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松先生別集/卷二
附錄
[編輯]墓碣銘幷序
[編輯]澗松先生趙公之墓在咸安郡東龍華山鵝湖鄕明原。先生玄孫弘燁以先生遺文行狀北走五百里屬光庭曰:「吾先祖葬已八十餘年,遺集未行於世,而墓碑不刻。無文以昭揭幽阡,幸吾子之加之意也。」光庭瞿然曰:「光庭後生,不及先生門,而嘗聞遺風矣。先生隱居求志,藏器於身而恥以自衒。聞一譽除一官,蹙然如不自容,其不求知於後世明矣。光庭安敢措一辭?且光庭愚陋老洫,不足以辱命。」弘燁去而復來,其請益至,迺據其事狀,序次終始而爲之銘。
公諱任道,字德勇,初字致遠,澗松其號也。趙氏系出咸安,大將軍鼎,始見於譜。世有衣冠。景泰中,有進士諱旅不仕,與金東峯時習、李耕隱孟專諸賢,世稱生六臣。今享之西山院祠,於公間五世矣。皇考諱埴,號立巖,有隱德高行。妣文化柳氏,秉節校尉祥麟女也。以萬曆乙酉七月十七日生公。
幼瑩秀不凡,六歲,告母夫人曰:「以孝名我。」未十歲,値龍蛇亂,流寓江左,凡一言動,視父母所爲。十四,受學於槃泉金公中淸,金公,月川門人也。公習聞退陶音旨尊慕之。旣而從旅軒張先生遊四十餘年,所以熏炙相長者,益親且切。公之學,以經書爲本,而潛心洛、建之業。自治甚嚴,其道行之日用彝倫之間,事父母誠敬俱至。居喪有過人行,歠粥終喪,過期猶素食。常有閔子切切之哀,所述《追慕錄》、《風樹吟》、《孺慕歌》等作,見者無不下涕。光海世,仁弘遙執朝權,心不快於退陶先生,嗾列邑諸生,張攻斥疏議,莫有違者。公引逄蒙、庾公之斯,距之甚確,爲所惡,避地漆原江上,躬漁以養親。
仁廟改紀,旅軒首膺拔擢,公以書論出處之義,且曰:「自古守正之士,孰不欲砥礪名節?而及到名場,鮮不失步,願先生不以人廢言。」公之微意可知也。甲戌,除恭陵參奉不就,丁亥,除大君師傅,己亥,除工曹佐郞,俱以老病辭。
公恥名,凡有徵召,未嘗起而應之,然其愛君憂國,老而愈篤,仁廟、孝廟之喪,至卒哭俱食素,左右憂其致傷。公曰:「古人云:『我爲綱常謀,有身不得顧。』雖致損庸計乎?」
壬寅,因廉使啓,上下旨褒諭,賜米豆,公上疏謝,因陳時務十四條,上爲之嘉歎。甲辰,公春秋八十,疾革,顧左右曰:「古人臨終,有怡然而笑者。」左右問爲誰,曰:「陶靖節也。」遂終,二月十五日戊申。方伯以訃聞,特令戶曹致賻。四月己未,葬於父母塋東麓。
公父母時常侍左右,無故未嘗去側。旣葬,廬墓下築霜露庵,自漆之柰內,移靈山之龍山,築望慕庵,俱去丘墓無十里,孟子稱大孝終身慕父母,公其庶矣乎。公旣私淑於溪門,又從賢師友質問講劘,道成德立。南方學者翕然尊信,而公常退遜,未嘗以斯文自任。然觀其平生所自樹立,可測其造詣者深也。
公之夫人,蘆坡處士李公屹之女,賢而無子。旣卒,又娶安岳李氏訓導春吉女,亦無子,先卒。取從父兄子咸抃爲後,生三男四女。男時㲄、時璋、時璹。女適士人宋洙、成在瑀、李彥訥、李時檍。時㲄有三男一女,男檼、欑、集,女士人金夏重。時璋有三男二女,男梓、柙、榥,女士人李是傑、李泰然。時璹有一男一女,男棡,女士人姜師喆。檼有一子,弘燁也。
公旣絶意外慕,居閒養性,所居有江湖亭臺之勝,有時扁舟從師友學子沿洄吟哢。有文集若干卷。公之喪,旣祥畢事,士林會者咸愀然顧慕,以狀聞於方伯,轉啓上,贈司憲府持平。後五十餘年,又以建院陳疏,懿陵特允其請,其遺風餘敎之感動人如此。前夫人,別葬龍華南麓,後夫人,葬在公墓左。銘曰:
巴山之趙,有漁溪翁。
世襲其貞,挺我澗松。
先生之行,孝弟忠信。
學有宗派,正知實踐。
正以距邪,實以禔躬。
華山之阿,有凜高風。
松林竹樹,其封四尺。
我最以銘,先生之跡。
後學平原李光庭撰。
挽章
[編輯]參議張應一
出入先門四十年,英豪風致有誰肩?
山川秀氣生應稟,學問眞功晩益專。
雅性已從三逕慣,寸心猶向五雲懸。
哲人不淑斯文慟,獨立昏衢涕泗漣。
又
[編輯]謙齋河弘度
公挺金羅國,儂居方丈前。
忝交知幾日?嚮慕自齠年。
至誠徐公孝,淵源趙相賢。
任仁雖壽考,吾道屬誰邊?
又
[編輯]察訪姜大適
聞說斯文喪,堪嗟此理玄。
珠沈滄海月,星晦少微躔。
旣失人中傑,難覩地上仙。
儒林今已矣,吾道付幽泉。
又
[編輯]姜顯昇
久矣斯文喪,南鄕更有人。
精專山嶽秀,資得玉壺珍。
學透鳶魚妙,心窺性理眞。
蓬門原憲樂,陋巷子淵貧。
駑蹇曾同契,芳蘭味自親。
芒鞋尋月夕,竹杖赴花晨。
每喜仁多壽,誰知歲在辰?
書藏白鹿幌,講撤武夷茵。
忽起儒林慟,空沾後學巾。
人間餘白首,題挽送靈輴。
又
[編輯]朴敏修
嶠南翹楚九重知,道付滄洲祿可辭。
興在圖書常對處,機忘鷗鷺共親時。
一罇談笑妨衰病,兩地音容惱夢思。
誰道少微星忽晦?斯文從此細如絲。
又
[編輯]縣監趙逢源
嗟吾落落澗松翁,遯世曾聞隱者風。
臺號鳶魚誠不掩,庵稱望慕孝無窮。
三朝禮待恩彌重,一德謙恭望益隆。
愚魯豈堪傳旨訣?提撕偏荷破昏蒙。
龍蛇有讖賢人逝,梁木成歌弟子恫。
怊悵淵源今也絶,寥寥千載道誰東?
又
[編輯]朴悏
今時難見古人徒,何幸先門有大儒?
論議堂堂傾叔季,胸襟落落慕唐虞。
梁摧昔日曾同慼,劍委茲辰忍獨吁。
怊悵後生何考德?玉山餘淚灑鵝湖。
又
[編輯]門人李壽檍
山河淑氣鍾於斯,雪月精神瑞鳳儀。
誠孝出天人不間,工程極地世難窺。
倘來榮利何攖念?老去煙霞自樂飢。
一脈眞源誰更溯?長號非獨哭吾私。
又
[編輯]生員姜獻之
天地儲眞氣,山河降碩賢。
硏經穿木榻,喜《易》絶韋編。
春日鷗爲伴,秋風葉作氈。
鵝湖玩月屐,淸洛釣魚船。
每喜三尊達,俄驚二豎纏。
斯文天已喪,吾道更誰傳?
書掩新安軸,琴沈白鹿絃。
儒林今寂寞,後學淚潸然。
又
[編輯]門人裵命契
文康道統擬關閩,門下惟公獨得眞。
至理冥觀飛又躍,沖襟默契智兼仁。
明宣縱未三年學,公掞曾陪一月春。
恩義平生那可極?懸泉有淚但沾巾。
又
[編輯]生員朴絢
道極文康學蔚醇,唯公實是舊門人。
淵源始也傳來正,義理終然透得眞。
明瑩胸中知有月,氤氳座上郤回春。
才優致用元非隱,爻値含章且自珍。
鵝水風煙仍托興,龍岡花竹故安貧。
眞機活潑觀飛躍,本體昭融驗智仁。
風引蘭香聞必遠,泥傳芝綍澤愈新。
方看孔鼎銘三命,佇待楊年過八旬。
那意瑤琴還鎖匣?忽驚皐比已生塵。
微言永墜人間緖,厚夜難開地下晨。
自愧冥途空墑埴,追懷往事益酸辛。
哀辭欲寫情何極?苦語淒淒句未伸。
又
[編輯]生員趙根
憶曾寧廟急親賢,水部聲名達九天。
家世素稱咸族大,淵源早識旅翁傳。
鳶魚妙契閒中趣,鷗鷺眞成物外緣。
怊悵少微星忽晦,秖今吾道更蕭然。
祭文
[編輯]澤隱辛時望
維靈,
巴山望族,漁溪耳孫。
聘贅蘆坡,依歸旅軒。
資稟超凡,觀感有得。
立正腳跟,從事眞實。
前喪後喪,一從禮節。
《奉先》有儀,《追慕》有錄。
永謝科場,倘佯山水。
遺棄世事,日事經史。
亭號翔鳳,臺名鳶魚。
於焉棲息,心神淡如。
年高德卲,恩命累及。
逮至今日,殊恩賜粟。
爲國大老,士林矜式。
昔余無狀,遭家多厄。
喪兄靡居,莫知所適。
公憐踽踽,爲我作隣。
草創新居,幸爾親仁。
日夕陪侍,披露心肝。
不我空空,叩竭兩端。
縱未執經,多蒙啓發。
庶幾康寧,以永此樂。
今也一疾,遽至不淑。
後死之慟,曷其有極?
噫嘻先生,德優命奇。
晩矣除拜,所學未施。
殉身入地,萬事亡羊。
江齋物色,擧目悲涼。
一杯哭訣,萬古心情。
不昧尊靈,庶顧微誠。
又
[編輯]縣監趙逢源
嗚呼痛哉!維靈,
氣和而厚,行篤而醇。
充乎積內,粹然潤身。
人無間言,閔子之孝。
樂而不改,顏氏之道。
龍山之下,石室嵯峨。
公處其中,孜孜琢磨。
聖明臨御,求賢如渴。
鶴鳴在皐,蘭馨出谷。
官超水部,寵錫山姿。
浮雲倘來,非我求思。
公守東岡,囂囂自樂。
我舒我卷,誰榮誰辱?
靑松爲友,白鷗忘機。
以泳以遊,無是無非。
世激淸風,士仰模楷。
雲胡奪速,使我愴懷?
嗚呼痛哉!
小子無狀,早歲登門。
諄諄我誨,蘭室襲薰。
中間契闊,二十餘秋。
耿耿有懷,如失烏頭。
忝守南邑,公居伊邇。
簿書倥倊,抽身未易。
公書亟責,爾來何遲?
我往省公,公喜以悲。
言及往事,相對一涕。
餘生孤露,視公猶父。
何知人事?一朝至此。
臨江一哭,萬事已矣。
梧桐夜月,楊柳春風。
想公襟懷,我思無窮。
蕪拙之辭,菲薄之奠。
曷罄我誠?曷盡我恨?
嗚呼痛哉!
又
[編輯]姜顯昇
天眷嶠南,篤生儒賢。
斯文有託,吾道有傳。
資稟淸和,玉質金精。
器宇宏深,海闊河平。
伊洛淵源,踐履眞實。
玉山函丈,學問精熟。
束身以禮,制事以中。
澄心靜慮,霽月光風。
潛心默察,魚躍鳶飛。
茅容端坐,司馬深衣。
浮雲世事,草芥功名。
靜裏乾坤,鷗鷺有盟。
閒中今古,簞瓢自樂。
陶情養性,講道硏學。
蘭香出谷,鶴唳上天。
三朝眷隆,褒秩尊賢。
九重恩深,優養高年。
終身偃仰,故山之側。
數間茅屋,一丘松柏。
事亡之禮,貧亦無闕。
追遠之誠,老而彌篤。
銘心四勿,從事三省。
八十全歸,天報孝敬。
曰余駑蹇,早忝蘭雪。
龍山馬山,鷄黍有約。
洛湖鵝湖,杖屨相尋。
知心莫逆,一曲瓊琴。
寫懷相酬,百篇高吟。
薰陶切嗟,講磨探賾。
衰年病蟄,地分南北。
相思不見,柰此耄耋?
逢人各問,起居眠食。
洛社有期,孟隣難接。
歲行在辰,楹夢遽凶。
光陰倏忽,初期將窮。
心之慟矣,曷有其極?
武夷山空,絃誦已寂。
白鹿堂虛,講帳一撤。
儒家正脈,孰其承之?
學海門墻,誰復能屍?
文衰道喪,後學無歸。
水洋山峨,藏修有跡。
身雖歸化,道不隨沒。
惟爾小子,莫謂公逝。
公實長存,芳名百世。
又
[編輯]門人李涑
嗚呼哀哉!
孝原百行,元首四德。
元爲長物,孝爲人則。
非元曷天?非孝無親。
人之爲德,必先親親。
恭惟先生,先立大者。
得之於天,夫豈外假?
生而色養,左右無違。
死而號慕,誠感神祇。
本立道生,卽此是學。
推諸日用,愛人仁物。
腳踏實地,其外也文。
世有先覺,就質前聞。
文康皐比,士屨盈門。
有的其緖,公實超群。
求道不怠,古人今人。
博學覃思,濂洛關閩。
簞瓢不厭,顏氏守約,
蓬累席蒿。原憲奚慽?
晩卜鳶魚,松楸之側。
父母孔邇,地下人間。
雨露霜雪,孝心攸安。
寓懷引物,盈箱瓊玉。
著說垂後,滿案篇牘。
江山風月,是公所癖。
澄江如練,山月揚輝。
翔鳳風淸,景釀鷗飛。
無時出遊,有舟一葉。
把杯觀瀾,佳興可掬。
眞樂在是,至老不輟。
公之去矣,疇繼高躅?
嗚呼哀哉!
八袠人世,再喪伉儷。
天乎柰何?伯道無兒。
一室藏修,願仲道立。
三朝徵辟,徐子志確。
晩來恩眷,在野老臣。
賜粟褒美,鶴書慇懃。
上章陳謝,辭意懇懇。
十條規戒,一篇丹悃。
儒賢告君,其體則宜。
有卓陶山,遠紹絶學。
宜春一郡,尙有餘馥。
建院俎豆,公倡初載。
三年幹院,衛道功至。
往歲淸和,躬候起居。
呻吟床褥,榮衛已虛。
承誨終宵,據古證昔。
靜察寢食,非復前日。
神明所佑,冀其勿藥。
念我畏老,久闕墓刻。
願倩公筆,賁飾幽道。
寧知天奪?未見屬草。
人之死生,厥理則一。
生者何喜?死者何慽?
公豈怛化?吾黨之厄。
於何質疑?於何考德?
涑也無似,情義倍切。
靑陽隨後,白首今日。
頃拜床下,手授疏札。
展讀再三,領略要訣。
大人格君,知不易得。
聽松澗松,出處一轍。
相如慕藺,元亮改字。
公之絶筆,實有微意。
寧知來者?有契公志。
嗚呼哀哉!
合江波寒,鳶臺草沒。
梧月淒悲,松風蕭瑟。
虛舟獨泛,野渡無人。
佇立江洲,我思何人?
西門痛哭,再過無日。
滿紙長言,情溢辭拙。
單杯奠訣,有淚沾臆。
伏惟尊靈,庶幾降格。
又
[編輯]門人李景茂
惟先生,
天資穎悟,神彩精明。
鸞停鵠峙,玉潔氷淸。
長日新堂,遊旅軒門。
沈潛經義,講求道原。
篤信《小學》,尊尙《近思》。
反躬體驗,腳踏實地。
出言制行,動遵先哲。
奉親承顏,誠敬俱篤。
事亡如存,情禮備至。
日拜家廟,風雨不廢。
誰無父母?誰非人子?
近世純孝,始見夫子。
察倫明物,表裏洞徹。
雅意山水,不求聞達。
早占柰內,便我藏修。
晩卜龍華,爲近松楸。
三朝徵辟,志在汶水。
八袠丘園,樂在疏食。
頃屬時昏,擧世波蕩。
人忘倫紀,士失趨向。
壁立萬折,扶吾一脈。
唯我先君,雖長一日。
義氣相投,臭味莫逆。
四韻哀輓,萬古心跡。
猥以世分,特蒙恩視。
每拜床下,恭承嘉誨。
剖析疑義,細入秋毫。
永侍杖屨,謂膺期髦。
雲胡一疾,遽啓手足?
山頹曷仰?人亡學絶。
鬱鬱龍華,山高水長。
有斐令德,沒世不忘。
又
[編輯]門人李壽檍
嗚呼!
吾道之東,肇自箕封。
文忠發軔,理學攸宗。
不有先覺,孰闡斯文?
群賢繼出,遠溯眞源。
惟我先生,私淑諸人。
志學初年,已耽道眞。
餘事文詞,肆外閎中。
早賓觀國,高步南宮。
得失有數,世事忘筌。
收蹤反服,向裏心專。
資稟旣異,充養有道。
著跟做去,力行慥慥。
勇往直前,規步繩趨。
工程篤實,不離須臾。
旁搜曲通,左右逢原。
造詣精深,省察操存。
有德有言,堆案盈篋。
要以明理,非事枝葉。
百行之原,本乎天性。
生事葬祭,一以誠敬。
六載廬墓,哀毀欒欒。
神明所扶,性命賴完。
終身孺慕,霜露深悲。
緣情援禮,《奉先》有儀。
鷄鳴盥櫛,拜謁先祠。
凝心屍坐,莊肅自持。
獨處彌謹,暗室無欺。
好德之心,出於秉彝。
論議至公,不係偏私。
樂道人善,若己有之。
剛腸疾惡,不翅探湯。
超然介立,衆草孤芳。
不知不慍,守約居窮。
雖乖於時,乃與天通。
隨處湖山,可以深藏。
翔鳳有亭,沙月有堂。
一簞一瓢,人不堪憂。
我自樂此,駕言何求?
虛舟身世,霽月襟胸。
物累焉浼?査滓消融。
蘭馨遠聞,三命頻繁。
囂然不改,永矢丘園。
廩粟自天,優老殊恩。
一封謝疏,言切憂君。
方期百歲,道脈斯存。
天不憖遺,少微晦躔。
消息一理,猶夜晝然。
八袠人間,考終天年。
式穀幹蠱,詩禮有傳。
全歸此日,何憾重泉?
第恨來今,後生安放。
墑埴冥途,如瞽無相。
小子險釁,早失所怙。
憶在癸亥,隨我王父。
自冬徂春,處公門下。
恩深撫孤,衣我食我。
夤緣出入,四十年茲。
叨承鐫誨,幾質然疑。
從容函丈,稟正先稿。
文以弁首,擬作家寶。
瞯公懿行,悅而願學。
烏頭力去,柰此茅塞?
心乎戀德,何日少諼?
貧病年來,未克源源。
前秋德谷,幸承謦欬。
期以今春,踵門瞻拜。
素計未遂,凶耗遽至。
先行已盡,此身誰倚?
驚號莫及,沒齒餘悲。
居諸易邁,窀穸告期。
適憂採薪,躬未漬茅。
伏枕緘辭,有淚濡毫。
敢送迷兒,奠此單觥。
拜雖代手,哭不借聲。
豈敢罪疾?恨違微忱。
靈其俯恕,庶賜鑑臨。
又
[編輯]姜徽重
維靈,
金精玉質,出類超群。
腳踏實地,肆力學文。
依歸得所,旅軒之門。
淵源有自,斯道斯存。
善善惡惡,其性卽然。
棲息江皐,垂五十年。
簞瓢屢空,不以爲戚。
環堵蕭然,未嘗改樂。
身在林泉,名徹紫霄。
三朝有徵,一味囂囂。
齒德俱尊,人稱三達。
賜粟殊典,來自九闕。
非常恩渥,孰不感歎?
遠近騰傳,將永不刊。
望慕開庵,孝思維則。
《奉先》有儀,後人可式。
顧余無似,卜隣歲久。
叨承款遇,受知深厚。
木稼垂災,哲人其萎。
我懷之悲,其誰知之?
鳶魚臺上,風月長閒。
鵝湖洞裏,感目多顏。
斯文已矣,吾道誰傳?
一杯敬酹,拜伏柩前。
數聲之痛,千古之訣。
靈如有知,庶幾來格。
又
[編輯]門人李濂
恭惟先生,
器宇閎深,風度恢廓。
睟若精金,溫如良玉。
志學初載,從師負笈。
文康門下,孜孜講習。
服膺師訓,以道自勖。
動靜不懈,表裏如一。
鄒魯的韻,洛閩妙訣。
硏窮沈潛,怳若對越。
孝親之誠,神明可質。
愛物之誠,悃愊是出。
早謝科場,蹈履出塵。
囂囂自得,可謂天民。
猗蘭播芬,聲聞於天。
徵辟雖勤,志操愈堅。
婆娑江湖,棲息林泉。
鳶魚臺上,鷗鷺盟堅。
翔鳳亭中,幽趣無邊。
耕雲身世,釣月生涯。
泥塗軒冕,灑落襟懷。
皐、夔揚庭,沮、溺隱淪。
士各有志,誰屈誰伸?
惟我先君,託契最密。
道義磨礱,斷金膠漆。
小子無狀,丱角趨陪。
提撕面命,敎誨不衰。
題詩遺訓,至今佩服。
越在辛卯,先君奄忽。
先生來哭,悲動旁人。
滿紙哀詞,孰不傷神?
憐我欒欒,無間骨肉。
欲報之德,滄海難測。
庶幾晩節,奉以周旋。
承荷警發,不至大愆。
謂膺眉壽,以惠後學。
天不憖遺,曾簀忽易。
斯文已矣,吾道何託?
有疑則質,今也誰質?
遇事則問,今也誰問?
言念及此,哀淚徒抆。
居諸箭催,初期隔晨。
儀刑愈邈,慟纏心神。
辭不達意,文不成章。
一杯長號,萬古心腸。
伏惟尊靈,歆我椒觴。
又
[編輯]門人李沔
恭惟先生,
美玉良資,精金粹質。
識高而明,量閎而廓。
年未弱冠,已志於學。
早知依歸,旅門負笈。
孜孜不怠,志專講習。
硏窮聖經,沈潛賢傳。
縷析毫分,益廣知見。
孝悌忠信,可質神明。
子諒豈弟,發乎至誠。
超然高蹈,出類離群。
守道山樊,富貴浮雲。
玉韞山輝,休聲徹天。
徵辟雖勤,志操愈堅。
鳶魚臺上,翔鳳亭中。
於焉考槃,其樂融融。
左圖右書,耕雲釣月。
天爵旣尊,人爵奚屑?
黃鍾未奏,豫章誰伐?
年高德邵,士仰泰嶽。
鶴書赴隴,天眷彌切。
賜米異數,曠世恩榮。
瀝血封章,炳炳其誠。
小子空空,親炙至德。
出入門墻,多蒙警發。
雲胡一夕,曾簀忽易?
斯文已矣,吾道無託。
遇禮誰問?有疑誰質?
言念及此,五內如割。
烏兔遄邁,祥日忽迫。
典刑愈邈,不可復得。
緬仰風采,慟纏心曲。
百世在前,千世在後。
公於其間,俯仰無愧。
恭將菲薄,以寫哀情。
伏惟明靈,降格微誠。
又
[編輯]靈山鄕校儒生裵㨪等
惟先生,
金玉美質,文康的源。
興寓林壑,理會魚鳶。
身閒心逸,齒高德尊。
三命滋恭,一封忠言。
頹波有激,淸風凜然。
矧惟卜築,吾土是隣。
依歸孔邇,矜式多年。
歲胡再辰,琴忽斷絃。
沙月帶愁,石泉下愴。
微言莫接,後學安放?
靑烏已卜,丹旐載飛。
一杯敬奠,萬古長辭。
又
[編輯]咸安鄉校儒生李東直等
惟先生,
雪月襟懷,春風符彩。
曠乎拔俗,皭然離滓。
撥機尋師,操戈入室。
向道一心,如矢注的。
博觀經傳,沈潛性理。
精思力踐,腳踏實地。
進德工程,雖由積學。
出天誠孝,何待強勉?
八十孺慕,自我親見。
推於百行,無非真實。
雅意湖山,不求聞達。
心上道義,身外爵祿。
一絲清風,實關世教。
林下無人,誰識出處?
何幸求學,生乎是邦。
親炙尤切,庶發昏蒙。
今失依歸,考德於何?
風悲洛水,月慘龍華。
緬懷平素,感淚自滴。
不昧尊靈,庶幾降格。
又
[編輯]門人李炫
嗚呼!惟先生,誠間世之英豪也。受氣清高,瑩然若秋水;賦質精粹,溫然如良玉。惟其資品之得於天者如是,故自在齠齕,穎悟超群。迨其入學,已知有內外輕重之分。無情榮達,專意身心。又能私淑於退陶之餘徽,親炙乎旅老之函丈,薰陶性情,磨礱道義。
凡其治心之要,進德之方,悉皆潛會默領,如臼之受杵,素之從繪,充然以得,朗詠以歸。爰卜幽貞,築室江湖,收視聽於雲林,絶思想於塵諠。明窓淨幾,左圖右書,日夕探討者無非近裏之學,朝暮咀嚼者皆是義理之腴。孝悌以爲本,敬義以爲主,考之於鄒魯之書,證之以關閩之旨。前言往行,反躬體履;至訓嘉謨,服膺敬持。孜孜矹矹,日復一日,內外交修,終始一致者,至於五六十年之久。氣已衰而志益堅,年彌高而德彌卲。神光內腴,形體外胖。其造學之深淺,成德之大小,雖非蒙識淺見所可模狀,而其一生克治之力,涵養之功,槩不可謂不深矣。
若夫奉親則怡愉恭謹,愛敬俱至。居喪則泣血三年,糜飮終制。愛同氣猶己身,視姪子如己出。怡怡於親屬,款款於朋友。見善若己有,見惡若或浼。至於辭受取與之際,居閒處獨之時,謹勑尤嚴,一物不苟取,一念不遽忽。
辨別義理,脫落名場,煙霞乎痼疾,梅竹乎成癖。每遇風花雪月之辰,山冠野服,乘興逍遙,想曾氏之氣象於翔鳳亭中,觀萬物之自得於鳶魚臺上,悠然陶然,至樂無央。貧賤憂戚,不足以動其心;紋繡膏梁,不足以易其樂。做羲軒於夢裏,挹寰宇於眼中。優哉游哉,不知老之將至。此則先生幽貞之樂自足於內,而非外物之所移者也。
嗚呼!有如是之德,而位止於郞官,不得施其所學;有如是之仁,而壽不過八袠,不見幸於後生,天之報施之嗇,寧可無憾焉者乎?雖然,不磨者道理,難誣者公論,豈可以一時之窮通,爲先生之得失也哉?
嗚呼!炫就養門庭,廿九年於茲矣。恩德之隆,不可一二數計,而最所悽感而難忘者,常謂王父外裔,我外無他,冀其識文字而免於聾瞽,保心性而不爲禽獸者,無所不用其心。一日歸省,拜辭軒庭,則以蔡氏不愧衾影之語丁寧教戒曰:「相違日久,不可無贈,汝其識之。」其所以使之制欲存心,而開示爲人之方者,至深且切。聞命之初,悚然而懼,物慾若有所潛消,天理若有所復明。其至誨之使人感發者,不啻若時雨之潤,春風之襲,而氣質昏惰,立志不固,一曝無補,依舊茅塞,到今思之,慙恨曷極?
乙未以後,奔走世故,不得連月侍側,往來省謁之際,每有阻闊之歎。及自兄嫂化去之後,棄家移避,恨不能以時起居。忽聞愆候,顚倒來省,榮衛已虛,朝不慮夕,而內自冀幸者,愷悌良德,必有神勞矣。何知天不壽仁,鬼不福善,使我抱無涯之慟也?
執手無幾之歎,風雨連床之教,命酒永訣之事,在疾病危苦之中,而情愛之篤,懇懇不已。此心感痛,其又何如?《追慕》一錄,承命繕寫已有日矣,而筆墨不具,未及寫進。氣息奄奄之中,諄諄不已者無非此教,先生之慕親,非但終身不衰,在死生而不變者如此。而小子不肖,孤負至此。九原他日,何以爲顏?終當淨寫累件,歸之嗣家,傳示子孫,使王父至德純行著見於來裔,而有所遵效,唯是之圖耳。
嗚呼!先生視我猶子,而余不能視之猶父。旣欠無方之養,又負式穀之訓。環顧平生,慙赧實多。追贖無路,痛割何益?
嗚呼!自今以後,和風氣象,無路復見;雪月襟期,無路更接。不欺幽獨之訓,擺脫物累之論,不可得以復承。疑無所考,病無所砭。貞操絶於山林,一脈喪於斯文。實是儒林之不幸,豈獨小子踽踽倀倀,無所依歸而已也哉?
嗚呼!日月不留,卽遠在翌,佳城已卜,柳車方飭。山雲帶愁,江波流咽。百年經過,此懷奚抑?單杯祇薦,物薄誠切。文不達理,難盡心曲。一聲長痛,天地漠漠。不昧者存,庶幾歆格。
建院時士林疏
[編輯]辛丑五月二十二日。進士李命采製。
恭惟我國家列聖相承,莫不以崇儒奬學爲垂統制治之先務。故人文宣朗,教化休明,其扶植培養之效,爲如何哉?往在仁廟朝,側席求賢,搜訪遺逸,時則有若贈持平臣趙任道,以經術行誼再被徵辟。趙任道乃嶺南咸安郡人也。咸安之去京師千有餘里,而九皐之聲,遠徹於雲天。夫以仁廟之則哲,當時人才之盛,必於此千里外林下人,而累度甄拔,至拜大君師傅者,豈無其實而然哉?
臣等請略陳趙任道之平生。趙任道,卽隱節全身,世所稱生六臣趙旅之五代孫也。篤生忠孝之家,稟得明粹之資,志學之初,已知有爲己之學,慨然以古聖賢自期,請於其父,別搆書室於一區泉石間。謝絶世事,常靜坐其中,潛心經傳,講明義理。精思力索,涉藩入奧。及其所見益明,所造益深,而猶不敢自信,博講於師友。
其淵源則本於先正臣文元公李彥迪、文純公李滉,問辨則資於先正臣文穆公鄭逑、文康公張顯光。踐履旣篤,行誼日著,發而爲文辭者,無一不出於正,先輩服其見、後生慕其德。其文章道學,實無愧於古之君子,而高風峻節,卓然爲一世之名賢,一時士流之所推仰,不啻若星斗而山嶽矣。
孝廟朝,特除工曹佐郞,將欲追仁廟禮遇之盛,爲拔擢登庸之地,而注意方隆,龍馭賓天,可勝惜哉?曁乎顯廟朝,特宣恩諭,有曰:「爾以行誼見稱於一道,爲人士之所推服。自在先朝,累蒙褒錄,及至今日,年齡益高,合施奬勵之道。故令道臣倣古賜帛之規,優給米菽,以示朝廷嘉奬之意,爾其領受。」
趙任道感激殊恩,封章陳謝,而大要在格君心憂世道,兼陳十四條。其下批曰:「身在草野,縷縷陳戒,言切意深,惓惓之誠,深加感歎,可不留心焉。」
及趙任道之沒也,自上令該曹別致賻,又因本道多士之請,道臣之啓,特贈司憲府持平。
噫!趙任道以一世名儒,遭遇三朝盛際。天若有意於幸斯世,而終不就辟,死於林下,使平生所蘊畜於中者,不能展布其萬一於當時,是果道之行廢有命而然耶?
嗚呼!趙任道之所讀者聖賢之書也,所學者聖賢之道也,所譚者聖賢之言也,所行者聖賢之事也。聖鑑之下,苟欲煩縷,則有若捃摭古聖賢前言往行,妄加於千載下學道之士者。故尺牘之中,有不敢臚列,姑擧孝親忠君斥邪扶正數三條而陳之。
趙任道天性至孝,其事親也,愛敬俱至。奉養則躬爨而極其甘旨,疾病則嘗糞以占其吉凶,沒則泣血柴毀。口不進鹽菜,廬墓終制,足不出山外。喪畢之後,哀慕不衰,所著《風樹吟》、《孺慕歌》等篇,至今使人讀之,自不覺感發而流涕也。由其孝於親者如是,故乃能移孝而爲忠。
當丙子南漢出城之日,北望痛哭,見士友則相弔涕泣。自是以後愈事遯晦,嘯詠自娛,優游沒世。其《冬夜有懷》詩曰:「冬夜曼曼夢不成,獨憑長劍恨難平。排雲叫闔時何晚?跨海屠鯨氣自橫。欲渡黃河氷汗漫,將登泰嶽雪崢嶸。雄心未遂年華促,暗怕頭邊白髮生。」其傷時感慨之志,亦可以見其一端矣。
孝廟禮陟,西向痛哭,限卒哭行素。時年恰滿七十五歲,門人悶其衰憊,以私慰勉,答曰:「吾不但厚受累朝恩數,大行大王以仁孝英明之資,慨然有興撥之志,禮接儒臣,兼勤講武,此正大有爲之會,而弓劍遽遺,痛可堪耶?文天祥曰:『我爲綱常謀,有身不得顧。』今吾爲君父行素,致傷亦何憚也?」其愛君之誠,可謂老而彌篤矣。
趙任道自少見得分明,知有義理,而不知有利害。當仁弘勢焰燻灼之時,士流多靡然從之。仁弘方排攻李滉,附其論者將欲封章陷害,有以趙任道定疏儒者。趙任道投書痛斥,其末曰:「毋以生爲逄蒙之歸,而得罪於庾公之斯。」以一介書生,敢斥一國權臣,不怕刑禍之將及,獨倡扶正之清論,真所謂「威武不能屈」者,而尊師衛道之誠,亦如何哉?
噫!趙任道學術如此,文章如此,忠孝如此,見識如此。窮養達施,非無致澤之志,而難進易退,自有出處之義,不就徵辟,非沽名也;畢命丘壑,非忘世也。嘉言至行,足爲衰世之模範;清風高節,可使頑懦而起立,而生而爲昭代之逸民,沒而闕報德之祀典,此豈朝家崇奬之道有所未盡而然哉?
實由於海瀕遐遠,隔君門如弱水,顓蒙末學,向道誠薄,曾未能裹足千里,排雲叫闔。故餘韻尚存,公議不泯,立祠揭虔,士論已定,而不先上達,私自刱建,誠有所未敢者。
臣等竊伏惟念,朝家之所以設禁建院者,豈不以末俗阿好之論,未必皆公,而累處疊設之弊,不可不防也?今臣等則不然。趙任道子孫陵替,元無倚託之形勢,則此非趨附之論也。丘園隱淪,未有彼此之色目,則又非阿好之言也。
臣等所居之鄉,邈在南陬,其視圻甸湖西及本道中上列邑,事勢自不同。雖有學行之可師,節義之可稱者,而竟至於湮沒而不傳者多矣。馴致儒教漸弛,士趨迷方,間有願學之徒,而無所依歸。人才以之而渺然,習尚以之而汚下,今日激礪之道,亶在於褒揚往哲,樹之風聲,使遐裔末學有所興起,而爲講道修業之地。
苟或不察其人之當否,不量其論之公私,斷以禁令,不許兪允,則不但缺遐鄉人士之顒望,其爲明時之欠典,而斯文之不幸也大矣。昔宋臣范仲淹立嚴子陵祠堂而記之曰:「此大有關於名教也,而況於紹關、閩諸賢之遺緖,而兼桐江諫議之風節者,豈特大有關於名教?抑將大有關於斯文矣。」
伏乞聖明追三朝禮遇之遺意,念一方章甫之至願,特命立祠於其平日棲息之所,則聖世洪恩,將與三朝竝美,而其於崇奬之典,作興之方,豈可無禆益也哉?臣等無任激切祈懇之至,謹冒死以聞。
批曰:「省疏具悉,令該曹稟處。」
禮曹回啓
[編輯]辛丑六月十三日。判書宋相琦
觀此晉州幼學孫翼龍等上疏,則咸安郡人贈持平趙任道,潛心經傳,講明義理,文章道學,無愧於古之君子,士類推仰,爲一世名賢。仁廟以後累蒙褒錄之典,而尚闕報德之祀。立祠揭虔,士論已定,私自刱建,誠有所未敢者。念一方章甫之至願,特命立祠於平日棲息之所亦爲白臥乎所。趙任道學行,久爲一方之所推,累朝褒嘉之命亦非偶然。則因其所居之鄉,許令立祠,旣無疊設之嫌,亦合崇奬之道是白乎矣。莫重建祠,臣曹不敢擅便,上裁何如?
康煕六十年六月十三日,同副承旨臣趙尚絅次知啓。
批曰:「依回啓施行爲良如敎。」
松亭書院祠宇上梁文
[編輯]察訪孫命來
名賢闕奠祀之儀,久鬱多士之恨;寢廟有欽崇之典,新搆數間之堂。人文益彰,岳瀆增色。恭惟我徵士澗松堂趙先生,立巖處士子,漁溪先生孫。篤生忠孝之家,濡染旣正;遭際聖明之世,培養者深。慨然以賢聖爲期,蓋自勺籥之歲;粹乎有英明之質,又賴麗澤之資。謝世紛而靜坐心潛,明義理則精思力索。淵源函丈,承嫡傳於陶山玉山;講論同舟,託道交於龍嶽蒼嶽。先進服踐履之篤,輩行折而相追;後生推德義之高,山斗仰而爭慕。淸音自徹於皐鶴,隱馥難掩於巖蘭。粵在孝廟末年,特膺水曹之擢;洎乎顯宗初服,追施憲僚之褒。嶺外弓旌,頻紆累朝之嘉奬;林下漁釣,終守百年之幽貞。顧念忠愛出天,不以進退有間。聞南漢講媾之報,北望痛呼;承寧陵陟方之音,西向哀泣。詠《冬夜》而擰素志,氣節可以觀;投長書而斥權姦,禍福不能惴。況事親持喪諸節,尤罕古稀今所聞。祭社其在乎斯人,譽髦之顒望幾菀;山頹柰何乎後學,鄉國之追慕彌深。青衿齊聲叫閽,意亦非偶爾也;紫綸特許建院,事若有待而然。眷茲鳳鳴一亭,實維豹隱半世。西迤鼎水,長波漾匹練之明輝;南峙航山,層巒聳橫黛之蒼翠。森然諸老之芳躅,北瞻龍華一遊;翼乎六賢之靈宮,右接伯夷雙峯。懷幽芬而藹菀百代,語勝境則慳祕千年。堂宇之面陽經營,占天造之拱挹;工役之隙農興作,賴地主之奉宣。連郡縫章,翕然胥悅;列聖恩渥,煥乎若新。聽我巴謳,停爾郢斧。
拋梁東,旭日初昇照檻紅。夜氣淸明多少養,幾人保得到天中?
拋梁南,巴山千古與天參。看他所立能成卓,卻似先生氣像巖。
拋梁西,雙峯誰遣號夷齊。猶將讓國當年志,相揖窮天不肯低。
拋梁北,長河滾滾流無極。試看晝夜如斯逝,至道何曾有暫息。
拋梁上,不散英靈在昭曠。灑落星河無點翳,令人夜夜長瞻仰。
拋梁下,何限聞風興起者。須知一方遍絃誦,賴有前賢留德化。
伏願上梁之後,纓弁坌集,宏雅賓興。詩禮秋冬,生徒有隷業之所;牲幣豐潔,永世崇報祀之儀。
奉安文
[編輯]人生有成,賢父嚴師。
古聞格言,今見懿規。
休休立巖,天經篤持。
行源德始,濡染有兒。
請名以孝,粵六歲時。
長而飾懽,飾哀盡彝。
《風樹》有吟,讀誰不洟。
寇難國恤,孝又可移。
倡義告憊,盡禮忘耆。
揆元都卒,豈惟穀治。
亦在養正,蒙求孶孶。
卜隣旅諭,惜別槃詩。
爲學有要,寒門又隨。
終入旅室,造微持危。
孔顏天理,每興歎咨。
硏窮發揮,編摩離離。
《追慕》《就正》,是爲鎡基。
嘗嚴斥弘,陶軌愈夷。
山斗望蔚,英蜚茂馳。
九皐雖聞,三命益辭。
疏謝天褒,琅函兼披。
格君扶世,藥石蓍龜。
司憲之贈,嗟不憖遺。
繼聽崇奉,屹然其祠。
聲光如覩,揭虔增思。
斯文有賴,後學是儀。
鼓篋陳簋,百世罔虧。
吉蠲祇薦,降斯格斯。
常享文
[編輯]奉事李光庭
私淑溪門,高蹈山林。
遺風凜然,惠我紳衿。
合江亭重建上梁文
[編輯]佐郞權萬
碩人一去,林泉寂寥幾年;古亭重修,棟宇突兀今日。煙雲朝暮之態依舊,霜露歲時之感彌新。竊惟澗松堂先生,允矣漁溪翁後裔。避倻山之熾焰,遂去桑鄉;止武陵而冥棲,密邇楸壟。望望然若將浼,伯夷之山色增高;皇皇焉如有求,小連之孝思彌切。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有辭斯文;恥立惡人之朝與言惡人,無意當世。爰就一區勝處,乃結數間精廬。若或見之,春夏秋冬之望慕;與其進也,詩書禮樂之討論。登臺則上天下淵,開軒而右雲左月。地似湘、蒸二水之交會,扁自山斗五言中分題。念當日作亭而錫名,但取形勝,而後人觀水之有術,必求淵源。洛水沄沄,遙連退溪正派;菁江混混,只是德川下流。語道脈則私淑寒旅門墻,論水委而恰當南北津筏。師承授受之有自來,出處行藏之略相似。萬里之波浩蕩,泛泛浮鷗;千仞之岡岹嶢,冥冥翔鳳。蓋自登高作跋,偏慕餓西山之人,及聞下城尋盟,益礪蹈東海之操,君民素志,夫豈欲乎潔身亂倫?家世高風,誠有裨於廉頑立懦。嗟人事寄歸之有數,柰物理顯晦之無常?葵麥風淒,某丘莫辨其處;蒹葭露白,伊人宛在中洲。後學方慕清芬,賢孫克追前烈。拾巾衍之舊藏,編摩整頓得七分;撫杖屨之餘痕,徘徊感慨者半世。顏亭之巷井俱在,忍使地廢而水荒;蔡墟之荊榛盡除,益見山高而川駛。事有待三四世而乃擧,亭之毀五十年而重新。游手爭來赴功,良工樂爲效用。制適奢儉,何必公倕之墨離婁之繩;材取堅貞,無待徂徠之松申甫之柏。雙軒遂仍舊貫,丈室稍增一間。雨颯風蕭,先靈陟降在上;夏絃春誦,子姓居處其中。泌水衡門,尚有棲遲之岸;滄洲石逕,如入寂歷之阿。澗響玎玲,想考槃之真樂;松聲淅瀝,見聳壑之貞姿。瞻榱題而起思,緬羹墻之餘慕。蒼巖擡首於左界,邈矣從遊之仙蹤;華岫倒影於中流,懷哉同泛時勝躅。遙村隱映,斜掛入浦之風帆;絶磴縈紆,孤懸歸寺之雪衲。茲皆占弄之遺馥,彌增想慕之遐懷。和漁翁款乃之一聲,唱倪郞偉邪之六誦。
拋梁東,德岫煙嵐指點中。欲識當年相與義,泗陽門下畏齋翁。
拋梁南,鑑湖流水水如藍。長眉老叟何年去?猶記青松寺裏參。
拋梁西,咫尺松楸下有蹊。終古流傳風樹詠,月沈花落恨難低。
拋梁北,高高靈鷲撐天極。仙翁移棹武夷峯,猶有架船巖釘黑。
拋梁上,萬古青天青一樣。丈夫心地本如斯,安事如來斷百想?
拋梁下,檻外長江千里瀉。我欲乘舟出海門,從游海上乘桴者。
伏願上梁之後,兒孫世守,學子來游。臨清流而想襟懷,仰高山而得氣像。勅乃躬一乃衷,率乃祖持保乃家;誦其詩讀其書,知其人高尚其事。收貯一江雲物,灑濯十里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