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皇朝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0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六十三 皇朝通志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六十四
  職官畧
  官制
  等謹按稽古帝王建國設官分職以為民極自雲龍水火五雉五鳩其風尚矣唐虞惟百夏商官倍至於成周三百六十之名班班可考秦漢以後迄於元明代有増損備見前志我
  朝制度典章炳焉大備
  國初創建八旗設八大臣為固山額真有事與諸貝勒偕坐㑹議又有五大臣十六大臣凡料理國政出兵駐防各舉其治至
  太宗文皇帝天聰五年設六部每部
  命一貝勒主之各有承政㕘政啟心郎等員以滿洲䝉古漢人兼授十年三月設內國史袐書宏文三院掌編纂撰擬之事其都察院理藩院議政大臣䝉古漢軍八旗官員亦次第分置內外文武綱舉目張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統一方夏內官自閣部以至庶司外官藩臬守令提鎮將弁雖畧仿明制而滿漢並用大小相維創制顯庸超軼前代
  列聖相承凡所以綜覈名實澄敘官方者至周且備我皇上功成治定條理精詳官制間有更定皆因時以制
  宜至於
  神武布昭
  徳威逺播伊犁回部諸地二萬里而遙盡歸版宇命大臣前往辦事建立各官復因其舊號存伯克等名目碁布星羅無殊內地是以心膂股肱之任歌喜起於朝端翼為明聽之風凜敬共於夙夜聲教所及罔不率俾臂指相維無逺弗屆嚴肅整齊三代盛時尚難嫓美又豈秦漢後所能比擬於萬一也哉按鄭志原畧溯前古三代秦漢以來設官之制俱以唐六典為凖故卷首別載大綱分類各有總
  敘而續通志則各為一編蓋以一代有一代之規模名目遞更不相沿襲變而通焉以各存其規制我
  國家設官分職因革咸宜自無庸更襲六典之舊勉強以求其合今僅依
  大清㑹典序次輯職官畧八卷其祿秩官品各門亦附
  於卷末焉
  宗人府
  宗令宗正宗人宗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並順治九年置掌皇族之屬籍以時修輯   玉牒辨昭穆序爵祿均其恵養而布之教令凡親疎之屬胥受治
  焉初制宗令以親王郡王統理宗正以貝勒貝子兼攝宗人以鎮國輔國公及將軍兼攝後擇賢任使不復以封爵為限
  府丞漢人一人順治九年置掌校理漢文冊籍初制有覺羅啟心郎二員漢軍啟心郎二員與府丞均為正官康熙十二年裁啟心郎惟設府丞一員
  左右司理事官宗室各二人副理事官宗室各二人主事宗室各二人分掌左右翼覺羅之籍並書其子女適庶生卒婚嫁官爵名謚以備玉牒紀載凡承襲次序秩俸等差及養給貧幼優恤婚喪之事時為稽核綜理焉初設郎中六員員外郎四員主事四員康熙十二年始分隷左右兩司三十八年兩司各裁郎中一員雍正二年改郎中為理事官改員外郎為副理事官惟主事仍舊名初制皆以覺羅為之後以覺羅滿洲㕘用雍正二年定以宗室滿洲㕘用乾隆二十九年准府丞儲麟趾奏定理事官以下筆帖式以上悉以宗室為之
  經歴宗室二人順治九年置掌出納文書
  堂主事宗室二人漢人二人宗室主事順治九年置掌奏疏稿案漢主事雍正元年増置掌漢文冊籍
  筆帖式宗室二十四人順治九年置掌繙譯文書
  師傅保加銜
  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俱為文武大臣加銜及贈銜無専職
  內閣
  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均由  特簡贊理機務表率百僚補授後請  㫖兼殿閣及六部尚書銜殿閣名凡六曰 保和殿 文華殿 武英殿 體仁閣 文淵閣 東閣舊制殿名四閣名二乾隆十三年省 中和殿銜増入 體仁閣銜為殿閣名各三 國初置文館天聰十年改為三院曰內國史院曰內祕書院曰內宏文院各設大學士一人分其事為職掌內國史院掌記注詔令編纂書史及擬撰表章之屬內袐書院掌撰外國往來書狀及   敕諭祭文之屬內
  宏文院掌註釋歴代行事善惡勸講   御前侍講 皇子並教諸親王及徳行制度之屬順治元年増設學士二年定為正二品衙門以翰林官分隷內三院稱內翰林國史院內翰林祕書院內翰林宏文院増設侍讀學士侍讀等官九年設典籍十五年改內三院為內閣其大學士俱改殿閣銜仍分設翰林院十六年裁學士侍讀學士等官十八年復改內閣為內國史院內袐書院內宏文院裁翰林院康熙九年仍改為內閣另設翰林院如舊制十年仍補授學士以下等官滿漢大學士順治元年設六員不備官康熙間率用四員雍正年以來多用至六員乾隆十三年定製滿漢各二員
  尚書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以六部尚書簡充雍正間初置與大學士同釐閣務自後定製滿漢或一員或二員因人酌派
  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滿六人漢四人掌敷奏本章傳宣  綸綍初制置滿學士三員漢軍三員自順治元年以後増減不一康熙九年定滿學士二員十年増四員又定漢軍二員漢人二員十二年以漢軍併於漢缺共四員俱兼禮部侍郎銜
  侍讀學士滿四人蒙古二人漢二人掌收發本章總稽繙譯順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卿銜後停兼銜
  侍讀滿十人蒙古漢軍漢人各二人掌勘對本章檢校簽票順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少卿光祿寺少卿銜尋停兼銜
  典籍滿洲漢軍漢人各二人掌收貯圖籍出納文移內閣為典掌  絲綸之地自大學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給印以鈐往來文牒順治九年
  中書滿七十人䝉古十有六人漢軍八人漢人三十人貼冩中書滿四十人䝉古六人掌撰擬紀載繙譯繕書之事
  等謹按漢人中書自康熙初定製専以進士舉人注授間以散館庶吉士及進士
  朝考入選者為之我
  皇上鑾輅時巡諸生有獻賦
  行在者每䝉
  召試拔其尤以充是職登用之途視前代益為華選矣
  中書科中書舍人滿二人漢四人掌書寫  誥敕
  等謹按內閣自侍讀學士以下辦理本章分為五所曰滿本房専司繕寫清字校正清文曰漢本房専司繙譯清漢文曰䝉古本房専司繙譯外藩章奏及繕寫頒行西畨屬國
  詔敕曰滿票籖處曰漢票籖處専司繕寫清漢票籖記
  
  諭㫖及撰文之事又有稽察房稽察各部院遲延事件月終彚奏大學士酌委侍讀學士侍讀中書兼司之又稽察欽奉
  上諭事件處雍正八年置以滿漢大學士各部院堂官兼領其文移鈐以典籍印以上各處雖非設有専官而職守所存均闗綸扉典則謹附識
  翰林院
  掌院學士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制誥文史以備天子顧問其屬待詔滿洲漢人各二人典簿滿洲漢人各一人孔目滿洲漢人各一人筆帖式滿洲四十人漢軍四人
  侍讀侍講學士滿洲各二人漢人各三人 南書房侍值 上書房教讀自講讀學士以下皆預選派其直省主考提督學政亦預焉
  侍讀侍講滿洲各二人漢人各三人侍讀以下掌撰述編輯侍值 經幄
  修撰編修檢討無定額修撰狀元授職編修一甲二名三名及二甲授職檢討三甲授職庶吉士無定額讀書教習庶常館以滿漢大臣各一人充教習選講讀以下官分司訓課名小教習
  等謹按翰林初隸內三院順治元年設掌院學士本正五品以兼禮部侍郎銜者為正三品康熙二十八年以大學士兼管掌院事其後遂有以大學士尚書侍郎兼攝者初設漢掌院學士一人漢講讀學士各一人後仍併入內三院十五年復設如元年制増滿掌院學士一人漢講讀學士各一人漢講讀各一人康熙九年増設滿漢講讀學士各三人講讀各三人乾隆五十年裁滿講讀學士各一人滿講讀各一人
  經筵講官滿漢各八人以大臣兼充恭遇 經筵掌院按期奏請撰擬講章進呈屆期請㫖簡派滿漢各二人進講
  日講起居注官不専設翰詹官以原銜充之記注官滿洲八人漢人十二人主事滿洲二人漢人一人筆帖式十六人凡遇  御門聽政朝㑹宴饗大祭祀大典禮及常朝以滿漢日講官各二人近前侍班凡  綸音敷奏逐一記注自順治十四年始設日講官康熙九年置 起居注館於 太和門西廊設滿漢記注官俱以 日講官兼攝康熙五十七年雍正元年復設乾隆元年定滿漢員額如今制凡記注官均兼 日講繫銜
  等謹按儒學之臣以文章主撰述以筆札司紀載出入承明最稱華選其讀講學士以下及詹事諸臣屢䝉
  御試
  親定甲乙又定五年輪班引
  見之例造就裁成
  恩意優渥玉堂盛軌洵乎振古為昭矣
  文淵閣閣職
  領閣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總領袐書典司 冊府乾隆四十一年  詔置閣職掌所貯四庫全書授領閣事以大學士掌院學士兼充直閣事以下咸定額有差
  提舉閣事一人以內務府大臣兼充掌率內務府官屬以綜理閣事
  直閣事六人以科甲出身之滿洲漢人內閣學士內班出身之滿洲詹事少詹事讀講學士漢人詹事少詹事讀講學士等官兼充掌典司釐輯之事以時與校理檢閲輪直凡春秋曝書則董率而經理之
  校理十有六人以內班出身之滿洲庶子以下漢人庶子以下翰詹官員及科甲出身之內閣侍讀等官兼充分掌註冊㸃騐之事
  檢閲八人以由科甲出身之內閣中書兼充掌排次清釐之事
  內務府司員辦理閣事內務府司員四人筆帖式四人掌一切收發啟閉掃除之事臣等謹按
  國朝定製大學士以
  文淵閣繫銜而閣制未建乾隆三十七年
  特詔直省守吏購訪海內遺書以廣石渠藏弆爰敕館臣排校繕録彚為四庫全書凡三萬六千冊而贏命於
  文華殿後鼎建
  文淵閣以貯之四十一年
  詔仿麟臺故事所載剏置閣職以資典守蘭臺東觀益
  昭美備又於
  圓明園置
  文源閣
  避暑山莊置
  文津閣
  盛京建
  文溯閣分部珍藏而全書中採擷精詳別為薈要萬二千冊於
  御花園之摛藻堂
  圓明園之含經堂各貯一部以便省覽復
  命續繕三部貯揚州大觀堂之文滙閣鎮江金山寺之
  文宗閣杭州
  聖因寺行宮之文瀾閣
  特發帑金募工抄録俾江浙士子得以快讀袐書觀摩
  謄寫
  教思廣被藝苑歡騰
  文治之隆洵乎振古為昭矣謹因閣職而備載於此詹事府
  詹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漢詹事兼翰林侍讀學士銜掌坊局之政事凡遇有㑹議朝審諸大政借九卿科道㕘預焉其屬主簿二人筆帖式六人
  少詹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漢少詹事兼翰林侍講學士銜
  左春坊左庶子左中允左贊善滿洲各一人漢人各一人與右春坊各官掌記注纂修之事分兼翰林讀講編檢銜
  右春坊右庶子右中允右贊善滿洲各一人漢人各一人司經局洗馬滿洲漢人各一人漢洗馬兼翰林修撰銜掌經籍典制圗書刋輯收藏之事所屬正字一人
  等謹按詹事府順治元年設少詹事一人其年十一月省歸內三院九年四月復設詹事以下等官又有滿洲左右諭徳乾隆十三年裁左右春坊初設左右諭徳亦先後裁省又按詹事之名始於秦漢迄於有明大率為東宮官屬我
  國家萬年垂統
  睿慮深長
  家法相承不事建儲
  皇子皆在
  尚書房讀書選翰林官分侍講讀日有程課
  特命大臣為總師傅以綜領其事凡詹事坊局之舊稱宮僚者特留以備詞臣遷轉之階法度周詳超軼前古
  皇上典模垂示
  宸諭屢頒良法昭垂洵萬世不易之隆軌也
  吏部
  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掌中外文職銓敘勲階黜陟之政釐飭官掌以贊邦治 國朝自天聰五年始設六部每部一貝勒主之六部置承政㕘政與啟心郎順治元年停貝勒總理例改承政為尚書㕘政為侍郎五年定滿漢尚書各一人七年増設滿洲尚書一人八年仍令親王郡王兼攝部務九年停十年復裁滿洲尚書一人十五年裁啟心郎雍正元年以來常以大學士兼理部務與尚書率其屬以敘正羣吏焉
  左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順治五年定額掌佐理鈐衡以貳尚書漢右侍郎初制兼翰林院學士銜其非翰林出身者不兼尋罷兼銜
  文選司郎中滿洲三人䝉古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二人主事滿洲一人漢人二人掌班秩遷除均平銓法崇徳三年六部設理事官副理事官順治元年改理事官為郎中副理事官為員外郎各司員額初制裁増不一後定設如今制漢缺郎中員外郎主事皆以由科甲出身者注授禮部同
  考功司郎中滿洲三人漢人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䝉古漢人各一人主事滿洲一人漢人二人掌論劾考察旌別功過
  稽勲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更名改籍終養服制兼稽在京文員俸廩
  騐封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䝉古漢人各一人掌
  封贈襲廕土司嗣職

  堂主事滿洲四人漢軍一人掌文案者滿洲二人掌章奏者滿洲二人漢軍一人司務㕔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出納文書稽察胥吏
  筆帖式滿漢五十七人䝉古四人漢軍十二人掌繙譯清漢章奏文籍
  等謹按
  本朝諸司衙門各置滿洲䝉古漢軍筆帖式以繙譯清漢章奏文牘葢即金元女直令史譯史䝉古筆且齊之職而其原實沿歴代令史遺制特是唐宋用人頗輕而今筆帖式登用之廣遷擢之優固非前代僅稱雜流者所可比也
  戶部
  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天下土田戶口財穀之政平準出納以均邦賦
  左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順治元年定掌審計國用以貳尚書滿漢右侍郎兼管理錢法堂事務
  十四司山東司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二人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山西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䝉古漢人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河南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江南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江西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福建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五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蒙古漢人各一人浙江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湖廣司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陜西司郎中滿洲䝉古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四川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廣東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廣西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四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雲南司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一人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貴州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各掌其分省及兼領之事
  堂主事滿洲四人漢軍二人直南檔房者滿洲二人掌八旗編審直北檔房者滿洲二人漢軍二人掌酌撥餉銀校勘奏章俱順治元年定額
  司務㕔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順治元年定額
  筆帖式滿洲百人䝉古四人漢軍十有六人
  等謹按戶部自十四司外其別領者有三曰井田科掌覈八旗土田內府莊戶凡入官房宅地畝及嵗租斂給之數悉以咨之雍正十二年置曰俸餉處掌覈八旗官兵俸餉庫銀丁冊視所由牒請畫一而給受之曰現審處掌治八旗戶口田房之訟㑹刑部以聴其成皆鑄給闗防乾隆十三年置堂官遴司屬分治其政令無定員
  盛京戶部滿侍郎一人經㑹司郎中員外郎主事各一人糧儲司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農田司員外郎二人主事一人銀庫掌闗防監督郎中員外郎各一人司庫二人倉監督正副各一人管屯田六品官二人堂主事二人筆帖式二十一人
  等謹按續通志職官畧載明官制南京各部附於在京各部之中今依其例以
  盛京五部堂司諸員依次編入雍正間有漢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乾隆八年定五部司官仍専用旗員
  內倉監督滿洲二人內倉本明內官監倉順治十年改今名専隸本部以供 內府奉祭祀待外藩屬國朝貢之饔餼教習官役之廩栗牧馬之豆咸貯焉監督應時而給之初屬之廣西司滿漢司官康熙三十二年定於應除小差之滿洲䝉古漢軍年久司官內次除一人管理雍正元年改定於本部滿洲司官內委用二年而代
  三庫管理三庫大臣無定員於大臣內  簡用掌綜理三庫之政令稽其財用出入之數月有要嵗有㑹皆覈實以  聞雍正元年始置特鑄管理三庫銀印以授之銀庫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司庫一人大使二人皆滿洲員額掌銀貨解納收支之政令凡直省田賦及闗市鹽茶諸稅課咸入焉嵗有常數部覈數無闕廼移庫准部定權衡受之如啟櫝騐封有作弊及數不實者論段疋庫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司庫二人大使一人皆滿洲員額掌幣物收支之政令凡嵗用縑帛紗縠咸入焉由織造官市絲民間織染輸部部移庫受之所需財用皆給公帑具冊達部以待稽覈有造作不如法者論顔科庫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司庫二人大使一人皆滿洲員額掌雜物收支之政令凡器用所需百物之艮若銅錫鉛鐵丹青赭緑香楮茶蠟之屬咸入焉直省有司各以其土産嵗支正賦市自民間大者疏  聞下部小者以冊達部覈其數移庫受之擇採不精良者論三庫堂主事一人滿洲員額掌三庫文案凡財賄之受藏於庫及取用於庫者皆書其數嵗終廼執其總㑹三庫羣吏之籍而㕘考之以待奏銷初順治元年止設後庫置滿洲郎中四人員外郎二人司庫六人十三年分建三庫置理事官二人以總其事増司庫二人康熙二十五年定製二庫各置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司庫二人雍正二年三庫各増員外郎一人置大使各一人省銀庫司庫一人乾隆三年増銀庫大使一人凡郎中員外郎闕各部院於所屬諸司遴選賢能者送部引  見補用三年更選以代司庫大使亦如之雍正二年置三庫筆帖式十有五人庫使二十有六人皆滿洲員額分隸三庫各佐其長以行遣文書稽考出納筆帖式初置十人順治十二年増置二人康熙二十五年定置二十四人雍正二年省九人庫使初置三十二人雍正二年増額料庫一人省銀庫六人段疋庫一人
  等謹按三庫即唐宋之太府左右藏庫而
  特簡大臣綜理近於唐之度支使宋之三司使而月有
  要嵗有㑹立法更為詳備雲
  錢法堂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寳泉局嵗鑄錢六十一卯遇閏則加鑄四卯局之政令以部之右侍郎掌之初止漢人右侍郎一人康熙十八年令滿洲右侍郎一人公同督理十九年以給事中御史稽察錢局雍正三年停遣乾隆二十六年戶部錢法堂置掌稿司官滿洲漢人各一人於各司屬中選委寳泉局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大使滿洲五人掌鑄造緡錢收納銅課以裕 國儲以利民用其監督俱無専員由六部滿漢司官遴選保舉引  見簡用二年而代
  各省錢局監鑄官十有八人凡天下鼓鑄緡錢者十有四省新疆則開鑪伊犁如各省之制皆隨其地之宜作之泉布以交易流通前民利用以布政使等總其成而受法式於戶部各置監鑄官以判局事直𨽻寳直局一人以保定府同知充山西寳晉局一人陜西寳陜局一人江蘇寳蘇局二人俱以佐貳官選充浙江寳浙局二人以同知通判選充福建寳福局一人亦以佐貳官選充江西寳昌局一人以南昌府同知充湖南寳南局一人以長沙府同知充湖北寳武局一人以武昌府同知充廣東寳廣局一人四川寳川局一人俱以同知通判選充廣西寳桂局一人布政使於所屬官內任便選充雲南寳雲局一人以雲南府知府充雲南東川局一人以東川府知府充貴州寳黔局一人以貴陽府知府貴築縣知縣或通判縣丞選充伊犁寳伊局一人以伊犁同知充總督倉場右侍郎滿漢各一人掌總稽嵗漕之入以均廩祿以儲軍餉凡南北漕艘京通倉庾悉隷焉順治元年初設漢倉場侍郎一人九年設滿洲漢軍倉場侍郎各一人尋裁漢軍員額康熙八年復裁漢人員額止設滿洲侍郎一人八年定製設滿洲漢人侍郎各一人又有總理滿洲侍郎一人順治四年置與總漕同理漕務八年裁十二年復置十八年仍裁
  坐糧㕔滿洲漢人各一人以各部郎中員外郎掄選  簡充二年而代掌北河濬淺修築隄岸牐壩催䟎漕艘抵壩回空督令經紀車戶轉運輸倉兼司通濟庫銀出納及抽收通州稅課之事所屬通濟庫大使一人通流慶豐牐官各一人順治元年通州坐糧㕔止差戶部漢人司官一人康熙二年添差戶部滿洲司官一人二十六年定製依各闗差例以各部院官員通行差遣初制給事中御史亦得選充乾隆四十九年停止又初制有坐糧㕔筆帖式一人尋省
  各倉監督大通橋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以各倉監督掄選調充凡石壩運到漕白二糧抽騐斛面督催東戶分運京倉及隨糧松板支收之事皆屬焉初差戶部漢人司官一人康熙二年改設滿洲漢人各一人尋省四十七年以通州大通橋㑹清河相隔甚逺事難兼辦仍設滿洲漢人監督各一人管理京通各倉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在京倉十有三曰祿米倉曰南新倉曰舊太倉曰海運倉曰北新倉曰富新倉曰興平倉曰太平倉曰本裕倉曰萬安倉曰儲濟倉曰裕豐倉曰豐益倉凡八旗五營兵食官軍牧馬豆貯焉通州倉二曰西倉曰中倉凡王公百官俸廩米貯焉惟豐益倉自內務府遣官主之其十四倉監督以內閣中書部院監寺屬官掄選引  見注其名於籍有闕員則戶部掣籖以授三年而代掌漕白二糧交納上倉及收貯支收之事初制差戶部滿洲漢人司官管理諸倉或一人或二人増損不一康熙五十年始定每倉置滿洲漢人監督二人五十七年令九卿各舉其屬以待  簡用雍正元年選部曹之候補者充其任二年置副監督以預監督選者於應代先一年為之稱職則如期交替不及者罷免四年復以滿洲各部院筆帖式及漢人之候補道府同知知州者掄選充補勤職者擢用之尋改定如今制又各倉原設筆帖式一人後俱省筆帖式滿洲四人順治元年置掌受遣文書之事
  等謹按現行定製稽察倉儲京倉以都統副都統通倉以通永道通州副將専司其事若倉有滲漏米有盜竊者移倉場治之滿漢御史則每倉嵗差一人通稽一嵗內收漕發米釐剔弊端以重
  天庾儲備葢即唐監倉明巡倉之職而立法周詳視前
  代益昭嚴慎矣








  皇朝通志卷六十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