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依靠群眾辦好社會主義企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緊緊依靠群眾辦好社會主義企業

——北京內燃機總廠柴油機車間小件工段開展企業管理斗、批、改的情況調查
第一機械工業部調查組 北京內燃機總廠革委會調查組 新華社記者
1971年2月1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北京內燃機總廠柴油機車間小件工段,是專門生產柴油機零件的。全工段分六個班,共二百五十八人,其中女工占百分之五十五。機床有九十七台,生產的零件有二百一十三種。

小件工段的革命工人,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煥發出沖天的幹勁,大大改變了文化大革命前柴油機零件生產的落後面貌。一九七○年以來,他們在廠革委會和駐廠軍宣隊的領導下,進一步貫徹執行毛主席批示的「鞍鋼憲法」和毛主席關於「工業學大慶」的指示,學習北京六廠二校的經驗,堅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在狠抓階級鬥爭、搞好人的思想革命化的基礎上,深入進行企業管理的斗、批、改,為依靠工人階級辦好社會主義企業,實現企業管理的革命化,提供了一些經驗。目前,全工段工人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管理工作井井有條,生產蒸蒸日上。一九七○年在提前四個多月,超額百分之十完成全年生產計劃後,第四季度又創造了新的成績。一九七一年頭一個月的生產任務也完成得很好。

小件工段在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深入進行企業管理斗、批、改中,深切體會到:

一、企業管理的斗、批、改,歸根到底,就是要用毛澤東思想統帥企業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使一切工作都納入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軌道。因此,要經常進行兩條路線鬥爭的教育,持續地開展對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辦企業路線的革命大批判,肅清其餘毒。如果只滿足於表面上衝垮了修正主義辦企業路線的舊框框,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還沒有在人們頭腦里深深紮根,社會主義企業仍然會逐漸被引上邪路。

二、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線辦企業,就是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堅持在一切工作中大搞群眾運動。只相信自己是辦不好社會主義企業的。只依靠少數人,也不行。走群眾路線,必須徹底「走」到工人群眾中去,把工人群眾真正當作企業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黨對工業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也才能在基層真正落實。

三、人的思想革命化,是實現企業管理革命化的基礎。企業管理的革命化,反過來又能進一步鞏固和激發群眾的革命幹勁,發揮人員和設備的潛力。領導班子要善於使這兩者緊密結合,帶領廣大群眾在思想革命化和企業管理革命化的大道上不斷前進。

要堅持在一切工作中大搞群眾運動,沒有群眾運動是不行的[編輯]

在企業管理斗、批、改中,小件工段用革命大批判開路,對計劃管理進行了深刻的改革,使廣大群眾真正成了計劃的主人,大大調動了人的積極性,落實了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在訂計劃的時候,必須發動群眾,注意留有充分的餘地」的教導。

去年年初,小件工段對上級布置的生產計劃,只找各班班長安排一下,還是過去的一套老辦法。班長回去向群眾照本傳達,形式上也讓群眾開會討論,實際上是幹部台上一念,群眾台下表態,走了過場。計劃仍然裝在幹部的衣兜里,而沒有裝在工人的心裡。工段和班兩級幹部每天早來晚走張羅生產,忙得連參加勞動的時間都撈不上,但各項工作還是存在着忙亂現象。有個班長,一上班就忙着給工人們派活,接着跑倉庫要毛坯,跑車間要刀具,一天腳不沾地,群眾批評他「乾脆別領工作服,領雙工作鞋就行了」。就這樣,群眾還不清楚任務究竟完成了多少,什麼要先干,什麼可以放一放。生產上前松後緊、時松時緊的現象也出現了。大家對這種狀況很不滿意。

小件工段的計劃管理上究竟存在什麼問題?領導班子發動群眾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進行了分析。工人們尖銳地指出,計劃管理亂在下面,但是根子在於領導沒有走群眾路線。他們批評了一些同志中的三種錯誤思想: 一種是不相信群眾能搞好計劃管理。他們怕人多主意雜,把計劃交給群眾後反而搞亂了。於是,有五、六十名工人,生產幾十種零件的一個班,就靠班長去安排生產,結果班長忙得團團轉,工作還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顧了打鼓,忘了敲鑼」,沒個頭緒。

一種是認為工段生產的零件品種很多,數量很大,工序又長,計劃管理歷來是全廠的「老大難」,亂一點不足為怪。工人們批評說,這些同志見怪不怪,主要是只看到工段里計劃安排比較複雜的一面,而沒有看到人是決定的因素。計劃是由人來安排的,而工人並不是什麼「老大難」。工人階級能掌握歷史的命運,只要把大家發動起來,難道還安排不好自己的生產計劃嗎?

一種是不敢大膽抓企業管理,怕犯了「突出業務」的錯誤。他們老是害怕群眾說自己不突出無產階級政治,而不懂得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來統帥企業管理,就是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一種表現。歸根到底,他們還是不相信群眾。

經過分析批判,工段的領導班子深刻地認識到,在企業管理上,兩條路線的鬥爭還在激烈地進行着。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前廠里由少數人坐在上面訂計劃,逐級向下發「工令」,工人們奉「令」幹活的修正主義一套表面上破掉了,但實際上它的影響還在起作用;資產階級的「高貴者聰明,卑賤者愚蠢」的觀念,還沒有在人們頭腦里被顛倒過來。這樣,就不可能把廣大革命群眾真正當成社會主義企業的主人,工作就會忙亂,生產當然也搞不好。

於是,他們遵照毛主席關於「什麼工作都要搞群眾運動,沒有群眾運動是不行的」教導,放手發動群眾,讓大家來參加計劃管理。在傳達上級布置的生產任務的時候,他們先向群眾講明當前國際、國內和全廠的形勢,讓群眾把自己所處的局部和革命的大局緊密聯繫起來,同時講明完成任務的客觀條件和存在的問題。班長也把計劃從衣兜里解放出來,從全年講到本周,組織群眾深入討論,讓大家弄清楚每一台機床究竟要承擔那些活,安排是否妥當,完成任務中有什麼困難,相互間怎樣支援,上下工序間怎樣協作。工段根據全局情況和大家對計劃的修改意見,把好綜合平衡這一關,並及時把平衡的結果告訴群眾。每周還要發動群眾總結、檢查完成計劃的情況,讓大家對幹了什麼、還要幹什麼,始終胸中有數。

訂計劃搞了群眾運動,就把各方面的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了。首先,生產中的各種矛盾都暴露了出來:有的機床人力不足,有的力量有餘;有的缺刀具,有的少毛坯;上下工序間的矛盾往往牽涉兄弟班,有些矛盾還關係到外廠、外車間。發動群眾解決掉這些矛盾,生產就向前推進了一步。

其次,由於參加討論的都是工廠里最有實踐經驗的人,有些表面上看來似乎辦不到的事,經過工人們出謀劃策挖潛力,就辦到了;有些不合理的安排,工人們一討論就糾正了過來。這樣,最後形成的計劃,就最少保守思想,最符合客觀實際,又留有充分的餘地。

工人們知道自己當前和下一步要幹什麼,掌握了生產的主動權,就便於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大大縮短非生產時間。有次,有個班的工人看到根據計劃馬上要生產的一種零件,毛坯外車間尚未送到,就主動去催。在外車間他們發現,這種毛坯因為技術要求不切合實際,使一部分本來不影響加工的毛坯被當成了不合格品,因而不能及時供應。於是,他們就向這個車間說明情況,避免了一次停工待料。

工段和班的領導班子也從事務圈子裡解放了出來,能和工人一樣頂班幹活了。在勞動中,他們更實際地接觸到了完成計劃的情況,對生產的指揮就更加靈活。有個班,一九六九年是全廠的「老大難」,生產的零件多,管理亂,往往有的零件生產多了,有的又少了,老是打被動仗。一九六九年全年的產量只相當於一九七○年的百分之四十,靠了兄弟單位的支援,最後還有幾個零件沒有完成計劃。一九七○年還是那些人,還是那些設備,但人的思想變了,計劃管理的方法也變了,八個月就超額完成了全年計劃。

小件工段的領導班子,從計劃管理的變化中深刻體會到了大搞群眾運動的威力。在以後的一切工作中,他們都堅持放手發動群眾,大搞群眾運動,並且在群眾鬥爭中逐步培養出了一支占全工段人數三分之一左右、以老工人為主體的骨幹隊伍。這支隊伍帶動着群眾,工段的各項工作就有了牢固的基礎。

群眾的覺悟提高了,合理的規章制度才能建立起來,鞏固下去[編輯]

把計劃落實到群眾中去以後,小件工段又發動群眾逐步建立了定額、成績登記(工人每日生產情況登記)、產品質量檢驗、在制品管理等合理的規章制度。

這個工段的每一項規章制度,都是在進行兩條路線鬥爭的教育和開展破私立公的思想鬥爭中,在群眾思想覺悟提高的基礎上,經過總結群眾的經驗建立起來的。一九七○年年初計劃落實到群眾中去以後,工人們感到,如果沒有工時定額、沒有產量紀錄,就不便於計算能幹多少、幹了多少和該干多少,弄不好仍然會出現忙亂局面。大家希望相應地把定額等制度都建立起來。但是,也有少數人分不清是非,說:「劉少奇『管、卡、壓』的一套又來了!」有的人怕有了規章制度受約束,說什麼「現在工人覺悟都提高了,再建立這一套,就是不相信群眾,搞煩瑣哲學。」

合理的規章制度究竟是不是「管、卡、壓」和「煩瑣哲學」?群眾的覺悟提高了,是不是就可以不要制度?為了提高大家的認識,工段里舉辦了學習班。工人們在學習班上,用兩條路線鬥爭的觀點,把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管、卡、壓」同合理的規章制度作了對比。他們具體分析了新舊定額制度的不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前的定額,是專職的定額員拿着秒表,偷偷計算工人生產零件的時間訂出來的。在執行中,廠里的走資派又用「物質刺激」、「獎金掛帥」來腐蝕工人階級的靈魂。這種制度,根本不相信群眾,是對工人實行「管、卡、壓」的典型,是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實行專政的工具。現在,在工人自覺為革命勞動的基礎上制訂新的定額,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取得安排計劃的數據。這樣做,為進一步搞好社會主義企業的經濟核算打下了基礎。工人們經過分析對比認識到,新舊定額制度,反映了兩條不同的路線,兩種不同的目的。他們說:合理的規章制度既不是什麼「管、卡、壓」,也不是什麼「煩瑣哲學」,而是完全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要不可!

小件工段在兩種思想、兩條路線鬥爭中建立起來的合理的規章制度,有這樣一些特點:

一、體現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的革命精神。新的定額制度,既照顧到了多數工人的技術和體力狀況,又保持了比較先進的水平。新定額比文化大革命前的老定額平均提高百分之三十五。有些工人一時達不到新的定額,但是他們堅決要求按先進的指標訂。許多工人也主動向一時達不到定額的工人傳授自己的生產經驗,幫助他們攻克難關,使他們在集體的關懷下,經過自己的忘我勞動和創造性的工作,很快趕了上來。現在全工段的工人全部突破了新定額,各項產品的新定額平均又被超過百分之二十九。

二、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群眾能自覺遵守,並在實踐中使新制度不斷完善。他們建立了自檢、互檢和專職檢查相結合的產品質量檢驗制度。建立這個制度前,工人們深入開展了對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革命大批判,並且批判了有些人的「生產這麼多零件,還能不出點廢品」等錯誤思想,使大家受到了一次兩條路線鬥爭的教育,提高了從優質中奪高產的自覺性,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來把好質量關。有次在互檢產品質量時,發現有個女工因為沒有及時校驗量具出了幾個廢品。這個女工考慮到別人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就主動報告工管小組召開現場會,同大家一起總結經驗教訓,使一人吃一塹,眾人長一智。不久前,工人們針對有些新工人不懂得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意義,又建議每月召開一次產品質量問題座談會,從而進一步完善了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三、進一步激發了群眾的革命幹勁,促進了人的思想革命化。新的定額制度和成績登記制度產生以後,群眾感到每天的生產任務更明確了,互相間也有了比較的標準,全工段你追我趕,很快掀起了抓革命、促生產的新高潮。成績登記本成了無聲的宣傳鼓動員,工人們都爭取用最好的成績來向偉大領袖毛主席匯報,生產上出現了熱氣騰騰的局面。有些學徒工經過師傅耐心幫助,在生產上突破了定額,還超過了師傅。師傅耐心教,徒弟敢於超,大家都更加牢固地樹立起了為革命勞動的思想。

把群眾的力量組織起來,讓大家有勁使到點子上[編輯]

小件工段的領導班子認識到,在群眾的幹勁起來以後,領導的任務,就要進一步幫助群眾發揮自己的潛力,並且合理地組織群眾的力量,使革命熱情和科學態度相結合,讓大家有勁使到點子上。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前,在反革命修正主義辦企業路線影響下,這個廠規定工人只能在固定的機床上幹活,不但車工、磨工、銑工等不同工種之間工人不能互相支援、調整,就是本工種內工人換一台機床,也要經過考試取得「操作證」。因此,有的工人進廠十多年,只會在一台機床上干一種活,其他機床需要支援的時候有勁使不上。這種被工人們稱為「工種隔離制度」的修正主義條條框框,把工人死死地束縛在一台機床上,嚴重地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這次,他們對這個制度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工段的領導班子採取了多種辦法組織群眾互幫互學,在干中學,邊學邊干,把群眾培養成為一專多能的多面手,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潛力。現在,全工段已經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工人掌握了兩個工種以上的操作技術,有的工人全班十一種型號的機床都能調整和操作。有個女工,進廠十幾年只會在一種車床上幹活,去年打破了工種界限,一年就學會了在四種機床上操作。她說:「誰不知道幹活累?但是我們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就盼着為建設社會主義多干一點。打破了工種界限,我們就能把勁都使出來!」

打破了工種界限,工人們指到那裡打到那裡,就把人的力量用活了。領導班子把這些力量科學地組織起來,讓大家把勁使到點子上,就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一九七○年五月開始,他們就在打破工種界限的基礎上,用毛澤東思想指揮生產,把全工段當作一盤棋,加強協作,集中力量打了一場殲滅戰。

當時,小件工段的革命工人在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莊嚴聲明鼓舞下,幹勁沖天地決心提前完成全年生產計劃。為了奪取這個勝利,工段的領導班子首先發動群眾具體分析了當前的情況。當時,全工段的六個班,還有一百四十多種零件沒有完成全年計劃,其中有四十多種零件還要等待外車間以至外廠供應毛坯。從各班情況看,二、五兩個班需要生產的零件品種不多,而且除個別外,這些零件需要生產的量都不大,毛坯也有保證,經過努力有可能最早完成全年計劃。三、四兩個班任務雖然不很重,但有的毛坯由外廠供應,主動權小。一、六兩個班需要生產的零件品種多,數量大,是全工段提前完成計劃中困難最多的。

他們運用毛主席關於「十大軍事原則」中的教導,決定二、五兩個班首先要取得勝利,然後集中力量攻關鍵,幫助一、六兩個班提前完成任務。三、四兩個班,看客觀情況相機奪取勝利。每個班又都先「掃清外圍」,把容易完成的任務先拿下來,同時為解決完成主要任務中的關鍵問題做好準備。二、五兩個班的關鍵問題,是有一個零件要在一個月中干出半年的工作量。他們從技術革新上想辦法,改進了一項工具,又採取聯合作戰的辦法,終於很快完成了任務。接着,全工段就集中力量幫助一班和六班。在生產中,他們打破了工種界限,工人們那裡需要那裡上。這樣,原來有些班要提前完成全年計劃,在人力和設備等條件上處於相對劣勢,可能性很小;現在集中全工段的力量「注意於那些有關全局的重要的關節」,逐個加以解決,相對劣勢就變成了絕對優勢,勝利就有了把握。結果,到七月中旬,他們除了一個零件因外地沒有運到毛坯外,其他零件全部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計劃。八月二十七日,這個零件的毛坯運到廠里,他們以一晝夜的時間把它加工出來,提前四個月零三天全面超額完成了一九七○年計劃。

技術革新成了群眾的願望和事業,才有強大的生命力 小件工段一九七○年的生產,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了一倍還多。在奪取這個勝利中,他們主要靠挖掘自己的潛力。工人們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動不動就向國家要人要設備,靠這個來增產,就不算真增產。

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開展技術革新活動就成了群眾的願望,群眾的事業。每一個工人都在考慮:為了把生產搞上去,自己所操作的機床、生產的零件、擔負的工序,有什麼可以革新的地方。不少老工人坐也想,走也想,紙上畫,地上畫,技術革新活動出現了遍地開花的局面,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強大的生命力。現在全工段已經鍛煉出了一支以老工人為主體,包括下放技術人員和領導班子成員的技術革新骨幹隊伍,總數達四十多人。在他們帶動下,一九七○年小件工段共實現一百三十五項技術革新,平均每兩個人就搞成了一項。

這個工段技術革新活動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

一、用革命的全局觀念來統帥技術革新活動。只要對發展社會主義生產有利,他們就堅決干。他們的革新項目中,有一部分是把一些零件由鍛件改為粉末冶金或精密鑄造,有的還改為塑料零件。這些革新的零件,本來應由工具車間負責製造模具,鑄造車間負責壓制零件,而這些車間因為任務多,短期內很難把這些項目安排上。有的同志就提出,製造模具、壓鑄零件,已經不是小件工段的份內事了。工人們批評說:什麼份內份外?制模具不是份內,搞塑料不是份內,但要增加生產卻是工人階級的份內事。他們邊干邊學,堅持自己動手,全工段已經製成生產各種零件的模具十六套和一台塑料零件壓鑄機。

二、堅持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方針。這個工段的兩個重要革新項目——一台射流控制深孔鑽和一台塑料零件壓鑄機,全是他們自己動手利用廢舊材料搞成的。製造塑料零件壓鑄機時,他們三次出外「取經」:第一次到一個廠,看了洋設備,要花兩萬九千多元,用一年多時間才能製成。工人們說:「洋經」念不得,時間等不得,大手大腳要不得。第二次去另一個廠,看到的設備還是比較複雜。第三次去一個小廠,看到一台土壓鑄機,結構簡單,製造方便,受到很大啟發。回來他們找了一台廢棄多年的舊油壓機,就料加工,奮戰二十一天,只花一千多元就製造成了。

三、既重視機床自動化等大的改革,又重視生產中各種小的改革,而把主要的力量放在小的改革上;既考慮到生產上長遠發展的需要,又從當前的生產需要出發,而把主要的力量放在解決當前生產中的薄弱環節上。他們認為,重視小改小革,就能積小勝為大勝,而且有些小改小革本身就能爭取到大的勝利,以解決當前的生產需要為主,就能更廣泛地發動群眾,使技術革新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有一個零件,過去一台銑床一次只能銑一個,滿足不了需要。工人們想方設法,用幾天時間製造了一個新的胎具後,一台銑床一次就可以銑十一個,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決了生產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另一個零件,毛坯肥頭大耳,又粗又笨。現在工人們把它改為小巧玲瓏的精密鑄件,按一九七一年計劃產量,可以節約鋼材兩噸,而且由於減少了工序,還可以節約工時一萬多個。

現在,北京內燃機總廠柴油機車間小件工段的革命工人,正在進一步學習大慶油田和北京六廠二校的先進經驗,繼續狠抓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深入進行經濟領域的斗、批、改。全工段的革命工人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決心在一九七一年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