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科技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發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科技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發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
國科辦基〔2019〕55號
2019年6月20日
發布機關:科技部辦公廳
科技部網站

科技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發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

國科辦基〔2019〕5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委、有關直屬機構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國科發基〔2017〕250號)和《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管理辦法》(國科發基〔2018〕71號)的相關要求,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徵求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科技部會同財政部研究制定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發展方案(2019-2025)》,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科技部辦公廳

2019年6月20日

(此件主動公開)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發展方案

(2019-2025)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簡稱「國家野外站」)是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之一,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野外站面向社會經濟和科技戰略,依據我國自然條件的地理分布規律布局,通過長期野外定位觀測獲取科學數據,開展野外科學試驗研究,加強科技資源共享,為科技創新提供基礎支撐和條件保障。為更好地推進新時期國家野外站的建設發展,按照《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建設發展方案。

一、發展現狀和建設需求

1. 現狀與成效。

我國歷來高度重視野外科學觀測和試驗研究工作。從1999年開始,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圍繞生態系統、特殊環境與大氣本底、地球物理和材料腐蝕等4個方面,遴選建設了106個國家野外站。經過系統建設,這些國家野外站在長期連續基礎數據獲取、自然現象和規律認知、推動相關領域方向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獲取第一手定位觀測數據,支撐了相關學科發展。國家野外站開展了長期觀測,積累了大量、長期連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手觀測數據。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站動態監測數據時間跨度接近20年,內容覆蓋中國典型生態系統的水、土、氣、生四大生態要素共282個指標。材料腐蝕國家野外站持續開展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建築材料、塗鍍層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等5大類600餘種材料的觀測試驗,獲得了最長達35年的野外連續觀測和試驗數據。特殊環境和災害類國家野外站針對特殊地理區域和自然災害開展長期定位監測研究,獲取了包括我國唯一的長期冰川物質平衡、冰川退縮方面的資料序列以及青藏高原地區多年凍土與環境變化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監測數據。

——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為國家需求提供科技支撐。國家野外站面向國家重大科技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開展系列科學觀測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原始創新科研成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建設和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位於黃淮海平原的國家野外站,研發了鹽鹼地中低產田改良技術,為渤海糧倉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森林、草地、湖泊、災害等相關國家野外站,為國家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還濕、三北防護林工程、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材料環境腐蝕國家野外站為港珠澳大橋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特定環境下的材料腐蝕數據,為工程材料遴選提供了依據。

——鍛煉培養野外科技工作者,傳承科學奉獻精神。國家野外站大多地處雪域高原、沙漠戈壁、深山老林、高寒極地等遠離城市、條件艱苦的野外。無論野外站的創建還是長期工作,都需要紮根基層、吃苦耐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國家野外站已成為鍛煉培養科技工作者開拓、奉獻、團結和創新精神的基地,對於弘揚科學道德、淨化科研環境具有重要的示範帶動作用。長期以來,一批又一批野外科技工作者克服各種困難,將論文寫在大地上,將科學精神、科學道德傳播到科技界和社會大眾之中,傳承給一代又一代科學事業的繼承者。

2. 形勢與需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樹立和踐行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等系列國家戰略。當前我國在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建設、環境污染防控、災害防治、工程防護、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面臨着巨大挑戰,迫切需要國家野外站組織科學觀測、試驗研究和科技示範,為社會進步提供科技支撐。

我國正處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要求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強化基礎研究。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國家野外站建設,提升觀測與試驗能力,改善觀測環境和科研條件,豐富科學數據戰略資源,促進知識創新,以在完善科研基地建設、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早建成創新型國家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歐美等發達國家歷來重視野外觀測站在推動科技創新中的作用。英國於1843年建設洛桑實驗站,開創了野外站的歷史,定點監測接近180年,為揭示作物生長規律、發展現代農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美國於上世紀初建立了50多個材料環境腐蝕野外站,對鋼筋混凝土等材料連續野外觀測近120年,支撐了美國材料產業的發展。當今世界科技競爭日益加劇,世界各國進一步加強野外觀測站建設,一批應用新技術、面向全球科學問題的野外觀測設施逐漸形成。加強國家野外站建設是應對國際科技競爭的必然選擇。

國家野外站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目前國家野外站布局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支撐相關領域方向發展的需要;二是國家野外站有效管理和運行機制還未形成;三是人才隊伍結構不夠合理,特別是技術支撐服務人員缺乏;四是尚未建立系統性的績效評估機制,運行管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建設思路和發展目標

1.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提升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強化頂層設計、科學規劃和統籌布局,創新運行管理機制,提升科學觀測研究綜合能力。遵循國家野外站觀測、研究、示範和服務的科學定位,面向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長期穩定連續觀測、試驗研究和科技示範,協同推進一批重大科技任務實施,促進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產出。實現在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示範推廣、開放共享與服務、知識傳播與科學普及等方面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為科技創新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2. 基本原則。

頂層設計,優化布局。按照國家科技創新需求和各學科領域科技發展需要,面向學科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科學問題,綜合考慮區域代表性和基礎條件,優化完善國家野外站系統布局。

強化基礎,提升能力。加強國家野外站基礎設施、觀測場地、儀器設備和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野外科學觀測試驗能力,有效改善野外站生活環境條件,按照規範化的觀測指標和技術體系開展觀測研究。

開放共享,協同合作。發揮國家野外站的公共野外觀測和試驗研究平台作用,加強科研設施、科學數據等科技資源共享,加強與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的銜接,推進國家野外站向國內外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開放,為開展相關科技創新提供支撐和服務。

規範管理,穩定支持。制定科學、客觀、公平、合理的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加大動態調整力度。建立財政部門、主管部門、依託單位以及社會力量多方投入的多元化支持機制,中央財政對國家野外站的長期觀測研究給予必要支持。

3. 發展目標。

——在優化調整基礎上,遴選新建一批國家野外站,至2025年,使國家野外站規模數量保持在一定規模,基本形成覆蓋我國主要代表性區域和領域方向的國家野外站布局。

——改善國家野外站觀測和試驗研究條件,逐步規範和改善國家野外站儀器設備、生活設施、通訊與交通條件。

——提升國家野外站的科學觀測和試驗研究水平,促進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產出,為科技創新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建立規範的運行管理制度,切實提高國家野外站科技資源質量、開放共享服務水平,發揮國家野外站在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示範推廣、知識傳播等方面的優勢作用。

三、優化國家野外站系統布局

根據新時期國家科技創新和各學科領域科技發展需要,在優化和整合已有國家野外站基礎上,擇優遴選一批具有區域代表性、基礎條件優勢明顯、科學研究隊伍優秀的部門或地方野外站建設成國家野外站,形成學科體系更為完整、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組織體系更加完善的國家野外站體系。

——圍繞實施生態文明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戰略,根據國家公園試點、荒漠化綜合治理、動植物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科技需求,支撐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依據中國氣候和自然植被區劃,優先在試點國家公園布局生態系統和旗艦性物種保護國家野外站,如祁連山國家公園、大熊貓和金絲猴棲息地等;重點在尚未布局的重要地帶性森林和生態功能恢復區,全國主要草原、沙漠/沙地、農牧交錯區以及石漠化區,全國重要湖泊、江河源區、入海口和重要濕地等遴選新建國家野外站,如我國中部暖溫帶林區、三北防護林區、重要水源涵養林區、西南喀斯特區、甘南草原及三江源、長江和黃河口濕地等。

——圍繞實施國家應對全球變化和海洋強國戰略的科技需求,支撐海洋科學、極地和冰凍圈科學、大氣科學和地球表層系統科學發展,依據海洋氣候和生態系統特徵及區域代表性,重點在尚未布局的典型海灣、島嶼和島礁,如我國的南海、黃海海區等,布局海洋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站;依據全球極地與冰凍圈地理分布,在全球重要特殊環境和高寒高緯度區域,如青藏高原、南極、大陸和海洋性冰川區域等,布局環境變化、冰川、凍土等國家野外站。依據全球氣候系統和海洋環流特徵,布局和完善陸地和海洋的大氣本底國家野外站;在我國主要氣候帶和重要自然地理區域,如東北、華北、南方山地、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等區域,布局地球關鍵帶和地表物質能量通量國家野外站。

——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綠色安全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推進節水優先等重大戰略需求,有力支撐農業和農林複合生態系統、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與農業環境保護,按照中國綜合農業區劃、中國種植業區劃和主要土壤與病蟲害分布區域,以全國主要糧食生產區和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地區為重點,如三江平原農業區、長江中下游農業區等,系統布局農田和農業生態系統、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業環境監測與保護、農業動植物種質資源與病蟲害防控等國家野外站。

——圍繞國土空間和資源安全、防災減災和區域環境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的需求,支撐固體地球物理和地質災害、地球空間環境和環境科學研究,依據氣候和自然地理區劃,重點在地球重力、地殼應力應變、地球空間環境探測、電磁波環境觀測、大地測量等領域布局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站;在地震次生災害、滑坡、泥石流等領域布局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站;推動在長江、黃河等重要流域布局建設水文水資源、災害防治和流域生態綜合研究國家野外站;探索在京津冀平原、長江中下游、粵港澳大灣區、關中平原等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區域布局區域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國家野外站。

——圍繞交通、能源等國家重大工程領域需求,支撐材料腐蝕科學、公路水運科學、能源裝備和重大設施安全研究,依據材料、裝備和設施服役的自然環境影響,在極端乾熱、極寒冰雪、超嚴酷土壤、海水腐蝕等環境條件、重大基礎設施(如青藏公路、港珠澳大橋等)及重要能源裝備基地,布局材料腐蝕、工程安全、裝備和基礎設施長期性能觀測實驗國家野外站。

四、加強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和示範

1. 持續開展長期穩定規範化科學觀測。

——制定完善系列科學觀測規範與標準。根據生態系統、材料腐蝕、地球物理、大氣環境、冰凍圈、地球關鍵帶、農業資源環境、交通等不同類型國家野外站觀測研究對象的差異性,制定完善生態系統、材料腐蝕、地球物理、地球空間環境、大氣環境、地球關鍵帶及地表通量等不同領域的觀測指標、觀測方法、採集規程、數據標準,規範野外長期觀測和控制試驗指標體系、數據質量控制體系等技術體系。

——開展長期定位觀測。不同類型國家野外站依據統一的觀測規範和標準,獲取生態系統、地球物理、材料腐蝕、大氣環境、地表通量、農業資源環境等不同領域,覆蓋全國、規範化的長期連續觀測和試驗數據。積極推動國家野外站開展面向區域及領域方向的專項科學觀測,獲取特色觀測數據。

——建立穩定運行的數據匯聚系統。依據《科學數據管理辦法》,推動國家野外站觀測數據進行長期積累和高效匯聚管理,注重長序列歷史觀測數據的質量控制。依託相關國家科學數據中心,開發建立野外站觀測數據匯聚和管理系統。

2. 加強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研究。

——圍繞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研究。圍繞我國沙漠、冰凍圈、黃土高原、喀斯特、內陸河、農牧交錯帶、乾旱河谷、內海(近海)等眾多地理生態單元,開展地質、資源、生態、農業、交通等領域科學研究,促進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產出。面向全球變化、生態系統過程和功能、生物多樣性等國際科學前沿,開展生態系統演變和資源環境效應及驅動機制、生態系統和冰凍圈與氣候變化互饋機制、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球關鍵帶演化及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主要區域大氣成分本底特徵及災害天氣、空間環境災害性天氣變化規律與區域性特徵等觀測和試驗研究。

——圍繞解決國家需求中關鍵科技問題開展試驗研究。面向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國家需求,開展生態監測預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退化草地修復等試驗研究,集成應用野外科學觀測數據和試驗研究成果,在農業生產、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生態建設、防災減災、重大工程安全等方面解決一批關鍵問題,研發一批重要技術,滿足新時期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建設等需求。

——圍繞支撐服務國家未來發展開展長期系統的基礎性工作。系統開展我國特色自然資源收集整理,加強典型區域野外科學考察,研究典型材料和裝備在嚴酷、極端自然環境中的腐蝕規律,充分利用長期積累的重要科學數據,開展科技信息資源的系統編研。

3. 充分發揮示範服務樣板作用。

——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試驗示範。針對自然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荒漠化和草地沙化、富營養化等生態環境治理瓶頸問題,試驗示範共性關鍵技術及優化模式,支撐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公園體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等。充分發揮國家野外站的獨特區位優勢,支撐重大科技專項和國家重大工程,促進區域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加快脫貧致富新型實用技術的示範應用。推動建在邊遠貧困地區的國家野外站,針對所在區域的特色產業發展需求,與地方貧困鄉鎮精準對接,提鍊形成適用於當地自然條件的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模式,開展穩定的技術支援、人員培訓和專家指導,提升精準扶貧科技支撐能力。

——面向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科學素質。鼓勵國家野外站向社會公眾開放,開發具有野外站特色的科普產品和展品,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通過與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單位共建教學、實習、人才培養與科研基地,與地方政府或社會團體聯合建設科普基地、開展全國科技活動周等方式,充分發揮野外站的人才培養和科普服務作用。

五、推動開放共享和合作交流

1. 強化國家野外站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加強國家野外站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在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基礎上,實現觀測數據等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充分發揮國家野外站野外公共試驗平台作用。

——制定野外站觀測數據開放共享工作規範,明確國家野外站觀測數據開放共享計劃,有序開放觀測數據並提供共享服務。引導開展針對觀測數據的分析、挖掘等研究工作,實現觀測數據高效利用。

——依託國家野外站搭建開放性科研平台,加強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基地的銜接合作,推動國家野外站科研儀器、試驗裝置、樣品和樣地及其他類型科技資源向社會進行開放共享,吸引國內外相關研究人員和單位,依託野外站開展聯合觀測研究,提高科技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2. 積極開展合作與交流。

——積極推動國家野外站加強合作。共同建設野外聯網研究平台,共同承擔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共同提升野外站的研究水平與國際地位。

——推動組建國家野外站聯盟。面向全國性和跨區域跨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重大國家需求,按照不同類型野外站特點和學科領域需求,鼓勵部門及地方野外站參與組建不同層次的國家野外站聯盟或學科網絡,整合不同台站優勢資源,優勢互補,協同推動科技創新。

——加強與國際同行合作。面向全球性重大科學問題和重大國家需求,在遵守國家有關涉外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推進國家野外站、各類聯盟及學科網絡與國外相關野外站及研究機構的合作,推動同國際知名研究(試驗)網絡、觀測系統等,如國際長期生態學研究網絡(ILTER)、全球陸地觀測系統(GTOS)、全球環境監測系統(GEMS)、國際通量網(FLUXNET)、美國腐蝕試驗網(Atlas)、國際對地觀測系統(GEO)、全球大洋觀測系統(GOOS)等,開展合作與交流。

六、保障措施

1. 加強統籌協調。建立由科技部宏觀統籌,主管部門、依託單位共同參與的組織管理體系,形成多層次、多部門共同推進國家野外站建設的工作格局。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國家野外站發展政策和規章制度,指導國家野外站建設和運行。主管部門協調落實國家野外站發展政策和規章制度。依託單位落實國家野外站建設和運行所需相關條件,提升國家野外站的創新能力和活力。國家野外站所在地區支持國家野外站建設和發展,加強野外站條件保障能力建設。

2. 規範運行管理。依據《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管理辦法》,建立與國家野外站定位目標相適應的管理制度。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建立決策、監督、評估考核和動態調整與退出機制,加強對國家野外站全過程管理,強化法人單位的管理責任。組織制定聯網觀測指標與技術規範、聯網研究與學術交流,不斷提高國家野外站的運行效率和社會效益。

3. 強化能力建設。加強條件保障能力建設,提升國家野外站建設水平,提高野外站觀測能力和科研能力,完善提高工作和生活條件。加強人才和隊伍建設,吸引和聚集高層次野外科研人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科學家群體,穩定一批具有野外觀測、管理和數據挖掘分析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為國家野外科學研究提供各類人才支撐。

4. 完善支持機制。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強績效評價結果和財政支持的銜接,進一步完善國家野外站的穩定支持機制,中央財政對國家野外站運行維護和觀測研究給予必要的支持,根據評估考核結果配置資源;支持國家野外站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等國家科研任務。各主管部門和依託單位應為國家野外站的條件保障能力建設提供支持。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