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海南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制定機關: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
== 海南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
(2013年7月30日海南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2013年7月30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8號公布 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執收管理
第三章 資金管理
第四章 票據管理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健全公共財政職能,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保護繳款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政府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收入、社會保障基金、債務收入、住房公積金以外,本省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執收單位)在履行公共管理職能、行使國有資源(資產)所有權或者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時,通過徵收、收取、罰沒或者募集、受贈等方式依法取得的資金。
政府非稅收入是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包括:
(一)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政府性基金;
(三)罰沒收入;
(四)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
(五)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
(六)國有資本經營收入;
(七)彩票公益金;
(八)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
(九)應當納入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其他資金。
納入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具體項目目錄,由省財政部門向社會公布。
第四條 政府非稅收入應當納入財政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應當遵循依法、公開、高效和便民的原則。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工作的領導,完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體系和監督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是政府非稅收入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監察、審計、價格等部門和人民銀行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政府非稅收入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執收管理
第六條 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的設立、變更、取消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行政事業性收費按照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政府性基金按照國務院或者財政部的規定執行;
(三)罰沒收入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執行;
(四)國有資源、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按照法律、法規、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五)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按照擁有國有資本產權的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國資部門的規定執行;
(六)彩票公益金按照法律、法規、國務院和財政部的規定執行;
(七)其他政府非稅收入按照法律、法規、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設立政府非稅收入項目。
第七條 政府非稅收入由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設立項目的有關規範性文件規定的執收單位執收;沒有規定執收單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執收。
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設立項目的有關規範性文件對委託執收政府非稅收入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不得委託執收。受委託單位在委託範圍內執收政府非稅收入,不得轉委託。
禁止委託個人執收政府非稅收入。
第八條 執收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向社會公布由本單位負責執收的政府非稅收入依據、項目、標準、範圍、對象、期限和程序;
(二)使用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印(監)制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執收政府非稅收入;
(三)按照規定及時、足額收繳政府非稅收入款項;
(四)記錄、匯總、核對政府非稅收入收繳情況,並定期報送同級財政部門;
(五)向社會公布本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監察、審計、價格等部門的舉報電話或者電子郵箱;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執收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其他職責。
第九條 政府非稅收入實行執收單位開票、商業銀行代收、財政部門監管的收繳分離制度,但法律、法規、規章和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規定可以當場收取的款項除外。
按照規定可以當場執收的政府非稅收入,執收單位應當在同級財政部門規定的時間內,將所收款項全額繳入財政部門指定的銀行賬戶。
財政部門和執收單位應當採取措施降低政府非稅收入執收成本,改進執收方式,提高執收效率,方便繳款人繳款。
第十條 執收單位不得擅自改變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的範圍、標準、對象和期限;不得以隱匿、轉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等方式處置政府非稅收入款項;不得開設政府非稅收入過渡性賬戶;不得將所收政府非稅收入存入財政部門規定以外的銀行賬戶。
第十一條 具備地方國庫集中收付代理銀行資格的商業銀行均可以代收政府非稅收入。
符合前款規定的商業銀行申請代收政府非稅收入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與商業銀行簽訂代收協議,並將代收政府非稅收入的商業銀行名單向社會公布。
代收政府非稅收入的商業銀行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收納、清算政府非稅收入,在規定的期限內劃轉國庫或者財政專戶。
第十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期限、金額和繳款方式履行政府非稅收入繳納義務。
對違法設立政府非稅收入項目、擴大執收範圍、提高執收標準、改變執收期限以及違法使用票據執收政府非稅收入的,繳款人有權拒絕繳納並向有關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第十三條 執收的政府非稅收入應當直接繳入國庫或者通過財政匯繳結算賬戶劃轉國庫,但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繳入財政專戶的除外。
繳入財政匯繳結算賬戶的政府非稅收入,應當按照規定的期限劃轉國庫或者財政專戶,不得滯留。
第十四條 緩繳、減繳、免繳政府非稅收入的,繳款人應當向執收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執收單位應當自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審核,對不符合緩繳、減繳、免繳規定的,直接答覆並說明理由;對符合緩繳、減繳、免繳規定的,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財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按照審批權限辦理。國家和本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前款規定的緩繳、減繳、免繳事項的審批,只適用於本級政府非稅收入。
經批准緩繳、減繳、免繳政府非稅收入的,財政部門應當即時予以公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決定緩繳、減繳、免繳政府非稅收入。
第十五條 執收的政府非稅收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退付:
(一)違法執收的;
(二)依法確認為誤繳、誤征需要退付的;
(三)待結算收入符合有關規定需要退付的;
(四)因徵收依據調整需要退付的;
(五)經財政部門核准的其他退付情形。
按照規定應當由財政安排支出的事項,不得用退付處理。
第十六條 繳款人要求退付的,應當向執收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執收單位應當自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審核,對不符合退付規定的,直接答覆並說明理由;對符合退付規定的,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財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辦理審批和退付。執收單位應當自收到退付款項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退還繳款人。國家和本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七條 財政部門、人民銀行、代收銀行、執收單位應當定期就政府非稅收入收繳情況進行對賬檢查,發現問題由財政部門通知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糾正,保證收取的金額與繳入國庫、財政專戶及財政匯繳結算賬戶的金額一致。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加強政府非稅收入執收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財政部門、代收銀行和執收單位之間的信息共享,為繳款人提供便利,保證政府非稅收入及時、足額徵繳入庫(戶)。
第三章 資金管理
第十九條 政府非稅收入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審批權限確定的收入歸屬,納入相應級次財政預算管理。
第二十條 財政部門應當根據政府非稅收入的不同性質、特點實行分類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條 執收單位履行職能所需經費由財政部門核定預算予以撥付,不與執收的政府非稅收入掛鉤。
政府非稅收入有法定專項用途的,應當專款專用。
第二十二條 涉及省與市、縣、自治縣政府間的政府非稅收入分成比例,由省人民政府或者其財政部門按照成本補償、統籌調劑以及事權與收入相匹配的原則確定。
未經省人民政府或者其財政部門批准,不得對前款政府非稅收入實行分成或者調整分成比例。
第二十三條 政府間分成的政府非稅收入,按照就地繳款、分級劃解、及時結算的原則,由財政部門通過國庫、財政專戶、財政匯繳結算賬戶定期劃解、結算。
執收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政府非稅收入資金直接上繳上級單位或者撥付下級單位,但國家和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章 票據管理
第二十四條 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管理工作,統一印(監)制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按照管理權限做好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的保管、發放、審驗、核銷、銷毀、稽查等工作。
第二十五條 執收單位應當按照財務隸屬關係向同級財政部門申領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執收單位應當遵守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申領、保管、使用、核銷、銷毀等制度,保證票據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執收單位發現政府非稅收入票據遺失、被盜、滅失的,應當及時通過新聞媒體聲明作廢,並報告同級財政部門。
第二十六條 執收單位執收政府非稅收入,應當按照規定向繳款人開具政府非稅收入票據。政府非稅收入由稅務機關執收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使用稅務發票。
執收單位不按照規定開具政府非稅收入票據或者稅務發票的,繳款人有權拒絕繳款。
第二十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違反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管理的行為:
(一)違反規定印製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二)轉讓、出借、串用、代開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三)偽造、變造、買賣、擅自銷毀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四)偽造、使用偽造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監製章;
(五)使用非法票據;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積極推進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管理電子化,依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手段,實行電子開票、自動核銷、全程跟蹤、源頭控制,提高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管理水平。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政府非稅收入收支情況納入年度預決算,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監督檢查。
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情況的日常監督和專項稽查,依法處理政府非稅收入違法違規行為。
監察部門應當加強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執行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審計部門應當依法對政府非稅收入執收和資金管理等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價格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加強對行政事業性收費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擴大收費範圍、提高收費標準等價格違法行為。
第三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監督和舉報政府非稅收入管理中的違法行為。
財政、監察、審計、價格等部門和人民銀行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受理、調查、處理有關舉報或者投訴,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舉報人、投訴人,並為舉報人、投訴人保密。受理舉報或者投訴的部門認為舉報或者投訴事項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範圍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應當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績效管理,完善績效評價體系。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本條例未設定處罰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四條 財政、價格、審計等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舉報和投訴事項拖延、推諉或者不依法處理的;
(二)不履行政府非稅收入監督管理法定職責的;
(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
第三十五條 執收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部門責令改正,限期補收應當執收的政府非稅收入,或者退還違法執收的政府非稅收入;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設立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的;
(二)擅自改變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的範圍、標準、對象和期限的;
(三)違反規定緩收、減收、免收政府非稅收入的;
(四)截留、坐支、挪用、私分政府非稅收入的;
(五)執收政府非稅收入不按照規定開具票據的;
(六)擅自開設政府非稅收入過渡性賬戶的;
(七)不按照規定解繳政府非稅收入的;
(八)違反規定退付政府非稅收入的;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行為。
財政部門工作人員有違反前款規定行為之一的,由財政部門或者監察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代收銀行違反本條例規定,不按照規定收納、清算政府非稅收入,或者不在規定的期限內將政府非稅收入劃轉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由財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三年內不得再確定其為代收銀行。
第三十七條 有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作案工具及非法票據,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3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八條 本條例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