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深入調查研究 推廣先進經驗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深入調查研究 推廣先進經驗

——靖江縣革委會領導鬥批改的作法
《人民日報》通訊員
1969年1月1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江蘇省靖江縣革命委員會在領導斗、批、改的過程中,遵循偉大領袖毛主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的教導,不斷集中符合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意見,堅持運用先進典型推動全面,促使各條戰線都迅速出現一批新事物,大大加快了斗、批、改的進展。

深入實際,發現典型

[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發出了「認真搞好鬥、批、改」的戰鬥號令以後,靖江縣廣大革命群眾迫切要求改革不適合社會主義要求的規章制度,並且出現了一些大膽進行改革的萌芽。面對這個日益高漲的革命群眾運動,縣革命委員會怎樣做到站在運動的前面,用毛澤東思想實行一元化的領導呢?他們遵照毛主席的教導,走出機關,深入實際,依靠群眾,調查研究,發現、總結和推廣斗、批、改的先進典型經驗。

縣革委會對商業的改革醞釀很久,但一時拿不出完整的方案。後來,有個參加商業工作不久的復員軍人,向縣革委會反映了自己對商業部門進行改革的看法。在縣革委會領導同志的支持下,這個同志邊工作、邊調查,寫出了一個很有分析的調查報告。縣革委會印發了這個調查報告供有關部門討論,還抽調七十多個工人、貧下中農組成調查團,調查研究城鎮商業如何改革的問題。這樣,就搞清了商業部門存在的問題,統一了領導認識,提出了改革方案,逐步對縣城商業系統進行改革,使工人階級掌握了商業部門的領導權。

在縣革委會的帶動下,靖江縣各級革委會的許多領導成員,也紛紛到群眾中去,和群眾一起調查研究,發現典型,進行推廣。越江公社革委會主任到供銷社站櫃檯,發現供銷社資產階級經營作風仍然很嚴重,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在商業上的流毒還遠遠沒有肅清,深深感到農村商業必須用偉大的毛澤東思想統帥,來一個大破大立。他帶着這個問題深入下去和廣大貧下中農商量,根據群眾的意見,由公社革委會和貧下中農代表,領導商業職工展開大學習、大批判,在選派貧下中農代表參加供銷社革委會後,下放一部分營業人員到生產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由於貧下中農掌握了供銷社的領導權,就大大改變了供銷社的面貌,受到廣大貧下中農的熱烈歡迎。縣革委會及時推廣了他們的經驗,全縣各公社都以越江公社為榜樣,對農村商業逐步進行改革。

熱情地為先進事物鳴鑼開道

[編輯]

斗、批、改是兩條路線鬥爭的繼續,因此,一個典型出現以後,必然有的人叫「好」,有的人喊「糟」。靖江縣革委會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總是首先用毛澤東思想統一領導的認識,旗幟鮮明地支持新生事物,對於階級敵人的破壞狠狠回擊,對於人民內部的不正確思想進行說服教育,為普遍推廣先進典型鳴鑼開道。

關於農業技術工作的改革,就經歷了這樣一場鬥爭。靖江縣原有一個縣辦農業技術站,受叛徒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毒害較深,推行「專家」路線,對貧下中農群眾性的科學實驗有時還起阻礙作用。當縣革委會學習了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調查報告以後,聽說大興公社從貧下中農中培養了一支「土專家」隊伍,就立即派人去調查總結。調查報告寫出來以後,縣革委會常委經過討論,一致認為這是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新生事物,決定予以推廣。當時,縣農業技術站有少數從舊學校出來的技術員,提出了反對意見。革委會的工作人員中也有人懷疑「土專家」的作用。縣革委會認識到這是兩條路線鬥爭的反映,就在上級調查組配合下,重新派人下去發動廣大貧下中農總結「土專家」的先進經驗。廣大貧下中農擺出了大量事實,一致讚揚「土專家」是毛主席革命路線開放的「大紅花」。縣革委會重新集中了廣大貧下中農的正確意見,由領導成員親自組織農業技術站的同志學習毛主席關於知識分子必須和工農結合的教導,使技術員們很快提高了路線鬥爭覺悟,糾正了錯誤思想,下決心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向「土專家」學習,徹底改造世界觀。縣革委會把這件事向各級革委會和廣大群眾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幫助那些持懷疑態度的人迅速提高了認識,使大興公社這個先進典型推動了全縣農業技術的改革。

靖江縣革委會對於其他先進典型的普及推廣,也都是通過調查,發現活思想,首先在革委會內部統一認識,然後幫助有關部門開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達到在毛澤東思想統帥下進行改革,因而大大提高了幹部和群眾對於新生事物的敏感和樹立先進典型的自覺性,充分發揮了典型的作用。

在反覆實踐中發展典型

[編輯]

靖江縣革委會還發現,在一個斗、批、改先進典型出現和推廣以後,革命委員會內部和部分群眾往往會產生「差不多了」的鬆勁思想。對於這種情況,他們首先用毛主席關於「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的教導,武裝革委會全體成員和廣大群眾的頭腦。在縣革委會的同志統一認識以後,又深入實際和群眾一起調查研究,不斷發現新問題,總結群眾的新創造,使老的典型不斷發展、完善,新的典型不斷湧現,推動斗、批、改革命群眾運動一浪更比一浪高。

例如,在農村教育革命中,當全縣普遍實現了農村的中、小學由貧下中農管理以後,有人就認為「差不多了」。縣革委會的同志遵照毛主席的教導,又深入到基層和貧下中農、基層幹部、學校師生一起參加實踐,調查研究。他們發現貧下中農在組織上擔任了學校的負責人,並不等於完全掌握了學校的領導權。有些地方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得多」。縣革委會的同志帶着這些問題,和群眾一起總結了貧下中農真正在政治上對學校實行堅強領導的先進典型,在全縣推廣了斜橋公社新華大隊管理新港小學和侯河公社的先進經驗。他們還在大興公社等單位發現了貧下中農講師團有計劃有組織地長期擔任教學、改造舊學校的新經驗,就幫助總結,運用各種形式大力推廣。

通過這一系列新典型的推廣,現在靖江全縣城、鄉的中、小學都由工人、貧下中農掌握了領導權,學校的教育革命,師生的政治活動,生產勞動,課程設置,都由工人和貧下中農管了起來,全縣已經有兩千多名工農兵登上了學校的講台,教育革命在毛澤東思想統帥下突飛猛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