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皇明奇事述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皇明奇事述
作者:王世貞 

[編輯]

余既有《異典》、《盛事》二述矣。異典者,遘之自人主者也;盛事者,遘之自天者也。盛事之遘,無非美已;異典之遘,美居十九,疵亦居一。已,乃復有遘之自天而不可言盛,遘之自人而不可言典。或人與事之巧相符者,或絕相悖者,為其稍奇而不忍遺之,別錄成卷,以備虞初春明之一采,故不敢稱稗史也。


卷一

[編輯]

再登大位

[編輯]

英宗以正統己巳北狩,居塞外者一年,還稱太上皇。居深宮者七年,以丁丑復辟,復稱皇帝者八年。凡再即大位,再紀元,一稱太上皇。崇卑顯晦更遞嚐之,千古所無。

再立東宮

[編輯]

憲宗以正統己巳冊為皇太子,景泰壬申降封沂王,天順壬午復冊為皇太子。凡再錫名,三膺冊,一為親王,再正青宮,近代所無。

魯府二事

[編輯]

魯荒王,太祖第十子,生一歲而王,王二十年而卒。以卒之歲生一子,曰靖王,有賢名,在位六十四年,壽七十九。嘉靖末,郡王見在十餘位,將軍以下至中尉及未名者四百餘位,王女亦數百人,此一奇也。荒王聰敏好學,蠶卒。高帝以其好內服丹,而諡之荒。最後端王名麗,丹書其淫虐之狀聞天下,而諡之端,此亦奇也。

國封相同

[編輯]

三吳王:高帝初封時已與張士誠同;至洪武初,復封周定王;建文初,復封允熥。

兩徐王:洪武初,贈太后父馬公;建文初,封允𤐤

兩漢王:洪武中,肅莊王初封;永樂初,封高煦。

兩趙王:洪武初,封杞,薨;永樂初,封簡王。

兩衡王:建文初,封允熞;成化中,封恭王。

兩榮王:景泰中,德莊王初封;成化中,封莊王。

兩衛王:洪武中,遼簡王初封;洪熙封恭王。

兩高唐王:一德府厚𤐨,一衡府厚煐。

兩汝南王:俱周府,一削爵有敦,一子垗。

兩棗陽王:一襄府初鉦,一代府成釨。

兩寧陽王:一衡府載垿,一正德贈張懋。

兩東甌王:一魯府當泚,一國初贈湯和。

兩寧河王:一晉府美堛,一國初贈鄧愈。

兩齊東王:一漢府瞻坪,一衡府厚炳。

兩昌樂王:一漢府瞻垶,一衡府載堭。

兩德平王:一沈府胤榳,一徽府載塛。

封爵相同

[編輯]

兩信國公:吳元年徐達,洪武湯和。

三定遠侯:洪武王弼,天順石彪,嘉靖鄧繼坤。

兩懷遠侯:洪武曹興,嘉靖常玄振。

兩保定侯:永樂孟善,天順梁缶。

兩安平侯:永樂李遠,嘉靖方銳。

兩武清侯:景泰石亨,萬曆李偉。

兩新建伯:永樂李玉,嘉靖王守仁。

兩忠勤伯:洪武汪廣洋,洪熙李賢。

兩順義伯:洪熙元年金順,成化二年羅秉忠。

兩安平伯:李遠子安,方銳子承裕。

兩惠安伯:永樂金玉,宣德張升。

兩武清伯:景泰石亨,隆慶李偉。

兩寧遠伯:景泰任禮,萬曆李成梁。

兩黔國公:為沐晟、吳復,一封一贈。

兩潁國公:為傅友德、楊洪,一封一贈

兩涼國公:為藍玉、吳瑾、一封一贈。

兩昌國公:為張巒及巒子鶴齡,一封一贈。

贈爵相同

[編輯]

三涇國公:永樂陳亨,天順陳瀛,正德周能。

兩鄖國公:洪武廖永安,正統張信。

兩蘄國公:洪武康茂才、康鐸父子各以功贈。

兩蔡國公:洪武張德勝,永樂徐忠。

兩滕國公:洪武顧時,永樂孟善。

兩沂國公:洪武金朝興,永樂袁容。

兩漳國公:永樂王聰,正統鄭亨。

兩安國公:天順孫忠,萬曆李偉。

兩榮國公:永樂姚廣孝及張玉初贈。

三高陽侯:俱洪武,李信、李志高、李繼先贈,同姓尤奇。

兩東海侯:俱洪武,徐公輔、陳文贈。

王公國封相同

[編輯]

高皇帝初建十王,如泰、晉、燕、周、楚、齊、蜀、魯;六公,如魏、韓、宋、衛之類,皆大國,蓋不欲相犯也。而其後有不能盡然者,豈勢耶?抑當事者不能詳考耶?

太祖初封豫即代簡王,又為公俞通海贈國;封郢靖王,又為公馮國用贈國;封韓獻王,又為公李善長封國;初封衛王即遼簡王,又為公鄧愈封國。

仁宗,封梁莊王,又為公胡顯封國;滕懷王,又為公顧時贈國;衛恭王,又為公鄧愈封國;贈寧國公王真,又為獻王封國。

英宗,封許悼王,又為公王志贈國;贈安國公孫忠,又為惠王封國。

景帝,初封沂王即憲宗,又為公金朝興、袁容贈國;初封榮王即德莊王,又為公張玉、姚廣孝贈國。憲宗,贈寧國公陳瀛,又為獻王封國。

孝宗,贈寧國公周能,又為獻王封國;封涇簡王,又為公陳亨、蔣貴贈國。

世宗,初封裕王即穆宗,又為公張軏贈國;封景王,又為公李讓贈國;贈潁殤王,又為公傅友德封國。

今上,初封潞王,又為公張武贈國。

王候郡邑相同

[編輯]

高祖,封六安王轉兒,又為侯王志邑;封江夏王孟炬,又為侯周德興邑;封臨淮王興祖,又為侯李性邑。

太宗,封宣寧王遜炓,又為侯曹良臣邑;封昌化王仕燂,又為伯邵喜邑。

宣宗,封湯陰王祁鏋,又為伯郭資贈邑;封潁川王子墟,又為侯傅友德邑。

英宗,封平鄉王祁鏓,又為伯陳懷邑;封永城王載圻,又為侯薛顯邑。

憲宗,封順昌王見𪷧,又為伯王佐邑;封安昌王膺鋪,又為伯錢承宗邑。武宗,追封寧陽王張懋,又為侯陳懋邑。

世宗,封新寧王鼐鈞,又為伯潭忠邑;封新昌王盤炷,又為伯唐雲邑;封慶陽王謨墊,又為伯夏儒邑;封會昌王弼棟,又為侯孫繼宗邑;封德平王胤榳,又為伯李銘邑;封新昌王厚燇,又為伯唐雲邑;封慶雲王厚燦,又為侯周壽邑;封惠安王厚煦,又為伯金玉、張升邑。

穆宗,封保定王呈坦,又為侯孟善、梁缶邑。

今上,追封定襄王朱希忠,又為伯郭登邑。

大臣姓名相同

[編輯]

五張信:一永樂隆平侯,一弘治彭城伯,一宣德兵部左侍郎。又洪武有狀元侍讀及孝子尚寶卿。

四張泰:正德二人,一以南右都為戶部尚書,一為總製右都御史,俱贈太子少保;成化二人,一至都督同知為名將,一任翰林修撰為名文人。

三王真:一洪武都指揮使追封臨沂侯,一永樂金鄉侯追封寧國公,復有都督同知為遼東總兵。

三吳良:一洪武江陰侯,一正統都督同知,一成化都督同知。

三李敏:一洪武工部尚書,一景泰戶部尚書,一成化戶部尚書。

三石璞:一洪武右侍郎,一永樂由御史至按察使,一宣德由御史至景泰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三劉璋:俱弘治,一太子少保、工部尚書,一右副都御史,一都督同知。

三王榮:俱景泰,一南京太僕卿;一太理少卿,後復姓趙,至尚書;一都督僉事。

三李瑾:一成化太子太傅、襄城侯,一正德都督僉事,一嘉靖征西前將軍、都督僉事。

三李浩:一洪武刑部侍郎,一景泰南京工部右侍郎,一成化禮部尚書。

四張鳳:一洪武行中書省參政,一天順戶部尚書,一正德右副都禦吏,一嘉靖總督宣大偏保右都督。

三李賢:一永樂忠勤伯,一宣德豐城侯,一成化少保、大學士。

三王佐:一永樂順昌伯,一正統戶部尚書,一正德南京工部尚書。

三張瓚:成化二人,一戶侍郎,一襲封惠安伯;嘉靖一人,少保、兵尚書。

四王綸:俱正德,俱有才名。其二人同歲為副都御史,一撫湖廣,一撫大同;一以御史遷按察副使;一至江西右參政,名甚盛,而為寧王偽尚書,伏法。

三白玉:成化二人,一右都督,一都督僉事;正德一人,右都督。

兩汪同:俱洪武,一吏部侍郎,一都督同知興祖初名。

兩郭子興:一高帝舊帥滁陽王,一洪武中鞏昌侯。

兩朱榮:一洪武,一永樂,俱都督。

兩李素:一洪武御史中丞,一洪熙右副都御史。

兩黃琛:一洪武駙馬都尉、中都正留守,一成化南京戶部右侍郎。

兩吳禎:一洪武靖海侯,一成化都御史。

兩趙新:一洪武山西右布政使,一景泰吏部尚書。

三劉寧:一洪武,一成化,俱都督;一嘉靖右都督。

兩陳文:一洪武都督僉事、東海孝勇侯,一成化大學士,莊靖公。

兩王博:俱洪武,一中書平章政事,一廣東右參政。

兩王平:一洪武右都御史,一永樂交阯右布政使、前右僉都。

兩李泰:一洪武戶部尚書,一成化詹事府詹事兼學士。

兩陳清:一洪武都督封合浦侯,一弘治南京工部尚書。

兩金忠:俱永樂,一兵部尚書贈少師,一太保封忠勇王。

兩陳亨:俱永樂,一右都督追封涇國公,一左都督贈封成武伯。

兩張興:俱永樂靖難功臣,一都督僉事,一安鄉伯。

兩蔣驥:一永樂禮部侍郎,一弘治定西侯。

兩陳壽:一永樂工部左侍郎贈尚書,一正德南京刑部右侍郎,以致仕進刑部尚書。俱有諡。名德亦相類。

兩陳瑛:一永樂左都御史,一正德都督同知。

兩吳江:一永樂總兵,一弘治總兵。

兩李英:俱宣德,一達官會寧伯,一都督同知。

兩陳智:一宣德榮昌伯,一正統右都御史。

兩劉昭:一宣德都督,一成化太子少保、戶部尚書。

兩劉璉:一宣德戶部左侍郎,一成化太僕寺卿。

兩張本:一宣德太子賓客、兵部尚書,一弘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兩程富:一宣德由教授升御史至尚書,一正統由布政司撿校升提學御史至僉事。

兩顧佐:一宣德掌都察院事右都御史,一正德初戶部尚書贈太子太保。

兩張駿:一宣德都御史,一正德工部尚書直文淵閣。

兩張昇:一正統彭城伯,一弘治太子太保、禮部尚書。

兩張瑾:一正統彭城伯,一天順太平侯。

兩張輔:俱正統,一嗣封彭城伯,一太師英國公。

兩宋傑:俱景泰,一西寧侯,一右副都御史。

兩劉清:一景泰刑部右侍郎,一成化總兵右部督。

兩王通:一景泰都督同知前成山侯,一弘治右都督。

兩李錫:一景泰太子少保、通政使,一隆慶總兵官、都督同知。

兩劉聚:一景泰左都督,一成化左都督、寧晉伯。

兩韓福:一景泰左副都御史,一正德戶部左侍郎。

兩李棠:一景泰刑部左侍郎,一隆慶南京吏部右侍郎。

兩楊鼎:俱景泰,一為山西左布政,一為戶部侍郎後至尚書。

兩趙榮:俱天順,一忻城伯,一工部尚書。

兩陸釴:俱榜眼,一天順甲申,一正德辛巳。二科俱非正歲,而相去僅逾一甲子。

兩李文:俱成化,一高陽伯,一都督同知。

兩李震:俱成化,一興寧伯,一兵部左侍郎。

兩吳琮:俱成化,一襲廣義伯,一襲清平伯。

兩張鵬:俱成化,一太子少保、兵部尚書,一都督僉事。

兩王信::俱成化,俱都督同知。

兩吳節:俱成化,一太常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兩馬昂:一成化太子少保、戶部尚書,一正德左都督。

兩李和:一成化南京戶部右侍郎,一嘉靖駙馬都尉。

兩毛倫:一成化左都督,一弘治通政司通政使。

兩李本:一成化南京禮部尚書,一嘉靖少傅、大學士。

兩呂本:一洪武吏部尚書,建文外大父,懿文太子妃父也;一即李本改姓。

兩韓文:俱弘治,俱字貫道,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戶部尚書。

兩徐溥:俱弘治,一永康侯,一少師、大學士。

兩王道:一弘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嘉靖吏部右侍郎。

兩劉忠:一弘治右副都御史,一正德少傅、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兩張海:一弘治兵部左侍郎,一正德都督同知。

兩謝綬:一弘治南京禮部尚書,一正德右副都御史。

兩王憲:一正德襲封靖遠伯,一嘉靖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兩張縉:一正德南京戶部尚書,一嘉靖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兩許國:一正德左都督,一萬曆少保、武英殿大學士。

兩彭澤:俱嘉靖,一少保兵部尚書,一太常寺卿。

兩陳儒:俱嘉靖,一泰寧侯,一都察院右都御史。

兩胡松:俱嘉靖,一工部尚書,一吏部尚書。

兩吳山:俱嘉靖,一刑部尚書,一少保、禮部尚書。

兩孫應奎:俱嘉靖,一戶部尚書,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又相繼為給事中,以言事貶。

兩張嶽:一嘉靖,一萬曆,俱侍郎。

兩劉文:俱嘉靖,一都督同知,一寧晉伯。

兩陳璋:俱嘉靖,一刑部左侍郎,一工部左侍郎掌鴻臚寺。

兩劉璽:俱嘉靖,一都督僉事、山西總兵,一宣府巡撫副都御史。

兩何鼇:俱嘉靖左布政使,其一至刑部尚書。兩張鎬:俱嘉靖,一副都御史,一僉都御史。

兩陳瓚:俱隆慶三年同時,一光祿卿,後為左都御史;一太常少卿,後為刑部左侍郎。

兩陳於陛:萬曆十八年,一為詹事學生,一為左副都御史,班正聯立。

成化間,萬通奴錦衣指揮徐達,與中山王同。

英國公張鋪與彭城伯張昶,同為勳戚重臣,朝夕共事,而昶名其子曰輔,與英國公同,尤不可曉。

正德中,太師鎮國公朱壽者,蓋上所託名也。然國初亦自有舳艫侯朱壽。

國初,會稽縣知縣鄒魯以政最入為大理寺丞。弘治中,御史鄒魯當遷大理寺丞,不得,恨刑部尚書何喬新薦其郎中奪之,劾喬新,謫山陰縣知縣。山、會,皆紹興附郭縣也。

宣德初,命工部尚書黃福冊兵馬副指揮黃福女為郡王妃,上好奇多戲,或有意為之也。景泰初,翰林院修撰王振恥與太監振同名,請改為恂。

景泰末,司禮太監張永與於少保同禍,而正德中司禮太監張永誅逆有名,相去正一甲子,俱嘗總督十二營。

成化間,妖人千戶王臣僇於市,翰林侍講學士王臣恥與同名,上疏請更之,不許。

正德末,江西按察副使、副總兵、都督僉事,俱張祐。按張祐為兵備時,與總兵同事有功,後一至都督同知,一至布政使,尚同事。

正德末,御馬監太監張忠同監督團營軍務,至嘉靖初以罪革貶,而藩邸中貴張忠亦升御馬監太監,代領團營,不知者以為一人也。

金吾左衛指揮使楊善自陳:景泰間從事尚膳監,凡聞內臣密謀,必達於忠國公石亨。上自沙漠還南內,皇太后時時來省,王誠、舒良欲留錮之。臣得其謀,以達內臣劉成啟,太后遂不至。詔進一官,為都指揮僉事。是時與興濟伯為兩楊善,同預奪門者也。

同年一榜同姓名者,多不可紀。余所知辛丑有兩張洽,俱浙江人。丁未有兩林一新,俱福建人。乙丑有兩陳王道,俱吾鄉人,每投刺,以邑裏自別。兩林又同為戶部主事,以至員外郎、郎中、僉事、參議、副使,俱同,其一林始卒,而一林仕至布政使。

又景泰及嘉靖初,俱有吏科給事中毛玉,俱利口言事,官俱不甚顯。

成化中有兩王濬,同時為監察御史。其一以掌院,威寧伯王越薦起拜右僉都御史;其一坐累,出知山西石城縣,以發落誤語,累殺強盜家屬多,為西廠所發,淩遲處死於市。

正德十二年,吏科論劾四川巡撫都御史馬昊,兵科論劾守備都指揮亦馬昊,同日報聞。

嘉靖中,刑部郎中徐學詩,兵部主事徐學詩,俱有聲郎署間,後兵部改名曰學謨,貴至禮部尚書。刑部以論列大相為民,後起南通政參議,尋卒,贈大理寺右少卿。

嘉靖丁未以後,連三科有李春芳。其一狀元、少師,一至知府,一至左給事中。

王三錫、王三接同名者至多,而官皆不甚顯,不能逾方面,余族人有之。崑山陳王道與陳王道同舉進士,年亦相若,而一止南道御史,一止工部員外郎,其官皆失於庚辰春。

萬曆十一年中,御史有兩李植封,事傳遠近,不能辨。

嘉靖兩廣總督、尚書蔡經,又副總兵、都督僉事張經成功,後蔡經復張姓,同。

余嘗於古跡中見洪武有周鼎字伯器,而正統亦有周鼎字伯器,俱博雅有文名,前後幾不可辨。

父子同名

[編輯]

古有父子同名,余嘗記之矣。國朝唯劉忠武侯事尤異,忠武父名江,為戍卒死,忠武仍其父名不易,累戰功至左都督,佩大將軍印,猶與其父同名,後封廣寧伯,始更名榮,封未幾而卒。

叔侄名位事體相同

[編輯]

潘珍與從子旦,壬戌、乙丑登第,珍以兵左侍理部事,旦以兵左侍督兩廣,同歲議安南忤旨歸。珍戊申卒,年七十二,贈右都御史;旦己酉卒,年七十四,贈尚書。

兄弟名位事體相同

[編輯]

許誥、許讃,皆吏部尚書進子。以避父嫌,同日誥由給事中改翰林檢討,讃由御史改編修,後復以父累,同日外謫,誥為判官,讃為知縣。尋再起,累官誥為南戶部尚書,讃為戶部尚書。中間誥由九列一轉翰林侍讀學士,讃最後自太宰為文淵閣大學士。

張禴、張禬,兄弟也,其年事科第俱相近。正德中,禴以刑部郎中,禬以刑科都給事中,俱改御史查盤。禴遷太僕少卿,遂轉僉都御史,禬為大理寺丞。逆瑾敗,俱為言官所劾,禴謫,禬無恙。後禬累官至右副都御史,禴亦累遷舊官以本。郎中、都給事改御史,非故事也,而禴、禬兄弟以一時得之,亦甚異矣。

吳良、吳禎,俱以老成為將多汗馬勞,為高帝所重,良封江陰侯,追封江國公;禎封靖海侯,追封海國公。俱特進、光祿大夫,良上柱國,禎左柱國。中間良以指揮使入都督僉事,遂封侯,禎以侯一出領指揮使。

詹許父子

[編輯]

國初,詹同以翰林院承旨兼吏部尚書,綰二綬,蓋侍從與六卿之長也。其子徽,以吏部尚書兼左都御史,亦綰二綬,蓋六卿三法司之長也。後許進與子讃,俱為吏部尚書,復與子論俱為兵部尚書,蓋盛之極而奇者也。

吳聘君父子

[編輯]

吳聘君與弼之父溥,俱有文學行誼。溥會試第一,廷試二甲第一,授翰林編修,曆官三十餘年,僅至國子司業六品,年六十八而卒。與弼居田間不仕,年六十八,召至京,即授左春坊左諭德五品。又聘君名滿天下,而溥以會元高第,人不知之。如王文成守仁之父華,以狀元至太宰,而人亦知有文成而不知華也。

孌生子同顯

[編輯]

孟麟、孟鳳者,初臧姓;王楠、王楊者,皆孌生。而麟至右布政使,鳳至尚書,內外二品。楠至南鴻臚卿,楊至右布政使,官序略相當。又戊午舉人顧合璧、聯璧,其父四舉胎八子,與周八士同。

二相公子科第

[編輯]

嘉靖甲辰,翟文懿鑾居首揆,二子試中書舍人汝儉、貢士汝孝俱登第。當讀卷,上疑之,為啟封,則汝孝果在首甲,汝儉亦進呈,因而抑之。後給事中王交等言其弊,上大怒,勒文懿死,汝儉、汝孝俱除名。萬曆丁丑,江陵公首揆,次子嗣修登第。既進呈,上亦啟封,特擢為第二人。庚辰,叔子懋修復登第,進吳,上復啟封,特擢為第一人,而伯子敬修亦前列。所遇之不同乃爾。其後,俱削籍卻同。

二死節同月日

[編輯]

正德江西按察副使周憲死寇難,其子死之。嘉靖江西按察副使汪一中死寇難,其妻亦死之。同以閏六月二十六日,俱贈官賜祠以節孝配享。

二陳中宮父

[編輯]

世宗中宮皇后陳氏父萬言起諸生,封泰和伯。穆宗中宮皇后陳氏父景行起諸生,封固安伯。而後皆無子。後卒,俱贈太子太保。

山西二國戚

[編輯]

嘉靖壬辰第一甲第二人孔天胤,以國戚授陝西按察僉事,遷提學副使,至右布政使;丁未第二甲第一人亢思謙,改庶吉士,授編修,國戚事始覺,得遷提學副使,至右布政使。皆以不得意功名去官,皆晉人,皆有詩文名,豪飲喜客相甲乙。

正德萬曆三相

[編輯]

高少師拱《病榻遺言》謂,萬曆改元,謀欲去司禮太監馮保,而張少師居正為次輔,與保善。第三輔高宮保儀,言天道六十年一周。正德初,劉少師健與謝少傅遷,謀去司禮太監,而次輔李少師東陽泄之瑾,劉、謝俱不勝,罷去。蓋劉與高皆河南人,李、張皆湖廣人,而謝與宮保,皆浙江人也。俄高少師逐,宮保尋卒,張亦獨留,異哉。

常熟二祭酒

[編輯]

弘治辛亥,李傑世賢以左庶子修《實錄》將完,升南京國子祭酒,奏成,加俸一級。萬曆丁亥,趙用賢汝師以右庶子修《會典》將完,升南京國子監祭酒,奏成,加俸一級。二公皆常熟人,相去垂百年,事體無一不同者。

南北大臣之異

[編輯]

偶閱丁亥夏《縉紳便覽》,見六部尚書,吏部為楊公巍,山東海豐人。戶部為宋公纁,河南商丘人。禮部為沈公鯉,河南歸德人。兵部為王公一鶚,直隸典周人。刑部為李公世達,陝西涇陽人。工部為石公星,直隸東明人。蓋皆北人也。又通政司張公孟男,河南中牟人。大理寺為賈三近,山東嶧縣人。蓋皆北人也。惟都察院左都御史吳公時來,浙江人。然二月前為辛公自修,又河南襄城人。而總督倉場左侍郎為胡公執禮,陝西永昌人。戎政尚書傅公希摯,直隸衡水人。又皆北人也。至於內閣大學士,中極殿則申公時行,直隸吳縣人。建極殿許公國,直隸歙縣人。武英殿王公錫爵,直隸太倉人。詹事府掌府少詹事趙公志皋,浙江蘭溪人。翰林院掌院詹事兼學士徐公顯卿,直隸長洲人。教習庶吉士吏侍兼學士朱公賡,浙江山陰人。禮侍兼學士張公位,江西南昌人。南院掌院諭德習公孔教,江西廬陵人。國子祭酒田公一雋,福建大田人。南國子祭酒趙公用賢,直隸常熟人。皆南人也。其南北人之異任,蓋自古所無者。

兩年來,南京六部尚書,兵部楊公成,吏部陸公光祖,禮部王公弘誨,工部李公輔,都察院耿公定向,刑部則世貞,通政司則餘公懋學,大理卿張公檟。侍郎,吏部則趙公志皋,戶部則顧公養謙,禮部則趙公用賢,兵部則王公用汲,刑部則朱公天球,亦皆南人。

卷二

[編輯]

三鄂公

[編輯]

唐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宋少保、萬壽觀使、鄂國公岳飛,明太子少保、中書平章軍國重事、鄂國公常遇春。三公皆封鄂,皆驍勇善戰稱萬人敵,而勳位亦相類。常公與尉遲公俱諡忠武,嶽公初諡武穆,後改諡亦忠武,又與常公俱贈王爵。

三文成

[編輯]

漢留侯張良諡文成,明誠意伯劉基、新建伯王守仁,亦諡廣成。三公皆書生,胙茅土,其智略勳名,略相仿佛。

內閣三楊

[編輯]

正統初,內閣三相為楊文貞士奇,楊文敏榮,楊文定溥,號三楊。以居第為別,文貞曰西楊,文敏曰東楊,文定曰南楊。西楊以少師八十卒,東楊亦以少師七十卒,南楊以少保七十五卒。其在閣遠者四十餘年,最近者亦十六年。

吏部二楊

[編輯]

楊文襄公一清,三總製三邊,長吏部,加少師、太子太師;楊襄毅公博,再總督薊遼,一總督宣大,長吏部,亦加少師、太子太師。二公俱弱冠登第,姓望名位俱略相當。有極同者,俱擅將帥之略,而所至少戰功。有極不同者,文襄至內閣首揆,壽高於襄毅一紀而無子,襄毅子多而且貴顯。

嘉靖三楊

[編輯]

嘉靖中,前後諫臣獨楊最、楊繼盛、楊爵疏最直,傳天下,而得禍俱慘。爵僅獲終牖下,其後同贈官賜祭,爵獨缺諡。

三文臣戰功伯爵皆王姓

[編輯]

文臣封伯,雖前後十人,然以戰功得者僅三人:靖遠伯驥,威寧伯越,新建伯守仁耳。皆王姓,威名皆盛於諸伯,大奇大奇。

東西王

[編輯]

王文端直、文安英,同舉進士,為翰林庶吉士,同侍讀,同為坊長、少詹、禮左侍,對掌製。亦以居第為稱,文端曰東王,文安曰西王。

吏部三王

[編輯]

吏部尚書凡三王:文端公直至少傅、太子太師,年七十八致仕,以八十四卒,贈太保;忠肅公翱至太子太保,八十四致仕,以其年卒,贈太保;端愨公恕至太子太保,七十八致仕,以九十三卒,贈太師。三公年壽名德恤典皆仿佛,又皆王姓。其後王太原瓊,以七十三再入吏部,王陽城國光七十一尚為吏部,俱加太子太保,俱王姓,俱山西,而俱七十餘。蓋五王矣。若後二名德小劣,所謂一解不如一解。

又有奇者,文端、忠肅去王恭襄初為吏部及今陽城相去正可一甲子,而恭襄以前壬午謫戍,陽城後壬午削職。

又二王

[編輯]

王襄敏越,以二十六舉進士,累官西北,以戰功積官至兵部尚書、左都御史,封太子太傅、咸寧伯。坐奸黨流徙安陸,自列還鄉。以太子太保、左都、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加少保、太子太傅,卒於位,年七十三。王恭襄瓊,亦以二十六舉進士,累官兵部尚書,積軍功加少師、太子太師,改吏部。亦坐奸黨謫戍綏德,自列還鄉。以兵部尚書、右都、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加太子太保,入為吏部,卒於位,年七十四。二公姓同,入仕之歲同,才略功名年位譏讒事事同。

又二王

[編輯]

正德中,王恭襄公瓊為兵部尚書,王康毅公憲為左侍郎,恭襄入吏部,康毅即代之,世廟初,同解任。康毅再起,以尚書兼右都總製陝西三邊軍功,加太子太保,入長都察院。恭襄代之,亦以尚書兼右都,用軍功加太子太保,入長吏部。康毅後復長兵部,在一時卒,俱贈少保,無不同者。

又兩王司空

[編輯]

正統中,有王永和者,以給事中遷;王永壽者,以御史遷。先後為工部左侍郎,同署事,若兄弟。然永和死土木之難,贈本部尚書;而永壽亦於其月進本部尚書。

湖廣二王徹侯

[編輯]

湖廣蘄水王聰、孝感王忠,俱從靖難。聰為都指揮,忠為都督僉事,同日封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柱國,聰武城侯,忠靖安侯。永樂七年,聰為左副將軍,忠為左參將,同日從淇國公北征,同日戰歿於臚朐河,年皆五十餘。自姓氏、鄉曲、年齒、官爵封拜、陣亡月日,無不同者。

又二王封奪

[編輯]

永樂元年,都指揮同知王友封清遠伯,六年以安南功進封侯,後以北伐不遵詔,下獄奪爵。都指揮王通以父真死事封武義伯,七年以山陵功進封侯,後以守安南擅棄地,下獄奪爵。二侯皆王姓,而進封、奪爵,事體亦同。

又二王

[編輯]

萬曆十二年十二月,禮部右侍服滿王錫爵、吏部右侍郎王家屏,同日入閣,錫爵為文淵,家屏為東閣,俱大學士。

吾州四王

[編輯]

萬曆壬午、甲申間,世貞以南大理卿還裏,而王禮侍錫爵給假省親不出。餘弟世懋與禮侍之弟鼎爵,俱以提學副使一自陝西、一自河南乞歸。二子生同歲,同為禮部郎,同歲遷提學,又同歲請告。而餘召為刑部侍郎不赴。一時頗稱之為四王者,以其名位裏居之相埒也。餘實不敢望禮侍尋召拜相。餘弟再補福建,而鼎爵服除卒。餘弟轉少卿,亦前卒。

吾郡二吳宗伯

[編輯]

吾吳郡弘治中吳公寬,以禮書、學士、東閣管誥敕,嘉靖中吳公一鵬亦如之。二公俱累官內翰,而俱不得入相,歿俱贈太子太保,俱得上諡,一文定,一文端。今吳中人俱稱吳閣老。

吾郡三陳祭酒

[編輯]

吾郡成化陳鑒,自侍讀學士轉祭酒。正德陳霽,自南侍講學士轉祭酒。嘉靖陳寰,以司業轉祭酒,祭酒,儒師重職,步伍八座不當止,而三公同止是官,又同陳姓,同為吾吳人,甚奇。

湖廣二張

[編輯]

湖廣嘉靖中張公璧,以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張公治亦以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在位俱逾歲加宮保,不數日而病,病未久而逝,俱贈少保,一諡文簡,一諡文毅。

嘉靖四張

[編輯]

鄞人張邦奇為吏部左侍郎,蜀人張潮為右侍郎。邦奇以翰林院學士掌院,潮遷左侍郎兼學士,同日加太子賓客。未幾,邦奇進禮部尚書,掌詹事,改南吏部;潮進尚書繼之。而楚人張璧,以禮部尚書兼學士掌部,張治以學士進吏部右侍郎。四張皆光學也,而皆在一時。

華亭二張

[編輯]

華亭張公鎣,為南大司馬參讚,加太子少保。後二年,同邑張公悅繼之,亦加太子少保,卒,追贈太子太保,一諡莊懿,一諡莊簡。二公年位、名德、裏居相近,今有混以為一人者。

江西二羅

[編輯]

江西成化丙戌狀元羅公倫,以言事外謫,後復官止修撰,贈左諭德,諡文毅。嘉靖己丑狀無羅公洪,先亦以言事為民,止讚善,贈光祿少卿,諡文恭。相去一甲子,地同,大魁同,言事同,講學同,從六品得諡同,贈官從五品同,尤奇絕。

內閣二劉

[編輯]

正統戊辰進士壽光劉珝年二十三,博野劉吉年二十二,同為庶吉士,同授編修,修史、經筵、進秩無不同者。又同主考己丑會試。珝以吏左侍兼學士,吉以禮左侍兼學士,同日入閣,同日進尚書,珝戶部,吉禮部,同日加太子少保。自是加太子太保及柱國,珝為謹身殿,吉為武英殿,皆同日。最後,珝致仕,而吉留至少師首殿以卒。然同贈三公,珝得太保,吉得太師;同諡文,珝得和,吉得穆。

又三劉

[編輯]

劉文靖健在內閣二十年,正德元年以少師首揆致仕。四年,少傅宇由吏部入閣六日而歸省,遂致仕。五年,少傅忠復入閣不滿歲亦歸省,遂致仕。三人在相位有久速,人亦薰蕕,但皆劉姓,而皆河南人,為異耳。

二譚

[編輯]

譚姓最少,而宣德間有譚廣、譚青者,一時同為左都督,俱善將騎兵,虜中人畏之,俱號「譚家馬」。青子襲指揮,亦名廣。

二徐

[編輯]

今人但知吏徐晞之為兵部尚書,而不知徐輝之為戶部尚書也。輝在高帝時,由倉部主事、郎中進侍郎、尚書。晞自兵部主事、郎中進左右侍郎,至尚書,皆不曆他曹。皆起本部小吏,皆徐姓,而又皆常州人,一武進,一江陰,奇甚奇甚。

四羅功名相近

[編輯]

羅姓非廣,而英廟之代,有羅凡四,而俱以才略任邊事。汝敬,嘗為庶吉士,斥充刑部吏,又斥戍交阯,未至而赦。後以侍講改御史,超拜工部右侍郎,提督諸衛屯種。受賂事發,逮問論絞,長係,久之始出充為事官,仍舊屯種。引詔徑復職,復坐詐傳論斬,再赦復官,始致仕。亨信以庶吉士為給事中,謫充交阯吏,久之復為御史,超拜右僉都御史,撫宣大,累轉左副都御史。皆甲辰進士。通,給事中,以言事升交阯清化州知州,以不肯棄城,還為戶部員外郎,轉兵部郎中。從王驥西征,坐貪淫不法,謫為廣西閘官。己巳之難適至,復官,以兵部郎中超拜右副都御史,守居庸,人佐院,遷右都,提督操練。數與于謙爭議,後冒迎駕功,三子俱官鎮撫。卒,三公俱年七十餘。綺,以禦使遷大理寺丞撫遼東,謫戍召還,以中書舍人進大理寺少卿,使虜還,以刑部左侍郎鎮松潘,召佐院為左副都御史,坐御史論曹、石,謫為廣西參政,以怨望為民,再坐構訐征下獄,籍其家。其姓同,官職同,任邊事同,中間戍削起躓又同。

正統三會元

[編輯]

正統己未,會元楊鼎以解元登第一甲第二人,壬戌會元姚夔以解元登第二甲第一人,乙丑會元商輅以解元登第一甲第一人。楊由侍講擢戶部右侍郎轉左,進尚書,加太子少保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諡莊敏。姚由吏科給事中擢禮部右侍郎,轉左,以吏部進禮部尚書,改吏部,加太子少保卒,贈少保,諡文敏。商由侍讀進學士入內閣,擢兵部左侍郎、尚書,改戶部,進文淵閣大學士,改吏部,加太子少保、謹身殿大學士,以少保致仕卒,贈太傅,諡文毅。三公連三科,皆以己巳年超拜,俱不曆卿寺館幄,而名位、科甲,商尤勝絕,又與姚俱嚴郡,尤為奇也。

文武二姓名

[編輯]

嘉靖末,有錦衣衛指揮文承武、太倉衛指揮使武尚文,承武,貴妃兄也。尚文死事,旌。古有「祖孝孫,孫榮祖」,與此皆可作對。

湖廣一時之奇

[編輯]

國朝文臣,無至三公,而獨張文忠居正加太傅至太師,進勳上柱國,辭,歿以為贈。錦衣緹帥,無至公孤者,而獨陸武惠炳加太保兼少傅,保傅相兼,歿贈忠誠伯。方外雜流,無至公孤封爵者,而陶仲文至少師、少傅、少保,封恭誠伯,歿諡榮康惠肅。文臣至三公三少相兼,得四字諡,皆曠代絕典。而生時恩禮隆重,權勢薰灼,亦近世所無。歿而不終,後追削官諡,盡除其子弟官,以至籍歿,無不同者。然皆楚人,張為荊州,陸為承天,陶為黃州,而首尾三十年內,尤奇。

丁丑三伯讀卷

[編輯]

讀卷,文臣事也,與貂蟬無與。而丁丑一試,內閣則武功伯徐有貞,禮部則興濟伯楊善,兵部則靖遠伯王驥,皆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文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大奇。

胡端敏李康惠名位

[編輯]

胡端敏公世寧與李康惠公承勳同舉進士,同為南京刑部主事、郎中,相切磋為經濟學,傍及古文經術,同時為江西屬府知府招捕大盜起功名。胡公僅一轉兵備副使,同時超按察使。胡言事戍,至嘉靖初,同日轉都御史。胡以僉都撫四川,李以副都撫遼東。後同歲為南京尚書,胡刑部,李工部。尋以同月,胡改北刑部,李改北吏部,中途胡改都察院,李改刑部,俱加太子少保。明年,李進太子太保,改兵部尚書,提督團營。又明年,胡公改兵部尚書,亦進太子太保,致仕卒。其又明年,李公卒,贈俱少保。凡上之眷注優禮與才望聲實無不同者,而其與張、桂諸貴人意合,亦同。

江西三功臣

[編輯]

寧王宸濠之反,按察副使胡端敏公世寧發其謀,副都御史孫忠烈公燧殉其節,副都御史王文成公守仁成其功。然皆浙人,同舉於鄉者也。是歲為弘治壬子,場中,若有大聲雲「三人做好事」,然則非偶然矣。

甲子二相

[編輯]

嘉靖甲子,少師華亭徐公階居首揆,而常熟嚴公訥、興化李公春芳次之,三公皆南直隸人。嚴、李二公同日應製撰文,同日進學士,同日加太常少卿,同日轉侍郎,同日轉吏、禮部尚書,同日入直,同日加太子太保,同日進內閣,又同有老父母,同於林下侍養以終。今年甲申,同歲捐館,蓋無所不同者。

二故侯

[編輯]

太子太保、征蠻將軍成山侯王通,以擅棄交阯下獄論死,久之出為都督同知,鎮山陵。總兵官、鎮遠侯顧興祖,以從駕不死虜下獄,出為都督同知,鎮紫荊。皆景帝初即位時事也,皆失侯而皆無他功狀。成山死後始復為伯,鎮遠遇赦復侯。

倫氏三元

[編輯]

倫氏科第之盛,已具《盛典》中。諭德文敘中會元、狀元,通參以諒中解元矣,而祭酒以訓復以解元及第第二人。是父子合三元而贏其二也。

丙辰甲戌狀元

[編輯]

正統丙辰狀元周旋,弘治丙辰狀元則朱希周。正德甲戌狀元康皋,萬曆甲戌狀元則孫繼皋。考景泰甲戌狀元則孫賢,尤為奇絕。

丁丑狀元

[編輯]

正德丁丑狀元舒芬,字國裳,授修撰之未幾,以諫南幸謫外,召復官,卒。萬曆丁丑狀元沈懋學,字君典,授修撰之未幾,以上書諫張相丁憂不合,移病歸,卒。二公才氣略相同,而修撰皆無滿任,壽皆四十二。

輸粟三元

[編輯]

嘉靖乙丑廷試第一人范應期,丁丑會試第一人曹大章,成化丙午順天鄉試第一人羅玘,皆以輸粟入國子監者。大章廷試復第二人,而與應期宦皆不達。玘入翰林,以文行顯,至大官。其後正德丙子為周光宙,嘉靖戊子為馬一龍,辛卯為馬從謙,庚子為沈紹慶,戊子為王衡,而皆中順天,皆南直人。

嘉靖二真人

[編輯]

嘉靖中,道士邵元節,賜號真人,掌道教,至禮部尚書,賜蟒衣玉帶,諡文康榮靖。道士陶仲文,亦賜號真人,掌道教,至禮部尚書,加三孤,封伯,諡榮康惠肅。壽皆八十二。而四字諡,千古所無,二人偕得之,後亦同日削奪。

大科更易

[編輯]

洪武丁丑,取中狀元陳安阝等五十一人,俱不刻《登科錄》,而親試中韓克忠等六十一人。言者謂考試官劉三吾等有私,俱下獄故也。永樂己丑,覆取會試下第者熊概、金庠等十餘人,以考試官侍講鄒緝等出《孟子》、《尚書》題誤故也。弘治己未,預行場中學士程敏政不得閱卷,徐經、唐寅不得取,以有論敏政鬻題故也。嘉靖甲辰進士徐汝孝、翟汝儉、彭謙、焦清等,並考試官學士江汝璧等,俱逮問除名,《登科錄》削汝孝等不錄,以言官論徇私故也。

甲辰二會元

[編輯]

成化甲辰會試第一名儲雚,南直隸人,仕至戶部左侍郎,改南吏部左侍郎,卒諡文懿。嘉靖甲辰會試第一名瞿景淳,亦南直隸人,仕至南吏部右侍郎,改北禮部左侍郎,卒亦諡文懿。

紹興二首甲

[編輯]

嘉靖丙辰,紹興狀元諸公大綬,榜眼陶公大臨同里閈,為婚姻。諸自禮部右侍郎為吏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修《實錄》,經筵日講官,以萬曆元年卒,贈禮部尚書。陶亦自禮侍代之,銜位贈諡無不同者,以二年卒,贈官亦同。尋,己未狀元丁公,亦自禮侍代之,僅一轉而卒,贈官亦同。三人後皆有諡,陶得文僖,丁得文恪,諸最後得文懿。

蒲州三孤

[編輯]

浦州楊公博,以少師居吏部;王公崇古,以少保居兵部;張公四維,以少傅居內閣。分秩三孤,皆密戚也。可謂盛而奇者。

全州二相

[編輯]

廣西之全州,僻州也。蔣文定冕,以成化丁未登第,官至少傅、太子太傅、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六十二致仕,卒贈少師。呂文簡調陽,以嘉靖庚戌登第,官亦至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建極即謹身,六十三致仕,卒贈太保。二公為時相首輔,名位權力亦同,而文定之自樹立敻矣。

餘姚二相

[編輯]

餘姚謝文正遷,成化乙未及第,四十七以少詹、學士入閣,丙寅五十八,以少傅、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致仕。同邑呂公本,嘉靖壬辰進士,相去將一甲子,四十六以祭酒改少詹、學士入閣,庚申五十七,以少傅、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丁憂。俱為第三相者十二年,謝公八十二終,呂公今年八十二,尚元恙。

文正之初推也,凡六人,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耿裕居首,禮部尚書倪嶽次之,右侍郎兼學士李東陽又次之,吏部左侍郎周經又次之,禮部右侍郎傅瀚又次之。文正居末,與第三人李公同用。李,長沙人也。李公本初推,亦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聞淵居首,南京吏部尚書張治次之。吏部左侍郎、學士徐階又次之,南京兵部尚書韓邦奇又次之,禮部侍郎歐陽德又次之。李公居末與第二人張公同用。張,亦長沙人也。其巧符乃爾。

寧波二相

[編輯]

寧波舊無大拜者,自嘉靖至萬曆二十餘年中而有兩相,曰袁文榮公煒、餘文敏公有丁,皆綅士第三人。而餘為袁所取士,則衣缽也。官皆至少傅、太子太傅、戶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無一字不同。晚途皆甚速,而又皆不久,壽皆至五十八,病亦相類,皆好聲酒為歡樂。

三庚戌宗伯非由翰林

[編輯]

永樂以後,禮部尚書如鄭賜、李至剛、趙羾、呂震、胡濙、石瑁、姚夔、鄒幹輩,皆不必翰林。至周文安洪謨,始以翰林得之,遂為故事矣。獨景泰中楊尚書寧以宣德庚戌進士,嘉靖初席尚書書以弘治庚戌進士,萬曆中徐尚書學謨,以嘉靖庚戌進士,皆不由翰林,而皆庚戌,皆以他部侍郎升,大奇。

四長史

[編輯]

景泰在郕邸時,左長史曰儀銘,右長史曰楊翥。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掌詹事府,卒贈太師,諡忠襄。而翥先致仕,僅加銜禮部尚書而止。世宗在興邸,左長史曰張景明,右長史曰袁宗皋。宗皋至禮部尚書、文淵殿大學士、贈太子太保,諡榮襄。而景明先卒,僅贈尚書、大學士。四史榮悴,大略相同。

二陳司馬

[編輯]

天順間,陳汝言以附太監吉祥、忠國公亨,明南城功,驟遷至兵部尚書。成化間,陳鉞以附太監直、保國公永,冒建州功,驟遷至兵部尚書。俱有寵,招納權賂,不逾年而敗。汝言死於獄,鉞為編民。汝言之寵幸威焰無禮甚於鉞,其禍亦慘於鉞,然其姓同,所依附及爵位出處亦同。

二馬都督

[編輯]

天順間,馬良者,貌溫嚴,少以幼童侍青宮,既即位,有龍陽之幸。襲父職為金吾指揮使,累戰功為都指揮。南城反正,召見之,進都督僉事。平曹欽,進都督同知,賜繡蟒衣玉帶。凡行幸必從,賞賚不貲。一日,上出獵南海子,早朝罷,文武群臣候送午門外,見有乘馬從中門諸璫夾而出者,以為上也,最後上騎而出,益前騎者良也。良喪婦不數月而娶,鼓吹達禁中。上知之,恚曰:「奴薄行,乃爾耶?」自是不復召。至成化初,坐與中官王綸有連,出廣東從大帥自效。正德間,馬昂者,宣府指揮也。累戰功,至都督僉事,總宣府兵,有女弟已適畢指揮有娠矣,美麗善騎射,曉番語。上聞而召,嬖之甚。遂進昂右都督,一門大小,皆賜衣蟒,諸大璫皆畏之,呼為馬舅。台諫皆有言,不聽。一日,上過昂賜第,飲酣,欲召幸其妾,昂不可,上怒而起,昂懼,請解任,女弟亦疏。二人姓氏、官爵、恩幸、見疏,俱絕相類,然良後協讚南京守備,鎮守廣西、貴州,以功名終,而昂奪職死,其弟都督炅、都指揮昶、昊皆得罪。

南直隸六相相剋

[編輯]

吾南直隸輔臣在林下者,少師徐以階、李公春芳、太子太保嚴公訥,萬曆中少師申公時行。大拜久之,徐公薨。已,少保許公國大拜。未幾李公卒,俄而嚴公亦卒。吾州王公錫爵復大拜,林下遂無一人,而三人者皆在閣矣。

文武互用之極

[編輯]

王靖遠驥、王威寧越,皆以進士累官尚書、左都御史,而一掛平蠻將軍印,一掛平胡及靖虜副將軍印,蓋不止總督而已也。李曹公文忠以左都督而兼掌國子監祭酒,王新建守仁以戰功封爵而從祀孔廟,楊興濟善以布衣散曹而位左都御史、封伯,遂兼掌禮部及左軍都督府。其事至奇,故特標著之。

任子官位大於所由

[編輯]

國朝重科目一途,任子多不得大位。獨燕府左長史朱復以二品後五品終,任子濬為北京行部尚書,二品;禮部左侍郎儀公智三品,任子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一品;翰林學士呂公原五品,任子{常心}至南京太常寺卿,三品;少詹事劉文恭公鉉,任子棨至太常寺卿掌尚寶司,三品;浙江按察副使陶公成四品,任子魯至廣東右布政使,二品;南京工部右侍郎黃公孔昭,任子綰至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二品;江西按察司副使許公逵四品,任子瑒至錦衣衛指揮使管衛事,三品;右副都御史孫公燧三品,任子堪至都督僉事,二品;堪任子鈺至都督同知,一品。品秩皆過於所自,一奇也。儀銘累任翰林,又以尚書掌府,黃綰為詹事、學士,咸極清華之選,二奇也。儀贈官至特進、左柱國、太師,階勳位秩遂冠人臣,三奇也。陶復轉蔭子孫至錦衣千戶世襲,四奇也。

兩任子改翰林給事之異

[編輯]

宣德中,儀侍郎智子銘,以蔭為給事中,後改翰林檢討,進修撰,再進侍讀。金殿學幼孜子達,以蔭為檢討,後改給事中,轉左、右,至兵科都給事中。其相反可謂奇矣。正德初,許侍郎進入兵部,子誥以給事中避言路,改檢討,與金達事亦相反。

三唐狀元皆戌科

[編輯]

國朝唐姓狀元僅三人,其一為侍讀學士唐皋,係正德甲戌。曆丙戌、戊戌而至嘉靖庚戌,為太常少卿唐汝楫。又曆壬戌、甲戌而至萬曆丙戌,為今翰林修撰唐文獻。奇甚。

一母孕兩狀元

[編輯]

晉江王懷中言長樂馬某娶妾,有子鐸,而妻妒不容,嫁之同邑李氏,生子騏,初曰馬。後鐸中永樂壬辰科狀元,騏中戊戌狀元。


卷三

[編輯]

己卯壬午之際

[編輯]

文皇靖難師在己卯秋,寧庶人作難亦在己卯秋,相去正得二甲子。文皇之起,以都督三司謝宴,伏兵僇係之,寧庶人亦然。豈偶合耶?抑有所借襲也?其用李士實為太師、國公,劉養正為軍師,卻似有取於韓公、誠意同姓。然高皇之帝業,成於鄱陽一戰,而庶人卻敗於其地,則大相反矣。文皇以壬午入紹,世廟以先一歲入紹,而亦以壬午改元。帝王自有真所謂妙合者,固不在彼而在此也。

兩壬午風水之變

[編輯]

萬曆十年壬午秋七月丙辰朔,十三日戊辰至次日己巳,大風雨拔木,江海及湖水俱嘯湧。吾州常熟、崇明、嘉定、吳江等處,漂沒室廬人畜以萬計。考之《實錄》,嘉靖元年壬午秋七月乙巳朔,二十四日戊辰至次日己巳,大風雨江海嘯湧,漂沒室廬人畜亦如之。以餘所見,及野史所載,是日俱有龍火之異。前壬午禍微輕而遠,後壬午禍甚慘而狹,要之六十年內所無也。今人知其周一甲子耳,不知其干支正同。蓋無一日之贏欠也。異哉異哉!

戶口登耗之異

[編輯]

國家戶口登耗有絕不可信者,如洪武十四年,天下承元之亂,殺戮流竄,不減隋氏之末,而戶尚有一千六十五萬四千三百六十二口,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三千三百五。其後休養生息者二十餘年,至三十五年,而戶一千六十二萬六千七百七十九,口五千六百三十萬一千二十六。計戶減二萬七千五百八十三,口減三百五十七萬二千二百七十九,何也?其明年為永樂元年,則戶一千一百四十一萬五千八百二十九,口六千六百五十九萬八千三百三十七。夫是時,靖難之師,連歲不息,長、淮以北鞠為草莽,而戶驟增至七十八萬九千五十餘,口驟增至一千二十九萬七千三百十一,又何也?明年戶復為九百六十八萬五千二十,口復為五千九十五萬四百七十,比之三十五年戶卻減九十四萬一千七百五十九,口減五百三十五萬五百五十六,又何也?九年,戶九百五十三萬三千六百九十二,口五千一百四十四萬六千八百三十四;十年,戶一千九十九萬二千四百三十六,口六千五百三十七萬七千六百三十,僅一年耳,而戶忽增一百四十五萬八千七百四十四,口增一千三百九十三萬七百九十六。當是安南新入版圖,其戶口之數至十年始上冊籍耳。然十一年戶復為九百六十八萬四千九百一十六,計減一百三十萬七千五百二十;口復為五千九十五萬二百四十四,計減一千四百四十二萬七千三百八十六。又大不可曉也。自是休養生息者五十年而為天順七年,戶僅九百三十八萬五千一十二,口僅五千六百三十七萬二百五十,北於舊有耗而針登者,何也?然不一年,而戶為九百一十萬七千二百五,減二十七萬七千八百七十二,口為六千四十七萬九千三百三十,增四百十二萬九千八十。其戶口登耗之相反,又何也?成化中,戶不甚懸絕,二十二年而口至六千五百四十四萬二千六百八十,此盛之極也。二十三年,而僅五千二十萬七千一百三十四,一年之間,而減一千五百二十三萬五千五百四十六,又何也?弘治十七年,口至六千一十萬五千八百三十五;十八年,戶至一千二百九十七萬二千九百七十四,此又盛也。不二年而為正德元年,戶僅九百一十五萬一千七百七十三,減三百八十二萬一千二百一;口僅四千六百八十萬二千五千,減一千三百三十萬三千七百八十五,又何也?自是而劉六等亂中原,藍、鄢等亂楚、蜀,江、廣無處不被兵。而八年以後,口卻增至六千三百三十餘萬,又何也?然則有司之造冊,與戶科、戶部之稽查,皆僅兒戲耳。

烈婦俱妾媵

[編輯]

國家令典,於婦人女子能殉夫死者,俱有族異。然考之《實錄》,洪武七年九月,中書平章政事李思齊卒,妾鄭氏自經死。十七年正月,安陸侯吳復卒,妾楊氏自經死,俱贈淑人,諡貞烈。又燕山中護衛指揮使費愚率,妾朱氏自經死,贈德人,諡貞烈,德人即恭人也。永樂二十一年正月,成安侯郭亮卒,妾韓氏自經死,贈淑人。宣德四年二月,中軍左都督馬聚卒,妾陳氏自經死,左軍右都督冀傑卒,妾王氏自經死,俱贈淑人。三月,陝西都指揮使王亻叔戰歿,妾時氏自經死,贈淑人,諡貞烈。八年三月,忠義右衛鎮撫李壽卒,妾趙氏自經死,贈宜人。八年四月,大同左衛指揮使範安卒,妾楊氏自經死,贈恭人。九年二月,武安侯鄭享卒,妾張氏自經死,贈淑人。正統六年五月,中軍都督僉事胡榮卒,妾陳氏自經死,贈淑人。景泰二年九月,昌平侯楊洪卒,妾葛氏自經死,贈淑人。三年正月,豐城侯李賢卒,妾餘氏自經死,贈淑人。已上凡十有三,而勳戚大臣之妻殉死者,無一二也。豈妾獨厚,而妻獨薄耶?意者有呂後、袁紹夫人之妒,而出於不得已也。又自憲宗而後,旌典歲有之,而未聞有勳戚之家及為妾者,又不可曉,故特紀於此。

師生同賜下諡及改諡

[編輯]

嘉靖六年,大學士石缶卒,上親定諡曰文隱,取「勤學好問,違拂不成」為義也。至二十九年,大學士張治卒,上復親定諡曰文隱,則取「勤學好問,懷情不盡」為義。蓋國朝諡文隱者惟二人,皆在內閣不久,而張公又石公會試所取第一人也。以後二公皆改諡,一文介,一文毅。

奪情與冊同

[編輯]

成化丙戌,少保大學士李公賢丁父憂,奪情,辭,不允,僅三日冊貴妃萬氏、賢妃柏氏,會昌侯孫繼宗與公同為正使。萬曆丁丑,少師、大學士張公居正憂,奪情,明年冊皇后王氏,英國公張溶為正使,公為副使。其事之巧符若此。

衍聖真人同坐事

[編輯]

成化丙戌三月癸卯,衍聖公孔弘緒坐姦淫樂婦四十餘人,勒殺無辜四人,法當斬。詔以宣聖故,削爵為民,以弟弘泰代。沒後,弘緒子聞韶襲爵。四月戊午,正一嗣教大真人張元吉坐僭用器物、擅易制書、強奪子女,先後殺平人四十餘人,至有一家三人者,法當淩遲處死,下獄禁錮,尋杖三百,戍鐵嶺,而子玄慶得襲,元吉竟以母老放歸。弘治戊午,闕里文廟災,真人府亦災。凡二氏之品秩、應朝給賜,無不同者,至禍譴亦同,何其異也。

大學士尚書掌別部

[編輯]

嘉靖末,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楊博不理部事,而出總督宣大、薊遼。工部尚書朱衡不理部事,而總理河漕,又無作缺。刑部尚書鄭曉不理部事,而代博理兵部。隆慶中,內閣少師、大學士高拱,太子太保、大學士趙貞吉,俱不輟閣務,而掌吏部、都察院。後拱為內閣首臣,而掌吏部,故部見有少傅、尚書楊博不令掌而掌兵部,亦時事一變也。

癸丑壬戌三及第之異

[編輯]

嘉靖壬戌一科,首甲三人,申時行、王錫爵、餘有丁,皆大拜,位師傅,已見《盛典》矣。其最不顯而又最不利者,無如嘉靖之癸丑,其明年第三人溫應祿舉家疫死。又明年第一人陳謹被逮,謫推官,累遷至右中允,丁憂歸,為亂卒所毆死。後第二人曹大章以編修廢疾罷,復用脅受商人財,削職為民。二科榮辱之相反如此。按洪武丁丑廷試三人,尤為不祥。狀元陳安阝、劉鍔,責徙昌化安置,取回為鴻臚寺司賓署丞,尋俱殺之。惟尹昌隆為禮部主事,永樂初改春坊右中允,亦不獄賜死。其復取進士內,僅狀元韓克忠至按察僉事,餘二人俱終本官。

福建大魁無顯者

[編輯]

福建自開科至宣德間最多高第,以後寥寥矣,然少顯貴者。狀元則乙丑丁顯,丁丑陳䢿,丙戌林環,壬辰馬鐸,戊戌李騏,庚戌林震,辛未柯潛,丙戌龔用卿,癸丑陳謹,凡九人。僅柯至少詹事,龔至祭酒,四品而已。陳至右中允,餘俱修撰,皆夭。而安阝僅為司賓署丞,以不令終。會元則壬辰林志,乙未洪英,辛丑陳中,庚戌傅夏器,己未蔡茂春五人,惟洪至右都御史。及第者戊辰唐震,辛未張顯宗,丙戌陳全,辛卯黃暘,壬辰林志,乙未李貞、陳景著,丁未謝璉,庚戌林文,癸丑趙恢,壬辰李仁傑,戊辰戴大賓,凡十二人,僅謝璉至侍郎,林文太常少卿,仁傑祭酒,張顯宗曾為侍郎終交阯布政而已。無論閣部、一品,俱不可得。今己未及第林宗伯士章,始破天荒矣。

甲榜非正科

[編輯]

國朝科甲,以丑、辰、戌、未為正,而洪武開科之歲,進士吳伯宗等,則辛亥也。永樂壬午靖內難,明年癸未始鄉試,甲申賜進士曾棨等,己丑會試中陳遂等。上北征,辛卯賜進士蕭時中等。天順庚辰試場火,秋會試中吳錢等。甲申賜進士彭教等。正德庚辰會試中張治等。上南巡,明年新帝登極,為辛巳賜進士楊惟聰等。凡五科非正科,而兩皆甲申,最後辛巳,相去亦三年。

丙戌已未無內閣冢宰

[編輯]

國朝諸科第往往有通無內閣冢宰者,而三丙戌為永樂,為成化,為嘉靖。又三己未為正統,為弘治,為嘉靖。凡六科。唯丙戌有冢宰屠襄惠滽一人,餘皆無之。亦奇事也。

吏部尚書首推內閣不得用

[編輯]

張治乙卯以前,內閣大臣皆特簡,不從廷推。至乙卯始廷推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耿裕為首,正德辛未,少保、吏部尚書楊一清為首,甲戌一清復為首,嘉靖己酉,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聞淵為首,萬曆甲申,吏部尚書楊巍為首。皆不用,而用翰林之次及後者。

天子義兒

[編輯]

高帝時,曹國公李文忠,西平侯沐英,大都督同知何文輝,都督僉事徐司馬,元帥朱文剛、朱文遜。武宗時,永壽伯裴得,安邊伯許泰,平虜伯江彬,左都督劉暉,左都督神周,右都督張洪,都督僉事李琮,其餘又數十人。錢寧投刺至自稱曰「皇庶子」。

三殺降之報

[編輯]

高廟初,徐中山達、常開平遇春破陳友諒兵於池州,生擒三千餘人,遇春欲悉殺之,達不可,以聞上,上命釋為兵。使者返,則遇春以其夕悉殺之矣,存者僅三百人。上不懌,放之歸,然竟不以罪遇春也。文皇靖難時,破李景隆,降胡三百騎,上命釋留宿衛,胡騎指揮星吉一夕盡殺之。又於滄州破南師獲卒萬人,皆給牒放歸,會日暮,有未給者三千餘人,指揮譚淵悉殺之。上維切責淵、吉,而惜其功,亦不罪也。然不旬日內,淵、吉皆戰沒,常公雖建開國勳,而四十遽夭,二子嗣爵皆不終。李廣、虞詡之恨,豈欺我哉!

靖難二元功不利大帥

[編輯]

永樂從靖難者,僅封二大國,如丘淇公福,朱成公能,皆元功,然未常別將大兵也。永樂五年,成公一受辰,拜征夷將軍,統十二年軍兵八十餘萬征交阯,入境以病歿。八年,淇公一受辰,拜征虜大將軍,統四將軍兵十萬騎征本雅失裏,入境即敗沒。二公之不利大帥如此。

五元功皆不利

[編輯]

太祖開國元功,文臣太師、朝國公李善長以嫌賜死。太宗靖難元功,太子太師、淇國公丘福北征敗沒,削爵,全家謫海南。景帝禦虜元功,兵部尚書于謙讒僇。天順復辟元功,武臣忠國公石亨下獄論斬,文臣大學士徐有貞下獄流金齒。世宗入繼元功,大學士楊廷和奪官。遂無一利者。

四橫緹帥皆不終

[編輯]

自錦衣衛典詔獄,領刺事官校張權者四人皆不終。永樂,紀綱為都指揮僉事,淩遲處死,族滅家籍。天順,門達為都指揮僉事,遠戍家籍。正德,朱寧為左都督,淩遲處死,族滅家籍。嘉靖,陸炳為太保、左都督,死後削奪,諸子流徙,家籍。

二黃中貴

[編輯]

成化中,司禮監太監黃賜以與汪直不合,出掌南京守備。正德中,司禮監太監黃偉以與劉瑾不合,出掌南京守備。二黃皆以司禮大璫出,行業老成稍為人所重然。富貴之極,南中往往互稱不能別。

四張中貴

[編輯]

正德末,御用太監張永總督團營,御馬太監張忠佐之,司禮太監張銳管監事,御馬太監張雄提督東廠。四人俱藉寵有聲,而權術亦相埒,時合四張。雄父亦名銳,初不欲迎養,以毋勸,召而庭撻之二十,始相哭為父子。已,積功,即日奏為右都督。

又三張中貴

[編輯]

萬曆十一年,張宏長司禮監;張誠次之,掌御用監,督南海子;張鯨又次之,兼掌東廠。時稱三張。宏死,誠代長司禮,鯨次之。兼掌東廠,張朝復次之,亦三張也。

振瑾二豎

[編輯]

國朝中官握政本亂天下者,無甚於王振、劉瑾,其事權絕相類。振在樞筦最久,然其橫惡至乙丑、丙寅以後而極,己巳屠裂土木。瑾以丙寅流毒,庚午剮於燕市,家族皆誅夷籍沒。相去甲子同,瑾僅後一年耳。當振、瑾之橫,英國公張輔及子嗣公懋,俱以太師勳臣班首,日與周旋,而免挫辱。

張永功名前後相埒

[編輯]

正德,寧夏安化、江西寧王之亂,中貴人張永一則以總督專征,一則以提督讚畫扈駕,皆兵未至而亂平,事後處置皆屬之。永一則善楊文襄,一則善王文成,無損功名。歸後,一則首誅逆瑾,一則與誅逆彬,先後吻合,大奇大奇。

同官相去科第懸絕

[編輯]

楊少保溥與曹學士鼐同相,楊建文庚辰,曹宣德癸丑,相去三十三年。陳少保循,高少保穀與商兵侍輅同相,陳、高永樂乙未,商正統乙丑,相去三十年。楊少師一清、謝少傅遷與張少保璁同相,楊成化壬辰,謝成化乙未,張乃嘉靖辛巳也,楊與張相去四十九年,謝與張相去四十六年。楊又與桂少保萼同相,相去三十九年。嚴少師嵩與袁少保煒同相,嚴弘治乙丑,袁嘉靖戊戌,相去三十三年。徐少師階與李少傅春芳同相,徐嘉靖癸未,李丁未,相去二十四年。胡少傅濙與楊公寧同為禮部尚書,胡庚辰,楊庚戌,相去亦三十年。胡公庚辰,左侍郎姚夔以正統壬戌,相去四十二年。王太宰直以永樂甲申,左侍郎項文曜以正統乙丑,相去四十餘年。桂少保萼以正德辛未,繼謝少傅相去三十六年。夏少傅言以正德丁丑,繼費少師宏相,宏丁未,相去三十年。

功名遲速懸絕

[編輯]

吉水解大紳縉,自翰林待詔,不二年而為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學士。其所取同邑劉子欽,以解元會魁高第,幾五十年而自戍所起,為學官終身。刑寬為狀元近三十年,始得南院講學,而曹文忠鼐為狀元十年、彭文憲公為狀元一年、商公為狀元四年即入內閣,商又三載為兵侍、學士,而庚戌及第林文猶為修撰。戊戌庶吉士尹鳳岐以侍講剩員卒家,山陰胡德為刑部主事三十年不遷,張文忠孚敬、桂文襄萼俱以主事之次年拜學士,又四年至極品。遲速之不同如此。

生產右腹及肋

[編輯]

產不由戶者,釋氏以為世尊及轉輪聖王之瑞,而儒者以為必無之事,而實未必然。成化十八年,鳳陽宿州民張真妻王氏,孕當產,臍下右痛不可忍,凡三月而增劇,至三月一日亥時,腹畔右開裂,生一男,鼻準中有黑痣一。巡按御史周蕃上其事於朝,而祝京兆記之。尹文和直《瑣綴錄》又雲,二十年徐州一婦初孕,肋骨下即生一瘤,漸長如核大,久之,皮亦瑩薄,兒遂從此產。有司具聞,月給膳米,直往來徐州見之。此豈一事耶?然所傳不同,而皆有據。嘉靖末,真定屬城有婦人於右肋產一男,甚雄傳,然六歲死。而前二人至長,不聞有異。天地大矣,何所不有。

中國夷官互居

[編輯]

權貴妃父光祿卿永均、任順妃父鴻臚卿添年、李昭儀父光祿少卿文、呂婕妤父光祿少卿貴真、崔美人父鴻臚少卿得霏,皆朝鮮人也,雖貴至列卿,而尚居朝鮮。至宣德中,永均以訃聞,賜白金米布。又琉球國相程復,饒州人也。自言相其王四十年,年八十乞致仕歸饒州,許之,命以國相兼左長史,賜四品誥。夷人以中國官居夷,而中國人以夷官居中國,亦異事也。

又宣德中,蘇門葛剌國王弟哈剌之漢入朝,病卒,贈鴻臚少卿,賜葬。

外國人進士

[編輯]

洪武辛亥,高麗國人入試者三,金濤登三甲第五,其國之延安人也,授山東安丘縣丞,歸為其國相。景泰五年甲戌進士黎庸,交阯清威人,阮勤多翼人,勤仕至工部左侍郎。天順四年庚辰,阮文英慈山人,何廣扶寧人。成化五年己丑王京,嘉靖二年癸未陳儒,俱交阯人,儒仕至右都御史。

夷女得尚帝王

[編輯]

高帝聘擴廓帖木兒王氏為秦王妃,永樂中權貴妃、任順妃、李婕妤、崔美人,皆朝鮮所貢女。

女官

[編輯]

余嘗於《宛委餘編》記女官若國初六尚之職,舊嘗取寡婦及幼女之知書者為之,然皆典內職,非文銜。建昌知府師克、武定知府商勝、東川知府勝古、烏撒知府實卜,皆洪武中土官,代其夫與父者也,後不可勝紀。

閹人妻

[編輯]

《水東日記》載,宣廟賜御用太監王瑾夫人二人。又正統中,鎮守遼東太監王義死,命太監喜寧視其家,因掩有其貨寶財物田產。義妻馬氏奏之,詔以田產給其家,餘悉入官。天順初,賜故太監吳誠妻南京第宅、莊田。成化中,御馬監左監丞龍閏娶故南和侯方瑛妾許氏為妻,事發,詔離異,仍命司禮監治之。

內臣嗣子

[編輯]

太監劉永誠以從子寧晉伯劉聚為後,官左都督,特封其高曾祖,而不及父。左司直兼編修李泰考滿,上疏言:「臣為伯父司禮監太監永昌子,不得封生父母,請封祖父母,以展孝思。」從之。泰與牛輪《登科錄》俱注「伯父司禮太監永昌」、「左監丞玉」,而俱入翰林,泰至詹事府詹事兼侍讀學士,輪至太常少卿兼侍讀。

同姓同諡

[編輯]

文臣姓諡相同者,行部侍郎贈少傅馬京,禮部右侍郎兼學士贈尚書馬汝驥,同諡文簡。少師贈太師張孚敬,太師贈上柱國張居正,同諡文忠。少保、大學士贈太保毛紀,太子太傅、禮部尚書贈少保毛澄,同諡文簡。翰林院侍讀學士贈學士張益,太子太保、禮部尚書贈太子太傅張昇,同諡文僖。太子太保、大學士贈少保張治,少師、大學士贈太師張四維,同諡文毅。禮部左侍郎兼學士贈尚書劉定之,南京兵部尚書贈太子太保劉龍,同諡文安。禮部左侍郎贈尚書王瓚,吏部右侍郎王道,同諡文定。太子少保、南京吏部尚書吳一鵬,少保、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吳山,同諡文端。少傅、大學士贈太保劉忠,南京禮部右侍郎贈尚書劉瑞,同諡文肅。南京刑部尚書贈太子少保方良永,戶部尚書贈太子少保方鈍,同諡簡肅。少保、太子太傅、都察院左都御史贈太傅王越,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贈少保王以旂,同諡襄敏。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贈右都御史鄧棨,左都御史鄧廷瓚,同諡襄敏。太子少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賓,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贈太子太保李秉,南京兵部尚書贈太子少保李遂,同諡襄敏。太子少保、工部尚書贈太子太保王復,南京兵部尚書贈太子少保王學夔,同諡莊簡。武臣姓諡同者,平陰伯朱崇,撫寧侯朱謙,俱諡武襄。漳國公王聰,右都督王效,同諡武襄。駙馬都尉、富陽侯李讓,太子太保、襄城伯李全禮,安昌伯錢承宗,會昌伯錢杲,同諡榮僖。清平侯贈渠國公吳成,恭順侯贈邠國公吳克忠,同諡壯勇。

按:二毛文簡一時為學士,為內閣、禮部,清德相望。二王襄敏俱長中台、節制全陝三邊。二吳壯勇,俱以番將賜姓殉節,一時尤奇。

文武臣姓諡同者,南京吏部尚書贈太子太保朱希周,太師、成國公贈定襄王朱希忠,同諡恭靖。右都御史贈少保王璟,鎮撫贈右都督王忠,俱諡恭靖。興府長史贈太子少保、大學士張景明,少師、隆平侯贈鄖國公張信,同諡恭僖。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贈少保孫交,太保、會昌侯孫果,同諡榮僖。

爵諡相類

[編輯]

諸王及武臣侯伯之爵,有類於諡者,今附記之,不然亦以為諡也。永樂十五年安惠王又肅莊王,成化十三年襄憲王,嘉靖十九年德懿王,二十年崇善恭順王,二十年定安懷簡王,四十四年惠安宣懿王載塾。永樂十五年贈成武伯陳亨諡忠壯,宣德五年贈安順侯薛貴諡忠壯,景泰五年贈忠勇侯蔣信諡僖順,天順六年贈文安侯張輗諡忠僖,成化八年贈定襄侯郭登諡忠武,十年贈靖安侯和勇諡武敏,嘉靖十四年惠安伯張偉諡靖襄,四十三年贈忠誠伯陸炳諡武惠,萬曆元年,贈定襄王朱希忠諡恭靖。

按:定襄、文安、靖安,猶地名;其他故稱美也。惠安以下似四字諡,若陶仲文之恭誠榮康惠肅伯,則似六字諡,而和勇又以並爵名而為六字矣。

又,武定侯郭英諡威襄,武安侯鄭亨諡忠毅,恭順侯吳克忠諡忠勇,恭順侯吳瑾諡忠壯,武靖侯趙輔諡恭肅,然易以國封公爵。

此外,如忠勤伯汪廣洋、李賢,忠誠伯茹常,昭武伯曹欽,及忠節侯張子明、永義侯桑世傑、義惠侯劉繼祖,蓋直以為號,而不別諡也。汪、茹、曹皆削。

大臣名與諡類

[編輯]

李岐陽文忠,諡武靖。此外如大都督朱文正、伍大司馬文定、張大司空文憲亦然。

人主廟號諡號相犯

[編輯]

廟號之相犯者,仁祖之與仁宗。諡與廟號之相犯者,睿皇帝之與睿宗。

親王大臣犯廟諡

[編輯]

廟號定而臣下之諡有犯者,如:懿祖之後有周王子埅、申王祐楷、鄭王佑檡、代王俊杕、德王祐榕,與太子之懿文、世子之懿莊。文臣則呂原、楊守陳,諸大綬之文懿,張鵬之懿簡,周楦、張鎣、胡拱辰、閔珪之莊懿,陳俊、徐貫、林庭㭿之康懿。成祖之後,有唐王彌鍗、蜀王讓栩,文臣則王守仁之文成。宣宗之後有秦王懷埢,文臣則黃福、劉大夏之忠宣。憲宗之後有瀋王胤栘、淮王厚燾,文臣則宋濂、費宏之文憲。聖諡定而臣下之諡有犯者,如:昭皇帝之後有秦王秉欆、蜀王賓瀚、韓王旭櫏、代王充燿、肅王縉炯、益王載增,文臣則江瀾之為文昭。敬皇帝之後有伊王訏淳、唐王宇溫。毅皇帝之後有傅珪、羅倫、黃孔昭、張治之文毅,李桂之毅勇,劉玉之端毅,許進、潘鑒、王邦瑞、彭澤、楊博之襄毅,王憲之康毅。肅皇帝之後有劉瑞、趙貞吉之文肅,林俊之貞肅,顧佐、梁材、葛守禮之端肅,潘璜、方鈍、方良永、陳瓚之簡肅。莊皇帝之後有衡王厚燆,文臣則馬自強之文莊,王學夔之莊簡。了不以為嫌也。若文皇帝之為「文」,武皇帝之為「武」,與郡王妃主之諡之犯者,又不可勝紀矣。

卷四

[編輯]

大臣更名

[編輯]

宋公馮勝,初名國勝,次更為宗異,最後名勝。西平侯沭英,初名文英。豫章侯胡美,初名廷瑞。衛國公鄧愈,初名友德。東勝侯汪興祖,初名同。魏國公徐輝祖,初名允恭。至孫國公顯宗,初名長子。翰林待制王禕,初名偉,又名煒。御史大夫陳寧,初名亮。中書左丞楊憲,初名曄。都督汪興祖,初名同。劉學士三吾,初名昆孫。駙馬黃琛,初名寶。蹇忠定義,初名容。齊大司馬泰,初名德。胡文穆廣,以及第改名靖,後復名廣。楊文敏榮,初名子榮。劉忠武榮,初名江。王毅湣文,初名強。李狀元騏,初名馬。王祭酒恂,初名振。徐武功有貞,初名呈。姚少師廣孝,初名道衍。沐黔國公斌,初名儼。王尚書繼,初名維。毛南寧伯勝,初名福壽。會昌侯孫銘,初名鎮。劉尚書中敷,初名中孚。胡方伯德盛,初名德勝。趙副都御史載,初名君琰。羅侍郎玘,初名紀。方文襄獻夫,初名獻科。張文忠孚敬,初名璁。汪宗伯鏜,初名鏜孫。徐宗伯學謨,初名學詩。以字行者:吳殿學名祐,以字伯宗行。劉學士名昆孫,以字三吾行。黃太常名湜,以字子澄行。練御史大夫名安,以字子寧行。李尚書名銅,以字至剛行。楊文貞名寓,以字士奇行。金文靖名善,以字幼孜行。王賓客名遂,以字汝玉行。羅侍郎名簡,以字汝敬行。李祭酒名懋,以字時勉行。王安簡名倫,以字宗彝行。吳征君夢祥,以字與弼行。吾鄉文待詔名璧,以字征明行。

大臣復姓

[編輯]

大臣復姓者:曹國公李文忠,西平侯沐英,平章何文輝,都督徐司馬,初俱國姓。東勝侯汪興祖,初張姓。都督僉事謝彥,初孫姓。右都督寧正,初常姓。禮部侍中黃觀,初許姓。左御史大夫景清,初耿姓。右都御史熊概,初胡姓。右副都御史陳泰,初曹姓。太常卿夏昶,初朱姓。工部尚書趙榮,初王姓。太常少卿陸釴,初吳姓。馬宗勉,初周姓。南戶部尚書潘蕃,初鍾姓,副都御史丘鼐,初周姓。尚書孟鳳、左布政使孟麟,初臧姓。右都御史鄒昊,初馬姓。兵部尚書張經,初祭姓。禮部左侍郎黃宗明,初薛姓。兵部左侍郎孫禬,初葛姓。少傅、大學士呂本,初李姓。禮部尚書陸樹聲,初林姓。侍講邢一鳳,初林姓。參政馬顧澤,初顧姓。郎中王周紹,初周姓。少師、大學士申時行,初徐姓。至於章恭毅綸、魏恭簡校,則身沒而其子孫始復為吳為李也。若夷虜之賜姓名及正德中賜國姓,於《異典》記之矣,茲不復贅。

懷恩本姓馬,劉瑾本姓談,中貴之至賢至惡者也。陶仲文本姓潘。

冒國姓者

[編輯]

大臣而冒國姓者,自國初改姓外,如左都督朱寧,初姓錢。右都督朱安,初亦姓錢。平虜伯朱彬,初姓江。安邊伯朱泰,初姓許。永壽伯朱德,初姓裴,名得,一曰皮得。左都督朱暉,初姓劉。左都督朱周,初姓神。右都督朱洪,初姓張。都督僉事朱琮,初姓李。

姓名非故

[編輯]

諸姓名皆賜者,降虜也。忠勤伯李賢,初名醜驢。同安侯火真,初名火里火真。恭順伯吳允誠,初名把都帖木兒。忠勇王金忠,初名也先土幹。順義伯羅秉忠,初名阿魯哥失里。安順侯薛貴,初名脫火赤。清平侯吳成,初名買驢。忠勇伯蔣信,初名把台子。嗣伯蔣善,初名也兒李思。恭順侯吳克忠。初名也都帖木兒。

明縉紳奇姓

[編輯]

古今奇姓,余嘗於《宛委餘編》略載之而不能詳,今於淩氏所記,拾本朝之可知者,更誌一二,以俟增訂。

單姓

[編輯]

:華州人按察副使思忠,吏部員外思誠,給事中思恭,御史郊。

:鄖縣人府同知象閏,南海人都御史詔。

:漳州人御史某。

:城固人鴻臚主簿,其功。

:嘉州人知縣府,寧波人知州國振。

:文登人尚書蘭,南昌人按察使貞吉。

:江浦人御史元同,長安人博士恕。

:交阯人邵武令蠡。

:陽曲人鄖西丞尚朱。

:青州人州判官仁本。

:樂安人樂昌丞佑。

:北流人郎中簡。

:利津人御史英。

:懷遠人都指揮使某彤。

:錦衣百戶寅。

:香山丞循吏敬。

:遼東人吏部郎中珍,都督登,清水人欽天博士子重。

:安陸州人知府龍,繁昌人指揮貞。

:懷寧人進士若玉,香山人孝子師匽。

:六合人,府經歷。

:臨桂人,通判以弘。

:石樓人府照磨瓊。

:泗水人訓導青。

:淶水人知縣猷。

:汝州人都御史昭。

:蘭陽人府同知林。

:石州人舉人省雙,陝西人僉事鳳鳴。

:丹稜人指揮榮。

:阜平人都司經歷垣。

:山東人按察司使贇。

:山西人副使府。

:山後人千戶璧。

:諸城人光祿署丞宜,山西人進士綬。

:涿州人進士龍,同安人都御史浴德。

:臨朐人兵部左侍郎鳳翔,福山人太僕寺丞適。

:合肥人雩都令信。

:山西人進士迪,內黃人太僕丞恩。

:和順人衛經歷立道。

:高密人侍郎智,尚書銘。

:金谿人學士素,右司郎中止,邵武人御史行。

:睢寧人給事中竑,丹徒人進士燁。

:解州人解御史亨,給事中政。

:垣曲人通判干,鳳陽人指揮泰。

:給事中堅,袁州人陝。

:懷河人評事旭。

:通州舉人贊,舉人宣。

:句容人訓導承文。

:慈利人知縣衝,大冶知縣禎。

:遷安人府照磨善。

:龍溪人中書參政稼。

:樂城人訓導銘。

:靜寧人指揮福。

:保昌人教諭輔。

:昌平人縣丞福,鄭州人知縣秉。

:夏邑人教授恂。

:仁壽舉人九垓。

:仁壽人訓志止。

:河南人按察副使某。

:宣寧舉人景中。

:歸州人判官純。

:河南人儀制郎中光宣,大足人吏目厚。

:襄陽人市舶提舉航。

:膚施舉人寵。

:膚施人推官聰。

:益教人都諭養德。

:涿州人順慶府同知玉。

:上元人訓導煥。

:來陽人知縣頤。

:東昌人建安丞志道。

:耀州人訓導居敬。

:江西人建陽丞通。

:繁峙舉人子實。

:南部人府照磨龍。

:蒲州人判官廣,蓬萊人都指揮北鑰。

:棲霞人衛經歷勉仁。

:坡固人戶部郎中瀑廬,南城令坦。

:長樂人英山侯顯,岷州人都御史敖。

:龍陽人布政司參議必彰。

:貴溪人永安令廷臣。

:潛江人參政杲。

:長沙人忠誠伯常,戶部尚書泰。

:無錫人百四歲文中。

:洧川人死馬監正勤。

:和曲人訓導本直。

:陝西人布政使鉦,提學副使潔,四川人都御史東。

:滕縣人訓科仲寧。

:司賓署丞學禮。

:涇縣人知州新源,大浦人戶部主事鎮海。

:鬱林人主簿永琇。

:博平人吏目惟興。

:和順人濮州判官哲。

:井涇人鄖縣丞樂。

:合肥人都督同知凱,廣德人御史繼咸。

:開化人禮部侍郎紳。

:南海人參政越。

:綏德人參政廷信,戶部主事為卿,太原人參將良明。

:江西人御史中丞節,布政使觀。

:德州人御史瀾,武進人僉事用賓。

:長興人知漳州府文通。

:韶州人德興令皋,安仁人參政顓。

:劍州人太僕卿祥,蓬州人御史恩,大理評事德純。

:安化人宣化令讓。

:陽曲人中書舍人忠。

:高安人主事子源,靖安人主事斗鎮,進士鏜、文祥,漢州人副都御史澤民。

:陽曲人淳化縣丞能。

:平山人大使恕。

:河東人渭南令安。

:枝江人雩都令森。

:連州人諒江照磨澄。

:歸信人海豐丞信。

:濮州人德化丞啓,犍為人松,敷溪令季。

:高郵人都指揮管。

西:金山衛守備寧。

:陝西人訓導仲德。

:獲鹿人主簿希古。

:宜黃人訓導公弁。

:崑山人灤州守照。

:遷安人苑馬監正濟時。

:福山人雩都令濟懷,日照人鴻臚序班進忠。

:臨汾人通州同知錫,絳州人太平推官天相。

:福清人都指揮寅。

:吳縣人,主事倫,孝子應發。

:四川教諭從善。

:泰安訓導謙獻。

:洛陽人刑部尚書濟。

:當塗人長陽令鼎。

:江寧人御史清,當塗人太常丞博。

:光州人教諭左。

:遷安人工部尚書寬。

:萬安人推官賢,又為按察使貞吉初姓。

:巢縣人知府謙知。

:沐陽人進士旃。

:歸安人進賢令野。

:南海人左論德文敘,通參以諒,祭酒以訓,順德人進士文。

:故城人知州嵩,太原人主事鏡。

:陝西人涇陽伯英,博羅人知縣受因。

:閩縣人教諭度淳,合州人成安令忠厚。

:垣曲人遷安丞生物,武昌人金溪丞仲和。

:蒼梧人廣東提舉繼。

:慶德人永州推官禮。

:開州人百戶傑。

:固始人都指揮桓。

:莘縣人教諭洪,經歷昂霄。

:山東人參政冒。

:東平人三河丞復誠。

:西平人漳州知府助。

:曹縣人進士璽。

:建寧衛千戶成。

:瀏陽人梧州府同知進。

:南海貢士其明。

:博羅人教論恭遜。

:和順人司儀署丞樸。

:陽朔人戶部照磨廣。

:雩都人進士芳。

:滁州人保定推官鐸。

:定遠人千戶隆。

:同州人長沙經歷中立。

:秦州人禮部尚書克新,錦衣都指揮達。

:繁峙人太湖丞德。

:濰縣人司儀署丞光。

:河曲人左都御史,輗。

:保寧人清遠令俊。

:長汀人汝山令謙。

:當塗人御史宏,都御史廷赦。

:漢陽人進士徹。

:洧川人欽天監春官正。

:襄陽人應天尹以權,達州人參政興祖。

:伏羌人教諭丹,寧鄉人武陵令鳳翔,雷州人武陵令桂芳。

:郃陽人武進丞銘。

:日照人安塞丞端。

:開封人豐城丞慨。

:遵化人歸善丞遇,興化人指揮國仁。

:山後人開平千戶闌。

:徐州人文華殿大學士謹,朝鮮人光祿卿永均。

:永城人平山主簿應醴。

:蔚州人衛經歷昌延,大與人戶部侍郎祥,韓城人御史茂,給事中瑁。

:秦州人博平令晟。

:枝江人主簿尚強。

:太和人貢士固。

:平涼人壩大使瑄。

:懷遠人戶部尚書富。

:豐城人刑部右侍郎懋卿。

:遷安人知縣端。

:掖縣人安陽丞震。

:茂名人宜山典史萬。

:河州人合江令名。

:趙州人教諭英。

:武陽人紹興府同知弘。

:江都人貢士善。

:大名人戶部主事恭。

:曲沃人縣丞宗義。

:安居人太僕丞卿,瀏陽人參議紹。

:廣寧人融縣令子莘,廣東人蘇州府通判盂賢。

:南平人句容教諭昌。

:南昌令讓。

:宜黃人衛經歷令華。

:鄖西人永春丞貴。

:太和人長陽典史某。

:湯陰人通州訓導謙,定州人無錫丞稍,安定人知州騰漢。

:曹州人永豐丞泰言。

:新昌人御史筠。

:彰德人知府介。

:清河人教諭玉。

:滕縣人進士賓。

:浮梁人御史安,又御史欽,給事中守經。

:鳳翔舉人士奇。

:潁川人宜都令英。

:梁縣人都督預,景州人南京刑部尚書瑄,又京師人運使九章、知府九疇。

:山後人右都督興,平湖人進士璘,無錫人進士鶴。

:山西人進士其。

:和川人知縣賢。

:涇州人襄陽知府源。

:福清人知縣喬。

:簡州衛千戶興。

:宜賓舉人尚綱,又舉人正俅。

:磁州人南陽衛指揮五常,磁州人佗,容縣進士盛,蒼梧知州超。

:公安人巴縣令文光,沂州人崇安丞崇。

:處州人舉人賓,東明舉人光休。

:揚州舉人輝。

:遵化人訓導紀。

:上元人知府迪,博平人參政樞,光陽光人吏科都給事中懋。

:滑縣人指揮略。

𦴊:永福舉人清。

:如皋人邯鄲丞翔。

:徐州人休寧丞蒙。

:臨川人教授文鎮。

:寧縣舉人盛。

:祥符人都指揮使義,三山人工部員外郎顯。

:祁州人知真州世寶。

:祁州人知縣繼善。

:昆明人通判壽,公安人進士文端。

:西平人知南安府嶽,寶應人工部主事宇生,蓬萊人桐鄉令用和。

:束鹿人晉府長史哲,合水人長汀令惟一。

:廣西人參議彥寀。

:沅江人敘州府推官奎。

:陽穀人嵊縣令芳。

:橫州人博白令暢。

:行唐人訓導全行。

:大寧人典史文盛,陳州衛指揮若水。

:高郵人涪州同知茂,宣化人通道令藤,吳川人同安丞文澤。

:潛山人固始丞愈堅,泰和人伏羌典史可立。

:臨川人太平令啟。

:繁昌人千戶如鑒,天台人郴州守伯傑。

:杞縣人主事禮門。

:西華人曹州判官賢。

:安平人御史承秋,潁上人按察僉事茂。

:陵川人諒江守鳳,開州人平涼通判恭。

:貴溪人興化丞庚。

:南昌詩人績。

:攸縣人新寧令堂。

:永州人撫州照磨簡。

:伏羌人都指揮璽。

:資縣人葭州守惟和。

:石阡人平涼通判見城。

:平定州人連江令安。

:唐縣人太平守鑒。

:按察使適。

:吳縣人知府拱極。

:遠安人杜寧令士亨,莘縣人留守經歷佐。

:蔚州人建平丞微。

:應州人祁門丞庸道。

:朝陽人長陽令某。

:廣西人汀州推官扁。

:高安人御史溟,上高人湖州府同知儒。

:宜黃人東鄉令宣,晉江人御史燦。

:桐伯人縣丞恩。

:沙縣人增城令禮。

:定陽人參議成文。

:汝陽人教諭陽。

:萊陽人進士懷良。

:桂林久教諭勇,瑞州千戶金,邵武千戶英。

:和順人進士北,臨桂人參議廷臣。

:蘭陽人知縣科。

:唐縣人溧水丞宦。

:考城人右都御史蘊。

:江陰人大使祐。

:井陘人龍虎衛經歷朝。

:山後人都督信。

:固安人教諭劇,廣西人龍溪令英。

:鄞縣人邵武令甦民,進士桓,吳江人知州之文。

:陝縣人米脂令庸道,山西人襄陽府通判昂。

:鄆城人戶部尚書鍾。

:昌黎人陽信主簿鳳起,達州人舉人鏜。

:巴縣人醴陵令桓。

:陝西人指揮承舜。

:達川人雩都訓導韋。

:寶坻人青州照磨名。

:丹稜人御史俊,樂安人僉事旻。

:解州人御史昭。

:曹縣人臨城主簿禮。

:陳州人戶部尚書樸,山西人大理少卿鏞,今梁山人按察副使之賢。

:山陰人參政昇。

:崇德人夔州府推官成,長清人清平衛指揮德。

:麟遊人鄂嘉令臣。

:通海人宜城令淮。

:費州人舉人明臣。

:高郵人文登丞春。

:泰和人學士鳳,蒲圻人主事瑜。

:山西人進士進良。

:漢陽人僉事仲賢,垣曲人副使暉。

:黔陽人弋陽令經,六合人永豐令轍。

:電白舉人關福。

:臨洮人仁壽令禋。

:淶陽人大名通判賓。

:益都人主事問禮。

:曲江人興國丞德勤。

:睢寧人主簿山。

:磁州人員外郎琚,慶都人五台令有用。

:高陽人死馬監正善,又山西人經魁。

:昌黎人杭州通判泉。

:湯穀人衛經歷書。

:廣東人庶吉士尚文。

:觀城人潞州判官簡。

:河內舉人源。

:長葛人御史新民,其子給事中民安,回夷指揮銘。

:清江人進士邦衡。

:廣東人戶部尚書淵,電白人御史澄,瓊山人都御史瑞。

:保安人四川都指揮正。

:鳳陽人海寧衛指揮鳳翔。

:順元宣慰使翠,泌陽人邯鄲令都。

:泌陽舉人本。

:武進人上高縣丞立道。

:武進人副使巍,郎中釜,參議紹芳,青神人錦衣衛經歷彩。

:望江人運使嘉祥。

:寶慶人郎中囿。

:眉州人孝子衡。

:宜都人吉安府經歷儀。

:廣州右衛舉人言命,又舉人高遠,遂平人刑部員外郎志。

:青海人長壽主簿霄。

:襄陽人江陰丞惟總。

:白山人知縣昱。

:瑞昌人主事麟。

:巴縣人少師義,廣西右布政賢,今按察使理。

:宛平人陵川令英。

:定遠人兵部尚書安仁。

:岐山人御史毓,京衛人進士敏。

:大治人懷慶府同知養。

:六安人臨淮訓導福。

:山東人蘇州知府順。

:廣安舉人暘。

:番禺人教諭貢。

:華亭人蓬萊丞元亨。

:醴陵人墊江丞枝。

:垣曲舉人璞。

:山東人僉事承慶,溧陽人大理寺卿欽。

:徐聞舉人兆祥。

:通州人曲江令睿。

:巢縣人高淳訓導光先。

:廣東人攸縣丞敬。

:雲川人交阯府同知禮。

:河間人番禺令同。

:黃陂人上猶巡檢本舍,稅課大使敬。

:融縣人上杭主簿繼生。

:陝西都指揮宗。

:土官女知府某。

:長洲人大理寺丞瞻,無為人左布政使昇。

:壽州人護衛指揮雄,涼州人都指揮賢。

:會稽人理問。

:順德人通判晉。

:平原人思南通判亨。

:江夏人左參政志同,知府觀,陝西人進士志。

:象台人都察院司務清。

:刑台人給事中田,駙馬都尉源,建德人校書郎一成。

:吉安人刑部主事實。

:富順人進士穎。

:壽州人萍鄉令凱。

:太平人撫州通判宣,宛平人鴻臚卿洪。

:順德人工部侍郎光,南海都御史桂彥,郎中桂奇。

:靈寶人御史甫,蒲州人御史汝安,閬中人太僕卿穎,眉州人僉事延庚。

:介休舉人師。

:會稽人德安知府衍,翰林待詔天錫,按察副使清,僉事緯。

:井陘人德興令焯。

:武陵人廣信通判仁。

:墊江人苑馬寺監正終慶。

:崑山人教授桓。

:茶陵人府同知輔。

:當塗人陝西參議敏。

:岷州人指揮能。

:源曲人蓬萊主簿育仁。

:涇源人神木衛經歷好德。

:三山人邵武通判慈。

:巴陵人龍江關提舉謙,長沙人汀州府推官得仁。

:普安人苑馬寺監正惟賢。

:蘄州人進士儒,諸暨人府同知成學。

:山東人郎中誠,三原人御史如思。

:吳成舉人仁亮。

:永昌人永州通判靄,潁州人教諭名,教授賢。

:湖廣人知府茂。

:開州人舉人皞,廣宗舉人守道。

:貴州人都督朝,印江人東鄉令儀庭。

:濱州人鄱陽令謙。

:安肅人懷慶知府蕙。

:睢州人利津令泰。

:陝州人遼州吏目夏。

:肅縣人日照訓導文。

:鹿邑人工部左侍郎凱,寶應人應天府尹綺,東安人清源伯傑。

:元氏人進士審,南平令佑。

:道州人濮州學正森。

:博羅入府同知濟川,河津人御史賓。

:故城人郴州守心傅。

:臨潼人府同知鬱。

:鼇山衛人訓導康。

:電白人都指揮攄。

:安居人御史祥,醴陵人國子臨丞中,臨川人知府機,江陵人參政蘭賁,滁州人大名教授智。

:安掖人訓導安。

:六合人綦江教諭懋。

:歐寧人獻縣訓導季。

:崇安人進士文,河東人達州守陽。

:河南人錦衣指揮鐸,汝陽知府仁。

:蘄水人上饒令銑。

:玉田人欽天臨博士成暮,臨城人御史容度,蓬州人給事中智。

:曲河人評事珪付,大城人按察副使吉。

:海州人都指揮達,灤州人戶科都給事中汝進。

:南充舉人廷緘。

:臨潁人刑部尚書家寶。

:永壽人平涼會同知璿,四川人進士新。

:宣化人盧溪令璜。

羿:湘陰人遂寧令忠。

:石屏人知州魯,惠安令禎。

:武康人工部主事禎大,臨桂人文昌令溥大,永川人遠安令有。

:直隸人戶部左侍郎亨。

:高昌人雩都丞同。

:福寧人安遠令行實,鈞州人湘潭令穀。

:興化知府天麟。

:藍水人衡府紀善節。

:壽州人刑部主事全,南樂人太僕寺丞信。

:湖廣人德慶知州壽,解縣人知府一清。

:建水人醴陵教諭完。

:羅城人寧德丞廷傑,膠州人宜黃令芳。

:蔚州人汀州巡檢端。

:慈利人江西右參議文麟。

:山後人西安衛指揮升。

:融縣人永昌通判莫助。

:洳川人崇德丞以文,南寧人始興令鏖。

:滁州人永豐令隆,興化人廣東都指揮俊。

:歸安人御史蒙。

:永平人太和令璽,六合人寶慶府同知寶。

:武邑人遼州判官時。

:江夏人進士境。

:清源舉人鼇。

:常山人開縣令某。

:慶都人欽天博士用禹。

:錦州人禮部郎中紀,咸陽人霍州知州鼐。

:柏鄉人袁州府教授濬。

:寶應人貢士智。

:大寧人餘幹令敬。

:直隸人進士銳。

:荊州人府經歷章。

:忻州舉人智。

:浪穹人梓潼令居敬。

:南海人江陵主簿謙。

:臨武人橫州守元凱。

:道州人鹽井提舉邦傑。

:雲南人郴州判官奐,歸州人知州忠,武進人筠連令進。

:長洲人春坊司直郎塤、御史綱,新淦人御史大夫子寧。

:祈縣人揚州知府鎮,蘄州人南京戶司務符。

:振武人參政賓。

:日照人分水令雍,山東人甘肅副總兵補袞。

:長寧人監利訓導志中。

:閬中人撫州照磨國,雲南人貴陽丞佩。

:衡陽人鹽井衛教授兌化,蘄州人襄府左長史之行。

:中牟舉人敬。

:華陰人平陰丞吉。

:山東人光祿寺丞珠,太原衛指揮景光。

:臨汾人四川左布政使思謙。

:靖安人蘇州知府鍾,高安人按察僉事照,郎中真,參政叔祺。

:河南人常州推官增,遠安人進士子威。

:河津人御史亨,隴西人按察僉事華。

:德州人餘幹令彥溫,醴陵人解元宗舜。

:宜章人兵部尚書埜,任丘人瑞州守鐇,翰林侍講灝,光祿卿沛。

:福州衛千戶斌。

:河州衛指揮齡。

:裒城人解元靖。

:合肥人大同教授復。

:南海人貢士秉恭。

:新昌人御史曦。

:內丘人山西參將國輔。

:昆明人河南衛千戶長寧。

:淶縣人西寧衛指揮大勳。

:山陰人貢士瑜。

宿:夾江人刑部員外進,掖縣人行太僕卿應參,又隴西人豹韜衛經歷尚珍。

:漢州人龍南丞秉彝。

:石泉人禮部郎中芳。

:安化人御史彪,茂山衛人山東副總兵鍾。

:平陽人府經歷鳳。

:四川人知府繼禹。

:徐州人兵馬指揮善。

:弋陽人興化推官義,紹興進士相。

:瑞安人國子學錄景方,錢唐人解元訥。

:定遠人西平侯英。

:工部侍郎伯安。

:和州人進士祥。

:楚雄人邳州守以信。

:貴州人長沙通判信。

:昌黎人太僕少卿祥。

:襄垣人扶溝令用休。

:平南人教諭堅。

:松溪人本縣令道暹。

祿:武陟舉人存。

:山後人都督僉事時。

:扶風人典史楊清。

鹿:鄭州人邯鄲令秀,太康人長興令顯。

:歸善人教諭灝。

:鳳陽人樂浪公英,邵武人都督溫其,當塗人翰林編修韶。

:饒州衛千戶斌。

:桂林人善化訓導淮。

:城固人知縣俊。

:華州人行人善,赤水衛人岳州守賢。

:翼城人進士旻。

:岐山人萬載令清,安東令贄,御史春。

:蕭山人溫縣令墅,定海人御史頖。

:錢塘人武進教諭宏。

:汝陽人曲陽令子得,玉彰縣人眉州判官恩。

:長子人戶部尚書恕,貴陽人工部員外林。

:全州人歸善丞仲美。

:略陽人通判沂。

:建水人順義丞自誠。

:鄭州人上杭令崇,榆次人通渭令思忠。

:沈陽人新安衛指揮淳用,金鄉人中利巡檢岩。

:江寧人參議汝。

:南昌人參議彬。

:渭南人膠州判官用義。

:濬縣人太常丞景初,長治人兵部右侍永祿。

:河南人吏部主事瑞蜜。

:安撫使安曲,陽穀人鳳陽府同知鏞。

:慈谿人蘇州檢校大麒。

:封丘人安慶衛千戶正。

:固始人寧波知府馴。

:高昌人平度州判官慶。

:興化人府經歷震昌。

:鄧州人贊皇令洪,延川人靈壽丞炫。

:施州衛人永春訓導希賢。

:宣化舉人文倫。

:潯陽人彭澤主簿澄。

:槁城舉人暹。

:山東人潁川衛知事讓。

:南京人泌水令賢,廣西人吳川令住。

:合肥人禮部侍郎綬,朝邑人禮部右侍能,宣武人太僕少卿元康。

:井陘人華州守惟明。

:歸德人學正恭。

:長州人禮部郎中成章,河南人平涼知府清。

:合州人進士堅。

:廣昌人兵部左侍稽,弘文館學士樞。

:山西人戶部郎中鳴。

:巴縣人武昌訓導文憲,贛縣人江油令輝。

:隴西人四川僉事曰,山後衛人都督僉事福。

:北流舉人奎。

:相城人沂州守貴,湖口人給事中柬光。

:西域人御史兼善,丹徒人郎中毅,任縣人提學副使其道。

:星子人廉州知府因,遂寧人都指揮綱。

:閩縣人禮部右侍郎琦。

:保章人刑部主事明德,搭陽人教諭恩。

:太倉人弋陽令泉,餘姚人南昌知府浩,西安解元撫。

:易州人知縣質。

:石屏人利東巡檢忠。

:江寧人禮部主事通。

:高郵人進士祥。

:大同人醴泉令俊,河南人魏縣教諭叢。

:泗洲人中府斷事克恭。

:固始人長樂丞文邦。

:河州人平鄉令經。

:平涼人信豐指揮鐸。

:鄧州人兵部尚書鉉,永昌人進士篆。

:溧陽人戶部尚書斯,姚州人進士惟賢。

:山西人鄧州守昇。

:東昌人分宜令金。

:三原人刑部尚書僉右副都御史昂,涇陽人副都御史遵。

:山東人僉都御史理。

:確山人江陰丞隆。

:雲和人涇縣教諭某。

:清源人參將忠。

:平度人南平訓導芳。

:內黃人茶陵州守貫徽。

:延津人鴻臚鳴讚希益,浦州人指揮效忠。

:大名人御史瀛。

:連山人工部尚書志德,南海人按察僉事春芳。

:曲沃人汶上丞從周。

:石阡人行都司經歷化。

:四川人員外郎從時。

:如皋人翰林編修原霖,鴻臚序班縝。

:賀縣人長沙縣丞敏。

:贛州千戶恭。

:太和人內黃人安。

:陳州人府同知義。

:山東人江西參將孔昭。

:涿州人大名訓導潭。

:龍溪人瀧水令龍。

:興化人光祿卿鏞。

:代州人交阯右布政使謙,景州人南京刑部尚書瑄。

:臨淄人鄖陽令魁。

:高陵人兵部右侍麟。

:秦州人清河教諭琛。

:容縣人河源令淩霄。

:曹縣人主事璽。

:山後人總兵都督僉事春。

:博興人知縣昭。

:湖廣人文昌令軒。

:新和人扶風丞思道。

:新喻人詹事嘉言,廬陵人國子司業孔教。

:五樓人邯鄲丞時學。

:蘭陽人右布政使述。

:交河人戶部左侍郎宦。

:歷城人揚州府訓導勖。

:簡州人參議汝止。

:清遠人貢敬。

:大同人雞澤令舉。

:隨州人御史勝先。

:什邡人常德衛千戶臺。

:莒州人知縣武。

:馬平人龍川令晏。

:丹徒人保定通判愷。

:刑台人鴻臚序班總。

復姓

[編輯]

復姓,至我朝則益少矣,蓋多去繁而從省故也,以是悉誌之:

東方:棲霞人石屏州守正,丹徒人平南訓導巍。

公冶:高密人右僉都御史志。

公孫:鹽城人安吉令讓。

司馬:山陰人少詹事恂,福建副使垔。

司徒:日照人新會訓導綬。

司空:福山人定海令禧。

諸葛:太平人陝西參議伯衡,會稽人給事中峴。

閭丘:長洲人瑞州府推官玉。

呼延:四川人參將迪。

西門:日照人洧川丞炳。

淳於:黃州人主事士瑾,固始人南京上林苑丞重。

申屠:長洲人翰林修撰衡,崇德人御史祺。

聞人:餘姚人進士恪、善、晟、韺,郎中且,副使銓,尚寶丞德行。

端木:句容人尚書以善,溧水人翰林待詔孝文,侍書孝思、敬皆。

完顏:鄜州英山令章。

皇甫:遼海人指揮斌,長洲人知府錄,全事涍汸,府同知濂。

歐陽:永新人御史子韶,城武人行省郎中萃,參政恭,沔陽人考功郎中謙,桂陽人泉州知府復,太和人僉事哲,吏部侍郎鐸,禮部尚書德,僉都御史重,工部侍郎塾,太僕卿衢,俱太和人。

水丘:台州舉人進,又舉人曦。

爾朱:富平解元欽。

宇文:陝西人參政鍾,臨安人通判溥。

夏侯:宜黃人內黃令某。

上官:浦城知府子榮,主事德,南城人評事民望,按察副使民詹。

長孫:慶元人鴻臚寺丞義。

仲長:清浪衛人高安令備,潏州府通判賢。

慕容:湘陰人龍泉丞傑。

第五:淳化人當塗令寧,三水人夔州府通判德。

令狐:洪洞人郎中一槐。

濮陽:廣德州人進士恭,寧陽丞瑾,戶部照磨鉞,上虞丞傅,餘杭令傅。

獨孤:太和人禮部郎中樂善,樂安人潼川州守一敬。

尉遲:鞏昌興化府通判淵。

鐵力:句容人鴻臚序班必失。

  ↑返回頂部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