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鑑 (四部叢刊本)/序
皇朝文鑑 序 宋 呂祖謙 編撰 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
|
皇朝文鑑序
中奉大夫試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兼侍讀
兼太子詹事兼脩國史管城縣開國子食邑
五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周必大奉
聖旨撰
臣聞文之盛衰主乎氣辭之工拙存乎理昔者
帝王之丗人有所養而教無異習故其氣之盛
也如水載物小大無不浮其理之明也如燭照
物幽隱無不通國家一有殊功異德卓絶之跡
則公卿大夫下至於士民皆能正列其義袚飾
而彰大之載於書詠於詩略可考巳後丗家異
政人殊俗剛大之不充而委靡之習勝道德之
不明而非僻之入作之弗振也索之易窮也
譬之盪舟於陸終日馳驅無以致逺摶土爲像
丹青其外而中奚取焉此豈獨學者之罪哉上
之教化容有未至焉爾時不否則不泰道不晦
則不顯天啓
藝祖生知文武取五代破碎之天下而混一之
崇雅黜浮汲汲乎以垂丗立教爲事
列聖相承治出於一援亳者知尊周孔游談者
羞稱楊墨是以二百年間英豪踵武其大者固
巳羽翼六經藻飾治具而小者猶足以吟詠情
性自名一家蓋建隆雍熈之間其文偉咸平景
德之際其文博天聖明道之辭古熈寜元祐之
辭逹雖體制互興源流間岀而氣全理正其歸
則同嗟乎此非唐之文也非漢之文也實
我宋之文也不其盛哉
皇帝陛下天縱將聖如夫子
煥乎文章如帝尭
萬幾餘暇猶玩意於衆作謂篇帙繁夥難於徧
覽思擇有補治道者表而出之乃
詔著作郎呂祖謙發三館四庫之所藏裒縉紳
故家之所録斷自
中興以前彚次來上古賦詩騷則欲主文而譎
諌典𠕋詔誥則欲溫厚而有體奏䟽表章取其
諒直而忠愛者箴銘賛頌取其精慤而詳明者
以至碑記論序書啓雜著大率事辭稱者爲先
事勝辭則次之文質備者爲先質勝文則次之
復謂律賦經義
國家取士之源亦加采掇略存
一代之制定爲一百五十卷規模先後多本
聖心承
詔於淳熈四年之仲冬奏
御於六年之正月
賜名曰
皇朝文鑑而
命臣爲之序臣待罪翰墨才識駑下固無以推
原作者闡繹
隆指抑甞竊讀大雅之詩而知
祖
宗所以化成天下者矣棫樸官人也旱麓受祖
也辭雖不同而俱以遐不作人爲言蓋魚躍於
淵氣使之也追琢其章理貫之也況夫雲漢昭
於上豈弟施於下濟濟多士其有不觀感而化
者乎是則
祖
宗啓之
陛下繼焉樂文王之壽考申太王王季之福祿人
才將至於不可勝用豈止乎能文而巳臣雖不肖
尚當執筆以頌作成之效雲臣謹序
太史成公編皇朝文
鑑始末
孝宗因觀文海下臨安
府今委教官校正畢
刋行其年冬十一月
翰林學士周公必大夜
直奏事語次及之因
奏曰此書乃近時江佃
𩔗編殊無倫理書坊刋
行可耳今降
旨校正刻板事體則
重恐難傳後莫若委館
閣別加詮次以成一代之
書
上大以為然一日參知政
事王公淮李公彥穎
奏事
上頋兩參道周公前語
俾舉其人李公首以著
作佐郎鄭鑑為對
上黙然頋王公曰如何
淮對以臣愚見非祕書
郎呂祖謙不可
上以首肯之曰卿可即
宣諭朕意且令專取有
益治道者王公退如
上旨 召太史宣諭太史
承 命不辤即𨵿祕書
集庫所藏及因昔所
記憶訪求於外所得文
集凡八百家搜撿編集
手不停披至次年十月
書乃克成未及上而屬
疾
上聞之一日因王公奏事
問曰聞呂某得末疾朕固
憂其太肥向令其編文海今
巳成否王公對曰呂某雖病
此書編𩔖極精繕冩將畢
方欲繳進適值有疾故未
果
上甚喜曰朕欲見諸臣奏
議庻有益於治道卿可
諭令進來王公即使其從
具宣
聖諭乆之乃以其書繳申
三省投進書既奏御
上復諭輔臣曰朕嘗觀其
奏議甚有益治道當與
恩數又聞其因此成病朕
當從內府厚錫之已而降
旨呂某編𩔖文海採摭
精詳與除直袐閣又宣賜
銀絹三百疋兩中書舎人
陳騤再上繳章
上皆留中不行騤㝷罷去
旣而賜名皇朝文鑑且令
周公必大為之序下子
監板行有媢者宻奏雲
文鑑所取之詩多言田裡疾
苦之事是乃借舊作以刺
今又所載章䟽皆指
祖宗過舉尤非所宜於是
上亦以為鄒浩諌立劉後䟽
語訐別命他官有所修定
而鋟板之議遂寢〈太史之取鄒公諌䟽〉
〈非他昔鄒公抗䟽之後即遭逺貶其後還朝徽宗勞苦之且問諫革何在鄒公失於徼奏同〉
〈輩曰禍在此矣既而國論復變蔡京令人偽撰鄒公諌草言既鄒俚加以狂訐騰播中外流聞〉
〈禁中 徽宗果怒降詔有姦人造言之語鄒公遂再貶太史得其𥘉䟽故特載之〉
自太史以病歸里深知前日
紛紛之由遂絶口不道文鑑
事門人亦不敢請故其去取
之意世罕知者周益公既
旨作序序成書來以封示
太史太史一讀命子弟藏
之蓋其編次之曲折益公
亦未必知也今間得於傳
聞以為太史嘗雲國𥘉文人
尚少故所取稍寛
仁廟以後文士軰出故所
取稍嚴如歐陽公司馬公蘇
內翰黃門諸公之文俱自成
一家以文傳世今姑擇其尤
者以備萹帙或其人有聞於時
而其文不為後進所誦習
如李公擇孫莘老李㤗伯
之𩔖亦搜求其文以存其
姓氏使不湮沒或其嘗仕
於朝不為清議所予而其
文自亦有可觀如呂惠卿
之𩔖亦取其不悖於理者
而不以人廢言又嘗謂
本朝文士比之唐人正少韓
退之杜子美如柳子厚李
太白則可與追逐者如周
美成汴都賦亦未能侈
國家之盛止是別無作者
不得巳而取之若斷自渡
江以前蓋以其年之巳逺議
論之已定而無去取之嫌也
其大略此太史旣病南
軒以書與晦翁以為編次
文鑑無𥙷治道何益後
學而晦翁晚歳甞語
學者以為此書編次篇
篇有意每卷卷首必取
一大文字作壓卷如賦
則取五鳯樓賦之𩔖其所載
奏議皆係一代政治之大節
祖宗二百年規模與後來
中變之意思盡在其間讀
者着眼便見蓋非經濟録
之比也〈經濟録趙公丞相編次趙丞相謂文鑑所取之略故𣸪編次此書〉
豈南軒未見其成書而
朱公則嘗深觀之耶臨
江劉公清之又以爲此即
刪詩定書官使衆材之
意蓋亦善觀此書者故
備列之以俟知者相與審
訂焉從子喬年謹書
皇朝文鑑一書諸䖏未
見有刋行善本惟建寜
書坊有之而文字多脫
誤開卷不快人意新安𭈹
出帋墨乃無佳書因為
參校訂正鋟板於郡齋
嘉泰甲子重陽日郡守
梁谿沈有開
文以鑑名非為標題設也以
銅為鑑則可以別妍醜以古
為鑑則可以審興衰以人為
鑑則可以正得失至於以文
為鑑則又不可以別妍醜審
興衰正得失盡之也新安郡
齋舊有文鑑木本余每惜其
脫略𮘸誤莫研精華如渉蓬
山而阻弱水隔雲霧而索豹
章嘆曰斯文之墜越漢厯
唐至我
皇宋始還三代之舊今牴牾
訛舛若此學者何頼焉郡
𡊮君甞加訂證暨嘉定辛已
冬余領郡事一日吏部喻君
貽書以 東萊呂文公家本
來𭔃余喜而不寐亟併取𡊮
君𠩄校以相參攷易其謬誤
𥙷其脫畧凡三萬字命工悉
舊板及漫裂者刋而新之
遂為全書使學者覧表䟽而
思都俞吁咈之羙觀制冊而
得盤誥誓命之意閲賦詠而
追國風雅頌之音續渾金璞
玉之體免覆瓿鏤冰之譏藻
飾 皇猷黼黻 治具俾斯
文之作厯千萬人如出一手
越千百載如在一日則文鑑
之名為無文鑑之利為甚
愽矣嘉定十五禩壬午夏五
月上澣郡守開封趙彥適跋
前軰之文粹然出正蓋
累朝㴠飬之澤而師友淵
源之所漸也此書會稡略
盡真足以鳴
國家之盛惜夫鋟木之始一
付之刀筆吏欠𥙷亡刋誤之
功後雖更定訛缺猶未
免思𣣔就正有道恨
呂成公之不可作也近扵東
萊家塾得證誤續本命
郡錄事劉君崇卿參以
他集而訂正之凢刪改之字
又三千有竒與刓缺不可讀
者百餘板併新之其用心勤
矣其有𥙷扵此書多矣旣
迄後將如亰囙語之曰夫校
讎工夫如拂几上塵旋拂旋
生去後尋繹當更有得
錄以見𭔃抑以觀子日進之
學端平𥘉元清明郡守
四眀劉炳書於黃山堂
皇朝文鑑
朝奉郎行祕書省著作佐郎兼國史院
編修官兼權禮部郎官臣呂祖謙奉
聖㫖銓次劄子
先於淳熈四年十一月內承尚書省劄子勘㑹巳
降 指揮令臨安府校正開雕
聖宋文海十一月九日三省同奉
聖旨委呂祖謙專一精加校證祖謙竊見文海元
係書坊一時刋行去取未精名賢髙文大𠕋尚多
遺落遂具劄子乞一就増損仍斷自中興以前銓
次庶幾可以行逺十一月五日三省同奉
聖旨依祖謙㝷將祕書省集庫所藏
本朝諸家文集及於士大夫家宛轉假借旁采傳
記它書雖不知名氏擇其文可録者用文選古詩
十九首例並行編纂凡本門爲百五十卷目録四
卷祖謙竊自伏念
本朝文字之盛衆作相望誠冝采掇菁華仰副
聖意而祖謙學問荒涼知識畢陋不足以知前輩
文字之工拙黽勉承命今巳經年簡牘浩繁取㑹
繆戾加以繕冩纔畢偶嬰末疾尚恐踈略牴牾未
敢遽以投進今月二十四日偶蒙具宣
聖諭縁祖謙巳除外任俯詢所編次第自懼稽緩
不勝震懼所有編次到
聖宋文海一部共一百五十四冊並臨安府元牒
到御前降下
聖宋文海舊本一部計二十𠕋並用黃羅夾封
作七複欲望特與敷奏繳進祖謙不勝皇懼俟罪
之至
朝奉郎行祕書省著作佐郎兼國史院
編修官兼權禮部郎官臣呂祖謙奉
聖旨所編文鑑精當
謝 賜銀絹除直祕閣表
右臣今月四日承中使李𥙿文宣諭
聖旨所編文鑑精當賜銀絹三百疋兩者奏編無
取錫命有加旣叨中祕清切之隆復拜內府便蕃
之賜人微恩厚感極涕零此蓋伏遇
皇帝陛下聖學髙明皇猷淵懿粲然衆作思採摭
以無遺蕞爾小臣懼討論之不稱巳逃罪戾仍被
眷私抱槧懷鈆曷副右文之意賜金増秩徒慙稽
古之榮臣無任感天荷聖激切屏營之至謹録奏
聞謹奏
〈此尚是嘉興時新安𥘉印本在未經重脩前宋刻致佳 純參僅有良�寳 貴盥手展讀心目俱開 李�王同借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