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浮溪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二十五 浮溪集 卷第二十六
宋 汪藻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卷第二十七

浮溪集巻二十六

     宋   汪   藻   撰

 誌銘

  左中大夫致仕呉公墓誌銘

崇寧初制詔以尚書左丞爲丞相天子虛已而聴焉丞

相因得操其權進退天下士諸附麗者自布衣不旋踵

至大官或捨已而從他則中以危法於是一時嗜進之

徒莫不希其聲光於顧盼間諰諰然惟恐不得當也當

是時太僕寺丞呉公㸃雅爲相所知相敬畏焉恥以其

黨進力從之求去相嘻笑曰君欲首爲去國之人耶嗛

之自是相持國柄二十餘年士大夫不堪其專且久撓

節從之多矣惟公卒不求合以死天下莫不髙之雖阿

相之人亦自以爲莫及也公字聖與其上世占籍光州

於唐爲聞家後徙閩之邵武至公之髙祖沇仕南漢爲

循州軍事推官曾祖漢卿祖顒皆以行髙其州里皇考

詔益務修飾教諸子以經子四人踵登進士科兄弟競

爽知名當世累贈其官爲少師公少持重寡言人未之

竒也總角以文見鄉先生黃履進退如成人問皆可觀

履歎賞彌日曰子必為令器聞王文公修經金陵負笈

從之繇是學益進元豐五年擢進士第調舒州司理參

軍年少人或易之有市醫砭人死繫月餘莫能決公一

見曰此非律所謂誤不如方者耶老吏相顧大驚移英

州眞陽令嶺海去朝廷逺吏多版授守率以胥遇之始

至風公庭趨公不爲屈守大怒欲誣以事久而知其賢

反薦諸朝丁內艱免喪監建州買納茶務守正無所阿

徇用薦者改宣徳郎韓宗道知杭州奏知富陽縣政績

爲一路最時孫傑察訪東南官吏重足事之獨薦公爲

可用徽宗登極轉奉議郎賜緋衣銀魚簽書常州判官

㕔公事州倚以爲重擢太僕寺丞相憾其去出通判婺

州行未半塗差撥發福建路錢物凡當是選者事巳必

歸報求美官至陳留以記白曹不見宰相而去相滋不

悅下除通判睦州秩滿移越州遂請老貧不能歸客婺

州蘭溪四壁蕭然處之晏如也御史中丞呉執中知其

賢起之再任公不得已至京師會同年生在廟堂欲以

公見上公固辭曰吾嘗謝事矣豈可復見上乎得通判

洪州徑出闗不顧時茶法初下責有司奉行郡以丞領

之敢議者斥吏奔走不暇公獨條不便於民數事上之

人爲寒心公不恤也已而朝廷施行其説至今賴焉秩

將滿執政或欲召公公聞卽以病告得提點衡州露仙

觀繼領亳之明道宮建之沖佑觀南京之鴻慶宮奉祠

十餘年臥家不復出賜三品服淵聖皇帝受內禪轉中

大夫擢知漳州於是公無意於世矣復請老以建炎四

年十一月某甲子卒於家春秋七十有四官自宣徳郎

十一遷至中大夫有文集三十巻娶同里黃氏封令人

先公二十年卒二男四女男曰延年朝奉郎次早卒女

適從政郎廣徳縣汪詩迪功郎長沙縣尉張某朝散大

夫徐敏中朝散郎直徽猷閣范浩孫男女各一人男曰

祐迪功郎南劒州司戶參軍女適從政郎建昌軍教授

李汝翼公退然如中人而操履剛方其堅如金石與人

言雖面目嚴冷而袞袞皆可書紳少清苦一毫不取諸

人其舉進士出京師也僕遭癘焉人皆惡之欲委諸道

公輟已輿以載徒走千里而歸晩讀佛書益翛然有遺

世意其於簡淡蓋往復而身安之凡世間所謂矯揉以

釣聲名者公無以焉鳴呼慕富貴而仕者固人之常情

守道而不求亦士夫之所當務也然利害陳於前而爲

舉世之所熏灼其不從者㡬希若夫屹然如砥柱立於

頹波之中久而不爲之動蓋今人所未見至終始完潔

如公者殆百年所無也可不謂賢哉藻少從公游服膺

最久延年旣以公卒之年十一月葬公於其居之西若

千里王公嶺之下迺屬藻識其墓藻於是敘公之實而

爲之銘銘曰

古之仕者惟已責於遭窮通我何擇世衰鄙夫乃求獲

相時射利規什伯偉哉呉公挺松柏力排冰霜傲陻阨

世方賢愚糅黑白朝爲之徒暮隆赫幸公來游重其客

疾趨而逃逺瑕謫終身軒裳不能迫浮沈數州下膏澤

晩歸遐陬與世隔竟全孤髙返眞宅向來公卿愧方冊


掲茲銘詩告阡陌

  戶部尚書許公墓誌銘

政和五年四月甲寅中大夫提舉洪州玊隆觀許公卒


於袁州公以文學起家以材力結人主之知爲世名臣

當朝庭建立法度之時所更皆其要劇凡事紛於前衆

人圜視莫知所爲公獨從容處決初若不以經意退而

視其規模條析明甚有深思熟慮不能至者用此四厯

大鎭五爲戶部侍郎一爲尚書官至中大夫職至樞密

直學士雖間用言者數出然天子思公不逾時輒召故

卒之日賢士大夫皆䀌然悲傷以用公之材爲未究公

諱㡬字先之世居饒之餘干至髙祖始占籍信州貴溪

故今爲貴溪人曾祖待用祖堯卿皆不仕皇考宗舉舉

進士卒官秘書丞以公故贈光祿大夫公兒時有大志

出語驚人大丞相韓公琦鎭大名公在大名以諸生見

獨偉視公爲加禮遣詣太學未冠擢上第調筠州髙安

主簿光祿公間往視之㑹攝邑亊規畫良善光祿喜曰


兒能爾吾何憂爲之信宿而去丁光祿公憂起主饒州

樂平簿已而爲其令大興學校課士習經親與之酬酢

雖旁邑亦遣子弟從學濬陂池利於民者責其寮分任


之獨練湖之役爲大則躬按行其地爲之區處溉田無

慮萬計民刻石紀功治行爲江東第一用薦者改宣徳

郎知宣州南陵縣還民之託僧尼爲姦者數百人勾當

開封府右廂公事尹髙其能雖府事亦闗決公會復常


平官大臣首薦公擢提舉京西南路常平等事奉使有

㫖爲開封府推官丁普安太夫人憂免喪除虞部金部

戶部員外郎賜五品服今上卽位有以永興等路饋餉

爲言者遣公馳視數月畢財以不乏館北使除大府少

卿先是吏俸不時得貧者患之公能使利無遺入用品

秩髙下分日而給未幾以均足聞爲提舉南郊事務官

除將作監吏與工比爲姦盤結牢甚如斵削塗塈丹雘

之工當以次用而吏於役初概給其廩故浮耗不貲且

閒劇不均訴者紛然公以楹數逆爲之程使未役其役

者不食其食費省而功倍遂爲永法除大理卿改太僕

馬政蕃息入戶部爲侍郎公前爲郎多在戶部其財用

出納斂散銖分縷析皆有成法及蒞官左曹益當天下

之劇夙夜盡瘁講求利病罷行之其大者必反復議論

務合熙寧元豐之法毅然不可囘奪上亦知公忠乃多

見納用議者以異時居大農無與公比除顯謨閣待制

知鄆州充京東西路安撫使盜倚梁山爲藪害所被甚

衆公籍漁者十人爲保晨肆其出夕責其歸否則同保

以聞自是窮治無脫者汶上多衣冠其嚚子憸孫惟怙

勢橫閭里善良苦之公刑其尤者以徇風俗爲變遷顯

謨閣直學士知成都府入見除戶部侍郎以子喪乞外


上曰卿宣力久其少安復除直學士知成都府言者以

公揺泉布法降充待制提舉亳州明道宮旣投閒築室

饒之東湖盡江山之勝大觀三年秋亟召除工部侍郎

數日改戶部歲有大禮之費且倍經人為公慮公不取


於下不貸於中前期而辦會開封府李孝偁領詔獄以

公攝尹事剖決精明廷中皆指相示曰是故爲廂官者

其可犯耶稍稍引去拜本部尚書兼詳定一司敇令公


練習邦賦每檄在京庫務及移文諸路口授吏曰某所

爲錢若干某所爲物若干某費當取彼某儲當給彼吏

且聴且書莫知其端及覆視案牘無一不如公言者人

人駭服言者以公治染院事不實除龍圖閣直學士知

婺州俄降充天章閣待制已而事白除樞密直學士河

東路計度轉運使公屢辭不獲則請廣糴以絶豪右射

利之姦從之改眞定府路安撫使兼知成徳軍未逾月

徙河東路經畧安撫使兼知太原府河東被邉綿地數

千里公盡護諸將紀律赫然及其暇時修墾田法以利

兵農謹烽燧明斥𠉀姦不得發或報衙頭招集亡命公

用防秋法戍境上度兵官牛宗可使用防城法布鹿角

壞道路爲陷馬坑賊知有備訖公去不敢窺邊有惡少

數人結死黨號弟兄其一犯法悉捕治之而流其爲首

者邊郡例以撫養庫錢易貨他郡公爲盜欺至乾沒不

可計莫能擿其姦公一追償無敢隠以其贏勞將士皆

得其死力坐戶部時裁減吏祿非是奪樞密直學士提

舉杭州洞霄宮尋謫授永州團練副使袁州安置公屏

居杖履翛然無流落之歎旣二年上立皇太子復中大

夫提舉洪州玉隆觀命未至而公卒享年六十二公於

父母兄弟慈祥孝友樂振人之急成人之善其於宗族

振之尤厚於鄉里成之尤力遇恩不任其子而任其弟

畿及帥河東辟畿自隨終公身五子其官者一人而已

故人陳於揚越客死公爲歸其喪具本業其家至今賴

之蓋節義如此者甚衆公聰明強記任氣敢爲狀貌雄

偉議論軒然見者竦動知其爲非常人也居官無小大

久暫要爲不茍不以吏追民不以獄諉吏然民亦勸趨

無敢怠吏亦莫能竄其姦也故去樂平南陵且三十年

父老至今誦公懷之於馭軍理財知大體遇事纖悉必

有法度後人用之輒享其便雖欲出意變更然卒不能

出公之意外也喜讀書爲文立成不屬藁亦未嘗引以

自名專用緣飾吏事故其所施爲卓犖過人如此有文

集三十巻妻趙氏清獻公抃之孫封安康郡君男六人

曰璹曰球皆前卒琰承奉郎餘尚幼女五人適某官胡

幹化亦前卒餘未行琰將以政和六年九月某日葬公

饒州鄱陽縣某鄉里之原以藻世姻知公爲悉使來問

銘故掇公平生行事之大者書之而系以銘銘曰

天之生材不妄付與惟與偉人則莫量數公方妙齡卽

以材著兩乘軺車三帥戎旅五司邦財最久其所事之

紛來衆色疑沮惟公怡然麾以笑語孰幽無明孰廢無


舉𤍞如星旋浩如川注旁觀嘆嗟縮手無措出入踐更

咸有譽處雖班中臺十未施五官三紀餘卒以才赴彭

蠡之南是謂平楚岡巒屬連氣象吞吐築宮其間龜筮


咸許非公之英孰配茲土

  朝請郎龍圖閣待制知亳州贈少師傅公墓誌銘

崇寜間鈎黨之論起元祐以來士大夫爲世指名者悉

墮黨中故一時盛徳精忠之人往往齎志以沒既沒矣

子孫懼及率祕其閥閲不敢傳逮靖康黨禁除人人爭

言嘉祐治平以前事於是昔之悼不幸土中者咸振耀

於時公雖沒於崇寜之初爲不預其禍然用事者猶指

公爲黨人至紹興九年公之卒葬也三十八年矣而墓

碑未立公之子七人惟詒度在詒度以書來乞銘藻少

仰公名以不獲拜公爲恨今乃得執筆次公之行事幸

矣然藻去公㡬四十年更士大夫以言爲諱之時公之

行治其詳不可得而聞也謹掇其灼然在人耳目者序

而銘之公諱楫字元通姓傅氏傅氏系出北地自祗亮

世仕江南子孫因散處江淮間有居光州者遭廣明之

亂從王潮奔閩數世而至公髙祖仁瑞又徙居興化軍

仙遊縣故公今爲仙遊人曾大父獻大父偁皇考滋皆

以地逺京師不求仕而皇考尤有信義爲里人所宗以

公故贈朝奉郎公少莊重如成人甫七歲從鄉先生學


已能痛自刻厲他兒戲旁譁笑如不聞反並取其書誦


讀未冠試廣文館第一其文天下傳誦之旣不第而歸

有貴人慾留公使子弟學焉者公曰吾方求師友資身

未暇也聞孫覺陳襄有學行摳衣從之襄門人有許安

世江衍之流皆嘗以文藝冠多士襄不之取獨稱公曰

傅元通金石人也以其女妻之擢治平四年進士第調

揚州司戶參軍守遇僚屬暴甚屢以難集事諉公而促

其期公裁決如流未嘗希意茍合至捕其從者寘諸法

守雖彊聴而不能平乃欲以繁劇困之㑹天長令缺檄

公攝承公發伏擿姦如神猾吏惡少年皆屏跡褫氣天

長大治更以最聞丁外艱歸里中里中事有不能決者

悉從公折衷或望公門罷訟而歸調福州福清丞帥曾

鞏負材倨視天下士獨與公鈞禮改蘇州錄事參軍復

丁內艱免喪授太原府太谷令白誅徙鄉而還爲民害

者一人於是公之仕也二十年矣猶在吏部選處之怡

然未嘗以窮達介懷會曽布帥太原謁入大驚曰是福

清傅丞爲吾兄所知者耶率部使者交薦且以書言之

朝廷公卿間改宣徳郎知吉州龍泉縣時孫覺爲御史

中丞謂公曰朝廷欲用公幸少留除書且下矣公曰仕

所以樂居中者免外臺督責之辱今頫首權門與外臺

奚擇且外官我所當得也徑出國門不顧道除太學博

士所至學者闐門官太學四年足未嘗及宰相執政之

門秩滿卽日詣曹曾布知樞密院與其副林希共薦之

宰相亦雅知公名除太常博士公長禮學自神宗時議


祠北郊至是有詔復議議者多持兩可公獨援經據古

損其車服儀衞賞賚之類使悉得其中上之後卒施行

如公議紹聖二年徽宗由遂寜邸就資善堂學詔大臣


擇徳行老成人爲傅宰相以公名聞除諸王府説書舊

制諸王課學書屬文而不及經公言王當以徳義爲先

區區翰墨非所急請先講經史以懋王徳從之明年徽

宗封端王就除記室參軍又明年爲侍講又明年爲翊

善中人執事王府者例與宮僚昵公獨正色不與親雖

一府以爲介而悉嚴憚之王亦爲之加禮閲五年移官

者四而不出王府同僚或歲中屢遷公未嘗一語及之

會諫臣鄒浩以言事譴公厚贐其行坐是免所居官裁

兩月徽宗卽位首問公安在卽除直秘閣進尚書司封

員外郎擢監察御史權殿中侍御史論內侍都知劉瑗

恃寵專恣不報移國子司業遷起居郎召試中書舍人

徽宗面稱訓詞有西漢風於是曾布當國以兄弟於公

有汲引恩冀其助已公巋然守正凡朝廷命令有可疑

進退人材有不厭衆望如捄王古范純禮之類皆人所


難言者必極論之雖屢卻不爲之囘奪布每以爲言不


合者因是中傷公公不恤也徽宗顧公潛邸舊見必咨


訪公毎以遵祖宗法度安靜自然爲獻語宰相亦諄諄

及之歸則削藁雖至親莫得而聞一日李清臣勸上清

心省事徽宗曰近臣惟傅楫爲朕言此甚詳然後人始


知公所以啟迪上心者其卓至皆此類也建中靖國秋


見時事寖更張竊歎曰禍其始此乎不去楚人將鉗我

於市聞者莫不甚其言公笑曰後當以吾言爲信遂求

補外詔不許懇祈不已最後中書舍人鄒浩爲請迺聴

除龍圖閣待制知亳州到郡數月屬疾易衣趺坐而卒

年六十一寔崇寜元年二月五日也公於孔孟之學精

思而力探之不臻其極不止又天資簡淡於世事無一

可闗心者專用經史自娯聚書至萬巻平居正衣冠如

對大賓否則瞑目燕坐不妄出一語雖在闇室無秋毫

之欺故能死生禍福不入胷中視進退窮通若夢幻然

雖當是之時直道立朝不爲無人若夫先見如龜蓍卓

然引去者惟公一人而已大觀中大臣屢欲以公入黨

籍徽宗念公舊學之臣而止後每因事必及公姓名而

卒不爲大臣所右故公之沒恤典不加焉公之葬在今

常州宜興縣善拳山之原累以諸子恩贈少師妻陳氏

亦贈越國夫人子諒友誼夫皆擢進士第諒友仕至奉

議郎尚書膳部員外郎誼夫朝請郎尚書兵部侍郎謙

受朝奉大夫䕫州路轉運判官與詒微去病譽處皆相

繼前卒詒度今爲朝請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觀有文集

三十五巻藏於家簡古而精深世以爲法銘曰

道有所寄千年一儒世得而用一人萬夫公承丘軻知

學元本匪惟知之亦踐其壼用此玉立直哉惟清世無

可娯以道死生晩登王門帝實知我擢躋近臣初不求

可正色凜凜傾忠上前寜非大剛吾道則然帝知雖深

時不我與奉身而行世莫能禦竟脫黨禍歸安九原世

評旣公盛徳乃尊聞風而興百世之下我爲銘詩以詔

來者

  尚書刑部侍郎贈通議大夫周公墓誌銘

故尚書刑部侍郎周公旣𦵏之四十年其嗣子石聚族

之長老而謀曰先君以清節直道事三帝隠然爲國名

臣今墓檟成陰矣而墓碑未立其何以飭來裔若求當

世能言者掲其一二而顯誄之豈不足以慰先君地下

而寵綏周氏之祧皆曰然遂相與來請藻讀其書曰噫

吾先大夫同年進士也於藻爲丈人行銘其可辭然吾

生也後不獲拜公公之平生藻莫得而詳也今班班在

人耳目者尚多有之姑掇其大者識之可乎石再拜曰

幸甚乃書以授石使歸而刻之墓上公諱之道字覺民

世家呉興長城曾祖父鋌大父仁皓父亨皆以修謹聞

里中亨用公恩爲光祿寺丞贈大中大夫公少寒苦刻

意於學年十三以文謁安定先生胡瑗瑗奇之因留受

業擢皇祐五年進士第調主杭州錢塘簿轉運司治錢

塘吏習倨驕視州縣蔑如轉運使元絳委公督租吏胡

通者絳任之有田邑中租過期不入公執通歸杖而徇

一邑大驚他租不日而辦絳大喜帥使者薦諸朝移歙

州祁門令有政蹟改著作佐郎知江寧府江寧縣縣素

劇更數令不能治公眎訟牒如流庭無留事守知其敏

雖府事亦以委公於是田苦下潦與江通公築圩數千

丈民賴其獲至今以公名其圩秩滿知遂州錄事參軍

改通判戎州初王文公安石奉使江東祁門其屬邑也

熟知公治狀已而寓居金陵得公尤詳居無何文公當

國絳亦預政皆言公可用召對擢知開封府司錄參軍

當是時朝廷更法令如毛詔之關府者日十餘下公隨

事酬酢悉得其宜且摘隠發姦如神吏爲屏息他日以

事衆見上獨目公曰卿決獄非畏忌顧望者公頓首謝

除京西路轉運判官丁外艱服除復提舉其路常平移

成都府路轉運判官㑹御史朱服言參知政事章惇交

通臺臣蹤跡連公詔有司覈實雖不盡如服言公猶坐

免所居官廢斥者累年元祐初直前謾留爲大理寺丞

已而遷正以母老丐外得提㸃江南西路刑獄入尚書

爲刑部員外郎以母憂去久之還故職陞郎中出爲江

南東路轉運使移淮南歲旱饑有司責民輸如令他官

熟眎莫敢言公至則除其半民以蘇息召爲大理卿異

時決獄者株連無辜牢戶皆滿公有所訊鞫擇其詿誤

者先釋之廷尉省爰書葢自公始擢尚書刑部侍郎日

閲具獄數百紙無倦色至死生疑似之際必反復加意

不啻如利害闗身者每奏讞上前或未當於法必爲上

別白其是非往往多見聴否則抗論力陳至漏下數刻


猶固爭不已以此出入省寺十餘年坐獄事鐫官者三

未嘗有悔色而全活者不可勝數其詳蓋莫得而記也

疾革姆抱幼子侍前麾而去之曰吾起布衣致位三品

尚何求翛然無戀嫪之意卒年七十一寔元符三年

月甲寅也積官至朝散大夫累贈通議大夫以其年十

一月乙酉𦵏其縣東北五里平望鄉雉山之原娶同邑


袁氏封永和縣君先公十五年卒三子曰厚從事郎曰

原朝奉郎通判撫州皆前卒曰石今爲通直郎知常州

武進縣女二人嫁承議郎呂必強顯謨閣待制呂益柔

孫男女合八人曰沖曰凝曰沆曰沇曰汜沖今爲承議

郎知平江府常熟縣丞而朝散郎曾綸朝奉郎莫伯輿


承務郎章奎文者其女之所適也公清約亷平胷中樂

易平生未嘗以喜怒加人初公被誣而復爲使者也陸

佃給事中格其除書不下洎公奉使淮南佃適爲郡守


隷焉佃不自安公至則釋怨與交歡且陰佐其政事之

不及者旣歿佃哭之慟曰此公眞不可以意量者世豈


復有斯人耶鄉閭寒雋汲引盡誠不進不止故卒之日

知與不知皆爲之出涕可謂厚徳君子矣銘曰

自古盛世必多名卿典刑百年如見老成熙寧有爲公

適逢世以材結知終始三帝惟始受學得其師承攄而

及民久乃濟登出乗軺車入秉丹筆爲邦持平㫁以經

術心本忠恕輔之敏明讞書滿旁爲汝得生雷霆或愆

必犯顔色諄諄靡囘帝屢旰食白首三尺躋榮近臣能

使四海歲無冤民矧夫持躬清約直諒不名一體當世

師仰歸閟窀穸今茲幾時封木岑蔚子孫似之於張之

仁天豈忘報鑱詞於阡來者是告

  徽猷閣待制致仕贈少師諡僖簡莊公墓誌銘

宣和二年九月壬寅通奉大夫徽猷閣待制致仕莊公

卒於常州宜興縣之里第訃聞天子嗟悼詔贈光祿大

夫賻之加等越明年八月某甲子諸孤奉公葬其縣西

南三十里厚山之原旣葬太常上其狀尚書諡曰僖簡

又十餘年其子左朝請大夫安常有秩於朝累贈公爲

少師於是安常與其宗老謀曰惟我公以經術起家顯

於朝廷尊爲士大夫壽與祉竝官至二品歿而墓碑未

刻其何以飭來裔盍求能言者顯書之以垂無窮而寵

綏莊氏之祧乃使來請藻辭不獲命則敘公族出官爵


與夫平生之行治而銘之君諱徽字君猷世家揚州之

江都曾祖餘慶祖允明皆居鄉稱善人長者父詢始南

渡徙居於宜興以公貴贈通議大夫通議卒時有子四


人夫人某氏賢躬門戶而縱諸子於學由是公兄弟三

人同時薦於有司至禮部獨第公文爲髙等中元豐二

年進士乙科解褐調主江寧之上元簿王文公居金陵

四方英雋闐門公一與之交而非其人未嘗往繇是名

聲日聞授安州安陸縣令縣多彊宗大姓以侵漁閭里

爲能令不之從則持其短長以逞公至一切以法裁之

諸豪皆怒合爲飛語撼公公不爲變旣久知其不可幸

而肆也皆靡然而服蔡公確以故相守安遇僚屬簡嚴

無許可者獨期公逺大而首薦之改宣徳郎知單州碭

山縣碭山在窮谷中地偏民野公憐其陋而以靜治之

至閲旬無一人訟於庭者與諸生終日談經義而已蔣

公之奇尹京辟右軍巡判官以非其官不就無何章丞

相惇薦公於上召對擢提舉秦鳳路常平遭成夫人憂

免喪除提舉廣南西路象山令鄭子淵妄人也姍常平

新法連以書抵公有言及宗廟者公不敢隠而以聞上


曰逺方使者能然茲得人矣命中書記其名擢尚書司


封員外郎尋移金部上以承平久曹多諉吏吏緣爲姦


詔左右司取諸郎勤惰各一人殿最之於是司金號爲

冗劇公課居優進官一等力求補外得提㸃河北西路


刑獄眞定府判官劉曾錄人隂私爲不法至郡守監司

無敢按之公悉條具姦贓上之曾令其子白冤詔遣臺


臣就鞫無一不如公言者即抵曾罪一路聞之懍然或


望風投劾而去入爲尚書度支員外郎未㡬除司農少

卿復求補外除江南西路轉運副使未行移兩浙路公

領漕事四年餽餉爲東南之最襃賞沓至賜紫衣金魚

進官者再明年除直秘閣又明年除太府卿遂除徽猷

閣待制知興仁府興仁爲輔郡四方之戍雜居而屯頗

悍驕難制前爲守者惴惴然常有意外之憂公以拊摩

彈壓之術時其緩急而兼用之會偏禆刻其軍聲言將


爲亂闔城兇懼公鈎得其情取爲首者二人治之餘置

不問談笑而定徙知平江府郡豪朱勔挾寵張甚視州


縣蔑如且中貴人緣勔而使者冠葢相望皆能禍福人

於牙頰間官吏無不傾身事之至郡守亦有出其門者

獨公不少貶勔輩雖憚公之正不敢讒而訖公去賞亦

不及方勔盛時造乗輿服御之珍設官於浙西諸郡一

日上知其姦利詔守臣悉罷之令下郡人讙呼而旁郡

方遷延幸其必復公曰此天子盛徳事也人臣當奉承

之不暇乃顧望乎卽日結罷如詔㫖識者皆歎以爲不

可及留平江六年丐閒優詔不許久之除提舉杭州洞

霄宮公雖七十餘而彊健敷腴如五六十許人人謂公

且復起副明天子所以委任之意而公已翛然忘世敇

諸子勿以家事相闗築大第荊谿之上時從賓客徜徉

谿山之間而已以通奉大夫徽猷閣待制致仕得年七

十八而終娶呉氏京口大族有賢行封越國夫人先公

十一年卒祔公而𦵏三男伯曰志行季曰安上皆以公

任爲從事郎亦先後公數年而卒仲曰安常擢進士第

爲太常博士厯持節分符之選今爲左朝請大夫主管

台州崇道觀三女長適左朝散大夫尚書左司員外郎

王岡次適右承議郎通判太原府方笈次適左朝奉大

夫尚書吏部員外郎董將孫男女合十四人公敦厚髙

明遇人無親疎貴賤賢不肖一本於誠委曲周旋惟恐

其不至及於義當爲則其守確然雖禍福在前莫能為

之搖奪其使秦鳳也成夫人以逺不能行公朝夕慕懷

至忘食事洎執喪癯瘁骨立築室冢旁終喪而後歸晩

年得君襃擢無虛歲然居中則請外居外則請閒淹速

未嘗置於胸中平生無嗜好所至左右圖史簾閣蕭然

故厯官四十餘年無秋毫之累以令名始終少喜釋氏

書晩而彌篤疾革呼子孫甥妷至前人與之訣無一語

之亂非有得於中者能如是乎嗚呼其賢於人逺矣藻

公妷壻也得公之詳固無如藻者銘曰

在元豐世英材畢臻數十年間國爲有人以經術進公

當是時聖考遺我帝其用之用公伊何維徳敦厚學爲

人師材則多有出入四紀績皆可書儒雅飾吏葢公之

餘遂升邇聯出殿藩服惟皇懋功非我求福終始一意

誠於事君視富與貴乃如浮雲浩然而歸説此眉壽蟬

聨未央公且有後松檟岑蔚與家相望尚千萬年記公

之藏

  滕子濟墓誌銘

滕姬姓文王之昭也春秋時以小國介齊楚之交漢魏


晉世不乏人至唐有諱令琮爲國子司業者子孫蟬聨

綿十餘世譜牒相傳曰堯臣任衞尉寺丞於公爲曾祖


曰公綽任宣徳郎於公爲祖曰友任朝請大夫於公爲

皇考以公貴皆贈東宮師傅官妣祖妣皆封郡夫人公

諱康字子濟應天府宋城人年十六補太學生俊邁絶

人諸老生皆屈輩行與交既冠擢崇寧五年進士第調

通州司理參軍秩滿陞晉州觀察推官試學官中之除

興元府府學教授首冠詞學兼茂科入秘書省爲正字

公以軼材進滯儒館三年有餘人爲公不滿公處之裕

如久之遷著作佐郎尚書工部員外郎入對敷奏詳明

徽宗喜曰頃得卿詞學程文甚敏蓋有意用公而不爲

當路所右歲餘裁移禮部又數年爲國子司業連丁內

外艱服除而靖康二年金人至京師時上開元帥府濟

州卽以檄召公有詞學精贍明習憲章之語公至濟州

率先羣臣勸進請築壇如髙邑故事乃除公太常少卿

相登極禮儀其告天及肆赦之文皆出公筆詞㫖激揚


聞者無不感動流涕尋擢起居舍人權給事中進起居

郎兼討論祖宗法度檢討官試中書舍人公忠精出於

天性平時臨事未嘗詭隨及居論思之地知無不言見

有未合公論者必反復開陳蒙上聴納而後巳顯謨閣

直學士孟忠厚乞用父任減年轉朝奉郎公因言忠厚

隆祐太后之姪太祖太宗以來無母后兄弟之子班侍

從者故日者給舍交章論列乞換忠厚右列陛下方色

難以奉母后故未卽施行其如中外之情未厭願少垂

省覽以毋違祖宗成憲從之武義大夫康義用登極恩

遷遙郡刺史公封還詞頭力陳陛下即位以來凡發號

施令立政造事必法祖宗彝憲惟能法祖宗故能得人

心而當天意邢煥中宮之父也孟忠厚隆祐太后之姪

也猶曲從人言易戎班之秩康義何人乃敢紊彝憲如

此義者內侍康履之父也自古召亂之源不出於外戚

之撓法則出於內侍之干政漢唐可鑒登極恩各遷官

一等天下之至公也祖宗以來未之或改康義乃以御

寶批降特㫖遷一官而暗陞五等之秩觀此有異於墨

勑斜封之時乎凡再降㫖令行下終不從命人莫不重

公有守後軍統制韓世忠以不能戢軍贖金公言世忠

偏裨無赫赫功祗緣捕盜微勞躐官數等位亞節旄人

所以未有言者以方羣盜充斥姑責其後效比卒伍背

叛至奪御器逼諫臣於死地恬不知罪致臣僚論奏乃

止罰金將何以懲後世忠降一官知江州陳彥文用劉

光世保奏錄其守城功遷龍圖閣待制公以光世之章

前後牴牾閣而未下宰相力主彥文趣公行詞公言給

舍繳駁命以次官行下兩省故事也陛下以臣言爲是

耶當更下監司覈實次第推賞先及城守官兵而後彥

文進職以臣言爲非循國家故事可也論列諄諄不已

大失宰相意會有布衣試後省者不合體式而公以文

理優長取之諫官李處遯迎合論奏遂除公集英殿修

撰提舉杭州洞霄宮衆論爲之不平未㡬車駕幸平江

再除中書舍人及陛對奏疏乞寅畏天命固安人心其

略曰去歳郊禮前數日太陽示變驗之圖史爲異甚大

而日官不以聞廷臣不知告使陛下修厥事以應天者

未至比逆臣敢萌不軌天之示象前已著明惜朝廷不

知先事而戒也陛下卽位行再歲矣恩倖斂怨而㡬蹈

覆轍姦宄犯順而未卽授首陛下盍察人心所嚮而少

留聖意乎今惻怛愛民之政徒爲空言而百姓不以爲


恩哀痛責躬之詔不著事實而四方不以爲信忠佞竝

馳而多士解體刑賞失當而三軍沮氣臣願陛下取建


炎初元以來所下詔書所舉政事熟思審度得無一二

類臣言者望參稽得失而罷行之上襃諭有諫臣之風

除左諫議大夫公在諫省旬日封章屢上上稱其知大


體遂有意登用擢翰林學士面奬再三卿言甚忠非卿


孰爲朕言者翌日除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建


炎三年天子反正宰相呂頤浩建幸武昌爲趨陜之計

旣還建康又建欲盡棄中原焚室廬徙居民於東南公

力持不可時在諫省語御史中丞張守曰吾曹當以死

爭旣執政又懇言之上悟而止頤浩歎曰公眞執政之

才也孰能受命二日而決此大計乎諫官袁植請誅黃

潛善汪伯彥公言儻如植言傷陛下好生之徳矣上首

肯久之卽批出罷植諫職翌日見上曰昨日觀罷袁植

之命有忠厚之言未聞殺戮之事可戒大哉王言也太

祖以來未嘗戮一大臣國家厯祚緜長過於兩漢者此

也上大悅李成遣屬官至金陵力求淮南呂頤浩欲從

之公曰此養虎遺患也成已命知徐州遷延不赴莫若

趣其之任使逺邇聞之知朝廷之命必行成旣情得靡

然退聴陜西進馬上擇其一良者獨賜公且詔應恩數

竝依同知樞密院事無何詔恭請太后奉神主之江表

以參知政事李邴權知三省樞密院事公爲資政殿學

士同之從衞以行邴辭疾則又命公權知劉珏爲貳賜

公親筆手詔凡百四十六言極襃嘉之辭許綴宰執班

奏事寓治都堂公從衞至洪劉光世統大軍爲屏翰光

世不能守金人渡江乃退保䖍州殿中侍御史張延壽

不知曲折極口詆公於是落職提舉亳州明道宮延壽


言之不已又責授秘書少監分司南京永州居住未期

年許自便其年九月復左朝請大夫依前宮祠紹興二

年九月某甲子薨於江西春秋四十有八元室常氏贈


右諫議大夫安民之女封咸寧郡夫人一子曰珙某官

二女爲某官管鎭某官梁興祖之妻孫男女六人有文

集二十巻翰墨叢記五巻韶武遺音三巻紹興三年


月某甲子珙奉公葬平江府呉縣至徳鄉華山紹興八


年三月追復龍圖閣學士藻與公同爲建炎元年中書

舍人者也聞公立朝訏謨獻替之餘莫詳於藻謹擇其

大者書之而係之以銘銘曰

自古明盛繇臣納忠靡懷不陳無壅不通在貞觀世賢

哉鄭公封章敢言日沃帝聰政否斯替卒成治功至誠

愛君夫孰與同公興其後獨紹乃風造膝袞袞略無隠

衷言聴諫行帝旌匪躬遂參兵柄頗牧禁中折衝銷萌

應變不窮國以興起宛如鎬豐上方疇咨分陜忽東天

胡中奪年未及翁邦國殄瘁籌帷一空應期而來神復

返崧琢詞於阡用赫厥終

  左朝請大夫知全州汪君墓誌銘

新安汪氏見於隋末唐初五季之亂有自黃墩徙婺源

者以貲雄饒歙間數世而至君之髙祖諱某擢進士第

起家爲祕書丞贈光祿少卿曾祖諱某官至尚書都官

員外郎贈中大夫祖諱某官至奉議郎贈少傅三世踵

相躡登進士第世有清徳爲江南聞家皇考諱槃少傅

長子也以少傅春秋髙就養左右不求仕而縱其弟藻

於學藻復與君連取科第里人榮之皇考以君贈大中

大夫君諱愷字伯強少奇穎渾厚甫冠為有司所推入

太學爲諸生有能文聲紹聖四年解褐調常州晉陵縣

主簿用薦者陞通仕郎爲宣州太平縣令坐小法免授

岳州錄事參軍丁大中憂服除監泗州軍資庫㑹鹽筴

興朝廷選君監泰州海安鎮鹽場課最改宣義郎知淮

陽軍宿遷宣州寧國縣丁太碩人王氏憂服除添差通

判饒州除知常州漢陽軍吉州未行移處州到官未幾

復移知撫州期年請奉祠得主管江州太平觀秩滿起

知袁州於是資政殿學士葉夢得給事中胡交修以十

科善治財賦薦君擢提舉兩浙東路鹽香江南西路轉

運判官蒞事兩月除知江州請奉祠得主管台州崇道

觀久之起知全州君之官簿如此岳州平江民以競渡

鬭死獄上於州守惡令欲深探其獄株連數百人時大

暑牢戶皆滿君止繫其當罪者數人餘悉平反出之守

大怒君引法力爭守不能屈太平有爲五斗米道者相

傳能致雷雨迕者立死縣檄尉捕尉辭君不俟衆躬造

其廬人爲君懼卒禽之置於法靖康初朝廷詔令未通

饒州酒官郝陞者出軍伍怙勇挾姦持郡短長郡守不

能制而深怨之㑹盜侵旁郡舉城皆奔陞之子亦佩劒

出城爲闗吏所錄守卽誣以叛並共械於獄將斬之君

曰急裝時以刀劒自衞人情也可盡誅乎持之數日陞

與其子皆免君之將如處州也敵已至會稽人皆勸君

毋行君不聴旣而潰兵四集君求所以綏馭之術至不

解衣而寢者兩月尋移撫州未行間王𤫉馬俊兵入屬

邑州之南北數百里皆震新守入境不敢行民挽留君

君曰此吾心也乃調護其衆使出疆而民初不知未一

月盜宮儀焚處州於是人人思君至於感泣撫州民許

以女歸其隣久矣旣而悔之一日白官女死於兵半年

請公署爲異日之信君立械其人於獄僚屬愕然君笑

曰女誠死不白官也必女家不良其父欲盜吾判耳請

爲諸君致其女明日而女果出人以爲神紹興十二年

八月某甲子以疾卒於饒州徳興縣所居之第春秋七

十有三積官至左朝請大夫君刻意學問欲直造作者

之域而不樂爲科舉之文未第時見秦少游於括蒼少

游奇其文以手書勉之然未嘗引以自名平居孝友清

修日以慕古人追前輩爲事循循然有徳君子也及守

官臨民則精明剛正人不能欺亦不能奪而卒歸於忠

厚方大中無恙時承數世清徳之後家貧不能自如君

之所以養志周旋者無所不至時二妹未行大中以爲

憂君繼納兩婦皆公卿大家乃盡舉其嫁時衣珥分遣

之不名一錢及官至五品遇恩當任子而首任其弟人

以爲難先是君恬於進取數免稀遷居閒之日多洎大

中與太碩人棄諸孤家徒四壁立無置錐可耕君合兄

弟數房同食其所得之俸他人見之若不堪其憂而君

絶甘分少於長幼親疎必均未嘗以一介取諸人客至

飯蔬相對清淡終日出於至誠乃並其家僕隸兒童亦

怡然無不滿之色可謂賢也已故卒之日無不出涕凡

三娶初室呂氏次蔣氏次李氏朝散郎贈通奉大夫呂

全宣徳郎蔣珍中散大夫李演之女而觀文殿學士蔣

之奇樞密使李諮之孫也皆封宜人三子曰堯舉右迪

功郎鑄錢司催綱官曰舜舉右修職郎漳州龍巖縣尉

曰仲舉未仕一女適進士俞允恭堯舉等以十三年十

二月丁酉奉君𦵏饒州徳興縣龍溪源少傅墓南三里

藻雖於君爲諸父而少君九歲少同學長同仕也是宜

爲之銘銘曰

嗚呼人皆樂其所憂而君獨憂其所樂人皆豐其所約

而君獨約其所豐以孝友純誠懋其本以康寧壽祺齎

其終故所居人慕之所蒞民思之無秋毫愧怍於其中

葢古之德人今之循吏也尚千萬年勿毀其宮

  朝請郎陶君墓誌銘

陶氏自征西將軍爲東晉名臣數世而靖節先生繼之

遂爲著姓然世家江州不知居呉興者何別也君諱瓬

字季成呉興人曾祖浚祖謹世以詩書教子父彖進士

起家卒官承議郎通判鄂州以君故贈朝議大夫君少

孤力學問欲名宦必自已致中元符三年進士乙科調

陜州司理參軍童貫用兵陜西請君從君辭軍旅非所

學貫遣客諭君幕府綜文書而已矢石非所及又固辭

而貫亦不能彊也知邢州任縣坐小法免爲台州軍事

判官潤州司兵曹事改宣義郎時卿寺丞掾號美官寒

士得之尤難當路有知君者欲以此留君君度食貧留

京師非便求金壇令以歸其不汲汲於進取如此罷金

壇如京師卽日詣曹以已所當得者調官於是又知鄭

之管城婺之東陽杭之富陽低徊數邑幾二十年晚於

吏部之格稍升而君不堪久次寧貶損以從其所安在

東陽時俗喜鬭家藏鎧仗閭里苦之更數令莫能禁君

痛懲之風俗爲變人皆按堵至畫像祠君蓋君不以希

世爲心故臨事敏明毅然敢爲所居可紀他人莫之及

也積官至朝請郎賜五品服年六十四卒於富陽當政

和宣和間士大夫尚奔競茍秋毫之利可以闗身者必

巧謀捷步以取之君獨怡然靜退甘心州縣以老略無

㡬微見於言面所謂安於所遇者如君非耶元室呉氏

次室郭氏皆封安人一子曰定今爲從事郎知潭州善

化縣一孫曰遷建炎四年六月癸酉定奉君葬湖州烏


程縣法華山之原合安人呉氏之墓後二十一年定來


求余銘銘曰

世競馳之已靜持之世依違之巳勇爲之仕雖柅之志


則起之杼山竁之蓍蔡宜之隧而碑之詩以系之






浮溪集巻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