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永樂大典/卷078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巻之七千八百八十九 永樂大典
卷之七千八百九十
卷之七千八百九十一 

永樂大典卷之七千八百九十十九庚

汀州府

至到本府臨汀志臨汀爲郡治長汀上接劒邵。下抵漳梅。潮旁聮贑。封域之內。

絕長補短。方九進餘里。其距外邑則寧化蓮城爲近。清流次之。上杭武平爲遠。其趨鄰郡皆遵陸。若水路則長汀溪達上杭。直至潮州。入於海。寧化

溪下清流投南經水縣。南劒州。直到福入於海。郡境東西四百一十里。南北五百里。東至南劒州七百里。內三百五十里。覆船罔。入南劒州界。西

至贑州四百一十里。內六十里新路嶺。入贑州界。南至梅州四百三十五里。內三百一十里。沙干村入檢州界。北至贑州三百七十里。內一百九十

里。張統入贑州界。東南至漳州六百三十五里。內二百七十里。大地入贑州界。西南至潮州六百六十五里。內三百九十時。搮錢山。入潮州界。東北

至邵武軍六百三十里。內三百八十五里。孟家坪入邵武界。西北至贑州四百四十里。內六十里,黃竹嶺入贑州界。通典東至清源郡。龍溪縣。干

四百五十里。南至潮陽郡。程郷縣界。一千里。西至南康郡雩都縣。九百里。北至臨川郡南豐縣。千六百里東南到漳浦郡廢懷恩縣界千五百里西

南到潮陽郡程對待朋友縣。八百里。西北到臨川郡。南豐縣界。一千六百時。東北到長樂郡。一千三百六十里。去西京六千四百七十三里。去東京五千三

百七十里。九域志東京三千五百九十里東至本州界首至南劒州。四百二十里。西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䖍州四百九十里。南至本州界三

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梅州一百九十里。至本州界放十里,自界首至䖍州。四百二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五百二十二里。自界首至漳州。四百九十里。

西南至本州界四百里。自界首至潮州六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三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南劒州四百二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二百五十里。自界首至

䖍州四百九十里。寰宇記東北至東京五千七百里。西北至西京五千三百里。西北至長安六千一百九十五里。東到龍溪縣二千四百五十里。南

至潮州一千三百里。若至潮州管下程郷縣界一千里。西至䖍州雩都縣界九百里。至䖍州一千三百里。北至撫州南豐縣界一千六十里。東南至

漳州廢懷恩縣界。一千五百里。西南至潮州程郷縣界八百里。西北至撫州南豐縣一千六百里東北至福州。水陸相無一千三百六十里。東北至

建州一千五百里。郡縣志東西五百里。南北四百里。四至八到。東京三千五百九十里東至南劒州。八百九十里。西至贑州五百五十里。南至梅州

六百九十里。北至贑州四百八十里。東南至漳州。一千二十二里。西南至潮州四百六十里。東北至南劒州。七百五十里。西北至贑州。七百四十里

元一統志北至上都六千三百一十九里。北至六都。五千五百五十九里東至南劒路界。三百里。西至贑州界。六十里。南至潮州界。五百七十里。北

至贑州界。一百九十里。東到南建路。四百里。西到贑州路。四百一十里。南到潮州路。六百六十里。北到建昌路。七百里。東北到邵武路。六百六十里

西南到梅州路。四百三十里。東南到潮州路。六百三十里。西北到贑州路。二百四十里。録事司里到興本路同。江浙須知東至延平路界三百里。

西至贑州路界。六十里。南至潮州路界。五百七十里。北贑州路界。一百九十里。東到延平路界。七百里。西到贑州路城。四百一十里。南到潮州路

城。六百六十里。北到建昌路城。七百里東北到邵武路城。六百六十里。東南到潮州路城。七百五十里。西南到梅州路城。四百三十里。西北到贑州

路城二百四十里。長汀縣境臨汀志東西一百四十五里。南北二百三十五里。東到寧化縣

界八十里。以杉木堠爲界。自界首至寧化縣九十里。西至贑州瑞金縣界。六十里。以新路嶺爲界。自界首至瑞金縣二十里。南至上杭縣界。一百五

十五里。以桒溪嶺爲界。自界首至上杭縣三十里。北至贑州瑞金縣界六十里。以黃竹嶺爲界。自界首至瑞金縣二十里。東南至蓮城縣界一百六

十里。以野狐嶺爲界。自界首至蓮城縣一十里。西南至武平縣界一十五里。以黃公嶺爲界。自界首至武平縣一百五里。東北到寧化縣界八十五

里。以黃土嶺爲界。自界首至寧化縣七十里。西北至贑州瑞金縣界。六十里。以石腦嶺爲界。自界首至瑞金縣二十五里。水路。鄞江溪自縣十里而

南會於麻潭。又十五里會於南溪。又二十五里會於大潭。直至上杭縣。元一統志北至上都六千三百一十五里。北至大都五千五百五十六里。南

至本咱一里。東至寧化縣界一百里。西至贑州路瑞金縣界。六十里。南至上杭縣界。一百五十五里。北至贑州路右城縣界。四十五里。東到清流縣

二百一十里。西到贑州路瑞金縣一百里。南到武平縣二百五十里。北到贑州路石城縣一百六十里。東南到蓮城縣。一百四十里。西南到武平縣。

二百五十里。東北到寧化縣。一百八十里。西北到贑州路瑞金縣。一百里寧化縣境臨汀志東西一百里。南北二百里。東至清流縣界。二十五里以

百步嶺爲界。自界首至清流縣二十里。西至贑州石城縣界。七千五里以張坑爲界。自界首生至石城縣二十里。南至長汀縣界九十里。以杉木堠爲

界。自界首至長汀縣八十里。北至邵武罩建寧縣界。一百十里。以孟家坪爲界。自界首至建寧縣七十里。東南至清流縣界六十里。以大船嶺爲

界。自界首至清流縣六十里。西南至長汀縣界。七十里。以黃土嶺爲界。自界首生長汀縣八十五里。東北至邵武軍奉害縣界。一百二十里。以龍坑

坳爲界。自界首至泰寧縣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建昌罩南豐縣界。一百二十里。以車橋嶺爲界。自界首至南豐縣二百三十里。水路。縣溪其源有

六會於束渡過清流。及沙縣而東。元一統志北至上都六千二百五里。北至大都五千四百五里。南至本路一百八十里。東至南劒路將樂縣界。一

百八十五里。西至贑州路石城縣界。五十里。南至本路長汀縣界。一百里。北至邵武路建寧縣界。九十里。東到南劒路將樂縣。三百里。西到贑州路

石城縣。八十里。南到長汀縣。一百八十里。北到建燈縣。一百八千里。東南到清流縣。六十里。西南到瑞金縣。二百二十里。東北到泰寧縣。二百八十

里。西北到廣昌縣二百里。清流縣境臨汀志東西一百七十里。南北二百里。東至南劒州沙縣界。一

百一十里。以龍安國界。自界首至沙縣二百里。西至寧化縣界。二十里。以草鞋嶺爲界。自界首至寧化縣三十里。南至寧化縣界。一十五里。以百步

嶺爲界。自界首至寧化縣九十五里。此至寧化縣界。二十里。以金船嶺爲界。自界首至寧化縣。四十里。東南至蓮城縣界。一百里。以上琴坪爲界。自

界首到蓮忝縣三十五里。西南至寧化縣界。二十里。以搶旗隔爲界。自界首至寧化縣。二十五里。東水北至南劒州將樂界。一百三十里。以覆船罔

爲界。自界首至將樂。縣一百一十里。西北至寧化縣界。三十里。以大船嶺爲界。自界首至寧化縣。三十里。水咱縣溪水自寧化至縣下夣溪。過九

龍灘。入沙縣。浮流口通南劒州福州。九龍灘險甚。向時監泝㳂。皆止於此。元一統志北至上都。六千三百四十五里。北至大都。五千三百四十五

里。南至路一百二十里。東至南劒路將樂縣界八十里。西至本路寧化縣界。三十五里。南至寧化縣界。十五里。北至寧化縣界二十里。東到將樂

縣。二百里四十里。西到寧化縣。六十里。南到蓮城縣。一百四十五里。北到寧化縣。六十里。東南到沙縣。三百一十里。西南到寧化縣。四十五里。東北到

蓮城縣。一百八十里。西北到寧化縣。六十里。蓮城縣境臨汀志東西一百一十五里。南北一百三十里。東至南劒州沙

縣界一百里。以浮流口爲界。自界首至沙縣二百里。西至長汀縣界一十里。以巖頭野狐嶺爲界。自界首至長汀縣。一百六十里。南至上杭縣界一

百里。以崆嶺爲界。自界首至上杭縣六十里。北至長汀縣界六十里以焦流渡爲界。自界首至長汀縣一百一十里。東南至南劒州沙縣界。一百五

里。以浮流口爲界。自界首至沙縣二百里。西南至長汀縣界。以河源柭嶺爲界。自界首至長汀縣一百里。東北至清流縣界。三十五里。以上琴坪爲

界。自界首至清流縣一百里。西北至長汀縣界六十里。以四保爲界。自界首至長汀縣一百一十里。元一統志四至上都六千二百四十五里。西至

大都五千二百四十五里。西到本路一百二十里。東至南劒路沙縣界一百三十里。西至本路長汀縣界二十五里。南至本路上杭縣界八十里。北

至本路長汀縣界三十五里。東到南劒路沙縣四百八十里。西到長汀縣一百二十里。南到潭州路龍巖縣三百五十里。北到清流縣一百八十里。

東南到南劒路沙縣四百八十里。西南到長汀縣一百八十里。東北到清流縣一百五十里。西北到長汀縣一百八十里。

上杭縣境臨汀志東西一百八十里。南北一百九十里。東至漳州龍巖縣界一百里。以大池爲界。自界首於龍巖縣五十里。西至武平縣界。二十五

里以石田爲界自界首至武平縣六十里。南至潮州海陽縣界二百里。以標錢爲界。自界首至海陽縣二百二十五里北至長汀縣界三十五里。以

黃陽坳爲界。自界首至長汀縣一百五十五里。東南至漳州龍巖縣界一百九十里。以緣嶺爲界。自界首至龍巖縣五十里。西南至梅州程郷縣界

一百六十里以松源爲界。自界首至程郷縣一百五十里東北至長汀縣界八十里。以谷奢嶺爲界。自界首至長汀縣一百一十里。西北至武平縣

界八十里。以檀嶺爲界。自界首至武平縣一百一十里。水路。長汀溪入縣境。興六郷之水會直至潮州。自汀至潮。凡五百灘。至魚磯逾嶺。乃運潮

𥂁徃來路。元一統志北至上都六千三百五十五里。北至大都五千五百五十五里。南至本路二百三十里。東至蓮城縣界二百五十里。西至武平

縣界三十五里。南至漳州路龍溪縣界三百一十里。北至長汀縣界一百六十里。東到蓮城縣三百四十里。西到武平縣一百里。南到龍巖縣四百

五十里。北到長汀縣二百四十里。東南到蓮城縣五百八十里。西南到龍溪縣五百五十里。東北到長汀縣五百八十里。西北到長汀縣三百四十

里。武平縣境臨汀志東西一百九十五里。南北二百四十里。東至上杭縣界

五十里。以竹鑒保黃埔爲界。自界首至上杭縣界三十五里。西至贑州安遠縣界一百四十五里。以大中山爲界。自界首至安遠縣九十五里。南至

梅州程郷縣界九十里。以南安巖爲界。自界首至程郷縣一百三十五里。北至長汀縣界一百五十里。以黃公嶺爲界。自界首至長汀縣一百二十

里。東南至潮州海陽縣界一百五十里。以盧嶺爲界。自界首至海陽縣二百五十里。西南至梅州程郷縣界一百里。以千口爲界。自界首至程郷縣

一百二十五里。東北至長汀縣界一百五十里。以黃公嶺爲界。自界首至長汀縣一百五里。西北至贑州會昌縣界一百里。以南瀑口北嶺爲界。自

界首至會昌縣一百一十里。水路。水出梅州界。其間淺險處多。元一統志北至上都六千五百九十九里北至大都五千八百三十九里。南至本

路二百八十里。東至上杭縣竹鑒保黃鎻五十里。西至贑州安遠縣界大中山一百四十里南至梅州程郷縣界南安巖九十里。北至長汀縣界黃

公嶺一百五十里。東到上枕縣八十里。西到贑州路安遠縣二百四十里。南到梅州程郷縣二百三十里。北到長汀縣二百四十里。東北到石門縣

一百六十里。西南到梅州程郷縣二百二十里。東南到潮州路海陽縣四百五十五里。西北到贑州路會昌縣二百一十里。

城池臨汀志高城固壘。所以保民。矧汀底閱而旴贑。潮梅環其境。鹽於矯䖍時

作。可使弗高且固乎。諸邑城多隳。郡城乃累土成之。念陶甓更難。爲力未暇。端有竢於稪之君子。郡城。唐大暦四年。剌史陳劍。移築籠山瞰溪。大

中初剌史劉岐。始剏敵樓一百七十九間。宋朝治坪三年。郡守劒公均。被㫖增廣周五里二百五十四步。基三文。面廣三之一。高一文八尺。濬三濠

深一丈五尺。引南㧞溪水東流以繞之。修六門。南日頒條。靖康元年郡守蘇公公才闢門外直街五百步。抵麻潭日鄞江。通判聽正對東南。曰通遠

正東日濟川。東北日興賢。正西日秋成。紹興間贑卒叛。郡守黃公武增脩。隆興改元郡守吳公南老又增修。今爲敞樓五百一十五間。於城。唐劉

岐剏藥。宋朝治平間修繕。周一里二百九十一步。高一丈一尺。爲敞樓二百一十一間。宣和間。郡守潘公闢重建雙門。架譙樓其上。紹興間。郡守趙

公充夫。恐土城緩急不足恃。欲甃以磗石。又慮工役太亟。則煩擾而郡力不任。乃寫規書。始于于城。嵗甃一里。不五六年則併羅城皆石矣。惜繼者

遽輟。迫嘉煕間。郡守戴公揵。招𥥲戶罩五十人。置官𥥲於郊東。大窠以陶礡瓦。欲無擾於民。包砌甫及。頒條濟川興賢等門。戴已秩滿。繼者復輟。移

官𥥲磗瓦爲壷榭不急用。而負𥥲薪於里長。民及重困。寶祐六年郡守胡公太初。訪求民瘼。亟除免𥥲薪之教。民甚便之。然包城亦重事。原𥥲薪之

擾。皆出於吏奸。若州不必將𥥲薪錢下縣科敷。只令𥥲軍於未興工前自自採伐。官給其直。仍嚴禁望清採斫。則不至擾民而城可包砌矣。長汀

縣荷郭。寧化縣城周回二百八十步。分四門。端平宰趙時錧脩稪累石爲之。周圍五百文。東門日迎春。元名達崗南門日端平。元名道愛。西門

日通聖。元名通贑。北門日朝天。元名朝宗。寶祐水圯僅存舊址。開慶元年。宰林公玊。以磗砌北門。架樓其上。爲邑民避水之地。未遑馬。上杭縣城

周一百六十步。端平間。令趙時銊興萊。可容二百餘戶。轉車激水。注爲濠池。然覆茅竹。旋燎於火。淳祐間。令趙希譝重縮而小之。復圯於水。寳祐間。

令潘景丑。再加板築。址以石甃以磗。覆以瓦。可備禦。武平縣城周二里八十步。分三門。東日永平,南日南安。西日人和。紹興間。使相張魏公浚帥

本路。差官相視。給費剏築。端平間。令趙汝講午嘉修築。尋隳。令惟存舊址馬。清流縣舊止有子城周二百文。外無城。有四門。東日迎恩。西日登瀛。

南日平波。北日拱長。紹光間𡨥擾無險可恃。邑人大恐。令鄭思誠鳩集流散。以興板築。嵗乆復隍。伹存故基。蓮城縣城周一里一百四十步。架屋

其上爲敵樓。外有池濠。紹興間。令丘欽若剏築乾道間。令楊立中剏三門。嵗乆復隍。端平間。令米巨宏。當𡨥盜稍平。重嘉修築。淳祐間。令羅應奇修

立甕門。東日通京。元名朝京。西日秋成。元名勝驤。南日薰風。元名龍川。坊里墟市

本府臨汀志郡。枕山臨溪爲城。周袤𦆵五里。市𠪨居民多在關外。營疊亦有在關外者。故城內方𦆵三。而城外餘二十闤繁阜。不減江浙中州。但

諸邑境曠山遼。聚落星散。舊志舉孟子郷田同並。守望相助之說。頗合於保伍令紏集粗備。規畧可行。使申儆有常。民可奠枕而臥也。州城內

福善坊。在塔院左登賢坊。在州治左。元名進賢。淳化間。郡守盧公同父。改名仍書扁。崇福坊。在州治右。郡守盧公園父書扁。城外青紫坊。在頒

條門外。寶慶間。郡守林公𡵒。改今名仍書扁。詞學坊。在縣前。以崇寧間。博學宏詞榭潛居此。故名端平間。宰宋慈重創書扁。崇善坊。在濟川門外。郎

星坊。在濟橋南。以咸平間。祠部郎中吳簡言居此。故名紹定間。郡守林公𡵒。重創書扁。鄞河坊。分上中下。並在縣東。登俊坊。在濟川橋東。元名水東。

端平間。郡守李公華。改今名。永康坊。在有年橋南。端平間。郡守李公華重剏。攀桂坊。在興賢坊門外。開廢元年重剏。郡守胡公太初書扁。金花坊分

上中下。在縣東北。仁壽坊。分下中下。在縣南。元名水南。端平間。郡守李公華。改今名。冨文坊。分上中下。在縣西南。元名富民。後改𥮉富。端平間。郭守

李公華。改今名。崇雅坊。在縣西。寳廢間。郡守林公𡵒增剏。仍書扁。今廢。清泉坊。在秋成門外。興福坊。在秋成門外。州社稷前。端平間。郡守李公華增

剏。興仁坊。在秋成門外五里。𥘎嶺市。寶廢間。郡守林公岊增剏。仍書扁。今廢。元一統志。録事司。領在城坊郭。

長汀縣倚郭。郷三。衣錦郷。管里六。在長汀縣東。以真宗賜羅或錦旂。雲明時衣錦還郷故名。歸仁里。仙桂里。古城裡。清泰里。分上下。

營陽里。永寧郷。在長汀縣南。管里六。成功里。分上下。宣德里。分南北。四保里。平源里。古田郷。在長汀縣東。管圈裡二。河源上圈。巖頭

圈。墟市十。縣市在長汀縣水東。杉嶺市。在長汀縣西五里。何田市。在長汀縣南四十五里。舊名留鎮。成功墟。在長汀縣西南百里。謬

屋墟。在長汀縣西南八十五里。南溫墟。在長汀縣西南百二十里。歸仁墟。在長汀縣東七十里。三州墟。在長汀縣南六十五里。單溪墟。在

長汀縣南百二十里。蘘荷墟。在長汀縣南百四十里。寧化縣。興賢坊。太平坊。開慶坊。舊志載十三坊。紹定𡨥燬。今復建

三坊。郷二。桂枝郷。在寧化縣西管圑里五。 遷善圑。新村圑。永豐里。攀龍里。會同里。登龍郷。在寧化縣南。管圑里五。招賢里。招

化里。柳楊圑。下覺里。溫泉圑。墟市六。縣市在寧化縣水南。中沙墟。在寧化縣北三十里。 石壁墟。在寧化縣西四十里。鳥村墟。在

寧化縣東北五十里。安樂墟。在寧化縣西南九十里。滑石墟。在寧化縣西南七十里。

清流縣。拱辰坊。登俊坊。攀桂坊。進賢坊。龍門坊。鳳池坊。朝天坊。仁智坊。朝真坊。郷二。折桂郷。在清流縣東管圑。保七

郭下圑。倉盈圑。永德圑。夢溪圑。羅村圑。北圑。四保。龍山郷。在清流縣南管里一。歸仁里。墟市七。縣市在清流縣南。白石

墟。在清流縣北五里。吳地墟。在清流縣東北四十里。廖源墟。在清流縣東南五十里。清口墟。在清流縣東北四十里。浮竹墟。在清流縣東

北八十里。長仞墟。在清流縣東北三十里。蓮城縣。華封坊。崇儒坊。冨壽坊。介福坊。迎恩坊。俊德坊。

凌雲坊。擢桂坊。分上下。舊志載六坊。紹定間。𡨥燬。今復建九坊。郷一古田郷。在蓮城縣東北管圑里六。南圑。姑田圑。蓆湖圑。河源下

里。 北圑。 𡊮正里。 墟市三。 縣市在蓮城縣南。 呂溪墟。在蓮城縣南六十里。北圑墟。在蓮城縣北三十五里寨前。

上杭縣。 登俊坊。 朝紳坊。舊志載四坊。紹定間。𡨥燬。令復建二坊。郷圑十一。 平原圑。 平元里。 安豐里。分上下。來蘇里。 古田裡。 鱉沙里。

來蘇圑。 勝運郷。 興化郷。 太平郷。 金豐郷。 墟市二。 縣市在上杭縣南。濁石墟。在上杭縣北八十里。

武平縣。 文明坊。 興賢坊。 集賢坊。 人和坊。 魁星坊。 和義坊。郷七。 順義郷。在武平縣東管里三。 武溪里。 忠孝里。 禾平里。 萬

安郷。在武平縣東管里三。 禾豐里。 千秋里。 大順里。 歸順郷。在武平縣西管里四。 東流里。留田裡丘田裡。順明里。永平郷。在武

平縣南管里四。 歸平里。 招仁里。 安樂里。 石塘里。 永寧郷。在武平縣北管保七。七里保。相坑保。露溪保。亭頭保。象村保。 大

和保。 招信保。 安豐郷。在武平縣東管保六。 睦郡保。分上下。新恩保。竹鑒保。 豐田保。 高吳保。 清平郷。在武平縣南管里三。 長泰里。

留村里。 河頭里。 墟市三。 縣市在武平縣南。 東坑墟。在武平縣東三十五里。 大洋墟。在武平縣西四十五里。

橋梁臨汀志環郡皆山也。兩山之間。必有川馬。斯橋之所由興。川容水不能多。

遇乆兩暴溢。輙衝激。慈橋之所以廢。必植基固。必用工緻。必隨隳亟葺。庶乎其無恙乎。

長汀縣濟川橋。在長汀縣東濟川門外。舊以木爲之。架二樓其上。烈肆兩旁。日夕闤。俗號水東橋。郡守陳公軒有詩云。十萬人家溪兩岸。緑楊煙

鎻濟川橋。慶元間。郡守趙公伯檜。捐見錢百五十萬。疊石爲四矼。架。輿梁以濟。後石矼傾捐。郡人以列肆障蔽非便。請於郡。淳祐間。郡守盧公同父。

助俸募縁撤而新之。仍親書橋扁。 惠民橋在濟川橋南舊名建州橋相傅創於五代。至宋初更創。改惠民紹興間。圯於水。郡守張公昌捐俸重造。

邦人號張公橋淳煕初。郡守呂公翼之。復今名。嘉泰間。郡守趙公彥橚疊石爲四矼。淳祐間。又圮於水郡委宰葉一新。募縁重剏。 南阜橋在惠民

橋下流。慶元間。郡守陳公瞱剏始。隔二政。弟映來守成之。扁棠■橋。嘉定間圮於水郡守傅公康捐俸二千緡重剏。莆陽陳公宓書。改名南阜。淳祐

間復圯於水。郡人重剏。 通逺橋在濟川橋下流。以木爲之。 興雲橋在崇善坊鎮三壕口。舊廢寳祐間坊人重創。 金沙橋。在登後坊。今廢。有庵

在。 有年橋。在長汀縣東永康坊。剏於紹興間。圮於水。乾道間郡守謝公知幾更爲浮梁。扁日太平綵虹之橋淳熈間郡守趙雲不便。復架輿梁而屋

之。嘉定間郡守鄒公非熊重剏。改今名。 攀桂橋在長汀縣東三里。高洋橋。在長汀縣東十里。 新橋。在長汀縣東三十五里。嘉定間郡守趙公崇

模重剏。 鎮南橋。在長汀縣南三里。羅坊上渡。慶元間。郡守趙公伯檜剏南安橋在長汀縣南七里。游繩渡。淳熈間迎奉南巖定光佛入州。衆剏此

橋。故名。近毀於野焼。今方議脩復。 普濟橋。在長汀縣南三十里舊以木爲之。號橫板橋淳熈間。圯於水。郡人鍾慧常鬻家貲改剏石橋。知縣劉適

政爲之記。 廣渡橋。在長汀縣南四十五里。淳祐辛亥圯於水。衆縁更剏郡守盧公同父書扁。寳祐間水復圮其卒。今方議脩復。普通橋。舊名石

壁。南二十五里南㧞橋在長汀縣西五里。淳祐間圮於水。今方議脩復寧化縣。 萬壽橋。在寧化縣治南。舊名阜通。元豐間。宰江淵剏。政和間𤋷

於火。嘉熈間宰劉煥重剏。以橋中爲祝聖放生池。昜今名。寳祐間復燼於火。宰林公玊。率邑民復剏。 雙虹橋。在寧化縣治西。紹定冠燬。淳祐重剏

水圮。宰林公玊。率邑民復剏。 龍津橋。在寧化縣南寳祐間圯於水。 龍門橋。在寧化縣東龍門坊。寳祐圯於水。惟一二石矼在焉

清流縣 龍津橋在清流縣東舊以舟渡。紹興間提刑吳公逵行郡絰從。謂是乃邑之喉衿。東以石橋將秀民輩出。淳熈間令吳松始議爲石椿六。飛

屋四十二間。靡錢三百二十萬有奇。越五年功未及半。以𡨥疫輟。紹熈間令曾造輸俸率先。僅足石矼嘉泰間。令昊補之架屋二十五間。扁日龍津東剏閣

日快倚。西剏閣日凌煙雲。橋岸剏庵日濟川。紹定𡨥擾燼於火。諯平間令王元瑞重剏淳祐間令林奕。就橋中間剏放生亭令爲一邑壯觀祝聖橋舊名

魁星。在清流縣之西。淳祐間令林奕重剏。後圮於水。寳祐間令林應龍。率邑人共成之。 三港橋。慶元間僧妙金剏。 白石橋。在清流縣北五里。後以水圯。

僅存石矼。亦頹其一。橋據要津。春水則病涉。寳祐間邑人趙必逵。募縁重剏。清口橋。在清流縣東北四十五里。紹熈五年僧覺源募剏。 嵩溪橋在清

流縣東五十里。嵩溪鋪乃徃來孔道。嵗乆覣燬寳祐間。令林應龍重剏。蓮城縣 擢桂橋在蓮城縣南。舊名清溪紹興間令劉國瑞剏。後圯於水。

令黃犖重剙。靡金錢七百萬。魏郡開國公洪公邁爲之記後燼於火嘉定間犖之姪垺爲令。又剏之。 書錦橋。在蓮城縣西。令董與幾剏。 通濟橋

在蓮城縣南二里。慶元間令鄞康成創。 常豐橋在蓮城縣南五里。淳熈間令常圁剏。 徐長者橋在蓮城縣北三十里。乃邑人入京孔道。先是病

涉。里人徐二公。捐家資鼎剏石橋累年乃成郡守盧公同父書名扁。上杭縣 通駟橋。在上杭縣西一里。舊以木爲之屢蕩於水慶元間疊石

爲矼架屋其上也。武平縣 大觀橋。在武平縣東。剏於大觀中。故名。 化龍橋。在武平縣溪

南 太平橋。在武平縣東。寳祐間重剏。昜名登雲。 南安橋。在武平縣南八十里。南安巖均慶寺前。 望僊橋在武平縣西五里。通靈洞院。 萬安

橋。在武平縣東十里。太平寺前。 萬坊橋。在武平縣西北三十五里。風俗形勢

臨汀志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異俗。曹奢魏𥚹。楚急齊舒。從古而然。汀山峻水急。習氣勁毅而狷介其君子則安分義勵廉隅。恥爲浮俠。其小人

則質直果敢。不以侈靡崇飾相高。然經界未行而賦役偏。舟車不通而商賈窒農罕以耕稼自力。未免有曠土遊民。婦不以蠶𦃡自工。惟事乎治麻

緝薴。是以積貯有限。服用無華。外邑山谷之間。亦時有弄兵珥筆爲里閭撓者。舊志謂險隘荒陋。輕生尚武。人情不甚相逺。控御之得其道。惠餋之

有其方。隂制而默化之。寧有不丕變者。亦長治者之責爾。寰宇記風俗與福州同。輿地紀勝水際平沙日汀。說文閩越遐阻。僻在一隅。憑山負海。杜

佑通典。今汀閩越西南。其地與贑潮梅接。崇山複嶺民生尚武。島居者安魚鹽之利。山居者任耕織之勞。鄞江志。臨汀爲郡。李唐六葉。開福撫二山

洞而置焉。南通交廣西達江右。寳甌閩之奧壤也。張潛修學記。汀州於福建爲絕區。西南與江廣北境。拒處梅二州最近。王晞亮修城記。汀爲州。在

閩山之窮處。椱嶂重巒縣亘數百里。東接贑水。南隣北粵。深林茅竹之間。載覺同慶寺。觀音殿。羅漢閣記。閩部所𨽻八州。而汀爲絕區。山日靈蛇。日

雞籠。日蘘荷。水日九龍。日寅湖。日鄞江。西隣贑吉。南接潮梅。實江西二廣徃來之衡。鄞江志。汀在西南境。介於䖍梅之間。南通交廣。北達江右。銅鹽

之間。道所徃來。鄭強移剏州學記前直圓峰。後枕臥龍山。黃啓重修東流水記。閩有八郡。汀隣五嶺。然風聲氣習頗中州。東一新跋。瞻學碑。元

一統志汀之爲郡。山重複而險阻。水迅急而淺澁。民生其間。氣剛愎而好。心𥚹迫而淺中。亦風土使然也。圖志雲。徃昔盛時。化行俗羙。其君子質

直好義而恬於進取。其小人則願愨少文。而安於勤勞。舟車不通。商旅罕至惟以耕鏧爲務。故無甚貧甚富之家。蠶業不宜。絲綿罕得。惟以麻枲爲

業。西隣章貢。南接海湄。山深林宻。巖谷阻窈。四境椎埋。頑狠之徒。黨與相聚。聲勢相倚。負固保險。動以千百計。號爲畬民。時或弄兵相挺而起。民被

其害官被其擾。蓋皆江右廣南遊手失業之人。逋逃於此。漸染成習。北數十年間。此風方熾。古豈有是哉。圖志雲 郡有三僊二佛。人多好善。藝文

儒術亦多。民産薄故嗇用。性直故少詐。鄭江志雲。 長汀西接贑界。南抵上杭。民生其間。淳樸無文。男女織食其力。 寧化爲邑。民淳俗朴。衣不貴

文繡。器不尚礱斵。道不通舟車。民不慣商賈。 山多田少。土瘠民貧。清流記雲。 山勢巍峩。水性激烈。人之生也。資稟朴茂。故其氣習勁毅。學文者

安。分義。尚武者奮忠勇。農以耕稼自力。婦以績紡爲功其爲語言也平昜。其爲服用也簡朴。風俗㮣見於此。蓮城記雲。上杭與梅潮三都夾界。風淳

俗質。每遇秋冬之交。多有嵐疫。民昜疾病。兼土曠人稀。山深林宻又有江右游手輕生之儔。逃聚於此。呼嘯黨侶。土著之民。不遑寧處。其威驅勢迫

未如之何。惟上之人御得其道。庶無虎兕出柙之憂。 武平南抵循梅。西連章貢。篁竹之郷。煙嵐之地。徃徃爲江廣界上。逋逃者之所據。或日長甲。

或日其寨。或日畬洞。少不加意。則弱肉強食。相挺而起。稅之田産。爲所占據而不輸官。郷民妻孥。爲所剽掠。莫敢赴愬。土著之民。日見逃亡。遊聚之

徒。益見恣橫。上杭記雲。武平本爲中縣。今則黃芧白葦。煙火不接。職此之由新。圖𠕋雲。 南丁位也。以水合丁。於文爲汀。圖絰雲。慈竹筍抽疑夏籜。

木犀花發認春香。按縣公談圃。載林君字奮。學詩矛縣莘老家。其在汀洲作此詩一聮。道盡汀州風景。廣陵志雲 全閩形勢數臨汀。贑嶺連疆似

並陘。江匯重淵鎻地脈。山橫華蓋應天星宋見遠詩。戶口

臨汀志汀。初𨽻𣈆安爲新羅縣。唐開元間。福州長史唐循忠攜引誘遁逃戶三千餘置郡。正元杜祐作通典戶五千三百三十。口萬五千九百九十

五迨宋朝承平日乆生聚日滋。元豐九域志已載主戶六萬六千一百五十七。客戶一萬五千二百九十九視唐既數倍。慶元舊志。載主客戶二

十一萬。八千五百七十。主客丁四十五萬。三千二百三十一。視元豐又數倍雖中更紹定𡨥攘。因以饑饉流亡。幾致減半。數年來。尋復其舊。有以見

宋朝。鴻恩龎澤涵育之深雲。 祖帳戶一十五萬。三百三十一。戶計一十七萬。五千三百六十二。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一十四萬五千七百一

十八人。總計三十二萬一千八十口。 主戶。 坊市二千八百八十九戶計五千五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二千二百三十人。總計七千二百

三十八口。 郷村九萬九千八百二十五戶計一十二萬四百四十七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一十三萬六百九十一人。總計二十五萬一千一

百三十八口。 客戶。 坊市二千三百九十六戶計二千五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八千二百一十三人。總計一萬七千一十八口。 郷村

四萬五千二百二十一戶。計四萬七千四百五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四千五百八十一人。總計五萬一千九百八十六口。𨔄年見管。二十二萬

二千三百六十一戶。計三十三萬三千四百三十三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一十九萬九千二百四十八人。總計五十三萬二千六百八十一口。

主戶。 坊市三萬三千四百五十六戶計八萬二千一百單一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一千四百一十五人。總計八萬三千五百一十六口。

郷村九萬三千六百四十四戶。計一十五萬五千八百五一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一十三萬三千五百八十八人。總計二十八萬九千四百

三十九口。 客戶。 坊市三萬九千一百七十戶。計三萬九千三百六十二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二萬五千九百三十二人。總計六萬五千二

百九十四口。 郷村五萬六千九十一戶。計五萬六千一百一十九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三萬八千三百一十三人。總計九萬四千四百三十

二口。 除新妝落帳外。見管二十二萬三千四百三十三戶。計三十三萬五千一百六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一十九萬九千七百八十四人。總

計五十三萬四千八百九十口。 主戶。 坊市三萬三千七百五十九戶。計八萬二千三百四十七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一千五百四人。總計

八萬三千八百五十一口。 郷村九萬三千八百五十七戶。計一十五萬六千二百五十七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一十三萬三千七百三十八

人。總計二十八萬九千九百九十五口。 客戶。 坊市三萬九千三百八十一戶。計三萬九千九百二十六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二萬六千七

百七人。總計六萬六千六百三十三口。 郷村五萬六千四百三十六戶。計五萬六千五百七十六丁。老小單丁殘疾不成丁三萬八千四百六十

五人。總計九萬五千四十一口。 唐正元間戶五千三百三十。口萬五千九百九十五。宋元豐九域志。巳載主戶六萬六千一百五十七。客戶一萬

五千二百九十七。視唐既數倍慶元舊志。載主客戶二萬八千五百七十。主客丁四十五萬三千二百三十一。視元豐又數倍。九域志戶主六萬六

千一百五十七。客一萬五千二百九十七。寰宇記唐開元戶四千六百八十。 宋朝戶主一萬九千七百三十。客四千二百七十七。郡縣志宋朝戶

十七萬四千五百一十七。隆興二年江淅須知係至元二十七年。元抄籍定。本路總有戶口。 諸色南戶四萬一千六百六十四戶。計二十三萬四

千一百九口。 軍戶二千四百二戶。 站戶三百三十二戶。 醫戶一十六戶。 儒戶五十戶 鋪兵二百四十二戶。 匠戶一戶。 無名色民戶

三萬八千六百二十一戶。 僧寺道觀八十七處。計一百五十二名。 僧寺六十七處。僧行等七十五名。 道觀二十處。道士道童等七十七名。

稅賦臨汀志汀山多田少。土瘠民貧。二稅視他郡爲重來文公熹。運使王公四。

郡守祝公欀布衣雷衡。皆請行經界迄不果。昔固巳病之矣。更紹定𡨥擾阡陌淆紊。常賦䧟失。而郡計窘。或業去産存。或業輕産重而民力彈。官版

簿不明。民砧基無有。姦豪擅利。貧弱罹殃。經界之行。寳今日急者也。事大體重。念非得請於上。則郡家亦未昜爲。採民風者宜有訪於此。夏稅。

本州原管六縣。夏稅一萬九千一十八貫。七百九十三文正紐計錢銀草麥四色。共七萬八千三百八十九貫。一十二文。錢會各率。 紹定𡨥攘

後。六縣實納到錢九千六百五貫九百三十八文正。紐計錢銀劃麥四色。共四萬三千七百九十七貫三百二十四文。錢會各半。 逃絕戶無納。九

千四百一十二貫八百五十五文正。紐計錢銀草麥四色。共三萬四千五百九十一貫。六百八十八文。錢會各半。開具諸縣細數在下。

長汀縣額管稅錢。四千二百六十九貫。二百九十二文正。計一萬九千一百九十九貫。七百四十七文錢會各半。 紹定𡨥攘後。實納到二千八百

四十三貫。九百三十八文正。錢銀草麥四色。鈕計錢一萬五千五十二貫三百五十三文。錢會各半。 逃絕戶無納。一千四百二十五貫。三百五十

四文正。計四千一百四十七貫三百九十四文錢。會各半。寧化縣額管稅錢。四千三百二十一貫四百二十九文正。計一萬八千二

百四十六貫。九百九十三文錢會各半。 紹定𡨥攘後。實納到二千一百七十三貫。五百九十七文正。錢銀草麥四色。紐計一萬二百九十九貫八

百五十七文。錢會各半。 逃絕戶無納。二千一百四十七貫。八百三十二文正。計七千九百四十七貫。一百三十六文。錢會各半。

上杭縣額管稅錢。二千六百三十貫九百四文。計錢九千七百八十三貫。七百一十八文錢會各半。 紹定𡨥攘後。寳納到一千三百八十八貫。

四百五十五文正。銀錢草麥四色。紐計四千三百一十貫五十文。錢會各半。 逃絕戶無納。一千二百四十五貫。四百四十九文正。計錢五千四百

七十三貫。六百六十八文。錢會各半。武平縣額管稅錢三千六十一貫。八百六十九文正。計錢一萬一千九百

四十八貫六百三十七文。錢會各半。 紹定𡨥攘後。實納到一千一百一十七貫。四十八文正。錢銀草麥四色。紐計四千一百八十七貫。七百七十

文。錢會各半。清流縣額管稅錢。二千六百三十貫八百八十九文正。計錢八千六百一

十七貫。八百五十九文。錢會各半。 紹定𡨥攘後。實納到一千一百三十貫。八百五十三文正。錢銀草麥四色。紐計四千五百三十貫。三百一十一

文。錢會各半。 逃絕戶無納。一千五百貫三十六文正。計四千八十七貫五百四十八文。錢會各半。

蓮城縣額管稅錢。二千一百一貫四百一十文正。計錢一萬五百九十二貫。五十八文。錢會各半。 紹定𡨥攘後。寳納到九百五十二貫。四十七文。

錢銀草麥四色。紐計五千四百一十六貫。九百八十三文。錢會各半。 逃絕戶無納。一千一百四十九貫。三百六十三文。計五千一百七十五貫七

十五文。錢會各半。 秋苗。 本州原管六縣秋苗。五萬九千五百三十三石。四斗三升七合四抄。 紹定𡨥攘後。六縣實納到苗米二萬五千六百

三十六石。三斗一升。 續根括到賊絕戶。撥充諸寨軍食米。二千九百三十七石三升。 逃絕戶無納。三萬九百六十石。九升七合四抄。逐月和糴

米斛。添湊軍支糧食開具諸縣細數在下長汀縣額管秋苗一萬五千二百二十八石。六升五合。 紹定𡨥攘後。實

納到苗來九十石。六斗四升。 逃絕戶無納。六千一百三十七石。四斗二升五合。

寧化縣額管秋苗一萬三千三百六十四石。三斗九升四合。 紹定𡨥攘後。實納到苗米六千四石。二斗五升。 根括賊戶撥充安遠四寨軍食。計

米二千一百八石。五斗一升。 逃絕戶無納。五千二百五十一石。六斗三升四合。

上杭縣額管秋苗八千六百五十石。七斗六升四合。 紹定𡨥攘後。實納。到苗米三千二百七十八石。八斗五升。 根括賊戶。撥充梅溪寨軍食。計

米二百八十七石五斗六升。 逃絕戶無納。五千八十四石三斗五升四合。

武平縣額管秋苗八千五百六石。一斗四升五合四抄。 紹定𡨥攘後。實納苗米二千三百七十八石九斗。 逃絕戶無納。六千一百二十七石。二

斗四升五合四抄。清流縣額管秋苗六千九百七十二石。五斗二升一合。 紹定𡨥攘後。實

納到苗米二千八十石。八斗背筆記升。根招賊戶。撥充明溪寨軍食。計米一百六十九石六斗七升。逃絕戶無納。四千七百二十一石。九斗九升一

合。蓮城縣額管秋苗六千八百一十一石。五斗四升八合。紹定宼攘後。實

納到苗米二千八百二石。八斗一升。根捂賊戶。攪充北圈寨罩食。計米三百七十一石。二斗九升。逃絕戶無綱。三千六百三十七石。四斗四升

八合。投錢。本州管六縣。免役錢。四萬二千六百七十買。四百六支。係諸驕徑自拘催支遣。長汀縣九千五進六十三貫。一進三十八文。寧。

化縣九千六百七十九貫。三百三十二文。上杭縣五千八百九十九貫。九百四十八文。武平縣六千八百五十八貫。五百八十八文。清流縣

五千九百六十二貫。二百三十文。蓮城縣四千七百貫。一百七十文。以上皆㨿舊志。端平間李敷文。改定數日該載。房廊地基。房廊地。

基。及州前西廊行廊錢。每年二百七十三貫。三十二文。錢會各半。嵗終監納。地基錢氣每年一十八貫。六百五十文。錢會各半。嵗終催解。城內廂

官軍典催納行廊錢。每年五貫三十四文。省嵗終呈帖兵官催解。濟川門外房廊錢。每年除減免外。合納錢四十八貫文。錢會各半。係宗子趙必

文請佃。嵗終監納。定光院。祐聖堂。沒官田稅錢。每年納九十二貫。一百四十八文。錢會各半。嵗終解納。軍資庫。每年催房店錢。一百八十一貫。

五百三十五文。錢會各半。以上係見催數。鹽課本州合發朝廷綱運官軍。衣賜全籍。賣鹽趂辦。舊額運楅鹽。每年八中綱。實搬到鹽四中綱。

多至六中綱。後以涉歴艱難。動經年嵗不到。多欲更革。前長汀宰劉元英為檢院申請。欲令汀民與長汀。寧化。清流。並照上杭。武平。蓮城。體例改運

漳鹽。郡守趙崇模申請。謂搬運漳鹽。係遵陸路。恐腳夫有改反。為一方之擾。莫若改運潮鹽。紹定五年凖尚書省劄。從本路鄭轉運之請。許本州及

諸縣艱於運楅鹽者。改運潮鹽。本州具申朝廷。乞行下諸監司。移文潮州。立定體例候本州搬載鹽綱。須是從官納錢請鹽。不許場務邀阻。多收稅

錢。續凖運司牒本州催促一面搬運。責認本司淨息。凖擬供給。吐渾月糧衣賜。不可頃刻乏。興本州遵稟牒長汀縣。根括諸里船梢水手。條具河路

灘險。陸路扛搬因依。陸續支錢發遣船戶往潮州界撮賈應辦郡計。並非從官給賣。其鹽經由潮州潭口場納稅過上杭縣。從官檢秤覈實。方到

本州交卸。每綱一十船。共搬鹽四百籮。每籮二十貫足錢重。每一貫錢重官支買鹽腳載納稅盤磯扛搬等錢。共三百足外搬盤上岸及包鹽箬葉稈

䌇合千人食錢等費在外。本州從來鹽價。每斤一百六十錢重。賣錢一百八十文足。自後逐次裁減。每兩賣錢六文足。每斤賣錢九十六文足。嵗約

運三綱。綱吏多阻滯。以致違限。或止兩綱。或兩年通五綱。每年解納本路運司鹽息錢。七千六百五貫四百一十六文省。提舉司吏祿錢。三百一十

二貫文。及支撥下通判廳頭子瞻學錢。一千二百八十四貫。七百二十文省。長汀縣元撥福鹽。紹定間本州申請。改運潮鹽。每綱一十船。每船載

鹽六十蘿。每蘿二十貫足錢重。舊制每斤價錢二百六十文省中半。嘉熙間。提刑童公頤。每斤減三十文省。淳祐間宰陳顯伯。撥青泰上二都鹽三

百六十三斤。拘錢會入學養士。寳祐間郡守周公晉。拘回營陽第五。第六。第八都歸仁。第一。第二。第三都。僊桂。第一。第二都復買州鹽。寳祐間凖提

舉湯公謨行下。減免逃絶戶幾二十斤。寧化縣運福鹽每年運四中綱。到清流嶺下交卸。別顧船搬運入縣。一中綱計七百一十七蘿。每蘿淨鹽

一十七貫二百文重。分東西廊發賣。東廊甲戶鹽額。每月一萬七千斤。今止一萬六十斤。西廊賣縣郭三都人戶。買不買從其便。無定數。解提舉司

吏祿。見錢二十貫五百文省。十七界會一百二貫五百文。州淨利錢三百六十二貫。八百八十八文省。十七界會一千八百一十三貫五百文。通判

㕔贍學鹽頭錢。見錢二百伍十一貫四百二十二文省。十七界會一千二百五十七貫文。上杭縣舊運漳鹽。紹定間郡守李公華申請。改運潮鹽

杭與潮接。私販旁午艱於發賣。逐年只就潭口塲撮買三綱。每一綱計一千七百秤。武平縣運漳鹽。每年十小綱。每綱一萬斤。斤為錢一百六十

二文。邑去漳餘十程。皆陸負。例和顧里夫分畨接運。清流縣運福鹽。每年四中綱。每綱六萬斤。每月發賣諸團里民戶食鹽。計七千八百包。每包

二百五十八文。錢會各半。蓮城縣運漳鹽。舊例官給綱本錢。顧誘丁壯陸負。而官民中分之近年官差人吏。齎錢往漳州買鹽。載上水頭和顧里

夫。往水頭搬擔交卸。舊例編排民戶分四等給賞。上等三百文。中等二百一十文。下等一百二十文。四等六十文。自紹定兵火後。戶口凋耗。不許計

口分等。只憑甲長請鹽分賣。以上該載諸縣所申。互有詳畧。六縣每年合解春冬衣賜等青𠕋錢。長汀縣。錢會七千四百四十七貫。

三百三十六文。寧化縣。錢會一萬二千八百五十四貫。六百八十四文。上杭縣。錢會三千六百二十六貫。一十二文。武平縣錢會五千四十

七貫。八百一十六文。清流縣。錢會六千七百八十二貫。一百二十三文。蓮城縣。錢會六千一百七十五貫。七百九文。以上並逐月拘催。年終解

足。商稅。州城商稅務。租額收錢一千三百五十九貫。一百八十三文。政和八年。收錢一千四百一十六貫。五百六十四文。新額收錢四

千九百九十九貫一百六十七文。紹興二十二年九月十六日。准運司牒文。准都省付下。汀州奏城下務。自紹興十六年。至二十年所收商稅。北租

額併增。依法取酌中一年收錢。遂取紹興十八年收錢數。立為新額。計上項𨔄年收錢六千二百六十三貫。八百三十八文。每日遇晚隨所收多寡。

以十分為率。解赴知通衙交納。州庫六分。通判衙四分。以上據本務所申。寧化縣商稅務。租額收錢二千七十一貫。一百二十七文。今收錢二

千四百七貫。六百三十四文。供貢

臨汀志九賦歛財。九貢任土。上無苛於取下之制。下有樂。於奉上之忱。汀。地産無奇。土貢不作。賦色目亦重。惟是坑冶廢歇之乆。嵗額白金買償價

日以踴。雖痛革擾。猶以為病雲。上供銀每嵗解發七千九百四十五兩。八錢三分五𨤲。赴行在左蔵西庫交納。州庫代輸建昌軍。撫州銀一千

一十兩。八錢三分五𨤲。諸縣樁解錢六千九百三十五兩。長汀縣一千五百四十一兩一錢五分。寧化縣一千五百六十兩四錢五分。清

流縣九百六十八兩七錢七分五𨤲。上杭縣九百六十九兩七錢三分。武平縣一千一百一十九兩。八錢九分五𨤲。蓮城縣七百七十五兩。

州庫樁辦上中下三限頭子銀。二百三十五兩七錢三分七𨤲。舊額解上供銀。一萬三千兩。淳熙間。七年九月郡守江公璊。奏請祖宗舊制以

汀州地有坑塲銀貨易得。不宜蠶桑。衣賜難辦。令本州嵗出銀六十五兩。為建昌撫州代輸上供銀。令建昌嵗出絹四千五百三十七疋。紬三百三

十五疋。綿二千兩。撫州嵗出綿七千五十兩。應副本州官衣賜。通融相濟及本州代輸二郡上供朝廷。籍為定額。為建昌撫州嵗出綿絹。只到本州。

一更兵火。乗此失約。本州既無本色綿絹。可給衣賜。不免紐折價錢支給。而代輸二郡上供之銀。常自若也。乞將汀州每嵗見發上供銀數內。豁除

代輸建昌撫州銀。六千六十五兩。下江西運司徑行督責。逐州起發。仍於本州嵗發數內銷鎔。其本州合用官兵春冬衣賜。管認自行措置支給。得

旨令江西福建運司。依所陳事理施行。本州實合解六千九百三十五兩。續准運司牒文。俻省劄從江西兩運司申請。乞將建昌撫州均認起發

物帛。以三分為率。令江西運司措置均認一分。福建運司均認一分。其餘一分。別行措置。續又凖運司牒。本路一分銀二千二十二兩。更令汀州每

嵗認發一半。銀一千一十一兩。通計本州每年實發銀會。七千九百四十五兩八錢三分五𨤲。聖節錢每嵗進奉二千兩。赴行在右。蔵西庫交納

係諸縣樁解。長汀縣肆百五十兩。寧化縣四百五十五兩。清流縣。二百七十六兩六錢。上杭縣。二百七十六兩七錢。武平縣。三百二十

一兩六錢。蓮城縣。二百二十兩一錢。州庫乂樁辦頭子銀。一百一十八兩六錢四分四𨤲。大禮銀。每遇大禮年分。解發進奉銀二千兩。赴

行在左藏西庫內交納。亦係諸縣樁解。長汀縣。四百五十兩。寧化縣。四百五十五兩。清流縣。二百七十六兩六錢。上杭縣。二百七十六兩

七錢。武平縣。三百二十一兩六錢。蓮城縣。二百二十兩一錢。州庫又樁辦頭子銀。一百一十八兩六錢四分四𨤲。又簇辦賞給錢會。九千

七百七十貫九百一文。舊例諸縣樁解銀二千兩。錢六千貫。餘錢州庫湊支。嘉定十六年。郡守趙公崇模奏。乞從本州自行䟎積。代爲諸邑盡數

認解。其諸邑合解之數。並已蠲免。十七年牒。諸邑將合解本州官錢。截撥買銀二千兩。赴州交納。團綱起解。及本州簇辦會支給諸軍賞賜。至今爲

定例焉。免丁錢。本府租額管催僧道免丁錢。二千三十六貫五百文。錢會各半。嘉熙二年。准都省指揮。照年額增催一半。自是嵗催三千五十

四貫八百文。銀會各半。分上下半年。𢁈解赴行在左。蔵庫送納。見錢紐計銀四百七十兩五錢一分二𨤲。十八界會一千五百二十七貫三百文。

鈆本錢本府額辦上供鈆本錢。三千貫中半。照紹興十九年五月十五日已降聖旨。指揮截撥發下通判廳。應支屯戍左翼軍劵食候。至年終

打筭。將截使不盡錢會起解。至開慶元年准戶部行下。每年分兩次取解。本州遵廩以緣會中照分限。解赴行在右蔵西庫送納。銀四百二十八

兩五錢七分二𨤲。十八界會一千五百貫。牙契牙契。係司法廳拘催。逐時承准提領催契。所發下契帋收趂。牙兒以十分為率。隨李行筭。分隷

解納。丙三分撥充經制。一分充州用。六分解赴提領安邉太平庫送納。其每年妝到錢數不等。解發諸司。都大提點司。進奏官供給錢。二十八貫

九百五文。轉運司。進奏官供給錢。一十六貫二百七文。提舉常平茶事。提幹任三年滿。逺接牒本州支錢會。二十七貫二百七十三文。半年申

解。安撫司。簽廳白直。每年十八界會。二十三貫三百文。見錢七十七文。經總制元額六百三貫。二百四十七文。錢會各半。助學養士。二百貫錢

會各半分上下半年發下。通判㕔財賦經總制錢。每年六縣共解到。一萬三千四百八十八貫九十三文。又在州倉庫頭子等錢。隋出納數。拘

收無定額。又六縣搬鹽綱頭錢。鈆本折茶錢每年六縣。共解到。八千貫文。三司錢。官戶役錢統置官。俱給錢減利顧錢六縣共解到。一千四

百六貫陵六六十文。贍學錢。取於本州。及六縣搬運鹽綱。籮頭錢。每年分十二月發下。州學錢糧。官交管養士。每一月計二百九貫九百六十一

文。牙兒等錢。隨民戶印契價貫。拘收無定額。常平義倉米。係隨民戶秋糧帶收祖額每石收五升。近於寳祐四年。准提領所行下。每石收一斗。

年額管催。六縣共二千五百六十一石五斗六升。以上據通判廳申到數日該載。通㕔經總綱。起解於行在右蔵西庫送納嘉定十七年准戶部

取解錢會。五萬二千七百一十七貫。七百一十文。近於寳祐四年准戶部行下。以五萬貫為額。至開元年又准戶部拋𠕋。增作五萬八千九百三十

二貫。四百一十四文。土貢杜佑通典貢蠟燭二十條。唐地理志亦貢蠟燭。九域志。貢蠟燭二百條。今貢無。舊貢元一統志䖍布。長汀諸色皆貢

土産臨汀志禹貢。楊州篠蕩既敷。厥草惟天。厥木惟喬。厥貢惟金三品。齒革羽

毛惟木。島夷卉服。注謂南海島夷。革服葛越。厥篚織貝。注謂織細薴。周官職方氏。楊州其利金錦竹箭。其畜宜鳥獸。其榖宜榖自今觀之。閩中諸郡。

非負嵎瀕海。則被山帶谿。島居者安魚鹽之利。山居者任耕織之勞。大率地狹民稠。大半他業。而田多依山。無甚早澇。汀在閩而南山樵谷汲。稻食

布衣。故民之豐約不大相逺糶不出境。故榖價常賤。北屋而績。故其布多品。地接潮梅。率多曠野。故有虎豹熊象之屬。其氣候多暖。故花果之種類

時序。或似嶺南。榖之屬。秔。穤。粟。麻。豆。菽

帛之屬。綾。紬。土布。薴。葛。蕉。麻。綦花。吉貝。貨之屬。金。銀。銅鐵。蠟。蜜。糖。蕈靛。紙。紅椒。

花之屬。碧桃。蒨桃。閃爍桃。紅梅。黃香梅。海棠。酴醿。薔薇。枤棠。郁李。玊堂春。長春。惜春。玊蝴蝶錦帶。躑躅

山茶。薝蔔。素馨。苿莉。萱草。含笑。四月菊。石竹。朱槿。山丹。麝香。滴滴金。金線蓮。寳相白鶴。玊簮。柚。麝香萱草。

藥之屬。半夏。地黃。菖蒲。茱茰麥門冬。香附子。天南星。骨碎補。白芨。凌霄。何首鳥。薑黃。黃連。蒔蘿。黃精。牽牛。

地骨皮。乾葛。石葛蒲。牛旁子。鷄蘇。薄苛。白芷。高良薑。白扁豆。荊芥。牛膝。赤石脂。禹餘糧。香薷。白藥。寒水石。

紫金藤。蒼耳。泥礬。降真香。旋覆花。土黃。土芌五加皮。苦參。山薑。山椒。五倍子。桔梗。蓬術。石竹。馬兜鈴。

卷栢。茵蔯。地輸。單竹黃。車前。山藥。竹之屬。苦。筀。筋。甜竹。淡。紫。赤。黃。斑竹。江南。慈。

菄之屬。桃。李。杏。梨。柿。棗粟。橘。柑。橙。蓮。梅。芡。藕。菱。櫻桃。林檎。枇杷。石榴。金橘。香櫞。

甘蔗。櫨子。楊梅。茨菰。鳬茈。土瓜。葛。莆葡。水精。馬腦。銀杏。

木之屬。楠。杉。松。梓。楓槐。樟。栢。桑。桐。栁。桂。枸。雀。禇。檀。櫟。兜樓。羅文。相楒。金荊。白牙。大洞。

紫棱。黃梅。黃楊。梌。攑。畜之屬。牛。馬。騾。驢。羊大。彘。鷄。鵝鴨。

禽之屬。鸎雉。鳥。鵲。雀。鳩。鴿。鷹鷂。鶻。天色。白色鸂𪄠。杜鵑。啄木。山鷓。鷺鷥。山胡。山和尚。盡眉。提壷。

鴝鵒。十二紅。布榖。伯勞。白鷼。吐綬鷄。鸛。百舌。鵁鶄。獸之屬。虎豹熊。象鹿塵。廩麂𧲣。猴兔獺。野豬。毫豬。竹𪕾。

穿山甲。山羊。魚之屬。鯽。鯉。鱸。鱔鱖。鮎。鮶。鰻。鰌。鰄。鰜。鰱。

龜。鱉。鯿。抱石。元一統志銀。九域志雲。有場在長汀縣之上寳。又有歸禾扶口二銀務。

寧化有龍門新舊二銀場。長永大庇。二銀場。鐵務。在長汀之莒溪。蠟場。





永樂大典卷之七千八百九十

重録總校官侍朗臣高拱

學士臣胡正蒙

分校官洗馬臣林燫

書寫儒士臣盛以仁

圈點監生臣馬承志

臣吳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