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清江貝先生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十 清江貝先生集 卷第十一
明 貝瓊 撰 景烏程許氏藏明洪武刊本
卷第十二

清江貝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兩峯集

  送王瑞菴序

余讀鍼經而知鍼之要不岀於八穴曰公孫內関臨泣外関後

溪中脈列缺照海八穴治證凢二百一十有三而九鍼補㵼之

用由是行焉復參太乙飛騰之術其法有八曰迎之於前以殺

其勢隨之於後以觧其結提而升之以補其不足按而抑之以

損其有餘左之上引以導陽右之下引以通隂虛之於中以生

其氣實之於內以散其血二家之說寔相表裏皆本於岐伯雷

公與黃帝問荅之書攷之靈樞素問可見巳通其術者金季則

有全真趙魔哥皇元則有丘長生真人真人以授竇文貞公有

所著標幽⿰扌𭥍 -- 指迷二賦及玉龍歌龍髄經行於世而趙魔哥之徒

則有洞玄李公髙山陳公再傳至於王通甫先生霍丘李清𨼆

然皆不(⿱艹石)文貞公之際遇世祖而大顯於中朝也故四方學者

咸稱北竇(⿱艹石)蘭溪之鏡潭王公則岀入其門二十餘年為得所

傳之的在當時巳有道南之歎逮鏡潭之子瑞菴益精於術往

往治人之疾不啻大將統六師以剪小㓂殆非一時衆工之所

及於是南北之明鍼道克⿰糹⿱𢆶匹 -- 繼文貞者獨推王氏父子焉嗚呼人

之死生制於天而鍼能通其逆順屈者信之危者安之虛者充

之弱者強之寒者燠之則其死生之制扵天者且制於醫矣抑

非洞察脈絡之表而不差毫芒惡能求其十全之效哉冝斯術

之傳千百而十一也瑞菴之術雖受於其父而得之於心應之

於手必有斵輪之巧者不可誣也今年春自越如吳王公貴人

交謁扵門者無虛日適大名劉性初病寒留檇李因迎瑞菴治

之以俄頃之功起五年之疾故一方以為神人其從而執弟子

禮者非一瑞菴亦不靳於傳蓋將廣北竇之學於無窮而利人

之心亦及於無窮也𡻕雲莫矣浩然言歸因序以送之而能詩

者咸繫於後雲

  贈星學梅生序

天下之士成於偶而敗於竒通於𨳩而厄於塞故衛青才不過

李廣㧞於奴而侯公孫弘徳不髙楊雄去牧豕而相始之困而

終之顯如此信其不繫於巧愚而繫於命也代之談命者不精

於五行妄稱吉凶禍福以恐人心而徼其利以私一巳甲曰某

日利乙曰不利彼曰某人貴且冨此曰貧而賤㸦得㸦失百不

一中徒滋天下之惑巳余來殳山有梅君玉者踵門而求見蓋

精五行之術者其告人吉凶禍福咸可徴焉寔賢而𨼆於卜筮

者也余雖不執於命益知其懸於天者不得而易也故序而送

之系之以詩曰

我生之辰斗直於𫑗日直於巳太白一星獨守垣熒惑南流會

鶉尾利不及升斗位不登三公唯有文章吐竒恠鏤氷𤥨雪慚

無功結㧕謾爲車何以送汝窮請君推行年祝雞願學屍郷翁

  送嘉興知事雨齋徐公上淮安推官序

治天下之事非一而事莫重於司刑唐胡元禮爲少卿欲殺一

囚司丞李日知以爲不可元禮曰吾不離刑曹此囚必無生理

日知曰吾不離刑曹此囚必無死法當是時其事之曲直固不

可辯而君子以爲元禮之嚴不如日知之恕焉吾從而攷之舜

典自象刑至於流贖各有一定之法而⿰糹⿱𢆶匹 -- 繼之欽哉欽哉惟刑之

恤哉則司刑者當以恕爲本不可以嚴爲事蓋恕者徳恆勝法

嚴者法恆勝徳徳恆勝法則無心於用刑無心於用刑者惟聼

人之所犯法從而輕重之雖殺之而無怨法恆勝徳則有心於

用刑有心於用刑者必以刑加人而不得其當者衆矣此胡李

二公皆以至公行之而優劣之判不啻霄壤如此世之刑官冝

有所擇而處之乎洪武四年春正月三衢徐公雨齋繇嘉興府

知事陞淮安推官寔材選也余聞之喜而不寐蓋雨齋讀書而

通律其掌簿書四年上下稱其文而無害則今專用刑之𭔃必

能有日知之恕而無元禮之嚴可以上副

明天子恤刑之意而淮安小大之獄知其無𡨚矣其行也邑之

大夫士咸賦詩以餞之屬余爲之序於是乎書

  送材上人序

天下之道無窮而欲窮無窮者貴乎積而巳水積而深山積而

髙人積而至於化是知學之不可苟也知學之不可苟斯又不

足乎已不足乎已則愈至而愈未至愈精而愈未精闇者未睹

一室之內泰然以爲人之莫己(⿱艹石)也畫而不復進盈而不復受

其積小矣求至於道不亦逺乎此吾所以爲學者之大病竊欲

勉焉而氣質庸下方其或時不能有爲以至老而無及巳悲夫

材公大用學佛者也堅強而不倦純一而不二初受易於宛平

榮先生後去而從紫薇山之忠公本心本心悉以所得於東湖

定公者授之大用其所積於日月之乆以窮性海之穾寞者何

如哉後紫山齊公主杭之興福教寺即舉之俾主四方之賔客

遂得汎交而愽求凢賢於已者必慕而師之而又欿然若不足

將往參道公竺隱於苕霅之上來求一言以行烏得不重余之

所感也乎抑甞聞大雄氏之興其法廣被於中國而隋智者大

師又闡四教以法華為宗於是其入有門其趨有徑所謂行必

先於知者蓋儒佛道殊而功一如此反視坐而蘄悟如瞽之於

黒白聾之於清濁豈不易邪充知而行(⿱艹石)吾竺𨼆者隱然東南

之秀五山稱之誠百一而為𭣣耳大用幸與之同時就而止其

是非毋盈毋畫吾見其積知日明積行曰成不極於化不止也

而淺之為儒足乎巳而狹乎人者尚亦因彼而有所厲也夫洪

武四年秋八月既望檇李貝瓊序

  送劉性初歸雲間序

宋蘇文忠公序佛者恵勤詩且言歐陽子好士為天下第一而

一時庸人抜而顯於世者或負於旦夕之頃不待貴賤死生而

然勤獨始終不忘歐陽子沒與人語及輒泣下故書以傳之嗚

呼知人之難古今所同豈惟歐陽子哉而文忠公拳拳於勤言

之者深著歐陽子所以待天下之士如此其厚而天下之士所

以報之者如此其薄特表勤之異於人人也今鐵崖先生楊公

位雖不及歐陽子其好士之風則同甞言方今人物冝㧞十而

得一繇是不擇其𩔖茍有一才一藝者稱之不置士以此多岀

其門而忌前好勝之徒以怨報徳者亦有之矣最後識劉性初

於覉旅中即以逺噐許之及其終也性初哭之甚哀既與諸生

葬之復自松江走二百里求余為之傳以備太史氏所録焉夫

先生以文雄一代固不待傳而知余甞先性初從於杭以觚墨

相周旋者三十年義不可辭且嘉性初亦歐陽子之惠勤也視

負公而變於未沒之前者何如哉故歴敘先生岀處行事及

所著関於世教者悉書以貽之將來於性初之別也復張之以

序蓋亦表其為人勇於義者如此猶文忠公稱勤之意也性初

大名人父兄甞仕於元而能刮磨豪習從師讀書又事玉泉王

公瑞菴學九鍼補㵼法後遇神師於海上盡授以丘長生所傳

之密語其術益精治人往往有十全之效三吳咸稱之雲洪武

五年𡻕在壬子冬十有一月初吉檇李貝瓊序

  髙麗宗主尚希古塔銘

嗚呼大雄氏之論性莫精於華嚴經八十一卷自晉義那尊者

譯之至唐武后時再譯於賢首國師徳宗龍飛三譯於清涼國

師華嚴之教遂廣被中國然代之信而住住而行以至於悟者

尠矣凢大地有生咸具是性謂之有而不囿於知覺謂之無而

不淪於空虛其妙孰得以爲喻哉由信而悟者吾慈峰妙辯大

師髙麗宗主希古尚公其人焉按狀師族姓浦尚其名希古其

字檇李人母甞夣僧乗白馬入門遂娠師生有異質甫七𡻕母

授孝經一過即成誦不忘十𡻕好佛書十二嵗見紫薇山恵力

僧覺海白父母願從受業父母聴之祝𩬊爲沙彌既長聞景岩

福公住崇徳之常樂因往參焉晝夜究華嚴觀福公恱其頴悟

曰異日樹教東南者必尚也及侍福公於杭之髙麗五年升座

說經吐音如雷龍象大駭僉舉爲都講天暦戊辰領宣政院劄

住常樂常樂自福公之去寺廢巳乆遂葺而新之學徒不逺數

百里而至至元戊寅遷臯亭之崇先益闡其秘名聞於朝有𭥍

賜號慈峰妙辯大師閱七年退處禦溪別峰蘭若至正十年

浙行省太尉丞相尊其道遣使延之髙麗特授御製金欄袈裟

及張士誠㩀姑蘇累聘不應疾亟起索筆書偈曰七十三年住

世只為佛祖岀氣今朝打箇散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驚得虛空落地擲筆而逝二

十二年秋九月乙𫑗也五山震悼冬十有一月辛酉茶毗於長

平郷之石頭里異香載道㑹者二萬餘人既而拾舍利千數顱

齒舌本洎所持珠百有二十堅踰金石悉不能燃石頭里地三

夕有神光射天人以為師淳行之符雲師一號雜花道人嗣其

法者曰學字古海住崇先曰滋字澤翁住西湖之妙心曰慰字

安谷住秀之招提曰燈字無傳住青鎮之蓮堂曰謹字莭菴住

魏鎮之華嚴曰明字月江住南山之法興曰澤字雲海住西湖

之精進曰仁字靜雲住澉川之禪恱曰相字無見住常樂孫曰

轍字萬里住范鎮之常樂曰梓字南山住嘉禾之楞嚴南山一

日持狀傳太尉丞相命來乞銘諸塔故為次第其略如此師狀

偉噐宏勇於進道日轉彌陀千聲客至劇談抵暮無倦色探深

抉閟非得於言語文字之淺陋者銘曰

  於維華嚴  經傳西國  毗盧性海  孰臻其極

  如雲彌空  如月照川   菩薩脩羅  聲聞人天

  一念內萌  十界㝷見  不索窈㝠  近而匪逺

  匪逺SKchar求  惟信為門   克信而行  悟道之原

  偉哉尚公  七齡有識   長參景岩   譬枵斯食

  升堂說經  吐音雷震   龍象大駭  濟彼方淪

  十霜常樂  棟宇輪奐  繼遷臯亭  卓錫籜澗

  帝賜嘉號  厥聞日升   毒龍在鉢   魔女分燈

  特立物表  王侯莫致  七袤星流  一夕雲逝

  玉岑無色   獸號鳥悲  公教不泯   視吾銘詩


清江貝先生文集卷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