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綜合利用
注意綜合利用 於宏 1970年4月14日 |
|
《紅旗》雜誌編者按: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社會主義不僅從舊社會解放了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也解放了舊社會所無法利用的廣大的自然界。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替自己創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業。」本文提出的綜合利用,就是執行毛主席這個指示的重要問題之一。
當前,一個厲行節約的群眾運動正在工業戰線上轟轟烈烈地展開。廣大工人群眾、革命幹部和革命技術人員,緊跟毛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堅決反對鋪張浪費的資產階級歪風,保持和發揚無產階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優良傳統,正在把政治、思想領域和經濟領域裡的階級鬥爭進行到底。這對進一步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鞏固無產階級專政,促進戰備工作,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在增產節約的道路上,正如偉大領袖毛主席所教導的那樣,我們應當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毛主席語錄》第一百七十四頁)注意綜合利用,就是一件重要工作。毛主席關於綜合利用的許多重要指示,是多快好省地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在工業生產中反對浪費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是,有些同志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還很不足。他們認為,那些所謂「四廢」,即「廢」料、「廢」水、「廢」氣和「廢」熱,統統是「廢物」,不可能加以利用。
這種看法對不對呢?
按照形而上學觀點看來,「廢」永遠是「廢」,不可能改造和利用;按照唯物辯證法看來,事物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廢」也可以轉化為「寶」。一種東西往往有多種用途。有時,在這種條件下,好象「用不上」,而在另一種條件下,就大有用處。在沒有被人們認識之前,是「廢」物,認識之後,加以改造,就可能變成為寶物。「社會主義不僅從舊社會解放了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也解放了舊社會所無法利用的廣大的自然界。」(《多餘勞動力找到了出路》一文的按語)無比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為我們綜合利用「四廢」、利用廣大的自然界,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開闢了極其廣闊的前途。
對於「四廢」,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方針。按照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生產完全從利潤出發,根本不考慮對於「四廢」的利用,只是採取消極處理的方針;按照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生產從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出發,從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出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盡最大努力挖掘一切潛力,對「四廢」採取綜合利用的積極方針。
例如,有一個木材廠,過去一個時期,生產家俱門窗只用整材,剩下大量的碎木、刨花等,白白燒掉,木材利用率僅達百分之三十七。後來,這個廠的廣大革命群眾,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引下,同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進行鬥爭,批判了資產階級形而上學觀點,在綜合利用上積極想辦法。他們把「廢料」作為原料,又生產出木絲板、細木工板、刨花板、纖維板等產品,木材綜合利用率達到百分之七十九點二,每年可為國家節約代用兩萬多立方米木材。工人們高興地說:「綜合利用就是好,『廢物』也能變成寶。」有些工廠把許多可以改造和利用的東西當作「廢物」扔掉,工人們痛心地說:「這不但扔掉了國家財富,也扔掉了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扔掉了工人階級的革命精神。」
對「四廢」的兩種態度,反映了兩種思想和兩種作風。有了無產階級思想,樹立了勤儉節約的作風,「無用」就會變成「有用」,「廢物」就會變成財富;有了資產階級思想,沾染了鋪張浪費的作風,「有用」也會被認為是「無用」,財富也會被認為是「廢物」。而且,單純的「處理」,往往處理不好,使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而搞綜合利用,卻能使「四廢」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我們要用無產階級思想去戰勝資產階級思想,用勤儉節約的作風去克服鋪張浪費的作風。
就一個企業來說,綜合利用,是很大的節約,也是更好的增產。有人說:搞綜合利用「油水少」,「划不來」。不向國家要任何原料、材料,只是費點力氣,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和設備,變單一產品為多種產品,變「廢」為寶,為國家節約大量原料、材料,創造更多的財富,這不是「很划得來」嗎?有一個製藥廠,積極開展綜合利用,發現本廠的「四廢」中有四十多種東西可以利用。經過廣大工人群眾和革命技術人員的艱苦奮鬥,僅從六個綜合利用項目中,每年就為國家增加了九十五萬元的收入,「油水」不是很大嗎?
「搞綜合利用,湊合不行,得象個樣子。」有這種想法的同志,對因陋就簡、土法上馬搞綜合利用看不慣,認為要搞就得國家給投資、添設備。
象樣與不象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標準。無產階級認為,遵照毛主席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指出的「力求節省,用較少的錢辦較多的事」的原則,因陋就簡,土法上馬,群策群力,開展綜合利用,為國家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充分體現了工人階級當家作主的精神,這才真正是辦社會主義企業的樣子。反之,一味貪大求洋,動不動就要投資、要設備,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大少爺的作風,是修正主義辦企業的樣子。這種「樣子」,無產階級是堅決不要的。
在綜合利用問題上,所謂象樣與不象樣,其實質就是:堅持自力更生,當「動手派」,還是向國家要這要那,當「伸手派」。兩種不同的態度,必然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有一個維尼綸廠,在開始搞綜合利用的時候,有人認為:「我們廠是整套的新設備,安上些罈罈罐罐,好象『新衣服打上了補釘』,不象個樣子。」工人們響亮地回答說:「靠自己的雙手安上些罈罈罐罐,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這很象個樣子。」由于堅持土洋結合,綜合利用搞得很有成效。這個廠的維尼綸車間,按原設計,每天有大量的酸、醛白白流走。由於改革了工藝,增加了一些土設備,每天可以回收四噸硫酸、三百公斤甲醛,節約五噸石灰石,一年就能夠為國家節約二十多萬元。又如牽切紡車間,過去用的皮板都是從外國進口的。後來,靠罈罈罐罐,土法上馬,用廢料當原料,製成了質量高、成本低的皮板,每年可為國家節約外匯八萬多元。
另一個工廠,以前由於走資派一味追求「大」的、「洋」的,向上伸手,強令土設備「下馬」。結果坐等十年,「土」的丟了,「洋」的也沒搞成。工人群眾氣憤地說:「這哪裡是為了增產節約搞綜合利用,而是在挖社會主義的牆腳。」事實說明,講排場,擺闊氣,要「象個樣子」,是搞不好綜合利用的。
綜合利用,要立足於自己動手,立足於現有條件。能洋就洋,不能洋就土,從土到洋,土洋結合。規模能大就大,不能大就小,由小到大,先易後難。自力更生的關鍵在於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只要毛主席關於綜合利用的方針被廣大革命群眾所掌握,就會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許多看來要靠國家給投資、添設備才能辦的事情,廣大革命群眾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夠辦到。在開展綜合利用的過程中,還要充分發揮工人、革命幹部和革命技術人員三結合的作用,努力鑽研技術,大搞技術革新,敢於攀登科學技術高峰。這樣,就能更迅速地推動綜合利用的發展。
搞好綜合利用,必須狠抓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鬥爭,認真落實毛主席關於綜合利用的偉大方針,開展革命大批判,批判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批判資本主義經營思想。同時,也要批判那種在「四廢」面前束手無策、無所作為的論點,以及滿足現狀、不願前進的論點。我們要把開展綜合利用同工業戰線的斗、批、改結合起來,同狠抓經濟領域的階級鬥爭結合起來,同戰備工作結合起來。搞好綜合利用是增產節約的一項積極措施。在開展綜合利用中,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優越性,走我國自己工業發展的道路。
人類對於客觀的物質世界的認識是沒有止境的,人類對於自然界的改造也是沒有止境的。問題在於勞動人民真正當家作主。請看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國家,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勞動人民創造的財富大量被資產階級所剝削,所糟蹋,所浪費。不久以前,美帝國主義頭子尼克松,在描繪未來十年的所謂「國情咨文」中,不是無可奈何地哀嘆美國的所謂「污染」問題將「變得無法解決」嗎?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制度,是永遠也「無法解決」這個矛盾的。而在我們偉大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內,廣大勞動人民則在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作偉大的進軍,使物質的潛力越來越大地為人民所發掘,所利用。可以肯定,隨着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在經濟戰線上進一步執行,革命大批判的進一步深入,綜合利用的爛漫山花,必將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