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 (四庫全書本)/卷100
玉海 卷一百 |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
宋 王應麟 撰
郊祀
祠宮〈觀附〉
道家者流清靜沖虛歸真復樸後世說其風者觸類而長於是乎有演經鍊修之教延年祝釐之科報本通幽之訣上自後辟迄於臣民莫不鄉慕以祈效騐此宮觀之祠所以興也
周齊宮
周語虢文公曰王即齊宮百官御事各即其齊三日
周閟宮
見宮類
漢夀宮
郊祀志武帝元朔三年游水發根言上郡有巫上召置祠之甘泉〈紀元朔四年冬行幸甘泉〉神君言曰強與我㑹甘泉於是上幸甘泉大赦置夀宮神君〈注臣瓉曰夀宮奉神之宮也楚辭九歌雲中君曰蹇將憺兮夀宮〉神君最貴者曰大一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屬皆從之非可得見聞其言與人音等時去時來來則風肅然居室帷中時晝言然常以夜天子祓然後入又置夀宮北宮張羽旗設共具以禮神君神君所言上使受書其名曰畫法所言無絶殊者天子心獨憙其事祕世莫知也 史記太史公曰予從入夀宮侍祠神語藝文志泰一雜甘泉夀宮歌詩十四篇 括地誌夀宮北宮皆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三十里長安故城中 封禪書神接靈圉賔於間館 上林賦靈圉燕於間館班固賦建章甘泉館御列仙
漢竹宮
見甘泉宮
漢陽靈宮
甘泉賦迺捜逑索耦臯伊之徒冦倫魁能函甘棠之惠挾東征之意相與齊虖陽靈之宮注祭天之處故曰陽靈之宮也〈李周翰曰陽靈宮名〉
漢集靈宮 望仙觀
地理志京兆華隂縣大華山在南有祠豫州山集靈宮武帝起 黃圗集靈宮集仙殿望仙臺望仙觀俱在華隂縣皆武帝宮觀名 張昶華山碑世宗經集靈之宮於其下想喬松之疇是游是憇郡國方士自逺而至充巖塞崖必雲霄之路可升蕃昌之福可致也 華山廟碑武帝脩封禪省五嶽立宮其下宮曰集靈殿曰存仙門曰望仙中宗之世使者持節歲一禱而三祠建武之元禮從其省但使二千石歲時往祠〈又見桓譚仙賦序〉 西嶽記武帝巡省五嶽禋祀豐備故立宮其下號曰集靈宮藝文類聚後漢桓君山有集靈宮賦 水經注敷水
北逕集靈宮
漢郊宮
終軍傳專神明之敬奉燔瘞於郊宮獻享之精交神積和之氣塞明注師古曰郊宮謂泰畤及后土
隋天經宮
志大業元年於東都固本里北起天經宮以遊髙祖衣冠四時致祭
唐紫府觀〈詳見瑞星〉
薛頤傳貞觀時為道士帝為築觀九嵏山號曰紫府拜太中大夫往居之
唐太一觀
潘師正傳髙宗詔即其廬作崇唐觀及營奉天宮受勑直逍遙谷作門曰仙遊北曰尋真時太常獻新樂帝更名祈仙望仙翹仙曲劉道合亦居嵩山帝即所隠立太一觀使居之〈永隆元年三月己未幸師正所居 舊史云云別起精思院以處之 太一觀本朝為崇福宮〉 吳筠傳𤣥宗時還嵩山詔為筠立道館 髙宗振其風於前明皇張其教於後 關令尹傳曰尹喜結草為樓精思至道周康王聞之拜為大夫以其樓觀望故號此宅為闗令草樓觀即觀之始也〈一雲周穆王尚神仙因尹真人草樓在終南山之隂召幽逸之人尹軌杜沖謂之道士居於草樓之所號草樓觀〉 道經有叢霄之觀明霞之館
唐紫雲萬歲觀
實録乾封元年正月戊辰朔有事泰山戊寅詔兗州置觀寺各三所〈祀日有靈鶴及山呼之瑞故也〉觀以紫雲仙鶴萬歲為稱寺以封巒非煙重輪為名
唐開元觀
通鑑開元一十九年閏四月迎𤣥元皇帝像置興慶宮五月命畫𤣥元真容分置諸州開元觀
唐太清宮
見宮類 杜甫集朝獻太清宮賦欝閟宮之嵂崒坼元氣以經構斷紫雲而竦墻撫流沙而承霤紛隳珠而陷碧㸌波錦而浪繡今王巨唐帝之苗裔坤之紀綱土配君服宮尊臣商起數得統特立中央大樂在懸黃鍾冠八音之首太昊斯啟青陸獻千春之祥萬神開八駿迴旗掩月車奮雷鶱七曜燭九垓能事穎脫清光大來金石録㑹昌元年三月賈島撰新修紫極宮記
唐昇仙宮
紀天寳二年正月乙卯作昇仙宮丙辰加號𤣥元皇帝曰大聖祖三月壬子享於混元宮
唐軒遊宮
國史柴通𤣥傳所居承天觀即唐軒遊宮有明皇詩石及書道徳經二碑真宗作二韻詩賜之
唐啟聖宮
唐書肅宗至徳二年十二月詔天柱山老君廟改為啓聖宮 文粹寳厯二年新建聖祖院於大茅峰下崇𤣥觀之前上直華陽洞之南門〈賈餗為碑銘〉
唐望仙觀
紀㑹昌三年夏作望仙觀于禁中 六典凡天下觀總一千六百八十七所 王逺知傳貞觀九年詔潤州三茆山為觀俾居之璽詔曰立祠觀以伸曩懷
葉法善傳先天中舎景龍觀 張果傳至常山蒲吾縣或言屍解帝為立棲霞觀其所 兩京記西京景龍觀景雲二年天台道士司馬承禎被召止於此觀〈工部侍郎李適賦詩贈焉散騎常侍徐彥伯撮其美者二十一首為之序名為白雲記傳於時開元十五年召至詔於王屋山置壇室以王屋所居為陽臺觀御書額 見本傳〉 景雲中作台州桐柏觀天寳元年三月御書碑額〈文粹崔尚桐栢觀頌〉
建隆觀
建隆元年十一月親征揚州二年正月以行宮為建隆觀三年三月九日丁卯四月十一日戊戌十月二日丙戌幸太清觀乾徳五年六月二十四日開寳三年二月十九日再幸建隆觀 又閶闔門外周世宗建太清觀建隆初重修改名建隆觀齋修率就是觀天禧四年正月十四幸建隆觀
太平興國太一宮
興國六年司天楚芝蘭言按太一式有五福太一天一地一直符君棊臣棊民棊四神大游小游凡十太一皆天之尊神也五福所在之處無兵疫人民安樂凡行五宮四十五年一移自甲申歲〈雍熙元年〉移入黃室巽宮在吳分蘓州請就其地預築宮祀之迎福貺從之〈九歌有東皇太一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之常居 祠興於漢元光二年郊見於元鼎五年〉六年十月甲午蘓州言太一宮成楚芝蘭又言都城東南地名蘓村可徙築宮於此以應蘓臺之名則福集帝都太宗曰太一天之貴神也所臨之方民必受福今四海一家若立廟吳中嵗時嚴奉頗成疏逺〈楚芝蘭傳上言京師百神所集今京城東南一舍而近有地名蘓村於此為五福太一建宮則萬乗可以親謁有司便於祗事從其議令同定本宮四時祭祀儀及醮法〉八年五月丁酉〈實録通畧作丁卯〉遂詔有司就城南蘓村營建命東上閤門使趙鎔董其役十一月己未新宮成總千一百區凡十殿四廊圗畫三皇五帝九曜七元二十八宿五嶽等神像五百二十四命樞密直學士張齊賢與楚芝蘭共祠五福太一用祭天之禮而殺其半昏祠至明如漢祀之禮每歲四立日行祭祀命近臣攝事用幣冊祝無牲祭命道士行醮禮又命廷臣內侍各一人掌之三歲一易以兵衛守九年甲申〈即雍熙元年〉三月丙子立夏致享祠官咸集甘露降祠庭八月丙申先遣學士賈黃中致祭丁酉帝親祠〈一本雲初就幄殿若有㣲風動幄出朱雀門嘉氣塞路入宮慶雲環日如飛鳳龜龍之狀〉祭告太一詞曰夫明靈之降難可度思精意茍存必垂昭格顧惟寡昩嗣守丕基而徳教未孚化源猶鬰日慎一日於茲九年茍非上帝垂休明靈降鑒則安得民庶和樂豐穰荐臻荷此殊休實由𤣥貺惟神功施造化道貫幽明握上帝之靈符作羣生之司命頃者觀臺效職保章獻言以為躔次所經將蒞鬥牛之分永惟靈馭下屬句吳且欲伸蠲潔之誠豈復以封域為限載營間館卜此近郊庶苾芬之儀親承祀事飈歘之駕時覿神光納九有於胥庭躋蒼生於富夀但以正辭而陳信敢言秘貺以求恩淳化四年三月己丑朔司天言按太一式來嵗太一君棊臣棊皆臨宋分至乙未歲民棊亦至三棊皆天之大福神主邦國乂寧五糓豐稔逺夷內附之應祥符二年三月甲子三年十一月己亥親謁庚子王欽若上親祠太一宮七言十韻詩上和而賜之〈至天僖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乙卯凡六臨幸或祈或謝 天聖二年九月辛卯祠〉
太平興國靈仙觀
七年六月初舒州懷寧僧過民柯蕚家詣萬歲山以杖於古松下得黝石上刻誌公記雲趙號云云蕚以石刻來獻於是詔舒州修司命真君祠〈內臣綦政敏董役〉總成六百三十區號靈仙觀祥符三年閏二月戊午遣官葺之五年閏十月丁丑名石曰神告帝統石作詩紀其符應又作賛
興國鳳翔上清太平宮
國初有神降於盩厔民張守真家守真為道士即所居創北帝宮太宗嗣位真君降言有忠孝加福愛民治國之語詔於終南山下築宮凡二年宮成宮中有通明殿題曰上清太平宮如真君預言祀神之夕上望拜興國六年十一月壬戌封神為翊聖將軍祥符七年加號翊聖保徳真君凡真君所降語帝命王欽若編為三卷九年十月己卯上之上作序名曰真君傳 五季之亂實開國祚有神降於岐用蕩彼妖孽佑我社稷實無疆惟休故於其地為上清宮 咸平三年八月置殿奉太宗聖容天聖二年六月建殿奉真宗聖容〈皇帝文徳殿酌獻〉 蘇軾上清宮辭有妖兮虛下土精為星兮氣如虹銜帝命以下討建千仭之修鋒澤充塞於四海獨澹然其無功黙清浄以無為時節狩於牛魁詣通明而黜陟光下燭於九陔五嶽為豆四溟為杯
淳化亳州太清宮 祥符奉元宮 明道宮聖製碑
亳州瀨郷老子宅唐天寳為太清宮淳化四年修至道六年八月功畢祥符六年七月丁巳宰臣王旦等請詔蹕近畿鳴鑾景亳天老練曰太僕戒徒展禮奉祠為民祈福八月庚申朔詔來年春詣太清宮行朝謁之禮先於東京置壇迴日恭謝天地〈詔曰顧譙都之舊壤峙曲里之珍祠炎漢庇民薦芳馨而祗肅有唐繼孝奉寳綬而尊崇〉而於辛酉命趙安仁等定儀注庚午制奉上真元皇帝號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徳皇帝戊寅詔奠獻用蒼璧辛巳詔備三獻九月癸丑丁謂等言寳冊用玉匱金繩十一月甲午賜真源縣行宮名曰奉元殿曰迎禧後亭曰觀妙七年正月壬寅上乗輦發京師丙午至奉元宮慶雲五色七鶴翔殿上是夕上齋於迎禧殿作奉元宮致齋五七言詩近臣畢和戊申服通天絳袍於迎禧殿庭奉老君加號冊寳〈冊文曰聖母發祥於夢日宣尼興歎於猶龍〉己酉奉天書升殿服袞冕行朝謁之禮復詣先天觀元始殿廣靈宮〈玉皇殿〉洞霄宮〈先天太后殿〉焚香再拜復至太清宮覽靈井瑞檜轉仗奉元宮下制赦亳州升為集慶軍改奉元宮曰明道宮奉安玉皇像庚戌次亳州州城之西設朝真迴蹕樓迎車駕上駐輦觀樂上作恭謁禮畢仰觀祥瑞歌辛亥作朝謁禮畢瑞應歌賜近臣壬子童子李淑奏頌以述盛禮召對便殿試詩賜出身〈改亳州城西門曰朝真北門曰均禧門樓曰奉元均慶〉二月辛酉上至自亳州甲子作奉祀禮畢還京歌賜近臣三月丁酉丁謂等請以奉祀緣路聖製刻石分立於太清明道二宮洎亳州南京從之八月丁丑對輔臣於景福殿內出聖製朝謁太清宮南京頌明道宮碑聖祖殿銘先天太后古老君真武髙辛伊尹㣲子留侯雙廟賛示之九年三月庚午明道宮成總四百八十區〈八年四月甲子命王旦撰明道宮記向敏中撰太清宮頌李迪為觀妙亭記 大朝景亳兼武陽之上儀迎年執期格帝鴻之純貺 七年十月甲子亳州言甘露降太清洞霄宮檜栢九年五月癸丑王旦上明道宮記詔褒答〉 唐李嗣真傳調露中章懐太子作寳慶曲閱於太清觀 舊唐書天寳二年九月辛酉譙郡紫㣲宮改為太清宮
至道上清宮 元祐上清儲祥宮
上清宮在朝陽門內端拱元年二月太宗取晉邸太祖所賜金帛建宮為民祈福命楊繼宏主其役至道元年正月丙辰宮成總千二百四十二區御書額金填字賜之車駕臨幸咸平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至天禧三年四月七日凡十二臨幸慶厯三年十一月丙寅火元豐二年二月始命道士王太初居宮之故地稍修復祠宇日者言宮之所在為國家子孫之祥乃賜名上清儲祥刻玉印賜太初元祐四年春宣仁後重建六年秋成為大殿三小殿九鍾經樓二石壇一建齋殿於東築道館於西凡七百餘間〈六月詔蘓軾撰碑銘曰作宮千柱人初不知〉八月名門曰景霄殿曰紫極蕃釐九月十九日幸 明道二年三月丁亥祈雨上清宮政和初作上清寳籙宮 西京亦有上清宮在洛城北即唐開元中老子祠明皇謁廟詩石存焉景徳四年二月甲戌謁宮祥符四年三月壬午幸作宮銘及五言詩示近臣
至道夀寧觀 皇祐神武觀
至道二年七月庚子新作夀寧觀成 神武觀舊有太祖御榻奉安聖容皇祐三年改名
咸平北京紫㣲宮
咸平三年正月十七日車駕駐北京幸大安寺紫㣲宮祥符二年七月甲子詔太平州隠士趙自然精修養
之術召至闕下改青華觀名曰延禧 雲臺觀在華隂華山下真宗再幸至和元年修建集真殿〈治平四年九月張方平記〉
祥符洞真宮
端拱三年十二月以興道坊宣祖舊第為道館至道元年正月乙丑成凡二百六十五區祥符改今名
祥符天慶觀
祥符元年十一月詔以正月三日為天慶節四月朔為天祺節二年十月甲子詔州郡建天慶觀五年閏十月癸酉增設聖祖殿既又因事建節有天貺先天降聖之目與正至三元日皆有朝謁
劉氏為堯後孔穎達疑左氏為漢儒傅㑹唐乾封追崇老君之號天寳名以聖祖館之新廟興慶太清之祠殫極鉅麗蓋世儒謂帝王之生皆出神明之裔鄭氏至謂帝王之始皆感天而生大抵推世徳以崇帝冑神天命以弭奸覦此聖祖殿所為作也 景靈宮前殿奉聖祖用道家儀中後殿奉帝后行家人禮
淳熙八年八月一日御書平江府天慶觀三清殿曰金闕寥陽寳殿
祥符㑹真宮 太寧宮
元年孟冬辛亥圜臺禮成壬戌禪社首詔泰山奉髙宮改為㑹真宮增葺室宇二年十二月辛夘出聖製㑹真宮碑示王旦等三年二月丁未王旦凖詔撰㑹真宮記上之三年十月庚戌賜寳鼎縣行宮名曰奉祇前殿曰穆清後亭曰延慶四年二月丁巳御大輦備鑾駕至奉祇宮戊午召輔臣登延慶亭亭在行宮後圃南望仙掌北瞰龍門是日上齋於穆清殿辛酉祠后土上乗輦至后土廟登鄈丘亭周覽汾河望梁山即日還奉祇宮鈞容樂太常鼔吹振作詔改奉祇宮曰太寧宮設后土聖母像壬戌御朝覲壇受朝賀制曰稽漢史合荅之言述鄈壤光靈之舊庶祈糓實用介民休咸秩四望躬薦貳觴黃瑞畢升柔靈葉應輯圭璧以朝羣後覽風俗而問百年四月己未詔脽上后土廟上額為太寧壬戌増葺宮廟五年七月癸未慶成軍太寧宮廟成總六百四十六區六年九月乙卯慶成軍言太寧廟御製碑閣生金芝二本 㑹真太寧明道章聖三巡幸之行宮也
祥符玉清昭應宮 萬夀觀
元年四月丙午詔以蒼昊顧褱紫清孚右於京邑擇地建宮惟天波門外殿直班院吉二年四月己亥命丁謂為修宮使六月甲午臨幸觀七元閣式七月辛未賜宮名玉清昭應三年七月戊寅朔詣紫㣲殿焚薌己卯上梁四年十月幸觀玉皇殿上梁宴從臣作七言十韻詩命屬和五年王旦為使御製朝謁十一曲〈景祐二年製二曲仁宗〉六年十月御製步虛詞七年五月乙未丁謂請製碑頌從之六月己未名天書閣曰寳符二聖殿閣曰集靈翊聖閣曰凝命十月癸亥宮成前殿玉皇〈太初〉次聖祖〈明慶〉次紫㣲二聖二星殿〈周伯夀星〉建閣上以奉天書次奉七元輔弼星東以奉太祖太宗凡二千六百一十區著令郊祀必薦獻甲子賜酺十一月癸未朔親書太初明慶二聖殿寳符閣額填以金辛卯學士晁逈上頌八年四月以兩朝聖文宸翰所藏為先猷繼文殿正月壬午朔備鸞駕詣太初殿奉安天書於寳符閣還受賀於崇徳殿〈凡六臨幸〉十一月名北園曰奉真九年十月鑄金寳牌〈方土以鐵為金上方鑄金龜金牌各數百龜以賜近臣人一枚〉天禧元年四月乙亥以金寳牌分給在京宮觀及天下名山〈長二寸廣寸餘〉又分置太初殿及諸殿三年十一月皇后太子於宮東偏建長生殿賜名長生崇夀帝作賛紀之四年五月癸酉奉安御書殿額五年七月作本命殿於宮中名萬夀天聖元年十一月奉真宗聖容琢玉石像安於集靈殿以安聖殿為名二年七月癸丑奉安 萬夀觀即宮之長生殿也有延聖殿至和二年正月丁卯奉安真宗金像景祐元年九月十六日幸萬夀觀至寳元慶厯凡四幸至和元年十二月觀文大學士晏殊提舉萬夀觀 政和七年建神霄玉清萬夀宮
祥符㑹靈觀 皇祐集禧觀 神藻殿
祥符五年壬子八月己未命丁謂等建觀南薰門外以奉五嶽〈先是四年五月十七日詔加上五嶽帝號作奉神述又定冕服制度〉七年九月壬子名曰㑹靈門曰嘉應昭福殿曰延真崇元祝釐〈先是九月辛丑幸五嶽觀十九日壬寅上梁命宰相宗室觀之〉八年四月丁謂請御製頌記五月癸巳名池曰凝祥園曰奉靈八月壬辰幸十一月丙辰迎御書殿額丁巳臨幸〈至天禧二年凡四臨幸〉宴從臣於祝釐殿詣凝祥池觀醮殿〈作七言詩〉九年正月又幸丙辰以丁謂為使五月丙辰觀成〈晏殊有賦雲考甘泉舊規跨集靈之逺跡〉之五殿〈東天齊仁聖南司天昭聖西金天順聖北安天元聖中中天崇聖〉車駕親謁〈一本又雲五月戊午晏殊獻景靈宮㑹靈觀二賦上嘉之遷太常丞六月戊寅車駕詣㑹靈觀酌獻宴從臣於祝禧殿復詣凝祥池上作七言詩賜近臣和〉天禧三年二月王欽若上㑹靈志百卷詔名五嶽廣聞記賜序冠篇天聖二年八月庚午幸燕從臣於祝釐殿五年正月乙卯又幸〈天聖九年十一月己丑祈雪於㑹靈觀明道二年三月丁亥慶厯三年五月十四日庚辰五年二月二十四日辛亥幸㑹靈觀禱雨〉皇祐五年正月災尋重修六月丙戌成更名集禧〈一本雲㑹靈觀頌記及延真殿五嶽殿額並真宗御製御書皇祐五年正月戊午更名集禧六月成〉初即西偏建殿祠五嶽以真宗嘗製奉神述名曰奉神殿因命知制誥蔡襄重摹真宗御書立石東廡名曰神藻殿令襄書殿扁〈熙寧三年閏十月二十三日詔神藻殿奉安真宗御容〉又名靈應真君殿曰靈福命王洙書扁至和元年六月二十三日名齋殿曰潔誠園曰芳華〈熙寧四年正月十四日丁未幸燕從官元豐元年正月十四日又幸〉 康定元年九月戊午參政李若谷提舉㑹靈觀宮觀置提舉自若谷始治平四年九月富弼為集禧觀使〈後王安石蘓頌〉
祥符景靈宮頌 元豐原廟〈御書十一殿〉
祥符五年閏十月戊寅詔兗州曲阜縣為仙源縣夀丘建道宮奉聖祖以景靈為名建道觀奉聖祖母以太極為名〈先是十月戊午對輔臣於滋福殿上曰二十四日聖祖臨降於延恩殿〉十二日戊辰〈實録同 稽古録作十二月戊子〉詔曰仙源啟祚鴻應非常爰經始於密都俾詢求於吉壤聿申嚴奉式煥宏規惟文考在潛之居乃沖人載誕之地據神明之奧處京邑之中諒氣象之殊尤宜真靈之降祐永惟欽翼庶保龎祺宜以錫慶院建景靈宮先是以聖祖降臨命丁謂等度地建宮及令禮官考制度以聞是月丁謂言司天少監王熙元等狀按晉天文志張南有天廟十四星乃帝王祖宗之廟也今大內法太微天廟星在太㣲南宜於大內東南巳丙位建新宮以合天廟之制仍請以錫慶院開封府
建置故有是命丁謂為修宮使六年〈闕〉 詳到
景靈宮畫圗請自今後毎嵗孟享〈闕〉 天地社
稷同奏告即於北宮行禮從之〈闕〉 宮地隘狹欲展入恭孝太子魏王二院増建殿宇齋宮從之七年八月甲寅朔宰臣向敏中為景靈宮使甲子命參政丁謂為修宮使擢三司林特為副使藍繼宗為都監約唐太清宮制度十一月辛卯晁宗操上慶成歌八年十二月真宗詣景靈觀上梁〈一雲八年正月丁酉興工〉是歲七月丙辰詔王欽若討閱道藏得趙氏神仙四十人事跡分畫廊廡九年四月丙戌向敏中請御製景靈宮賛頌御書刻石五月丙辰宮成羣臣詣崇徳殿賀〈一雲祥符九年集賢校理晏殊獻景靈宮㑹靈觀二賦上嘉之五月戊午特命遷秩〉凡七百二十六區南開三門二重正殿曰天興〈五年作〉琢玉石為聖祖像閣曰保寧閣以奉元天后殿前東西門曰左右正元車路門曰昌福承禧殿曰明福宮東門曰普通丙寅謁景靈宮天禧元年正月丙辰謁景靈宮二月以宮成賜酺壬申御正陽門觀酺大合樂上作景靈宮成賜酺七言詩賜從臣 天聖元年三月詔修景靈宮萬夀殿奉安真宗神御以奉真為名二年三月成十一月乙未朝饗玉清昭應景靈宮丙申饗太廟丁酉祀天地於圜丘五年七月庚申命學士承㫖劉子儀撰景靈宮頌七年七月乙酉罷宮觀使明道二年景靈宮又建廣孝殿 治平元年九月詔名齋殿曰迎釐宮西門曰廣祐 元豐三年九月己卯薦享乙酉詔景靈宮作十一殿以時祭之禮祀祖宗五年九月二十七日乙巳御崇政殿召宰輔侍從以上觀十一殿御書牓十一月辛巳〈四日〉百官班於集英殿門帝詣蘂珠凝華等殿行告遷之禮壬午奉安神御於十一殿癸未朝獻六年正月九日詔四孟月詣宮朝獻四月四日行朝獻禮十一月南郊甲辰行朝獻之禮如太廟儀宮成羣臣獻歌頌者十數獨馬希孟之文可觀六年三月辛巳除太學博士七年四月十七日丙戌景靈宮言芝草六生於天元殿景靈門中壬辰朝獻至天元殿觀芝草〈元祐元年九月己未朝饗景靈宮辛酉大饗明堂以神宗配〉 始大中祥符以奉祠聖祖迨天聖初乃易其旁之萬壽殿曰奉真以為真宗館御之所治平建仁宗之殿曰孝嚴熙寧建英宗之殿曰英徳而宣祖藝祖太宗之殿曰慶基曰開先曰永隆母后之殿曰隆福重徽章徳廣孝皆寓於佛老之祠布在都邑與夫郊野之外〈凡七十年神御在宮者四其它寓諸寺觀者十一所〉神宗元豐五年乃詔有司度宮之東而建六殿為原廟奉祖宗像設以昭穆之次列之左右又為別殿五於其北以奉母后〈凡十一殿〉宣祖曰天元藝祖曰皇武大宗曰大定真宗曰熙文仁宗曰美成英宗曰治隆昭憲後曰太始孝明後曰儷極懿徳明徳元徳後曰輝徳章穆章獻章懿後曰衍慶慈聖后曰繼仁 元祐九年作徽音殿奉宣仁後紹聖二年作顯承殿奉神宗元符三年作西宮以顯承為館御之首易名大明又作坤元殿奉欽聖欽成欽慈後重光殿以奉哲宗政和四年作柔儀殿以奉昭懐後〈中興後昭慈殿名同〉於是兩宮合為前殿九後殿八山殿十六閣一鍾樓一碑樓四經閣一齋殿三神廚二道院一凡二千三百二十區累朝執政節度使以上並圖形於兩廡 宋祁景靈宮頌漢纂堯後立唐山之祀而文獻不足李出柱下尊瀨鄉之宇而獨恭不優 王子韶六聖原廟賦雲覽洛邑清廟之詩參魯頌閟宮之事原廟之作古矣而議者祖叔孫通非也 周邦彥汴都賦㑹聖之宮是為原廟其制則般輸所作其材則匠石所掄赫赫大宇有若山踴而嶙峋蘂珠廣寒黃帝之宮榮光休氣籠曨往來蔥鬱而氤氳軒廡所繪功臣碩輔書太常而銘鼎彛者環列而趨造龍章鳳姿瑰形偉貌文有伊周武有方召其殿則有天元太始皇武儷極大定輝徳熙文衍慶美成繼仁治隆之名〈十一殿名〉重瞳隆準天日炳明皇帝步送百僚拜迎九卿三公挾輈扶衡神既安止於是山罍房俎犧尊竹篚踐列於兩楹瞽叟陳辭宰祝行牲登降祼獻百禮具成
祥符兗州景靈宮 太極觀
五年閏十月戊寅兗州夀丘建道宮奉聖祖名曰景靈道觀奉聖祖母名曰太極九年四月己亥御書額賜王旦等七言詩五月丙辰〈十三日〉宮成總千三百二十區羣臣稱賀丁巳行告成之禮〈向敏中為慶成使制曰式瞻感電之區仍啟明霞之館〉天禧二年五月戊寅宮之昭慶殿生金芝
祥符延祥觀
六年八月戊子詔泗州新造觀名延祥發願文閣名敷文七年十一月辛卯修觀畢功 咸平元年賜忠州仙都宮太宗御書一百二十卷景徳元年賜名景徳觀 慶厯六年四月己未以延寧觀為延寧宮
祥符南京鴻慶宮 三聖殿
七年正月乙卯車駕次應天府丙辰升為南京詔曰睢陽奧壤藝祖舊邦膺命厯以天飛創基圖而日盛朕將躬朝渦水茂集蕃釐旋幸平臺緬懐積徳想清都之錫類慶洪緒之無疆奉真像以顒昂建靈宮於曲密洪惟三聖敷佑萬方故當陪仙御於福廷儼宸儀於恭館南京新修聖祖殿宜號曰鴻慶宮仍奉安太祖太宗像〈八月丁丑遣都知閻承翰等奉像至歸徳殿後正位權安〉天聖元年二月修神御殿成丁巳詔迎太祖太宗聖像奉安四年十月丙申又奉安真宗御容康定元年六月火慶厯六年十二月詔重修三聖御容殿七年六月辛亥命翰林學士張方平為禮儀使南京七月癸未奉安三聖御容於鴻慶宮以南京太祖始基故也〈仁宗時令內侍王崇修殿〉 劉攽作鴻慶宮三聖殿賦曰伯益始掌火而底績而宋以火帝興於火墟天之報施昭昭可推
天禧祥源觀 至和醴泉觀
天禧二年戊午閏四月丁未有泉湧於拱聖營真武廟甲寅即其地建祥源觀八月一日幸十月辛卯成凡三殿〈北崇真東聖藻西靈淵〉總六百十三區至和元年四月辛丑火重修二年十二月壬子成名曰醴泉〈殿更名為感通寧聖涵清靈游鴻祐崇貺 元祐元年三月十四日改慈夀殿為夀輝殿〉 天聖二年八月庚午明道二年十二月八日幸祥源觀慶厯五年二月辛亥祈雨祥源觀治平元年四月甲午祈雨醴泉觀熙寧四年九月丁未幸醴泉觀 祥源觀使乾興元年七月錢惟演為之天聖七年七月宰臣夷簡等請罷宮觀使詔可皇祐元年四月乙酉賈昌朝為祥源觀使元祐八年六月資政梁燾為同醴泉觀使〈使非宰相不除故置此名〉
天禧崇福宮
在嵩山下古太一觀也天禧三年重建五月己巳賜名太一殿曰祈真三尊殿曰㑹元 又有保祥殿奉真宗像 大觀元年詔洛師侈宮楹而大之三年三月成御製記
天聖西太一宮
天聖六年〈戊辰〉三月司天言雍熙甲申及今四十五年太一行次入蜀郡之坤宮曰黃庭宮〈戊辰歲五福自黃室趨蜀分〉宜於國城西南別建宮壬戌詔於順天門外八角鎮後建西太一宮奉安十神九月辛丑成中三門曰顯真大殿曰黃庭後殿曰寧禧東西殿曰延貺資佑齋殿曰清修癸卯〈十二日〉臨幸祠十一月甲寅宰臣張士遜為奉安使丁巳以黃麾杖自禁中迎神像奉安命學士宋綬為之記十二月癸亥九年九月癸亥臨幸慶厯三年三月親謁禱雨四月往謝〈恐即是七年之事紀亦不載〉還幸別院賜名洞華觀七年三月辛丑幸禱雨卻蓋不御及還而雨四月丁未往謝壬子御正殿復常膳嘉祐七年三月乙丑祈雨庚午謝雨 宋祁作太一新宮頌
天聖西京㑹聖宮
八年〈庚申歲〉正月辛巳詔內臣張懐恩於永安縣訾王山上建三聖宮〈漢原廟之制〉九年二月宮成甲辰以為㑹聖宮三月甲寅奉安三聖御容改訾王山為鳳臺山〈㑹要䦌十一月十五日宮成遣三司使晏殊迎三聖畫像奉安〉留守推官歐陽脩采西人望幸之意作頌序曰陛下即位十年因陵園起宮室以望神遊土木之功嚴而不華地爽而潔宇敞而邃神靈杳冥如來如宅非天子臨幸不能來三後之靈頌曰殿兮耽耽黼帷䄡䄡天威可瞻庭兮殖殖鉤盾虎㦸容衛以飭太祖維祖太宗維弟真宗維子聖兮在天風馬雲車其來僊僊聖㑹於此靈威神馭其風肅然 熙寧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丁亥奉安仁英御容
景祐廣聖宮
天聖二年建長寧宮以奉三清玉皇像後安真宗御容於宮之降真閣景祐二年正月己酉改今名宮在禁中〈古宮城之西北隅〉
景祐延寧觀
三年七月己卯新作延寧觀〈本王中正舊第在保康門內保慶太后於其地而建之〉
嘉祐崇先觀
先是上清宮火夀星殿獨存遂建為夀星觀命起永崇殿嘉祐六年十一月成七年八月丁亥奉安真宗御容帝親酌獻九月戊辰詔改觀名〈㑹要六年十月癸亥以夀星觀真宗神御殿為永崇殿 司馬光等諫以為祀豐於昵〉
熙寧中太一宮 政和北太一宮〈詳見宮類〉
熙寧四年十月司天冬官正周琮言據太一經推算得熙寧七年甲寅歲太一陽九百六之數至是年復元之初故經言太歲有陽九之災太一有百六之厄皆在入元之終或元之初主有災厄然而陽九百六當癸丑甲寅之歲為災厄之㑹緣卻得五福太一移入中都行臨真室可以消異為祥竊詳五福太一自國朝雍熙元年甲申歲入東南巽宮故修東太一宮於蘓村天聖七年己巳歲五福太一入西南坤位故修西太一宮於八角鎮伏望詳稽故事崇建宮宇迎五福太一於京師上省其奏十一月丁亥乃詔將作匠於集禧觀東相視建宮六年癸丑春宮成〈㑹要四月十七日成〉凡七殿上親製名以十月二十五日迎奉太一神像 熙寧四年司天監言五福太一之神以七年閼逢攝提格之歲行臨中宮其名為真室其分為京師之野其祥為民康物阜太平之應請立祠詔將作監即國之南而建宮焉經始於四年十一月丁亥之冬而成於六年之春凡為三門七殿分祠太一與天一之神而五福居中上為製名皆以承神之休為義而真室之殿又於廊廡四壁圖百神之朝天至於五帝日月星辰地至於五嶽四瀆莫不咸在其位號尊卑服物同異與夫壇場之制禱祠之儀皆以太一之學為本而參用道家之說焉天子命有司具儀仗將以今年冬至奉安神像於其宮 太一星在紫宮太一之南以為天帝神主使十六相知其休咎所在之國北辰第二星最赤明者乃其座也〈漢志謂中宮天極其一明者太一之常居晉志謂北極第二星明赤者是太一之座〉而三台為天階太一躡之以上下而五福之神凡四十五年一徙宮歴中宮四維大約二百二十五年而一周在太平興國時臨黃室宮其分野為吳越而太宗立祠於東南蘓村東太一宮是也在天聖時臨黃庭宮其分野為梁蜀而仁宗始立廟於西南郊宜秋門外八角鎮西太一宮是也自天聖五年至熙寧五年壬子四十五年五福太一行棊自黃庭宮移入真室之中下移京都後神宗立中太一宮於五嶽觀之舊址殿名膺慶承釐與歲徳民棊相直 政和八年〈即重和元年時未改元〉著雍閹茂之歲太一臨乾維建北太一宮於龍徳宮後〈龍潛舊邸也〉直都城之西北隅〈照臨之方也〉前殿曰黃秘次曰統元神貺殿門曰黃秘之門〈東設秘殿奉神霄〉仲冬上辛蕆事〈詳見宮類〉 元絳詩掲題霏睿筆移御練剛辰卜用張衡舊方從薄忌新九歌鐃吹合萬騎羽旄陳美光騰沛裔卿靄動輪囷 甘泉宮殿函黃瑞中極星辰動紫㣲 中太一宮使元祐六年正月馮京以觀文侍讀為中太一宮使非前宰相除使自京始
熙寧表忠觀
蘓軾作碑
元符景靈西宮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八月建景靈西宮〈度馳道之西東直大定〉奉神宗於顯承殿為館御之首建哲宗神御殿於西以東偏為齋殿從韓忠彥之言也靖國元年九月改顯承殿為大明北有殿曰欽儀以奉母后西則為重光殿以奉哲廟〈後又改欽儀為坤元〉崇寧元年四月十二日御製御書景靈西宮讃二十一日宰臣進頌凡為屋六百四十區經始於元符三年十月甲子不踰歲而成涓日遷奉親祠永為不祧之廟
宣和顯烈宮
大觀元年九月七日詔藝祖剙業自陳橋其地今為傳舍可即建觀賜名顯烈宣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成凡二百三十二間命李邴撰記
紹興景靈宮
紹興十年六月髙世則為景靈宮使判溫州奉神御十三年二月乙酉建宮〈新莊橋之西以劉光世賜第為之築三殿聖祖居前宣祖至徽宗居中昭憲而下二十一後居後〉五月七日進圗七月癸酉〈一雲己未〉太常定四孟酌獻儀九月乙未奉安列聖神御庚子行欵謁禮十一月戊午朝獻己未親享太廟庚申祀圜丘十二月甲午恭謝乙未再詣十八年五月十六日建景靈宮道院於太一宮齋殿後地二十一年九月丁未增築〈用韓世忠賜第為之〉前殿五楹中殿七楹後殿十七楹齋殿進食殿皆備朞年而畢〈崇禋館道院在宮之南 掌宮內侍七人道士十人吏卒二百七十六人〉 承元殿〈徽〉順承〈顯㳟顯肅顯仁〉端慶〈欽〉纉徳〈仁懐〉皇徳〈髙〉章順〈憲節憲聖〉系隆〈孝〉嗣徽〈成穆㳟肅〉美明〈光〉光順〈慈懿〉垂光〈寧〉體徳〈㳟淑㳟聖〉章熙〈理宗〉
紹興太一宮 瓊音樓
十七年十月十三日癸卯禮官討論太一典故詔修建太一宮〈先是權宜奉祀於錢湖門外惠照僧舍〉二十八日進呈地圗上曰建宮以昭事神之意不可崇飾華侈〈宮在新莊橋之南〉十一月十四日有司請就宮建本命殿祝聖夀〈一雲壬辰建宮一雲十二月癸卯〉十八年二月宮成總一百七十四區〈一雲一百七十楹〉凡六殿二室兩廊殿門曰崇真大殿曰靈休挾殿曰瓊章寳室本命殿曰介福崇禧〈隆興元年二月十四日建本命殿名崇禧〉並御書三清殿曰金闕寥陽火徳殿曰明離齋殿曰齋明皆御書兩廡畫三皇五帝十一曜至里域真官像一百九十五祀以四立日十九日奉安三十一日行親謁之禮〈一雲三月庚辰初詣太一宮〉十神曰五福君棊大遊小遊天一地一四神臣棊民棊直符三月辛巳許士民焚薌十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甲子㳟謝乾道八年三月九日以舊齋殿建北斗殿淳熙十年十月七日御書藏額曰瓊章寳藏十三年五月九日御書瓊音之樓賜道館〈崇真館道院在宮之南〉嘉定初日官奏太一臨吳分有司請舉舊典上止命近臣以冬至祭告而不改作宮宇 肇建太一尊有卜神亳忌啟奉祠之方天官著常居之記 藜杖流光鏠旗歛影本命殿介福〈髙〉崇禧〈孝〉崇福〈光〉順慶〈寧〉垂慶〈㳟聖仁烈後〉
延禧〈理 嘉熙元年改膺慶〉
紹興延祥觀 乾道天申萬夀宮
在西湖孤山舊名四聖堂紹興十四年六月慈寧殿用工興建〈以奉四聖真君〉十五年十二月奉安神像二十年四月一日賜名延祥 乾道三年五月二十三日詔台州天台赤城山玉京觀改為天申萬夀宮其後詔別擇勝地以常州宜興洞靈觀改焉
紹興萬夀觀
七年趙鼎除萬夀觀使兼侍讀十七年建萬夀觀於新莊橋之西以奉皇帝本命星官二十六年六月丁亥始建本命殿依在京名曰純福三十二年八月剙晨華館道院於東 祈年立秦望仙表漢
紹興顯應觀
髙宗北使至磁而還孝皇母夢崔府君擁一羊遂生紹興十八年建顯應觀於臨安城南包家山〈一雲龍山〉以奉磁州崔府君二十二年十一月詔徙於靈芝寺之右〈一雲二十四年〉 神羊告符絳煇貫室
紹興寧夀觀
臨安七寳山三茅堂有徽宗御畫茅君像紹興二十年〈一雲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賜名寧夀觀
紹興旌忠觀
元年十月宣撫使張浚奏吳玠出兵陜西祈三聖顯應乞於鳳翔府和尚原立旌忠廟三年張浚等於臨安立廟十九年改賜觀額三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徙於覺苑寺故基 江州廬山有太平興國宮建殿奉髙皇本命紹興二十八年十二月丁亥朔賜名申福殿 台州崇道觀白雲庵乾道四年五月二十六日賜名白雲昌壽觀其後建本命殿賜名洪慶殿
淳熙璇璣觀
淳熙二年太一宮剙璇璣觀以奉北斗十二月二十六日鑄印 維北有斗象垂太㣲運平四時斟酌元氣斗有環域天之三辰
淳熙佑聖觀
三年以舊邸建佑聖觀十二月成壁間有上所題杜詩十四字六年二月己丑臨幸御講堂乃潛邸講讀之地皇太子從
寶祐西太一宮
寶祐元年十一月十七日壬辰奉安殿曰黃庭門曰景福二年九月詔以十月三日詣宮黃庭殿行欵謁禮為國祈祥禮文務從簡約二十六日詔別擇日逆釐三神 増宮㠁差 大廈雲富重階波馳 延喬松於東序詔韓岐於西廂 仙都殊庭清穆敞閒列仙之儒偓佺之倫迎神頌祇於其側 璇題
金鋪 乘飈駕歘 出日入月控鶴轡龍 瑤英翠氣曼衍豐融 閟宇崇崇 神應豐融 金榜瑤壇 羽節凌風珠珮珊珊碧樓三襲上接虹蜺絳闕九成下交星雨 跨億齡而超萬祀 金碧琅琳之居 祈年立秦望仙表漢 賓友松喬玉霄琳房 鑣宮授籙豐戶收祥 運璿極而正乾坤 坐開陽而調風雨 披道接靈之府含華藴粹之仙 山棲白鶴關度青牛 經之殖殖成之翼翼綴日月以為光籠雲霞以為色 閟靈篇於綺閣儼晬像於琳房 法紫宙之宏規 作宮千柱人初不知於皇祖宗在帝左右風馬雲車從帝來狩 棟宇膠葛薨桷飛鶱棲金浮翠蔚跂嵽嵲逺而望之祥煙佳氣若與慶霄連接上下 庶工雲集不日而成棟宇輪奐金碧神麗雕珉盤礎鏤檀竦楶碧瓦鱗差瑤階肪截閣凝瑞霧樓橫祥霓百神守䕶諸真班列鳳歌諧律鶴舞㑹節宮成之日民大和㑹鼓舞謳歌聲聞於天大地喜答神祇來格祝史無求福祿自至時萬時億永作神主 繡黼周張神光睟穆 星伯振鷺仙翁立鵠昌明侍幾眉連捧纛靈飊聖日 瑤宮碧簡絢采垂文金䋲玉簡龍駕霓裳睟容端章黼坐儼赫金史玉
童拱立擎侍如乗飊風羽輪覿紫皇於瓊宮 金篆玉扄銀宮瑤殿 王喬飛舄神女窺窻 星柱雲楣 崑山之玉樓蒼海之銀宮 澤被翔泳慶溢煙霄宅彌萬里廝征伯僑而役羨門 祝融警而蹕御貫列缺之倒景象㤗壹之威神 㨖北極之嶟嶟列宿施於上榮 炕浮柱之飛榱 礝磩承陛琅玕綷檻坤靈贔屭以負砌天祇儼雅而翔戸 崆峒之請瑤池之燕 以清靜源治化以仁夀域生靈 像設崇嚴殿宇沈䆳 梅梁桂棟曲檻叢楹煙霞舒捲風露淒清仙官就位羽客來庭 流霞之庭明霞之宅 玉笈雲囊之術龍緘鳯藴之圖 幸集靈之宮游祈年之館 福庭霞煥仙徒霧聚 傳赤字於東華受青符於南極 法大壯之上棟憲斯干之南戸 祕殿則崔嵬博敞鬱律鴻紛翠虯齊首以負棟海鴟㚄尾而銜瓦玉舄重荷文瑠四注陽宗倒光以納景隂祗䝉霧而扶傾犀塵不游螟風無隧乃有皇邸五色黼帷九張為之真寢乃有雲梢三素緑輿八景儲乎仙衛 其左右則飛宇回帶修廊班屬雲楶百層芝栭萬狀 藻扄連觀抗為重門植松隠桂表其馳道掲示篆銀之牓列坐鑄鐐之狄 九層之臺五城之樓榮暴偓佺袂把浮丘 水土和氣之實玉帛二精之䖍沚毛紛旅泂潦淳溉仙漿揖斗香雲薄霄像以鸞輅龍駒器以釦金華蓋瑞祝發中而臨遣使者持節以侍祠靈璈絳幡導乎謁欵則盥而不薦稽大易之象坐工合樂陪乎夜誦則昬祠至明采甘泉之制髙真並享卒福如儀飛龍秋遊以格思肹蠁興作而歸福敞集靈之庭 扢壇奠斚 蘂笈真籍按循醮式草樓上士奉承薰濯沃酒茅以示潔黙牲鑾而撒腥 鎮神華以作固舉禆海而䝉祉 鼓舞至妙神合無垠以億上帝庇生民 可以震珍見怪者罔不祈可以䝉嘉獲豐者罔不序 蒼水前戒紫宙博臨瑜然象載之美飄如風馬之下嘉夜四馥順拜睟清之容流霞載㪺躬聞聲臭之載 宛延鴻紛上軼倒景靚深神麗仰法太微采詩供神夜之誦持節𠉀神人之來惟清靜之庭以
觀其妙不攜貳之爽以為之宗蠲烝上神申固百祿倚雲築而流睿唱泚壺墨而霏仙翰 扢神壝謹馨粢度九筵之堂枚枚有侐瞻八景之馭飄飄下臻聨壓神臯之奧區震顯舊邦之新命 絶瑞日昭繁祺山擁道䕃孔彰飈游下翔 仰觀星定大度瑰宮 炳丹激射飛仙圖寫遽軒拖虹回阿舞馬 壇罽周張瓊糜迪嘗雲旄芬植羆案凝鏘 媧天鏤石奎畫摹星 歘若經閬風而歴琳房飄如排吉雲而挹丹露 白蜺擁蓋青虬夾轂 玉版彭觥 西龜定籙東華校名 珠巾琳幾 明霞之館羽景之堂
玉海卷一百
<子部,類書類,玉海>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前126年 (提及)
- 前125年 (提及)
- 605年 (提及)
- 666年 (提及)
- 711年 (提及)
- 727年 (提及)
- 960年 (提及)
- 984年 (提及)
- 前112年 (提及)
- 993年 (提及)
- 1024年 (提及)
- 1000年 (提及)
- 988年 (提及)
- 995年 (提及)
- 1002年 (提及)
- 1089年 (提及)
- 1007年 (提及)
- 996年 (提及)
- 1051年 (提及)
- 1054年 (提及)
- 1181年 (提及)
- 1127年 (提及)
- 1035年 (提及)
- 1023年 (提及)
- 1055年 (提及)
- 1034年 (提及)
- 1117年 (提及)
- 1031年 (提及)
- 1053年 (提及)
- 1070年 (提及)
- 1071年 (提及)
- 1040年 (提及)
- 1086年 (提及)
- 1094年 (提及)
- 1095年 (提及)
- 1100年 (提及)
- 1114年 (提及)
- 998年 (提及)
- 1004年 (提及)
- 1022年 (提及)
- 1029年 (提及)
- 1049年 (提及)
- 1093年 (提及)
- 1107年 (提及)
- 1028年 (提及)
- 1062年 (提及)
- 1069年 (提及)
- 1061年 (提及)
- 1074年 (提及)
- 1027年 (提及)
- 1072年 (提及)
- 1118年 (提及)
- 1091年 (提及)
- 1102年 (提及)
- 1163年 (提及)
- 1172年 (提及)
- 1183年 (提及)
- 1237年 (提及)
- 1144年 (提及)
- 1167年 (提及)
- 1148年 (提及)
- 1150年 (提及)
- 1158年 (提及)
- 1168年 (提及)
- 1175年 (提及)
- 1253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