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毛主席「六·二六」指示的方向,敢於創新,勇於實踐 到農村去解決醫學教育革命問題
沿着毛主席「六·二六」指示的方向,敢於創新,勇於實踐
到農村去解決醫學教育革命問題 |
|
安徽醫學院革命師生員工,在工人、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和革委會的領導下,去年十二月徒步四百里到淮北鳳台縣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經過四個月的實踐,廣大革命師生員工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覺悟有了很大提高,思想感情、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進一步認清了醫學教育革命的途徑。
貧下中農是最好的老師
[編輯]過去,師生們長期蹲在大樓里,鑽到書本里,脫離實際,脫離工農。
這次到了農村,和貧下中農一起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一起開展革命大批判,一起憶苦思甜,傾聽貧下中農控訴舊社會、控訴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對他們的迫害。一個軍屬大媽,支氣管炎復發了,她拉着同學的手說:「俺這身子硬是凍壞的。解放前,俺四十年都沒有穿過棉襖。舊社會窮人生病,無錢拿命頂,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拖送了命。」貧農劉大娘病了,有幾個同學去給她診治時,發現她胸口上有個大傷疤。問起傷疤的來歷,劉大娘含着仇恨的眼淚,激憤地說:「舊社會哪有俺窮人過的日子!俺這傷疤,就是小時候要飯被地主家大黑狗咬的。你們都是貧下中農的後代,千萬不能忘本啊!」貧下中農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使廣大師生受到了活生生的階級教育,思想感情逐漸起了變化,深感自己靈魂深處的骯髒東西,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去除乾淨。一個貧農家庭出身的學生,一九六四年進了安徽醫學院,在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影響下,他一天到晚鑽業務,啃書本,一心想留在大城市當個名醫生,漸漸忘了本。這次經過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他深有感觸地說:「現在我為貧下中農治好了身體上的病,貧下中農為我治好了思想上的病。貧下中農才是我的好老師。」
舊的醫學教育不改不得了
[編輯]來農村前,學院的斗、批、改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於師生受封、資、修的毒害比較深,對毛主席「六·二六」光輝指示的偉大意義理解不深,對劉少奇的修正主義醫學教育路線恨不起來,革命大批判深入不下去,有的人甚至對舊的醫學教育還十分欣賞、留戀。現在,師生們通過為貧下中農防病、治病和培訓「赤腳醫生」的實踐,深刻地體會到:舊的醫學教育不改不得了,讀那麼多書,真是越讀越蠢。過去教解剖學的,不會開刀;教藥理學的,不會開處方、拿藥。學生學了四、五年,仍然不會看病。一個醫科大學畢業在安徽醫學院任教十多年的講師,有一次貧下中農請他去接生,是「臀位」產。他只記得書本上講過「曹維央諾夫式臀位助產法」,臨產時急得團團轉,結果還是一位「土接生員」給他解了圍。
廣大師生在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防病治病的實踐中,敢想敢幹,打破洋框框,衝破清規戒律,來什麼病看什麼病,逐步摸索到一些醫學教育革命的經驗。貧農社員畢學友上消化道出血一千五百毫升,處於嚴重休克狀態。這樣的病人,過去送到醫院,首先要輸血八百毫升,備血二千毫升。這次搶救這個病人,是一個六一屆畢業的外科醫生。他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只輸了二百毫升的血,就成功地進行了這次手術。參加這次搶救的同志,深有感觸地說:「兩千比二百,看起來是十比一的數量關係,但暴露了過去醫院裡,有多少勞動人民的鮮血,為了給大醫生『保鏢』,白白花掉。」「城市醫院那套舊的規章制度,那套檢查治療方法,根本不適合農村。過去有許多結論,今天都要在貧下中農面前重新檢驗。」
遵照毛主席關於「從戰爭學習戰爭」的教導,革命師生在尚塘公社舉辦了「赤腳醫生」訓練班,他們以「老三篇」為基本教材,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通過一邊看病,一邊學習,在三個月內,就為尚塘、馬店等四個公社培訓了四十七名不脫產的衛生員。這些衛生員已經學會了針灸,靜脈注射,切開引流等操作,掌握了農村一般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廣大革命師生通過教學實踐,進一步認識到:醫學教育革命並不難,只要有一顆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服務的紅心,沿着毛主席「六·二六」指示的方向,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就能加快醫學教育革命的步伐,就能創建新型的社會主義醫科大學。
對醫學教育革命的幾點意見
[編輯]通過四個月的實踐,廣大師生普遍認為今後醫學院必須:
一、把醫學教育重點放到農村去。醫學教育革命,最根本的是要落實毛主席「六·二六」指示,面向農村,為五億農民服務。醫學教育必須把主要人力、物力放在農村,為農民培養大批醫療衛生人員。
二、醫學教育當前應以普及為主。根據目前廣大農村「缺醫少藥」的現狀,醫學教育首先要解決普及問題,然後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為了更快地為農村培養大批醫療衛生人員,學制要縮短,課程要精減,要改變過去教學中前後期脫節的現象,打破分科過細,醫護分家的課程設置,教材要以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的預防和改進治療等為主要內容。遵照毛主席有關醫療衛生的指示,編寫中西醫統一的新教材。在教學方法上,應當學用結合,既是學校又是醫院,既看病又教學,使教學和科學研究結合起來。
三、醫學教育革命必須由工人階級領導。一九六七年,安徽醫學院曾組織了三個教育革命探索隊到農村去了幾個月,有些收穫。由於沒有工人階級的領導,也沒有很好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加上知識分子本身革命的不徹底性,終於沒有堅持下來。實踐證明:只有在工人階級領導下,才能將醫學教育革命進行到底。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