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深入農村 紮根農村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深入農村 紮根農村
黑龍江省龍江縣山泉公社衛生院下放醫務人員
1969年10月2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們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中醫院的二十七名醫務工作者,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光輝指示,在去年九月二日,來到龍江縣山泉公社安家落戶。一年來的實踐,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是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還是放到城市?是為廣大工人、貧下中農服務,還是給少數老爺服務?這是毛主席無產階級衛生路線和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的根本分歧。醫務工作者只有按照毛主席的偉大指示,深入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為廣大貧下中農服務,才能徹底批判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並使自己的思想得到真正的改造。

多年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衛生部門的代理人,為了復辟資本主義,竭力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瘋狂抵制衛生工作「面向工農兵」的方針,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城市為少數人服務,而不顧廣大貧下中農的身體健康。劉少奇以「首先是加強工業衛生和城市衛生工作」為藉口,反對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就拿我們原來所在的醫院來說,它為少數老爺設有專家門診、特殊的小藥庫,而對貧下中農進城看病則設置了種種阻礙。有些本來可以治好的病人,卻被拒絕於醫院門外得不到治療。有些病人雖然被准許住院,但是他們仍因拿不起押金而住不進去。貧下中農氣憤地說:「這個醫院不是為咱貧下中農開的,是給那些貴族老爺看病的。」我們這次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又親眼看到了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進一步了解到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殘酷迫害貧下中農的罪行,從而增強了我們紮根農村、為貧下中農服務的決心。

山泉公社是個半山區,全公社一萬八千多口人。過去,醫療條件很差,藥品很缺,交通不便,離縣城六十多里,有急、重病就得往縣城裡送,往往誤事。有的人患慢性病,到城市醫院治療,身邊帶去的錢花完了,還住不進醫院,只好回家。

這個地方的常見病,是淋巴腺結核、甲狀腺腫和痔瘡等,過去無人進行防治,損害了貧下中農的健康,影響了生產。例如,有的六、七歲小孩得了粗脖根,到了二十幾歲竟長到一斤到二斤重,壓得喘不上氣來。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院革委會組織全體醫務人員重學「老三篇」,用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服務的思想武裝大家的頭腦。大家發揚了敢想敢幹的革命作風,衝破洋框框,因陋就簡,克服困難,急貧下中農之所急。我們針對這裡的常見病,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和防治。同時,我們並不排斥尖端病的研究。我們所堅持的原則是:貧下中農有啥病我們就治啥病,常見的病我們治,不常見的病我們也治。在僅有的一間房的手術室里,我們做了胃切除、脾切除、子宮切除等手術。在沒有取皮機的情況下,我們成功地做了植皮手術。為了方便群眾,我們就在患者家裡做了子宮切除。在沒有X光機情況下,我們就用土辦法,成功地為一名肩關節脫位四十五天的患者復了位。在沒有X機光、沒化驗設備、沒血庫、沒有腦科器械的情況下,我們就用僅有的一把骨鑽成功地做了硬腦膜外血腫手術,還做了胸腔穿刺,治癒了腎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傷寒等病。一年來,在同貧下中農結合的過程中,我們增強了與貧下中農的思想感情。隨着感情的變化,作風也變了。過去是蹲在大樓里,坐堂待診為少數人服務,現在是走到群眾中去送醫送藥到門,為廣大貧下中農服務。將近一年時間,我們走遍了全公社八十九個生產隊和附近公社的一些生產隊,出診八百五十餘次,治療病人七萬二千多人次,收容病人一千一百多人次,給五百五十多人做了手術,為生產隊節省六千多個人工,九千多個車馬工,一萬六千多元。現在做到小病不出隊,大病不出社。貧下中農滿意地說:「你們真是毛主席派來的親人!」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