爝火錄/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編輯]江陰雲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輯
辛卯(一六五一)、大清順治八年(永明王永曆五年、魯王監國六年)春正月己酉朔
帝在南寧,免群臣朝賀;魯王在舟山。
劉文秀還雲南,留白文選守嘉定、劉鎮國守雅州。
初十日(戊午)
祀太廟。
鄭成功至南海,以蘇懋為左先鋒,代施琅。至白沙河,颶大作;至大星所,殺退思訓兵,攻其城。
閩撫張學聖同提督馬得功集各處兵民及舡攻廈門,鄭芝鵬懦怯,載輜重下船;得功將數十騎飄至五通,遂登岸。阮引兵不戰而逃,百姓哭聲震天;成功董夫人倉皇落水,有居民負之登舟。是夜亂兵焚毀店舍,火光燭天。前大學士曾櫻在城中,家人扶之出;公不從,夜自縊。公之門人阮旻錫聞之,與僧文台及同門陳泰共議,天未明,文台以僧龕抬公屍至僧歷灣下舡,付其家人;鄉之紳士副憲王公忠孝以己所置壽棺斂之,而前司馬盧若騰、副院沈佺期、樞部諸葛倬等皆視斂。後兵部主事劉玉龍疏「輔臣從容就義事」;奉旨:『曾櫻身死經常,允宜優錫。追贈光祿大夫、上柱國、太師,諡「文忠」;賜祭葬,蔭一子中書舍人、一子錦衣衛百戶,世襲。其門人知縣陳泰冒險負屍,積勞殞歿;着贈鴻臚寺少卿』(張學聖,清撫也;芝鵬一作芝莞)。
十八日(丙寅)
高、雷陷,巡撫張孝起走避龍門島。
孝起未到任,而高、雷已失,乃走依靖氛將軍於島。
趙印選率兵入行在,鼓譟索餉;搜括宮中簪珥及布帛、裀褥、錦絮等物而去。
二月己卯朔
贈瞿式耜粵國公,諡「文忠」;贈張同敞江陵伯,諡「文烈」。
按「逸史」稱瞿式耜諡「始安王」,必有所據。豈贈「粵國」後;復晉封王耶?俟考再詳。
鄭成功率眾而南,次平海衛。
故大學士曾櫻避居中左衛;其地被兵,自縊。
「海上聞見錄」載曾櫻在正月,此雲二月;未知孰是?俟考。
十五月(癸巳)
大清陷梧州及蒼梧、藤縣。
辛卯之春,宋既庭(實穎)初入都門,海寧張寧陳宗伯(之遴)延之邸中,為王文安公(鐸)餞行。文安儀表俊偉、學問灝博,座中如孫北海(承澤)、陳百史(名夏)皆以前輩禮事之。文安自言:『吾五百年前身為宋蔡忠惠公(襄),以生前得罪英宗,死後冥司罰為餓鬼;□並無拘禁,只是眼不見一切物。一日,遍地光明,飲食飽滿,則陽世為高僧放水燈功德也。入明朝二百餘年,始降生河南王氏;因飢餓日久,故飲食滔滔,樂不可言。每赴人宴會,物品無不啖盡。今雖老矣,食糧尚能兼數十人。凡門生出仕,必屬其建焰口一壇,以資冥福』(「堅瓠集」)。
二十五日(癸卯)
清攻陷柳州及象平、馬平。
孫可望託言入衛,遣兵至南寧;殺嚴起恆及與議阻封者十九人。執楊畏知歸滇,畏知罵賊而死。其年冬,南寧破,永明王將走鎮安;會孝定國兵出靖州將迎永明王,孫可望心忌定國。
可望知王播遷,遣其將賀九儀、張勝等率勁卒五千迎王。至南寧,直上嚴起恆舟;怒目攘臂,問王封是「秦」、非「秦」?起恆曰:『君遠迎主上,功甚偉!朝廷自有隆恩。若專問此事,是挾封、非迎主上也』!九儀怒,格殺之,投屍於江;遂殺給事中劉堯珍、吳霖、張載述,追殺兵部尚書楊鼎和於崑崙關,皆以阻封議故。起恆既死,屍流十餘里,泊沙渚間;虎負之登崖,葬於山麓。九儀等聞之,驚悸累日。
九儀並索兵科都給事中,腰斬之。當日現任其職者上元人吳晉,字升山;可望猶以為向日之金堡也,不知官是而人非矣。
霖、載述,未嘗沮「秦封」也;以曾劾主「秦封」者,故並殺之。
起恆死後三日,江干漁戶報城南青山有大虎負屍上山,扒土成冢。九儀遣人往視,虎尚在其旁;見人,乃緩步掉尾而去。帝哀之,手書「鑑湖先生之墓」,立石志之;不敢明加贈恤。
閏二月戊申朔
前文選郎施召征卒於北流山中。在征,字克用,無錫人。崇禎癸未進士,除陸川令;瞿式耜中表、馬世奇之婿也。永明王登極,式耜首薦吏部。至戊子十月達行在,授驗封司。十一月,轉文選。庚寅二月,幾與五虎之難。四月去官,寓陸川。為山寇逼勒,忍辱死。妻封宜人,數日後亦死。
龍門島破,張孝起被執;不食七日,死。
「觚剩」云:孝起後依漳平伯周金湯;金湯敗走,孝起被執。
寧都諸生李應開,字翔卿;世居古下村,豪健結客。大清鎮將以剿山賊道上鄉,聞其名,捕系之。庭鞫,應開踞地坐;鞫者曰:『汝何作賊』?應開曰:『未也』!曰:『汝不作賊,何以不薙髮』?應開曰:『汝作賊,乃薙髮耳』!鞫者怒,牽出斬之。
三月戊寅朔
永明王真封孫可望為秦王。
賀九儀進諫,帝召群臣議,仍封可望為秦王;竟以陳邦傅所降冊寶為真,不復更鑄印,但賜名朝宗而已。可望得敕,大喜;遠迎拜受;上疏報謝,略云:『秦王臣朝宗望闕奏謝:臣自入滇以來,紀年而不絕號、稱帥而不稱王。正欲留此大寶,以待陛下之中興。此耿耿孤忠,矢之天日者也』。群臣得疏,額手相慶(進表者為偽中書楊惺光)。
清撫院張學聖同興泉道黃澍渡海,見島嶼孤懸、波濤環繞,驚為絕地;即先引回,令知縣張效齡安撫居民。
初四日(辛卯)
馬得功行牌於各鄉居民,意欲據守。
初八日(乙未)
會定國公舟師至,截港圍之;命鎮將楊抒素登圓管港與戰,互有勝負,副將吳榖戰死。施琅率陳塤、鄭文星百餘人登廈門港與戰,敗之;得功幾為所及。於是功求過張撫院,差人至安平挾平國太夫人囑定國公以船載馬得功三百餘騎及余兵盡回。先是,定國公差都督鄭德、翼將周全斌等到天星所,報稱馬得功陷島,請成功回師;乃於四月初一日到浯嶼,得功已渡海二日矣。成功怒甚,不許諸親與定國相見;定國移營白河。
端州羅定州降於大清。
大清陷高州。高州提督李明忠兵潰■〈山於〉口,清兵追至電白縣;明忠預遁,清遂陷高州。道臣郭光祖、吳人龍、知縣文振義、副將王拜友等俱降大清。
進吳貞毓東閣大學士,代嚴起恆。
朱天麟力請王赴雲南,群臣以嚴起恆被殺,皆不可。
大清兵南征,白文選、劉鎮國挾曹勛走;樊一蘅時已謝事,避山中。大清兵克
嘉定州,範文光賦詩一章,仰藥死。詹天顏兵敗被執,死;朱化龍亦死。
初十日(乙酉)
成功駐廈門港,議失守功罪:先賞施琅花紅銀二百兩、陳塤銀一百兩;斬鄭芝莞及阮引等以徇眾,何德捆責、藍登免罪。軍士皆踴躍歡呼,銳氣百倍;以家在島上,人口遭其搶掠,得泄其忿故耳。命忠振伯洪旭管理中左,參軍潘庚鍾追鄉紳助餉銀;潘為之加派,搜索一空。
詔安、平和二縣俱復。
定西侯張名振、平彝侯周崔之、英毅伯阮駿自舟山來歸,俱授水師鎮。
新泰伯鎮守潮州,部兵郝尚久、潮州道沈時、知府王朝鼎俱降大清。
海澄守將郝文興密約內降;尚久尋內附。
孫可望自雲南遷貴陽,議移王自近,挾以作威。其將掌塘報者曹延生惎吳貞毓,言不可移黔。
永明王以楊畏知為東閣大學士,孫可望執殺之。畏知至行在,痛哭自劾,語多侵可望;王遂留為大學士,與貞毓同輔政。可望聞之大怒,使人召至貴陽,面責之;畏知大憤,除頭上冠擊可望。可望遂殺之。
畏知見賀九儀凶悖,痛哭入朝,跡其擅殺大臣罪,請誅之;帝賜畏知「忠貞直諒」金章,大哭而別。
鄭鴻逵在金門見成功威望已着、執法無私,悉以己部歸之,而後謝權歸隱於白沙。
成功並鴻逵軍,即擢萬禮為前衝鎮、陳潮後沖鎮。洪旭守廈門、族兄泰守金門、芝豹同施天福守安平、張進代李壽守銅山;陳霸守南澳,拒南洋許龍、碣石蘇利。鴻逵在白沙,患足疾。
十九日(丙申)
王進功攻白沙寨,成功合芝豹往救;進功退,成功遂移鴻逵居金門。
案蘇利,粵之□平東界人。流落海平,摽掠海上;與碣石衛民構釁,爭殺不休。時有閩之同安人蘇秦,民潛出海外,請秦為後;秦糾黨飛船而入,合民擊利。利降,秦遂入碣石;利依秦為裨將,所戰必勝。秦喜利同姓,益親信重。秦偶沾疾,利刺秦自代:此五虎亂潮之一也。後降清,心懷不軌。奉旨「遷移內地」,利不聽,遂反;為平南王尚可喜遣參將高亮福、高禎擒之。考「碣石舊志」,花都司有記曰:『衛地二十五步,有強龍入海,必有隗囂、公孫述輩踞此。二千秋計利興滅足,二十載時日無多(?)。其應驗如此。亮福字系素、亮禎字履初,海豐赤地人。系素當明季之時,潮民苦於縉紳,共舉劉公顯為首,系素其次也;其餘馬茂素、黃文錦、魯瑞、黃義、呂雲壁、傅君禎、曾十千等為九軍。系素降清,授參將。許,潮之海澄人,亦明末五虎亂潮之一也;踞南洋,橫行無忌。降清後,為內大臣』。
初,鴻逵中崇禎庚午武舉,為津撫鄭宗周部;後隸都督孫應龍麾下。登萊之役,應龍敗,逮系天津;事白,與張廷拱〔共〕事。以芝龍平紅夷功,蔭錦衣千戶。中庚辰武進士,進都指揮使。癸未,授副總兵。弘光檄守釆石,掛鎮海將軍印。擊高傑、張〔天祿〕,以功進封伯。
可望下畏知獄,士民數萬哭聲震天,乃出之黑神廟。可望生男,任僎乞加恩臣庶如皇太子例。龔彝啟陳十事,請租外增賦、賦內編馬;滇、黔民甚苦之。畏知與二人力爭,二人因構畏知;畏知度不免,作絕命詞以自見。可望召詰前事,侃侃不屈;可望令杖之百,畏知訶曰:『朝廷大臣,誰敢輕辱!有死而已』。罵不絕口,遂被害。定國、文秀素與畏知善;聞畏知死,益切恨可望。
楚雄人感楊畏知守城功,立祠祀之。
夏四月丁未朔
鄭成功還自平海,誅鄭芝莞;遂趨廈門,而馬得功已為鄭鴻逵所攻,逸去兩日矣。
潮陽百姓毀何吾騶、辜朝薦家。潮陽界於閩、漳,山海蒙箐,盜賊熾盛。百姓追原亂始,皆由於辜朝薦與何吾騶不和,引大清兵入廣所致;恨入骨髓。及李成棟歸朝,吾騶作相;朝薦雖有門生李用楫力薦,終不敢見朝。至是,眾庶激於義憤,盡毀其家。吾騶所居號大瀾、小瀾,巍煥壯麗,海內莫比;家資三百萬盡付之一炬。
十二日(戊午)
永明王太妃王氏崩于田州。十四日,訃聞;十七日,成服;二十三日,奉安靈輿於慈寧宮。喪禮以日易月。
鄭成功將施琅降於大清,以為福建水師提督,駐海征。初,琅有軍校犯令,將殺之;成功急止之,不從,成功遂欲殺琅。蘇茂縱琅降,於是成功並恨茂。
簡討瞿昌文得桂林警報,辭朝;間道而上,阻山中,為叛將王陳第所獲,至梧州。時大學士方以智為僧,在大雄寺;聞昌文將至,謂北帥馬蛟麟曰:『瞿閣部精忠,今古無兩。其長孫來,汝能以德綏之,義鄭重於天下矣』!蛟麟以為然,厚遇之。浙人魏元翼向以墨吏為式耜所黜,因執昌文至桂林,將殺之。未至前一日,元翼家中鐵索鏗然,繞室有聲;元翼伏地請罪,忽吳語云:『汝不忠、不義,乃欲殺吾孫耶』?元翼叩頭,乞緩三日,少畢家事。忽又楚語曰:『此不義奴,速殺之,奚問焉』!遂九竅流血而死。定南王病,遣將禱於城隍神,恍惚見「宮詹司馬」四大字;入殿,見張同敞儼然南面,大驚。歸告定南,定南駭甚,供雙忠神位於鐵佛寺;而昌文適至,定南因厚禮之。昌文遂遷閣部柩於月洞,清凝亦遷司馬柩與夫人合葬。司馬女適兵部主事吳重義;司馬改葬之辰,重義夫婦亦至。
揭重熙標下左都督熊和過封禁山,與大清兵相值,戰敗被執;諭降不從,斬於南昌市。
五月丁丑朔
鄭成功攻南溪。
台州破,魯王督餉御史沈履祥避山中被執,死之。
肇慶陷,李元胤、李建捷奔南寧。
孫可望既設六部、翰林等官,慮人議其僭,乃以范礦、馬兆義、任僎、萬年策為偽吏、戶、禮、兵部尚書,並加行營之號;後又以程源代年策。而僎與方於宣屢勸進,可望令待永明王入黔議之。
十八日(甲午)
帝敕鴻臚寺曰:『頃以憂戚之中,不遑親政。今值服除,當面與輔臣商決政事兼行日講。該寺即傳工部修中極殿、翰林院舉堪日講記注員名,以二十日舉行』。
六月丙午朔
帝患足病。
秋七月丙子朔
孫可望在黔,凡官員犯法,重則斬首、剝皮;輕者捆打數十,仍令復任管事,除去革降、罰俸等罪。兵民亦如之,無流徒、笞杖之法。蓋事尚苟簡,文案不繁;官絕貪污饋送之弊、民無盜賊攘奪之端:一時反以為便。
可望嘗以千金故遺山谷間,苗民竊而分之;可望即發兵追殺,雖深山窮谷必抄絕之而後止。由是,苗民膽落;見道上有遺金,相率環而守之,必待官收乃敢散去:以此道不拾遺。凡街衢、橋道,務必修葺端整;令民家家植樹於門,冬、夏常蔚然可觀。
十五日(庚寅)
中元節,帝遙祭祖陵。
十八日(癸巳)
葬太妃王氏於兩江之宋村山,諡曰「孝正」。
兵部侍郎何文瑞病卒於行山(文瑞,騰蛟子)。
八月丙午朔
傅鼎銓至廣信張村,為守將所執,系南昌獄;諭之降,不從。令作書招揭重熙,亦不從;從容就刑。
鼎銓自降流賊,為鄉人非笑,嘗欲求一死所。至是不稍挫,鄉人更賢之。
北撫索鼎銓招張自盛及重熙書,笑曰:『豈有教忠臣、義士以叛其君者乎』!
引文山絕張弘范事為征。臨命,北撫以保全其家口為言;鼎銓曰:『死,孤臣之分也。家之存亡在執事,非所願聞』!怡然而出;整衣衫,北面拜,踞坐受刃。在獄中,賦「正命篇」云:『經嚴猾夏,義大復仇。民安弗獲,主辱何求!生不負學,死不降志;取義存仁,庶畢吾事』(屈大均「成仁錄」)。
鼎銓死後,簡其笥,有自題木主,預書死年而空其月日。
徽州諸生邱岳字梁甫,以全發被執死(岳初寓居嘉興。紹興陷,走福建;福建陷,走肇慶。間關行遯,終以不免)。
十二日(丁巳)
魯王兵部左侍郎王翊被害於定海。翊還四明山中,留守諸將降殺且盡。翊為團練兵執於北溪;過奉化,賦絕命詩。入見大清所置海道,海道請觀其詩,授筆於翊書以示之;乃引筆擲海道而出。北帥將會定海,縶翊以待。每日從容束幘掠鬢,修容整襟;謂諸帥曰:『使汝曹見此漢官威儀也』!至是,北帥畢集;陳督訊之,翊坐於地曰:『毋多言!成敗利鈍,天也。汝又何知』!劉帥注矢射之中肩、田帥中頰、金帥中脅,翊不稍動,如貫植木。絕其吭,始死。從翊者二人,亦不跪;掠之,則跪而向翊。北兵見之,皆為泣下曰:『非獨王公忠,乃其從者亦義士也』!
魯王戶部主事王江之母為金帥所得以招江,江削髮為僧,見金帥於杭,問訊而已;安置省城。母以天年終。江置一妾,其妻日夜勃溪,鄰人俱厭之。江憐妾而黜遣其妻,妻亦攘袂數江薄行而去;聞者薄江所為。一日江出,鄰人以其妾在,不疑;既而不返,始知向者以術脫其妻也。
十六日(辛酉)
大清台州分守道耿應衡遣奸細入舟山托於日者,謂『監國之祿命,宜禳災星』!張名振設醮,請監國行香。兵部郎中朱養時疏爭,謂『如此舉動,使敵人聞之,當曰行朝無人矣』!會大清兵分路進攻,松江張天祿出漴關、金華馬進寶出海門、陳錦總督全師出定海。報至,監國命阮進守定關;以張名振為總制,阮駿、葉有成、張晉爵等遏南、張煌言率顧忠等遏北,留定西將軍金允彥巡城,主事邱元吉、安洋將軍劉世勛、馬泰等守城。
十九日(甲子)
大清兵試舟海口,南師以三舟突陣,獲其樓舡一、戰艦十餘;馘十一人而縱之。
二十三日(戊辰)
大清兵乘霧集螺頭門;魯王定西侯張名振奉王航海去,屬張肯堂城守。
魯王攜世子將登舟,張名振恐寒將士心,力諫;不聽,止留世子於城。各帥俱捷,獨定關大霧,連日咫尺不相見。先是,阮進詣海門議和,大清帥欲誘執之,進以數舡脫歸。值北帥金礪舟進,以火球投礪;風轉,蓬索反擊進面,創甚跳水,北兵刺取之。二十四日,北兵以舟直抵螺頭門,守陴者始覺;劉世勛、張名振統精兵五百背城力戰,殺傷北兵千餘人。
九月乙亥朔
舟山城中火藥匱,金允彥縋城降,邱元吉從之;守將臠其子,傳示四門。陳邦傅降於大清。
大清固山線國安破梧州,陳邦傅殺焦璉於武靖,函其首乞降,盡獻潯南之地(「明紀輯略」)。
焦璉,故陳邦傅京債主也。
初二日(丙子)
大清兵攻舟山益急。夜半,星隕如雨,光芒燭天。
初三日(丁丑)
舟山城破。張肯堂衣蟒玉,南向坐;令四妾、一子婦、一女孫先死,乃從容賦詩自經。
城中兵六千、居民萬餘,堅守十餘日而破。總兵劉世勛、馬泰、李向榮、單登公、杜芳、夏霖、解龍、朱起光、沈雲、任則治、曹維周、張率治率兵民巷戰死,宮眷皆沉井死,世子被執。
禮部尚書吳鍾巒往來普陀山中;聞大清兵至寧波,慷慨謂人曰:『昔李仲達死璫禍,吾以諸生不得死;馬君常死賊難,吾以遠臣不得從死。今吾為從亡之臣,當死行在』!乃渡海入城,別肯堂;藏其所著「易」並印於懷,入昌國衛之孔廟,積薪左廡下,抱孔子木主自焚死。
左都督張名揚,名振弟也;自焚死。母範以下數人,盡焚。
名揚兄名甲、名揚妻馬氏、妻侄馬呈圖、貢圖,俱死。
錦衣衛指揮王朝相護王妃陳氏、貴嬪張氏、義陽王妃杜氏入井,用巨石覆之;自刎其旁。
通政使會稽鄭遵儉、兵科給事中鄞縣董志寧、兵部郎中江陰朱養時、戶部主事福建林瑛、蘇州江用楫、禮部主事會稽董元、兵部主事福建朱萬年、長洲顧珍、臨山衛李開國、工部主事長洲顧宗堯、中書舍人蘇州蘇兆人、工部所正鄞縣戴仲明、定西侯參謀順天顧明楫、諸生福建林世英、內官監太監劉明,一時同死。開國母瑛、明楫妻皆自盡。
開國字兆先,明楫字以昭。
明楫衣巾入太祖享廟,題詩壁上,對位扼吭死。
中書舍人顧珍、江所泛、陳所學、顧行俱死。
福建翁捷闔門自焚死。
吏部主事四明楊鼎臣先驅妻子入井,然後自投井死。
定西侯監軍御史梁隆吉、副使馬世昌俱手刃全家,然後自刎。
大醫院副會稽章有、御醫童廣生俱死。
任光復負創突圍出。
兵部尚書李向中被戮。大帥召向中,不赴;發兵捕之,以衰絰見。大帥呵之曰:『聘汝不至、捕即至,何也』?向中從容曰:『前則辭官,令就戮耳』!
時向中居憂在城外。
吏部侍郎朱永佑被執,願為僧,不許;乃就戮。
永佑方巾道袍見陳錦,錦勸之薙髮,以文丞相黃冠歸故鄉為請;永佑曰:『縱使文山今尚在也,應無髮帶黃冠』!砍其脅死。仆負屍出城,流血沾衣;仆哭曰:『主生前好潔,死遂無知耶』?血遂止。
張肯堂既死,陳錦懸金購其遺詩;一人得之以獻,命予金。其人曰:『吾意在表揚忠義,豈為是』!不受而去。
徐孚遠航海去。孚還由交趾入安隆,交趾要其行禮;不聽,不得過,遂返廈門。廈門破,孚遠遁跡,為吳六奇所藏,完發死。海外生一子,扶櫬至松江;未葬,子亦死。
大清以巴臣興守舟山,士卒相謂曰:『吾兵南下不易拔者,江陰、涇縣及舟山耳』。
樊一蘅遘疾死,文武將吏盡亡。
冬十月乙巳朔
朱天麟奉命經略左、右兩江土司,以為勤王之助。兵未集,大清兵逼南寧,勢日迫。王召諸臣議,有請走海濱就李元胤者、有議入安南避難者、有議泛海抵閩依鄭成功者;惟馬吉翔、寵天壽結孫可望,堅赴滇。吳貞毓因前阻封議,且入曹延生之言,不敢決。
賀九儀入朝,謂廷臣曰:『昔秦王為請移蹕滇、黔,特命我扈駕;今諸臣既各疑貳,我豈能擔此重任乎』!遂拔營去。
十一月乙亥朔
李元胤疏請出海;王不欲就孫可望而以海濱遠,再下廷議,終不決。
元胤聞賀九儀殺嚴起恆等,忿甚;疏請出靈山收高、雷之兵迎帝入海。
鄭成功敗大清提督於小營鎮。
二十二日(丙申)
永明王倉皇出走,開國公趙印選、衛國公胡一青殿後軍;戰敗奔還,請王速行,急由水道走土司。
十二月甲辰朔
初十日(癸丑)
永明王抵瀨湍。趙印選、胡一青報大清兵追益近,相距止百里;上下失色,皆散去。
印選報北兵已過新定州,從陸路追襲,不隔百里。於是君臣悉棄輜重、焚舟楫,登陸兼程而行。扈蹕諸臣,跟蹌失次。有力能上岸者,得隨車駕;余皆星散。皇嫂安仁桂恭王妃,亦相失不復能顧。
南寧陷,太僕寺少卿丁元相、戶部員外郎楊禹甸死之。禹甸,字甸之,號海隺;溧水人,貢生。督餉南寧;城陷,衣冠赴水死,直立不僵。土人殮之,袖中得二語云:『有母不能養,非孝;有君不能事,非忠』。末綴畢命詞一首。
十一日(甲寅)
王轉入羅江土司,大清追騎相距止一舍。會日晡引去,乃稍安。
大清恭順王麾下固山線國安追帝將及,遇白髮土人,勒馬問曰:『永曆去否』?土人曰:『羅江土官接進土司矣』!又問:『去此幾何』?曰:『止半日程。但山峻路狹,馬不可進』。語未畢,隱入箐中不見。國安視日就西山,遂收兵。協鎮馬雄曰:『永曆在前不滿二十里,何以不追』?國安曰:『吾奉令取南寧,不聞令追永曆。今日暮馬疲,若進土司,倘有折損,是因功而反得禍也』!遂還南寧。
永明王過羅江,遇孫可望所遣總兵高文貴、陳□能、狄三品討皈朝叛夷還,乃相率扈蹕;土官儂紹周大輸兵餉,王及從官始得食。
鄭成功攻漳浦,其令降。
有出首三皇子在民間者,擒拏至馬督府審問。三皇子自書供云:『雲庵系崇禎皇帝第三子,名慈煥(史作炯);年二十歲。兄慈烺,即東宮,同為周皇后所生。弟慈燦(史作照),田妃生。煥居景仁宮,乳母鄧、蔣。八歲就外傅,講讀官□□。闖賊犯都時,先帝托予於張近侍及指揮黃貴送周皇親家,不納;潛藏民間,為賊搜出,隨營到山海關。闖賊戰敗,攜至潼關;隨營到荊、襄。遇左良玉戰敗,賊潰散,即隨左營,改姓黃,稱為黃貴升。左兵為黃得功所敗,黃蜚擄左兵舡,殺貴;張近侍以實告,蜚秘其事。明年五月,得功亡,蜚攜走太湖;遇江西樂安王,蜚托之。王攜往孝豐,遇瑞昌王;樂安王往閩,以予托瑞昌轉藏。九月,詣於潛鄉官余文淵家,修稱宋座師公子。有湖廣人陳砥流,時相親密。砥流改名李玉台,算命浪跡;得太平府鄉友夏名卿重義,即與名卿同至於潛來接。予在陳監生家,監生與文淵說知之而別;予改姓孫,名卿以女字予。四年十二月,余文淵與知縣不和,前事遂露;行文太平府,查不獲。五年五月朔,予削髮為僧,號雲庵;或稱一鑒、或稱起雲。砥流亦忽張、忽李,隨口應人,浪跡江北各庵。砥流訪知寧國府秀才沈辰伯好義,六年七月同予往訪,遇於舡中。一老秀才呂飛六善詩文,辰伯即托飛六留家讀書。八年閏二月,辭別沈、呂二人,與砥流復到夏家,三月完親。因夏貧困,自租鄉村空房一間居住,度日維艱。四月,與砥流議往蕪湖借銀二十兩買細茶,同徽客汪禮仙往蘇州賣。禮仙與常州人楊秀甫、吳中虎邱相識,賣茶畢,同到常州。秀甫言鄒介之是好人,到其家住幾日;介之又言路邁是好人,即往謁路邁。臨行時,送吳中詩扇一,其母送銀五錢。在路邁家住幾日,將回夏家;不意吳中私作假札賈利不遂,因出首於撫院。撫院差官先到寧國沈、呂二家跟尋,至蕪湖即獲砥流;予挺身出,隨撫院差官起行。於途中遇江寧趙同知、當塗某知縣帶到太平,隨行至江寧』。
東村老人曰:『三皇子,定王也。在路邁家,懷遠侯一見,言曾侍班識王,此非是。或雲出行八年,猶故貌耶!又有疑者:左良玉稱兵東下,必喜得王;何故隱名?太湖為安慶屬縣,黃蜚一帆到海,尋依李監奉義陽王;蜚何故舍皇子而戴宗室?嘻!事固有不可度者,存疑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