列星也二十八宿音秀又屋韻宿止也音夙亦音秀星宿亦音夙二字同畫同義不同音俱姓苦濫切音與勘同説文望也從門敢聲一曰邑名又姓𨃰韻又闞虎檻切
  入聲
  榖古祿切角音從禾五穀禾麻菽麥豆也又祿也又穀字從木或從米作糓並同義姓從禾若從車輦轂之轂從糸綺縠之縠
  莫卜切宮音草木也從丨徒本切從丨其月切非又姓
  説文渥髪也從水木聲王制湯沐之邑又姓俗作沭非
  方六切宮音説文僃也從⽰畐聲佑也又州名又姓今省文作福
  房六切宮音説文伺也從人犬伺人也又三伏又姓毛氏曰從人從大音大非
  説文虎貌從虍必聲徐曰古者或用為伏羲之伏又姓或作宓
  說文從禾敬也美也清也又昭穆廟序也又姓通作繆秦穆公又曰繆公通用二字通姓
  祿盧谷切徴音説文福也一曰居官廩祿也漢有天祿閣又姓或作彔又作逯三字俱姓
  獸角挺漢四皓姓音與祿同
  説文蹋鞠也從革匊聲詩陳師鞠旅鞠我育我養也窮也又姓尚書令鞠譚又鞫説文推究其罪也亦姓麴邱六切説文酒母也今文作麴又姓或作麴亦作麯通用四字俱姓
  轄覺切羽音説文受教傳業曰學又姓朱氏曰學之為言效也又入效韻學從臼作學作學斈並非逆角切角音從山獄聲詩崧髙維嶽或作岳五帝紀四岳又州名岳州今姓從岳間有姓嶽者説文樂五聲八音又姓又效韻樂魚教切姓從入聲
  説文終也竟也盡也又星名又國名又姓俗作畢
  覔畢切宮音説文甘飴也又蟲名又姓俗作蜜又密莫茟切爾雅山脊也靜也秘也近也又國名又姓俗作宻非二字不同俱姓
  説文安也又黙也亦姓或作宻又作伏
  食質切商音説文富也誠也滿也或作寔姓從實
  億結切羽音説文乙象春草木寃曲而出隂氣尚強其出乙乙也又承甲又爾雅魚腸謂之乙其形屈如也又姓與一不同
  益悉切羽音數之始也古作弌通作壹詩壹發五豝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説文壹專壹又合也誠也二字俱姓
  弋質切羽音說文失也從也奔也又隠也遁也又姓通作佚孟子四肢之於安佚以佚道使民逸與佚同音弼詩佛時仔肩又論語佛肸魯人又勿韻符勿切音與伏同姓從弼音
  説文治水也從水曰聲又奔汨疾貌又楚辭汨吾南征與汨沒字不同
  尺律切出入也當作出俗從兩山者非
  紆勿切廣韻又滯也詩六月食鬱及薁又俗作欝非
  草名詩匪莪伊蔚又州名又音尉
  魚厥切說文闕也隂不可抗陽於文闕者為月毛氏曰月上有闕中二畫連左不連右月□月三字不同王伐切詩對越在天又逺也逾也又國名又姓通作粵史漢越皆粵二字俱姓
  蒲沒切彗星謂之孛又姓又隊韻作去聲
  烏括切旋也韻也又姓又緩韻作上聲
  説文覆審也知也考也省也又姓通作詧
  大學有絜矩之道從糸從主從刀音結又姓俗從力非或作潔
  他結切徴音又姓古作銕俗作鉄
  筆別切音與鱉同辨也分也又分離曰別皮列切姓從下字
  子結切從竹即聲操也制也又卦名又時節又姓俗作莭
  廣韻漏泄也歇也又姓又祭韻弋制切孟子泄泄沓沓也或作洩
  説文本作切假借作契字舜使契為司徒又霽韻與器同説文約也書契也劵也或作契今契偰俱姓斷也廣韻又抝折一曰屈曲也禮記折旋中矩又祭韻音制姓從入聲又拆開也加一㸃又析音昔亦姓欲雪切喜也又姓或作説易説以使民論語不亦説乎二字通用
  力灼切商音説文經略又大略又忽也又方略又姓作畧非
  鞠也從木白聲又木名又姓或作栢
  長也古作白漢書通作伯俱姓
  側格切說文迮迮超也又姓又笮屋上簿也通作迮或作筰三字俱姓
  側格切説文謀也籌也又簡策又射策或作筴史記不用其筴漢書天授神䇿亦作□史龜策傳諸靈數策通作冊漢書萬世之長冊
  郎達切音辣漢有燕刺王又姓又寘韻七賜切又刺史官名又書曰刺又陌韻刺七跡切音與七同穿也漢書終日刺繡文史記佐刺船又軍士刺面姓從上聲
  秦昔切說文簿書從竹耤聲又姓又藉狼藉也亦姓
  施隻切説文解也又姓通作醳史魏世家與其以秦醳衛不如以魏醳衛
  説文變易也大傳易無體又州名又姓又寘韻易難易也音異
  亭歴切説文赤狄本犬種又姓春秋狄國之後或作翟周記戎翟匈奴傳夷狄二字俱姓
  入聲姓也又支韻音梨寘韻音利
  蓄力切教令也天子制書曰敕或作勑
  莫北切干也貪也又冐頓匈奴單于名又姓又號韻音貌
  席入切從羽又便習慣熟也詩習習谷風又姓俗作習
  傍也又姓又莢草實又蓂莢又姓又俠史記有游俠又姓又挾持也詩既挾我矢又郟郟鄏地名又姓通作夾五字俱姓
  本作灋姓從法字










  氏族博攷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九     眀 凌廸知 撰譜系
  總論
  氏族者古史官所記也昔周小史定世系辨昭穆故古有世本錄黃帝以來至春秋時諸侯卿大夫名號紀統左丘眀傳春秋亦言天子建徳因生以賜姓祚之土命之氏諸侯以字為氏以諡為族昔堯錫伯禹姓曰姒氏曰有夏伯夷姓曰姜氏曰有呂下及三代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後世或氏於國則齊魯秦呉氏於謚則文武承宣氏於官則司馬司徒氏於爵則王孫公孫氏於字則孟孫叔孫氏於居則東門北郭氏於志則三烏五鹿氏於事則巫乙匠陶於是受姓命氏粲然衆矣秦既滅學公矦子孫失其本系漢興司馬遷父子乃約世本修史記因周譜眀世家乃知姓氏之所由出虞夏商周昆吾大彭豕韋齊桓晉文皆同祖也更王迭覇多者千祀少者數十代先王之封既絶後嗣䝉其福猶為彊家漢髙祖興徒歩有天下命官以賢詔爵以功誓曰非劉氏王無功矦者天下共誅之先王公卿之胄才則用不才棄之不辯士與庶族然則始尚官矣然猶徙山東豪傑以實京師齊諸田楚屈景皆右姓也其後進㧞豪英論而錄之蓋七相五公之所由興也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權歸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氏士族為之以定門胄品藻人物晉宋因之始尚姓已然其別貴賤分士庶不可易也於時有司選舉必稽譜籍而考其真偽故官有世胄譜有世官賈氏王氏譜學出焉由是有譜局令史職皆具過江則為僑姓王劉袁蕭為大東南則為呉姓朱張顧陸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關中亦號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子陸源實首之虜姓者魏孝文帝遷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八氏十姓出於帝宗屬或諸國從魏者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為部落大人竝號河南陽人郡姓者以中國士人差第閥閲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曰膏粱有令僕者曰華腴尚書領䕶而上者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大中大夫者為丙姓吏部正員外郎為丁姓凡得入者謂之四姓又詔代入諸胄初無族姓其穆陸奚於下吏部勿充猥官得視四姓北齊因仍舉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選故江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則為右姓太和以郡四姓為右姓齊浮屠曇刪類例凡甲門為右姓周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為右姓隋開皇氏族以上品茂姓則為右姓唐貞觀氏族志凡第一等則為右姓路氏著姓略以盛門為右姓柳沖姓族系錄凡四海望族則為右姓不通歴代之説不可與言譜也今流俗獨以崔盧李鄭為四姓加太原王氏號五姓蓋不經也夫文之弊至於尚官官之弊至於尚姓姓之弊至於尚詐隋承其弊不知其所以弊乃反古道罷鄉舉離地著尊執事之吏於是乎士無鄉里里無衣冠人無廉恥士族亂而庶人僣矣故善言譜者繫之地望而不惑質之姓氏而無疑綴之婚姻而有別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其信可與也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與也闗中之人雄故尚冠冕其逹可與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貴戚其泰可與也及其𡚁則尚婚婭者先外族後本宗尚人物者進庶孽退嫡長尚冠冕者略伉儷慕榮華尚貴戚者徇勢利亡禮教四者俱弊則失其所尚矣人無所守則士族削士族削則國從而衰管仲曰為國之道利出一孔者王二孔者彊三孔者弱四孔者亡故冠婚者人道大倫周漢之官人齊其政一其門使下知禁此出一孔也故王魏晉官人尊中正立九品鄉有異政家有競心此出二孔也故彊江左代北諸紛亂不一其要無歸此出三孔也故弱隋氏官人以吏道治天下人之行不本鄉黨政煩於上人亂於下此出四孔也故亡唐承隋亂宜救之以忠忠厚則鄉黨之行修則人物之道長則冠冕之緒崇則教化之風美乃可與古參矣晉太元中散騎常侍河東賈弼譔姓氏簿狀十八州百六十郡合七百一十二篇甄析士庶無所遺宋王𢎞劉湛好其書𢎞毎日對千客可不犯一人諱湛為選曹撰百家譜以助詮序文傷寡省王儉又廣之王僧孺演益為十八篇東南諸矦自為一篇不入百家數弼傳子匪之匪之傳子希鏡希鏡譔姓氏要狀十五篇尤所諳究希鏡傳子執執更作姓氏英賢一百篇又著百家譜廣兩王所記執傳其孫冠冠撰梁國親王太子序親簿四篇王氏之學本於賈氏唐興言譜者以路敬淳為宗柳沖韋述次之李守素亦名姓氏時謂肉譜者後有李公淹蕭頴士殷孔志至為世所稱初漢有鄧氏官譜應劭有氏族一篇王符潛夫論亦有姓氏一篇宋何承天有姓苑二篇譜學大抵具此魏太和時詔諸郡中正各列本土姓族次第為舉選名曰方司格人到於今稱之雜編
  古者別生分類始有姓氏之書尊世系敘昭穆則有姓氏之官源派有敘秩秩可考自譜牒乆廢源流無㨿崛起草莽之夫而求附聖眀之後生長夷狄之族而僣紊帝出之裔噫可歎矣且五帝之相承三世之繼禪無非出於黃帝之後考之史遷世表黃帝二世而顓帝三世而髙辛四世而帝堯至舜則八世此帝之世系出於黃帝眀矣四世而禹二十世而湯至武王則三十一世此王之世系出於黃帝又眀矣是雖史遷世掌天官能知譜牒之詳而亦帝王盛世歴歴有官若書也雜編
  世之執茫昩之説者曰契生於卵后稷人跡世系無可考也泥五徳之説者曰髙辛以水生木夏禹以土生金世系之不必信也意稷契之事特經傳欲示以天命精㣲之意五徳之説又特起於漢儒附㑹之私皆不可以實論也秦起西戎特一醜類托於栢翳之所出若難信也況呂政受命寄身不常而亦玷栢翳之後可乎漢起鄉中特一亭長本於唐堯之所出似無疑也況鄙哉劉𥙿亦冒堯王而亦玷唐堯之後可乎曹魏之興肇於宦官曹騰而以為曹叔振鐸之裔夫何僣矧嵩係飬息姓氏無考邪唐祖之始肇於隴西北道而為出皋陶夫何偽矧以理為李尤為不經邪甚者晉之敬塘西夷裔也而改姓石氏可乎唐之克用朱邪族也而冒姓李氏可乎嗚呼杜正倫求與於城南諸杜君子所鄙郭崇韜哭子儀之墓識者羞之況帝王正統使醜類卑族混而無別君子安得不辯之哉此無他自秦以後姓氏無書毋怪乎夷夏貴賤之混也雜編
  子長之序司馬氏所自出也其先司馬適晉後復奔魏子雲之序揚氏所自出也其祖食采晉陽後為陽侯二公之序詳矣然按之春秋隨㑹奔秦自秦入魏入魏而還晉豈有自晉而奔魏之理則知子長之説也妄考之張衡言晉大夫食采於陽為楊氏有罪而楊氏滅無有所謂陽矦則知子雲之説也疎嗚呼子長子雲漢大儒也所序又復自姓也本末源流錯謬無㨿況欲以一人之見而論他人之譜籍噫難矣哉雜編
  姓氏之學最盛於唐而國姓無定論林寶作元和姓纂而自姓不知所由來漢有鄧氏官譜應劭有氏族篇又有潁川太守聊氏萬姓譜魏立九品置中正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各有簿狀以脩選舉晉宋齊梁因之故晉散騎常侍賈弼太保王𢎞齊衛將軍王儉梁北中郎諮議參軍知撰譜事王僧孺之徒各有百家譜徐官又有百官譜宋何承天撰姓苑與後魏河南官氏志此二書尤為姓氏家所宗唐太宗命諸儒撰氏族志一百卷桞沖撰大唐姓系錄二百卷路淳有衣冠譜韋述有開元譜柳芳有永泰譜栁璨有韻略張九齡有韻譜林寳有姓纂卲思有姓解其書雖多皆本世本公子譜二書二書皆本左傳然左氏所眀者因生賜姓祚土命氏及以字以諡以官以邑五者而已通志氏族序
  通典載晉太元中賈弼大披羣論撰十八州百一十六郡合七百一十二卷士庶略無遺缺宋王洪劉湛竝好其書洪日對千客不犯一人諱湛復選百家譜傷於寡略齊王僧孺又為八十卷東南諸侯則為一部不在百家之數事文類聚
  李守素為倉曹參軍通姓氏學號肉譜虞世南與論人物歎曰肉譜定可畏許敬宗曰此名豈雅目邪世南曰昔任彥升通經時稱五經笥令以倉曹為人物誌可乎事文類聚
  歐陽文忠公蘇眀允各為世譜文忠依漢年表眀允以禮大宗小宗為次雖例不同皆足以考其世次雖然竊文忠所謂不知姓之所自而昩昭穆之敘則禽獸不若也其譏切世之人可謂至矣然歐陽氏得姓凡幾年其間文學之士蓋亦多矣文忠始為之譜斯言恐未為得也塵史
  晉摰虞撰族氏昭穆十卷上疏進之以為足脩物廣多聞人以為定品違法司徒劾之詔原之
  後魏太和中定四海望族以崔寳等為冠其後矜尚門地故氏族志一切降之
  唐髙宗時許敬宗以不敘武后世以李義府恥其家無名更以孔志約楊仁卿等十二人刋定之合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帝自敘所以然改為姓氏錄韋述好譜學見栁沖所撰姓族系錄每私冩懐之還舎則又繕錄故於栁氏源派為詳乃更撰開元譜十二篇孔至眀世族學與韋述蕭頴士柳沖齊名撰百家類例以張説等為近世新族剟去之説子垍方有寵怒曰天下族姓何豫若事而妄紛紛邪
  桞沖修國史為太宗命諸儒撰氏族志甄差羣姓其後門胄興替不常沖請改修其書帝詔魏元忠等共取功徳時望國籍之家等而次之號姓系錄
  路敬淳兼修國氏尤眀姓系自魏晉以降推本始末皆有條序著姓略衣冠系錄百餘篇
  劉子𤣥別撰劉氏家史及譜考上推漢為陸終苖裔非堯後彭城叢亭諸劉出楚孝王嚚曾孫居巢後不承元王按據眀審議者髙其博
  唐太宗詔士廉與韋述岑文本令狐徳棻齎天下譜牒叅考史傳檢正真偽進忠賢退悖惡先宗室後外戚退新門進舊望右膏粱左寒畯合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為九等號曰世族志以上俱白孔六帖
  事實
  自敘宗袞
  謝康樂稱太傅為宗袞
  與巫通譜
  唐趙彥昭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以權倖進中宗時有巫趙挾鬼道出入禁掖彥昭以姑事之其得宰相巫力也
  尊為父兄
  李義府己貴乃言系出趙郡與諸李敘昭穆嗜進者徃徃尊為父兄給事中李崇引與同譜既謫普州急削去
  呼為叔父
  羅威賦詠甚有情致錢塘人羅隠有詩名威遣使賂遺自敘宗姪呼為叔父
  同譜復合
  㑹稽黃渥與庭堅皆出於婺州之黃由七世以上失其譜以年相望與渥相近復以兄弟合宗
  不許通譜
  杜正倫求與城南諸杜同譜不許銜之諸杜所居號杜固其地有旺氣故世衣冠正倫既執政建言鑿杜固通水利既鑿川流如血閲十日止自是南杜不振
  不妄認祖
  狄青為樞宻使有狄梁公之後持梁公畫像及告身十餘通詣青獻之以謂青之逺祖青謝之曰一時遭際安敢自附梁公厚贈而還之比之郭崇韜哭子儀之墓所得多矣
  遙遙華胄
  梁何昌㝢為吏部尚書有姓閔求官者昌㝢問君是誰後對曰子騫後昌㝢掩口笑曰遙遙華胄
  認郭汾陽
  五代唐郭崇韜為樞密使用事自宰相豆盧革等皆附之以其姓郭因問崇韜曰汾陽王本太原人徙華隂公世家雁門豈其支派邪崇韜曰因遭亂亡失譜牒嘗聞先人言上距汾陽四世耳革曰然則固從祖也
  通譜方相
  唐有士人姓方好矜門地但姓方貴人必認為親戚或戲之曰豐邑方相何親遽曰再從伯氏戲者笑曰既是方相姪只堪嚇鬼豐邑乃蓋造兇器出賣之地
  妄認遠祖
  有一故相逺派在姑蘇因嬉遊書其壁曰大丞相再從姪某嘗遊有士人李璋素好訕謔題其傍曰混元皇帝三十七代孫李璋繼至
  同姓末屬
  劉向上疏臣幸得同姓末屬聯肺腑
  異派同根
  李密與唐髙祖書曰與兄派流雖異根系本同
  厚待同姓
  何武為郡吏事太守何壽壽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姓故厚之
  乃與通譜
  張九齡張説為相親重之乃與通譜系
  詔附屬籍
  韋嗣立與韋後屬疏帝特詔附屬籍
  四同
  李摰與李敏同姓同歳同門又同及第故詩云契分四般同
  別洞
  尚書故實唐黃生登進士第人問與頗同房否對曰別洞黃氏

  氏族博攷卷九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十     眀 凌廸知 撰譜籍
  帝系
  帝王姓系總譜一卷吳逵撰帝王記譜一卷
  帝系圖一卷     世本二卷劉向撰
  世本四卷宋𠂻撰    帝譜世本七卷宋均撰
  世本別錄一卷宋均撰  世本王矦大夫譜一卷世本譜二卷王氏注   漢氏帝王譜三卷
  帝系譜二卷張愔等撰   尚書血脈一卷
  宋譜四卷      齊帝譜屬十卷
  梁帝譜十三卷    後魏譜十卷
  齊髙氏譜六卷    周宇文氏譜一卷
  大唐皇室新譜一卷唐李衢撰唐皇室維城錄一卷李衢等撰唐書總記帝系三卷  天潢源派一卷唐李匡文撰宋仙源積慶圖一卷  宋維城錄一卷天聖十八年宋玉牒三十三卷   仁宗玉牒四卷
  英宗玉牒四卷    帝王血脈小史記五卷帝王血脈圖小史後記五卷
  皇族戚里附
  公子姓譜二卷    齊永元中表簿六卷
  梁大同四年表簿三卷 齊梁宗簿三卷
  國親皇太子親傳四卷賈冠撰
  齊梁本支一卷李燾撰  後魏方司格一卷
  梁親表譜五卷    後魏皇帝宗族譜四卷後魏辨宗錄二卷元暉業撰 魏孝文列姓族牒一卷
  後齊宗譜一卷    南族譜二卷
  皇唐玉牒一百十卷李衢等撰玉牒行樞二卷李匡文撰
  唐偕目譜一卷李匡文撰紀髙祖至昭宗中宮及太子諸王公主名號封拜出降年月皇孫郡王譜一卷李匡文撰 元和縣主譜一卷李匡文撰李氏房從譜一卷   唐宗系譜一卷
  唐室新譜一卷李林甫撰  祖宗屬籍譜一卷
  宗室齒序圖一卷   仙源類譜一卷王鞏撰
  趙氏大宗血脈譜一卷趙異撰
  春秋宗族譜一卷   韻類次宗譜五十卷宋敏求撰宗室世表三卷司馬光撰  氏族具員一卷
  皇親故事二卷宋李至撰  晉司馬氏本支一卷李至撰
  總譜
  族姓昭穆記十卷晉摰虞撰 百家集譜十卷王儉撰
  續百家譜四卷梁王俊之撰 百家譜拾遺一卷
  百家譜三十卷王僧孺撰  百家譜集鈔十五卷王僧孺撰百家譜二十卷賈執撰  百家譜十五卷傅昭撰
  百家譜世統十卷   百家譜鈔五卷賈執撰
  百家譜二十卷徐勉撰  百家譜三卷丁維皋撰
  姓氏英賢譜一百卷賈執撰姓苑十卷何承天撰
  姓苑三卷林寳撰    複姓苑一卷
  氏族要狀十五卷賈希鑑撰 官族傳十五卷
  諸姓譜一百十六卷梁司空王儉撰
  大唐氏族志一百卷髙士廉撰姓氏譜二百卷呂才等撰
  大唐姓族系錄二百卷桞沖撰
  大唐十四家貴族一百卷
  衣冠譜六十卷    著姓略記二十卷路敬淳撰姓氏實論十卷王文感撰  姓苑略一卷崔日用撰
  開元譜二十卷韋述撰  天寳新譜一卷明皇撰
  國朝宰相甲族一卷韋述撰百家類例三卷韋述撰
  唐新定諸家譜錄一卷李林甫等撰
  姓氏雜錄一卷李至撰  百官姓氏記五卷李利渉撰編古命氏三卷李利渉撰  永泰新譜二十卷栁芳撰
  續譜十卷栁璟撰    聖朝臣寮家譜一卷宋朝人撰
  姓史四卷      氏姓譜一卷
  姓氏祕略二卷李利渉撰  唐譜傳引一卷
  姓解三卷卲思撰    熈寜姓纂六卷錢明逸撰
  千姓編一卷吳萬幾撰   編姓類譜十卷
  姓系氏族一卷孔平撰  名字族十卷魏子野撰
  同姓名譜二卷    春秋氏族譜一卷
  古今同姓名錄二卷  系纂七卷竇從則撰
  天下郡望姓氏族譜一卷李林甫撰
  唐相譜一卷     姓名古今雜錄一卷孔至撰百氏譜一卷裴揚休撰   尊祖論世錄一卷孫祕撰姓氏源流攷七十八卷徐筠撰
  古今姓氏書辨證四十卷鄧名世撰
  古今通系譜十卷魏子野撰
  歴代諸史總括姓氏錄一卷
  韻譜
  五聲類氏族五卷   羣史纂韻六卷黃邦俊撰
  姓氏韻略六卷栁璟撰  姓源韻譜四卷曹大宗撰
  姓源韻譜五卷張九成撰  元和姓纂十卷
  姓林五卷陳湘撰    五姓證事二十卷
  元和姓纂抄一卷
  郡譜
  新集諸州譜十二卷司空王儉撰
  梁武帝總責境內十八州譜七百十二卷王僧孺撰
  益州譜四十卷    關東關北譜三十三卷冀州姓族譜二卷   洪州諸姓譜九卷
  吉州諸姓譜八卷   江州諸姓譜十一卷
  諸州雜譜八卷    袁州諸姓譜八卷
  揚州譜鈔五卷    天下姓望郡譜一卷
  家譜
  孔子系葉傳二卷王恭之撰 孔聖真宗錄五卷
  孔子家譜一卷    闕里譜系一卷
  文宣王四十二代家狀一卷
  文宣王家譜一卷成鐸撰 兗國公正枝譜一卷顔嶼撰司馬氏世家三卷   京兆韋氏譜二卷
  韋氏譜十卷韋鼎撰   韋氏家傳三卷
  韋氏諸房略一卷   謝氏譜十卷
  謝氏家譜一卷    楊氏血脈譜二卷
  楊氏枝分譜一卷   楊氏家譜狀並墓記一卷楊氏譜一卷魏朝楊侃撰  北地傅氏譜一卷
  蘇氏譜一卷蘇洵撰   裴氏家牒二十卷裴守真撰裴氏家記三卷裴松之撰  卲氏家傳十卷
  禇氏家傳一卷禇結撰禇陶注 桂氏世傳七卷崔項撰
  殷氏家傳三卷殷敬等撰  江氏家傳七卷江統撰
  盧氏家傳五卷虞覽撰  暨氏家傳一卷
  王氏家傳二十一卷  諸王傳一卷
  王氏家牒十五卷王方慶撰 家譜二十卷王方慶撰
  王氏著錄十卷    王氏譜一卷
  劉氏譜攷三卷    劉氏家史十五卷
  劉氏大宗血脈一卷劉復禮撰河南劉氏傳一卷
  劉輿家譜一卷    劉晏家譜一卷
  南華劉氏家譜一卷  趙郡東祖李氏家譜二卷李用休家譜二卷唐李用休撰李氏郇王家譜一卷
  李文家譜一卷唐李匡文撰 蔣王惲家譜一卷惲太宗第七子紀王慎家譜一卷   李韓王家譜一卷
  南陽李英公家譜一卷李復撰
  東萊呂氏家譜一卷  薛氏家譜一卷
  顔氏家譜一卷    虞氏家譜一卷
  孫氏家譜一卷
  呉郡陸氏宗系譜一卷唐陸璟獻撰
  陸氏譜十五卷陸煦撰  陸氏英賢記三卷
  曹氏家傳一卷曹毗撰  眀氏世錄五卷眀粲撰
  荀氏家傳十卷荀伯子撰  庾氏家乗三卷庾守業撰
  何氏家傳二卷    裴若弼家傳一卷
  徐氏譜一卷     徐義倫家譜一卷
  徐詵家譜一卷    新定徐氏譜圖四卷唐徐商撰周長球家譜一卷   周氏大宗血脈譜一卷汝南周氏家譜一卷周文撰
  趙氏龜鑑血脈圖錄紀一卷
  韓愈家譜一卷    韓吏部譜錄二卷
  燉煌張氏家傳二十卷張太素撰
  曲江張氏家譜一卷  毛氏世譜一卷毛漸撰
  曾氏譜圖一卷曾啓撰  清河崔氏譜一卷
  長樂林氏家譜一卷  施氏家譜一卷
  萬氏家譜一卷    滎陽鄭氏家譜一卷
  竇氏家譜一卷唐竇澄之撰 唐氏譜略一卷
  唐納家譜一卷    趙異世家譜一卷
  費兼家譜一卷    沈氏譜書一卷
  沈氏衣冠集一卷藥⿰撰 京兆杜氏家譜一卷杜信撰錢氏慶系圖二十五卷 錢氏慶系譜一卷
  錢氏集錄一卷    符魏王譜一卷
  向文簡譜一卷    潯陽陶氏家譜一卷
  陶氏宗譜一卷陶芝麟撰  建安章氏家譜一卷
  范陽家志五卷盧藏用撰  建安陳氏家譜一卷
  鮮于氏家譜一卷   鮮于氏血脈圖一卷
  諸葛傳五卷     令狐家傳五卷令狐徳棻撰令狐宗系碣一卷   歐陽家譜一卷崔珏撰
  爾朱氏家傳二卷王卲撰 臣寮家譜二十卷司馬光撰













  氏族博攷卷十
<子部,類書類,萬姓統譜__氏族博攷>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十一    明 凌廸知 撰族望
  總論
  士人以氏族相髙雖從古有之然未嘗著盛自魏氏銓總人物以氏族相髙亦未耑任門地唯四夷則全以氏族為貴賤如天竺以利利婆羅門二姓為貴種自餘皆為庶姓如毘舎首陁是也其下又有貧四姓如工巧純陁是也其他諸國亦如是國主大臣各有種姓茍非貴種國人莫𡧓歸之庶姓雖有勞能亦自古居大姓之下至今如此其後遷易紛爭莫定遂取前世仕籍定以博陵崔范陽盧隴西李滎陽鄭為中族唐髙宗時又增太原王清河崔趙郡李通謂七姓然地勢相傾更相非詆各自著書盈編連簡殆數十家至於朝廷為之置官撰定而流習所徇扇以成俗雖國勢不能排奪大率髙下五等有百家皆謂之士族此外悉庶姓婚宦者不敢與百家齒隴西李氏乃皇族亦自列在第三其重族望如此一等之內又如岡頭盧澤底李玉門崔靖恭楊之類自為鼎族其俗至唐末方漸衰息白孔六帖
  江左門髙故稱王謝其次則顧陸朱張梁武以此速矦景之叛淮北則推崔盧李鄭崔浩宗雖滅而貴不衰隴西之李居次唐文皇以人主之勢發忿而望不蓋江左見併於隋故王謝小減瑯琊之王初在太原上而隋唐之際太原漸貴至宋益貴是亦乗除之數也雖然謝那得比王王自瑯琊太原為周靈王太子後北海陳留為齊王田和後東海亦自姬姓天水九姓為王子比干後髙平京兆為信陵君後又有出自楚威王後者而謝無聞也王於義大也君也天地人一貫三為王而謝義辭謝也又凋謝也王氏二十一望而謝二望王氏毋論漢即未渡江以前而為公卿著名者十餘人謝固寥寥也始興篳路之勲與廬陵雍容之業又倍蓰也謝安得比王弇州集
  張王李趙皆黃帝所賜姓也元丞相伯顔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不許蓋亦以其多耳王氏二十一望最貴者瑯琊太原也謝二望㑹稽為貴崔二望清河博陵俱貴清河遭崔浩禍者也盧氏一望范陽李氏十一望趙郡最貴隴西次之唐即隴西望鄭五望滎陽為貴顧一望吳郡陸二望朱四望張十四望梁氏所重三姓皆吳郡耳十姓之外當為劉二十五望而彭城最貴其先陶唐氏也蕭二望蘭陵最貴趙五望天水最貴上聲也今鮮知之楊二望宏農為貴周八望陳徐皆六望唐五望弇州集帝雅重門族以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義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咸納其女以充後宮隴西李沖女亦為夫人詔司徒左長史宋弁定諸州士族多所升降又詔以代人穆陸賀劉樓於稽尉八姓自太祖已降勲著當世位盡王公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自此以外應班士流者尋續別敕其舊為部落大人而皇始已來三世官在給事以上及品登王公者若本非大夫而皇始已來三世官在尚書已上及品登王公者俱為姓其大人之後而官不顯者本非大人而官顯者俱為族令司空穆亮尚書陸琇等詳定務令平允因下詔為六弟聘室前者所納可謂妾媵咸陽王禧聘故隴西李輔女河南王幹聘故郡穆眀樂女廣陵王羽聘滎陽鄭平城女潁川王雄聘故范陽盧神寳女始平王勰聘隴西李沖女北海王祥聘滎陽鄭懿女衆議以薛氏為河東茂族帝曰薛氏蜀也豈可入郡姓直閤薛宗起執㦸在殿下出次對曰臣之先人漢末仕蜀二世歸河東今六世相襲非蜀人也陛下黃帝之𦙍受封北土豈可亦謂之胡邪今不預郡姓何以生為乃碎㦸於地帝徐曰然則朕甲卿乙乎乃入郡姓仍曰卿非宗起乃起宗也唐貞觀中上命吏部尚書髙士廉黃門侍郎韋挺禮部侍郎令狐德棻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氏族志上之先是山東人士崔盧李鄭諸族好自矜地望雖累葉陵替茍它族欲為婚姻必多責財幣或捨其鄉里而妄稱名族或兄弟齊列而更以妻族相凌上惡之命士廉等徧賫天下譜牒質諸史籍考其真偽辨其昭穆第其甲乙襃進忠賢貶退姦逆分為九等士廉等以黃門侍郎崔民幹為第一上曰漢髙祖與蕭曹樊灌皆起閭閻布衣至今推仰以為英賢豈在世祿髙氏偏㨿山東梁陳僻在江南雖有人物蓋何足言況其子孫才行衰薄官爵陵替而猶卬然以門地自負販鬻松檟依託富貴棄廉忘恥不知世人何為貴之今三品以上或以德行勳勞文學致位貴顯彼衰世舊門誠何足慕而求與為婚多輸金帛為彼偃蹇我不知其解何也今欲釐正差訛捨名取實而卿曹猶以崔民幹為第一是輕我官爵而徇流俗之情也乃更命刋定專以今朝品秩為髙下於是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降崔民幹為第三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頒於天下髙宗顯慶四年改氏族志為姓氏錄許敬宗等以其書不敘武氏本望奏遣禮部郎中孔志約等比類升降以後族為第一等其餘悉以官品髙下為凖凡九等士率以軍功致位五品豫士流時人謂之勳格初太宗修氏族志山東著姓例降一等王妃主壻皆取勳臣家不議其族而魏徵房𤣥齡李勣皆盛與為婚左右之由是舊望不減或一姓之中更分某房某眷髙下懸隔李義府為其子求婚不獲恨之故以先帝之㫖勸上矯其弊壬戌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范陽盧子遷盧溫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子孫不得自婚姻仍定天下嫁女受財數然族望為時所尚終不能禁或載女竊送夫家或女老不嫁終不與異姓為婚其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徃徃返自稱禁婚家益增厚價弇州集
  南史俞姓在江東最為寒族梁武欲加俞藥以口為喻力辭而止且曰江東俞賤無君子姓不可不改也大抵六代重門第故以䕃敘為崇唐宋重學業故以科第為重弇州集
  事實
  四姓
  漢四姓小子矦漢明帝紀注又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僕者曰華腴尚書領䕶而上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大中大夫為丙姓吏部正員外郎為丁姓凡得入者謂之四姓
  右姓
  原闕







  氏族博攷卷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十二    眀 凌廸知 撰世家上
  二班
  司馬遷班固父子遷父談固父彪其言史官載籍之作大義粲然議者咸稱二子有良史之才
  二馬
  司馬談謂子遷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唐夏典天官事司馬氏典周史至漢談為太史公
  覽羣史
  劉子元名知幾父藏器為授古文尚書業不進父怒楚督之及聞為諸兄講春秋左氏冒徃聴退輒辨析所疑歎曰書如是兒何怠父竒其意許授左氏踰年遂通覽羣史與兄知柔俱以善文詞知名擢進士為中宗領史事
  居集賢
  柳冕芳子字敬叔博學富文辭且世史官父子並居集賢院
  補注
  李邕少知名始父善注文選釋事而忘意書成以問邕邕不敢對善詰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試為我補益之邕附事見義善以其不可奪兩書並行
  弱敏悟
  蘇瓌字昌容擢進士第子頲字廷碩弱敏悟一覽至千言輒覆誦第進士又舉賢良方正異等
  工辭章
  顔真卿字清臣師古五世從孫博學工辭章開元中舉進士又擢制科
  下筆成章
  韓思彥字英達下筆成章子琬舉茂才又舉文藝優長賢良方正連中
  講學不廢
  崔融擢八科髙第曾孫講學不廢擢進士第為推官
  韋思謙
  韋思謙名仁約及進士第子承慶嗣立並擢進士第後承慶鳯閣舎人武后召嗣立謂曰爾父嘗稱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稱職如而父言今使卿兄弟自相代即拜鳯閣舍人嗣立孫𢎞景又擢進士第累遷吏部侍郎
  封魯
  封魯公以為周公也周公拜前魯公拜後生以飬周公死以為周公主
  命君牙
  穆王命君牙為周大司徒王若曰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貞服勞王家厥有成績紀於太常
  為司徒
  緇衣美武公也父子並為周司徒善於其職
  代軍尉
  祁奚辭軍尉薦其子代之軍無秕政
  仍叔子
  天王使仍叔之子來朝仍叔之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稱仍叔之子何譏父老子代從政也
  田嬰子
  田嬰有賤妾子名文乗間問其父嬰曰子之子為何曰為𤣥孫𤣥孫之子為何曰不能知也君用事相齊至今三年矣齊不加廣而君私家富累萬金門下不見一賢者文聞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今君後宮蹈綺梁而士不得短褐僕妾餘榖肉而士不厭糟糠公家之事日損文切怪之
  萬石君
  石奮長子建次甲次乙次慶皆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舉集其門號奮為萬石君
  三司𨽻
  鮑宣字子都與子永孫昱俱為司𨽻皆乗驄馬京師歌曰鮑氏驄三入司𨽻再入公
  十世大夫
  汲黯之先有寵於古之衛國至黯十世世為卿大夫
  七世內侍
  霍光以結髪內侍起於階闥之間確然秉志誼形於主受襁褓之託擁昭立宣雖周公阿衡無以加然光不學無術闇於大理死財三年宗族誅夷哀哉金日磾異域亡國羈虜漢庭而能以篤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將傳國後嗣世名忠孝七世內侍何其盛也
  父子師傅
  漢䟽廣為太子太傅子受為少傅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後
  父子御史
  杜延年字幼公周之子也為御史大夫延年居父官府不敢當舊位坐臥皆易其處
  父子通侯
  蘇武曰武父子居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
  侍中十人
  前張安世子孫相繼自宣元以來為侍中中常侍者凡十餘人
  朱輪十人
  楊家全盛時乗朱輪十人
  貂蟬盈幄
  劉向疏曰今王氏一姓乗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內魚鱗左右
  車馬累世
  東京楊氏袁氏累世宰相為漢名族然袁氏車馬衣服極為奢僣能守家風為世所貴不及楊氏也
  鄧氏寵貴
  鄧氏累世寵貴凡矦者二十九人太尉二十大將軍以下十三人東京莫盛於此
  耿氏興盛
  耿氏自中興後迄建安末大將軍九人卿十三人列矦十九人中郎將刺史二千石數百人與漢興衰
  父子交代
  漢公孫賀自太僕卿遷丞相其子敬聲代父為太僕卿
  子孫典法
  陳咸孫躬躬子寵寵子忠皆典漢法
  家世掌獄
  郭躬字仲孫為廷尉家世掌獄務在寛平
  四世太尉
  楊震至彪四世太尉徳業相繼與袁氏俱為東京名族
  三葉侍中
  馮魴曹襃父子並三葉侍中
  七人廷尉
  後漢郭文𢎞子孫七人為廷尉
  汝南袁安
  汝南袁安為司徒子敞為司空孫湯為太尉湯子逢為司空逢弟隗為司徒
  太邱陳寔
  太邱長陳寔子鴻臚紀紀子司空羣羣子僕射泰四世仕於漢魏二朝並有重名而其徳漸漸小減時人語曰太邱四世公慙卿卿慙長
  四世鄉郡
  晉㑹稽孔愉子安國愉孫靖靖二子山士靈符四世五人為本郡太守
  三世益州
  汝南周訪訪子撫撫子楚三世益州
  五世吏部
  宋何尚之子偃偃子戢戢子昌㝢昌㝢子敬容五世為吏部
  四世吏部
  謝莊莊子朏朏子瀹瀹子覽覽子溫四世六人為吏部
  諸傅縣譜
  南齊傅琰字季珪父僧祐為山隂令琰又為之山隂東土大縣難為官長僧祐在縣有稱尤眀察父子並著偉績江左鮮有比雲
  八葉宰相
  梁蕭氏興江左實有功在民厥終無大惡以寖㣲而亡故餘祉及其後裔自瑀逮遘凡八葉宰相名徳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三人卿相
  溫大雅與弟彥博大有皆知名薛道衡見之歎曰三人者皆卿相材也髙祖兵興引為大將軍府記室叅軍主文檄帝受禪遷黃門侍郎而彥博亦為中書侍中對管華近帝謂曰我起晉陽為卿一門
  三人學士
  貞觀中顔師古相時勤禮三人皆為𢎞文館學士
  一門羣從
  崔義𤣥子神基為相弟神慶子琳等皆至大官羣從數十人
  三世僕射
  髙士廉遷尚書右僕射三世此官世榮其貴晉謝安安子琰琰子琨三世僕射
  四世司空
  袁眀逺祖滂為漢司徒自滂至眀凡十二世其間位司徒司空者四世
  三世典選
  劉珍甫子祥道祥道子齊賢三世典選韋挺子待賈待賈子萬石陸元方子景融並同典選
  三世制誥
  李徳林至百藥安期三世掌制誥
  三㦸崔家
  崔儼諫議大夫其羣從數十自興寜里謁大明宮冠蓋騶哄相望琳與弟太子詹事珪光祿卿瑤俱列棨㦸世號三㦸崔家
  萬石張家
  張潛官至魏州刺史沛同州刺史洽衛尉卿渉殿中監父子兄弟五人皆至三品官謂之萬石張家
  三相張家
  張嘉貞元宗時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子延賞徳宗朝復平章孫𢎞靖元和中又平章時號三相張家
  鳯閣王家
  王從易昆仲三人開元中皆鳯閣舎人號鳯閣王家
  父子列㦸
  徳宗正元四年詔以太尉中書令西平郡王李晟長子願銀青光祿大夫太子賔客賜勳上柱國與晟門並列㦸
  父子同朝
  韓𢎞子公武從𢎞入朝為右金吾將軍𢎞出河中𢎞弟充徙宣武乃曰二父居重鎮我以孺子又當執金吾職乎固辭改右驍衛大將軍
  父子隔坐
  呉亮為尚書令子隲為中書令毎朝㑹詔以御屏風隔其父子坐
  父子侍郎
  唐崔挹為禮部侍郎子湜遷兵部侍郎父子同為南省副
  父子節度
  唐時勳將尤貴盛者無如李郭然汾陽西平猶不得父子並為節度而𢎞正父子俱擁節旄同日拜
  父子中書
  蘇瓌子頲遷給事中拜中書舍人時瓌同中書門下三品父子同在禁筦朝廷榮之 王珉父洽永和中為中書令至珉復居之時人以為奕世令望
  父子史官
  劉子𤣥貺父子修史
  父子宰相
  前漢韋賢子元成 平當子晏 唐劉祥道子齊賢樂彥瑋子思晦 蘇瓌子頲 陸元方子象先 竇徳𤣥子懐貞 李道廣子元紘 令狐楚子綯 崔鉉子沈 杜審言子讓能 戴胄子至徳 徐商子彥相崔慎由子𦙍 韋仁約子承慶嗣立 鄭珣瑜子覃朗李吉甫子徳𥙿 呂許公夷簡子公著 韓魏公琦
  子儀忠彥
  父子秉政
  父子秉政宋自太祖至靖康元年凡十二家王惠獻化基叅政子安簡舉政參政呂文靖夷簡宰相子惠穆公弼樞宻使正獻公著宰相石元懿熈載樞密使子文定中立參政陳給事門下侍郎荘敏宰相範文正仲淹參政子忠宣純禮參政純仁尚書右丞曹武惠樞密使子武穆樞密副使蔡丞相確子懋尚書左丞蔡太師宰相子樞密曾宣靖公亮子孝寛樞密王侍郎博文同知樞密院子忠簡樞密使呂文靖之老也以司徒監修國史兼繹經潤史使毎有軍國大事與中書門下樞宻院同議以聞正獻之老也復以司空司同平章事曾令綽之為簽書宣靖猶康寧遂就養東府士林尤以二家為盛事
  父子翰長
  呂文靖公䝉正子公弼公著公亮公孺倛為翰長
  祖孫宰相
  曾魯公公亮孫欽道世為宰相
  祖孫執政
  呂正獻孫舜徒 韓儀公孫似夫 梁莊肅孫才甫富文忠孫季申 錢文僖元孫處和 王文獻孫康靖張師黯孫簡翼 張章簡孫元量 張榮僖曾孫忠
  文 蔣頴叔曾孫子禮
  叔姪宰相
  呂文穆䝉正姪文靖夷簡相繼任宰相
  叔姪執政
  胡文公從子修簡 林文簡從子彥振 史簽樞密從子文惠 章文憲從孫質夫子厚
  兄弟宰相
  韓康公弟莊敏
  兄弟執政
  呂鎮南弟正惠 陳文忠弟文惠 任康懿弟安惠呉正肅弟正憲 惠穆弟正獻 韓獻肅弟莊敏 王文公弟和甫 蔡儋州弟元度 鄧子能弟文簡 洪文惠弟文安 宇文仲理弟宗慤
  三世執政
  韓魏公子儀曾孫似夫曾魯公子孝寛孫欽道
  二世執政
  呂許公從父文穆子惠穆正獻曾孫舜徒
  父子兄弟翰苑
  錢文僖公記父子入院一家李文正昌武兄弟入院三家二竇可象望之二李文嘉相州二錢希白師聖以為極盛矣其後父子入院者又四家錢希白子飛仲素荘肅儀甫子容忠宣景盧景伯景嚴兄弟入院者又九家二陳文惠康肅二宋元憲景文二呉正肅正憲二韓康公持國二蘇文忠文定二曾文昭文肅二蔡元長元度二宇文仲理仲通三洪然洪氏父子兄弟入翰苑者四










  氏族博攷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十三    眀 凌廸知 撰世家下
  本朝
  父子封王
  隴西恭獻王李貞子岐陽武靖王文忠黔寜昭靖王沐英子定逺忠敬王晟東平武烈王朱能子平隂武愍王勇凡三家
  三代封王
  河間忠武王張玉子定興忠烈王輔孫寧陽恭靖王懋凡三代王東平朱武烈王子平隂武愍王又再世而定襄恭靖王希忠繼之亦可稱三代也
  封三代王
  洪武徐中山常開平沐黔寧永樂張河間朱東平薨後俱封王其曾祖祖父三代俱追封王爵
  一門兩公
  中山王首佐太祖定天下功業爵位朝班廟享皆第一封魏公世世承襲女為文孝皇后次子增夀復以龍潛翊戴贈爵上公啓國於定一門兩公徃徃對握二都兵政諸勳貴無敢埓者又三女一為文皇后一為代簡王妃一為安惠王妃
  父子三公
  太師英國公張輔子懋復為太師俱加奉天翊運推誠宣力佐理武臣俱勳左柱國俱再知經筵事俱再監修國史足稱東第之冠其次則朱保公永為太師子暉為太保
  兄弟三公
  𢎞治正德中太傅慶雲侯周壽弟太保長寜伯周彧太傅瑞安矦王源弟太保崇善伯王清正德中太傅壽寜侯張鶴齡弟太保建昌伯延齡至嘉靖初鶴齡晉太師封公而延齡晉太傅封侯末年成國公朱希忠以太師掌後軍都督府弟希孝左都督以太保掌錦衣緹騎俱入直同時為三公亦罕其儷
  三世知經筵監修國史
  英國公輔知宣英二朝經筵監修仁宗二朝實錄子公懋知孝武二朝經筵監脩憲孝二朝實錄懋孫公溶知今上朝經筵監修世穆二朝實錄亦我朝所無
  兄弟封爵
  贈郢國公馮國用宋國公勝楚國公廖永安徳慶矦永忠贈虢國公俞通海南安侯通源越雋侯通淵江隂侯贈江國公吳良靖海侯贈海國公禎鞏昌侯贈陜國公郭子興武定侯贈營國公英歸仁伯陳友富懐恩伯友直陳友諒兄弟也英國公贈定興王張輔文安伯贈文安伯輗太平侯贈裕國公軏昌平贈潁國公楊洪武強伯贈武強侯能已上各自積戰功開茅土慶雲侯周壽長寜伯彧瑞安侯王源崇善伯清安仁伯濬昌國公張鶴齡建昌矦延齡係戚畹泰安伯張富安定伯張溶閹人各推恩
  父子兄弟封三國
  鄂國常公遇春子茂封鄭國公以罪廢復封弟昇為開國公然皆遇春之功也父子兄弟封三國足稱盛事
  兄弟尚主
  永樂中西寧侯宋晟子瑛琥一時尚公主拜駙馬都尉相繼嗣父爵鎮守甘肅
  二國盛事
  英國公張懋保國公朱永妻弟也同時為太師爵上公朱掌十二營張掌五軍營毎掛印出征屬之朱經筵國史屬之張大朝迭為班首遣祭主宴更互為之極一時之盛
  父子贈官俱一品
  按父子尚書生前無俱至一品者贈官則有之然亦止五家耳太子太保儀公智太師銘太子太保鄒公濟少保幹太子太保許公進太子太保誥少師讃太子太保林公瀚少保庭㭿太子太保李公瓉太子太保廷相內儀以三品鄒以四品得之蓋皆東宮恩也
  父子賜諡
  父子俱得諡者凡十二家儀文簡智忠襄銘鄒文敏濟康靖幹王毅愍文安簡宗彛周莊懿瑄文端經耿清惠九疇文恪裕白恭敏圭文裕鉞倪文僖謙文毅岳王端毅恕康僖承裕許襄毅進荘靖誥文簡讃林文安瀚康裕庭㭿孫忠烈燧文恪陞楊康𠅤志學恪愍守謙又宋忠肅崇祿仕元而子文恪訥
  祖孫尚書
  祖孫至尚書者工部尚書薛公祥南京兵部尚書逺工部尚書王公永壽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瓊兵部尚書孫公原貞南京吏部尚書需
  祖孫三品九卿
  刑部尚書劉公廣衡刑部左侍郎玉兵部右侍郎喬公毅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宇南京工部侍郎黃公孔昭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綰太子賔客戸部左侍郎劉公中敷太子少保吏部尚書機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曹公鳯南京工部尚書亨兵部左侍郎贈尚書陶恭毅公諧吏部右侍郎贈尚書文僖公大臨
  一門髙第
  謝文正遷以解元㑹魁中狀元而子丕復以解元㑹魁及第倫諭徳文敘以㑹元中狀元而長子通參以諒復領省解次子祭酒以訓㑹元及第此其最盛者也黃行人乾亨子御史知金史僉事子尚書道毛文簡紀太僕渠俱父子中解元曾狀元鶴齡孫追費狀元宏從子懋忠羅文莊欽順從子珵俱進士及第孫文恪陞及第而子鋌鄉薦第一鑛㑹試第一陞之兄堪武㑹舉第一至都督劉尚書龍祖副使潔父刑部鳯儀俱鄉試第四人龍及子郎中承恩俱第二人葛少保守禮與其孫俱中解元亦竒事也若兄弟髙科如永樂甲申周庶子述長史孟簡同科及第正統景泰中彭文憲時中狀元文思華中㑹元然是從兄弟耳楊文懿守陳尚書守阯劉文簡春叅政台王文莊鴻儒布政鴻漸俱解元而守阯春復及第其三兄俱諡文楊光祿惟聰己卯解元辛巳狀元而兄庶子維傑丙戌及第尤為盛事太倉王太史鍚爵㑹元及第而弟鼎爵復㑹試第五人
  門宗仕宦
  一門科第祿位之重𢎞正間無過於鄞縣楊氏者吏部右侍郎詹事府丞守陳南京吏部尚書守阯工部尚書掌大理寺事守隨廣西右布政使守隅皆昆季也刑部右侍郎茂元按察司茂仁皆守陳子也靈寳之許則太子少保吏部尚書進進子少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讃南京戸部尚書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論及諸子孫為郡守曹郎登科甲者又十餘人福州之林及郡守元美子南京吏部尚書瀚瀚子太子太保工部尚書庭㭿南京禮部尚書庭機㭿子通政參議炫機子南京禮部尚書燫建昌知府烴及他敘䕃者亦不下數人吳江之吳尚書洪子尚書山參政巖知府崑諸孫行太僕卿邦禎曾孫布政承燾鄉貢士凡四人餘姚之孫副都御史贈尚書燧子都督僉事堪尚寳卿墀南京禮部尚書陞堪子都督同知鈺陞子禮部侍郎鋌鴻臚寺卿鑨御史錝吏部員外鑛墀之子亦舉鄉試鑨之子又舉丙子鉛山之費少師大學士宏少保尚書宷宏子武選懋賢從子修撰懋忠工部郎中懋良若宗黨貴盛一時者嘉靖間少宰歐陽鐸大宗伯徳御史席少司空塾太保必進太僕卿衢都御史重其餘郡守郎署又數人少司馬潘珍潘旦少司空希曾大司空鑑及紹興之陶少司馬諧少宰大臨大司冦承學布政㓜學副使大年大有大順司丞允淳允宜皆諸從季昆父子也成化初有周顒者累官鴻臚寺卿長子晟至江西左布政使次子昌訓導又次子冕解元至郡守少子景駙馬都尉事亦頗異
  子孫顯盛
  武定侯榮國威襄公郭英兄弟四人長早卒次興以軍功封鞏昌侯贈陜國公諡宣武次某福建都指揮子十二人鎮銘鏞鑑鑰銓錡鈺鈁鑌鋼錀鎮駙馬都尉尚永嘉公主銘遼王府典寶追封武定侯鏞中軍都督府右都督鑑中都留守司副留守鑰散騎舎人鈺贈承徳郎尚寳司丞鈁旗守衛指揮使女九人長適府軍衛指揮僉事藺瑜次濟寜衛指揮使戈某次遼王妃次適府軍衛指揮僉事趙斌次郢王妃次適金吾右衛指揮同知范聚孫男二十有八琮玹璧瑭瑄瑾珷瑀璒璟玘瑋璦璡璨璝琬琰餘尚㓜琮府軍衛指揮僉事玹襲武定矦珷尚寳司丞瑀梁王府典寳璒璟皆勳衛孫女十六人長仁宗昭皇帝貴妃次適留守左衛指揮陳鑑餘在室曾孫五人公之勛名祿位雖未敢上躋汾陽而子孫之盛殆有光於昔矣
  孤卿封父
  官至孤卿而父在受封者內閣則黃公淮李公賢彭公時劉公吉劉公珝楊公廷和嚴公訥李公春芳張公居正吏部則屠公滽郭公朴戶部則黃公福賈公應春髙公耀兵部則白公圭翁公萬達蒲州楊公博刑部則張公子麟工部則胡公松兵部則王公守仁工部則林公濂守仁父本以尚書受封伯爵淮賢珝廷和滽子麟及今嚴李張皆封一品嘉隆之際吏部郭公內閣嚴公李公張公父母具慶尤為一時之盛而李張皆首相李狀元及第張父母俱未七十士林以為美談
  三代尚書
  南京兵部尚書林公瀚瀚子南京禮部尚書庭機庭機子南京禮部尚書燫瀚以南吏轉庭機燫皆以南工轉
  父子尚書
  父子俱仕至尚書者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承㫖詹公同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徽太子太保吏部尚書何公文淵刑部尚書喬新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兼東閣大學士王公文南京禮部尚書宗彜刑部尚書耿公九疇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裕南京刑部尚書周公瑄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經南京禮部尚書倪公謙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岳刑部尚書施公禮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掌鴻臚寺事純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白公圭太子少保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龯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王公恕南京戸部尚書承裕南京工部尚書矦公瓉戶部尚書觀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許公進南京戶部尚書誥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讃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論南京兵部尚書林公瀚太子太保工部尚書庭㭿南京禮部尚書庭機南京吏部尚書王公華新建伯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守仁南京刑部尚書呉公洪刑部尚書山戶部尚書李公瓉太子賔客戶部尚書翰林學士廷相太子少保刑部尚書劉公璟刑部尚書訒工部尚書何公詔刑部尚書鰲凡十七家共三十七人然無有俱在內閣及至一品者唯許襄毅進在正德中賞賜玉𢃄及王公華生時受伯封可稱父子腰玉耳內王公及見子為尚書詹許二家俱為太宰劉璟氏俱為司冦李氏俱為司徒倪氏俱為學壬林氏俱為司成而許氏父子兄弟共四人林三代四人尤為卓異
  父子至三品九卿
  若三品九卿則兵部右侍郎鍾公朂戸部右侍郎永吏部尚書趙公好徳工部左侍郎毅戸部尚書王公鈍戶部右侍郎倫禮部左侍郎儀公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銘工部尚書黎澄右侍郎叔林禮部左侍郎蔣公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琳工部左侍郎畢公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昭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萬公安兵部右侍郎翼兵部尚書兼大理卿程公信禮部右侍郎翰林院學士敏政吏部右侍郎楊公守陳刑部右侍郎茂元南京吏部尚書王公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沂太子太傅刑部尚書白公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公田太子太傅兵部尚書承勛兵部左侍郎李公介兵部左侍郎昆少傅太子太傅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謝公遷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丕南京禮部尚書江公瀾兵部右侍郎曉兵部右侍郎邊公鏞都察院左都御史憲右副都御史寭南京工部尚書董公越大理寺卿天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公珣右副都御史崇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公燧禮部尚書陞都察院右都御史劉公洪右副都御史渠右副都御史臬刑部尚書楊公志學兵部左侍郎守謙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王公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汝孝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嚴公嵩工部左侍郎世蕃以嵩䕃刑部左侍郎劉公玉南京工部右侍郎慤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呉公瀚通政司通政使三樂兵部尚書王公邦瑞南京刑部右侍郎正國大理寺卿汪公文盛南京刑部尚書宗伊
  三代三品九卿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忠烈公燧南京禮部尚書文恪公陞南京禮部尚書烶南京兵部右侍郎王公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忬右副都御史王公世貞文定之外僅二家耳
  三代御史中丞
  洪武二年都察院右都御史凌公悅安吉州人宣徳三年曾孫賢應天府治中被謫召入拜吏科都給事中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致仕賢子晏如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掌院事太倉王公倬以正徳甲戌擢右副都御史忬以嘉靖庚戌擢右僉都御史甲寅轉右副都世貞以萬厯甲戌轉右副都
  三代大司成
  林文安瀚子庭機孫燫俱為國子祭酒三代國師惟王儉有之近世罕見
  三代翰林
  林文安瀚以編修遷諭徳庭機以檢討遷司業燫以檢討至學士三代翰林亦國朝所無
  四代尊官
  刑部尚書劉公廣衡子湖廣左布政使喬喬子刑部左侍郎玉玉子南京工部右侍郎慤
  父子翰林
  父子同在翰林者唐應奉肅侍講之淳倪學士謙學士岳楊中允鼎學士時暢商學士輅侍講良臣焦殿學芳侍讀黃中劉閣學宇編修仁謝殿學士遷學士丕江學士瀾脩撰暉楊殿學廷和脩撰慎倫諭徳文敘諭徳以訓孫中允陞諭徳鋌晁洗馬慄庶吉士東呉陳大學士以勤子編脩於陛此外曹學士鼐脩撰恩胡學士廣檢討穜王學士直檢討䆅皆䕃敘也倪公文子光學尤為盛事
  兄弟尚書
  南京工部尚書蔣公昇少傅太子太傅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冕太子少保戸部尚書石公玠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瑤南京戸部尚書許公誥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讃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論太子太保工部尚書林公庭㭿南京禮部尚書庭機係親昆季少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彭公時太子少保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華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費公宏少保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寀工部尚書掌大理寺楊公守隨南京吏部尚書守阯南京禮部尚書李公機南京兵部尚書遂從昆季
  兄弟三品九卿
  少保彭公時尚書華工部右侍郎禮大理寺卿章公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律吏部右侍郎楊公守陳尚書守阯守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公季麟右都御史季鳯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楊公廷和兵部左侍郎廷儀禮部尚書汪公俊吏部左侍郎偉太常卿掌國子監佃少保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席公書吏部右侍郎春吏部尚書羅公欽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欽忠工部右侍郎陳公瑤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瑛吏部右侍郎歐陽鐸禮部尚書徳南京工部侍郎塾右副都御史劉公渠及臬南京戶部尚書張公珩戶部右侍郎玭工部左侍郎郭公鋆南京工部右侍郎鎜少師大學士徐公階南京刑部右侍郎陟副都御史萬公潮禮部侍郎浩通政使汪公宗元大理寺卿宗伊今陳公瑞弟省以副都同時撫秦楚
  兄弟翰林
  兄弟三人入翰林者凡二家王編修璉賛善璲侍講璡在洪武永樂間汪尚書俊以學士侍郎偉以侍讀太常卿佃以侍講在𢎞治正德間沈學士度庶子粲周庶子述編修孟簡彭學士時學士楊學士守陳學士守阯學士宏學士寀孫中允紹先檢討紹祖內沈氏以善書薦然在翰林供奉俱三十年實為史職周雖從昆然同年及第上御批雲兄弟齊名古今罕比而費氏宏姪懋賢及第為宮賛子懋中庶吉士亦一時盛事也近又有吳檢討可行編修中行張編修秩庶吉士程
  兄弟賜諡
  文臣彭文憲公時文思公華楊文懿公守陳康簡公守隨周僖敏公季麟康惠公季鳯費文憲公宏文通公寀許莊敏公誥文簡公讃凡五家而周許為同産武臣則江國吳襄烈公良海國襄毅公禎陜國公郭宣武公子興營國威襄公英邠國吳壯勇公克忠遵化僖敏伯克勤太傅慶雲周恭和侯夀太保長寜榮僖伯彧定襄朱恭靖王希忠太傅忠僖公希孝三人賜諡者西平沐惠襄侯春黔國公定逺忠敬王晟定邊武襄伯昻定興張忠烈王輔𥙿國勇襄公軏文安張忠僖侯輗
  叔姪尚書
  從父猶子相繼至尚書者屠宮傅滽宮保僑章宗伯懋司空拯張大司馬時徹大司馬邦竒閔少保珪宗伯如霖閔禮書楷刑書煦洪武初歸仁伯陳友富懐恩伯陳友直姪歸徳侯陳理以降附封又景泰天順間石亨以忠國公總禁兵而姪彪以定逺矦為征西前將軍鎮大同楊洪總禁兵封昌平侯及弟武強伯能從子信封彰武伯為西北大將軍
  父子同時大位
  國朝眉州分宜在相位二子俱為侍郎然皆籍勢地得者文臣唯李韓公為太師左丞相而子為駙馬都尉李文敏為南吏侍父瓉以布政遷副都李因飬疾俟父至尚書卒乃出林公庭機為南大宗伯子燫以大司成遷北少宗伯武臣則李貞為隴西侯進封曹國公而子文忠亦封曹國公昌平侯楊洪總禁兵子俊以左都督為邊帥皆可紀也
  父子兄弟貴盛一時
  嘉靖初武廟實錄完少保大學士費公宏進少師從弟編脩寀進左賛善從子懋中進脩撰而子懋賢復為庶吉士隆慶初徐公階以少師當首揆而弟陟為南少司冦長子璠以太常卿掌尚寳司次子瑛少琨俱為少卿楊公博以師傅位太宰而子俊民以㑹魁歴提學太僕少卿俊卿武㑹第一至錦衣衛都指揮俊士舉進士餘䕃敘又二人景泰中楊潁公洪以昌平侯掛鎮朔大將軍印鎮宣府從子信以都督同知充宣府左參將弟能以都督僉事充宣府右叅將子俊以左都督總三千營兵馬領勑候有聲息為後繼可謂文武一時之盛
  文臣父子繼任
  洪武中前御史中丞刑部尚書商暠為太僕卿以暠故官其弟景為福建左布政使尋進暠為前軍都督僉事而官其子敬為太僕寺卿再改敬大同衛指揮僉事光祿司卿徐興祖賜白金二錠鈔百錠致仕而用其子欽為光祿卿欽尋致仕興祖復任朱復為燕府左相時位正二品與中書左右丞同後以長史正五品致仕卒永樂中追贈北京刑部尚書諡忠定子濬以恩補官亦至刑部尚書卒諡榮願其長子紹祖䕃授通政司左㕘議次子棨為旗手衛指揮同知其孫復䕃工部主事蓋事之盛而典亦異者也
  父子贈爵
  令典開茅土者公贈王侯贈公伯贈侯其嗣爵者非有竒功異能不得加贈今聊記之除前封王外元帥贈河間公俞廷玉長子平章政事贈虢國公通海魏國公贈中山王徐達次子左都督贈定國公增夀都督同知贈蘄國公康茂才子蘄春侯贈蘄國公鐸都指揮初贈榮國公張玉次子文安伯贈文安忠僖侯輗太平侯贈裕國武襄公軏平江伯贈平江矦陳瑄子平江侯贈黟國公豫右都督贈涇國公陳亨子寜陽侯贈濬國公懋武進伯贈武進侯朱榮子嗣伯贈武進侯冕豐城侯贈茂國公李彬子嗣侯贈豐國公賢廣寜伯贈廣寜侯劉榮子廣寜侯贈嶧國公安恭順侯贈邠國公吳克忠子嗣侯贈涼國公瑾㑹昌伯累贈安國公孫忠子嗣侯贈郯國公繼宗撫寜伯贈撫寜侯朱謙子保國公贈宣平王永慶雲伯累贈寜國公周能子慶雲侯贈宣國公夀
  父子提學
  父子俱為提學者北直𨽻御史顧潛河南按察副使夢圭湖廣按察僉事蔡潮雲南按察副使雲程山東按察副使楊博河南按察副使俊民廣西按察僉事袁袠山東按察副使尊尼湖廣按察副使喬世寜浙江按察僉事因阜江西按察副使金賁亨福建按察副使立敬
  五世甲科
  仁和江參政玭玭子尚書瀾瀾子侍郎曉曉子提學僉事圻圻子主事鐸凡五世甲科
  叔姪封爵
  洪武初歸仁伯陳友富懐恩陳友直姪歸徳侯理以降附封又景泰天順間石亨以忠國公總禁兵而姪彪以定逺侯為征西前將軍鎮大同楊洪總禁兵封昌平侯及弟武強伯能從子信封彰武伯為西北大將軍
  父子兄弟有文名
  長洲皇甫重慶錄有政績博雅而子鄉進士沖按察涍汸工部溓俱以古文辭名於世又青州馮按察𥙿子鄉進士惟健行人惟重郡倅惟敏光祿卿惟訥亦庶幾焉自謂逾於貂珥之連綿也
  四世吉士
  江西萬安張簡肅公 天順甲申改庶吉士父洪宣德進士改吉士授御史死於土木子鰲山正德進士改吉士任提學御史孫秩嘉靖乙丑進士改吉士授編脩程隆慶戊辰進士改吉士四世吉士國初僅有
  同胞四進士
  山隂周禎𢎞治壬戌進士厯檢討礽正徳戊辰進士厯郎中祚正徳辛巳進士厯給事中襗嘉靖丙戌進士厯都御史係同胞兄弟又雙生紹興郡中榜曰同胞四進士一乳雙奇英又鄞戴鰲𢎞治己未進士厯知府鱀正徳丁丑進士厯都御史鯨嘉靖癸未進士厯參議䲀嘉靖乙未進士厯主事餘姚孫鑨嘉靖丙辰進士厯光祿卿鋌嘉靖癸丑進士厯禮部侍郎錝嘉靖壬戌進士厯副使鑛萬厯甲戌進士厯吏部貟外以上三家皆同胞兄弟咸浙人他處尚未考也















  氏族博攷卷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博攷卷十四    眀 凌廸知 撰附錄
  仙神姓名
  仙道鬼神姓名有可考者元始天尊姓樂名靜信見度人經玉門子姓王名剛九靈子姓皇名化北極子姓隂名恆絶洞子姓李名脩太陽子姓離名眀太陽女姓朱名翼太隂女姓盧名全太𤣥女姓顓名和南極子姓柳名融黃盧子姓葛名起馬名生姓和名君賢張道陵名輔劉根字君安尹軌字公度介象字元則見葛翁神仙傳河伯姓馮名夷字公子見聖賢塜墓記泰宗新祠頌又姓呂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見龍魚河圖太真夫人姓王名婉羅見真仙通鑑介子推姓王名光范蠡字少伯鬼谷子姓王名誗見神仙傳毛女字玉姜見神仙傳醫王子姓古名老師見本草傳序浮邱公姓李見列仙傳壺公姓施名存孔子弟見真誥又姓謝名𤣥見丹臺錄武當戴將軍姓燕名濟洪崕先生姓張後洪崕先生亦姓張名氳俱見真仙通鑑東王公名倪字君眀西王母姓楊名回天翁姓張字剌渴竈神名隗又姓張名卓字子郭井鬼名瓊厠鬼名頊又姓郭名登見酉陽雜爼李耳在母胎八十年耳有聃故一名老聃脅尊者在母胎六十年故號難生
  日姓張名表字長史日中青帝名圓常元字照龍韜赤帝名丹靈峙字綠虹映白帝名皓鬱將字廻金霞黑帝名澄潧渟字𤣥綠炎黃帝名壽逸阜字飊暉像月姓文名申字子光月中青帝夫人名娥隠珠字芬艷嬰赤帝夫人名翳逸寥字婉延虛白帝夫人名弄素蘭字鬱蓮花黑帝夫人名結蘭翹字渟屬金黃帝夫人名青營襟字炅定容東嶽姓𤣥邱名目陸南嶽姓爛名洋光西嶽姓浩名元蒼北嶽姓伏名通萌中嶽姓角名普生東海姓鬨名內靈西海姓𨗳名洞清北海姓喻名淵元又東海姓何名歸君南海姓劉名囂君西海姓劉名漱君北海姓呉名禽強君嵗星姓碧空名澄瀾字青凝夫人姓涵常名寳容字飛雲熒屬梵天女姓帝利迦
  姓陽常名華 如鳥危姓單羅尼形同參
  姓眀常名飊英字頭天蠍天之子形不載璧姓陁難  淵常名𤣥華字龍阿𠲒婆形如馬頭胃姓 姓康常名空瑤字非賢太乙君名臘天翁姓張名風伯方道彰雨師陳華夫名婉衿甲子神名弓隆呼見佛經
  眀呼之火不燒  為首姓鞞耶尼形如剃鍾山神鼓崑崙山陸吾泑屬木觜姓毘梨佉耶尼形渉鼉夫夫山於兒海北鍾姓天婆斯失絺形如婦大人北曰肝榆屍朝湯谷屬日鬼姓炮波羅毘形如渚偶䝞子偶京湯谷奢北亦屬日星姓賔伽耶尼南海渚不返胡余一名北海形同井屬福徳天翼姓闕見山海經五嶽真形圖東嶽嵗迦遮延形如人手屬 嶽晨□中嶽惲□龍魚圖屬喜樂天亢姓迦旃延氐丹名靈峙華山姓浩名鬱藍婆形如瓔珞屬慈氏天姓壽名逸羣呼之令人不忉利天尾姓遮耶尼形如名阿眀夫人姓朱名隠娥迦形如牛角屬清淨天亦夫人姓翳名逸寥一又牛姓梵嵐摩形如牛熒惑星姓渙空名維渟字散屬毘紐天虛姓同翼𤣥羅太白星姓寥靈名振屬俱不載室姓閻浮都迦屬靈思辰星姓筆喧名精源闍奎姓阿瑟吒形屬不載婁姓娥鎮星姓藏睦名躭延夫伽毘形如鼎足屬不載  雷公江赫沖電母秀文英堅前天翁姓劉西王母又俱見道經閻羅王名閃多入水不溺甲戌神名執酉陽雜爼雲二十八宿昴
  屬火畢姓頗羅墮形如笠山蓐收日光山計𫎇岐由如鹿頭屬日又月之子參山燭隂差邱北曰奢比黶屬日井姓參形如足跡曰天旻巴神曰孟塗東佛胸屬木桞姓同參形如西海渚弇茲月山曰噓形如河㟁屬火張姓瞿曇禺強櫃海九鳯又強梁陳如形同井屬林天軫姓西嶽善□南嶽崇□北梨帝角星貨多羅形同軫山姓圓名常龍衡山姓姓多羅尼二星不載形屬房姓阿 山姓澄名潧渟嵩山心姓迦羅延形如大麥屬東海神姓馮名脩青又蠍尾屬臘師天箕姓持父  阿眀南海姓 姓莫迦還形如人拓西海姓勾大名邱伯夫人姓靈名素蘭一又名巨乗
  北海姓是名禹帳里夫人姓結名蓮翹一又名禺疆又河圖東方蒼帝神名靈威仰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中央黃帝神名含樞紐西方白帝神名白招拒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與道經所載不同恐俱未可信也龍魚圖又有泰山將軍唐臣霍山將軍朱丹華山將軍鄒尚恆山將軍莫惠嵩山將軍石𤣥太公金匱南海神曰祝融東海神曰勾芒北海神曰𤣥冥西海神曰蓐収又不同釋氏有姓名可考者阿彌陀佛姓憍屍迦毘婆屍尸棄佛毘舎佛俱姓拘若利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俱姓迦葉釋迦文佛姓剎利又瞿曇氏小字頓吉訛為悉達彌勒佛姓慈氏名阿逸多一祖摩訶迦華姓婆羅門大 犍連名胡頭一名萊服 菩提名鳩留二祖阿難姓剎利三祖商那  毘舍多名舎那婆斯四祖優波麯多姓首陀  湏密姓頗羅墮八祖佛陀難提姓瞿曇九   多姓毘舎羅十一祖富那夜奢姓瞿曇十   大士名功勝十五祖迦那提婆姓毘舎羅十  耶舎多姓蔚頭藍十九祖鳩摩羅多姓婆羅  一祖婆脩盤頭姓毘舎二十三祖鶴勒那  門二十四祖師子二十五祖婆舎斯多姓   初祖達摩姓剎利帝本名菩提多羅二祖   四祖道信姓司馬五祖𢎞忍姓周六祖慧   能僧伽大士姓何髙坐道人名吉友牛頭一祖姓二祖智巖姓華鳥窠禪師姓呉名元卿大慧姓 懐讓姓杜永嘉𤣥覺姓戴石頭姓陳徑山大覺姓馬祖道一姓馬二祖慧海姓朱南泉姓王龎居士藴神㑹姓髙仰山慧寂姓葉溈山靈祐趙黃櫱姓北宗神秀姓李嵩嶽慧安姓衛支遁姓關佛圖澄姓帛邢州寺碑則雲姓竺道潛姓王竺僧度姓王晞道安姓衛一雲姓帛慧逺姓賈寳誌姓朱𤣥奘姓陳名禕慧頥姓李萬廻 俱姓張梁四公一蜀闖一䨲傑一䴰䵎一仉啓慧永姓鄱曇邑姓楊僧䂮姓傅竺道生姓魏慧觀姓崔慧義姓梁道淵姓冦慧仁姓劉𤣥暢姓趙僧遠姓皇僧慧姓皇甫寳亮姓徐法通姓禇單道開姓孟白足和尚名曇始元髙姓魏僧旻姓孫法雲姓周智藏姓顧慧超姓廉慧約姓婁僧稠姓孫僧達姓李三車法師姓尉遅忠國師姓冉圭峰姓何宣律師姓錢釋智永姓王智果同姓懐素姓錢齊己姓胡貫休姓姜辨才姓袁見佛經典傳燈錄髙僧傳法書要錄等書
  上清三尊譜錄則雲第一度師上𤣥真眀道君即元始上皇丈人法姓⿱法諱奣法字□正音姓無眀延世音字觀觀第二度師旡上𤣥老師即髙上九天太上真王法姓□法諱□法字□正音姓虛無名上觀洞字運梵靈第三度師即金眀七真法姓□法諱□法字□正音姓虛𤣥玅名延世眀字係上無一在上清金相宮一在上清金蘭宮一在上清丹靈宮不知所謂第二第三者即靈寳太上否大有金書復稱天寳君為大洞尊神號玉清宮靈寳君為洞𤣥尊神號上清宮神寳君為洞神尊神號太清宮此則三清之別號也











  氏族博攷卷十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