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澤東思想統帥血吸蟲病防治工作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用毛澤東思想統帥血吸蟲病防治工作

——歙縣呂堨灌區是怎樣開展滅螺水利殲滅戰的?
安徽省歙縣革委會政工組教衛小組 徽州專區革委會政工組六·二六辦公室
1969年7月1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波瀾壯闊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血吸蟲病嚴重流行區——安徽歙縣呂堨灌區廣大貧下中農和革命幹部,遵循毛主席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和「抓革命,促生產」的偉大指示,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滅螺水利殲滅戰,取得了革命、生產雙勝利。一個新的水利系統已經建立起來了。整個灌區出現了一片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深入調查研究 訂出作戰計劃[編輯]

呂堨,長約十五華里,是歙縣的一個大堨,它灌溉着岩寺、鄭村公社和岩寺鎮七個大隊、五十四個生產隊以及歙縣農場的五千四百多畝水田。灌區內有十九個自然村,一千四百零一戶,五千四百六十六人。一九六六年春,灌區廣大貧下中農和基層幹部,回顧了十幾年來血防工作,特別是滅螺工作的情況和經驗教訓,根據毛主席「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指示,決心結合興修水利,開新溝填舊溝,破除舊水系,滅掉釘螺螄,打一場滅螺水利殲滅戰,以加速消滅血吸蟲病,促進農業生產大發展。

為了取得主動權,他們按照毛主席「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等指示,首先組織力量,調查研究,摸清情況,制訂作戰計劃。由貧下中農、社隊幹部和血防、水利技術人員組成了調查隊。在調查工作中,做到了深入現場,腳踏實地,不怕困難,不怕勞累,得到了廣大群眾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灌區管理委員會提供了水利資料,社員群眾介紹了水系詳情,反映了當地螺情。經過三個多月的釘螺調查和渠道勘察工作,終於摸清了一條又一條水系,查清了一個又一個螺源,逐溝逐塘算出了釘螺面積,測定了新渠道線,建立了一套「圖」、「賬」、「卡」。圖上標着釘螺、水系分布地區,賬上記着釘螺面積和工程土方,卡上寫着釘螺、水系分布的詳細情況。一個比較切合實際的滅螺水利規劃訂出來了。這個規劃的特點是「敢」字當頭,「破」字領先。初步估計,需要八萬多個工,開新溝填舊溝十四萬個土方。

可是,規劃訂出以後,卻遭到了一些有右傾保守思想的幹部的反對,有的認為這個規劃「根本辦不到」,有的主張搞掉多少算多少,搞到哪裡算哪裡。他們低估了群眾的積極性。這實質上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種思想的鬥爭。結果,進行了一場辯論。貧下中農遵照毛主席的教導,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算了工程、勞力、時間三筆賬,證實了規劃的可靠性,這個任務在冬閒到春耕前幾個月內,完全可以完成。同時,又大擺了利害關係,指出只有不折不扣地按照毛澤東思想辦事,下定決心,打好殲滅戰,才能徹底消滅釘螺、搞好水利,達到除害興利,無病增產的目的;反之如果遲疑不決,畏縮不前,勢必貽誤戰機,不能取得勝利。經過這場辯論,統一了認識,作戰計劃落實了,戰鬥任務及時分到了各個大隊。

放手發動群眾 大搞群眾運動[編輯]

「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革命戰爭是這樣,打滅螺水利殲滅戰也必須這樣。他們堅定不移地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大搞群眾運動。十月下旬,成立了呂堨灌區開溝滅螺領導小組。當時,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出現了新高潮,在革命的大好形勢下,他們狠抓了宣傳教育工作,大力貫徹毛主席、黨中央關於血防工作的指示,利用各種會議以及廣播、黑板報等形式,開展大宣傳,大動員,大造聲勢,大鼓幹勁,用毛澤東思想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使毛主席關於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號召,更加深入人心,鼓舞廣大群眾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滅螺水利殲滅戰運動。

十一月初,滅螺水利殲滅戰,按照計劃正式開始了。在三個多月打殲滅戰的群眾運動中,他們始終堅持政治統帥技術,把學習毛主席著作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滅螺水利工地成了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大課堂。廣大社員群眾一邊學習,一邊戰鬥,從而解決了不少難題。例如,開挖總幹渠時,碰到了成片的「河灘鵝卵石」,土堅石硬,鋤頭挖不動,鐵鎬砸不開,火藥炸不得,怎麼辦?他們從毛主席「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教導中吸取了無窮的力量,找到了「鋼釺撬石」,「螞蟻啃骨頭」的辦法,突破了難關。又如,有的大隊和生產隊學習了毛主席的教導:「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主動將抽水機讓給兄弟隊使用,自己犧牲休息時間,把溝中積水一擔一擔地挑出來,高度發揚了共產主義風格。

由於在鬥爭中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廣大革命群眾和幹部,能夠用毛澤東思想正確處理以下問題:在戰鬥部署上,做到從上游到下游,自上而下,開新填舊,搞一段,清一段,一段一段地殲滅釘螺。在勞力使用上,做到統籌兼顧,妥善安排,開溝滅螺和農業生產兩不誤。在勞動組織上,抓住了四條:一是突出政治,提高革命自覺性和勞動積極性;二是實行四定:定任務、定勞力、定時間、定質量,由大隊按受益田畝,把任務落實到生產隊,生產隊直接派工,具體的記工日、算土方;三是因地、因時制宜,看人、看事派活,強弱搭配,合理分工,提高勞動效率;四是掌握工休時間,注意勞逸結合。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一九六七年初,正當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入奪權鬥爭的關鍵時刻,黨內一小撮走資派,大刮經濟主義黑風,大肆破壞革命和生產;地、富、反、壞、右分子,也企圖翻案,反攻倒算,煽陰風,點鬼火,給滅螺水利殲滅戰帶來了很大的阻力。但是,灌區的革命群眾,誓死捍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堅決執行毛主席「抓革命,促生產」的偉大方針,勇敢地挑起革命、生產兩副重擔,打退了階級敵人的反撲,掀起了滅螺水利殲滅戰的高潮。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共計用工近六萬個勞動日,開新溝總長一百五十五點六華里,填舊溝總長一百五十點八華里,開新填舊十六萬多個土方,滅螺面積一百八十二萬多平方米。戰鬥的實績表明,由於群眾發揮了智慧和力量,因此不但少用了二萬多個勞動日,並且多幹了二萬多個土方,超額完成了規劃任務,取得了滅螺水利殲滅戰的勝利。這是毛主席的人民戰爭思想的勝利,是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勝利!

從一九六七年到現在,呂堨灌區血防領導小組和血防人員,繼續重視滅螺工作,堅持反覆鬥爭。每年春季由血防幹部和不脫產血防人員對釘螺進行複查,發現釘螺立即消滅。一九六八年以來,未發現急性血吸蟲病感染和新病人。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