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泰山道里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泰山道里記  (清)聶鈫 着


  ●自序

  餘生長泰山下,嘗搜討岱故,更思以游履得其實。乾隆癸亥,安邱劉履夫其旋教授泰安,與余善,每同攀幽躋險,探稽往躅。

  戊辰春,車駕東巡。當事屬履夫,輯御路古蹟,隨筆《泰山紀略》,脫稿授余。後履夫除知嘉定縣,卒官。余亦卜居山中。

  歲庚辰,有仁和成城衛宗者,來纂《泰安府志》,訪獲《紀略》,極加嘆賞,因請攜歸。厥後別刻《泰山勝概志》一卷,並多采《紀略》。然其中有一地兩稱,或名同地異。岩谷險阻,向有題刻,惜為苔蔽莫辯者,近乃豎梯親加刮摩以核之,雖風雨寒暑,弗憚其勞。而又質之野老,參考群書,竭半生精力,爰匯為一編。提挈道里為綱領,分之為五,合之為一,名曰《泰山道里記》。凡古蹟、祠宇、橋坊,悉綴其下。他如高里、徂徠、雲亭諸山,皆支峰別阜;石汶、北汶、三溪諸水,同歸於大汶;再靈岩、琨瑞川谷名跡,連屬岳之極北者,雖異縣何妨兩載,而泰山全體著矣。之數者,庶幾補前人諸記所不逮,亦欲使後之游者易考焉。惟是管窺所及,文詞鄙拙,復芟蕪校訂,自乙酉迄壬辰,四易稿而始定,非敢謂《記》之成也,聊以自娛山居云爾。

  ●泰山道里記

  壹

  泰山,《虞書》謂之「岱宗」。《風俗通義》曰,「岱者,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白虎通?德論》曰:「東嶽為岱宗者,言萬物之相代於東方也。又岳之為言桷也,桷考功德定黜陟也。」《禹貢》謂之「岱」。《周禮》謂之「岱山」。《爾雅》、《論語》謂之「泰山」。是泰山之名後於岱也。

  泰山結體,惟《魯頌》「岩岩」一語,足以形容氣象。後人謂泰山如坐者,言一山之體也。又曰泰山為龍者,言眾山之奔赴也。舊說皆謂山脈自西而東。鄭樵《通志》謂濟南諸山其北麓,兗州諸山其南麓,青齊海上諸山其左翼,河東諸山其右翼,終不言其脈之所起。李光地《禹貢注》:「導山四條,惟第一條言入海,餘三者,或長或短,率無入海之文。」且岱為岳宗,用表青徐之畛,迤東即其入海處,經文不及,以是蓄疑。曾因奏對備聞山東諸山之脈,自營州跨海而來,遣官按履經十餘年,非意之也。蓋自聖祖御製《泰山龍脈論》出,而百家息喙矣。

  泰山面西南,社氏《通典》之說也。後人多謂南向。蓋登山者,皆由紅門一路,適值其南,於此仰望,峰岩掩蔽,不見絕巔。惟自山西南視之,則正面出矣,亦足征其非自西來也。其背依東北,棨戟排列,最據形勝雲。

  泰山道里,見於載籍者:《博聞錄》謂「高四千丈、環一千里」,《茅君內傳》謂「周回三千里」。其說荒遠不可稽。唐徐堅《初學記》引《漢官儀》及《泰山記》曰:「自下至古封禪處凡四十里。」晉郭璞《山海經注》謂:「從山下至頂,四十八里三百步。」《唐六典》謂:「周百六十里,高四十餘里。」故俗皆以為四十里雲。然登山者寅上而未下,度其時在平地僅行六七十里而已,況攀陟為勞,不足四十里明矣。明萬曆間參政張五典者,嘗立一法量之。其法用豎竿一,長一丈,刻以尺寸,竿端置一環;用橫竿一,長亦一丈,中置一環;兩端皆五尺,取其輕重相稱。以繩繫於橫竿之環,而又穿於豎竿之環,牽其繩之尾,則橫竿可上可下,而不失其平。於是以豎竿所立之處,視橫竿所至之處,則五尺為一步矣,此以量其遠近也;每量一步,若在平地,則橫竿由端以至豎竿前後,俱著於地;若前高而後下,則橫竿前著於地,而後懸於空,視竿所懸處至地尺寸若干,此以量其高下也。又備一冊,每頁畫三百六十格,每量一步則填一格,平地則于格內填一平字。其高尺寸若干,亦于格內注之。填盡一頁,則足三百六十步,為一里。其高則累尺寸而計之不爽也。由山下至絕頂;凡量四千三百八十四步,而纖回曲折皆在其中。高三百八十六丈九尺一寸,中除倒盤低十八丈五尺七寸抵高數外,實高三百六十八丈三尺四寸,折步七百三十六步六分八厘。平、高共積五千一百二十步有奇,實一十四里零八十親步耳。

  泰安府城,舊為岱嶽鎮。自漢迄南北朝,置奉高縣,為泰山郡治,在今治東北四十里、其時兼攝博縣,在今治東南二十五里。隋開皇時改奉高曰岱山。大業初省岱山,入博城。唐高宗改名乾封。宋太祖開寶五年,詔遷治就岳廟,真宗祥符元年,改名奉符,屬襲慶府。金初為泰安軍,尋改泰安州,治奉符縣。元因之。明初省奉符,並歸泰安州,屬濟南府。國朝雍正十三年,昇州為府,轄州一縣六,倚郭為泰安縣。其城內外祠觀名跡,有關泰山掌故者,並備錄之。

  府城內西北為岱廟。《水經注》引《從征記》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廟,牆闕嚴整。廟中柏樹夾兩階,大二十餘圍,蓋漢武所植也。門閣三重,樓榭四所,壇一所。」按:此廟蓋下廟也。其制初為遙參門,門與城南門相直,其前即宋真宗警蹕之地也。門外為台,上起石坊,乾隆三十五年奉敕增建,額「遙參亭」三字。北為遙參亭。亭一名草參。凡有事於岳者,拜於亭而後入,是為入廟之始。自明人設元君像於亭中,遂與廟隔,不可通輦路矣。亭後為岱廟坊,康熙間布政使施天裔創建。

  北為廟,城堞方三里、高三丈、門八,南辟者五,中曰正陽,三十五年奉敕重建,額「岱廟」二字。東西兩掖門,東掖之東曰仰高,西掖之西曰見大。東一曰青陽,又名東華;西一曰素景,又名西華,北一曰魯瞻,又名厚載。門各有樓。又四角亦皆有樓:曰巽、曰艮、曰乾、曰坤,各隨其方焉。

  由中門而入,北為配天門,其東為三靈侯殿,又東為炳靈殿。《文獻通考》「後唐長興三年,詔以泰山三郎為威雄將軍」即此。大中樣符元年十月封禪畢,親幸加封,令兗州增葺祠字,又於廟北堧建亭,名日靈威。肖像一男一女。亭圮,移像於後寢官,今仍建祀於此。按俗刻《增補搜神記》引《唐會要》云:「泰山有五子某某,三曰至聖炳靈王;配永泰夫人。一女曰玉女大仙,即碧霞元君。」其說妄誕不足據。殿前漢柏六株,老乾扶疏,有明陳昌言《漢柏圖贊》。西北隅一株兩干。乾隆二十七年,御製《漢柏圖詩》,碑陰勒詩一首,並建亭於殿西。其殿南乃宋孫明復初辟學館處,名曰信道堂,並自為記。金党懷英《魯兩先生祠碑》云:「孫、石兩先生講學舊館,為岱廟所並,猶名為柏林地,歲分施錢,為養士之費。」今則盡歸道士矣。其門外有宋宣和宇文粹中撰修廟碑。炳靈殿北,舊為迎賓堂,有司候王人之所。康熙間增置三茅殿,乾隆三十五年改建駐蹕亭。

  配天門西為太尉殿,朱佐《前定錄補》所謂「豳公杜琮」也。

  又西為延禧殿,今並祀三茅於內。《集仙傳》所謂「東嶽上卿,漢茅盈及弟茅固、茅衷」也。殿前有元聖旨泰定鼠兒年、至正猴兒年碑,及杜翱撰《東嶽別殿重修堂廡碑》,並亡。中階唐槐一株,古干中劈,陰覆半畝,有明人甘一驥大書「唐槐」二字碑。其門外有宋祥符晁迥撰加封碑。

  延禧殿北,舊有御香亭,為貯御香之所;有誠明堂,為祭官齋宿之所,並記。西為環詠亭,四垣嵌歷代石刻百餘計,种放題跋其尤也。明萬曆間重建,乾隆十二年拓新之。今上東巡渴岱廟,四陟岱巔,嘗駐蹕於此,有御製《環詠亭》詩三首勒亭壁。北為藏經堂,內貯歷代經文典誥。東為魯班殿,殿前有乾隆三十五年內務府大臣劉浩齎帑重修泰山神廟告竣題名碑。

  配天門北為仁安門,門前有國期告祭碑十三,修廟碑一,左右環立。門內東西碑亭二,碑台四。其在東者:金大定楊伯仁撰重修廟碑一,明告祭碑六,國朝告祭碑五,御墨亭碑一,今上御製重建廟碑一。其在西者:宋祥符楊億撰天貺殿碑一,明初詔去封號碑一,告祭碑五,天順間薛瑄攝修廟文,並勒天貺殿碑後面。國朝康熙間施天裔修廟碑一,告祭碑一,又有石幢一,制最古,通蓋趺高可二丈,八面剝蝕無字,俗以「無字碑」呼之,而宋宣和襲慶守錢伯言紀游碑陰勒明鄒宏文跋。嘉靖間李欽撰修廟碑及明代諭祭各碑,悉為工人撤毀。中為石欄,欄內外怪石凡九,皆有題勒。

  北為露台,台之上屹然中立者曰扶桑石,挺然北向者曰孤忠柏。廟內階旁有古檜數十,蟠結杈枒,此即《從征記》所稱「漢柏夾兩階」者。其餘翠柏森列,惟露台西南二株,附枝倒垂如綴,皆施天裔修廟時所植也。露台東西,雙井夾之,西井味尤甘美。有明州人李欽《古井記》,朱之蕃詩稱「香井」是也。又有鐵桶二,大數抱,宋建中靖國元年造。有奉符縣人李諒題記。周以回廓,各繪冥司善惡狀。東廓中間為鼓樓,樓後有東齋房,圮。西廓中間為鐘樓,樓後有神器庫。《從征記》曰:「庫中有漢時故樂器,及神車、木偶,皆靡密巧麗。又有石勒建武十三年,永貴侯張余上金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是其地也。北有西齋房,今並亡。

  露台北為峻極殿,即宋之天貺殿。殿九間,重檐八角,祀泰山之神。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封「齊天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加封「仁聖天齊王」,四年沼加「上天齊仁聖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加封「天齊大生仁聖帝」,明太祖洪武三年改稱「東嶽泰山之神」。國朝吳雲聯日:「帝出乎震,人生於寅。」康熙二十三年聖祖仁皇帝躬祀於此,賜額曰「配天作鎮」。雍正九年世宗憲皇帝額日「岱封錫福」。乾隆十三年今上躬祭額日「大德曰生」。十六、二十二、二十七年,上皆親祭焉。三十六年,上復親祭,賜玉圭一,高三尺五寸,寬八寸,色微青。有御製《岱廟詩》六首,並勒殿前東、西碑亭。

  後為寢宮,宮五間。宋大中祥符五年冊封東嶽淑明後,今上額曰「權輿造化」。東西曰配寢。凡岱廟之廢興可考者,自宋迄國朝,皆相繼增修,碑具在。

  出府城北門外一里為岱宗坊,登岱者自此始。坊創於明隆慶間巡撫姜延頤、總河翁大立、巡按羅鳳翔等,圮。雍正八年,郎中丁皂保。赫達塞奉敕重建,篆書坊額。西南為鳳凰台,《漢書》:「宣帝元康元年,鳳凰集泰山。」後因其地為台,台上覆以亭,廢,猶有土邱石柱。乾隆十二年為工人掘土所毀。

  坊東為酆都廟,神稱酆都大帝,配以冥府十王。《道經》云:「酆都為陰氣之主,九地之樞機。」又曰:「十王之中,七曰泰山。」故祀此。今上額曰「現因果法」。墀下有古柏,柏頂寄生檜一株,根植郁茂,俗呼飛來拍。廟始於明弘治十四年.,太監李瑾建。有嘉靖四十一年李欽撰重修碑。

  坊西舊為升元觀,乾隆三十五年建行宮於此,有御書「禮元堂」額。向多古柏,今猶存數株耳。

  坊北為三皇廟,祀伏羲、神農、黃帝,配以八蜡。兩廡祀先醫。明弘治間,嘗遣中官致祭,有御祝文脾。今以歲十二月八日致祭,為郡人蜡祭之所。

  北為升元觀,觀初名建封院;宋政和八年賜額「升元」,有敕牒碑。元至元二十二年,張志純重修,改曰「朝元」,有徐世隆碑。其神祀東華帝君,俗謂之東嶽福神,此則自西南而徙建者。』

  北為玉皇閣,萬曆八年建,白鶴泉故道也。按《明一統志》:「懸崖瀉出,宛如垂練。」《岱史》云:「泉冽味甘,異於他水。」《泰山小史》云:「泉出一天門下一里,水西南流,迨宋創此城,疏泉縈繞其下。城北舊有水道,經岱屆東南,出折而西南,曰運舟街。至城西南出,會(奈)河入泮歸漢。」嘉靖間舉入封尚章別墅於泉側,引水為池,曰封家池。凡輶軒宴集多於此。尚章沒,其家苦於供應,遂用巨釜塞之,復立閣於上。自泉塞後,宋燾以州中科目漸稀,與當事議浚通,競為眾所阻。然至今夏秋大雨時,閣旁地中猶隱隱如雷吼。西南有泉一泓,清冽甘美,蓋其支流耳。乾隆十八年,知縣馮光宿建石坊於前,額曰「白鶴」。西偏別構一亭。二十七年知縣程志隆拓建。

  西為北斗殿,隆慶間建。前有人祖殿,祀秦始皇,蓋本《史記》所云:「祖龍者,人之先也。」近改痘神祠。北為金龍四大王廟。《山東通志》稱:「神為南宋謝緒,行四,錢塘人,隱金龍山,宋亡投苕水死。明天啟四年,以擁護漕河封今號。」康熙元年祀此,有王紀碑。西為青帝觀,顧炎武謂即月令,所謂青帝太皞也。《隋書?禮儀志》:「開皇十五年春,行幸兗州,遂次岱嶽為壇如南郊,又陳樂設位於青帝壇如南郊。帝服袞冕,乘金輅,備法架,行禮畢,遂詣青帝壇祭焉。」按:觀創建無考。宋祥符初重修,加封廣生帝君,有御製碑。今佚。又北為金山,明立高真院於上,今名西眼光殿。殿西有眼光泉,遊人多於此掬水洗目。

  自大王廟轉而東北為后土殿,有宋范致君題名勒壁。門外有井曰滌塵泉。東為老君堂,古岱嶽觀之一隅也。唐為老氏築宮,武后賜額曰「白鶴」。自高宗以下六帝一後修齋建醮,皆於此觀;有雙碑以蓋趺合而束之,俗呼「鴛鴦碑」.其字四面,每面作四五層,書法不一。唐碑存於泰山者,唯此與玄宗《紀泰山銘》耳。顧炎武采入《金石文字》。迤南(田耎)基敞豁,皆岱嶽觀故地。按《水經注》曰:「古帝升封設舍,所跨處有石竅存焉。」在故觀南趾。《從征記》曰:「中廟去下廟五里,屋宇又祟麗於下廟。廟東、西夾澗。」《岱史》裁:「向尚存古松柏十餘株,有趙子昂題刻『漢柏』二字。」今與樹俱亡。是岱嶽觀在元以前為東嶽中廟矣。

  貳

  東為群玉庵,祀王母。宋皇佑間鍊師龐歸蒙輩居此,賜紫服,題名於石。後人增置藥王殿、觀瀾亭,石渠夾徑,建以橋欄。庵前有飛鸞泉,又東跨澗,古有王母橋,今廢;旁為呂公洞,唐雙碑韋洪詩渭之「發生洞」,宋錢伯言紀游謂之「金母洞」。傳純陽子煉丹於此,內有純陽石像。上為飛虬嶺。宋燾《泰山紀事》曰:「昔呂公題詩石壁,有虬常對詩頂禮。一夕,呂公復至,揮筆點其額,遂化龍飛去,因名飛虬雲。」按《岱史》:「呂公於紹聖、政和間,題詩二首於王母池。」即此。其遺刻在今府署南關帝廟壁。嶺上舊有岩岩亭,金知州姚建榮建,並自為記。明成化間,參政張盛移建於水簾洞東,亦亡。洞北為虬在灣,即《岱史》所謂王母池,一名瑤池。《水經注》「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是也。按宋李諤記稱:「昔黃帝建岱嶽觀,遣女七人,雲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其說荒遠不可稽.然老君堂雙碑載唐人題名,有「拜訪瑤池」之語,知其久也。上有王母樓,俗稱梳洗樓,圮。以中溪經流繞府城東南,遂名梳洗河。《山海經》所謂「環水」也,有環水橋,明舉人張虎建。又南過封祀壇東,則河淤伏流,至木頭溝復見,入泮歸汶,總名中溪也。

  虬在灣北,石廠森陰,澳水澴(營),《泰山紀勝》謂之「小蓬萊」,為工人採石所毀。崖西猶有巡山李元英等及巡山孫明叔等題名,皆無朝號。又唐雙碑內,刻宋人題名有「巡山供奉何懷智,巡山侍禁李安」二官名,並存考。飛虬嶺東為虎山,其上有東眼光殿,雍正八年建,遙與西眼光殿對峙。

  玉皇閣北為關帝廟,康熙、乾隆間相繼拓修。今上額曰「神威巨鎮」。廟東有憩亭及露井。

  北為一天門坊,明參政龍光題。康熙五十六年巡撫李樹德重建。自岱宗坊至此四里,是入盤道之始。凡坊皆跨道,游者經其下也。

  北一坊,明羅洪先題曰「孔子登臨處」。孔子登泰山見於《孟子》、《列子》,而其駐足之地,則誰其見而識之者乎?西為合雲亭,雍正三年知州吳曙建,有今上賜亭額。

  北為天階坊,明巡按高應芳題。

  北為元君廟。元君有上中下三廟,此其中廟也。旁有且止亭,明天啟六年僧興旺拓建,知州於可久記。康熙間建紅門坊於前,額曰「瞻岩初步」,為登岱者眾路之會。

  北為觀音閣,舊名飛雲,今上額曰「普門園應」。東為更衣事,凡士夫登岱者,至是易便服以行,今改彌勒院。其南別構一亭。東北為黑石埠,草木森蔚,溪內片石如幾,曰小洞天。下有灣,曰柳條、飲馬、石峽,各隨地命名,大澗皆然。漢枚乘謂「泰山之()穿石」是也。東為箭竿峪,水南流經虎山北,又東南繞明尚書蕭大亨先塋側,匯水為石馬灣,過岱道村呂仙橋,入梳洗河。村中有呂仙祠,萬曆間建,宋壽記碑。

  元君廟西北為大藏嶺,自東趾至巔有石屋各一,其南丹壁懸崖,則所謂「紅門」也。西為垂刀山,宋時得天書於此。西為酆都峪,俗名鬼兒峪,水南流經金山北,又西南入(奈)河。

  觀音閣北跨道為萬仙樓,舊稱「望仙」,明萬曆四十八年建。上祀王母,配以列仙,中為元君,今上額曰「景會群真」。下為隱真洞。其東澗水瀠紆,匯為碧泉,夾澗多櫻桃綠竹,曰櫻桃園。古詩「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今可見者,惟此與普照寺、岳東北竹子園耳。

  北為桃源峪,或謂之桃花澗,前人題刻紛紛,惜唐代題名已鑱毀,猶有「時十月張鍊師因拜岳,大曆八年」十數字可識。

  北為蘊亭,順治十六年建,為遊人憩息之所圮。

  北為斗母宮,古龍泉觀也。明嘉靖二十一年德藩重建,濟南陳輖記。

  北為高老橋坊,自一天門坊至此五里。北即高老橋,古有高老創開此道,故名。有嘉靖三十九年副使高捷重修橋碑。其旁有龍泉水,從西北山峽經此東注中溪。

  橋北山勢突起,明置人祖殿,今改三官廟。東北里許有漱玉橋,圮。為砲高嶺。為石經峪,宋陳國瑞題名「石經谷」。石坪廣畝許,古刻隸書《金剛經》於上,字大如斗,不記姓名年號,殘毀過半。明王世懋輩疑為宋元人筆而無所指實。按:北齊武平時,梁父令王子椿好內典,嘗於徂徠山刻石經二,俱隸書,字跡古勁,與此如出一手,則是「經」或亦子椿書耶?隆慶間侍郎萬恭云:「近人刻《大學》聖經於上端以勝之。」今佚。汪坦刻《詩般》一章在焉。北為水簾,崖多題識。稍西石壁中分,曰仙峽石,又名試劍石;萬恭磨壁為記,並建石亭,額曰「高山流水」。亭西上舊有聽雨軒。轉而東為龍泉峰,又曰栲栳崮,石經峪水出焉。上接三叉溝,繞峰後又西南注中溪。

  三官廟北為水簾洞坊。自高老橋至此三里,一澗深廣,有橋跨之,曰住水流橋。西北一里為天紳岩,山坳古洞出水,即水簾洞,危壁飛瀑,名日水簾泉,東注中溪。

  水簾洞北為登仙橋,東折而上為歇馬崖,亦曰馬棚崖,言崖可屋馬也。《岱史》云:「向有墨書三畫,風雨不滅,傳為呂仙跡,故又名三字崖。」大學士、郡人趙國麟詩曰:「一澗空中落,雙崖勢欲連。」崖忽傾落,趙復題云:「高岸巳夷陵谷變,後來休笑畫圖虛。」西北為雲頭埠,峰巒崛起,煙雲中望之若人立,或若獸蹲。其南有地,名曰白楊坊,多白楊樹,石廠幽杳,額曰「白楊洞」,祀彌勒石像。有洑池;水西南流,經凌漢峰後而下,匯為碧油灣——水碧於油也,俗呼香油灣,入西溪。

  歇馬崖北有聖水泉,跨道殿閣巨麗,即明嘉靖升仙閣址。乾隆十二年拓建,改為壺天閣。今上駐蹕於此。有御書閣額及御製《壺天閣》詩三首,勒東北崖。西偏為倚山亭,對閣為元君殿,今上額曰「瓊霄珠照」。

  北為玉皇廟,今上額曰「紫垣凝命」。其上盤岩疊嶂,為回馬嶺,一名石關,應劭謂之「天關」。自水簾洞坊至回馬嶺坊,凡七里,過此馬不能登矣。有御製《回馬嶺》詩三首,東西勒崖。嶺迤西為九峰山,,轉而東為十峰嶺,《岱史》稱「古雲岩」。下為雁石溝,旁有一石似雁也。水南流會石經峪。

  東轉而上為金星亭,西折為三大士殿,西北過步天橋有十二連盤。

  北為黃峴嶺,土色黃亦異他處,又名中溪山。迤東有環水南流,中溪發源於此。西折舊有黃峴嶺坊,今圮。再上為二天門坊。自回馬嶺坊至此五里,峰迴路轉,是為登岱之半。有廟祀黑虎,俗呼二虎廟。旁為虎埠石,巨石蹲跗如虎。西南可覽傲來。北有倒三盤。

  北為快活三,路凡三里,差不磊崅,行者快之,一名快活山。旁有玉液泉,石穴迸水。北為跨虹橋。

  自北而西為增福廟,為元君殿。西北舊有迎天坊,圮。北為龍文石,文理盤旋若龍,一名蛟龍石。北為回龍橋。

  北為小龍峪坊,圮。其西即小龍峪,石峽飛泉,勢若龍噴。東屋兩石谽(谷牙),中噴清泉,曰小龍口。西北為攔住山,以疊嶂橫抵谷口也。其上為弄月岩,有半山亭故址。下為潛龍澗,水西南流入黃西河。

  又北而西過雪花橋,再上為三蹬崖,平處三里,至此又復嵌崎。側一石,鐫明徐用檢《禱雨靈應歌》。東為御帳坪,片石坦豁,為宋其宗駐蹕處,有石竅存焉。前為飛瀑岩,瀑水懸流若濺花鋪玉,而下曰護駕泉,又名銀河。聖祖仁皇帝御製《百丈崖觀瀑》詩即此。

  坪北舊有五大夫松。《史記》:「秦始皇登泰山,中坂遇暴風雨,休大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漢書》但云大樹不雲松也。《初學記》引《漢宮儀》及《泰山記》云:「小天門有秦時五大夫松,現在。」蓋漢人實見其松也。《泰山紀事》:「松舊有二株,蒼秀參天,四圍碧石,欄根無土,蟠於石上。萬曆三十年,泰山起蛟;遂失松所在,以為化龍去。」按:五大夫樹,唐陸贄稱為五株。今新栽五松,有坊額曰「五大夫」,皆好事者為之。坊即小天門,《岱史》稱「誠意門」。自二天門坊至此五里。坊側巨石屹立,相傳萬曆二十一年夏,自山巔墜此,因名「飛來」,有柯紹皋題識。西崖勒今上御製《飛來石》詩。《岱史》云:「誠意門西為公署,東為五松亭,又各憩客亭,明人重建,題曰『御帳』。」遺蹟今俱亡。東有望駕石,如人拱立。又東一山曰老人寨,有朗然子洞,元初劉朗然修道處。下為三叉溝,會雙溝而西南流。五松北為單仙亭,圮。明人篆亭名於崖。兩崖夾徑,勒今上御製《五大夫松》詩二首。

  西上為朝陽洞坊,自五大夫坊至此一里。

  北上為凌虛閣,圮。西為振衣亭址。乾隆十二年改建駐蹕亭於此。有御書「勝覽方輿」額。迤東別構望松亭,尋圮。

  北為元君殿,今上額曰「靈府慈光」。

  北即朝陽洞,深廣如巨屋,南辟向日,舊名迎陽,亦曰云陽,朱衡更名朝陽。東為御風岩,磨勒今上御製《朝陽洞》詩,因名萬丈碑,字徑三尺。又詩二首刻於洞東石壁。洞北一松,獨挺山崖,曰處士松。有明方元煥題識,涂澤民碣曰「獨立大夫」。治中、州人蕭協中《泰山小史》云:「萬曆三十一年,一夕風雨,失其樹,惟碣存焉。其曰處士,曰獨立,羞秦封也。」按:此一大夫,孰為封歟?

  北為對松山坊。自朝陽洞坊至此四里,兩峰夾路對峙,蒼松韌焉,日對松山,亦曰萬松山。松厄於石不能大,雨不常及,以雲氣沾濕而生,且茂,枝皆作蛟虬狀,風謖謖清人牌。過聖水橋,東崖勒今上御製詩二首。詩云:「岱嶽最佳處,對松真絕奇。」

  稍北,舊有大悲殿。今上額曰「蓮界慈航」。西有乾坤樓,明洪朝選建,圮。近改新盤,於橋西高阜上,或謂之雲門。

  北為龍門坊,舊額「大龍峪坊」。自對松山坊至此四里,坊東即大龍峪。眾水歸峽,飛泉若瀉。舊有龍王廟,上有金母殿址。北曰雞冠峰,片石懸立於上,翔鳳嶺南岩也。轉而東為新盤口,有渡天橋,明萬曆間參政呂坤建,令登岱者,上從東而下從西,無相踐蹂。蓋仁人之用心如此。並圮。

  南有雁翎峰,尖峰峭出,蓮花峰下址也。北上崖縫吐水,曰大龍口。宋邵伯溫所謂「龍口泉,大石有罅,如龍哆其口,水自中出也」。

  北為西壁峪,兩山竦削壁立。東曰飛龍巖,西曰翔鳳嶺,中為十八盤。有升仙坊,自龍門坊至此三里。攀躋直上,天門忽辟,其相距一里余。按《後漢書》註:應劭《漢官馬第伯封禪儀記》曰:「俯視溪谷碌碌,不可見丈尺,遂至天門之下。仰視天門,()遼如從穴中視天。直上七里,賴其羊腸逶迤,名曰環道,往往有絙索可得而登也、兩從者扶挾,前人相牽,後人見前人履底,前人見後人頂,如畫重累人矣。所謂磨胸()石捫天之難也。初上此道,行十餘步一休;稍疲,咽唇焦,五六步一休。蹀蹀據頓地,不避濕暗,前有燥地,目視而兩腳不隨。」劭所述極登陟之狀,後易以鐵索,而盤皆密級,不必十餘步一休矣。有今上御製《登岱麓》詩一首、《度十八盤》詩二首勒東岩。

  十八盤盡處為南天門,舊稱三天門。劭所謂「天門」也。其上有閣,曰摩空,自是朝天有路矣。門外西側有自然碑,高六尺三寸,寬四尺八寸。不加磨礱,因石勒元《天門銘》,杜仁傑撰,嚴忠范正書。字徑二寸,銘辭古雅,書法端嚴,一佳刻也。今即其地築台,而是碑遂瘞。門內舊為三靈侯祠,《通志》稱:「周諫宮唐宸、葛雍、周武也。宋真宗東封泰山見三神人於天門,因加封建祀。」後改置於鳳凰山,圮。遂移鳳凰山之關帝廟於此。今上額曰「乾坤正氣」。應劭曰:「早食上,晡後到天門,郭使者得銅物,形狀如鍾,又方柄有孔,莫能識,疑即封禪具也。」杜仁傑《天門銘序》曰:「泰山天門無室宇尚矣。布冊張鍊師為之經構,累歲乃成,可謂破天荒者也。」按:張志純,號天倪子,隱布山,在今治西南八十里許。

  南天門西為月觀峰,西偏怪石攢簇,即《漢宮儀》及《泰山記》所謂「山頂西岩為仙人石閭」也。兩石環立如扉,名曰西天門。下為上桃峪,桃花峪源也。西注混源池中,一石卓立,為君子峰。又南為西神霄山,或謂之兩蜂岩,雙蜂峻特,峽口有臥馬峰。渠水南流至對松山,東注龍峪。

  叄

  關帝廟東北有石坊,明人題曰「升中」,今廢。

  東為天街,廬而市者可三十家。劭所謂:「東上一里,得木申。木甲者,武帝時神也。」是其地矣。

  迤北為行宮,乾隆十二年建,有御書「雲巢」額,今圮。按:此地舊稱五賢堂,祀孟、荀、楊、文、韓五子,相傳為蘇源明讀書處。又有肩吾軒、石林館,皆其故址也。西為萬福泉。《泰山小史》云:「石穴涌流,甘冽異凡,時中貴汲以羞上,賜名萬福。遊人掬之洗目,謂可卻病。」稍北為避人廠,幽辟可棲。

  自天街北為鳳凰山,其前舊有蓬元坊,明人建。按《名山洞天福地記》:「第二洞東嶽泰山,周回一千里,名蓬元之天。」此坊之所取名也。南有白雲洞坊,萬曆間巡撫李戴建,圮。西為象山,為鎖雲岩,又名雲窩,即白雲洞,有今上御製詩勒壁。然洞頂東北坦處,有亭有軒,皆額「白雲」,李戴記石,並亡。洞南深谷陡峻,或稱百丈崖。水西南流入石壁峪,轉而東為砧子石。南為蓮花峰,五峰攢簇如蓮花,花靨寬平,亦絕類蓮實。迤東危崖萬仞,《岱史)所謂「五花崖」仰視不見絕巔,崖蔽之也。登之視盤道中人往來雜()如蟻,俗又呼望人峰。峰頂有試心石,二石鈎連於上,登之動搖,或雲惟心誠則不動。迤南有神泉,馬第伯記雲「飲之清美利人」。溝水南流達於滌慮溪,經對松山而西注龍峪。

  鳳凰山東為圍屏峰,即《岱史》「懸石峰」也。舊有老君堂,圮。東偏為虎頭崖,巨石狀如臥虎。南折轉東為避風崖,石廠深密而向陽,宋人題刻殆遍。東北有萬壽殿址,《泰山小史》稱「萬壽宮」。又有御香殿,亦曰御香亭。萬曆四十二年建,祀九蓮菩薩。並造大銅鐘一,上有御製鍾贊。崇禎十四年,復增祀智上菩薩,殿久圮,移像於青帝宮,置鍾於後石屋。按:二後升祔時,先後建祀岱巔,並置祀山下天書觀內。東為斗仙岩,多宋元題名,明人大書「振衣岡」三字,鑱毀過半。上有魯班洞。稍北有萬曆時所筑北斗壇,四面皆門而中通。上復為台,曰禮斗。碧石並峙,多文采,俗呼輔弼二星,取泰山北斗之義也。又東巨石黑麗,上鐫「天柱峰」三字。下有宋劉袞、馬熙題名。東北崖石竅滴水如貫珠,曰珍珠泉,晝夜出斛許,味極佳。迤南有明置西公署,額曰「仰止亭」,凡達官止宿恆於此,今亡。

  東為碧霞祠,元君上廟也。《文獻通考》:「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頂,池側有石像,泉源素壅而濁。宋真宗東封,先營頓置。泉湍湧上徙升山,其流自廣,清澈可鑑,味甚甘美。經度制置使王欽若請浚治之。像頗摧折,詔皇城使劉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與近臣臨觀,遣使礱石為龕,奉置舊所,令欽若致祭,上為作記。」按:古玉女池屬大辟祠基,適掩於正殿龕座下。今祠東有聖水井,西有玉女池並建亭,遺蹟皆後人附會耳。《岱史》云:「宋建昭真祠,金稱昭真觀,明洪武中重修,號碧霞元君。成、弘、嘉靖間拓建,額曰『碧霞靈佑宮』。」按:元君之祀,傳述不一,其以為黃帝所遺玉女者,《瑤池記》也;其以為泰山神女者,《博物志,》也,明人崔文奎獨有取於「坤道成女」之說。蓋謂岱嶽毓神,上通乾象,降靈下土,故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於義吻合;而劉禹錫《送東嶽張鍊師》詩云「久事元君住翠微」,是在唐時已有元君之名,蓋由來久矣。祠正殿五間,像設及蓋瓦鴟吻檐鈴之類,皆范銅為之。其玉像不知毀於何時也。欄其東一間曰東寶庫,西一間曰西寶庫。用以投儲諸所捐施,名曰混施錢,蓋即漢武帝所謂「梨棗錢」也。

  自乾隆二十四五年以來,每遇四月盛會之期,御賜彝器鼎、鑪、缻、罇、琖,多磁晶金玉之屬。舊有玉印篆刻「天仙照鑒」四字,或亦祥符時與玉像並造耶?又有明人郭詔所鑄銅鼓、鼎、瓶,各識以銘。東西廡設眼光、子孫像,瓦皆鐵冶。中為香亭,即萬曆建金闕處,有方從哲撰《金闕記》銅碑,及天啟賜靈佑宮銅碑。又舊有秦篆刻石,先是在玉女池上,後移置祠之東廡。其石高四尺,四面廣狹不等,載「始皇銘辭」及「二世詔書」,世傳為李斯篆。字徑二寸五分,宋人劉跂親為摩拓,得字二百二十有二。近數年前摩本僅存「臣斯」以下二十九字,未有明北平許□隸書跋。乾隆五年廟災,是碣瘞置失所。明《泰山進香題名記》:「鐵碑、銅鼓、鼎融為汁;而玉印獨完,從燼煨得之,惟一角少缺。」東西碑亭二。南為重門,舊額「神秀」。門前為台,綽楔三。向有坊三:北曰護國靈佑,東曰宏仁濟世,西曰聖德安民。萬曆間巡撫李輔、巡按吳定、韓應庚等建,圮。台東有鼓樓,西有鐘樓,南為大門,舊額「金闕」。國朝順治十八年,知州曲允斌重修,復於大門上增葺歌舞樓,東西各築石閣。大門外為焚帛爐,又曰火池,遠近謁者焚楮弊於此。南為照屏康熙五十六年六月六日,泰山大水,登岱男女漂流者無算,盤路祠廟皆圮,命江南學政林之浚、江西學政魚鸞翔重修。雍正七年發帑,遣內務府郎中丁皂保、赫達塞重修立碑。祠門外迤東、西為《裁革香稅碑)。按:泰山設立香稅自明始,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奉旨永禁。乾隆五年六月二十四日災,命內務府員外郎江都重建。三十五年命內務府大臣劉浩重建,皆有御製碑文紀其事。三十六年五月十五日夜,泰山水,盤路圮,知府夏玢重修,凡二十四橋皆恢拓之。有戊辰御製《登泰山》詩二首,刻東亭碑陰。辛未、乙酉南巡《過泰山》詩四首,辛卯《登泰山》詩二首,並勒祠門外迤東碑陰、碑側。丁丑孟春《過泰山》詩二首,勒祠門外迤西碑陰。按:明萬曆間王錫爵撰《東嶽碧霞宮碑》云:「庚寅歲,近侍諸臣呂進朝等進曰:『兩宮太后聖壽,願往禮岳祝厘。』上許之,乃立石以紀。」碑陰有后妃皇子侍臣等題名,其石豐堅瑩麗,自京師置此。然廟災後是碑尚完整,近為工人毀壞。殿內先後奉懸聖祖仁皇帝額曰「坤元葉應」,世宗憲皇帝額曰「福綏海寧」。今上額曰「震維靈岳」,又額「贊化東皇」。《鹽鐵論》曰:「古者庶人魚菽之祭,士一廟,大夫三,以時有事於五祀,無出門之祭。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推牛擊鼓.,戲倡舞像。」則出門進香之俗,已自西京而有之矣。第四方男女不遠數千里進香報賽,皆先有事於元君,而後及他廟也。

  東石閣外為駐蹕亭,即康熙中更衣亭。乾隆十二年拓建。《岱史》稱「東公署,香稅總巡官所居」,皆此地。東南為寶藏嶺。上有獅子石,介五花崖、望海石間也。

  東北上為東嶽廟,《從征記》所謂「上廟在山頂,即封禪處也」。元時張志純拓建。明嘉靖間,巡撫曾銑重修,布政使陳儒為記。今上額曰「資始惟元」,又額「上摩蒼昊」。廟北懸崖削壁為大觀峰,一曰彌高岩。有唐玄宗《紀泰山銘》,世謂之磨崖碑。高二丈九尺,寬一丈六尺七寸;額高三尺九寸,寬四尺。開元十四年九月御製,八分書,並題額。字徑五寸,額字徑一尺九寸。朱彝尊云:「碑銘典雅,或是燕、許手筆。而御書遒勁,若怒猊渴驥,羈束安閒,不比《孝經》之多肉少骨。若唐隸盡如此,何慚漢碑碣乎?」王世貞云:「其下三尺許,為拓碑者冬月篝火蝕之,遂不全。」《濟南府志》:「碑下截剝落,葉彬補書。」按:彬所補百八字,形似小異。後列從臣題名,字差小,好事者以古篆鑱毀。猶有「開國公臣李仁德,上柱國臣李元紘,臣尉大雅,臣王敬之」三十餘字。空處亦有題名,惟顏真卿題名已亡。其巔有大小懸鼓石,下有桃花洞、裂天泉、雲水池夾之。又唐高宗《朝覲碑》、蘇(延頁)《封東嶽朝覲頌》,皆磨於崖,並佚。康熙二十三年聖祖仁皇帝御題「雲峰」二大字。今上御製《戊辰二月晦夜宿岱頂》詩二首,《恭頌皇祖勒崖「雲峰」二大字》詩二首,並勒此崖之西。其上有唐乾封元年劉仁願題記。南側一石,高可一丈,南面刻「—拳石」三字,北面刻「聰明正直」四字。孔貞瑄謂之「真泰山」,取五嶽真形之義也。

  唐摩崖東為宋摩崖碑,真宗《述功德銘》摩勒於上。高二丈六尺,寬一丈一尺六寸;額高二尺八寸,寬五尺五寸。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御製、正書並篆額。是碑有二,一勒山上,一勒山下城南。其勒山下者,所謂陰字碑也。其勒山上者,文字徑二寸,額字徑八寸。明嘉靖間鄞人汪坦大書,東安邵鳴歧等題名一則。又安陽人翟濤奉當事僚友同游,引漢陳、荀諸賢之聚,太史以德星奏一事,自為題名,復書「德星岩」三大字,並鑱蓋於上。每行約毀三四十字。下截尚有字句可讀,其得字二百二十有五。篆額「登泰山謝天書述二聖功德之銘」十三字,完好如初。原碑字跡猶存,何以孔貞瑄稱只成其額也?《文獻通考》:「初,王欽若言唐高宗、玄宗二碑之東,石壁南向平峭,欲即崖成碑以勒聖制,上曰:『朕之功德,固無所紀,若須撰述,不過謝上天敷佑,敘祖宗盛美爾。』命勒石北向,以答天眷。」元好問《東遊略紀》云:「岳頂封禪壇下,有唐、宋摩崖。」據此則真宗之《述功德銘》,先經磨勒岱巔,後又立碑城南也。乃後人第知有城南之碑,而不復知有岱巔之碑矣。

  西北為青帝宮,李戴重修。今上額曰「慈天廣佑」。東有碧天泉,今涸。大門外巨石踣臥,名曰獨石。

  西為後寢宮,明稱神思宮,女冠為元君臥焉。今上額曰「德溥坤輿」。

  西為望吳峰,俗呼孔子岩。《韓詩外傳》「孔子望吳閶門外有系白馬,引顏淵以指之」者也。明建過化亭於上,圮,遂立孔子廟於下。嘉靖萬曆間朱衡、郝大猷、查志隆相繼修葺,奉以四配,後知州秦懋約以非禮撤去。國朝康熙十五年,吳雲、楊林又重建,礱石為像。乾隆三十五年,今上額曰「因高喻大」。其前有坊,李樹德題曰「望吳聖跡」。廟西有崇岡,曰登仙台,《岱史)以純陽嘗登此雲。

  德星岩北為泰山絕巔,舊稱太平頂,俗名玉皇頂。有玉帝觀,即古太清宮也。明成化十九年,中使以內帑重建。隆慶六年,萬恭撤觀於巔北,出巔石而表之。觀中有今上額曰「妙運無為」。東側為迎旭亭,今上額曰「浴日養雲」。自南天門至絕巔六里余,登岱者必以此為極焉。

  絕巔前,台基方廣,碣曰「古登封台」。按《漢宮儀》:「秦篆刻石東北百餘步,得始皇封所。漢武在其北二十餘步,得北垂園台。台上有壇,謁人多置錢物壇上,亦不掃除。則詔書所謂酢梨酸棗狼籍,散錢處數百,幣帛具道。是武帝封禪至泰山下,未及上,百官為先上跪拜,置梨棗錢於道以求福。壇以南有玉盤玉龜。」即此也。有今上御製《登封台》詩二首,勒飛龍巖絕壁。

  觀大門外有碑而無字,高一丈五尺五寸,南北面各寬三尺六寸,東西側各厚二尺四寸,碑上微狹於下,頂似幢蓋,而趺為土壅。或曰石表,或曰神主石,或言其下有金書玉簡,當是石函。色黃白堅瑩,無苔蘚,非岳之所有。世傳秦皇無字碑。然始皇刻石見於《史記》,二世沼書即刻其上,不應既有刻石,復立此碑。顧炎武辨為漢武帝立。東有巨石,勒今上御製《無字碑》詩。《史記?封禪書》云:「上因東上泰山,泰山之草木葉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巔。上遂東巡海上,四月還至奉高,上泰山。「封而不言刻石,是漢石無文字之證,茲碑是也。《後漢書?郊祀志》亦云:「上東上泰山,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巔。」注、師古曰:「從山下轉石而上也。」是其證矣。《漢宮儀》曰:「石二枚,狀博平,園九尺,此壇上石也。其一石,武帝時石也。時用五車不能上也,固置山下為屋,號五車石。」今石失其處。《封禪書》又曰:「武帝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有玉牒書。江淮間一茅三脊為神藉,五色土益雜封。縱遠方奇獸蜚禽及白雉加祠,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肆 

  絕巔東南為平頂峰,巔石平敞。東北為探海石,一石橫出,東指無依。

  平頂南為乾坤亭,明挾仙宮故址。亭始於康熙二十三年建,中有碣曰:「孔子小天下處」。前一亭,聖祖仁皇帝額曰「普照乾坤」。今上額曰「獨尊宇宙」。內有碑。丁丑首夏、壬午孟夏御製《登岱》詩各二首,勒碑兩面,碑兩例亦有詩二首。

  東南為日觀峰,即《漢宮儀》及《泰山記》所謂「山頂東岩為介邱」也。其曰日觀者,雞一鳴時,見日始欲出,長三丈所,故以名焉。魏莊《渠書》曰:「日觀峰者,夜半可以眺見浴日。彌望如鋪金者,海也;綠色微茫中有若掣電者,海島溪山相間也;金色漸淡,日輪浮動水中,如大玉盤,適海濱望而見海,日是矣。」王世貞以日觀、秦觀、越觀為一峰,言:「觀日出則為日觀,西望見秦則為案觀,南望見越則為越觀,後人所指某某峰,皆妄也。」自天門月觀經絕巔至此,皆曰泰山頂,宋真宗改稱太平頂也。

  日觀西為登封壇,蓋唐時築也。《岱史》裁:「日觀峰西為宋築石函,方丈許,亦題刻曰『古封禪壇』。俗曰寶藏庫,以所瘞金書玉簡,故云。」《唐書?禮樂志》:「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為園壇,又為壇於山上,號登封壇,旋名登封壇曰萬歲台。玄宗十三年有事泰山,立園台於山上,又於園台上起方壇,又為園壇於山下。」典禮樂章可征也。《宋史》:「真宗東封,於山上置園台。」又《宋史?禮志》真宗祥符初有事泰山,記載之甚詳也。按:前代登封,為金泥玉簡之事,皆是其地,而壇基無存。《岱史》云:「洪武初,居民於山中得玉匣,內有玉簡十六。有司獻於朝,驗其刻,乃宋真宗祀泰山后土文。又成化十八年秋,日觀峰下,雨水衝出玉簡,會中使有事東藩,復馳以獻,乃命仍瘞舊所。」後建日照觀。嘉靖間復置觀海亭,額曰「日觀亭」。稍北為望海樓,並圮。乾隆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工人於日觀峰側鑿石,得玉匣二,各緘以玉檢金繩。啟視,其一為祥符玉冊,共十七簡,簡字一行,外用黃縵疊裹之,見風灰飛。其一未啟,其簡尺寸悉如《宋史?禮志》所載。巡撫阿里袞獻於朝。有今上御製《日觀峰》詩二首,刻碑兩面,建亭於上。東為東天門。又東為伏虎門,峽口陡險。下為鷹愁澗,煙雲杳靄,深不可測。水東北流,會洗鶴灣。

  日觀峰南為愛身崖,舊稱捨身崖。三面陡削,絕無尾徑。四方愚民,往往為親病誓代,親愈則躍身投崖以死。明何起鳴繚垣示禁,碣曰「愛身」。鍾宇淳曰:「舍本無舍,何況愛緣,非舍非愛,作如是觀。」崖上勒宋政和間題名。中立一石高文許,曰「瞻魯台」,俗名幡干石。東岩題「誨日奇觀」四字。旁有可止台。稍南有方正石,端瑩如碑制。東南為東神霄山,俗名嚇人峰,懸崖天半,吁駭殊甚。南岩東、西有影翠石。下為九龍峪,納諸水東南流,北折繞神霄,東匯雲河,水晃漾東北注鷹愁澗。北崖一洞,極深敞,曰清靜石屋,中有清泉,元初女冠孫清靜修真處。川林僻曠,塵跡罕至,故俗呼為仙人場雲。北為空明山,中穴通明,日光穿午。

  愛身崖西為仙人橋,兩崖戌削,中三石銜接如梁。西為望海石,巨石坦豁,與日觀埒。西有遙觀洞,俗稱昭真庫,高深幽曠,游者憩焉。又南石壁峻嶒,為蛻仙岩。元好問《送天倪子歸布山》詩曰:「後日天門重登覽,蛻仙岩下幸遲留。」有王老石屋,《岱史》云:「翰林王從之跏趺化此。」稍東為滌慮溪,水(左三點水右敝)冽西南流。中有突秀蜂,《泰山小史》所稱「石筍」也。峰頂蒼松偃蓋,今亡。

  絕巔東北七里為鶴山,松敷岩谷,多野鶴巢雲。

  絕巔西里許為丈人峰,狀如老人傴僂。按《漢書?郊祀志》云:「大山川有岳山,小山川有岳婿。」唐段成式《酉陽雜俎》云:「玄宗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女婿鄭鎰本九品官,封禪後因說矛遷五品,兼賜緋 服。玄宗見鎰官位騰耀,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黃幡綽曰:『此泰山之力也』。「俗稱外舅曰泰山,曰丈人,本諸此。《說郛》引黃氏語譏之。有今上御製《丈人峰》詩勒於上。側有碾砣泉,今涸。

  西為石馬山,游黃華洞進路處也。呂坤因洞路艱危,故題「回車岩」於此。

  北為北天門,舊有石坊,額曰「玄武門」,今廢。又北為摩雲嶺,丹嶂峻空。嶺東有八仙洞,危若鶻枉,即馬第伯所云「石室」也。其下為亂石溝,水南流過避塵橋,東折經鶴山北,又東匯為洗鶴灣。夾岸陡險,蒼松敧臥如梁,水瀠洄而東注,達於溪里峪。

  東北為獨足盤,明萬曆間創辟此徑。林古度大書「黃花棧」三字,勒北崖。崖環敞如女牆,其上松石杈枒如筍,鍾惺謂之「筍城」,並題記於崖東北。又東南兩峰迴翔,為雙鳳嶺,舊稱大、小牛心石,亦曰大、小蠟燭峰,名因形命名。南臨洗鶴灣。

  獨足盤東北為元君廟,內有萬松亭,後改彌勒殿。自東而上為蔚然閣,下祀呂仙。東有三官殿,圯,移像於元君殿西舍。明隆慶六年,胙城大輔將軍睦(木施)建,有禁約碑。萬曆、崇禎間,州人徐靈哉、王度皆讀書於此。廟北為天空山,俗稱玉女山。其巔平坦,呼為堯觀台。《岱史》雲「堯嘗登此」,意或因遙觀而誤之耶。台前古高速清邃,曰黃華,俗以環洞多黃花,故名。傳為玉女修真處。中有靈異泉。東一洞曰蓮花,石瓣倒綴如蓮。懸()涓滴,謂之石乳泉,積冰恍如玉柱。有今上御製《蓮花洞》詩勒壁,即《岱史》所謂「後石屋」也。然鍾亭下亦有石屋,由地道可通蔚然閣。後人於其地立元君墓,附會滋甚。自回車岩迤邐至此,總名後石塢,俗呼後十五,言南天門至此十五里,為「奧區」雲。

  自天空山東為九龍岡,上有鑒池,清可鑑發,俗呼玉女洗頭盆。北為鳳凰池。東北為飲虎池。東北八里為磨山,為五女圈石。《岱史》云:「夜有呼號相力之聲,詰朝巨石壘成圈,蓋五仙女為之。」又有張遠寨。

  天空山北為坳山,蟬園秀拔。為仙人寨,寨可容千人。摩雲嶺北為明月嶂,群峰秀列,儼若屏嶂。《泰山紀事》:「宋張景若結茅隱此,曾產紫芝一本,因名采芝庵。」旁有燕脂石,色如塗丹。又北為懶張石屋,相傳明張三丰煉真處。其西為孤山,崢嶸特起。東北為小冰牢峪,即《岱史》「天牢峪」也。陰壑層冰,經夏如解,因名凌冰洞。水東北流入天井。北為眺平台,舊多花木。《天地運度經》:「泰山北有桂樹七十侏,其實郝如桔也。」西里許為楊子峪,崖岸深陡。西十餘里為半邊山,山似擘去其半也。眺平台西北六里為大冰牢峪,石凹極闊,又曰冰阱,視冰洞危甚。水東北流入天井。

  其在東南麓者:對松山東有松岩,老松森疏,陰靄蔽日。西北有婁子洞,相傳漢婁敬曾棲此,高深險僻。南為馬鞍山,兩山並起如馬鞍。西南為祝雞寨,石嶂縱橫六七里,中凹如削,有泉出其巔,曰懸淙泉。瀑水南流達於雙溝,迤西則所謂老人寨也。其南有巨石紫潤,俗名肝華石。又南危崖鑿磴,或呼石練陀。旁有九間石屋。又東南為延坡嶺 ,又溝環涌,嶺北諸谷水皆匯此,又名東溪山,為東溪發源也。水東南流約五里,合於艾崗峪而注。艾峪東有燕窪村,地多艾。東南五里為栗子峪,水南流,經小津口,下延坡嶺。南為楊老塢,《岱史》稱「楊老園」,嶺崖險陰,上卻平曠,昔楊老避兵於此。南為摩天嶺,端嚴特起,雲至此多散去,一名爭雲峰。迤南為屏風岩。嶺岩之間,橫溝涌流,而東導南折經凌漢寨西,曰堰嶺河。河腹雙泉遞涌,匯為金牛灣。又東南右納青龍泉水,舊址在西南,明萬曆初道士柴慧庵修煉處,蕭大享移建於此。庵南石竅滴水,曰福泉。又南為回龍峪,有筆架石。雙流旋繞,東南會堰嶺河。凌漢寨東為繡彩灣,水東南流,經白家河,入十里河。

  自摩天嶺東四里為鵓鴿崖,峭壁巢野鴿。東二里為風門。又南三里為臥龍峪,本名五龍峪。東二里為中陵山。東二里為水牛埠。東北為小津口村,東西椒山夾之水東南流入蠶滋峪,又南至沙溝入汶。山西為椒子峪,南里許有可親園。栗、椒、杏各以樹之多者得名。南二里傅家村旁有石舟——巨石上浮如舟也。南里許有地曰謝過城,《岱史》云:「齊、魯人夾谷後,歸田謝過於此。」然《左傳》所不載。夾谷在今萊蕪境也。謝過城東里許有漢明堂遺址。按《水經注》:「漢武帝元封元年年封泰山,降坐明堂於山之東北址。武帝以古處險狹而不顯也,欲治明堂於奉高旁,而未曉其制。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之,通水環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曰崑崙。天子從之入,以拜祀上旁正焉。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於汶水,如帶圖也。古引水為壁雍處,基瀆存焉。」《岱史》云:「其地舒衍突起,石岡巔平,而高四丈許,周約三畝。後枕嶽麓,支山如()障,左右如衛從。然溪水()洄,南會於汶,遙望徂徠,如列屏案,當時朝會之規宛在。」元人題刻碑基上。艾峪水自北來匯此,西折而南,因名明堂泉。其經流曰十里河,帥泮歸汶,總名東溪也。泰山泉壑甚多,《府志》誤入卞橋、海眼、葛溝,三泉均屬蒙陰縣境。十里河東四進而,有紅亭遺址。《春秋》:「昭公八年秋,蒐於紅。」向有土邱,今其村訛為紅廟雲。椒山東八里為杏山,有餐霞洞。下為王老峪,土邱高廣。又西南為水泉峪。

  漢明堂東北二十七里,有奉高故城,今故縣村是也。旁有大雲禪寺,金大定四年敕牒勒壁。《水經注》:「奉高縣,漢武帝元封元年立,以奉泰山郡治也。縣北有吳季札子墓,在汶水南曲中。季札之聘上國也,喪子於嬴、博之間,即此處。《從征記》曰:『嬴縣西六十里有季札兒冢,冢園,其高可隱也。前有石銘一所,漢末奉高令所立,無所述敘,標誌而已。碑石糜碎,靡有遺矣,唯蚨存焉。』」按:奉高城東北七里禪村旁有大冢,疑即季札子墓。又東南八里,過抬頭村,有古城遺址,即春秋時齊之博邑也。哀公十一年會吳伐齊,《左傳》:「五月克博,壬申至於嬴。」按:嬴邑故城,在今萊蕪境也。

  其在西南麓者:對松山西南有五陀岩、紅葉嶺、硤石溝諸名稱。西南四里為石緱山,訛曰石後,又名西溪山。下為黃西河,上納龍峪之水,經黃峴嶺西,故以名河,為西溪山。下為黃西河,上納龍峪之水,經黃峴嶺西,故以名河,為西溪發源也。又西經九女寨南,一峰高處,奇簇若蓮。《岱史》雲「昔有九女避兵於此。」地多石英,白者如水晶,有色淡紫者,瑩徹五()。《魏書》「;景初元年,增崇宮殿,鑿泰山之石英」也。又西經尖山南,山西脅有石幫,下為轆轤岡。自九峰西為仙趾峪,一名馬蹄峪有仙人草履跡,長尺余,馬蹄跡徑五寸。水西南流經雞塒嶺下,與黃西河會。又西經丹穴嶺東,其嶺黃壤舒衍。西下為八里溝。又西經鳳凰山北,匯為馬蹄灣,北受八里溝水。又南過竹林寺西,故又曰竹林西河。寺莫知其所肇,自唐迄金,屢經興替。元元貞初,僧法海重修,李謙記。明時滿空禪師重建。萬曆間陶思聖等重修,吳維城記。其時綠竹千竿,銀杏雙挺,今蕩然矣。

  自白楊坊南為凌漢寨,寨可容數百人。高處為凌漢峰,丹嶂蒼渠,或名金泉峰也。峰南有嶺曰振鐸,峪曰黑虎,水南流匯為新泉。西折過子午橋而注,中為普照寺,唐宋時古剎。金大定間奉敕得建。額曰「普照禪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明永樂間高麗滿空禪師、國朝康熙初崇川詩僧元玉,先後卓錫於此。寺東有元玉別構石堂,並自為銘,復大書「石堂」二字,左右題景一十二處,各系以長短句。旁為元玉塔,有太史、淄川唐夢賚塔銘。寺之西南為滿空禪師塔,而塔銘碑近移寺大門內。塔北為魯蕃相田時耕墓。西北有臥象石。又石北為投書澗。水南下,東受新泉之水,又西南交流。《岱史》云:「投書澗,胡瑗讀書於此,十年不歸,得家書,見上有『平安』字,即投澗中。」澗上有碣曰「宋胡安定先生投書處」。西為上書院,世稱泰山書院,舊有石介記勒壁,今亡。党懷英曰:「孫明復、石守道築室泰山下,以為學館,屬大辟岳祠,壖基甫迫,乃北徙山麓。而鄉人指以為上書院者,則其所徙地也。」元好問曰:「泰山上書院,唐周朴所居,宋孫明復居之。」明嘉靖間僉事盧問之妥孫、石神位於此,顏曰「仰德堂」。後又合祀胡瑗為三賢祠,春秋致祭。康熙五十一年,學政黃步琳、知州徐肇顯重建。乾隆四年,知府蔣尚思重修。東偏舊有明人別構有松亭,並題識「授經台」、「講書台」諸跡。祠迤西為香水峪,上接投書澗諸水,西南流會於西溪。

  上為三陽觀,舊名三陽庵。明嘉靖時德藩建,鍊師王三陽廬此。萬曆間大興締造,有大學士、東阿于慎行碑記。東南為木末亭,慎行之所名也。自北石級陡絕而上,旁有全真崖,嶺巔曰天外,多松槲。轉而東有石廠,曰三陽洞,一名勝禪洞。觀大門外有救苦台,南側有三陽墓。

  又西為傲來山,巍峨特起,有與岱爭齊之勢,又名芙蓉峰。其巔一洞曰歸雲,內有石池涌流。自竹林寺西南入,高岸深谷,人單行,攀藤附葛而上,石竇可通,曰寨門,有金貞佑間堤岣。西旁一洞,中可窺天者三,名曰三透天,俗呼玉皇洞。南為天勝寨,坦處可容千人。《岱史》云:「漢劉盆子等聚兵於上。有演武場、張旗石及柱窩、碓()之跡。」按《泰山紀事》云:「岱西南峰最陡峻處有劉盆子寨。琅 人樊崇起兵於莒,轉入泰山,後議立盆子時,兵已數十萬,鼓行而西。則盆子固未嘗據此,特此崇歸盆子部下,名劉盆子寨耳。」元初,僧通慧律師行全結茅球場奉高山天勝寨,即此山巔。東北懸石通明,俗名獅子峰。時行全之徒德友亦避地於此。旁有懸刀峰。東為扇子崖,傾崎宛如摺(),明蒲坂楊博題曰「仙人掌」。崖北舊多青桐,曰青桐澗,水東流入竹林西河。明季州舉人王無欲築室崖巔,復結茅其下,曰西山別業。其時櫻桃夾徑,松槲盤紆,今濯濯矣。僅存石廟,曰無梁殿,祀玉皇。下為石閣,閣洞四虛,上祀元始天尊,並無欲建,碑記在焉。東有仙桃石巨石,嵌空如桃。東南有會仙庵,圯。澗水東注西百丈崖。青桐澗北,危崖類彝狀,俗稱壺瓶崖。其陽有劉盆子洞,仰視洞懸絕而門塞。西北二里為火焰山,一峰黑飆特異。南崖一洞深邃,《志》稱「觀音洞」,俗訛魔王洞。下為石屏峪,水西南流,過黃金口,入龍潭。西一里有水音寨,平處亦容千人。天勝寨西南為弄水岩,雙峰崛起,又南為雞籠峰,園垂如籠,即宋錢伯言《紀游》所稱處也。會仙庵東為飛鴉峰,石色深黝,忽若人形對拱,稍白者西,赭者東,曰仙人影。《泰山小史》所謂「衣染古煙碧,神凝秋水清」者也。

  伍 

  又東為東百丈崖,瀑瀉若垂紳,名曰天紳泉。下匯黑龍潭,沉碧無底。稍西南為忽雷灣。《岱史》云:「天將雨時,每聞雷聲迅發於此。」又西為西百丈崖,視東崖倍高,懸流如掛練,亦曰水簾泉。東上為招軍嶺,舊有石塢庵,又有萃美亭。金知州姚建榮建。元奉符尹王悟重修。廉訪使徐琰記云:「面水簾而瞰天紳,諸景咸會。」因榜曰:「萃美亭」。亭圯,記石亦亡。壘同為白龍池,懸崖絕壑,殆非人境。池北層崖橫亙,上復峭削,形若舟,《岱史》謂之「石舟」。上鐫「元圭石」三大字,下層遍刻宋人題名。顧氏《金石文字記》載之未盡也。池東有三元石,前為淵濟公祠。《岱史》云:「宋元豐五年,封白龍為淵濟公始建祠。」縣人趙合為記。是池禱雨輒應。元明多刻石祠中,今並亡。惟元至正時《感澤記》碣尚存,漫漶無撰書人姓名,《岱史》稱「知州路希尹撰文」矣。乾隆十三年,車駕東巡時小蛙,遣官致祭於池,遂得雨。南燭鑼鼓灣,水激石嵌如鑼鼓。又南為耀星灣,瀅()深靜。西崖平削,刻「弄水岩」三字。又南一石屹立 ,勒「雞籠峰」三字。又南為大峪,中一石如匣,曰劍匣石;一石中分如劈,曰試劍石;一石如人影,載巾持劍而坐,舒一足,曰仙影石。又南石峽寬隘者二,曰大石峽、小石峽。自黃西河經龍潭、龍池至此,為西溪會歸處。溪水東折經元忙兀博羅歡墓北,俗稱土公土母。南一里有豐碑,額曰「大元太師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銘」,延佑四年四月姚燧撰,並八分書篆額,兩面皆有篆額。文起南面而北,上截字猶可讀,下截多殘缺。墓西有擂鼓石。溪水又南,東受廣生泉之水,繞府城西南,經古汶陽橋及()河橋下,又南入泮歸汶,總名西溪也。乾隆三十四年七月四日,()水泛漲,上下河畔廬舍男女漂流者無算。

  汶陽橋北為天書觀。《岱史》云:「觀本名乾元,門閣三重,殿廡三所。」《宋史?禮志》:「大中祥符元年閏六月八日,封祀制置使王欽若言:『泰山西南垂刀山上,有紅紫雲氣,漸成華蓋,至地而散。』其日木工董祚於靈液這北見黃素書曳林木之上,有字不能識,言於皇城使王居正。居正睹上有御名,馳告欽若,遂迎至官舍,授中使捧詣闕,因建天書觀於此。」按:天書即欽若所謂「黃素書」也。當時君臣相欺,侈言祥瑞,其書詞見《三朝符瑞志》。龍圖閣待制孫()曰:「天何言哉,豈有書也?」國初張習、孔雲、谷臥余遽謂今世失傳,何也?觀大門內,舊有泉有亭,明題刻「醴泉」二字。《文獻通考》:「兗州乾封縣民王勝地田中,有兒童掊土,得小青錢數十,爭取之,錢墜石罅,因發石,有湧泉二十四眼,味極甘美。又枯石河復有湧泉二十五眼。又 一眼出層阜之上,經宿勢浸盛, 又別引數派,雙魚躍其中;有果實流出,似李而小,味甚甘;及古今錢百餘。封禪經度制置使王欽若貯水馳驛以獻,分賜近臣,詔設欄格謹護之。六月詔建亭,以『靈液』為額。」宋燾曰:「余童稚時,猶見觀內泉出石崖下注,有垂楊數株,大二十圍,蓋宋祥符時所植。今樹既烏有,而泉又鑿深為池,非其舊矣。」《岱史》雲「岱頂玉女池北有靈液亭」,《宋史》無之。泉側鐵浮圖十三級,明喜靖十二年造。自正德間即其中為元君殿,嘗遣中官致祭,有御祝文勒殿東壁。其後為九蓮殿,萬曆間命中使特修,告竣, 改天書觀顏為天慶宮,岱頂天啟五年金碑所載也。又其後為智上殿,崇禎間敕建。副使左佩弦人插云:「皇上追崇孝皇太后為西天淨土極樂世界菩薩,上號曰智上,建寶剎於岱。辛巳啟土鳩工,三載告成。」考神廟時尊孝定皇太后為九蓮菩薩,即今智上前殿者。像設皆范銅鍍金為之。按:九蓮菩薩語見毛奇齡《彤史拾遺記》。

  乾隆十一年,觀大門樓災。其西有翠陰亭,亦宋時建,圯。西為泰山書院,乾隆二十九年,知府姚立德購置民舍改建,知縣程志隆記。西北七里為皇碑亭,有康熙三十七年萬姓感恩碑。其北一亭,有四十三年聖祖仁皇帝御製詩勒壁。西為下泉,其水自傲來山西飛瀑而下,中有石鼓——巨石如懸鼓也。東南流入泮。西五里為大埠嶺。古有大佛圭,范銅為像,高丈余。

  其在東北麓者:九龍岡東為天燭山是,兩峰矗立如炬,東西遙相對峙,即吳同春《續游泰山記》誤指為「丘邱」者也。按:《廣雅》「小陵曰邱」,則非高山可知矣。其下為溪里峪。岩穴深邃,湧泉不竭,昔有魔女地化此,又名風魔溪。東南流入掃帚峪。天燭山東為分水嶺,其南則有掃帚峪、李家泉諸水;其北則有旋螺峪、冰牢峪諸水,皆循嶺分流焉。

  東二里為觀星嶺,東北即李家泉,水南流入栗子峪。分水嶺東為()碌峪,有桂曰大津口,產楂、栗。東北多槲林,世謂之山蠶廠。北五里為竹子園。其西地極平曠,群峰環峙,林木郁蔥,雙溪縈繞交流,中為周明堂故址。《封禪書》:「泰山東北址,古時有明堂處。齊有泰山之明堂是也。」漢之廢基又在其旁,今稱明堂處。齊有泰山之明堂是也。「漢之廢基又在其旁,今稱明堂村,訛曰明家灘。據金學士党懷英《谷山寺碑》云:「岳東北址有明堂。」引沈存中說而以為漢。蓋懷英生長泰山,通掌故。本《水經注》:「漢武帝封泰山,嘗降坐明堂於山之東北址,逼近周明堂處。武帝以古處險狹不顯,令奉高作明堂於汶水,如帶圖。」在山之東南址,去周明堂三十里。又《岱史》稱:「周明堂故址,在岳東北麓,旁有谷山寺。」蓋指地之著者而言。按:寺基險僻,距明堂尚十里,顧引懷英碑記,強為牽附,殊未可信。

  明堂南為大峴山,西南為黑山。西北為谷山,屹()特異,絕頂孤松挺秀,俗名定南針。頂之西南有黑闥石屋,頂之西北有金礦洞二:其在東者,懸崖上下二穴,水自崖頂下注;其在西者,一穴幽暗出水,人不能入。洞外多裂石紋,皆結紫石英,即《岱史》稱「金絲洞,元初邱處機煉丹處」也。又東北有蓮花峰。

  谷山西北為恩谷嶺,兩山中峽,俗名雁嶺河,水東流匯為天井灣。嶺北為佛峪,亦曰佛谷,水東流與馬跑泉會。其上有寺,額曰「谷山玉泉禪寺」,元魏時僧意降錫處。到金釋善寧修建 ,有党懷英撰《谷山寺碑》及泰和大安間敕牒碑。東有古井,水色紫黑充盈,遇旱不減,。懷英八分書「玉泉」二大字碑。東北而上為藥師七佛閣,元至元間釋普謹建,久圯。學士閻復碑記在焉。北為為返倒山,為青岡峪.水東南流入天井,為仙台嶺——即長城嶺。其上石台有二:曰南拱,曰北拱,遙相對峙。《山東通志》謂「漢武帝於此望祀蓬萊」,而史無其文也。又北逾仙台嶺,至玉泉嶺為歷城、長清界。仙台之陽,有馬跑泉,又名莎草泉。水南流經牛欄口西,又南入天津河。自牛欄口東十里,有地曰藥園,蓋昔人嘗種藥於此。又有千戶廳,稱名無考。東三里為龍門山,溝水東南流。東北五里為鹿町山,有黃伯陽洞。《岱史》云:「戰因因時黃伯陽修隱處也。」

  大津口東五里為青山,絕頂巨石如冠。《漢書》:「昭帝元鳳三年春正月,泰山大石起立,高丈五尺,有白鳥數千集其帝焉。」南為望仙台,《岱史》云:「漢武帝築也。」東南有皇姑庵。青山東四里為升仙嶺,東南為石汶,源出天井灣,納諸谷水。東南流繞周明堂側,曰天津河,右會旋螺峪水。又東南經竹子園南,右會鷹愁疸水。又東南經大津口村北,又東經青山北,曰麻塔河。北四里有仁育庵。又東左會龍門溝水。又東北介仙源嶺、鹿町山之間,曰津拱河,陡岸深凹,昔人所云「石釜」也。又東北左會岩洸河水。又東而南媽了入石汶處。北八里為門家墅,為會仙觀故址,元道士孟養浩修煉於此。有至元五年鹿森記碑。旁有方井,井四洞,淵泓莫測。觀北為雨金山,有伏金石,傳昔大雨衝出金礦。東北六里為大盧山,東南三里為小盧山,中夾岩洸河,過黃坂前村東。西北十三里為轉山,為石屋寨。國初侍郎王度、知縣范惟粹故居也。

  自黃坂東北,過兩港村三、四十里,至長城嶺下,槲林尤勝,岩洸河發源於此。小盧山東八里為祝山,單椒園特,有國初巡按趙宏文墓。東北二十里為九坂嶺,為九曲峪,水西流過雨砧崖淥池,南折至九頂山後,又東匯金井河。東南一山曼衍,背聳溪深,上有數穴如頤,俗名旁山,又曰石窟山,或稱肅然山者,誤。《封禪書》:「漢武帝禪泰山下址東北肅然山。」舊志未詳。顧炎武考引《酉陽雜沮》,以長山縣長白山當之,非是。《魏書?崔光傳》:「弟敬友,嘗於肅然山南設食,以供行者。」又萊蕪王許保北有山,碑雲「古宿岩山」,恐即肅然山也。按:楊邱山東有小陵,舒暢崛起,是其地矣。

  自祝山東五里為狼虎谷,水西南流入汶。《五代史》: 「黃巢死於泰山狼虎谷。」《聞見後錄》:「巢為尚讓所急,陷泰山狼虎谷,乃自髡為僧,得脫於此。」並存考。東北三里為九頂山,南有大冢,俗稱為黃巢墓。金井河繞山東南,折而西南,其河西涘曰西金井,人或淘金於此。以東金井在河東涘萊蕪境也。又西南經漢里村,東入汶。《岱史》載:「岳西桃花峪,嘗有人采白金礦。」《山海經》雲「下多金」是也,又雲「其上多玉」,今不可見。然岳巔時炫光彩,意或玉韞之輝與?《文獻通考》:「後齊天統初,岱山封禪壇玉璧自出。」殆其驗矣。

  石汶又南經崖下村,東有育英書院、明州人李汝桂講學其地,世稱理學名儒。又南有李汝窪墓。石汶又南經山口村,東抵故奉高西。自天井灣至此。逶折九十餘里,左受萊蕪原山之水,過古博邑城北,合為塹汶。西南流有塹汶河村,碣曰「古靜封鎮」』。《縣誌》誤以大汶口村當之也。按:《述征記》「泰山郡水有北汶、嬴汶、牟汶、柴汶」,與《水經注》之「石汶」,世稱「五汶」,皆源別流同,其經流總名大汶。又西南與萊蕪之牟、嬴二汶會經無鹽山北。又西南過博縣故城南,右會北汶而南折,循徂徠西麓,過陽關故城西,至大汶口東,左納柴汶,本名小汶,大小二汶交流。又西南經東平、汶上界,入南旺湖分水口,南北分流曰運河也。

  其在西北麓者:避人廠西北有船石,層崖闊數丈。西北為看月岩,為沐龜溝。水西北流經李子溝,至老虎窩,入桃峪。又北土地平曠,亦日快活三里,有雲台庵故址。庵後石廠深廣,而西辟曰夕陽洞—— 所謂「上石屋」也。

  自桃峪之北而起者,其水過陀頭岩,南折而西北為混元池,石岸皆黑,中央獨白,如月印澄潭。又西北過雁窩崖西,陡崖多雁巢。北為清風嶺,其嶺延亘孤高,鑿蹬崎嶇。下為老虎窩,石穴深暗,中有水。又東石廠相通,最深敞。側有玄都觀,久圮。又西北為龍灣,邱巒突出如島嶼。下有碧花池,石皆碧紋,天然池甃。又西北經黃石崖南稍西,林木匝里許,中為野人之廬。轉而北三里為映霞峰,舊有傅老庵,下為香泉,水南流入桃峪。西北為猛虎溝,蓋孔子嘗嘆「苛政猛於虎」,後人強名之耳。為花園地,多金銀花。為青天嶺。北至長城嶺,兩嶺夾澗。其澗一源兩分,即《水經注》「分水溪」也。一東南流,一西北流。西北流者:出青天嶺,西南至泰、長兩縣界首村,過浚川橋折而西北,其經流曰中川,循長城鋪達於崮山,左納靈岩諸谷水而注。東南流者:繞青天嶺東麓南折,右會虎溝水,過海眼、桃花峪,再轉東南,其經流曰北汶,與中川分流各半,故又名泮河。或謂從桃花峪分流,非矣。按:長城嶺俗呼大嶺,古長城所經,《戰國策》所謂「齊有長城巨防」者也。《史記?六國年表》:「齊威王十一年,趙取我長城。」《楚世家》:「還,蓋長城以為防。」《正義》曰:「《泰山郡記》云:『泰山西北有長城,緣河經泰山干余里,至琅玡台入海。』《齊記》云:『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今《泰山郡記》、《齊記》皆不可見。而《竹書紀年》謂「周顯王十八年,齊築房以為長城。」其時蓋齊威王之二十八年。而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引《管子》云:「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則春秋時已有長城矣。城因山為之,起平陰之防門,緣泰山北岡而東經萊蕪、博山、臨朐、沂水、莒州、日照、諸城,婉蜒幾二千里,至膠州海中大朱山止焉。《泰山郡記》及《水經注》、《括地誌》,皆謂至琅玡台入海,或指地著者而言,其實相距尚六十里也。

  陸 

  猛虎溝西南為河上林村,多桃樹。峪水又西南曲,中有石窟,深不測,日大海眼。西納白草峪水。峪南為幞頭岩,形如岸幘。西南為老鴉峰,俗名老鴉尖。東南舊有碧峰寺,圮,蕭大亨碑記在焉。西南為秋遷山,下為秋遷峪,有桂師庵故址。西崖一洞深窈,《岱史》稱「白鶴洞」——所謂「下石屋」也。又南為龜灣,其下長石欹斜,日石艃,達於小海眼。西南為西神庫,巨石朗潤谽(谷牙),躋之搖動,或謂中有寶藏雲。又南經中軍坪,石闊多文彩。又南注大小養魚池。迤西為襁負山,即《岱史》「襁山」也。以大山負小如襁子狀。山半有鏡兒石,經一丈余,瑩削如鏡。東南有坦地,約十畝,俗呼台子地,舊謂古雲台庵,有明正德釋道轉重建三教堂碑。西南為元君廟,內有玉皇殿及鐵佛殿,移碧峰之鐵佛建此。魚池南即桃花峪會歸處,舊時多桃樹,又名紅雨川,有今上御創《桃花峪》詩勒北崖。又西南出峪口,再折而東,經新莊達於二十里舖。又東南過高里山南,又東南過全標店東,自分水溪至此,傾曲凡八十餘里,總名泮河。上納三溪之水,合於大漢河。

  自桃峪之南而起者,混元池下三汊澗自西來入之,西為十字峰,峪水又西北,大倒溝自西來入之。溝西為青龍宮故址。南為青嵐嶺。西為丁香峪,多紅白丁香花。西為思鄉嶺。《岱史》云:「人死魂歸於此,而思鄉也。」峪水又西北,小倒溝自西來入之。溝西為南頂,峰巒突起。頂西南為胡桃園,多胡桃樹。南為梯子山,為石廠。溝西有玲瓏石。梯子山西南為透明山,陡削玲瓏。北拱老鴉峰,宛如几案。南有摩耳石。東南為東神庫,石若垂簾,無苔痕,時或光彩閃爍,與西庫埒。東為龍山,上為姜倪寨。南一石,若人形,名曰真人峰。西南為黃石岩。岩南有白姑庵,白姑無所考,或因黃姑而附會之耶?南為車道岩,北有雙溝如轍跡。又西為筆架山,五峰排列,崖崿倒懸,多野巢,即《岱史》「雕窩山」也。山北為羊欄坡石,《岱史》謂「仙人牧地」。周有巨石,秀麗尤奇。山南為燕脂坡,地多燕脂瓣花。

  青嵐嶺南為猴愁峪,西為白練石屋,中巢拖白練烏。西南為水闥石屋,出水不竭。又南為拔山,視諸峰差高,《岱史》謂之「雁飛嶺」。東有一石聳立,曰回雁蜂。東北為燕窩石,大石有窟如燕窩。轉而南為水鈴山,水聲觸石似鈴也。東南為烏龍潭,西為罈子澗。

  拔山西為五峰頂,東岩蒼松叢茂,俗呼松樓。東北有黃姑庵。按:黃姑,牽牛星別名也。拔山五峰之間曰風門。南為迎風嶺,下有枯石河,水東流經龍潭,南拆過大埠嶺,東入泮。又南為西橫嶺,其嶺西自桃花峪,東至烏龍潭,橫亙二十餘里。西上為黃金口。西北為海棠峪,多秋海棠花,高三、四尺,夏日即開。西南為臍子溝,中有臍子峰,一石崛秀,流水盤旋。西為刺揪山,以多刺揪樹得名。西為土綿山,陡險巔平,黑壤十八畝。西南為駝駱嶺,有藏峰寺,創於元,重修於明,有碑記。東為蓑草泉,南流入泮。西為(禾苗)峪。西二十餘里為三綰山,三峰相連如鼎足。有龍駒寺,明時重修,寺前古木參天。甘溜泉東流入於泮。西十二里為黃山,酒泉瀝瀝。古有廷慶院,宋海定禪師重建,元、明皆重修之,額日「雲台寺」,州人周冕記,西為肥城縣界。

  其名跡在城中者:岱廟東南為東嶽冥福彈院,唐開元間創建,後唐釋智順、後晉志隱皆相繼增修。偽齊時海岩重建,改曰崇法禪院。元重修之。內有後唐長興四年敕牒碑,偽齊阜昌二年重刊,額曰「特賜冥福彈院地土之記」,碑上下兩層,字大小不一。後晉天福周元休撰《東嶽冥福禪院新寫藏經碑》、明正德任文獻撰《重修寺碑》可考。《佛頂尊勝陁羅尼經幢》無年代書人姓名。金泰和党懷英撰《新補塑釋迦佛舊像》斷碑云:「舊為岳祠奧區,釋迦佛像主伴凡五位,並遷置於賜書閣之廢基,有鄉者趙璠以正殿曠久,始就緒重新之。」其曰「賜書閣」,則藏曆代敕牒及御書、經文、典誥處,今斷碑移置縣署土地祠壁。南為龍王廟,即宋封白龍為淵濟公也。乾隆三十年知縣程志隆以白龍池淵濟公祠久廢,始建祠城中。

  大津口東五里為青山,絕頂巨石如冠。《漢書》:「昭帝元鳳三年春正月,泰山大石起立,高丈五尺,有白鳥數千集其帝焉。」南為望仙台,《岱史》云:「漢武帝築也。」東南有皇姑庵。青山東四里為升仙嶺,東南為石汶,源出天井灣,納諸谷水。東南流繞周明堂側,曰天津河,右會旋螺峪水。又東南經竹子園南,右會鷹愁疸水。又東南經大津口村北,又東經青山北,曰麻塔河。北四里有仁育庵。又東左會龍門溝水。又東北介仙源嶺、鹿町山之間,曰津拱河,陡岸深凹,昔人所云「石釜」也。又東北左會岩洸河水。又東而南媽了入石汶處。北八里為門家墅,為會仙觀故址,元道士孟養浩修煉於此。有至元五年鹿森記碑。旁有方井,井四洞,淵泓莫測。觀北為雨金山,有伏金石,傳昔大雨衝出金礦。東北六里為大盧山,東南三里為小盧山,中夾岩洸河,過黃坂前村東。西北十三里為轉山,為石屋寨。國初侍郎王度、知縣范惟粹故居也。

  東有會真宮,即古奉高宮。宋真宗東封,嘗齋於宮之穆清殿,以宴群臣父老者也。《岱史》云:「元張志純居會真官數載,道行超群輩,賜號『崇真保德大師』,授紫服。」宮在明時尚有玉皇殿及李白詩刻,成化十八年重修。萬曆二十二年八月初七日悉毀於火,僅存志純偈頌勒壁。後即故址改建關帝廟,歲時致祭於此。內附張仙祠,《岱史》云: 「唐開元中與李某同至泰山學道,李辭歸襄陽,後張仙系林擒以示異,故祀此。」

  又南為魯兩先生詞,其學館向在岱廟,地並於廟,而後徙於山麓。大定十九年始建祠於大門之左,党懷英記。此則二十三年知州胡瑄請於朝而建者,吳寬記。國朝順治十年,道施閏章等重修,為文以記,今名二賢詞。西北為和聖祠,多明人石刻,歲時祭焉。

  岱廟西北為長春觀,元初知州張郁建。金鄉女冠訾守慎嗣法於燕京長春國師,後修真於此,賜號「妙真觀」,圮。有中統二年元和子記碑。《金石文字記》云:「長春觀有元丁亥年碑。」《岱史》云:「有邱神仙牒及成吉思皇帝敕旨碑。」並亡。按:邱神仙即元之邱處機,成吉思皇帝者元太祖尊號也。

  城北門外西北隅為白雲觀,明萬曆間周藩奉國將軍勤鯤建。祀王母,其後增祀元君。殿設雕欄,樓榭層暉,今改稱梳妝院。其東為駐蹕亭,乾隆三十五年建。

  城東門外東北隅為風伯雨師廟,元至元年建。《岱史》云:「按《天文志》風伯箕星,雨師畢星也。」先是廟廢,止遺一碣。明成化二十二年旱雲不雨,或油然雨狀,輒為風散。知府蔡晟詣其所祭之,風息,大雨如注,因復立廟,尋圯。嘉靖中知州鄭豸易以壇。

  城南門外迤東有台基,其上即宋真宗《登泰山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五石合成,制若屏障。高九尺,通寬二丈三尺一寸;額高二尺八寸,寬四尺八寸。與岱巔殘碑字畫無異。以園台在山頂,故字從北向,俗呼陰字碑。明巡按吳從憲篆刻其前,曰泰明碑。其北舊有吳從憲所建泰陰享,並自為記。揭其亭曰「昭事上帝」,翌其門曰「升中古蹟」。東南為宋封祀壇故址,真宗東封時所築,有王旦《壇頌碑》。又有九宮貴神壇,久廢。陰字碑南為朝覲壇故址,有陳堯叟《壇壇碑》。壇上舊有壽昌殿,真宗以朝百官者也。又有瑞雲亭,《泰山紀事》云:「當時御香亭也。真宗將登封,齋於會真宮之穆清殿,有黃白雲如幢蓋,龍鳳狀,起太平頂。焚香再拜,雲變五色,復有雲如橋梁,紫雲覆之,久而不散,遂以名亭。」今改為山川壇。又東南為唐封祀壇故址,《唐書?禮樂志》:「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為園壇,山南四里號封祀壇,旋名封祀壇曰舞鶴台。」玄宗時亦為壇於此,有張說《壇頌碑》,佚。壇北舊有白騾冢。鄭棨《開元傳信記》:「上將登封泰山,益州進白騾至,潔朗豐潤,權奇偉異。上遂親乘之, 柔習安便,不知登降之倦也。告成禮畢,復乘而下。才下山坳,休息未久,而有司言:『白騾無疾而殪』。上嘆異之,諡曰『白騾將軍』。命有司具槥櫝,壘石為墓,在封禪壇北一里余,於今存焉。」《岱史》所載本此。《泰山小史》謂「在岳陽,碑記冢跡尚存。」《泰安縣誌》「在紅門東」。然紅門東有豐碑斷踣,趺下磨滅無字,惟碑額棱上有「垂拱元年月廿五造二年五月」十二字,碑側猶存宋人題識「當日東封安在哉,茫茫今古泯塵埃」,字句可讀。翻轉審視,底面有行書,字影差小,隱隱莫辨。按趙明誠《金石錄》云:「唐登封紀號文,高宗撰並行書,飛白書額,小字,乾封元年二月。一勒石山上,不知毀於何時。一立碑山下。」意或武后補刻,以殘碑及《開元記》證之,白騾冢在城東南,今失其處矣。南郊有皇恩碑亭,乾隆十三年士民恭建。

  大津口東五里為青山,絕頂巨石如冠。《漢書》:「昭帝元鳳三年春正月,泰山大石起立,高丈五尺,有白鳥數千集其帝焉。」南為望仙台,《岱史》云:「漢武帝築也。」東南有皇姑庵。青山東四里為升仙嶺,東南為石汶,源出天井灣,納諸谷水。東南流繞周明堂側,曰天津河,右會旋螺峪水。又東南經竹子園南,右會鷹愁疸水。又東南經大津口村北,又東經青山北,曰麻塔河。北四里有仁育庵。又東左會龍門溝水。又東北介仙源嶺、鹿町山之間,曰津拱河,陡岸深凹,昔人所云「石釜」也。又東北左會岩洸河水。又東而南媽了入石汶處。北八里為門家墅,為會仙觀故址,元道士孟養浩修煉於此。有至元五年鹿森記碑。旁有方井,井四洞,淵泓莫測。觀北為雨金山,有伏金石,傳昔大雨衝出金礦。東北六里為大盧山,東南三里為小盧山,中夾岩洸河,過黃坂前村東。西北十三里為轉山,為石屋寨。國初侍郎王度、知縣范惟粹故居也。

  城西門外南折為靈芝銜,《宋史?真宗本記》:「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丁未,法駕入乾封縣奉高官,戊申王欽若等獻泰山芝草三萬八干余本。」此街之所以得名也。迤東有青岩書院,明宋燾青岩社也。康熙中趙國麟嘗講學於此。巡撫蔣陳錫檄知州石鍵增葺。乾隆五年知府王一夔以泰山書院久廢,就宋氏社拓修,因易名。街南為靈派候廟,後晉天福六年建,其神舊稱(奈)河將軍,又曰通泉侯。宋真宗東封,泉水方涸,俄有清流湧出,賜封靈派候,有元豐王彧撰《重修木棖記》,元至元王正撰《重修廟記》,碑具在。西有金星泉,水南流,明人建金銀橋,引城濠水入(奈)河。今僧道作法事,有金銀橋、(奈)河橋,以誑世取財,蓋藉此附會耳。河西涘為煉魔堂,一名岱嶽禪林,嘉靖間主薄州人張思齊同弟思周、思()以禳父疾建,有提督肥城李邦珍記。

  南為靈應宮,元君下廟也。廟創無考,萬曆三十九年奉敕拓建,賜今額。有張邦紀碑。其制前後殿廡迴廊周密,順為崇台,四門,上起銅樓,號「金闕」。殿宇、欄 、像設,皆范銅鍍金為之。舊在岱巔,嗣後移遙參亭,復置於此。其東為駐 亭,乾隆三十五年建。

  西為社首山,高僅五丈,《封禪書》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注、應劭曰:「山名,在博縣。」《唐書?禮樂志》:「高宗為降禪壇於社首山上,旋名降禪壇曰『景雲台『。玄宗禪於社首。」《宋史?禮志》:「真宗禪社首。」有王欽若壇頌碑在焉。又《宋史》:「太平興國中,有得唐玄宗禪社首玉冊蒼璧,至大中祥符元年令瘞於舊所。」後立相公廟,神稱高里,為東嶽輔相。壁勒元豐胡元資記,或為趙韓王者誤。西北有對岱亭,明李戴、毛在建。西南有環翠亭故址,近改為閻王殿。下有後晉總持咒幢,天福九年僧歸仁正書,字多剝蝕,後書題名。內有岱嶽鎮使及岱嶽鎮都虞侯官名,則舊志所未詳。

  西為亭禪山,本名高里山,崔嵬類龜,《漢書?武帝記》「太初元年十二月禪高里」即此。注、伏儼曰:「山名,在泰山下。」注、師古曰:「此高字自作高下之高,而死人之里謂之蒿里,或呼為下里者也。字則為蓬蒿之蒿。或者既見泰山神靈之府,高里山又在其旁,即誤以高里為蒿里,混同一事。文學之士共有此謬,陸士衡尚不免,況其餘乎!今流俗書本,此高字有作蒿者,妄加增耳。」山之陰有古仙洞,訛謂鬼仙,蕭協中曰:「洞深暗,余嘗偕友探奇,執燈籠火種而入。曲徑寬隘者三,有窟不甚深。內石床一,石磴二。登床捫其頂,一穴上有巨石塞之,旁無所通矣。」山之陽有玉仙石,片石瑩潔。乾隆二十六年,知縣程志隆廣栽松柏,培護之。迨三十四年,工人採石,自洞門上下劈去數丈,而形勢遂失其舊。高里、社首之間,為高里山神祠,額曰「森羅殿」。顧炎武曰:「自晉陸機《泰山吟》始,以梁父、高里並列,而後之言鬼者因之,遂令古昔帝王降禪之壇,一變而為閻王鬼伯之祠矣。」祠創建無考,元至元二十一年重修,徐世隆記。明成化三年重修,許彬記。萬曆間奉敕重建,見岱頂天啟銅牌。

  城南四十里為介石山,《岱史》云:「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禪於此。」按:《宋史》無其事。南二里許為石閭山,有尋真洞,《漢武帝本紀》「太初三年所禪」即此。按《史記》:「石閭者,在泰山下址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閭也。」《縣誌》以俗所云五道嶺當之,誤。五道嶺在其北十里。石閭南三里為亭亭山。《史記》稱「黃帝禪亭亭」。《水經注》:「汶水又西南經亭亭山東,黃帝所禪也。山有神廟,水上有石門,舊分水下溉處也。」《漢書?地理志》「泰山郡巨平」,註:「有亭亭山祠。」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山神為廣禪侯,遣秘書丞直史館姜嶼致祭。有御製碑。元知州張郁、知縣張佺重修。

  南十三里為大汶口,有石橋,雍正間重建。《水經注》:「汶水又南經巨平縣故城東,而西南流。城東有魯道,《詩》所謂『魯道有蕩,齊子由歸』者也。」按:巨平為晉羊祜原封采地,武帝以平吳功封南城侯,因辭不拜,仍為巨平侯,上從之。有今上御製《羊祜城》詩,即此。又西三里許,過衛駕莊,為行宮。內有四賢祠,乾隆三十年車駕南巡、三十六年幸曲阜駐 於此。有御製《四賢祠》詩曰:「孫、石氣求永聲應,孔、胡異轍並升堂。」

  大津口東五里為青山,絕頂巨石如冠。《漢書》:「昭帝元鳳三年春正月,泰山大石起立,高丈五尺,有白鳥數千集其帝焉。」南為望仙台,《岱史》云:「漢武帝築也。」東南有皇姑庵。青山東四里為升仙嶺,東南為石汶,源出天井灣,納諸谷水。東南流繞周明堂側,曰天津河,右會旋螺峪水。又東南經竹子園南,右會鷹愁疸水。又東南經大津口村北,又東經青山北,曰麻塔河。北四里有仁育庵。又東左會龍門溝水。又東北介仙源嶺、鹿町山之間,曰津拱河,陡岸深凹,昔人所云「石釜」也。又東北左會岩洸河水。又東而南媽了入石汶處。北八里為門家墅,為會仙觀故址,元道士孟養浩修煉於此。有至元五年鹿森記碑。旁有方井,井四洞,淵泓莫測。觀北為雨金山,有伏金石,傳昔大雨衝出金礦。東北六里為大盧山,東南三里為小盧山,中夾岩洸河,過黃坂前村東。西北十三里為轉山,為石屋寨。國初侍郎王度、知縣范惟粹故居也。

  柒 

  大汶口東南三十里為梁父山,平衍突出。《封禪書》:「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其上舊有地主祠,《史記》:「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蓋天好陰,祠之必於廣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 。」漢武帝及光武帝皆降禪於此,而壇址無存。南為梁父城,漢時置縣,屬泰山郡。《水經注》引《開山圖》曰:「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甫主死。」王者封泰山禪梁甫,故縣取名焉。諸葛亮幼從父為梁父尉,父卒後徙居南陽,好為《梁父吟》謂此也。今其村為梁父雲。

  城西南七十里而有蛇邱故城,今樓上村是也。《水經注》:「汶水又西,洸水注焉。」今炎之濟河。又西經蛇邱縣南,縣冶鑄鄉故城。《春秋左傳》「寶叔娶於鑄」者也。汶水又西,蛇水注之。水出縣東北,西南流經汶陽之田,齊所侵也。自汶之北,平暢極目。僖公以賜季友即此。蛇水又西南經鑄鄉城西,《左傳》所謂「蛇淵囿」也。故京相 曰:「今濟北有蛇邱城,城下有水,魯囿也。」俗謂之濁須水,非矣。按:蛇水上納靈應諸泉,又曰匯河,基下游即濁須水,或謂之濁河。西南三里許有汶陽故城,今城上村是也。《水經注》:「汶水又西南經魯國汶陽縣北,王莽之汶亭也。縣北有曲水池亭。《春秋》桓公十二年,經書『公會杞侯、莒子於曲池『。《左傳》曰:『平杞、莒也。』故杜預曰:『魯國汶陽縣北有曲水亭』。」按:樓上、匯河之間有土丘,傳為曲水亭址。汶水經汶陽城南,不在其北也。城上村南七里為闕陵故城。《水經注》:「漢章帝元和三年東巡泰山。立行宮於汶陽,執金吾耿恭屯城門於汶上,基塹存焉,世謂之闕陵城也。」迤西立元君廟,圯。而《通志》以汶陽、闕陵為一城,並曲池載入寧陽縣境。又西約二十五里為顏子坡。《岱史》云:「州治西南境有高坡,孔子引顏淵望吳門系馬,因與俱下於此。」

  城東南二十二里,有橫埠狀類龜,埠北之田曰龜陰。按《水經注》:「博縣北有龜山,山北即龜陰之田。《春秋》定公十年,齊人來歸龜陰之田是也。」西南有石塔五級,曰聖塔,蓋遇旱乾水溢,禱輒應。金明昌三年李德元等建,壁勒安升卿記。南三里即博縣故城,漢之博也。城東為天封寺,舊號郭頭寺。宋祥符有事泰山,更以「天封」為額,金大定二十四年僧道先、法越重修,有党懷英碑記。

  泰山東南三十里為徂徠山,山於泰山猶旁幾然。《水經注》:「山多松柏。《詩》所謂『徂徠之松』也。《鄒山記》曰:『徂徠山在梁甫、奉高、博三縣界,猶有美松,亦曰尤崍之山也。赤眉渠帥樊崇所堡也,故崇自號尤崍三老矣。』後魏《地形志》:「泰山郡梁父縣,有徂徠山在北。」《輿地廣記》:「唐省梁父入博城。」歐陽修曰:「徂徠魯東山。」孔貞 曰:「龍脈自泰山傲來,經金牛、龍山蜿蜒東赴,至水音堂逾汶,盤結於此。大、小汶絡其面背,山周百六十里。」

  自郡城至山北,蹊徑逼窄。游岱宗而探徂徠之勝者,則繞山之東西兩路,自前而入,約百餘里。自山南而突起者,為三嶺崮,一名三台山。北岩曰「獨秀峰」,傳雲李白題勒。上為九龍宮,中為玉皇廟,明崇禎間重修。其下為感應侯祠,祀徂徠山神。《山東通志》:「金明昌元年封為護國感應侯。」今祠圯,松柏猶存。

  西北里許,崖壑瀉水,羊公河出焉。逶折西南,流經羊祜廳北,又西南注小汶。西北五里為二聖宮,古稱二聖堂,元鹿森隱居處。東南峭石壁立,篆書「貧樂岩」、「演易齋」諸跡。杜仁傑為撰銘,殘缺不可讀。許衡嘗讀書於此,匾其室曰「魯齋」,後即以為號。堂創於元初,開國侯徂陽時珍建,有益津高詡碑記。增祀玉皇閣、王母殿、三清殿。稍北石洞方廣,趙國麟名曰「簞瓢」。

  大汶口東南三十里為梁父山,平衍突出。《封禪書》:「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其上舊有地主祠,《史記》:「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蓋天好陰,祠之必於廣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 。」漢武帝及光武帝皆降禪於此,而壇址無存。南為梁父城,漢時置縣,屬泰山郡。《水經注》引《開山圖》曰:「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甫主死。」王者封泰山禪梁甫,故縣取名焉。諸葛亮幼從父為梁父尉,父卒後徙居南陽,好為《梁父吟》謂此也。今其村為梁父雲。

  又北乳山秀峙,舊多竹木,溪水繞前而西注,古刻「竹溪佳境」於岩。按孔氏《紀勝》:「唐天寶間,李白、孔巢父、韓准、裴政、陶沔、張叔明隱此,號竹溪六逸堂。」然二聖堂即六逸舊基,而俗誤以黨竹溪當之也。

  乳山之北,響水河出焉,上納諸谷水匯此,西曰日新池,達於毛老谷。過茅茨村南,又西入大汶。東北四里為萬松嶺,下有石屋,甘泉清冽。北十里雙峰頡頏,為徂徠絕巔,亦曰「太平頂」。古有感應侯祠,今並其基亡矣。頂西有紫霞洞,下為李源寨,自來泉飛流。

  自乳山西二里舊有毛姑庵,元初州人毛仙姑居之,修持三十餘載,臨化留頌。泰定軍節度時宥為紀石於墓,遂稱其地為毛老谷。西十里為懸珠山,康熙間高沙臥雲者居此,因立臥雲庵,祀呂仙,圯,移像於南樓。有九龍嶺、八道溝、石溜峪,東崖懸石如珠,此山之所由名也。匯水為漿池,南流匯響水河。西三里為藥山,有聚泉庵,俗稱大庵。西五里為北頂,有佛寺,明弘治間僧文原重建,州人徐鑒記。西為廣長嶺,西五里為團山,有古四禪寺,北齊河清二年創建,金大定二年奉敕重建,賜額「法雲禪寺」,有敕牒碑。僧法潤、福燈相繼住持,元至元間高峰禪師重修。乾隆三十四年七月四日大雨,東山裂泉橫流,而寺基無存。上峪之水西流,曰滄浪溝,中屹立一石,《泰安縣誌》謂之「曬纓台」。又西南入大汶。西南里許為望山,有老君洞。南五里為他山,白蓮泉發源處,水西南流經積穀山,南入大汶。泉北有法雲禪寺,僧福燈建。有大定二年敕牒碑。碑上、下兩層,上刻敕牒,下鐫張莘夫記。

  自三嶺崮東六里為女智崮,西北四里為天平前寨,赤眉所堡即此。地極平暢,壘石為台,基址猶存。又東三里過青風頂南,又北二里跨澗為橋,名曰隔塵。西為升仙台,北為隱仙觀,祀呂純陽。內有玉帝閣、三清殿,明萬曆中有於仙號螈虛者辟此,修養有年,蟬蛻完真。觀門外古木夾徑,多桃竹,曲水匯池南流有康熙間趙國麟撰《瞻田碑》及題刻「徂徠第一」、「桃源深處」諸跡。又西南二里為桃花峪,自觀東石屋東辟有天然丹灶,傳為於仙煉丹處,國麟書「煉丹爐」三字。

  稍東為 石峪,石陂廣數畝,飛瀑雪浪,勢若建瓴。至觀南與西澗合流,繞天平寨,又西南注羊公河。觀北逾小普陀岩二里,孤峰插天,世謂之貴人峰。西有於仙葬衣冠冢。貴人峰東四里為風門口,為西別谷,水東南流里許有釣魚臺。東南三里過 山南,朱櫻夾岸,曰櫻桃園。東二里為演馬嶺,為東別谷。水西南流五里,與西別谷合流,南注小汶。嶺上為趙州庵,圯。僅存呂佩閣,中為北斗殿,俗呼團瓢。下為三皇廟,舊稱寺基。

  南五里為寨山。又東五里為薤山,藍溪出焉。水東南流過鎮裡村西,又南入小汶。其上有光華禪寺,寺創於看起後魏,宋祥符間賜號曰「崇慶」。元初時珍重修,高詡記。內有浚池,注茶舍。東南里許一巨石,南面刻北齊時隸書《大般若經》字徑五寸,多剝蝕,惟「曰空有無」十餘字隱隱可辯,後書「冠軍將軍當父縣令王子椿」。余猶有「道」字、「僧真造」數字。其東面大書四佛名,末有「中正胡賓武平元年」,《縣誌》以中正誤為正月。薤山東北為園瓦崖,為大悲庵。東南三里為映佛岩,上刻隸書「《般若波羅密經》冠軍將軍梁父縣令王子椿」十七字,基文云:「文殊師利曰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羅密佛言般若波羅密無□無□無名無相非□□□無歸依無洲□無□無福無□無□如凡界無古今□亦無」缺三十二字。普僖武平元年僧齋大眾造,後有四字類押狀,不可識,字徑一尺及七雨不等,蓋因石為之。

  又東一里為黑山。東五里為松山,有松岩洞。東南一里為 蒙山,其山兩穴可通,曰 蒙洞。又南里許為兩埠山,兩山對峙如岸——以上皆屬徂徠之陽。

  自絕頂北二里為芍藥峪。峪東北三里為紫灩池,產九節菖蒲及玲瓏草。水東北流經天平後寨,東至沙溝河,北折過西莊,又西北入大汶。峪西北二里為花坡。北二里為中軍幛,以地處徂徠適中也。康熙間建三清殿,前有地洞深暗。西為招軍石,周多石舂。旁有塢旺泉,下為大峪水,西流入鷹愁潤。北五里為玲瓏山,秀拔玲瓏,有野人洞,相傳唐王希夷嘗隱此。自中軍幛東二里為金魚石,巨石中有魚形,若隱若現,相傳一夕風雨,石劈化龍去,半踣於地,兩石魚痕宛在,有明知州許應元題識。

  東五里為長春嶺,黃壤秀異,周袤約十里。宋石介卜築其下,多從游者,世謂之「徂徠書院」。今遺址猶稱為「講書堂」。所著有《徂徠文集》二十卷。明人采《怪說》二篇入《諸子匯函》。俗稱石介因「竹溪六逸堂」築室著書,非是。旁有姜潛別墅,號曰「讀易堂」。石介在蜀寄題詩曰:「連雲棧外四千里,讀易堂中一帙書。」

  北為天平後寨。按:此寨去中軍幛不元,皆樊崇聚兵處,有演武場柱窩遺蹟。又東為龍溪,水東北流過燕子石屋側,危崖瀑流而下,曰濯龍灣。以崖上凸起三畫,婉若游龍,故云。北導西折曰四里河,繞徂徠北麓,又西南入於大汶。天平寨東北為西仙霞塢,又東為鳳鳴山,若鳳舉其首。下為黃峪,又東為東仙霞塢。又東為虎穴山,為牛山。山南有朗僧洞、神化庵,山北有大藏峪。

  自中軍幛西四里,兩峰並峙,俗稱角山,三石懸立,曰秋遷峰。又西登士嶺為大寨口。迤東陡岸幽谷,則所謂鷹悉澗也。水北流經石匣溝,匯為白鶴灣。又東北會四里河。大寨口西北三里為攢石崮,北崖篆刻「竹溪」二字。水西北流經竹溪庵南,又西北繞轉山下,匯典水河入大汶。按:竹溪庵,金党懷英所居,著《竹溪集》三十卷。元在德間教授時震撰《竹溪庵碑》,字多漫漶。康熙間於其地立玉帝閣。轉山西為嶁岣山,為吳山,溝水西南流入大汶。

  又北三里為石氏塋域,介自為墓表。西一里有宋燾書神道碑 以皆上屬租徠之陰。

  徂徠山南二十里許為古南城,晉丈傅羊祜封邑,金於城內建大覺禪院,有大定二年敕牒碑。僧福善講法於此,元初僧道慶重建。城西有村曰羊,俗以為羊氏鵝鴨廠也。東北有大冢,《泰山紀事》稱羊續墓。按:續墓在新仄境,此不可考。城東北十里為岱山城。《寰宇記》:」北齊置,在乾封縣東南六十里,依徂徠山 。」今鎮裡村尚有城堞遺址。

  又南六里為宮裡鎮,有漢武帝廟,為漢武東巡駐 處,因而立廟。金毀於火,元時重建。

  又西南有柳里村 即古柳下也,和聖湯沐鄉巴里,北有和聖墓碑,久廢。

  宮裡南三十里為雲支山 ,培 園伏。《史記》無懷氏至周成王禪雲支者凡九。山上舊有云云亭,西下一石刻」賈氏書院」四字,傳煤時元賈進士讀書筏,失其名。其北遏坡曰羽林村,曰甘露。又西為古柴城,《水經注》:」淄水又西南經柴縣故城北。」《地理志》曰:」泰山之屬縣也,世謂之柴汶矣。」上接新泰縣龍堂山之水,至鎮裡村南,總名」小汶」。東納濁河泉合流,因名淄水。《齊乘》云:」泰山南亦有淄水。」即此。又西過羊祜廳南,又西過龍鄉故城南而注。云云山東南八十里為放城,林放故里也,有唐太和殘碑。

  故相國趙國麟嘗游徂徠山,著《紀游》,以貧樂岩 、 石峪為最,其形容入妙,固足以輝映前後。然前賢題詠半沒於瓦礫楱莽間,而名稱多從土人,則考訂為難也。甲申暮春之初,余偕友稽訪,杖履殆遍,所經丘壑祠宇,隨筆志之,未免引證瑣屑,但久幽之跡得附泰山而一彰,亦可以遙質相國也。——鈫識。

  捌

  泰山西北四十餘里為靈岩,古稱「方山」,或曰「玉符山」,多松柏,《齊乘》謂之十里松。元八達氏題識曰」岩前松檜時時綠」。東晉京兆竺僧朗事佛圖澄,碩學淵通,初止於琨瑞山降錫焉。嘗往來於此說法,猛獸歸伏,亂石點頭,靈岩所由名也。屬泰山郡,唐隸齊州山茌縣,尋改長清縣。元屬泰安州,後並濟南府。山自泰山逾長城嶺西北,經西棋子嶺,蜿蜒挺特,層崖削壁,面南向,周回六十里。

  自泰山後,鳥道碌鏃難行。登泰山繼游靈岩者,由泰安府城西北,繞山西麓而入九十里,經長清境之灣德村。東北經雞鳴山下,有台 、有洞,夜半嘗聞雞鳴。山西岩曰麻衣洞,元李堅棲隱處。東北過大溪,抵雙槐樹,為入靈岩者各路之會。由濟南府境東南而入,經靳莊,為宋靳八公故里。有大書「號啕哪別處,結采便飛去」十字,後書「熙慶留題」,疑為呂仙跡,勒遲賢亭壁。內設呂仙像。南為靳八公墓。東南經塔寶峪,西立石如塔,而中空瑩然。

  又東跨道為坊,額曰「靈岩勝境」,乾隆二十六年建。東南為黃峴山,有老虎窩。東為明孔山,其山一孔,南北相通。盤旋北入,內有石佛像,再入一窟甚深。山巔有靈光亭,圯。東為滌思峪。又東為大橫溝、崇興橋,俗呼大石橋。有宋釋仁欽修滌碑,大觀二年郭思撰,王高篆,郭升鄉正書,南向;其北面先勒元豐王臨飛白書「靈岩道場」四大字,並佳。明嘉靖林瓊撰重修橋碑。又名通靈橋。又東為小橫溝 、明空橋,俗呼小石橋,明時重建。橋東有龜背石。西南為滴水崖,乾隆二十二年車駕幸靈岩,賜名「雨花岩」三大字,及詩一首。又二十七 、三十 、三十六年詩三首並勒一碑,建亭。其地出上水石,澄泥如石,雖小亦自具丘壑。東南為凌霄峰,又東為黃茅岡,為南溪。東導野溝諸水,經此南會憩象泉而西注。龜背石東為北溪,即飲馬溝。李興祖《靈岩志》稱:「宋真宗幸靈岩,曾此飲馬得名。」有新石橋,明天啟中釋園桂建。東納彩泉諸水,經三空橋下,則淤阻伏流,至此復見屈曲。西南黃龍泉水自南來入之。其下曰滌思峪,又西與南溪交流,匯為大溪。又西石塢泉水自南來入之,又西北注於沙河,即《水經》所謂「中川」也。又西北過長清城,東北歸大清河。

  新石橋東為伽蘭殿,有明弘治間僧慧海重修碑,西壁勒宋李堯文題名。西南為地藏庵,東南為藥師佛 、殿思議佛蓼,並圮。

  又西北為方山神祠,壁勒前賢題詠,補書蘇轍詩跋。東旁有豐碑,地文書納大書」大靈岩寺」四字,北向,南面鐫僧家奴跋。

  北即靈岩寺,殿閣層暉。按北魏《孝文帝本紀》:「太和三年,起靈泉 、思遠佛寺於方山,遂屢幸焉。」迨正光初,僧法定復興拓建,曰「靈岩寺」。見宋郭思《石橋記碑》。《隋文帝本紀》「開皇十五年旅玉符」,疑即此。寺舊址在甘露泉西,唐貞觀時徙於西南麓,宋熙寧間移建於此,仍額「靈岩」,有敕牒碑。歷代修葺,制加詳焉。大門內三橋相併,中曰聚善,東曰虎溪,西曰接引,明時重建。凡寺內外諸水皆匯橋下,西注飲馬溝,今廢。

  二門內碑石林立。其在東者:金明昌周馳撰《田園記碑》一,明聖旨碑二,修廟碑二,泰山進香紀碑一。其在西者:宋嘉佑王逵撰《千佛殿碑》一,金明昌党懷英撰《靈岩寺碑 》一,元聖旨碑三,成化艾俊撰《感應記碑 》一。

  東 、西為鐘鼓樓。婁為大雄寶殿,殿七間,祀觀音 、文殊 、普賢。按:此蓼即宋之獻堂及山門,本無像設,皆明正德間魯藩所增置也。乾隆二十二年今上賜額曰「卓錫」、「名藍」。又二十七、三十、三十六年御製《靈岩寺祀佛詩》三首,勒大門外東崖。兩翼齋廡:東為韋馱殿,西為觀音堂,由甘露泉遷此。大殿北為五花閣,上禮三大士,下祀園通菩薩。閣四面各五間,門四,迴廊壯麗,宋嘉佑間僧重淨建,明正德中至珍重修,乾隆十一年性端重建。西有古檜一株,《志》稱:「唐貞觀中,僧陳玄奘降錫靈岩,將往西域求經,時有小檜,嘗摩其頂。」今乾枯枝茂,石欄護之。有今上御書「摩頂松」三大字,碑陰勒詩一首;又制御圖詩,碑陽勒詩一首,並建亭。其西為彌勒殿。又西地洞深邃,或曰魯班洞,亦曰巨和洞也。上為十五殿,大門外有宣和宋齊古施五百羅漢碑。五花閣東北為駐 亭,乾隆二十一年建,即彌勒殿舊基。內有古柏一株,明王之士碣曰「漢柏」,周垣勒前人題詠。又東北蒼崖之陽,卓錫泉出焉。世傳為佛圖澄錫杖卓出者,又名錫杖泉。水西流,匯為鏡池,澄泓充溢,俗呼「功德池」。有今上御書「卓錫泉」三大字,詩二首勒崖。舊有龍王廟,今改卓錫亭。迤東二井相連,碣曰「雙鶴泉」,《齊乘》稱「立鶴泉」也。陳壽愷云:「昔法定建寺,患其無水,雙鶴飛鳴,其下涓涓,果得二泉。」今一泉塞,碣亡。

  鏡池西北為千佛殿,殿七間,中祀毗盧漆藤,為之配以藥師 、彌陀,范銅為之。左右小佛千餘,即唐貞觀中僧慧崇所移建者。宋拓修之,明嘉靖間重建,傅光宅記。萬曆間德藩重修,康熙五十三年僧淨意重修。殿壁前後勒宋宣和間石刻。元蛇兒年國師法旨碑,蒙古字,明普大千造像碑,李 遠造像碑。東北為御書閣,慧崇建,《志》稱唐僧陳玄奘譯經處,有大觀仁時欽篆書閣額,萬曆年間重刊,而《志》誤為貞硯御筆。閣壁內外周嵌歷代石刻,如宋蔡卞所書《園通經》尤足貴也。北上有超然亭,圯,今為方丈禪堂。閣東為后土殿,宋時重修,有明嘉靖間僧洪霓重修碑。閣西為般舟殿,法僧祖居重修,周垣內外,皆嵌歷代石刻。

  西為辟支塔,塔九級,每級門四窗六,皆磚石為之。唐天寶中建,宋喜佑間重修,元 、明相繼修之。西偏為藏經殿,乾隆十四年毀於火,有元張起岩創建龍藏碑。其後為倚翠亭,迤西為和尚林,有唐天寶中慧崇塔及宋元塔銘。西北為松風閣,稍西為朝元殿,由甘露泉移此。南下為關帝廟 、后土殿,東為定公殿,圮。有金陳壽愷撰《定公圖序》碣,移置大殿西舍壁。明翼城王重修殿碑碚臥。又北為玉皇殿。

  自韋馱殿東為轉輪藏,德藩嘗修之。嘉靖二十四年重修,任士 記;萬曆四十四年重修,周尤鎰記;雍正八年僧性端重建。內為孔雀佛殿址,近改為公館。東為達摩殿,由甘露泉移此。

  自伽蘭殿東,過仙人岩為白衣殿 、星月樓及維摩庵,皆圯。庵為明劉亮采讀書地,號其室曰「面壁齋」,有題勒「面壁偈圖」 、「印泉」遺蹟。稍東為鐵袈裟亭,昔法定時有鐵物自地湧出,高六尺許,如袈裟披摺之狀,篆書「鐵袈裟」三字。舊在甘露泉這達摩殿,後置於此。旁有印池,水出函雲洞,繞亭而西注, 又北伏行會彩泉。上有接引佛殿,圮。東即彩泉,北溪源也。水西流經三空橋而注函雲洞。

  北為行宮,乾隆二十一年建。中有愛山樓,御書「巡方攬秀」額。北崖如屏嶂,有仁欽所建抱靈亭,又曰絕景。迤西別構觀花亭對峙。崖之東址甘露泉出焉,水西流繞甘露亭,又西過玉河橋下,復北折入御花園匯魚池,伏行而南,靈岩第一名泉也。有今上御書「甘露泉」三大字勒崖,復摹刻立碑建亭,又詩四首並勒碑陰、碑側及額兩面。   大門內迤西舊有石龜泉,涸。其地傳為金陳壽愷、元杜仁傑舊隱處,即《志》所載觀音、朝元、達摩名殿故址。古木參差,多老檀,磊砢臃腫,狀若虬龍,《志》稱「千歲檀」也。東北為小石廠,峭壁平台曰可公床,明釋真可憩此。《朗公傳》勒崖側,今上御製《登玉符山》詩二首磨勒於上。東為大石廠,一名半石崖。

  由小石廠而上,北為白雲洞,有今上御書「白雲洞」額及題詩四首,並勒洞壁。其旁有駐蹕亭,西過轉山亦有駐蹕亭。東上有宋政和張勱題「靈岩觀音道場」六大字,勒北崖。最高處為懸星岩,俗呼功德頂。石龕宏敞,有釋迦佛像,皆因石為之。北魏《孝文帝?本紀》:「太和三年於方山起文石室,五年建永固石室於山上,立碑於石室之庭。八年幸方山石窟寺。」蓋為此也。龕座刻宋、元題名。頂迤西為佛日岩,頂西北有飲虎池,西北流,中匯方泉。東崖有老佛窩,池水又西經積翠岩南,又西南流,小橫溝源也。

  拂日岩南為巢鶴岩,昔有雙鶴止此,直接石坪,幽曠坦豁,俗謂之曬經台。有今上御書「巢鶴岩」三大字及詩四首並勒一碑,建亭。前為蹲獅岩,或曰盤石也。東谷口有雲窩。又南懸岩有觀音洞,三門相通,內有石佛亭。東南多宋人題名勒崖。有坦地約三畝,不生草木,曰「無生地」。佛家以無生為上乘,故云。西為香霏岩,俗呼繡球山。

  自慧崇塔西北里許,北峪之水南流,經朝元洞、園光洞東而注,大橫溝源也。自白勢雲洞南三里為石尾峰,南為靈辟峰,峽通一線,即小天門。東二里有華岩泉,水北流入黃家峪,西折注於中川。北為華岩寺,圯。北五里為野老村,東晉中山張忠舊隱處。靈辟峰南為朗公山,西岩有朗公石,狀如老僧傴立。迤南為九曲峪、朗公寨。朗公泉水北流,東折南下三里,注靈帶河。朗公石西南為如來頂、快活岩、臥象嶺。又南為珠山,有野溝會納支水,南溪源也。又東雙峰皆園特,俗稱東、西磨山,中夾蘆溝水,東流南折會棋子嶺西曲溝水,曰三叉口。又西過長鋪,北注於中川。

  北峪之北有石廠,中一窟如井。西北二里有神寶泉,下為漬米峪。水北流西折入於中川。上為神寶寺,北魏正光初僧法定創建,今廢。有斷碑篆額曰「大唐州神寶寺之碑」,開元二十四年十月□子襄纂,兼八分書。碑側鐫行書《心經》最古,殘缺書人姓名。稍東有元大德十年聖旨碑。北為寶山,上立玉皇廟,有明嘉靖高奎撰重修碑。東曰神谷。北二里為黃尖山,兩崖對峙,俗呼梯子崖。崖上南北二山相連,曰雙峰。其陽石竅蓄水,甘美充溢,謂之醴泌泉。過其西折而東,北為石塢峪,幽廠尤奇如巢嶼,或稱棲佛洞,殆盡矣。

  泰山東北四十餘里為琨瑞山,一名金輿山,輿或作榆;又名崑嵛山,嵛訛作侖;又名金廬山。考《酉陽雜俎》,當名「金驢山」。東有金驢洞,《志》稱黑風洞,《齊乘》稱西龍洞山。酈道元云:「苻秦時竺僧朗居之,因號朗公谷,舊名琨瑞溪。」山勢秀拔,雙流如帶,面西南向,周六十里。

  自泰安府城東北,逾長城嶺,經玉皇嶺至百餘里。自歷城縣東南,經柳埠村至八十五里。山西北為神通寺,道元雲「竺僧朗大起殿舍」,舊稱朗公寺。隋開皇三年,文帝以通征屢感,故曰「神通」也。其制門閣兩重,北為大雄殿,東曰伽蘭殿,西曰達摩殿。有元至治邢天佑興公道德碑》,明弘治張天瑞重修寺碑。北為千佛殿,圯。有元大德《智京雲公碑》,明成化僧太初寺外護碑,嘉靖《重修千佛殿碑》。北為方丈,東為禪堂,又北為法堂,兩翼齋廊。《齊乘》云:「神通寺有汝泉。」按《歷城縣誌》:「寺內本無泉,惟方丈西有白龍池。」或即汝泉歟?然又塞於僧舍下。東廊下有朗公時所浚神異井,涸。寺西地敞豁,舊有藏經堂、轉輪藏、鐘鼓樓,圯。又有一台,有四門塔,極崇麗,皆石為之。塔前古柏一株,九頂蒼秀,傳雲漢植。其東有宋三壇寺,()堵波因石鑿成,紹聖間潘卞為撰銘。又東有染池、龍洞泉。洞門半掩,石龍半露。水自中出,經青龍岡、通聖橋,西注玉水。有嘉靖金城撰重修橋碑。寺西北隅地勢幽曠,中曰朗公塔,制最古,余多元時篆書塔銘。又西為千佛岩,峭崖絕壁,有大、小石佛千龕,多魏、齊及唐人所鐫,猶有造像記二十餘可識。

  又西北為黑風寨,地危險,昔人常避亂於此。為紅鶴崖,石壁凌雲,洞心()目,大觀也。又西北為季兒寨、泉子峪,為青牛寨、通天峪,巨石懸臥如梁,曰仙人橋。青龍岡東三里有海螺峪,匯錫杖泉,西南注於玉水泉。側有須彌塔,宋宣和間建,劉宋等題名。東南三十里為長城嶺,嶺南北水皆分流,《酉陽雜俎》謂之「分流山」。迤北為梯子山,谷水更多。東有仙人洞、雲梯澗,西為仙龍潭,玉水源也。玉水以玉符山得名,見《水經》及《注》。《歷城志》稱「錦陽川」。納諸水逶迤西北流,左會礦洞溝水。又西北經桃科嶺東,左會枯泉之水。又西北經平頭山東。平頭迤東為龍集山,上有玉泉寺,下為風門嶺,為劈山。又西北左會龍門峪水,又西北經齊王寨南,又西經琨瑞山南,曰琨瑞溪。梯子山西為天麻峰,孤獨泉北流。又西為松峰,下有龍池,亦玉水發源處。水西北流經窩鋪峪,有永興觀。又北過雙鎖山、紅山口西,右會三岔水。又西過金驢山南,又北與琨瑞溪合流,總名玉水也。左會湧泉之水,有湧泉橋,明萬曆間建,郭邦雲記。西偏為湧泉庵,隋開皇時重修,明嘉靖間重修,段雄記。玉水又西經屏風山南,有黃巢洞,為盤磴所掩,上立天齊廟,有明弘治韓相撰重修碑。又西經柳埠村南,中有紫微觀,圯。松峰西北為交戰峰,山勢突兀,頂有數穴,深不測,曰云洞。東為陡峪,多丹楓樹;西為雲谷,下有響泉。又西北為蚖洪峪,中有苦苣泉,為苦洪峪。琴泉,《劉乘》謂「泉甲天下,韻琴築而味肪醴」是也。又西北經靈鷲山,西有九塔寺,塔九頂,唐天寶、大曆間重修。內有觀音殿,明正德間重修,馬雄記;嘉靖間重修,許幫才記;碑具在。門外有聖水泉,又北經回龍山西。長城嶺北為秋遷台,山高陰寒,多積冰,曰冰台,經夏始解,又名冰泉。北經龍峽入印度泉。秋遷台西為玉皇嶺,下有蔚溝台。迤北為瓦子嶺,遍山皆瓦礫,《志》稱為「秦皇行在」也。

  又北為齊城峪,茶臼河出焉。中有試茶泉,懸流飛瀉,經康泉右會勺泉峪,水又北過白石崖西,左會避暑泉。水又東北經虎頭崖西,右會段華泉水,入於玉水。瓦子嶺西為梨峪,有潮音洞,上接印度泉水,經閻家河北流,右會石灰溝水,又東北會()池水。又北經三角洞東,又北右會石廠谷水。又北經青岡嶺東,入於玉水。玉水又西經柏崖北,有透明洞,下為柏水灣。又西左會石欄峪水。又西經扶山北,有子房洞,深里許,地河伏流。洞旁為五帝閣,東五里有子房庵,金天眷時碑。熨斗泉東北流。北六里有都泉,為岱北諸泉之總,舊立皇姑庵於上。石塔有開元字,水西注會水簾泉。又西一里,經三尖峰南,峰之西曰木梨寨,曰龍洞峪。玉水又西北經總度口,南接錦雲川合流,一名南川,發源於玉皇嶺之蔚溝。西南為拔山,為五女石山。溝水西北流,經東南棋子二嶺中峽,會西棋子嶺水,曰出山溝,又名出泉溝,達於黑山寨北,有下安寺故址。屈從東北流,左會百花技泉水。又北左會雙泉水, 又西北經楊廣寨東,又北為魏花寨——宋指揮魏花故居也。楊廣寨西為火焰山、為天麻寨,中夾道溝峪。

  北為園通山,有普門寺,元時建,成化、崇禎間重修。門外有聖水池,旁為雲水庵,圯。又北為方山寨,有白雲寺。又北為九女寨,三石削立,宛如三婦並在雲中,又名三媳婦寨。北為澇泉嶺,為澇泉峪。嶺西為隱士峪,有葫蘆崖,中為法雲寺,唐永徽初建,久廢。玉水又西經康王山南,為黑水灣。山之西巨石傴立,曰老人峰。有醴泉寺,一名四合,元至正間重修。玉水又西經中宮鎮南,《齊乘》稱:「中宮東有懸泉、柳泉、車泉,皆入玉水。」北接錦鏽川合流,一名北川,發源於梯子山雲梯澗。西北流左會紅泉峪水,又北右會石塢峪水。又東北左會燕脂泉水,又東北右會藕池水。又北經黃櫨泉、禽寇峪,會雲河水。又北經皇寨南,右會天井峪水。又西為大澗嶺,有龍灣水西南流。又西經桃花嶺南,有桃源洞,右會大黑谷水。又北經青石崖東,又北左會白雲泉水。又西經林泉觀南。又西經琨瑞山北,左會荻子峪水,有朱老庵。又西左會馬蹄峪水,有華岩寺,元時建。又西北經香孤山南,又西經大佛寺,會竇姑泉水。又西南左會稻池水。

  玉水又西北經月牙嶺北,又西北經壇口嶺北,又西北經臥虎山南,又西北經黃山北。山周如城,疑即《水經注》之「玉符山」也。以錦陽川所經,故又曰玉水。《齊乘》云:「靈岩與方山相連,疑即玉符山。」按:靈岩前後之水源流,與朗公谷水無與,則非玉符可知矣。今皆以靈岩為玉符山,蓋因《齊乘》而誤。

  又西北至渴馬崖南,則泊然而止,伏流而東發趵突泉。又北曰濼水。又東曰小清。然西北流者至長清縣之撅山北復見,又西北經獵山北,又西北經齊河縣界,入大清河。《水經注》謂之「濟水會歸」矣。

  ●聶鈫跋

  泰山介齊、魯間,昉於《管子》;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盡於《孟子》。後世著述不一,是編恐未悉合。偶讀《靈岩志》,嘆其雄奇巧,然皆泰山也。故王元美曰:「靈岩是泰山背最幽絕處,游泰山不游靈岩,不成游也!」按:靈岩在泰山西北,至《水經注》琨瑞山之朗公谷在泰山東北,猶兩背然。或朗公谷屬靈岩者,誤。而《岱史》諸書姑置弗載,致泰山全體不備,非例也。   歲巳酉夏,余乃游靈岩,探琨瑞,搜訪名跡;據三川,辯玉水,履勘源流。附錄之以補言泰山之缺略雲。   余又謂:山水從金石中見,金石自山水中來。今是編既出,猶有《泰山金石考》六卷。凡歷代遺蹟、碑刻、方向及間有斷缺者,須分別存佚,各為跋語剖晰以注之。恭紀《國朝東巡金石錄》為卷首,竊附《泰山道里記》於卷末,是山水與金石所宜並著者也。嘆流光之迅速,嗟老眼之昏華,未可矯強,姑存虛志。   癸巳春,有上元嚴侍讀先生雅好登臨,廣搜金石,因纂《泰山志》;過訪《泰山道里記》及《泰山金石考》諸書,披閱攜歸。乃別為《金石類簽》一書,而泰山金石並隨意采入,豈非時數使然哉?噫!金石也,山水也,同餘夙癖為不徒矣——鈫。

  ●聶學文跋

  泰山掌故,古有《泰山記》,其亡已久。至明始有《泰山志》,為吳伯朋所輯。後查志隆易名《岱史》,歷城劉敕增修之。基書分類雜陳,率多掛漏,未稱完善。   吾叔祖劍光,性嗜山水,遍覽名勝,搜討金石之文,閱三十年成一書,名曰《泰山道里記》。凡諸記載所未詳,而尤當特書者,如:石經峪刻《金剛經》,據徂徠刻後辯為北齊王冠軍書;唐《紀泰山銘》下截剝落,葉彬補書百八字;宋《述功德銘》磨勒岱巔,鑱毀原碑,字猶存;介邱岩、分水溪及古明堂,均失核蓄疑;又肅然山、奉高城、季札子墓與白騾冢,俱誤指其地;汶、泮、三溪諸水皆牽混源流;岱背琨瑞、靈岩諸山,因隸他縣而未錄。叔祖逐加考驗,折衷群書,辯訛補缺,徵信確鑿,以路為綱,殊簡括有法。稿成見示,讀之而有嘆焉!   蓋叔祖嘗留心經世之學,今且終老鄉里,杖履遍山谷,僅藉此消歲月,以娛其志,而年已逾五十矣。書之傳不傳,非所計也。   乾隆丙戍正月既望 學文敬跋。

  ●錢大昕序

  往者,李進士素伯在京師,數為予言:「聶君劍光者,居岱宗之陽,多識岱故,貧而好著書,良士也!」   歲乙酉秋,予以使事道出泰安,留一日為岱宗游。欲訪劍光同行,顧人無識之者。是日,出城北門,歷十八盤,登玉皇頂,抵暮而回,粗識岱宗面目而已。   其冬,復過泰安,劍光持刺介素伯書來見,予喜甚,然簡書有期,不復能入山矣。將別,劍光以所著《泰山道里記》屬余序其端。讀之,由近及遠,由正路以及四隅,較若列眉。其間岩谷幽阻,昔人游屐所未至,掌錄所未詳者,劍光歷三十年,布衣芒屩,手捫目驗而知之。其文質而不俚,簡而不漏,洵志乘之佳者。素伯所稱,不予欺也。   予夙有山水癖,與劍光同。他日再游岱宗,劍光能強為我行乎?書之以為息壤之約。   乾隆三十年 嘉定錢大昕。

  ●姚鼐序

  余嘗病天下地誌謬誤,非特妄引古記,至紀今時山川、道里、遠近、方向,率與實舛,令人憤嘆。設每邑有篤學好古能遊覽者,各考紀其地土之實,據以參相校訂,則天下地誌何患不善?余嘗以是語告人。嘉定錢辛楣學士、上元嚴東有侍讀,因為余言泰安聶君《泰山道里記》最善,心識其語。比有岱宗之游,過訪聶君山居,乃索其書而讀之。其考訂古今,皆詳核可喜。學士、侍讀之言不妄也。   余疑《水經注》於汶水左右水源流方面,頗有舛誤。又謂古奉高在今泰安石汶東,故古登封入奉高境,西行渡環水而北至天門,歷盡環道躋岱巔,乃得封所。馬第伯記可覆案也。往昔在濟南,秋霽登千佛山,望岱巔諸峰遙相接。竊謂歷城以南諸山皆泰山也,後人多為之名耳。   今閱是書,每與余意合,而辨正尤起人意。聶君欲余序,以重其書。余淺學,又偶過臆度,徒幸有合於好古,力索久往來是山中者。聶君足重余耳,余安足重聶君哉!   乾隆四十年正月 桐城姚鼐序。

  ●高怡序

  岱宗,古巡守地,昉於《虞書》,見諸周制。秦以還封禪事起,子史百家紛紜議論。余嘗欲親為稽訪,用備掌錄,而惜少同志者。往時丞泰安,得交聶君劍光,博識岱故,雅好登臨。每與同游,凡數閱月歸。而劍光著有《泰山道里記》,示余讀之,高卑遠邇,綜括靡遺。凡曩時耳目所經,及足跡所不到者,悉於是編得之。   夫昔之志岱宗者,有《泰山記》及《泰山志》,獨惜其亡已久。今獲劍光此書,隨山脈絡,因物付形,而詳審精核,勘誤辨疑,更足補馬第伯、酈道元所不逮。視近代所傳《岱史》、《岳紀》諸書,固卑之無甚高論矣。   歲己丑,擢長清令。間於公務之暇,輒據《記》稿復為審定,付諸剞劂。他日者弛於負擔,旋歸故里,或即籍是以當臥遊,則又不異與劍光芒鞋竹杖,登陟五千仞間也。   乾隆癸己秋杪 鐵嶺高怡敘。

  ●徐宗干序

  自甲申夏承乏岱下,躋其巔凡十餘次。歸則稽考載籍,證以目驗。伏讀《四庫全書總目》,中凡泰山志乘無著於錄者,今所傳則查志隆《岱史》、吳百朋《泰山志趣》、劉其旋《泰山志略》、宋燾《泰山紀》諸書。吾師唐陶山先生著《岱覽》三十二卷,尤得體要。其次則聶劍光之《道里記》,以山之脈絡為文之脈絡,皆佳志也。   昔酈中尉甄敘諸山,類喜刻畫巒情,標領雋致,而獨略於岱,不過述馬第伯、郭緣生之說而已。今得吾師及聶君之書,足以窺見泰山真面矣。《岱覽》卷帙較繁,非登臨時所能卒業。《道里記》才七十餘頁,坐籃輿者手此一編,可以按圖經而攬勝焉。   原刻漫漶不可識,因復校正而為之序。   道光丙戍歲仲夏月中瀚   賜進士出身、知泰安府泰安縣事、通州徐宗干撰。

  ●楊寶賢序

  聶君劍光《泰山道里記》共七十餘頁,諸公登岱遊覽,披圖而按之,瞭如指掌,誠佳志也。徐樹人中丞宰是邑時,因原刻漫漶,復校正之。自丙戍迄今僅四十載,刻本尚無磨滅處。   余於庚申夏承乏斯土,進屢值逆賊犯東,夙夜防堵,載籍諸編無暇披閱。丙寅春,賊復犯曹州境,曾揆帥帶兵至東御之,暇時便道登岱。因思《道里記》一編,可備稽考,及閱是書,業有殘缺,詢之:由荒亂遺失矣。誠恨事也!乃搜尋舊編,抄尋付剞劂 俾是編復歸完璧。然此特記載一端耳!   《泰山志》諸書尚復殘失者不少,異時公私暇予採訪校訂而補足之,誠余之有志而未逮者也。   同治丙寅夏  知泰安縣事、津門楊寶賢敘   聶君劍光《泰山道里記》共七十餘頁,諸公登岱遊覽,披圖而按之,瞭如指掌,誠佳志也。徐樹人中丞宰是邑時,因原刻漫漶,復校正之。自丙戍迄今僅四十載,刻本尚無磨滅處。   余於庚申夏承乏斯土,進屢值逆賊犯東,夙夜防堵,載籍諸編無暇披閱。丙寅春,賊復犯曹州境,曾揆帥帶兵至東御之,暇時便道登岱。因思《道里記》一編,可備稽考,及閱是書,業有殘缺,詢之:由荒亂遺失矣。誠恨事也!乃搜尋舊編,抄尋付剞劂 俾是編復歸完璧。然此特記載一端耳!   《泰山志》諸書尚復殘失者不少,異時公私暇予採訪校訂而補足之,誠余之有志而未逮者也。   同治丙寅夏  知泰安縣事、津門楊寶賢敘   聶君劍光《泰山道里記》共七十餘頁,諸公登岱遊覽,披圖而按之,瞭如指掌,誠佳志也。徐樹人中丞宰是邑時,因原刻漫漶,復校正之。自丙戍迄今僅四十載,刻本尚無磨滅處。   余於庚申夏承乏斯土,進屢值逆賊犯東,夙夜防堵,載籍諸編無暇披閱。丙寅春,賊復犯曹州境,曾揆帥帶兵至東御之,暇時便道登岱。因思《道里記》一編,可備稽考,及閱是書,業有殘缺,詢之:由荒亂遺失矣。誠恨事也!乃搜尋舊編,抄尋付剞劂 俾是編復歸完璧。然此特記載一端耳!   《泰山志》諸書尚復殘失者不少,異時公私暇予採訪校訂而補足之,誠余之有志而未逮者也。   同治丙寅夏  知泰安縣事、津門楊寶賢敘

  ●增瑞序(《泰山道里記圖》序)

  天下至大也,無不知有泰山者。豈皆身履其地,得其岥岮,盡其嶵巍之奧者,與有傳之者也?雖然傳之矣,苟一旦停車馬抵其下,則只未必悉其徑途,不過筍將力人曳之以升,於古事跡既無從考,峰巒勝美亦莫所蹤跡,是至之者之親見,一如其傳之之時,猶之不至也。賢者嘆焉!   余承乏茲郡,得《泰山道里記》一書,為乾隆間邑人聶劍光鈫所著,嘉定錢辛楣、桐城姚姬傳皆嘗來游,韙其說而序之。其時鐵嶺高明府怡為刊以傳,久而漫漶。道光初,通州徐清惠公令泰重校,以復其舊。予得之,幸稱完書矣。顧謂稽其詞,但以意會,若復有圖以輔之,則凡手是書者其不至之至,不更快乎?乃邀繪師終其事,俾聶子之文有以實焉。雖不敢期有見於嘉定、桐城之後,方之筍將力人,其猶為前導歟。   光緒歲戊寅夏月 鐵嶺增瑞芝田撰

  ●《四庫全書總目?泰山道里記》提要

  《泰山道里記》一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國朝聶鈫撰。鈫字劍光,泰安人。是編前有自序,稱生長泰山下,少為府胥。性嗜山水,每攀幽躋險,探稽往躅。因讀劉其旋《泰山紀略》、成城《泰山勝概》,其中有一地兩稱,或同名異地。岩谷深阻,題刻為苔蘚所蔽者,間遺而未錄。近乃架梯刮摩垢蝕而求之,雖風雨寒暑,弗憚其勞。又質之野老,參考群書,竭半生精力,匯成一編。提挈道里為綱領,分之為五,合之為一,曰《泰山道里記》。未有其從孫學文跋,稱者:如石經峪刻《金剛經》,據徂徠刻石辯為北齊王冠軍書;唐《紀泰山銘》下截剝落,葉彬補書百八字;宋《述功德銘》摩勒岱巔,鑱毀原碑字猶存;介邱岩、分水溪及古明堂均失核蓄疑;又肅然山、奉高城、季札子墓與白騾冢,俱誤指其地;汶、泮、三溪諸水皆牽混源流;岱背琨瑞、靈岩諸山,因隸他縣而未錄。並逐加考驗,辯偽補闕。蓋以土居之人,竭半生精力,以考一山之跡,自與傳聞者異矣。

  ●清《泰山志?泰山道里記》著錄

  聶鈫《道里記》閱三十年而成,言岱故甚悉。(清?金棨《泰山志》卷二十)

  ●民國《重修泰安縣誌?泰山道里記》著錄

  《泰山道里記》,清聶鈫撰。鈫字劍光,泰安布衣。此書為自來志泰山者之最。錢大昕謂其:「質而不俚,簡而不漏,洵志乘之佳者。」信然!今本只載郡守增瑞序,錢大昕序、姚鼐序、高怡序及自序俱遺。(民國?《重修泰安縣誌?藝文》)

  ●《泰山叢書?泰山道里記》提要

  近年《道里記》通行本不載此序,因檢查《泰山志》得之,亟為錄出。俾閱者知著書之難,而聶君之苦心為不可及雲。(民國?王價藩《泰山叢書》「民國戊午季冬建屏附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