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溪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一
浮溪集 卷第二十一 宋 汪藻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
浮溪集巻二十一
宋 汪 藻 撰
銘
永州太平寺鐘銘
起空寂中無間斷者非雷非霆一剎那間徧滿大千非
聲非形以悉檀成以慈悲撞以歡喜聽從無始來如瞑
而寤如醉而醒九疑之西瀟湘之會梵釋之庭紹興庚
午春再浹辰散吏是銘
歙硯銘
非端溪溫潤而漪文非銅雀斷殘而古色出吾州虹貫
之巖資爾輩筆耕之澤
向滈刷絲硯銘
龍尾石南唐物匠何年斵山骨繭出盆文不沒濡君毫
為黼黻
琴研銘
無琴之絃有書之用臥北窻而以此消憂與淵明兮同
夢
懷璧硯銘
圓其外而不陵物有似乎佳公子瑩其中而不露才有
似乎古騷人汝以此行世以此發身夫謂之席上之珍
王氏鍾德齋銘
大梁深根武陵清樾風露華滋山川秀發我觀王侯好
德若渴百年栽培遲以歲月坐令干霄起自毫末人如
甘棠誰敢翦伐子孫蟬聨晩始條達先翁所書千載不
沒
葉抗硯銘
縝栗而溫直方而厚作於貪夫竭澤之前得於元老著
書之後是爲君家文字之祥與立言者同乎不朽
璞而潛也居萬仞之淵器而用也吐六經之言汝師其
潛資其用則名也與此硯長存
憺箕硯銘
美哉下巖之石得乎中興之年續文章於六一東坡之
後追議論於嘉祐治平之前嗚呼汝能然則無負此硯
矣
熊叔雅硯銘
禹鑿餘韜瘴嵐安得之虹貫巖斵爲擕北南毛褚陳
其友三出瓌辭與古參
董天任硯銘
圓其中蒼璧橢窊其前初月破出天滋如炙輠為臞仙
零寶唾
悟硯銘
其澤也取之不竭其堅也磨而不磷其端方足以鎮物
其文理足以發身學者比德於此是為席上之珍
莊德邁硯銘
斵茲山骨以發天液縠理漪文金聲為質楮松競爽待
子而一遣瑞君家漢廷給筆
恪硯銘
書墨言忠佞筆百世不磨由此出臨當思擇其術
贊
呉國太夫人贊
寶文閣直學士賈讜母呉國太夫人王氏者秦王審琦
五世孫而顯恭皇后之姑也精修樂施終身如一日建
炎二年隨讜至金陵薨焉菆於城北正覺寺會有司以
其地為元懿太子墳堧讜欲舉夫人葬零陵不可紹興
十五年始得請啟菆棺衾腐敗巾屨杯圈觸之埃散獨
夫人面如生肩而下異蔓覆之若銖衣及易棺衾香聞
數十步金陵傾國都而出焚香作禮曰善哉非夫人願
力所成不及此於是藻為之贊曰夫人生王家具足諸
福慧珍寶千百億視之如微塵傾以飯伊蒲了無留吝
色用檀波羅蜜精進終其身窆於給孤園經十八寒暑
彼物皆朽壞而吾面如生爪眉齒髪膚以至脂澤等光
潤柔輭相與生亦無殊寶花綢繆之芬馥世希有坐遣
諸草木悉成栴檀林云何劫灰餘有此殊勝事誰非幻
泡影獨現金剛身一時生信心見者及聞者極無邊無
量數等恆河沙由茲證菩提是名為説法
僧可宗為胡尉唐卿畫枯木怪石圖為之贊
有巉其石匪雨露而常澤起臥兮欲立有枿者楮匪條
葉而中腴囘既槁兮復蘇高巖無伴誰與居旁有疎篁
鬱相扶定知畫史貎不如彼上人者詩之餘
祭文
祭河文
惟神以海為宗主百穀也霧雹風雷氣停蓄也曰雨曰
暘相民欲也鞭笞犀龍起潛伏也方春敷榮俟嘉沐也
胡為陰陽戾盈縮也冰澌既融潮未復也戢然千艘尾
銜屬也聖人中天世司牧也一夫阻飢為頻蹙也貔貅
萬屯懼枵腹也神寧惡予倦揮沃也靈呵豈難費升掬
也詔恩臨祠奉牲玉也尚驅雲師貺霑足也繄邦是圖
匪私凟也
祭張徽猷文
維紹興二十二年歳次壬申七月甲午朔二十八日辛
酉左大中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汪藻謹以清酌
庶羞之奠致祭於故提宮徽猷張公之靈曰公出西蜀
大儒大家逢時中興大振厥華幹國利器深藏莫邪揚
於丹墀天子嘆嗟進直延閣恩光日加西清近班唾手
可挐一日去國君門遂賒甘心外庸兩郡拜嘉吏畏民
愛聲聞邇遐惟公有常不陋不奢晚復靜退紬復五車
〈一雲至即豐稔邦人所誇晚塗就閒兩部聽蛙商畧中古其書五車〉珪璋粹溫無可摘瑕
游戲翰墨如錐畫沙叢林飽參諸障莫遮心法照了談
餘雨花中年養生彊健靡他云何鵬飛庚子日斜重到
舊治歲方及瓜士林宗師誰借齒牙行哭相弔堂空絳
紗藻久叨游從敢竝等差一觴永訣哀豈有涯尚饗
祭薛大資文
嗚呼惟公道學得之鍾山如郢堊鼻揮斤者般坐振聲
譽雷驚瀑潺帝顧駔駿宜歸廐閑首付言責繩愆督姦
旋寘臺閣翺翔兩班學省詞禁英髦所寰公一揚厯陳
言悉刪遂秉大政嘉謀必關功在宗社澤流寡鰥為時
元老二十年間身被三組腰圍九鐶榮寵雖極視猶觸
蠻藻也晚學羈窮鈍頑當路熟視雲誰肯扳公獨與進
為之解顔曰此孤秀擢於蓁菅極力推輓卒辭伏跧歲
在丙午威弧始彎天子南狩朝廷孔艱公實舊德人期
賜環顧斂英氣蘋洲蓼灣詩酒陶寫漁樵往還許國心
壯憂時鬢斑猥辱茲土日虞曠公屈小擢來臨市圜
燕笑未幾遺言已頒壽且八十人猶公慳望匶百里無
緣往攀一尊馳酹詞訖涕潸尚饗
祭族叔承議文
嗟惟我公全德自名酬酢萬事一專以誠魏有東郭唐
有魯山千載相望與公爲三世人雄夸藻藉琮璧外雖
粲然中滿瑕謫公獨樸茂不爲琢彫經術自奮通班漢
朝世人紛爭步設機穽術窮數殫還復相勝公惟誠至
不爲巧巇兩蒞劇邑豺狼化之文爲人師行爲人則凡
人所趨無一能惑坐禦浮薄如隄捍川天胡不留使至
百年公於死生視若泡影伊人則憂風俗誰正吾宗之
幸家有徳人況䝉公知愛與子均聞公永歸不克馳送
寓辭寫哀非公誰慟尚饗
書劄
上宰執乞道君還闕劄子
藻嘗觀孔子陳庶人之孝曰謹身節用以養父母自庶
人等而上之其位愈尊其德益大至天子則曰愛敬盡
於事親而德教刑於四海豈不以天子以天下為家顧
天下安否何如耳天下安親必預焉古之言孝如舜者
亦可以已矣或問孟子舜為天子臯陶為士瞽瞍殺人
則如之何曰執之然則舜不禁歟曰舜烏得而禁之夫
有所受之也有所受之雲者言受至公之道於天以治
斯人之謂也舍是吾無以為治矣然則徇一切之私害
天下之公欲上安君親下治天下古無是理恭惟太上
皇帝以二十六年臨御之尊一旦上畏天威舉神器付
之主上此堯舜用心也是宜太平之期自今以始然乘
輿一出中外悵然非不知天子仁孝重違上皇之心姑
順適之而議者謂廟堂諸公無一言救止於扶顛持危
之計為不審矣何則以天下養者其慮不可以不深而
朝廷政令不可以不一也戎狄之患何代無之政使犯
闕為上皇者當痛心悔懼與吾君共守雪宗社之恥慰
軍民之心為主上者當迎上皇宮中朝夕定省以寛其
危疑震擾之念乃使倉卒南征暴露野次越在江海五
十餘日未知還期萬一先驅所至有霜露之侵是為人
主能以天下養乎方車駕之出也衣冠惶駭傾國南奔
小人之有罪者皆以扈從為名未聞有請於朝而貴臣
近侍受國厚恩者率捧頭鼠竄曽無數人在君側為國
家守者而朝廷亦未聞呵止詰問也是為朝廷尚有政
令乎且四海之師使之勤王者天子之詔也藻比過泗
州聞上皇之詔止勤王之師守臣惶惑莫知所從雖行
宮意有所在非道路所知要之人情觀望不無疑恐既
藻與軍士雜行天長道中皆口語藉藉以南幸為非有
不悅之言所至藩籬雞犬蕭然一空為之寒心者數日
至揚州聞有奉迎之詔道路少安旋聞渡江無不失色
比得鎮江報官兵日給六千餘緡而小人獻議者繕營
宮室移植花竹購買園池科須百出矣墨勑紛然轉易
守令遷官錫服略無虛日矣如唐恪翁彥國帥也惑於
誥命竝行而莫知所守矣嗜利茍得者干請行宮其沸
如巿不復知有朝廷矣朱勔糞除其家率斂州縣爲乘
輿法物邀請臨幸者相屬於道矣昨日又聞行宮指揮
頗留勤王之師以自衛傳者洶洶遂以爲江津非給符
不渡蘇常數州居民遷徙皆不安其居蓋天下之弊嘗
極矣幸天子儆戒曠然大變眞千載一時也謂當繼此
坐薪嘗膽不容更有秋毫之失自靖康改元所謂慰人
心者果何事哉民未見德而自江以南已絶維新之望
矣今敵尚未在郊此何等時而小人已無忌憚如此人
何望耶以鎮江行宮日給計之月當用二十萬緡二浙
之民將坐見塗炭而東南和糴指揮於是廢格民既愁
怨加以三軍道路之言懲往時青谿之役西兵方春以
癉死人人土思其勢必亂則上皇豈得髙枕而臥耶藻
以爲上皇糠粃天下褰裳去之蓋已超然萬物之上矣
其中豈無所處而人不能無私憂過計者以羣小在側
耳嗚呼小人平居猶無顧惜況自知惡稔天下之所不
赦苟紓歲月之死亦何所不至此社稷之至計廟堂之
深憂也使廟堂慮乎車駕未動之前亦無今日之患矣
不惟是而巳小人揣上皇享國之久平時極四海之奉
方富於春秋以龍德為隘引周穆王瑤池之故事以勸
其游陳肅宗西內之戒以箝其返挾此為姦駸駸不巳
則予我劒南一道之言有時而出矣不知何以答之自
江以南詔令將壅不行而上皇晨昏之禮闕矣當是之
時天子果得為孝乎今數小人者斵喪國家危辱至此
可謂天下之大惡矣上皇不歸則典刑不正朝廷可越
此而治他罪耶在國家危疑之時天子釋位而去矣首
惡之臣乃恬不之問又可以令天下乎如是則所謂曠
然大變者果安在哉為今之計莫若重為禮以必上皇
之歸遣現任宰臣為奉迎上皇使天子率百官東向臨
遣於庭退而齋居蔬食清宮以待且責行宮使以必死
大賞隨行將士令扈駕以歸庶幾父子之誠有所感動
若小人尚敢牽制則自行宮使以下擇其甚者易之彼
為姦謀者既去直言日聞則上皇亦不復留矣行宮既
復二聖重歡雖上皇翛然不復以萬幾關心然閱天下
理義多矣大事應稟而後行志同於上命一於下乾坤
再造國祚無疆天下之孝孰大於是失是不圖異時追
悔恐無所及伏望埀覽而少加意焉天下幸甚天下幸
甚
見謝給事書
古之欲以才能見世而卜於大賢君子者有從收器而
立於堂下有扣牛角而歌於轅間甚者或掃門拜塵幸
一日之盼睞竊以為人之才能譬如金石之有聲芝蘭
之有臭其實既立名則隨之灼然有不可揜者何至為
區區乞憐自苦之態哉然使其屈道伸身耶雖深居簡
出牢關固距如水北山人終南捷徑何足補於進退之
數如誠屈身伸道其求之者不勤則其告之者不篤其
見之者不恭則其與之者不至雖重趼之勞執鞭之辱
未害其為好賢慕善也蓋大賢君子方其從容人主之
前自任天下之重咳唾出珠玉叱咤生風雲其勢位益
尊則其門牆益峻門牆益峻則非素侍於左右終莫得
而進焉及去國彌年絶意當世釋事權之攖拂而自遂
於逍遙之濱非特一介之賤得以接末光而承餘潤也
雖樵夫野叟亦或竝游而爭席焉當此之時其身之不
幸而遇之者幸也故屈身伸道者從焉藻自兒童時聞
閣下之名如東隅之日雖未赫然經天而溫厚之氣固
足以感人也如清濟之流雖不浩然行地而浸潤之功
固足以成物也故論者以王佐之才許閣下既而款賢
士之關聞南方之學者與中朝之士大夫莫不以得交
際為榮其慨然在斯人之列而閣下方任言責藻以鄙
賤之身莫能預也迺者屏跡此方而閣下在焉私自喜
幸以為終身願而不可得者今得承談笑然亦安知天
意不以我公少留於此滿願見者之志耶然天下之理
莫難於相知之間蓋有求而不得者有不求而至者矣
宜陰有相之者非人力之所能為也故以牖間半面而
終身不忘家有名士三年而不察者此豈可以久近親
疎計哉藻於閣下其生也地之相去千有餘里其仕也
位之相懸有不可勝言者而又無肺腑之親介紹之先
容也果何足以取閣下之知耶然比之三年而不察者
則爲不足與夫半面之頃者顧有間矣聽其言而知真
偽觀其容而識邪正攷其文而見所養亦足以得其粗
矣而曰必試之事待之久而後察之者非忠恕之言也
故輒干典謁而自託於無能之辭以爲贄焉悚息俟命
不宣
答呉知錄書
藻啟知錄呉君足下得足下名於士大夫間久矣又聞
嘗從徐師川游願一見之而彼此拘攣未遂也張司理
來䝉教並示詩文一編把玩至於旬時不能釋手甚矣
足下之文不牽乎流俗之好也孔子設四科文與學一
而巳及左丘明屈原宋玉司馬遷相如之徒始以文章
名世自為一家而與六經訓詁之學分譬均之飲食經
術者黍稷稻粱也文章者五味百羞也用黍稷稻粱之
甘以充吾所受天地之沖和固其本矣若遂以五味百
羞為無補於養生皆廢而不用則加籩陪鼎殽蒸折俎
不當設於先王燕饗之時也自王氏之學興學者偃然
以經術自髙曰吾知經矣天下之學復有過此者乎彼
文章一技耳何為者哉使此曹有秋毫自得於聖人之
門其誰不服膺斂衽奈何朝夕佔畢者類皆掇取前人
咳唾之餘熟爛繁蕪喋喋諄諄無一字可喜者亦何異
斥八珍不御而以饐腐之縻彊人曰此養生之本也其
不為人出而哇之也則幸而巳耳又數年以來伊川之
學行謂讀書作文為妨道皆絶而不為今有人於此終
日不食其腹枵然捫以示人曰吾將輕舉矣其可信乎
二先生者天下之宗師也其文章過人萬萬議之者非
狂則愚然陵夷至此者其徒學之之過也足下才髙識
明既卑去場屋舉子之文矣力追古人而及之豈難事
哉在乎加之意而已藻少時蓋嘗疲精於科舉之文顧
隨人後者非吾之所學也頗欲求所以自得者於文見
之而年爲世故所分徒有其志耳既得罪屏居則又欲
捐書焚硯不復爲文嗚呼過屠門而未嘗得肉也何以
屬饜足下之所嗜哉來命秪辱歲晚漸寒千萬爲斯文
自重不宣
乞祠與宰相書
伏以秋雨新涼恭惟某官德業光大百神扶相鈞候起
居萬福藻前此毎僭易以手劄申稟伏䝉謙尊洊賜垂
報皆出親筆下情感荷之餘悚懼無量今者復有誠懇
不避煩瀆敢以控告伏念藻叨冒過分最為無補相公
所以矜念奬予特厚訖免罪戾使得承乏輔郡知感知
幸言莫能盡所宜夙夜自竭布宣朝廷德意以仰稱恩
造萬一而素苦目疾到郡以來文書填委事緒叢沓朝
夕應接殆無寢食之暇心力俱敝所苦增劇間或昏花
全不見物若更疲役不巳日甚一日必將有不可救藥
者惟人臣之義盡瘁事國謂其有益於時今以如此疾
病而當繁劇之地職事曠廢蓋巳不少而疾病又且有
加無瘳反復思慮義有不敢巳者除巳具奏乞宮祠差
遣外伏望某官惻然垂仁使遂所請得免於罪斥病廢
而猶或可自效他日保全成就之恩實在於此藻不勝
惶恐俟命之至
又
拜違將復朞月不勝瞻仰之勤伏辱書誨慰荷無量春
晚晴和恭惟燕居餘暇百神協相台候萬福藻比留無
錫三月餘所苦雖稍減而力乏氣促腰膝酸軟左臂隱
痛稍稍勞動即疲倦不能支吾目昏以醫家用藥或溫
或涼莫知適從遂一切不用終日瞑坐時用白湯沃洗
亦稍復明而不免觀書及稍食酒麪又塗中有奔走應
接之勞復覺昏眊伏䝉軫念親見醫師又專人送藥佩
服至意言不能喻謹當一意用之更㸔增減如何續得
具稟病軀本未堪逺適又以乘此春和且勉彊扶持歸
鄉今已至富陽也孤孑之跡數月之間窺伺中傷者無
所不有如張淵其尤甚者平日雖自處門弟子之列然
向知其非佳士未嘗敢有所薦引丞相當尚記憶淵自
謂必作諫官輒以疏草示人謂有以怙權挾勢而方命
者為福唐有以髙談闊論而立異者為平江皆當誅戮
以警其餘又因對謂宰執侍從之去不可令作州郡蓋
往往挾勢妄作監司莫敢誰何其言又頗波及史丞相
蓋在會稽時史待之如常故也近日報狀當自見之其
他縷縷非易具陳聞所居僻左去城頗遠耳根眼界清
靜無事自足為樂所得多矣今藻亦且潛伏隱奧與外
物相忘而其不能無望者幸時寄聲以慰拳拳耳近得
張欽夫北關書雲欲到呉興少留卻泛江歸長沙聞十
三夜批出次日宣麻鄭藻除開府儀同也王公明病甚
傳聞頗不佳劉子駒僅免轉徙亦未知能不芥蔕否甚
可念也副端攻韓至五章未行求去復不允諫省亦助
之未知竟如何張松起寨屋初遣內侍視之又遣李顯
忠皆以為不可用故遂得祠也呂伯恭以謁告歸婺州
朝論欲以太常博士處之恐有未知者故輒見之伏幸
裁炤
回提刑呉祕丞
比辰甘霖洊至苗稼勃興恭惟英簜所臨貪頑丕聳民
情悅懌神道感通台候動止萬福藻竊伏田間書不聞
擊柝之召夜不聞犬吠之驚如二天之在上寧不知德
粵從故歲一箋後雖審聞課三輔之最正六條之察為
廈成賀竟不能以一字自見我心匪石夫豈忘之浮陽
非嘉魚道旁多苦李竊意觀人之法類於是雖嘗展紙
濡墨輒復自沮使心耿耿惟謹瞻依有來命價復墜寶
緘重之以腆貺紙札極文房之選果羞兼山海之珍精
縑煥然可翫可寶而杖頭得錢又可供千日之醉藻平
生何能得此於他人亦何敢受此於他人祇拜以還感
知己之異且愧稱塞之難也浙俗之弊妖黨縱橫藻頃
在會稽嘗獲某大首以屬李夢文夢文不惟不究治又
揜覆之今猶使人悶悶近者傳文使臺竟沈三之獄視
昔丘端明姚八之事更覺光明俊偉使人聞之喜欲起
舞藻僭欲一見臺府施行次第以快心目或私識之使
盛美不刊來者有攷得不靳一指麾之力使一二小史
錄示大略幸甚微聞簡注彌深召還在近推其所以行
之畿甸者行之朝廷使羣枉之門塞衆正之路開此海
內有識所共仰望者勉之而巳餘須伺候成命之頒嗣
修稟瀆
浮溪集巻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