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皇明從信錄/卷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皇明從信錄
卷三
卷四 
本作品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

皇明從信錄卷三

  東莞 陳 建輯     秀水沈國元訂

甲辰元至正二十四年宋龍鳳十年

正月李善長徐達等以 上功德日隆屢表勸進不允乃

率諸臣奉 上卽吳王位建百司官屬以李善長爲右相

國徐達爲左相國常遇春兪通海爲平章政事汪廣洋爲

右司郎中張昶爲左司都事諭善長等曰卿等爲生民計

推戴予然建國之初當先正綱紀元氏昏亂紀綱不立主

荒臣專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渙散遂致天下搔

亂今將相大臣當鑒其失宜協心爲治以成功業毋苟且

因循取充位而已也

二月 上以武昌圍久不下乃親往視師督諸將攻之城

東有山名高冠下瞰城中 上問諸將誰能奪此傅友德

請先登一鼓奪之方其奪之也面中一矢鏃出腦後脇下

復中一矢友德不爲沮○僞漢陳同僉驍捷善槊馳入中

軍帳下 上方坐胡床疾呼侍衛將郭英殺賊英持鎗躍

馬奮臂一呼賊應手殞墜○僞將岳州潑張率兵來援至

夜婆山我師敗之擒潑張及僞丞相張必先 上遣其降

將羅復仁入城諭陳理使降理銜璧肉袒率張定邊降

上憐之命宦者入其宮傳命慰諭友諒父母凡府庫儲蓄

--

令理自取妻子資裝皆俾自隨師圍武昌六月而歸城中

飢困命給粟賑之○立湖廣行中書省以楊璟爲參知政

事○江西行省以陳友諒鏤金床進 上觀之謂侍臣曰

此與孟昶七寶溺器何異以一床工巧若此其餘可知矣

陳氏父子窮奢極侈安得不亡卽命毀之

三月 上還建康封陳理爲歸德侯○句容儒士戎𥳑見

太祖語及陳氏之事𥳑曰向敗陳氏於九江何不乘勝直

抵武昌而乃引還今雖克之亦費力多矣 太祖曰汝儒

者豈不聞覆巢之下有完卵乎況事有緩急兵貴權宜當

陳氏兵敗我豈不知乘勝以蹴之兵法曰窮寇勿追若乘

勝急追彼必死鬬殺傷多矣吾故縱之遣偏師綴其後恐

其奔逸料彼創殘之餘人各偸生喘息不暇豈復敢戰我

以六軍臨之故全城降服一者我師不傷二者生靈獲全

三者保全智勇所得不亦多乎𥳑大悅服○定官制改各

翼元帥府及樞密院俱爲各衛指揮使司○以劉基爲太

史令○時僞漢平 上與基密謀取張士誠及平定南北

次第 上時至基所屛人語移時乃去雖至親密莫知之

○遣徐達常遇春攻左君弼部將吳復先登挫敵擒其驍

將樓兒張君弼窮蹙棄城走安豐遂克廬州

四月建忠臣祠於鄱陽湖之康郎山 上謂中書省臣曰

崇德報功國之大典自古兵爭忠臣烈士以身殉國英風

義氣雖死猶生予與陳友諒戰於鄱陽湖將臣韓成等效

忠死敵昭然可數朕念之不忘其議所以崇報於是中書

省以死事之臣丁普郎等三十六人列進封贈勲爵有差

以韓成爲首功追封高陽郡侯建祠於康郎山設像其中

成位第一命有司歲時祭之錄成子觀爲散騎舍人 復

命建忠臣祠於南昌以祠平章趙德勝知府葉琛千戶張

子明等死事之臣凡十有四人

五月 上第六子生

八月士誠使其弟士信面數達識帖睦邇罪失勒令自陳

老疾避位去脇將佐爲言江浙丞相非士信不可卽逼取

符印士信自爲丞相又脇普花帖木兒爲請王爵普花帖

木兒不從卽遣使至紹興逼取其印普花帖木兒封其印

置庫中曰我印不可得又脇之登舟曰我可死不可辱也

從容沐浴更衣賦詩與妻子訣仰藥死達識帖睦邇聞之

曰大夫且死吾生何爲亦仰藥死士誠遂專有江浙

九月命徐達及楊璟等帥師進取江陵次於沙市姜𤤴等

以城降達遣唐勝宗分兵取長沙下沅陵醴陵傅友德取

夷陵○上痛念起兵以來諸將死事者多追封胡大海越

國公趙德勝梁國公張德勝蔡國公耿再成高陽郡公兪

--

廷玉河閒郡公桑世傑永義侯花雲東丘郡侯又封張子

明爲忠節侯

十月 上念廖永安陷於張士誠守義不屈遙授光祿大

夫柱國江淮行省平章事楚國公○設起居注二員以宋

濓魏觀爲之日侍左右記言動○時僞漢將熊天瑞尙竊

據贑州 上以手書諭鄧愈曰熊天瑞龍鳳八年已請降

受賞賜今背違初言輕擾地方理宜討罪安靖人民以愈

總兵往討旣而復命常遇春總兵陸仲亨爲副討之愈與

遇春等合兵平臨江之沙杭麻嶺十洞牛陂山寨遂進攻

贑州圍之未下 上命中書左司郎中汪廣洋往參謀遇

春軍事諭之曰汝至贑州城未下可與遇春等言熊天瑞

困處孤城猶籠禽阱獸豈能逃逸但恐破賊之日殺傷固

多要以保全生民爲心一則可爲國家用二則可爲未附

者勸且如漢將鄧禹不妄誅殺得享高爵子孫昌盛此可

爲法向者鄱陽湖之戰陳友諒旣敗生降其兵至今爲我

用縱有逃歸者亦我之民我前克湖廣禁軍士毋入城故

能全一郡之民苟得郡無民何益廣洋至贑見遇春傳上

命時天瑞拒守益堅遇春乃濬濠立柵以圍之○十二月

傅友德將兵克衡州元守將左丞鄧祖勝棄城走永州

乙巳元至正二十五年 夏天統三年宋龍鳳十一年

正月熊天瑞被圍日久力不能支乃出降贑州平其所統

南安南雄韶州諸郡皆下 上褒諭常遇春等曰予聞仁

者之師無敵非仁者之將不能也今將軍破敵不殺是天

賜將軍以隆我國家千載相遇非偶然也捷書至予甚爲

將軍喜雖曹彬之下江南何以加之將軍能廣宣威德保

全生靈予深有賴焉○左丞相徐達遣千戶胡海取寶慶

路克之於是靖州軍民安撫司及諸長官司皆來降○都

督朱文正遣參政何文輝指揮薛顯討新凎叛民鄧仲廉

斬之擢薛顯江西行省參政

二月日旁有一星一月○僞吳將李伯㫒率衆二十萬圍

諸全胡德濟堅守求援於李文忠文忠馳援至白龍潭據

險立營德濟遣人閒道詣文忠曰衆寡不敵姑避以俟大

軍文忠曰以衆論之則我非彼敵以謀論之則彼非我敵

若未戰而退則彼勢益熾雖大軍至亦難爲攻矣死中求

生正在今日遂下令曰彼衆而驕我少而銳以銳當驕可

一戰而擒擒彼之後輜重皆汝等有也明日交戰文忠復

仰天嘆曰朝廷大事在此一舉豈敢愛生以後三軍卽橫

槊據鞍引數十騎乘高馳下直出陣後衝其中堅敵列騎

迎戰文忠恪殺數人所向皆靡因督衆乘之敵大潰亂自

相蹂躪德濟亦帥城中將士鼓譟而出聲震天地斬首數

--

萬級溪水盡赤遣指揮朱亮祖等追擊餘寇燔其營落俘

韓謙等六百餘人軍三千馬八百委棄輜重鎧仗舉之數

日不盡其僞五太子僅以身免○時江西湖廣皆平士誠

謀主惟弟士德及部將史椿士德被擒椿被讒遣使奉書

欲來歸事洩士誠殺之委政於弟士信士信惟務酒色用

王敬夫葉德新蔡彥夫皆謟佞小人 上聞之曰我諸事

無不經心尙且被人瞞我張九四士誠行九四終歲不出門理

政事豈有不著人瞞者乎且士德史椿皆死惟將弟士信

行事吾立見其敗矣時有市謠十七字曰丞相作事業專

用王蔡葉一朝西風起乾別○時 上欲先取兩淮乃親

閱試將士命鎮撫居明率軍士分隊習戰勝者賞銀十兩

其傷而不退者亦勇敢士賞銀有差且徧給酒饌勞之仍

賜傷者醫藥因諭之曰刀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

致傾溺弓馬不素習而欲攻戰未有不敗者吾故擇汝等

練之今汝等勇健若此臨敵何憂不克爵賞富貴惟有功

者得之顧謂起居注詹同曰兵不貴多而貴精多而不精

徒累行陣近聞軍中募兵多有宂濫者故特爲戒之䔬得

棈銳庶幾有用也

三月起居注宋濂乞歸省 上賜金帛遣之濓還金華進

表謝復致書世子勸以進修 上覽書喜召世子諭之曰

吾自幼極艱難今汝曹冠服華麗飲食甘美安居深宮不

思勇干進修是自棄也宋起居之言有益爾其味之復遣

使至金華賜書獎濂仍命世子親致書以報人皆歎 上

待士之誠○四月命處州總制參軍胡琛率指揮朱亮祖

耿天璧等討陳友定五月胡琛進兵克浦城遂與賴元帥

大戰於浦城之南敗之進克崇安建陽阮德柔兵四萬屯

錦江琛率兵擊之破其寨柵友定大懼率銳卒倂力來攻

琛突陣與決戰馬蹷被執爲友定所殺先是日中有一黑

子劉基奏曰東南當失一大將至是琛果敗沒琛有文武

才守處州五年威惠甚著一方賴之及死 上痛惜之追

封縉雲郡伯○太祖命遇春帥吳復傅友德等取安陸及

襄陽諭之曰堅城之下難以猝攻緩之則頓三軍之銳氣

急之恐驅人以冒矢石宜相機招徠以輯寧其民復調江

西行省右丞鄧愈爲湖廣平章政事領兵繼其後使人謂

愈曰今遣遇春取安陸襄陽汝當以兵繼之凡得州郡汝

宜駐兵以撫降附近聞王保保集兵汝寧彼之所爲如築

堤壅水惟恐滲漏汝之往也能愛軍恤民則仁聲義聞被

於遠邇人心之㱕猶水走下正如穿宂其堤使所聚之水

洩漏用力少而成功多愈奉命遠行至是遇春攻安陸其

守將任亮出拒戰遇春擊敗之執亮遂克其城以沔陽衛

--

指揮吳復守之遇春表亮壯毅可用 上命釋之授指揮

僉事己卯常遇春至襄陽守將棄城遁遇春追擊之俘其

衆五千獲馬一千八百餘匹糧八百餘石元僉院張德山

羅明以穀城降遇春遣人送德山等赴建康○以鄧愈爲

湖廣行省平章鎮襄陽○湯和帥師擊江西劇盜姚大膽

斬之取永新州戮僞左丞周安等仍命回守常州凡十年

防禦周密寇來輒破走之與吳良守江陰耿炳文守長興

氣勢聯絡屹爲東藩保障○我師克安福故陳友諒將饒

鼎臣恣肆剽掠元帥王國寶擊潰之鼎臣中弩走○我師

克溫之樂淸擒方國珍鎮撫周淸等械送建康命戍常州

七月元思州宣撫使兼湖廣行省左丞田仁厚遣其都事

林憲萬戶張思溫來獻鎮遠吉州軍民二府婺川功水常

寧等十縣龍泉瑞溪沿河等三十四州皆其所守地也於

是命改宣撫司爲司南鎮西等處宣慰使司以仁厚爲宣

慰使○八月平章鄧愈取襄陽之竹山縣元平章餘思志

以其衆降○置國子學於應天府設博士助敎學正學錄

典學典書等官以許存仁爲博士○十月命徐達常遇春

等帥馬步舟師並進規取淮東首克淮安進攻泰州張士

誠恐失泰州乃遣舟師薄淮安駐范蔡港以疑我師 上

知其意諭徐達曰寇兵初至范蔡港不度其有詐今觀望

猶豫不敢卽泝上流其爲詐益明然寇計不過欲分我勢

非有決機乘戰之謀宜遣廖永忠還兵水寨禦之大軍勿

輕動此寇徘徊江上易老之師乘其怠慢此月必克泰州

泰州旣克其餘瓦解不戰自潰但宜謹備之○閏十月徐

達等進攻高郵 上恐深入敵境不能策應諸將命馮勝

帥所部節制高郵諸軍而以徐達還軍泰州

丙午元至正二十六年宋龍鳳十一年

正月置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僞吳舟師數百艘出馬馱

沙泝大江復侵鎮江江陰守將吳良吳禎嚴兵以待 上

親帥大軍水陸並進討之至鎮江寇已遁去追至巫子門

寇乘潮逆拒首尾相失良等大破之獲士卒二千 上臨

幸江陰見良等防禦有方謂曰汝非昔日之吳起乎稱歎

久之良在江陰十年軍民安枕一境帖然 上有事江漢

大軍屢出東藩竟無擾亂良爲之捍蔽也

 功臣本傳曰我 聖祖取天下躪蹴羣雄而顚倒之首

 僞漢次僞吳二國境壤相連使其謀通兵結亦大費征

 討 聖祖妙識其幾欲翦漢之羽臂故遣耿炳文守長

 興吳良守江陰以蔽吳二臣者不孤所託謀足以制敵

 勇足以讋敵孤城血戰於貔貅萬竈之疆者數年吳人

 一跡不敢西向 聖祖無東顧之虞然後得以鏖僞漢

--

 而殲之是蔽吳者正所以滅漢也漢旣滅於焉倂力向

 吳釜魚籠鳥何所假息故亦不旋踵而亡是滅漢者又

 所以滅吳也識者謂吳不亡於諸將合同之時而亡於

 二臣善守之日亦信然哉建按善守滅吳耿吳二將固

 矣然李文忠之守嚴州湯和之守常州亦皆十年其催

 鋒𨚫敵控扼彊吳之功視長興江陰之守爲尤烈尙論

 開國之勲四臣一揆也

禁種秣下令曰予自創業江左十有二年軍國之費科徵

於民吾民效順輸賦固爲可喜然竭力畎畆所入有限而

取之過重心甚憫焉曩因民造酒靡費米麥故行禁酒之

令今春米麥稍平或以爲頗益於民然不塞其源而欲遏

其流不可也其令農民今歲毋得種秣米以塞造酒之源

欲使五穀豐積而價平吾民得所養以樂有生庶幾萬民

之富實也

二月容美洞宣撫使田光寶及宣衛同知彭建思等各以

蒙古所授宣勑印章來請改命

三月僞夏主明玉珍卒子昇嗣立始十歲改元開熙母彭

氏同聽政○徐達等克高郵執守將僞僉院兪中以歸

徐達遣使請以孫興祖守海安從之興祖練兵爲備士誠

兵寇海口率兵擊敗之擒將士二百餘人遂攻通州通州

守將拒戰興祖督將士奮擊大破之自是士誠兵不敢犯

海安

四月徐達等進攻淮安擣馬螺港拔其水寨獲戰艦千餘

梅思祖封府庫籍甲兵出降幷獻四州 上嘉其知命識

微免生民於鋒鏑授大都督府副使○達提師取興化先

是 上命達圖泰州興化海安通州高郵山川地形要害

以進覽之見匏子角爲興化要地寇兵所出之路令達以

兵絕其隘達如 旨進兵遂有興化○命韓政等進取濠

州自郭子興趙均用棄守後屢爲人所竊據最後張士誠

部將李濟據之 上命李善長以書招之不報 上曰濠

州乃吾家鄉今李濟爲張士誠困守是吾有國而無家也

可乎 上卽命韓政督顧時以雲梯砲石四面攻之濟不

能支出降 上幸濠州省陵墓宴諸父老

五月韓政會徐達等進取安豐扼其四門晝夜攻之不下

乃於城東龍埧濳穿其城二十餘丈城破元將忻都竹昌

及左君弼皆走追四十餘里獲忻都幷賁元帥而還竹昌

君弼走汴梁旣而元將竹眞來援我師復破走之

六月元徐州守將陸聚等見淮東西皆平遂以所部徐宿

二州來歸 上甚喜謂其當我軍之未至卽先以土地人

民來歸是識天時者也 上嘉之命爲江淮行省參政仍

--

守徐州○命有司訪求古今書籍藏之秘府以資覽閱

上因謂侍臣詹同等曰三王五帝之書不盡傳於世故後

世鮮知其行事漢武帝購求遺書而六經始出唐虞三代

之治世可得而見武帝雄才大畧後世罕及至表章六經

開闡聖賢之學又有功於後世吾每於宮中無事輙取孔

子之言觀之如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眞治國之良規孔

子之言誠萬世之師也○僞夏主明昇遣使來聘命參知

政事蔡哲往報之哲挾畫工同往圖其山川險易以獻

上覽而嘉之遂爲取道伐蜀之張本哲武昌人始仕陳友

諒爲御史棄之來歸

七月平章楚國公廖永安卒於姑蘇 上親爲文祭之辭

極哀痛後配享太廟仍塑像祭於功臣廟

八月拓建康城 命劉基卜地於鍾山之陽延亘周圍五

十餘里○元以陳有定敗胡琛命爲福建行省平章政事

有定遂有據福建之志發兵至漳州守臣羅良乃以書責

其悖逆之罪有定大怒益兵圍其城良死守旬月部下有

叛者延賊入城陷良死之有定遂據漳州○太祖以淮束

諸郡旣平遂議討張士誠召中書省及大都督府臣謂曰

張士誠據姑蘇數侵擾吾近地爲吾境內之寇不可不討

諸公其熟計之李善長以爲未可獨徐達進曰張氏驕橫

暴殄奢侈天亡之時也其所任驕將如李伯昇呂珍之徒

皆齷齪不足數惟擁兵將爲富貴之娛耳其居中用事者

黃葉蔡三參軍輩迂濶書生不知大計臣奉 上威德率

精銳之師聲罪致討三吳可計日而定 太祖喜顧達曰

諸人局於所見獨汝合吾意事必濟矣於是命諸將𥳑閱

士卒擇日啟行八月庚戌以伐張士誠祭吿大江之神辛

亥命中書左相國徐達爲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爲副將軍

帥師二十萬伐張士誠 上御戟門集諸將諭之曰自大

亂以來豪傑並起所在割據稱名號者不可勝數江南羣

雄西有陳友諒東有張士誠皆連地千里擁衆數十萬今

介乎二人之閒相與抗者十餘年覩二人所爲其志豈在

於民不過貪富貴聚淵藪劫奪寇攘而已友諒敗滅獨士

誠據有浙西北連兩淮恃其強力數侵我之疆塲賴諸將

連歲征討克取兩淮之地今惟浙西姑蘇諸郡未下故令

卿等討之卿等宜戒飭士卒毋肆擄掠毋妄殺戮毋發丘

壟毋毀廬舍聞張士誠母葬姑蘇城外愼勿侵毀其墓汝

等毋忘吾言諸將帥務在輯睦勿縱左右欺凌軍士凡爲

將之功必資士卒善撫恤之大抵克敵者必以成功爲效

樹德者必以廣恩爲務卿等勉之諸將再拜受命將發

上問諸將曰爾等此行用師孰先遇春對曰逐梟者必覆

--

其巢去鼠者必薰其穴此行當直擣姑蘇姑蘇旣破諸郡

可不勞而下 上曰不然士誠起鹽販與張天騏潘原明

等皆強梗之徒相爲手足士誠苟至窮蹙天騏輩懼俱斃

必倂力救之今不先分其勢而遽攻姑蘇若天騏出湖州

原明出杭州援兵四合難以取勝莫若出兵先攻湖州使

其疲於奔命羽翼旣披然後移兵姑蘇取之○徐達等師

至太湖遇僞萬戶尹義石淸等迎戰破擒之

九月取德淸擒其院判鍾正直趨湖州之靑山與敵兵水

陸鏖戰敵兵大潰遂抵城下塞其四門晝夜環攻之僞丞

相張士信悉發境中兵爲援屯於舊館出我師之背常遇

春統奇兵由大全港入結營東阡復出敵背且填塞溝港

絕其歸路士誠事急遣平章徐義統赤龍船親軍來援薛

顯率舟師直前奮擊燒其船大敗其五太子及呂珍朱暹

等以舊館降得兵六萬人五太子士誠養子短小精捍能

平地躍起丈餘珍暹善戰至是皆降士誠大失所倚以呂

珍等殉於湖州城下守將李伯昇及左丞張天騏舉城降

○華雲龍率兵攻嘉興克之○命李文忠總水陸帥下浙

江文忠遣指揮朱亮祖耿天璧攻桐盧僞將戴元帥出降

復遣指揮袁洪孫虎克富陽擒其同僉李天祿遂合兵攻

餘杭守將謝五等全城歸順杭州守將僞平章潘原明遣

員外方彝諸軍門納降文忠曰師未及城而員外遠來得

無以計緩我乎彝曰大人奉命伐叛所過秋毫無犯杭雖

孤城生齒百萬擇所託而來尙安有他意乎文忠見其誠

引入臥內懽笑欵接命條畫入城次第翌日遣歸原明遂

封府庫籍軍馬錢糧乃執苗將蔣英劉震出降文忠入宿

於城下令曰敢有擅入民居者斬有一卒下借民釜卽磔

以殉由是內外帖然民不知有更革事凡得兵三萬糧二

十萬石 上以原明全城歸降民不受鋒鏑仍授浙江行

省平章命懸胡大海畫像刺蔣英劉震心血以祭之○李

文忠復進攻紹興路克之○十一月徐達會諸將兵進逼

㚲蘇張士誠引兵來拒大戰於尹山橋敗之又敗之於鮎

魚口遂進圍城達命諸將分門而軍四面築長圍困之又

架木塔與城中浮圖等築敵樓三層下瞰城中置弓弩火

銃於上又設襄陽礟以擊之著物糜碎礟風著人皆死城

中震恐士誠雖屢出兵挑戰然忽忽計無所出時指揮茅

成軍婁門徐達督攻婁門士誠兵出拒戰成率先奮擊左

脇中矢死事聞 上痛惜之追封東海郡公塑像祭於功

臣廟○平章兪通海分兵取太倉州民獻羊酒香花迎降

滿道通海卻其獻慰諭之約束軍士秋毫無犯民大悅僞

帥陳仁等率大舶百餘艘來降崑山及崇明嘉定聞風皆

--

降松江路守將朱顯忠聞之亦降

十二月宋主小明王韓林兒殂○上與羣臣定議以明年

吳元年立宗廟社稷建宮闕具營繕者以宮室圖進 上

見其有雕琢奇麗者皆命去之謂中書省臣曰昔堯之時

茅茨土階采椽不劉可謂極陋然千古之下稱德者必以

堯爲首後世競爲奢侈極宮室苑囿之娛窮輿馬珠玉之

玩欲心一縱亂由是起吾嘗謂珠玉非寶節儉是寶宮室

但取完固而已何必極雕巧以殫天下之力也旣而新殿

成制皆樸素命博士熊鼎類編古人行事可爲鑒戒者書

於殿壁又命侍臣書大學衍義於兩廡壁閒曰前代宮室

多書繪畫今書此以備朝夕省覽豈不愈於丹靑乎時有

言瑞州出文石可以甃地者 上曰爾不以節儉之道事

予乃道予以侈麗但搆爲宮室已覺作者之勞況遠取文

石能不厲民乎言者大慙而退尋勑協律郎冷謙考正宗

廟雅樂音律及鐘磬等器幷定樂舞之制○開浙江等處

行中書省於杭州陞右丞李文忠爲平章政事

下詔禁箋文頌美之辭 上謂中書省臣曰古人祝頌其

君皆寓警戒之意適觀羣下所進箋文頌美之辭過多規

戒之言未見殊非古者君臣相戒以誠之道今後箋文只

令文辭平實勿以虛辭爲美也

丁未吳元年元至王二十七年

正月 上遣使以書遺元擴廓帖木兒先是使臣汪河等

爲擴廓所拘留 上屢以書諭責之竟不報至是復與之

書曰予自起義以來拓地江右閣下之先以興復爲名提

兵河北相去各天一涯繼聞令先王去世閣下克成其功

且以尹煥章齎書致禮跋涉而來使予踴躍興起用遣汪

河致禮同往爲死者弔爲生者慶初非無故也今汪河去

而不還予請以古人之事言之昔春秋之時諸侯分治朝

聘以時未嘗執其使者齊桓公伐楚楚使行人來聘師乃

次於陘亦未嘗執其使者古人豈不思一介之使不過將

誠道意所拘者小所失者大也況閣下控守地非不遠兵

非不多所慮者張思道操柄於潼關李思齊抗衡於秦隴

兪寶之兵蓄變於肘腋王信之衆生釁於近郊恐閣下自

以成功遂如泰山置之不聞坐使諸雄連結禍機一發首

尾莫能救此深爲閣下惜所以數四遣人奉書瀆聽者是

予欲盡一得之愚於閣下閣下何爲自矜倘卽遣能使刻

日將命以汪河錢楨等還豈惟不失前盟亦可取信於天

下如其不然是又開我南方之兵端爲彼後日之戰禍閣

下其審思之毋貽後悔

 臣建曰使察罕不死天下將分南北使擴廓能聽我太祖此書之言而內和諸帥外睦鄰交天下亭將分爲

--

 南北此書所以爲擴廓論者甚忠而惜乎其最而莫悟也嗚呼豈非天疑我 皇明成混一大業時

指揮戴德率兵取沅州擢爲湖廣行省參知政事○命傅

友德守徐州 二月元擴廓帖木兒遣驍將左丞李貳來

寇兵駐陵子村友德堅壁俟其出掠乃將步騎二千餘泝

舟至呂梁捨舟登陸擊之李貳遣禆將韓乙盛兵迎戰友

德卽躍兵奮槊刺韓乙墜馬其兵敗去友德度李貳必益

兵來鬬趨還城開門出兵陣於城外令士卒皆臥鎗以待

聞鼓聲卽起擊有頃李貳果率衆至友德令鳴鼓我師皆

奮起衝其前鋒李貳衆大潰溺死者無筭遂生擒李貳獲

其將士二百餘人馬五百餘匹擢江淮行省參知政事

命免太平應天鎮江諸郡租賦有差諭中書省臣曰予嘗

親歷田野見人民凋敵土地荒蕪失業者多蓋因久困兵

革生息未遂譬之觸熱者思得淸涼冒寒者思就溫燠爲

人上者固當念之且如太平應天諸郡乃吾渡江開創之

地供億先勞之民其有租稅宜與量免少甦民力省臣傳

獻對曰恤民王者之善政主上念之及此眞發政施仁之

本也 上因歎曰吾昔在軍中嘗乏糧空腹出戰歸得一

食雖甚粗糲食之甚甘今尊居民上飲食豐美心未嘗忘

之況吾民居于田野所業有限而又供需百出豈不重困

於是免太平府租賦二年應天鎮江等處租賦一年

大軍圍姑蘇久不下徐達遣人詣軍中請事 上勞以手

書曰古者帝王之興必有命世之士以爲之輔佐成周伐

罪鷹揚奮興炎漢仗義羣策畢舉所以克集大勳肇啟隆

祚者也將軍自昔相從忠義出乎天性然且沉毅有謀端

重有武故能遏絕亂畧消靡羣慝建無前之功雖古豪傑

之士不能過也今所請事多可便宜行者而識慮周詳不

肯造次有違誠社稷之慶邦家之福然將在外君不與乃

古道也自後軍中緩急將軍便宜行之

三月定文武科取士之法先是令有司每歲舉賢才及武

勇謀畧通曉天文之士其有兼通書律廉吏亦得薦舉得

賢者賞濫舉及蔽賢者罰至是乃下令曰上世帝王創業

之際用武以安天下守成之時講武以威天下至於經綸

撫治則在文臣二者不可偏用也古者人生八歲學禮樂

射御書數之文十五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是以

周官選舉之制曰六德六行六藝文武兼用賢能並舉此

三代治化所以隆盛也茲欲上稽古制設文武二科以廣

求天下之賢其應文舉者察之言行以觀其德考之經術

以觀其業試之書算以觀其能策以經史時務以觀其政

事應武舉者先之以謀畧次之以武藝俱求實效不尙虛

文然此二者必三年有司預爲勸諭民閒秀士及智勇之

--

人以時勉學俟開舉之歲充貢京師其科日等第各出身

有差○兪通海旣敗張士誠兵於滅渡橋復提兵桃花塢

蕩其營中流矢創甚還京師 上幸其第見其病革顧謂

曰平章知予來問疾乎通海不能語遂揮淚出明日通海

卒年三十八 車駕復臨幸哭之慟從官皆下淚

 按兪通海後追封豫國公改封虢國公配享 太廟復塑像祭於功臣廟弟通源通淵亦皆封侯

四月仁祖忌日 上詣廟祭畢退御便殿淚下不止已而

謂起居注詹同等曰往者吾父以是月六日亡兄以九日

亡母以二十二日亡一月之閒三喪相繼人生值此其何

以堪終天之痛念之罔極愈嗚咽不勝左右皆泣下不能

仰視

五月初置翰林院以陶安爲學士以朱升爲侍講學士並

知制誥兼修國史

六月天不雨 上日減膳素食謂近臣吳去病等曰予以

天旱故率諸宮中皆素食使知民力艱難往時軍中所需

蔬茹醯醬皆出大官供給今皆以內使爲之懼其煩擾於

民也旣而大雨郡臣請復膳 上曰亢旱爲災實吾不德

所致今雖得雨然苗稼焦損必多縱食奚能甘味得乎民

心則得乎天心今欲弭天災但當謹於修已誠於愛民庶

可答天之眷乃下令免民今年田租○相國李善長率諸

臣勸 上卽皇帝位 上不許善長等力請曰殿下起濠

梁不階尺土遂成大業四方羣雄剗削殆盡遠近之人莫

不㱕心誠見天命所在願早正位號以慰臣民之望 上

曰我思功未服於天下德未孚於人心一統之勢未成四

方之途尙梗若稱大號未愜輿情自古帝王之有天下知

天命之有歸察人心之無外猶且謙讓未遑以俟有德常笑

陳友諒初得一隅妄自稱尊志驕氣盈卒致亡滅遺譏於

後吾豈得更自蹈之若天命在我固自有時無庸汲汲也

 按張士誠初起高郵而遽已稱王陳友諒方有江漢而卽已稱帝我 太祖平張陳一江南而猶謙謙若此人

 之有度相去何遠嗚呼漢高祖誅秦滅頃然後從諸侯王之請而卽帝位眞主規模固自別矣

中書參議李飲冰楊希聖弄權不由執政李善長劾奏之

上命黥二人面雲奸狡百端詭譎萬狀○張士誠被圍旣

久突圍決戰城左陣嚴不敢犯轉至盤門欲奔常遇春營

遇春覺之分兵北濠截其後遣兵與戰良久未決遇春撫

王弼背謂曰軍中皆稱爾爲猛將能爲我取此乎弼應日

諾卽馳鉄騎揮雙刀往擊之敵小卻遇春率衆乘之士誠

兵大敗人馬溺死沙湓潭甚衆士誠馬驚墮水幾不救輿

入城勢益窮窘○丁德興同諸將圍蘇州八月卒于軍中

 按丁德興後追封濟國公塑像祀於功臣廟

姑蘇圍急降將李伯昇欲說令士誠㱕命乃遣客詣士誠

--

召之入曰爾欲何言客曰吾爲公言興亡禍福之計士誠

曰何如客曰公知天數乎昔項羽喑嗚叱咤百戰百勝卒

敗垓下天下歸於漢祖何則此天數也公初以十八人入

高郵元兵百萬圍之此時如虎落穽中死在朝夕一旦元

兵潰亂公遂提孤軍乘勝攻擊東據三吳有地千里甲士

數十萬南面稱孤此項羽之勢也誠能於此時不忘高郵

之危苦心勞志收召豪傑度其才能任以職事撫人民練

兵旅御將帥有功者賞敗軍者戮使號令嚴明百姓樂附

非特可保三吳天下可取也士誠曰足下此時不言今復

何及客語曰吾此時雖有言亦不得聞也何則公之子弟

將帥親戚羅列中外美衣玉食歌妓婦女日夕酣宴身衣

天下至美口甘天下至味猶未厭足提兵者自以爲韓白

畫謀者自以爲蕭曹傲然視天下不復有人當此之時公

深居於內敗一軍不知失一地不聞縱知亦不問故淪至

今日士誠曰吾亦甚恨無及然則今當何如客曰吾有一

策恐公不能從也士誠曰不過死耳客曰使死有益於國

家有利於子孫死固當不然徒自苦耳且公不聞陳友諒

乎跨有荊楚兵甲百萬與江右之兵戰於姑孰鏖於鄱陽

陳友諒舉火欲燒江右之船天乃反風而焚之友諒兵敗

身喪何則天命所在人力無如之何且今攻我甚急公恃

湖州援湖州失嘉興援嘉興失杭州援杭州又失今獨守

此尺寸之地誓以死拒然竊懼勢極患生猝有變從中起

者公此時欲死不得生無所歸故竊以爲莫如順天之命

自求多福令一介之使疾走金陵稱公所以歸義救民之

意公開城門幅巾待命亦不失爲萬戶侯況嘗許以竇融

錢俶故事耶且公之地譬如博者得人之物而復失之何

損士誠仰首沉慮良久曰足下且休待吾熟思之然卒狐

疑莫能決也壬子士誠復率兵突出胥門索戰鋒甚銳遇

春禦之兵稍卻士誠弟士信方在城樓上督戰忽大呼曰

軍士疲矣且止且止遂鳴金收軍遇春因乘勢奮擊大破

之追至城下遂築壘迫之自是士誠不復得出矣士信張

幕城上踞銀椅與參政謝節等會食左右方進桃未及嘗

忽飛礟碎其首而死熊天瑞敎城中作嚴礟以擊我師多

所中傷城中木石俱盡至拆祠廟民居爲礟具徐達令軍

中棨木若屋狀承以竹笆軍伏其下載以攻城矢石不得

傷達督將士破葑門常遇春亦破閶門新寨遂率衆渡橋

進薄城下其樞密唐傑登城拒戰士誠駐軍門內令參政

謝節周仁立柵以補外城傑知不能敵投兵降周仁徐義

潘元紹及錢參政皆降晡時士誠軍大潰諸將遂蟻附登

城城已破士誠猶使副樞劉毅收餘兵尙二三萬親率之

--

戰於萬壽寺東街復敗劉毅降士誠倉惶歸從者僅數騎

初士誠見兵敗謂其妻劉氏曰我敗且死矣若曹何爲劉

氏曰君勿憂妾必不負君乃積薪齊雲樓下及城破驅其

羣妾侍女登樓趣其自盡令養子辰保縱火焚之劉氏遂

自縊死士誠獨坐室中左右皆散走達遣士誠舊將李伯

昇至士誠所諭意時日已暮士誠距戶經伯昇決戶令降

將趙世雄抱解之氣未絕復蘇達又令潘元紹以理曉之

反覆數四士誠 目不言乃以舊盾舁之出葑門途中易

以戶扉舁至舟中凡獲其官屬平章李行素徐義左丞饒

介參政馬玉麟謝節王原恭董綬陳恭周僉高禮內使陳

基左丞潘元紹等所部將校及杭湖嘉興松江等府官吏

家屬及外郡流寓之人凡二十餘萬幷元宗室神保大王

黑漢等九人皆送建康 上以書送神保大王等還元士

誠在舟中閉目不食至龍江堅臥不肯起舁至中書省相

國李善長問之不語已而士誠言不遜善長怒罵之 太

祖欲全士誠而士誠竟自縊死賜棺以葬之叛將熊天瑞

伏誅

 按張士誠勢窮力竭猶背城百戰無錫莫天祐與士誠爲聲援其部將揚茂善游水天祐嘗遣至士誠所爲邏

 卒所獲徐達釋而勞之得以腹心於是屢遣茂游水往來因獲其彼此往來書報得士誠天祐處實

九月我師取無錫州執莫天祐又取南通州 師還 上

召諸將見於戟門降勑褒諭曰自兵興以來天下豪傑紛

起予將兵渡江賴上天之靈將士之力拓地開疆削平敵

國如陳友諒兵衆地大已先摧滅張士誠兵彊積富今亦

就擒非爾將士用命何以致此今論功行賞以報勞勛自

古帝王以征伐得天下必有名世之將以佐之爾等今日

之功亦何忝於古之名將乎於是封右相國李善長爲宣

國公左相國徐達爲信國公平章常遇春爲鄂國公餘進

爵賜金帛有差○張士誠旣平參知政事張昶欲亂政使

人上書稱頌功德謂羣雄旣平宜及時爲娛樂 上以示

劉基基曰是欲爲趙高也 上頷之旣而昶陰事覺命都

督等馮勝鞫之獲實昶伏誅○遣御史大夫湯和督諸軍

討方國珍國珍之初降也約雲杭城下卽納地來朝及克

杭州國珍據境自若乃累假貢獻覘我虛實爲叛服計又

北通擴廓帖木兒南交陳友諒圖爲犄角 上累書責其

懷奸挾詐陽降陰叛且徵其貢糧二十萬石國珍不報

上遂遣湯和總兵吳禎爲副率諸衛軍討之諭之曰汝等

奉詞討罪毋縱殺戮當時徐達下姑蘇平定安輯乃副吾

所願也和等兵至慶元國珍懼遂遁入海島國瑛引舟師

乘潮夜入曹娥江夷垻通道追至盤嶼與合戰敗之大獲

其戰船人馬𠌃重而還○復命浙江行省參政朱亮祖率

--

馬步舟師討方國珍弟國瑛於台州兵至天台縣縣尹湯

槃以城降進向台州國珍出兵拒戰擊敗之遂攻城國瑛

乘城拒守士卒無闘志往往逃潰國瑛度不能禦以巨艦

載妻子夜奔黃嚴亮祖入其城遂徇下仙居諸縣進兵溫

州陣於城南七里方國珍子明善將兵拒戰我師敗之追

至城下分兵攻其四門明善遂挈妻子遁去亮祖入城撫

諭其民分兵徇瑞安守將同僉喻伯通亦降○太廟成四

祖各爲一廟 德祖居中 懿祖居東第一廟 熙祖居

西第一廟 仁祖居東第二廟

十月命百官禮儀俱尙左改李善長爲左相國○命徐達

爲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征虜副將軍率甲兵二十五萬

由長淮大河北取中原胡廷瑞爲征南將軍何文輝爲副

將軍率吉安寧國南昌袁贑滁和無爲等衛軍由江南取

福建湖廣平章楊璟左丞周德興參政張彬率武昌荊州

益陽常德潭兵衡澧等衛軍取廣西召諸將諭之曰征伐

所以奉天命平禍亂安生民故命將出師必在得人今諸

將非不健闘然能持重師有紀律戰勝攻取得爲將之體

者莫如大將軍徐達當百萬之衆男敢先登摧鋒陷陣所

向披糜莫如副將軍常遇春然吾不患遇春不能戰但患

其輕敵耳吾前在武昌親見遇春纔遇數騎戰卽輕身赴

之彼陳氏如張定邊者何足稱數尙據城指揮遇春爲大

將顧與小校爭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若臨大敵遇春雖

領前鋒或敵勢強則遇春與參將馮宗異卽馮分爲左右

翼各將精銳以擊之左丞薛顯參政傳友德皆勇畧冠諸

軍可各領一軍使當一面或有孤城小敵但遣一將有膽

畧者付以總制之權皆可成功達則專主中軍策勵羣帥

運籌決勝不可輕動古雲將在軍君不與者勝汝等其識

之又謂達曰閫外之事汝實任之茲行必自山東次第進

取山西古雲十二山河之地師行之際須嚴部伍明分數

一衆心審進退之機適通變之宜使戰必勝攻必取我虛

而彼實則避之我實而彼虛則擊之將者三軍之司命立

威者勝任勢者強威立則士用命勢重則敵不敢犯吾常

與諸豪傑並驅觀其取敗者未有不由威不立而勢輕也

汝其愼之諭友德曰此行汝當努力昔漢高祖與項羽爭

衡彭越宣力於山東今用師自山東始汝其勉之諭廷瑞

曰汝以陳氏丞相來歸事吾數年忠誠無過故命汝摠兵

往取福建何文輝爲汝之副湖廣參政戴德從汝調發二

人皆吾親近之人勿以此故廢軍政凡號令征戰一以軍

法從事吾昔微時在行伍中見將帥統御無法心竊鄙之

及後握兵權所領一軍皆新附之士一日驅之野戰有二

--

人犯令卽斬以殉衆皆股慄莫敢違吾節度人能立志何

事不可爲聞汝往年嘗攻閩中必深知其地里險易今總

大軍進征凡攻圍城邑必擇便利可否爲之進退無失機

宜克定之功全賴於汝於是達等拜命辭出 上旣諭遣

諸將征伐復馳檄諭齊魯洛河燕薊秦晉之人曰自古帝

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

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傾頽元以北狄入

主中國四海內外岡不臣服此豈人力寔乃天授然達人

志士尙有冠裳倒置之嘆自是以後元之臣子不遵祖訓

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曆以弟

酖兄至於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爲怪其於

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濁亂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

主廟廷者天下之根本禮義者御世之大防其所爲如彼

其可爲訓於天下後世哉及其後嗣沈荒失君臣之道又

加以宰相專權憲臺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

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𡍼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

因人事所致實天厭夷德而棄之之時也古雲胡虜無百

年之運騐之今日信乎不謬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

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

救濟斯民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濟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

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憫方今河洛關陝雖

有數雄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爲美稱

假元號以濟私恃有衆以要君阻兵據險互相吞噬反爲

生民之巨害皆非華夏之主也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亂

爲衆所推率師渡江居金陵形勝之地今十有三年西抵

巴蜀東連滄海南控閩越漢沔湖湘相淮徐邳皆入版圖

奄及南方盡爲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執矢目

視我中原久無所主深用痛心予奉天承命罔敢自安方

欲遣兵北逐羣虜拯生民於𡍼炭復漢官之威儀慮入民

未知反爲我讐挈家北走陷溺尤深故先諭吿兵至民人

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

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人天必命中國之人以安之

夷狄何得而治哉爾民其體之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

類然同生天地之閒有能知禮義願爲臣民者與中夏之

人撫養無異

十一月命中書省詳定律令頒戊申曆先是 上以唐宋

以來皆有成律斷獄惟元不放古製取一時所行之事爲

條格胥吏易爲奸弊自平武昌以來卽議定律至是臺諫

已立各道按察司將廵歷羣縣欲頒成法俾內外遵守命

左相國李善長參知政事傅瓛楊憲太史令劉基翰林學

--

士陶安等同詳定律令諭之曰立法貴在𥳑當使人易曉

若條緒繁多或一事而兩端可輕可重奸貪之吏得以夤

緣爲奸則所以禁殘暴者反以賊良善非良法也卿等宜

盡心參究凡刑名條目逐日來上吾與卿等面議斟酌之

庶可以爲久遠之法旣而劉基及太史院屬高翼以所定

戊申曆來上遂命頒行之○時方國珍遁出海島 上復

命廖永忠爲征南副將軍率師自海道會湯和等兵討之

其部將多來降諸郡縣相繼皆下國珍惶惑失措和等復

遣人招諭之國珍乃遣子善明奉表乞降旣而親率昆弟

子姪幷所部將士待罪軍門湯和送國珍於建康浙東悉

平○徐達等兵至山東界首克沂州守臣王信遁王宣降

進取嶧州下靑州攻益都路宣慰使普顏戰死平章保保

十二月我師之東平元平章馬德棄城遁至東阿參政陳

璧以所部五萬餘人降又取萊州取濟寧元將平章陳秉

直出走○時有孔希學者先聖五十六世孫也聞大軍至

率曲阜縣尹孔希舉鄒縣簿孟思諒等迎見汪興祖于軍

門於是兗州以東郡縣相繼降附以希學襲封衍聖公○

己酉徐達取濟南○胡廷瑞等師度杉關略光澤縣下之

進攻邵武元守將李宗茂以城降至建陽其守將曹俊疇

降○上復命湯和等由海道進取福州偕廖永忠吳禎等

自明州邱寧波府嚴程乘風進舟不數日奄至城下圍其西南

水部三門一鼓克之守臣曲出遁○上出視圜丘 世子

從行 上因命左右導之遍歷農家觀其居處飲食器用

還謂之曰汝知農之勞乎夫農惟樹五穀身不離畎畆手

不釋耒耜終歲勤動不得休息其所居不過茅茨草榻所

服不過練裳布衣所飲食不過草根糲飯而國家經費皆

其所出故令汝知之凡一居處服用之閒必念農之勞取

之有制用之有節使之不苦於飢寒方盡爲上之道若復

加之以橫歛則民不勝其苦矣故爲民上者不可不體下

 按書曰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此周公之所以則成王我 聖祖之訓太子脗合周公心法

上諭起居注詹同等國史直書善惡○癸丑李善長率文

武羣臣奉表勸進 上曰吾始卽王位不能拒勉從衆言

今卿等復勸卽帝位恐德薄不足以當尊善長等頓首復

請曰天生 聖哲本以爲民 殿下之卽王位天命已有

歸矣今又三四年若不正大位何以慰天下臣民之望上

固郤之明日善長等復請曰 殿下謙讓之德著於四方

感於神明願爲生民計早徇羣臣之請 上曰中原未平

軍旅未息吾意天下大定然後議此而卿等雲請不已此

--

此大事當勘酌禮儀而行不可草草越數日善長率禮官

以卽位禮儀進 上允之








皇明從信錄卷三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