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煎餅賦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煎餅賦
作者:蒲松齡 

煎餅賦並序

古麵食皆以餅名,蓋取麫水合幷之義,若湯餅、蒸餅、胡餅之屬,已見於漢魏間,至薄溲、薄持、安溲,牢丸,束晳賦及之,然不解其何物。齊俗則尚薄餅,昔高瓚卷大餅如庭柱,蜀趙氏合三斗麵為一枚,是皆怪巧,當世即秘其傳。惟明邱文莊進軟餅於上而甘之,因以為名,是薄餅之制,其來已數代矣。獨煎餅則合米豆為之,齊人以代麵食。二月二日尤競之,是時薦新蔥,富者夾半鹹肉,比戶胥然。昔惟北齊主與石動筩,有卒律葛答之謎,而他不概見,豈非自古迄今,惟齊有之與?緣行於世者不遠,故見之古者尤稀。康熙中齊亢腸甚,二麥輙數歲不登,則煎餅之有裨於民生,非鮮淺也,因為之賦。

煎餅之制,何代斯興?溲合米豆,磨如膠餳。朳須兩岐之勢,鏊爲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經火烙而滂淜,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蟻行。黃白忽變。斯須而成。「卒律葛答」,乘茲熱鐺,一翻手而覆手,作什百於俄頃,圓如望月,大如銅鉦,薄如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製也。若易之以荍屑,則如秋練之輝騰,雜之以蜀黍,又如西山日落,返照而霞生。夾以脂膚相半之豚脅,浸以肥膩不二之雞羹,晨一飽而達暮,腹殷然其雷鳴。備老饕之一啖,亦可以鼓腹而延生。若夫經宿冷毳,尚需烹調。或拭鵝脂,或假豘膏,三五重疊,慢煿成焦,味鬆酥而爽口,香四散而遠飄。更有層層卷摺,斷以廚刀,縱橫歷亂,絕似冷淘。湯合鹽豉,末剉蘭椒,鼎中水沸,零落金條。時霜寒而氷凍,佐小啜於凌朝,額涔涔而欲汗,勝金帳之飲羊羔。奈爾東人運蹇,奇荒相繼,豆落南山,擬於珠粒。窮慘淡之經營,生凶年之妙製,采綠葉於椒榆,漬濃液以雜治,帶藜煙而攜來,色柔滑而蒼翠。野老於此,效得醬於仲尼,倣縮蔥於侯氏,朵雙頤,據牆次,咤咤棖棖,鯨吞任意,左持巨卷,右拾遺墜,方且笑鎗底飯之不倫,訝五侯鯖之過費。有錦衣公子,過而美之曰:「願以我鼎之所烹,博爾手之所遺,其可乎?」野老撫然,掉頭不易。

該清朝(或後金)作者的全部原創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該作者1912年或更早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但死後發表或出版之作品,在部分國家地區(包括臺灣以及新加坡),著作財產權之期間,自公開發表時起存續數年,不是終身加數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