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灘先生集/上
肅宗大王御製。讀東國史。感高麗右正言李存吾忠節。遂作贊。
[編輯]愛君忠肝。嫉惡剛腸。幼有志節。賦詩異常。維時恭愍。旣昏且狂。賊髡姦宄。日甚鴟張。人皆緘口。獨能抗章。目旽叱之。破膽下床。骨鯁之風。槐里可方。石灘憂憤。榮衛暗傷。臨歿何語。旽亡吾亡。忠節凜然。至死彌光。半千年間。高名誰當。事蹟昭在。百世流芳。
當寧。特教乙丑七月十二日。英宗大王二十二年
[編輯]傳曰:「昔周武王,封比干墓,式商容閭,意蓋宏矣。且因昔年御製,建四賢祠扵太學之傍,況前朝忠臣乎?曾覽《三綱》,深歎其李存吾、鄭樞之忠。今因此有覺悟者,其孫,令該曹特為調用以表予意。〈遣禮官致祭於文忠公鄭夢周墓此亦。特教頭辭也。〉
筵教。啓下於吏曺判書李周鎮曰兩人子孫廣問擇差可也
凡例
[編輯]一。謹書御製弁諸卷。不用序例。
一。先書世系。次書年譜。
一。先生所述。目以遺稿而書之。
一。記先生事蹟者。書以附錄。
一。榜目載於附錄中。
一。集凡三編。上編書先生遺稿。下編書先生事實及詩文名賢所述。而補遺一編亦係於集末。
年譜
[編輯]先生以高麗忠惠王後元二年辛巳生。諱存吾。字順卿。號石灘。
一歲辛巳〈忠惠王後元二年。元至正元年。〉
二歲壬午〈後元三年。元至正二年。〉
三歲癸未〈後元四年。元至正三年。〉
四歲甲申〈後元五年。元至正四年。〉
五歲乙酉〈忠肅王元年。元至正五年。〉
六歲丙戌〈忠肅王二年。元至正六年。〉
七歲丁亥〈忠肅王三年。元至正七年。〉
八歲戊子〈忠肅王四年。元至正八年。〉
九歲己丑〈忠定王元年。元至正九年。〉
十歲庚寅〈忠定王二年。元至正十年。〉○隷十二徒〈睿宗四年。內立成均十二徒。又七管十二徒諸生。○是歲遊驪州孤山。賦江漲詩。崇禎再戊子。驪人立祠請額。宣額孤山書院。〉
十一歲辛卯〈忠定王三年。元至正十一年。〉
十二歲壬辰〈恭愍王元年。元至正十二年。〉
十三歲癸巳〈恭愍王二年。元至正十三年。〉
十四歲甲午〈恭愍王三年。元至正十四年。〉
十五歲乙未〈恭愍王四年。元至正十五年。〉
十六歲丙申〈恭愍王五年。元至正十六年。〉
十七歲丁酉〈恭愍王六年。元至正十七年。〉
十八歲戊戌〈恭愍王七年。元至正十八年。〉
十九歲己亥〈恭愍王八年。元至正十九年。〉
二十歲庚子〈恭愍王九年。元至正二十年。以國子進士登新京東堂文科爲圃隱鄭先生榜下〉
二十一歲辛丑〈恭愍王十年。元至正二十一年。〉
二十二歲壬寅〈恭愍王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二年。〉選補史翰與鄭夢周朴尙衷里崇仁鄭道傳金九容金齊顏相友善講論無虗日是歲胤子景節公來生
二十三歲癸卯〈恭愍王十二年元至正二十三年〉作還朝詩〈自果川還松京時〉
二十四歲甲辰〈恭愍王十三年元至正二十四年〉遷監察紏正賦送李副令使浙江詩
二十五歲乙巳〈恭愍王十四年元至正二十五年〉
二十六歲丙午〈恭愍王十五年元至正二十六年〉爲右正言抗疏論辛旽貶爲長沙監務〈長沙今茂長縣縣人立祠請額宣號忠賢祠本朝柳眉菴希春竝享〉
二十七歲丁未〈恭愍王十六年。元至正二十七年。〉在長沙
二十八歲戊申。〈恭愍王十七年。大明太祖皇帝洪武元年。〉放還。寓居公州石灘。因以爲號。作石灘行。〈石灘今扶餘地。旌門在。邑人立祠。百濟忠臣成忠,興首,階伯並享。宣額義烈祠。公州人以史有公州石灘之語。爭相慕效。對旌於界。○本朝三人追享〉
二十九歲己酉。〈恭愍王十八年。大明洪武二年。〉在石灘。〈圃隱鄭先生憶先生。有石灘明月不須誇之句。〉
三十歲庚戌。〈恭愍王十九年。大明洪武三年。〉在石灘。
三十一歲辛亥。〈恭愍王二十年。大明洪武四年。〉在石灘。時旽勢益熾。憂憤成疾。是年五月十二日。卒於寓舍。有旽亡吾亡之語。享年三十一歲。墓在開城府東門外大德山樂師院之北。本朝以子來貴。贈資憲大夫判三司大司成雞林君。行承奉郞右正言知製敎。〈先生住所及貶所。俱有俎豆之設。且有聖朝褒旌之典。亦以年譜之例一體編年。〉
萬曆乙亥。〈宣祖大王八年。神宗皇帝三年。〉先生卒後二百五年。扶餘顯義祠創立。宣額義烈祠。
萬曆戊申。〈宣祖大王四十一年。神宗皇帝三十六年。〉先生卒後二百三十四年。茂長忠賢祠創建。宣賜本號。
萬曆壬子。〈宣祖大王四十五年神宗皇帝三十九年〉先生卒後二百三十八年。公州孔巖書院創設。朱夫子主享。先生配享。本朝七人追配。
命額忠賢書院。〈先生祠宇有兩忠賢之號〉
崇禎後丁巳。〈肅宗大王三年〉先生卒後三百七年。驪州人創祠宇。越三十二年崇禎後戊子。請額。特批曰。此人事蹟。炳然東史。疏請得宜。奚待覆奏。特令依施。宣額孤山書院。遣禮官致祭。
崇禎後甲午。〈肅宗大王四十年〉先生卒後三百四十四年。十世胃孫裕慶呈禮部。移石灘舊旌於漢邊。先生集中有二年留滯漢江邊之句。漢江邊卽果川治東牛眠山巖山洞。有先生冢婦貞夫人尹氏墓。仍作別業。居常棲息。故有還朝詩。子孫因居焉。
崇禎後辛丑。〈景宗大王元年〉先生卒後三百五十一年。列聖御製芸館刊進。
肅廟御集中有先生忠節贊刊行。
詩
[編輯]江漲十歲孤山作。識者異之。
[編輯]大野皆爲沒。孤山獨不降。
還朝路上。望三角山。
[編輯]三朶奇峯迥接天。虛無元氣積雲煙。仰看廉利攙長釰。橫似參差聳碧蓮。數載讀書蕭寺裏。二年留滯漢江邊。〈牛眠別業〉孰雲造物無情者。今日相看兩慘然。
送李副令韌使浙江恭愍十三年報聘張士誠時○東人詩話曰。讀此詩。其氣象可知矣。
[編輯]天地紛爭問幾廻。南朝往事不勝哀。君歸應過岳王墓。爲我丁寧酹一杯。
送胡若海照磨還台州東人詩話曰。讀此詩。其氣象可知矣。
[編輯]南省郞官聘我邦。風儀瀟灑已心降。主人寵迫彤弓一。門客知深白璧雙。禹貢山川猶戰伐。箕封民俗自淳厖。秋風不識留君意。直送飛艎渡浙江。
又
[編輯]遠遊看盡好山川。卻掛雲帆思渺然。觀禮曾聞吳季札。乘槎還憶漢張騫。扶桑出日明台嶺。渤海洪濤接越天。一笑相逢何處是。更期天下會同年。
次韻金仲賢齊顏
[編輯]不須揩眼苦看書。隨意吟哦亦自如。黃鳥園林春晝永。偶然乘興愛吾廬。
示讀書諸生柳衛
[編輯]嬉遊不學過芳年。墻面如今秪赧然。爲報諸君須着力。光陰終不爲君延。
鄭正郞夢周見贈。次韻寄呈。
[編輯]游學三年雪滿巖。〈一作菴〉醇醪不覺自沈酣。別來歲月奔如電。怊悵無人爲指南。
走筆寄江陵李使君
[編輯]海闊天高一郡平。州城人道是蓬瀛。霓旌鳳蓋寒松月。想像風流太守行。
放還從便後寄弟存斯
[編輯]狂妄自甘棄海邊。聖恩天大許歸田。草廬隨意生涯是。一片丹心倍昔年。〈東人詩話曰。詩者小技。或有開於世敎。君子宜有所取之。李正言忤逆旽貶長沙。無孤臣怨謫之辭。有警戒規箴之意。烏可以小技而小之哉。〉
宿弟存中錦城村家有感
[編輯]愧我與君俱老大。眼前豚犬已多生。天胡早奪爺孃壽。不見兒童項領成。
石灘行
[編輯]百濟故國長江曲。石灘明月閑幾年。野火燒原平如掌。時有觳觫耕菑田。我來構亭探勝景。萬景媚嫵爭來前。雲煙明滅蛟龍窟。山翠空濛浮遠天。白沙岸斷浦漵入。傑石邐迤橫江邊。扁舟南轉凡裊窕。石欄桂柱臨澄淵。石佛應見義慈代。唯有野鶴來參禪。憶昔唐將航海至。雄兵十萬鼓鼘鼘。都門一戰謾傾國。君王拱手被拘攣。神物慘惔亦不守。石上遺跡猶蜿蜒。落花巖下波浩蕩。白雲千載空悠然。
東人詩話曰。李正言爲詩。豪邁絶倫。
疏
[編輯]論辛旽疏
[編輯]臣等伏値三月十八日於殿內設文殊會。領都僉議辛旽。不坐宰臣之列。敢與殿下並坐。間不數尺。國人驚駭。罔不洶洶。夫禮所以辨上下定民志也。苟無禮焉。何以爲君臣。何以爲父子。何以爲國家乎。聖人制禮。嚴上下之分。謀深而慮遠也。竊見旽過蒙上恩。專國政而有無君之心。當初領都僉議判監察命下之日。法當朝服進謝。而半月不出。及進闕庭。膝不少屈。常騎馬出入紅門。與殿下並據胡床。在其家。宰相拜床下。皆坐待之。雖崔沆,金仁俊,林衍之所爲。亦未有如此者也。昔爲沙門。當置之度外。不必責其無禮。今爲宰相。名位已定。而敢失禮毀常若此。原究其由。必托以師傅之名。然兪升旦高王之師。鄭可臣德陵之傅。臣等未聞彼二人者敢若此也。李資謙。仁王之外祖。仁王謙讓。欲以祖孫之禮相見。畏公論而不敢。蓋君臣之分素定故也。是禮也自有君臣以來。亘萬古而不易。非旽與殿下之所得私也。旽是何人。敢自尊若此乎。洪範曰。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臣而有作福作威玉食。必害於家而凶於國。人用側頗僻。民用僣忒。是謂臣而僣上之權。則有位者皆不安其分。而小民化之。亦踰越其常也。旽作福作威。又與殿下抗禮。是國有兩君也。陵僣之至。驕慢成習。則有位者不安其分。小民踰越其常。可不畏哉。宋司馬光曰。紀綱不立。奸雄生心。然則禮不可不嚴。習不可不愼。若殿下必敬此人而民無災害。則髡其頭緇其服削其官。置之寺院而敬之。必用此人而國家平康。則裁抑其權。嚴上下之禮。以使之民志定矣。國難紓矣。且殿下以旽爲賢。自旽用事以來。陰陽失時。冬月而雷。黃霧四塞。彌旬日黑。子夜赤祲。天狗墮地。木氷太甚。淸明之後雨雹寒風。乾文屢變。山禽野獸。白日飛走於城中。旽之論道燮理功臣之號。果合於天地祖宗之意乎。臣等職在諫院。惜殿下相非其人。將取笑於四方。見譏於萬世。故不得嘿嘿。庶免不言之責。旣以言矣。敬聽所裁。
東人詩話曰。李正言平生慷慨不群。其論逆旽一疏。文章氣節。直與日月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