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法華玄論/卷0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法華玄論卷第七

胡吉藏撰

信解品譬喻義

光宅師為九譬。一者父子相失。二者父子相見。三者喚子不得。四者喚子得。五者教作人。六者付財。七者知子志大。八者委家業。九者得家業歡喜。

評曰。此譬難明。備含眾意不可就文說之。今當廣序其相有十四條。此喻可領上品自明也。

第一定譬多少。若就義意始終論之便有十恩即成十數。如前釋也。二者就文及教意凡有八譬。一者父子相失。二者父子相見。三喚子不得。四冷水灑面。五喚子得。六付財密化。七陶練小心。八委家業也。然此八譬總攝一化始終略盡也。父子相失譬者。昔曾稟大教而背化流浪五趣子失父也。從背化已後求其大乘善機不得父失子也。父子相見譬者從背化已後大機應發。當悟一乘子見父也。見子機發堪受大化父見子也。喚子不得譬者初成道時大機未動不堪受一乘化也。冷水灑面譬者初成道時但堪受人天教。為瞽龍及提謂等說三歸五戒也。喚子得譬者趣鹿苑為說出世二乘教也。付財密化譬者。大機遠動命說波若辨菩薩行。密排其小執潛開其大心也。陶練小心譬者。文雲復經少時。即是從波若已後諸方等經廣說菩薩行門。具現大士神變。令稍鄙小情欣慕大道。如淨名等經迦葉自歎也。第八委家業譬者。心漸通泰小心遂移。為說一乘入佛知見也。故始終委具此八。但冷水灑面。喚子不得譬中通明之也。陶練小心經文既少。屬家業攝故但六譬也。今以文義詳之進宜應八辟。退有六譬。不應開為九也。

問。何故無教作人譬耶。

答。教作人猶是喚子得耳。即是鹿苑時事更無別教。故不應開為二也。

問。若教作人譬屬小乘化得故合為一者。付財譬屬大乘化亦應不別開為一也。

答。付財譬進未及一乘退復非三藏。既是別教復是別時。宜開為一也。喚子得與教作人無有二教。亦無二時不應開為兩也。

問。知子大志譬。得家業歡喜譬。何故不取耶。

答。此並屬一乘化得中之枝流故不應開也。又責曰若知子大志及得家業遂開為二譬者。喚子得中亦有知其小志。何不開耶。故應觀其義類。不可隨取片文也。

第二明領前不領前。

問。經師皆言後譬一一領前如前次第。是事云何。

評曰。是事不然。若依前次第但有前次第失後次第。若都不依前不名領解。以文義而詳具二意也。一者就今譬自有次第者。子自序始終但有三時。一幼稚時。二失父時。三還歸鄉時。此三攝譬盡矣。初學大乘謂幼稚時。背化起惑名失父時。變迷從悟為歸鄉時也。就第三歸鄉時中復有三時。一者去家遠時如向國。二者去家近時如至城。三者至父舍時。初喻悟理猶奢。次悟稍近。三與理交接也。於第三時中復三時。一初見父不識時。二不受父教時。三堪漸誘引時。第一喻後得悟理如見父。初無大機如不識父。次喻以無大機不受大化。三喻既有小機堪受小化。第三時中復有三時。一受僱除糞時。二領受財物時。三知是父子時。初喻稟二乘教時。次喻聞大乘教時。三喻聞法華時。攝大乘論雲乘有三種。一者二乘二者大乘三者一乘。與此三符會也。若別開此三時則成十譬。一幼稚譬。二失父譬。三遊行還歸鄉譬。四至城譬。五至舍譬。六不識父譬。七不受父。教譬。八傭作譬。九領受財物譬。十知是父子譬。次就父序譬意凡有九種。一生子幼稚譬。二失子譬。三覓子不得譬。四不廢家業譬。五見子便識譬。六喚子不得譬。七雇子除糞譬。八者付財譬。九會天性譬。此九即是次第宿世始為說大乘為生子幼稚也。背化起惑名父失子遍求。大乘善根未成謂覓子不得子。雖善根未成而諸菩薩道緣已熟。不可背化名不廢家業。見其大機當發識其曾受大化名見子便識。初未堪實化名喚子不得。但堪權誘如雇除糞。大機遠動故命說大法如付財。道緣已成須會天性也。

問。初明八譬次明六譬次明十譬後明九譬。以何因緣有四種釋耶。

答。皆有義也。初就一化始終具有八譬。次就正譬但有其六。後據子自序始終故有十譬。次就文意但有九。前二父子合論。後二父子各辨。以經意多含非片言可盡。如釋論攝大乘論等。釋一經文多有復次。又身子聞說一偈知其千義。目連止了五百。故一句之中具含多義也。若領上者父子相失領上總譬。總譬雖有六義而不出能化所化。故明父子相失即領總譬也。又見火譬中明父子相失。如雲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即是子失父義。子既失父即是父失子也。若爾父子相失。可兼領二譬意也。父子相見譬頭上見火譬。但上明見火正是法身地見。故云是時長者在門外立。方便品亦然。故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謂法身地見也。今雲父子相見者可就本跡二處明之。一者未垂跡時在法身地。眾生大機動扣於法身名子見父。佛於法身地見大機動名父見子。若爾從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中即含子見父父見子義也。二者就跡中而言。初成道時見其大機當發名父見子。中止一城踞師子座爾時始明父子相見。若爾父子相失及父子相見二譬相帶領上見火譬也。喚子不得領上救子不得。喚子得領上救子得。委家業領上等賜大車也。冷水灑面領初成道時說人天教。付財領佛說波若教。此二譬來者。在昔聞猶未悟。因今悟昔不領上六譬也。不領不虛譬者。既領一化大宗方悟。佛屈曲恩深崎岴德重乃患慚之不足。豈敢疑佛虛哉。又如此而悟即是總領不虛旨也。

第三明三化。三化者初一往化。二隨遂化。三畢竟化。此三化攝八譬也。一往化者過去為說大乘也。二隨遂化者從背化已後流浪五趣。菩薩隨入生死而教化之。三畢竟化者從父子相見如悟一乘受記作佛得不退轉謂畢竟化也。又初說人天乘為一往化為說二乘。乃至法華之前四十餘年隨遂不捨謂隨遂化也。三說法華得記作佛謂畢竟化也。又初說二乘權誘為一往化。眾生遂保執而住不更進求。如來終不捨之。或令自說大法。或聞他說大謂隨遂化。至法華時方得了悟為畢竟化。又初說大乘波若教名一往化。從波若已後歷聞諸方等經為隨遂化。終悟一乘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為畢竟化。又今唯為說法華為一往化。從此已後乃至十地常教化之為隨遂化。至金剛心等覺地時。化令得妙覺地圓滿謂畢竟化也。又結僧那於始心名一往化。於其中間種種化之為隨遂化。得佛方息為畢竟化也。

問。何故須立三化。

答。初明父子相失。後忽然相見似無因緣。是故須立三化也。

第四明三世。八譬中初父子相失是過去世事也。從見大機當發一生。應悟法華記作佛。始於頓止一城竟第八譬。皆是現在時事也。

第五明本跡。一往八譬皆是跡中事耳。如來久已成佛昔示同沙彌為說大乘。乃至今日中止一城亦是方便成佛。是以八譬皆為跡也。但父子相見都有二本二跡。一者法身見諸菩薩大機已成。故示為舍那以化之。中止一城家業不廢即其事也。二者舍那成道時見諸子唯有小機無有大機。故垂為釋迦以化之。脫珍御服著弊垢衣即其事也。

問。若爾法身地具照二機。雙垂兩跡。

答。亦得如此。但今欲明二佛傳論本跡化大小二緣。故作此判也。

第六明因果。就本而言皆是果化。就跡辨者過去結緣。示沙彌之跡。但因而非果也。從中止一城謂果跡。此二中間或因或果也。

第七明化得不得。若以悟一乘受記為得者。七譬皆是喚子不得。唯第八為得也。若就大乘化為得不得者。過去為沙彌時為說大乘即是化得。從背化已後為不得。至法華悟一乘為得。如譬喻品雲。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此是大乘化得也。而汝今悉忘此為不得。我今令汝憶念本願。為諸聲聞說法華經為化得也。

第八明二教。從頓止一城即序長者豪貴自在眷屬宗侍等。此領華嚴初成佛時舍那教聞化諸菩薩也。脫珍御服著弊垢衣即是舍那之本。垂釋迦之跡。遍化二乘。竟第八譬皆是領釋迦教也。

第九明世出世。冷水灑面說人天教為世間法從化子得皆出世教也。

十第明大小。喚子得譬鹿苑之教為小乘化。從付財竟委家業皆大乘化也。此中無有三乘通教義。何以知之。教作人時但說二乘法名三藏教。從般若已去即付大乘法財。不復教二乘人作。故唯是大乘教也。若言波若是三乘通教者。付財之時應有通教三乘人作。

第十一明自他。般若教明自教般若已後明化教。自教者令聲聞人口自說大因大果。即以此法教之。可謂以彼口自言以教其心也。從波若已後歷聞諸方等經聞他說大。令其得悟故云他教也。

第十二明顯密。從波若至法華之前謂顯教菩薩密教二乘。如付財之說密示大法以為已任。法華教名顯教二乘也。

第十三明迷悟。自父子相失竟陶練小心。二乘皆不知是佛子為迷也。至法華時始得悟也。故下文雲。我今得道得果於無漏法得清淨眼。爾前皆無眼也。第十四廣上說。上有二章第一五譬廣上昔迷。第二最後譬廣上今悟。

問。以何義故有此十四義耶。

答。此譬領釋迦一期始終教意盡。故作此十四條也。

 藥草喻品 五乘義 一音義

五乘義者。前序經一雨一雲大意者。教雖萬差終表一道。所表之道無二。能表之教亦一。但隨五種根情故有五乘教異。既隨物說五則五乘皆權。五乘既權則以不五為實。以對破五病故以不五為實也。然五既不實則不五亦權。故凡涉名言皆非究竟。但為漸誘眾生故開五不五。至道寂寥何五不五耶。

問。若五乘皆是權者。前何故言二乘是權佛乘是實。故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答。義門各異。前就三乘判有無以明權實。正欲斥二乘病故明佛乘實有二乘偽無。所以然者。二乘人謂二乘及佛乘俱是實有。故作此斥之以二乘是無故索。菩薩乘是有故不索。今明無五者就正道望之。是法不可示何曾有五與不五。言五不五者並隨物說之。皆是權也。

問。道實非五不五。五不五皆是權者何因緣故不索五耶。

答。若識道非五不五而說五不五。皆是權者。此人不索不識如此權實者。亦有索五義也。

次論名義。

問。不應有五乘但應為二。人天為世間乘餘三為出世間乘。又應為二乘。佛為實乘餘四是權乘。佛為第一義乘餘四乘皆世俗乘。如勝鬘說。又佛為果乘餘四為因乘也。又應為三乘。人天乘為下乘。二乘為中乘。佛乘為上乘。又人天乘是出三途乘。二乘是出三界乘。佛乘出五百由旬乘。又人天名為不斷煩惱乘。二乘名斷煩惱乘。佛乘非斷非不斷乘。不同凡夫故非不斷。不同二乘故非斷。如淨名雲。不斷煩惱亦不與俱煩惱。本不有故無可與之俱。今不無故無所斷也。此法華前大乘教及法華亦有此義三藏中無此說也。又凡夫名不斷乘。佛名為斷乘。二乘亦斷亦不斷。望凡夫故斷少分比佛故未斷也。通今昔也。又人天名凡夫乘。二乘名聖乘。佛名非凡非聖乘。又凡夫為有乘二乘為空乘佛乘為中道乘。大乘教意也。又凡夫為著生死乘。二乘為著涅槃乘。佛名無所著乘。亦大乘教意也。又應為四乘。如勝鬘四種重檐四百億類洲四大寶藏。故皆大乘教意以大乘教別有大地。能持四藏也。今何因緣故不二不三不四。而立五乘耶。

答。實具上來諸義即以此義攝五乘也。而今明五者此是如來漸捨法門故立五也。今採華嚴性起品意以序五乘大意。如經雲。三惡道苦謂惡道民苦。閻羅王苦則惡道王苦。是以三途中皆是苦聚。欲捨此苦當修五戒。五戒因緣則得人身故說五戒為人乘也。但人中鈍根短壽樂少苦多。欲離斯事當修十善。十善因緣則招天報名為天乘。次雲三界皆苦無常破壞。如燒鐵丸無可樂處。為脫此苦說聲聞乘。但聲聞之人從他聞法。居弟子位。外無相好內智不深。獨靜山間無師自悟福德利根名辟支佛。為說緣覺令捨聲聞乘。緣覺之人雖無師自悟而智猶未圓。經結習不斷獨善自身慈悲心薄。唯有佛乘最為無上。眾德斯備結習永亡。自利已滿廣能度他。故說佛乘令捨緣覺。然昔欲示漸捨法門故說五乘。稟教之徒不解佛意。遂保三乘皆是究竟也。

問。為五人說五為一人說五。

答。具二義也。如恆河中七人具七。一人具七。

問。今昔說五云何異。

答。昔說五乘二乘明未極。三已究竟。今說五者如華嚴說漸捨法門。

問。上雲華嚴敘昔意云何言今說五耶。

答。今教敘昔教所表意也。

次論開合同異。

問。論明五善勝鬘辨四藏。法華三草二木。云何同異。

答。五善者人天為二善。二乘為一善。佛菩薩為二善。以人天五戒十善優劣不同故開為二。二乘利鈍根為異。而智斷義齊故合為一。佛與菩薩萬行萬德因果昇降。宜開為兩。五善則開大合小。五乘則開小合大。四藏則合凡開聖。五乘則凡聖俱開也。此皆隨緣不同不須曲會也。三草二木者有人言。人天為小草二乘為中草。外凡為大草內凡為小樹。初地至十地為大樹。有人言內凡為大草。初地至七地皆為小樹。八地為大樹。

評曰。位義難明。今以合譬為正。合二草譬如前判也。合大草雲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名大草。既稱佛道必應從外凡十信位至內凡三十心。此四十心皆是大草。所以然者。未得無生植根猶淺。宜與草名。又既以二乘為中草。則地前四十心皆屬菩薩。故云名大草也。初地至六地名為小樹。七地已上名為大樹。

問。何以知然。

答。釋論判無生有兩位。一初地二七地。晚見法華論亦云初地無生七地無生。無生既兩樹亦例然。

問。此經云何證七地為大樹耶。

答。釋論雲位居七地得無生忍具六神通。此經雲得神通力轉不退輪。故相會也。

問。何以知初地如小樹。

答。論既雲初地得無上。此經雲又諸佛子決定無疑。無疑即是斷道。以地前煩惱未斷不得稱為無疑。又初果人擬菩薩初地。初果既斷疑。今初地亦爾。又地論雲。初地名決定位。此四處文皆相扶也。次論三草二木位次第義。人天為世間故譬之小草。二乘為出世故譬之中草。此從世至出世也。十信已上迴向已還。此四十心即是大乘名為大草。此從小入大也。登地已上六地已還名為小樹。此從凡夫至聖也。七地已上十地已還名為大樹。此即從淺至深。斯則總攝凡聖收羅大小。故有三草二木之譬也。

一音義。

問。經明一雲一雨隨根受潤。與一音說法隨類異解此有何異。

答。有同有異。異者雲雨來意。如說經因緣中辨之。今略舉二意。一者取無心而能普益。二者欲顯同一正道隨根成異也。一音者欲明如來三密不可思議。凡夫二乘不能測度。所以然者。下位之人但以一音令緣同聞一。不能以一音令萬類異聞。唯佛能爾故名口密不可思議也。

問。上來所明一音與一雨義異。云何復是同耶。

答。一雲一雨同明一教。但得隨根成異。一音亦為顯一道。隨類萬差。此無異也。

問。云何名為一音耶。

答。有人言。唯一法身。法身不二故名為一。從一法身出音。以法身為名故云一音也。

評曰。大品釋相好。雲以一音報眾聲。不明法身故非解也。有人言一時中竝出眾音。故云一音也。

評曰。經但云一音不雲眾音並出。亦非所用。有人言身為天竺之身。音為天竺之音。故云一音。

評曰。佛能隨咄一音非局天竺。又有人言五音之中隨用一音。

評曰。佛既託一方之跡受一土之音。五音義通亦非所用也。今所明者此義多含略明四種。一者依藥草品明一大雲普覆。一大雨遍洽。喻一乘大法音。故名一音。但大緣悟大故稱於大。小緣悟小小不稱為大。故一音之名主一大乘音也。

問。云何小不稱大。

答。如說大般涅槃。而道成羅漢。維摩經廣辨淨佛國土。而取證小乘。如是等皆是小緣。聞大而不稱大。故一音之名正主於大也。

問。此經何故一音遍主大耶。

答。欲顯唯有一乘無有五乘。故一音主大乘也。

問。何以知一音遍主大耶。

答。經雲一大雲一大雨。故知主一大乘音也。二者如淨名所辨。明如來一音說法而萬類異解。

問。此據何一音耶。

答。既雲佛以一音說法即是佛音。佛音者一梵音。

問。何故主一梵音。

答。就一方化跡託形天竺報得梵音。是以一音主梵音也。

問。此言何所出耶。

答。毘婆娑中作此說也。佛於鹿薗以一梵音演說四諦。五人則聞人語說四諦。八萬天則聞天語說四諦。地夜叉聞夜叉語說四諦。故唱告之。如是展轉聞至於梵世。故知一音主梵音也。

問。為是梵天音故名梵音。如報得天眼故名天眼耶。

答。不爾。此是八種音中清淨最妙音名為梵音。非梵天音也。故釋論雲佛生人中受人法故是人音。又若是梵天音者人則不聞。故知非也。

問。釋論雲小乘法中無不可思議。如六十劫說法華經謂如食頃。云何三藏中明以一音說法隨類解耶。

答。小乘雖無六十劫說法華經。不可思議有餘五不可思議。謂佛力龍力等。今一音說法即是明佛不可思議也。次言一音者不必但局梵音。如來隨吐一音能令異類各聞。故名一音也。又一音者人聞即人音天聞則天音。非人非天也。以是天人音故名為多。以非人非天故名一音。乃至聲聞聞小菩薩聞大。而音非大非小故名為一也。

問。人聞則人音天聞則天音。而音非人非天者。亦應一緣聞則音一多緣聞則音多。而音非一非多也。

答曰。然也。

問。若爾音緣聞則音。非音緣聞則非音。

答曰。亦然也。是故經雲。同在一座有人聞佛說法。有人見佛默然。如肇師雲。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即其事也。

問。若爾前何故言一音耶。

答。正為下位之人不能以一音令萬類異解。歎佛能爾。故明一音也。

問。云何但說一音令萬類異聞。

答。華嚴前後略明三事。一者明佛能出眾生數等音。餘人不能爾。唯佛獨能故佛不思議。二者佛能於一音中並出眾生數等音。故一切眾生各有所聞。此明餘人不能於一音中出一切音佛能爾也。三者一音說法。能令一切各有所聞。亦不分一音以為多音。餘不能爾唯佛獨能若爾者具三種義。不可局之。以一此三。皆是顯佛口密不思議事。口密既三身亦如是。

問。華嚴性起品雲。大梵天王以少方便大千眾生皆見己身亦不分身。若爾餘人亦能何故唯佛耶。

答。彼唯局大千如來普周法界。彼則有心所作。如來無心化物。又菩薩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觀眼無生說空非有。彼不能爾。何由及佛。

問。此四種辨一音。今昔明之以何為正。

答。通皆具也。但有唯一乘音。正在今教。餘三通今昔也。

問。佛有二種光一常光。初生至滅常自有之。即丈光相。二非常光。隨時示現。一音說法令萬類異解。為是常音為是示現。

答。八十種好中雲以一音報眾聲。若爾此是佛常音也。

問。一音說法有幾事耶。

答。依淨名經略明三種。一者佛隨吐一音萬類異解。六道眾生皆謂佛各同其語也。二者但說一法隨義普行。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蒙利益。三者明說事是同而欣憂兼發。此有二事如說一苦法生四種心。有人聞苦生怖畏有人聞苦欲脫之。故生歡喜。有人聞苦心生厭離有人聞苦實知是苦斷於疑心也。二者聞四種法生四種心。如聞三塗苦則怖。聞人天妙樂則喜。聞不淨則厭離。聞因果則斷疑。兩義中前意正也。

授記品 明授記義 論曰十種因緣為二乘授記。如前說。

問。若此經明授記者何故淨名廣破授記。又思益經雲。願我生生不聞授記名字。大品雲。若住阿鞞跋致及授記皆是戲論。今何因緣故明授記耶。

答。不相違也。菩薩之人言有記可授有人能受。則是人法之見。為破此病故言無記。二乘之人謂不得記但菩薩得記。為二乘人故明授記。此是各各為人門也。又有二諦。為世諦故明有記。為第一義門故說無記。二言皆實也。又經明無記者此辨記無所記。今明記者此是無所記故名為記。般若明無所得即是得。以是得無所得也。但授記有二種三種四種六種九種十種。

二種者有八種二。初明通別二。所言通記者。如法師品說。若佛在世及滅度後聞法華經一偈一句。一念隨喜皆與授記。所以然者。唯有一乘無有餘乘。故無異路必得作佛。二者別記謂。於佛前別授劫數之記。如三周說法三根人得授記也。第二二種者。一正因門授記。二緣因門授記。正因門授記者如常不輕菩薩說。四眾皆當作佛。然此四眾未有信一乘心。但身中有佛性必當作佛。法華論釋常不輕品。一切眾生實有佛性故當作佛也。明緣因授記者。如法師品。以信法華即是緣因。所以但明此二。佛性者然果。得生唯有二種。一正因二緣因。如乳有酪性要具二因。乳為正因。燸等法為緣因。眾生有佛性亦具二因。一者眾生是正因。二者假信解等法以為緣因。是以法華但明二因也。攝大乘論詺緣因為引出因。即是了因也。緣正二因授記廣狹者正因則廣。善惡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正因義廣也。緣因但取有信解心方乃得佛記故狹也。三者遲速二種。大經雲。若有眾生宜聞速記則授之以速。宜聞遲記則授之以遲。

問。此遲速為是實記為是權記。

答。具二義也。一者實記。以佛見其積行已久成佛不奢故以速記。照其積行未久成佛猶奢故與遲記。二者權記。見此眾生聞佛道長遠久受懃苦生退沒心為授速記。聞速記故精進勇猛修行趣佛。如人知去家不遠力步而進也。二者有人聞速記則謂佛道易得。便起輕心生於懈怠。為此人故與其遲記令貴佛道使懃精進。

問。實記可有實益虛記應無實益。

答。如來實記亦有實益虛記亦有實益。以皆益故皆是實也。四者約授記人凡有二種。一佛授記二菩薩授記。如常不輕菩薩授四眾記。

問。常不輕既是菩薩云何乃授佛記。

答。菩薩不得授劫數成佛之記得授通記。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又無有餘乘唯一佛乘。然道理推之得授佛記。乃至凡夫知有佛性一乘者亦得授他記也。

問。何故授劫數起唯是佛耶。

答。成佛事大。非是佛果無以授之又成佛必須佛授所以然者。成佛必須見佛性明了法身顯現。十地已還見佛性未明法身未現。故不得授見性明了法身顯現記也。

問。如十地菩薩知他未來一劫乃至十劫成佛。何故不得授其記汝過十劫當成佛耶。

答。雖知成佛久近亦不得授之。但成佛事大。必前佛後佛相傳須佛授也。五者二世授記。自有佛在世為其授記。自有懸授佛滅度後人記。如化城品雲我滅度後復有弟子。生在餘國聞法華經得成佛道也。六者今昔二種。昔但授菩薩作佛記。未授聲聞記。今亦授菩薩亦記二乘。七者善惡二種授記等。不記調達惡人今始記之。八者男女現成佛不現成佛記。昔明女人不得現身成佛。今記現身成佛如龍女等。

次明三種授記。釋論雲。有人自知得記他人不知。有他知得記而自不知。有自他俱知也。真諦三藏翻攝大乘明三種授記。一當得記。從外凡至十迴向當得佛。二加行記。初地至七地增眾行。三圓滿記。八地至佛地。又有三種一時節記。三十四阿僧祇劫。二修行記。謂修十度。三究竟記。至於萬德。初又有三。一遠因記。外凡至十行去佛遠。二近因記。十迴向已上去佛近。三至得記。初地已上得法身理也。次修行記亦三。一下道種謂十信。二成就即三十心。三解脫初地已上也。次究竟記有四。一化主二處所三大眾四說法也。三藏又出中阿含及薩婆多義。明凡欲至佛要三僧祇行行。初僧祇行行猶退為小乘。曰不定位。次二僧祇行行不退曰定位。三僧祇斷見思惑堪受記。今未詳此釋。與釋論及舊出小乘義不相應也次明四種授記。出首楞嚴經及釋論猶未見經本。可更看經文揀之。及釋論有四。一未發心授記。二發心授記。三不現前授記。亦名密授記。四現前授記。未發心授記有二種。一者昔是具縛眾生都未預五乘善所攝。而佛懸記其未來成三乘果。如釋論記鴿鳥事。未來生八萬大劫猶受鴿身。後過無數劫乃捨鴿身方得人身。發心行行得辟支佛也。

問。記此鴿有何益耶。

答。於鴿無益。身子等因此知佛智不可思議令多人發心。身子悔取小道。但為益人不為利鴿。二者依首楞嚴經意言。其人過去久已發心行行。但在輕毛位隨風東西。未可是詺故云未發心。又此人過去已曾發心。但現在未值緣。故云未得發心。此人從外凡至退位已來。又依瓔珞經六心中人也。依法華是繫寶珠人。以其失大解故今為此人授記。名未發心授記也。二者發心授記。如過去久發心乃至現在發心。故名發心。首楞嚴意。判此人位不退也。依瓔珞經是七心已上人也。第三不現前授記者。唯他人知而自不知。故名不現前也。

問。自既不知何用授記。

答。其人若自聞授記則生懈怠。今欲斷他疑令生歡喜故為他記。

問。他有何疑。

答。他見其積行既久又崇仰之。而不見得記。今聞得記則他聞發心也。第四現前授記即是無生忍也。南方舊雲。第三人位從初地至六地。第四人位七地也。以兩義證之。一者首楞嚴經明第三人行六度。六度即六地。第四人得無生忍。故知是七地也。二者諸經及釋論雲。儒童菩薩得七地無生忍。值燃燈佛方與授記。未值燃燈佛之前猶未得記。故知第四人是七地。北方論師雲。第一人是外凡前人。即十信之前也。第二人是外凡即十信菩薩也。第三人三賢菩薩即恐聞記生謗。故不現前授記。第四位登初地聞不生謗現前授記也。

評曰。皆有二義取六地未得無生忍。故未得無生記作佛則如前釋也。取登地得無生則如後判。釋論雲初地無生七地無生故也。

問。若用前釋者。可言六地猶恐懈怠不現前授記耶。

答。不取此義但明六地未得無生忍。故未得無生記。所以不現前授六地菩薩無生記作佛耳。若恐懈怠者依後釋也。又攝大乘論六地名有相地。亦得約此義為懈怠也。

問。授聲聞記亦有四不。

答。就法華明亦具四也。常不輕授四眾記。謂未發心而授也。以四眾未發菩提心故。又化城品雲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於自功德生滅度想入於涅槃。我於餘土作佛為說是經故發心作佛。是名未發心授記。即用此文。又是不現前授記也。發心授記者約跡言之。三根聲聞並發菩提心信解一乘。故與授記。現前授記者。第四捲雲是千二百羅漢我今現前次第與授記也。

次明五種聲聞得記不得記義。一者退大學小聲聞如身子之流。二者發軫學小聲聞。三者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四內祕菩薩行外現為聲聞。五增上慢聲聞。增上慢聲聞中復有二種。一者得四禪時謂得四果。如釋論出之。得初禪時謂得初果。乃至得四禪時謂得第四果。二者不必得禪但偏修厭觀。三毒不起謂得羅漢也。次明得記不得記者。若退大為小聲聞約位判者。是六心以下人。但是未發心授記也。若發軫學小聲聞亦是未發心授記也。但此二人優劣不同。初人已曾發心。但發心未成就故名未發心。第二人都未發心也。若第三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此位既通從初發心至佛皆是聲聞也。若取中根人領解自稱以佛道聲令一切聞者。此正就位不退義判。屬發心授記也。內祕菩薩行。此位亦通從位不退已上皆能有此事。而取登地。去此人有是現前得記也。增上慢聲聞有三種人。一者亦得聞經亦得授記。如常不輕菩薩為增上慢聲聞說法華經及為授記。此是未發心授記也。二者不得聞經不得授記。如釋論所出得四禪者。此人命終墮無間獄也。三者得髣髴聞而不得授記。則五千之徒得聞略說而不得記也。

問。此三增上慢聲聞位行云何優劣。

答。值常不輕菩薩者初謗後信。初謗故千劫墮無間獄。後信故得入菩薩位。如經文所列五千人。直明起去不明是謗。取其不謗義則勝不聞法義則劣。初人聞經故勝謗故劣也。又初人聞經不聞經皆謗。次人聞經則謗。不聞則不謗故初人劣。第二人勝。又初人多是實行人。五千多是變化人。第三人臨命終時生邪見謗無聖道。此人非但謗小亦謗大。前二人但謗大不謗小。據此義則前二人為勝後人為劣也。又第三人但墮一劫無間。初人千劫受苦。則初人為劣後人為勝。晚見論明四種聲聞。一決定聲聞。二增上慢聲聞。三退菩提心聲聞。四應化聲聞。決定聲聞者即是本學小乘行得證四果故名決定聲聞。增上慢者不得四果妄謂言得。此二是小乘中得不得二也。退大為小及應化為小。此二就大乘中明得失故有二也。此四攝一切聲聞皆盡。與上五種不相違。但廣略為異耳。論明得記不得記者。退菩提心及應化人此二得記。決定聲聞及增上慢此二根未熟故不與授記。

問。此釋與前相違。

答。不相違也。論意解三根人得記者。皆是退大及應化人得記耳。此中無實行人得現前記也。

問。無實行人得記者。常不輕菩薩與四眾授記。是何等人。

答。論雲方便令其發心故。此是與實行人授記。

問。若爾前云何實行人不得記。

答。前明不得如此中三根人現前授劫數之記耳。非無通記以同有佛性而得記者。皆得與一切眾生授記也。三根人就緣因門授記。常不輕就正因門授記。義各有異也。

問。叵有為實行人授劫數記耶。

答。有利益者則為授之。義亦得也。論明五種授記。一者身子迦葉名號不同。又為眾所知識故與記別。二者富樓那等五百人及千二百人等同一名。故俱時與記。三者學無學等俱同一名非眾所識。故一時與記。四者與提婆達多記者。示如來無怨惡心故。五者與比丘尼及龍女記者。明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薩行皆證佛果故。論直明法華經始終與五種人授記不同耳。次橫論授記者。隨一人具得二種授記。如三根聲聞發菩提心故是發心授記。面從佛受為現前受記也。增上慢聲聞即是未發菩提心得授記。是未發心授記。面從常不輕聞經是現前記。如是例義可解也。

次明四種記攝法。

問。授記何故不多不少但立四耶。

答。據位論之攝授記盡。未發心授記從具縛凡夫至六心退位也。發心授記從七心已上至三十心也。不現前初地至六地也。現前七地至十地也。又未發心外凡前人也。發心始入外凡位也。不現前內凡三十心也。現前登地至十地攝位既周。故但明四種也。又作二種雙攝之也。一者發心未發心一雙攝授記盡。自有未發心與記。自有已發心與記。未發心與記如鴿鳥。已發心與記從發心已上至十地皆攝也。二者現前不現前一雙。自有不現前而與記。已雖無益能利益他。自有現前而與記。或可自益而他不益或自他得益。此攝記亦盡也。

次明九種授記。即是授九道記謂三乘及六道也。

次明十種授記。如華嚴離世間品說。

次明諸四句。有前發心後得記。後發心前得記。前發心前得記。後發心後得記。又前發心後成佛。後發心前成佛。如釋迦彌勒等易解也。次法華中大小四句交絡。一者小乘無勝劣大乘有勝劣。如五百人皆羅漢故小無勝劣。五百人轉次授記成佛前後大有勝劣也。二者小有勝劣大無勝劣。如二千學無學人是也。二千有學及無學故有勝劣。同時成佛故無勝劣也。三者小劣大勝。如阿難得初果而先成佛者。小勝大劣如羅雲得羅漢後成佛。此四釋五百弟子及學無學授記品盡也。又四句。一者同是無學得記有前後。如三根羅漢等。二者同是無學同時得記。如五百羅漢。三者學無學不同而同時得記。如二千人。四者有舉無學不同。得記前後亦不同。如阿難羅雲等。此四句總攝三周也。

次簡大小。

問。大小乘經俱有九部。何故小乘九部無授記大乘九部有授記耶。

答。授記正明作佛。作佛是大乘正宗。故大乘九部明之。小乘授記非小乘正宗。故小乘九部不說。所以法華中明九部但為趣涅槃也。

問。外國名和伽羅此雲授記。何故成論同用此名而雲解義經耶。

答。成論師會二名雲解授記義故名解義。引彼論文從明入明等四句。即是解授記義也。今明不然。以授記非小乘正宗故。小乘論不作授記名說。何以知之。大涅槃解授記經引阿逸多作佛事。故知爾也。

問。授記是一義耳。何故十二部中以授記為一經耶。

答。授記雖是一義以其作佛事大。又授九道記亦是大事故可為一部也。

問。為能記名記所記名記。為能所合明記。

答。授記經者正取文言為經。故以能記之言為記也。又本記前人作佛又取所記名記。如目連記。兩等三能所合目易知也。

次釋化城義。

問。三車化城既同是權。二品來意有何異耶。

答。索車中已明。餘未盡者更序其相。但聲聞有二種。一發軫學小。二者退大為小。三車為發軫學小人令出三界當得三乘。若化城譬者。為退大為小人本求佛乘。憚佛道長遠欲退受人天之樂。故於中路為止息說二涅槃也。然通而為論二文皆含兩義。取其正意則如向說也。

問。方便品明何義。

答。乃具含二義。而正取初意是以三周說法可為二例。初二周說法正為發軫學小聲聞。二周領解亦然。第三周說法正為退大學小聲聞。領解亦然。

問。前應為退大取小人說。何故前為發軫學小人耶。

答。學小之人執病既強。故先須斥之故初為也。

問。身子皆是退大取小人。故云三萬億佛所修學大乘。則知先為退大取小人也。

答。身子是權行人。為引發軫學小實行之人故先對身子也。如攝大乘論雲。身子化人既得授記。令未定入二乘正位者改小乘行。已入正位者令其練根學菩薩道也。

問。前明五種聲聞今何故但明二種。

答。雖有五種聲聞但法華教起正為二人。以發軫學小令改小而信大。退大為小亦令還學本大。故但為二人也。權行人乃是欲誘引此二種人。故不須為也。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即是前二人得悟。能以佛道聲令一切聞。為之已竟。亦不須為也。增上慢者憚教不受。如五千之徒。此未可為也。

問。此之二人得悟有深淺不。

答。初人但得信佛語耳。第二人隨位淺深也。

問。化城與三車何異。

答。直言三車則通今昔。若言化城但是今教。昔未言化也。

問。就譬而言有何異耶。

答。作三車者此舉說法輪為譬。若是化城以神通輪為譬。何以知之。長者虛指門外說有三車。故知是說法輪譬也。化城則明導師以神通力化作大城。則以通輪為譬也。又三車以聲為譬。化城則舉色為譬。諸子但耳聞車而眼不見。故舉聲譬。眾人眼見城故舉色譬也。但城譬之中非無有聲。如導師撫慰乃至集眾告言皆是聲也。車譬之中非無有色。如長者指門外示彼三車即是色也。但城據眼見車就耳聞。如前正意。

問。既舉二輪為譬者有二輪事不。

答。二譬皆是佛說。但是說法輪。無有現通事。故非神通也。

問。三車及化城何異。

答。前已釋之。未盡者更說約此別為四句。一者實而非權。謂一大車。二者權而非實。即二使及化城也。三者亦權亦實。謂三車也。於一說三故為權也。餘二非真唯一為實故名實也。四非權非實者前。雖有三句唯成權實二句。權實是因緣義。故權實則不實。實權則非權。直唱權實。宛然而未曾權實即第四句也。又若約五乘者人天乘非一乘。故非實非三乘。故非權為第四句。

問。二使與城何殊。

答。前已釋之。未盡者更序之。一者使就人為譬。人能指示是非如教能詮理邪正。城以法為譬但明止息耳。二者使人動而城靜使動喻說教被緣。城靜取安隱無患也。三者使人喻教。一城譬理。四者使人有二即四諦十二緣城則唯一兩智不殊。二涅槃無異也。

問。二乘二智有異。云何無異。又入無餘無異。有餘有異。云何無異耶。

答。可兩望之。取其同得二智。同得二涅槃。故言無異。此可譬一城也。取其二智不同有餘差別。則譬二教深淺。如兩車麁妙也。五者二使但在因中。入城登車皆據果地。六者二使譬教門通詮因果。城車則但在果門。七者二教詮為無為。而但體是有為。城車通為無為也。八者城則是無。使則是有。實無小乘究竟果故云無。化作無教是佛說而不無佛教故言有也。

問。既實無究竟果而權明有者。亦實無小乘教亦權說有小乘教。此義應齊。何故不例。

答。非無佛之言教。為會小教歸一大教故。雲我此九部法隨須眾生說。入大乘為本故教有也。究竟之果既無不可會歸一果。如不可從化城歸寶所也。

問。若果是無不可會者。智斷無。應不可會。何得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答。可細尋其旨也。此智斷可兩望之。若言智斷究竟此則無故不可會。而有此不究竟之智斷。宜會歸一乘。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也。論釋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謂前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所修。善根不滅同後得果故。此意明取菩提心善根故是菩薩道耳。二乘智斷皆是菩薩道之遠緣。人天善根亦爾也。

問。何故不言汝等所行是菩薩果。

答。二乘正謂是果而非道。今斥其病故云是道非果。道者因義也。汝等所行若因若果皆是菩薩家道耳。

問。菩薩有果如信解中雲我今得道得果。大品雲有法是菩薩道。無法是菩薩果。何故不言汝等所行是菩薩果耶。

答。約此義亦得也。但今言道者取菩薩若果若道望佛並為因。皆悉是道故言是菩薩道耳。

法華玄論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