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汴京遺蹟志 (四庫全書本)/卷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巻十一 汴京遺蹟志 巻十二 巻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汴京遺蹟志巻十二   明 李 濂 撰雜志一
  汴宋九帝紀年
  宋太祖姓趙氏諱匡𦙍其先涿郡人庚申以殿前都㸃檢受周禪時年三十三因五代之舊都汴在位十七年丙子崩壽五十
  改元三 建隆三  乾德五開寳九
  太宗諱炅初名匡義太祖之弟賜名光義封晉王丙子嗣立時年三十七在位二十二年丁酉崩壽五十九改元五 太平興國八 雍熈四 端拱二淳化五   至道三
  眞宗諱恆初名元侃太宗第三子丁酉嗣立時年二十九在位二十六年壬戌崩壽五十五
  改元五 咸平六 景德四 大中祥符九天禧五 乾興一
  仁宗諱禎初名受益眞宗太子壬戌嗣立時年十二在位四十一年癸卯崩壽五十四
  改元九 天聖九 明道二 景祐四寳元二 康定一 慶厯八
  皇祐五 至和二 嘉祐八
  英宗諱曙初名宗實濮安懿王子詔立爲皇子癸卯嗣立時年三十三在位四年丁未崩壽三十八
  改元一 治平四
  神宗諱頊英宗太子丁未嗣立時年十九在位十八年乙丑崩壽三十八
  改元二 熈寧十元豐八
  哲宗諱煦初名傭神宗太子乙丑嗣立時年十歲在位十五年庚辰崩壽二十五
  改元三 元祐八 紹聖四元符三
  徽宗諱佶神宗第十一子封端王庚辰嗣立時年十九在位二十五年乙已禪位於太子丁未金人陷中原北狩後九年乙卯崩於五國城夀五十四
  改元六 建中靖國一 崇寧五 大觀四政和七   重和一 宣和七
  欽宗諱桓徽宗太子乙已受禪嗣位時年二十五丁未金人陷中原北狩後三十四年庚辰崩夀六十一
  改元一 靖康一
  一統志 宋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熈陵眞宗永定陵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皆在河南府鞏縣西南
  周密癸辛雜識 徽宗欽宗初葬五國城後數遣祈請使欲歸梓宮凡六七年而後許以梓宮送行在高宗親至臨平奉迎易緦服寓於龍德別宮一時朝野以爲一大事諸公論功受賞者幾人費於官帑者大不貲先是選人楊煒貽書執政以爲眞僞未辨左宣義郎王之道亦上奏乞命大臣斵而視之既而禮官請用安陵故事梓宮入境即承之以槨仍納袞冕翬衣於槨中不改歛遂從之近者楊髠盜發諸陵於二陵梓宮內畧無所有其一止有朽朩一段其一則朩燈檠一事耳當時已逆料其眞僞不可知不欲逆詐亦聊以慰一時之人心耳蓋二帝遺骸飄流沙漠初未嘗還也哀哉王鏊讀宋史 宋自建隆至慶厯人主以恭恕爲心宰輔以寛厚稱上意天下稱治至神宗狹小宋家制度欲大有爲而王安石相之凡祖宗之制一切掃去天下騷然遂基一代之亂元祐初召用司馬光凡新法之不便民者一切掃去紹聖間章蔡得志復取元祐之政一切掃去追奪司馬光等官蔡京繼之而元祐元符諸賢竄徙殆盡又倡爲豐亨豫大之說以侈靡蠱惑君心遂致中原淪陷左袵而二帝䝉塵矣悲夫
  宋官制沿革
  按宋官制沿革各家紀載互有異同惟黃琦元禮論宋之新舊官制頗爲詳密其畧曰國朝自太祖設官分職多襲五代之制雖稍有增損大體仍舊唐制省部寺監之官無所職掌別領內外任使省部寺監別設主判官員額惟以侍中中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爲宰相乾德二年始置參政爲宰相副貳初以薛居正呂餘慶為之宰相所居省謂之中書門下國政所出兵政𨽻樞密院承五代之制有使副使太宗朝命石熈載以樞密直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後以張士遜爲知樞密院事冦凖溫仲舒同知樞密院事治平中郭逵以檢校太保同簽書樞密院事故樞密有使副使知院同知院簽書院員額與中書號爲二府尚書置判尚書都省一員掌百官赴省集議及大祀受䄡戒之事六部各有主判率以學士待制館閤官領之吏部即審官東院掌尚書左選審官西院掌尚書右選吏部南曹掌侍郎左選三班院掌侍郎右選流內銓考功郎官之職也戸部郎三司使尚書之任也其官崇職重乆次者爲使稍輕則爲權使資淺則爲權發遣使公事度支副使戸部副使鹽鐵副使各一員此侍郎之任也別置子司判官八員度支判官戸部判官鹽鐵判官各一員所掌本曹郎官之職也判㑹案一員掌造器械唐軍器監職也判脩造案一員唐工部將作少府監職也判磨勘司一員掌勾考唐比部職也判院一員掌審司出納及審覆百官諸司兵級請俸舊兼禁軍以繁冗別立諸司專計司掌之以分其職判理欠司一員掌催促諸路遺欠禮部有判部及判禮部貢院即尚書侍郎之任內兵部事歸樞府工部事歸三司故此二部不設主判官多以別官兼之刑部則判審刑院及詳議官掌詳覆諸路奏案是其職也翰林學士襲唐制以六員爲額其帶知制誥即釐本院職事其別領省府職任即不帶知制誥內年德俱重者一員爲承㫖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其任即給事中也而𨽻樞密院知制誥即中書舎人之職也御史臺雖有大夫員而不除以中丞爲臺長次侍御史知雜事侍御史裏行殿中侍御史殿中侍御史裏行監察御史監察御史裏行已上爲諫官以別官兼領官即爲知諫院同知諫院亦有正諫議大夫司諫正言者九寺則判太常寺禮院即卿之任也資輕者爲知院同知院兼掌博士之職宗正有判寺一員太僕職屬群牧司有制置使一員以樞府及學士領之有判官一員大理則糾察在京刑獄是其職也鴻臚歸客省四方館光祿司農太府其職皆𨽻三司衞尉無所緫轄其職分爲金吾銜仗司其環衞之任分𨽻三衙皇城司故此五寺別無置司並主判官員秘書省即昭文館史館集賢院謂之三館與秘閤同𨽻本省有直館直院直閤校理館閤校勘謂之館職初除於本省供職一年出補內外任使昭文史館有直館集賢院有學士脩撰直院校理秘閤有直閤校理又有判秘書省秘閤一員專掌省事國子監有判其資淺者爲同知或同管即祭酒司業之任博士轉而爲直講將作少府軍器三監之職並屬三司而都水無常員遇興役即差官亦係三司差人迨熈寧興役法水利方置判司農寺並司農寺丞員闕建大理寺方置權發遣大理少卿公事二員職掌官外有學士待制等員惟觀文殿大學士仁宗朝以賈昌朝辭使相特建此職仍詔非曾任宰相不除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大學士資政殿學士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侍講學士龍圖天章寳文閤學士直學士樞密直學士三閤待制皆爲侍從清望之選並無職掌多帶職以領在內省府寺監在外藩方任使自資政以上多以授二府舊臣此國朝舊制如此元豐初始命置局詳定官制在內設尚書省置令左右僕射門下省置侍中中書省置令已上爲宰相而兩令侍中不除人尚書有左右丞門下中書各有侍郎樞宻院有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宻院事已上爲執政官尚書六部吏部一尚書二侍郎分掌四選吏部司封司勲考功屬焉戸部一尚書二侍郎分左右曹而戸部度支金部倉部屬焉禮部一尚書一侍郎禮部祠部主客膳部屬焉兵部一尚書一侍郎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屬焉刑部一尚書一侍郎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屬焉工部一尚書一侍郎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屬焉毎部郎官二員知州已上資序及階官朝議大夫已上爲郎官餘員外惟吏部戸部刑部郎官各置四員以其劇曹也左右司郎官各二員通糾六部號都司專佐宰相理省事謂之宰屬翰林學士定以二員爲額乆次者為承直御史臺官名如舊制而除知雜事及裏行之名門下後省置左散騎常侍而不除人給事中四員起居𭅺一員左諫議大夫左司諫左正言寓焉中書後省置右散騎常侍而不除人中書舎人六員起居舎人一員右諫議大夫右司諫右正言寓焉號兩省官秘書省有監少監丞郎校書郎正字著作郎佐郎寓焉號館職罷直館院校理等員闕惟存脩撰直秘閤號貼職而別領在外任使九寺太常宗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有卿少卿丞簿太常復置博士太祝奉禮協律郎大理則置寺正評事司直四監將作少府軍器置監少監丞簿南外北外丞已上爲寺監官國子監有祭酒司業丞簿太學有博士正錄已上爲學官謂職事官罷三司使副及諸主判官而其職分𨽻諸省部寺監群牧司使名不除而不命官其職皆屬太僕寺以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師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皆論道之官無專領之職爲宰相兼官以開府儀同三司易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號爲使相以唐文散階換省部寺監官歸釐本職號階官爲寄祿官而食其俸以領內外任使以特進易左右僕射金紫光祿大夫易吏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易五曹尚書光祿大夫易左右丞正議大夫易列曹侍郎通議大夫易給舎太中大夫易左右諌議大夫中大夫易秘書監殿中監中散大夫易大卿監朝議大夫易少卿監朝請朝散朝奉大夫易郎中朝請朝散朝奉郎易員外郎承議郎易太常國子博士奉議郎易太常秘書監中丞通直郎易太子中允中舎左右贊善大夫宣德郎易寺丞宣義𭅺易監丞承事郎易大理評事承奉郎易太常寺太祝奉禮郎承務郎易寺監主簿自承務郎至特進爲寄祿官大學士至待制其名皆存以爲二府罷政省部長貳給舎諫議補外之職集賢殿脩撰直龍圖閤直秘閤號貼職庶僚領在外繁劇任使者帶之削去憲銜檢校官留勲十二轉自通直郎以上帶入銜此爲元豐新制官名即循唐舊典職掌亦倣周禮六官之法也
  黃履翁論宋官制 本朝官制有二曰國初舊制曰元豐新制舊制之善者則官職分治脈絡相統祿秩有階遷轉得序也新制之善者則省部諸司各有職掌郎曹等官不寄虛名也蓋國初懲藩鎭之𡚁朝官文臣多領外寄九寺三監皆爲空官特以是寄祿秩班序位而已向所典之事則別有職存也至元豐八年取唐六典與廷臣博議踰二年而法成本末次第歴歴條舉或正而治之或旁而治之或統而治之向者省部寺監之無職今其職舉矣向者郎曹卿監之虛官今其官定矣此元豐新制不爲不善也
  王鏊震澤長語 宋初承五代三省無專職臺省寺監無定員類以它官主判三省長官不預朝政六曹不釐本務給舎不領本職諫議無言責起居不注記司諫正言非特㫖供職亦不任諫諍以登臺閤禁從爲顯宦不以官之遲速爲榮滯以差遣要劇爲貴途不以勲階爵邑爲輕重名之不正未有如宋之甚者也至元豐間始以唐六典而定官制
  又曰宋時兩制皆文學名天下者始應其選雖一甲三人亦出知外任然後召試欲其知民事也其餘應試率皆一時有盛名者所謂制科是也故文學之士不至遺棄又通知民間利病以其曾試於外也我朝翰林侍從亦兩制之類率用高科一甲三人終不外任庶吉士毎科或選或不選立法之意本欲使之種學績文以爲異日公卿之儲士既預此選自可坐致清要不復苦心於學又不通知民事天下以文學名者不復得預遺才頗多故不若制科之爲得也
  宋登科記總目
  太祖建隆元年進士十九人榜首楊礪
  二年進士十一人榜首張去華
  三年進士十五人榜首馬適
  四年進士八人榜首蘇德祥
  乾德二年進士八人榜首李景陽制科一人
  三年進士一人榜首劉察
  四年進士六人榜首李肅制科二人
  五年進士十人榜首劉䝉叟
  六年進士十一人榜首柴成務
  開寳二年進士七人榜首安德裕
  三年進士八人榜首張拱賜十五舉未及第人司馬浦等一百六人本科出身
  四年進士十人榜首劉寅
  五年進士十一人榜首安守亮
  六年進士十一人榜首宋凖再試取十六人落一人諸科九十六人
  七年停貢舉
  八年進士三十一人省元王式狀元王嗣宗諸科二十四人
  九年停貢舉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一百九人省元 狀元呂䝉正諸科二百七人十五舉以上一百八十四人凡五百餘人
  三年進士七十四人省元 狀元胡旦諸科八十二人
  四年停貢舉
  五年進士一百二十一人省元 狀元蘇易簡諸科五百三十四人
  六年七年停貢舉
  八年進士二百三十九人省元王禹偁狀元王世則諸科二百八十五人
  雍熈元年停貢舉
  二年進士二百五十八人省元陳充狀元梁灝諸科六百九十九人
  三年四年停貢舉
  端拱元年進士二十八人諸科一百一人覆試得進士諸科七百人又武成王廟重試得進士三十一人諸科八十九人省元程宿是年不臨軒
  二年進士一百八十六人諸科四百七十八人省元陳堯叟狀元同
  淳化元年二年停貢舉
  三年進士三百五十三人諸科七百七十四人省元孫何狀元同
  四年五年至道二年三年並停貢舉
  眞宗咸平元年進士五十人諸科一百五十人省元孫
  僅狀元同
  二年進士七十一人諸科一百八十人省元孫暨狀元同
  三年進士四百九人諸科一千一百二十九人省元李庶幾狀元陳堯咨
  四年停貢舉制科七人
  五年進士三十八人諸科一百八十二人省元王曾狀元同
  六年停貢舉
  景德元年停貢舉
  二年進士二百四十七人諸科五百七十人省元劉滋狀元李迪
  三年停貢舉制科二人
  四年停貢舉制科二人
  大中祥符元年進士二百七人諸科三百二十人
  省元鄭向狀元姚曄
  二年親試東封路進士三十一人狀元梁固三年停貢舉
  四年親試汾隂路進士三十一人狀元張師德
  五年進士一百二十六人諸科三百七十七人省元 狀元孫奭
  六年停貢舉
  七年毫州南京路進士二十一人狀元張觀八年進士二百八十人諸科六十三人省元高餗狀元蔡齊
  九年停貢舉
  天禧元年二年停貢舉
  三年進士一百四十人諸科一百五十四人省元程戡狀元王整
  四年五年乾興元年並停貢舉
  仁宗天聖元年停貢舉
  二年進士二百人諸科三百五十四人省元吳感狀元宋郊
  三年四年停貢舉
  五年進士七十七人諸科八百九十四人省元吳育狀元王堯臣
  六年七年停貢舉
  八年進士二百四十九人諸科五百七十三人省元歐陽脩狀元王拱辰制科二人拔萃二人
  九年停貢舉拔萃四人
  明道元年二年並停貢舉
  景祐元年進士四百九十九人諸科四百八十一人制科三人拔萃四人省元黃庠狀元張唐卿
  二年三年四年並停貢舉
  寳元元年進士三百一十人諸科六百一十七人
  制科二人省元范鎭狀元呂溱
  二年康定元年慶厯元年並停貢舉
  慶厯二年進士四百三十五人省元楊寘狀元同
  制科一人
  三年四年五年並停貢舉
  六年進士五百三十八人諸科四百一十五人制科一人省元裴煜狀元賈黯
  七年八年並停貢舉
  皇祐元年進士四百九十八人諸科五百五十人
  制科一人省元馮京狀元同
  二年三年四年並停貢舉
  五年進士五百二十人諸科五百二十二人省元徐無黨狀元鄭獬
  至和元年二年嘉祐元年並停貢舉
  嘉祐二年進士三百八十八人諸科三百八十九
  人省元李寔狀元張衡制科一人
  是年始定間歲一開科
  四年進士一百六十五人諸科一百八十四人省元劉摯狀元劉煇制科二人
  六年進士一百八十三人諸科一百二人省元江衍狀元王俊民
  八年進士一百九十三人諸科十一人省元孔武仲狀元許將
  英宗治平二年進士二百人諸科十八人制科二人省
  元彭汝礪狀元同
  是年始詔三歲一科舉
  四年進士二百五十人諸科三十六人省元許安世狀元同
  神宗熈寧三年進士二百九十五人省元陸佃狀元葉祖洽明經諸科四百七十二人制科二人
  六年進士四百人諸科四十人省元邵剛狀元余忠
  九年進士四百二十二人諸科一百九十四人省元張嵫狀元
  元豐二年進士三百四十八人省元朱浚明狀元
  時彥
  五年進士四百四十五人明經二人省元劉槩狀元黃裳
  八年進士四百八十五人省元焦蹈狀元同是歲諒闇不臨軒
  哲宗元祐三年進士五百二十三人制科一人省元章
  授狀元李常寧
  六年進士五百一十九人省元鄒起狀元馬㳙制科三人
  紹聖元年進士五百一十二人省元劉範狀元畢
  漸制科三人宏詞科八人
  四年進士五百六十四人省元汪革狀元何昌言詞科九人
  元符三年進士五百六十一人省元李釡狀元同
  是歲諒闇不臨軒
  徽宗崇寧二年進士五百三十八人省元李階狀元霍
  端友
  五年進士六百七十一人省元吳倜狀元蔡嶷是科始罷諸州發解併省試並從學校逐年貢士
  大觀三年進士六百八十五人宗室上舎四十二
  人上舎魁李彌遜狀元賈安宅
  政和三年進士七百一十三人上舎魁師驥狀元
  莫儔
  五年進士六百七十人宗子上舎十七人上舎魁傅崧卿狀元何㮚
  八年進士七百八十三人上舎魁何奎狀元王嘉
  宣和三年進士六百三十人上舎魁宋齊愈狀元
  何渙
  六年進士八百五人省元楊椿狀元沈晦是年復省試
  右汴宋九朝一百六十有七年科塲取士緫目具載於此名臣碩輔皆由是出亦彬彬乎其盛矣孰謂科目不足以得士哉
  宋戸口緫數
  太祖建隆元年戶九十六萬七千三百五十三
  乾德元年荊南平得戸十四萬二千三百
  湖南平得戸九萬七千三百八十八
  三年蜀平得戸五十三萬四千二十九
  開寳四年廣南平得戸十七萬二百六十三八年江南平得戸六十五萬五千六十五九年天下主客戸三百九萬五百四
  詔諸州歲奏男夫以二十爲丁六十爲老女口不預
  太宗雍熈元年令江浙荊湖廣南民輸丁錢以二十成
  丁六十入老並身有疾廢者免之
  至道元年詔復造天下郡國戸口版籍自唐末四方兵起版
  籍亡失故戸口賦稅莫能周知至是始命復造焉

  三年天下主客戸四百一十三萬二千五百七十六
  眞宗天禧五年天下主客戸八百六十七萬七千六百七十七口一千九百九十三萬三百二十
  仁宗天聖七年天下主客戸一千一十六萬二千六百八十九口二千六百五萬四千二百二十八
  慶厯八年天下主客戸一千七十二萬三千六百九十五口二千一百八十三萬六十四
  嘉祐八年天下主客戸一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三百一十七口二千六百四十二萬一千六百五十一
  英宗治平三年天下主客戸一千二百九十一萬七千二百二十一口二千九百九萬二千一百八十五
  神宗熈寧八年天下主客戸一千五百六十八萬四千五百二十九口二千三百八十萬七千一百六十五
  元豐六年天下主客戸一千七百二十一萬一千七百一十三口二千四百九十六萬九千三百
  哲宗元祐六年天下主客戸一千八百六十五萬五千九十三口四千一百四十九萬二千三百一十一
  元符二年天下主客戸一千九百七十一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口四千三百四十一萬一千六百六
  徽宗崇寧元年天下主客戶三十萬三千四百九十五口四十萬九千一百六十三而古今戸口之繁無踰於是矣
  按馬端臨曰古者戸口少而皆才智之人後世生齒繁而多窳惰之輩均是人也古之人方其爲士則務學問及其爲農則勤稼穡及其爲兵則力戰鬭是以千里之邦萬家之聚皆足以世守其國後世之民才益乏而智益劣士拘於文墨而授之介冑則慚農安於犂鋤而問之刀筆則廢以至九流百工釋老之徒食土之毛者日以繁夥不足以增重邦國官既無藉於民之材而徒欲多爲之法以征其身戸調口賦日増月益而民益窮苦憔悴秪以丁多爲累矣悲夫宋財賦總數
  按文獻通考國初以來四河所運粟未有定製至太平興國六年汴河歲運江淮米三百萬石菽一百萬石黃河粟五十萬石菽三十萬石惠民河粟四十萬石菽二十萬石廣濟河粟十三萬石凡五百五十二萬石非水旱大蠲民租未嘗不及其數至道初汴河運米至五百八十萬石自是京城積粟盈溢大中祥符初至七百萬石天禧末京城所積倉粟一千五百六十萬餘石草一千七百萬五千餘圍 凡水運自淮南江南荊湖南北路所運粟於揚真楚泗州四處置倉以受其輸既而分調舟船泝流而入京師發運使領之荊湖江淮兩浙以及嶺表金銀香藥犀象百貨亦同之惟嶺表陸運至䖍州而後水運陜西諸州菽粟自黃河三門㳂流由汴河而至亦置發運使領之陳潁許蔡光夀等六州之粟帛由石塘惠民河而至京東十七州之粟帛由廣濟河而至皆有京朝官廷臣督之凡三水皆通漕運而歲計所賴者惟汴流焉河北衞川東北有御河達乾寧軍其運物亦有廷臣主之川陜諸州金帛自劒門列傳置分輦負擔以至租布及官所市布由水運送江陵自江陵遣綱吏運送京師咸平中定歲運六十六萬疋分爲十綱天禧末水陸上供金帛緍錢二十三萬一千餘貫兩端疋珠寳香藥二十七萬五千餘斤諸州歲造運船至道末三千三百三十七艘天禧末減四百二十一 景德中漕東南粟歲不過四百五十萬石後增至六百萬天聖中發運使請所部六路計民稅一石量糴粟二斗五升歲可更得二百萬石給京師仁宗曰常賦外增糴是重擾民不許時江南穀貴民貧尚書員外郎吳耀卿以爲言詔歲減五十萬後是三司奏復增至六百萬然東南災歉輒減歳漕數或百萬或數十萬又轉移以給他路者時有焉 慶厯中詔減廣濟河歲漕一十萬石後黃河歳漕益減耗纔運菽三十萬石而歲創漕船市材朩役牙前勞費甚廣嘉祐四年詔罷所運菽減漕船三百艘自是歳漕三河而已
  葉少藴石林燕語 皇祐治平天下財賦嵗入皆一億萬以上歳費亦一億萬以上出入畧相當景徳官一萬餘員皇祐治平加二萬餘員景徳郊費六百萬皇祐治平加一千萬以上二者皆倍於景德元豐中曾子固嘗請欲推考所從來悉爲裁損使歳入如皇祐治平而祿吏奉郊之費同景德止二者所省已半以類推之歲入以億萬爲率歲但省十之一則三十年當有九億萬可以爲十五年之蓄議格不行此雖論其大約未必盡然要之言節用似當略倣此可得實效愈於毛舉目前瑣碎徒爲裁減之名而訖不能行也
  沈括夣溪筆談 發運司歳供京師米以六百萬石爲額淮南一百三十萬石江南東路九十九萬一千一百石江南西路一百二十萬八千九百石荊湖南路六十五萬石荊湖北路三十五萬石兩浙路一百五十萬石通餘羨歲入六百二十萬石




  汴京遺蹟志巻十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