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永樂大典/卷108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萬五百四十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八百十二
卷之一萬八百十三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八百十二  六姥

帝王事母孝友同風漢文帝仁孝。𡊮盎曰。陛下居代時。太后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帶。湯藥非陛下口嘗。不進。

夫曾參以布衣猶難之。陛下以王者修之。過曾參逺矣。 漢景帝初年。梁孝王以至親有功。得賜天子旌旗。出蹕入警。王寵信羊勝。公孫詭。詭使王

求為漢嗣。栗太子廢。太后欲以梁王為嗣。嘗因置酒。謂帝曰。安車大駕。用梁王為嗣。帝詭曰諾。𡊮蓋等曰。昔宋宣公不立太子而立第。以生禍亂。五

世不絶。小不忍。害大義。故春秋大居正。由是太后議格。梁王由此怨盎。乃與勝詭謀。隂使人刺殺盎。及他議臣十餘人。於是天子意梁。遂賊。果梁所

為。遣田叔徃按捕。勝詭匿王後宮。內史韓安國見王。泣曰。主辱臣死。太子無良臣。故紛紜至此。今勝詭不得靖亂。賜死。王曰。何至此。安國泣數。行下

曰。大王怵臣浮說。犯上禁。撓明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大王終不覺悟。有如太后宮車即晏駕。太王尚誰攀乎。語

未卒。泣數行下。令詭勝自殺。出之。使鄒陽見皇后兄王信曰。長君父得幸於上。而長君行跡多不循道理者。今梁王即伏誅。太后無所發怒。切齒側

目於責臣入骨髓。而長君之弟。幸於兩宮。金城之固也。昔者象曰以殺舜為事。及為天子。封之於有𢋇。是以後世稱之。以是說。天子。徼幸梁王事不

奏。長君乘間言之。帝怒稍解。時太后憂梁事不食。日夜泣不止。帝亦患之。田叔等還。至霸昌廄。悉燒梁獄辭。空手來見。帝曰梁有之乎。對曰。死罪有

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母以梁事為問也。今梁王不伏誅。是漢法不行也。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臥不安席。此憂在陛下也。上大然之。使叔等

謂太后曰。梁王不知也。為之者幸臣羊勝。公孫詭之屬耳。謹以伏誅。梁王無恙也。太后立起坐食。體氣平復。梁王因上書請朝。至關。乘布車。捉兩騎。

伏斧鑕於闕下。請罪。太后。帝大喜。相泣復故。以田叔為賢。擢為魯相。 章帝奉承明德太后。盡心孝道。割裂名郡。以崇建周親。晉書后妃。傳。孝武李

太后。隆安四年。崩於含章殿。朝議疑其服制。左撲射王雅。尚書車胤。孔安國等。議四太皇太后。名位既正。體同皇極。陽秋之義。母以子貴。 宋髙祖

武皇帝。永初元年。上事蕭後素謹。及即位。春秋已髙。每旦入朝太后。未嘗失時刻焉。 梁中宗宣皇帝警。字理孫。事母以孝聞。 齊文帝性至孝。太

後不豫。行不正履。色容貶悴。衣不解帶。殆將四旬。太后疾小增。即伏寢閤外。食飲藥物。皆身親之。太后嘗心痛不自堪。帝立侍惟前。以瓜掏掌代痛。

血流出袖。 後魏文帝。冬至大享群官。帝親舞於太后前。群臣皆舞。再拜上壽。髙閭進曰。大夫行孝。行合一家。諸侯行孝。聲著一國。天子行孝。德被

四海。陛下厚行孝慈。臣等不勝慶忭踴躍。上千秋萬歲壽。上大恱。 節閔皇帝。少有志度。事祖母嫡母。以孝聞也。 唐韓愈元和聖德詩。憲宗皇帝

大孝。慈祥悌友。怡怡愉愉。奉皇太后浹於姻親。濡及九族。 唐文宗母。穆宗貞獻皇后蕭氏。生文宗。文宗上尊號曰。皇太后。初太和中。文宗懿安太

後憲宗郭皇后居興慶宮。寳歷太后穆宗王皇后居義安殿。後居太內。號三宮。每五日問安。嘗內園進櫻桃。所司啓曰。別賜三宮太后。帝曰。上三宮。

焉得為賜。遽索筆滅賜為奉。開成中。文宗正月望夜。帝御咸泰殿。大然燈作樂。迎三宮太后。奉觴進禮如家人。唐武宗喜遊畋。他日問太后起居。從

容請曰。如何可為盛天子。後曰。諫臣章疏。冝審覧。度可用用之。有不可。詢宰相。母拒直言。勿納偏言。以忠良為腹心。此盛天子也。帝再拜還。索諫章

閲之。徃徃道遊獵事。自是畋幸稀。 後唐莊宗。事母曹氏尤謹。其救趙破燕。取魏博。與梁賤夾河十餘歲。歲常馳歸省其母至三四。人皆稱其孝。其

歸省也。因用藏錢。與張承業忿爭。至欲取剱。太后聞之。使召莊宗。莊宗性至孝。聞太后召甚懼。乃酌兩卮謝承業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願公

飲此。為吾分過。承業不肯飲。莊宗入內。太后使人謝承業曰。小兒忤公。已笞之矣。明日太后與莊宗。俱過承業第。慰勞之。噫。莊宗真孝德之君。曹氏

真賢母。承業又老臣。其一時相遇。古之所難。宋史后妃。太祖母昭憲杜太後。定州定喜入也。太祖即位。尊為皇太后。太祖拜太后於堂上。衆皆賀。太

後愀然不樂。左右進曰。臣聞母以子貴。今子為天子。胡為不樂。太后曰。吾聞為君難。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則此位可尊。苟或失馭。求為

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憂也。太祖再拜曰。謹受教。 宋真宗皇帝。乾興元年。明德皇后居萬安宮。真宗奉事。極於純至。每時省問。或夕必秉燭徑徃。

後罕御藥餌。惟上親調乃進。李繼隆嘗以細故忤後㫖。其子昭慶尚㓜。入謁不獲見。上聞之。攜昭慶從容叩閤。伺後意解。為請見之。其承歡。養志。皆

類此也。 宋仁宗皇帝。以母慈聖光獻皇后曹氏。元豐元年。正月望夜。以齒疾。不御樓觀燈。閏月望夜。上於禁中。再張燈。後嘗幸金明池。上豫為百

寳酒船。其日上上壽。嘗得水疾。御醫不能愈。會樞蜜院檢詳官薛昌期。乆病永。得老兵王舉治之愈。上訪知之。召舉醫後亦愈。宋史列傳。欽成朱皇

後。熈寧初。入宮為婕妤。生哲宗。及哲宗即位。尊為皇太妃。時宣仁欽聖二太后。皆居尊。故稱號未極。元祐三年。宣仁詔春秋之義。母以子貴。其尋繹

故實。務置優隆。於是輿蓋仗衛。冠服悉侔皇后。 宋哲宗皇帝。事太皇太後。致極誠孝。所以娛恱後無不至。在宮中從後行。必扶掖。視膳定省唯時。

宋髙宗紹興十一年。七月丁未。皇太后視物微昏。召行在醫官。拜草澤醫治。有效者。有官人轉五官。支賜錢二萬貫。白身人賜錢外。此類補官。續

詔諸路州縣。多方搜訪。草澤能醫之人。優支路費。疾速津發。至行在。詳見孝 王公事母孝友同風史文惠王浩。天

資純孝。兒時夜數起。聽父母寢息。以候安否。父冀公止之不少替。後冀公薨。王奉大夫人唯謹。夫人貝氏。能承之意順。事大夫人不。少懈。王且勉之

曰。苟富貴與爾俱無使今日有違。後日有悔也。夫人意愈堅。而大夫人益安。殆忘其身。大夫人八十四。膺國封王。為大學正。每會食。嘗與國子監丞

朱倬隣生。倬見王多食菜羹。問其故。必答曰。偶食素耳。乆之。倬問王僕。僕曰。非食素也。王遇羙味。輙歸以奉母。故茹菜羹以代之。倬感動泣下曰。獨

無母。遺。自後得甘鱻鮮。必以遺大夫人。由是孝德日彰。後典教王邸。制稱其孝。 周邵惠公子。宇文什肥。事母以孝聞。文帝入關。不能離母。遂留𣈆陽。

唐李皋。字子蘭。曹王戢子。天寳十一載嗣王。事太妃以孝聞。進少府監。殿中侍御史李鈞。與其弟京兆法曾參軍鍔。官既遂。不肯還鄉。母窮不自

給。皋行縣見之。歎曰。入則孝。出則弟。有餘力則學。若二子者。可與事君乎哉。舉劾並錮死。授衡州刺史。為觀察。使所劾。貶潮州。會復用為衡州刺史。

初御史覆訊。辠懼憂其母。出則囚服。入乃衣寇。貌言如常。及為潮以遷入告。至是復位。乃言其實。 魏髙涼王孫子華。字伏榮。為齊州刺史。子華母

房氏。曾就親人飲食。夜還大吐。人以為中毒。母甚懼。子華遂掬吐盡噉之。其母乃安。 周邵惠公子。宇文護。字薩保。保定元年。為都督中外諸軍事。

護母沒齊。護居宰。相。後遣使尋求。母至。舉朝慶恱。大赦天下。護與母睽隔多年。一朝聚集。凡所資奉。窮極華盛。每四時伏臘。武帝率諸親戚。行家人

禮。稱觴上壽。榮貴之極。振古所無。 齊武帝弟。趙郡王琮。子睿。小名須㧞㓜聦慧夙成。特為神武所愛。養於宮中。令游娘母之。恩異諸子。年至四歲。

未嘗識母。其母魏華山公主也。其從母姊鄭氏。戲謂曰。汝是我姨兒。何倒親游氏。睿因訪問。遂失精神。神武驚。命元夫人至。就宮見之。皻前跪拜。因

抱頭大哭。神武甚悲傷。謂平秦王曰。此兒至孝。吾子無及者。遂為休務一日。睿讀孝經。至資於事父。轍流涕欷歔。 齊競陵文宣王子良。字雲英。武

帝弟二子也。㓜聦敏。武帝為贛縣時。與襄後不諧。遣人船送後還都。已登路。子良時年少。在庭前不恱。帝謂曰。汝何不讀書。子良曰。孃今何䖏。何用

讀書。帝異之。即召還縣。宋慱平侯令岏。字子固。父蚤世。所生母劉出適今阮既長。訪求備至。候其母事之致養。宗族稱其孝。 宋譙國公世采。字

撇之。仁宗嘗書忠孝二字面賜之。所生母李。癸去其家。及嫡夫人髙䘮畢。世采慱訪。乆乃得之。封邑致養如禮。宋安康侯令駔。字彥慱。右武衛大

將軍世英子。丁父艱。而出母張猶在。泣訴有司。馬以歸邸。弗得。乃表讀。迎歸別第。及事繼母錢。皆以孝聞。 宋華隂侯世瑞。字天錫。遂寧郡王從古

子。治平末。詔預從英宗入慶寧宮者。皆推恩。時從古已沒。以世瑞為嘉州刺史。世瑞乞贈父。固辭遷官。不聽。乃追封從古郡王。初世瑞母出。思慕涕

泗。卒侍母歸。養。 晉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異。宣帝第四子。拜撫軍將軍。咸寧初。母㐲妃。有小疾。祲於洛水。兄弟三人侍從。並持節皷吹。震耀洛濱。武

帝登陵雲臺望見。曰伏妃可謂富貴矣。 魏南安王幹。景穆皇帝子。性忠謹。其母疾篤。憂毀異常。遂有白雉遊於庭前。帝聞其感致。賜帛千匹。以褒

美之。召赴講武。引見於皇信堂。戒之曰。公孝。行著於私庭。令聞彰於邦國。旣國之懿親。終無貧賤之慮。冝戒三事。幹不能遵奉。孝文以幹孝。養聞名

內外。特加原恕。 齊髙帝第十一子鈞。字宣禮。帝長兄衡陽元王道慶無子。以鈞繼。年五歲。所生區貴人病。便加慘悴。左右依常以五色䬳飴之。不

肯食曰。頃待姨瘥。 𣈆扶風王駿。字子臧。持節都督雍涼等州。有孝行。母伏大妃。隨兄亮在宮。駿常涕泣思慕。若聞有疾。輙憂懼不食。或時委官定

省。 宋燕王元儼。太宗皇帝第八子。奉其母孝謹。每有疾。躬侍藥劑。晨夕盥潔。焚者以請命。憂念或不食。 宋濮安懿王。性至孝。母楚國夫人感寒

疾。方盛夏。猶屏䖏宻室。鑿牗為明。恐匠氏弗謹。以斤斸驚夫人。因手撖而置之。 周齊賜王憲。字毗賀突。文帝子也。所生達步于氏。蠕蠕人也。建德

三年。上冊為太妃。憲有至性。事母以孝聞。太妃舊患。屢經發動。憲衣不解帶。扶持左右。憲或東西從役。每心驚。母必有疾。乃馳使叅問。果如所慮。

梁鄱陽忠烈王恢。字洪達。文帝第十子。有孝性。初鎮蜀。所生費太妃。輶停都。後於都不豫。恢未之知。一夜忽夢還侍疾。及覺憂惶。廢寢食。俄而都信

至。太妃已瘳。後有目疾。乆廢視瞻。有道人慧龍。得療眼術。恢請之。及至。空中忽見聖僧。及慧龍下針。豁然開明。人謂精神所致。 齊𣈆安王子懋。字

雲昌。武帝第七子。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常病危篤。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衆僧以銅罌盛水瀆其莖。欲死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

此和勝。願諸佛令花。竟齊不萎。七日齊畢。華吏鮮紅。視罌中稍有根鬚。當世稱其孝感所致。 齊南海王子罕。字雲華。武帝第十一子。母樂容華。嘗

寢疾。子罕晝夜祈禱。於時以竹為燈纘照夜。此纘昔宿。枝葉大茂。母病即愈。咸以為孝感所致。及簿劉鬷。及侍讀賀子喬。為之賦頌。 宋彭城郡公

叔愷。字子樂。儀國公克鈞子。知醫藥。母病子樂與醫互診。嘗藥侍起居飲食甚恪。 宋廣平侯令攀。字子髙。母和義郡夫人疾甚。令攀刲般肉以進。

母病隨即愈。 唐清河王孝節。曾孫皓。少孤事母孝。累棹衛尉少卿。居母䘮柴瘠訖除。家人未嘗見言笑。孝養其母

莊子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孝友同風後漢孫期。少習易尚書。事母至孝。里落化其仁遜。黃巾賊過期里門。相戒不犯孫先生舍。東

觀漢紀鮑永。字君長。上黨人。少有志操。事母至孝。妻常於母前叱狗。永即去之。 樊鯈。字長魚。事母至孝。母常病癰。鯈晝夜匐操。不離左右。至為吮

癰。𣈆書吳隱之。濮陽人。慱涉文史。以儒雅標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標。雖日晏啜菽。不享非其粟。儋石無儲。不取非其道。早丁父憂。事母孝謹。及其執

䘮。哀毀過禮。恆有雙鶴警呌。及祥練之乆。復有群雁俱集。時人咸以為孝感所致。與太常韓康伯隣居。康伯母每聞隱之哭聲。輟餐投筯。為之悲泣。

何曾事母至孝。每坐母南靣而上酒。傳玄曰。昔稱曾閔。今有苟何。 何琦字萬倫。年十歲䘮父。事母孜孜。朝夕色。養。嘗患甘鮮不贈。及為郡主簿。

後母死。服闋。乃慨然歎曰。所以出身仕者。非謂有尺寸之能。實利㣲祿。私展供養。一旦甇然。無復恃怙。豈可復以朽鈍之質。塵瀆清朝哉。於是不交

人事。公府辟命皆不就。年八十二卒。 嵇紹事母至孝。和色柔聲。常若不足。謹身節儉。朝夕孜孜。親執刀俎。非無使伎。以他人不如已之至誠也。南

史劉瑜。歷陽人。七歲䘮父。事母至孝。年至十二䘮母。三年不進鹽酪。號泣晝夜不絶聲。勤力以營葬事。服除。二十餘年。布衣蔬食。言轍流涕。居墓側

不違。 劉曇淨。字元光。舉孝。行。事母尤淳至。身營餐粥。不以委人。北史皇甫遐。字永賢。河東汾隂人。性純至。少孤事母以孝聞。母䘮廬墓側。負土為

墳。髙數丈周迴五十餘步。禪窟重臺兩幣。總成十二室。中間行過。可容百人。但食粥枕函。櫛風沐雨。形容枯瘁。家人不識。當其營墓之初。乃有鴟鳥

各一。徘徊悲鳴。不離墓側。若助遐者。經月乃去。逺近聞其孝。競以米麵。遺之。遐皆受而不食。悉以營佛齋焉。郡縣表上狀。詔旌異之。 樂運。字承業。

南陽人。廣十世孫。事母及寡㛐甚謹。由是以聞。梁都官即王澄羙之。次其行事。為孝義傳。 張文詡。河東人。遊太學。歸灌園為業。事母以孝聞。唐書

王師範。青州人。平盧節度。使。王敬武之子。敬武死。自為留後。喜儒學。因得罪。母恚之。師範立堂下。日三四至。不得見。三年拜省戶外。不敢懈。又給事

中李日知。事母至孝。時母年老。常疾病。日知哭泣數日。而鬢髮變白。尋加朝散大夫。其母未受命婦邑而卒。將葬發引。吏人賫告身而至。日知於路

上。即時慟絶。乆之乃蘇。左右皆哀慟。而莫能仰視。巡察。使衛州司馬路敬潛。聞得其孝悌之跡。使求其狀。日知辭讓不報。服闋。累遷黃門侍郎。 李

逈秀。字茂之。京兆涇陽人。為考功員外郎中。性至孝。其母微賤。妻崔氏常叱螣婢。母聞之不樂。逈秀即時出其妻。或問曰。賢室雖不避嫌疑。然遇非

七出。何遽如是。答曰。娶妻本以養親。今乃違顔色。安敢復留。竟出之。後所居堂産芝草。犬乳鄰貓。中宗以為孝感。旌大門閭。 劉弘為荊州。奏仇教

母疾困賊。至守衛不移。以致拷掠。幾隕命。可以訓臣子。畏風教。臣請教為歸鄉令。孝友同風五代王殷。事母以孝聞。欲與人游。必先白母。母所不可

者。未嘗敢徃。及為刺史。政事有小失。母責之。殷即取狀授婢僕。自笞於母前。宋史李玭。性篤孝。力耕以事母及母。疾卒。玭以至孝稱。 蘇慶文。夏縣

人。事父母以孝聞。母少寡。慶文懼其妻不能敬事。每戒妻曰。汝事吾母。小不謹。必逐汝。妻奉教。母得安其室終身。 侯義。楚丘人。貧無産。傭田以事

母。母卒。義力自辦葬。妻子困匱不給。田主曹氏哀憐之。資以餱糧雲。恱生隨抄李筠。性麤暴。事母孝。每盛怒將殺人。母即自屏風後呼。筠疾趨母前

聴命。母曰。聞爾將殺人。可赦乎。為吾兒增福爾。筠遽命釋之。筠稍知書。頗好調謔。初名榮。後將改名。或令名筠。筠曰。李筠李筠。玉帛云乎哉。聞者皆

笑。老學庵筆記任元受。事母盡孝。母老多疾病。未嘗離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飲食。或以燥濕。或以語話多。或以憂喜稍遇。盡

言皆朝暮侯之。無毫髮不盡。五臓六腑中事。皆洞見曲折。不待切脈而援知。故用藥必效。雖名醫不迨也。張魏公作都督。欲辟之入幙。元受力辭曰。

盡言方養親。使得一神丹。可以長年。必持以遺老母。不以獻公也。況能捨老母而與公軍事耶。魏公太息而許之。葉夢得避暑録曰宋楚州徐積仲

車。貧甚。事母至孝。父早棄家。不知所終。乃盡力於母。既死圖其像曰祭之。飲。食皆持七着。舉進於像上。若食之者。像率淋漓霑污。孝友同風徐積。楚

州山陽人。少孤。事母盡孝。年四十。不婚不仕。不婚者。恐異姓人不盡心於母也。不仕者。恐一日去其親也。鄉人勉之就舉。遂偕母至京師。既登第。未

調官而母亡。遂不復仕也。 郭琮。台州黃岩人。事母極恭順。㓜䘮父。及娶妻有子。移居母室。凡母之欲。必親奉之。居常不過中食。絶飲酒茹葷者三

十年。以祈母壽。母年百歲。耳目不衰。飲食不減。鄉里異之。轉運。使表其狀。太宗詔旌表門閭。賜其母米帛。 章頻。字簡之。建安人。父䘮時頻尚㓜。自

刑負柩。間關數千里。歸於大塋。事母至孝謹。雖逾女齒。未離嬰慕。疾病晝夜不解帶。饘藥必嘗而進。居䘮柴毀。殆不能勝。仕至刑部郎中。 宋梁紹。

為廣東提舉。事母至孝。母病掛冠歸。有碧林亭甘露降。芝草生。東坡易名曰甘露亭。松曰筠松雲。 宋張問。字昌言。襄陽人。少力學。景祐初。中進士

第。事母孝。嘗按刑河北。每行郡還。母必問讞正幾事。聞所平反。其喜形於色。初與種世銜善。及持父䘮。世衡遺以汝州田十頃。辭不受。 宋張復。字

元陽。開封人。性至孝。母劉剛急。復常冠帶。升堂受訓責。 宋陶弼。字商翁。零陵人。事母孝謹。白首盡歡。知欽州。數以母老乞歸。極懇惻不聽。既丁艱

徒行。奉䘮歸葬祁陽。 宋廖及。字成叟。戎州人。奉其母孝謹。溫清定省。能用曲禮。其親安焉。反卒。哭之哀曰。諸子孫事我。豈不夙夜。亡者之能養。不

可得已。黃庭堅志其墓。以孝子稱之。 宋張仲友。新淦州人。父業醫。方𡸁髫而父死。及成人。遂世其業。事母孝謹。人呼為張孝子。晨興盥櫛。必至寢

問安否。少不豫。則憂見於色。藥不先嘗不敢進。冬溫夏凊。寒暄不忘。具膳必問所欲而後市。不冠帶不侍。每戒妻馮氏曰。汝事姑。猶吾事母乃可。否

則不汝容。馮以是供婦職不少懈。鄉先生宋玘為作傳。劉次莊書碑於戲魚堂。宋元祐間人也。孝子傳晏敦復。字景初。天性仁孝。當其居官。晨起必

問安而後出。理公事。晝則親自饋膳。而後敢退食。夜則躬親溫凊。伺其寢既定。而後敢退休於私室。每天陰雨。必拱立母側。恐其聞雷聲而驚。或出

遇雷。必馳歸省問。以慰母之心。每遇疾病。躬治藥餌。通夕不解帶。雖老服勤不衰。所得俸祿。盡以奉甘㫖。惟母之所欲而致之。觀意承志。不待言而

後行也。金史孟與。早䘮父。事母孝謹。母沒。䘮葬盡禮事。兄如事其父。明昌三年。詔賜帛十疋。粟二十石。聖賢言行故事丁蘭。少䘮母。少䘮並去聲乃

刻木為母。日將飲食獻之。將。猶用也。至乆。其妻不敬。用針刺其身。刺七亦友忽血出。蘭歸遂放其妻。放逐去也鄰有借物者。木人不恱。蘭卻不與。鄰

怒敲木人。蘭徃殺之。官免其罪。以其為母報怨故不加罪。溫州府志連世瑜。溫之樂清人。事母孝。母死。刻木奉益恭。東漢書孔奮。字君魚。事母孝謹。

雖儉約。奉。養極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唐書許法慎。滄州清池人。甫三歲已有知。時母病不飲乳。𢡖𢡖有憂色。或以珎餌詭恱之。輙不食。還以

進母。後親䘮。常廬於塋。有甘露嘉禾靈芝。水連理。白兔之祥。天寳中。表異其閭。晉書髙悝。廣陵人。少孤。事母以孝聞。年十三。值歲饑。悝菜蔬不饜。每

致甘肥於母。撫弟以友愛稱。後以為參軍。顯任至丹陽尹。光祿大夫。封建昌伯。金史劉煥傳。煥字德文。中山人。宋末兵起。城中乆乏食。煥尚糿。煑糠

籺而食之。自飲其清。以醲厚者供其母。鄉里異之。三國志吳志蔣欽母。練帳縹被。妻妾布裙。孫權嘆其在位。能守儉約。敕御府。為母作被及幃帳。孝

友同風唐劉敦儒。母病狂易。非笞掠人不能安。左右皆亡去。敦儒日侍疾。體常流血。怡然不為痛。母乃能下食。 五代張希崇。事母孝。朝暮食必侍左右。

徹饌乃退。金史劉政。汝州人。性篤孝。母老。䘮明。政每以古舐母目。逾旬。母能視物。母疾。晝夜侍側。衣不觧帶。封殿肉啖之者再三。母死負土起墳。鄉鄰欲佐

其勞。政謝之。葬之日。飛鳥哀鳴。翔集丘木間。廬於墓側者三年。防蘌。使以聞。除太子掌飲丞。孝友同風宋李穆。開封府陽武人。舉進士。文學操履。為

太祖所知。太宗朝。擢參知政事。穆至孝。母病累年。惡暑而畏風。穆身自扶持。起居能適其志。或至通夕不寐。未嘗有倦怠之容。留食

遺母左傳隱公元年。鄭伯克叚於鄢。遂寘姜氏於城頴。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頴考叔為頴谷封人。聞之。有獻於

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頴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

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

子如初。 宣公二年。初趙宣子田於酋山。舍子翳桑。見靈輙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遷之。

使盡之而為之。簟食與肉。置諸索以與之。既而𣈆靈公伏甲以攻宣子。與為公介。倒戈以禦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

賃養母南史馮道根傳。道根字巨基。廣平酇人也。少孤。家貧傭賃以。養母。行得甘肥。未嘗先食。必遽還以遺母。年十三以孝

聞。孝子傳施延。字君子。少盡色養之道。赤眉之際。將母到吳郡海鹽。賃為半路亭卒。每取月直。以供養。督郵馮敷知其賢。與飲食論道餉錢。並不受。

東漢書江革臨淄人。少失父。獨與母居。遭天下亂。盜賊並起。革負母逃難。備經險阻。嘗採拾以為養。數遇賊。或劫欲將去。革輙涕泣求哀。言有老母。

辭氣應欵。有足感動人者。賊以是不忍殺之。或仍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於。難。轉客下邳。窮貧祼跣。行傭以供母。便身之物。莫不畢給。建武末年。與

母歸鄉里。革以母老。不欲搖動。自在轅中𨌔車。不用牛馬。由是鄉里。號曰江巨孝。辭學養母南史韓懷明上黨。人

與郭林宗俱師南陽劉虬。嘗一日廢講。獨與涕泣。懷明竊問。家人答曰。是外祖亡日。時虬母亦亡矣。懷明聞之。即日罷學。還家就養。虬歎曰。韓生無

立吾之恨矣。家貧肆力以供甘㫖。嬉怡滕下。朝夕不離母側。母年九十。以壽終。懷明水漿不入口。一旬哭不絶。有雙白鳩巢其廬。及除䘮。䟽食終身。

累辟不就。焦飯食母南史陳。遺吳郡人。少為郡吏。母好食鐺底焦飯。遺在後。嘗帶囊。每煑食。輙録其焦以貽母。後孫

恩亂。聚得數升。嘗帶自隨。及敗外竄。多有餓死。遺以此得活。母晝夜泣涕。目為失明。耳無所聞。遺還入戶。再拜號咽。目豁然朗明。齋食

遺母樂善録有村民設昭惠齋。一道者以二隻饅頭。餉一牧童。牧童食其一。餘一以木葉裹置腰間魚挈中。忽天晦雨作。雷怒風吼。

牧童倒仆。人莫敢近。少頃起行。衆恠問之。牧童曰。初不聞雷。但見神人數百。驅馳來逼。中有老者。握我手曰。齋食汝何敢置魚挈中。我答曰。將歸。遺

母。老者含喜。麾衆而去。此可以為不孝者哉。 宂腦救母黃氏日抄世多疑刲股事。三代未之聞。似與不敢毀傷相

及不常。開元間。陳藏器換本草拾遺。言人肉治羸疾。故刲股事始見於唐。古謂戰陣不勇非孝。而以殺身為成仁。方父母危急。如其可贖。孝子仁人。

雖九殞不恤也。曾謂刲股救父母。而可議其非孝乎。盧君之尊翁宂腦以救母。其事視刲股為尤難。先朝以宣付史館。且旌表之。宜哉。孝友同風宋

王羽。乾道二年母病亟。夜半登褸。焚香叩天。祈母病癒。以利刀取腦。調羹進食。繼有神人以火炬燭之。母病隨起。壽年至九十。官為保申。旌表門閭。

魚羹饋母孝友同風宋王文。安化軍諸城縣人。母病。臥氷得魚作羹饋母。又嘗屢為母割股然香。而母病皆愈。所臥

氷。水面形跡。逾旬宛然。大觀初詔與將仕郎。賜酒帛袍笏雲。 殺鷄供母聖賢言行故事後漢茅容。與等輩避雨樹

下。等輩。同儕也。衆皆夷踞相對。夷踞。即蹲踞。容獨危坐愈恭。危坐。髙坐也。郭林宗行見之。林宗名太經。行其地。因目見之。而竒其異。嘉茅容。獨坐異

衆。遂與共言。因請寓宿。遂借宿茅容家。旦日。次早容殺鷄為饌。饌音撰。饔具也。林宗謂為己設。為去音既而供其母。既事已也。自以草蔬。與客同飯。

客即林宗。林宗起拜之曰。卿賢乎哉。稱茅容為卿。尊之也。言茅容厚於奉母。薄於待賓。賢德之士也。因勸令學。令平音。卒以成德。卒。終也。孝友同風

唐李轅。事母至孝。忽日簿暮。有客至。投宿。轅臨溪烹鷄。客意其待已。既而以脫粟具飯。客怒不食而出。轅實告曰。母病思肉。故烹鷄不能及君。客愈

怒。是夕即從屋後。乘風放火。將及其廬。忽天雨反風。火即遂滅。隣里聚觀。見一人臥火中。炬上在手。視之乃客也。自言俠士。以亡命至此。不謂主人

待我。如是自縱火時。明見一大神。立於空中。叱火令反。故今反及。言訖而死。賜鷄遺母元史鐵哥。傳鐵哥四歲。從

叔父那摩。入見。帝問誰氏子。對曰。兄斡脫赤子也。帝方食鷄。䡊以賜之。鐵哥捧而不食。帝問之。對曰。將以遺母。帝竒之。加賜一鷄。得魚

奉母北史陸政。吳郡人。父載。從宋武帝乎關中。軍還留載。隨其子義真鎮長安。遂沒赫連氏。政性至孝。其母吳人。好食魚。北土魚少。

政求之常苦難得。後宅側有泉出。而有魚。遂得以供膳。時人以為孝感所致。因請其泉曰。孝魚泉。孝友同風宋劉聚。滄州人。母病目。聚以脅臥冰。得

魚六。其母食之。雙目遂明。孝子傳宋查道。字湛然。母病思鱖魚羹。方冬苦寒。道泣祝於河。鑿水脫巾以取之。得鱖魚尺許。一以奉母。疾尋愈。

魚奉母孝子傳杜孝。巴郡人。少失父。與母居。以至孝稱。後在成都。母喜鮮魚。孝於蜀截大竹筒。盛魚二尾。塞之以草。置水咒

曰。我母必得此魚也。孝婦出汲。見筒橫來就之。異而取視。乃有二魚。笑曰。此我夫所寄。以奉母也。回家熟而進之。母大喜。人以為孝感所至。

肉奉母貞觀政要貞觀中。有突厥史行昌。直玄武門。食而捨肉。人問其故。曰。歸以奉母。太宗聞而嘆曰。仁孝之性。豈隔華夷。

賜尚乘馬一疋。詔令給其母肉料。宋史歐陽守道。少孤貧。無師自力於學。里人聘為子弟師。主人瞤其每食舍肉。宻歸遺母。為設二器馳送。乃肯肉

食。鄰媼無不感動。年未三十。翕然以德行。為郡儒宗。賜醖奉母元史鄭制宜傳。帝察其忠勤。屢賜肉醖。輙持以

供母。帝聞之。特封其母蘇氏。為潞國夫人懷橘遺母坦明故事陸績。姓陸名績。字公紀。表字公紀。年六歲。年六歲時。

於九江見𡊮術。去九江之地。見𡊮術。九江地名。𡊮姓術名。術出橘。𡊮術將橘出來喫。績懷三枚。陸績將三枚橘子。藏於懷中。去拜辭。去拜辭。𡊮術去。

墮其地。陸績所懷之橘落地。術曰。𡊮術遂有言。陸郎作賔客。言陸績為客。而懷橘乎。如何懷藏橘子。績曰陸績答言。欲歸。遺母。欲要將歸於母。術大

竒之。𡊮術大竒異之。元鄭起清雋集陸績懷橘遺母圖。 獨薦霜丸意不安。誰供甘㫖侍園樂。驀然憶着孃生面。萬樹黃金盡喜歡。 

餠遺母沈明逺寓簡予行信州豐城。未至十里。休於道旁民家。時有一耕夫。來就主人飯。主人曰。飯未炊。適有飲客。所餘肉

餠爾。姑餤之。農夫忻然。懷之而出。主人問何徃。則曰。峩老母年七十。啖麤飯耳。此盛饌。我作苦雖餒。甚不忍嘗也。將以饋吾母。故不待飯而徃耳。予

聆其言而嘆曰。此農夫耳。而知孝其親。非由學問。而能然也。世之有愧於此農夫者多矣。其人姓王氏。 簞餠饋母

北史樊深傳。深因避。難。墜崖傷足。絶食再宿。後遇得一簞餠。欲食之。然念繼母老痹。或免虜掠。乃弗食。夜中匍匐尋覔母。因見以簞餠饋。母

膳遺母元史劉哈剌八都魯。徒宗王討昔里吉。既擒之。命其獻俘行宮。帝見其瘠甚。輟御膳羊胾以賜之。既拜受。先割其美

者懷之。帝問其故。對曰。臣始與母訣。今歸母倖存。請以君賜。遺之。帝嘉其志。命自今凡賜之食。必先賜其母。葡萄遺母

唐書陳叔達。髙祖時作納言。嘗賜食。葡萄不舉。帝問之。對曰。臣母病渴。求不能致。願歸奉母。帝流涕曰。卿有母遺乎。因賜之。又賚物百叚。

瓜奉母南史滕曇恭。年五歲。母患熱病。思食寒瓜。土俗不産。曇恭歷訪而不得。俄遇一桑門曰。我有雙瓜。分一相遺。舉家驚

異。北史宋瓊。魏人。以孝稱。母。常病。季秋月思瓜。瓊夢想見之。求而遂獲。時人異之。以為孝感。拾椹奉母坦明故事

蔡順。蔡姓順名。字君仲。君仲表字。王莽之末。漢時之姦臣。姓王名莽。天下大荒。當時天下大荒歉。順嘗拾椹。蔡順拾撿桑之椹。歸奉其親。赤黑異器

藏之。用赤黑之桑椹擇而以器盛貯。赤眉賊。赤眉王莽之號也。見而問之。見順拾椹發問。順曰。蔡順遂言。黑者奉母。黑桑椹欲奉其母。赤者自食。赤

桑椹欲自要食。賊知其孝。王莽知其孝順。乃遺米三斗。乃以米三斗與之。牛蹄一隻而去。兼牛蹄一隻與蔡順而去及母終。及蔡順母死停䘮在堂。

停其䘮柩在堂中。東家失火。東邊鄰舍失火。將逼其舍。火將逼到屋舍邊。順不能移。蔡順不能移其母䘮。伏棺號哭呌天。蔡順身伏其母棺上。號聲

大哭呌天。火遂越燒西室。火遂越畏燒過他人之屋室。蔡順得免。國老談花筍譜雲。沈如琢。成都人。有孝。行。母患渴。非時思桑椹。苦求不遂。家東一

樹。生摘以奉母。母渴愈。詳見筍字。 遇賊求奉母東漢書劉平。彭城人。更始時。天下亂。平第仲。為賊所殺。其

後賊復忽而至。平扶持其母。奔走逃難。仲遺腹女始一歲。平抱仲女而棄其子。母欲還取之。平不聽曰。力不能活。仲不可以絶類。遂去不顧。與母俱

匿野澤中。朝出求食。逄餓賊將烹。平叩頭曰。今旦為老母求菜。老母待曠為命。慮得先歸食母畢。還就死。因涕泣。賦見其至誠。哀而遣之。平還既食

母訖。因白曰。屬與賊期。義不可欺。遂還詣。賊衆大驚。相謂曰。嘗聞烈士。乃今見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於是得全。 張禮。遇饑謹之年。孤養老母在

堂。年八十餘。禮拾菜歸。於路遇賊。欲殺禮食之。禮叩頭雲。家中有老母。朝來未得食。乞命少時。歸家供給。卻來就死。賊遂放去。禮弟隔墻聞之。宻自

走賊所。謂賊曰。向者欲歸作羹者是兄。兄愛養父母。年老辛苦羸瘦。弟肥肉多。願代兄命。禮陰去賊所。謂賊曰。禮本許殺。何得殺弟。賊見二人慈孝。

皆不忍殺。更與禮米二石。𥂁一斤。侍養老母。以全孝敬之道。 禱筍奉母三國志吳志孟宗。字子恭。少䘮父。孤養母。

年老病篤。冬月思筍食。宗乃徃竹林中。泣竹而告天。須臾之間。平地裂透。出筍數莖。持歸作𦎟。與母食之。食畢。覺其疾即愈。其孝感動天地如此。

孟宗。亦名仁。字子恭。江夏人。遷吳令。時不得將家之官。每得時物。必以寄母。常不先食。 禱泉奉母孝子傳宋鄭綺。

字宗文。母張病風攣。綺保持若嬰兒。但奏圊必抱就之。三十年不懈。張樂飲溪泉。天旱泉竭。綺濬之弗能得。仰天大慟。水忽為涌。張死欲葬。適天雪

方凝。綺哭禱甚哀。蒙上雪夜獨先釋。人以為孝感。求食養母南史公孫僧逺。會稽剡人。事母至孝。年饑省飱減食。

忍飢以養母。齊髙祖詔表門閭。唐書支叔才。定州人。隋末荒饉。夜丐食野中。還進母。為賊執。欲殺之。告以情。賊閔其孝。為觧縛。 柳鎮。宗元之父。河

東人。天寳末。遇亂。奉母隱王屋山。常間行求食以養宋史孝義傳。有越州應天寺僧者。㓜貧無以給晨夕。乃剃髮乞食以養母。母年一百五歲而終。

負米養母孝友同風家語。子路家貧親老。不擇祿而仕。昔者由也。為親負米百里。親沒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累茵而

坐。列鼎而食。願負米百里。豈可得乎。木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枯魚㗸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如遇隙。悲哉。宋史歲同文傳。有宗翼者。

蔡州長蔡人。父為虞城主簿。因家焉。篤孝恭謹。負米養母。人皆以孝稱之。南史賀琛傳。琛字國寳。授業於伯父瑒。瑒卒。家貧常徃還諸暨。販粟以。養

母。雖自執舟楫。閑則習業。尤精三禮。年二十餘。瑒之門徒。稍從問道。唐書劉三復。以善文章知名。少孤。母病廢。三復丐粟以養。李德裕為浙西觀察。

表為書記。積俸供母南史張緬傳。緬母劉氏。以父沒家貧。葬禮有闕。遂終身不居正室。不隨子入官府。緬在郡所得

俸祿。不敢用。至乃妻子。不易衣裳。及還都。並供之。母振遺親屬。雖累載所蓄。一朝隨盡。緬私室常闃然。如貧素者。孝友同風宋張雲卿。字伯紀。謫死

和州。因寓其䘮。司馬溫公。初居洛。伯紀未得見。邵雍以問光。光曰。雲卿旅殯其父。乆不省。未敢與見。雍曰。雲卿可謂孝矣。父死貧不能以䘮歸。奉其

母居洛府。尹哀之。俾為國子監說書。月得俸七千以養。若為和州一行。則罷俸數月。饑餓其母矣。其故如此。溫公悵然曰。光聽之誤矣。伯紀自此。遂

得與溫公游。給米養母南史宋衡陽王義季傳。隊主續豐。母老家貧。無以充養。遂不食肉。義季憫其孝。給豐母月

米二斛。錢一千。並制豐噉肉。與俸養母宋歐陽公集戶部侍郎簡肅薛公墓誌銘。公居蜀。老媼告其子不孝者。子

訴貧不能養。公取俸錢與之曰。用此為生以養。母子遂相慈孝。講學養母宋史仲放傳。放隱於終南豹林谷之東明

峯。結草為廬。以講習為業。從學者衆。得束脩以養母。母亦樂道。薄滋味。 織屨養母𣈆書劉惔字真長。沛人少清逺

有竒。與母任氏。寓居京口。家貧織芒屨以為養。雖蓽門圭竇。晏如也。呂氏春秋齊有北郭騷者。結罘罔。捆蒲葦。織屨履以養母。猶不足。踵門見晏子

曰。願乞所以養母。晏子僕進曰。此齊國之賢者也。今乞所以養母。是說夫子之義也。必與之。晏子分金粟而遺之。辭金受粟。織蒲

鞋供母釋氏稽古畧尊宿名道明。江南陳氏後也。㓜出家本州開元寺。持戒精嚴。學通三藏。遊方。契㫖於黃櫱。櫱延𠒋首坐。

衆請住觀音院。諸方歸慕。咸以尊宿稱。復歸開元寺。居織蒲鞋以供母。故又有陳蒲鞋之號。乾符四年。召門人曰。此處縁息。吾當逝矣。乃跏跌而寂

郡人以香薪焚之舍利如雨收靈骨塑像於寺壽九十八。鬻繒養母宋史孝義傳有杭州仁和人李瓊以鬻繒為業

事母至孝夜嘗十餘起省母母喜食時新瓊百方求市得必十倍酬其直。鬻薪養母宋史孝義傳。朱泰。湖州武康。人

家貧鬻薪。養母。常適數十里外。易甘㫖以奉母。泰服食麄糲。戒妻子嘗候母色。州里稱其孝。六祖壇經六祖。少孤。及長家益貧。乃鬻薪奉母。一日過

市廛。聞客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開悟。賣筥養母𣈆書庾袞傳。袞父亡。作筥賣以養母。母見其勤曰。我

無所食。袞對曰。無食不甘。袞將何居。母感其言。而安之也。躬耕養母東漢書李咸。字元卓。孤特自立。家貧母老。常躬

耕稼以奉養。 臧燾字德仁。東莞筥人。𣈆立國學。燾為助教。頃之去官以父母老家貧。與弟俱棄人事。躬耕自業。約己奉親者十有餘年。北史雷

紹。字道宗。武川鎮人。辭母求師。經年通孝經。論語。嘗讀至人之行。莫大於孝。乃投卷歎曰。吾違離侍養。非人子之道。即還鄉里。躬耕奉養由。是知名。

新唐書王質。傳。質少孤。客壽春。力耕以養母。講學不倦。諸生從授業者甚衆。後舉進士。五遷侍御史。再轉諫議大夫。徙宣歙觀察使。孝友同風唐令

孤仕。猗氏縣人。兄弟四人。早。䘮父。泣慕十載。養其母。孝著鄉邑。而力田積粟。博施不已。唐書趙隱。字大隱。性仁悌。始不衣時。家無貲。與兄同耕養母。

雖姻宗之富。未嘗於以財。郭珣瑜。字元伯。少孤值天寳亂。退耕陸渾山以。養母。不干州里。傭書養母南史列傳。

王僧孺七歲。能讀十萬言。及長。篤愛墳籍。家貧常傭書以。養母。寫畢。諷誦亦了。北史房景伯。字良暉。少䘮父。以孝聞。家貧傭書。以養其母甚謹。孝友

同風後梁蕭銑。宣弟曾孫。少傭書事母孝。北史崔光字。長仁。清河人。家貧。好學。書耕夜誦。役書以養父母。竭力養父

南史許昭先。義興人。父母皆老病。家無童僕。竭力致。養。甘㫖必從。北史申徽。字世儀。魏郡人。父早卒。少與母居。盡力孝養。為周僕射。後周

書荊可。河東猗氏人也。性質朴。容止有異於人。能苦身勤力。供養其母。隨時甘㫖。終無匱乏。張舜民郴行録辛亥同辛大觀。遊楊氏園紫極宮。皆山

陽之勝。是日見徐積先輩。積山陽人。為學志古。養母盡力。不置僕妾。年四十。不婚不仕。食飲洗浣。力役之事。皆身為之。不婚恐異姓不能盡心於母

也。不求仕。恐一日去其親也。乆之。鄉人敦迫。使之就舉。及應貢入京師。以雙輪載母。躬自行推。葛衫草屨。行道之人。不能辯也。治平四年。許安世牓

下及第。未調官母亡。遂不復仕。窮居山陽。衣食不給。凡市買。楚人不肯受其直。積亦不取。至有信宿不合者。淮南學者宗之。至路振通判楚州。始為

娶妻生子。小名路兒雲。孝友同風宋王安國。字平甫。性篤孝。養母盡力。三年䘮居墓側。出血和墨。寫佛經甚衆。州上其行義雲。色養

父母隋書翟普林。楚丘人。事親以孝聞。州郡辟命。皆固辭不就。躬耕色養。鄉鄰謂楚丘先生。後父母疾。親易燥濕。不觧衣者七旬。大

業初。父母俱終。哀毀殆將滅性。廬於墓側。負土成墳。盛冬不衣繒絮。唯着單縗而已。家有一烏犬。隨其在墓。若普林哀臨。犬亦悲號。見者嗟異。有二

鵲巢其廬前柏樹。每入其廬。馴狎無所驚懼。大業中。司隷巡察其孝感。擢授孝陽令。孝友同風唐崔渾為侍御史。清白溫恭。能書色養。父母少不康。

輙祈禱請己身代。母嘗有疾。渾請代病災已。有頃疾從十指入。俄而徧身。母所苦遂愈。 自爨養母孝友同風𣈆祖

光祿納。少孤貧。性至孝。常自為。母炊爨作食。王北平又。聞其佳名。以兩婢餉之。因取為中郎。有人戲之曰。奴價倍婢。祖雲。百里奚亦何必輕於五股

之皮耶。元史不忽術傳。不忽術為平章政事。家素貧。躬自爨汲。妻織紝以養母。後因使還。則母已死。號慟嘔血幾不起。飲水養

暌車志滄州有婦人。不食。唯日飲水數盃。年四十五六。而面貌悅澤人問不食之因。自言㓜年母病臥床。家無父兄。日賣果於市。得嬴金

數十以。養母。值歲歉。榖貴艱食。乃仰天禱曰。今日所獲不足以活二人。願天憫之。使我飲水不饑。庶所得可盡以供母。遂臨井飲一盃。果不饑。自是。

亦不思食。又數歲而母卒。時不食已三十年矣埋兒養母東漢書郭巨家貧。養母。妻産一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

曰。貧乏不能供給。汝埋子。子可再有。母不可再得。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三尺餘。忽見黃金一釜。上雲。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奪。人不得取。

妻養母南史徐孝克。傳。時梁末。侯景寇亂。孝克養母。饘粥不能給。妻東莞臧氏。領軍臧盾之女也。甚有容色。孝克乃謂之曰。

今既荒如此。供養交闕。欲嫁卿與富人。望彼此俱濟。於卿意如何。臧氏弗許之。時有孔景行者。為侯景。將。富於財。孝克宻因媒者陳意。景行多從左

右。逼而迎之。臧氏涕泣而去。所得榖帛。悉以養母。孝克又剃髮為沙門。改名法整。兼乞食以充給焉。臧氏亦深念舊恩。私致饋餉。故不乏絶。後景行

戰死。臧氏更為夫妻。留妻養母新唐書髙儉。傳。儉字士廉。仁壽中。舉文才甲科。補治禮郎。斛斯政奔髙麗。坐與善。貶

為朱鳶主簿。以母老不可居瘴癘地。乃留妻鮮于奉。養而行。不嫁養母唐書汴州李氏孝女。年八歲。父卒。柩殯在

堂十餘載。每日哭泣無限。及長。母欲嫁之。遂截髮自誓。請在家終養。及䘮母。號毀殆至滅性。家無丈夫。自營棺槨。州里欽其至孝。送葬者千有餘人。

葬畢。廬於墓側。蓬頭跣足。負土成墳。手植松柏數百株。季昶列上其狀。制特表其閭。賜以粟帛。溫州府志唐丁氏女。永嘉人。居象浦。性至孝。及筓誓

不嫁。日紡績。夜釣魚。以給母衣食。一夕暴風甚雨。溪漲溺死。鄉人立祠浦傍。以旌其孝。自是山多祥雲。溪有光恠。乞弟養

世說新語南郡桓玄。既破殷荊州。收殷。將佐十許人。諮議羅企生亦在焉。玄別。傳曰。玄克荊州。殺殷道護。及仲堪。參軍羅企生。鮑季禮。皆

仲堪所親伏也。桓素待企生厚。將有所戮。先遣人語雲。若謝我。當釋罪。企生答曰。為殷荊州吏。今荊州奔亡。在亡未判。我何顔謝桓公。中與書曰企

生字宗伯。豫章人。從公乞一弟以。養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與企生母胡。胡時在豫章。企生問至。即日焚裘。求官

養母𣈆書𡊮環傳。環字山甫。陳郡陽夏人。魏郎中令煥之曾孫也。祖父並早卒。環與弟猷。欲奉母避亂。求為江淮間縣。拜呂令。轉江

都。因南渡。元帝以為丹陽令。中興建。拜奉朝請。遷治書御史。孝友同風唐姜公輔。為翰林學士。歲滿當遷。上書以母老。賴祿而養。求兼京兆戶曹。唐

書許康佐。正元中舉進士宏詞連中。家貧母老。求為知院官。人譏其不擇祿。及母䘮已除。凡辟命皆不答。人乃知其為親屈。宦遊

不。養母唐書太宗諸子列傳。嗣曹王皋。曹明王曾孫。為。少府監。時殿中侍御史李均。與弟京兆法曹參軍鍔。官於朝。不肯還

鄉。母窮不自給。辠行縣見之。歎曰。入則孝。出則弟。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若二子可謂事君乎。舉劾之。並錮死。乞郡養母

續通鑒長編仁宗天聖二年。滎陽人張逸。先以試校書郎知襄州鄧城縣。有能名。知州謝泌薦之。他日引對。眞宗問所欲何官。逸對曰。母老家貧。願

得近鄉一幕職官。歸奉甘㫖足矣。授澶州觀察推官。孝友同風宋沈文通。杭州錢塘人。治平中以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會母病。請東南一州視

疾。英宗曰。學士豈可去朝廷也。明日拜翰林學。士後丁母憂。上惜其才。賜黃金百兩。宋史張曄。桂陽人。為監察御史。以母老乞就養。遂得知朗州。孝

友同風宋蔡襄。字君謨。興化軍仙遊人。慶曆中。知諫院。以親老請鄉郡。移書政府曰。襄上顧慈親。年八十餘。強安精神。以恱老者。昨自開封府。以老

母得請便郡。經歲猶未到官。襄有所慮者。朝。廷因有差除。而明公不遺姓名。或有移易。襄母親年髙矣。鄉土去京四五千里。侍親而行不可。委親而

行又不可。設有一旦之命。適足以趨襄之退隠也。又念食祿。理無自由。欲歸休以奉晨夕生平無田。仰俸以供甘㫖。捨官而。養。遂為窮人。儻守便郡。

安而不移。則重賜矣。出知福。州。仁宗賜其母冠。帔以寵之就職。養母孝友同風宋石延平。字曼卿。宋州人。少舉進士

不第。以三舉推恩。當補奉職。曼卿初不肯就。張文節公素竒之。謂曰。母老乃擇祿耶。曼卿瞿然起就之。 折資侍母

陳希亮。字公弼。眉州青城人。初蜀人官於蜀。不得任同守。希亮母老。願折資為縣以侍親。遂得劎川臨津縣。黃恭廣記南吳甫。舉茂才。累 年 不

遷。甫有老母。年九十有餘。乃上書。自乞減品。為四百石。長。庶得其俸以。養母。詔聽除。補南陽新蔡長。遂以甫為准率減。交趾茂才。皆為四品也。宋史

畢士安。傳。士安出知乾州。以母老願降任就養。改監汝州稻田務。 辭召。養母東漢書周盤。汝南安成人。少游京師。

學古文尚。書。左氏傳。諸儒宗之。居貧養母。儉薄不充。嘗誦詩至汝墳之卒章。慨然而嘆。乃觧韋帶。就孝廉之舉。和帝初。拜謁者。遷陽夏重合令。後思

母棄官還鄉里。及母歿。哀至幾於毀滅。服終。遂廬於塚側。教授門徒。常千人。公府三辟。盤語友人曰。吾親已沒矣。從物何為。遂不應。晉書山濤。字巨

源。為侍中遷尚。書。以母老辭職。帝以濤清儉。無以供養。詔特給日契。謝沉。字行思。少孤。事母至孝。察孝廉。會稽內史。何充引為參軍。以母老去職。

閑居養母。不交人事。耕耘之暇。研精墳典。盛彥。字翁子。母王氏。因疾失明。彥由是不。應辭召。躬自侍。養母。食必自哺之。北史王晞。字叔明。小字沙

彌。㓜而孝謹。徵署廣平王開府功曹。晞願養母。更不受署。孝友同風唐劉子翼。貞。觀初召之。辭以母老。詔許終養。江南廵察。使李襲譽。嘉其孝。表所

居為孝慈里。唐書林攢。泉州人。貞元初。為福唐尉。母羸老未及迎而病。攢棄官還。及母亡。水漿不入口五日。自挺甓作塜廬。有白鳥來。甘露降。觀察。

使李若初。遣官屬驗實。會露晞。里人失色。攢哭曰。天所降露。禍我耶。俄而露復集。烏亦迴翔。詔作二闕於母墓前。又表其閭。蠲猺役。時號闕下林家。

南史張岱。字景山。為東遷令。太守殷仲曰。張東遷。親貧須。養。所以棲遲下邑。後為司徒掾。母年八十。籍注未滿。岱即去官。從母還養。有司紏舉。宋孝

武曰。觀過知仁。不須索案也孝友同風唐韋溫。七歲口誦書數千言。十一舉兩經及第。以㧞萃髙等。入為監察御史。以臺制苛嚴。不可以省。養不拜。

侍親疾。調湯劑二十年。衣不弛帶。宋譚黌。熈寧中。權發遣京東路轉運判官。以母長壽縣大君潘。年百有三歲。乞罷去以便。養。詔特賜冠帔。黌家

便差遣。 宋常昇母季。年百有十歲。昇以母老。不能之官。遂求致仕。家素貧。歲饞無以養。大名帥臣。奏給米俸。神宗許之。 孫侔。字。少述。吳興人。七

歲能文。內。行孤峻。母無恙時。屢舉進士不中。及母病革。因鳴咽自誓。終身不求仕。劉敞知揚州。薦侔曰居則孝悌。仕則忠信。足以矯俗扶世。求之朝

廷呂公著。王安石。之流也。以為校書郎。辭不受。退朝侍母唐書崔彥昭。字思文。僖宗朝。遷門下侍郎。彥昭雖宰相。退

朝侍母膳。與家人齒。順色柔聲。在左右無違。委印侍母孝友同風宋曾修睦。建安人。任殿中丞。知鬱林。聞母疾。委

印於其佐。歸未至被䘮。哀瘠過禮。給告侍母楊內翰談苑魚崇諒為學士。周祖革命。所下誥令。皆其詞也。甚。得典

誥之體。以母病再求觧職。給長誥。賜其母衣服繒帛。茶藥緍錢。百日滿。令本州月給錢三萬。米麵五十石。屢遣使存問。俄拜禮部侍郎。充學士。令伏

侍歸闕。安輿侍母唐書趙隠。傳。懿宗誕日。宴慈恩寺。趙隠以安輿侍母臨觀。宰。相方率百官。拜恩於庭。即回班候

夫人起居。縉紳以為榮。後崔彥昭張濬當國。皆有母。遂踵其禮。負販養母宋史李萬超傳。萬超拜州太原人。㓜孤貧。

負販以養母。聚物遺母孝友同風宋王師錫。安石之叔也。少孤致孝於母。憂悲愉樂。不主於已。惟以其母。學於他

州。凡被服飲食玩。好之物。苟可以愜其母而力能有之者。皆聚以歸。雖甚勞窘。終不廢。解錢寄母影響録衢之西

安永壽鄉有販子。肩米將貨於市。就路傍掬糞田水潤其米。至東蹟。將登船。忽片雲起頭上。雷電大作。其人恐怖。乃於腰間。觧錢一千。附其同行隣

人。語之曰。我不合以穢水和冰。今天之怒。必我也。不可逃。煩將此錢。歸與我母。其以此意稟白。不終子養。悔無所及。語訖天忽開霽。遂獲免。

錢養母魏泰東軒筆録范文正公在睢陽掌學。有孫秀才者。索遊上謁。文正贈錢一千。明年孫生。復道睢陽。謁文正。又贈十

千。因問何為汲汲於道路。孫秀才戚然動色。曰。老母無以。養。若日得百錢。則甘㫖足矣。文正知其索錢以。養母。謂孫生曰。吾觀子辭氣。非乞客也。二

年僕僕。所得幾何。而廢學多矣。吾今補子為學職。月可得三千以供養。子能安於為學乎。孫公再拜大喜。於是授以春秋。而孫生篤學。不捨晝夜。行

復修謹。文正甚愛之。明年文正公去睢陽。孫亦辭歸。後十年。聞㤗山下有孫明復先生。以春秋教授學者。道德髙邁。朝廷召至太學。乃昔日索遊孫

秀才也。文正歎曰。貧之為累亦大矣。儻因循索來至老。則雖人才如孫明復者。猶將汨沒而不見也。得函救母

簫睿明。字景濟。南蘭陵人。母病風。積年沈臥。睿明畫夜祈禱。時天寒。㪥明下淚為冰箸。額上叩頭出血。亦成冰不溜。忽有一人。以函授之。曰。此療夫

人病。𠭯明跪受之。忽不見。以函奉母。函中唯有三寸絹。丹書為日月兩字。母服之即愈。違令奉母資治通鑒唐僖

宗光啓元年。王緒至漳州。以道險糧少。令軍中毋得以老弱自隨。犯者斬。唯王潮兄弟。扶其母董氏。崎嶇從軍。崎丘竒反嶇音區緒召潮等責之。曰。

軍皆有法。未有無法之軍。汝違令而不誅。是無法也。三子曰。王潮兄弟三人從緒人皆有母。未有無母之人。將軍奈何使人棄其母。緒怒。命斬其母。

三子曰。潮等事母。如事將軍。既殺其母。安用其子。請先母死。將士皆為之請。乃捨之。二子爭養母清波雜志

蔡京在。相位。偶在告未出。有某氏先在兩家。各生一子。後二子入。從。爭欲迎母歸養。未知適從。事上朝廷。執政無所處。持以白京。京曰。此亦何難。第

問其母。願歸何處。一言遂決之也。孝事從母新唐書惠宣太子業傳。初業母早終。從母賢妃。鞠之八年。迎賢妃外

邸。事之甚謹。為友養母言行龜鑒陳公希亮。輕財。好施。篤於恩義。少與蜀人宋輔遊。輔卒於京師。母老子少。公養

其母終身。而以女妻其孤端平。使與諸子遊學。卒與子忱同登第。 天賜鈔與賢母山居新話聶以

道。江西人。為縣尹時。有一賣菜人。早徃市中買菜。半途忽拾鈔一束。時天尚未明。遂藏身僻䖏。待曙檢視之。計一十五錠。內有五貫者。乃取一張買

肉。二貫米。三貫寘之檐中。不復買菜而歸。其母見無菜。乃叩之。對曰。早於半途拾得此物。遂買米肉而回。母怒曰。是欺我也。縱有遺失。不過一二張

而已。豈有遺一束之理。得非盜乎。爾果拾得。可送還之。訓誨再三。其子不從。母曰。若不然。我訴之官。子曰。捨得之物。送還何人。母曰。爾於何處拾得。

當徃元䖏候之。伺有失主來尋。還之可也。又曰。吾家一世。未嘗有錢買許多米肉。一時驟獲。必有禍事。其子遂擕擕徃其處。果有尋物者至。其賣菜者

本村夫。競不詰其鈔數。止雲。矣錢在此。付還與之。傍觀者皆令分當。失主靳之。乃曰。我失去三十錠。今尚欠其半。如何可賞。既稱鈔數相懸。爭閙不

已。遂聞之官。聶尹覆問拾得者。其詞頗實。因暗喚其母。復。審之。亦同。乃令二人。各具結罪文狀。失者實失去三十錠。賣菜者實拾得十五錠。聶尹乃

曰。如此則所拾之者。非是所失之鈔。此十五錠。乃天賜賢母。養老。給付母子令去。喻失者曰。爾所失三十錠。當在別䖏。可自尋之。因叱出。聞者莫不

善。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八百十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