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 紅燈更紅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精益求精 紅燈更紅
豫文
1970年5月1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的指引下,革命現代京劇《紅燈記》經過精益求精,千錘百鍊,以更加威武雄壯的面貌,出現在社會主義文藝舞台上。聽!氣勢磅礴的《大刀進行曲》的主題音樂,如進軍的號角,震撼大地;看!無產階級英雄李玉和的光輝形象,如高大的勁松,巍然挺立。精益求精,使這盞京劇革命的紅燈,放射出了更加奪目的光彩。

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理論,是《紅燈記》精益求精的指導思想。

革命現代京劇《紅燈記》的誕生,是江青同志率領革命文藝戰士,在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光輝思想的指引下,衝破修正主義文藝黑線的反革命專政,取得的一個輝煌勝利。在勝利面前,究竟是高舉紅燈,乘勝前進,還是滿足現狀,停滯不前?在江青同志的親自指導下,革命文藝戰士用實際行動作了肯定的回答:勝利,只是繼續革命的新的起點。攻克京劇這個頑固堡壘,經歷了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激烈搏鬥;鞏固地占領這個陣地,仍要花費很大的心血。只有發揚鍥而不捨的革命「牛」勁,精益求精,才能不斷攀登新的高峰,才能在文藝領域裡加強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專政。革命文藝戰士這種成績面前不驕傲,勝利面前不停步的徹底革命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塑造更加高大完美的無產階級英雄典型,是《紅燈記》精益求精的根本任務。

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革命的文藝,應當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人物來,幫助群眾推動歷史的前進。」無產階級文藝的根本任務,就在於滿腔熱情地、千方百計地塑造無產階級的英雄形象。在《紅燈記》精益求精的過程中,一切都是圍繞塑造高大豐滿、光彩奪目的無產階級英雄人物來進行的。它遵照「三突出」的創作原則,以正面人物烘托主要英雄人物,以反面人物陪襯主要英雄人物,使李玉和的英雄形象,猶如挺立在群峰之上的主峰,顯得更加高大,更加壯美;它調動一切藝術手段,用最美好的語言,最優美的唱腔,最挺拔的動作,最重要的位置和最突出的燈光、服飾,來塑造李玉和,使李玉和的英雄形象顯得更加威武雄壯,更加光彩照人。《紅燈記》精益求精的成功實踐,深刻地啟示我們:精益求精,必須緊緊抓住塑造無產階級英雄人物這一中心環節,力要下在刀刃上,勁要使在關鍵上,一切為了更好地突出無產階級的英雄形象。

「革命的政治內容和儘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是《紅燈記》精益求精所遵循的無產階級的藝術原則。 革命文藝要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不單內容應該是非常革命的,藝術上也應該是儘可能完美的。在《紅燈記》精益求精的過程中,江青同志親自指導,從劇本、音樂到舞蹈造型、舞台美術等各個方面,甚至連一字一句、一招一式、一板一腔、一件道具、一道燈光,都經過了反覆的推敲,認真的琢磨。即以李玉和的音樂形象而言,既有大刀闊斧的渲染,又有細緻入微的刻劃;既有氣壯山河的高歌,也有深沉感人的傾訴,有力地展現了李玉和崇高的無產階級氣節和一往無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紅燈記》的光輝成就,有力地回擊了一小撮現代修正主義者對我們革命樣板戲的污衊和攻擊,批判了資產階級的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為我們作出了「政治和藝術的統一,內容和形式的統一」的成功範例。

文化革命的偉大先驅魯迅在評價中國最初的革命詩歌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這是東方的微光,是林中的響箭,是冬末的萌芽,是進軍的第一步……。」如果說,我國最初的革命文藝是「微光」和「萌芽」,那麼,今天的革命樣板戲,則是輝煌奪目的燦爛光焰和枝葉繁茂的參天大樹。我們為我們無產階級文藝革命的偉大勝利而感到無比的興奮,無比的自豪。讓我們高舉亮閃閃的文藝革命的紅燈,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發揚不斷革命、徹底革命的精神,乘勝前進,迎接無產階級文藝革命新高潮的到來!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