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宣傳工作方案
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是全面了解國情國力的重要途徑,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是加快文物事業發展的迫切要求。為此,特制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宣傳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編輯]文物普查宣傳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準確把握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以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的新趨勢,在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認真做好全國文物普查社會宣傳動員工作,以確保普查工作深入人心,取得成功。
二、目標任務
[編輯]通過文物普查宣傳工作,使全社會了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目的、意義和內容,了解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全面了解文物價值,普及文物保護知識、文物普查知識,宣傳文物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文物普查宣傳工作,實現各級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全力支持文物普查;各級文物普查機構和工作人員依法開展文物普查;廣大普查對象如實申報、認真填報、主動配合搞好文物普查,形成有利於開展文物普查工作的有效機制和良好氛圍。
三、組織實施
[編輯]國家文物局文物普查辦公室設立宣傳組,組織協調文物普查宣傳工作。各地成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文物普查宣傳工作領導機構,負責制定文物普查宣傳方案,組織召開宣傳工作會議,提供和管理文物普查信息,督促、指導文物普查宣傳工作。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素質高、專兼職相結合的宣傳隊伍,並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的要求,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宣傳隊伍的整體素質。各地還應充分發動媒體和相關機構、部門的力量,形成文物普查宣傳網絡,共同搞好文物普查宣傳工作。
四、重點內容
[編輯]宣傳工作要貫徹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過程,各地應從「告知」、「知情」、「普法」、「成績」等方面,大張旗鼓地開展文物普查宣傳,各階段的重點宣傳內容分別是:
2007年4至11月,重點宣傳《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等有關文物普查和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及國家文物局宣傳、貫徹落實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的活動。宣傳開展文物普查的目標、任務和意義,普查的範圍對象、內容和方法,普查的技術標準、規範,實施步驟程序等;宣傳各地普查機構設置、人員培訓、隊伍組建、試點經驗等,要注重宣傳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發展的趨勢,對文化線路、工業遺產、鄉土建築等文化遺產新品類加強宣傳。
2007年11月-2009年底,集中宣傳與文物普查有關的法律法規,普查工作進展程度、階段成果和重要發現,普查工作先進人物、先進事跡,人民群眾對普查工作的參與和反應等。
2010年1月-2011年底,追蹤宣傳文物普查數據處理進展情況,發布文物普查基礎成果,宣傳《全國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和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數據管理系統,宣傳普查成果的推廣應用,集中宣傳文物事業在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五、宣傳方式
[編輯]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將開展階段性的集中宣傳和長期宣傳活動。充分運用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現代傳媒,廣泛深入地宣傳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的重大意義,及時報道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取得的成績,介紹普查的重點文物,宣傳宣傳文物工作在新時期構建和諧社會、在經濟社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宣傳活動不斷深入人心,造成聲勢,形成高潮。
(一)電視媒體宣傳
1、精心策劃和製作播放宣傳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公益廣告片和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公益宣傳片,在中央和地方主要電視媒體播放。公益宣傳片可採用徵集方式,以擴大影響和宣傳面。
2、在電視節目中開設專欄,通過新鮮的視角,宣傳普查工作,介紹工作進展。如可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欄目「百姓檔案」中以這次普查工作為主題,以基層文物工作者的親身經歷,反映歷史的變遷、經濟社會的進步;可以在「人物」、「講述」等欄目連續介紹普查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跡和普通群眾對普查的支持參與。
3、中央和地方各級電視媒體製作訪談、對話、直播等專題節目、系列節目,圍繞文物普查和文物保護工作,採訪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平民百姓和普查工作者。普查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可以專題形式在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中國記憶」等欄目播出。
4、對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電視電話會議進行深入報道。
5、重要事件隨時以新聞形式進行宣傳報道。
(二)平面媒體宣傳
將日常的新聞報道和專題、專欄結合,開展較大規模的宣傳活動。如開設文物普查專版、專欄,組織對有關專家和普查工作人員的專訪。深入分析文物普查的背景、特點、意義、手段、成果和公眾參與等各方面的相關內容,從多角度開展對文物普查的深度報道。組織文物普查和文物保護知識競賽,開展文物普查口號徵集活動。
(三)網絡宣傳
在國家文物局政府網站建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專題網站,設立培訓工作計劃、會議紀要、工作簡報、動態報道、成果展示、局長訪談、專家視點、普查技術應用探秘、互動留言板等欄目。該網站將成為瀏覽者了解文物普查實施方案、工作進度、成果應用,提供文物普查線索和反映意見、建議的重要互動平台,同時也是普查工作實施情況的監督平台。國家文物局普查辦公室及時處理普查網站收集的文物普查線索和意見、建議,對其中具有重要價值的將處理情況在網站上公布。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各省級政府網、各省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網站等對文物普查專門網站進行圖文鏈接。地方文物普查機構也可在政府網站上設立本地區文物普查的專題網站或網頁、專欄,宣傳本地區文物普查的相關情況。
近期,國家文物局將開展「記憶中國——全民文化遺產認知行動」,擬充分利用信息、網絡、通訊等科技手段,組織開展群眾性文物調查與認知活動,搭建公眾參與普查工作的網絡平台,擴大普查線索來源,提高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文化遺產的認知水平,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良好氛圍。
(四)建立新聞發布制度
適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和通氣會,集中宣傳階段性的普查成果。國家文物局和地方各級文物普查機構及時匯總文物普查信息,定期編發普查工作簡報。普查工作有重大進展或重要發現的,隨時編發工作簡報。
(五)組織專題宣傳活動
組織新聞媒體結合文化遺產保護的熱點問題,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的普查工作進行專題宣傳活動。特別是對內涵不斷發展豐富的文化遺產新品類進行專題採訪活動,如:
1、工業遺產
對無錫、廣州等地開展的工業遺產普查的宣傳報道,對北京798廠、上海江南造船廠、青島啤酒廠等典型工業遺產調查和保護利用的實例分析。
2、鄉土建築
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鄉土建築調查、保護工作的深度報道,對世界文化遺產皖南民居、山西晉商大院等典型鄉土建築調查和保護利用的實例分析。
3、文化景觀
結合剛剛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開平碉樓及村落」,西湖及龍井茶園、雲南紅河哈尼梯田等處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宣傳活動,開展對文化景觀概念、特點、調查和保護工作的深度報道。
4、文化線路
結合絲綢之路、大運河等文化線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長城資源調查和保護維修,開展對文化線路概念、特點、調查和保護工作的深度報道。
(六)製作與發放宣傳品和紀念品,如發行宣傳普查的紀念郵品、印製宣傳海報等。
(七)其他形式的宣傳。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