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為什麼不能實行工讀互助主義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為什麽不能實行工讀互助主義
作者:王光祈
1920年4月1日
本作品收錄於《新青年/卷7

▲是人的問題

▲不是經濟的問題

近來北京工讀互助團進行上頗發生困難,這種困難所以發生的原因,我以為全是人的問題。

我在北京的時候,有一位團員常對我說,團中有許多團員是很了解工讀互助主義的,但是不肯實行工作。亦有許多團員是很能實行工作的,但是對於工讀互助主義卻不十分了解。

前一派的流弊便是發生經濟恐慌的原因。因為他們談到工讀互助主義,真是說得天花亂墜,十分徹底。但是實行工作的時候,他們便不能言行一致了。工讀互助團的根本要義就是大家做工來維持大家的理想生活。現在既有一小部分人不肯努力做工,經濟上當然要生危險了。

後一派的流弊便是喪卻工讀互助主義的精神。因為他們只知道終日做工,如機械般。不曉得工讀互助團之組織是有深厚遠大的意思,他們以為是一種慈善事業。團中既有一小部分人不了解此種組織的精神,久而久之,遂覺得此種生活幹燥無味。

故工讀互助團若要進行順利,關於團員方面,必要有八個字的資格,就是:既能了解,又能實行。

工讀互助團發起的時候,報名的有數百人之多。發起人對於團員雖曾經過一番審慎的選擇,但是團員中果能具備這八個字的資格,實不多見。這是我對於工讀互助團極抱歉的一樁事!因為我既是發起人之一,而且接洽團員之事大半由我擔任,今日演出此種現象,完全是我當日急於組織成功的罪惡!

日前接該團來信,言內部感情不洽,比經濟恐慌更要危險。更可證明此種組織刖以發生困難的原因,完全是人的問題,而非經濟的問題。茲將該團來信節錄如下:

感情不融洽的原因,素不相識是其一。又每因一個問題大家的主張不一樣,爭論下來不特不能互相容納,反不能互相了解而互相懷疑。這種精神的渙散,實在比經濟還要危險。

當初規定每月每人消費十元,其分配方法如下:

(一)房金一元五角

(二)夥食三元。

(三)學費二元

(四)衣服費一元

(五)書籍費一元。

(六)醫藥費及零用一元五角。

後來北京大學特準本團團員旁聽免收學費,大學內圖書館亦可自由閱書。於是預算內之學費書、籍均可減除,每人每月不過消費七元而已。茲將第一組工作收入情形,照錄如下(系該團第一組最近來信):

(一)電影股四人,辦了一月,工作時間八小時,收入三十元。

(二)印刷股一人,工作時間約五小時,辦了一月,得利數元。

(三)英算專修館二人,時間六小時,前後兩月,共收入七十餘元,平均每月三十

(四)食堂八人,工作時間五時,每日虧本二元。

據上述(一)(二)(三)三項,每月約共收入七十元,以七人平均之,每人可得十元,較之預算每人七元,已綽綽然有餘裕了。

至於食堂一項所以虧折的原因,係由於事少人多,入不敷出之故。若減少做工人數,而其他團員在食堂吃飯的,亦照例付錢,則食堂自身亦可維持。據一月以前我在北京觀察,食堂營業萬無折本之理,此次虧折,實出意外。

總之工作不良,盡可隨時設法更換,並非一成不變。

至於工作時間,如(二)(三)兩項每日工作五六時,本不算多。(一)項工作八小時,我恐系來信抄寫之誤,因為我在京時知道電影股工作不過每日三四小時,為各種工作中之最輕松者。

食堂工作時間,亦不算多。若減少人數,亦不至於十分忙碌。

有人說在此種私有財產資本制度之下,這種組織是不能存在的。其實工讀互助團的內部,雖是一種共有財產的組織,而對外仍是一種營業競爭,換言之不過是三五良朋合夥營業而已。

合夥營業之事,在中國社會上隨處皆是,豈有別人的皆能存在而我們的獨不能存在嗎?

並且他人合夥營業時資本,是有利息的,我們的不必要利息。他人合夥營業,是希望發大財,我們的營業,只希望糊口而已。

這次失敗,就是不善經營,不善計算,不善辦理,別無他故。所以我認為,不是經濟問題,是人的問題。

又有人說實行工讀不必掛起新生活、新組織的招牌,其實實行工讀互助已經是新生活了,聚集三五良朋為一種工讀互助的組織,已經是新組織了。

北京工讀互助團,雖有不好的消息,但是我對於此種組織,仍是十分信仰,仍有十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