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工人階級思想改造教師隊伍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用工人階級思想改造教師隊伍
山東煙臺專區革命委員會報道組
1969年2月1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山東煙臺機床附件廠革命職工,遵照毛主席「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的教導,重視對廠辦小學教師的思想改造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他們在改造教師隊伍的工作上,大體有這樣幾種作法:

一、組織教師分期分批下廠勞動,接受工人階級的再教育。教師分配進校,先當一個時期的工人,然後再教學。

二、選派優秀工人進校,抓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教師在一起開毛主席著作講用會、談心會。教師們經常聽老工人講家史和工廠的階級鬥爭史,政治覺悟有了顯著的提高。

三、組織教師和工人一起參加工廠的各種政治活動。文化大革命中,他們和工人一起造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反,一起開展革命的大批判,一起參加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工人階級大公無私、徹底革命的精神,使教師們受到很大的教育。

四、定期召開工人、家長座談會,組織教師經常深入工人家庭訪問,聽取工人對教師的意見。有一個時期,教師因為學生給他們貼了大字報,產生了「怕」字,就放鬆了對學生的教育。在一次家長座談會上,工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你們既要支持學生的革命造反精神,又要對學生不符合革命利益的行為進行教育,這樣才符合毛主席的教導。」在工人的耐心教育下,教師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決心去掉「怕」字,打掉「怨」氣。

在工人階級的直接培養教育下,有些教師講吃比穿,嫌髒怕累的思想逐漸去掉了。他們按照工人階級勤勞節儉的高貴品質,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勤儉辦學。學校缺少課桌,教師就到各個車間、倉庫去找破舊的桌子修補使用。他們還經常帶領學生拾草、揀糞,到車間搞衛生。

在工人階級的再教育下,這所小學的教師的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個工廠的前身是八路軍的一個兵工廠,當教師們聽到老工人在艱苦條件下制地雷、造槍炮的革命事跡,以及許多老工人血淚斑斑的家史以後,心情十分激動。教師王淑芳說:「我中了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毒,忘了舊社會的苦。工作講價錢,生活講排場,這樣下去怎麼對得起毛主席,怎麼對得起工人階級對我的培養?」

通過生產勞動,那些從家門到校門的教師,過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現在不但能教學,而且能開機器,能挑水做飯。

教師的政治覺悟提高了,作風變了,對工人和工人子弟的思想感情也變了。過去有的教師嫌工人子弟穿得髒,不愛接近他們。現在他們之中有的人,卻是想工人之所想,急工人之所急。有的學生沒有棉鞋,有位教師就把自己孩子的棉鞋拿給學生穿;學生的衣服破了,有的教師就幫他們補。工人們稱讚說:「我們想不到的,老師能想到,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我們就放心了。」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