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水經注釋 (四庫全書本)/注箋刋誤卷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注箋刋誤卷九 水經注釋 注箋刋誤卷十 注箋刋誤卷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
  仁和趙一清纂
  沔水篇
  沔水卷二十七一頁六行
  一清按丏音勉丐音蓋沔水之沔從丏不從丐今文多誤不可不辨也
  岀河池縣卷二十七一頁八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沔水又東南曰沮口卷二十七一頁十行
  一清按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北合沮口卷二十七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胡渭校衍漢水二字
  故如淳曰北方人謂漢水為沔水卷二十七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北漢志注作此今校改
  沔水又東濜水入焉卷二十七一頁十八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往漢中斷絶閣道卷二十七二頁二行
  一清按蜀志劉焉傳作住漢中從亻不從彳閣道作谷道疑是史誤
  沔水又東逕武侯壘南卷二十七二頁十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逕沔陽故城南卷二十七二頁十三行
  箋曰原本此十字是注文謝雲據宋本作經文一清按沔水篇多混注作經原本十字是注此蛛絲馬跡之猶可追尋者也謝耳伯又改易之誤矣沔陽下落縣字
  即漢王位於此卷二十七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蜀志先主傳雲羣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落中字
  莫知墓營所在卷二十七三頁一行
  一清按營當作塋
  沔水又東逕西樂城北卷二十七三行十二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在山上卷二十七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方輿記要引此文作城在沔陽東山上今校補
  梁州刺史楊亮以即險之固卷二十七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以字衍文
  後刺史姜守潘猛亦相仍此城卷二十七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相仍下落守字
  容裘谿注之卷二十七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谿下落水字
  漢水又左得度口水卷二十七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二曰濁檢卷二十七四頁一行
  一清按二當作一
  漢水又東黃沙水左注之卷二十七四頁九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合褒水卷二十七四頁十六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泉懸注卷二十七五頁十行
  一清按泉上落有字
  逮靈帝建和二年漢太中大夫同郡王升卷二十七五頁十五行一清按靈帝當作桓帝漢太中大夫據碑是漢中太守
  所謂北出褒卷二十七六頁三行
  一清按褒下落斜字
  漢水又東逕漢廟堆下卷二十七六頁九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故以南為稱卷二十七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南下落鄭字
  故水得其名卷二十七七頁六行
  一清按名下落矣字名勝志校增
  漢水又東得長柳渡卷二十七七頁十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歸之宋府卷二十七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宋下落公字何焯校增
  漢水又左㑹文水卷二十七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黑水注之卷二十七八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左谷水出西面卷二十七八頁十三行
  箋曰克家雲當作西南一清按面字不誤蓋左谷水與涔水異源而同流也
  左谷水出漢北卷二十七八頁十四行
  箋曰宋本作右一清按左谷水出漢志亦見上右谷水則未聞也
  即智水也卷二十七八頁十四行
  箋曰六朝壻字皆書作聓此智水智鄉即聓水聓鄉也後世傳寫誤作智字一清按壻漢碑作聟與智字形尤近古𨽻已然何待六朝
  壻之行未還卷二十七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寰宇記𨽻釋引此文俱無之字是也晏公類要作知字知即聟之缺文後人更加壻字於知字之上作壻知行未還今本之字又從知字音同轉訛金石文字記壻字一傳為□再傳為□三傳為聓四傳為聟皆胥之變也詩有女同車釋文壻音細字林作□戰國䇿韓且坐而胥亡乎胥臣之反而行並作咠書大傳不愛人者及其胥餘作咠晉書五行志淪咠作北音義咠息魚反張駿傳有黃龍見於揖次之嘉泉呂光載記迎大豫於揖次音義揖子魚反次音恣漢書地理志武威郡有壻次縣此皆胥字之誤漢仙人唐公房碑壻字作聟晉王右軍帖有女聟字
  其俗以為卷二十七九頁二行
  箋曰以為下脫一壻字一清按非也寰宇記引此文是信然二字今校補𨽻釋載此文作其俗以為神蓋盤洲以意增爾
  百姓為之立廟於其處也卷二十七九頁三行
  一清按何焯校衍也字
  上有匈奴城卷二十七九頁五行
  箋曰舊本作上有匈如城呉改作匈奴城未有所因㙔疑當作上有丘如城一清按匈奴城即胡城也魏書地形志梁州漢中郡漢陰下雲有胡城元豐九域志興元府漢中郡下雲有古胡城蜀記雲漢張騫使匈奴與胡妻及堂邑父俱還至漢中築城居之即此城也事見漢書張騫傳行水金鑑匈奴城在今城固縣西然則吳琯改本不誤可以釋中尉之疑矣
  漢水又東至灙城南與洛谷水合卷二十七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西南注漢水卷二十七十頁二行
  一清按漢水下通鑑注引此文有所謂洛口也五字今校補名勝志曰儻谷亦名駱谷南口曰儻北口曰駱駱洛音同通用
  漢水又東逕小城固南卷二十七十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城固之城當作成前後並同
  漢水又東逕石門灘卷二十七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東出寒泉湧山頂卷二十七十頁十三行
  一清按寒泉下落嶺泉二字下蘧蒢溪口注云陽都坂西連寒泉嶺是也方輿紀要雲寒泉水出洋縣東北寒山
  漢水又東逕嬀虛為灘卷二十七十頁十七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為字衍文
  或作媯墟故舜所居也後或姓姚或姓媯卷二十七十頁十九行一清按媯墟當作姚墟劉昭郡國志補注曰帝王世紀雲姚墟在西北困學紀聞曰左傳正義曰世本舜姓姚氏虞思猶姓姚也至胡公周乃賜姓為媯是即姓姚姓媯之分此文姚墟字故與上媯墟別也舜所居也四字重文宜衍
  事妄未知所從卷二十七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事當作是
  漢水又東逕□經灘卷二十七十一頁二行
  箋曰經舊本作俓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逕小大黃金南卷二十七十一頁四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宋遣秦州刺史蕭思話卷二十七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蕭思話下落西討二字全祖望校增
  話令陰平太守蕭祖卷二十七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蕭祖字誤當作蕭垣宋書蕭思話𫝊校
  漢水又東合蘧蒢漢口卷二十七十一頁十一行
  箋曰克家雲當作溪口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好乘危綴飲卷二十七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綴當作啜
  漢水又東右會洋水卷二十七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故目其地為洋川用表夫人誕載之休祥也卷二十七十二頁七行
  一清按又故二字當倒互洋川御覽引此文作祥川誕載二字當倒互
  漢水又東厯敖頭卷二十七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合直水卷二十七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又南蓰閣下卷二十七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又南下落逕字
  漢水又東逕直城南卷二十七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逕千渡而至蝦蟇嶺卷二十七十二頁二十行
  一清按嶺黃省曾本作□葢頧字之誤音都囬切地之高阜隆起形似蝦蟇故以名之亦謂之蝦蟇培趙次公東坡詩注云昔先生與子由自眉州鄉里舟行趨京師過峽州蝦蟇培從舟中望之頤頷口吻甚類蝦蟇即此石也
  漢水又東逕晉昌郡之寧都縣南卷二十七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治王谷卷二十七十三頁三行
  一清按治上落縣字
  漢水又東逕魚脯谿口卷二十七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谿黃省曾本作谷
  漢水又東逕鼈池而鯨灘卷二十七十三頁八行
  一清按而當作為
  漢水又東右得大勢卷二十七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右對月谷口卷二十七十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逕西城縣故城南卷二十七十三頁十九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為鱣湍卷二十七十四頁六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合旬水卷二十七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今人不能上卷二十七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今字衍文
  不知所道卷二十七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道當作述
  山下石壇卷二十七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山下下落有字
  旬水東南注漢之旬口卷二十七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按漢下落謂字
  漢水又東逕木蘭南卷二十七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木蘭下落寨字吳琯本校增
  石岸有城卷二十七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石當作右
  漢水又東左得育漢卷二十七十五頁一行
  箋曰克家雲當作育溪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與晉旬陽二縣分界於是谷卷二十七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宋書州郡志魏興太守領興晉令旬陽令興晉令魏立曰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羊元之封興晉侯即此縣與當作興
  漢水又東注谷甲水口卷二十七十五頁二行
  箋曰注一作逕一清按非也黃省曾本無注字葢缺文谷字乃合字之誤
  於地理屬𢎞農卷二十七十五頁八行
  一清按地理下落志字郡國志南陽郡析故屬𢎞農有豐鄉城是也
  甲水又東南逕魏興郡之興陽南卷二十七十五頁十行
  箋曰晉志魏興郡有洵陽無興陽一清按當是興晉之訛興晉下落縣字
  漢水又東逕魏興郡之錫縣故城北卷二十七十五頁十四行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入谷有長谷故城卷二十七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長谷黃省曾本作長利
  漢水又東厯姚方卷二十七十六頁一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故地留姚稱也卷二十七十六頁二行
  一清按是卷之尾當接二十九卷一頁七行又東過堵陽縣至八頁三行習鑿齒又為其宅銘焉上魏興郡錫縣與上粉縣界相連上粉分自房陵房陵錫漢志並屬漢中郡裴松之三國志注云隆中在襄陽城西二十里沔水上中下三篇當省中篇分上下二篇不然二十八卷之末已敘沔漢入海之道何緣復厯荊襄之境乎禹貢錐指曰以今輿地言之漢水又東北逕興安州北又東逕洵陽縣南又東逕白河縣北又東逕鄖西縣南又南逕鄖縣南又東北逕均州北又東南逕光化縣南又東南逕穀城縣東北又東南逕襄陽縣北此即漢水自魏興郡之錫縣故城北至襄陽縣北所流之境也
  又東過堵陽縣堵水出焉自上粉縣北流注之卷二十九一頁七行
  一清按此卷經注當移接二十七卷十六頁二行故地留姚稱也之次焉字衍文
  言二灘阻礙卷二十九二頁五行
  一清按阻礙下落也字寰宇記校增
  又東過鄖陽縣南卷二十九二頁六行
  一清按史志無鄖陽縣晉立鄖鄉縣寰宇記雲鄖鄉故錫所改注文可見陽字誤也
  與真不別卷二十九二頁八行
  一清按不別下落山北有崖旁視之有一穴甚明號為星牖十六字寰宇記校補
  漢水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卷二十九二頁九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鄖有關卷二十九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曰有鄖關鄖有二字當倒互
  漢水又東逕琵琶谷口卷二十九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庾仲雍漢記卷二十九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隋書經籍志漢水記五卷庾仲雍撰落水字
  東西流為滄浪之水卷二十九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西當作南胡渭校
  地連紀郢卷二十九三頁三行
  一清按郢當作鄀胡渭校
  漢水又東為佷子潭卷二十九三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南逕武當縣故城北卷二十九三頁八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世祖封鄧晨子堂為侯國卷二十九三頁九行
  一清按堂後漢書本傳作棠
  漢水又東平陽川水注之卷二十九三頁十一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南逕縣城東卷二十九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逕下落武當縣下落故字
  沔水又東逕龍巢山下卷二十九四頁二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南逕涉都縣東北卷二十九四頁五行
  箋曰宋本作涉都城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王莽更名南庾者也卷二十九四頁十二行
  一清按庾漢書地理志作庚
  又南逕穀城東卷二十九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逕當作過
  學教立碑卷二十九四頁十八行十九行
  一清按學教二字當倒互
  沔水又東南得洛溪口卷二十九五頁一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北抗洛溪卷二十九五頁二行
  一清按抗當作枕
  又南過筑陽東卷二十九五頁四行
  一清按筑陽下落縣字
  又東逕學城南卷二十九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六字是注混作經
  冠軍張仲踰卷二十九五頁十八行
  一清按踰𨽻釋載此文作瑜
  沔水又南逕筑陽縣東卷二十九六頁二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世祖封吳財為侯國卷二十九六頁九行
  一清按後漢書吳漢傳作盱章懷注云盱音火俱反財字誤也
  沔水又東為漆灘卷二十九六頁十二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即郡國志所謂武當縣之和聚卷二十九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續志是和城聚落城字
  有大石激卷二十九六頁十九行
  箋曰激當作礉其字從石一清按激字不誤說文激礙衰疾波也一曰半遮也漢書溝洫志云為石隄激使東注激者聚石於隄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波也濟水注云立激岸側以捍鴻波是也若從石作礉音覈又音敲非其義矣
  女嫁為陰縣佷子卷二十九七頁三行
  一清按為當作於
  沔水又東逕樂山北卷二十九七頁十三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逕隆中卷二十九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合檀溪水卷二十八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情邈灌疏卷二十八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疏黃省曾本作蔬二字通用
  楚之北津戍矣卷二十八二頁九行
  一清按矣黃省曾本作也
  其土古鄢都盧羅之地卷二十八二頁十行
  一清按都當作鄀
  號此為北部卷二十八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北部下孫潛校増焉字
  邑居隱賑卷二十八二頁十二行
  箋曰隱賑當作殷賑薛綜西京賦注云殷賑謂富饒也一清按上林賦湛湛隱隱註雲隱隱盛貌漢書禮樂志郊祀歌休嘉砰隱溢四方師古曰砰隱盛意古字多假借不必例彼規此
  沔水又逕平魯城南卷二十八三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東對樊仲山甫所封也卷二十八三頁八行
  一清按樊下落城字顧炎武校增
  沔水中有魚梁洲卷二十八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逕桃林亭東卷二十八四頁八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杜元凱碑處卷二十八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杜元凱下落沈字
  沔水又東南逕蔡洲卷二十八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洲大岸西有洄湖卷二十八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大當作東
  又作石伏逗卷二十八五頁六行
  一清按伏當作洑
  廣十二步卷二十八五頁七行
  一清按十二當倒互作二十
  沔水又東南邑城北卷二十八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宋本作東南逕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合洞口卷二十八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西流逕今山北卷二十八六頁六行
  一清按今山字誤當作金山
  蘇伯河望氣處也卷二十八六頁九行
  一清按河當作阿後漢書光武帝紀校改
  沔水東南逕黎丘故城西卷二十八七頁十一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朱祐自觀城瀹豐於黎丘是也卷二十八七頁十四行
  箋曰後漢書作圍豐於黎丘一清按郡國志邔侯國有犂丘城劉昭補注朱祐禽秦豐蘇嶺山當作擒
  東流至即縣北界卷二十八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即當作邔漢書地理志南郡邔縣孟康曰邔音忌
  謂疎口也卷二十八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謂下落之字
  好在磧中卷二十八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劉昭郡國志補注引荊州記作磧上
  又南過邔縣東北卷二十八八頁三行
  箋曰邔一作印一清按此是今本郡國志誤文當以史記年表漢書地理志作邔字為正
  漢高帝十二年卷二十八八頁五行
  一清按二史表作一
  此中豬屎臭卷二十八八頁十二行
  一清按此中下落作字孫潛校增
  沔水又南得木里水會卷二十八八頁十六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夷水出自房陵東流注之卷二十八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房陵下落縣字楊慎本校增
  即汴水也卷二十八九頁六行
  箋曰謝雲汴一作汒疑作沵一清按非也通鑑注作沶音怡方輿紀要雲沶水在宜城縣西晉懷帝永嘉四年劉聰逼洛陽荊州刺史王澄自將欲援京師至怡口衆散而還即此
  上通梁州沒陽縣之黙城山卷二十八九頁六行
  一清按沒陽當作沔陽
  其水東逕新城縣之沵鄉縣分房陵丘卷二十八九頁七行八行一清按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以孟達為太守見三國志劉封傳新城縣當作新城郡晉書地理志新城郡統沶鄉縣宋書州郡志作祈鄉令何志魏立晉太康地理志作沶音祁丘字誤當作立
  逕蠻城城南在宜城南三十里卷二十八九頁十二行
  一清按上城南二字當倒互
  引西山谷水即是水者也卷二十八九頁十四行
  一清按當作長谷水落長字荊州記校增長谷即左傳之荒谷也者字衍文
  頡郡人也卷二十八十頁三行
  箋曰宋本作郡人也一清按郡字似誤刻不然與本文何異乎𨽻釋載此文作鄀人
  見一冢東向卷二十八十頁四行
  一清按冢當作家𨽻釋校改
  孤墳向□卷二十八十頁六行
  箋曰向宋本作尚一清按□𨽻釋作整
  漢末多士其中卷二十八十頁十三行
  一清按多士當作名士下落居字何焯校
  以聞侍中龎季卷二十八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聞當作問
  沔水又逕鄀縣故城南卷二十八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即楚昭王為吳所迫絶郢徙都之卷二十八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絶當作紀漢書地理志江夏郡若縣下雲楚
  昭王畏吳自郢徙此紀郢上落自字
  沔水又東敖水注之卷二十八十一頁八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寔曰敖口卷二十八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寔當作是
  沔水又東南與臼水合卷二十八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出竟陵縣東北耶屈山卷二十八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左傳定公五年杜預注曰江夏竟陵縣有臼水出聊屈山西南入漢耶字誤
  又東過荊城東卷二十八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六字是經混作注
  沔水自荊城章山東卷二十八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右會權口卷二十八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南與陽口合卷二十八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陽口晉書作揚口通鑑注引此文俱作揚下同
  又東北路曰湖水注之卷二十八十二頁十七行
  箋曰克家雲路當作流一清按非也白湖亦曰路白湖與中湖昏官湖而為三杜預開揚口起夏水達巴陵即是水也
  春秋水盛卷二十八十二頁二十行
  一清按秋當作夏方輿紀要校
  通路自湖卷二十八十三頁三行
  一清按自當作白
  楊水又東北流得東赤湖水口卷二十八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楊水當作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水得東二字倒互
  湖東北有大置臺卷二十八十三頁八行
  一清按寰宇記江陵縣下雲清暑臺一名大暑臺在城東二十里置字誤也
  有靈港水卷二十八十三頁十行
  一清按港當作溪晉書桓𤣥傳雲義軍乘勝競進振該等距戰於靈溪是也
  國語所謂楚靈王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者也卷二十八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漢當作溪即所謂靈溪也
  楊水又東北與祥谿水合卷二十八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祥谿當作柞谿
  西逕楊水卷二十八十四頁八行
  一清按逕當作注
  即趣漢津卷二十八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蜀志先主傳雲斜趣漢津斜與邪同
  浩若滄海卷二十八十四頁十七行
  箋曰浩宋本作渺一清按浩字義通
  洪潭巨浪卷二十八十四頁十七行
  箋曰克家雲疑作洪濤一清按潭字不誤
  又東南逕江夏雲杜縣東卷二十八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按逕當作過
  即堵口也卷二十八十五頁一行
  一清按全祖望雲堵口當作䐗口晉書甘卓傳作豬口若作堵口則是堵水之口非矣互見夏水篇
  左傳所為若敖聚於䢵是也卷二十八十五頁一行
  一清按為當作謂聚當作娶
  沔水又東逕左桑卷二十八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昭王南征之不復卷二十八十五頁六行
  一清按之左傳作而
  沔水又東合巨亮水口卷二十八十五頁十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北承亮湖卷二十八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按亮上落巨字
  沔水又東得合驛口卷二十八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謂之橫桑卷二十八十五頁十六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謂之鄭潭卷二十八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今謂世數既懸卷二十八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今當作余
  沔水又東得死沔卷二十八六頁二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與力口合卷二十八十六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南溳水入焉卷二十八十六頁九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南通縣之太白湖卷二十八十六頁十行
  一清按縣上落沔陽二字江水注參校增
  沔水又東逕沌陽縣北卷二十八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案地說言漢水東行觸大別之陂卷二十八十七頁一行
  一清按陂何焯校改阪
  水遵巢湖卷二十八十七頁十一行
  一清按遵當作導
  西流注柵水卷二十八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西下落南字通鑑注校補
  山上有虎山卷二十八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虎山下落城字
  登城鼔譟卷二十八十八頁七行
  一清按城黃省曾本作塘三國志吳書丁奉傳雲遂據徐塘方輿紀要雲徐塘在濡須水東
  胡景城北卷二十八十八頁十行
  一清按胡景下落略字梁天監四年侵魏合肥胡景略與趙祖悅同軍交惡而韋叡解之事見南史韋叡傳然有大可疑者梁天監四年是魏孝昌元年明年道元被害於陰盤其成書又不知在何時安得遽取胡趙築城以相證而又雲魏事已乆難用取悉何耶此與襄陽水下引吳均詩同一蔽也
  謂之柵口水卷二十八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當作柵水口即柵江口也
  而方界石城也卷二十八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按界當作屆
  地理志曰毗陵縣舊㑹稽之屬縣丹徒縣也北二百步有故城卷二十八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按也字當移在屬縣之下
  經書在北江則可卷二十八十九頁二行
  一清按江字衍文
  東合天溪卷二十八十九頁五行
  一清按天當作大
  南江又東與貴長池水合卷二十八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南江又南東逕宣城之臨城縣南卷二十八十九頁十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又南之南衍文
  南江又東與桐水合卷二十八十九頁十二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北合東漢水卷二十八二十頁二行
  一清按漢水當作溪水即旋溪也
  而同注南江之北卷二十八二十頁七行
  一清按於文當重一江字
  南江又東逕寧國縣南卷二十八二十頁七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此保險卷二十八二十頁九行
  一清按此下落鄉字劉昭郡國志補注引吳地記校補
  南江又東北為長瀆厯河口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五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河口當作湖口下雲謂之五湖口是也
  江南東注於具區卷二十八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按江南二字當倒互
  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滆湖也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七行箋曰射貴湖下脫上湖二字一清按方輿紀要雲五湖虞翻雲太湖有五滆湖洮湖射湖貴湖及太湖為五湖酈道元曰長塘湖射湖貴湖滆湖與太湖而為五此即虞氏之說又雲射貴湖今常州之芙蓉湖當時或分為二故虞翻以射貴為二湖也名勝志雲上湖一名射貴湖則上湖即射貴矣蓋上湖之名晚出故以射貴可分為二湖以當五湖之數而不容增上湖於射貴之下讀者審之朱長文續吳郡圖經則以為道元謂長蕩湖貴湖上湖滆湖與太湖而為五蓋傳聞之異乆矣
  越伐吳而戰於五湖是也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而字衍文
  斯乃太湖之攝通稱也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之下落兼字孫潛校增
  今在餘姚鳥道山北卷二十八二十一頁十六行
  箋曰舊本作曰北一清按北上落西字會稽志引此文校正作曰字誤也
  楊修五湖賦曰卷二十八二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楊修當作楊泉何焯校
  俗說此本在太湖中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行
  一清按此下落山字續吳郡圖經引此文校增
  禹治水移進近東又西南有兩小山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行一清按續吳郡圖經引此文作禹治水移進近吳又東及西南有兩小山今改正
  自此以求差深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求續吳郡圖經引此文作東
  東則松江出焉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六字是注混作經續吳郡圖經亦作注
  松江北去吳國五十里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吳國下落南字
  國南五十里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五字重文宜衍
  江水竒分謂之三江口卷二十八二十三頁四行
  箋曰竒分當作岐分爾雅水岐為渚一清按廣韻竒異也言所出異道也字不誤九字是注混作經續呉郡圖經引此文亦是注
  庾仲初楊都注曰卷二十八二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當作揚都賦注落賦字
  與松江而三也卷二十八二十三頁九行
  一清按續吳郡圖經引此文而三下有非禹貢之三江七字今校補
  即吳之柴僻亭卷二十八二十三頁十九行
  一清按僻當作辟漢書地理志校師古曰辟讀曰壁
  晉太康中分嘉興治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四行
  一清按治孫潛校改立
  王莽名之辰武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作展武辰字誤
  漢安帝武原之地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安帝下落時字孫潛校增
  谷水於縣出為散浦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吳郡志開元五年刺史張廷珪奏置海鹽縣澉浦鎮至元嘉禾志澉浦在海鹽縣南四十五里散字誤
  東餘姚縣卷二十八二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東下落至字
  江水又東逕黃橋下卷二十八二十五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逕緒山南卷二十八二十五頁十行
  一清按陳書徐陵傳子儀隱於錢塘之赭山潛說友
  咸淳臨安志雲赭山在鹽官縣西南四十五里姚寛西溪叢語雲夾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二山相對謂之海門海寧縣志雲赭山與紹興龕山相對蓋浙江潮汐所由也緒字誤
  時有江南者卷二十八二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有當作在
  江水又東逕餘姚縣故城南卷二十八二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因其句餘山以名縣卷二十八二十六頁一行
  箋曰宋本作句章山一清按山海經南山經曰句餘之山無草木多金玉郭璞注曰今在會稽餘姚縣南句餘縣北故此二縣因此為名見張氏地理志張氏疑是張勃朱氏以注下有句章之名偽託宋本改句餘為句章豈知出於山海經乎又寰宇記引郭璞注云山多珧璋故取二縣以為名較今本山海經注多一句吳志伊廣注之所未及引也
  江水又東注於海卷二十八二十六頁四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潛水篇
  大禹自通漢疏通卷二十九八頁八行
  一清按通漢當作導漢
  水暴長卷二十九八頁十六行
  一清按水上落漢字寰宇記果州相如縣西漢水下引此文校增
  莫不於水上祭卷二十九八頁十六行
  一清按祭下落之字寰宇記校增
  其南源取巴西卷二十九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取下落道字
  湍水篇
  東南流逕南酈縣故城東卷二十九九頁三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酈屬南陽郡此落陽字
  史記所謂下酈也卷二十九九頁四行
  一清按酈下落析字
  雲是左桃伯碑卷二十九十一頁一行
  箋曰列士傳左伯桃一清按非也𨽻釋引此文作左伯豪黃省曾本原是豪字後漢書雲左雄字伯豪涅陽人是也列士傳之左伯桃未能知其葬處魏書地形志濮陽郡廩丘縣有左伯桃冢寶刻叢編引訪碑錄雲左伯桃碑在安肅縣西十五里皆去涅陽甚逺朱氏不引范史而雜引他傳葢好竒之過也
  鄧颺為晨宅略存焉卷二十九十一頁九行
  一清按為當作謂
  均水篇
  又南當涉都邑縣北卷二十九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按續志筑陽有涉都鄉漢表武帝封南海守棄子嘉為涉都侯則西京已有是邑而未為縣師古曰邑繁於縣縣字羨文
  封衞尉馬康為侯國晉太康中立為順陽卷二十九十二頁一行二行
  一清按馬康是馬廖之誤見范史馬援傳順陽下落郡字見晉志
  謂之汋口者也卷二十九十二頁三行
  一清按汋口當作汮口北史魏廣陽王建弟嘉孝文南伐詔嘉斷均口益驗梁書汮均口之誤何焯曰梁書汮均口均字是讀者所音後人誤以入行魏書孝文紀只作均口雖易以今字尚不至重複也今人讀史不知汮均重音改作汋均口
  故地理志謂之淯水卷二十九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𢎞農郡盧氏縣下雲育水南至順陽入沔全祖望曰育淯之不可混猶汮均之不可通也葢與過鄧入沔之淯水有別也下同
  粉水篇
  粉水導源東流卷二十九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寰宇記雲粉水出房陵縣東流葢本水經以立文也導源下落房陵二字
  謂之粉水卷二十九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水當作口
  粉水有文將軍冢卷二十九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粉水下落旁字全祖望校增
  白水篇
  王莽更之曰朝陽也卷二十九十二頁二十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南陽郡朝陽縣莽曰厲信注文曰朝陽也四字衍
  泚水篇
  經雲泄水從南來卷二十九十三頁九行
  一清按南來下落注之二字黃省曾本校增
  葢悞引壽春之泚泄耳卷二十九十三頁九行
  一清按壽春之泚水是沘字字或作淠淠沘音同泄水流合焉經雲沘水出廬江灊縣西南霍山東北東北過六縣東北入於淮泄水出博安縣北過芍陂西與沘水合西北入於淮是泄水與入蔡之泚水了無關涉此篇經雲泄水從南來注之自是經誤道元故辭而闢之漢志則以南陽泚陽之泚水為比水水經則以廬江灊縣之比水為泚水交失之矣是注泚字誤當作沘
  泚水又西南厯長岡月城北舊泚水又會馬仁陂水卷二十九十三頁二十行十四頁一行
  一清按舊字當移在月城上又孫潛校改右
  公私引列卷二十九十四頁三行
  一清按列當作裂
  與緒水枝津合卷二十九十四頁四行
  一清按淯水注云地理志曰泚水堵水皆言入蔡互受通稱緒字誤
  二源㣲小卷二十九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二寰宇記校改其
  城周迴側水卷二十九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側水下寰宇記引此文有申伯之都邑五字今校補
  岸下湥卷二十九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岸上落高字名勝志校增
  郡國志曰以為新野之東鄉卷二十九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按曰字衍文
  故蓼國也卷二十九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湖陽縣下雲故廖國也師古曰廖音力救反左氏傳作飂字其音同耳漢六安國有蓼縣則是舒蓼之蓼音六蓋字形之似而其地相去甚逺
  爰自宅陽卷二十九十五頁十五行
  箋曰宅陽乃比陽之誤一清按非也以𨽻釋校是宅陽
  起廬舍卷二十九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起上落廣字名勝志校增
  為無窮之巧不可言卷二十九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之下落功字何焯曰以鈔本𨽻釋校增
  又西南流於淯水也卷二十九十六頁十四行
  一清按流下落注字
  淮水篇
  淮水又東逕義陽縣卷三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逕義陽縣故城南卷三十二頁三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世謂白茅城卷三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世謂下落之字
  淮水又東油水注之卷三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和帝建初四年封子全為王國卷三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建初是章帝紀年子全見范史章八王傳和帝字誤
  淮水又東曲岸北卷三十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又東下落逕字
  沿流波三丈卷三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流字衍文
  王莽之利新也卷三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利新漢書地理志作新利
  淮水又東北與大木水合卷三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北流左會湖水卷三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逕安陽縣故城南卷三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得溮口水卷三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溮水又東逕義陽故城北卷三十四頁四行
  一清按義陽下落縣字
  東逕鍾武故城南卷三十四頁六行
  一清按鍾武下落縣字
  世祖封鄧邯為鄳縣按蘇林曰卷三十四頁十行
  箋曰宋本作鄳縣侯按字衍文一清按非也鄳縣當作鄳侯按字仍存
  北流至瑟水注之卷三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按至字衍文
  羅山西卷三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羅山西下落俗謂之仙居水六字名勝志引此文校補
  又東逕新息縣南卷三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逕當作過
  淮水又東逕浮光山北卷三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即弋山也卷三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按寰宇記引此文作即弋陽山也出名玉及黒石堪為碁其山俯映長淮每有光輝淮水又東今校補二十四字
  又有魏汝南太守程堯碑卷三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程堯當作程曉魏書程仲德傳雲分封少子延及孫曉為列侯曉嘉平中為黃門侍郎裴松之注引世語曰曉字季明有通識隋書經籍志有程曉集二卷梁有錄一卷即其人也
  蠻田益宗効域卷三十五頁三行
  一清按域當作誠
  淮水又東合慎縣水卷三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縣字衍文
  又東逕南入淮卷三十六頁一行
  一清按逕字衍文南下落流字
  淮水又東右壑水卷三十六頁五行
  箋曰宋本右下有合字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北申陂枝水注之卷三十六頁十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白城南卷三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逕長陵戍南又東青陂水注之卷三十六頁十五行一清按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北合黃水卷三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導木陵山卷三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按導下落源字
  南有子相廟卷三十七頁三行
  一清按子相當作子胥初學記校
  淮水又東北淠水注之卷三十七頁十一行
  箋曰淠一作𣵡一清按非也淠水即沘水淠沘音同九字是注混作經
  軍所謂頓防卷三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按謂字衍文
  淮水又東谷水入焉卷三十八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東南注卷三十八頁十一行
  箋曰注下當有之字一清按不當有之字於文似落淮字耳
  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卷三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而東入卷三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按而東下落於淮二字胡渭校補
  淮水又東北窮水入焉卷三十八頁十八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淮淮中有洲卷三十九頁六行
  一清按淮字重文宜衍
  使鎮西將軍豫州刺史諸葛誕卷三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鎮西當作鎮東
  泚水洪水合北注之卷三十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此廬江灊縣之沘水也泚字誤合北下落流字
  左合泚口卷三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泚口當作沘口
  淮水又東流壽春縣故城西卷三十九頁十五行十六行
  一清按二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東南逕蒼陵北卷三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方輿紀要雲壽州西北有蒼陵城魏書地形志雲壽春故楚有蒼陵城是也蒼陵下落城字
  淮水又北左合椒水卷三十十頁三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東北流逕虵地南卷三十十頁四行
  一清按地當作城
  謂之清水口者左合椒水焉卷三十十頁五行
  一清按者下落也字全祖望雲左合椒水焉羨文當衍葢逕虵城南者即椒水也何合之有
  肥水從城而北入於淮卷三十十頁八行
  一清按而當作西
  南為肥水北為雞陂卷三十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肥水上落夏字下雞水又會肥水亦落夏字
  夏肥東流卷三十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夏肥下落水字
  淮水又北逕山峽中謂之硤石卷三十十一頁三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下蔡新城也卷三十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下蔡上落即字寰宇記校增
  淮水東逕八山北卷三十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當作八公山落公字
  北逕蕭亭東卷三十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北逕上落又字
  肥水縣東北注者也卷三十十二頁二行
  一清按肥水下落從字
  淮水又北逕莫耶山西卷三十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禹娶在山西卷三十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娶當作墟
  淮水又東北濠水注之卷三十十三頁一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出莫耶山東北之溪卷三十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之字當移在東北上
  淮水又北沙水注之卷三十十三頁四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淮出於荊山之左卷三十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淮當作渠
  西揚濤北注之卷三十十三頁八行
  一清按西北堂書鈔引此文作而
  淮水又東逕夏丘縣南卷三十十四頁八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宋景鼔衞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卷三十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景鼔黃省曾本作景公誤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宋終於景公之四十年實周敬王之四十三年也年表雲六十四年卒宋世家同葢卒於周元王之二十四年六國表魏惠王十七年周顯王十五年去景公之卒已九十二年矣今從吳琯本所改考正之景鼔之族疑出景公以諡為氏者也
  十八年惠成王以韓師諸侯師於襄陵縣卷三十十四頁十五行一清按韓師下落敗字縣字衍文孫潛校正今本竹書紀年作惠成王以韓師諸侯師縣於襄陵大繆
  又東逕楊亭北卷三十十五頁十行
  一清按楊亭當作陽亭
  今睢陽東南三十里有故楊梁卷三十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按今字衍文楊梁下落城字
  漢武帝元年封杜延年為侯國卷三十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漢書功臣表杜延年以昭帝元鳳元年封是注有缺誤今改正
  出譙城北自汀陂卷三十十六頁三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自當作白
  王莽更之曰留城也卷三十十六頁六行
  一清曰按留城漢書分注作單城是也宋祁謂鄲有留音非也宋書索虜傳雲步尼公進軍清東屯留城此春秋傳侵宋呂留之留漢縣屬楚國沛郡之鄲縣蘇林音多寒反不當作留音也
  嵇本姓奚卷三十十六頁六行
  一清按嵇下落康字
  故為嵇字卷三十十六頁七行
  一清按故三國志注引虞預晉書作改
  地理志曰故垂鄉也卷三十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按垂漢書作□師古曰音直恚反又高帝紀十二年冬十月上破布軍於會缶孟康曰音儈保邑名屬沛國蘄縣蘇林曰缶音□師古曰會音工外反缶音丈瑞反蘇音是也此字本作□而轉寫者誤為缶字耳音保非也黥布傳正作□字此足明其不作缶也史記高祖紀作會甀裴駰曰漢書音義音儈保邑名甀直偽反黥布傳索隱曰上古外反下持瑞反吳王濞傳索隱曰會音古兌反甀音錘以是知漢紀缶字音保誠誤也
  應劭曰城在卷三十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城在下落穀水之陽四字漢志校補
  南逕蚿城南卷三十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蚿字誤當作虹即地理志沛郡𧈬縣續志作虹
  又東合長直故溝卷三十十六頁二十行
  一清按溝當作瀆下同
  又東南至巉石卷三十十七頁八行
  一清按巉石下落山字
  淮水又東逕浮山卷三十十七頁九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逕徐縣南厯澗水注之卷三十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導徐城西北徐陂卷三十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導上落水字
  淮水又東池水注之卷三十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以數千騎追羽帥二十八騎卷三十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於文當重一羽字
  因四隤出卷三十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漢書項籍傳雲因四隤山而為圜陣外嚮孟康曰四下隤陁也
  淮水又東蘄水注之卷三十十八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蘄水又東南北入丈八故溝出焉卷三十十八頁十二行
  箋曰克家雲當作八丈故瀆一清按出焉二字衍文
  又東流南北長直故瀆出焉卷三十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當作又東南流北字衍文
  又東流入徐縣卷三十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按又東下落南字
  淮水又東厯客山逕盱眙縣故城西卷三十十八頁十七行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北臨淮水卷三十十九頁九行
  一清按北上落城字
  舊水道也卷三十十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舊下落江字
  而北至末口淮卷三十二十頁一行
  一清按而當作西末口下落入字胡渭校正
  王莽郡曰江平縣曰安定卷三十二十頁五行
  一清按王莽下落更名二字安定漢書地理志作定安
  又自湖之南北口卷三十二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北字衍文胡渭校
  陳穿溝更鑿白馬瀨百里渡湖者也卷三十二十頁十三行一清按是陳敏穿溝落敏字
  中瀆又東卷三十二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中瀆下落水字
  四年常山憲王子思王商為國卷三十二十一頁三行
  一清按四年下落封字
  寔曰口也卷三十二十一頁七行
  一清按寔當作是曰下落淩字
  即經所謂之小水者也卷三十二十一頁八行
  一清按之字當移在即經下
  應劭曰浦岸也卷三十二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浦岸字誤漢書地理志注作淮涯
  葢側淮瀆卷三十二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葢下落臨字
  淮水出縣故城卷三十二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故城下落東字
  厯朐縣與沐合卷三十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沐當作沭即沭水也
  又匡胊山西卷三十二十一頁十二行
  箋曰匡字譌未詳一清按當作逕
  乃往觀所卷三十二十一頁十九行
  箋曰所字衍一清按孫潛校改焉
  其神化為黃龍卷三十二十二頁七行
  箋曰黃龍字誤一清按非也黃龍字見山海經郭璞注之開筮
  游水左逕瑯琊即丘縣故城之西卷三十二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即丘字誤當作計斤漢書地理志瑯琊郡有計斤縣若即丘則東海之屬縣也
  即此水也卷三十二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水當作城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__水經注箋刊誤>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