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經義考 (四庫全書本)/卷0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九十三 經義考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九十四
  翰林院檢討朱彛尊撰
  二十三
  陳氏禹貢辨
  一卷
  未見
  浙江通志陳埴字器之永嘉人從學朱文公舉進士以通直郎致仕學者稱濳室先生
  李氏方子禹貢解
  未見
  邵武府志李方子字公晦光澤人朱子髙弟自號果齋嘉定七年進士第三人累官國子録通判辰州寳慶二年眞徳秀袁甫取所著禹貢解以進特授朝奉郎
  余氏禹貢考
  
  閩書嚞字若䝉龍谿人任惠潯二州教授差浙西倉幹上書論韓侂胄改通直郎主管嶽祠所著周禮解禹貢考春秋地例增釋
  黃氏千能禹貢圖説
  
  江西通志黃千能字必強豐城人刻意讀書謂皇極九疇之統漢儒舉以參五事配六極則失之妄作皇極要論又謂古今地理無一定之形神禹疏河之故道蕪沒而難考作禹貢圖説
  孟氏禹貢治水圖
  宋志一卷
  佚
  傅氏禹貢集解
  二卷
  存
  喬行簡序曰今學之不古若科舉之習害之也明經記誦固不足以言古然猶近古文詞之習興而義疏之學冺矣利所不在誰復睥目視之乎同叔家故貧亦以教舉子為業乃能取古書天官地誌律厯權度井田兵制分寸零整乘除杪忽之説究觀篤攷窮日夜不愒無是書則多方從人借之月累嵗積而其學成矣遂取其書事為之圖條列諸説而㫁以已意名曰羣書百考禹貢説葢其一也夫説禹貢者多家三江莫定其名黑水弗知所入諸如此類甚衆余曩得同叔此書讀之葢躍如也然間有疑而未決者方圖與之講切㑹而一之而同叔亡矣以同叔之用工如此其至既勒成一家之言是固不可使之無傳也百攷文多欲鋟之板未辦姑摭其禹貢説出之庶幾留意此學將求證於是者有取焉同叔姓傅名寅烏傷人也葢晚而徙居與余為同里雲
  呂祖儉曰同叔禹貢圖考可謂集先儒之大成葉適曰同叔博通古書特有隱趣
  黃溍曰鄉先生傅公從説齋唐公質疑問難皆有援據可反復説齋喜曰吾益友也及聞其升陑分陝之説語門人曰職方輿地盡在同叔腹中矣大愚呂公閲其禹貢圖考曰是書可謂集先儒之大成矣揭其圖請申言之而坐諸生以聼且曰以所能者教人所不能者受教於人理之所在初無彼此先生亦樂為之盡亹亹不倦
  金華志傅寅字同叔義烏人於天文地理明堂封建井田律厯兵制之屬世儒置不講者靡不窮究訂其譌謬學者稱之曰杏溪先生
  易氏禹貢疆理記
  一卷
  佚
  戴氏禹貢辨
  一卷
  佚
  鄒氏近仁禹貢集説
  未見
  陸元輔曰近仁字魯卿鄱陽人官龍陽丞嘗問學於楊簡著歸軒集
  王氏禹貢圖
  一卷
  未見
  按西亭王孫萬卷堂藏書目載之
  陳氏禹貢手抄
  一卷
  佚
  溫州府志剛字公濳平陽縣人從胡石塘學隱居教授學者稱為濳齋先生
  林氏禹貢節要
  一卷
  佚
  張氏性善禹貢沿革圖
  
  王氏禹貢山川名急就章
  一篇
  存
  朱氏禹貢凡例
  一卷
  存
  右自序曰愚讀禹貢而知聖人之書法謹而有辨也其載九州山川地理曲折及貢賦封域之事言簡義密詞嚴意周一字之間含蓄無盡如書山川廣平曰原下濕曰隰山南曰陽水北曰汭地髙曰丘再成曰陶髙平曰陸瀦水曰澤其土色無塊曰壤土黏曰埴脈起曰墳青黒曰黎𤣥而䟽曰壚其草木少長曰夭上竦曰喬繇言其茂條言其長叢生而積曰苞其水道因水入水曰達循行水涯曰沿舟行水上曰浮絶水而渡曰逾曰亂大水合小水曰過小水合大水謂之入二水勢均相入謂之㑹㑹而合之一謂之同其治功除木曰刋祭山曰旅致功曰績可種曰藝可治曰乂順其道曰從得其正曰殷經始治之謂之載已盡平治謂之既其賦法最薄曰貞雜出曰錯其貢賦常獻曰貢器盛曰篚包褁曰包待命曰錫非一物曰錯凡例不過四十而千萬世之豐功盛徳盡在是矣因詮次以便覽者
  郭氏禹貢傳注詳節
  一卷
  佚
  楊士竒曰禹貢傳注詳節先友湖州府經歴郭慶宜先生刪節傳注為之以便記誦者也先生治書嘗從前元進士邁養高講習其授受有自雲
  江西通志郭餘字慶宜泰和人洪武中徴授廣東按察司僉事
  葛氏大紀禹貢要略
  一卷
  未見
  鄭氏禹治水譜
  一卷
  未見
  夏氏禹貢詳節
  一卷
  未見
  姓譜夏寅字正夫華亭人正統十三年進士歴南京吏部郎中陞江西提學副使終山東右布政使
  張氏禹貢疑誤辨
  一篇
  存
  楊廉撰碑曰公諱吉字克修餘干人成化辛丑進士仕至貴州左布政使
  劉氏徐氏等禹貢註解
  未見
  陸元輔曰明世宗命劉龍徐縉撰進龍字舜卿𢎞治己未進士第三人歴禮部尚書諡文安縉字子容吳縣人𢎞治乙丑進士歴禮部侍郎諡文愍
  韓氏邦竒禹貢詳略
  二卷
  存
  邦竒自序曰略者為吾家初學子弟也復講説者舉業也詳釋之者俟其進而有所考也𢎞治丁巳歐思誠後序曰禹貢詳節廼苑洛韓公心得之學傳之家塾者往嵗愚承乏朝邑知而求傳之公辭曰此特以教我子弟者非敢傳之人人也嘉靖乙巳春適公奉命總理河道於濟寕愚復備屬東昌獲伸前請公諾愚歸郡夀諸梓俾讀是經者本其説以研經義攷其圖以窮源委庶知公用心之勤析理之精有裨後學不為小補雲
  桂氏禹跡九州圖
  四幅
  未見
  陸元輔曰嘉靖四年十二月吏部桂蕚繪禹跡九州圖以進言古人之學右圖左書未嘗偏廢後世書籍繁而圖學不傳頃者陛下命禮部侍郎劉龍徐縉撰成禹貢註解以供覽觀用意勤矣臣謂禹貢大㫖分敘九州以經之總敘山川以緯之毎州之下奠山川豬藪澤而後繼之以物土宜定田制經賦法通職貢其總序於後則列山川敘原委總成功定封建別限制同教化是大禹先後經理之本末也皇上葢將因禹貢以考地理之逺近見貢賦之難易為施教之次第而求所以祗台徳先非若經生學士徒為考索記問而已臣輙於龍縉取前代方輿形制合今日一統地圖重為四幅其一別禹九州之限而禹貢𨗳水之略書焉其一列山川原委而禹貢田制貢賦之略書焉其一載禹貢九州之域其一列禹貢五服之制經理分明本末具備皇上誠於清閒之燕一展玩之則不煩訓詁而所以法象禹貢之意者舉在目前矣上曰觀所繪圖具知忠愛以是開發朕學深有禆益因命左右揭之御屏以便省覽
  鄭公禹貢圖説
  一卷
  存
  子履淳曰家翁禹貢圖並著之説分疆界於各州之中而貢道以別列山川於諸條之下而州境益明至若河表東西荊分南北或地雖小而紀之必備或彼州治而此功亦成本諸經文質諸傳義更附以昭代之地制使觀者開卷披玩恍如身歴九有
  劉氏天民禹貢溯洄
  一卷
  未見
  曽氏於乾禹貢簡傳
  一卷
  佚
  吉安府志曽於乾字思健泰和人邑諸生從羅洪先學
  張氏朝瑞禹貢本末
  一卷
  未見
  陸元輔曰朝瑞字鳯梧海州人隆慶戊辰進士歴官鴻臚寺卿
  徐氏常吉禹貢注
  三卷
  未見
  禹貢辨
  一卷一雲禹貢解一卷
  未見
  全氏天敘禹貢略
  一卷
  未見
  陸元輔曰天敘號𤣥州鄞縣人萬厯丙戌進士歴官少詹事
  何氏禹貢解
  一卷
  存
  焦氏禹貢解
  一卷
  存
  戚氏里貴禹貢瑤琨
  一卷
  未見
  蔣方馨曰戚里貴字良父
  褚氏效善禹貢詳節
  一卷
  未見
  陸氏大礽禹貢華末
  一卷
  未見
  按二書載山隂祁氏澹生堂書目
  姜氏逢元禹貢詳節
  一卷
  存
  沈蕙纕曰姜逄元字原闕餘姚人萬厯癸丑進士歴官禮部尚書
  茅氏瑞徴禹貢滙疏
  十二卷
  瑞徵自序曰禹貢一書兩孔氏註疏原本山川頗得其概而三江九江悉屬影響至宋蔡氏捃摭諸家之説深心訂定多出先儒意表然援引證據未能曲暢間考蘇端明書傳意解各殊及叅以大全諸儒論著問難鋒起因從誦讀之餘凡闗禹貢疑義信手摘録爰採羣碎彚為全書而益神禹之明徳於今猶在天壤間也鴻水懐㐮禹不辭胼胝起昏墊而登之袵席矣而規畫封疆物土之宜而布之利曽不遺餘力其於量衡貢賦差等正錯辨晰主名惟恐經制一淆適以起異日無藝之徵而貽黎庶無窮之累故其言曰底愼財賦聖人逆知後世暴君汚吏必有以財賦藉口而先事曲為之防計深慮逺若此今海內非有九年之洪水而瀕河流離穿渠轉漕無寕嵗頃者邊鄙時警戈矛竊發窮鄉方苦加派繼以水旱間作毎來廟堂蒿目之憂使神禹持籌則壌定賦不知當若何底愼而尚忍以無名之箕歛重困吾民乎讀禹貢者詳九州之山川則可供聚米之畫習漕渠之岐路則可啇飛輓之宜察東南之物力則當念杼軸之空攷甸服之遺制則當興樹藝之利而挈要於底愼財賦一語疏解浩繁可以一言以蔽之如必字比句櫛執今圖制疑古山川索碣石左右之端滋黒水梁雍之辨三條四列地派臚分兩漢九河源流靡訂此不離經生之耳食亦何益孔蔡之舊聞乎
  何氏禹貢圖注
  一卷
  未見
  何光逺曰往余搜采國史獨儒林一傳寥寥乏人國初則有趙子常嘉靖中則有熊南沙近見何𤣥子之注易私心服膺以為可與二公接踵者也𤣥子之弟平子作禹貢解上自山海經下逮桑酈經注古今水道條分理解如堂觀庭如掌見指此亦括地之珠囊治水之金鏡也昔謝荘分左氏經傳隨國立篇製木方丈圖山川土地各有分理離之則州別縣殊合之則㝢內為一予毎嘆之以為絶學今平子殆可以語此平子其勉之更與𤣥子努力遺經兄弟並列儒林豈非本朝盛事哉
  鄭氏禹貢注
  一卷
  存
  艾氏南英禹貢圖注
  一卷
  存
  南英自序曰禹貢一書古今地理志之祖學者窮經將以經世則仰觀俯察莫非分內事何可皓首一經聴其汶汶已也是編內注一遵蔡氏定於功令不可易也而又刪繁就簡者以便童䝉者記誦耳其所刪有不可廢者仍録為外注並諸儒之論精核足與傳注互相發者亦咸收之以備叅攷間有訂訛釋疑皆出前儒之㫖無敢師心妄用若乃疆域之下形勝表裏之獨詳古今都㑹之孰優以至河道之遷徙轉運之難易猶若加意焉者非贅也形勢要害守國之所重而河淮汶濟之間又今國家蒿目之秋吾黨所不可不講也古人左圖右書故蕭何入秦取圖籍而漢業旋定馬援聚米為山谷而敵在目中今人徒讀書而廢圖譬如欲聞人之言不欲見人之形而謂知其人也可乎是圖考正特詳與經傳一字不迕凡脈絡之紆曲方面之縱橫讀者開卷瞭然矣語雲不出戶知天下或者亦有於斯歟
  王氏綱振禹貢逆志
  一卷
  存
  綱振自序曰大夏侯氏有雲諸生欲芥拾青紫宜務明經不明不若歸耕僕不能掇青紫既自棄諸生又退耕無地我求童䝉以告積而成帙將以問世先取禹貢孤行昔杜林傳古尚書有同郡賈逵為作訓既又馬融作傳康成註解而杜遂用顯僕誠不能無意其人也
  張氏能恭禹貢訂傳
  一卷
  存
  蔣垣曰福寕州人字禮言崇禎庚午鄉試第一人
  黃氏翼登禹貢注刪
  一卷
  存
  沈蕙纕曰黃翼登字學衡晉江人著尚書述解今行世者禹貢注刪一卷而已有朱廷旦荘竒顯二序
  蔣氏之驎禹貢注
  一卷
  未見
  黃宗羲曰之驎字龍友鄞縣人崇禎戊寅行保舉法掌院徐蓼莪以君應詔授順天儒學訓導
  髙氏秉蕖禹貢通考
  四卷
  未見
  錢金甫曰髙秉蕖字⿰甫華亭人崇禎中貢士
  孫氏承澤禹貢九州山水考
  三卷
  存
  承澤自序曰粵稽天地間形勢闊大莫過於山水故中庸言天地之為物不貳而指山水以實之孟子言性而舉禹之治水以為證葢山水有原有委有脈有絡有分有合有性有情而其理無盡也古今山經水志搜竒者失之荒唐紀遊者但狎其耳目無足取也禹貢一篇不獨紀載成功造化之功用神聖之彌綸俱在焉余反覆讀之乃著其總目於前而分考之於後夫山之所墳水之所湧水之所奔山之所亘動靜相生剛柔互錯先儒謂理一分殊一理之妙不於山水益見乎 又曰余於丙午之春注洪範成復注禹貢至次年中夏三易稿而書成夫禹貢紀成功也實與洪範相表裏洪範曰水潤下禹行其無事以水治水也水之性不汨而五行之性俱順彛倫所以攸敘也吾夫子獨贊其盡力溝洫何也推禹之心也禹之時懷山㐮陵不以為天行之數曰由已饑由已溺之雲爾及水土平溝洫出向之無水不為害者今之無水不為利也運輸之政興焉灌溉之澤普焉千載水利之經也讀者以是求之禹之功至今在禹之心至今在也予所以廽環是編經年而不能已也
  夏氏允彛禹貢古今合注
  五卷
  存
  陳子龍序曰今天下之大患在於國貧而國之所由貧者田功之不治水利之不修也昔者夏后氏隨山刋木薄海內外靡不周也而漢司馬遷曰禹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然河菑衍溢害中國也尤甚惟是為務以是知禹之用功多而防患深者莫黃河若也禹貢言治水也而其究曰庶土交正底愼財賦咸則三壌成賦中邦言治賦也即禹之自稱曰濬𤱶澮距川由是觀之禹之所以驅害者在於治江河之大水其所以成利者在於治溝洫之小水也自河失故道日以橫決而冀豫徐兗之區民若履氷而處葢數千百年而靡定也自秦廢阡陌而周禮瀦防溝遂列澮之屬蕩然無餘即後世陂池塘濼之制其人亡而事亦旋廢矣故西北之荒蕪者半天下至於國家嵗費數十百萬之資漕荊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粟以給京師而西北邊萬餘里皆仰灌輸於內凡轉運所輦商賈所販自京師而東則循灤薊抵榆闗或自直沽走遼碣稍北則牛車負載出居庸由龍固以給宣雲稍西則自大河以北浮漳衛度太行達晉陽又西則浮河入渭或自武牢洛口或南由武闗通裒斜道以達闗中逺轉北河西至涼部大約三十鍾致一石民既恃漕益媮惰不治生業此其大患也黃河既已日決而南與淮同兗豫之地被禍益烈勢惟有縱其所如使還故道而東南之漕又必假道於河堤之防之以使之必出於是不能免於決而中州徐淮之民病矣絶河而北又竭泉源以充㑹通而東省病矣始也因田功廢而恃轉運既也恃轉運而田功益廢其初因轉運而急治河既也因治河而滯運卒又因轉運而河益不治豈非盡失古人之意哉今人主之所急莫大於強兵欲強兵莫先於富國欲富國莫先於盡地利盡地利莫先於治水治水之道古今則有異矣禹之時九州同溢患其泛溢而無所歸故必先治其大者而後溝澮可成田賦可定今也患於隱伏而不為人用其滛溢為災者止黃河耳然西北之田功不立則漕不可省漕不可省勢不得不用河而河終不可得而治矣故曰今日之治水必先治其小者而後大者可理也夫天下之水莫大於江河禹之治河也勞於治江荊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田賦下於諸州而後世毎藉大江以南衣食天下雖曰天時豈非人功哉夏子嘗憤國家之貧弱思大有以振之而方今士大夫襲從容安苟且言及務農任地則以為迂逺不近情實又或以管商之書儒者不道而一旦事急則鑄山𣙜商加稅鬻爵不復顧其後嗟乎禹貢則聖人治天下之書也管商云乎哉觀其制州列服任土作貢凡天喬竹石之㣲骨革齒毛之細莫不詳貫要其大端不過曰烝民乃粒萬邦作乂而已今夏子之書引伸觸類窮覽史傳博訪公卿山水之經郡國之志無不採險要之區泉澤之利無不載探竒覽勝之跡物産方俗之異無不記皆附見於經文之下可謂宏博而核矣夫縉紳先生知今而不知古則以為古人之事皆不可行學者狃於誦習不能損益以合於時勢所以貴於通才也夏子之書備矣予獨論其事之最大為當世所急者著於篇使世之覽者有所本焉
  允彛自序曰余少恫愚每行道路輙迷往來長偕陳臥子出入見其留意博詢凡水泉之曲折𡍼徑之分岐必明晰而後已因念即此是學欲作地理圖仿朱思本意為之益増其所未備兼為之説而於用兵險要水利屯田城池賦稅尤加詳焉其説閎逺非數年不能竣先舉其大略為禹貢古今合注惟閩粵滇黔未入九州不能贅附餘已包舉大都方之註疏大全何敢比肩以為用世之助亦庻幾雲
  張氏睿卿禹貢便讀
  一卷
  存
  朱氏鶴禹貢長箋
  十卷
  存
  鶴齡自序曰記稱書教為疏通知逺夫推之時務有不宜非通也試之異代或不驗非逺也逖覽史籍凡職方地理河渠田賦諸書其文皆祖禹貢葢經國鴻規莫備於此後之人以為文焉而已即哆口自命専門者類亦苟安舊聞弗加深考安望其斟酌曩今坐而論作而行卓然稱有用之儒哉夫自禹迄今陵谷代變山川往蹟難以深求幸而漢唐以來諸儒辨論各出以及乘志圖經約略可據雖其間甲乙⿰牾往往有之然而考今正古析同合異亦存其人若復矜一家之言狥千載之惑襲舛成譌曷可殫詰予竊愍焉兵火餘生屏居無事爰取註疏大全與百氏之説條貫而𠂻斷之大約體宗詁訓而旁及史家求為通經適用之學所愧身未履乎方州力止憑乎書卷支離紕繆敢謂必無惟望博雅君子論定而是正焉嗟乎農政不修漕渠日壞轉運困而搜括頻此世變之所以益亟也有能慨然慕古寛平休息以上合於底愼成賦之意庻幾宛委遺文猶不至磨滅天壌哉
  陸氏敷禹貢注
  一卷
  存
  陳忱曰字賁庵嘉善人
  邵氏禹貢通解
  一卷
  存
  陸葇曰璜字魯重秀水新塍里人中崇禎壬午鄉試知大姚縣事
  嚴氏禹貢輯要
  一卷
  未見
  嘉興縣志嚴觀字質人貢生與弟進士勲舍人臨並負才名稱為禾中三嚴
  趙氏禹貢新書
  一卷
  未見
  平湖縣志趙沺字天來諸生
  胡氏渭生禹貢錐指
  二十卷
  存
  羅氏三江詳證
  一篇
  存
  朱氏鶴齡禹貢三江
  一篇
  存
  朱子九江彭蠡辨
  一篇
  存
  羅氏九江詳證
  一篇
  存
  薛氏應甘誓論
  一篇
  存
  同穀子五子之歌詩
  五首
  
  何光逺曰天復中昭宗播岐時梁太祖與秦王茂貞羽檄交馳欲迎車駕何皇后恃其深寵不顧阽危酷好遊畋放牧於兩舍之外踐踏苖稼百里飛埃有成州同谷山逸人戴一巨笠跨青牛琴袋酒壺俱在牛上自稱同穀子不顯姓名直詣行朝上書兩卷論十代興亡之事敘四方理亂之源帝覽其書數日減膳宣王驃騎賜之酒食同穀子唯吟太康失政之詩何皇后慮失恩㫖濳令秦王誅之其事未行預已奔去















  經義考卷九十四
<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