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秦朝野史/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秦朝野史
◀上一回 第九回 二世篡位咸陽宮 始皇歸葬驪山墓 下一回▶

話說趙高同着李斯、胡亥,密議篡立之策。先將始皇賜與扶蘇璽書燒毀,假傳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別作一書,賜與扶蘇、蒙恬,說:他二人帶兵數十萬,在邊已久,士卒多死,不能立功。扶蘇反敢時常上書誹謗,都因未奉命令,不得歸為太子,所以日夜怨望。扶蘇為子不孝,今賜以寶劍,可即自殺。蒙恬不能諫正扶蘇,反與通同一氣,為臣不忠,一併賜死。即將兵事交與裨將王離掌管。此書寫就,蓋上御璽,命胡亥門下親信之人為使,星夜奔往上郡,趙高等仍在沙丘等候回音。趙高等派往之使,不消幾時到了上郡。開讀詔書已畢,扶蘇捧着賜劍,一路涕泣,走入內房便欲自殺。蒙恬連忙趕入止住,說道:「主上出巡在外,未立太子,命臣帶兵三十萬守邊,公子親為監軍,此乃天下重任。今僅憑一使,便欲自殺,安知使者非詐?應遣人向主上處請命,如果屬實,再死未晚。」扶蘇素性忠厚,又被使者幾番催促,乃對蒙恬道:「父命子死,不得不死,何用再請?」說畢,遂伏劍自盡。蒙恬見扶蘇已死,自己卻不肯便死,必欲遣人請命,看個究竟。使者亦無如之何,遂將蒙恬交與陽周縣官,下獄看管。

使者見事已畢,趕回報知胡亥與李斯、趙高,三人皆大喜。胡亥聞扶蘇已死,便想將蒙恬釋放。趙高恐蒙氏兄弟復得進用,遂誣陷蒙毅道:「先帝素愛公子,久欲立為太子,只因蒙毅諫阻,以致中止。此等不忠之人,罪該正法。」胡亥依言,命使往拿蒙毅。正值蒙毅祈禱事畢,回至代地。使者傳旨,將其下獄。

趙高等見諸事順手,篡立可望成功,便假傳始皇命令,起駕回宮。將始皇屍身載入轀輬車中。此車本系臥車,四邊有窗,只說始皇因病畏風,緊閉窗櫺。遣始皇寵信宦官,陪坐車上。所至地方,依時進奉飲食,文武百官照常在車旁奏事。宦官在車內假傳始皇旨意,允准所奏。一路行去,並未被人察破,但無意中卻露出破綻來。只因時當八月,天氣尚熱,始皇屍身蒸發,但從轀輬車上放出一陣臭氣,觸鼻難聞。李斯與趙高商議道:「此節最易動人之疑,如何遮蓋得住?」趙高想出一法,命從官車上各裝醃魚一石,以亂屍氣,使聞者無從細辨。一面催促車仗,日夜趲行,循着蒙恬所築直道前進。一到咸陽,入得宮中,立刻發喪。李斯、趙高便扶胡亥即皇帝位,是為二世皇帝。一班大臣及諸公子聞得始皇已死,新皇帝即位,一齊入宮哭臨,並向新君稱賀。各人聽說扶蘇賜死,胡亥嗣立,心中雖然懷疑,但事實真假,無從得知,也就不敢提及此事。二世竟安然坐了帝位,便替始皇大營喪事。喪中陳設之美,儀節之盛,費用之奢,自不消說。到得九月,即將始皇安葬。

至於墓地,當始皇即位之初,已擇定驪山地方,發遣人夫,穿壙起土。後來得了天下,又用犯罪徒人數十萬作工。只因驪山上有土無石,遂分派徒人,到渭北諸山採石運來。又因秦川北流擋住墓道,乃將水道填塞,移向東西流去。當時運石徒人勞苦怨恨,遂作歌道: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一唱,萬人相鈎!始皇命李斯監工,李斯報說:「現在發掘已到極深,鑿之不入,燒之不燃。用手叩之,其中空空,似乎其下有天?」始皇尚嫌太小,命再旁開三百步,然後住手。總計建造工程歷時十年,方始完竣。此墓高大可謂古今無兩。裡面竟是一座大宮殿,外面便成一座大山林。墳身計高五十八丈,周圍約有五里余。穿地之深,直透過三重泉水。壙之四圍用銅鎔成牆壁,外塗以漆。壙中上備天文,也有日月星辰,皆用大明珠綴成;下備地理,也有江河湖海,以水銀為水,安設機器,使之周流不息;中間建築宮觀苑囿,備置奇珍古玩。並雕刻百官古像,排列兩旁。又用金銀為鳧雁,玉石這松拍。壙中所燃之燭,皆用人魚油為之。人錢殂狀似人,長尺余,肉不中食,出東海中。取其油作燭,點之壙中,能經久不滅。

二世見始皇墓中工程已十分完全,又命將始皇妃嬪及御幸宮人,凡未曾生子者,都令殉葬。應行殉葬之人,不計其數。到了葬日,始皇棺槨既下,便將殉葬諸人納入,外面重重封閉。又因壙中寶物甚多,恐將來被人發掘,令工匠於壙之四圍安置機關,排列管箭。人若行到近旁,機關一動,弩箭自能發射。是日因為葬事,使用工匠甚多,有人向二世說道:「此墓不啻一個寶藏!今壙中一切秘密工匠皆知,若漏泄於外,非同小可!」二世深以為然,暗地設計,等到壙中內門一律封閉完固,工匠尚未出外,便令人將壙道外門關閉,加土填築。一班工匠人等何曾得知此事,遂都被埋人擴中,並無一人走脫。又在墓上栽起樹木,儼然天生一座大山。

誰知,二世用盡心機,又枉殺許多無辜工匠,不過數年,遂為項那個羽發投降,所有珍寶搜括一空。壙道既開,不復填塞。後有兒童至此牧羊,一羊失足,墜入壙中。牧羊兒點起火炬,入內搜尋。及至羊已尋獲,隨手將火炬棄擲穴中,誰知竟延燒起來,一連三月,煙火不絕。壙中一切焚個罄盡,此是後話。

趙高見始皇葬事已畢,便想謀害蒙恬、蒙毅,以報前仇。於是日夜在二世面前訴說二人罪過,引得二世發怒,欲殺二人。旁有二世兄子子嬰進諫道:「蒙恬兄弟為我朝之大臣謀士,今陛下無故誅之,必致群臣離心,戰士喪氣,臣竊以為不可。」二世不聽,立遣御史曲宮,前往代地、陽周兩處,竟將蒙毅、蒙恬次第傳詔賜死。蒙恬平日為將,深得士卒之心。此次冤死,士卒皆為流涕,只有趙高一人暗自稱快。

光陰迅速,過了一年,是為二世元年。此時二世年方二十一歲,因趙高擁立有功,便用為郎中令,參預朝政,親幸無比。一日,二世對趙高說道:「先帝在日,常巡行郡縣,海內畏服。今朕初即位,年紀尚小,人民未必歸心。若安居宮中,不出巡行,恐被遠方輕視,何以君臨天下?」趙高聞說,便極力贊成出遊。二世遂依照始皇方法,東行郡縣,李斯隨從。自碣石循海,南至會稽,沿路遊玩。每到一處,見有始皇所立之石,皆就旁面加刻數語,以表始皇功德。直至四月,始回咸陽。趙高與二世習處,知他素性闇弱,懶親政務,但知逸樂。心想:「設法盡除諸公子及各大臣,使二世孤立,自己方得弄權。」一日,二世坐在宮中,趙高隨侍左右。二世喚趙高近前說道:「人生一世,譬如白駒過隙。吾已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今欲快吾心中所欲,極吾耳目所好,以終吾身,不知此事可行否?」趙高聽了,以為「趁此時機,正好行吾之計。」因應聲答道:「此正賢君應行之事。惟據現在時勢觀之,恐尚未可。」二世急問其故,趙高欲言又止。後被二世催促數次,趙高方請二世屏退左右,近前低聲說出。只因數句言語,興起大獄,害死無辜多人。欲知趙高所言何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