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經濟文衡 (四庫全書本)/前集卷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前集卷二十一 經濟文衡 前集卷二十二 前集卷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經濟文衡前集卷二十二
  宋 滕珙 撰
  忠恕類
  論明道伊川之言不同
  答張南軒
  此段以明道在人分上分別淺深伊川就理上該貫上下
  忠恕之説竊意明道是就人分上分別淺深而言伊川是就理上該貫上下而言若就人分上説則違道不逺者賢人推之之事也一以貫之者聖人之不待推者也若就理上平説則忠只是盡已恕只是推己但所以盡所以推則聖賢之分不同如明道之説耳聖人雖不待推恐由己及物對忠而言是亦推之也大抵明道之言發明極致通透灑落善開發人伊川之言即事明理質慤精深尤耐咀嚼然明道之言一見便好久看愈好所以賢愚皆獲其益伊川之言乍見未好久看方好故非久於玩索者不能得其味此其自任所以有成人材尊師道之不同明道渾然天成不犯人力伊川工夫造極可奪天巧
  再答強恕之説
  答張南軒
  此段謂強恕而行求仁莫近
  強恕而行臨事時卻為私利之心奪不強則無以主恕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此是理明欲盡者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此是強恕而行者
  論忠恕一貫之㫖
  答范秘閣
  此段専一發明曾子之説
  胡丈書中復主前一貫之説甚力但云若理㑹得向上一着則無有內外上下逺近邉際廓然四通八達矣某竊謂此語深符鄙意蓋既無有內外邊際則何往而非一貫哉忠恕蓋指其近而言之而其意則在言外矣聞子直説吾大猶未以卑論為然敢復其説如此幸垂敎其是非焉某頃至延平見李願中丈問以一貫忠恕之説見謂忠恕正曾子見處及門人有問則以其所見諭之而已豈有二言哉某復問以近世儒者之説如何曰如此則道有二致矣非也其言適與卑意不約而合謾以布聞
  論忠恕有二之説
  答范秘閣
  此段論忠恕二字於聖人分上無非極致
  某前書所論忠恕則一而在聖人在學者則不能無異此正孟子言由仁義行與行仁義之別耳孟子之言不可謂以仁義為有二則某之言亦非謂忠恕為有二也但聖賢所論各有所為而發故當隨事而釋之雖明道先生見道之明亦不能合二者而為一也非不能合蓋不可合也強而合之不降高以就卑即推近以為逺始倚一偏終必乖戾蓋非理之本然是乃所以為不一也蓋曾子専為發明聖人一貫之旨所謂由忠恕行者也子思専以指示學者入徳之方所謂行忠恕者也所指既殊安得不以為二然核其所以為忠恕者則其本體葢未嘗不同也以此而論今所被教問曲折可以無疑矣若夫曾子所言發明一貫之㫖某前書一再論之皆未䝉決其可否某又有以明之葢忠恕二字自衆人觀之於聖人分上極為小事然聖人分上無非極致蓋既曰一貫則無小大之殊故也猶天道至教四時行百物生莫非造化之神不可専以太虛無形為道體而判形而下者為粗跡也此孔子所謂吾無隠乎爾者不離日用之間二三子知之未至而疑其有隠則是正以道為無形以日用忠恕為粗跡故曾子於此指以示之耳此説雖陋乃二程先生之舊説上蔡謝先生又發明之顧某之愚實不及此但以聞見之知推衍為説是以不自知其當否而每有請焉
  論曾子答門人之説
  答范秘閣
  此段謂忠恕兩字在聖人有聖人之用在學者有學者之用
  所謂忠恕者乃曾子於一貫之語默有所契因門人之問故於所見道體之中指此二事日用最切者以明道之無所不在所謂己矣者又以見隨寓各足無非全體也忠恕兩字在聖人有聖人之用在學者有學者之用如曾子所言則聖人之忠恕也無非極致二程所謂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天地變化草木蕃者正所以發明此義也如夫子所以告學者與子思中庸之説則為學者言之也故明道先生謂曾子所言與違道不逺異者動以天爾蓋動以天者事皆處極曾子之所言者是也學者之於忠恕未免參校彼已推己及人則宜其未能誠一於天安得與聖人之忠恕者同日而語也若曾子之所言則以聖人之忠恕言之而見其與性與天道者未嘗有二所以為一貫也然此所謂異者亦以所至之不同言之猶中庸安行利行勉行之別耳茍下學而上逹焉則亦豈有所隔閡哉
  論忠恕體用之説
  答柯國材
  此段謂忠恕便是道之全體
  示喻忠恕之説甚詳舊説似是如此近因詳看明道上蔡諸公之説卻覺舊有病蓋須認得忠恕便是道之全體忠體而恕用然後一貫之語方有着落處若言恕乃一貫發出又卻差了此意也如未深曉且以明道上蔡之語思之反復玩味當自見之不可以廹急之心求之如所引忠信篤敬以下尤不幹事彼葢各言入道之門求仁之方耳與聖人之忠恕道體本然處初不相干也
  論盡已推己之説
  答林擇之
  此段謂盡已推己皆是賢人之事若聖人之忠恕則流行不息萬物散殊而已
  石兄向論在中之説甚精宻但疑盡已便是用此則過之大抵此盡已推己皆是賢人之事但以二者自相對待便見體用之意盡已是體上工夫推己是用上工夫若聖人之忠恕則流行不息萬物散殊而已又何盡已推己之雲哉仁恕類
  論子貢仁恕之説
  答馮作肅
  此段謂欲立人慾達人仁之事能近取譬恕之事
  但看伊川先生解雲我不欲人之加諸我吾亦欲無加諸人仁也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恕也恕則子貢可勉而能仁則非子貢之所及此意極分明矣博施濟衆之問與此語先後不可考疑卻因能近譬之言用力有功而有欲無加人之説也某嘗謂欲立人慾達人即子貢所謂欲無加人仁之事也能近取譬求仁之方即孔子所謂勿施於人恕之事也熟玩文意似當如此然諸先達未之嘗言未知是否幸試思之
  孝悌類
  論性中未有孝悌之名
  答范伯崇
  此段謂性中只有仁而無孝悌而孝悌在其中發出來
  性中只有仁義禮智曷嘗有孝悌來此語亦要體㑹得是若差了即不成道理葢天下無性外之物豈性中別有一物名孝悌乎但方在性中即但見仁義禮智四者而已仁便包攝了孝悌在其中但未發出來未有孝悌之名耳非孝悌與仁各是一物性中只有仁而無孝悌也仁所包攝不止孝悌凡慈愛惻隠之心皆所包也猶天地一元之氣只有水火木金土言水而不曰江河淮濟言木而不曰梧檟樲棘非有彼而無此也伊川又云為仁以孝悌為本事之本守之本之類是也論性則以仁為孝悌之本天下之大本之類是也此皆要言細思之則自見矣
  論孝悌忠恕之説
  答曾無疑三異
  此段謂孝悌忠恕雖只是此一事然須見得天下義理表裏通透方是活物
  孝悌忠恕若淺言之則方是人之常行若不由此即日用之間更無立腳處故聖人之教未嘗不以為先如所謂入則孝出則悌忠恕違道不逺是也若極言之則所謂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而曾子所以形容聖人一貫之妙者亦不過如此又非如前者言之可易而及也故大學之道必以格物致知為先而於天下之理天下之書無不博學審問謹思明辯以求造其義理之極然後因吾日用之間常行之道省察踐履篤志力行而所謂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忠恕之一以貫之者乃可言耳葢其所謂孝悌忠恕雖只是此一事然須見得天下義理表裏通透則此孝悌忠恕方是活物如其不然便只是箇死底孝悌忠恕雖能持守終身不致失墜亦不免但為鄉曲之常人婦女之斂抑而已何足道哉
  論臣子忠孝之説
  答張南軒
  此段謂天下之為父子者定為子必孝為臣必忠
  天下之為父子者定為子必孝為臣必忠不可易也羅先生雲只為天下無不是底父母此説得之











  經濟文衡前集卷二十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