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第八批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的通知
閩政文〔2018〕218號
2018年9月7日
發布機關:福建省人民政府
第十批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2018-09-29. 
參見: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增補南外宗正司遺址等4處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批覆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岩仔洞遺址等252處(含7處合併保護單位)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保護範圍,已經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

各地、各有關單位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按照文物保護有關法律法規,全面加強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為文化強省和新福建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8年9月7日


(此件主動公開)

福建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

一、古遺址(11處)[編輯]

序號 名稱 年代 地址 簡介 保護範圍
1 岩仔洞遺址 新石器時代 將樂縣古鏞鎮梅花井村 1988年進行小規模試掘,獲取一批動物化石。2003年對岩仔洞遺址山頂區域進行小規模試掘,獲取豐富的新石器時代遺存。2014年對岩仔洞遺址進行正式考古發掘,發掘面積4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2座,溝1條,房址2座,十餘個灰坑、柱洞,以及陶、石、骨器千餘件和大量木炭樣品等。經碳十四測定,遺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 東至岩仔關溪,南至水田,西至車碓溪,北至公路。
2 祠堂後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 平潭縣北厝鎮北厝村林氏祠堂後山 遺址南北長100米,東西寬150米,面積約15000平方米。1958年在南坡半山坡上發現貝殼堆積文化層。2016年在山頂旱地斷面發現含貝殼文化層堆積,採集大量早於殼丘頭遺址的夾砂陶片和少量石器以及十多種海生貝殼等。經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7000-6500年。 東至山凹處,南至村道水泥路,西至北厝村林氏祠堂,北至山坡。
3 葫蘆山遺址 新石器至青銅時代 武夷山市興田鎮西郊村 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發現,遺址分布面積約4萬平方米。上世紀90年代,進行首次發掘。2014-2016年對該遺址進行多次考古發掘,發現包括墓葬、建築基址、窯址、燒坑、灰坑、灰溝、柱洞等遺蹟,以及各時期的陶器、原始瓷器、石器等遺物。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延續時間較長。遺址年代包括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是閩北地區先秦時期一處重要聚落遺址。 東至葫蘆山坡腳土路,南至葫蘆山坡腳土路,西至葫蘆山坡腳,北至西郊村通往楓坡村水泥路。
4 東花丘遺址 新石器至青銅時代 平潭縣平原鎮山顯美村南壟自然村 根據考古調查勘探,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出土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早期的夾砂陶、印紋硬陶等陶片以及石錛等石器,另有大量布局規整的柱洞遺蹟,表明東花丘遺址是一處從殼丘頭文化至黃土侖文化時期的史前聚落遺址。 東至斷坎處,南至公路下面50米,西至殼丘頭遺址東側壕溝,北至山坡頂部。
5 龜山遺址 新石器至青銅時代 平潭縣平原鎮上攀村 遺址南北長約520米,東西寬約250米,面積約13萬平方米。有貝殼文化層堆積,內含大量陶片石器等。經過探方試掘上部有成層陶片堆積,出土典型的黃土侖時期陶器;下部為貝殼層堆積,出土曇石山文化夾砂陶片。經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5500-3200年。 東至山腳,南至上攀村石頭厝,西至上攀村民居,北至兩山包交界處。
6 遼田尖窯址 青銅時代 德化縣三班鎮三班村、永春縣介福鄉紫美村 青銅時代斜坡式龍窯,出土物以原始瓷器為主,少量陶器。器型有尊、罐、缽、豆、紡輪等,器物胎呈灰色或黃白色。共發現八條窯爐遺蹟,火膛破壞嚴重,僅窯室與火膛交接處尚存兩段窯壁;窯室平面近似長方形,從前部向尾部逐漸收窄,前部內寬1.24米,中部內寬1.16米,尾部內寬1.11米。 遺址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
7 苦寨坑窯址 青銅時代 永春縣介福鄉紫美村 青銅時代斜坡式龍窯,出土物以原始瓷器為主,少量陶器。器型有尊、罐、缽、豆、紡輪等,器物胎呈灰色或黃白色。窯址分布面積約35000平方米,共揭露出9條龍窯遺蹟,面積約300平方米。窯爐結構分層次建造,下層窯爐廢棄後又在下層尾部建一個新窯爐,窯爐內壁寬約1.24米,殘長約3.84米,呈斜坡狀。 東、西、南各向外延伸30米,北至德化三班交界處。
8 碗碟墩窯址 將樂縣萬全鄉竹舟村八擔自然村 窯址主要分布於金溪北側以碗碟墩為中心的四座山坡上,窯址面積約35000平方米。主要產品有青瓷、青白瓷和醬釉瓷,器形有碗、碟、盞、執壺、穀倉罐、爐、盒、杯等,窯具有墊座、匣缽等。產品胎質潔白細膩者和青白釉帶乳濁者居多,亦有少量呈影青色。青釉瓷釉色以青黃、青綠為主,醬釉瓷以醬紅色、醬褐色為主,少量呈醬黑色。窯址年代為北宋中晚期至南宋。 東至三號窯址所在山坡的東側,南至金溪,西至二號窯址西側寺廟,北至四號窯址北面山坡。
9 遂應場銀礦遺址 政和縣嶺腰鄉錦屏村 分布於錦屏村東北的山谷間,銀礦採掘始於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封閉於正德十六年(1521)。宋隆興二年(1164)在銀礦設立坑冶轉運司,由官府督辦開採白銀,到明永樂年間(1403-1424),銀礦進入採掘的鼎盛時期。 以古銀洞最大洞口為中心,向東約500米至天池龍井至官坑一線,向南約120米至公路後山角,向西約200米至石門峽垂直一線,向北約200米至天峰山門(圓石門)一線。
10 寶豐銀場古礦業遺址 宋至明 周寧縣李墩鎮芹溪村,浦源鎮圍城底村、官司村、里源村、上洋村 開採於宋元祐年間(1087-1094),分布範圍達40多平方公里,涉及到兩個鄉鎮5個古村落。銀場遺存的礦硐多達220多口,已發現冶煉遺址及礦工的生活區遺蹟40多處、摩崖石刻2處、隆慶五年「奉撫案兩院禁示」碑一通,另外有大量用於碎石的石制磨盤和冶煉廢渣。該銀場遺址是研究古代礦業開採技術、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 分布於聖銀樓山四周已發現的220個古礦硐,各古礦硐周邊500米範圍內均為保護區;上洋村張彭八故居四周外牆各向外延伸20米。
11 屏山書院遺址 宋至清 武夷山市五夫鎮五一村府前自然村 遺址東西長110米,南北寬105米,面積為10000平方米,由前側驛道、四周圍牆和內部建築群基址組成,建築年代從南宋至清。屏山書院遺址為迄今國內為數不多經考古勘探證實的朱子文化史跡,為朱子文化研究提供實物資料。 東以最突出的東側圍牆向外10米,南向外延伸10米至紗帽山,西至西側圍牆外10米,北至北側驛道外10米。

二、古墓葬(4處)[編輯]

序號 名稱 年代 地址 簡介 保護範圍
12 羅從彥墓與特祠 宋、清 南平市延平區水南街道上地村、羅源村 墓坐南向北,平面呈「風」字,三級墓坪,占地面積261平方米。封土前尚余兩件梯形石碑座,明代碑刻《告羅豫章先生墓文》現藏於特祠內。特祠主祭羅從彥,明弘治年間(1488-1505)始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建。坐南向北,占地面積472.5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前牆、過雨亭、御書閣、大堂。御書閣上下兩層,大堂單層,屋面均作重檐歇山頂。羅從彥(1072-1135),字仲素,號豫章,著名理學家,與楊時、李侗、朱熹並稱「延平四賢」,著述頗豐,是閩學文化的創始人之一。 墓體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共寬16米,前至路,往後共深33米;特祠以圍牆為界,左右總寬16米,前後總長33米。
13 真德秀墓 南宋 浦城縣蓮塘鎮顏處村真處山 墓坐西北朝東南,平面呈「風」字形,二級墓坪,占地約2000平方米。墓依山而築,上世紀文革時期被破壞,後在原址上重修。真德秀(1178-1235),字希元,號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理學家。慶元五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拜參知政事,卒後贈銀青光祿大夫,諡文忠。學宗朱熹,創西山真氏學派,有《真文忠公集》。 墓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4 朱松墓 南宋 武夷山市上梅鄉地尾村寺門自然村 始建於宋紹興十四年(1144),原位於五夫里西塔山,宋乾道六年(1170)遷至白水鵝仔峰山下,後再遷於此。墓坐東向西,平面呈圓形,墓園占地面積800平方米。石墓室,墓室頂部用鵝卵石砌築圓形穹頂,穹頂直徑約為2.5米。墓冢前立墓碑一方, 碑面陰刻「顯祖朱獻靖公墓,朱凌拜立」。墓碑前設有祭台,祭台中央設有石拜墊、石香爐和石供桌。朱松(1097-1143),字喬年,號韋齋,朱熹之父,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宋重和元年進士,歷任政和縣尉、著作郎、吏部郎等職。因反對權相秦檜投降主張,貶任江西饒州知州(未赴),紹興十四年卒。以子熹貴,卒後贈通議大夫,封獻靖公。 墓園東至山腳,南、西、北向各向外延伸10米。
15 楊樹莊墓 民國 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盤山公路7公里處 墓依山而建,南向偏東21度,平面呈「風」字形,三合土夯築,五層墓埕,面寬22.77米,進深34米。封土前豎青石墓碑一方,墓裙飾高浮雕麒麟一對。 第一層墓埕正中有蔣介石贈送的塔狀銅香爐,爐身正面陰刻:「幼京上將,懋績豐功,蔣中正。」背面陰刻海軍船錨圖案。墓左側建影堂一座。楊樹莊(1882-1934),字幼京,侯官(今福州)人,為甲午烈士楊建洛的嗣子,歷任國民政府委員、海軍總司令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海軍部部長等職。 東至影堂外10米,南至守墓房外10米,西南至碑亭外10米,北至墓後公路。

三、古建築(117處)[編輯]

序號 名稱 年代 地址 簡介 保護範圍
16 武夷山閩贛古驛道與關隘 五代至南宋 武夷山市嵐谷鄉嶺陽村、洋莊鄉大安村、坑口村 由嶺陽關、分水關和溫林關古驛道與關隘組成。嶺陽關古驛道與關隘,始建於南宋,地處武夷山市嵐谷鄉嶺陽村地處閩贛交界處,接江西廣豐。分水關古驛道與關隘,始建於五代閩國,地處武夷山市洋莊鄉大安村地處閩贛交界處,接江西鉛山。溫林關古驛道與關隘,始建於南宋,地處武夷山市洋莊鄉坑口村閩贛交界,接江西鉛山。閩贛古驛道關隘遺址是研究萬里茶道線性文化遺產和武夷山古代交通、運輸、商業、關防、兵制、鋪驛制的重要實物資料。 嶺陽關古驛道關隘:古驛道路肩外各延伸10米。嶺陽關隘口:關牆兩側至山脊,南北各20米。溫林關古驛道:古驛道路肩外各延伸10米。溫林關隘口:關牆兩側至山脊,南北各20米。分水關隘口:關牆兩側至山脊外各延伸20米。大安嶺段古驛道:古驛道路肩外各延伸10米。黃蓮坑段古驛道:古驛道路肩外各延伸10米。孤魂總祭碑與孤魂祠:孤魂總祭碑與孤魂祠從本體各向外延伸10米。
17 通判泉 邵武市洪墩鎮尚讀村 泉井系南宋理學大儒何兌所築,因何兌曾任辰州通判,故鄉人名之曰「通判泉」。泉分五眼,依序為飲用水、洗菜、洗衣、洗污物等不同功能。井面以大石板鋪築,井眼長方形,面積分別為3.8、12.8、4.1、8及12.7平方米。井眼設計科學、合理, 至今村民仍自覺遵循,從不紊亂。 井台外沿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
18 白鶴嶺古官道 宋至民國 寧德市蕉城區蕉北街道繼光社區、蕉南街道中南社區、城南鎮嶺頭村、灣亭村 由時任寧德縣主簿的丁大全於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主持修建,歷代多次維修。古官道起於寧德舊縣西門,通往羅源,全長10公里,寬1.5~2.5米,蕉城境內現存相互連續的四段,均由石磴層層累砌而成。古官道沿途人文景觀豐富,尚存摩崖石刻、碑刻十九處,古橋二座,古亭遺址四處,以及鶴嶺寨、嶺頭隘門烽火台、界首關、界首烽火台等遺蹟。 現存四段古官道四面各向外延伸20米。
19 梅鶴古建築群 宋至民國 寧德市蕉城區虎貝鎮梅鶴村 包括三座橋(九跳橋、沉字橋、柳墘橋),一個門(石闕門),三處宮廟(車山宮、東嶽宮、林公宮),一處明代民居(十年廳),五處清代民居(方厝里、林居琫厝、林居清厝、林杜行厝、林贊幫厝),一處民國建築(後為知青點)等14處建築。九跳橋始建於宋,為三孔伸臂石樑橋,全長25米,寬2.4米。沉字橋又稱花橋,始建於宋崇寧五年(1106),清乾隆四十年(1775)及民國二十五年(1936)等數度重修,三孔石拱木廊橋,全長36米,廊屋面闊十一間,當心間做歇山頂橋亭。柳墘橋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為雙跨石樑柱橋,占地面積約11平方米。石闕門建於明代,占地面積20.5平方米,是用塊石相向壘砌的門牆,頂覆石牆帽,前方底部做須彌座,兩牆之間為石鋪地面,前方五步石階,門前地面鋪設拜石。車山宮建於清代,祀獵神車山公,面闊單間,擱檁式懸山頂,宮內外八字排列四塊石頭,象徵四牙,神案處有一塊紅色木板,象徵舌頭,寓意四牙鎮外姓。東嶽宮由門樓、敞廊、偏房以及三座並排的大殿組成,左側兩座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右側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各殿均為抬梁穿斗式木構架,面闊三間,懸山頂。林公宮始建於宋,原為娘奶宮,清咸豐七年(1857)重建後,改奉林公忠平侯王,單進合院式,主殿面闊三間,懸山頂。十年廳建於明代,清乾隆年間(1736-1795)重修,單進合院式民居,主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木構架,明間減中柱,懸山頂。方厝里、林居琫厝、林居清厝、林杜行厝、林贊幫厝等清代民居,均為單進合院式民居,外圍高大的夯土或匡斗青磚牆,主廳面闊三間,上下兩層,穿斗式木構架,大門、前廊、前披屋等處各類垂花柱、額枋雕刻精美。民國建築,即後來的知青點,為帶門樓的合院式民居,外門樓及主院落大門均做石質拱門,主院落為傳統做法。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0 石壁嶺古官道 宋至民國 寧德市蕉城區石後鄉石壁嶺 寧德古時通往西鄉及古田、屏南乃至閩北的交通要道,其開闢時間不晚於南宋,以其山體如石壁般筆直陡峭而得名。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邑人王天行採用火燒水攻之法,「遂成通途」。現存古道起於金涵鄉高乾村西,經石後鄉嶺尾村,越石壁嶺,過嶺店村,終抵石後鄉大嶺村,全長2.5公里。由石磴層層累砌而成,寬約1米,垂直落差達500餘米。古道沿線遺留着眾多的人文景觀,現尚存摩崖石刻「山高水長」、修路碑、古亭遺址、戰壕遺址等遺蹟。 古官道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1 龍興庵 元至清 華安縣馬坑鄉和春村 又稱龍興堂。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明、清有修。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平方米。坐東南向西北,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明、次間設兩縫抬梁式梁架,梢間設兩縫穿斗式梁架,用材碩大,法式簡潔。殿內設三個石構須彌座神台,凹堵石板鐫刻「X元十四年」銘文,並保存三座早期的石香爐。附屬文物和山橋又稱百日橋,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單孔石拱橋,橋長35米,橋邊尚存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和山橋記》殘碑一通。 龍興庵: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和山橋:橋體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2 九峰崇福堂 元至清 平和縣九峰鎮復興村 又名羅寨庵,始建於元末,明洪武四年(1371)擴建,清多次重修。坐東南朝西北,建築面積563平方米,占地面積約為6300平方米。由前殿、天井、主殿和廡廊組成。前殿明間內凹呈儀門建制,懸山頂。主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明間設兩縫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單檐歇山頂。堂內保存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重修崇福堂》碑記兩通、咸豐三年(1853)紀年款饕餮紋雙耳四獸足石香爐一座及清代木匾額四方。 東、南、北各向外延伸20米,向西延伸60米。
23 黃土關 元至清 邵武市金坑鄉金坑村 古稱黃土寨、黃土隘,南宋後為閩贛界關,稱王虎關,元代始設黃土寨巡司,明代石砌關牆,清代沿用並擴建,素稱「入閩之咽喉、贛之孔道」。關隘南北走向,以山體為基礎,雄踞山口,東護閩地,西御江西。關門當道而設,條石壘砌,拱券門頂,左右兩壁門栓眼保存完好。 東、南從現存黃土關牆向外延伸50米,西至古道,北至省道。
24 通駟橋 大田縣華興鄉杞溪村 建於明弘治九年(1496),單孔石拱廊屋橋,南北走向,橋長22.68米,寬6.44米,拱跨11.58米。橋屋為四柱九檁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9開間,40柱,當心間頂上疊澀出挑,依次抬升成多層圓錐狀藻井,上覆重檐歇山頂屋面,兩側設風雨板、欄杆和長條凳。 東、西各向外延伸20米,南、北各向外延伸10米。
25 銅山城牆 東山縣銅陵鎮公園社區 明洪武二十年(1387)築建。牆體為花崗岩壘砌,牆高2~5.5米,垣寬2~4米。北起西門兜,南至4號哨所,依山勢逶迤環繞,總長約855米。城牆內辟跑馬道,外設女牆雉堞,有東門、西門和北門三個城門。東門(晨曦門)為完整的月城形制,面闊12.8米,進深11.2米。歷史上,戚繼光、沈有容、鄭成功、施琅、陳化成等先後率部在此駐紮。 城牆牆基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6 銅陵黃道周故居 東山縣銅陵鎮公園社區菜園底224號 建於明初。坐東北朝西南,建築面積310平方米,合院式建築。主厝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硬山頂。門楣上懸「蘇峰拱秀」匾額,系當年黃道周親筆題書。明間為廳堂,後檐隔斷為龕台,龕內懸掛晚清民國時期所繪黃道周畫像。主厝東西側為面闊三間的護厝,南側以山牆圍合,中為內天井,有水井一口。明萬曆十三年(1585)二月,黃道周在此出生,至萬曆三十七年(1609)之前一直在此居住。黃道周(1585-1646),字幼元,號石齋,東山銅陵人,明末著名理學家、書法家、教育家、天文學家和愛國主義者。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7 廈王里孫氏民居 連江縣鳳城鎮八一六西路 建於明早期,為明湖廣道、浙江道監察御史孫欽及其兄孫鈞所建。坐北朝南,原為四進合院式民居,現存二、三進院落,占地面積1264平方米,一進門廳和四進花園已毀。二進院落由前廊、兩側披榭及正房大廳構成,大廳懸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九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後坡做假倒水屋面。三進為二層閣樓,面闊五間,進深九柱,穿斗式木構架。 建築四周外牆各向外延伸20米。
28 龍湖文廟櫺星門 明溪縣瀚仙鎮龍湖村 建於明弘治六年(1493),明萬曆十九年(1591)重修,坐南朝北,由並列三組石牌樓組成,石牌樓為雙柱單間沖頂式結構,石柱前後側設有抱鼓石,頂高5.02米,主樓額枋單面雕刻,上部浮雕雙龍戲珠,中部隸書陰刻「櫺星門」。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9 靖城文昌塔 南靖縣靖城鎮湖林村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始建,清兩次重修,為舊南靖縣治水口關鎖的標誌性建築。塔基直徑7.65米,邊長3.08米,周長25.35米。塔身通高21.9米,為七層八角形樓閣式密檐塔。一層為花崗岩條石擺砌,三合土夯築填心,內壁設有塔龕;二層以上逐層收分,並在不同方位開設拱門。塔內空心,為正方形,塔剎為葫蘆狀。塔內外現存歷代碑記三方,分別為明天啟六年(1626)貴州副使楊聯芳所撰建塔碑文勒石、清道光十六年(1836)知縣張嘉特氏玉峰德成撰《文昌塔碑記》、清同治四年(1865)《德政碑記》。 塔基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30 太平嶺相公塔 武平縣中山鎮新城村太平嶺自然村 建於明嘉靖三十年(1551),樓閣式磚塔,八角七層,中空,塔座邊長2.3米,牆厚1.5米,高17.4米。基座埋於地下,塔身從下往上逐層遞減,各層交錯開拱門,疊澀出檐,攢尖頂,葫蘆塔剎。塔身1至5層為空心,六、七層為實心。 以塔中心為圓心,半徑20米範圍。
31 雲川盧氏祖祠 龍巖市永定區坎市鎮後龍山 下祠始建於明弘治十年至十二年(1497-1499),上祠始建於明弘治十四年至十六年(1501-1503),坐東朝西,總占地面積2公頃,兩祠空間布局基本相同,左右並列分布,由旗杆石、池塘、院牆、院坪、下廳、中廳、上廳、後坡及兩側橫屋組成。外門樓均開在宗祠右側,中廳面闊三間,山牆擱檁式構架,懸山頂。 東至後圍牆外20米,至池塘外10米,南、北各至圍牆外10米。
32 長田義士祖祠 詔安縣金星鄉湖內村長田自然村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始建,為明代鄉賢沈胄專祠。坐西北朝東南,建築面積623平方米,由前廳、天井、主堂和廡廊組成「同」字形布局。前廳大門上置楷書 「義士祖祠」石匾,門楣兩側和明間保留早期的灰塑彩繪。主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懸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石柱為梭柱,上下收分,梁架和彩畫亦基本保留該祠早期的風貌。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33 崇德堂 明、清 南靖縣山城鎮六安村大厝里黃自然村 明崇禎十二年(1639)始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擴建,其後數次重修。坐西北朝東南,平面呈「同」字形布局,占地面積3413平方米,建築面積1353平方米。由門樓、內天井、前廳、兩側過水廊房、主堂和後圍屋組成,堂前有祠埕和半月形泮池,外牆立有石敢當,前廳為穿斗式木構架,主堂為抬梁式木構架,懸山頂。屋頂脊堵尚存清代脊飾。門樓內保留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的《祖祠會禁碑記》一通。 泮池東南岸向外延伸10米,祠堂後圍屋向外延伸15米,南北廂房各向外延伸12米。
34 後龍古建築群 明、清 屏南縣屏城鄉後龍村 由龍津橋、柏舟遺烈坊、張氏宗祠、慧光寺等四處古建築組成。龍津橋為木拱廊橋,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橋長33.5米,橋身東西走向,拱跨23米,橋屋面闊十三間,懸山頂,橋面鵝卵石鋪砌,橋頭天后宮為附屬文物。「柏舟遺烈」石牌坊,建於清道光十年(1830),坐北朝南,通高5米,兩柱一間三樓式,葫蘆頂剎,中嵌聖旨牌,橫匾中刻「柏舟遺烈」、左右各刻旌表內容,額坊浮雕精美圖案。張氏宗祠於清嘉慶六年(1802)重建,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有戲台、天井、大廳等,占地面積382.8平方米。大廳面闊三間,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慧光寺在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崇禎十六年(1643)及清代均有重修,主體建築正殿等保存明代建築特徵,現存門廳、天井、正殿等,占地面積551平方米。正殿硬山頂,面闊三間,抬梁穿斗式木構架,金柱、垂柱、瓜柱、枋、斗栱等造型規整。 龍津橋:橋兩端各向外延伸20米,橋上下游各向外延伸50米。柏舟遺烈坊: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張氏宗祠、慧光寺:建築四周圍牆各向外延伸10米。
35 壺南祠 明、清 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營邊村 坐北朝南,建築面積714平方米,由門廳、拜亭、正殿組成,抬梁穿斗混合式木結構,懸山頂。正殿面闊五間,進深2柱,主祀陳衷瑜夫子。祠中保存有古石浮雕鯉魚一塊、古聯板一對、明代陳子神位牌一塊、古匾額四塊、明益王題字「道紹三尼」蓋有「皇明帝胄」「益太子章」印樣一塊,還有樟木等古匾,以及明萬曆版本《林子三教正宗》36卷一套、《四書正義》一部四本、宗禎母后血(書)印《玉經》一部等古牌古籍。 建築四周圍牆各向外延伸10米。
36 東坑建築群 明、清 清流縣余朋鄉東坑村 由陳氏(宣瑞)祖屋、致懿堂、琢玉書院、思成堂、仰峰堂、臨水宮、「陳氏一門」木牌樓等七處古建築組成,是廟宇、書院、祠堂、民居、過街門樓等不同類型組成的建築群。陳氏(宣瑞)祖屋始建於清末,坐東朝西,總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由半月池、書院,花台,兩側橫屋組成,平面整體呈「凸」字形,正廳面闊七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致懿堂:又名陳氏(盛瑕)祖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坐東南朝西北,占地面積1270平方米,由半月池、門坪、門廊、前廳、天井及其左右廊、正廳組成,整體呈規整的矩形,正廳面闊五間,進深七柱,均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三面青磚空斗牆圍合,懸山頂。琢玉書院:又名翠禧祠,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系東坑第一所書院,坐東朝西,占地面積392.15平方米,由門坪、前廳、天井左廊、天井右側門頭房、正廳、配房組成,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柱,正中設神龕,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思成堂:又名桂圓書館,始建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幾經維修,坐西南朝東北,占地面積約609.59平方米,平面呈規整的矩形,由畔池、院牆、院坪、門廳、天井及左右廊、正廳、花台組成,正廳面闊五間,進深七柱,明間設神龕,供奉祖先神位,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仰峰堂:又稱姑婆庵,始建於明初,幾經維修,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約805.95平方米,建築呈規整的矩形,由山門、院牆、院坪、正廳、左右橫屋組成。臨水宮:清嘉慶十一年(1806)重建,坐西北朝東南,占地面積約262.38平方米,由門廳、天井、大殿及右側橫屋組成,門廳面闊七間,進深四柱,門廳中置四柱三間三樓式木牌門樓,檐下通層外挑五層如意斗拱;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陳氏一門」 木牌樓:始建於明隆慶五年(1571),清嘉慶丁已年(1797)重建,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33平方米,牌樓面闊三間,進深三柱,為八字形四柱三間三樓式木牌樓,主樓檐下通層外挑五層如意斗拱,四坡五脊歇山頂。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37 忠山古建築群 明、清 三明市三元區岩前鎮忠山村 由先賢祠、永興庵、楚山公祠、隆武橋、莊氏宗祠、陳家大院、莊述富民居等七座建築組成。先賢祠:始建於元至正年,清康熙年大修,坐東朝西,由院坪、下堂、邊廊、天井及上堂組成,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上堂面闊五間,進深六柱,上堂四根正金石柱為梭柱造,柱高4米,直徑近1米,柱礎為上、下兩節高浮雕的蓮瓣仰覆式樣,有明顯的元代建築風格。永興庵:始建於唐會昌年,清同治辛未年(1871)重修,由院坪、山門、前殿、天井、邊廊、大殿組成,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九柱,明間抬梁減中柱,懸山頂。楚山公祠: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坐東朝西,由院坪、護厝、門樓、下堂、天井、花廳、上堂、後堂組成,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隆武橋:始建於元至正年,明隆武年(1646)重修,橋身東西走向,通橋長37米,橋梁24米、東端引橋7米、西端引橋6米,三墩四孔石平梁橋。莊氏宗祠:始建於明正統己巳年(1449),明宗禎癸酉年(1633)重修,坐東朝西,由門樓、下堂、天井迴廊及上堂組成,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門樓為八字木構斗拱牌樓式,屋頂為四坡五脊頂,檐下以五層出挑如意斗拱承托出檐,上堂面闊五間,進深九柱,磚鋪地面,明間抬梁減中柱。陳家大院:建於清代,坐東朝西,由院坪、前堂、天井、迴廊、上堂組成,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正堂面闊三間,進深九柱,穿斗式單檐木構架,懸山頂,磚鋪地面。1934年,陳家大院為紅七軍團指揮部,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莊述富民居:建於清代,坐東向西,由院牆、下堂、天井、上堂等組成,建築面積約1505平方米。上堂面闊五間,進深八柱,穿斗式單檐木構架,懸山頂;1934年,莊述富民居為紅七軍團和紅九軍團戰地醫院所在地。附屬文物姜朝奉墓建於元代。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姜朝奉墓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
38 將軍堂建築群 明、清 永泰縣葛嶺鎮蒲邊村 由將軍堂、桃源宮組成。將軍堂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坐西向東,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50平方米,總面闊15.6米,總進深20.5米,由廟前通道(兼古驛道),門樓、天井、廊廡、正殿組成。桃源宮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占地面積396.6平方米,建築面積435.6平方米,由清乾隆石橋、高護坡、建宮碑刻、檐廊、宮門、戲台、觀樓、天井、正殿等組成。 將軍堂:東至後山建築物屋檐滴水外15米,南至排水溝,西至排水溝,北至農田。桃源宮:東至排水溝,南至小道,西至小溪,北至排水溝。
39 銅陵天后宮 明至清 東山縣銅陵鎮碼頭社區打鐵街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建,清嘉慶十七年(1816)、咸豐六年(1856)重修。坐西南朝東北,二進式布局,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58.5平方米。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硬山頂;主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歇山頂。前殿和主殿的明、次間均為明堂。天井設曲面石板橋為徑,兩側以過水廊房相連。前殿牆體以條石密縫擺砌,鑲嵌花鳥人物石雕,前廊梁架亦為石構斗拱。主殿殿內製安龍鳳石柱,形制奇巧。木構梁架描金繪彩,精雕細刻。宮內尚存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具呈閩銅船戶告示碑》一方。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40 纘德堂 明至清 華安縣華豐鎮大同中路 又名六官公祠堂,始建於明弘治九年(1496),明隆慶六年(1572)、清中期重修。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104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95平方米。由前廳、兩側過水廊房和主堂組成。前廳為儀門做法,明間內凹帶前廊,次間角柱上部浮雕花鳥人物。主堂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梁架保留有清代彩繪。正脊為透脊,中部制安陶紅花磚,脊堵內保留有清代脊飾。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41 王氏宗祠追來堂 明至清 南靖縣金山鎮水美村 明正德四年(1509)始建,清乾隆年間(1736-1796)重修。占地面積18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85平方米,由前廳、主堂、內天井和廊房組成。祠前曠埕西南側立三對石旗杆,祠內懸置明萬曆二十二年(1593)御賜「卓樹清標」匾額。前廳和主堂明、次間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梁架及斗拱、花板等多以雕刻、彩繪裝飾,正脊仍保留清代的剪瓷雕。附屬文物水美塔為同期建造的七層八角實心塔,通高8.9米。 王氏宗祠:向東延伸15米、向西延伸30米,南、北各向外延伸10米。水美塔:塔基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42 黃陽隘 明至清 壽寧縣坑底鄉長嶺村 始建於明弘治中期(1490-1500),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設閩浙界碑。隘牆東西走向,兩邊接小山;隘門下半部亂毛石壘砌基礎,上半部塊石錯縫交錯發券。拱門寬3米,拱高2.9米,進深6.3米;過道兩旁設有石凳,北面石牆中砌有一龕。隘碑現收藏於縣博物館,碑高1.4米,寬0.68米,厚0.15米,青石素面,正面刻「壽寧縣界」,背面刻「黃陽隘」。 隘口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
43 車嶺古道 明至清 壽寧縣斜灘鎮斜灘村、清源鄉陽尾村 明中葉形成,由明迄清歷代維修,是壽寧通往福寧府的重要古官道。古道自斜灘蜿蜒而上,相對高差658米,全長約10公里。山路用石塊隨地形鋪就,寬1到2米,沿途分布多處路亭、摩崖石刻、關隘,主要有車嶺關、一亭、「嶺峻雲深」石刻、二亭、三亭、四亭遺址、五亭遺址、「去思碑」石刻、平氛關、龍鳳亭等。 古道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
44 戴時宗祠堂 明至清 長泰縣武安鎮陶然園 又名「瞻依堂」,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清代重修。建築面積438平方米,坐西朝東,由前廳、天井、月台、兩側過水廊房和主堂組成,硬山頂。祠前有曠埕和泮池。前廳面闊五開間,進深兩間。主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前廳、主堂均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梁架、柱礎雕刻精美細膩。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45 陳氏宗祠瞻依堂 明至民國 長泰縣岩溪鎮甘寨村巷口社 始建於明,清、民國重修。坐西北向東南,占地面積2096平方米,建築面積594平方米,由祠埕、前廳、天井、廊房和主堂組成。祠埕分上下兩級,面層鋪設花崗岩石板,西側立兩副夾杆石旗杆。前廳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明間前廊部位內凹一架檁,為石仿木形式。主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式木構架,用材碩大,明間木質金柱為上下收分的梭柱,後廊內設木構龕台,描金繪彩。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46 龍院鄭氏民居 明、民國 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高湖村 始建於明代,坐西朝東,偏北,東西兩落並列。西落一進,為民國建築,東落二進,為明代中早期建築。西落面闊三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木構架,前後天井。東落前部設石板埕,一二進主廳均面闊五間,進深七柱,雙坡懸山頂。一進主廳設前通廊,明間廳堂為抬梁做法的井字梁架,為前軒廊為疊斗結構,廳內四椽栿上設駝墩疊斗,架平梁;前大小金柱間以丁頭栱接一斗三升承托屋架的做法極為獨特,其餘縫架均為穿斗做法,為福州地區典型的明代木結構形式。二進主廳前軒廊為疊斗結構,屋身均為穿斗式做法。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47 西陂林氏大宗祠 明、民國 龍巖市永定區高陂鎮西陂村 始建於元代初,明弘治十三年(1500)重建,民國十七年大修。坐西朝東,占地面積約7200平方米。沿中軸線自東而西依次為池塘、圍牆、前堂、天井、主堂及後山,帶兩側橫屋,外大門開在宗祠右側,主堂是山牆擱檁式結構,建築整體呈前低後高階梯式,懸山頂。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40米。
48 禾溪三仙橋 明、民國 周寧縣純池鎮禾溪村 原名澄明橋,因供祀「楊、柳、倪」三仙,故又名「三仙橋」。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民國六年(1917)重建廊屋,並加寬橋面,而拱架保持原樣。橋身呈西北--東南走向,長24.27米,淨跨18.25米。廊屋通道兩側設木條凳,中亭為重檐歇山頂,兩端太子亭為六角重檐攢尖頂;廊屋共有各式藻井7個,藻井彩繪、壁畫均繪製於民國九年。 東、西兩側至山腳,南至下游340米處,北至上游350米處。
49 梧龍林氏家廟 明至民國 東山縣西埔鎮梧龍村 又名「作求堂」,明永樂二年(1404)始建,嘉靖三十二年(1553)擴建,清康熙九年(1670)、民國二年(1913)重修,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396平方米,由前廳、主堂和廡廊組成。祠前有三合土曠埕和月眉形泮池,並立夾杆石旗杆一座。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主堂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前廳、主堂均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 東、西、南外牆各向外延伸20米,北面泮池南岸向外延伸10米。
50 珪後古建築群 明至民國 長泰縣岩溪鎮珪後村 由追遠堂、棣芬堂、葉文龍宅、普濟岩、樓仔厝、聚星堂、贈公祠、升厝等8處建築組成,分別為明代至民國年間修建。總占地面積約1836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6331平方米。其中追遠堂、棣芬堂、聚星堂和贈公祠為祠堂,葉文龍宅、樓仔厝、升厝為民居,普濟岩為廟宇。建築均為懸山頂或硬山頂燕尾脊屋面,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51 前山大外厝 柘榮縣城郊鄉前山村 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坐東北朝西南,由左、中、右三路大厝組成,通面闊68.51米,通進深62.620米,占地面積4290平方米。左、右路建築從前到後依次為門廳、前天井及廂房、前堂、中天井及廂房、中堂、後天井及廂房、後堂。中路建築由主屋及左、右附房組成,主屋從前到後依次為門樓、門廳、過廊、前堂、拜亭、門廳、過廊、後堂、防火屋組成。附屬文物有大厝左後側的「黃氏支祠」和右側的「黃氏宗祠」,占地面積1132平方米。 建築四周外牆各向外延伸20米。
52 修爵堂 永春縣桃城鎮留安社區281號 始建於唐代,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擴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部分被倭寇焚毀,清乾隆丁巳年(1737)重修,占地面積1257.12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門庭、下正門、天井、廂房、正廳、後軒、後院、銀房、過水廊等組成,門庭有旗杆、日月井。五代清源節度使、晉江王留從效和侍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丞相留正,皆出生於此。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53 湖頭大成祖宇 安溪縣湖頭鎮橫山村 始建於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重建。由前進、中進、後進三個部分及走廊和兩個天井組成的合院式建築。寬23米,進深46米,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後進是主體建築。祖宇整體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精雕細琢,渾然一體。 向東延伸20米,向西延伸50米,向南延伸20米,向北延伸50米。
54 湖頭李氏宅祠建築 安溪縣湖頭鎮湖二村、湖三村 由世家大厝、六房小宗、二衙大厝、三衙大厝、四衙大厝(含宗興堂)、李氏家廟與景新堂組成。景新堂建於清末,其他均建於清早期。宅、祠均坐北朝南,合院式建築。各單體建築多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燕尾脊。建築裝飾精美,題材豐富,做工十分考究。 各單體建築四周外牆各向外延伸20米。
55 儒洲庵 大田縣濟陽鄉大儒村 始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清乾隆六年(1741)重建,為寺廟、祠堂結合的建築。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為224.88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47.73平方米,由外門樓、院坪、圍牆、正殿、配殿組成。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七柱,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56 富衍堂 大田縣均溪鎮周田村 始建於南宋紹興丙辰年(1136),清中期重建,幾經維修。坐西朝東,建築面積572平方米,由半月池、院坪、兩側耳房、正堂及化胎、護厝組成。正堂面闊九間,進深八柱,穿斗式木構架,三合土地面,懸山頂。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57 聖泉岩 大田縣吳山鄉陽春村 又名聖泉寺、葫蘆岩,現存建築建於康熙甲子年(1684)。坐南朝北,建築面積為146.84平方米。整體為一進一堂式廟宇建築,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八柱,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內設神龕,主要供奉「陳公祖師」等。 台明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58 大興堡 德化縣三班鎮三班村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始建,坐北朝南,土木石結構的土堡。平面呈長方形,城牆東西長為61.5米,南北寬為49.7米,高為10.2米,建築面積約3057平方米,占地4036平方米。東西各有一青石拱門,兩門均有內外2道厚達20厘米的木門,東北、西南隅有對稱的譙樓。堡內主體建築為兩座相向的二層九開間閣樓,中間有橫貫東西的鵝卵石道。北樓為主樓,面闊38.42米,進深10.33米;南樓面闊38.12米,進深10.46米。中部上下兩層各有面積20多平方米的廳堂,全堡共有240間房間,環繞城垣四周有雙層倚樓及寬度1米多的跑馬道。 堡牆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
59 永革橋 清、民國 德化縣上涌鎮曾坂村 又名山茶橋、永壽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74),橋呈南北走向,廊屋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雙坡懸山頂屋面,橋墩為花崗岩砌就,橋面原為五節連接的木板,長度30多米,經常被洪水衝垮。1948年民眾捐資,邀請名匠設計施工,設計圖樣以壽寧縣廊橋形制為基礎,建成後的橋長26.95米、寬3.82米、橋身高6.5米、拱跨19.15米,兩端石台階連接村道。拱架由縱橫交錯的杉木杆件搭接而成,全橋不用一根鉚釘連接。橋上架設屋亭,橋身兩翼有兩層雨披,內設木凳。 橋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60 厚德堡 德化縣水口鎮祥光村 建於清中期,依山而建,前低後高,整體呈長方形布局,東西長47.65米,南北長50.24米,外牆高約5米,由石埕、堡牆、下廳、天井、廂房、走廊、排水通道等組成,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石拱門高3.27米,門額上鐫刻着「厚德」兩個渾厚遒勁的楷書。堡內有三進五開間全木結構、單檐硬山頂、穿斗式帶廂房結構的三層樓房,後軒周匝用木欄杆圍護。樓房與廂房之間有寬2.39米的環堡排水通道。靠堡牆內側設貫通式跑馬道,周長約300米、寬約3米。堡前有旗杆石,堡外牆正面開一座大門,側翼一個小門。堡正面兩側各有角樓一座,全堡底層不開窗戶,頂層開設有柵欄窗櫺的小窗。 堡牆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61 朱紫坊張鈺哲故居 福州市鼓樓區芙蓉弄 建於清道光年間(1820-1850),坐西朝東,單進合院式民居。主廳原面闊五間,進深五柱,現僅存明間及北側次間和梢間三個開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木構架,雙坡硬山頂。朝街雙扇大門,門內為縱向天井。主廳前右側設一小披榭,天文學家張鈺哲出生成長於此。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62 路通橋 福州市台江區路通街 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清代重修。南北走向的石構拱橋,二墩三孔不等跨,船形橋墩。橋全長30.7米,寬3.6米,橋頭兩端鋪設石階。橋北有高2.76米,寬0.83米,厚0.17米,清道光己丑年(1829),立「路通古蹟」修橋碑記一方。 橋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63 河口萬壽橋 福州市台江區萬壽路 始建於清康熙七年,橋呈東西走向,全長34.9米,寬3米,船形橋墩,二墩三孔伸臂石樑橋,中孔升高,利於行船。琉球國進貢船曾在此停泊上岸,是中琉關係重要史跡。 橋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64 美玉堂連史紙作坊舊址 連城縣姑田鎮上堡村豐頭自然村 建於康熙三十年(1715),利用當地豐富的水利資源,依山而建紙寮,依水建水碓寮。舊址由制料坯炊、碓寮房、紙寮房等組成,占地面積約1120平方米。作坊舊址大部分是石構建築,是竹絲製作、蒸煮黃坯、天然漂白、撈紙烘焙等一套完整造紙工序的作坊,為研究我國南方古代造紙技術發展提供了實物資料。 東至溪邊,南至菜地,西至水溝,北至水田內。
65 豐圖宗祠建築群 連城縣廟前鎮豐圖下村 由泰孚公祠、翠岩公祠、含山公祠等三處建築組成。泰孚公祠:建於清末,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1782平方米,建築面積650平方米,由院坪、下廳、上廳、橫屋組成。下廳前檐帶前廊,中間設有四柱三間三樓式木牌樓,上下廳均面闊三間,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三合土地面。述光堂為泰孚公祠的附屬建築,建築面積1010平方米。翠岩公祠:建於清末,由愛存堂和友恭堂組成,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2507平方米,建築面積1794平方米。含山公祠:又稱含山堂,建於清末,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70平方米,由門樓、內院坪、門廳、下廳、上廳、橫屋、後圍屋等組成。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66 采陔公祠 連城縣廟前鎮廟上村 建於清代,坐南向北,占地面積約4865平方米,建築面積4311平方米。公祠前落為斯馨堂、後落為聚歡堂。斯馨堂由門坪、門樓、門頭房,院坪、石構牌樓、下廳、上廳及兩側橫屋組成;聚歡堂由門坪、門樓、門頭房、圍屋、院坪、下廳、中廳、上廳及兩側橫屋組成。建築做工考究,雕飾精美。 四周圍牆各向外延伸10米。
67 廟上江氏家廟 連城縣廟前鎮廟上村 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幾經維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積約1480平方米,建築面積585平方米,由門樓、門頭房、院坪、正落下廳、上廳及橫屋組成。外門樓呈八字形四柱三間三樓式,上下廳均面闊五間,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1944年,下廳前後檐木柱、上廳的金柱改建為方形磚柱,下廳前檐牆改建西式磚砌牌樓。 院牆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
68 張氏民居思源堂 連城縣新泉鎮北村 建於清咸豐年間(1851-1861),坐東向西,總面闊51.55米,總進深39.08米,建築面積1338平方米,由圍牆、雨坪、門樓、門廳、天井、中廳、天井、上廳及兩側橫屋組成。上廳面闊五間,進深四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三合土地面。思源堂為張南生將軍故居。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69 竹貫觀音庵 龍巖市新羅區萬安鎮竹貫村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1934年局部維修。樓閣式建築,坐南朝北,占地100平方米,總高15米,平面呈四邊形,面闊3間,進深6米,四周帶迴廊,明間上覆圓形螺旋狀藻井天花。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70 西陂培荊堂 龍巖市永定區高陂鎮西陂村 府第式土樓,又稱五鳳樓,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幾經維修,坐西朝東,占地面積6950平方米,兩進三落廊院式帶左右橫屋。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為圍牆、雨坪、門廳、天井、中廳、中天井、正樓。外大門設在東北角,門樓燕尾脊歇山頂,中廳面闊三間,山牆擱檁式構架,屋面三段脊,歇山頂。正樓高四層,每層一廳九間,歇山頂。整體建築呈前低後高,地面亦呈階梯式升高。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71 良山洪氏民居 南安市英都鎮良山村坂埔自然村 洪氏民居由頂點金、封君祠、思源居、若蓮居等建築組成,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磚石木構築,均為典型的閩南傳統建築。頂點金:坐東朝西,由水池、石埕、下落、天井暨兩廂、上落、南護厝、北護厝、棋盤厝等組成,建築面積750平方米,主座面闊五間,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封君祠:坐東南朝西北,由磚埕、下落、天井暨兩廊、上落等組成,建築面積254平方米,主座面闊五間,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思源居:坐西南朝東北,由磚埕、下落、天井暨兩廊、上落、南護厝等組成,建築面積252平方米。主座面闊五間,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若蓮居:坐西北朝東南,由磚埕、下落、前天井暨兩廂、上落、後天井暨兩廂、後落、西護厝等組成,建築面積568平方米,主座面闊五間,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良山洪氏民居 「如弓如尺」,整體格局保存較好。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72 梅林翠玉軒 南靖縣梅林鎮梅林村 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為梅林魏氏族人興辦的社學私塾。坐南朝北,建築面積320平方米,由前廳、主堂和東西兩側廂房組成。前廳和主堂相向而建,中部設軒亭相連。前廳前廊內凹,大門門楣上置匾額,為灰塑,兩側彩繪漁樵耕讀圖。軒亭為兩縫梁架,卷棚頂。主堂面闊五間,各開間均為山牆直接承檁,前廊部位設挑檐斗拱,懸山頂。主堂一二進明間為學堂,中廳次、梢間為教師起居室;前廳次、梢間和東西廂房為教室和伙房。建築功能分明,具有古代社學私塾的規制和特色。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73 山下蕭氏宗祠 南靖縣書洋鎮書洋村山下自然村 由書山祠和乾源祠組成,兩祠毗鄰,均坐東朝西。祠前辟半月池,樹立三對石旗杆,祠後有化胎和風水林。書山祠始建於明隆慶六年(1572),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重修,占地面積1960平方米,建築面積798平方米;乾源祠始建於清中葉,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占地面積約840平方米,建築面積422.8平方米。兩祠均由前廳、主堂、內天井和廊房組成,呈兩進帶兩廂布局,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梁架、斗拱及花板等木構多以雕刻、彩繪等裝飾。該祠系漳州、台灣及海內外各地書山派蕭氏族人的祖祠。 泮池西岸向外延伸20米,兩祠主堂後牆向外延伸20米,兩祠南北廂房各向外延伸10米。
74 峽陽百忍堂 南平市延平區峽陽鎮將軍街 即峽陽張氏宗祠,始建於明末清初,清乾隆年間(1736-1795)重建。沿中軸線依次有門埕、門樓、門廳(帶戲台)、天井、大廳。門樓為四柱三間三山跌落牌坊式,磚雕精美;大門內額與門後清代壁畫彩繪保存較好,牆面嵌有「分縣讞語」「縣正堂秦審語」碑等。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75 東山柳州祠 寧德市蕉城區洋中鎮東山村 又稱忠節大夫祠,始建於南宋,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光緒十三年(1887)建戲台。坐東朝西,占地面積788平方米,由門樓、前天井及兩側廊廡、下廳、後天井、上廳和祠右側的戲台等組成。下廳硬山頂,穿斗式木構架,面闊五門,進深七間,兩側幾字形封火山牆。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76 南山下寧宅 寧化縣水茜鎮南山下村 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坐南朝北,呈矩形排列,由半月池、門樓、前院、下廳、中天井及兩廂廳、上廳、後院、化胎及三列橫屋等組成,總占地面積為4900平方米。上廳面闊五間,進深七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雙坡面屋頂配以封火牆圍合。 東北至宅前小溪,東南至南山東北坡,西南至南山山頂,西北至村道路。
77 黃田土樓群 平和縣九峰鎮黃田村 由詠春樓、聯輝樓、聚順堂、龍見樓、衍慶樓等5座土樓組成。建造年代從清康熙年間(1662-1722)延續到清後期,為黃田曾氏族人合力興建,占地面積約14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6436平方米。其中,詠春樓為單元式圓角方樓,聯輝樓、聚順堂為單元式直角方樓,龍見樓、衍慶樓為單元式圓樓。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78 前山胡氏家祠 平和縣南勝鎮前山村樹下自然村 又名紅瓦祠堂,明代始建,清初重建。坐西朝東,平面呈矩形布局,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45平方米,由門廳、中天井、左右廊及大廳等組成,土木結構,懸山頂。大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插梁式木構架,整體裝飾亦涵蓋木雕、石雕、彩畫、泥塑及剪粘等多種工藝。 向東延伸15米,向南延伸10米,向西延伸10米,向北延伸20米。
79 埔坪林氏宗祠建築群 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 由花磚宗祠、林氏大宗、龍頭宗祠和綏豐宗祠組成。宗祠分前後兩排排列,前排為綏豐宗祠,後排由東往西依次為花磚宗祠、龍頭宗祠、林氏大宗。其中林氏大宗始建於清順治年間(1644-1661),以後陸續建設其他三座宗祠,占地面積1292.22平方米,建築面積829.18平方米。建築群坐北朝南偏東,均為兩落一進合院,懸山頂。清光緒十九年(1893),台灣霧峰林家林朝棟等回鄉祭祖,立有「奇昴公祀田」碑記一通。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80 紅衛林氏民居 平潭縣平原鎮紅衛村 坐東朝西,由南向北分為左、中、右三個院落。右院落曾經為當鋪;中落分前、後厝,均為合院式,面闊三間,穿斗式木構架,雕刻、楹聯繁多而精美;左落為前後兩進。附屬文物包括星樓學校和水井。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81 獅亭昭惠新宮 莆田市涵江區白沙鎮獅亭村利坪自然村 始建清乾隆元年(1736),現存建築為光緒十七年(1891)重建。坐西南朝東北,通面闊五間15.1米,通進深16.6米,占地面積250.7平方米,為前殿、天井、左右廊廡和正殿組成的二進廊院式建築。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三柱八檁,帶前廊;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柱八檁。宮內存清代壁畫十幅,清陳寶琛題聯兩對。 東北至埕外沿5米,西北至果地外5米,西南至山地外5米,東南至戲台後沿外5米。
82 鳳門林氏大厝 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江口社區劉井村鳳門巷 俗稱「百廿間」,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坐西南朝東北,通面闊66.09米,通進深72.24米,占地面積3915平方米,為五進合院式建築。主屋面闊五間,前後五進,三、五進間均有門屏、天井相隔。宗祠面闊三間,前後三進,進間以八扇花格門屏、天井相隔。主屋及祠堂均為懸山頂,穿斗式木構架,用材較大,雕刻精美。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至村道。
83 雁陣宮 莆田市涵江區三江口鎮鰲山村岐頭自然村 又名岩潯宮,昭靈祖廟。始建於宋代,明重建,清代重修,近代又修。坐東北朝西南,通面闊七間25.3米,通進深23.6米,占地面積597平方米,為二進廊院式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埕、門廳、天井、主殿。主殿面闊七間,進深五柱,懸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主殿前天井兩側為卷棚式廊廡,廊廡兩側為小天井。宮內主祀三殿真君和宋忠佑侯陳應功。 東北至山門外10米,西南至埕外沿外10米,西北至登灜閣外10米,東南至葆光泉外10米。
84 赤石宮 莆田市涵江區莊邊鎮尚書橋村新村自然村 始建於宋代,現存建築為清道光六年(1826)重建,坐西朝東(偏南),面闊五間15.9米,進深17米,占地面積270.3平方米,為二進廊院式建築,由山門、天井、左右廊廡和正殿組成。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三柱7檁帶前廊,後檐石柱浮雕八仙人物。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9檁,前檐立園雕盤龍雙石柱。柁墩、雀替浮雕牡丹等花卉,基本完整保存清代建築風格。尚書橋為附屬文物。 赤石宮: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尚書橋:橋兩端各外延10米;上下游各外沿50米。
85 大成古厝 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肖厝村 始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由蕭繼光興建「大成碼頭」同時建設三座大厝。大成古厝由三座大厝、雙護厝和厝前大石埕、磚埕組成,是集店鋪、倉庫、碼頭於一身的小城堡。大成古厝坐西朝東,背山面海,海水漲潮時距古厝前埕地面僅兩三米,極便於裝卸貨物。大成古厝南北總長85.35米,東西總長32.13米,總面積2390.20平方米。三座大厝均為石砌基礎,紅磚、花崗岩砌築外牆,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燕尾式屋脊。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86 山腰莊氏古民居 泉州市泉港區山腰街道埭港村委會石橋自然村 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6),由山腰莊氏十五世祖莊大勛、莊大東堂兄弟,歷時三年建造而成。由東座大厝、西座大厝、北座大厝及文武館組合而成,總占地3292.6平方米。三座大厝整體坐北朝南、布局嚴謹、錯落有序,工藝精美,雄偉壯觀。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87 鼓浪嶼大夫第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清嘉慶元年(1769),坐西南朝東北,由前、後兩落大厝及左右護厝組成,是一幢典型的閩南傳統紅磚民居,總面寬25米,通進深20米。前落大厝面闊3間,前為橫向檐廊,中為廳堂,兩側邊房,硬山頂,燕尾脊;後落大厝面闊3間,進深2間,硬山頂,燕尾脊。左右護厝面闊6間,進深1間,各為相對獨立的小房廳。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88 鼓浪嶼黃氏小宗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清代,為坐西南朝東北的小合院,院內包括居中的祠堂建築和後院的平房,左、右弄巷,四周貫通。前院牆中部開院門,花崗岩門框上保留原有石匾「黃氏小宗」,院落總面寬12米,通進深22米,占地面積約264平方米。祠堂為閩南傳統磚木結構的古厝形式,面闊3間7米,進深2間8米,前為橫向檐廊,並有左、右二根挑檐柱,柱下有雕花石柱礎;廳堂為抬梁式木構架,硬山頂,燕尾脊。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89 鼓浪嶼日光岩寺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昔稱「蓮花庵」,因該石室以巨石為頂,俗稱「一片瓦」,又稱「圓通殿」,清代重建。石室坐西朝東,洞口依託岩石建成古建築形式的大門,以方石柱和木構梁架承托,屋頂為琉璃瓦歇山頂,洞口外連建有卷棚頂拜亭,殿內供奉觀音菩薩。日光岩寺是鼓浪嶼島上小巧精緻的寺廟,歷代高僧不斷,弘一法師曾在此閉關8個月,校點四分律等。 東至晃岩路,西、南至日光岩遊覽區,北至瞰青別墅保護線。
90 鼓浪嶼三丘田碼頭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現存花崗岩石階碼頭一處,連建於駁岸邊,呈向下逐級延伸的石階狀,漲潮時海水可達石階碼頭頂部,便於船隻靠岸搬運貨物。由花崗岩條石橫向鋪砌,寬約4.5米,長約10米,落差約4-5米。 東至環島路駁岸及碼頭建築本體外10米,西至延平路,南至三丘田旅遊碼頭大門外10米,北至三丘田旅遊碼頭大門。
91 鼓浪嶼四落大厝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由於從東北方向向日光岩望去,從低到高依次橫列着四棟古厝,故稱「四落大厝」。大厝坐西南朝東北,前部分為前、後二落大厝組成的四合院,中有天井,大厝東側建護厝,前有庭院,西側建小亭,院牆正面開設單間卷棚頂小院門。後部分也是相對獨立的由前、後二落大厝組成的四合院,中有天井,東側護厝民國時加建為二層小樓。此建築為典型的閩南傳統紅磚民居,磚石木結構,紅磚外牆,硬山頂,天井兩側均建廂房。建築採用閩南民居常見的裝飾,牆體有錢紋拼磚圖案,水車堵有灰塑彩繪手法製作的山水圖,廊道兩端的牆體上有螭龍紋灰塑裝飾等。 東至中華路,北至海壇路,南至虎巷,西至中華路19號建筑西面邊界。
92 鼓浪嶼種德宮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始建於明代,清咸豐年間(1851-1861)遷於內厝澳今址重建,是目前鼓浪嶼島上僅存的祀奉保生大帝的民間信仰宮廟。該建築是一座三門兩進殿宇,坐北朝南,前殿面闊1間,進深1間,平開三門,大門懸掛「種德宮」木匾,後殿為單間,山牆擱檁,硬山頂,前、後殿之間連接卷棚屋頂。 東至內厝澳路,南由建築本體外延30米,西、北至建築本體外延20米。
93 廬豐天后宮 上杭縣廬豐畲族鄉豐濟村 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奉祀海神媽祖。坐南朝北,通面闊32米,通進深25米,占地約12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門廳、拜亭、大殿,兩側帶護厝。大殿面闊3間,進深3柱,穿斗式木構架,重檐歇山頂。宮內彩繪壁畫紋飾多樣,斗拱別致美觀,木樑架雕花漆繪,石柱礎形制雕飾各異。1926年上杭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在此成立。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94 廬豐藍氏家廟 上杭縣廬豐畲族鄉豐濟村青頭坪自然村 又稱東山祠,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坐東南朝西北,占地2968平方米,建築面積959平方米,由主堂、東橫屋、西橫屋、院門、禾坪、化胎等部分組成。中軸線自西北向東南依次為門樓、下堂、天井及兩廊、上堂。四柱三間五樓式石牌樓中間石刻「恩榮」二字,下刻「藍氏家廟」,大門左右兩側配置石獅、石鼓各一對。上堂面闊五間,進深四柱,廳堂為抬梁式木構架帶前廊後軒,懸山頂,三川式鏤空屋脊,堂後築半月形化胎。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95 黃坑天后宮 上杭縣南陽鎮黃坑村 始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坐東朝西,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放生池、雨坪,下廳、天井,上廳,北側建有南山亭,南側建有橫屋開五間。橫屋外建有五穀仙廟,於道光壬寅年(1842)建,面積29平方米。上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南山亭和五穀仙廟為附屬建築。 東側滴水向外延伸10米,南側五穀仙廟滴水向外延伸10米,西側大門向外延伸60米,北側南山亭向外延伸10米。
96 院田古建築群 上杭縣太拔鎮院田村 由「奠攸居」「生氣盤郁」「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氣遙臨」「凌霄閣」共六處建築組成。「奠攸居」「生氣盤郁」「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氣遙臨」主要以清代傳統建築風格為主,整個建築為土木結構,臨水而建,建築布局大多為二進三落三開間左右帶護厝,門樓一般開在主厝兩側,中軸線上依次為院牆、院坪、門廳、前天井、中廳、後天井及後樓組成。門廳一般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抬梁式木構架,懸山頂;中廳和後樓均面闊三間,山牆擱檁,懸山頂,後樓多為兩層磚木結構,且二層設木環廊,歇山頂。「凌霄閣」又名「八角樓」,建於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坐西南朝東北,樓閣式,土木結構,抬梁式木構架,樓閣七層高20.4米,呈八角形,層層上收,塔頂為八角攢尖葫蘆寶頂,底層邊長3米,閣二層有迴廊欄杆環繞,樓閣外牆留有清代文人墨寶。 「奠攸居」:東至院門外15米,西至橫屋後檐牆外10米,南至儒溪南岸,北至後檐牆外10 米。「生氣盤郁」「迎川至」「廓有其容」東至「廓有其容」橫屋後檐牆外15米,西至「生氣盤郁」橫屋後檐牆外10米,南至後檐牆外村路,北至儒溪北岸。「瑞氣遙臨」:東至橫屋後檐牆外10米,西至橫屋後檐牆外15米,南至後檐牆外10 米,北至儒溪北岸。凌霄閣:東至儒溪東岸,南至儒溪南岸,西至西側村路,北至太保廟。
97 崇真觀 武平縣平川鎮紅東村 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及清代多次維修,現存為清代建築。坐東朝西,通面闊10米,通進深 38.4米,面積384平方米。中軸線自西向東依次為門樓、前廳、正廳。門樓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石牌樓,高6.7米,門額陰刻「崇真觀」,下端有浮雕雙龍戲珠和雙獅戲球;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歇山頂。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98 永平竹苞松茂 武平縣永平鎮帽村村 又名德茂公祠,建於清道光初年,坐西朝東,布局為三堂六擺,由主堂、兩側二排橫屋、院坪和池塘等組成,占地面積約38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下堂、前天井、中堂、後天井、後堂。下堂中設門樓,面闊三間,進深三柱;中堂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後堂面闊三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竹苞松茂規模宏大,布局井然有序,木雕、磚雕以精緻見長。1934年3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粵贛軍區第三分區獨立團指揮機關就設在此廳堂,現還保留完好的紅軍標語。 建築四周圍牆各向外延伸10米。
99 城中樹德橋 武平縣中山鎮城中村 建於清代,幾經修繕,橋身東南--西北走向,全長72米,寬3.56米,占地面積256平方米,為五墩六孔(原為六墩七孔)石構拱橋,孔跨6.63~19.8米,其中第三孔跨19.8米,是武平縣古橋中孔跨度最大的一座。 橋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00 朱子社倉 武夷山市五夫鎮五一村 原名五夫社倉,初建於南宋乾道七年(1171),是由朱熹首創並命名的民辦社倉,歷代改建,現存主體為清代建築。坐東南朝西北,通面闊17.6米,總進深23米,總面積402平方米。由大門、門屋、天井、廳堂、兩側倉儲用房等組成,雙坡面懸山頂,穿斗式木構架,外部圍護夯土牆。 東、南、北牆體各向外延伸20米,西向外延伸30米。
101 興賢書院 武夷山市五夫鎮興賢村 始建於宋,由朱熹啟蒙老師胡憲構築,初為鄉學,元代毀於兵燹,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重建。書院坐西朝東,現存面積252平方米,由大門、前廳、天井、大廳等組成,磚木結構,硬山頂,磚、木、石雕及彩繪裝飾等較為精美。 東至路邊水溝外20米,南、西、北各至牆體外20米。
102 城內林氏宗祠 仙遊縣城內濟川巷31號 始建於宋政和三年(1113),清代重建,坐北朝南(偏西),通面闊39.72米,通進深36.06米,建築面積1432.3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前廳,天井、左右廡廊、正廳、左右護厝。前廳面闊五間,進深十五檁,懸山頂,抬梁穿斗式木結構;正廳面闊五間,進深十八檁,懸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整棟建築的木柱、梁、枋用材碩大。兩邊護厝均面闊八間,各設四個小天井。大小天井共九個,中軸線上大天井長9.36米,寬12.34米。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03 東門糾察廟 仙遊縣東門街廟裡巷 又稱玄都糾察,奉祀糾察尊王,配祀媽祖、齊天大聖。始建於明代,清咸豐元年(1851)重建。坐東南朝西北,通面闊16米,通進深42.3米,總面積676.8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磚埕、前殿、天井、左右廡廊、正殿。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五檁;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十一檁,明間抬梁式木構架,懸山頂。駝峰、枋雕花與斗拱、雀替均有彩繪貼金。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04 劍山楊泗宮 仙遊縣度尾鎮劍山村 又稱錦鳳壇,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坐東朝西,通面闊9.3米,通進深18.6米,占地面積172.98平方米,為單進廊院式建築。沿中軸線依次為前殿,天井、左右廡廊、正殿。前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檁;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十一檁,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宮內的石柱、石門以及牆壁角柱上雕刻着龍、花鳥、人物、樓閣亭榭等浮雕。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05 礪山南潮宮 仙遊縣度尾鎮礪山村度西自然村 清乾隆己酉年(1789)建,嘉慶甲子年(1804)重修。坐西南朝東北,通面闊27.1米,通進深17.2米,占地面積466.12平方米,為單進廊院式建築。宮中主要奉祀田公元帥、三聖天書、楊公大使諸神。沿中軸線依次為磚埕、前殿、天井、左右廡廊、正殿及左右配殿。前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檁;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九檁,抬梁式土木混合結構,懸山頂。駝峰、枋等構件雕刻花卉、人物等紋樣。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06 東石土樓 仙遊縣園莊鎮東石村 方形土樓,坐北向南,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長21米,寬20.8米,面積437平方米。樓高三層,中設天井,一樓共8個房間、二樓10個房間,三樓作為廳堂,不設房間。土樓東、南各開一門,牆體由三合土夯築而成,底層牆厚1.24米,二、三層牆厚0.9米。一層不開窗,二層共開窗8個,三層開窗20個,所有門窗用青石雕刻,堅固美觀,窗戶邊開槍眼,全樓共有78個槍眼。 東至鄭瑞豹厝界,西至公路界,南至鄰房外牆,北至鄭發榮厝界。
107 侯龍書院 永春縣吾峰鎮侯龍村 由竹園齋和桂軒書齋組成。竹園齋建於乾隆三年(1738),嘉慶年間(1796-1820)建「桂軒」書齋,形成一座園林式書院。原有十八廳,現存上下廳、兩廂廳、東西廳、階下兩廳、孔子廳、桂軒兩側廳。院裡有一方池塘,池上架構石橋。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08 撫市天后宮 永定區撫市鎮社前村 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幾經維修,坐西南向東北,占地面積2420平方米,建築面積1296平方米,兩進三落兩廡四天井單層土木結構,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為照壁、院坪、中門、門廳及戲台、內坪、中廳、天井、正廳、後花園、後圍牆。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歇山頂,桁架漆金木雕別致精美,楹聯壁畫相互映襯。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09 三堡奎文書館 龍巖市永定區堂堡鄉三堡村 始建於明萬曆年,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改建成為現存的三堡奎文書館。坐東向西,占地面積900平方米,由正堂主樓、拜亭、前堂、廊房以及獨立大門等組成。正堂主樓高三層,建築面積568.8平方米,共九廳二十八間,樓上大廳正面設神龕,供奉先師孔子和文昌帝君神位。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10 榮祿第 龍巖市永定區下洋鎮富川村 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方型土樓,土木結構,坐南朝北,通面闊35米,通進深22米,占地面積750平方米。由面闊五間,進深五間的主樓及左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橫屋組成。主樓高二層,為內通廊式,懸山頂。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11 闇亭禪寺 永泰縣蓋洋鄉赤嶺村 始建於清康熙二年(1663),此後多次重修,坐東南向西北,占地面積1896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350平方米。依山而築,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空坪、水井、照壁、鐘鼓樓、大殿、天井、後殿。兩側有經堂、膳房、僧居、儲藏室等。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歇山頂。 寺廟群四周邊界各向外延伸50米。
112 蓋洋三對厝 永泰縣蓋洋鄉蓋洋村 三對厝為鄭汝器、鄭汝訓、鄭汝誠三兄弟所建,分別為慶園厝、祥園厝、隆園厝。慶園厝始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占地面積約1902平方米,總面闊54.3米,總進深38.1米,堂橫式格局。由厝前石鋪通道、矮圍牆及照壁、風水門庭、書院、內風水門庭、內空坪、正堂、廂房、雙護厝及書齋、後軒、後樓等組成。祥園厝始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占地面積約2232.5平方米,總面闊59米,總進深41.5米,堂橫式格局。由厝前石鋪通道、矮圍牆及照壁、風水門庭、書院、內風水門庭、內空坪、正堂、廂房、雙護厝及書齋、後軒、後樓等組成。隆園厝建於清嘉慶十年至二十年(1805-1815),占地面積約3588.6平方米,總面闊79.8米,總進深34.1米,堂橫式格局,大小房間計200多間。由厝前石鋪通道、牛刀石橢圓形放生池、旱門、空坪、排房及下堂、插屏門、天井廂房、正堂、護厝、書院、牛欄等組成。 慶園厝:東至石鋪路,西至鄭立天房子,南至農坪,北至農坪。祥園厝:東至田,西至石鋪路,南至鄭爾端厝,北至農坪。隆園厝:東至一層水田邊,西至村道邊沿,北至水田與山體邊沿,南至村道。
113 下坂厝 永泰縣嵩口鎮下坂村 建於清乾隆至嘉慶年間(1736-1820),坐西朝東,前臨東坡溪,規模宏大,四周圍牆圍合,中軸線上由前及後依次有前坪、前廳、中天井及廂房、大廳、化胎等,中軸建築左右兩側原各有兩列橫屋,左側橫屋以外拓為花園,今右二橫屋已無存,現存建築通面闊約106.95米、通進深約57.25米,占地面積約5220平方米。 東至東坡渠,西至後圍牆外10米,南至本厝小路外10米,北至村水泥路。
114 下車碓厝 永泰縣嵩口鎮月闕村 由敦仁堂、靜遠堂前後兩座建築組成,通面闊約55.3米、通進深約59.15米,總占地面積約2315平方米。敦仁堂建於清咸豐至同治年間(1851-1874),俗稱舊厝,占地面積1505平方米;靜遠堂建於清同治至光緒年間(1875-1908),俗稱新厝,占地面積810平方米。兩棟建築之間高牆分隔、牆門相通,朝向相背,敦仁堂坐東朝西,靜遠堂則坐西朝東,平面均為不規則形,四周夯土牆圍合。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15 壠口祖厝 永泰縣嵩口鎮中山村 坐西向東,占地面積3250平方米。主體建築由前坪及左、右兩個單進合院組成。左合院為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的壠口厝,右合院為建於清嘉慶年間(1736-1820)的和也厝,通面闊約62.85米、通進深約43.85米,占地面積約2540平方米。在主體建築前右側分布有外門樓、書齋、鶴形路等。壠口厝主廳面闊七間,進深七柱,和也厝主廳面闊七間,進深九柱,均為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 東至鶴形路,西至拔魁厝外牆,南至和也厝公溝,北至林開榮園地。
116 谷貽堂 永泰縣霞拔鄉錦安村 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坐東向西,依山勢而建,層層升高,單層為主、二層為輔,占地面積1727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650平方米,通面闊59.4米,總進深34.1米。中軸線上由西向東依次為長山嶺、風水門、內空坪、廊廡、耳房、正堂、雙護厝及大通溝、過水等,均為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耳房面闊三間,進深三柱。正堂面闊七間,進深七柱,前廊設卷棚廊至次間,明間設屏門,分前廳後堂,次間、梢間、盡間均為廂房,做二層。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17 黃林崇福宮 尤溪縣湯川鄉黃林村 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建,建築面積約887.6平方米。由門樓(二層)、下殿、戲台(二層)、看台、天井、正殿、後樓、後花台等組成。門樓面闊三間,進深四柱,穿斗式木構架,三重檐歇山頂;戲台面闊三間,進深二柱,抬梁式木構架,懸山頂;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柱,兩側外設檐廊,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後樓二層,面闊三間,進深五柱,二層頂部設八角圓頂藻井,以四跳斗栱承托井頂部,歇山頂。 四周圍牆各向外延伸15米。
118 過港王加祿故居 漳浦縣前亭鎮過港村55號 建於清光緒丁酉年(1897),原為清王加祿所建私宅,現為過港王氏小宗祠堂,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887平方米。坐西向東,建築由前埕、前廳、天井、過水廊房、主堂組成。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明間內凹,大門上方為石刻「王氏小宗」匾額,落款「光緒丁酉年建」。主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前檐安置鏤空雕刻隔屏,明間內置王加祿神牌,上刻「大和國甲必丹王寓」及英文字樣。王加祿(1860-1950),又名王百猷,漳浦過港村人。年少時在廈門打工,20歲漂洋過海到印尼謀生,成為著名實業家,成為當時荷蘭殖民者委派管理一個區域的華人首領,稱「甲必丹」。 向東延伸50米,向西延伸30米,向南、北各延伸10米。
119 周盛公祠 長汀縣塗坊鎮塗坊村 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客家府第式圍屋建築。坐東朝西,占地3060平方米,建築規模宏大,由門坪、大門、天井、下中上三廳、六排橫屋及後圍屋組成。抬梁穿斗混合式式木構架,懸山頂,三合土墁地。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20 洛嶺橋 政和縣楊源鄉楊源村 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為單孔木拱廊橋。橋身東西走向,全長40.5米,孔高6.7米,淨跨27.6米。廊屋面積175平方米,面闊十七間,進深四柱,兩側設座椅,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構,懸山頂。 從橋外沿起,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
121 朱紫坊陳兆鏘故居 清、民國 福州市鼓樓區法海路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民國十年(1921)陳兆鏘購置並改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東中西三座相鄰,均為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馬鞍式山牆,隔架、斗拱、雀替、前檐等雕刻精美。東落共二進,帶門頭房,前廳進深七柱,後廳進深五柱。中落為花園,共三進,前廳進深五柱,做大敞廳,中廳為二層閣樓,三進為青磚樓做書院。西落為單進倒朝廳。各院落內設天井、披榭、迴廊等,院落之間設小門聯通。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22 上洋友於樓 清、民國 龍巖市永定區高陂鎮上洋村 五進府第式土樓,建於清雍正年間(1723-1735),民國重修。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為左右對稱雙軸線式建築,每條軸線均由前廳、側廳、中廳、廚房、正樓組成。大門開在樓的左側,四周夯土牆圍合,中廳面闊三間,前檐廊兩側設有青釉花窗隔屏,山牆擱檁式構架,正樓高四層,總寬15米,總深11.6米,總高15.6米,歇山頂。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23 金淘書院 清、民國 南安市金淘鎮金淘村 由金淘書院、僑光學堂組成,總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2平方米。金淘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北朝南,為三落帶雙邊護厝的閩南傳統建築,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燕尾脊,建築面積1180平方米。僑光學堂建於1948年,為二落帶雙邊護厝建築,砼磚木混合結構,建築面積1422平方米。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24 紅東李氏宗祠 清、民國 武平縣平川鎮紅東村 俗稱蛇形祠堂,始建於明,清、民國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160平方米,通面闊27.75米,通進深19.7米,建築面積536平方米。單進廊院式,由門廳、天井、廳堂和兩側橫屋組成,前有坪地、池塘。廳堂面闊三間,進深九檁,硬山頂。 東、西、北外牆各向外延伸20米,南向外延伸25米。
125 赤岸銃樓群 清、民國 永泰縣丹雲鄉赤岸村 建於清代、民國,由四座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的三層土木結構小土堡組成,分別名為扁店銃樓、前店銃樓、祥林店銃樓、則水店銃樓。四個銃樓依溪而建,互相犄角成守望之勢,是當地百姓在土匪犯亂年代的避難之所。均為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一層門廳兼樓道、廚房、雜物間、或店面,二層住房,三層糧倉、儲藏間。二層和三層樓梁直接插入四周夯土牆上,屋架幾乎採用雷公柱支撐,用粗大的木料作檐檁,挑起整個屋面。設碉式角樓,牆體上針對性安置斗式條窗和竹製槍孔。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26 東源古建築群 清、民國 柘榮縣東源鄉東源村 由吳氏宗祠戲樓、古書堂、培鳳亭、古井、粉牆厝和吳成故居組成。吳氏宗祠戲樓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通面闊16.11米,占地面積458.33米。由觀眾廳、戲台及兩側廊廡組成,硬山頂,匡斗山牆,東、西門樓開在戲樓與宗祠間內庭埕左右山牆上。附屬文物「千秋祖產」碑記,碑高1.82米。古書堂建造時間與吳氏宗祠戲樓相同,由前後兩組建築組成,建築面積262平方米。前部「心遠堂」,為穿斗式硬山頂兩層樓;後部建築由門埕、門樓、主樓組成,主樓「琢玉樓」為穿斗式重檐硬山頂兩層建築。培鳳亭現存建築為民國二十三年(1934)失火後在舊址重建,通面闊8.85米,占地面積80.09平方米,歇山頂式路邊亭,四角立8根方形石柱,條石鋪設地面。古井於清嘉慶十年(1805)重修,石構長方形,井口長1.92米、寬1.4米,井深1.2米,井坪長5米、寬3.5米。粉牆厝建於清乾隆間(1736-1795),坐南朝北,通面闊30.42米,通進深28.10米,中軸線上依次為門廳、天井、正廳、天井,前天井兩側為兩層廂房,正廳重檐懸山頂,雙脊檁卷棚前廊。吳成故居坐東南朝西北,五開間穿斗式兩層建築,通面闊16.74米,通進深8.54米。革命烈士吳成生前在此開裁縫鋪,是清末民居與商鋪合一建築。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27 定風寺 清、民國 政和縣澄源鄉北斗村 始建於唐咸通五年(864),現存的三寶殿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後堂建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彌勒殿建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觀音殿建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039.18平方米,三進合院式建築,中軸線上從前往後依次為山門亭、彌勒殿、三寶殿、後堂、觀音殿。彌勒殿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兩邊廂房上建有八角形拱頂鐘鼓樓;三寶殿懸山頂,面闊五間,明間上飾覆盆式藻井;觀音殿面闊三間,懸山頂。 寺牆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28 文峰古建築群 清至民國 寧德市蕉城區虎貝鎮文峰村 由陳懼齋祠、黃禮鉁故居、環水宮、閩東紅軍石堂集訓指揮部舊址組成。陳懼齋祠於明清兩代多次重修,現存清代建築風格,祠主祀理學名家陳普,占地面積292.6平方米,單進合院式,門額書「陳懼齋先生祠」,廳堂面闊五間,單檐懸山頂。黃禮鉁故居建於清道光至咸豐年間(1821-1861),為一代戍台名將黃禮鉁居住地,故居由門亭、天井、正座、前後廊廡及偏座組成,占地面積335.2平方米,正座面闊3間,前廊帶卷柵軒頂,穿斗式木構架。環水宮為古石堂三十六村共同奉祀奶娘陳靖姑的場所,創自宋元,於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並起戲台,由門廳、戲台,大殿組成,占地面積約380.5平方米。正殿面闊三間,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正中頂部做八角藻井,懸山頂。閩東紅軍石堂集訓指揮部舊址為清晚期民居建築,由大門、前埕、正門、門廳、前天井及兩側廂房、正廳、後天井、倒座、左右護厝及後院組成,占地面積858.2平方米;1937 年冬至1938年1月,閩東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前在石堂集訓,指揮部設於此。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29 新圩渡建築群 清至民國 華安縣新圩鎮新圩村 始建於唐,歷代均有維修,現存建築多為清代和民國時期重建。由渡口、舊船塢、港務站、豎街(勝利路)、橫街(長安路)和媽祖宮舊址等組成。渡口利用天然泊岸加以石築而成,從唐代開始即為閩西南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民國時期,仍是九龍江北溪中游通往下遊客貨運輸的起點站。豎街(勝利路)、橫街(長安路)分別長約200米,兩側為磚木、土木結構的騎樓式建築,俗稱「竹竿厝」,歷史上店鋪林立,頗為繁盛。 以港務站為基點,向東延伸124米,向西延伸220米,向南延伸198米,向北延伸169米。
130 福塘建築群 清至民國 平和縣秀峰鄉福塘村 由萬順大厝、茂桂園、留秀樓、觀瀾軒、旭日東升厝、壽山聳秀樓、聚奎樓、親睦堂等8處建築組成。其中萬順大厝、茂桂園、留秀樓、觀瀾軒、旭日東升厝、壽山聳秀樓為合院式民居,聚奎樓為土樓民居,親睦堂為祠堂。該建築群營造年代分別為清早、中、晚期,惟聚奎樓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旅泰華僑籌建。萬順大厝是1927年朱德率南昌起義軍回師入閩時,途徑福塘的駐紮地。 茂桂園、留秀樓、觀瀾軒、萬順大厝為成片保護,其四周保護範圍為:東至德陽居東側巷道,南至南陽樓、留秀樓前巷道,並從萬順大厝後牆向外延伸9米,西至攀桂樓西側,北至南山舊街、萬順大厝前圍牆。親睦堂:向東延伸15米,向南延伸25米,向西延伸5米,向北延伸15米。旭日東升厝:向東延伸22米,向南延伸13米,向西延伸19米,向北延伸9米。壽山聳秀樓:向東延伸15米,向南延伸10米,向西延伸8米,向北延伸17米。聚奎樓:向東延伸40米,向南延伸30米,向西延伸55米,向北延伸30米。
131 上攀古建築群 清至民國 平潭縣平原鎮上攀村 由上攀村門牌59/60、153、155、156、157、161、162等七幢古民居及舊村委會組成,均為石構,俗稱「石頭厝」。建築多為合院式民居,由門牆、天井、兩側護厝、正厝組成。正厝面闊三間,中為廳堂,兩側各有前後房,為擱檁式結構,雙坡頂,外牆石砌,部分為虎皮石下鹼上築土坯牆,土坯牆外塗白灰層。 東至上攀渠,南至與新村之間的村道,西至163縣道,北至龜山遺址。
132 坂頭花橋 民國 政和縣楊源鄉坂頭村 始建於明正德六年(1511),民國元年毀於火災,民國三年(1914)重建,至十一年竣工。單孔石拱廊橋,橋身南北走向,全長38米,淨跨12.2米,孔高5.5米,占地面積285平方米。廊屋面闊十三間,進深用六柱,橋中部及兩端各建有重檐、單檐歇山頂橋亭,藻井天花及梁枋等處均裝飾有精美的人物故事及花卉圖案。南端橋頭立有道光二年重修碑和捐資碑各一方,重修碑通高162厘米、寬45厘米,捐資碑通高166厘米、寬56厘米。 東、西、北各至圍牆外20米,南至焚香爐膛外10米。

四、石刻及造像(4處)[編輯]

序號 名稱 年代 地址 簡介 保護範圍
133 紫雲岩畫 青銅時代 明溪夏陽紫雲村 紫雲岩畫磨刻在岩石的自然表面上,岩面較粗糙,刻槽截面形態多樣。岩畫呈不規整的矩形,分東、西兩部分,內容基本一致,東部面積約8.42平方米,西部面積約9.38平方米。石刻主體圖案以圈形為主,總數約105個。紋樣有圓點紋、同心單圈紋、單圈紋、同心雙圈紋和其它圖案等。圖案大小不一,最大長約19厘米、寬約17厘米,最小長約厘米、寬約10厘米。 紫雲岩畫周邊各向外延伸20米。
134 九鯉湖摩崖石刻 宋至民國 仙遊鐘山鎮院前村九鯉湖風景區 現存摩崖石刻41方,分為景跡題刻、遊覽題詠、登臨記事等類別。其中有宋代陳讜、吳遷、陳顯謨、趙希孟、丘鐸,元代施田,明代林有恆、鄭紀和民國嚴家淦等人題刻。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諸體皆備,是研究宋至民國的書法藝術重要實物資料。 摩崖石刻單體周邊各向外延伸20米。
135 冶山摩崖石刻 清、民國 福州市鼓樓區鼓東街道中山路冶山 分布於冶山,刻於清到民國。冶山頂有「越壑橋」、「望京山」等景名題刻,皆陳衍書;另有黎元洪書「洛社遺風」、「楊樹莊書」、「劍膽琴心」等刻石。山上「山陰亭」題刻,旁署「唐刺史裴次元建,昆陵劉溥修,侯官張國治書,閩侯歐陽英重修」。還有「唐裴刺史球場故址」、「一曲」至「九曲」等石刻共50處。另有「冶山古蹟」題刻鐫刻在冶山西側護坡牆上四塊0.60米見方的花崗石上,楷書,橫刻,為清代福州郡守何如蓮書。 冶山全山。
136 雲山書院壁畫 1950年 仙遊縣榜頭鎮雲莊村 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1919年重修,供奉「三一教」教主林龍江。保存李耕所作的壁畫——《「三一」教主林龍江先生志》系列壁畫30幅,左壁14幅,右壁16幅。該壁畫創作於1950年,整體構圖充實飽滿,人物造型修長優雅,線條清勁峭拔,超逸灑脫。壁畫內容為林龍江生平事跡,是研究「三一教」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五、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09處)[編輯]

序號 名稱 年代 地址 簡介 保護範圍
137 煙臺山約翰堂 福州市倉山區樂群路 俗稱石厝教堂,由英國聖公會傳教士胡約翰創辦,始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坐東朝西,偏北30度,占地面積600平方米。整座為花崗石砌築,仿哥特式建築,由主廳、東西門廳和講壇組成,主廳、講壇屋架為懸挑式拱形支撐系統,門窗均做雙心尖拱。 東、西、北各至圍牆外20米,南至愛國路。
138 黃培松故居 福州市台江區中平西路 建於清末民國初,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225平方米,共三進,每進院落均前後天井、披榭、主廳,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臨街為單披門罩,軟卷棚飾頂,墀頭及余塞牆灰塑、磚雕、彩繪工藝精湛。主廳均面闊五間,進深五柱,一進主廳設前軒廊至次間縫架,三進主廳明間縫架減中柱及前金柱,明間次間做大敞廳。建築用材粗大,用材講究,雕工精美。黃培松,字菊三,清末武狀元,曾在廣東、福建任職。 四周圍牆各向外延伸20米。
139 鼓浪嶼工部局遺址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1902年英、美等十三國領事和清政府簽訂了《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規定在鼓浪嶼公共地界設立「工部局」,以執行「領事團」的決議。1903年1月工部局設立,租用位於鼓新路40號和記崎的一幢英式樓房。該樓房大約建於1880年前後,坐西北朝東南,單層英式建築,附有半地下隔潮層,四周為庭院。現建築已毀,僅存建築基址,通長80米,寬50米,地面上還可見一段殘牆。 東、南至三明路,西至鼓新路,北至建築遺址處外20米。
140 鼓浪嶼和記洋行倉庫遺址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清道光二十五年至咸豐三年(1845-1853),廈門成為西方殖民者在中國掠賣華工的最大中心,當時英商在香港創辦和記洋行,並把分公司開到廈門,直接參與掠賣華工,1845年在此建了六間棧房,用於堆放貨物和關押華工。遺址平面布局基本呈長方形,靠南邊一側略呈弧形,現存花崗岩條石砌建的長方框殘牆,牆體殘高約2-3.8米,厚約0.4米。南側牆體上原有2個門,已封堵,東牆保存1窗1門,北牆原有1門,已封堵。 東、南至三明路,西至鼓新路,北至建築遺址邊界外10米。
141 鼓浪嶼廖家別墅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由主樓和副樓組成,主、副二樓相鄰而建,為殖民地外廊式建築。主樓坐東朝西,是一座兩層樓並帶有半地下防潮層的西式建築,紅磚砌建,白灰牆體。建築平面呈「U」字形,面寬19米,進深31米。副樓為「立人齋」, 是一座二層樓並帶半地下防潮層的磚混結構西洋樓房,紅磚砌建,白灰牆體。坐北朝南,面寬約15.5米,進深約6米。 建築四周圍牆各向外延伸20米。
142 鼓浪嶼西班牙船長墓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墓位於觀海園南部面海的山坡上。存墓碑一方,碑面頂部銘刻「十」字紋,中間刻大寫外文字母12行,底部刻「1759」。經考證,此墓為西班牙船長墓。 以墓穴為中心,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43 鼓浪嶼洋人球埔舊址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俗稱「番仔球埔」, 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是我國較早的足球場之一,為外國人在鼓浪嶼開闢,原稱洋人球埔,解放後改為人民體育場,1956年體育場重修完工。現體育場主要為足球場。球場南北朝向,總長80米,寬130米,南北長,東西短,占地面積約11000平方米。 東、南至中華路,西、北至晃岩路。
144 鼓浪嶼怡園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為林鶴年舊居,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建,是由園門、院牆和西洋式主樓和副樓組成的別墅式建築。主樓是一座紅磚砌築的連地下隔潮層共三層的洋樓,副樓也是三層紅磚樓。林鶴年(1847-1901),祖籍福建安溪縣,光緒九年(1883)任職國史館,後奉旨赴台灣辦理茶厘船捐及鐵路建設事務,因績佳被授道台加按察使銜。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後,林氏內渡廈門築怡園而居。 東、南、北各至圍牆外10米,西至福建路。
145 鼓浪嶼英國大英長老會牧師宅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曾為大英長老會傳教士山雅谷的住宅。傳教士山雅谷清道光三十年(1850)抵廈門,與賓為霖共同創立英國長老會,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創辦了鼓浪嶼英華書院。該建築為兩層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築,外廊拱券採用三圓心拱形式,建築外立面塗以紅色。 東至福州路,南至鼓浪嶼藝術幼兒園圍牆,西、北至筆山小學圍牆。
146 鼓浪嶼美國歸正教會牧師宅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又稱三落大厝姑娘樓。興建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其屋頂採取中國閩南傳統風格的三脊式設計。因住過美國歸正教會創辦的毓德女小校長麥淑喜姑娘、養元小學校長清潔•打馬字姑娘、毓德女中校長福懿慕姑娘、護士學校校長明仁懿姑娘而聞名。 東北向外延伸20米,東南向外延伸12米,西南至小路,北至水池邊線。
147 鼓浪嶼英華書院舊址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亦稱吳添丁閣,建於十九世紀末,系文藝復興風格的一座兩層殖民地外廊式建築。坐西北朝東南,面寬22.7米,進深16.2米,建築平面布局為前面庭院、正中大廳、兩側廂房。建築正面一、二層均有橫向的連拱廊道,方柱支撐;一樓拱廊正中外牆上有灰塑「吳添丁閣」四字。該樓紅磚牆體,白灰牆面,兩坡屋頂,裝飾古樸素雅,個性鮮明。 東、西、北各至圍牆外10米,南至安海路。
148 廈門海關信號台舊址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清同治七年(1868),廈門海關在鼓浪嶼東南角山坡上設立海關測候所(氣象台站)和升旗信號站,引導船隻進出廈門港,外國人叫它信號台,廈門本地人稱它為「升旗山」。現存升旗台是清光緒三年(1877)從白鹿洞寺小山遷來的。 東至信號台辦公樓,西、南至岩石坎下,北向外延伸30米。
149 上杭縣師範傳習所舊址 上杭縣臨江鎮解放路 始建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坐北朝南,占地4572平方米,由上中下三廳三天井,後樓及左右護厝組成,通面闊31米,通進深81.60米,單層磚木結構,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晚清愛國詩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先生為推動新學,以教育救國強國為號召,聯絡舉人丘復等宗賢出資出力,利用丘氏總祠創辦了「上杭縣師範傳習所」,開設國文、英語、算學、史地、植物等課程,為興辦新學培養了骨幹力量。上杭縣師範傳習所是福建省最早創辦的民立師範學校。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50 高士其故居 清、民國 福州市鼓樓區鰲峰坊 始建於明,原為明代學者鄭善夫的別墅、後為高士其祖上購得。坐南朝北,占地1200平方米,由西落建築和東落花廳組成,均為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鞍式山牆。西落一進為門房,已毀;二進主廳面闊三間,進深六柱,配以前後天井、迴廊、披榭、廂房等建築;三進面闊三間,進深七柱,有插屏門隔成前後廳,廳兩側有前、後廂房;前、後廳都有天井,兩側披榭。花廳原為四進,現存兩進,除一進為「三間排」住房外,後皆為假山、魚池、花樹、閣樓。民國時期其父在二進魚池東側建一幢雙層小樓,為高士其青少年時期住房。高士其(1905-1988年),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教育家,是中國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東至五一路,南、西各至圍牆外20米,北至鰲峰坊路。
151 圓瑛法師故居 清、民國 古田縣平湖鎮端上村 由故居、私塾、學堂組成。故居為圓瑛法師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私塾是法師幼年求學的地方,學堂則是法師為家鄉募捐興辦。故居始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現存為清代建築,兩層,坐北朝南,面闊五間,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私塾為二進院落,占地360平方米,由門廊、前天井及兩側雙層的子院(帶側天井)、主厝、後天井及兩側雙層披屋、後厝組成,建築均為二層,主厝面闊三間,雙層,兩側做跌落式山牆。學堂是圓瑛於1940年代為家鄉募捐興辦,為上下二層土木結構,夯土牆體,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內部面闊七間,進深三間,三角桁架結構,四坡屋面。圓瑛法師是民國時期及新中國佛教協會的主要領導人。 故居、私塾、學堂建築外沿各向外延伸20米。
152 百崎郭氏家廟 清、民國 泉州市台商投資區百崎回族鄉白奇村 郭氏家廟,世稱「宣慰府」,俗稱「大宗」,是「百奇郭氏回族」闔族的大宗祠。始建於明宣德七年(1432),現存建築為清宣統元年(1909)至民國十七年(1928)建。平面呈長方形,五開間、木石磚混合結構,面闊17.6米,進深37.6米,建築面積約660平方米,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由頂落、下落、天井、廂房、厝埕等組成。正廳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53 鼓浪嶼基督教徒墓地 清、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位於安獻堂圍牆外南、北兩側小山坡,主要分成南、北二塊墓地。南側墓地在安獻堂東側大門外與雞山路5號北側之間朝南的緩坡上,分布約200多座墓葬。北側墓地在安獻堂東側圍牆外朝北的小山坡上,分布約200多座墓葬。另有周邊零散分布的數十座墓葬。墓地埋葬的基本上均為基督教徒,包括華人牧師和外國傳教士,墓葬年代從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 東、南、北均至周邊建築邊界,西至安獻堂圍牆及雞山路。
154 葉炎煌故居——聯芳堂 清至民國 大田縣華興鄉京口村 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坐南朝北,土木結構,懸山頂,占地面積為684平方米,建築面積為500平方米。由北至南依次為門庭、內雨坪、下堂、天井、正堂及兩側護厝。葉炎煌1909年11月,出生於聯芳堂,1919年,舉家遷到廈門。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共青團廈門市委書記,是廈門市區委機關重要工作人員。1929年初,受中共廈門區委委派,葉炎煌返回家鄉開展建黨工作,並迅速發展了三名黨員,成立了中共大田特支。1934年8月,廈門中心市委機關遭國民黨破壞,葉炎煌因身份暴露被捕,同年十月在福州保安處被國民黨殺害,犧牲時年僅26歲。 東至牆體外20米,南至牆體外20米,西至牆體外20米,北至圍牆外10米。
155 觀山李氏民居 清至民國 南安市眉山鄉觀山村 由旅居南洋的李氏族人於清至民國期間回鄉興建,現存較為完整的傳統建築有石碣大厝、頂新厝、中新厝、下新厝、功藏厝、成器厝、西金厝、西庚厝、豐乾厝、建南居等10座。建築多為單進二落帶雙邊護厝或兩進三落帶雙邊護厝,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燕尾脊。其中最具特色為番仔樓,又稱「池塘湖番仔樓」,由李功藏於清光緒己亥年(1899)建造,建築面積528平方米,建築坐西北向東南,上、下二層,整體建築外牆線條硬朗、南洋風格濃厚,內部裝飾為閩南風格,是中西結合的典範。觀山李氏民居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紅磚民居成熟的建築、雕刻、文化藝術,而且反映了南洋文化、西方文化在建築、裝飾等方面的交融。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56 劉亞樓故居 清至民國 武平縣湘店鄉湘洋村 由上月形厝和下月形厝組成。上月形厝是劉亞樓將軍的出生地,建於清代,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土木結構的合院式建築,懸山頂,二進三開間,雙邊帶雙護厝,前做圍牆院門,門前有半月池。下月形厝是劉亞樓將軍的成長地,建於清代,坐東向西,占地面積約1800多平方米,土木結構的合院式建築,懸山頂,二進三開間,北側帶雙護厝,南側帶三護厝,門前有半月池。劉亞樓(1910-1965),原名劉振東,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人民空軍的主要創建者,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 上月形厝:東至東重護厝後檐牆外20米,南至半月池南岸,西至西重護厝後檐牆外20米,北至主厝後檐牆外20米。下月形厝:東至主厝後檐牆外10米,南至南側三重護厝後檐牆外10米,西至半月池東岸,北至北側重護厝後檐牆外10米。
157 奎霞建築群 清至現代 南安市石井鎮奎霞村 由奎霞林氏族人於清末、民國、建國初期先後在家鄉建造上百座的閩南傳統建築和南洋風格建築。建築大多沿東西走向的奎霞古街兩側錯落排列,形成了古村落的街巷交通體系。現保存較好的清末建築有林氏宗祠、林文質故居、代庵大厝、四祧大厝、遠勝大厝等5座建築,均為磚石木構築,單進兩落三開間或單進兩落五開間,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燕尾脊。現保存較好的民國建築有應源樓、紹東樓、泉勝樓、蔚萱樓、春暉樓等5座建築,均為磚石構築,大多為二層或三層樓房,紅磚或水泥或者磚混結合外立面,水泥廊柱,三角形山尖,平頂。建國初期建造較為典型建築有江星樓、怡安居、柳姑樓等3座建築,均為磚石構築,多為二層樓房,平面呈三開間或五開間。為研究清末、民國、建國初期的閩南僑鄉民居建築提供了實物資料。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58 夾漈草堂 民國 莆田市涵江區新縣鎮鞏溪村夾漈山麓 始建於南宋,民國十五年(1926)重建,現為鄭樵紀念館。坐北朝南,二進廊院式建築,通面闊18.9米,通面深21.5米,占地面積406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前殿、天井、主殿。前殿歇山頂,主殿面闊五間,進深十一檁,硬山頂,木石結構。天井兩側為側室,面闊三間,二層,主殿左側為「紫竹亭」,紀念館東側存有洗硯池。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59 陳紹寬故居 民國 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 民國十年(1921)陳父伊犁主持興建,1960年重修。陳紹寬退出國民黨海軍後,一直居於此。故居為三進合院式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754平方米。一進為門房立面做拱券門窗,女牆,立面牆體刷海軍藍。二進設前天井、披榭、主廳。三進設天井、披榭、後罩房。主廳面闊五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馬鞍山牆。明間廳堂內條石鋪地。花格門窗上雕有「周公六行、管子四維」「世守共和、家傳孝友」等字。西側有花園,園中設涼亭、假山、魚池等。陳紹寬(1889-1969),字厚甫,閩縣(今福州)人,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後被選送英國留學,歷任海軍部長、海軍總司令、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策動海軍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福建省副省長等職。 東、北至火車南站西廣場,南至道路,西至臚雷路。
160 林耀華故居 民國 古田縣黃田鎮鳳亭村 建於民國四年(1915),坐北朝南,占地面積703平方米,由前院門牆、前院埕、門廊、前天井及兩側雙層的子院(帶側天井)、主厝、後天井組成。主厝面闊五間,兩側設牆弄,牆弄外山牆為跌落式夯土牆。林耀華(1910-2000)是我國著名的民族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和民族教育家,他於1944年寫成的社會學名著《金翼》一書,即是對其故居及故居所在黃村社會歷史的生動記述。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61 葉飛故居 民國 南安市金淘鎮占石村 始建於清中晚期,為閩南傳統民居建築,建築面積約480平方米,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單進兩落五開間東連護厝,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灰瓦屋面。1919年葉飛的父親帶其回鄉在此居住。葉飛(1914-1999),原名葉啟亨,1929年參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任福州軍區司令、海軍司令、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共產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東至村路,南至後檐牆外10米,西至村委會東側圍牆,北至故居石埕外沿。
162 上李水庫大壩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曾厝垵上李社 1923年華僑實業家黃奕住等創辦「商辦廈門自來水有限公司」。1925年公司在上李利用天然地形築壩蓄水,建成上李水庫。堤壩以花崗岩條石築砌,弧形,西北至東南走向,全長約300米,最大高度40米,壩頂面寬3米,並建有連拱形石護欄。壩中部設水泵房,壩底有德國製造的鋼質水閘。西部設有出、入水管。壩底牆面嵌有落款為民國十四年的中英文奠基石碑一方。碑為灰綠岩質,高0.57米,長0.85米。該壩為德國西門子公司設計並建造。堤壩西北側建有二層西式辦公樓一座。 東至水庫豐水位界外20米,西、南各至堤壩頭外90米,北至水廠辦公樓外90米。
163 鼓浪嶼春草堂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1933年,坐北朝南偏東,總面寬22米,總進深17米,是一座兩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建築平面接近方形,外觀為西式洋樓風格,面闊三間帶前廊,前廊正中為半圓形外凸的陽台,二樓廊道護欄飾以綠色琉璃瓶欄杆。建築背面正中外凸一小間。春草堂是由許春草自行設計、建造的住宅。許春草(1874-1960),祖籍安溪,是較為著名的建築師和愛國人士,中國同盟會會員,參與辛亥廈門光復。1930年10月在鼓浪嶼設立婢女救護團收容院,1941年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 東至筆山路,西、南、北各至建築外牆外20米。
164 鼓浪嶼電話公司舊址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始建於民國,坐北朝南,三層的西式樓房,平台屋頂,屋頂有一間小樓梯間,長方形平面,面闊11米,進深13米。一層樓面朝龍頭街,正面牆身有大窗,兩側有入口小門。一層樓內分為前、後兩大間,前間設辦公和營業櫃檯。樓體西側有木樓梯可登二、三樓,每層隔成數個房間。從一層到三層的正面和背面外牆開設多個長方形窗戶,一層正面窗戶上有三角形窗楣,三樓窗沿下裝飾西洋風格的捲曲花卉和飛鳥的堆塑圖案。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65 鼓浪嶼番婆樓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1927年,原為晉江籍菲律賓華僑許經權經商致富後,為孝敬母親而建的西洋建築。建築面積1552平方米,占地面積1429平方米,由院門、門樓、庭院、一座西式樓房組成。西式拱券院門為大鐵門,兩側裝飾仿古希臘科林斯式水泥柱,拱券頂飾卷草、纏枝花和飛鳥銜銅錢等形象;大門邊有平時出入的小鐵門。院內走道台階順着向上坡勢,採用分段曲折連通至主樓入口處,兩側依地形設置有中國園林式假山、竹窗造景和小型戲台等。主樓為兩層磚石結構(設半地下防潮層)建築,殖民地外廊樣式。大樓坐西北朝東南,平面約呈正方形,面寬20米,進深21米,背部連建「一」字形二層樓,兩側橫凸於主樓兩側外牆,屋頂為帶有護欄的長廊式露台。 東至圍牆外10米,西至鼓山路7號建築邊界,南至安海路及安海路38號圍牆,北至鼓山路。
166 鼓浪嶼宏寧醫院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1933年私立鼓浪嶼醫院遷此,當時有住院部和門診。建築共有二幢,其中鼓新路44號依斜坡地勢而建,是一座三層紅磚結構西式建築,正面朝南偏西,樓體西側另連建單間的二層小房;建築花崗岩基座高約1-2米,樓的正面中央有外凸的小陽台,兩側有欄杆圍護的小廊道,早年改建並封閉;地面鋪設方形紅磚。鼓新路46號,與44號紅磚樓並排,靠近內側、並與之同在一個庭院內,為二層樓淺黃色西式建築,坐北朝南,長方形平面,西側外凸一間;建築一、二層正面前部為拱券連廊,後期改建並封閉;地面鋪設六角形釉面花磚,四面坡屋頂鋪設水泥平板瓦。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67 鼓浪嶼黃賜敏別墅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成於1922年,1924年由菲律賓華僑黃賜敏購買作為住宅。建築物總面寬30米,總進深24米,由門樓、院牆、花園、主樓和附樓組成。門樓用水泥磚構造出中國傳統的重檐歇山頂城樓狀建築,精巧獨特,其中翹角飛卷春草,富有閩南傳統建築特色。主樓為灰白色為主的三層西洋風格建築,正面兩側均設八角形平面「出龜」部分,其頂部略高,覆八棱形攢尖穹頂,形似南瓜,亦稱「金瓜樓」,象徵中國傳統的「瓜落綿延、子孫興旺」。主樓西側的後部建有一棟白灰牆面的二層小樓,面朝主樓,二樓有天橋連接主樓,是主樓配套的附樓,作為廚房和雜物間。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68 鼓浪嶼黃家花園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1923年,原為印尼華僑黃奕住故居,是由北、中、南三座二層半西式別墅組成花園式別墅,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曾號稱「中國第一別墅」,別墅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庭院大門開設於南、北兩側,主樓坐西朝東,居中並後退20餘米,樓前形成中心花園和噴水池。正面二層樓,背面(北面)地勢較低洼,在一層樓外廊之下加建一層。正面入口由兩側台階向上進入,正面屋頂呈三角形大山頭,一層四面均有迴廊環繞,廊柱立面對稱,北面外廊為半圓弧形凸出。北樓和南樓對稱分布於中樓兩側,相距約30米,建築形式相同,均為二層樓加半地下隔潮層的西式建築,四坡屋頂,平面布局為長方形,中間有前後貫通的廊道,兩側分布對稱廂房,建築外圍四周為連拱柱廊。三座樓的外牆、牆頭、窗等均有大量西洋花卉等泥塑裝飾,百葉窗,裝飾華麗,窗口兩側有仿古希臘科林斯式或愛奧尼式的水泥方柱或圓柱。南北兩座樓與中樓不同,裝飾細部模仿西方古典主義建築內格,紅瓦四坡屋頂的四個不同方向均設有採光通風的氣窗,窗楣、窗框、窗頂及山牆面造型帶有巴洛克裝飾風格。 東、北至晃岩路,西、南至建築圍牆外10米。
169 鼓浪嶼滙豐銀行職員公寓舊址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1920年,系滙豐銀行職工公寓,由東側主樓和與其西側相連的附樓組成,占地面積533平方米。東側主樓坐東北朝西南,面寬17米,進深23米,為高大的二層紅磚結構西式建築。主樓西北側連建的附樓為較低矮的二層紅磚建築,坐東南朝西北,面寬17米,進深8米。此建築造型簡潔,系早期現代風格建築。 東至消防支隊四中隊圍牆,南、西至廈門二中圍牆,北至鼓新路。
170 鼓浪嶼吳氏宗祠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建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兩層,建築面積約718 平方米。建築外牆南洋風格,底層牆裙及以下為條石砌築,以上為優質釉標磚密縫砌築;屋面飛檐翹脊,歇山頂。建築內部,底層柱式以中西相結合;二層為中國傳統木結構,以金漆彩畫、吉語對聯等中國傳統裝飾構為主。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71 鼓浪嶼延平戲院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1927年,緬甸華僑王紫如、王其華二兄弟在海壇路修建新加坡模式的現代先進的「鼓浪嶼市場」,1928年,又在市場樓上建成一座電影院,取名「延平戲院」。戲院為兩坡面屋頂,大廳平面呈長方形,前面兩側靠邊牆呈弧形前伸,東西長約35米,南北寬約15米,高約10米,兩側三角形山尖保留氣窗。戲院內設樓下、樓上座位600個,廳內東側為屏幕、舞台,西側後牆內為放映室,放置電影放映機,通過後牆上方孔播放。戲院南側順樓梯而下有後門出口。 東、南各至外牆外20米,西至市場路,北至海壇路。
172 鼓浪嶼楊家園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楊家園四幢洋樓由菲律賓華僑楊氏家族於二十世紀初先後建成,四幢洋樓為一整體,內有小巷可通,各有花園配屬,其供水設施先進實用,為鼓浪嶼之最。楊家園建築均為外廊式建築,儘管建於不同時期,建築的樣式也不同,但四座建築在外裝修方面有共同的特徵,即都採用清水磚牆配水刷石仿石構件,追求紅磚和白色仿石的色彩、質感對比。整組建築結合地形、地塊邊界條件,收放圍合,空間靈活。 東、北至鼓新路,南至安海路,西至廈門二中及英華書院圍牆。
173 鼓浪嶼英國亞細亞火油公司舊址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二十世紀初英國倫敦成立的亞細亞火油公司在鼓浪嶼內厝澳設分公司,公司辦公樓建於二十世紀一十至二十年代,為紅磚西式兩層樓房建築,另有半地下隔潮層,前有庭院。樓體平面略呈正方形,坐西南朝東北,四面坡屋頂,樓頂正面凸出一小間,有採光、通氣窗,也方便維修屋頂。台階、護欄及牆體下部為花崗岩構築,牆體上部為紅磚砌築。其窗戶形式多樣,一樓窗戶為尖拱三角形,雙圓孔及弧線窗欄,形如鷹首,二樓為二扇拱門加一圓孔,造型別致。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74 鼓浪嶼中南銀行舊址 民國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 中南銀行成立於1921年,總行設在中國上海,1922年8月廈門分行成立,1934年增設鼓浪嶼辦事處。建築坐北朝南,為磚混結構的三層樓加樓頂露台平房的西式風格建築。整座建築造型簡潔,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9米,南北寬13米。一樓於臨街口的東南拐角處開大門,門邊一對圓形立柱,支撐上方二樓的露天小陽台。各層外牆均開設長方形大窗,一層東、南兩面裝飾三角形窗楣,二層窗沿下有西洋式捲曲花卉紋灰塑。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75 禾溪中心國民小學舊址 民國 周寧縣純池鎮禾溪村 由時任純池鄉長參照當時最時尚的西洋建築風格,於民國三十年(1941)創建而成,學校外圍夯築土牆,占地面積1855平方米。建築坐西向東,均磚砌卷拱門、百葉窗、四坡屋頂。由東向西依次為前操場、「凹」字形單層教室、禮堂、後操場。第一進教室面闊五間,明間為過道;第二進面闊七間,一層明間、次間為禮堂,梢間為教室,二層為教師辦公室及師生宿舍等。 建築四周圍牆各向外延伸20米。
176 岩聲報創辦地桐岡書院 1921年 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中心小學內 建於清乾隆丙戌年(1786),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占地面積105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圍牆、灰坪、大門、前廳、天井、中廳、正廳、後院。中廳面闊14米,進深6米,通高5米,抬梁式木構架,單檐歇山頂。兩側為護厝,大門內側有迴廊與中廳相連。1921年春,鄧子恢、陳明、章獨奇等在此組織進步讀書會「奇山書社」。1923年9月,在書社的基礎上創辦閩西第一個宣傳馬列主義的刊物《岩聲》報,對閩西革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建築東、南、西滴水線和北石砌基礎各向外延伸20米。
177 中共平和縣委舊址 1927年 平和縣九峰鎮積壘村 始建於清代,由靜逸公祖祠和興全公祖祠組成。1926年10月,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六期學員、共產黨員朱積壘以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身份隨北伐軍回到平和開展農民運動,11月在興全公祖祠成立上坪村農民協會,同年冬在靜逸公祖祠創建中共平和縣第一個支部,朱積壘任支部書記。作為平和縣共產黨早期機構舊址,靜逸公祖祠、興全公祖祠是土地革命戰爭前夕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開展革命鬥爭的實物見證。 靜逸公祖祠四周牆體東擴60米至村道,南擴65米至村道,西擴20米至村道,北至縣道秀秀線南側紅線。
178 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後辦事處、支部舊址 1927年 浦城縣楓溪鄉岱後村岱後自然村 原為回龍仙庵,俗稱「三將軍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民國六年(1917)兩次重修。1927年9月,中共崇安特支書記徐履峻同志與崇安縣農民協會秘書周子莊同志到岱後村發展組織。經過黨組織艱苦細緻的革命宣傳教育工作,在「三將軍廟」成立了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後辦事處,同時成立了崇浦農民協會和紙業工會,同年冬天,成立了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後支部。其間,不斷發展黨、團員,建立鄉村黨、團小組,1928年9月,楓溪500多民眾參加的崇安縣上梅舉行的崇浦暴動。1930年3月,中共小北區委遷到岱後改稱岱後區委。 東、北牆體各向外延伸20米,南至石砌道路,西至岱後小學。
179 中共永定區委舊址金砂公學 1927年 龍巖市永定區金砂鄉原金砂中學校園內 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坐東向西,占地880平方米,高兩層,敞開式走廊,南側設一樓梯,懸山頂。樓前為雨坪,圍牆及半圓形拱門。1927年10月25日,在羅秋天主持下,中共永定區第一次代表會議在金砂公學舉行,有代表20餘人。會上成立了中共永定區委,羅秋天為書記,羅秋天、張鼎丞、盧肇西為常委。 東至山頂,西至圍牆外50米,南至中學綜合樓外牆,北至小溪。
180 溪南兵工廠舊址鄒公廟 1927年 龍巖市永定區金砂中心小學校園內 建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坐西向東,方形,土木結構,通面闊10米,通進深16米,占地面積約190平方米,由前廳、後廳及兩側迴廊組成,中為天井。1927年10月,根據中共「八七」會議精神,中共閩南特委作出「閩南以平和、永定為中心」組織農民暴動的指示,並對永定農民暴動作了具體部署,要求永定區委迅速把領導力量轉向農村。永定區委結合實際培養積極分子,健全和發展黨團組織,並秘密發展鐵血團組織,進行軍事訓練,於1927年10月由溪南區黨組織在鄒公廟創辦兵工廠。 東至公路,西側外牆向外延伸20米,南至校舍外牆,北至教學大樓外牆。
181 中共同安縣委舊址 1928-1935年 廈門市翔安區馬巷鎮山亭社區山亭自然村 原為潁川陳氏宗祠,始建於宋代,清代重建,後闢為侯亭小學校址。建築為土木、磚石結構,占地約280平方米,含前、後兩落大厝。1927年「4·12」反革命政變後,中共同安縣黨組織遭受破壞,中共福建臨時省委派周少梁赴同安以侯亭小學校長身份開展黨組織恢復工作,並於1928年春在這裡秘密成立中共同安臨時縣委。1928-1935年為中共同安縣委所在地。 東、西、南外牆各向外延伸15米,北至公路。
182 金豐暴動舊址廣聖廟 1928年 龍巖市永定區陳東鄉城東村 始建於明,清以後多次重修。坐西北向東南,建築面積420平方米,由前廳、後廳及兩側廂房組成。1928年6月中旬,永定區委在陳東嶺頭湖塘小學召開全縣黨員代表緊急會議,決定舉行大規模武裝暴動,張鼎丞任總指揮,阮山、盧肇西任副總指揮。6月29日晨,阮山等人在湖雷舉行武裝起義,打響了永定暴動的第一槍,但因敵眾我寡,暴動隊伍主動撤離湖雷。當晚,隊伍到達陳東廣聖廟,與盧肇西等領導的暴動隊伍匯合後隊伍共有300餘人,在下坪、大路背、榕蛟、江屋等地鎮壓了6個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沒收了大洋4000餘元,在廣聖廟前當眾燒毀了田契債據,暴動隊伍進一步發展壯大。金豐暴動舊址是永定黨組織貫徹「八七」會議精神,領導人民群眾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與屠殺政策的重要見證。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15米。
183 中共沙縣特別支部舊址夏茂文昌宮 1928年 沙縣夏茂鎮東街村 清代建築,坐北向南,由碧霄殿、天章閣組成。1928年夏,閩西北第一個屬於中共福建臨時省委的地方黨組織——中共沙縣特別支部就在夏茂文昌宮成立,是沙縣人民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土地革命時期,由於夏茂地處戰略要衝,紅三軍團及東方軍均以此為前站,進擊各地。 東、西牆體各向外延伸20米,南至河道邊沿,北至省道邊沿。
184 中共漳浦縣委機關舊址 1928年 漳浦縣馬坪鎮後康村庵仔自然村 舊址原為僑辦馬坪育才小學,土木結構,建築面積616平方米,由前廳、天井廡廊、正堂,加左右廂房組成。1917年華僑陳照馨將山仔頭祠堂加以擴建,設立育才小學。1927年,一批共產黨人在此以教師身份為掩護,傳播革命思想,發展農會組織,建立農村黨支部,領導農民進行反抗苛捐雜稅等鬥爭。1928年,中共中央特派員來到馬坪,召開中共漳浦縣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共漳浦縣委。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
185 中共黃田鄉支部舊址 1928-1949年 龍巖市永定區高陂鎮黃田村 中共黃田鄉支部於1929年5月在茂龍樓成立。茂龍樓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坐西朝東,土木結構,懸山頂,占地面積6660平方米,建築面積3306平方米,包括正樓、護樓、天井、廂房和後坪。正樓為生土夯築四層土樓,右側一排三層護樓,天井左右兩側各一排廂房,後坪開闊。茂龍樓是閩西中央蘇區直屬第一區太平區(其範圍包括今天經開區管轄的虎崗、高陂、坎市、培豐等4個鄉鎮)革命的橋頭堡。從1928年至1949年,茂龍樓曾是中央紅色交通線的重要小站,太平區蘇區委、中共黃田鄉支部暨黃田鄉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閩西南軍政委員會、閩西地方紅軍、赤衛隊、閩粵贛邊武工隊的重要聯絡站,成為「紅旗不倒」之樓。 東至大門外50米,西至背頭溝坑外50米,南至村道,北至水渠。
186 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 1929年 大田縣華興鄉京口村 原為葉氏祠堂,又稱南陽堂,始建於明,坐南朝北,磚木結構,懸山頂。由門庭、矮圍牆、雨坪、天井、正堂及兩側耳房組成,占地面積469.17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56.59平方米。1929年初,葉炎煌接受廈門市委委派,返回家鄉開展黨的工作,建立中共大田特支。南陽堂是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主要活動地點之一,中共大田特支多次在此舉行重要會議,策劃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廢除屯田等鬥爭,在大田革命鬥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見證了現代史上大田人民可歌可泣的奮鬥篇章,是大田共產黨的「搖籃」,也是大田革命的歷史坐標,在大田人民武裝革命鬥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建築四周外牆各向外延伸20米。
187 朱德率紅四軍第二、第三縱隊出擊閩中大田史跡群 1929年 大田縣均溪鎮玉田村,屏山鄉內洋村、蔣山村、楊梅村,吳山鄉張坑村 由1929年8月朱德率紅四軍第二、三縱隊留駐大田時留下的紅四軍史跡,以及紅四軍在玉田、濟屏、路口等區鄉成立蘇維埃政權期間的革命事件發生地等組成,主要包括均溪鎮紅四軍指揮部舊址(官廳、紅軍井),屏山鄉羅榮桓舊居(萬應廟)、紅四軍前委機關指揮部、朱德舊居,路口鄉蘇維埃政府舊址(鳳乾堂),紅四軍第二縱隊駐所舊址(時思堂),吳山鄉紅四軍第二、三縱隊駐軍舊址(桃樹堂)等,其中又以紅四軍指揮部舊址為其核心組成部分。 紅四軍指揮部舊址(官廳、紅軍井):官廳北面台明向外10米,南面台明向外20米,西面台明向外10米,東面台明向外10米。羅榮桓舊居(萬應廟):北面台明向外10米,南面圍牆向外25米,西面牆體向外15米,東面牆體向外13米。紅四軍前委機關指揮部、朱德舊居、路口鄉蘇維埃政府舊址(鳳乾堂):四周牆體各向外15米。紅四軍第二縱隊駐所舊址(時思堂):四周牆體各向外20米。紅四軍第二、三縱隊駐軍舊址(桃樹堂):四周牆體向外10米。
188 紅四軍前委舊址賴家祠 1929年 龍巖市永定區鳳城街道九一中路110號 建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坐北朝南,磚木結構,通面闊13米,總進深21米,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單進廊院式。分前後兩廳,兩側為廂房,後廳高兩層,抬梁式木構架,硬山頂。1929年5月25日至27日紅四軍第二次入閩時在此設前委指揮部,紅四軍黨代表毛澤東同志居住於此。25日晚,毛澤東在此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和中共永定區委的聯席會議,並成立永定區革命委員會。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89 古田會議附屬舊址群 1929年 上杭縣古田鎮八甲村、溪背村、上洋村、五龍村、蘇家坡村 包括紅軍士兵委員會舊址(毓公祠),紅軍軍醫處(吉興堂),紅四軍後勤工作部門舊址(篤厚堂),紅四軍哨所舊址(文光閣、紅軍橋),閩西特委機關幹部培訓班舊址(鴻玉堂)及蘇家坡圳背岩洞等7處,與古田會議密切相關,是古田會議內涵的補充和延伸, 為古田會議的圓滿召開提供了重要的後勤保障和安全保障。毓公祠:原為廖氏宗祠,始建於明代,紅軍士兵委員會設在此,前門兩側牆留有當年紅軍留下的宣傳標語,右側為「公買公賣」,左側為「男女平等」。篤厚堂: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1929年5月、12月紅四軍進駐古田時,篤厚堂都作為紅軍住房;古田會議期間,紅四軍總務科、軍械處、衛生所均設於此。吉興堂:建於清代初期,紅四軍軍醫處設於此。文光閣:建於清代,紅四軍進駐古田後,文光閣成為紅四軍站崗放哨、監視敵情的重要據點,並為古田會議的圓滿召開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紅軍橋:又名三汲橋,是往來古田的主要通道,又是聯繫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古田會址以及各縱隊駐地之間的必經之道,也是紅軍放哨歇腳的一個場所。鴻玉堂:始建於清代,1929年中共閩西特委機關在此舉辦過二期的閩粵贛幹部訓練班,毛澤東親自在此為學員授課。蘇家坡圳背岩洞:1929年10月毛澤東在閩西進行革命實踐活動期間,曾在此岩洞讀書、寫字、養病,為閩西幹部訓練班和他親自創辦的「平民小學」編寫教材,同中共閩西特委機關的同志在蘇家坡住了40多天,指導中共閩西特委工作。 毓公祠、篤厚堂、吉興堂:建築四周各向外延10米。文光閣:閣四周各向外延20米。紅軍橋:橋四周各向外延20米。鴻玉堂:東至發電站圍牆,西至西山牆外10米,南至圍牆外10米,北至後檐牆外10米。蘇家坡圳背岩洞:東至山頂分嶺,西至溪西岸,南至停車場,北至洞外30米。
190 紅四軍前委領導住地居易樓、竹林館 1929年 龍巖市永定區堂堡鄉河坑村、村中村 居易樓位於河坑村,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兩進三落廊院式建築,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竹林館位於村中村,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原為私塾,坐西南朝東北,土木結構的合院式建築,占地面積180平方米。1929年5月25日紅四軍占領永定,28日回師湖雷,下午向堂堡進發,晚在堂堡河坑村居易樓右側的橫樓召開前委擴大會議。當晚毛澤東下榻居易樓,朱德住竹林館。同年8月上旬和10月上旬,毛澤東化名「楊先生」偕夫人賀子珍又來到堂堡,其中8月上旬住在竹林館,當地黨組織安排教師、蘇維埃幹部賴德軒、孔金梅夫婦負責接待,賴德軒、孔金梅夫婦在一次護送毛澤東等人途中,被國民黨追殺,躲進一涵洞,因嬰兒啼哭,孔金梅毅然用乳房捂住嬰兒嘴巴致嬰兒窒息而死,毛澤東一行才化險為夷。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91 楊美紅軍留言牆 1929年 漳平市象湖鎮楊美村 位於楊美村的民居「榮福堂」。1929年8月20日,朱德率領紅四軍進軍閩中大田途經楊美村,因當地老百姓不了解紅軍,見兵就躲,紛紛逃出村外,那時正值中午時分,紅軍戰士買不到糧食,只好在民居「榮福堂」左側輔厝的房間裡取了26斤大米,留下大洋二元,託身殘體弱,無法「逃命」的蘇觀泗老人轉交物主蘇和,並在房間的牆上墨書留言:「老闆 你不在家 你的米我買了廿六斤 大洋二元 大洋在觀泗老闆手禮 紅軍」。這幅留言字幅高0.55米,寬0.35米,全文共4行,30個字,沒有標點符號。這幅題壁留言簡單明了,是紅軍軍紀嚴明的歷史見證。 榮福堂輔厝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
192 紅四軍會議舊址協和店 1929年 長汀縣四都鎮紅都村 原為客店,建於清末,坐西向東,二層木結構,占地220平方米,與七字形老街連為一體。1929年3月12日,紅四軍首次入閩到達四都,當晚,毛澤東住於此,並在此主持召開了紅四軍團以上幹部會議,討論進軍閩西後的行動方向。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93 長田革命舊址歪嘴寨 1929-1949年 詔安縣金星鄉湖內村長田自然村 歪嘴寨是長田沈氏聚族而居的樓寨,也是明代中直義士沈胄和清末民國時期愛國將領沈瑞舟將軍的故居。樓寨建於明代,因其建造時宅基受局限,樓大門偏移中心軸線,故名「歪嘴寨」。建築面積1038平方米,現保持始建時期的平面格局和空間結構,樓高二層,後山牆與兩側山牆交接處抹圓,外牆用三合土高築,二層遍布槍眼射擊孔,具有典型的防衛功能。寨門前埕樹立光緒三年(1877)武進士、御前花翎侍衛沈瑞舟石旗杆一座。歪嘴寨是烏山游擊隊指揮部和閩粵贛邊區閩南支隊的重要活動據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烏山游擊隊隊長林秋光、游擊隊警衛隊隊長沈木才、游擊隊員沈長元、沈扁頭、沈阿鵠等人,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共雲和詔縣委和閩粵獨立營領導人盧勝、陳文平,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烏山閩粵贛邊區閩南支隊領導人王漢傑、李阿偉等均長期在此開會、接頭和開展革命鬥爭活動。1929-1949年,湖內村共有60多名青壯年參加烏山游擊隊,為革命而犧牲並做出重大貢獻。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94 山塘兵工廠舊址 1927-1930年 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山塘村 始建於清嘉慶十六年,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占地面積330平方米,為單廳兩邊房帶兩護厝建築。1927年9月,在郭滴人等的領導下,山塘鄉農民協會在此創辦鄉兵工廠,前後製造和生產步槍、大批手榴彈、子彈等,為發展閩西革命武裝奠定了重要基礎。1930年8月,中共閩西特委決定在龍巖湖洋建立閩西紅軍兵工廠,山塘兵工廠將人員、設備遷入湖洋,併入閩西紅軍兵工廠。閩西紅軍兵工廠後來又遷往永定虎崗、長汀四都、汀州、瑞金,最後與江西官田修械所合併,成為中華蘇維埃中央兵工總廠,是當時全國各蘇區中最大的軍工企業。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95 太平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1930年 龍巖市永定區高陂鎮西陂村 又稱雙壽堂,建於民國六年(1917),坐東朝西,土木結構的方形土樓,兩進三落式帶左右橫屋,通面闊25米,通進深28米,占地面積930平方米。中軸線自西向東依次為前廳、天井、正廳、天井、正樓。正樓高3層,碉樓式建築,雙聯式房間布局,歇山頂。北側設大門,石條門框,石刻對聯,兩側均有花卉、人物精美石雕。1930年11月,閩西蘇維埃政府遷入虎崗,永定區蘇維埃政府所轄各區合併,第九區(坎市區)、第十區(培風區)、第十一區、第十二區(田地區)並為太平區,「太平區蘇維埃政府」、「中共太平區委員會」設於雙壽堂,直屬閩西蘇維埃政府。高陂地域隸屬閩西蘇維埃政府直轄太平區蘇維埃政府。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
196 中央蘇區紅色交通線史跡 1930-1934年 龍巖市永定區合溪鄉溪南村、城郊鎮桃坑村,上杭縣白砂鎮碧沙村、溪口鄉大洋壩村、太拔鎮院田村,長汀縣塗坊鎮賴坊村、河田鎮上街村、汀州鎮南門街 中央蘇區紅色交通線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設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通往閩西、贛南中央蘇區之間的一條重要秘密通道,途徑上海、廣東、福建、江西、香港等地。其主要作用包括運輸軍需物資,護送黨政軍領導、文藝工作者、專業技術人員往來,在上海黨中央與中央蘇區間傳遞重要信件、情報。福建境內穿越永定、上杭、長汀等地,舊址主要包括永定區的師儉樓、孟良公祠、伯公凹,上杭縣的碧沙丁正昌號商鋪、院田鄉政府蘇維埃政府舊址、大洋壩紅色交通站舊址,長汀縣的春生公祠、中共長汀縣委舊址、福建省郵務管理局舊址等。 毛澤東舊居師儉樓、周恩來舊居孟良公祠:建築四周各向外延50米。其他舊址: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97 中共福建省委及中共汀西縣委、縣蘇維埃舊址世昌公祠 1930-1935年 長汀縣四都鎮紅都村 建於清代,由門樓、雨坪、下廳、天井、上廳組成,占地面積501.38平方米。門樓坐西朝東,大廳坐南朝北,二落一進,磚木結構,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1930年5月,中共四都區委、區蘇維埃在世昌公祠成立,區委書記陳清,區蘇維埃主席賴興銀。1934年9月,為建立以四都山區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從原長汀、兆征兩縣劃出部分區域組成汀西縣委、縣蘇維埃。縣委、縣蘇維埃設於世昌公祠,省委派曾洪飛任縣委書記,賴興銀任縣蘇維埃主席。1934年10月至1935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曾設於此。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198 張山頭紅軍墓群 1930年代 武夷山市洋莊鄉小漿村張山頭自然村 主要包括東坑頭片、瓦窯片、墓坪片三大片區。墓葬表面觀察均為土堆墓,平面呈長條狀,墓頂封土呈弧形,墓前干砌少量青薄磚(當地稱合子磚)或石塊作為封門,實為墓冢標誌。遺址內存紅軍墓碑一方,風化岩石質,立於東坑頭山上。碑額正中陰刻五角星,五角星內有圓形文飾。碑體銘文共計7字,正中陰刻「紅軍墓」三字。右下角陰刻「三一年立」四字。墓群所葬的主要為閩浙贛蘇區紅軍官兵和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初步清理墓葬1343座,占地面積為約1000餘畝,其中東坑頭山一號墓系紅軍醫院院長王日華同志墓。遺址內尚存閩北紅軍醫院、門診部、住院部、看守所、炮台、戰壕等遺蹟。 東坑頭片:東至東坑頭田塝,南至古道,西至山頭排山脊,北至上丘盤山脊。墓坪片:東至老虎嘴缺下橫路,南至黃坭潭子山脊,西至老虎嘴路邊,北至古道。瓦窯片:東至茶山,南至瓦窯山脊,西至苦竹頭路,北至田塝。
199 肖坊紅三軍團第六師工作團舊址 1931年 將樂縣大源鄉肖坊村 包括張氏祖厝、土庫坪張氏祖厝(美稱「鴛鴦棟」)、張氏宗祠牌樓、節孝坊等四處。張氏祖厝始建於明天啟年間(1621-1627),其他均始建於清代。1931年6月3日,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第六師兵分二路進軍泰寧,6月4日解放泰寧,派出工作團在大源鄉肖坊等地建立了鄉級蘇維埃政權——鄉革命委員會,隸屬泰寧縣馬嶺區革命委員會,主席謝有興,辦公地址設在張氏祖厝;還成立了農會、貧農團、婦女會、少先隊等群眾組織,發動群眾開展打土豪、燒田契、廢債約、籌糧款等活動。紅三軍團第六師工作團進駐大源肖坊期間,工作團成員就住在肖坊村的張氏祖屋及左側的鴛鴦棟。1931年7月9日,紅六師奉命結束分兵工作,經將樂、歸化回師贛南參加第三次反「圍剿」作戰,紅軍工作團才撤離肖坊。1933年1月大源區肖坊村成立土地革命委員會,組織和發動農民開展分田運動。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00 長校紅軍舊址 1931年 清流縣長校鎮長校村 1931年1月,紅十二軍三十四師一○一團進駐清流里田、長校一帶,協助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團發動群眾開展分田分地運動,設李中慶祖祠為紅三十四師101團團部,李岳亮祖祠為紅三十四師101團醫院,並在李中慶祖祠及李岳亮祖祠內留下落款為紅十二軍三十四師的大量紅軍標語。其中「實行土地革命!」、「紅軍是農民自己的軍隊!」、「猛烈擴大紅軍武裝,保護秋收!」等紅軍標語充分體現了紅軍各個時期的工作方針及內容。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01 中共閩粵贛邊特委舊址 1931年 永定區虎崗鎮虎西村楊公堂 原為楊公堂,建於明國初年,坐西向東,前低後高,分前堂、中堂和後堂,占地面積558平方米。前堂、中堂均一層,後堂四層半。1930年12月15日,中共閩西特委、閩西蘇維埃政府等機關單位遷駐永定虎崗,虎崗成為閩西革命根據地中心。依據黨的六屆三中全會決議案關於黨在蘇維埃中央蘇區設立中央局,直接指導各蘇區黨的特區委員會,併合組閩西、東江兩特委為閩粵贛邊特委的決定,黨中央派鄧發來閩西,在虎崗主持召開閩粵贛邊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閩粵贛邊特委(省委),選舉鄧發為特委書記。1931年5月,中共閩粵贛邊區特委改為中共閩粵贛蘇區臨時省委(又稱閩粵贛省委)。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02 大源革命舊址群 1931-1934年 泰寧縣新橋鄉大源村 由大源鄉革命委員會暨紅13師指揮部舊址(戴氏官廳)、大源鄉農會舊址(戴氏宗祠)、大源鄉游擊隊隊部舊址(嚴氏宗祠)和紅軍重要通道舊址(鎮安橋)等組成,分布面積6000平方米。大源村是泰寧縣最早建立紅色政權的鄉之一,1931年6月大源就成立了紅色政權——鄉革命委員會及農會、工會、共青團和游擊隊等群眾組織,並積極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為紅軍籌款籌糧等活動。1932年10月16日,朱德、周恩來等率領紅一方面軍發起建(寧)黎(川)泰(寧)戰役,其中紅22軍途徑大源村向泰寧縣城進發。1934年3月22日,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重要戰役之一新橋反擊戰正式打響,大源村成為前沿陣地。 大源鄉革命委員會暨紅13師指揮部舊址(戴氏官廳):四周圍牆各向外延伸5米。紅軍重要通道舊址(鎮安橋):橋梁兩岸各向外延伸10米(包括風水林),上下游各延伸30米。 大源鄉游擊隊隊部舊址(嚴氏宗祠):圍牆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大源鄉農會舊址(戴氏宗祠):圍牆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
203 壽寧紅帶會舊址 1932年 壽寧縣大安鄉大安村 原為建於1917年的范氏宗祠,由門廳、戲台、天井及兩側看樓、祠廳等組成,占地面積460平方米。1932年中共壽寧特支在此創建群眾武裝紅帶會,1933年全縣上萬名紅帶會員相繼舉行武裝暴動,攻打南陽、坑底等地駐敵,推動了土地革命的發展。紅帶會紀念碑為附屬文物。 宗祠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紀念碑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
204 石碧紅軍獨立第七師舊址群 1932年 寧化縣石壁鎮石碧村 由張氏家廟(下祠)、三聖廟、維藩橋與玉屏德潤亭組成。1929年,石碧村建立黨小組,村民紛紛入農會、鬧暴動、建政權、當紅軍、支前線、打土豪、分田地,積極投身革命。1932年8月,紅軍獨立第七師成立,第二年在石碧村張氏宗祠設立紅軍獨立第七師野戰醫院,得到當地村民的大力支持。 張氏家廟(下祠):東至32米外水塘,南至山牆滴水外10 米,西至圍牆滴水外10 米,北至輔房滴水外10 米。三聖廟:東南至32米外水塘,西南至張氏家廟(下祠)矮圍牆外10 米,西北至後屋滴水外10 米,東北至磚混建築牆基外10 米。維藩橋與玉屏德潤亭:建築滴水向外延20米。
205 麟埜鄉工農革命委員會舊址 1932年 南靖縣和溪鎮林中村 原為麟埜社林氏祠堂,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清同治和民國時期重修,現存建築保持清中後期的風格。祠堂為二進連兩廂硬山頂式建築,整體平面呈「凸」字形,建築面積515平方米,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1932年4月13日,南靖和溪第二區麟埜鄉工農革命委員會在此成立,林振旗任主席、林金牌任副主席,領導群眾開展土地革命鬥爭,支持紅軍及蘇區活動。麟埜鄉先後有120多位青壯年參加中央紅軍,多人加入游擊隊堅持地下鬥爭,譜寫了許多英勇壯烈的革命詩篇。 東、南、北各至建築外檐滴水位外15米,西至泮池西岸外15米。
206 南靖十字嶺戰鬥遺址 1932年 南靖縣龍山鎮南坪村內洞自然村 1932年4月16日至19日,毛主席親自指揮了攻克漳州的十字嶺戰鬥,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的決定性戰役。戰鬥遺蹟紅四軍十一師駐地與突擊隊動員會舊址(內洞廟)、紅十二軍尖刀連戰前誓師大會舊址(畓埔大厝)、石鼓侖主戰場遺址和紅十五軍四十五師指揮部舊址(豐田閣老樓)等4處組成。內洞廟:始建於明後期,清代重修,為二進帶兩廂的懸山頂建築,建築面積345平方米,占地面積1125平方米。畓埔大厝:二進硬山頂清代古民居,建築面積215平方米,占地面積375平方米,大厝前廊山牆保留「士兵不打士兵、窮人不打窮人」紅軍標語。石鼓侖山主戰場遺址:從山隘至山頂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50米的核心區域內集中保留了國民黨張貞部隊駐防留下的指揮部、炮台、碉堡、戰壕等軍事設施遺址。豐田閣老樓:落成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清康熙年間(1662-1722)重修,內單元式土樓建築,占地面積4386平方米。 內洞廟:東、西各至廂房外檐滴水外10米,北至主殿後檐滴水位外20米,南至前殿前檐滴水位外20米。畓埔大厝:建築四周外檐滴水位各外延10米。石鼓侖主戰場遺址:遺址四周各外延20米。閣老樓:四周外檐滴水位各外延10米。
207 紅屋區蘇維埃政府舊址九廳十八井 1932年 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 建於清代,坐東朝西,磚木結構,單檐懸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平面布局三落二進,由門廳、內雨坪、上中下廳、天井及左右橫屋組成,占地731.6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61平方米,當地人稱九廳十八井。1932年夏,紅屋區蘇維埃政府在此成立,主席吳文標。區蘇的成立,對領導紅屋區的革命鬥爭起到重要作用。該宅大廳還保留着10幅抗日漫畫。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08 中共炭塢區委、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1932-1934年 浦城縣忠信鎮溪源村炭塢自然村 原為華光廟,清代始建,土木結構,占地面積154平方米。 1932年7月,由工農紅軍團長葉全興在炭塢一帶領導開闢蘇區工作,並於11月在炭塢村成立浦北第一區(即炭塢區蘇維埃)。1934年12月間,國民黨軍1000多人,向炭塢蘇區發起「圍剿」。炭塢區游擊隊一部分撤退到忠信鎮毛洋、馬跡一帶,一部分繼續堅持當地鬥爭。炭塢區蘇維埃政府裁判部舊址是一座木結構民居建築。 中共炭塢區委、區蘇維埃政府舊址:四周牆體各向外延伸20米。炭塢區蘇維埃政府裁判部舊址:東至胡茂生宅,南至空坪前道路,西至胡秀文宅,北向外延伸20米。紅軍墓:墓園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09 胡坊紅軍舊址群 1933年 明溪縣胡坊鎮胡坊村 由蘇家大厝、廣西會館、李家祖屋、李家大院等建築組成,均為清代建築。1931年6月,紅一方面軍第四軍十三師在師長粟裕、政委高自立的率領下進駐胡坊。1933年,胡坊成立紅色政權工農革命委員會,開展打土豪、分田地鬥爭。紅四軍十三師宋任窮部三十九團、紅七軍十九師肖勁光部五十五團將胡坊村蘇家大厝作為團部駐地。彭德懷、王稼祥等無產階級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裡戰鬥生活過,至今李家大院牆上還保留着「打倒帝國主義,徹底平分土地」的大幅石灰標語。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10 工農紅軍西際物資轉運站舊址 1933年 三明市三元區莘口鎮西際村 原為余氏祠堂,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清乾隆重修,坐北向南,平面略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由前坪、前堂、天井、正堂、邊廂、迴廊和後軒組成,正堂面闊七間,進深七柱,明間抬梁、次間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自1933年起,在福建軍區獨立第7團、第9團的帶動下,中共三元區西際村支部和農會的黨員幹部群眾從大田、永安、泉州等處零散購買食鹽等物資,存在余氏祠堂內,達到一定數量後,通過柳城村溪口渡口,沿西際—竹洲—樓源—忠山—星橋—明溪線路,轉運到明溪、清流、寧化、瑞金等中央蘇區,余氏祠堂逐漸成為紅軍西際物資採購站。為護送物資,西際還成立了赤衛隊。 堂前向外延伸21米,堂後向外延伸60米,堂左右兩側各向外延伸20米。
211 福建軍區後方總醫院製藥廠舊址長森公祠 1933年 長汀縣四都鎮漁溪村 建於清代,坐西北朝東南,二進三落,土木結構,由門廳、前圍屋、內雨坪、上中下廳、兩個天井及左右各一排橫屋組成,占地1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760平方米。1933年2月,福建軍區後方總醫院製藥廠在此設立,該廠利用當地豐富的中草藥資源,研製出大量藥品,供應紅軍醫院和地方民眾,為蘇區的醫療衛生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12 水尾革命舊址群 1934-1935年 建寧縣客坊鄉水尾村 舊址群包括閩贛基幹游擊隊司令部舊址、蘇區銀行舊址、紅軍醫院舊址、蘇區兵工廠舊址、建寧縣蘇維埃政府、紅軍被服廠舊址等6處。舊址群見證了1934年5月至1935年3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 廣昌和建寧縣城失守後,閩贛第二作戰分區、閩贛兩省建寧、寧化、廣昌三縣游擊隊、閩贛基幹游擊隊在建寧西南部和閩贛邊區進行反「圍剿」和反「清剿」的游擊鬥爭歷史。這些舊址外牆尚有蘇區時期留存下來的較清晰的革命宣傳漫畫和革命標語。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13 荷山中央紅軍東方軍舊址群 1933-1934年 沙縣富口鎮荷山村 荷山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有「中央紅軍村」之稱。1933至1934年,彭德懷、楊尚昆等率領中央紅軍東方軍駐紮荷山村,人數最多之時曾經達到1萬多人。舊址群由東方軍司令部、通訊站、紅軍醫院、造幣所、紅軍亭、紅軍井、紅軍墓等組成,是沙縣乃至三明地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一處重要的革命遺址。司令部舊址原為新庵廟,是一處供奉馬氏仙娘的神廟。建築坐北朝南,由前坪、前堂、天井及其兩側廂房、正堂組成。天井兩側的廂房曾經是彭德懷等東方軍紅三軍團主要領導人的居住之處。通訊站A站位於荷山村大厝坪,原為陳氏宗祠,始建於清後期,建築坐東北朝西南。通訊站B站位於荷山村大厝坪,通訊站A站的右側,原為陳氏民居,始建於清後期,建築坐東北朝西南。紅軍醫院位於荷山村下土庫,1934年彭德懷率東方軍紅三軍團進駐荷山村時,受傷將士在這裡實施救治。在醫治過程中,有三名紅軍不幸病故,分別埋葬在荷山村狗叫梨及紅樹岬二處(即後登山紅軍墓和楓樹岬紅軍墓)。荷山紅軍亭位於當地人稱白馬墩的圓形小山包上,是紅軍站崗的主哨所。造幣所,位於荷山村下尾厝,當年紅軍在此印製紅軍幣,用於商品交換。紅軍井1號位於荷山村村尾靠近村莊側,原為村民自挖自用水井,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東方軍進駐荷山村時曾使用。紅軍井2號位於荷山村尾, 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東方紅軍進駐荷山村時,因人多水源不足,紅軍掘井取水而成。 東方軍司令部:四周院牆各向外延伸15米。通訊站(含紅軍井1號):東至通訊A站花台外沿,南至通訊A站牆基,西至紅軍1號井外沿,北至通訊B站牆基。紅軍醫院:醫院遺址四周牆基邊界各向外延伸10米。造幣所(含紅軍井2號):四周牆基各向外延伸10米。紅軍亭:建築四周滴水各向外延伸15米。後登山紅軍墓:墓體四周向各向外延伸15米。楓樹岬紅軍墓:四周院牆基礎各向外延伸15米。
214 湖源中央紅軍東方軍舊址群 1933-1934年 沙縣湖源鄉圳頭村、城前村 由圳頭村雙鳳堂、修文堂、燕詒堂、瑞慶堂和城前村張氏宗祠組成。1933年8月,司令員彭德懷、政委滕代遠率領中央紅軍東方軍進擊沙縣,成立了13個區、鄉蘇維埃政權。1934年1月,東方軍再次進擊沙縣,並於1月25日攻克沙縣,成立沙縣蘇維埃政府,沙縣成為中央蘇區縣。2月25日,紅軍撤離沙縣後,東方軍紅七軍團19師在閩西北地區迂迴游擊。5月29日,駐紮在湖源鄉的紅七軍團19師與國民黨軍80師239旅在湖源鄉南洋岐高地發生遭遇戰,並取得了勝利。紅軍活動範圍遍及湖源鄉,先後有紅七軍團19師、紅軍九軍團、紅軍三軍團、五區中隊等多支部隊在湖源鄉駐紮。圳頭村雙鳳堂、修文堂、燕詒堂、瑞慶堂和城前村張氏宗祠等古厝的竹筋泥牆上至今保存着48幅紅軍宣傳標語,宣傳革命真理,號召工農群眾參加革命,落款「紅軍三軍團」等,其中「打倒封建主義剝削制度」「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歡迎解放軍隊消滅土匪」等紅軍標語充分反映了各個時期紅軍的工作重心及活動內容,是紅軍在湖源戰鬥的有力見證。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15 王台革命舊址群 1933-1935年 南平市延平區王台鎮王台村、上溪口村、溪後村 包括王台談判舊址(八角樓)、中央蘇區閩贛省委常委開會舊址(珠寶庵)、溪口蘇維埃革命委員會舊址和東方軍野戰醫院舊址(黃氏宗祠)四個部分。1933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的第三軍團(東方軍)在彭德懷司令員和藤代遠政委的率領下解放了王台鎮,並將司令部設在王台鎮上大廟(今王台糧站),將野戰醫院設在黃氏宗祠。1933年9月,東方軍在王台八角樓同十九路軍代表陳公培談判,停止軍事行動,推動第十九路軍發動反對蔣介石的「福建事變」,促成了「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1935年3月,閩贛省委書記鍾循仁在珠寶庵召開省委常委會,研究向閩南挺進、與當地的黨組織取得聯繫等行動計劃。在軍事上節節勝利的同時,東方軍在王台鎮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上溪口蘇維埃革命委員會。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16 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駐紮地暨三民鄉蘇維埃政府舊址光裕堂 1934年 大田縣建設鎮建設村 建於1926年,坐東朝西,土木結構,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一進帶兩耳房兩護厝建築,建築面積375平方米。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2000多名戰員進駐三民鄉開展革命活動。在此期間,紅九軍團指揮部設在光裕堂,軍團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參謀長郭天明、政治部主任黃火青等領導人在此居住、辦公、指揮戰鬥。軍團長羅炳輝親自主持召開群眾大會,號召農民群眾起來暴動鬧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組織農民協會、赤衛隊,擴大蘇維埃區域。在紅九軍團幫助下,成立了三民鄉蘇維埃政府,林英火任鄉蘇維埃政府主席,當時的鄉蘇維埃政府就設立在光裕堂。現建築內還留存有紅軍戰士駐紮期間所寫的宣傳標語「紅軍是工人農民自己的武裝!紅軍乙9宣」等18幅紅軍標語及紅軍使用過的馬鞍、馬燈、藥臼、水壺、桌子等革命文物數件。在建築的西北角50米處的小山坳里,有一處紅軍墓,為當年負傷戰士墓葬。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17 毛澤覃舊居劉氏茂元公祠 1934-1935年 長汀縣四都鎮樓子壩姜畲坑自然村 建於清末,坐西向東,土木結構,二落一進,懸山頂,由門樓、雨坪、上下廳、左右橫屋組成,占地面積480平方米。上廳曾被國民黨軍隊燒毀過,1952年重建,面闊三間,檁擱夯土牆;下廳為穿斗式木構架。當年,毛澤覃受中共中央蘇區分局指派,以分局委員的身份留在中央蘇區時,1934年10月至1935年4月曾居住於此。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18 中共閩南地委機關舊址東埔烏山三角洞 1934-1949年 詔安縣紅星鄉東埔村北蔗自然村 機關駐地主要是山洞,現存會議處、炊事房、藏兵洞、衝鋒台和地委機關領導人住所等舊址,因主洞口呈三角形,故稱三角洞。1941年1月,中共漳州中心縣委改稱中共閩南特委,下轄平和、漳浦、雲和詔3個縣委和漳州、漳南兩個工委,同年冬盧叨接任書記後,特委機關整體搬至三角硿一帶的山坳中,1946年11月中共閩南特委改稱中共閩南地委。這裡歷經抗日戰爭和解放鬥爭兩個時期,成為閩南革命鬥爭的指揮中心,17年紅旗不倒直至新中國建立,素有「閩南井岡山」之美譽。 三角硿一帶的會議處、伙房、藏兵洞等山洞外圍各向外延伸50米。
219 塘前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舊址 1934年 連城縣塘前鄉塘前村 原為寶鑑堂,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約1433平方米,建築面積642平方米。由門樓、天井、下廳、上廳及左右橫屋等組成,布局呈對稱分列,地面為三合土,整體結構保存較完整。 1934年7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經過塘前就住在寶鑑堂,屋內現完整保留「打倒帝國主義」「打土豪分田地」等紅軍標語。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20 滴水岩紅軍戰地醫院舊址 1934年 明溪縣城關鄉坪埠村 滴水岩,石灰岩溶洞,由明洞、暗洞組成。宋開寶二年(969)發現,被徐霞客稱為「武夷三絕」之一。洞壁四周有歷代摩崖石刻近百處。1934年1月,彭德懷、楊尚昆率領東方軍以明溪為依託攻克沙縣期間,在滴水岩設紅軍戰地醫院。收治紅軍傷病員250餘人和在沙縣俘敵傷病員540餘人。同時,紅軍醫院還免費為當地群眾治病,開展衛生防疫運動等。 滴水岩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21 御簾東方軍司令部舊址張氏大祖厝 1934年 明溪縣夏陽鄉御簾村 始建於明朝崇禎元年(1628),數年後因流寇焚毀,清康熙已末年(1679)重建。御簾村是土地革命時期東方軍轉戰三明的主要集結地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敵後方。彭德懷、楊尚昆率領東方軍以明溪依託攻克沙縣期間,曾設司令部於御簾張氏大祖厝。1934年1月8日,彭德懷於此發布《三軍團向沙縣前進的命令》,25日晨,紅三軍團對沙縣盧興邦部發起總攻,並大獲全勝。 東、南各向外延伸60米,西、北各向外延伸40米。
222 鳳凰山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群 1934年 寧化縣淮土鄉上街鎮鳳山村 由紅軍街(鳳山村24-30號、31-33號、23、34、39、3、17號等7處古民居)和五通廟、王宅、紅軍井、紅軍看病所等四處建築構成。1931年至1934年期間,紅十二軍、紅三軍團第四師等多支部隊駐紮在鳳凰山今鳳山村等地,不少紅軍傷病員在紅軍看病所療傷。鳳凰山紅軍街,明末清初始建,沿街兩側現存59棟土木結構傳統建築,建築臨街一面均設有店鋪、作坊等,街面以卵石鋪設,設排水溝。1929年毛澤東、朱德同志率領紅四軍從江西入寧化,路經鳳凰山並在此處安營紮寨。1934年中央紅三軍團第四師及駐寧化各部隊1.4萬多紅軍在此集結待命,10月初踏上兩萬五千里長征。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23 羅坑蘇維埃政府舊址 1934年 沙縣夏茂鎮羅坑村 原為桃源洞,又名桃源洞別墅,始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由大雄寶殿、魁星樓、古戲台、文昌帝殿、五穀神君殿等組成。1934年1月,東方軍解放了沙縣城關和廣大農村,先後建立了羅坑、北區(今富口),松林、儒元、琅口、曹元、高橋、荷山等17個基層蘇維埃政府。到1934年2月底,沙縣蘇維埃政府轄3個區、27個鄉(村)蘇維埃政府,其中桃源洞為羅坑蘇維埃政府舊址。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24 少共國際師馬洪舊址 1934年 永安市洪田鎮馬洪村 舊址包括逢源堂和作求堂,均始建於清。洪田是永安連接中央蘇區的重要樞紐,是籌糧籌款、轉運資材的重要集散地。多支紅軍部隊多次進入洪田開展革命活動,建立了農工會、農會、反帝擁蘇風吹草動盟會、互濟會,成立了赤衛隊、兒童團等組織,發動農民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少共國際師曾進駐馬洪村逢源堂開展宣傳等活動,留下眾多的標語,現尚存紅軍標語近200多條;紅十五師在作求堂設立指揮部和戰時醫院,現保存較為完好的紅軍標語還有近60條。 逢源堂:東至文川溪,南至廖玉洪住宅,西至永武高速路,北至農田。作求堂:東至廖玉堆宅,西至廖金席田邊,南至文川溪北岸,北至永武高速公路。
225 小陶革命舊址群 1934年 永安縣小陶鎮垇頭村、美坂村、石豐村、小陶村、吳地村、寨中村 包括北上抗日先遣隊駐紮點暨紅一軍團垇頭戰區指揮部舊址善慶堂和仁和堂,紅九軍團指揮部舊址管輝彩老厝,紅一軍團二師指揮部舊址瓦窯頭厝,紅軍臨時戰地醫院舊址吳氏宗祠萬興堂,紅一軍團駐紮點積慶堂、樹德堂、肇光堂,東方軍暨北上抗日先遣隊駐紮點樹荊堂,張家山蘇維埃舊址及小陶戰鬥矮嶺遺址等。各舊址牆上多有紅軍標語,矮嶺戰鬥遺址保留着戰壕和紅軍墓。1934年7月初,中共中央決定以紅七軍團組成中國工農紅軍抗日先遣隊,紅七軍團在紅九軍團的護送下,從瑞金出發,經長汀、連城等地,於7月15日進入永安小陶。同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和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發表《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抗日先遣隊即以傳單、標語等形式開展宣傳,並繼續往大田、尤溪方向進發。8月8日,紅一軍團一師、二師由連城四堡經清流嵩口坪進入小陶,於12日開始先後在衙嶺、石蓮山、矮嶺一帶與國民黨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23日下午,紅一軍團在完成阻擊任務後,全部撤出洪田、小陶,徑往江西。小陶戰鬥為保衛中央蘇區核心區域安全和主力紅軍長征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小陶戰鬥矮嶺遺址:東至蘇地村、新寨村山場,南至寨中村民水果地山場,西至寨中村山場,北至五愛村、大科村山場。其他舊址:各單體建築外牆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26 紅三軍團政治部舊址科坑厝 1934年 尤溪縣梅仙鎮梅營村 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兩進院落,占地面積約956.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410.2平方米。1934年8月11日,中國工農紅軍九軍團羅炳輝軍團長率部從大田入尤溪街面,經七口路過此地,在科坑厝牆壁上用毛筆書寫「只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農民起來打土豪分田地」「紅軍是工人農民自己的武裝」等標語30餘幅,落款為「紅軍乙8(宣)」。 西南至村道內道牙,東北至山體邊緣,西北至現民居檐口,東南向外延伸15米。
227 尤溪紅四師師部舊址 1934年 尤溪縣西城鎮團結村 原為王氏祖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坐西南朝東北,東方軍第四師攻打尤溪縣城時指揮部設於此。1934年1月11日,由彭德懷率領的東方軍在攻打沙縣的同時,命令紅三軍團第四師挺進尤溪,協助紅十九師攻打尤溪縣城,重創盧匪軍第十一團,擊斃團長陳作元。舊址下堂牆壁留有當年紅軍用毛筆寫下的《出征歌》等十幾幅標語,落款均為「紅軍J8(宣)」。 東、西、各至圍牆外10米,北至清印溪南岸。
228 松毛嶺戰役遺址群 1934年 長汀縣南山鎮廖坊村、連屋崗村、鄧坊村、橋下村、黃家莊村、蔡屋村、中復村、白葉洋村、長窠頭村、官坊村、五杭村、楊謝村、塘背村,連城縣朋口鎮文坊村 由長汀縣的松毛嶺戰役戰地遺址、松毛嶺戰役戰地醫院舊址超坊圍屋、紅軍徵兵處舊址紅軍橋、松毛嶺戰鬥前沿指揮所舊址曹宅,連城縣的前線指揮部舊址郭公寨、溫坊戰鬥戰地醫院舊址東山廟、溫坊蘇維埃政府舊址盈吾公祠、紅一軍團二十四師青年運動會舊址溫坊古戲台、七嶺三角坑紅軍亭、無祀會活動舊址等組成。松毛嶺戰鬥烈士紀念碑為附屬文物。松毛嶺戰役是第五次反「圍剿」後期,在朱德、林彪、聶榮臻、羅炳輝等指揮下紅軍與國民黨軍展開長征前的最後一戰。1934年8月中旬,蔣介石電令李延年、宋希濂等6個整編師和1個炮兵團十幾萬人,從連城方向進逼松毛嶺,企圖「第一步先攻下長汀,然後再進取瑞金、興國,壓迫共軍於贛江而消滅之」。9月1日至3日紅一軍團在連城溫坊殲敵4000多人。國民黨軍隊重新調整進攻部署後,於9月23日上午7時開始進攻松毛嶺,紅九軍團、紅二十四師和數以萬計的地方武裝部隊與敵人展開了空前激烈的戰鬥,至9月30日松毛嶺戰役整整打了七天七夜。9月30日,紅九軍團在長汀縣鍾屋村(今中復村)觀壽公祠前召開萬人誓師大會後,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這一戰,萬餘名紅軍戰士英勇犧牲,為中央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松毛嶺戰役戰地遺址: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寬約600~900米,包括金華山、豬鬃嶺、隘崬頭、曹莫鄰、七嶺橫排、白葉洋嶺、杉樹嶺、狗耳崬、張家塘、劉坑、寨背山一線的紅軍陣地遺址約1200公頃;松毛嶺戰鬥烈士紀念碑:建築四周外牆各向外延伸500米;其他舊址:建築四周外牆各向外延伸20米。
229 西竹岔戰鬥遺址 1934年 柘榮縣楮坪鄉社坪村、洪坑村、蘇家洋村在西竹岔周邊相連山頭,黃柏鄉蒲洋南山村後門山 1934年冬,中央紅軍長征後,國民黨糾集數萬重兵「圍剿」閩東蘇區,是年臘月十一(即1935年1月15日),由葉飛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2000多名指戰員,在游擊隊和當地群眾的配合下,在此伏擊國民黨新十師5000多人。紅軍憑藉有利地形和大無畏精神,打退敵人數十次衝鋒,敵軍傷亡500多人,紅軍傷亡約200人。之後,紅軍主動撤出戰鬥。是夜,敵軍駐守陣地下方的社坪村,紅軍退守陣地上方東南側的丹池村。西竹岔戰鬥打響的前夕,大批紅軍秘密駐紮在南邊不遠的黃柏鄉蒲洋南山村後門山密林中二三日。這是閩東革命史上發生的最大一場戰鬥,目前在激戰區尚保留有紅軍戰壕、紅軍陣亡戰士埋葬坑等重要遺蹟。 戰鬥遺址以社坪村後門山為中心向四周擴展,面積約8平方公里,加上附屬遺址「戰前紅軍秘密駐地南山後山」面積約1.5平方公里,總面積約9.5平方公里。
230 中共福建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機關駐地舊址凝春暉 1934-1935年 長汀縣四都鎮湯屋村井牌路 建於清代,坐西南朝東北,二落一進,磚木結構,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由大門、下廳、天井、上廳、兩側橫屋組成,占地279平方米。上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柱帶卷棚式前步廊。1934年紅軍主力長征後,省委、省蘇維埃等省級機關遷往四都山區繼續鬥爭,1935年1月,因戰爭形勢嚴峻,再次轉移至此。1935年2月,瞿秋白、何叔衡等同志從江西會昌轉移永定途經這裡,曾居住於此。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31 桃花溪革命舊址 1934-1937年 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桃坑村桃花溪自然村 包括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師部舊址、葉飛舊居、阮英平舊居、範式人舊居、陳挺舊居、紅軍被服廠舊址及戰壕舊址。桃花溪(桃坑)地處霍童、虎貝、洋中三鎮交界地帶,山高林密,地勢險要,道路崎嶇,自然條件和群眾基礎好,不僅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的誕生地、閩東三年游擊戰爭的重要支撐地,也是國共合作抗日後,閩東紅軍改編為新四軍三支隊六團北上抗日的集結整編地和起始地,成為閩東革命重要根據地之一。1934年9月底,閩東工農紅軍獨立第二團、閩東工農紅軍獨立第十三團及閩東紅軍獨立營在寧德桃花溪的支提寺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師長馮品泰,政委葉飛,副師長賴金標。獨立師師部設於桃花溪陳氏祖廳。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的成立揭開了閩東革命新的一頁,從此黨在閩東有了一支統一指揮、英勇善戰的主力部隊。閩東紅軍在桃花溪一帶廣闊的山林中建立了修槍廠、被服廠以及紅軍醫院、倉庫、戰壕等,桃花溪、梅坑一帶成為閩東革命的活動中心。葉飛、阮英平、範式人、陳挺等閩東革命領導人長期在此居住、辦公,領導閩東人民開展了長期而堅決的革命鬥爭。 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師部舊址:向東延伸3米至路基斷坎,向南延伸0.5米至南側民居,向西延伸7米至斷坎,向北延伸至紅軍會場北圍牆。葉飛舊居及阮英平舊居:東至門前小路,南至阮英平舊居南側菜園,西至水泥路東側路基,北至路基斷坎。範式人舊居:東至大門前小路,向南延伸1米,向西延伸7米至菜園,向北至建築滴水線。陳挺舊居:向東延伸2米,向南延伸2.5米,向西延伸至西側民居,向北延伸2米至水泥路。紅軍被服廠舊址:東至門前斷坎,向南、西各延伸0.5米至菜園,向北延伸2米至民居。紅軍戰壕遺址:戰壕兩端向外延伸3~10米,面積472平方米。
232 中共雲和詔縣委舊址 1935-1937年 詔安縣建設鄉月港村 原為月港陳氏族人大宗祠堂或支系祖祠,陸續建於清中後期至民國時期,由達三祠堂、陳氏祖祠、陳氏少宗、成德祠堂和裕德祠堂共五座建築組成。1935年至1937年7月期間,中共雲和詔縣委機關設於此,同時是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和閩粵邊獨立營的重要活動基地。1937年7月14日,中共閩粵邊特委代書記張敏在達三祠堂召開縣委擴大會議,傳達國共合作「6·26」的政治協定和特委關於召開「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會議精神。16日國民黨詔安保安大隊突襲月港村。與會縣委委員羅貴炎當場犧牲,閩粵邊特委代書記張敏、雲和詔縣委書記李才炎等14人被捕,押送途中吳老獅等3人犧牲,其餘人員押往縣城監獄關禁。20日張敏等12人被殺害於詔安城郊良峰山麓虎咬巷。這是抗日戰爭初期我黨受國民黨假和談矇騙發生的一次沉痛事件,史稱「月港事件」。 達三祠堂:東、西、北各至外檐滴水位外10米,南至祠堂照壁以南10米。其他建築:建築本體四周滴水位各向外延伸10米。
233 閩浙邊臨時省委甲坑舊址群 1935年 壽寧縣犀溪鎮甲坑村 包括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舊址也紀念碑、閩東特委後方辦事處舊址、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共閩東特委福壽辦事處舊址及紀念碑、中共壽泰縣革命委員會舊址等七處。1933年6月,崗壟地區各鄉村紛紛成立蘇維埃政府,甲坑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設在鄭家坑的洋頭厝,主席為葉江幟。1935年夏,中共福壽縣委在甲坑擴建中心縣委,同時恢復福壽蘇維埃政府。1935年5月,福壽辦事處成立後,直接指導促進崗壟地區的各項工作,使黨組織在崗壟得到迅速發展,培養了一批積極分子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形成崗壟鬥爭的核心。1935年8月,中共壽泰縣委員會在壽寧縣的鄭家坑成立,壽泰縣委先後隸屬於閩東特委福泰辦事處、福壽中心縣委,縣委下轄泰東、泰城、泰南三個區委,四個黨支部,共61名黨員,書記:王陶生、繆洪驥。1935年10月5日,中共閩東特委和閩東紅軍獨立師與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在壽寧縣鄭家坑順利會師,雙方領導人召開聯席會議,於10月7日成立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委員11名,書記劉英(兼省軍區政委),組織粟裕(兼省軍區司令),宣傳葉飛(兼團省委書記)。臨時省委的成立,對粉碎國民黨當局閩浙皖贛四省圍剿的反革命戰略陰謀,加強閩浙邊我黨的統一領導,發展游擊戰爭有着重要的歷史意義。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成立紀念碑、中共閩東特委福壽辦事處舊址紀念碑:碑圍牆各向外延伸10米。其他各處:本體四周各向外擴20米。
234 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1935年 尤溪縣坂面鎮京口村後溪自然村 原為張氏祖厝,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民國初建成,占地面積約1665.3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708.2平方米,兩進院落,由門前彎曲石通道、門坪、門亭、內空坪、下堂、天井、廂房、正堂、護厝、大圍牆組成。 1935年5月,中央人民委員會決議成立「閩贛省革命委員會」,轄區22個縣,12月改為「閩贛省蘇維埃政府」,張氏祖厝作為政府辦公地點。該舊址為目前福建省僅存的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東至後溪南岸,西至圍牆外10米,南至圍牆外10米,北至圍牆外10米。
235 林畲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舊址 1937-1946年 詔安縣官陂鎮林畲村豆畲自然村 原為豆畲張氏祖祠,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2012年重修,為一進帶兩廂的懸山頂式建築,建築面積289平方米,占地面積760平方米。1929年東江紅軍48團在大革命失敗後從廣東轉移至豆畲村避敵。1930年起中共饒和浦詔縣委領導和機關幹部多次到豆畲休整並經常在張氏祖祠召開會議,是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烏山根據地黨和紅軍的隱蔽指揮所。1935年10月饒和浦詔縣委改組為雲和詔縣委。1937年7月的月港事變後,原雲和詔縣委領導全部犧牲,同年8月中共閩粵邊特委書記何浚派盧叨到豆畲村重建閩粵邊特委和雲和詔縣工委。1941年雲和詔縣委機關設在張氏祖祠內,1944年在此成立閩南政保隊。 東、西廂房外檐滴水位各向外延伸20米,南至主堂後檐滴水位外20米,北至門樓圍牆外50米。
236 閩東獨立師集訓地 1937-1938年 寧德市蕉城區虎鎮文峰村 原為一棟晚清民居,坐北向南,由大門、前埕、正門、前天井及兩側廂房、正廳、後天井、倒座、左右護厝及後院組成,占地面積858.2平方米。1937 年冬,閩東紅軍游擊隊和各縣游擊隊陸續集中寧德桃花溪整編,隨後紅軍三個縱隊和師部移駐虎石堂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集訓。紅軍在村中設立多處訓練場,戰士白天練習投彈、射擊等軍事項目,晚上學習文化,抗日熱情高漲,部隊也從剛整訓時的七百多人發展到1300人,整訓期間部隊還成立了軍械廠與被服加工廠。1938年1月24日,閩東紅軍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葉飛,副團長阮英平,下轄三個營,開赴屏南棠口集結,2月14日開赴蘇皖抗日前線。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37 抗戰時期大田「第二集美學村」舊址群 1938-1946年 大田縣均溪鎮玉田村 1938年5月,因抗戰爆發、廈門失陷,集美學校被迫內遷,直到1946年全部遷回廈門,前後經歷八年。「第二集美學村」是抗戰時期內遷大田縣均溪鎮玉田村的集美高級農林職業學校、集美高級商業學校、集美高級水產航海學校,及三校聯合創辦的集美職校附屬玉田國民學校舊址的總稱。舊址現存建築保存較為完整的分別為:教職工辦公室舊址(順善堂)、集美高級農林職業學校舊址(正旺祖祠)、教職工宿舍舊址(來宜堂)、集美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舊址(觀音堂)、陳嘉庚故居(中庭廳)、集美高級農林職業學校舊址(梓房祖祠高平堂)、集美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舊址(迪光堂)、集美職業學校校舍及抗日救亡劇社(文派祖祠高平堂)、集美高級水產航海職業學校舊址(集和堂)、陳村牧和莊紓故居(積善堂)、集美職校玉田國民學校舊址、集美高級水產航海職業學校舊址(聿脩堂)、集美高級農林職業學校舊址(六行堂)、集美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舊址(啟文堂)、集美職校(商科)教室與宿舍舊址(紫來堂)、森林課堂舊址等。部分舊址上仍能看到陳嘉庚先生親手題的「誠毅」二字。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38 東山抗戰獻機紀念碑 1941年 東山縣銅陵鎮公園社區 民國三十年(1941)為紀念東山民眾積極捐購飛機支援抗日而建,三十一年(1942)落成。紀念碑為塔式方尖碑形制,通高8.27米,用花崗岩石板密縫干砌而成。碑座四方形,邊長4.06米,設三級台基,碑身分三層,高7.7米,寓紀念「七·七」盧溝橋事變。紀念碑正面鐫刻篆書「東山縣破除迷信節約獻機紀念碑」,底座落款為「中華民國卅年冬建,東山縣長樓勝利,書記長馬友濤」,背面勒東山縣破除迷信節約獻機徵募委員會所立碑記,詳細記載東山縣民眾齊心抗日、募款獻機以及建碑經過的內容,兩側鐫刻徵募委員會委員姓名和捐資獻機500元以上者芳名。 紀念碑基座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39 中共閩中工委舊址西河祠 1942年 大田縣武陵鄉桃溪村 始建於南宋,清初期重建,清光緒年間(1875-1908)為欽點御前侍衛探花及第林宜春的舊居,後為林姓祠堂,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建築面積596平方米,占地面積812平方米,由半月池、小道、圍牆、內雨坪、下堂、天井、正堂、後花台及兩側廂房等組成。1942年2月,根據省委指示,中共大田地方組織在大田武陵西河祠召開會議。西河祠是中共閩中工委成立地點和主要活動地點,多次在此舉行重要會議,領導並開展革命活動。 東至牆體外10米,南至牆體外20米,西至牆體外10米,北至圍牆外10米。
240 高陽中共福建省委舊址溫氏宗祠 1943年 仙遊縣石蒼鄉高陽村 始建於清雍正年間(1723-1735),1996年修。坐北向南,通面闊16.3米,通進深24.72米,占地面積為403平方米,為單進廊院式建築,沿中軸線依次為前廳、天井、正廳。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三柱帶前廊;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懸山頂,抬梁穿斗式木構架。為粉碎國民黨頑固派對閩北省委機關的圍攻,中共福建省委機關決定將省委活動中心南移到閩中,1943年10月至12月,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和閩中特委機關在高陽村活動,10月7日,省委在這發出《關於開展整風運動的決議》。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41 中美合作所華安班舊址 1944-1946年 華安縣華豐鎮下坂村 全稱為「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種技術訓練班」,是抗日戰爭時期中美兩國軍事情報機構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線合作的歷史見證。舊址包括訓練班教室及美軍教官宿舍舊址、訓練班膳廳和軍械庫舊址及青年團干訓班舊址3處建築。訓練班教室及美軍教官宿舍舊址位於現下坂小學舊校區,為1944年8月訓練班成立時所建,由三排單層的磚木結構建築組成,建築面積764平方米,占地面積2163平方米。訓練班膳廳和軍械庫舊址原為始建於清代的龍安岩寺廟,現存兩進帶兩廂格局和兩排單體民房,建築面積684平方米,占地面積1438平方米。青年團干訓班設在李氏小宗祠堂種德堂內,為兩進懸山頂式建築,建築面積230平方米。龍安岩寺保存的美軍飛行員殉難碑和種德堂內保留完好的二戰地圖壁畫、標語等是珍貴抗戰遺蹟。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42 上寨澤東樓 1951年 龍巖市永定區撫市鎮五湖村 原為凹頭張屋,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坐東南向西北,土木結構,主樓為碉樓式三層土樓,山牆擱檁,歇山頂。1929年8月上旬毛澤東偕夫人賀子珍等一行到此指導開展土地革命活動,居住於主樓,由居住於此的張氏家人照顧並負責安全保衛工作。後來這座小土樓成為蘇維埃、游擊隊開展革命鬥爭的指揮部,1936年被國民黨放火燒毀。1951年按原來的規模、式樣重建,並命名為「澤東樓」。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43 東山戰鬥烈士陵園 1953-1963年 東山縣西埔鎮石埔村石壇自然村 為紀念1953年東山保衛戰犧牲的烈士而建,1962年重修。占地面積約1平方公里,內設公安80團烈士公墓、第三野戰軍烈士公墓、第四十一軍烈士公墓三個公墓區,共安葬448名烈士。公安80團墓區位於陵園西北側,建有墓區大門、紀念亭、紀念碑等,葬烈士96名;第三野戰軍墓區和第四十一軍兩處墓區相連,位於陵園東南側,建有墓區大門、紀念亭和兩座紀念塔,葬烈士352名。1963年建東山戰鬥紀念碑,占地面積540平方米,碑高13.8米,原福州軍區司令員葉飛題詞「烈士英靈,雄鎮海疆」。 東山戰鬥紀念碑:紀念碑台基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公安八十團烈士公墓:墓區圍牆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第三野戰軍和第四十一軍烈士公墓:墓區圍牆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
244 大嶝海峽之聲前線廣播電台舊址 1976年 廈門市翔安區大嶝街道陽塘社區 1976年建。由入口處的海峽之聲廣播電台空壓機房、總長210米的戰地坑道,以及出口處的軍事廣播大喇叭組成,總建築面積552.3平方米。喇叭最大直徑2.86米,長4.47米,重1588公斤,最大聲功率兩萬聲瓦,有效傳聲距離12公里,堪稱「世界之最」。海峽之聲前線廣播電台的主要任務是向金門廣播,宣傳我黨、我軍對台政策,祖國大陸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和家鄉親人的尋親啟事。 東由文物本體(空壓機房舊址)外延76米,南至規劃內灣岸線,西由文物本體外延205米,北至環嶝南路。
245 谷文昌墓 1987年 東山縣陳城鎮赤山林場谷文昌紀念園 1981年1月,谷文昌同志因病在漳州逝世。1987年東山人民將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當年他親手建起的赤山林場,1999年東山各界捐資120萬元在此基礎上修建了谷文昌陵園,2003年經中央批准建立谷文昌紀念館,2004年開館。谷文昌(1915-1981),原名程栓,河南林縣人,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東山工作14年間,帶領全縣人民與風災、旱災抗爭,植樹造林,興修水利,改善交通,發展生產,把一個風沙肆虐的荒島變成生機盎然的東海綠洲。 以墓碑為基點,西北至墓前30米,其餘各向外延伸20米。

六、與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7處)[編輯]

序號 名稱 年代 地址 簡介 保護範圍 說明
246 南靖東溪窯遺址 明至清 南靖縣龍山鎮西山村、金山鎮荊都村 包括封門坑窯址和碗窯坑窯址兩處遺址,屬明中期至清代中後期的民間瓷窯遺址。調查發現窯口20餘處,面積約22500平方米。窯爐皆磚砌,分階級窯和龍窯兩種。封門坑窯址已發掘面積1020平方米,揭露窯爐遺蹟4座,作坊遺蹟1處,居住遺蹟1處;碗窯坑窯址已確認的有8處窯址。出土產品以青花、米黃釉瓷為主,為研究明清瓷器製作和陶瓷外銷提供重要實施資料。 封門坑窯址:面積7.34公頃,東至窯址邊界東300米山脊,南至封門坑生活區南河岸邊, 西至高龍線通往高安道路,北到封門坑窯址邊界50米至登山路。碗窯坑窯址:面積6.55公頃,東至3號窯址東下窯村土路,南至作坊遺址區以南50米,西至3號窯址西側香蕉林,北至河流。 與「東溪窯遺址」合併
247 永泰莊寨建築群 永泰縣同安鎮同安村、洋尾村,嵩口鎮月洲村,丹雲鄉翠雲村,白雲鄉寨里村,大洋鎮大展村,梧桐鎮椿陽村,霞拔鎮錦安村,東洋鄉周坑村,長慶鎮中埔村 由同安寨、九斗莊、愛荊莊、寧遠莊、和城寨、竹頭寨、榮壽莊、昇平莊、慶豐莊、積善堂、紹安莊、中埔寨等12處莊寨組成。莊寨空間結構以樓層為主,各居住區域用高大的防火牆隔斷;厚重的外牆厚達3米左右,深挖的牆基,亂石堆砌的基脊,大塊石頭的錯縫倒掛貼面,堅固厚實的三重鐵面厚板大門,合圍成固若金湯的院落。多設碉式角樓,二、三層牆上設置貫通式的跑馬廊和大小等同的斗式條窗,不同方向的竹製槍孔,一層設置台炮射擊孔。正堂梁架多使用「四梁扛井」、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軒廊、廂房、正堂梁架均有精美裝飾。 同安寨:西南至同安路,東南至張善桂等厝,西北至張子安等厝,東北至張仰棟等厝。九斗莊:南至三升路,北至羊頭崙,東至張鍾靈等厝,西至張湧泉、張仁心等厝。愛荊莊:南至農田,西至181縣道,東至鮑國清等厝,北至鮑金天等厝。寧遠莊:東至張進棋後屋溝,西至外牆小路,南至外牆小路,北至外牆小路。和城寨:東至林萍諾田,北至林義回機耕路,南至林加淦田,西至林萍諾竹林。竹頭寨:東、南、西圍牆各外延至一級台地山崗坡腳線,北向外延伸50米。榮壽莊:東至佳守厝,西至振峰厝,南至慶光、行城厝,北至行挺厝。昇平莊:東至東明振湯厝,西至振榮、守義厝,南至仁釗厝、壬貴莊,北至後門頭水泥坪。慶豐莊:東至小路,西至通道,南至通道,北至通道。積善堂:東至滴水下,西至滴水下,南至大門外路,北至後花台頂層。紹安莊:東至黃逸柱等橫厝,西至黃紹勇等橫厝,南至本厝後門頭花台,北至村水泥路。中埔寨:東至小坑,西至長塯田,南至寨壠田,北至寨墘田。 與「三捷青石寨」合併,更名為「永泰莊寨建築群」
248 良地建築之穀倉建築群 將樂縣萬全鄉良地村 建於清中後期,用於儲藏收租獲得的糧食,由梁啟賢穀倉、梁啟洪穀倉、梁啟璠穀倉、梁少榮穀倉、梁少群穀倉、梁後裘穀倉、梁啟松穀倉、許前厝及許前倉樓共八處建築組成。按形制分為三類:一是單體單層式穀倉,四面用夯土牆圍合,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二是上層做樓下層做倉的雙層式穀倉;三是利用民居內的次要房間或橫屋辟成的倉房與倉樓。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與「良地建築群」合併
249 芷溪古建築群 連城縣廟前鎮芷紅村、芷溪村、芷星村 由培蘭堂、桂馨堂、紹德堂、敦安堂、永裕堂、怡慶堂、喬蔭堂、文清公祠、華岳公祠、慎修堂、孚吉堂、止齋公老屋、背園谷堂、草坪老屋、福安堂、吉昌堂共16座建築組成。培蘭堂: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東向西,占地面積約927平方米,建築面積842平方米,由門樓、門頭房、內院坪、下廳、上廳及各兩列橫屋組成,門頭房開在建築左側,上廳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三合土地面。桂馨堂、紹德堂、敦安堂、永裕堂、怡慶堂均建於清末,坐東向西,由門樓、門頭房、內院坪、下廳、上廳及圍屋組成,兩側帶橫屋。門樓均為「八」字青磚牆,四柱三樓式,中廳、上廳均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或五柱不等,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三合土地面。喬蔭堂: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西朝東,總面寬18.39米,總進深約18.70米,建築占地約780平方米,建築面積771平方米,由門樓、下廳、上廳及兩側橫屋組成,磚木結構,三合土地面,抬梁穿斗混合木構架。文清公祠:坐西朝東,總面寬38.74米,總進深約12.68米,占地面積約345平方米,建築面積232平方米,由門樓、下廳、天井、上廳及南側橫屋組成,三合土地面,磚木結構,下廳上廳明間均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華岳公祠:建於清雍正八年(1730),坐東向西,總面寬13.20米,總進深19.50米,建築占地約406平方米,建築面積298平方米,由門樓、下廳、天井、上廳和迴廊組成,上廳面闊五間,進深六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三合土地面,磚木結構。慎修堂:建於清光緒年,坐西向東,總面寬41.66米,總進深42.53米,建築占地約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60平方米,由門樓、門頭房、倒朝廳、雨坪、下廳、上廳及橫屋,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三合土地面,整體規模宏大。餘慶居、承慶居、攸敘居為附屬建築。孚吉堂:又稱 「大夫第」,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東向西,總面寬13.40米,總進深18.10米,占地面積約310平方米,建築面積244平方米,磚木結構,由門樓、下廳、中天井、中廳、後天井及上廳組成,下廳、中廳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三合土地面。止齋公老屋:清代建築,坐東向西,建築占地約840平方米,建築面積614平方米,由下廳、中廳、上廳、天井及兩側橫屋組成。背園谷堂: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坐東向西,占地面積約1703平方米,建築面積1040平方米,由圍屋、院坪、下廳、上廳、後落上下廳及兩側橫屋組成。草坪老屋:又稱楊濟祠、弘遠堂,坐東向西,建築占地約870平方米,建築面積196平方米,由門樓、院坪、下廳及兩側廂房、上廳組成,上廳面寬五間,進深一間,是客家典型的「圍屋式」建築。福安堂:又稱黃際蛟故居,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東向西,占地面積約610平方米,建築面積425平方米,磚木結構,由門樓、前院、下廳、天井、上廳及兩側橫屋組成,上廳面闊三間,進深六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結構,懸山頂,三合土地面,上下廳梁架細部做法考究,廳內灰板壁牆灰塑、彩畫精美,上下廳屋脊鵲尾廣施卷草灰塑。吉昌堂:又稱大夫第,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東向西,占地面積約927平方米,建築面積842平方米,磚木結構,主由門樓、內院坪、下廳、中廳、上廳和兩側各輔橫屋組成,上廳面闊三間,進深六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結構,懸山頂,三合土地面。 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與「芷溪宗祠建築」合併,更名為「芷溪古建築群」
250 南山林氏宗祠建築群 清流縣賴坊鎮南山村 由林氏宗祠、文正公屋、文惠公外祠、文惠公內祠、文新公外祠、文新公內祠、杏靳公祠、發明公祠、觀琪公祠等九處建築組成。建築多為單進合院式,立面八字形門樓,牆體以青磚空斗牆或夯土牆圍合,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天井居中,正廳面闊為三開間通暢,懸山頂,帶橫屋。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與「南山馬氏宗祠」合併,更名為「南山宗祠建築群」
251 桂峰步雲樓 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 建於清中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5平方米。門樓位於步雲樓東側,中軸線上依次為圍牆、天井帶廂房、主樓、糧倉等。主樓面闊五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 四周圍牆各向外延伸10米。 與「桂峰蔡氏民居」合併
252 尤溪土堡群 清至民國 尤溪縣中仙鄉、梅仙鎮、新陽鎮 由居安堡、蓮花堡、昇平堡、重光堡組成。土堡均由堡牆和內院組成,堡牆下部多塊石砌築、上部築夯土,靠堡牆內側設貫通式跑馬廊,四角設雕式角樓,前設堡門。內院為木構架建築圍合而成的院落。居安堡,又稱屏頭寨、林家古堡,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1914年擴建,坐南向北,平面呈橫向長方形,占地面積856.6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蓮花堡,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建,坐東朝西,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80平方米。昇平堡,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坐北向南,占地面積1451平方米,建築面積2087平方米。重光堡,又稱林氏土堡,坐東向西,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積1189平方米,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 居安堡:牆體向東外延20米,向西處延30米,向南外延50米,北至村道內側道牙。蓮花堡:東至村道內側道牙,西至河邊,南至村道道牙外側,北至村道道牙外側。昇平堡:牆體向東外延至40米山體邊,向西外延50米至山體邊,向南外延50米至山體邊,向北外延60米至山體邊。重光堡:東至15米處菜地,西至6米外村道道牙,南至牆體外10米,北至牆體外12米。 與「聚奎堡」「書京土堡」「茂荊堡」合併,更名為「尤溪土堡群」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